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线上送教心得体会

小编:曹czj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它们可以是对成功的总结,也可以是对失败的反思,更可以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语文线上送教心得体会篇一

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于是,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点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两年多的课改教学实践,我总结出点拨教学的三个方面。

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说《孔乙己》,我就从课文中找出可以把学生引到深处的东西,选择“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句子进行点拨,立片言以居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怜可笑可悲,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旧时代的小知识分子。

另外,我会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教朱自清的《春》,老师推敲那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了一些味道来:春天来了,春日融融,春水涣涣,山也变得明朗润泽了。还有的老师紧扣“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设疑点析:春天来了,太阳给人什么感觉?“红”字变动词有何含义?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由生活经验入手,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比较自如地把学联想到春天的色彩,欣赏了桃杏艳红、百花争妍的美,产生了明媚春光的那种温暖、欣悦的感受。

课堂点拨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加一把火。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采用艺术化的点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语文线上送教心得体会篇二

通过这次“国培计划”送训下乡的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在培训中有幸倾听了众多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精彩讲座,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

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本次培训给我许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数学老师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学习。

首先,教育学生,从爱出发。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平。

其次,如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数学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数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数学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大餐”!

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

二是关注数学,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乐学、爱学数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数学方法,体现数学课的灵魂,使数学课上出“数学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总之,这几次培训活动,使我收获颇多,同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也是种激励和鞭策。

语文线上送教心得体会篇三

20xx年x月xx日,我们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到xxxx学校进行统编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分别聆听了xx、xx等专家的讲座。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有对统编教材的编排特点的介绍,也有关于用好统编教材的具体指导,令我们对统编教材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可谓是受益匪浅。

通过网络培训,我发现统编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清晰明了的双线结构

这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与人教版教材最大的不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的首页,都清晰明了地注明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如六年级上册八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分别是:触摸自然、革命岁月、有目的地阅读、围绕中心意思写、保护环境、艺术之类、走进鲁迅;八个单元与人文主题相对应的语文要素分别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借助相关的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这样的编排,清晰明了,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各个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能力训练要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贴近学生生活的编排内容

部编版教材摒弃了人教版教材中一些学生感到艰涩难懂的课文,精心挑选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内容和知识板块,既贴地气,又具有时代气息,更加有助于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夏天里的成长》《盼》等。

3、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

部编版教材,不管哪一个年级,都增加了大量有关传统文化的篇章,如六年级上册,不仅有古诗词方面的内容,而且有京剧、书法绘画等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更好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部编版教材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每一册书的八个单元,都分别安排有一个独立的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如六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三单元,就安排了“有目的.地阅读”这个阅读策略单元,通过形式多样的选文和提示,让学生掌握有目的阅读的科学方法。而在第五单元,则安排了主题为“围绕中心意思写”的习作单元,让学生在精心挑选的课文学习中,深入浅出地掌握“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写作技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此外,注重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还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的内容编排上。部编版“语文园地”与人教版教材最大的不同,就是设计了“词句段运用”这个单元,通过引导学生体会特定语段遣词造句的巧妙,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快乐读书吧”对相关名著的介绍和推荐,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海量阅读的意识。

1、要有效进行新旧教材的合理衔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部编版教材,对于20xx年9月份入读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说是最茫然、最无所适从的。这是因为,他们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统编教材,对教材的特点、知识体系一无所知;更重要的是,由于教材的变化,四年级前的统编教材中的课文他们没机会再学,造成了一部分知识链条的断片;而五、六年级入选的某些课文,他们在这之前早已学过,但现在却又要重学一遍。因此,要让他们一下子进入统编教材的学习状态,绝不是一件易事。

所以,作为五、六年级的语文老师,一定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不但要将本年级的教材特点和知识体系弄懂吃透,而且要勤于钻研,将之前一至四年级的教材进行巧妙整合,把握各个年级段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整个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知识体系的有机链接。只有这样,才能既使五、六年级的学生的知识链条得到科学的链接,又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建立“生活语文”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部编版教材的“口语交际”和写作,更注重语文知识与学生生活的有效联系,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六年级上册教材同样也不例外。如,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演讲”,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和习作“学写倡议书”,以及第七单元的习作“我的拿手好戏”等。生活处处有语文。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生活语文的理念,打破课内外的界限,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把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让学生不断实践,反复历练,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和习作能力。

3、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培养学生长远的语文能力

纵观统编教材的编排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教材入选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知识难度高,学生如果没有相应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的话,要学好语文并用好语文是不容易的。而在20xx届“北大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的启动仪式上,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就甩下这样一句“耸人听闻”的话:“未来语文高考要实现15%的孩子连试卷都做不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得语文者得天下。在语文越来越得到重视的情况下,谁的语文素养高,谁就能在竞争激烈的高考独木桥中“脱颖而出”。

语文线上送教心得体会篇四

明确“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程标准》)

还“习作”应有的位置,精心编写专门的“习作课文”,使“习作”教材独立成章、自成体系。

明确习作教学的年段目标,3—4年级应在低年级段写话的基础上进行作文起步训练,以片段教学为主,不拘文体,不必成文,让学生自由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同时提出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的要求。

习作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习作要求力求适度明确,少写命题作文,不给过多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重视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写放胆作文,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话说明白,把句子写通顺,把字写工整。

座桥梁,从而降低起步作文的难度。

在低中年级,“以说促写”、“以说引写”、“说写结合”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该教材对此作了有机地吸收和借鉴。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积累越多,写作的基础才越雄厚。“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更是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该教科书在读写结合上,采取了“长短结合”、“大小结合”的编写策略:所谓“长短结合”是说一方面致力于长期积累,不急于求成,以“厚积薄发”。另一方面也因“课”制宜,搞一些模仿性的迁移训练。“长线”贯穿始终,“短线”相机渗透;所谓“大小结合”是指课本既有专项的习作训练(大作文),也有随课文安排的“小练笔”(小作文)。大作文自成系列,小练笔机动灵活,从而构成整套教材的作文体系。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素质。俗话说“给人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是常流水。”特别是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结构更新比较快,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及日常生活中加强自身学习,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同时也就决定了我们教师这个行业必是学习的一生,也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知识、丰富自己了才能提高自己,只有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总之,只有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语文线上送教心得体会篇五

作为语文课的课前谈话,必须讲究艺术。参赛教师一个个妙趣横生的课前谈话、让一堂堂好课更是锦上添花,妙不可言,让听课的我也在互动中流连忘返,情不自胜。

1.幽默风趣,智慧课堂充满愉悦。

实验小学的老师在执教之前和学生的互动谈话,既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又为新课的学习铺了路搭了桥。使学生得以更快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2.自然流畅,新课导入大雪无痕。

蜊江小学的老师上课前,教师紧扣文本的“有趣”,学生的“兴趣”,通过口头禅在生活中的使用入手,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后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3.真诚交流,口语交际精彩纷呈。

实验二小的老师在执教时,课前互动分为三个板块,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语言实践中,逐步进入了课堂。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使学生获得的语感不断得到强化。

这次参赛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教学语言的丰富生动,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1、课堂立意有变化

教师并不满足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而是进一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研读的动力。这种新的课堂立意,掀起了教学高潮,引发了学生探究的动力,这是一种教学智慧!

2、尊重真实有弹性

这次观摩共听了5位老师的课,他们都做到了尊重学生,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种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有弹性的教学设计也促使学生具体生动的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3、教学环节有创新

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创设这种需要。参赛的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各有特色,精彩纷呈。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让表达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顺其自然。

此次线上观摩,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所谓学无止境,作为教师,应该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素质。

语文线上送教心得体会篇六

在学习新课标过程中,我学习了语文新课标的变化和重点。

1、语文课时占总课时的20%-22%,全科第一,妥妥的学科之王!

2、新课标第一强调的就是素养教育,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这意味着大语文时代正式到来!

3、原小学要求学习的129首古诗文增加到160首,从课程改版上践行“文化自信”。

4、新课标规定语文教学的四个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梳理与探究。除了基础阅读和作文外,增加了整本书的阅读,且语文试卷的文字量连续五年增长,这就说明,未来阅读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绩。

5、新课标强调跨学科融合教育,这体现在语文方面,最直观的就是阅读的多样化。

新课标强调九年一体化教育,要有连续性和进阶性,这将体现在不同深度广度的分级阅读。

语文线上送教心得体会篇七

田雪梅老师在她的微讲座中就很好地阐述了这点,作为教师的我已经感受到田老师讲座的精心设计与引导,令我们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知道今后的课堂里急需我们创新对策,创设情境引出美,让学生在课堂里享受美,从而提升感情,并且在课堂里积极地拓展积累延续美。周玉屏老师在教学《村居》一课时,里面有个补充句子的环节,即:春天到了,_______小草_______虽是几个简单练习,但此间设计的巧妙性不难体会。

重朗读教学。无论文言诗词,还是散文戏剧,无一例外的重视朗读教学,在教授学生朗读方法中以读促学,达到赏析诗句、赏析文本的目的。重字词积累。几乎每节课不管什么文本都注重了文中的生字,这一点让我十分欣慰。语文是和语言文字打交道的一门学科,字组成了词,词组成了句,句组成了段,段组成了篇,我们怎能不去关注字词教学呢重方法的传授。这两节优质课,无论是诗词、散文的朗读,还是片段的仿写,亦还是文言文、古诗词的背诵,都无一例外的注重了方法的传授。

把发言权交给在座的老师们,让他们积极的参与评课,并说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是非常有意义的。听课教师把自己的疑惑和听课体会反馈给执教者,参赛老师把自己的设计思路讲给大家听,更多的是互相探讨些问题和交流些经验。

在下午专家的专题报告中,我们又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比如,语文教学首先是内容的整体把握,然后再进行字词句段的逐个击破,这样学生学习的时候就不会是一头雾水了,语文课堂也不再是雾里看花——模模糊糊一大片了。

他人的身上,总是积存着太多的优点,有时我们看得很清,却总是做了行动的矮子,这也许就是智者与庸者的区别吧!让我们永不停止学习的步伐,用他人高大的形象时时激励自己,不断赶超,不断超越!

在每位优秀教师做完课后,专家老师在点评中都指出:扶得过多,放不开。这也是我们教师的通病,主要原因是不相信学生自己能解决问题,老师急着讲,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自己解决,其实只要我们合理引导,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那么你会发现孩子们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的!张敏老师执教的《认识几分之一》为我们做了这方面的指引。以后我一定要注意少讲,让学生真正成为主角,成为导演,我们教师做好配角就行!

这次培训,专家点评切中肯到位,掌声不断,参训教师一致表示,专家评课紧密联系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让我们在倾听、反思、实践中尽快成长起来,希望以后每一堂课都能成为自己进步的台阶,每一堂课更精彩。

通过这次“国培计划”(20xx)送训下乡的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在培训中有幸倾听了众多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精彩讲座,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

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本次培训给我许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数学老师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学习。

首先,教育学生,从爱出发。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平。其次,如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数学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数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数学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大餐”!

最后,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数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数学: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乐学、爱学数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数学方法,体现数学课的灵魂,使数学课上出“数学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总之,这几次培训活动,使我收获颇多,同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也是种激励和鞭策。

语文线上送教心得体会篇八

进行网络授课前,教师一定要充分地进行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要照顾班级大多数的学生,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课上教授的有些内容可以借助视频、语音、图片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能穿插自己学生的视频、语音和图片就更好了。另外,课堂互动环节应精心设计,隔着屏幕,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不能像在教室中那样直接,哪些内容适合互动?是通过文字互动还是语音连线互动?互动多长时间?老师在备课时应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出现互动超时的现象。对于理科的实验课,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实验的可行性,尽可能地挖掘资源,让学生参与实验。像生物课上的一些实验,由于家里不具备学校实验室的条件,但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家中做实验的可能性和困难,利用家中有限的资源来代替我们实验室中专业的实验器材,从而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如在做《观察鸡卵的结构》的实验时,我在备课时考虑到实验器材镊子和培养皿学生家中是没有的,于是让学生用剪刀代替镊子,用家中浅色的碗或盘子来代替培养皿,从而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由于网络学习的特殊性,隔着屏幕,教师很难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这个时候,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缺少了老师的监督,可能听课效率就会大打折扣。针对这种状况,第一,教师在讲课时采取多种形式,内容应生动有趣,语言应简洁准确,还应该注意自己讲话的语速,不能过快,给学生思考和反应的时间。第二,教师可以通过文字或连麦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所学知识学生掌握情况如何,课后检测辅导必不可少。每节课后我们都会留适当的作业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网络学习学生长时间对着电子产品,所以作业是少而精的,既能起到检测的目的,又避免学生用眼疲劳。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应充分发挥科技产品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辅导。对于作业完成好的,评选为优秀,让班级学生进行学习;对于接受能力慢的,教师可以利用文字或语音的功能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另外,我校每天下午都会给学生提供答疑时间,针对当天学习内容或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

网络教学已经进行了五周多,在这段时间里,作为老师,我们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改进,虽然还有许多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相信每一朵花都会如期绽放。

语文线上送教心得体会篇九

阅读教学应该是有起点有重点的,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课后的练习、我想: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谈教学效率,把每一课的课后练习高标准、高要求地完成就是有效教学、除此之外,要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语文教师,要有目标意识及落实目标意识——过关意识、每个年级段的写字和朗读一定要落实,要过关,教学中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该默写的一定要默写,该背的一定要背。

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掌握好、这一环是关键、课堂上要讲学生不懂的,教学生不会的,少问,少讲,多示范、示范是最好的老师,要惜时如金,尽可能减少课堂时间的损耗。

课堂是学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要用启发的、激励的语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另外,语文课上有些讨论并不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给学生留下的是字词、是语感,是不可言传的感受、讨论得太多,开掘得太远,就会使语文教学变“胖”,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声光电一起上,弄的学生头晕目眩,就会使语文味儿少了。

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课堂上,更多的是在老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和教材对话、教师关注的是学生,该讲的讲,不该讲的不讲,教学生不懂的知识,一定要有过关意识。

“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可见学习方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学习方法是学生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所采用的某种方式、手段、途径、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独立地探索新的领域,获取新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

“预习”乃是“学生预先学习”之意,即预习应看作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是课外到课内的桥梁和纽带,是铺垫,也是初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阶段、强调预习并形成良好的习惯,其意义在于: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主动求教的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

读懂课文的方法是多方面的,从识字、解词、释句,到理解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理解文章题目,理解思考课后问题到自己能围绕课文的某一词句提出问题,从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到体会其内涵,品味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都需要教。

1、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

2、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3、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4、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5、创设大问题背景,实施有效对话;

6、适度拓展、坚持练笔等等。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住课文的精髓,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努力构建有效、实用的语文课堂,我们的语文课程才可能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