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不足(8篇)

小编:笔舞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不足篇一

1.复旧引新,沟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课始出示: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986413 35628 65214 90088 ,目的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结合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4、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3.深刻体会保留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

4.重点比较2.5和2.50的区别。通过在数轴上的取值范围,使学生体会到2.5的取值范围在2.45~2.54,2.50的取值范围在2.495~2.504,虽然大小相等,但是精确度不一样,2.5表示精确到十分位,2.50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1.学生对于保留整数就是看十分位上的数是否满5,但对于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整数的逆向理解有些困难。

2.对于典型题中形如9.956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学生还是存在不知如何进位的问题。

1.加强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的含义的逆向理解,使学生深刻体会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

2.加强典型易错题的练习,消除学习中易出错、易混淆的问题。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不足篇二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学习之前,我先让学生复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三个教学重难点,即: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精确到什么位;省略什么位后面的尾数”这些要求的含义;表示近似数的时候,小数末尾的“0”必须保留,不能去掉;连续进位的问题。

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在创设情境环节,结合教科书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4、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注重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

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984≈0.98后,我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8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虽然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在求小数的近似数时却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最典型的就是他们忘了精确到哪一位,以为精确到哪一位就是看哪一位。还有些同学甚至“连环进位”,让他保留两位小数,他就把千分位、百分位、十分位的数都往前进一了。这不仅说明这些同学基础差,还说明了反馈练习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反馈,我们就不知道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也就不能帮助接受能力弱的同学,提升有巨大潜力的学生了。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不足篇三

本节课教学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材以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为素材,设计了三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先通过例1,引导学生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1.496精确到十分位,再通过例2,引导学生用同样大方法把1.496精确到百分位,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上面求出的两个近似数,理解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求出的近似数越精确。教材安排“试一试”与例题不同的是,这里取近似数的过程中需要把百分位舍去。并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通过探究、互动、总结、归纳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要注意结合具体情境求小数近似数,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求出的近似值越精确。

目标预设:1、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得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学生经验:学生已经掌握了把大数目改写成整万、整亿数和整数近似数的知识,为本节课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奠定了基础。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昨天老师到银行办事,听见一位老爷爷和储蓄员在争论着。原来老爷爷的利息单上写着税后利息:9.547元,储蓄员付给爷爷9.5元,爷爷硬要9.6元,你觉得付多少比较合理?

学生回答后,问这个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今天我们学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之后,你就会解决生活中这类现象了。(出示课题)

1.把下面的叙述换一种说法:

(1)1999年全国有小学生145371600人。也可以说:1999年全国大约有小学生(万)人。

(2)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299800千米。也可以说:光的传播速度大约是每秒钟(万)千米。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32□645≈32万 47□05≈47万

(1)独立完成。

(2)校对答案。

(3)说说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板书:求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法

(一)、出示例题:

例1.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

接着明确要求:

精确到十分位是多少亿千米?

精确到百分位是多少亿千米?

精确到整数是多少亿千米?

然后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表意见,说出结果及想法。

1、精确到十分位

思考:精确到十分位就是要保留几位小数?

(1)学生独立探索。

(2)小组交流。

(3)反馈:要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数,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9满5,进一。

1.496亿千米≈1.5亿千米

讲解: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一位小数。

2、精确到百分位

(1)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

精确到百分位就是要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数,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6,省略尾数后向百分位进1。百分位上9+1=10,满十又要向前一位进一。

1.496亿千米≈1.50亿千米

问: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为什么?

学生讨论:明确:不能去掉,去掉就不符合要求了。

教师总结:0不能去掉,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3、比较精确度。

问:1.5和1.50哪个更精确?

学生讨论后汇报想法。

想法1:1.5是精确到十分位的结果,1.50是精确到百分位的结果,所以1.50比1.5更精确。所以1.50末尾的0不能去掉。

想法2:近似值是1.5的两位小数在1.45-1.54之间,而近似值是1.50的三位小数在1.495-1.504的范围更大,所以1.50比1.5更精确。

4、精确到整数

(1)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

精确到整数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数,要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4,

省略小数点后的尾数。

5、教学“试一试”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比较与刚才例题的区别,进一步明确什么时候应四舍,什么时候应五入。

(二)小结:

教师提出问题:求小数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

(1)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

如果要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2)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三)、教学“练一练”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电评时引导学生在两方面进行比较:

(1)按不同精确要求求近似数的比较。

(2)取一个数的近似数与把一个数改写

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的比较。

第二小题练习完毕后,再要求学生把改写后的小数和求出的近似数分别放入原来的语言环境中读一读、比一比,体会到用“万”作单位的小数及其近似数的应用价值。

1.填空:

①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根据需要用()法保留小数数位.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

②近似数的结果一般地说6.0要比6精确.因为6.0表示精确到了()位,6表示精确到了()位,所以6.0后面的“0”不能丢掉.

2.判断题(用手势表示“√”或“×”)

①3.97精确到十分位是4.0。()

②把9.996精确到百分位是10.00。()

③8和8.0的大小相等,它们的精确度也相同。()

④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应该去掉。()

3.“练习七”第五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检查反馈。

说明:把王强身高精确到百分位,体重精确到个位,让学生体会到实际应用中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近似数的精确程度。

4、“练习七”第6题。

(1)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说说哪组的两个数是等值。哪组的两个数是近似。

(2)独立填写后再组织汇报交流。

5、“练习七”第7~8题。

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

6、解决前面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9.547元≈()元

5.小数的近似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课余留心观察,看什么地方有了小数近似数,下节课来大家交流。

“练习七”第4题。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

1、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课始,先让学生明确探索的目标,给学生以思维的方向。课中,引导学生从求整数的近似数迁移至小数,使学生的探索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展开,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2、新课程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我认为在特定的课堂时空中,要让没有多少探索经验和能力贮备的学生完全自主地“找”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也实在有些勉为其难。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适度地加以引导,做到了放得“开”,收得“拢”;放得适度,收得自然。

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同时有效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不足篇四

课本73页例1

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地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小数的位数,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2、通过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734562 38460 50074 10274

让一位学生说出求近似数的方法。

2、下面的空格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32()546≈ 47()03≈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那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掌握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1、课件显示例1图。

他们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近似数的?

(1)保留两位小数

师板书:0.984≈0.98 保留两位小数

用什么方法?(四舍五入法)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四舍五入

引导学生说出: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把第三位数省略,因为第三位小数小于5,所以舍去。

(2)保留一位小数

师板书:0.984≈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几位不同做法的学生上黑板写:0.984≈0.9,0.984≈1,0.984≈1.0.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接着让做对的同学谈自己的想法: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第二位小数上的数字8大于5,向前一位进一,末尾的0不能去掉。

(3)保留整数。

师板书:0.984≈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出想法。

小结: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1、课本74页做一做。

2、课件显示填空题。

3、课本练习十二第一题。

4、课件显示判断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本练习十二第2、5、6题。

在上本节课之前,已经观看了几次本班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们大概有所了解,发现个别学生的纪律稍有点散漫。为了使全班同学们能够进入一个好的积极的学习状态,我并不急于先上课,而是把那些慢悠悠的,表现不佳的同学的积极性做了调动,同学们的上课精神开始集中了,但是已经占用了上课的三分钟时间。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在学生掌握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方法基本相同。因此我设计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复习题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在探求新知部分同学们掌握较好,但是因为时间关系,原先设计的练习题未能全部完成,有些遗憾。

纵观整堂课,发现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1、授课语言不够生动灵活,过于单调生硬,未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不够高。

2、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造成提供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较少,未能达到充分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效果,造成有个别学生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理解得不够深刻。

3、课前准备不够十分充足,造成对时间分配地把握不够准确,而且练习量相对少了一些,未能更好的巩固本节课的教学知识。

上好一节不容易,不但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还得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不足篇五

结合学生上节课所存在的问题与典型错误,课前我引导同学先回顾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明确题意,精确到哪一位便看这一位的后面一位上的数。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舍或向前一位进一。在练习题中回顾并总结方法,同时引出四年级上册的改写题作为新知的铺垫。唤起学生对读数、分数级这些旧知的记忆,以便用于本堂课的学习与探究之中。作好这些铺垫之后,新课的学习便是水到渠成了。

在新知学习环节,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分数级明确大数中有多少个万或是亿,从而能快速准确地将一个大数改写成以万或是亿为单位的数,并运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保留到指定数位的近似小数。

在练习中,学生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改写后忘记写单位“万、亿”,导致将数字缩小了万或亿倍;

2、根据不同符号(约等号和等号)来确定是改写近似数还是准确数;

3、对基础题的变式练习,如3.003亿=( )万,计数单位变小,数字要乘一万。

在接下来的练习讲评课中,要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加入有针对性的讲解与提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将一个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小数。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不足篇六

1.情境化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新知时,利用豆豆身高的近似数来引入:豆豆的身高是0.984 m,三位同学的回答不同,通过说法的不同引出争论。通过引导,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小组交流中把思维充分暴露出来,加深学生对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方法的理解。

2.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

学生理解了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出这些语句,小结后让学生熟读。通过让学生试着把豆豆的身高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这样逐步过渡,让学生找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3.通过质疑,引发思考。

在比较近似数1.0与近似数1谁更精确些时,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明白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突破难点。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同学们出现较多的问题是不能准确写出符合要求的小数:比如4.985要求保留两位小数,错写成一位小数。还有,学生对小数不同数位的对应位置还不够熟练。

再次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引导学生思考,纠正学生错误,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小数不同数位的对应位置的理解,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不足篇七

学生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掌握较好,基本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然而对于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不乐观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以前学生学过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而今天所学的是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这就增加了难度,学生不知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该如何处理。

2、前面刚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学生往往把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相混淆,错把改写当成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针对以上情况,解决办法:一方面给学生讲清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方法相同,后者的改写是移动小数点,其实前者也是移动小数点,只不过运用了我们后面所学的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点后面的零去掉了。另一方面,讲清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有什么区别:求近似数需要省略后面的尾数,所以求的是一个数的近似数;而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或八位,加一个单位就可以,没有大小的改变数的大小;

3、多讲多练,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自悟。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不足篇八

已学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反思内容:学生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掌握较好,基本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然而对于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不乐观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以前学生学过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而今天所学的是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这就增加了难度,学生不知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该如何处理。

第二:前面刚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学生往往把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相混淆,错把改写当成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针对以上情况,解决办法:一方面给学生讲清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方法相同,后者的改写是移动小数点,其实前者也是移动小数点,只不过运用了我们后面所学的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点后面的零去掉了。另一方面,讲清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有什么区别:求近似数需要省略后面的尾数,所以求的是一个数的近似数;而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或八位,加一个单位就可以,没有改变数的大小。

第三,多讲多练,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自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