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参观兵马俑作文读后感 参观兵马俑作文字左右优质

小编:笔舞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兵马俑作文读后感 参观兵马俑作文字左右篇一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周围的大型陪葬俑阵,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的发现震惊世界。法国总统xxx曾留言说:“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果真如此。走进兵马俑的1号坑,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我真的是叹为观止了。

听导游讲,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米左右,最高的米。陶马俑高米左右,身长2米左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人、马车和军阵都是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的。

我细细的观察了兵马俑一番,这才发现兵马俑塑像的精致:俑的头发都是一根一根刻出来的,眉眼鼻口逼真的像真人。俑的铠甲层层密密,叠在一起。导游解说道:兵马的铠甲设计都是有目的的。这样设计,战斗冲锋起来,人不会受到铠甲的束缚,可以轻松应战。哦,原来如此。可是真人需要用这样的铠甲,竟然连陶俑都“穿”这么精致的铠甲,秦始皇对兵马俑的设计可真是严格啊。导游告诉我:这铠甲还不算点什么,你细细的看每个兵马俑吧。我照做了。我发现每个兵马俑的神情、姿态都各不相同。发现了吧?!导游笑着说,这1、2、3号坑中的这么多兵马俑,没有一个是一模一样的!噢,我很惊叹。

我们同着导游,一个坑一个坑参观过去。这些兵马俑相貌各异:有的沉稳刚毅,有的英勇果敢,有的慈善含笑,有的凶神恶煞,真可谓是栩栩如生。那些穿窄袖战袍外套,披挂齐腰短甲,脚登紧带兽皮鞋,头戴防风帽的,显然是些机警的骑兵。还有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足登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无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鶡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

导游讲解道:原来这些都是彩陶的兵马俑,可是出土的后三天,这些颜色都氧化掉了,真是可惜。我觉得彩陶的兵马俑一定更神奇,更逼真吧。

走出兵马俑坑,我的心中十分激动。终于一览兵马俑坑的壮观景象了,它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没错,没有看兵马俑就不算到过西安!

参观兵马俑作文读后感 参观兵马俑作文字左右篇二

7月25日,我和爸爸妈妈以及他们单位上的同事一行二十几人一起去参观著名的“西安兵马俑”。据资料记载和导游介绍,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怀着一种好奇心和神秘感准备一饱眼福,看看古代人到底有多聪明?

首先,导游带我们看到的是两匹黄金马车,是古代人动用了几十辆黄金白银制造的,前面一辆马车带有一把撑开的大伞,那是一把多功能的伞,可以抽出来变成一把剑和盾牌,它运用起来灵活自如,既可以为君王挡风避雨,也可以作为保护君王的武器。而后面那一辆却有一个圆锥形的小屋,别小看那屋子,它相当于现代的空调房,冬天保暖,夏天能降温。可见当时的工匠们是如此的聪明,真佩服他们的智慧。

随着导游,我们走进一号坑,我眼前的是一列列、一行行的兵佣,又的跪又的站,而那神情就像真人一样。近看才发现,每个兵俑的面部表情都不一样。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二号坑。二号坑比一号坑小一点,里面的兵佣大都都是破碎的,那些兵佣有的缺了一只胳膊,有的缺了一条退,还有的连头也没有……

最后我们来到了三号坑,三号坑里的大部分兵马俑都还在土里埋着,出土的也都是破碎的,所以三号坑比一、二号坑都小。

听导游说,刚出土的兵马俑都是五颜六色的,由于隔着两千年的时间,加上出土后与空气接触被快速氧化,又变回泥土的颜色了!

参观后,我才知道古代人的智慧,他们能把一个普通的伞变成剑和盾牌,他们能把黄金和白银几乎无缝隙的焊接在一起,他们能把彩塑保存两千年不退色,这就是古代人的智慧,一种连高科技都比不上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