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大队工作内容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

小编:曹czj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地质大队工作内容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篇一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的通知》(国土资函〔2013〕504号),市国土资源局《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的通知〉的通知》(市国土资函〔2013〕94号)和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的通知》(市国土资发〔2013〕29号)文件要求,区国土资源分局迅速组建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党组成员、副局长,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党组成员、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为副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排查领导组,领导组下设七个大排查工作小组,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现将排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分镇对于该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一是有的还没有组织召开2013年地灾防治专项工作会,对2013年地灾防治工作还没有进行部署;二是有的还没有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三是有的还没有编制2013年度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和应急预案;四是有的对专(兼)职监测员管理不到位,部分监测人员电话不畅通,素质较差,责任心不强。

(二)部分防灾措施落实不到位。一是部分较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没有编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二是有的《预案》公示上墙制度没有落实;三是有的监测人员的监测装备没有落实到位;四是部分隐患点没有设立监测点;五是监测记录不规范。

(三)个别隐患点需作应急处置。一是新乐镇铜鼓村木姜岩危岩隐患点。该隐患点上几个巨石已悬空,随时有下滑的可能,危岩下的6户16人和房屋42间随时会有生命财产安全,对巨石应作应急处理;二是白节镇青风村新瓦房滑坡隐患点。该滑坡体上排水沟堵塞严重,严重影响水沟的截排水功能,同时该滑坡体上罗玉生户房屋后侧有巨石悬空,随时有下滑的可能,对排水沟和巨石应作应急处理。

(一)区国土资源分局排查工作小组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当地政府作了汇报,部分镇政府已及时组织召开了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会议,并对参会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二)对于预案公示上墙制度还没落实到位的,区国土资源局正积极对每个点的撤离路线等基础资料进行收集汇总,统一制作公示牌;监测人员装备问题,区国土资源局已落实资金进行统一购买下发;隐患点没有设置监测点的在国土资源所的指导下已逐一进行设置;监测记录不规范问题,区国土资源局已向市国土资源局汇报,市国土资源局已统一印发了监测记录本下发到各监测点,规范监测记录。

(一)在6月底前都还没有召开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安排布置会和突发地质灾害演练的镇,建议区政府进行通报,并责令其进行整改。

(二)对于存在监测人员素质低,电话不畅通的点建议镇政府加强管理,对于责任心不强的监测人员及时进行更换,保证监测人员履职到位。

(三)镇村木姜岩危岩,建议区政府督促镇落实资金并及时请专业队伍对危岩进行排危,确保危岩下6户16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镇村新瓦房滑坡,建议区政府督促镇落实资金及时对截排水沟进行清理,保持畅通。同时,对户及时落实避让搬迁。

地质大队工作内容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篇二

xx县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地质结构脆弱,地质灾害隐患点多、线长、面广,历来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频发。20xx年我县经过汛前的巡排查,现有灾害隐患点220个(不包含磨西、新兴),“4.20”xx地震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42个,遍布全县各乡镇,地理环境复杂,涉及群众众多。地质灾害类型多样,泥石流111处,滑坡45处,崩塌24处,不稳定斜坡39处,地面塌陷1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安排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县人民政府编制印发了《20xx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御预案》,成立了xx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组成,设立了综合协调、事故调查、现场抢救、治安防范、医疗救治、交通管理、善后处理和办公室等抢险救援工作组。形成政府主导,国土部门组织协调抓落实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参与的齐抓共管的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和机制,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0xx年5月27日,县政府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专题安排部署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同时,县政府落实了专项经费,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普及知识,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的防灾意识

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县国土资源局把加强防灾宣传、普及防灾知识作为重点,20xx年3月19日,县国土资源局组织了全县各乡镇分管地灾防治工作乡镇长和国土员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4月3日,县国土资源局在德威乡组织召开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汛前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会。县国土资源局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在xx桥广场开展了宣传日活动,通过对国土员、监测人员及广大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政策法规以及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等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切实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思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全社会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创造了人人关心地质灾害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群测群防体系建设。20xx年3月县国土资源局启动了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的填制,并对各乡镇应急避险场所及撤离路线进行进一步落实,发放两卡一表2万余份,安装制作地质灾害隐患点标识标牌100个。

2.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汛前,县国土资源局同各乡镇人民政府、全县在建工程项目、矿山企业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细化。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动态巡查和灾情(险情)速报制度,发现地质灾害隐患要及时上报、及时处置;一旦发生险情或灾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领导亲临现场、靠前指挥,避免地质灾害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

3.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拉网式排查。根据省、州工作安排,县国土资源局会同驻泸汛期督导员,在汛前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同时各乡镇发动驻村干部、群众及专职监测员随时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逐一落实监测责任人和具体监测人,对原有的监测人员进行核对排查和必要的调整,做到“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

4.严格落实汛期各项制度。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等制度。

(一)项目基本情况

我县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项目共分为九大类,建设资金共计2.0255亿元。分别为xx州xx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项目、xx州xx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国土资源应急能力建设、xx州xx县地质灾害勘查项目、xx州xx县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xx州xx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维护项目、xx州xx县地质灾害排危除险项目、xx州xx县2处重点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整治项目、xx州xx县2个重点城镇地质灾害综合整治项目。

(二)工作推进情况

1.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全县242处隐患点“两卡一表”更新工作、监测责任人及监测人员复核及培训工作,该项目已完成。

2.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共160户(xx114户、xxx46户)。截止目前,已完成132户(xx114户、xxx18户),其余28搬迁对象已承诺在主汛期来临之前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主动搬迁。

3.国土资源应急能力建设。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整合资金,在田坝新区与县政务中心打捆建设。

4.应急排危项目。应急排危共计5处,包括泸桥xx子村二组滑坡、泸桥镇押卓庄子村斗地沟泥石流、冷碛镇和平村小藏避不稳定斜坡、兴隆镇和平村瓦板崖滑坡与田坝乡木角村木角小沟泥石流共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截止目前,已全部完工。

州xx县地质灾害勘查项目。已全面完成3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勘察工作(该项目由州国土资源局实施)。

6.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根据评审情况,专家同意取消了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将对其余30处地质灾害治理点(xx县24处、含海螺沟6处)进行工程治理。我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将30个点分为六个标段开展工作。4月26日完成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抽签工作。截止目前,已有13个点进场开工(不含海螺沟分局6个点),其余各点正抓紧开展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待完成调查后进场施工。

州xx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维护项目。该项工作将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完成后启动。

8.小流域综合整治项目、重点城镇综合治理项目。小流域综合整治项目包括兴隆沟小流域、潘沟小流域。重点城镇综合治理包括泸桥镇重点城镇、田坝乡重点城镇。6月8日在州政务中心完成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机构比选工作,确定四川兴诚信工程造价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招标代理机构,力争7月20日进场施工。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人员防灾技能有待加强;全县没有从事地质工作的专业人员,地质灾害防治的经济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技术水平偏低。监测预警监控手段单一落后,缺乏有效技术支撑,严重影响防治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有待加强。部分群众缺乏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避险知识和技能不足,自我保护和主动避让意识较差,仍有部分房屋建在地质灾害隐患点上,给国土部门防灾监测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三)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推进困难。一是项目征地、协调工作难度大;二是部分项目设计与现场实际不符,导致无法施工,影响工程进度。

(四)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弱,特别是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难以抵御地质灾害。

(一)精心组织,继续抓好排查巡查。按照省、州汛期地灾防治工作和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继续依托专业力量加强汛期地巡排查工作。

(二)进一步加快推进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实施。严格按照省、州的要求,加快推进地灾治理项目的实施,确保工程质量。

(三)加强值守,建立地灾快速应急机制。切实抓好地灾防治值班工作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加强地灾预测预报,确保上下信息畅通。

各位领导,在省、州国土资源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克服了“4.20”xx地震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的严重影响,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加强监测巡查、隐患治理,做到了“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查、事事有人抓”,实现了“平稳度汛、人员零伤亡”目标。今年我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更为严峻,加之xx新城、雅康高速公路、s211复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防治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困难挑战客观存在。我们将站在“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于泰山”的高度,科学研判形势,充分估计困难,周密制定措施,强力抓好落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防控,从单兵作战转向群防群治,从事后排危转向源头治理,牢牢把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动权,努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加强地质灾害动态调查,狠抓防范工作,落实部门联动防灾责任、坚持果断预防避让机制,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长效防治,深入扎实地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大队工作内容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篇三

一、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充分发挥机构职能

1、年初,大队下发了关于《关于调整安全管理相关机构的通知》,调整了各单位安全活动领导小组及专(兼)职安全员,更换了一批文化素质高、责任心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安全管理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安全管理人员的重要性。

2、全年共召开安委会四次,由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主持,贯彻学习局安全生产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讨论、研究、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对下阶段安全工作进行部署。

(二)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根据局《2020年安全生产管理考评细则》(鄂地质办[2020]8号)的相关规定,大队结合各单位实际分别对各级责任书予以修订,将全年安全生产任务、目标、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层层签订了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相关责任人的安全职责,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根据《安全生产法》、《湖北省地质局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规定,我队从实际出发,对《安全生产措施经费提取、管理和使用制度》、《劳动保护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安全管理人员岗位津贴考核、发放管理办法》等制度予以重新修订,待队安委会讨论通过后报职代会审定。

通过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了我队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有效提升了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六是建立跟踪帮教制,通过排查及时了解生产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或重复“三违”的人员,重点对该类人员进行宣教。

四、全面深入开展各项活动,扎实举措推进安全生产

通过开展“安全月”大检查,安全隐患得到整改落实,确保安全生产;

通过开展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不断完善应急机制,提升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6月26-27日,大队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了体检,对每个职工都建立了健康档案,通过全面细致的检查,达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的目的,确保职工以良好的身体状况投入到工作中。

(三)11月9日,大队组织全体职工开展了以“消除火灾隐患·共建平安社区”为主题的“119消防日”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本次消防宣传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及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五、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安全形势稳定

(一)推进安全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严把“三关”

凡是机台数超过3台的项目,安全科均到现场进行开工验收,督促项目部对机台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作业人员意外险购买情况,清查超龄人员,淘汰设备陈旧、老化的队伍,严把设备“入场关”、人员“教育关”、开工“验收关”。

2020年全队安全管理的重心是省外大型铁路定测项目,安全科将安全管理关口前移,对省外项目进行驻点式安全巡查,在项目轮流值守累计86天,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4张,停工令2张,清退不符合开工条件钻机4台,清退超龄人员累计18人,督促完成隐患整改16项。通过安全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确保了安全工作的重心始终放在生产一线,为全年的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三查”“三突出”,落实隐患整改

二是大队成立安全检查组进行全队范围的安全大检查,消除较大隐患;

三是安全科对检查出的隐患进行“回头看”,严格落实整改要求。

及时在生产一线了解安全意识淡薄、重复出现“三违”的作业人员,突出重点机台、重点人的隐患排查治理。

全队共开展各类安全检查45次,其中队领导带队安全检查18次,共查处安全隐患82处,隐患整改率达到100%,检查的内容进行了通报,各单位及时进行了回复,安全科组织进行了“回头看”。

六、加强外协队伍管理,确保安全管理全覆盖

四是建立了外协队伍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管理平台,实现了临时用工人员保险的动态化管理,全年累计更换意外险371人次。

七、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2020年我队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安措经费,使用安措经费16.7万元,保证了安全隐患整改资金的投入,主要用于安全隐患整改、劳保用品发放、安全培训及消防设施等。

八、加强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四是项目临时租用的车辆,必须对车辆证照、保险购买情况和车况进行严格审查,符合安全要求的方可租赁,并签订车辆租赁安全协议,明确双方安全职责。

通过加强设备设施管理和设备的保养维护,提高了设备安全保障能力。

九、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大队制订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包括1个综合应急预案、1个专项应急预案、10个现场处置方案,已在黄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队属各单位根据大队应急预案,结合其工程特点,制定了项目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并实施进行演练,通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提高作业人员处理应急事故的能力。

大队在安全月期间开展了消防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由专人现场演示abc干粉灭火器的使用及消防水带、水枪的拼接,在岗职工、离退休人员、小区居民依次进行了现场操作练习,通过开展此次演练,进一步提高了“灭火、抢险、救灾”的实战能力,有效增强了居民住宅应急救援的协同作战能力。

十、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一)2月29日,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我队进行安全生产许可证现场核查,充分肯定了我队安全管理工作,具备相关作业安全生产条件,已于3月22日取得安全生产证。

(二)我队已于去年11月23日通过了安全生产表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于今年2月正式授牌。通过一年安全标准化的持续运行,我队始终以推进标准化进班组为目标,推行岗位达标,通过集中培训与日常宣教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各项目部加强机台标准化资料的收集,在月度考核时,把机台标准化推进情况作为重点考核项。

十一、积极融入地方两化体系,建立安全管理网络

一是按局要求及时变更行业主管部门;

二是积极与黄石两化办交流合作,10月份完成了隐患清单的重新编制;

三是及时上报相关信息,接受上级部门的实时监控,通过自查自改自报,提升了隐患整改水平。一年来通过两化系统的有效运行,使我队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程序化、规范化。

一定要多读。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总结

路政大队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城管大队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执法大队工作总结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地质大队工作内容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篇四

通过对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地区和雨城区上里古镇地区(由雨城区市区沿318国道至芦山县沿途地区及雨城区市区至上里古镇沿途)的地质地貌特征的实地观察,使我们对课本上的地学知识有了从理论到实际的认识。更加深入的巩固了我们的地学知识,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该地区在土地利用规划和灾害治理方面的成功和不足。为将来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20xx年11月4日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飞仙关——芦山县沿途地区和雨城区——碧峰峡镇——上里古镇——白马泉地区(由雨城区市区沿318国道至芦山县沿途地区:茶马古道、猪儿嘴、陆王沟、老君岗、龙门溶洞、龙门乡红星村,以及雨城区市区至上里古镇沿途地区:太平桥、太平电站、陇西大滑坡、白马泉、上里古镇二仙桥)四、实习内容1、地区概况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距成都120公里,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它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有“雨城”之称。北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与南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面有成都、眉山、乐山3市,市域呈南北较长,东西较狭的不规则图形。概括起来讲,雅安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1]雅安市位于川西地槽区和川东地台之间,地壳运动剧烈。从震旦纪以来,历次构造运动为雅安地区遗留下北东向、北西向、南北向等多种走向的褶曲和断裂。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作用下,产生拉伸、压缩、剪切、弯曲、扭转等种类俱2全的岩石变形,构成歹字形、人字形、山字形等类型多样的构造体系。

地下水资源白马泉白马泉是典型的虹吸泉,其形成是由于山体外部的破碎带形成的孔洞和裂隙中侵透水流出,其中含有大量气体,液体与气体产生的震荡发出“嗒嗒”之声,犹如骏马奔驰的声音,故人们将此泉水称之为“白马泉”。由于水在岩层中渗透时,矿物质对水有过滤作用,溶解有益物质,大量的溪沟对地下水有补给作用,同时由于岩层中的多层裂隙作用,控制着水量,地温相对于大气温度来说,相对稳定,冬天时低温高于气温,夏天时,低温低于气温。所以这里的水喝起来滋味很好,而且温度合适,冬温夏凉。因为岩层对水体的作用,使水温保持在十几度,冬天比人体温度高,夏天比人体温度低,所以喝起来很爽口,并且也不会因为干旱而枯竭。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水相比于地表水有很多优越之处,地下水的分布范围广,其流量一般不受季节的变化的影响,在干旱地区、干旱年份的供水作用尤为突出。在地下水入渗及渗流过程中,由于岩层过滤,水质都比较纯净不易受污染,但当地下水被污染后,比地表水更难于净化。地下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一种数量有限的资源。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及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地下水的需求增加,首先是在一些缺乏地表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量而集中的开采地下水,很快引起区域性水位下降,出现地下水资源枯竭的现实威胁时,人们才会意识到地下水是一种数量有限的珍贵资源,必须查明数量,有计划的开发利用。白马泉被科学的利用于旅游开发,是对地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发,不仅保护了白马泉的水资源,还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

地质构造与地貌

单面山:猪儿嘴猪儿嘴是最为典型的单面山构造,是下第三系名山群地层,泥岩夹薄层粉砂岩,易分化形成土壤。其顺向坡长而缓,地质条件稳定,水系发达,土壤较为肥沃,适合农业开发利用。其逆坡土壤不稳定,易发生垮塌,其附件既不适合农业生产,亦不利于城建规划。在岩层中可以看见地下水出露,水流从逆坡流向顺坡,故在顺坡的底部容易找到地下水。

飞来石:龙门乡红星村在龙门乡红星村,可以看到大量的砾岩,当地的耕地均在砾岩表面风化形成的很薄的土层上。很容易看到,在红星村的周围山体均为泥岩,而此处的出现的很多砾岩沉积,此处应为典型的“飞来石”奇观,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如此大范围的飞来石都是极其罕见的。据老师讲解,此区域内大量出现“飞来石”可能是因为数亿年前的造山运动时,地壳板块活动,使同一山体的两边向旁边挤压,在巨大的外力作用下山体断裂产生的碎裂物质,在岩体断裂时弹射到当今红星村所处区域,散落到各地,形成现在所看到的“飞来石”奇观。这些砾岩大小不一,对于研究古代造陆、地质运动、地壳活动等有珍贵的科考价值。飞来石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当地的农业发展,零星分布的砾岩,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使得原先较为平坦的地区变得混乱,无法形成成片的土地,而且,此处“飞来石”中的岩石均为钙质岩类,石灰岩含量高,碱性偏强,在雨水的作用下,钙质物逐渐与土壤混合,致使土壤碱性增强,影响作物生长,使得该地区极不利于农业耕作。而因其地形限制,使得土地的合理规划也存在巨大困难。

地堑:陇西河太平桥地区两条大致平行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中间部分岩块下降,形成地堑。陇西河太平桥地区,岩层趋于水平,此处为龙泉院大石板断层和吴家山庙子岗断层的作用下形成的地堑地形。在桥下观察可以看出,该处岩层倾角较小,地质条件稳定,此处可以建造高速公路桥。稳定的地堑构造,也使得当地居民可以得到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当地农田布设紧凑,具有稳定的农业耕作环境。太平桥地区四周高,中间低,使得农田、居民点的排水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农田的周围有很多的排水沟,水利设施比较健全,农业发展和土地规划的现状都很好。

笔架山:上里古镇二仙桥站在上里古镇二仙桥上,可以看到不远处有很多个并不太高的小山,其形成是由于软硬岩层相间产生的差别风化,软岩层更容易被风化,而应岩层残留下来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整个连绵的群山和高下不一的山谷与山峰,看起来像笔架,因此被称作“笔架山”。该地区是白垩纪贯口组地层,多砖红泥岩及钙质粉砂岩。这个区域的地质环境较好,位于一二级阶地之上,有丰盛的土地资源。四处高两头低的地形,适于高灌低排,农业生产很是便利。此地为与单面山的裂倾坡,本不适宜耕作及居住,但仍能看到许多居民点为于山脚。总体来说,是由于山体有大量的植物覆盖,对水土的流失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得岩石不至于裸露在外,而且裂倾坡的坡度并不很大,相对比较缓。故居民点修建在山下能较好的调节室内环境,笔架山可以阻挡强烈的太阳光,减缓风的对流运动。于是,形成了非常有利于人们居住的“风水宝地”。

近两天的实习,使我更加深刻的巩固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知道了理论知识如何结合实际,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为人类造福。本次野外实习,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地质学与地貌学》与本专业的联系。这次地学野外实习丰富了我的眼界,看到了书本所讲内容,巩固了书本知识,还学到了当面对实际问题时,必须考虑到人文、社会、经济的各方面情况。要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在进行治理类似的地址灾害时,不仅仅是在治理,不顾其他诸如人文、社会、经济等方面,是不能取得由效的成果的,要多方面的考察,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确保在保护水土流失的大前提下,更多的应该考虑到百姓的生活,争取到百姓的支持,才能取得较好成绩,其措施才是长远的。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大自然的运动,大自然在上百万年的运动中,或者悄无声息或者剧烈的运动之中,改变着地球上的生物活动,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同时也创造了非常多的奇观为世人惊叹。从山体的褶皱、山体的断层,以及遗留下来的风化沉积物,我似乎看到了过去此地的地理形态,我似乎能想象到当时的情景。我想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只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前进,否则只能自取灭亡。在看起来并不是很大的区域内,我们看到了多种地质构造,地质奇观及一些灾害治理的工程。学到了很多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的知识,学会了辩证的看待问题,以及灵活的处理问题,还学到了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也在途中加深了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本次野外实习是我学习生涯中的一次重要体验,对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裨益。

地质大队工作内容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充分发挥机构职能

1、年初,大队下发了关于《关于调整安全管理相关机构的通知》,调整了各单位安全活动领导小组及专(兼)职安全员,更换了一批文化素质高、责任心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安全管理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安全管理人员的重要性。

2、全年共召开安委会四次,由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主持,贯彻学习局安全生产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讨论、研究、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对下阶段安全工作进行部署。

(二)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根据局《2020年安全生产管理考评细则》(鄂地质办【2020】8号)的相关规定,大队结合各单位实际分别对各级责任书予以修订,将全年安全生产任务、目标、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层层签订了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相关责任人的安全职责,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根据《安全生产法》、《湖北省地质局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规定,我队从实际出发,对《安全生产措施经费提取、管理和使用制度》、《劳动保护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安全管理人员岗位津贴考核、发放管理办法》等制度予以重新修订,待队安委会讨论通过后报职代会审定。

通过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了我队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有效提升了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三、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六是建立跟踪帮教制,通过排查及时了解生产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或重复“三违”的人员,重点对该类人员进行宣教。

四、全面深入开展各项活动,扎实举措推进安全生产

通过开展“安全月”大检查,安全隐患得到整改落实,确保安全生产;

通过开展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不断完善应急机制,提升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6月26-27日,大队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了体检,对每个职工都建立了健康档案,通过全面细致的检查,达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的目的,确保职工以良好的身体状况投入到工作中。

(三)11月9日,大队组织全体职工开展了以“消除火灾隐患共建平安社区”为主题的“119消防日”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本次消防宣传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及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五、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安全形势稳定

(一)推进安全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严把“三关”

凡是机台数超过3台的项目,安全科均到现场进行开工验收,督促项目部对机台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作业人员意外险购买情况,清查超龄人员,淘汰设备陈旧、老化的队伍,严把设备“入场关”、人员“教育关”、开工“验收关”。

2020年全队安全管理的重心是省外大型铁路定测项目,安全科将安全管理关口前移,对省外项目进行驻点式安全巡查,在项目轮流值守累计86天,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4张,停工令2张,清退不符合开工条件钻机4台,清退超龄人员累计18人,督促完成隐患整改16项。通过安全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确保了安全工作的重心始终放在生产一线,为全年的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三查”“三突出”,落实隐患整改

二是大队成立安全检查组进行全队范围的安全大检查,消除较大隐患;

三是安全科对检查出的隐患进行“回头看”,严格落实整改要求。

及时在生产一线了解安全意识淡薄、重复出现“三违”的作业人员,突出重点机台、重点人的隐患排查治理。

全队共开展各类安全检查45次,其中队领导带队安全检查18次,共查处安全隐患82处,隐患整改率达到100%,检查的内容进行了通报,各单位及时进行了回复,安全科组织进行了“回头看”。

六、加强外协队伍管理,确保安全管理全覆盖

四是建立了外协队伍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管理平台,实现了临时用工人员保险的动态化管理,全年累计更换意外险371人次。

七、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2020年我队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安措经费,使用安措经费16.7万元,保证了安全隐患整改资金的投入,主要用于安全隐患整改、劳保用品发放、安全培训及消防设施等。

八、加强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四是项目临时租用的车辆,必须对车辆证照、保险购买情况和车况进行严格审查,符合安全要求的方可租赁,并签订车辆租赁安全协议,明确双方安全职责。

通过加强设备设施管理和设备的保养维护,提高了设备安全保障能力。

九、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大队制订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包括1个综合应急预案、1个专项应急预案、10个现场处置方案,已在黄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队属各单位根据大队应急预案,结合其工程特点,制定了项目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并实施进行演练,通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提高作业人员处理应急事故的能力。

大队在安全月期间开展了消防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由专人现场演示abc干粉灭火器的使用及消防水带、水枪的拼接,在岗职工、离退休人员、小区居民依次进行了现场操作练习,通过开展此次演练,进一步提高了“灭火、抢险、救灾”的实战能力,有效增强了居民住宅应急救援的协同作战能力。

十、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一)2月29日,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我队进行安全生产许可证现场核查,充分肯定了我队安全管理工作,具备相关作业安全生产条件,已于3月22日取得安全生产证。

(二)我队已于去年11月23日通过了安全生产表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于今年2月正式授牌。通过一年安全标准化的持续运行,我队始终以推进标准化进班组为目标,推行岗位达标,通过集中培训与日常宣教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各项目部加强机台标准化资料的收集,在月度考核时,把机台标准化推进情况作为重点考核项。

十一、积极融入地方两化体系,建立安全管理网络

一是按局要求及时变更行业主管部门;

二是积极与黄石两化办交流合作,10月份完成了隐患清单的重新编制;

三是及时上报相关信息,接受上级部门的实时监控,通过自查自改自报,提升了隐患整改水平。一年来通过两化系统的有效运行,使我队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程序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