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专业22篇)

小编:文轩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扩大词汇量,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1角=10分。

1元=(2张)5角=(10)张1角=(5张)2角。

5元=(5)张1元。

10元=(10张)1元=(5张)2元=(2张)5元。

20元=(2张)10元=(20)张1元。

50元=(5张)10元=(50张)1元=()张20元+()张10元。

100元=(10张)10元=(100)张1元。

付出的钱数-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剩下的钱数)。

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付出的钱数。

付出的钱数-找回的钱数=用去的钱数(商品的价钱)。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

3.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6.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一年级数学《观察与测量》知识点。

观察与测量。

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3、去游乐园——(认识米)。

4、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1、经历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找一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会通过刻度尺观察物体的长度。(起点不是0刻度)。

5、能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

去游乐园(认识米)。

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61课时)。

第一单元:数一数(共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3学生独立观察。

二.汇报。

1.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

个数是5的有……高楼、

个数是6的有……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小鸟、

个数是8的有……小树。

个数是9的有……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页例3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重点难点:

正确的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写数、读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1个小棒100根铅笔24枝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

(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5)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出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位”、“个位”。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1、教学例3。

(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十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2、教学100的读写。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10拥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2)教师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3、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即从左边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2题(课本第37页)。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2、做游戏:接通电话。

四、布置作业:练习八第5-7题。

板书设计:

读数、写数。

写数时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个位上写0。

读数时,十位上有几个十就读“几十”,个位上有几个一就读“几”。

教学反思:

在情境中引入读写数的必要性,又通过计数器让学生认识数位,明确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从而掌握了读数写数的方法,通过摆小棒和拨计数器上的珠子的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了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含义,深化了对数及数位的理解,掌握了100的读写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人教版

1、相差较远两数比多少,可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小数比大数少得多。

2、至少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至少用8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4、摆一个正方形至少要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长方形至少要用六根同样长的小棒。

5、购物需用人民币,它有单位元角分,一角可以换十分,一元需用十角换。

6、比较钱数多和少,单位统一直接比,单位不同化一化,化成相同再比较。

7、计算钱数要注意,单位相同才加减,加满10角进1元,加满10分进1角。

8、几元减几角,计算有妙招,几元拿1元,当做10角减。

9、整十加、减很容易,只把十位数字来计算,十位计算得几十,个位只需写上0。

10、整十连加和连减,计算顺序有规定,从左往右依次算,步步都要算仔细。

11、两位数加以位数,先把个位数加个位数,再加十位数。

12、两位数加整十数,先用十位数加十位数,再加个位数。

13、进位加法不难算,满十进一是重点。个位相加满了十,向十进一要切记。

14、两位数减一位数,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再加十位数再加十位数。两位数减十位数,先用十位数减十位数,再加个位数。

15、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数相减,十位数不变,两位数减整十数,十位数相减,个位数不变。

1、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孩子刚上一年级,有许多事情得慢慢学会自己处理,比如整理书包,准备第二天上课用的学具,(家长要为孩子准备的文具:笔、尺、练习本、橡皮)孩子忘带数学书、忘带文具盒在最初都是难免的。有时还真得浪费各位家长花点时间送一下,但作为一个好家长,是不会让这样的事反复出现的。他们会让孩子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起孩子细心认真准备全学习用品的习惯。

有的孩子生性大大咧咧,不是忘带这样,就是忘带那样,于是出门前,母亲就反复叮嘱,别忘带作业本,别忘带钥匙……而孩子可能一面不耐烦的答应着一面又把该带的东西丢在了家中,一位有心的母亲是这样做的,她在孩子的书包上贴了张醒目的纸条:查一查,你的东西带全了吗?要是都全了,就和妈妈说声再见。此方法未必大家都实用,但多少可给我们一些启示。

作业格式训练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一方面。要利用数学练习本让学生练习写数和写算式。

学习习惯的另一方面就是作业的按时完成,一年级书面作业较少,但一些实践性的活动作业和读一读,说一说,算一算的口头作业还是有的。要注意提醒孩子认真完成好。特别在开学的最初两个月,我们家长每天抽些时间听孩子说一说,看孩子做做实践操作。以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

2、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孩子必须学好,并能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学期末速度要求大约为每分钟8道一步计算式题(指直接填得数),正确率达90—95%由于孩子的基础不同,不同孩子的计算熟练程度和速度也就存在一定差异,要缩小这一差异,仅靠每天一节数学课练习是不客观的,因此还需要各位家长做有心之人,多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其中几加几得十几和相应的减法,要多让孩子借助小棒等学具摆一摆、说一说计算思路。

3、依据生活理解数学,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有些数学知识较抽象,容易混淆,我们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创造生活情境,让孩子在实际体验中理解知识。如“左右”的认识,分辨左右是孩子本学期学习的一个难点,有些孩子正确掌握左右需要较长时间和过程,家长要有耐心,在生活中强化孩子对左右手的认识,引导孩子借此来分辨物体间的左右关系。同时还要注意一个参照物的问题,如两人面对面时,如何判别对面之人的左右边。

在时间许可时,我们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做数学游戏,通过那些具有训练目的的游戏促进孩子在数学、认知、空间理解、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因为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自由的、毫无压力的宣泄内在的情感,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且当孩子把“成功”的希望渗透到游戏中时,他们不愿输的努力就会从游戏本身扩展到学习中去。如书中的“猜数游戏”一人心里想好一数,另一人猜并根据提示不断调整答案,直到猜对为止。这个游戏可以发展孩子的推理能力,家长可分阶段和孩子玩,目前可猜20以内的数。下学期可发展猜到100以内数。

又如用小正方体拼拼搭搭,观察小正方体的分布,数数一共多少块,对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大有益处。

再如用一布口袋,内放各种形体,让孩子蒙上眼睛摸一摸,说说摸出来的是什么,可以不断加深孩子对形体特征的认识。虽然这游戏具有挑战性,但孩子往往乐此不疲。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科书第42页、第43页,第48页练习七第2题、第3题。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计数器。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

1.引导学生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可用指名数、齐数、拍手数等方式进行)。

2.出示0~5六个数字,读数。

3.按顺序读数:()2()4()。

[通过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a.电脑课件展示第42页的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教室里摆放着6张桌子、7把椅子,6个同学在打扫卫生,又从外面走进来1个女同学。

b.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教师要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交流、汇报。

师:图上有些什么?

生:图上有同学、老师、桌子、椅子等。

师:图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

生:图上有6张桌子,7把椅子,7个人。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有6人,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是7人;还可以先数学生人数,再数老师,一共7人。

师:你又是怎样数椅子的数目的?

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再数又搬来的1把,一共是7把。

d.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6表示)板书:6。

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7表示)板书:7。

2.根据6、7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a.数一数主题图下面的人数和点子的个数。

b.小组合作,用小棒或学具摆出6和7,并上展示台展示,进一步加强认识。

c.请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两数表示。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实践操作,使学生明确6、7的基数意义)。

3.教学数序。

a.学生认真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有几颗?(5颗)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学生上台操作,发现是6颗。再拨一颗是多少呢?(7颗)。

b.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

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5、6、7的顺序。

教师将直尺图利用课件展示出来,只写出0、1、2、3、4、5。提问:6和7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7以内的数的顺序。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操作学具,从感性明确6与7的大小关系。]。

4.比较大小。

5.明确6、7的序数意义。分组进行,边观察边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

a.先让学生找准起点,从第1瓶数到第7瓶,再观察第6瓶里有几条金鱼。

b.认真观察找出装有6条金鱼的瓶子,再从左边数出装有6条金鱼的瓶子是第4瓶。

c.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

[通过这一生动的情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明确了6、7的序数意义。]。

巩固练习。

1.做抢答练习。

5后面的数是几?

6后面的数是几?

7前面的数是几?

2.完成练习七第2、3题。

a.完成第2题。出示题目,明确要求,学生自行完成题目。

b.完成第3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适当引导学生对6只和7只作比较,加深学生对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理解。

[这一练习紧跟课本教学内容,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巩固对6、7意义的理解。]。

指导书写。

1.电脑课件展示6、7的形象,指导学生观察,启发想像6和7像什么?(6像哨子,7像拐杖等。)。

2.电脑课件展示6、7的书写笔顺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学生观察学习。

3.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6、7。学生在书上写字格中描出6、7。提醒学生坐姿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人教版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分类。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数学乐园。

1、《数学迷宫》一是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二是为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对口令》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10以内数的组成。

3、《送信游戏》让学生理解基数、序数的意义。

4、《投掷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直观地比多比少和两数相差多少,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习了简。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9-0=9、4-4=0。

数学学习方法分享一年级。

营建超卓的讲堂气氛。

现代教育论以为:超卓的讲堂气氛能够成为传递常识的无声媒体,能够成为启迪智慧的钥匙,能够成为熏陶品德的潜在力量。每位教师都有殷切的领会:讲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自动性的发挥。在教育中,教师规划学生喜欢的、赋有情味的学习活动,激起学生学习的喜欢,让学生愉快地进行数学学习;教师给学生供给充沛的参加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根究、协作沟通中获取数学常识、技术、数学思想办法,让学生经历一个生动生动、自动根究、赋有特性的发明进程。这一切,需求超卓的讲堂气氛来支撑。

教师要为学生营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讲堂上实在的民主、和谐,源于师生的一种爱。教育进程是师生信息沟通的双向进程,也是师生情感沟通的进程。教师经过自己的教育活动用爱润泽学生的心田,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心,使之自动积极地参加学习活动。以“0的知道和有关的加减法”一课为例,在写0活动中,教师用到了这几句话“你想写0吗?”“好,伸出小手看屏幕书空”“在日字格里描一行0吧”“你以为写0时应留神什么?”“想给咱班小朋友说些什么?”“教师相信你的0必定写得很漂亮,动着手,在下面日字格里写几个0吧!”安排学生进行书空、描0、总结写0的办法、独立写0各项活动。

教师的言语渗透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融入了对学生深深的关爱,使学生愉快、自动获取写0的办法。在根究常识的进程中,学生有错时,不是批判责怪,而是再给学生一次机会。如请学生说出“盘子里1个桃,用数几标明?”时,出现“小猴吃了1个桃,用1标明”的答复。教师不急不躁,接着问:“那个盘子里的桃数用几标明呢?”小朋友马上说出“用1标明。”又如处理“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的问题时,一位学生说出4-0,其他学生急于表达自己的等式4+0或0+4。

此刻,教师给学生自己纠正的机会,以“教师没有听清楚”为由,请学生再说一遍。美妙地为学生赢得领会成功的机会。“再给一次机会”让学生感到温暖、遭到鼓动,维护了学生学习的喜欢,维护了学生根究常识的积极性。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空气中心情舒畅,思想生动,敢想、感说,愿想、愿说,学习潜能和自动性得到充沛发挥。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1角=10分。

1元=(2张)5角=(10)张1角=(5张)2角。

5元=(5)张1元。

10元=(10张)1元=(5张)2元=(2张)5元。

20元=(2张)10元=(20)张1元。

50元=(5张)10元=(50张)1元=张20元+()张10元。

100元=(10张)10元=(100)张1元。

付出的钱数-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剩下的钱数)。

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付出的钱数。

付出的钱数-找回的钱数=用去的钱数(商品的价钱)。

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分组活动。

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認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一年级数学《观察与测量》知识点。

观察与测量。

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3、去游乐园——(认识米)。

4、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1、经历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找一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会通过刻度尺观察物体的长度。(起点不是0刻度)。

5、能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

去游乐园(认识米)。

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详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建议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当时课改中教师们竭力寻求的。一年级上册教材规划了赋有童趣的学习资料和活动情境,例如6~7页的小猪帮小兔盖房、第14~15页的野生动物园、第18页的排队购票、第29页的小猴吃桃……这些都是儿童喜欢、了解的,可亲可近。在教育中,需求结合实践把静态的文本资源加工成动态的数学学习资源。例如教育“比多少”,应充沛运用主题图给学生叙说“小猪帮小兔盖房”的童话故事。

让学生走进情境,细心查询、比较,感悟“多”“少”“相同多”。再如教育“0的知道”,教师可依据第29页的主题图编制多媒体动画课件:小猴玩耍、小猴回家、小猴吃桃,用生动诙谐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喜欢。再经过查询小猴吃桃的情境:盘子里有2个桃,小猴吃了一个,又吃了一个,盘子里一个也没有了……领会“从有到无”的改变,感知0的意义。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能够把日子与数学融为一体,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进程变得生动诙谐。

让学生自动获取常识。

数学学习的实质是学生的再发明。新课标偏重:“数学教育活动有必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打开水陡峭已有的常识经历基础之上……向学生供给充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着手实践、自主根究与协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办法……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生动的、自动的和赋有特性的进程”。

教育中,要本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讲堂上给学生供给充沛的查询、操作、考虑、沟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常识。

(一)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根究获取数学常识。

例如教育“立体图形的开端知道”时,课前为学生预备各种形状的物品,让学生仰仗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经历,查询、沟通物品的形状是怎样的,并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进而谈论“这几样物品有哪些地方相同”,了解物体形状的特征……学生依据日常日子中堆集的经历和对实践情境的感触进行根究,将理性经历进一步笼统化,打开空间观念。

(二)让学生经过着手操作,获取数学常识。

一年级学生的思想,离不开形象和动作,着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办法。例如教育“9加几”时,在学生沟通不同算法的基础上,请学生用“放进1盒凑成10”的操作活意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主意,使学生直观了解凑10的进程。接着,安排“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算一算”等活动,边实践操作边进行核算,详细形象的操作进程与笼统的核算进程一一对应。外显的动作驱动内涵思想活动,学生在着手操作中感悟、了解新的核算办法。

(三)让学生经过协作与沟通,获取数学常识。

例如数学“9加几”时,由“校园运动会”的详细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后,把根究处理问题办法的“使命”交给各组来完结。先让学生独立考虑,并在小组内谈论沟通处理问题的办法。每个学生依据自己的日子经历用自己的思想办法考虑,会发作“点数”“接着数”“凑10”等多种核算办法。接着,请各组向全班学生介绍展现本组的研讨作用。使学生了解别人和自己找到的不同的办法,由此领会到处理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办法。一起,在沟通中,学生赏识自己的发现、赏识本组的作用、赏识全班发现的多种办法,不断领会成功的高兴。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根究知道和喜欢,增强学生协作学习的知道。

精心规划数学活动。

新课标特别偏重:“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践问题笼统成数学模型并进行阐明与运用的进程”,重视数学常识的构成进程是当时数学课题改造的一个重要理念。

例如“1~5的知道”,教材先表现从实践国际中笼统出数,接着让学生经过摆小棒进一步领会数的基数意义;知道物体和图形,教材先以“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进步学生对物体形状的直观知道,接着出现立体图形引出物体形状的称谓。然后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常识描绘地址的日子空间……在教育中,需求以教材供给的底子资料和学习活动条理,为学生规划查询、操作、考虑、沟通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常识构成的进程。

例如教育“1~5的知道”时,由学生去过公园或动物园的事例,创设“去野生动物园”的情境,先请学生查询、了解有哪些心爱的动物,再请学生把查询和数的作用通知组内的小伙伴,讲给全班同学听,学生经过查询、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从实践国际中笼统出1~5各数。接着,让学生依据数摆出小棒,或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具卡片来摆。学生在着手操作中把笼统的数详细化,加深对1~5各数的基数意义的了解。学生经过看、数、说、做各项活动知道1~5各数,经历了数概念的构成进程。学生不只领会数的发作和作用、加深对数概念的了解,而且尝试用数学眼光看周围事物,并取得成功的领会,增进学好数学的决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能够初步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材分析:

我所执教的内容是第五单元中继“前后”“上下”之后的第三课。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和右手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和探索中观察、感知“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左右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亲身经历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充分感知左右,从而体会左右的意义。

《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早已具有“眼前、背后、头上、脚下”的空间经验,对于前、后、上、下,学生一般不会搞错。但是,人体是左右对称的,如:左手、右手;左脚、右脚;左耳、右耳;……在人体的这些外部器官中,左边和右边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识别“左右”比较困难,即使成人有时也不能对“左”和“右”做出快速反应。备课前经过了解,我发现这些一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区分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但由于没有经过刻意的培养和训练,所以对左、右的反应比较迟缓,大部分学生区分左右的方法是:先想想哪只手会写字,再判断哪边是右边,然后想另外一边是左边。并且,据了解他们以前学做操时,体育老师为了方便教学,与学生面对面站,但所讲解的左右位置与顺序却与学生是一致的,这给学生现在学习左右造成一种误导,左右的相对性在他们的思维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是这节课的难点。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所执教的班级是县城附近一所普通农村小学的一年级班,学生共46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16人,有40名学生曾受过一年以上学前教育。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合作交流能力尚在培养之中。由于条件限制,执教时本节课在普通教室进行,学生分成两大组,每大组中4人一排作为一个学习小组。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课前的休息时间里,教师用录音机随意地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儿歌。上课铃响,录音机关,师生问好。

师:刚才播放的儿歌,同学们喜欢听吗?

生:(愉快地)喜欢。

师:喜欢听的同学请举手。举好,别放下,能不能说说你举的是哪只手?

生1:我举的是右手。

生2:我举的是右手。

师:另一只手是哪只呢?

生:左手。

师:每个同学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哪只是右手,哪只是左手。

(生争先恐后地说给同桌听。)。

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左”字和“右”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根据学生回答,师用红粉笔描出不一样的地方。

(评析开讲设计生动活泼,从学生课堂上经常发生的动作――举手出发,直奔主题,有效组织课堂,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这节课开始就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氛。)。

(二)联系自身,体验左右。

1.摸一摸。

生1:脚。

师:哪只是左脚?哪只是右脚?

生1:这只是左脚,这只是右脚。(边摸边说。)。

生2:还有左耳和右耳。

生3:还有左眼和右眼。

生4:还有左肩和右肩。

……。

(生每说一种,教师都引导全体学生用手摸一摸。)。

2.动作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活动活动自己的双手。老师喊口令,你们做动作。

(生十分高兴。)。

起立!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用你的左手摸左耳,用你的右手摸右耳,

用你的左手摸右耳,用你的右手摸左耳。

用你的左手拍左肩,用你的右手拍右肩,

用你的左手拍右肩,用你的右手拍左肩。

用你的左手拍左腿,用你的右手拍右腿,

用你的左手拍右腿,用你的右手拍左腿。

(评析教师在这里没有花费唇舌去解释“左”和“右”,而是从学生最容易感受到的自己的身体展开活动。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右,从而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同时也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人的身体上也有数学。)。

(三)实际操作,探索新知。

1.摆一摆。

师:游戏做完了,现在我们要开始摆文具了。同桌的同学互相合作,听清楚老师说的话。

请你在桌上放一块橡皮;

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枝铅笔;

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

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

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把小刀。

生摆好后,师用小黑板出示正确的排列顺序,生检查自己的排列。

2.数一数。

师: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

生:从左数橡皮是第二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四个。

师:为什么橡皮一会儿排第二?一会儿又排第四?

生:因为反了一下。

师:什么东西反了?能讲得更清楚一些吗?

生:数的顺序反了,开始是从左数,后来是从右数。

师小结:也就是说,同样一个物体,从左数和从右数,结果就可能不一样。

3.说一说。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对口令的游戏,哪个同学愿意和老师对口令?其他同学当裁判。

(学生纷纷举手。)。

师:陈立,陈立,我问你,

尺子的右边是什么?

陈立:尺子的左边是橡皮,

尺子的右边是笔盒。

(这时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都想和老师对口令。)。

师:同学们都很想对口令是不是?那么学老师的样子,同桌的同学互相对口令好不好?

生:(兴奋地)好!

(同桌的同学互对口令。)。

(提问两个同学,然后每个人说给自己的同桌听。)。

4.找一找。

(出示教材第60页“找一找”挂图。)。

(评析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找一找”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这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四)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1.想一想。

师:刚才同学们帮东东解决了困难,现在愿不愿帮老师一个忙。

生:愿意。

师:老师举的是哪只手?(师举右手。)。

生1:是右手。

生2:不对,老师举的是左手。

师:有的同学说左手,有的同学说右手,老师举的到底是哪一只手?

(学生七嘴八舌,还是有的说左手,有的说右手。)。

师:同组的同学讨论一下,交流一下意见。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结果。

生1:我们组认为老师举的是右手,因为刚才老师用这只手写粉笔字。

师:不错,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确实是用这只手写字。

生2:老师,你举的是右手,因为你转过身去,就和我们一样了。

师:你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个大秘密。

(师转身验证。)。

体验:同桌左边的同学向右转,右边的同学向左转,同时举右手。

师小结:如果面对着面,你的左手就会对着同桌的右手,你的右手就会对着同桌的左手。

(评析教师巧妙地用设疑的`方法让学生判断教师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亲身经历“猜测――验证――数学解释”的过程,从而发现: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2.小游戏。

师:老师和你面对面站着,老师举右手,你也举右手,老师举左手,你也举左手,看谁举得又对又快。

(生十分投入地做游戏。)。

3.爬楼梯。

师:上楼梯时我们要靠哪边走?

生:右边。

师:下楼梯时我们又要靠哪边走?

生1:左边。

生2:不对,应该靠右边走。

师:请你们两位示范一下,把教室中间过道当楼梯,一个从前往后走是下楼梯,另一个从后往前走是上楼梯。

(生观察时师提醒:下楼梯的同学是靠哪边走?)。

(生还是有的说左边,有的说右边。)。

师:教学楼中间有一个楼梯,同学们想不想去走一走?

(全体学生进行室外活动:走上楼梯,又走下楼梯。下楼梯时,师又提醒:下楼梯时你靠哪边走?)。

回到教室。

师:现在同学们明白下楼梯时靠哪边走吗?

生:(齐声)右边!

师:为什么上、下楼梯都靠右边走?

生:如果不这样走,上、下楼梯的人就会相撞。

师:对!特别是要做课间操时楼梯比较拥挤,如果相撞就会发生危险。

(评析当观察别人判断左右时,学生容易以自己为标准来确定,错误率较高。教师在此及时地让学生到室外实地进行活动,以学生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更清楚地经历了方向的变化,再次体验“方向不同,左右不同”,从而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得到充分的体现。)。

4.练一练。

(出示课本第61页第3题图)他们都是靠右走的吗?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转弯判断。

师:同学们想不想去公园玩?

那我们就坐这辆大客车去吧!(师拿出玩具客车。)。

准备好,要出发了,请同学们判断客车是往左转还是往右转?

(师在“十字路口图”上演示转弯。)。

生1:客车是往右转。

生2:我认为客车是往左转。

师:现在我们在哪里?

生1:……在教室里。

生2:不对,我们坐在客车上。

师:小组讨论一下,客车到底是往哪边转。

(生组内讨论交流意见。)。

师生共同小结:站的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汽车转弯的方向常常以司机为准。

2.小游戏:我是小司机。

师:同桌的同学互相配合,左边的同学说命令,右边的同学用玩具小汽车在“十字路口图”上转弯,然后交换角色。

(评析教师适时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表演、验证,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最后的小游戏,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明确“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同时这个小游戏的安排,使这节课自始至终都让学生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下课铃响)。

师:休息的时间到了,请左边一大组的同学起立,再请右边一大组的同学起立,挥挥你们的右手向来听课的老师说声“老师再见!”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实践过程,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误的遗憾。具体分析如下。

1.整节课洋溢着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标准》中特别提出了“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目标,我在这一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本节课的宗旨是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左右。上课前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儿歌,一方面,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因许多陌生的听课老师带来的紧张情绪,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喜欢听的请举手!”“你举的是哪一只手?”两句话很随意地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入教学情境,从而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为提高教学效果做了很好的铺垫。此后每个环节都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如:摸一摸、动作游戏、对口令等,各个教学环节紧密联系,环环相扣,过度自然。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遇到困难或出错,如果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学生一听就懂,一过就忘。本节课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努力使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我举起右手,让学生说一说我举的是哪只手,有的学生说左手,有的说右手,这时我并没有立刻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刚才用这只手写粉笔字。”“老师转过身去,就和我们一样了。”在思考与交流中,学生体验到了左右的相对性,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又如:判断客车转弯时到底是向哪边转,由于与客车面对面,有些同学会判断错,我也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提醒学生我们现在坐在哪里?(坐在客车上)再让他们讨论交流,在讨论中他们都想说服对方。最终统一了意见:判断客车往哪边转,要把自己想像成乘车的人。

3.为学生提供了在实践中探索的机会。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当学生对“下楼梯时是靠左走还是靠右走”发生争议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室外活动――爬楼梯。在备课时,我只准备在教室中间的过道上模仿上下楼梯,但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到学生对“左右相对性”的理解程度没有到位,突然想到学生的教室在一楼,平时上下楼梯的机会不是很多,感觉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到真实的环境去体验一下,并且进行这项活动并不是一件难事,所以临时增加了这一个教学环节,结果表明这一环节的设置是对的,起到了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又如,我让学生用橡皮、尺子、小刀等学习用具“摆一摆”,然后我问“从左(右)数橡皮是第几个?”(数一数),“尺子的左(右)边是什么?”(说一说),这些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的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左右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左右的位置关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人教版

方法一: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因为8+7=15,所以15-8=7,15-7=8。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计算方法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思维力,首先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法才能快速的应用“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

方法二:

“破十法”12-5=10-5+2=7。

“破十法”这个计算方法如果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方法,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方法。这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才能掌握,首先告诉学生3不够5减时先不减,要找十位借1变成一个10-5得数5再和剩下的2合在一起成了7。

方法三:

“平十法”14-5=14-4-1=9。

“平十法”也叫“连续减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先把减数拆成补减数的个位和别一个数如:把5拆成4和1,再把14-3=10,最后把10-1=9,这方法的难点在于把减数拆成另外两个数,一定要拆对。

方法四:

一、多看即多观察。

“解答应用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应用”,“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但教材在编排应用题时不急于求成,而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最开始出现的是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应用题(图画),运用数数等已有知识直接获取一些表层信息。如教学时,可向学生提问:图上画了什么?苹果分为几堆?左边和右边各有几个?此外图上还画了什么?数错,不看问题是一年级学生解应用题中常犯的毛病。如果重视学生的观察训练,效果会好得多。这样可让学生初步感知应用题由三个部分组成,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多读。

多读即反复读题,审题前必先通读题中文字,理解在图画应用题中主要是通过观察获得表层信息,而对于图文表格应用题及文字应用题则看不出所以然,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即使都认识,一年级孩子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极容易无意识地分散,让学生看获取信息效果远不如读(文字)。对于理解这两类应用题,多读既可集中学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学生对结构的印象和题意的理解。

三、多说。

教师应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要鼓励学生多说,即使错了也不要批评学生。其实,数学就是找规律、找关系、形成表达式,这整个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我们应让学生大胆地去说,去猜测,去尝试。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理解同一道题的意思,不要担心什么无意识的思维浪费时间,往往这种思维能产生“全新”的思想。再教学应用题时,主要是让学生多说条件和问题,多让学生创造性的“重复”某一题意,如仅“去掉”的意思,学生可以有“送去”、“拿掉”、“奖给”、“吃掉”、“藏起来”、“遮住”、“坏了”、“削好”等二十余个表达词语。此时,你一定会感觉到你的思维太呆板,太受拘束,太不具创造性。“三个臭皮匠”能“抵”几个“诸葛亮”呀!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印象最深刻的,用学生自己的思维去理解题意定会事半功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非整十的两位数的意义,能按顺序写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这些数。

教学难点:

正确数出“几十九”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非整十的两位数的意义,能按顺序写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这些数。

教学难点:

正确数出“几十九”后面的整十数。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学生40准备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进行摆小棒比赛,比比谁摆得又对又快。

二、直观认识几十几。

1、师:请小朋友们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2、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摆法,比一比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

3、师: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先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教学内容:

一年级北师大版本数学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左右。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能够初步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

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哪只是右手,哪只是左手。

2、我们要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二、联系自身,体验左右。

1、摸一摸。

(2)哪只是左脚?哪只是右脚?

(4)还有左耳和右耳。

(5)还有左眼和右眼。

(6)还有左肩和右肩。……。

(7)生每说一种,教师都引导全体学生用手摸一摸。

三、实际操作,探索新知。

1、摆一摆。

游戏做完了,现在我们要开始摆文具了。同桌的同学互相合作,听清楚老师说的话。

请你在桌上放一块橡皮;

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枝铅笔;

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

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

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把小刀。

生摆好后,师用出示正确的排列顺序,生检查自己的排列。

2、数一数。

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二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四个。

为什么橡皮一会儿排第二?一会儿又排第四?

什么东西反了?能讲得更清楚一些吗?

(数的顺序反了,开始是从左数,后来是从右数。)。

师小结:也就是说,同样一个物体,从左数和从右数,结果就可能不一样。

3、爬楼梯。上楼梯时我们要靠哪边走?

下楼梯时我们又要靠哪边走?

请你们两位示范一下,把教室中间过道当楼梯,一个从前往后走是下楼梯,另一个从后往前走是上楼梯。

(生观察时师提醒:下楼梯的同学是靠哪边走?)。

(生还是有的说左边,有的说右边。)。

师:教学楼中间有一个楼梯,同学们想不想去走一走?

(全体学生进行室外活动:走上楼梯,又走下楼梯。下楼梯时,师又提醒:下楼梯时你靠哪边走?)。

回到教室。

现在同学们明白下楼梯时靠哪边走吗?

为什么上、下楼梯都靠右边走?

(如果不这样走,上、下楼梯的人就会相撞。)。

对!特别是要做课间操时楼梯比较拥挤,如果相撞就会发生危险。

4、练一练。

(出示课本第61页第3题图)他们都是靠右走的吗?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转弯判断。同学们想不想去公园玩?

那我们就坐这辆大客车去吧!(师拿出玩具客车。)。

准备好,要出发了,请同学们判断客车是往左转还是往右转?

(师在“十字路口图”上演示转弯。)。

小组讨论一下,客车到底是往哪边转。

(生组内讨论交流意见。)。

师生共同小结:站的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汽车转弯的方向常常以司机为准。

2、小游戏:我是小司机。

同桌的同学互相配合,左边的同学说命令,右边的同学用玩具小汽车在“十字路口图”上转弯,然后交换角色。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吗?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内容:

关爱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学家教,共同培养学生。

教学目的:

1、引导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2、加强对孩子安全教育。

3、建议父母应该怎样引导孩子们学习和生活。

4、对家长的希望和建议。

教学过程:

一、老师作简要自我介绍。

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决定孩子今后发展方向的关键。对于儿童来讲,父母的形象犹如一面镜子,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们效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点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都在影响着孩子。所以说,从孩子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

三、安全问题。

我们班上有49人,有的同学喜欢在课间互相追逐打闹,你推我拽,一不小心,不是碰着别人,就是被别人碰着,非常容易发生意外,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常常告诉他们什么游戏可以做,什么活动不能做,可是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为了你的孩子的安全,这里请家长予以配合的是:一、在家的安全,请教育孩子不可以玩火,玩水,搞电,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自救和自卫常识。二、路上安全,一定要按时接送孩子,不要让孩子在约定的地点逗留太长的时间,若发现孩子没有接到,家长要立即沿路寻找,避免孩子到危险的地方玩耍。三、学校安全,不要让孩子带危险的玩具进入学校,如一些金属玩具,经常教育孩子不要在课间或站队时追逐打闹。

四、父母应该怎样引导孩子学习、生活。

1、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带来益处,现在我们就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校老师会严格督促他们,在家里,需要家长的督促。他们一放学回到家,就要让他们把当天的作业先完成。做作业的时候,坐姿要端正,不要让他趴在桌子上或是脚翘着,跪着,否则在学校学的好习惯就全忘了,这样我们老师在学校做的都是无用功了。做作业要一心一意,不能让他们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或者写一会儿玩一会儿,这样容易使他们分散注意力,不能专心致志完成一件事,将来功课多了就无法按时完成,这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写完作业,要让他们自己整理书包,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主要是铅笔要削好,橡皮准备好,不让孩子带刨笔刀到学校,避免不安全隐患。在此还特别提醒一下家长们,不要让孩子把玩具带的来学校,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平时我们家长要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多给他买一些课外书,孩子在书香环境中成长,自然会喜欢看书。孩子喜欢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可以培养听力、理解力,成为“听话高手”思考力、语言表达得到培养。家长还要注意,小学一年级还是幼儿园的延长教育,所以家长说给他听、念给他听是有必要的,千万不要一概拒绝:“自己看!”

2、家长每天查看孩子作业是否认真,有时还需要念题,家长必须给孩子念一题,做一题,别着急把答案说出来,要让孩子自己边想边做,这样才能提高成绩。家长在孩子读一年级时要牺牲自己的时间,对孩子的作业多给一些关注。做完作业后家长要看一看、检查一下,书写是否工整,一笔一划不马虎,有问题及时纠正,最好签上家长的姓名。切不可将家长签字当作一种形式,它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3、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整天吵架不断、问题成堆的家庭,是肯定不会给孩子好的影响、不会教育好孩子的。所以希望大家回去和家人再多一点沟通,讲明白这一点,即使真的有矛盾,真的会吵起来,也尽可能不要在孩子面前吵。

4、不要因为忙而把家庭教育推在某一个人身上。今天来的可能多数是父亲或者母亲一个人,还有的是祖父母来——请回去说一声:开家长会一定要父母参加,教育孩子必须是父母双方都要参与的事。曾听到过这样的话:两个人都忙,都顾不上管孩子,一天下来,半个小时跟孩子呆在一起都不可能。我觉得,咱们不说绝对,其实很多时候“忙”是一个借口——也许你忙着喝酒去了,也许忙着打麻将去了,也许忙着自己逛街去了——只要自己愿意,只要自己有责任感,我们还是可以抽出点时间来陪孩子、来引导教育孩子的。

小学一年级语文导学案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能比较轻松。”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力求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在朗读童谣中识字,并且在识字过程中注重方法渗透,运用字理帮助学生识字,使汉字不再是枯燥的符号,而变成鲜活的画面,具有丰富的感情。学生不仅认识了汉字,还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互动活动,先出谜语,再猜谜语。

2.教师出谜语,引导学生猜测出谜底为“人”。

3.教师板书“人”,并小结引出“天”和“地”。

1.学生清楚地说出谜面,如果谜语猜起来有难度,可以稍作提示。猜出谜底后可以简单说说猜测的理由。

2.学生根据“小时四条腿,中年两条腿,老年三条腿”猜测出谜底是“人”。

3.学生在教师的描述中知道,人生活在天和地之间。

1.猜谜语。

(1)一加一不是二。

(2)一减一不是零。

(3)一人,猜一字。

二、合作交流,识记生字(用时:15分钟)1.教师出示“人”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后点明:图画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

2.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观察“人”字的字理演变过程,了解并认识这个生字。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在哪里见过“人”字?

4.引导学生交流识记“人”字的好方法。

5.教师出示“天”的字理图,引导学生思考图画与“天”的关系。

6.引导学生观察“天”的字理演示图,进而认识这个字。

7.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天”字,教师相机点拨。形近字比较法:“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竖弯钩,“天”第四笔是捺。

8.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交流识记“地”的好方法。

9.组织学生开展“开火车组词擂台赛”,为生字扩词。

1.学生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这个人的样子:“人”站立,头、胳膊、身子、腿、脚齐全。

2.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画,看清“人”的字理演变过程。

3.学生自由交流,要说完整话。

4.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数笔画: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猜字谜:“天下一绝”或者“春节放假三天”。

5.学生观察图画并交流:“天”像正面站着的“人”,头顶上有一个方框,表示人头上是“天”。

6.学生认真观察“天”的字理演变过程。

字理演变:

7.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换一笔变新字:“无”换一笔变成“天”。

加一笔变新字:“大”字多一横就是“天”。

8.学生认读,汇报识记“地”的方法。

熟字加偏旁:“也”字左边加个“”。

9.学生开火车轮读生字,组词多而且准确的小组获胜。获胜小组获得生字卡,当小老师领读。2.这两个字长得一样吗?说一说。

人入。

3.比一比,看谁说出的词语最多。

天()()()。

地()()()。

4.读一读下面的词语,遇到困难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同学。

上天入地欢天喜地。

昏天黑地冰天雪地。

惊天动地顶天立地。

天长地久天荒地老。

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字形,了解字义,并在同桌之间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请记忆字形巧妙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4.教师引领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巩固生字,并扩词。1.学生拿出自己的全家福,在小组内进行介绍,要像老师一样用上“你”“我”“他”。

2.同桌交流识记方法。

部件组合:“亻”加“尔”。

熟字记忆:“找”字左边多一撇。

熟字加偏旁:“也”字左边加“亻”。

3.学生交流时要认真倾听同学识字的好方法,如果自己的方法比同学的好可以提出来。

4.学生玩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学生先读生字,谁读对了苹果就归谁,看谁的苹果最多。

5.在小组内区分“你”“我”“他”。

四、总结识字,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都学会什么了,可以和同学交流交流。

2.把你今天学会的识字方法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1.学生汇报本课的学习收获。

2.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课堂作业。6.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一、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

1、不进位的加法20+30=5067+2=6968+30=98。

二、进位加法(凑十法)。

1、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注:凑十的两个数互为补数)。

2、20以内进位加:凑十法:8+72=15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2+8=10,2是8的补数)。

3、100以内进位加362+8=44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方法和20以内一样)。

三、退位减法。

1、20以内退位减:破十法:161-9=7个位加补数。

2、100以内退位减:361-9=27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减1,个位加补数。

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

1、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

2、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答案不,不仅仅有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牛都在鹿的后面。

3、注意让学生会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对性。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

1、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2、能在情境中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任教年级:一年级。

第一单元:准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8页的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或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建立有序观察的意识,进行数数方法的指导。

2、渗透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no:1。

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难点:

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培养学生有序数数的思想。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2-3。

自学提示:

1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分别数出你所看到的物体的个数。

3跟同桌说说?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激发兴趣。

(1)数数:从1数到10。

2引导学生逐一数出1至10的人和物。

师:大家都会数啊!真不错,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数数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较大的。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一面国旗,用数字1表示。

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可以用数字1表示。

(2)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注: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

让学生到台上数数看。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这样数有什么好处吗?

师:如果以后让你数数,你打算怎么做?(适时渗透有序数数的方法)。

三认读1至10各数。

(1)同桌互相读一读。

(2)数身边的数。

师:这幅图中这么多事物能用数表示,在我们周围或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数来表示的事物?

(3)说一句带数的话。

四小结。

no:2。

教学内容:比多少(第6―――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听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帮助的良好品德。

3、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体验一一对应思想,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

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

生: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

看图编一个简短的故事,并说给同桌听。

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

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出示书中第6面的图画: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学生数一数)。

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

3、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1)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第一行摆6个三角形,请学生摆圆和三角形同样多。

(2)小结:像这样一个三角形对一个圆,这样的比较方法,我们称它为”一一对应”

4教学”多””少”

(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

(2)一个小猪对一根木头比,谁多谁少?

木头多,小猪少。

师: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换一句话说就是,小猪比木头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

5操作。

(1)第一行摆5个三角形,第二行摆圆。

圆比三角形多2个。

(2)第一行摆6个五角星,第二行摆圆。

五角星比圆多1个。

三、巩固。

1、说一说。

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可以不举手,谁先站起来谁就先说)。

2学生完成第8页的1――――4题。

四总结。

第二单元:位置。

一、教材内容:

“上、下”、“前、后”、“左、右”和“位置”(用两个数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新增加的内容,是从空间方位的角度引入的。

这些内容以前是作为常识性的知识,没有作为小学数学的正式的教学内容。

现在为了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改变过去少“空间”少“图形”,多计算的做法,拓展几何知识的范围,把这些内容纳入到几何教学的范畴。“上、下”“前、后”“左、右”这三对方位,正好对应着三维空间的三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正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no:3。

教学内容:上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确定物体的位置。

3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

1认识”上””下”位置关系的基础含义。

2能正确地辨认和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和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自学指导:

观察书本第9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情境导入,探究新知。

1师:小朋友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参观南京长江大桥,一起步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多媒体出示)。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

国旗在黑板的上面,换句话说:黑板在国旗的下面。

3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含义。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多媒体展示图画)。

你的鼻子下面是什么?还可以怎么说?

嘴巴上面是什么?

三巩固提高。

1拍手游戏。

(1)师发口令,上下拍手。

(2)听反语,师说上,生在下面拍,师说下,生在上面拍。

2听口令,摆一摆书本第9页做一做。

3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能表示上下关系的图画。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no:4。

教学内容:前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中,体验前后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的前后位置顺序。

2培养学生前后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前后位置的确定。

教学难点: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学指导。

1你的前面是谁?你的后面是谁?

2谁在你的前面?你在谁的前面。

二新课导入。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三探究新知。

1师: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同学跑步的画面)。

谁得第一名?谁是最后一名?

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同桌交流。

2上公交车图。

师:这些人在干什么?

王英的前面是(),()在王英的后面。

四巩固提高。

1说一说。

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你的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排在第几位?

2完成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计划

1.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培养合格人材而努力。

2.加强政治业务学习,虚心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大胆实践,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扩大知识面,掌握常用的文字和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技能技巧,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要求学生认210个字,写300个字的识字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启发他人;鼓励互相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要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指导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提高写字技巧。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学习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词、句练习。词、句练习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任务是进行理解和积累。要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要指导学生学习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逐渐学会并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习读书。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练习要有层次。要善于用指导朗读和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客、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小学英语一年级人教版一年级起点

我国小学课本共有八个版本,分别是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湘教版、鄂教版、西师版、语文版、部编版。以下是小编汇总关于小学英语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电子课本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在线阅读请点击。

查看。

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版本名称。人教版教材涵盖小学到高中的内容,是大多数学校所用的教材。

可见所谓“人教”指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所谓“版”指的是教科书版本,而非“出版社”的“版”。因此,“人教版”指的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版本。比如我国中小学教育辅导报刊中,《语文报》、《中学生学习报》、《学苑新报》等均有着不同版本的教辅报纸,诸如人教大纲版、人教新课标版等。

一年级起点的话,肯定会比三年级起点更早的学习到英语的一些,比如说26个字母在考试上面会更加的有优势吧。

3、游戏教学法:用游戏形式复习单词、句型,练习新语言点,使学生寓学于乐,在活泼、轻忪、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英语知识与技能。游戏要求简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与本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4、情景教学法:情景是教师创设或模拟的生活场景,应具有真实、生动、实用的特点,便于学生将所学语言材料进行综合、创造性地进行表达交流。

8、自然法:这种方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对已学知识的熟练程度来参加活动。

9、全身反应法: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通过全身各个部位的不同动作达到记忆的目的。

11、功能意念法:这种方法是教师集中提供给学生在某次会话时或某种情境中可能运用的有关语言,让他们感知其功能,在交际中运用。

1.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实施教学。

一年级的孩子感觉的情绪性和无意性很明显,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能记得很牢,反之,则很快忘却。他们的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短,常常对学习过程、学习的外部活动和学习的形式感兴趣。例如,喜欢做游戏,喜欢玩。他们的学习动机以直接近景性学习动机为主,对学习的直接结果比较关心。他们年龄虽小,但同样渴望成功。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被老师表扬是莫大的成功。然而刚开始的好奇与兴趣之后,学生就为掌握英语单词和基本的对话发愁了。如何有效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英语的持久兴趣,显然单纯地枯燥地模仿和机械记忆是不行的。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交叉进行;注意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有效性;注意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以促进他们内在潜能的发挥,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在游戏中获得知识。

小学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主要以培养孩子们对英语的兴趣为主展开,主要让孩子们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下感受简单的英语,并尝试着用简单的英语口语进行日常的交流。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景,例如借助图片、玩具等引出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们的生活体验,如喜欢什么食物、喜欢什么颜色等引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听听说说、读读认认、唱唱玩玩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数射线》教学反思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

教学目标:

1.会根据实物或实物图正确数出1~10物体的个数,并会用小圆片、中国数词或阿拉伯数字表示。

教学难点:6~10物体个数的计数。教学准备:实物展台、电脑课件、双色片教学过程:

一、1——10的认识。

(一)1~5的认识1.认识“1”

(1)昨天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的教室里有些什么物品。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来表示这些物品的个数。如我们的教室里有一台电脑,老师可以用一个小圆片来表示。

可以用中国数词“一”来表示,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1”来表示(边板书1边念1像铅笔直又直。)(简单介绍阿拉伯数字的来历。)。

(4)讨论:数字“1”可以表示什么?

示,你喜欢哪一种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示。

2.2~5的认识(方法同上)。

(二)6~10的认识。

1.教室里有6盏灯,讨论:如何摆小圆片让别人一看就知道它的数量?(先让学生尝试摆)强调:要充分运用“5”的作用。2.学生用这种方法重新摆小圆片。3.7—10的认识(方法同上)。

4.讨论:你喜欢的物品的个数还可以怎样表示?

5.小结:不管有几件物品,我们都可以用几个小圆片表示,还可以用中国数词或阿拉伯数字“几”来表示。

二、圈一圈、数一数和连一连1.课件出示书p4你看懂些什么?说一说。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辅导。全班核对。

2.小结:我们先要把相同的东西圈在一起,然后有序地数出它的个数,再找到与它相对应的表示方法,再用线连一连。而且在圈和连时一定要规范,认真。

三、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计划

一、默写生字词: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梨花杏花柳树蜜蜂登山铁饼篮球竹子行走奔驰。

三、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花、远、跳、燕、舟、塘、黑。

四、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

巾:布、帆、常、帮、

艹:艺、节、花、苞。

木:树、森、林、村。

日:明、春、星、旧、是。

凵:凶、出、击。

辶:边、达、过、运、近、进、远、送。

氵:沙、洗、洋、流、清。

亠:立、交、充、亮、夜、京。

立:竞、站、亲、童、章。

:趴、跃、跑、跟、踢。

亻:伙、们、他、休、但、体、位。

门:闪、闭、问、闲、雪、雷。

:笑、笋、笫、第。

灬:点、黑、燕、然、照。

土:在、坏、坐、地、坡。

彳:往、待、得。

广:庄、庆、床、应、度、座。

马:驰、骆、驼、驾、骂、

大:奔、奇、夸。

虫:蚁、蚂、蛙、蝈、虾。

五、背诵课文,并填空。

1、()()来了,()()吹绿了()(),吹开了梨花、()()、()()。()()从南方飞回来了,()()也快乐地唱起了歌。

2、你还知道的体育项目有:跳水、举重、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长跑。

3、绿蜡(),()()(),蓝蜡(),()()(),()蜡(),()石头,()蜡(),()()()。要()()()()()()?()()祖国()()()。

4、有马能()()(),有土能种庄稼,有人()()()(),有水能()()()。

5、()()雷()()()辉煌。

6、()()莺()二月天,拂堤杨柳醉()烟。儿童()()归()(),忙趁()()()纸鸢。

六、把句子补充完整。

1、春天来了,。

2、你还知道哪些体育项目:、、。

3、我用蜡笔画。

4、马儿在草原上,鱼儿在,我们在。

七、把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1、今天的天气真热啊。

2、你知道我的铅笔放哪儿了吗。

3、妈妈我给你倒杯水。

4、你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啊。

一、默写生字词: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唤醒春笋声音欢迎跳跃落进倒映珍珠盛开黎明宁静晶莹透亮。

三、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门、民、片、波、步、再、破。

四、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

士:声、壳。

冫:冰、冲、决、冻。

石:砍、破。

夕:外、多、够。

止:正、此、步。

见:觉、

攵:放、收、散。

阝:队、阳、阴、除、阵、邓、郎、部、都。

女:奶、她、如、妇、妈、妹、姐、姑。

纟:红、级、纱。

口:古、另、只、叫、可、台、叶、吃、听、吹。

扌:打、把、抓、投、拖。

宀:宁、它、安、完、定、宫。

又:欢、双、对。

自:息。

五、背诵课文,并填空。

1、春笋()()泥土,掀翻()(),()()()()从地里冒出来。它们()着()(),在()()()(),在()()里()。

2、雨点分别落进()()、小溪、()()、()()。

3、雨点在()()里睡(),在小溪里()(),在()()里()(),在()()里()()。

4、()()倒映在()()里,像()()白鹅。()()倒映在()()里,像()()()()的气球。

5、()()的()()(),美丽的()()(),映出()()五彩的世界。

6、()(),满山的梅花就()()了。盛开的梅花,你()()我()()你,像蓝天下的()()彩云.

7、()()()()(),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人流,梅花山()()()()的()()。

8、一()()()()涌出了圈(),蹦跳着()()()()的()()。()()()跨上骏马,追赶那()()的()()。

9、()(),一()()()()像朵朵()()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人的歌声。

10、()暖()开()()满园()光()媚()意盎然。

11、()()之计在()晨,()年之计在()()。

一寸()()一寸(),寸()难买寸()()。

六、把句子补充完整。

1、燕子在。

2、蜜蜂在?

3、布谷鸟!

4、在。

一、默写生字词: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惭愧、松柏、两个、高兴、练习、奖品、临走。

三、填空。

1、“比”共()画,第三画是()。

2、“过”共()画,第五画是()。

3、“练”共()画,第六画是()。

4、“呢”共()画,第七画是()。

四、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

冖:写、军、农。

厶:去、参、私。

八:兴。

囗:四、回、团、园、因。

孑:孔、字、孙、学、孩。

父:爷、爸、爹、

五、背诵课文,并填空。

1、兔妈妈把蘑菇奖给()()(),因为他敢()()()()。

2、小松树能看得远,不是他()得(),而是他()()()()。大松树看不远,不是他()得矮,而是他()()()()。

3、百折()()愚()移()勇()直()。

4、()()琢,()()器。()()(),不知义。

六、阅读短文。

老爷爷微笑着说:“孩子,你很诚实。我要把这两把斧子也送给你!”孩子说:“老爷爷,不是我的东西,我不要。”说完,拿着自己的斧子走了。

(1)老爷爷说了()句话,孩子说了()话。

(2)老爷爷送给孩子两把斧子,他有没有要?为什么?()。

(3)学了本文后,我们也要做个()的孩子。

一、默写生字词: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领导蒙着、按照、元帅、资料、吭声、一盆水、操心。

三、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邓、当、这、指、怎、学、光、业、少。

四、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

刂(立刀旁):刘、刚、刮、前、到、列。

小(小字头):当、党、尘、尖。

工(工字旁):功、巧、项。

讠(言字旁):计、认、让、讲、许、课。

心(心字底):志、念、急、想、思。

人(人字头):会、全、金、今。

王(王字旁):玩、环、珍。

冂(同字匡):网、周、同。

饣(食字旁):饥、饿、饭。

五、背诵课文,并填空。

1、()水不()挖()人,()刻想念()()席。

2、先生要()()()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练熟了,()照着字帖写。()()写字,()()()爷爷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

3、()()知道()()学习这样()(),()()很()()。

4、奶奶笑着说:“这白发,()()是你()()()的,()()是你()()。”我说“奶奶,要是我()()()()操心,这白发()()()()()?”

5、陈毅()()洗衣服,()()跟()()谈家常。陈毅说给()()洗洗衣服是()()的呀!

6、我有一个()()的爸爸,最近一()()()(),就夹着包往外走,说去“充电”去。爸爸说“充电”就是()()()。爸爸()()()在电脑上打字,还会()()。

7、骨肉()()痛痒()()恩重()()()深似()。

8、()()浮()(),红掌拨()()。

六、选字或词填空。

1、盼望愿望希望。

(1).丁丁很感谢牵牛花,因为它帮自己实现了〈〉。

(2).牵牛花长出了幼芽,丁丁〈〉牵牛花快快长大。

(3).真〈〉明天不下雨,这样我们就可以春游了。

2、做坐作。

冬冬()在那里()()业,大家都说他是好学生。

3、放方。

我把东西()在正前()看得见的地()。

4、再在。

现()我该和你说()见了。

5、进近.

老师说小明最()学习()步了。

6、池驰。

鱼儿在()塘里游戏,马儿在草原上奔()。

7、有又。

我()五支铅笔。今天,爸爸()给我买了四支。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计划

1.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册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的练习要求,根据相应的口语交际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要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入手,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进行交流、讨论。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情境的创设,要体现中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还要有层次性,不能是一个水平上的循环。层次性可以是语言表达上的提高,也可以是表达内容的丰富,还可以是思维水平的提升。

3.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对口语交际进行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

二、习作教学。

1.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要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对习作的畏难情绪。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要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要注意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

本册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指导时要培养学生真诚表达的习惯,不要养成随意编造,不要说假话、大话、空话的毛病。作文评价要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珍惜生命,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社会责任感等。

三、语文百花园教学。

“语文百花园”中的“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及“语文大课堂”的教学应该注意:“语海畅游”中的字词句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交流心得收获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字与写字。

(1)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认识211个生字,会写299个生字。

(3)继续练习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5)继续学习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3.习作。

(1)留心观察,展开想像,乐于书面表达。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写感谢信。

(3)能够在习作中合理地运用收集的资料。

(4)能够有顺序地安排文章内容,并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继续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5.综合性学习。

(1)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表达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数的认识。

1、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3、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0——20各数。

4、能说出个位、十位数位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初步了解进制。

5、认识符号“=”“”“”的含义,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数的运算。

1、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2、比较熟练地计算(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比较熟练地计算(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一单元。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小学一年级语文导学案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识字要求。本节课,我以游戏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体验中识字,这样不仅降低了识字难度,更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师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

1.播放动画视频。

2.“金木水火土”五个动画小人自我介绍:我们五个兄弟叫“五行”,古代的人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我们五个兄弟变化产生的,自然界的一切都和我们息息相关。

1.学生仔细观察五个动画小人身上的字(金、木、水、火、土),试着读一读。

2.学生认真观看动画视频,知道“金木水火土”是“五行”,古人认为它们和自然万物有关系。

1.看图读字。

金木。

水火土。

二、借助动画,诵读韵文(用时: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

2.播放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听范读。

3.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赛读活动,比一比谁读得更流畅,读得更准确,如果能读出节奏感就更棒了。

4.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赛读活动。师生针对学生读得好的地方进行点评和学习。

1.学生自由朗读对韵歌,读不准的字音可以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和同学,最后再读几次。

2.学生认真倾听,看一看刚才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自己哪些字音读得不准。

3.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自主练习,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请读得好的同学示范,听一听怎样读出节奏感。

4.每个小组选代表参加比赛,倾听的同学要学习同伴读得好的地方。

2.读一读,圈出本课的7个生字。

一二三四五,

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上下,

日月照今古。

3.照样子说一说。

天地天对地。

上下____对____。

日月____对____。

今古____对____。

三、借助动画,集中识字(用时:10分钟)。

1.播放动画(全文中7个要求会认的字反复闪烁),教师引出认字活动,并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生字。

2.游戏巩固(动画中金娃手拿7个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认读7个生字。

3.游戏扩词。(动画中木娃要求小朋友们为7个生字伙伴找词语朋友)。

1.学生仔细观察动画中闪烁的“一、二、三、四、五、上、下”七个字,大声读出字音,如果自己读不准,就听同学读。

2.学生认真看清金娃手中的字卡,大声读出字音。如果遇到问题,本组同学要主动帮助同伴认读。

3.小组选择喜欢的生字,开火车扩词,尽量说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词语。

4.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认识的词语最多。

一干二净三心二意。

一来二去三三两两。

四、借助动画,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

1.播放动画(动画中水娃推出田字格图片,为大家介绍田字格各部分名称)。

2.播放动画(动画中火娃集中出示“一、二、三”),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生字的共同点。

3.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三个生字,看一看每个生字的“横”分别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并组织学生练习书写。

5.播放动画(动画中火娃书写“上”字),引导学生找出“上”字中新的笔画。

6.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老师的范写,并完成书后练习。

1.学生认真观察,知道田字格中间有横中线和竖中线,又分成四个小格,分别是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2.学生认真观察,知道“一、二、三”都是由“横”组成的,书空练写“一”。

3.学生观察,一边观察一边说一说“一、二、三”的“横”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练习书空。

4.学生认真观看老师范写的每一笔,在书中田字格中完成“一、二、三”的书写。

5.学生认真观察“上”字,知道“上”字中出现了新的笔画“竖”,并书空练写。

6.学生观察之后知道“上”第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自主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