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之力读后感(优秀5篇)

小编:念青松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心之力读后感篇一

阿伦·瓦兹所说的,翻译成《金刚经》里的一句话,中国人可能更熟悉: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心不可得——你无法抓牢生活,就像你不能将一条河放在桶里带走。想“拥有”流水,你必须放手让它走、让它奔流起来。

现在心不可得——为了了解音乐,你得听音乐。可是只要你开始想着“我正在听音乐”,你就已不在听音乐。同样地,当欢乐的高潮到来时,你在全然地感知它,只有欢乐消退或者即将过去,你才会升起“刚才那一刻真的很快乐”的念头。

未来心不可得——明天以及有关明天的计划有可能一点意义也没有,除非你充分地与当下的现实接触,因为你生活在当下而且只有生活在当下。

当然,阿伦·瓦兹只是说出了事实。这个事实是如此简单以至于用逻辑即可推演,也并不难理解;这个事实又是如此困难以至于当你的意识能够完美地理解时,你是否能够真正地放下?如经中所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心之力读后感篇二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细微之发梢,宏大之天地”。开篇即述心力之大小,小者发梢,大者宇宙。心力即胸襟、抱负、志向。心力愈大,志向抱负愈大,心力愈小,则抱负志向愈小。今有缘得闻毛主席二十四岁之佳作,心生惭愧,感自身心力之藐小,如荧光之于皓月。

幸感而立之年,得遇阿弥陀佛之光明,开其心窍,以六字名号,登往生之大船,一心不转,一心不退,往生西方极乐成佛,本世之愿也。我辈先师张锡纯曾述“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作为,以自身温饱计则愿力小,以济世活人计则愿力大”,我辈医者,当以治病救人,传承发扬中华传统医道为己任,孜孜不倦,笔耕不辍。而我们作为莲友中医之医者,当以‘济人身,济人心’为己任。济人心,当以佛法为道,除贪嗔痴三毒,释本我之佛性,发菩提心,教人念佛,共生极乐。济人身,当以治病救人,厚德济生为己任,宣健康之理念,强国人之体质。二者缺一不可,如此可身心安泰也。

强国当以强国人之心,强身当以强人之心神。当今社会越来越物质,人心愈加浮躁,致使人人追求物质,而人心逐渐被贪嗔痴三毒所蒙蔽。佛曰此乃五浊恶世,娑婆世界,人人烦恼满地,各有知见,见解歪曲,疾病、灾难种种纷至沓来。如何在贪嗔痴三毒弥漫的世界中解脱出来,唯有靠佛力,靠阿弥陀佛之大愿力,以六字名号为主体,洗涤自身、社会的心性,释放其本性光辉——佛性。如此可改天换地,强国乃至世界。

今之体质如此,与各种营养,错误西医之教化,息息相关。每天一斤奶,健康中国人,牛奶有营养,以奶代水,海鲜有营养,则以生吞活剥为快。如此错误理念导致心性愈加之残暴,寒积愈加之严重,日积月累,身心无有慈悲、健康可言,身心疾病,终有爆发之时。加之现代不正确西医之教化,种种指标、检查、手术、放化疗,进一步破坏人体之正气,荼毒人体之心灵,种种未见、未知之怪病越来越多,人民之负担愈重,国家之支出愈大,我辈医者,不得不察啊!

心之力读后感篇三

上个世界有个动物试验,好像是指使受试老鼠打吗啡之类的兴奋剂,让它在一个轮子上跑。跑的越多,兴趣剂也打的越多。可怜的小运动在轮子上跑,开始还知道吃饭,后来太快乐了,不断地断,跑到力遏而亡。

本书也许能给我们个答案。作者算是两教皆通(___、佛教禅宗),也形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本成书几十年前的作品,今天看来仍然很能启发我们。

读需要些基础

机缘巧合,我最近6个月一直在听佛经,看宗教方面的书,之前也读过___和禅宗的书。读完书仍然用了整整一天的时候,或许与我根器比较差有关系,但是想从书里了解更多,读者仍然需要具备一些宗教基础知识。

诸多一体两面

想拥有强烈的快感,那么我们就必然会易于体会到强烈的痛苦,两者在某种意义上必然交替出现。质疑快乐是种刺激,只有不断增加,否则我们就会感觉乏味,如此会让感官变得麻迟钝,之后多半转化为痛苦。这就意味着,我们越是把生活当作是愉悦的享受,越是在毁灭它。

与些相同,死亡如同出生一样是生命的必然组成部分,想把死亡排除在生命之外,就是在跟生活对着干。

狂心暂歇的必要性

很多人有钱但不快乐,他们一直在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某种意义上,他们没有真正的活着。不少人退休后反而感觉很无聊,不得不重返工作岗位。

按佛佛教的说法,一般人不断用内在六根追逐外在六尘,永不满足,狂心不止,不能停步——太痛苦了。

也许停下狂心,不看未来,不看过去,才有可能体会真正的人生。这可能就是佛陀说的:“生命只在呼吸间”的意思。

人我不别,天地合一

按佛教的说法,人之所以有烦恼就是因为我有,之后有我所、我执。把自己与世界区分开之后,烦恼变来了,所以佛教讲“无我”。本书里讲了___里“与父原为一”也意味着没有一个我可以交出去。无我,才有可能更好的体会世界、体会当下。

最后提一句,本书翻译确实到位,我自己业余时间也在从事类似工作,能看出作者的全身心投入。

心之力读后感篇四

有则笑话说的是普通市民的烦恼:有人在火车站错过了火车,心情郁郁,决定去喝杯咖啡。走进咖啡厅发现当日推荐咖啡已经售完,只好买了一杯价格昂贵的特调咖啡,看看价格,心情愈发好不起来……笑话看起来好象是“倒霉蛋的小麻烦”,令人忍俊不禁,但是现实生活中除了过不去的难关,困扰人们的也不过是这些琐碎无聊的小事而已。

现代人发明了“心塞”这个词,可是心到底是被什么塞住了呢?或许不过是心情这只姿态柔软的虫,无法顺利地通过某些事情,才带来了许多的痛苦与烦闷。能够___这些情绪的,恐怕只有现代科技带来的各类享乐了。所以,你会发现压力越大、加班越多的白领,越会频繁地组织聚餐或者派对,好像吃喝玩乐就能让自己释放压力。而事实上,即便到了休闲交际的场合,很多人也不过是各自低头划手机或者沉溺于平板电脑的小游戏中。

早在1951年,美国哲学家瓦兹便于《心之道》一书中警告过读者,现代人产生幸福感的心理机制过分依赖于大脑、依赖于对感官的剥削,这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它必须要么生产出越来越多的欢乐,要么垮台。”他拿来警醒读者的现代人形象,是一个每时每刻都对手提收音机爱不释手的人。联想60年后的今天,我们确实无时无地不低下头看手机,好像攥在手里的才是某种力量的源泉。

哲学无法预测未来的科技和时代的变化,但是却能预测到人心的走向和思想的歧途。人们不再需要问路,不再为迷路而忧愁,只需要坐在车里打开gps,好像一切就迎刃而解;人们不再需要“多余”的社交,即便在人流密集的健身房,也可以带上耳机,目视屏幕,按照自己的节奏奔跑;人们不再感受到孤独,因为只要打开手机,就有无数的朋友在和你分享他们的照片、生活状态甚至每餐吃了什么……大量的信息涌来,让你相信自己可以碾压、掌控心情这只虫。然而在瓦兹看来,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它的解决方法是制造出更多的欲望,而这将会导致不可逆的感官的钝化以及大脑的疲累。瓦兹告诉读者,要相信身体的本能智慧,并且把矛头指向了大脑听命于的那个自我意识,也就是我们每个人脑海中的“我”。被“称作‘我’的那个东西——事实上是由持续变动中的经历、感受、想法和感觉构成的一股流。然而因为这些经历包含记忆,我们就有了‘我’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事物的印象”。瓦兹深刻地指出,我们心中非常固执地保有的那个“我”,是造成不安和焦虑的罪魁祸首,而意识到这样一个“我”的虚幻性,则是通往解决之道的智慧。

这是从东方智慧中提炼出的哲学理念:如果你不那么关注自己,那么没什么可以困扰你。拥抱当下的时刻,超越焦虑,就可以找回心灵的平静。那只小小的虫还在那里,别做个笼子困住它,任它来来去去去,就像是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得到和失去的次数多了,思想的道路反而更通畅了。

心之力读后感篇五

作为瓦兹畅销不衰的经典作品之一,初版于1951年的《心之道》在北美亚马逊上至今依然位列“现代哲学”类销量榜榜首。译者李沁云现为纽约大学东亚系讲师,同样也是一位禅修者。她在译者序言中说,《心之道》不但是解决不安全感和焦虑问题的终点,更是读者可以借其理路而继续探索禅法奥秘的一个起始点。无论是否信奉佛教、禅宗,生活于现代世界的我们都有可能从中获益,超越焦虑,到人的自身内部去找回心灵的平静。

与克里希那穆提一样,阿伦·瓦兹也是向西方介绍东方哲学的主要介绍者,他不执着于某种宗教,而是总体地从心灵的角度向人们播撒一种超越的思想。从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受欢迎的程度来看,瓦兹并不逊于克里希那穆提,而且他的书都是自己的手笔而不仅仅是讲座只言片语的记录整理,能更加系统地向人们传达从日常解脱的东方哲学思想。

其实,瓦兹用来对治现代人来自生命深处的不安与焦虑的办法,也是一千五百年前中国禅宗初祖的安心之道,是禅法的基本理念。不仅是禅宗,佛教的所有修行方法都教人向自己的心内去求,不安和焦虑,都是心的问题。瓦兹的安心之道就是回到“心”本身。不过,虽然他的主要思想来源于禅宗,瓦兹讨论问题的视野却并不局限于禅宗。

瓦兹的个人经历颇为“复杂”,也许正因为此,他的思想也更接近克氏的融会贯通。青年时期,瓦兹参与了伦敦的“佛教会”,其间并与与铃木大拙有接触,他1936年出版的《禅的精神》可以说是对“对铃木大拙早期著作的普及”,1957年出版的为西方读者讲解禅的历史的《禅道》仍然充满了对铃木大拙作品的广泛征引,这足以说明铃木(日本禅)对他在禅学研究道路上的影响。1938年婚后瓦兹随妻子移居美国纽约后,亦跟随日本临济宗禅师佐佐木指月研习禅法。然而,瓦兹拒绝被任何一种思想框架框住头脑,他后来并没有成为一个日本禅的僧人(据说,他也因为不按照禅宗教义定期打坐而受到过铃木大拙等佛教界人士的抨击),而是去了伊利诺伊州的一家英国圣公会系统的神学院,在那儿研究___经典、神学和教会历史。从神学院毕业之后,他有过短暂的圣公会牧师生涯,并曾任教于美国亚洲研究学院 ,之后又于五十年代中期,成为了以写作、广播和演讲为生的自由职业者。对东西方宗教和哲学的融合,贯穿于瓦兹的求学和职业生涯之中。其生前出版的著作涵盖了禅宗、道教、印度教、___神学、宇宙论、心理学、精神治疗等广泛的领域,而并未局限于单一的宗教或学说。在《心之道》中同样如此。

瓦兹在考虑引起现代人焦虑的问题时,虽然参考了佛陀“四圣谛”以及禅门公案等内容,但同时也结合、分析了科学、___教义、经院哲学、印度吠陀教(“瓦兹遵从的策略并不局限于佛教,而是回到了印度吠陀教先知者的最古老的洞见:剔除不真实的,那么留下来的就会是真实的”——见导读)等方面的内容。他并不是就禅而说禅,而是将它作为一个起点,从更加广泛的文化、哲学角度来探讨现代人心与脑的问题。

在《心之道》中,瓦兹并没有给出实用主义的消解焦虑的方法,而是努力纠正人们的妄念,使读者从本源上察觉焦虑形成的原因。在作者看来焦虑的源头就是一些自我矛盾的分裂(当下与未来,脑与身体,快乐与痛苦,感觉与意识,我与世界),痛苦或者说焦虑的正是这些想要分裂、掩盖的执念造成的。这本书就是在谈论这些执念的荒谬,要求我们重新回到当下,心与脑,自我与世界统一的生命状态(它不一定就是不痛苦的,但它一定是真诚平和的)。书的每一章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它们其实讨论的是一个问题,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并没有一个步骤指导人们怎么做可以减轻痛苦,作者认为人们恰恰应该接受生活中充满痛苦与不安全感的事实,而不应该拒绝和逃避它们。简单地来说,作者提供了一种看待生活的其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