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社工作计划

小编:曹czj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声乐社工作计划篇一

1.针对少儿的心理,生理等特点进行专业化音乐启蒙教育。

2.因材施教,利用音乐特有的形式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信心,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人生观。

3.开设音乐基础课,给孩子以智慧,勇气,自信,欢乐以及父母般的关爱。

本中心训练课程包括:

1.少儿基础歌唱发声技巧

2.试唱练耳

3.节奏模唱

4.歌唱舞台表演

5.歌唱形体训练

6.辅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及少儿声乐考级等

具体练习内容:

1.儿童声乐呼吸练习

2.儿童声乐咬字吐字练习

3.儿童声乐面部自然放松练习

4.儿童声乐打开喉咙练习

5.儿童声乐形体站姿练习

6.儿童自信心方面的培养

7.儿童歌唱表现力的培养

关于少儿声乐考级的训练:

声乐考级自1995年开始,至今已有非常成熟的考试模式以及考试曲目。如今,我们的课程以《全国少儿声乐考级曲集》这一套书为依托,对于5—7岁的孩子以学习第一至第二级的歌曲为主,对于8岁以上的孩子采取因人而异顺级或跳级的教学方法,最后再在考试前挑选具有能力参加考级的学生,通过考级增加孩子的自信及能力,使其健康成长。

另外,本中心每期都有汇报演出,欢迎各位家长及音乐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并监督,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充满歌声的快乐童年吧!

声乐社工作计划篇二

使学生明确歌唱的发声原理,了解有关声乐常识

1、了解歌唱的发声原理,在练声和歌唱中使学生真正理解并运用。

2、打开牙关,稳定喉咙的位置歌唱,解决歌唱中的基础问题,从而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

1.指导学生体会正确呼吸方法

2.指导学生正确的咬字状态

让学生打开歌唱通道(打开牙关,放下喉头),积极的歌唱,并形成循序渐进的良好歌唱习惯。

钢琴、多媒体设备、谱架、音响

(一)简要地介绍歌唱的发声原理(气息冲击声带产生声音,通过人体共鸣器官打开和运用,声音扩大和美化)

呼吸原理:腹式呼吸法,体会自然叹气时小腹的收缩力及腰部四周的扩张力。

运用共鸣腔体全身歌唱的原理:感受和体会打哈欠时的自然状态找到共鸣腔打开的感觉。

(二)实际操作训练

1.歌唱发声中的发声训练;

(1)5 4 | 3 2 | 1 —‖

u……………………

(2)1 2 | 3 2 |1 —‖

u……………………

(3) 1 2 3 4 | 5 4 3 2 | 1 —‖

u……………………

(4)5 5 |3 3 | 1 1 ‖

u o u o u o

训练要求:

(1)练习速度:中速稍慢。

(2)同无声的呼吸练习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用叹气时的感觉使气息支持发声。

(3)与打开喉咙(打哈欠的状态)的练习相结合。

(4)喉头稳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贯。

(5)练习4,由u过渡到o母音时,喉、咽腔打开的状态不变,只是嘴由小圆形张开得稍大些。

训练方法:

(1)老师示范,提出要求,讲解练习的要点;

(2)学生按要求做发声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2.歌曲练习(对上学期内容回顾和巩固)

《花非花》、《大森林的早晨》、《大海故乡》、《红豆词》

(1)作品分析:《花非花》

曲调优美,形式短小,连前奏在内,只有10小节。白居易的诗给人以朦胧感,黄自的音调更好地表现出这种意境。白居易的《花非花》节律规整,奇丽缠绵,为千古传颂之佳作,而黄自的音调则完美地再现了原作的意蕴,该曲不愧一首短小而精美的艺术歌曲,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歌曲继承了诗的意境,节奏平衡,旋律委婉,含蓄,带叙述性。结构为四句体单乐段形式。第一句的动机,强调“非花”的“非”字,后半句上四度模进,再强调“非雾”的“非”字,一开始就描绘出这覆盖着一层薄纱的意境。第二句结束在属音上,是进一步的叙咏,后逐级下行,后为平述的音调,具有谜的色彩,也增加了“问”的期待。第三句转折,由低向高婉转上扬,好似春梦,并非春梦。第四句由高向低趋于平衡,看似朝云,却非朝云。最后,恬淡地结束,追惜、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2)《红豆词》(清)曹雪芹词;刘雪庵 曲

歌曲为多句体乐段结构。全曲以第一乐句的节奏型为基本节奏贯穿、发展,这种数板式的节奏型加上环绕型的音调进行,似吟似诵地表达了含蓄的情感。歌曲最后两乐句与开始两乐句相同,前后的呼应增强了全曲的统一性,也进一步艺术地体现了相思之情。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表达作品的情感和美感,而不能一味的最求方法。

教学难点:歌曲气息的把握;开口音、高音的喉头位置及歌唱的高位置。

解决方案:加强母音的练习,认识并掌握开口音、高音的喉头位置及歌唱的高位置。

《大森林的早晨》

《大海呀故乡》

3、学生演唱一遍,老师指出学生演唱时存在的问题,并纠正。

4、学生再次完整地演唱一遍。

(三)小结:明确声音的发声理念,并尽可能地在今后的声乐技能实训课中循序渐进地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以准确真挚地表达作品内涵和艺术魅力。

(四)布置作业:

《绣荷包》

《嘎哦丽泰》

《红豆词》

《点绛唇,赋登楼》

《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

声乐社工作计划篇三

本册教材从六大主题入手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内容贯穿抒情歌曲、歌曲艺术处理、音乐剧、国粹—京剧、西南地区的民族歌曲、海南本土风情民歌、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分单元、分板块地进行阶梯教学。

八年级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听流行音乐,正处在变声期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演唱,这跟他们青春期心理与生理的变化有关,因此,我想多让他们聆听音乐也是一种学习,在聆听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音乐视野。通过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让八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音乐歌曲,尝试做音乐老师来教同学唱歌,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学教能力。在教学的方式我不会像以前陈旧的教学模式只教学生学完歌曲就行了,我会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用肢体表演来展示歌曲的内涵,结合“说、唱、跳、演、人声伴奏”等形式进行,做到完整的音乐剧表演,全面开发学生的方面的能力,培养独特的艺术感觉。

1、在原来音乐课唱歌习惯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加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追求思想与艺术的统一。

3、力求课堂上把“听、唱、认、写、动”贯穿于其中,提高音乐素质。

4、做到准确轻声的歌唱,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力求发声准确而且清晰。

1、表现要素:

c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d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情绪与情感:

a听辨不同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b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声乐社工作计划篇四

2、第一周09、10级学生调整专业课教师并排出小课表;做好老师学生工作,落实双选制度。

3、第3—4周落实上学期不及格考生补缓考;

4、第三周进行新生专业汇报,安排11级学生专业课教师。

2、课堂教学检查(不定期,随时抽查);

3、教研室公开课(贾洪菊、王江、邓锰、赖月娟等);

4、第五周至十六周互相听课学习(每学期4节)

5、分组听评课,互评有评语总结并讨论学习;

1、开始进行本学期和下学期本科新大纲的修订;

2、第14周做好下学期教材的征订工作;

4、12月份举行实训周,09、10、11级以年级为单位举行“年级音乐会”(钢琴、声乐一同组织)。

5、讨论本科声乐主修专业设置及教学计划修改。

6、第19周09、10、11级安排组织专业课期末考试;

1、加强教研室专业教学制度建设

结合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教学大纲与各位老师展开学习讨论,以求小课教学内容能够与大纲相统一,各位老师之间相统一;并逐步实现规范教案教学进度表的合理填写、音乐专业实践考查课考试要求汇编(总)、音乐专业学生双选及专业教师年度汇报(下学期)。

2、教学档案

每学期整理归档教学材料(课表、进度表、教案、教师科研),下学期计划对专业所开课程教材及资料进行收集,每学期学生与教师的演出、比赛、音乐会、名师讲学等实践教学活动的影像资料整理收集。

3、听评课:

第五周至十六周互相听课学习(每学期4节)分组听评课,互评有评语总结并讨论学习。

声乐社工作计划篇五

2、第一周09、10级学生调整专业课教师并排出小课表;做好老师学生工作,落实双选制度。

3、第3-4周落实上学期不及格考生补缓考;

4、第三周进行新生专业汇报,安排11级学生专业课教师。

2、课堂教学检查(不定期,随时抽查);

3、教研室公开课(贾洪菊、王江、邓锰、赖月娟等);

4、第五周至十六周互相听课学习(每学期4节)

5、分组听评课,互评有评语总结并讨论学习;

1、开始进行本学期和下学期本科新大纲的修订;

2、第14周做好下学期教材的征订工作;

4、12月份举行实训周,09、10、11级以年级为单位举行“年级音乐会”(钢琴、声乐一同组织)。

5、讨论本科声乐主修专业设置及教学计划修改。

6、第19周09、10、11级安排组织专业课期末考试;

1、加强教研室专业教学制度建设

结合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教学大纲与各位老师展开学习讨论,以求小课教学内容能够与大纲相统一,各位老师之间相统一;并逐步实现规范教案教学进度表的合理填写、音乐专业实践考查课考试要求汇编(总)、音乐专业学生双选及专业教师年度汇报(下学期)。

2、教学档案

每学期整理归档教学材料(课表、进度表、教案、教师科研),下学期计划对专业所开课程教材及资料进行收集,每学期学生与教师的演出、比赛、音乐会、名师讲学等实践教学活动的影像资料整理收集。

3、听评课:

第五周至十六周互相听课学习(每学期4节)分组听评课,互评有评语总结并讨论学习。

声乐社工作计划篇六

1、提高声乐演员的演唱水平,使其增加对歌曲的艺术处理。

2、通过训练,让声乐演员能够熟练掌握演唱技巧,形成正确、清晰的声音概念。

3、使声乐演员增强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4、为参加各种演出与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

(1)歌唱技能:每天上午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声乐练习

1、 “哼鸣”的基本练习

2、母音的练习

3、 连音练习

4、 顿音练习

5、 连音和顿音结合的练习

6、 保持共鸣位置不变的练习

7、 声音灵活性的练习

8、 结合字声练习(带词练习)

(2)声乐理论的学习、乐理视唱练耳、一定的键盘基础训练:

a.声乐演员要做好理论知识的笔记,如歌唱的姿势、呼吸、发

b.学习乐理知识,使自己具备正确的认谱、记谱、写谱和理解音乐、表现作品的基本能力。

c.视唱练耳练习,包括音程,和弦,调式,调性,节奏,节拍,旋律,视唱等。

d.声乐练习或演唱离不开键盘乐器伴奏,所以掌握简单的键盘基础是声乐训练必备的条件。

1、建立考勤制度要认真刻苦,严格遵守训练纪律,保证训练时间,不能随意缺勤。

2.声乐基本功训练采取单独训练和教员上大课的方法。

3.为了尽快提高声乐演员的演唱水平,在训练过程中,采取基本功训练与小练习曲、成品歌曲相结合的方法。

4.定期观看一些名家的演唱和音乐剧,通过不同的演唱风格和

艺术处理方式提高声乐组的整体演唱水平,开拓每位声乐演员的视野。

1、声乐组员在练声房不要大声喧哗,要保持屋内的环境卫生,爱惜钢琴。

2、声乐组员每天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按时训练,声乐组长做好考勤登记。

3、经常不参加训练或不遵守训练时间的组员,要给予适当的惩罚。

4、组员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

5、训练要积极、主动、刻苦,养成勤学苦练的好习惯。

1、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嗓子,适当地练唱,坚持每天练习最重要,绝对避免用全音量来练习。大声地乱唱,容易使歌唱器官受损。

2、在没有能力唱高音之前,切勿作高音练习,经常唱一组你最满意的音,选择曲目更要谨慎,不要唱不适合自己的曲目。

3、每次练习应有新鲜感,精神集中,感兴趣地练习。

4、练习时要多用慢的、短的乐句作为最初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