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论文(优质17篇)

小编:JQ文豪

范文是一种可以供人们借鉴和模仿的文学作品,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我想我们需要一些范文来作为参考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经典范文范本,供大家欣赏学习。

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精选】

欧洲革命风暴以后,恩格斯系统的总结了十九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并且对其在哲学的道路上进行了探索,从而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创立了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与方法。以《自然辩证法》为标志,恩格斯阐述了自然界、自然科学的客观辩证法以及概括总结了自然界辩证法的理论与方法。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文章中对于辩证法理解的一种通称。然而,自卢卡奇以来,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与方法遭到了种种否定与歪曲,持“马恩对立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降低了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论水平。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最先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做出批判,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然的理解不同。卢卡奇认为人本身是历史辩证法的现实基础,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产生出辩证法,并且辩证法是社会历史性的,围绕社会历史领域旋转,客观自然界不存在这种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客观自然界没有辩证法的存在。卢卡奇质疑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并且反对恩格斯将辩证法推广到自在的自然本身他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这种方法在这里只限于历史和社会领域。来自恩格斯的关于辩证法定义的误解主要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即恩格斯仿效黑格尔的错误引导,把这种方法也扩展到自然界。但是,辩证法的决定性因素: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历史变化等等,并不是来自我们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卢卡奇对恩格斯的批判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引起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当代实用主义哲学家悉尼·胡克指出:“必须排除把辩证法推广到自然界这种企图。这和一个自然主义的起点是不相容的。马克思从未说过自然辩证法,虽然他很清楚在物理和化学的基本组织中量的逐渐变化会导致质的变化。”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承袭于黑格尔自然哲学,他不否认自然辩证法的存在,但是认为自然辩证法只有建立在黑格尔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体系的基础上才成立。诺曼·莱文也说“实际上,恩格斯赶走了哲学,他用实证科学代替了哲学”,他认为马克思是以人为中心的论述者,而这与恩格斯说的自然界的辩证规律完全不同,恩格斯绝对误解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内涵。莱文认为马克思关心的是人类社会的领域,而恩格斯却集中体现在自然的形而上学方面。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全盘否定,是对社会历史领域辩证法的歪曲。恩格斯认为人受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制约,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是为了更加正确的掌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当代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探讨研究各有不同。在这里,我不引证各家的见解,从恩格斯关于辩证法的两个基本命题出发。其一,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自然地一般规律;其二,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式,其重要特性是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

不同的见解具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分析方法。对于第一种见解,《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地一般规律,这主要是从文本中对于“辩证法”所给出直接的阐释作为分析对象的。在《自然辩证法》中,“关于一切运动的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

辩证法的规律不是别的,正是历史发展的这两个方面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实质上它们归结为下面三个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从恩格斯的这个定义中,可以明确《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认为恩格斯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所以,“自然辩证法”同样是关于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恩格斯的话充分阐明了辩证法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恩格斯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地一般规律。

而第二种认为自然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观点,这一命题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他学科在考察把握世界的问题上都是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关系作为理论前提,而哲学则是反思二者的为什么以及怎样实现统一。

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孙正聿教授认为恩格斯对辩证法的重大贡献是在理论思维的层面上系统阐述辩证法。在科学研究领域,人类的自然科学研究从“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整理材料”的科学。恩格斯指出:“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它才能为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发展过程,为自然界中的普遍联系,为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提供类比,并从而提供说明方法。”孙正聿认为,恩格斯明确把“辩证法”归结为超越经验思维的“理论思维”,他认为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式,自然科学中贯注辩证法这一理论思维使自然科学领域不断发展进步。

对于这两个命题,我们不能分开单一的去理解,恩格斯对于辩证法的论述是前后一致的,这两种见解的文本依据在《自然辩证法》一书的都有体现,所以我们要将这两个命题联系起来去理解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是从构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论体系的角度来看待的,也就是说,自然辩证法和社会历史辩证法相互支撑,相辅相成才能构建完整的马克思主与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创作距今有近140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自然辩证法》不仅对自然科学领域有重大指导意义,而且在哲学理论层面也引起强烈的反响。首先,《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恩格斯把“辩证法”引入自然科学领域补充马克思的社会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辩证自然观,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其次,《自然辩证法》不仅提出了有重要哲学意义的观点,而且还提出有重要科学意义的观点,书中不但揭示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而且将自然辩证法应用与自然科学研究中,解决了当时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中的一系列重大疑难问题,为自然科学中运用辩证法提供了案例。例如:关于阐述“地球---月亮”系统中,潮汐摩擦条件下的机械运动像其他运动形式的转化问题。恩格斯在1880---1881年写了《潮汐摩擦·康德和汤姆生---台特》一文批判汤姆生和台特的错误,并运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辩证法原理正确地解决了关于地球自转不均匀性问题。

此外,恩格斯还在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加以阐述,它所表现出的深刻思想对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系统地总结了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深刻地批判了自然科学领域中各种各样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并且科学地论证和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恩格斯在书中不但揭示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而且运用自然辩证法成功的解决了当时自然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些重大疑难问题,将辩证法运用于自然科学中。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力和十分重要的地位。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小论文【】

硕研2013级3班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

杨婷婷。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依靠现代科技大踏步前进,依靠高新科学技术,人类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步入了物质上相对富足的阶段。但是,技术的应用也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电脑、网络、克隆等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把我们的世界弄得越来越复杂了。电脑更新速度加快,势必造成资源浪费;网络上的东西鱼龙混杂;克隆人更是引发道德、法律困惑,沉重的生态危机和伦理道德危机接踵而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哲学可以看作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础或科学技术哲学的本体论。实际上,人们在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范畴里,已经进行了自然哲学的研究和论述。

直接生产力。技术作为表现人对自然能动作用的关系范畴,其特征显现出独特的辩证性质: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与价值性、主体性与客体性、跃迁性和积累性。

技术价值是指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概念来考察和评价技术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各种需要的技术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技术与人的这种价值关系是在客体(技术)与主体(人或社会)发证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是客体的属性在与主体发生关系中的体现。当技术对主体的需要和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的时候,则显示出正面的价值;反之,它就没有价值或是有负面的价值。技术的正面价值毋庸置疑,若没有技术的正面价值,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正是因为技术的正面价值,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文明和进步。但是在今天繁荣昌盛的表象之下,技术的负面价值也越来越显现的暴露在公众的眼前。

技术的价值最终取决于主体的需要。如核技术之于核电站,满足人与社会的需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发挥的是其正面价值。由此可见,技术的中立性是毋庸质疑的。通观以上那些大灾难,大都说明技术的中立属性。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中的核辐射,只是由于技术本身对主体的需要和发展没有起到肯定的作用,才起到了负面价值,对我们人类带来了灾难。我们不难看出,技术价值只有在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下才能体现出来,如果技术没有用来制造和应用于社会进步,那么他们自身的属性只能潜存于其中,很难表现出其价值来,而当此项技术被应用于工业和商业目的,它们的价值则显现出来。由此可见技术的属性是二重的,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技术属性是两者的对立统一体:一方面技术作为实现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手段、方法和活动,具有自然属性,并且是自然过程。另一方面,记说作为社会的人所创造、所应用,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目的并满足其需要的手段、方法和活动,它具有社会属性,并且是社会过程。在技术与其主体发生的相互关系中,技术的两重性显现为技术价值的两重性,即技术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共存于技术同其主体的关系之中。如网络有便于人们交流的自然属性,也有受管理体制和经济制度等社会因素制约的社会属性,它的两种价值也在于它被主体用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关系之中。

技术价值的评论的方法很多,很复杂也很科学,但这么多灾难的发生同样证明了技术评价的不确定性。技术价值的评论应充分了解技术的自然价值,然后协调其社会价值中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关系。大多数灾难的发生,必然伴随着人们对其中某一方面影响的忽视。

先看技术上的灾难:魁北克大桥事件是“偷工减料”的结果,也即是经济价值决定一切的后遗症,好象没有技术的事;“泰坦尼克”号事件、维爱特水库事件、“挑战者”号事件等都是设计上的失误,设计上的失误即对技术的自然属性没有完全吃透,可能是对技术的充分信任或是设计者充分自信而忽略了技术上的不成熟和缺陷;“兴登堡”号飞艇事故是政治上的原因导致的技术失误,这是政治价值上的体现;“ddt”事件是化学品滥用的结果,属于对技术的自然属性没有充分认识,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被逐步完善或者被淘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完全可以归结为对技术本身自然属性的无知;而“非典”、“禽流感”等流行传染病,已被证实是人们忽略技术的生态价值因素的结果。

再来看一下工业上的灾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印度博帕尔事件、法明顿煤矿灾难、德伯鲁克谷仓爆炸、拉夫运河小区事件、坎德玩具厂大火、米西索加火车出轨等大都是为了片面追求经济价值,没有顾及任何其它相关因素而发生的,但同时也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依克松•瓦尔迪兹石油泄漏则是操作人员的失误导致的;英国口蹄疫则是生态价值被忽略的体现,而科威特石油大火是政治价值的产物。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得出,灾难的发生不外乎两方面,一种是对技术本身自然属性的不理解,一种是对技术社会价值内部之间关系的不协调。我们知道技术的基本价值是指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效用价值,它是技术长期演化的产物,不受或很少受外在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技术本身,掌握其自然属性,遵循客观规律,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犯愚蠢的错误,避免大多数的灾难的发生。技术上越发成熟,设计上的失误必将大大减少。另一方面,可以被称作是技术人文价值的社会价值,是指技术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的作用与影响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外在价值。其中包括技术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乃至生态价值和伦理价值等,还包括技术与人的解放、技术与人的异化,技术与人类的未来,等等。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衡量,不要单纯为了某一方面的价值而肆意伤害其它的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研究技术价值有助于揭示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技。

术与价值是指技术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系统,该系统居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之中并受其影响。只有真正地了解这些关系,并且在生产中密切注意,应该可以避免大多数灾难的发生。但在这个问题上还应该注意到技术伦理的问题。

在技术发展中要注意技术的发展目的性问题、对待技术负面效应的认识问题、技术追求的最高伦理问题、高科技与传统理论的相互冲突、技术与伦理道德等伦理问题。灾难的发生促使我们对技术负面效应的问题有了重新的认识。

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我们对拥有的技术感到自信,但灾难的发生促使我们反省,我们的强大并非无懈可击。现代技术产生的负面问题促使人们探讨灾难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减少它的发生。如果我们再细心一点,技术再进步一点,也许“泰坦尼克”号事件、维爱特水库事件、dc—10空难、海特饭店事件、“挑战者”号事件将不会发生。如果我们能对技术的预测更完善一点,对技术的控制更完全一点,也“ddt”化学品泛滥事件将得到遏制。所以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自然、社会和技术的发展是无限的,而我们人类对它们的认识和探索也是无穷的,人类的智慧和能力的发展也是无限的。人类可以采用“预凶”的方法谨慎地使用技术并预先做出对策。

恩格斯曾经这样警告过我们:“我们不要充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将对我们实行报复。”历史上的各种各样的生态灾难无不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对技术望而止步或者悲观失望。我们人类虽说不能杜绝技术的负面效应,但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可以通过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减少技术的负面效应。如人们可以通过发明清洁生产技术,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上各种灾难的善后工作,如果要是没有现在的技术,那么切尔诺贝利的核辐射还在笼罩乌克兰,科威特的石油大火还在燃烧。所以,技术是掌握在我们手里的,我们要尽量减少技术负面效应的发生。只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人类完全可以和自然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任何技术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技术价值只有在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下才能体现出来,当技术对主题的需要和发展起到肯定作用的时候,它就具有正面的价值。在回首灾难的同时,我们要牢记血的教训,杜绝下一次同样事件的发生。同时我们绝不可因为这些灾难而畏手畏脚,犹豫不前。虽然技术的负面效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灾难,但毋庸置疑的是,技术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阶梯,技术进步让人类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所以我们需要在这些教训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充分利用自然辩证法中的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正确指导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精选】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当代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探讨研究各有不同。在这里,我不引证各家的见解,从恩格斯关于辩证法的两个基本命题出发。其一,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自然地一般规律;其二,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式,其重要特性是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

不同的见解具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分析方法。对于第一种见解,《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地一般规律,这主要是从文本中对于“辩证法”所给出直接的阐释作为分析对象的。在《自然辩证法》中,“关于一切运动的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

辩证法的规律不是别的,正是历史发展的这两个方面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实质上它们归结为下面三个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从恩格斯的这个定义中,可以明确《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认为恩格斯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所以,“自然辩证法”同样是关于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恩格斯的话充分阐明了辩证法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恩格斯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地一般规律。

而第二种认为自然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观点,这一命题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他学科在考察把握世界的问题上都是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关系作为理论前提,而哲学则是反思二者的为什么以及怎样实现统一。

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孙正聿教授认为恩格斯对辩证法的重大贡献是在理论思维的层面上系统阐述辩证法。在科学研究领域,人类的自然科学研究从“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整理材料”的科学。恩格斯指出:“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它才能为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发展过程,为自然界中的普遍联系,为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提供类比,并从而提供说明方法。”孙正聿认为,恩格斯明确把“辩证法”归结为超越经验思维的“理论思维”,他认为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式,自然科学中贯注辩证法这一理论思维使自然科学领域不断发展进步。

对于这两个命题,我们不能分开单一的去理解,恩格斯对于辩证法的论述是前后一致的,这两种见解的文本依据在《自然辩证法》一书的都有体现,所以我们要将这两个命题联系起来去理解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发展规律和事物内在矛盾的科学。学习自然辩证法需要从理论到实践层层深入,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自然辩证法对于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及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下面从五个方面简述我的体会心得。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思想和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自然界的发展和演化是具有一定的演变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告诉我们一切变化都是由内部矛盾引起的,而它们又是不断发展着的。自然辩证法深刻揭示了这个规律,并研究了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阶段之间的转化和事物的终极发展方向,这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自然界。

二、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的统一。

自然辩证法提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的统一的观点,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的认识的来源是外部物质的反映。然而,在物质外界的目的性和规律性面前,人作为主体不是被动的接受物质的影响,而是能够对物质进行主观上的改变和利用。

三、工具论和机械决定论的局限性。

自然辩证法也揭示了工具论和机械决定论的局限性。工具论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思维转化为工具的产物,机械决定论则认为客观物质是受自己内部性质所决定的。然而,自然界的发展远不仅是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上进行的,还在于人遵循思想规律,利用创造性思维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从而为人类社会行之有效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普遍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已经严重到威胁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底线,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夹杂着环保、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因素。这正是自然辩证法发展的必然诉求,也正是自然辩证法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

五、量变与质变,社会发展之逻辑。

自然辩证法深刻揭示了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而这一规律也深深影响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不断量变和质变的过程,人类的生产力在量变和质变的基础上得以规模扩大,新的社会制度随之而来,自然辩证法在这一过程中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及理论支持。

总之,自然辩证法为我们开辟了一条认识自然界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路线,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应用自然辩证法,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在学习自然辩证法课程时领略到了许多哲学思想的精髓,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我将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比、“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矛盾论”以及“辩证观”的应用等方面,向读者阐述我的学习体会。

第一段: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比。

在学习自然辩证法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是物质的,而唯心主义则认为自然是心灵创造的。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关于自然与社会哲学思想,其基本理论是关于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也是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学习自然辩证法,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需要从全局、全面角度来思考问题,认清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段:质量互变的特点。

“质量互变”是自然辩证法的一个重要概念,表明事物存在质量的不断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发生在一定条件下的。这个概念可以运用到物质、能量等多个方面。在自然科学领域,研究人员往往会通过控制某一变量来观察另一变量的变化情况。这个过程体现了自然辩证法的思想精髓,也让我明白了科学研究中实验方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段:否定之否定反映了辩证哲学的实质。

我们常常会遭遇繁荣与萎缩,或者是进步与退步的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我们对原有意识的否定,从而形成一定的思想与行动方式。但是事物发展规律并不会就此停留,而是会根据相关因素继续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否定又将被否定,形成新的意识和行动。这也是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的概念。反映了辩证哲学的实质。

第四段:矛盾论运用于生活中。

矛盾既是物质的特性,也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概念之一。在个人成长、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遭遇矛盾问题。通过矛盾对立的不断反复运动,我们才能够不断解决问题,并不断向前发展。我深刻理解到,矛盾不是障碍,而是推动发展的力量。

第五段:辩证观的应用。

辩证观的应用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体现。学习自然辩证法中,我认识到辩证观是对任何社会现象应有的态度。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辩证思维方法,认清问题本质,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我的思维理念也因此得到了改变,学会了以双手、两眼、两耳去体察世界,运用个人经验去理解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

学习自然辩证法课程,不仅让我理解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让我逐步体会到了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复杂电动关系,并懂得以辩证的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事物的质量变化、矛盾问题及否定之否定问题。这样,我相信会让自己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研究生论文致谢

三年来的求学生涯终于告一段落了,这几年来对于一个在职,角色众多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是妻子,是母亲,又是子女来说的我真的太不容易了。此刻,我思绪千丝,感叹万缕。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xx教授。她性格谦逊,平和,乐观,为人热情,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与学习上都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她治学严谨,在指导我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从选题、构思、到行文直至最后的定稿,导师认真负责,废寝忘食,给予了我无私的指导与帮助。除此外,x老师考虑到我们在职生的特殊情况,还采取网上qq在线辅导与手机电话或微信辅导。记忆特别深刻的是,当我的论文在预答辩遇到困难时,导师一次又一次的打电话让我坚定信念,相信自己。并引荐我向北师大xx教授、南师大顾xx教授、湖南学前教育一线专家xx教授请教。在此,我诚挚地向x老师表达深深的谢意!能成为您的学生是我莫大的荣幸!

其次,感谢研究生阶段给予我帮助与指导的.所有老师:感谢xx老师、xx老师、xx老师,感谢老师们对我的专业知识的指导和视野的开阔,感谢老师们从开题到预审,最后到论文答辩对我的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再次,感谢xx老师,感谢xx的xx及小班所有的老师和小朋友们,谢谢你们在我论文写作中提供的帮助,在教育一线的体验让我更坚定以幼儿教育为事业的决心。

最后,感谢所有支持我、帮助我的亲朋好友。感谢我的父母,爱人,儿子及其他家人,你们的支持,让我有了努力前行的勇气和力量;尤其是儿子。这三年来的求学路,亏欠了儿子许多。感谢xx级、xx级学前教育专业的所有同学,我们共同奋斗,共同成长,愿我们的友谊长存;感谢我的同门师姐师妹,你们的才情让我受益匪浅,热情让我倍受温暖;感谢我的在职生同学,你们的陪伴让我的研究生生活丰富多彩。

学海无涯,我将继续前行,感谢湖师大,感谢恩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小论文【】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伦达尔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来自爱尔兰、日本和中国的3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治疗疟疾的新疗法(即青蒿素)”为我国摘取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医学科学最高奖项。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同时也引发了热议,其它暂且不表,下面本人尝试就这一事件利用本人仅知的部分自然辨证法相关理论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如有不当恳请老师对我的观点和思想加以批评和指正。

二、从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屠呦呦获奖原因。

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相关理论是我国千百年医疗实践的宝贵财富,然而在此之前,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并没有得到世界的一致认可,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屡屡与诺贝尔医学奖项无缘。归其原因,私以为是我国中医事业缺乏标准化建设。对于西方人来说,数字和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西医就是建立在数字统计学分析基础之上的。而中医和西医的最大区别就恰恰在于:西医讲求具体指标,而中医讲求“因人而治”,缺乏可通约性,常常以个人经验为主,并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学分析体系,而如果所做的研究缺乏数字依据的支持,西方人是不太可能认可的。故而,时至今日,中医还没有完全走上世界舞台。而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就是我国中医药为世界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同时标志着我国中药事业为国际认可的里程碑,其发现过程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对科学发现的影响。青蒿熬水可以治疗疟疾的事实早已被广泛记载传播,许多单位均做过青蒿的抗疟筛选,都因无效而与幸运无缘。而屠呦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在采用传统方法未果之后,通过对中医药文献的反复研究及参考西方萃取方法对青蒿素的提纯方式思路的改变,细心的想到其抗疟成分可能是热不稳定的,通过冷萃取法得到了没有被热破坏的青蒿素,最终得到抗疟效果极好的青蒿素。青蒿和青蒿素,一字之差便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此前的科学家受困于中药提纯常规方法的限制,人为的将中医和西医划上鸿沟,中医和西医就其理论、研究手法、起效时间、治标治本等等来说的确是对立的,然而单纯的将二者对立是一种狭隘的思想,如此次青蒿素的发现,便是运用西方萃取对中医药进行定量提取,同时此举也是对西医临床的重大贡献,二者互相促进,是统一的整体,中医不破坏药物原始成分基础上,讲究医疗综合效果的做法值得西医学习;西医的精确诊疗、有的放矢的治疗及技术也值得中医借鉴。这里体现了对立与统一的思想。

不但如此,所有特点的医学包括中医、西医、蒙医、藏医等都可以相互借鉴融合,形成有益于人类减轻病痛的统一的医学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造福全人类。

三、如何看待屠呦呦“三无”学者身份现年85岁的屠呦呦教授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头衔,故被称为“三无科学家”。也正是这样一位“三无”的科学家实现了我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零的突破,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2011年,屠呦呦获得了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被视为离诺贝尔奖仅一步之遥。这意味着,五年前屠呦呦便已经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而五年间,屠呦呦仍然只保留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的身份,没有院士头衔。不禁让大家思考,中国的院士评定制度怎么了?有业内学者分析,屠呦呦迟迟得不到院士头衔,原因之一是其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的关键性贡献至今仍有争议,其次,屠在业内的声誉不高,未得到包括当年从事青蒿素研究的同事的支持。归根到底,我认为是诺贝尔奖评定并不认可集体成就,而强调从集体研究中界定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这一主要矛盾,中国的学术界更强调集体的作用,又或者说,大家都不愿“屈居人后”,由于这一原因错失诺贝尔奖已经不是首次了,参与实验的人员和集体彼此间是对立与统一的,统一于同一个实验项目的进行,又对立于成为获奖成员的需求。这一矛盾导致我国的科研成果总是归属不清,同时中国科学界又过于注重学术贡献以外的问题。鲁白认为,屠呦呦在青蒿素提取中实现了关键的一步,是因为她提出的乙醚提取法才让人们找到了有效单体。“虽然有很多人参与,但是这个最关键的一步是她做的,而诺贝尔奖也是看谁做了最关键的一步。”这与我国学术界评奖观点是有所出入的,对传统学术界评定指标进行冲击与否定,随后认识到问题的中国学术界对此进行调整完善出更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价指标,实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前进,即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四、结论。

屠呦呦的成功,是我国科研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是世界对中国科研力量的认可,从这点来说,这无疑值得我们全体国人欢欣鼓舞。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在对待屠呦呦事件所带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时,我们必须秉承辨证思维方法,绝不能偏激的对此过分解读,同时必须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摒弃网上人与亦云的说辞。就我个人而言,第一:屠呦呦的三无头衔,是因为历史问题及其他众多因素造成的,不能一概以中国科研体制弊病概括;第二:此次屠呦呦的诺奖,对中医学在世界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必须进一步挖掘老祖宗传下来的瑰宝;第三:诺奖固然值得庆祝,但我们必须打破唯诺奖是从的论调,有必要给诺奖降降温,以更加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它;第四:屠呦呦荣获诺奖,的确是实至名归,但我们不能忘记他人的贡献。

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精选】

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需要多学科的、交叉性的知识储备。爱因斯坦曾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观点、方法与技术的交叉、碰撞、吸收、融合与共振,能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能力结构,形成单一学科所不及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处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就是一门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技术社会论等多种学科知识的互补,该课程所蕴含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当代研究生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包含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自然辩证法概论”不仅研究自然界及其与人的关系,而且研究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五部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变来研究科学技术的内容、方法及其人文蕴涵,研究自然、社会及其相互关系。因此,“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必然包含大量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反之,如果把这些知识排除在“自然辩证法概论”之外,那么它也就只能凭借思辨、猜测、臆想甚至幻想等手段进行研究,而这些属于人类早期的做法,或者说是宗教、神话、文学的做法。

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融合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英国科学家斯诺提出“两种文化”(即人文科学文化和自然科学文化),指出人文科学文化与自然科学文化分裂的危害。杰罗姆凯根提出建立“第三种文化”,即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文化。但高度分化的当代科学为其融合设置了障碍。“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包含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便于学生对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与认识,沟通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实现对事物立体化、真实化的理解与认识。这种理解与认识可能是相互协调的,也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但无论怎样,都是对真实世界、现实世界的理解与认识。以这些理解与认识为基础,以现实事物为基点,协调、统一、融合多方面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时能够实事求是地认识、解决与处理,实现自然与生态、科技与国家、经济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缓解、预防或避免生态、环境、能源、人口、社会等问题的发生。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既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课程,具备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创新能力所需要的思维底蕴。

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理论思维是人类在知识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事务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的一种理性思维。从课程内容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涉及很多自然科学方面的概念、观点与理论,这些理论能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课程性质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属于哲学门类,哲学是抽象思维较强的学科,哲学类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对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如,对生态自然观部分的学习,既要理解和掌握相关系统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也要理解和掌握生态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既要从科学视角审视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现实根源与逻辑必然性,也要从哲学视角审视其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必须运用理论思维,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哲学家,如爱因斯坦、玻尔、波恩、贝塔朗菲、普里高津等。著名物理学家波恩指出:“关于哲学,每一个现代科学家都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的。”研究生教育要超越感性思维与经验思维,培养和锻炼研究生形成普遍性、规律性认识的抽象思维。“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其抽象程度与理性思维水平要高于一般的专业科学理论,能够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所谓批判性,就是人们对已有的理论知识、思想观念等提出怀疑,并通过科学研究寻找真理,实现对现存事物的改造和思想理论的革新。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在增加社会财富、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同时带来了资源匮乏、生态危机等问题。“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不仅是对现实的了解和理论的学习,而且是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内容作批判性考察,考察其理论根源、现实根源与价值观根源。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的学习,不能简单认为科学技术是好的、万能的,也不能简单认为现代社会中的科技运用都是善的、正当的,而要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状态及其在社会中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根源、现实社会根源与科学技术观根源。对既定事实与理论的怀疑与批判是创新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内容。如果一味地循规蹈矩、因循守旧、崇拜偶像、迷信权威,就只能复古守成,难以创新。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对不断变化的事物去伪求真,追根溯源。是对前人既定的理论框架完全接受,还是大胆反思和批判、推陈出新,成为评判人们是否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参量。“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倡导批判性的科学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科学追求,有助于培养和增加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第三,“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自然辩证法概论”以辩证的视角理解人、自然、科学技术、社会及其之间的关系。如,对科学的理解,既要理解其可确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可证伪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个体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社会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小科学”时代的意义,也要理解其“大科学”时代的意义;既要理解其简单性的本质,也要理解其复杂性的本质;既要理解其对人类社会积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消极性甚至破坏性的一面;既要理解与认识科学,也要理解与认识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既要避免科学主义,也要避免反科学主义。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增加研究生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素质和能力。

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增加研究生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的问题意识。自然辩证法首先强调技术进步的机制与科学家的创造精神,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与创新既有科学技术自身的推动力,也有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牵引力。科学技术的研发需要着眼于、致力于社会需求;着眼于、致力于社会需求的科学技术的研发成果能够更有效地转化与应用,造福社会。但这种研发行为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具有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的问题意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立体化地研讨科学技术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问题,不仅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把专业理论应用于社会的问题意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创造性地把专业理论应用于社会的问题意识。

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素质和能力。“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涉及的知识,不仅仅是“象牙塔”或“楼阁”中的知识,还包括现实社会中的知识;不仅仅是理论状态的知识,还包括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社会时所产生的效果与影响。“自然辩证法概论”从科学技术与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视角理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不是悬置在空中的孤立之物,而是在世俗社会中与自然、人类息息相关之物。从本性上讲,科学技术是属人的、为人的;否则,科学技术就可能异化成人类的对立物,损害或控制人类的生存和安全。如,高度发达且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运用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既有助于产生便利、舒适的人类生存工具与环境,也伴生了物质崇拜、人性异化、意义淡漠、价值虚无等问题。在科学技术的实践活动中而非脱离其应用语境的抽象概念中理解科学技术,有助于研究生把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从理论迁移到实验室、从实验室迁移到试点或试验区、从试点或试验区迁移到社会生产与实践中,从而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与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社会与时代的需求,是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是建设创新型社会与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阶段,“自然辩证法概论”是帮助硕士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培养硕士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增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知识底蕴、思维底蕴与实践底蕴。换言之,“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丰厚的创新意蕴,能够履行“为国服务”的重要功能。“在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浪潮中,自然辩证法大有可为。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在我读研究生期间,我学习了自然辩证法课程,深刻领悟辩证法的本质及其与实践的关系,同时也在实际生活经验中加深了对自然辩证法的理解。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学习和实践经历,并着重探讨自然辩证法在现实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自然辩证法的本质是把事物看做一个整体,强调了事物内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辩证法与形式逻辑不同,强调同事物的属性有机联系,任何事物都与外界条件相互影响。自然辩证法的基础理论是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

自然辩证法是实践的辩证法。在实践活动中,自然辩证法可充分发挥其作用。例如,科学研究中,自然辩证法在探究事物本质与及其内部联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对某一制度或现状与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认识,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自然辩证法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它能够推动科学的发展,增强我们的验证能力,探讨事物之间的内部关系并对现实进行批判性分析。自然辩证法也能够帮助我们掌握规律,并能够利用规律,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自然辩证法还可以让我们在面对事物问题或思想信仰危机时能更好的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修正。

第五段:总结。

总之,学习自然辩证法使我认识到事物内在关系的本质,明白了事物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线性发展,而主要表现为非线性的发展。当我们面临新的实践问题的时,我们可以用辩证法去分析问题,找出事物间的异同以及内在联系,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无论在学术还是实践领域,自然辩证法都是十分重要且具有广泛影响的一门学科。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与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促使我们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客观和科学。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小论文【】

摘要:生态农业注重农产品的安全性和高附加值,是传统生态农业的提高和升华。安全食品是高效生态农业的产物,包括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从国内外发展趋势来看,开发安全食品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应从加强领导、强化宣传、抓好试点、品牌销售、加大投入、建立安全食品监测体系、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快安全食品的开发步伐,造福于民。

关健词:生态农业;安全;食品。

引言。

食品安全是当今世界上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的要求已从原未仅仅是对数量的满足而转变为对食品品质的要求。此外,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我国的食品工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食品安全也已超越了国界变成了世界性问题。食品安全涉及产品或产品原料的生产、加工和运输等多个环节其中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环境对食品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地环境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原则意义上讲食品的生产产地应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人为污染自然环境良好的地区应尽量避开工业区和交通要道多选择在边远地区,农村以及城市郊区。但由于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与人口众多之间的矛盾,使食品的生产难以完全保证满足上述条件。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措施则是强调资源多层次利用与物质能量良性循环、农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同时兼顾因此有利于促进食品安全生产。

1.1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污染因素[1]︿[2]。

因为农作物的生长除阳光外主要依赖于水、土、空气这三大要素。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即废水、废气、废物立接污染大气、水源、农田给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未影响。

1.1.2水产品的污染。

我们一般在生病时才服用抗菌素但是有时可能在不知晓的情况下经常摄入抗菌素,因为有时在我们吃一些肉类食品时不知不觉中已投入了不少的抗菌素,这就是食物的抗菌素污染。

1.1.7动物饲料与食品污染。

目前的动物饲料中或多或少都含有激素、抗菌素。动物食入有毒、有害的物质会残留在动物的肉、乳、蛋、内脏中,当人们吃动物食品时这些有害有毒物质都会被人全部吸收。从而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危害。

二、生态种养植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农产品品质,为食品安全提供基本保障。

1.2发展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的必要性。

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来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其中心任务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使其主动适应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解决“种多种少、买难卖难”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是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更深层次要求和主攻方向。随着我国加人,农产品进入国际贸易市场受关税和配额的调控作用将越来越小,目前国际市场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种植方式和内在质量,一方面国外的优质廉价食品将畅通无阻地进入中国食品市场,另一方面国外将通过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设立控制我国普通食品的出口。近年来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品质、卫生、安全等技术要求日趋严格,绿色贸易壁垒越筑越高[3]。日本、南韩、欧美为避免加入后中国农产品的大量涌入,纷纷提高了进口检测标准,如茶叶农药残留1项,目前世界已有18个国家和组织颁布了349项农药残留允许标准,欧盟从1996年起将茶叶中农药检测品种由过去的6种增至62种,并于2000年7月始对进口茶叶实施新的农残标准,新标准对部分品种农药三氧杀磺醇的残留限量提高了100倍,个别的氰戊菊醋甚至达到200倍。美国、俄罗斯等国还增加了对茶叶中微生物项目的检测,而且欧盟已通过立法,对输入欧盟的茶叶在欧洲入境港口随意抽检,凡超过农残标准的茶叶将不准进入欧盟地区,并实行封存、销毁或退回到原产地,可见国外对农产品的农残和卫生指标检测将趋于更加严格。我国出口的一些农副产品由于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超过外方的限量标准,被拒收、扣留、退货、索赔和终止合同的现象屡有发生,部分传统大宗出口创汇商品被迫退出国际市场,我国农产品正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挑战,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产品的品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变全面赶超战略为比较优势战略。我国跨越地带广阔,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的相对优势和有利条件。因此研究怎样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开发安全食品特别是有机食品十分必要。

从人们对饮食安全的追求来看,农用化学合成物质在促进食物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农药残留、激素积累,甚至食品遭受污染,给人类生存和生活留下隐患。例如,据检测,2000年7一8月安徽省市场上农药残留超标率为一,湖北省市场上农药残留超标率为一。国家技术监督局年第季度对全国10个省67个批发市场94种小麦产品进行检测,其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酞超标率达。安徽省淮北市场抽检的20个蔬菜样本中有8个样本农残超标,超标率达40%。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购买安全食品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婴幼儿食品以及直接供人们食用的瓜果蔬菜等,为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米袋子”、“菜篮子”的质量和安全,更为了我们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健康和安全考虑,要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大力开发安全食品,以安全食品逐步取代常规食品将成为21世纪食品市场的主角。从全国、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发展生态农业和安全食品主要是有机食品都非常重视,据国际贸易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等10个发达国家1997年的有机食品销售总额为100亿美元以上,在过去5年中欧盟、美国及日本的有机食品销售年均增长率为25-30%。目前美国有1/3人购买有机食品,几乎所有的超市、连锁店都销售有机食品。发达国家销售的有机食品大部分依赖进口,有机食品正成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所以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与生产。

2发展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的重要意义。

︿组织后的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5]:

2.1有利于增加农民收人。

安全食品市场价格通常比普通食品高,如有机食品国际市场价格比普通食品高20%一,50%有的高1倍甚至更多;德国有机小麦每hm2产量为4000kg,比常规小麦减少43%,但单价上升167%,总收入增加52%;浙江、江西省自20世纪90年代已生产有机食品出口欧盟国家,并获得高于普通食品几倍的经济效益;江西省婴源县仅33万人口,2000年出口有机茶创汇300万美元;安徽省池州市肖坑村1999年通过开发有机茶,绿茶价格每kg提高60多元,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产品供不应求,1999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率先跨入小康示范村行列,2001年比年茶叶价格又提高了30-40元,且生产安全食品的总投入并不高于普通食品的投入,因此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农民将得到更大的收益,收入持续增长。

2.2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在依靠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农膜增加产量的同时,也对原有的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农用水体与土壤污染加剧,农作物病虫害严重,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农业生产力下降。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可通过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生态的、有机的生产方式转换,从而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控制和减轻农村面源污染,保护和恢复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外贸出口。

安全食品,特别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安全食品市场的兴起,安全食品的发展必然势头愈猛,谁先行一步,谁就会赢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生态经济,富民强国大有裨益。

3对策与建议。

我国应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我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的对策如下:

3.1加强领导,加快组织实施[6]。

在做好发展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的研等工作基础上,认真组织对全国大型生态类型区域农业及动植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同时做好对国内、国外安全食品市场的调查研究工作,制定发展规划,提出各区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科学模式,确定具体项目,统一调动计委、财政、农业、水利、林业、科技、环保、外贸、供销和粮食部门等各方面的力量,整体谋划,加快实施步伐。

3.2加大宣传力度,抓好试点,以点带面。

要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的重要意义,倡导健康的绿色消费理念,提高全民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重点突破,可以现有的生态农业示范县、生态示范区及农业产业化搞得较好的龙头企业作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安全食品的试点,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取得成效后总结经验在面上推广,整体推进。

3.3要建设基地,组建集团,创立品牌。

要建立出口商标,并通过广告宣传、展览会、品尝会等促销手段提高我国安全食品的知名度,开拓市场。要与国际有机食品组织以及各国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借鉴国外“替代营销”等先进销售方式,抢占国际市场。

3.4设立专项基金,加大投入。

开发安全食品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农民和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如借鉴欧美政府对本国生产有机农产品的农民给予经济上扶持日本农水省从年开始设立无息贷款的经验,建议各级政府提供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设立安全食品开发专项基金。

3.5要加快安全农产品包括饲料的体系建设。

要加快安全农产品包括饲料的体系建设,培育为安全食品生产加工服务的配套产业,如生物肥料业、农药业、种业、饲料业等,要充分应用相关产业的现代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有机肥技术、沼气技术、种子脱毒技术等,为安全食品的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3.6建立安全食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和安全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7]。

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质量标准,严格按照安全食品的质量标准组织生产,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各类农产品检测检验的手段与技术水平七是加强法制建设,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实施力度,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地方立法,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纳人法制化轨道[8]。

参考文献: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

一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答: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及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界、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在当代,中国的自然辩证法已发展成一个学科群,包括内核学科与外核学科两大部分,内核学科是它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个学科群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史。

科学哲学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对科学进行哲学分析而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

一是静态的分析科学,把科学看做事有研究成果组成的知识体系,分析他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二是动态的分析科学,将科学看做是一个依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的探索的过程,考察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怎样对它进行检验与评价。

技术哲学是以技术为研究对象,对技术进行哲学分析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

主要的研究内容:1,技术的定义和技术的本体论地位;2,技术认识的程序论;3,技术知识结构论;4,常规技术与技术革命;5,技术与文化;6,技术价值论与技术伦理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国外与这个领域相对应的是sts,这是一个以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科学技术史是以科学、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的历史演进的一门学科。

第一章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自然界以什么方式存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或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客体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

一系统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描述一个系统?如何理解系统的普遍性?

答:系统较为全面的定义应该具有如下涵义:(1)一切系统均由多个元素(至少是两个元素)组成,具有多元性的特点;(2)同一个系统的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且联系具有某种确定性,形成一定的结构,人们能够据以认识该系统,并与其他系统相区别。就是说,系统具有相关性的特点;(3)系统的多元性与相关性,产生了系统的整体性,具有整体的结构、整体的形态和整体的边界,并以整体的方式与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整体的特性或功能。

根据以上的理解,可以给出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从系统的定义可知,要完整的规定或描述系统,必须包括如下五个基本因素:系统的组成,系统的结构,系统的环境,系统的功能,系统的边界。系统的思维要求我们在考察自然物质系统时,不仅要分析系统的组成,而且要分析系统的结构,系统的边界,系统所处的环境,并且从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关联中,从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联中把握系统的功能和行为规律。

在自然界中,万物皆系统,系统无处不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系统,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而我们这里说的物体,是指所有的物体存在,从星球到原子,甚至直到以太粒子,如果我们承认以太粒子存在的话。”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揭示出,不仅整体自然界形成一个系统,而且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也都自成系统或处于系统之中,系统是自然界和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的基本属性。在现实的自然界中,系统是普遍的,非系统是相对的,非普遍的,没有一个现实的事物完全不可被看做系统。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客体都以系统的方式存在,都可用系统的方法研究,这是系统科学的基本信念。

三如何理解系统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答:整体与部分是自然界系统中的一对矛盾。这里的整体是指自然系统的有机整体,部分是指自然系统的组成元素。自然系统整体与系统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如下两个方面:

1.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首先,系统整体是由部分(组成元素)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整体保留了其组成部分单独存在时所具有的某些属性,致使在质上系统整体中的个组成部分(元素)可以分辨,在量上系统整体的某些属性的量是它组成部分的量的加和,即在自然系统中,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加和性关系或守恒关系。

第二,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的。部分有赖于整体,整体也有赖于部分。由于系统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而且在某些属性方面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着质的继承性和量的加和性关系。因此,系统的每一组成部分的性质和行为都会影响着系统整体的性质和行为,这体现出系统的组成部分对系统整体的制约作用。

2.整体突现性原理。

由于处于系统整体中的各种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一方面使得处于系统联系中的组成部分的性质不同于出于自然状态下的性质,使组成部分的原有的某些性质呗屏蔽起来;另一方面使得系统整体产生出他的组分和组分总和所没有的,甚至对于组成部分来说是毫无意义的新性质。总之,由部分构成系统整体时,有新质的突然出现,旧质的突然消失(或被屏蔽),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这就是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原理,又称非加和性原理。系统整体的突现性是系统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激发而产生的整体效应,即所谓结构效应或结构增值,单个组成是不能产生这种效应的。

四系统的结构在何种意义上决定功能?

答: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系统的环境和边界是系统功能存在和得以实现的条件,不是决定系统功能的内在根据。系统的环境制约着系统功能的发挥,在既定的环境下,不同的物质系统之所以具有不同甚至千差万别的功能,只能从系统内部的组成元素和结构去分析,系统的组成元素和组成元素的相互作用的结构才是决定系统整体功能的内在根据。

系统的边界一方面将系统的质与环境的质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它又是联系系统和环境的输入输出方式的桥梁,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性质与程度是由边界的性质决定。边界的性质将会影响系统的功能的发挥,而不影响系统的结构。

2.系统的组成元素是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物质基础和物质载体,但它不直接决定系统的功能。组成元素的性质、种类和数量都决定着系统的性状和功能。同组成元素相比,系统的结构对系统性状、功能的决定作用更为直接。这是因为:系统的功能是系统整体所具有的,他是其组成元素本身不具有的,单从组成元素本身无法说明系统为什么会有这一功能。系统整体的性质,只能是组成元素之间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些组成元素之间相互作用就是结构。

以上分析说明,在决定和影响系统功能的诸因素中,结构对于系统功能的决定作用最为直接和根本。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系统组成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是决定系统整体功能的内在依据,而系统的功能则是一定结构的外在表现。

补充题:

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多种相关关系:

在不同的环境和边界条件下,同一结构产生不同的功能。

同一功能可以通过不同的系统的结构去实现。

系统功能在实现和发挥的过程中对系统的结构还具有反作用,促进结构的改变。总之,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辨证的。结构是功能的内在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结构决定功能,而功能又有相对的独立性,甚至功能的发挥还会反作用于结构,这也是自然物质系统的一条基本规律。

层次结构的含义:

层次结构指的是若干个有组成元素经相干关系构成的系统,在经过新的相干关系而构成新的系统的逐级构成结构关系。

对于某一特定层次系统来说,参与构成该系统的系统称为该系统的子系统(或低层系统);由该系统构成的新系统称为该系统的母系统(或高层系统)。

层次结构的主要特点:

底层系统对高层系统有构成性关系,低层系统必定是包含在高层系统中为高层系统的构成部分。

同一层次的系统间存在着相干关系,同一层次系统之间只有通过相干作用,彼此约束、选择、协同和放大,才能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高一层次的系统。

总之,层次结构可以说是通过多级相干关系逐级构成多级整体的结构,从另一角度来看,是指可以逐次分解为子系统的集合的复杂系统结构。

物质系统层次结构的基本规律:

特定物质层次结构与特定能量状态相适应的规律。

特定层次系统的尺度与结合能成反比的规律。

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与风度成反比的规律。

高层次物质系统与低层次物质系统相互关系规律。

低层次物质系统对高层次物质系统的上向因果关系。

高层次物质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高层次物质系统对低层次物质系统的下向因果关系。

第二章自然界的系统演化。

物质、能量与信息是自然界的三大基本要素。

自然界的演化还具有混沌性、复杂性和突现性等特点。

运动变化,分为可逆的变化与不可逆的变化。

可逆的变化是指其过程可以反转,状态可以回归、系统与环境可以修复的变化。或者说,可逆的过程是指系统的状态复原,且没有对外界产生任何影响的过程。即系统从初态经过某一过程到达另一状态,如果存在另一过程能使系统回到初态,同事消除原过程对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一变化称为可你变化。

可逆的变化是指其过程不能反转、状态不能回归、系统和环境不能同时复原的变化。现实的自然过程严格的说来都是不可逆过程。

不可逆变化过程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不可逆性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二是可以导致更加有序结构的产生。不可逆过程的双重作用,导致了自然界物质系统在演化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方向。

一如何理解有序与无序?如何理解“熵”?

答:序是描述客观事物或系统内部组成元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

所谓有序指的是客观事物之间或系统内部组成元素之间有规则的联系。例如:晶体空间点阵的有规则排列,行星绕着恒星有规则的运动,原子电子按不同的能级分成不同的壳层。

所谓无序指的是客观事物或系统内个组成部分之间联系、组合或运动的无规则性和不确定性。例如一盘散沙、一堆垃圾、原子分子的热运动等。

有序与无序可以分成三类:空间序、时间序、时空序。这三类统称为结构序,与之相对应还有功能序,是指事物在发挥功能时所呈现出来的一定顺序和规则。

有序与无序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有序,也没有绝对的无序。事物的有序与无序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任何事物或者过程,都是有序和无序的辩证统一,两者之间的转化,体现为从一种序向另一种序的转变。

系统的熵越大,系统微观状态数越大,系统的微观粒子运动越无序。

熵描述了微观粒子运动的无序程度。维纳说:一个系统的熵就是他的无组织程度的度量。熵越大,表示微观粒子运动的无序程度越大;反之,熵越小,表示微观粒子运动的无序程度越小。熵作为无序与混乱的度量的观点成为主流,成为许多理论的基础。(具体看书)。

二如何理解自组织与他组织?两者之间有本质区别么?

答:所谓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的要素按彼此的相干性、协同性或某种默契,而不是按外界特定的干预而形成特定结构与功能的过程。

所谓他组织是指一个系统的要素按照特定指令而形成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他组织的实质在于执行指令,而自组织的实质在于相干协同。

(具体看书70)。

三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需要什么条件?

答:1.开放是系统进化的先决条件。保持对外部环境的开放性,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是系统进化的先决条件,系统必须开放到一定的程度,以至于使系统的熵减少才有可能导致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但是,开放知识系统进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从无序状态产生有序结构的另一基本条件与系统稳定性有关。从系统演化的角度看,完全稳定的状态,由于平息各种扰动,因而不会有出现新结构的可能,只有那些可以失稳的状态,才有可能孕育新结构的胚芽。因此,保证系统远离平衡是系统想有序、有组织、多功能方向演变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3.非线性是系统进化的内在根据。非线性相干或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是系统进化的基础和根本性的机制。系统的非线性作用产生的相干效应,分岔效应和临界效应是系统存在和进化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机制。非线性机制既是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相互维系形成有机整体的力量,也是导致系统失稳、就结构瓦解、新的有序结构得以产生的内在根据,他内在的规定了非平衡系统失稳的临界值和微观机制。它规定了系统失稳后有哪几种有序结构可能出现并稳定存在,成为系统演化的吸引中心;规定了系统演化可能经历什么样的分支,即规定了系统演化的可能方向和路线。

4.随机涨落是系统进化的直接诱因。涨落指的是在某时刻对系统状态统计平均值的偏离。涨落在系统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是非平衡系统失稳的导火线,是非平衡有序结构的胚芽,是非平衡系统进化的驱动力,这就是通过涨落达到有序的原理。

以上四个方面就是自组织理论关于系统进化的条件和机制的基本思想。这四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

非线性机制和随机涨落的存在是远离平衡开放系统失稳和新结构产生的内部依据,而非线性机制的发挥和随机涨落的放大又必须以系统开放和远离平衡为其前提条件。

四系统的演化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你如何看?(89)。

答:混沌现象是“确定性系统”的一种“内在的随机性”,它是有别于可能有系统外部引入的不确定的随机影响而产生的外部随机性。“确定性”是因为它有内在的原因而不是外来的噪声或干扰所产生:而随机性指的是不规则的不能预测的行为。

五如何理解系统的“突现”性质?(93)。

答:所谓突现,是指由系统的各个要素(或主体)相互作用所生成的单个要素(或主体)所不具有的性质、行为、功能和结构。它是高层次事物具有而其要素不具有且事先不能加以预测的性质。

突现的基本特点:

突现是生成的,不是构成的。一个系统的突现性是由系统的内部要素(主体)、环境和他的演化等多种因素所生成的。

突现是一个有个组成要素经局域相互作用进行到全域相互作用的自发过程。

突现是一个受限的生成过程。

突现出来的稳定模式的功能是由起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

有一种典型的突现现象:组成部分不断变化,而不改变系统的稳定模式。在突现现象中,其要素是可以变化的,但是其稳定模式不变。

产生突现现象的规律将导致存在差别的稳定性。

突现具有整体性与微观性。整体突现,是指所有部分都会带有整体突现的性质。微观突现,是指整体中的部分也会在整体的作用下,不等于部分,即在整体的作用先,部分大于部分或部分小于部分。

第三章人与自然。

一全球性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是什么?

答: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口的原因、经济的原因、科学技术的原因,而所有的原因都与人类行为的失当有关。行为的背后是观念,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观念,是人类对待自然界的态度。

1.生态环境问题的人口根源。

生态环境恶化与全球人口剧增直接相关。人类要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就要消耗资源。人越多,消耗的资源越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越大,因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当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系统的作用超过一定的限度时,自然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反过来危机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2.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技术根源。

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还有技术根源。人类通过技术制造了自然原来没有的,而自然界本身又很难,甚至完全不能降解的有机物,这些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在环境中的积累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3.生态环境问题的观念根源。

生态环境问题饿产生与人类行为的失当直接相关,人类行为的背后是人类观念,人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传统的价值观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就是人类中心主义。他把人看成是大自然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是构成一切价值的尺度,自然及其存在物不具有内在价值而只具有工具价值。人类生态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人的利益,人类对自然并不存在直接的道德义务,没有道德责任去维护非人类的生物的利益。

二评论生态中心主义的主要观点?(具体看书103)。

答:1.人是自然中的普通成员,人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

2.大自然不但具有工具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

3.以整体主义思想看待自然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简述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思想?

答:1.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是由其组成要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

2.人是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人不是处于生态系统之外,而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中,是与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员息息相关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不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不是生态系统的征服者和通知者,而是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人与其他生物在生态上是平等的。

3.生态系统的利益包含病高于人类的利益。人类只是生态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整体的利益高于部分的利益,从长远来看,只有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人类这个子系统的利益才有保证。

4.维护生态系统的繁荣稳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伦理原则。有益于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一切皮坏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的行为都是错误的。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完整和繁荣,因此人类必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类对大自然负有到得义务和道德责任。

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答: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不仅指自然生活,还包括经济和社会方面,持续性原则包括自然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和社会的持续性。

自然持续性要求经济发展要与自然承受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改善和提高地球的资源生产能力和考虑环境自净能力,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试用自然资源和考虑环境成本。

经济持续性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倡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文明精神。

社会持续性强调社会公平是发展的重要因素和环境得以实现的机制。

自然持续性是前提,经济持续性是基础,社会持续性是目的,他们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2.公平性原则。在可持续发展中,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性原则,包括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两个方面。

代际公平强调在发展问题上要足够公正的对待后人,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

代内公平强调任何地区、任何国家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别的国家的发展为代价,特别要注意维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3.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着眼点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发展,而是全人类的发展。人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一切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人类的共同行动。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包含这样的内容: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发展的问题,任何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必须以全球行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方针。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要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而作出的一项共同的战略选择,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形成的,生态自然观称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重要哲学基础。

《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

第四章知识的分类和科学的本质。

一如何理解科学?科学仅是自然科学么?何为人文社会科学?

答:科学的理解:

1.科学的基本含义。从科学的本义出发,科学就是自然科学。就是关于自然的系统化的知识,它通常满足逻辑一致性、经验检验性、解释性、预见性和可错性五个条件。

2.科学性质的多维透视。科学可以取若干形象,每个形象都反映到科学某一个方面所具有的本质。当代科学的主要形象有:a,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b,一种累积的知识传统;c,产生知识的实践活动;d.一种社会建制;e,一种方法;f,一种生产力;g,一种重要的观念来源,h.一种文化。

(具体看书,不详细)。

二为何科学的哲学研究成为理解科学本性的重要方面?

答:在人类文明中,科学为人们认识、理解世界做出了重要而独特的贡献。但是科学的本性是什么、经由科学研究所获得的知识是否可靠等问题,同样构成了科学之所以为科学的核心内容。对于这些产生于科学内部,但科学却无法回答的问题,需要另外一门学科、科学哲学,来为我们提供思考的土壤与方式,所以科学的哲学研究成为理解科学本性的重要方面。

第五章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

一科学事实与经验事实和客观事实的区别是什么?

答:客观事实:这种作为感性认识对象而客观存在的现象和事物本身,称为客观事实,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另外,客观事实具有客观性,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经验事实:是指人们用科学语言或文字对通过观察、实验而被感知的客观事实所作的描述和记录,也可以说是客观事实在符号系统中的表征。经验事实同时存在主观性和可错性。

科学事实:是客观事实在人们头脑中反应的结果,是人们对所观察到的客观事实的感知、描述和记录,而且是真实的描述或记录。同时具有客观事实本体论和经验事实认识论的特点。

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区别主要在于:客观事实是客观的,而科学事实则是属于认识范畴,他作为观察与实验的结果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中,其内容是客观的,而形式则是主观的;客观事实转化为科学事实不仅与客观事实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还受人的认识能力和社会实践水平的制约。

科学事实与经验事实的区别在于:虽然科学事实也属于经验事实的范畴,但并非所有的经验事实都是科学事实,只有那些经过鉴定,被认为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或正确的反映的经验事实,才称得上科学事实。

二观察渗透理论说明观察完全是主观的么?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

答:观察的客观性的含义一般来说,是指观察陈述要能真实地反映观察对象,包括对象的状态、性质、规律等。但是,很多时间,客体的属性并没有直接显露出来,或者由于人类感官的局限,不能直接观察到客体。一般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观察的客观性是有保证的。

要求观察结果可以重视。

消除可能影响观察客观性的各种主观因素。

观察中应昼使用先进的食品设备和观测技术。

三如何正确认识观察实验中的机遇问题?

答:在观察实验中,由于偶然的事件而提供的有可能导致新发现的机会称为机遇。机遇的产生是有其客观根源的,能否捕捉到机遇有观察者主观方面的原因。机遇最大的特点是偶然性,有些人把意外出现的现象看作只是一种绿纯粹的偶然,对它置之不理。确实,如果完全是偶然的话,对科学认识没有多大意义。然而,自然界的现象都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在表面上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藏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发现这些规律。偶然现象的背后可能会有某种必然性,如果认识到这一点的话,自然就会留心意外之事。能对意外的现象保持警觉性,并白领不放,深入研究,最后会有可能作出重大的发现。

第六章科学发现的基本方法。

1.演绎法的基本内容及其中的问题是什么?

(1)有一组公理推导出一个知识体系,伙食从一般原理推演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叫演绎法。

(2)问题:它是建立在一些为数不多的公理基础之上的,然后从这些公理中推出定理。这其中的每一种、每一步推理,以及运用这些公理、定理证明任何题目的推理过程都必须严格遵守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否则就会犯错误。

2、归纳法的基本内容及其中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归纳法?

答:基本内容: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一种推理形式。它由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两个部分组成。前提是对若干个别事物的认识,是单称判断,结论是从前提中通过逻辑推理而得到的一般原理,是全称判断。

归纳法的问题:(1)归纳推理不能得到演绎主义的辩护;(2)归纳推理的有效性也不能归纳地证明;(3)归纳推理要以自然齐一律和普遍因果律为基础,这两者并不具有客观真理性。

3、为什么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答: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真正起点,是科学研究程序的第一环节。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理论,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4、科学问题的来源有哪些?

答: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是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未解决的矛盾。

科学问题的来源有:(1)由某个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而提出的问题;(2)由不同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问题;(3)在理论结构上不符合简单性与普遍性要求而提出的问题;(4)由现有理论与经验事实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问题;(5)对经验事实未能作出统一的理论说明所提出的问题;(6)由理论的实际应用与现有技术条件的矛盾而提出的问题。

5、科学选题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1)需要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

6、回溯推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回溯推理又称“溯源推理”。它是由关于某个已知事实的命题退出可导致该命题成立的理由的一种或然性推理。亦即,是从已知的客观事实去探求造成该事实的原因,由果溯因。

前提条件:尝试性假说为前提条件,即是,研究的节约规定我们应当我们研究的某个阶段尝试一种特定的假说,只要事实允许我们就可以暂时认可它,没有关于它的概率,它仅仅是我们尝试性接受的一个建议。

第七章科学假说的检验和科学理论的评价。

科学假说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答:科学假说的基本特征:假说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假说具有一定的猜测性;假说具有变动性。科学假说的作用:假说是科学探索的重要手段,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具有导向作用;假说与假说之间的争论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术繁荣。

在科学家说的检验中证实、确证与证伪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确证是对过去的判断,即表明在过去的检验中,检验蕴含与观察证据相符的,还未发现的反例,但以后的检验会怎么样,则什么也没说。证实则不仅是对过去的判断,也是对将来的保证。从某假说的一个或多个检验蕴涵为真的事实,不以逻辑得出结论:这个假说被证伪了。证伪和证实在逻辑上是不对称的,要证实一个规律性的假说不容易,但要反驳一个假说只要一个反例就够了。

证伪是一个科学理论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么?

答:证伪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检验蕴涵与观察试验结果不相符时,不能唯一的得出假说被证伪的结论,辅助性假说和观察、实验也是要被怀疑和被审查的。观察实验的结果与蕴涵不一致,有可能是辅助性假说或观察实验的错误造成的,所以不能简单的认为,假说已经被反驳了。

如何看待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

答:逻辑实证主义以经验为依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方法。

逻辑实证主义以可证实性作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并将科学术语与命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论术语、理论命题,另一类是观察术语、陈述命题。前一类术语与命题对应于科学理论,后一类术语与命题则对应于经验事实,其划分的原则就是在于是否通过人的感觉直接观察到。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证实的观点,实际上肯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有是不确定的观点,肯定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总是具体的历史检验。因此,在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同时,必须懂得个别的局部实践不足以完全论证局部实践的作法,在理论上是荒谬的,而在实践上必然是有害的。

6、如何区别科学与伪科学?

答:大凡广义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之外的所有知识体系或概念都是非科学,其中包括形而上学、宗教、神学、灵学、迷信等。它们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科学的特征。伪科学在本质上术语非科学的范畴,当且仅当它冒充科学时。它与科学有着对立的原则:客观性;理性;可检验性;可重复性;逻辑完备性;批判性。

第八章技术观的基本问题。

一技术的基本界定可以从哪几方面加以理解?

答:1.作为客体的技术。

在此角度对技术理解为:技术(确切地说是技术产品)可以在人类学的基础上得到解释,即技术产品是人依照自己的躯体以及身体功能的规律行所创造出来的,是人体的外在化。技术就是外在化、客体化的人类器官。

2.作为知识的技术。

可以将技术解释为:技术是为了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相结合的体系。

知识的分析是现代哲学认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知识的技术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理解:第一,技能,在制造和使用人工物过程中体现出的非知觉的感觉运动的技能;第二,技术规则,为达到某种类型的目标的带有普遍性的技术行为序列;第三,技术理论,技术规则的系统化。

3.作为活动的技术。

在此主题下,技术就是制造和使用人工物的过程。

综上所述,关于技术的理解与界定,需要涉及技术人工物、技术知识(技术规则与理论)以及技术活动。在此基础上,采纳国内学者张华夏教授的观点,把技术看作是人类实现目标的实践智能体系,其中,人们设计、制造、调整、运作和监控各种人工事物及人工过程的知识、方法及技能等构成了这一智能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构成了理解技术的核心方面。

二技术人工客体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对于理解技术设计有什么意义?

答:技术人工客体具有物理的和意向的二重属性。一方面,它是带有特定物理结构的物理客体,其行为是由自然律来支配的;另一方面,也是技术客体的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他定的功能。一个技术客体的功能是以目的论的方式来被描述的。技术客体是人类设计的体现,是用来实现一定功能的,而物理客体则是功能的载体,凭借着功能物理客体才成为技术客体。功能与物理载体合起来组成了技术客体。

技术客体二重性的知识对于技术设计来说也是重要的。设计的概念,首先的意思就是对一个物体客体作出完整的描述,使得在这描述的基础上这个客体能制造出来。但是,一个设计不仅仅是被设计事物的物理性质的完整描述,而且还应该包含(至少是暗含着)了关于这一物理系统怎样能够实现所要求的功能的理解。或者说,技术设计需要表明一个技术客体如何在物理结构的基础上实现特定的功能。从技术知识、技术设计对技术客体知识的要求来看,技术客体的二重性已经成为理解结束本性的一个不可无视的重要方面。

三技术与科学的关系如何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核心是什么?

答: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科学与技术总是共同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是因为两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手段与方法。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会带来社会的整体性变化。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

科学和技术总是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科学常常可以启发我们提出新的、以前没有想到过的事物特性,进而导致新技术的产生。新技术常常需要新见解,新研究也常常需要新技术,人们运用技术,发明了越来越多的新仪器和新技艺,进而推动了各方面的科学研究。

技术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工具,而且还可以激励理论研究动机并提供方向。

随着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兴起,科学与技术越来越趋向一体化。技术与科学的联系就越紧密。许多新兴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就直接来自现代科学的成就。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与技术的内在统一和协调发展已成了当今“大科学”的重要特征。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二者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核心及社会规范上有着基本的区别。

第一,研究目的不同。科学的首要目的乃是“求知”,它探求真理,尝试认识自然界或现实世界的事实与规律,以获得人类知识的增长。技术的基本目的是“求用”,它通过设计与制造各种人工事物,来达到控制自然、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二,研究对象不同。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是客观的独立于人类之外的自然系统,包括物理系统、化学系统、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科学需要研究他们的结构性能与规律,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各种自然现象。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人工自然系统,即被人类加工过的、为人类的目的而制造出来的人工物理系统、人工化学系统和人工生物系统以及社会组织系统。

第三,研究核心不同。科学追求万物之理,科学的理论与规律告诉我们事物是如何的,二关于技术的知识泽告诉我们如何做,应当怎么做。

第四,社会规范不同。科学是无国界的,他的知识是公有的、共享的,属于全人类的。技术是有国界的,未经公司或政府的许可是不能输出的。科学无专利,保密是不道德的,科学是长期的、广泛的社会协作的产物。而技术有专利,有知识产权,侵犯他人专利与知识产权是不道德、甚至违法的。当然技术共同体与科学共同体也有共同的规范,例如怀疑精神与创新精神、竞争性的合作精神,为全人类造福的精神即科学利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不能协调时,社会利益优先原则是新时代的科学精神和科学规范,也是新时代的技术精神和技术规范。

第九章技术方法。

3、理解技术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技术问题如何进行情境分析?

答:技术问题的核心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问题的辨认开始。推动技术问题状态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来自人类目的与手段之间的满足。从目标状态到实现目标状态之间的矛盾,就是目的与手段之间的矛盾。它们产生于人类实际的徐奥或潜在的与当前条件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要求使用工艺、材料、能源、信息等方面的技术手段加以解决。

考虑到环境的因素,技术问题除了自身的技术冲突与物理冲突以外,还需要识别系统问题、理想状态、系统环境。情境分析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who:谁有问题?识别与问题相关的在系统制造、包装、运输、安装等过程中的人。

what:问题是什么?相关资源是什么?该问题主要致力于指明问题类型以及与问题相关的资源,以选择相应的解决方法。

when:问题什么时间、什么环境出现?确认是运行前还是运行中、运行之后发生、以及可用的时间资源。

why: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分析技术系统的功能,建立物质场模型。

how:问题如何发生?找出问题的发生根源。

在技术设计中,问题分析得越清晰越明确,就越能有效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解决问题中不可忽视的关键步骤。

5、常规技术设计中哪方面的知识使之可以区别于科学知识?

答:技术常规设计中的基本概念中,运行原理和常规构型这两部分知识使之可以区别于科学知识。一般而言,基本的概念设计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并且能够在方案设计阶段迅速有效地对结构体系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从而使方案概念清晰和定性正确。基本概念作为一种定性而非定量的分析,它提供整体宏观控制和细部构造措施,是方案设计的基础。

由此,可以了解到,运行原理与常规构型是为了达到某种实践目的,说明应该怎样做的问题。它们可以有科学发现来触发,但并不包括在科学知识之中,它们的构成区别于科学知识的技术知识的实体。

6、技术规则有什么特点?其评价的核心是什么?

答:技术规则的特点有:(1)规则规定的是一个行动的过程,是人类行为的指令序,技术规则是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的某种普遍性的技术行为序列。(2)技术规则用规范的陈述表述。

技术规则评价的一个核心指标,就是要看手段能否实现所规定的目的。作为人类某类技术行为的一个共同规范,技术规则体现为“目的——手段”链,是实现特定目的的行为规范。因此,技术行为与技术规则无评价上的真假之分,只有有效用和无效用之别,有技术价值和无技术价值之别。一种行为规则是依据一定的因果关系建立的,需要用因果律来说明它的合理性。技术规则的评价,一方面需要根据一定的因果律来为技术行为规则提供合理性支持;另一方面对于手段是否达成目的,则必须进行独立的技术试验,必须通过行为才能得到价值与效应的评价。

第十章技术的演化发展。

1.社会需求是推动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吗?

答:社会需求不是推动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社会需求刺激技术发明活动的信念不断被用来说明许多技术活动。人类为了满足自己基本的生活需要不断开发出各种技术手段。对关键原材料的需要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革新:一方面,人们通过发展提高关键物质的单位产量,另一方面,寻求替代性材料取代现有短缺材料。国际间经济竞争的需要同样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如信息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高技术发展已经被提及到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在其它领域技术发展也提示了需求对于技术发展的推动力量。

对于技术的发展来说,仅仅考虑需要和实用并不能说明人类所制作的物品的多样性。汽车的发展历史已经表明,需求并非刺激发明者去发展技术的唯一理由。汽车的发明并不是源于马匹的严重短缺,也不是国家领袖或有权威的人物的引导,或社会与个人对汽车交通的需求所致。或者说,是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的发明创造了对汽车运输的需求,而不是对新动力的需求导致了汽车的发明。这表明,技术的发展有其深刻的内在动因,仅仅从需求的角度还不足以完全提示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

答:不对。进入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以后,科学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科学的分化发展,来自科学知识改变了技术发展的经验摸索方式,对技术创造起着规范和指导作用。科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际的应用过程,避免了无谓的劳动,使应用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能够快速、高效、经济地实现其目标。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类不同活动领域的复杂程度以及相关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科学对这些领域的规范和指导作用的深度和广度是各不相同的。基于上述认识,可以说科学是推动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虽然能够作为技术发明的基础,但是并不像众一般估计的那样:新技术完全依赖于基础科学的进步。那种认为基础科学进步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的观点已经不能够对今天技术发展的来源做出完全的说明,来自其他方面的推动力对技术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技术与科学的紧密结合,以及现代高技术发展的特点,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是协同进货的。一方面,重大的技术革命多半由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带来的,另一方面以应用研究为目的的研究推动了基础研究的发展,技术发展为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与工具。科学理论导向型的技术发展为众理解科学对技术的推动提供了很好的说明。技术对科学的促进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技术发明为科学提供可观察材料和平实验手段,从而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其二,出于解决技术问题的需要引发了相关科学研究,从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如各自遗传疾病的治疗困难推动了基因科学的发展。正因为科学与技术之间相互促进的联系密切,里普认为科学与技术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以“科学与技术共舞”的模式来协同发展的。

6.技术创新等同于技术发明吗?为什么?

答:技术发明不等同于技术创新。技术发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展,是完成一种新设计构想、一种技术方案或一种改进了的装置、产品、工艺或系统的模型。它的核心特征就是包含着新的构想或新的技术设计方案。但技术创新却是一个新想法或新的技术方案在商业上的实现,只有当新构想、新装置、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系统第一次出现在商业交易中时,才是一项技术创新。在发明未能转化为创新之前,发明只是一个新观念、新设想。换言之,技术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实施,是发明的第一次商业化。技术创新涉及创新成果的社会价值转化过程,要求实现市场价值,是一种经济活动或行为。发明不一定导致创新,但创新的前身大多是发明。

第11章科学的社会运行。

什么是科学共同体?

答:是指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和共同规范在同一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科学共同体不受地域的限制。

2、简述莫顿提出的科学家的社会规范内容。

答:莫顿提出的科学家的社会规范的有四种:

(1)普遍主义。

普遍主义表现在关于真相的断言,无论其来源如何,都必须服从于先定的非个人性的准则,即要与观察和以前被证实的知识相一致。普遍主义提出了判断科学知识真理性的一个重要准则:必须通过观察获得科学事实和先前的经过检验的知识一致,而不是以个人的标准而改变。

(2)公有性。

公有性要求科学家把自己的科学成果公开,“科学发现应该交流”。由于科学成果具有社会合作性和历史积累性,因此,科学发现都应该成为人类的共同财产。

(3)无私立性。

要求科学家为“科学的目的”从事科学研究,在研究中坚持求真求实的精神,在工作中坚持正直、城市,对科学负责,对同行负责的品格。莫顿指出,科学活动中虚假的主张,欺骗的行为和不负责任的态度与这种规范要求是不相容的。

(4)有组织的怀疑。

它提倡一种怀疑的精神,该规范要求科学家在工作中保持审慎的态度,对所有的知识,不管他的来源如何,在其成为确证无误的知识之前,都应经过思考,都可以作追问,不应该盲目推崇。

3、结合实际谈谈决定科学家在科学共同体内分层等级结构中位置的因素?

答:科学共同体内的分层与科学家的声望密切相关,科学家的声望并不是由他们拥有的财产来决定的,而是由科学家可以拥有的一种财产替代性是——“承认”来决定的。科学家获得的承认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通过职位获得的承认和通过名望获得的承认。

(1)通过职位获得的承认。

通过职位获得的承认比较具体,只要从科学家所任职位的声望便清楚了。

(2)通过名望获得的承认。

包括科学家的“可见性”,同行间对彼此工作的非正式评价和科学家所获得的科学界的荣誉奖励。所谓科学家的可见性是指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受到科学共同体关注的程度(结合实际略)。

4、运用科学奖励系统理论并结合实际谈谈科学研究的激励机制?

答:随着科学从小科学时代到大科学时代,科学奖励系统实质的认识从承认发展到交换:

(1)莫顿的“承认”理论。

莫顿的“承认理论”揭示了科学社会运作的规律,对于理解科学运行的机制很有启发。不过,莫顿理论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小科学,在大科学时代,对科学奖励系统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奖励不只再是名誉性的,因此承认理论显示出了其局限性。

(2)“交换”理论。

科学奖励系统的实质不仅仅是承认,而是交换,在科学外部,科学与社会的其他组织之间,在大科学时代,科学的社会运行同样也是在一种交换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大科学时代,既有共同体内部的科学交换系统的以“信息——承认”模式进行的交换,也有科学家共同体外部的社会组织之间的“信息——资助”模式进行交换。(结合实际略)。

辨析题。

1只要依靠科技进步就能限制或消除科技应用可能带来的负效应。

错!首先要看到,造成消。

论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所谓的环体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及其相应的设施。具体地讲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外在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促进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助于约束人的思想品德的负发展,有助于规范人的思想品德。我们的传统社会是一种相对封闭型的社会,因此,在没有受到外来因素冲击的情况下无论是国内的宏观环境还是国内的微观环境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稳定的,这非常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和网络社会的到来,国内相对稳定的环境受到了异质文化——西方价值观、世界观的冲击,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网上频频出现“谈情说爱”、“坑蒙拐骗”乃至“行凶打劫”,此外,网上的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骚扰、信息掠夺、信息的渗透与反渗透等也经常出现。如何净化被污染的网络环境,如何净化被黑色信息所污染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都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还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借助于第一、二、三媒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借助于网络这一媒体。然而,我国目前在网络技术的普及和运用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有许多“被网络遗忘的角落”,这就需要大力发展与网络相关的网络基础设施,发展网络信息产业,提高网络技术水平,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个良好的硬件环境。

总之,面对网络这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无视网络带来的信息垃圾,应该主动地学习网络知识,研究网络技术,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尽快构建一个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努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研究生论文总结研究生论文总结范文

民商法律制度是国家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和实现预定的利益而行使权利,指导、发展、规范民商活动,设立公平竞争轨道,鼓励进步向上的一种法律制度。具体包括民事主体制度、民事行为制度、民事权利制度、民事诉讼时效制度、合同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商事法律制度。民事主体制度。即关于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制度;民事行为制度,即关于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领域内基于其意志所实施的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的制度;民事权利制度,即指关于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财产或非财产权益的制度;民事责任制度,即指关于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的制度;民事诉讼时效制度,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即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之权利的制度;合同法律制度,是指关于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的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调整在创造、使用、转让和保护智力成果或工商业标志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商事法律制度,是调整市场经济中商事主体法律关系的法律制度,包括公司、证券、票据、保险等法律制度。

二、民商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

(1)现行民事法律制度体系散乱,内容不健全。由于我国仍然采用早期的民法典,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陆续发布了众多零散的司法解释、实施条例、细则、办法、意见等名目繁多的规定来弥补早期民法典的空白和不足,过多的司法解释使本身的法律失去了意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律的不足,但更多的是造成了一个民商事法律关系有众多散乱且效力不等的条目来规范,并且这些条目之间还会出现相互冲突或者重复,使整个民商事法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

(2)民事法律立法机制过于机械和原则化。由于我国的立法体制的.影响,法律的引导作用体现得不够充分,人们大多简单认为法律是经验的总结,加上之前的民商法空白太多,出现了先实践,后改革,再立法的模式,忽略了法律的本质属性。制定法律不够完善,考虑的方面不够多由于法律的预见性没有得到体现,反而是大量实践后得到的司法解释,整个法律制度显得过于笼统,随意性大,操作难,失去了法律制度应有的权威性。由于立法者特有的守成性格,不大重视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急剧变化,甚至忽视我国市场经济的现实,致使相当部分的是商法律法规远远落后于社会实践和法学理论研究。

(3)民商法律制度过于行政化。每公布一个重要的民事立法,往往都要通过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做出更详细的规定,大部分民事立法都是由行政部门负责起草,导致许多民商法立法是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出现的,相应的土地法及房地法理方面的法律就是以行政法规形式出现的。民商事制度的执行大多是行政机关运用国家强制力,对民商事债务债权法律关系进行约束,司法机关的调解和协调力度体现的不够,法律的规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三、针对现有民商法制体系存在的不足所采取的措施。

(1)加快民商法立法、完善民商法律体系。我国民事立法的完善,应由经验性立法、滞后性立法变为超前性立法,尽可能地将法的内容规定得明确、具体、详细、周全,消除民事立法粗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加快立法的效率,改变立法进度周期过长,效率过低的现状;摈弃应急式的立法方式,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为目标,了解法律体系并不是各种法律法规的简单拼凑组合;在往后司法活动中,注重研究,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加强民商法创新,以适应高科技电子民商市场经济的发展。

(2)完善民商法律制度运行机制。由于我国的民商法律体制行政化严重,导致法律运行体制独立性差,司法权力不受重视,行政权力滥用情形严重,法律的公正性受到挑战,公民正当权益难以保护。建立健全的法律运行机制是法治国家存续和发展的基础,要求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制定良好的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行政机关依法取得权力,依法行使职权不得越权;司法机关真正做到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扰,做到公正、公平,社会组织和广大公民能自觉守法,并敢于监督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依法办事,敢于对法律中的不公提出质疑。整个法律运行应该达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宿东泽.有关我国民商法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2012(4)。

自然辩证法论文

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是从构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论体系的角度来看待的,也就是说,自然辩证法和社会历史辩证法相互支撑,相辅相成才能构建完整的马克思主与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创作距今有近140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自然辩证法》不仅对自然科学领域有重大指导意义,而且在哲学理论层面也引起强烈的反响。首先,《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恩格斯把“辩证法”引入自然科学领域补充马克思的社会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辩证自然观,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其次,《自然辩证法》不仅提出了有重要哲学意义的观点,而且还提出有重要科学意义的观点,书中不但揭示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而且将自然辩证法应用与自然科学研究中,解决了当时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中的一系列重大疑难问题,为自然科学中运用辩证法提供了案例。例如:关于阐述“地球---月亮”系统中,潮汐摩擦条件下的机械运动像其他运动形式的转化问题。恩格斯在1880---1881年写了《潮汐摩擦·康德和汤姆生---台特》一文批判汤姆生和台特的错误,并运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辩证法原理正确地解决了关于地球自转不均匀性问题。

此外,恩格斯还在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加以阐述,它所表现出的深刻思想对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系统地总结了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深刻地批判了自然科学领域中各种各样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并且科学地论证和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恩格斯在书中不但揭示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而且运用自然辩证法成功的解决了当时自然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些重大疑难问题,将辩证法运用于自然科学中。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力和十分重要的地位。

研究生论文提纲

有些学生不大愿意写提纲,喜欢直接写初稿。如果不是在头脑中已把全文的提纲想好,如果心中对于全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步骤还是混乱的,那么编写一个提纲是十分必要的,是大有好处的,其好处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可以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其优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第二,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经过这样的考虑和编写,论文的结构才能统一而完整,很好地为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

第三,有利于及时调整,避免大返工。在。

毕业论文。

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一些不起眼的材料,从表面看来不相关的材料,经过熟悉和深思,常常会产生新的联想或新的观点,如果不认真编写提纲,动起笔来就会被这种现象所干扰,不得不停下笔来重新思考,甚至推翻已写的从头来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会极大地影响写作情绪。毕业论文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只要动笔前把提纲考虑得周到严谨,多花点时间和力气,搞得扎实一些,就能形成一个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论文框架,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返工。另外,初写论文的学生,如果把自己的思路先写成提纲,再去请教他人,人家一看能懂,较易提出一些修改补充的意见,便于自己得到有效的指导。

编写提纲的步骤可以是这样: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三、结论。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呼应开头的序言。

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为此要掌握如下四个方面:

(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

(二)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一块毛料寸寸宝贵,台不得剪裁去,也就缝制不成合身的衣服。为了成衣,必须剪裁去不需要的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材料只是为形成自己论文的论点服务的,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多少好的材料都必须舍得抛弃。

(三)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有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毕业论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这样的毕业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拟提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检查这一点。

1.先拟标题;。

2.写出总论点;。

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

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第一,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一是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二是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

第二,提纲写好后,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可疏忽,这就是提纲的推敲和修改,这种推敲和修改要把握如下几点。一是推敲题目是否恰当,是否合适;二是推敲提纲的结构。先围绕所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或者说明的主要议题,检查划分的部分、层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说明问题,是否合乎道理;各层次、段落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然后再进行客观总体布局的检查,再对每一层次中的论述秩序进行“微调”。

第三,毕业论文写作一般要求提纲拟到以下层次。

在毕业论文中,最常见的安排层次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层进式,即论文的各层意思之间是层层推进的关系。各个分论点作为中心论点的论据,呈现出一种纵向联系的层次关系。二是总分式,即采用“总题分述”的方式,先总括起来说,然后分开说;或者先分开说,最后再总结。三是并列式,即论文各层意思之间是并列关系,各分论点的段落相互平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各个分论点呈现出一种横向的内在联系。

正文中的各个层次如果用数字表示,一般要用不同类型或种类的数字。第一层次为:一、二、三、四、……;第二层次为:1、2、3、4……;第三层次为:(1)(2)(3)(4)……;第四层次一般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或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序列词,以标明几层意思、几个方面之间的联系,或者用词语的重复来表示思路的层次。

自然辩证法论文【】

发全球范围内的重大灾难,这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无疑是一个有着十分现实意义的警示。六千五百万年前的冰河世纪,让恐龙全面灭绝;如果新冰河世纪来临,人类会在哪里?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雪融化,海水增温,洋流改变,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日益变小,飓风,台风,海啸……我们生活在大自然环境中不能没有了忧患意识,否则便成了水煮的青蛙,难逃一劫。温室效应作为20世纪危险的产物,近些年来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本片所展现的情景是与现实有着密切联系的,而非凭空编造。尽管影片中的大量情节被批作是“扯淡的”,比如冰河期来去的速度,波及的范围,从科学意义上讲都是不可能的,可是我觉得,科幻不是科普,尽管它很不严谨,但我们仍能体会出导演用这种夸张来警示人们的用意,单单看故事本身所要传达的思想,是发人深思的。

一.孰轻孰重。

影片中,当气象学家发现洋面温度异常后,他立即向总统申请全。

国向南转移,而总统却说“请不要忘了我们的经济同我们的环境一样脆弱!”。此时,总统的形象代表了人类的贪婪,因为贪婪,人们惟利是图,不愿浪费任何一点时间和精力在非赚钱的事物上,直到最后,总统甚至依然觉得,经济才是解决一切的万能钥匙(为了缓解温室效应,国际上有着《京都议定书》,而恰恰是美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本片无疑是对美国莫大的讽刺)。

碎,被吞噬!那些耗费人类大量金钱,智慧,劳动力的所谓“人类文明的杰作”,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脆弱,渺小而不堪一击!那些有着“良好建筑技术”,“优秀建筑材料”的人类避难所,顷刻间化为乌有!被冰封的自由女神像,只残剩出奄奄一息的火把。此刻,她高举向天的手不再示意着自由,那是在质问,在指责!

最终,人类所孜孜追求的经济发展没能拯救人类,反而因为自己的目光短浅和贪婪无度,使自己在大自然的报复面前遭受灭顶之灾。当影片中各种灾难场景接连展现,银幕前的我们除了感受到巨大的惊恐,天灾面前,死亡被无限放大,生命脆弱得就像被踩在脚下的蚂蚁,原来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一切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然而,除了惊恐,我们更应深思:我们生于自然,长于自然,而我们却为了自己所谓的文明与经济的发展不惜破换自然的平衡,甚至我们把自己作为世界的主宰者来肆意的破坏地球,虐杀大自然。而最终,这只会使大自然反过来向人类做出宣判,我们的一切文明,完全可以被她轻而易举地全部摧毁!在自然面前,无知的我们凭什么自豪于自己的“杰作”!征服自然?我们永远没有这样的资格。

今天,人类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全球气候变。

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人类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姿态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谐修复自然。“环境保护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提供一种幸福和沉稳的感觉”——这将是我们给自己的一个机会,一种鼓励,一声祈祷。

自然孕育了人类,但不懂事的人们却要逼着大自然把人类臵于死。

二.灾难中的人性。

影片除了要警示我们,对人性也进行了不少刻画。在大灾难面前,亲情,友情,爱情——人类的情感经受了重大的考验。人道主义精神激发出了人性的光辉,那么多人在灾难的面前都表现出先人后己的勇气:有的人为了救别人,自己被冻死了;有的人为了不连累别人,放弃了生的希望。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震撼。

《后天》影片中还有让我感触很深的是人们的责任感和对承诺的兑现,影片中男主角对工作的负责,对他儿子的负责;男主角儿子对他女朋友的负责;男主角妻子对她病人的负责;美国总统对国民的负责等等等等,都在该影片中得以体现。

灾难来临时,人们忘记恩怨,作出让步,同时,彼此信任着,鼓励着,此刻,不会再有任何对权钱的贪欲,不再有个人的私利与争夺,因为此刻,在人类文明基本被冰封的时刻,一切都显得无关紧要。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此刻只有互相帮助,才能抓住生的希望!于是,人类的情感在社会灭亡的边缘蜕化的单纯而真挚!而此刻,我们也会不禁思考,难道一定要等到灭顶之灾到来时人类才懂得蜕化?!

天灾也是人祸。灾难过后,经受死亡洗礼的戏里戏外的人们,该想想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人与自然,一切都始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源于自然,依赖着自然,但我们非但不对自然心怀感恩,却肆无忌惮的对自然进行着摧残与破坏,如果我们继续自私自利地生存和发展下去,人类的灾难不会比后天来得慢(thedayaftertomorrow)。想知道实战比预演要残酷多少倍么?我们怎么想象都不过分。

我们都是怀揣着一份梦想来到这世上,我们为了各自心中的目标。

而孜孜追求,人类也因此而发展,社会因此而进步。但在这一发展进步的进程中,我们不能一味仅仅着眼于自己,不可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而忘乎所以,更何况这其中又夹杂着多少贪欲,盲目与不理智。自私自利只会让我们自掘坟墓,只得在大自然的惩罚面前悔莫当初,但,又何必当初。人类应当自省,肆无忌惮的行为必须终止。我们不要在错误无法纠正之时才低头认错,否则我们只能为自己的愚蠢买单。我们当好自为之,须知后天并不遥远!

论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可以使人们获得生态教育,提高生态意识,强调人在自然中的作用和责任,认清环境形势,树立环保意识,保持生态平衡,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局面。

1.1形成生态意识。

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好诠释,这就要求人类必须形成一种对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要知道,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一定要抛弃“人类中心说”的思想,停止对自然资源无止境的开采和浪费的掠夺。思想政治教育理应矫正“人类中心说”的思想,正确引导人们形成生态意识,这样人类对幸福的追求才能得到长久的保障。

1.2强调责任感。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依靠法律和道德的帮助。人类具有对生态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保护生态平衡的使命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可以使人们形成道德和生态责任感,着重强调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使命感,从而养成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道德情感。

1.3注重整体利益。

地球是全人类的共同家园,保护地球是人类责无旁贷的责任。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人类的价值观应该从个人功利性转变成多元互惠性,为了全人类的`幸福利益,国家之间要树立整体利益观念,不断加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生态问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法,谋划全人类的幸福远景。

2.1提高生态意识。

如今,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是,自然资源有限。如果人类不加以好好合理利用,迟早有一天这些资源都会枯竭殆尽,而自然的有限性也决定了人类自身的发展,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和人是仅仅绑在一起的。因此,人类要自觉提高生态意识,保持资源危机感,注重对自然的保护,尊重和敬畏自然、爱护环境,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有限的资源,让人与自然能够和谐长久地共存下去。

2.2强化责任意识。

生态责任,要求人类必须承担起一种对自然保护的责任。这种责任意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人类必须行使责任义务,尽到保护自然的职责;二是人类本身应具有一种对自然以生俱来的的内疚感和责任感。至今为止,地球上的许多资源、物种由于人类的滥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甚至面临濒危灭绝,极大地打破了自然的平衡,人类必须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承担起责任,保护好自然,保护好生命。

2.3构建可续持发展道德观。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同时,在生态层面而言它又是一种道德观,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道德公平观,代表了人类长久以来的美好祝福和心愿。可持续发展观,还是一种整体道德感。环境问题是全人类的问题,生态环境和经济利益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关系对每个国家的发展都是一个挑战,这种特殊关系要求我们维护好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达成共识,加强合作,为全人类的生态家园保驾护航。

三、结束语。

新的历史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责任更加重大,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教育放在第一位,实行全民生态价值教育,提高全民生态责任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道德观,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蓝图,全面宣传生态文明思想和观点,并在全社会推广开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