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范文(16篇)

小编:FS文字使者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作文写法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它们包括各个领域的优秀作品,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帮助。"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汇报提纲

**村位于**镇南面的**河畔,距县城2.5公里。由**合并,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共有334户1448人,党员55人。耕地总面积1315.8亩(其中水田1156.8亩,土156亩),人均占有耕地0.91亩,人均纯收入为2360元,全村主要居住苗族、布依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村党支部紧紧抓住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的有利契机,以“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构建文明和谐农村”为工作目标,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抓党建,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一是抓好优化班子结构、强化班子的整体功能,把村里热心于公益事业、有市场经济头脑、带头致富的能人推选到村领导岗位,使班子的整体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目前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2岁,初中以上人,带并没有致富人;二是健全完善村六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规范了班子成员的工作行为,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制定《两委列席会议制度》、《学习制定》、《村干部值班制度》、《村组干部守则》、《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制度》、《村寨卫生公约》等制度;三是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班子的自身建设,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抓经济,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村“两委”班子充分利用**村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多种经济,增加收入。特别是合并行政村后,村党支部充分利用资源整合的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使早熟蔬菜的种植规模连成了片形成了面,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开展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活动,从资金、技术、种苗等方面给予贫困户极大的帮扶,帮助带动群众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稳粮增产,强化科技兴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目前,全村从事种养殖业户,加工业户,运输户,建筑业户,从事加工、运输、建筑等服务行业的人员达350人,年收入共80万元;种植柑橘780亩、密柚亩、早桃180亩,农户种植年收入1500元以上。

3、夯基础,抓好文明村寨建设。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富裕型小康村建设目标,并结合“三级联创”活动的深入开展,抓好文明村寨的建设。以县委、县政府把**村列为全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契机,先后投资20余万元,对全村的总体布局进行了规划和建设,完成了篮球场、花台式绿化带、休闲园亭、村寨道路硬化等,使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群众提供了一个优美、洁净、舒适的居住环境。积极组织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使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法制意识得到明显提高,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群众的.精神风貌大大改观,近五年来全村无刑事案件发生,无计划外超生现象,村民安居乐业。

在县委、县人政府及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村党支部始终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五个好”的目标要求,积极开展文明新村创建活动,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村党支部积极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经果林、早熟蔬菜等种植业和养殖业,组织群众外出务工,采取多种途径促进农民致富增收。被**州委、州政府授予“小康村”荣誉称号,20被**省爱卫办评为“省级卫生村寨”,被省妇联、省文明办联合命名为“**省美德在农家示范点”,荣获**州文明委授予的“-**州文明村寨”荣誉称号,被县委评为“五个好”村党支部。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继续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利用本村有利条件,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进一步拓展农民致富路子,想方设法增加全村经济收入努力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领全村村民共同努力,用2-3年时间对部分老化的果树进行改良或更换,改栽以食用性和观赏性相结合的优良果树品种,配合**创建“生态旅游县”的目标,将**村建成集旅游观光、果品销售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园,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依靠科技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生活环境,使村民经济更富裕,生活更安康,把**村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共**镇**村支部委员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

从开始,我局共投入3500余万元,分二期对全县254个村进行了电网建设改造。通过改造,我县的农村电网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5个村未经用电标准村改造。一、二期农网改造面仅为68.83%,全县尚有115个村未经用电标准村改造。这些未经整改的村虽然是同价了,但是存在着线损率高、容量超载、电压质量差等问题;私拉乱接、“三线”交越距离不足、线下建房与电力设施距离不足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供电安全可靠性低,不能满足新农村发展的需要,急需加以整改。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少村目前的用电设施配置已不能满足农户用电需求,加上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铺开,将面临第二次整改。特别是玉山地区由于季节性炒茶用电容量的迅猛发展,迫使我们不得不加快电网建设改造的步伐。据统计,玉山区域现有炒茶机8000多台,负荷达60000千瓦,而玉山区域2座35千伏变电所总容量仅15650千伏安。全县共有165个村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整改。

二是10千伏、35千伏线路输送能力不足。虽然经过了两次农村电网的改造,更换了一批导线线径细的线路。但是目前的双溪线、墨林线、高二线、方前线、万苍线、胡宅线等10千伏线路输电能力依然十分弱,这些线路全部为单辐射型,且线路设备老化,不少水泥杆有裂缝,混凝土疏松脱落,露筋现象严重;横担、拉线等锈蚀十分突出;线路线径偏细,全为lgj-50导线,制约用电负荷的增长,且供电半径过长(全线长达40公里以上,高二线甚至高达108.397公里),末端用户电能质量极差,用户供电可靠性低,电能损耗大。同时在一、二期农村电网改造中,我县没有安排35千伏网架建设,所以,35千伏设备也出现了明显的滞后,导致电网整体供电能力受限。

三是100千伏安及以下配变的无功补偿容量不足。其中:100千伏安及以上共有96台配变未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功率因素低,导致电压质量差。

四是电网设备中存在着不少装置性违章。如:配变令克反装的有150台,高压线路对“三线”、对建筑物等的安全距离不足的有37处等。

五是一大批电能计量表急需更换。据统计,今年共有3万只机械表、超使用周期的电子表需要更换。

二、建设与改造项目和规模。

根据我县电网现状,为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今年我局拟建农村电网项目主要有以下几项:

1、10千伏及以上的电网。

(1)110千伏尖山变35千伏配套工程:新建35千伏尖尚线、尖岭线,线路总长18.5公里;完成35千伏尚湖变电所、仁川变电所技改等,预算投资555万元。

(2)110千伏尖山变10千伏配套工程:尖岭ii联络线等,新建10千伏线路26.5公里,改造6公里;新、老城区建设开闭所及进出电缆(海螺山、南园、磐中、新城区3座、环网柜3座),新增、更换配变120台,计投入资金1972万元。

2、低压项目:新建线路22.6公里,改造线路404.458公里,整改低压标准村61个;更换表计4.3万只;加装无功装置。计划投入资金1213万元。

3、电网自动化项目200万元。

以上三项合计3940万元。

三、资金来源、缺口和筹措。

(1)底农维费结余资金14万元。

(2)企业折旧和税后利润370万元。

(3)20省公司农维费补贴预计1500万元,用于正常运行开支300万,供电营业所等基础建设300万元,可用于电网改造资金900万元。

合计可支配资金:1284万元。

3、资金筹措:我局经济基础差,自有资金积累少,资金缺口很大,融资能力弱。20,为建设110千伏冷水变,我局已向建行贷款500万元,年底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了48%;今年110千伏尖山变配套工程如果再贷款500万元的话,企业负债率将高达60%。因而,今年的.新农村电网建设工程,我们除了继续积极争取省市电力部门扶持外,很难依靠企业自身通过贷款方式获得资金,而且缺口部分资金全部由省、市电力部门扶持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四、请求县政府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

1、帮助做好标准村改造政策处理。今年我们安排用电标准村整改的村有61个,其中有20个村是本身没有整改要求,这些村电网改造积极性不高,可能在政策处理中会遇到一些障碍,影响改造进度。

2、帮助动员农户做好过期家用保安器更换工作。目前我县农村家用保安器多数已过期,保安器投运率低,万一出现漏电现象,用户用电安全得不到保证。保安器属表后设备,系农户资产,按规定应由农户出资更换,但目前多数农户不愿出资更换。

3、帮助筹措电网建设资金。为了搞好新农村电网建设,建设一个相对坚强的xx电网,恳请县政府在新农村电网建设改造资金中给予我局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帮助。

4、提高因改路、改水、改房而导致电力设施改道搬迁建设补偿标准。目前35千伏、10千伏杆线的搬迁标准尚不够支付人工工资。

5、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尽量做到电力改造与新农村其它设施的建设改造能够统筹安排,步调一致;为电力设施的建设留足线路通道、配变位置;对新农村建设中电力设施的配置问题希望能够量力而行,从我县的实际出发。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

各位领导:

感谢为我们基层来的同志提供了今天这样一次好的学习机会,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县开展生态文明g落创建工作的情况。

[本文来源于本网网--本网网,帮您找文章]。

首先向各位领导简要介绍一下我们罗田县的基本情况。我县地处鄂东,是一个山区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版图面积2144平方公里,人口59.8万人,财政收入1.65亿元,农民年人平纯收入2438元,是全国闻名的板栗第一县。大别山国家林森林公园和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就在我县境内,新型旅游产业正在我县兴起,欢迎各位领导到我县检查指导工作,也欢迎各位领导携带亲人、朋友到我县观光旅游。

下面,就我县开展生态文明g落创建活动向各位领导作一个简要汇报:

一、创建工作的由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名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它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我县开展生态文明g落创建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探索与实践,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

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我们在三里畈镇古塘河村毛家g等村组开展以“树立新观念、培养新农民、倡导新生活、营造新环境、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生态文明g落”创建活动,使g落的环境面貌和农村的乡风、民风有了很大的变化,创建工作的开展:

一是解决了农村自然g落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逐步提高,一栋栋漂亮的农家楼房拔地而起。但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房屋建设零乱,猪圈、牛栏、厕所乱搭乱建,脏乱现象严重,g落交通不便,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通过创建改变了与现代文明不相适应的这些问题。

二是找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找到一个好的载体,生态文明g落创建就是我县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载体。

三是实现了山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有效途径。罗田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县,自然g落分布较为分散,搞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难度很大,我们就考虑从农民居住相对集中的自然g落的这个小处着手,搞生态文明g落建设,以点带面,以g带组,以组带村整体推进农村脱贫工作。

创建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干部群众的拥护,也得到了与会的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和全国贫困县代表的高度赞赏。以后,我们抓住这一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形式,及时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这一作法,在全县坚持长期开展“生态文明g落”创建活动。

二、生态文明g落创建的主要内容。

在创建生态文明g落过程中,我们主要着力抓“五五工程”建设,即“五小”改造、“五通”配套、“五治”固本、“五园”开发、“五到户”服务五个方面。“五小”改造,就是对猪圈、牛栏、厕所、沼气、晒场等“五小”建设进行综合规划和统一改造,形成科学的农家生态链;“五通”配套,就是g落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使g落富有现代文明气息;“五治”固本,就是治穷、治愚、治脏、治乱、治差,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五园”开发,就是因地制宜地在农家房前屋后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花园、小药园,把g落建设与发展庭院经济、生态农业结合起来;“五进家”服务,就是党的政策进农家,法律知识进农家,先进文化进农家,致富信息进农家,文明习俗进农家。同时,还制定了生态文明g落创建标准,其基本标准是:整体布局合理、g容g貌整洁、“五通五治五小”达标、星级农户创评、邻里关系融洽、社会风气纯正、科教意识浓厚、计划生育先进、家庭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文明。

三、创建生态文明g落的主要作法。

1、抓好三个环节。

(1)抓规划制订。规划是创建和整治的基础,我县几年来坚持对全县居住10户以上的g落的道路、房屋、“五小”设施、池塘、绿化等进行分期分批系统设计,力求体现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山村如画的生态特色。对农家建房提供多种标准住宅图纸,供农户选择。在建设过程中,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不搞一刀切。

(2)抓环境整治。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脏乱这一问题,引导农户对猪圈、牛栏、厕所、沼气、杂房进行综合建设,并同改路、改水、改厕、改厨结合起来,同搞好室内外卫生结合起来,鼓励农民装修房屋,植树种花,美化居住环境。

(3)抓文明创建。为了培养新型农民,促进乡风文明,在创建中,开展了“五个一”的活动,用活动促创建。即:办好一个宣传栏(宣传文明创建知识和文明创建评比活动情况及党的政策、科技知识等),建一个“两打(打球、打粮,农忙时用于打粮,农闲时用于打球)”、“两晒(赛球、晒粮,农忙时用于晒粮,农闲时用于赛球等文体活动)”场地,扶持一个文化中心户(全县相关单位捐助图书,建立农家文化室,供g落农民借阅),建立一批民间协会组织(思想道德建设协会、禁赌协会、文化娱乐协会、信息服务协会、治安协会、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性协会)。每年开展一次创建评选活动。“十星级文明农户”(政治思想好、勤劳致富好、遵纪守法好、勤俭持家好、计划生育好、学用科学好、家庭和睦好、邻里团结好、环境卫生好、移风易俗好)“十佳婆婆”、“十佳媳妇”、“十佳妯娌”、“十佳丈夫”。大崎乡刘家庙村是一个与麻城市接壤的'边界村,他们根据社情复杂的实际,先后成立了思想道德建设协会、禁赌协会、文化娱乐协会、信息服务协会、治安协会、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性协会。通过活动以群众教育群众,以群众管理群众,以群众服务群众,开展文明创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实行三个结合。

(1)把创建“生态文明g落”与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相结合。在创建活动中,注重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开展科技宣传,组织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致富技能;引导部分农民投身其它产业,培训转移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为“生态文明g落”创建提供了物质基础。

(2)把创建“生态文明g落”与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相结合。为了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在创建活动中,注重抓好荒山开发、退耕还林、兴办饮水工程、兴修公路、修整鱼塘、整改农电网等工作,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配套建设。大搞退耕还林、开发荒山,新建以板栗为主的经济作物基地,有效促进了我县农村板栗产业的形成。

(3)把创建“生态文明g落”与发展旅游产业相结合。罗田山清水秀,自然风景迷人,是生态旅游和避暑的胜好地方。为了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我县首先在通往国家森林公园两条公路的沿线创建“生态文明g落”,大力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违规现象,使g容g貌、路容路貌、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明显改善,形成了两条文明走廊。同时,加强诚信教育,倡导文明新风,笑迎八方来客,努力塑造文明、诚信的罗田新形象,把两条旅游走廊建成全县“生态文明g落”的示范带。

3、形成三个机制。

(1)形成长效的投入机制。生态文明g落创建在硬件及其它建设投入上,我们采取群众为主、乡村集体为辅、县级补助的办法,形成对创建“生态文明g落”的必要投入。每年从财政、计划、科技、扶贫、交通、农业、林业、卫生、广播等相关部门捆绑筹集了近千万元资金,用作“生态文明g落”示范点的规划设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补助和奖励。各乡镇、村也利用多种途径增加对创建活动的投入,支持“生态文明g落”的道路、池塘、文化活动室等公共设施建设。同时对创建点的建房农户,在规划设计、土地调整或征用等方面,减化手续,免收规费;对开展“五小”配套建设的农户,给予适当鼓励。

(2)形成部门帮扶机制。在创建活动中,县直机关各相关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能,主动为创建点献计出力,县直单位一年对口扶持一个g落,并将结对帮扶活动作为优质服务单位评选的重要条件之一。如土地部门依规审批宅基地时简化手续,免收规费;广电部门扶持农户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设备和有线电视;文化部门帮助建设文化中心户;能源办每年为农户优惠建沼气池800多口;县卫生局在卫生防疫方面为生态文明g落提供便利;县交通局在通村公路建设方面向生态文明g落倾斜;县水利局将人畜饮水解困项目重点投入生态文明g落;县扶贫办和发改局仅去年就为“五小”改造项目提供30多万元资金扶持;省市级文明单位积极主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帮扶机制,全社会形成任务共担、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创建工作格局。

(3)形成领导责任机制。罗田县委、县政府把创建“生态文明g落”作为造福广大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坚持长期抓,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一个g落一个g落地集中建设,一个村一个村地向前推进。县里成立了高规格的创建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四大家”领导带头在各自住点的乡镇创办示范g,并作为年度述职的一个内容,年度考核的一个指标。去年以来,为了掀起创建“生态文明g落”的高潮,县委还派出督办工作组,深入各乡、村进行分类指导,检查督办,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

四、创建生态文明g落的主要成效。

一是改变了生产生活环境。在创建“生态文明g落”的过程中,由于对道路、房屋、“五小”、池塘、绿化等进行系统规划,建设,通过对猪圈、牛栏、厕所、沼气、杂房等“五小”设施进行综合配套,解决了畜禽散养、粪便横流、脏乱严重的问题,让农民进出道路晴雨通车,饮上了洁净的自来水、自流水,看上电视,通上了电话。

二是形成了文明的乡风民风。通过大张旗鼓地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十佳婆媳”等创评活动,弘扬社会正气,净化了农民的心灵。发动群众评议身边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弘扬社会美德和浩然正气。现在,邻里和睦、尊老爱幼的多了,民事纠纷少了;爱国家、爱集体的多了,损公肥私的少了;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的多了,损人利己的少了;学科学、用科学的多了,信迷信、抹牌赌博的少了。

三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过去的农村工作,乡村干部常年围着“催款子(税收),摸肚子(计划生育)”忙得团团转,工作效率低,干群关系紧张。现在转变工作方式,带领农民创建“生态文明g落”,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使农民切切实实地得到了实惠,纷纷称赞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打心眼里高兴,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战略举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基于近几年我县开展生态文明g落创建活动的实践,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整合领导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的大事,要大员上阵,全员参与,要统一党和政府的思想和力量,集中精力搞新农村建设。各地都要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高规格的新农村建设协调和领导机构,统揽新农村建设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乡镇、村一级干部的培训,使其明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意义,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努力方向、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

(二)要整合项目的支持。中央惠农政策很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项目也多,省市县要立足“三农”,多向农村倾斜,要将各类支农项目都捆绑起来集中实施,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分期分批的重点扶持,建一个成一个,不断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要整合部门的帮扶。部门配合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器,各职能部门都要从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对新农村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活力,各单位均应建立帮扶制度,每个单位每年要定点帮扶一个地方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资金、技术、政策、人才等方面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

(四)要整合创新载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突出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加大对农村文明创建的投入,加强农村乡镇文化阵地建设方面的投入,在农村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十佳媳妇、十佳婆婆、十佳丈夫、十佳女婿、十佳妯娌等精神文明创评活动的同时,积极探索发挥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协会、禁赌协会、文化娱乐协会、治安协会、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性组织的作用,以群众服务群众,以群众管理群众,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支部书记商银祥任现职已近二十年,拥有扎实的党员基础和群众基础。近年来,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村党支部时刻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入手,着力打造一个团结务实的村班子。

该村建立、完善了党员活动室、农民文化大院、图书室,配套了电视机、影碟机、电脑等远程教育设备。依托村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对党员干部加强学习,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依法治村能力,强化了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团结支部一班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带领群众致富。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群众有了向心力,干部、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发展经济,全村经济大发展。连年来,田六村党支部被县委授予县级优秀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全村各项经济指标位居全镇前列,同时支部书记商银祥同志当选为莘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二、抓调整,引项目,经济发展创新高。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生产发展在农村首要指的是农业发展。

田六村土质沙化,漏水漏肥严重,耕地产出率低,以往种植的小麦、玉米,产值低,收入少。近几年,村干部与群众“远学寿光,近学位庄”,正视分析自身优势,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种植业结构,通过外出参观取经,从1990年全村发展第一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开始,到现在全村共建有冬暖式大棚650棚,并筹建了一处蔬菜交易市场,日交易量平均为8万斤,最高时达20万斤。

近年来,田六村立足本村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广有机肥料、生物肥料,严禁各种高残留剧毒农药、花费等生产投入品的使用,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生产,积极发展绿色蔬菜种植,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单一的种植结构。自1994年以来,该村连年被评为产业结构调整先进村。

田六村有一处300亩废弃多年的集体梨园,由于品种老化,缺乏管理技术等原因,产量低,市场销路窄,别说外卖,自己吃都不觉得甜,几乎没有效益。党支部书记商银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千方设百计多方联系,最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郁金香生物技术公司达成了联合开发田六村梨树高接换头改造成韩国黄金梨基地项目,外方投入接穗种条和人员改接,并负责常年技术指导及20年产品包销工作,利润对半分成。梨园改接当年即形成花芽,第二年即结果达1000斤,2004年即达2000斤,2008年亩产3000斤以上,亩收入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年年递增,相当可观。同时还发展250多亩的新梨园,大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为本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倡文明,树新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的有机统一体。为此,在发展农村经济实现生活宽裕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田六村近年来认真开展“文明户、文明街、文明村”创建活动,提倡文明新风,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田六村兴建文化大院,着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2003年,该村筹资5万元为村里安上了有线电视,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2004年,该村结合文明生态村建设,组织村民修筑村内坑洼不平的道路。9月份,筹资15万元硬化了5公里的道路。同时投资13万元在村内3条主干道上铺设了给排水管道,并安装了高标准路灯48盏,达到净化、亮化,彻底改变了村里落后的生活环境。田六村还实施了“五改”即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灶住户五大工程,推广沼气、太阳能等实用技术,实现人畜分离、改厕入户、疏通沟渠、清洁引水、村路硬化、整洁美化,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生活居住环境质量。

下一步,田六村大力提倡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的汇报

##区现辖5个乡镇,109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5.8万人,耕地23.3万亩。2017年,全区农业总产值8.7亿元,增加值4.7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55元,同比增长11.5%。

(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农村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新建改建了1所乡镇卫生院,基本达到村村都有卫生室,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形成了农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区的良好局面。农民最低生活得到保障,区政府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农民都纳入了救济范围;通过“温暖小区”工程建设,使农村“五保”老人得到了老有所养;通过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使病残孤害寡等弱势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得到解决。计划生育政策全面落实,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农村教育事业,抓住“中心村”建设机遇,中小学校布局得到合理调整,严格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中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快速发展,全区80%以上的乡镇建有文化站,乡村两级建有图书室50多个,各类文艺表演团体80多个,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以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执政基础工程”、“三级联创”活动,创建“生态小康村”、“富裕文明示范村”,制定了公民道德“十不准”规范,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党的执政基础工程不断加强。全面实施村民自治,发展农村政治文明,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级政务、财务全面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维护了稳定,促进了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一)农业投入不足。基层特别是乡镇财政困难,没有能力对农业进行投入,原有农业基础设施大多年久失修,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并且随着农业税和农村“两工”的取消,进一步削弱了基层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此外,农业配套体系建设不健全,特别是动植物防治控制体系建设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约束仍然较强,农业生产起伏较大。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

(二)科学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好的规划也是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我们应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改造村庄,立足实际,坚持“长远不落后、眼前要领先”的原则,从改善最基础的条件入手,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制定好产业发展规划,做到远有目标,近有计划。

(三)加快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要务。没有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失去了基础和支撑。通过股份制经济、专业合作社、村企合一等多种发展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村里教育、文化、养老等公益事业发展步伐,走出共同致富的新路子,带动困难群体一起过上小康生活。

(四)选准发展路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涵十分丰富,由于农村面广点多,发展不平衡性突出,选准突破口,找到关键点,坚持走多样化的道路。用城市化带动农村,用工业化提升农业,靠产业化培育特色,壮大规模、打造品牌、开拓市场,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商贸服务业带动型、劳务经济带动型等各类新农村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新农村建设体系。

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步打算

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将本着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有序推进的原则,以深化富裕文明村创建活动为主线,采取农民自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发扬事实求是、务实重干、团结协作的精神,全面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把我区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初步打算是:

(二)深入实施执政基础工程,建设健全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以农村保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党员群众思想素质,不断深入实施执政基础工程建设,着力抓好党员干部思想素质教育、工作能力提高、致富技能培训,使村级两委班子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群众致富的带头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可靠的组织保证。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的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汇报提纲

村位于***政府住地,村两委由6人组成,党员118人,全村现有1470户,3200人。自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村党支部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注重结合,把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来抓,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大力整治村容村貌。自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以来,***村党支部认真领会上级的各项指示精神,深刻体会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舒畅的生产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和主题实践活动。经过认真研究,村两委决定投资700多万元,在村大街两侧改建商品房9600多平方米,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发展小城镇建设。刚开始,有10多户村民不愿拆迁,严重耽误了规划的进程,村两委先后召开20多次会议,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经过30多次耐心细致的做工作,终于做通了不愿拆迁村民的工作,涉及拆迁面积2300多平方米,把原来破旧的小平房改建为高楼商厦,这样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活跃了小城镇市场,还增加了村民和集体的经济收入。截至到目前,该村50多栋商品房已全部售出。同时,村两委投资20万元,协调有关单位,把村北到村加油站700多米的泥路和从村小学校到园艺场3500多米的`泥路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村两委还投资30多万元,为幼儿园建成了新教室,添置了娱乐游戏玩具等;投资了80多万元改建了全部小学的校舍,新盖了九间教室、添置了微机和多媒体教学设施。

为了给广大村民提供一个舒畅的环境,村两委设立了中心大街等6处垃圾堆放点,把全村划分5个卫生区,安排村干部负责管理,每月10号,村委会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对卫生不达标的区域限期整改,并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冬天下雪,村委会雇铲车推雪。大街由村委会每年拿出4000元,安排5人专职负责清除。村两委每年发给每户村民两袋面粉、两灌液化气。60岁以上老人,每年发给面粉两袋、500斤取暖煤,每月发60元生活费。投资18万多万元改建了敬老院,派专人负责孤寡老人吃、穿、住、病等问题。村两委还出资160万元为50岁以上的村民办理终身养老保险,计划3―5年30岁以上的村民全部也给办理终身养老保险。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项基本战略。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超前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路和方案,稳妥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困难和矛盾。这是我们基层干部当前必须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围绕市政协领导提出的调研提纲,就当前新农村建设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调查与思考,现简要回报如下:

一、全面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把广大干群的思想统一到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上来。

首先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全面准确理解新农村建设内涵。开动一切宣传工具,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大张旗鼓、浓墨重彩地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历史意义,让大家从根本上明白,什么叫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怎么样建设新农村。特别是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目标的学习宣传,要让广大干群真正懂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宏伟、内涵丰富,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必须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既要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注重加快经济发展,又要注重推进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既要注重推进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又要注重推进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要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并作为当前和今后“三农”工作的总目标和总抓手,使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战略,进一步深入人心,并成为广大干群的自觉行动。

其次要统一广大干群的思想认识,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思想动力。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上从干部到群众都普遍认为,这是党中央为农村发展所办的一件大好事、大实事,是一项功盖千秋、福泽子孙的伟大事业。这一决策深得民心,无比英明。这是一个基本共识。但从我们所了解掌握的情况看,在一部分干部中,也存在着不同的思想顾虑,有的同志认为新农村建设面广量大,涉及千家万户,随着这一工程的推进,可能导致许多矛盾和问题,客观上给基层干部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有一部分同志面对新农村建设这一宏大工程,感到自己缺乏通盘规划能力和决策能力,工作方式方法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驾驭能力不足,担心工作做不好。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上基层干部反映比较集中的主要有四难:一是建设资金投入难。对我们贫困乡村来说,在新农村建设投入上,除了国家投入还是国家投入,由于经济薄弱,无论是镇财政,还是村积累,都拿不出钱来投入建设,在关键时期可能因此而影响总体进程。二是建设用地难调整。中心村建设都要按总体规划进行集中布局安排,而所规划中心村建设用地都是一家一户的承包地,有的.还涉及到跨组、跨村,由于受现行承包土地法律法规制约,这部分建设用地调整难,矛盾多。三是建设规划实施难。新农村建设完全可以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难就难在实施上。由于目前农村村庄布局分散,居住零乱,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等原因,加之复杂的群众思想工作。给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很难按上级要求的时序进度实施到位。四是农民素质提高难。鉴于农民文化科技水平普遍滞后这一现状,农民文化教育、技能培训的任务十分艰巨,在短时间内要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是比较困难的,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对上述这一类问题我们都要按上级领导的要求,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加以解决。

二、瞄准目标,因地制宜,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我们界牌镇而言,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上必须牢牢抓住三点:

1、加快发展,激发新农村建设内生动力。发展经济、致富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前提。因此我们将坚持从本镇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一要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大力发展主体经济。以工业经济的大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大提高。二要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培植主导致富产业。按照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目标,做大做强界牌的草鸡、生猪、蔬菜、小花生和林业五大主导致富产业,扩规模建基地、创特色树品牌,通过培植龙头企业,建立农业产业协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要坚持以城镇化带动农村,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拉动三产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转移,多层次增加农民收入。

2、科学决策,拟定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发展定向,功能定位,布局定点的要求和“三集中”的原则,重点对经济发展、村镇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环境整治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个科学可行,切实可靠的实施方案。

3、典型示范,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新农村建设。计划在沿街的镇南村、沿路的周庄村和竹林村等3个工作基础较好的村,率先启动新农村建设工程,搞好试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抓好上述三项重点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将一并抓好农民文化技能培训、干部队伍建设,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工作,使新农村建设绐终沿着健康轨道运行。

三、认真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并致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当前从我们调查了解所掌握的情况看,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担心在新农村建设中是否会增加农民负担;二是部分群众对新农村建设主动意识不强,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三是一部分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仍然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都将要认真宣传和引导,并采取积极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从我们界牌镇实际情况看,目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思考:

第一,强化对广大农民的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把宣传教育的重点,放在启发引导农民继续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牢固确立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全民创业,彻底克服等、靠、要思想。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加快发展生产,致富农民,壮大实力,催生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循序渐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项伟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字要求。象我们界牌这样一个贫困乡镇,距离十分遥远,任务非常艰巨。但我们应当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强势推进,稳步扎实的抓好新农村建设,做到能快一步快一步,能办一件办一件,能抢一拍抢一拍,尽可能地加快速度,缩短距离。当前,我们要致力从四个方面去努力。一是继续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彻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走以工促农,以工富民的发展路子。三是抢抓机遇,积极兴办各类社会基础事业,重点在农村交通、卫生、教育和小城镇建设上加大投入,为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四是加强农民的文化、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一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队伍。

第三、制定完善政策,整合社会资源,努力挖掘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依据国家政策法规,结合界牌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把社会财力资源引向导向新农村建设上来。对一些龙头企业,二、三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和中心村建设,可以鼓励群众合股兴办,也可以鼓励本地能人大户独资兴办,还可以通过经营权、收益权转让,吸引外地客商投资兴办,多渠道的整合资源,聚合力量,加快建设速度。

第四,建议国家结合新农村建设这一实际,对农村一些政策作适度调整。一方面对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进行调整,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顺利流转征用。现行政策土地承包30年不变,这给未来的农村道路建设、中心村建设用地的调整流转带来很大的难度,如现行政策不调整,总体建设规划就难以实施。另一方面,政府在对弱势群体的扶持救助政策上要继续放宽,特别是对困难群众的看病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要大幅度地提高扶持标准,集中实施救助,彻底解决他们看病难、子女读书难问题,以争得在和谐环境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弱势群体更多地享受改革成果,和周群众一起共同走上致富道路,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课题,我们决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改革的胆略、创新的精神、科学的态度、求实的作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谋求新突破,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实现富民强镇,全面小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

*县人民政府县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一段时期有一定的时代要求。要把这项造福于农民的福祉工程抓好,关键在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此,我们立足于高标准,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扎实抓好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具体工作中,主要是做到了“四个尊重”。一是尊重县域体系规划。坚持以乡(镇)域规划、县域规划指导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使其与县域体系规划相协调、相统一、相配套,并互相支持,各有特点。二是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以民为本,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每个村的规划编制前,我们都广泛征求农民意见,新农村建设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都由农民说了算,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规划编制完成后,我们都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征得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民同意方付诸实施。三是尊重包扶部门意见。就是在规划编制前和确定后,都充分征求包村部门的意见,积极采纳合理建议,使规划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省里确定省财政厅、省招生办、哈医大分别包扶我县的**村、**村、**村。在这三个村的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派专人到这三个部门征求意见,并邀请有关人员实地进行踏查。四是尊重乡村实际。针对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村环境条件不同,财力也不平衡的实际,在规划编制中我们既坚持标准,又注重实际,不搞同一模式,不搞一刀切,使各村能建什么建什么,循序渐进,量力而为。像我们村集体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村,我们近期就规划了白色路、自来水、样板房、畜禽舍、商业点等建设项目。对村集体经济较弱的**乡**村,我们近期只规划了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生产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立足实际,找准突破口。实践中,我们把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增收难、养老难、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等“六难”问题作为重点,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真正让农民群众得实惠,见成效。

1、着力解决增收难问题,让农民生活不断宽裕。建设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是根本。从**的实际出发,我们一方面,突出发展增收产业。以调优农民增收结构为目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培育特色种养业,大上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全县木耳已落实1000万袋,大鹅已落实90万只,绿色食品面积落实35万亩。加快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扶强扶壮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县食品公司。举全县之力,保证亚洲最大的马铃薯加工企业之一**集团投资3亿元、年产马铃薯淀粉5万吨的马铃薯精深加工项目8月份投产。切实发挥乡村干部和能人的“双带”作用,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年初以来,已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4.82万人,占全年计划的96.4。另一方面,提高农民的致富能力。针对农民种地缺技术,打工缺技能,而且对增收致富心中没数的实际情况,大力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跳出种点地、打点工赚钱的思维模式,真正面对市场,面对实际,科学安排增收计划,多渠道增收致富。同时,以县职业技术学校、乡镇农技推广区域中心站为载体,采取走村入户的形式,对农民进行大培训,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技能。到目前为止,已培训农民1.5万人次。

2、着力破解养老难问题,让乡村逐步走向文明。切实把解决养老难问题作为乡村文明的突破口,结合相当一部分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得不到保障,有的年轻人根本不尽赡养义务,对老人不闻不问,还无偿耕种老人土地,占老人便宜等现状,我们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全力予以解决。一是实行营养补助制度。主要是对85岁以上老人,每年提供营养补助200元;对100岁以上老人,每月提供营养补助100元。目前,全县共向283名85岁以老人发放了营养补贴。通过党委政府的这种行为,带动了社会和每个家庭尊老敬老。二是实行实物养老制度。主要是以村规民约的形式规定,儿女不赡养老人的,一年要给老人100斤黄豆或100斤大米,不交的,由村里强制收取,并向社会广泛宣传,使其受到道德的谴责。三是实行土地集中。

流转制度。主要是从解决儿女变相占老人便宜的问题入手,对老人需要流转的土地由村里集中进行流转,儿女要耕种的必须按市场价格交纳费用。四是实行农村敬老院院民生活补助制度。主要是从农村敬老院院民生活费国家补贴1500元不够用、生活标准低、质量差的实际出发,积极采取措施,将标准由1500元提高到3000元。另外,农村低保还发给敬老院院民一份,敬老院的人员工资也拿到乡镇支付。同时,我们还投资300万元,在城郊建一处可容纳200人的公寓式敬老院,全面提高集中供养水平。

3、着力解决行路难问题,让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切实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点放在了道路建设上,紧紧抓住了国家道路建设“五年千亿”的有利契机,加快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步伐,争取用三年时间实现村村通白色路面。到目前为止,全县已落实通乡通村公路近300公里,占全县公路总里程的30多,总投资达到1.16亿元。今年9月末将全部竣工通车。

4、着力解决吃水难问题,让农民吃上安全放心水。饮水安全问题,已是全国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也不例外,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全县500个屯19万农村人口中有314个屯10.53万人存在严重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了**的长远发展,我们把饮水问题作为民心工程,抓住国家每年投入40个亿,五年解决农村1亿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的机遇,举全县之力把饮水问题解决好。今年,在农村投资700万元,打井20眼,解决40个村屯1.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投资1600万元,建一处日处理能力万吨的水处理厂,引诺敏河水进城,既保证水量,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和上项目求发展的需求,又改善城镇水质,保证群众的身体健康。

5、着力解决就医难问题,让农民群众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为解决农村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医疗设备简陋和部分农民群众没钱看不起病的问题,我们以强化乡村卫生院建设为突破口,投资近200多万元,对**、**、***等五个乡镇的卫生院进行改造,对大型设备进行更新,改善医疗环境,提高诊治水平。同时,投资300万元,武装县医院,增添医疗设备,达到省内县级先进水平。积极探索城乡医疗人员统筹使用的办法,抽调县城内的医疗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对口轮岗支援,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积极争取新型合作医疗项目,让农民群众充分得到国家的救助。全面开展“贫困患者健康行”活动,组织医护人员深入到村屯,开展巡回医疗献爱心活动,对无能力医治且有救治希望的贫困患者,进行免费或低收费救助治疗。大力开办扶贫门诊,让利与贫困群众,确保农村贫困患者有药可用、有医可就。

6、着力解决上学难问题,让公平教育辐射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农民素质至关重要。为此,我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统筹城乡教育资源,让农民特别是他们的子女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一是牢固树立抓基础教育就是抓明天经济的思想,针对我县高中入学门槛高、农村学生高中入学率低的'实际,积极在高中扩建、扩招上加大工作力度,让农村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继续有学可就。重点加大一中扩建、扩招力度,为县一中新建6000平方米的艺术馆和体育馆,扩招4―6个教学班,使全县初中升高中毛入学率由48提高到60。二是牢固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今天经济的思想,针对农民缺少技能、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学生想学一技之长的实际,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在全省率先将农技校、技工校、电大等九校合一,组建**县职业技术学校,并投资500多万元,为职业技术学校新建了综合楼,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投资400万元建设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星火远程培训基地。年底前,我们还要在农村乡镇建一所职业高中,并以此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术技能。三是牢固树立城乡教育资源一体化运作的思想,针对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教学质量低的实际,广泛开展县城内教师到农村中小学轮岗制度,而且将有一年以上农村工作经历作为教师评职称、定职务的重要考核依据,鼓励城内教师到农村支教,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好的教育。四是牢固树立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思想,针对农村个别贫困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学、读不起书的实际,我们不但建立起了上百万元的教育扶贫基金,专项用于农村贫困学生就学问题,而且还以“一帮一”的形式,组织县乡机关干部与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帮扶贫困学生读书上进。同时还把教育扶贫作为农村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考核,扶助农村贫困学生真正能读得起书、上得起学,在快快乐乐中提高素质、增长才干。

三、强化组织领导,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在这方面,我们**县一是组建强有力的领导组织。成立由书记、县长任组长,43个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并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县党政领导和人大、政协主要领导,每人联系一个村,88个县直部门、中省直单位分别包扶全县76个,确定包扶目标、包扶措施,并明确责任人,一定三年。二是提高基层组织带民致富能力。针对乡村干部素质不高,带民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全面加强乡村两级班子建设。从县直机关和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了一批年纪轻、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干部到薄弱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到一般村任党支部副书记,一派三年,主抓一项产业,三年结束根据考核结果给予任用。目前,已有62名同志到村任职。并通过公务员招考的形式,招录一批专业急需的本科大学生,编制留在党政机关,先行到村挂职锻炼,改善村级班子的知识结构。还抽调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三分之一以上人员到村包产业,改革干部下基层的工作机制。同时,继续实行“村村大学生”计划和“一元钱”村官制度,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特别优秀的,纳入财政开支,解除后顾之忧,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和致富能人投身农村工作。三是全面加大宣传力度。调动一切宣传资源,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引导和动员广大农民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四是坚持典型引带。为保证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采取走一步带一步,抓一村带全县的办法,先行选择10个村进行试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逐步推进。我县**镇**村是省财政厅包扶的试点村,市里确定了由市委书记、县委书记、镇党委书记和村书记“四级书记”包保。为保证诺敏河村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我们还组成了由县人大副主任,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参加的指导组,协助村里抓建设项目的实施。目前,规划的千亩水稻示范园区、6公里白色路面、休闲广场、商业网点、小学校舍、卫生所、计生服务室、综合活动室等建设项目都在加紧施工。项目竣工后,将使诺敏河村的新农村建设达到全市领先、全省上游水平。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汇报提纲

(一)基本情况。

(二)经济状况(三)建设优势。

二、基本思路。

三、任务、目标和措施。

(一)产业规划。

1.畜牧业。

2.种植业。

3.劳务经济。

4.项目开发。

(二)村容村貌规划。

1.街面建设。

2.绿化美化。

3.生活设施建设。

(三)公共事业规划。

1.教育规划。

2.卫生规划。

3.文化规划。

4.福利规划。

(四)民主政治建设。

四、资金筹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演讲稿

近年来,我镇利用区位优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三大规划"的总体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已经形成了东部观光旅游农业、中部工业加工区、西部物流园区的产业格局,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全镇经济发展迅猛。

但是在发展道路上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当前有很大一部分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花岗石的开采加工,但是开采完之后这部分农民应该何去何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应当如何谋生?随着各地区公路村村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的区位优势也已经不再那么明显,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发展中继续保持优势?怎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急需考虑解决的问题。

在《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篇章中,重点谈到了培养新型农民的问题,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家知道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有句广告说得好:科技以人为本。其实不只是科技,任何事业的成功都要以人为本,包括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无论经济发展,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无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无论立足当前,还是着眼未来,都需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建设新农村落点在"村"、重点在"农民";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家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建设新农村首要环节。

那么怎么培训新农民呢?总不能都让他们去上大学吧?对,就是让他们上大学!是农村大学,也就是咱们的远程教育。对于培训新农民,远程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网络覆盖面广,每个村都有。里面的讲座知识丰富、全面,涵盖了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计划生育、实用技术、乡村剧场等多个方面,并且更新速度快。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两年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远程教育可以利用其强大的网络系统,精心组织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学习,是他们学习培训的一件新式武器。

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通过远程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更深入地掌握了党的农村政策,了解党的知识,党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的要求,增强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党员"双学双带"能力。远程教育还在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的'增强,强化对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的监督,最终达到管理民主。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通过优秀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片,通过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正确的乡规民约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成为"新农民"。远程教育在大力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提倡新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上,为树立农村新风尚做出了努力;通过教育片、文艺片的播放,积极配合各村开展的创建文明户、文明生态村等活动,最终达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远程教育紧紧围绕提高农民收入,运用适用课件组织教学活动,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通过观看优秀的教学片,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的实际需要,广泛开展科学种田、养殖、园艺和市场经济的教学,并通过网上农产品信息的疏通交流,进一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引导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各种企业和城镇其他行业转移。除了必要的技能培训,一些指导性的比如《农民务工指南》等课件,也给务工农民带来很大的便利。再就是远程教育为农村经济改革服务,农民群众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片,容易掌握党的农村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真正成为农村改革的主体,从而有力的推动农村经济改革。通过远程教育,可以培育农民的现代意识,提倡节约型农业,提倡农业商品的绿色化、无公害化,不断提升农业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可见,远程教育这个新武器,作用面广,火力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一定要用这件新武器武装好我们的新农民,让他们在建设新农村的战斗中,节节胜利,高唱凯旋之歌!

演讲完毕,谢谢!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汇报提纲

(―)。

一、规划依据。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村位于***东侧,与县城区相邻,东至**路34公里,北与**接壤;本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6―4.4度,土壤解冻期235天,无霜期153天,有效积温为2860℃,年平均降水量420毫米。

2、幅原面积:总幅原面积70961亩,其中耕地面积13084亩,牧业用地41798亩(其中草原2亩),林地3478亩,森林覆盖率11;宅基地面积706亩,道路面积525,荒山、荒水面积8319亩。

3、组织机构及人口状况:辖区3个自然屯,10个村民小组。党总支1个,党小组10个,党员56名。星级文明户350户,超星级文明户20户,全村共有农户856户,总人口3346人,劳动力1493人,其中:男782人,女711人,青壮年劳动力611人,从事农业生产人口437只,务工经商转移劳动力284人。

4、人口素质结构及比例。小学文化1176人,占35,初中文化1874人,占56;高中文化200人,占6;大专文化100人,占3。

(二)经济状况。

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271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815.7万元占总产值30;牧业产值1305.1万元占总产值48;其它各业产值598.2万元占总产值22。全村人均收入5127元。

(三)建设优势。

一是地缘优势突出。***村大部分居民住在县城城郊结合部,环境优越,交通便力,**铁路、**公路穿村而过,电力通讯发达,城镇自来水、有线电视接近村屯。文化娱乐与城区互相衔接,**社区就在本村范围内,社区环境卫生管理规范。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完善,县第二小学、第四小学、第四中学设在本村区域内。**火车站前娱乐广场、**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室是农民文化活动的主阵地;有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所、铁路卫生所3处。二是主导产业基础好。奶牛养殖与蔬菜种植已成为促进村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几年来,建成牧业小区4个,青贮窖23个1950立方米,伊利榨乳站3个,年产商品奶3000吨,畜牧繁育、防疫综合服务体系健全。“四三”型温室7栋,蔬菜大棚总面积23000平方米。响誉国内的乳制品企业伊利公司和县奶牛公寓在村行政区域内,同时有草业公司、青贮公司和大牲畜交易市场等多家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基本思路。

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奶牛提质增效工程,坚持多元牧业并举,打造精品牧业;利用城郊农业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扩大棚室蔬菜面积,创建蔬菜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快村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任务、目标和措施。

(一)产业规划。

20,农业经济总产值达到2991.1万元,比2008年增长10,20达到437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40元,比2008年增长10;年达到人均收入6500以上。

1.畜牧业(2008―2010年完成)。

任务目标:2008年,全村奶牛存栏要达2024头,比2008年增长15;鲜奶产量4800吨,比2008年增长15;大鹅饲养量达2.6万只;狐貉、獭兔等经济动物养殖要达4.5万只,畜牧业产值要实现240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5。到2010年,全村奶牛存栏3540头、大鹅饲养量4.5万只,狐貉、獭兔饲养量7万只,鲜奶产量10100吨,实现牧业产值3872万元,占总产值65以上。

措施:一是通过调动群众养奶牛积极性、招商、争取资金购进、辅助产业靠拢主导产业、转移劳动力创收购买等手段增加奶牛数量。二是坚持质主量从,发展精品,走好内涵扩大再生产的畜牧业发展之路。奶牛要注重良种化率、规范化水平、单产“三个提高”,大力推进提质增效工程。三是扶持贫困户,落实发展项目,帮助争取贷款,培育1000只以上大鹅养殖户4户,种鹅孵化大户1户,狐貉养殖典型户25户,獭兔典型户6户。四是采取政策扶持、典型引导、技术服务等措施,积极扩大饲草饲料种植面积,适应现代牧业发展要求。五是继续深化“服务也是产业”的思想,采取法人制、会员制、合同制的形式,组建各。

类经纪人协会,大力培育发展饲草经销、奶牛贩运、鹅雏孵化、大鹅、狐貉销售、防风种植等经纪人群体,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支撑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种植业(2008―2010年完成)。

任务目标:2008年,完成抗旱保收田建设任务4485亩;完成1个农机合作社建设任务;粮、经、饲比例达到2:3.8:4.2;主要粮食作物亩产500公斤,经济作物亩收入510元;特色经济收入占种植业收入的35。2010年,粮、经、饲比例达到1.8:4:4.2;主要粮食作物亩产600公斤,经济作物亩收入620元;绿特色作物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40;建成3个农机合作社,机械化程度达到8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1100亩,抗旱保收田占耕地总面积85,实现种植业产值1445.1万元,占总收入的33。

措施:一是依托城郊优势,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逐步把传统产业打造成为加快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特别是在绿色特色种植上下功夫。二是完成绿色有机蔬菜种植面积2600亩,规划改造节能温室10栋;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5。三是通过争取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争取贷款、农民自筹等多种途径,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增加大型农机具的保有量和配套率。四是按照“保农保牧”原则,以推广节水灌溉为突破口,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计划打抗旱大井105眼,小井60眼。五是因地制宜,整合资源,采取集中连片的'基地化发展模式,完善一批特色种植小区,形成村域特色种植业格局,使有限的耕地发挥最大的效益。

3、劳务经济(2008―2010年完成)。

任务目标:“十一五”期末,全村青壮年劳动力75以上得到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劳动力720人,实现务工收入360万元;2008年,培训劳动力6次达到500人,转移劳动力500人,实现务工收入260万元。

措施:一是采取基本素质培训与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订单培训、定向培训与普遍的劳动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用人单位为主体,把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转移就业渠道。三是大力扶持各类中介组织建设,重点组织建立牲畜交易、粮食贩运、技术服务、订单农业等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4、项目开发(2008―2010年完成)。

2010年贫困人口下降到3以下,2008年贫困人口下降到8以下。2008年建成年产15吨蔬菜净菜包装企业,项目资金由农村蔬菜合作组织筹措,项目责任人:***。2008年落实省土地复垦项目资金200万元,完成奶牛广场东侧盐碱化区域复垦面积1300亩,具备耕种条件对外进行发包,项目责任人***。2008年在八公里屯西侧规划70000平方米的新村一处,五年内计划建设50栋高标准、节能、环保生活住宅小区。2008年计划建设10栋,资金由包扶单位、社会各界与农民自筹共计150万元,项目责任人***。2008年村集体自筹24万元,建一栋400平方米办公室,项目责任人***。2008年争取县能源办项目资金3万元,完成10栋节能温室沼气池建设任务,项目负责人***。

(二)村容村貌规划。

1.街面建设。

2008年,申请地方道路及包扶单位资金50万元,硬化村屯路4800米,其中:***屯1600米、***屯3200米,2010年村内主干道全部达到硬化标准;初步形成北街基设柴草堆放点四处;八公里设柴草堆放点四处;2010年全村堆放点全部达到规划要求。改造、新建环保节能住宅达到8,2010年达到30以上,2010年砖瓦化率达到60以上;在八公里屯西侧规划70000平方米的新村一处,五年内计划建设50栋高标准、节能、环保生活住宅小区,2008年计划建设10栋,资金由包扶单位、社会各界与农民自筹共计150万元。

2.绿化美化。

2008年,造林面积35亩,绿化植树5800株,绿化道路总长4800米,其中:北街基巷道绿化株,绿化道路1600延长米;八公里3800株,绿化道路3200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2以上,2010年达到30%以上;完成沼气池10处,2010年达到50处。

3.生活设施建设。

2008年争取县水务局及包扶单位落实安全饮水项目,总投资55万元,完成***屯82户自来水安装任务和**屯两眼人畜饮水井项目,实现自来水入户率到50,责任人***,2010年安全饮用水入户率达100%;2008年,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60以上,2010年有线入户率达到90以上;2008年村集体自筹24万元,建400平方米村办公室一栋。

(三)公共事业规划。

1.教育规划。

“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接受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达到50;2008年,小学、中学生流失率控制在0.3‰和3以下;主要抓好学龄前儿童入学、中学生辍学等问题。

2.卫生规划。

一是建立新型村级合作医疗服务制度,切实解决好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把村卫生所办成农民看病的第一诊所,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有补贴,人人都健康的人文环境。2008年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80,2010年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二是强化农村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奖励制度,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户进行奖励,给予一定福利待遇,带动全村计划生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3.文化规划。

到2008年,做到每两月放一次电影;建立村文化室一处,丰富农民文化生活。2008年,达到平安村要求,成为省级文明村标兵。

4.福利规划。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贫困、弱智、病残群体及灾情社会救助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有劳动能力的人(户)帮助他(她)们找增收门路,解决生活困境;每年在集体收入中拿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救助金,使他(她)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保障。

(四)民主政治建设。

任务目标:村两委班子整体形成合力;健全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一事一议”制度;“党务、政务、财务”及时公开;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减少民事纠纷和治安案件,达到县级安全村标准;以“星级”文明户为载体,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008―2010年完成)。

措施:一是两委班子成员经常沟通思想,研究事务,做到分工不分家,形成强有力的整体合力。二是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发展能力和化解矛盾能力,增强党员、干部的“双带”作用。三是积极把种田大户、致富能人、养殖能手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四是结合“五五”普法活动,开展以创建“平安村”为主的普法教育活动,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基层干部、党员运用法律手段妥善处理农村基层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五是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坚决执行“一事一议”和大事决策制度,做到村务、政务、财务公开,把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交给农民。(2008―2010年完成)。

四、资金筹措。

本规划需资金998.4万元。其中发展产业需要380万元,整治村容需要504.2万元,建设公共事业114.2万元,不可预见费30万元。

资金来源:

1.激发调动群众积极性投入388.5万元。

2.争取立项360.9万元。

3.争取帮扶单位支持200万元。

4.盘活村集体资产24万元。

5.村集体投入25万元。

创新党建工作夯实基层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情况汇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实现和谐农村的重要载体。对此,##镇党委政府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今年以来,通过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特色农业,改变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生活水平,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基。到目前,全镇形成了以试点村建设为龙头,有条件的村积极实施,其它村稳步推进的建设格局,根据统一规划,到20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在全镇全面普开。

##镇位于##市西南25公里处,辖24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26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9万人,总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万亩,其中经济作物面积3.2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镇,全镇经济收入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生产总值占年生产总值的'80%以上,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各种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难度相对较大。年,##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工作全局,以试点村建设为突破口,以改善群众基础生产生活条件为基础,以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务实重干,科学发展,徐徐渐进推进新农村建设,选择了条件较好的王宅村进行建设试点,进而通过典型进行示范带动。

一、工作方法及成效。

2008年,##镇把王宅村做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点线面相结合,把握全局,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真正让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惠。

1、积极引导,强力组织,多渠道筹措资金,强力推进全镇农村道路建设进程。通过内引外联,多方位筹措资金,利用国家补贴农村道路建设的有利条件,倡导村民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士捐资修路,造富乡里。由于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全镇24个行政村共硬化道路80多公里,现已全部实现“村村通”。作为王宅村不但提前实现“村村通”,今年又多方筹资17万元,硬化村内道路1.1公里;制定了每修1米水泥路,给农户补贴50元钱的优惠政策,目前60%以上的农户门前通上了水泥路,预计今年年底,户户通上水泥路。

2、提高文化生活水平,整治村容村貌,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镇现有文化大院10个,程度参差不齐。试点王宅村今年投资10余万元不但搬迁了村文化大院,还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了配套改造,设有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安装了健身器材,农民可以在农闲时,学习科技,锻炼身体。组织群众粉刷沿路房屋7000余平方米,刷写标语20余条,悬挂宣传新农村建设知识版面8块,投资2万余元对坑塘四周进行了硬化。同时,制定了文明村组、五好家庭标准,制定了农户下水道修建补贴标准,引导群众自觉规范各种柴草、垃圾堆放位置,净化了群众房前屋后生活环境。

3、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镇党委政府认为,作为一个农业大镇,要想真正使农民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只有切切实实把“一村一品”工程抓起来,这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一条发展之路。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实际,充分发挥群众的种植和手工业传统习惯的优势,积极引导扶持,大力培育村级支柱产业。目前,全镇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村就有10多个,大葱村,小麦繁育村,柳编村,花生米加工村,辣椒村,苇编村等等。支柱产业的形成,不但撑起了群众的腰包,还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活力。##村的小麦良种繁育已有24年历史,每年的繁育面积都在1200亩以上;##村的苗木繁育历史也300多年了,发展面积达5000亩,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亩均效益在6000元以上。这些农业产业现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品牌特色,现已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4、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改善村务民主管理形式。##镇通过刷写标语,召开群众代表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标、意义,做到家喻户晓,引导群众积极主动配合参与新农村建设。##镇对照新农村“四化”、“八健全”的标准,逐步制定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和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让群众形成自我管理、自我建设、自我发展的民主管理意识。

创新党建工作夯实基层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情况汇报

农村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项的领导核心,承担着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职责。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作为其带头人,其个人素质高低和能力大小,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如何选准配好基层党支部书记成为了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中很值得研究的命题。带着这一命题,笔者深入调查走访了子良乡上百个农户,对15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进行了详细了解。得出的感受就是:一个素质高、能力强的支部书记必然会带出一支战斗力强的队伍;一个发展水平高的村子,它的背后一定站着一个优秀的支部书记。选准配好基层党支部书记有利于更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新时期基层党支部书记应具备的条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支部书记必须具有较强的个人素质和驾驭农村经济的能力,与时俱进,不断改进领导水平和方式,更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时期的基层党支部书记除了要具有很强的党性、坚定的政治信念、较强的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为人厚道,与人为善,处事公道,不优亲厚友,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和意见,用实际去感染群众,在中树立自己的威信,从而更好地去开展。

二是要具有较强的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仅要有敏锐的政治头脑,更应具有敏捷的经济头脑。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在中要不断寻求新思路、新举措。要有致富本领,在发展经济时,自己要先带好头,先上项目;要有市场意识,立足实际,寻找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子;要有学习习惯,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在闲暇之余,广泛涉猎农业经济、科技、法律等方面知识,练就过硬本领;要有共富观念,时刻为群众着想,自己富了不能忘了群众,支持和帮助群众致富。

三是要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发展的能力。科学民主意识要强。善于着眼本单位,立足长远,科学规划本地区经济发展,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科学民主决策。统筹意识要强。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并随时调动支村两委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班子团结,充分发挥集体战斗力和凝聚力。法制意识强。能够依法管理村内事务。

四是要具有健康的身心和旺盛的精力。农村与群众直接打交道,头绪错综复杂,事情零碎繁重,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清晰的思维,也是不能胜任基层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的。

二、选配基层党支部书记应坚持的原则。

认真实行“两推一选”,即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确定候选人,然后按照党内选举的有关规定,将候选人提交党员大会和村民大会进行选举,使一批责任心强、群众基础好、扎实的村干部走上支部书记的岗位。20,子良乡实行合村并组,村级建制由原来的37个合并成15个,一个村的面积、人口相当原来的两三倍,的分量和难度也成了以前的几倍。在20初的村支两委的选举中,我们实行“两推一选”,15个村都成功选配了一名合适的支部书记,其中有13个村还成功实现了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经验告诉我们,在选配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要坚持群众公认原则。选配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是为了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服务的,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是选配支部书记的落脚点。只有选配群众公认的`支部书记,他在以后中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更好地开展。如果一个候选人首先都不能被群众公认,他在某些方面一定有群众不认可的地方,可能存在着不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宗旨的落后思想,也就不能为群众利益着想,也就不符合当一名支部书记甚至是一名党员的标准。

二是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始终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整个选配过程中,从拟定选配方案、规定任职条件、宣传发动、资格审查、组织推荐、正式选举、审批结果等各个环节都要纳入党委的统一组织领导下,从而把党委的意愿和群众的意愿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扬民主,又有利于保证组织意图。

三是坚持德才兼备、能力优先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选配基层党支部书记在重视其德性良好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其实际能力,尽量向那些能力强、致富本领强的人倾斜,扩大人才选择视野。可以培养和发展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等致富能人加入党组织,将他们列入后备干部队伍;可以鼓励大中专院校高才生下基层;可以引回在外务工的能人返村当干部;可以吸纳一批企业下岗的优秀分子到农村,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并作为支部书记候选人进行重点培养,尽快转变他们的思维方式,更好适应农村。

四是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基础,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关系到党在农村中影响程度,也是广大群众利益得到更好保证的阵地。要维护其权威和威严,决不允许在选配支部书记时出现拉帮结派、拉选贿选、暗箱操作等有违群众意愿的黑幕发生,那样势必削弱党在基层组织中的基础地位。因此,选配基层党支部书记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选举程序,严格监督选举过程,严格保证选举结果按正常秩序产生。

三、选配基层党支部书记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广泛宣传,深入发动,提高广大干群的思想认识。要让广大群众意识到选配党支部书记的重要性,避免出现群众漠不关心,随意填写候选人,不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情况;要让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选配党支部书记的战略意义,避免出现下面选举,上面不管,甚至连候选人的名字都不知的情况。

二是要严格把好每一个环节。要把好公开报名关。通过发布公告,广泛宣传选举的基本原则,使党员、群众明确新一届支委的职数和任职条件,并采取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的三种形式组织党员、群众按竞选职位进行公开报名,同时,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寄去公开信,告之回乡参与选举,动员符合条件的党员积极报名竞选,真正做到宣传力度大,参与面广、选任范围宽,群众参与积极性高。要把好资格审查关。组成专门的资格审查组,严格按照任职的基本条件,在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竞选人进行全面考核、审查,并张榜公布符合参选条件的人员名单。把好党委审批关。对公开报名人选进行严格审查后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各村组织党员、群众召开公推会议,按职位进行民主推荐产生候选人预备人选,经乡镇党委审批后确定并公布正式候选人,提交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直接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书记和委员,最后由乡镇党委根据选举情况予以讨论审批。

四、完善基层党支部书记选配机制的思考。

一是建立发现机制。按照政治坚定、事迹典型、群众公认的原则,由乡镇党委组织下村调查走访,广泛听取群众对候选人的评价,特别是听取老党员老干部的意见,然后根据收取的意见,召开党政班子会议认真研究,择优选择候选人。

二是建立培养机制。按照树立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分巩固提高、重点培养、后备对象三个层次对发现的农村优秀人才、致富能手进行培养。培养可采取两种形式。集中培养,组建重点培训班,培训一段时间后,进行考试,择取优秀人选;选前锻炼,将预选人安排在所属村当副支部书记或村副主任,考察一段时间,胜任者委以组织重任,列为支部书记候选人,不能胜任者,留在村支部或村委,继续培养,作为后备干部。

三是建立扶持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对那些致富能力强、市场意识强的经济能人,可从组织上给予重点扶持。扶持也可采取两中形式:落实包扶领导,将这些能人逐一落实优秀的乡镇干部,特别是联点干部包扶,让其跟班。集中扶持,发挥党校先进思想理论阵地的作用,将这些能人集中在党校学习,让其成为优秀干部,成为支部书记候选人。

创新党建工作夯实基层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椒园村位于博兴县城东郊,全村总人口2300人,总户数660户,党员80名,,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先后被省委授予“贯彻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荣誉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并连年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

村党支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结合本村实际,拓宽思路,积极谋划,力求创新,提出建设工业化、市民化、城镇化、和谐化、法治化新椒园的目标,推动全村的新农村的建设步入快车道。

一、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工作。

(一)以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全村经济作为一个城郊村,椒园村有着优异的区位优势,村党支部从实际出发,提出用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工业带动,全面发展”的战略带动全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开始,村“两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决定:投资建设“城东大市场”,创建一个全新的工业园区和商贸流通交易市场。几年来,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多方筹资3000多万元,将“城东大市场”建成了鲁北最大的农村工业和商贸流通交易业园区。目前,城东大市场规模达3800多亩,包括木材、竹器加工批发市场、钢材、铝材批发市场、车辆物流中心、农用车交易中心等六个专业市场。优良的软、硬环境,吸引了八方客商,先达化工公司、万达工艺品有限公司、中日合资东丽纺织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企业落户城东大市场,真正形成了一个辐射面广、吞吐量大的现代化农产品交易中心和工业园区。20城东大市场年销售额达3亿多元。依托大市场的带动作用,我村的餐饮、汽车修配、出租、旅店、劳务输出等二、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业的主导地位已被第二、三产业所取代,农村的城市化格局已基本建成,截至年底,全村民营业户发展到300户,占总户数的40%以上;运输户达380户,占总户数的57.5%。目前,我村已形成拥有固定资产8000余万元,年产值超过1.5亿元、年利税近千万元的村办和民办企业体系。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民营经济明星村”、“经济建设百强村”等荣誉称号。

(二)以市民化的思路培育新型农民我村转变村民思想观念入手,加速农民市民化进程。一是大力发展村里的基础教育。2005年村里将村小学并入县乐安实验学校,将村里的300余名学生当地名校接受教育,受到群众的欢迎,目前全村学龄段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二是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党群教育体系。我村作为全省远程教育试点村之一,投资8万多元建成了完善的农村党员现代教育网络系统,并以此为依托对全村群众进行每月不少于三次的教育培训,有力的推动了农民基本素质的提高。目前,全村党员群众的参学率达到95%以上。有力的推动了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提高了致富能力和民主意识。三是大力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村支部将农村合作医疗作为实践党员先进性的具体工作来抓,规定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个人缴纳部分由村集体完全负担。目前,我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以上,有效的.解决了群众因病致贫的问题,使群众确确实实得到了实惠。

(三)以城镇化的思路建设现代化村庄近年来,我村积极探讨用城镇化思路建设新农村。一方面继续完善村内基础性设施建设,投入300余万元,对村内全部街巷进行了硬化,并配套了路灯、封闭式下水道和道路绿化带。同时,借鉴城市管理经验,紧扣村容整洁这一重点,积极探索农村环境卫生、公共事务管理的长效机制,每年都从集体收入中拿出资金,用于村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架设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的配套与维护;在村规民约中明确规定了门前卫生管理区,责任到户,保证了村里整体的卫生环境;聘用了15名年富力强的村民专门担任“保洁员”负责村里几条主要街道的卫生。

现在的椒园村街巷全部硬化、绿化、亮化,户户通上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安装率达到100%,新村与城区完全融合在一起,全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善。与此同时我们又提出村集体的“四个负担”,即:学生义务教育期间所有费用集体负担;村民生活用水集体负担;村民农业生产管理费用集体负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有费用集体负担。同时,村里每个月还为6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放30元的生活补助金。

(四)以和谐化的思路塑造农村新风尚从开始,我们在全村开展了“美在家庭”、“尊老敬老”系列评选活动,营造建康文明的邻里关系。对评选出的先进人物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通过这一过程使村民的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市场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得到明显增强。我们还在村规民约中明确反对封建迷信,倡导文明新风。过去,逢年过节,村里不少老人聚在一块烧香磕头,被迷信所困,现在老人们则是聚到一起扭起大秧歌、跳一跳健身操,比比谁家的儿女更孝顺。4月,村支部还组织开展了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地行动。现在的椒园人在奔小康的征程上,崇尚的是开拓创新、科技致富、扶危济困等现代文明意识。计划生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村计生工作连续多年受到市、县表彰。

(五)以法治化的思路推动民主管理进程我们紧扣管理民主这一要点,依托“双基工程”、“三级联创”和“村务公开”等工作,全面落实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使村内各项事务“透明化”。一是推进民主自治,建立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民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每月5号召开由村民代表和党员参加的民主议事会议,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群众认可的事就干,群众反对的事就不干,讨论后的结果在公开栏内公开,实现了事前议事民主化、事中决策科学化、事后监督规范化,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二是健全长效机制。按照“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要求,经常开展主题教育,并实行村干部综合考评制度,使其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通过扎实的基层党建工作和先进性教育活动,我村打造出了一支肯吃苦,能干事的党员队伍,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坚实的领导基础。

二、近期的工作打算。

近期我们将完成城东工业园区内新修道路的配套建设和205国道沿线的房屋拆迁工作。首先是完成对城东工业园区内今年新修的三纵三横8700多米的道路的绿化、亮化等相关配套工程。同时,按照“八通一平”的标准,实现城东大市场的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快与开发区工业园的对接,为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开发区32平方公里新规划打下基础。

在205国道沿线,按照县委的路域综合整治工作要求,做好路域综合整治的各项工作,保证按时完成整治任务。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在抓好城东大市场建设的同时加快我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城东大市场的各项硬件设施,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形式,为外来项目的落户创造优异的环境。同时,继续利用城东大市场的带动作用,推动我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让群众获得更好的生活。

总之,我村在农村党建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做出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和先进单位相比仍显不足,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探索和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努力向着村富民强,和谐文明的社会迈进。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汇报提纲

一、基本情况。

我们**村共有耕地面积2050亩,辖13个村民小组,2380口人,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4600元,全村以民用采暖、造纸机械加工业为主,现有企业10个,年产值达1.8亿元。

在创建和谐新农村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战略,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努力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在“抓”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求突破,努力做到“六抓六新”。

一抓农民增收,发展新产业。在创建和谐新农村过程中,在工业发展上,我们村注重结合本村实际,给村内企业提供用地、用电、用水方面的优惠,帮助企业筹集资金解决实际困难,协调企业与村民间的关系。如:在桑宝公司新型采暖炉项目的征地工作上,有一少部分村民思想落后,成见较深,甚至到企业滋事生非,村干部就多次上门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及时化解了村企矛盾,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生产发展环境;此外,为国盛机械厂等新建企业在调整用地、生产线路架设方面提供帮助,保证了企业前期筹建和正常运转。村两委的服务跟上了,村内企业与村民的关系理顺了,农民增收也就有望了。我们依托桑宝、机械厂等龙头企业,积极解决村内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仅20,就安排村民就业100余人,直接促进了村民增收。农业发展上,我们在稳定两大优势企业的同时,下大力气进行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重点发展了养殖业,全村共有规模养殖户6户,特色养殖户12户。此外,我们鼓励村民种植冬瓜、地黄等经济作物达500多亩,经济效益显著。工农业的协调快速发展,不仅吸纳了大批劳动力,也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年,全村青壮年劳动力务工率达80%,村内种植户、养殖户、产品加工运输户等专业户占全村户数的45%,全村人均纯收入达4600元,同比增长20%,非农业收入已占总收入的70%,全村经济发展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二抓精神文明,提倡新风气。我们以创建文明村为切入点,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积极引导村民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我们还投资4万余元,建起了高标准农村文化活动中心,设“四室”、“一场”、“一校”、“一台”和“六个协会”,初步具备了政治理论学习、法纪教育、文体活动、科技服务等功能。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满足了村民求富、求知、求乐的需要。今年春节,村里还组织了沁阳、焦作、济源三地农民门球邀请赛,活跃了村民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欢迎。为了让村民看上有线电视,村两委积极与广电局协商,促成有线电视进村,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6%。如今,我们村的村民逐渐养成了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习惯,村里无不赡养老人现象,无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现象,无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闹访现象,治安案件发案率显著下降,逐步形成了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新风尚。

三抓素质提高,培育新农民。创建和谐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我们村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要求,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积极联系市科协、省农科院、省农大等科研单位,建立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对村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他们运用科技致富的本领,切实增强了村民转移就业和独自创业的能力。通过培训,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舞台。

四抓环境整治,营造新环境。我们村坚持以“创优美舒适环境,建文明和谐新村”为目标,以整治脏乱差现象为突破口,从整治环境卫生、提高生活质量入手,广泛发动群众改水、改厕、改灶、改路,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做到了道路畅通、农居清洁、院落整齐、圈厕卫生、生活区和生产区分离。为了确保村内环境整洁,我们拿出1万元,组建了专门的环卫队,设立了固定的垃圾倾倒点、填埋点,彻底解决了村里脏乱差的顽疾。同时,投资20余万元,对村内所有大小街道的路面进行了硬化修复,架设路灯60多盏,对街道两侧进行了绿化,村里的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基本完成。为改善全村人的吃水条件,村里还投资5万元新打深水井1眼,目前,正与市自来水公司联系铺设自来水管道。

五抓村务公开,构筑新体系。村两委班子十分重视村务政务的公开和民主决策,凡涉及全村的'大事,关系群众利益的事务,都提请村民代表大会议论、决策。尤其是财务方面,村理财小组的职能得到了强化,任何开支未经小组审核的均不能入帐,村内财务状况的透明化,让村民对本村财务“心中有数,心服口服”。我们还健全完善了村民自治机制,认真制定了新农村创建规划以及学习宣传、文化教育、法制道德、日常活动的目标、制度等,切实保障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提高了民主自治的程度,使新农村创建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六抓先进性建设,增强新活力。创建和谐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村以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管理、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总体目标,切实解决本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我们按照柏香镇“六好”村街的创建要求,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继续实施“双强”工程,切实加强了班子建设和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增强了党员干部服务“三农”的实力,使之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动力,真正把先进性活动建成村民长期得实惠的满意工程。目前,村两委班子风气正、人心顺、想干事、比创业的氛围已初步形成,为创建和谐新农村活动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和思想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是整体发展意识不够强,党员、群众还没有形成“全员动员、人人招商”的浓厚氛围。二是地理优势、产业优势发挥不够,没有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挖掘潜力,多渠道、全方位进行招商引资力度不够。三是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凝聚力需进一步加强。四是党员致富、带富能力、依法办事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五是发展经济的措施不够,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力度还需加大。

三、下步创建思路。

随着第三批先进性教育的不断深入,村两委将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先进性,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加大和谐新农村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发挥紧靠沁伏路的地利优势,依托民用采暖、造纸机械行业,通过把这两大产业做大、做强,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剩余劳力安置,全面协调工农业发展,为改善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活,为创建一个和谐、文明、富裕的新伏背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