2023年司法局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模板

小编:字海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司法局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篇一

一是建立一流服务窗口。中心设立开放式业务受理厅,配备现代化办公设备,在醒目位置设立统一标识,设置了群体性纠纷接待室,并将法律援助条件、申请程序、事项范围等内容公示上墙,免费提供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手册、纸、笔等,专门设立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同时,配备专人,每周对窗口进行两次专项巡查,使法律援助“五项承诺”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拓展服务领域。按照上级要求,逐步扩大法律援助受案范围,对困难群众申请的援助内容涉及到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等与基本民生联系紧密的事项,均纳入受案范围,给予援助。积极与区劳动仲裁部门取得联系,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开通农民工、残疾人、妇女儿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今年3.8、3.15分别在女子监狱服刑人员和青少年中开展了专项讲座与维权服务,参加人员400余人,接待咨询42人次。

三是认真落实刑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制定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主动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做好律师指派和业务监督工作。加强驻看守所、法院工作站规范化建设,注重对值班律师的管理和指导,要求值班律师积极为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中适用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提供法律咨询、程序选择、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等法律帮助,受理法律援助申请,办理法律援助事项。

2、做好律师管理工作。上半年社区法律顾问共开展法治讲座254场,参与重大活动63次,参与调解72起,解答法律咨询1278人次。

一是开展社区法律顾问点标准化建设。根据示范点硬件标准及辐射需求制定经费预算,按照市局统一标准制作完成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日志及宣传资料,因地制宜打造社区法律顾问示范点10个。上半年共召开全区律师工作会议2次,重点布置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累计抽查40余个社区法律顾问点建设情况,提出整改意见16条。

二是落实律师服务与管理。完成对14家律师事务所、137名执业律师年检初审上报工作;上半年对本区律师事务所及律师异动情况进行了收集上报;组织开展xx区律师联谊会理事会换届选举,开展专题学习培训交流活动;鼓励“两代表一委员”律师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其所在律所参与我区政府法律顾问机构库招标活动;推荐我区10名律师加入xx区普法讲师团,为全区企事业单位开展专项法治讲座;利用“社区法治专业研究委员会”平台发布“社区法治论坛征文通知”,开展社区法治论坛征文活动。

三是充分提升律师资源利用率。着力探索多部门协作机制,将律师资源利用率提升至最大化,优化服务xx法治建设。今年3月与妇联、禁毒办达成协作,每周三、每月15日分别安排律师参与妇联及禁毒值班,为妇女儿童保护及禁毒工作注入法律专业力量。安排湖北昊楚律师事务所和湖北海纳川律师事务所参与“xx区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综合平台”企业法律需求事务处理,在服务全区经济大局的同时为企业与律所搭建桥梁,争取达到一次服务到常年服务,培养企业聘用法律顾问意识,实现企业与律师双赢。截止目前,律师共参与妇联法律援助值班14次,禁毒值班7次,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解决法律需求6次。

司法局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篇二

1、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上半年,全区累计调处矛盾纠纷3896起,同比增加0.15%,成功率99.95%;全区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上半年累计调处矛盾纠纷198起,同比减少13.54%,成功率98.99%。

一是结合全区重点工作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对“两会”期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实行“一周一报送”,上半年共排查纠纷3395件。围绕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累计调处涉及招商引资项目、重点工程、民营企业征地拆迁的矛盾纠纷47件,成功47件,成功率100%。

二是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水平。进一步规范律师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全区127名社区律师被聘为义务调解员,发挥专业优势参与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有效推进人民调解卷宗规范化电子化工作,上半年累计审核人民调解卷宗577份。

三是巩固发展新型调解组织。为了不断扩大人民调解工作覆盖面,有效化解流动人口聚居区域产生的矛盾纠纷,我区先后指导设立了汉正街武汉应城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汉正街中心商城物业管理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汉正街品牌服饰批发广场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3个新领域人民调解组织。邀请在该领域中有丰富经验的人员担任调委会主任,同时吸收汉正街调委会专职人民调解员、专业律师、政法部门工作人员等组建调解队伍,建立规范调委会工作职责、流程。成立至今,新领域调委会有效化解承包经营纠纷、合同纠纷、赔偿纠纷、物业管理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依法维护了商会会员的合法权益,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秩序,取得明显成效。

2、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截止201x年6月底,我区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791人,同比增长14%;其中新增114人,同比下降23.5%。1-6月份,新增刑释人员141人,同比下降40.5%;帮教率100%,安置率为95%以上。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均为0。

一是筑牢联动工作平台。进一步明确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坚持社区矫正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区司法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公安分局每月一摸查、每月人数一对比、及时互通信息的常态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密切配合,相互协作,促进社区矫正工作顺利的开展。

二是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建设。规范审前社会调查,出台了《xx区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工作实施方案》,购置速拍仪,确保审前调查程序合法、内容客观真实、评估结果公正。截止6月底,共计开展审前社会调查162件,其中速裁案件123件,调查率、程序合格率、建档率均为100%。规范社区矫正宣告,充分发挥科技宣告室作用,对入矫、解矫人员进行宣告。规范监管措施,规范执法奖惩,累计提出收监建议1人,撤销缓刑建议5人,收监执行2人,警告26人次。规范信息管理,在配备执法记录仪的基础上,全面采用面部识别、指纹打卡等设备,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数据录入率达100%。

三是落实执法监督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大日常管理指导和执法监督检查力度,落实执法责任制,确保法律、法规正确实施。上半年累计对全区11个司法所进行两轮常规检查,重点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到位情况以及“三分管理”进行检查,针对6个问题下达整改意见书。对女性社区服刑人员、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专场集中教育两次。组织80名社区服刑人员参加武汉市社区矫正讲师团首轮巡讲的活动。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开展社区矫正档案、社区服刑人员案例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