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太原晋祠作文字(7篇)

小编:笔舞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太原晋祠作文字篇一

进入晋祠后,首先来到了金人台。金人台上的四个铁人高大威猛,游人纷纷驻足,与它们留影。

离开金人台,穿过对越牌坊和献殿,就来到了鱼沼飞梁。鱼沼飞梁是一座精致的古桥建筑,桥梁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雕塑。桥下一池清水,水中有十几条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鱼儿在欢快地游来游去。爸爸告诉我,鱼沼飞梁这种十字形桥式,在我国现存实物中仅此一例。

过了鱼沼飞梁,就来到晋祠“三绝之一”圣母殿前。圣母殿里摆放着很多栩栩如生的泥塑,据说是圣母娘娘与侍女们的塑像。可惜,那次去时圣母殿尚未对外开放,我没能走近她们。真希望下次再来的时候,我能够近距离地欣赏她们,能够亲手触摸到她们。

圣母殿的左侧是善利泉,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它的孪生姐妹、“三晋名泉”--难老泉。“水是晋祠的灵魂”,这里的泉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丁丁冬冬的响声。水的清澈令人叫绝,游鱼碎石,历历可见。听爸爸讲,他小时候来晋祠,一进入晋祠就能听到“哗啦啦”的流水声,而且水势很大,可惜现在的泉水已经换成了自来水。

晋祠的参天大树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唐槐拔地而起,尽显苍劲风骨,映衬着晋祠分外庄重、幽静。

太原晋祠作文字篇二

我想我不必介绍她是谁,她就是那个我提过的最多的那个不教我,却胜似教我的老师,那个教一(3)班,但是又是大队辅导员的那个。”“哎,别提了,今天数学考试了。

但是,我是多么清楚的明白,那些美好的日子不会再来,那些快乐的时光也永远不可能反复了!而这时,那奄奄一息的花草变得鲜艳无比.第二天,领导一看,立刻就把"绿色教室"称号送给本班了,这可都归功于"泪人"啊。幸福,是妈妈沧桑的脸庞,她把我抚养成人,自己却不知道自己越来越老。

时间如飞梭在跳动着,我们所住的几百平米大房子,生活的很自在!没等榴莲村长说完,水果们就兴匆匆的去报名了,樱樱想:我这么漂亮,肯定能拿冠军的。素素把月子的问题解决了,她又回到了大草原,维恬山以后见吧。

弱小的芦苇,在转瞬间,是宇宙吞噬了你,还是你俯视了整个宇宙?夜很静,静得只能听见我的呼吸声,当我熄灯躺下后,突然听见客厅响起了一阵吵闹声。我要变成一头大象,把这副腹甲和披甲统统永远封闭起来,来建立一个只有我说了算的王国。她的魅力没有人能够拒绝!

因为,物极必反。他有仇恨计较之心。谁谁谁工作好,人家本科的专业好,要么就是人家家里有人,家里没人就活该比别人差么?后来,搬家了,被外婆带着去看装修中的新家。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也要给他人以应有的尊重。

’”豆子手舞足蹈地唱起来,投入得很;拾片红叶,采朵野菊。他渴望从政,是为了光宗耀祖,重兴家门。

太原晋祠作文字篇三

晋祠是太原的一颗明珠。它的四周青山绿水,历史文物和自然风景融为了一体。

潺潺的泉水是晋祠闻名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些泉水清澈见底,清幽典雅。有的细流脉脉,从石缝中流淌而出;有的碧波闪闪,在林木间缓缓而行。在这些泉水中最著名的是“难老泉”,据说晋祠所有的泉水都来源于这里。这些泉水长流不息,滋润这晋祠的山,滋养着晋景的景。来到晋祠的游人,无不为这些清澈的水而叫绝。

这些泉水如同,滋润大地的乳汁,源源不断的向花朵,像小草灌溉去了。这些泉水就如同一道道白练,似乎从天上降下一般,如同仙女的裙摆。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人们无不为它拍手称赞,赞不绝口!

晋祠不仅有清澈的泉水,还有苍劲的古树。这里的树种类很多,有松树、有柏树、有槐树、有柳树,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各种树木。其中最古老的是周柏和唐槐。那周柏,只有枝梢顶上挑着几片青青的疏叶,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一簇簇柔条有的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在这些古木的荫护下,晋祠显得格外古朴厚重。

这些树木,如同一个个保卫家园的卫士,屹立在祖国的边疆,也屹立在晋祠这一方宝地。这时,我观察这些树木,有的苍翠挺拔,有的枝干虬劲,有的树枝上已经有了深深的烙印。

晋祠还有许多刻木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刻木上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有流传千古的故事,有美丽怡人的风景。这些雕刻作品,惟妙惟肖,令人啧啧赞叹。

晋祠是一个文明宝库,既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太原晋祠作文字篇四

下飞机后,我们直接去了山西博物馆。

山西博物馆位于太原市汾河西岸,是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之一,是“九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建国以来山西省投资最大的文化基础设施。其基本陈列以《金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痕迹、金国争霸、民族大熔炉、佛风韵味、戏曲故里、明清晋商等七大历史文化主题和民间化章、山河精英、书画、方圆世界、瓷园艺术等五大艺术主题组成,令人眼花缭乱。好在有讲师全程为我们讲解,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很多小讲师,都是小学生。一层楼被一个三四年级的哥哥参观了。他讲得很好,每个人都赞不绝口。对了,还有电子解释。只要关注博物馆里的微信,随时可以听手机上的电子解说。多方便啊!

下午,我们又来到晋祠。

晋祠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著名旅游胜地,常年接待数千名海内外游客。这里群山环抱,古树参天。在风景如画的地方,历代劳动人民修建了近百座寺庙、殿堂、建筑、亭台楼阁、梯田、桥梁和亭台楼阁。在郁郁葱葱的树荫下,清澈的泉水蜿蜒流过

寺庙与寺庙之间,历史遗迹与自然风光汇聚,让游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

从东到西,寺庙区中轴线上的建筑有:水景台、辉县桥、任堇台、对月广场、二楼钟鼓、奉献堂、鱼池飞梁、圣母院堂。这组建筑与北面的唐叔虞寺、昊天寺、文昌宫、南面的水母楼、难老泉亭、谢里圣胜塔一起,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建筑群。东西向主线上的建筑,配合南北两组建筑,原本是不同时期建造的,集中在一起,但似乎都服从一种精致的整体设计,没有杂乱无章地拼凑在一起,布局显得紧凑,就像寺庙景观的庭院和皇宫,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独创性。

我们请了一位阿姨给我们讲解。虽然她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但是她说话很小心。和我们一起旅游的阿姨(我妈的同事),特意多给了她20块钱。

参观完晋祠,我们包车去了下一站,平遥古城——。

(五年级作文,)

晋祠博物馆的文物非常珍贵。今天去拜访他们真是令人兴奋。晋祠公园很大,很多建筑历史悠久。小溪清澈,花朵明亮。墙上有许多古老的文字,记录了几千年前的历史,人们读着读着会惊叹不已。人们穿梭在被栏杆挡住的建筑遗迹之间,一边欣赏一边交谈。再往里,有一个晋祠博物馆,这是一个非常珍贵的传世物品。有个文物,叫“阴阳女面”,那个文物上有个传说。在王母娘娘的日子里,有一个侍女舞跳得非常好,经常为王母娘娘跳舞。有一次,王母娘娘赏她一朵大红花,夸她舞跳得好,她却要多笑笑。然而,在这座宫殿里呆很久很久让我难过。所以我的脸一半悲伤一半微笑。这就是“阴阳脸”的由来。在“鱼池飞梁”上,俯瞰水面,有无数条金鱼。两岸的古树中,最古老的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难行的老泉里的水在奔腾。水里有一个小铜像,光秃秃的头,被很多游客碰了一下,变成了蓝色;手里有个小碗,专门用来接老虎嘴里流下来的泉水。据说你摸他的头,好事就会发生;摸他的碗,你就发财了。晋祠公园真大。这些文物受到了人们的精心保护。我们也必须保护他们,这样历史才能永远留在地球上,历史文明才能代代相传。

(小学六年级,)

晋祠真的很美

示范小学6 (1)班王佳琪

星期天,我父母带我去参观了晋祠,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杭翁山脚下。

来晋祠,哦,这么多人!男女老少都很活泼。有唱戏的歌手,街头表演者.嘿,有外国人在看!

进入晋祠,山环水绕,古树参天。有近百座寺庙、殿堂、建筑、亭台楼阁、梯田、亭台楼阁,点缀在树与泉之间。它是一个古老的森林公园,历史悠久,文物丰富。

金寺有三绝。一个是宋朝的丫环雕像。圣母院大厅的宋代彩塑泥塑是中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尤其是33尊宫女雕像,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形象,丰满的身材,英俊的面容,自然的姿态,就像现实生活中的一群典型人物。第二,柏舟。它种植于西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树高18米,树围米,树干直径米,向南倾斜45度。酷似卧龙,又名卧龙柏。难老泉是第三绝。泉水来自航翁山破碎的岩层,晶莹剔透,川流不息。晋江源头独特的万寿坪,如玉般厚实,四季常青。

后来我们走过水镜台,跨过牌坊到月亮,跨过鱼塘飞梁,看晋祠三宝。第一个宝藏是圣母院,高18米,庄严肃穆。庙里还有一个献给圣母娘娘的美丽传说。我们去的时候,圣母刚刚过完生日,庙里的摆设显示庆典很热闹。二宝是鱼塘飞梁,呈十字形结构。飞梁是沼泽上的柱子,斗拱和梁架支撑的石桥南北东西伸展,像鸟儿的翅膀,随时可以飞翔。据说是历史上最早的立交桥。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打,石墩和木桥甲板都静止了。许多桥梁专家来这里参观和学习。桥下泉水汩汩流淌,水中金鱼成群结队,悠然自得。游客洒出来的食物偶尔会吸引鱼儿来一争高下,非常可爱!祭堂是第三宝,原本是祭祀时陈列祭品的地方。所有方面

我们参观了将近两个小时,勉强离开晋祠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看着这座美丽雄伟的千年古寺,我心里暗暗说:晋祠,我会再来看你的!

(六年级,700字)

太原晋祠作文字篇五

今年暑假,我去了山西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晋祠。

到了晋祠,首先来到了金人台,我看见八个铁人高大威武,非常像秦朝时的大将军。他们的姿态不一,有的铁人手里拿着武器,面孔上有一张大敌临前的样子。有的铁人是看着天边,似乎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铁人的损坏程度也不同,有的没有头,有的没有胳膊,有的还是完好无损。在铁人的大肚皮 上写着他们名字和历史,游人们纷纷与他们留影。

我离开了金人台,来到鱼沼飞梁,鱼沼飞梁是一座精致的古建筑,桥梁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桥下的水中有一条条颜色不一,形态不一,种类不一,姿态不一的鱼,这些鱼里有金鱼,红鱼,黑鱼,白鱼等。

这些鱼可真有趣呀!有的鱼在水里欢快地游戏,有的像一位害羞的少女一样,躲在桥下不肯出来,有的鱼在水里比赛赛跑。那些鱼两个一群,三个一伙,那些比赛的鱼你追我赶的......

晋祠的美景,说也说不尽,写也写不完。

太原晋祠作文字篇六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园内幽雅秀美,建筑雄伟,极具汉族文化特色,晋祠三绝,更是闻名天下。

走入晋祠,仿佛身已回到唐朝,来到水镜台前,隐约听到那台上有人正在吟唱,唱出了唐朝的繁荣昌盛。脚步未停,已看到四座金人,面前正是金人台,那四尊身高2米的铁人,神态威武,英姿勃勃,铠明甲亮,闪闪泛光,颇为独特。

穿过对越坊与献殿,眼前出现一座石桥,十字形的飞梁架于方形的荷花鱼沼之上,下面由三十四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东西桥面宽阔,是通往圣母殿的要道,南北桥面向下倾斜,如同飞鸟的两翼,翩翩欲飞。踏上石桥,俯身看着沼中自由嬉戏的鱼儿,水在鱼儿的搅动下微微荡漾,奏起水声叮咚,抬头看看蓝蓝的天空,我渐渐沉醉其中。

走下石桥,圣母殿前一棵歪斜的古柏,宛如说古的老者偃卧于石阶旁。这些周柏唐槐虽然历经千年风霜,却依然茂盛苍劲,我轻轻地抚摸树干上的纹理,在感受时间久远的同时,更多的则是感叹周柏唐槐顽强的生命力,圣母殿也在它们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圣母殿中并不奢华,但是殿中的宋代彩塑却格外引人注目,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她们排列有序,职责有别,仪表各异;她们各有所执,有的.手拿文印翰墨,有的梳妆洒扫,有的奉饮食侍起居,有的奏乐歌舞;她们或喜形于色,或心事重重,或老成持重,或天真无邪。你看那双面俏佳人,右边是笑脸,左边的脸上却有一滴泪珠,好像是在向人们诉说着自己悲惨的命运。看着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我既怜惜彩塑中人物的命运,又对工匠们的高超技艺赞叹不已。

离开了圣母殿,不知去哪,耳边传来潺潺的流水声,让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诗句: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翠娥,这水声应该就是难老泉发出的吧?闻声而去,来到了泉水旁,从龙头里流出的泉水清澈见底,清凉甘甜。只可惜因为挖煤挖断了泉眼,现在看到的泉水只是用水泵抽上来的自来水。我多么盼望难老泉的泉水能够恢复,成为真正的难老泉。

古老而神奇的晋祠让人看也看不够,我爱这美丽的晋祠。

太原晋祠作文字篇七

太原西南有山,名悬瓮;山麓有泉,名难老、善利,晋水之源;源上有祠,名晋祠。“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晋祠是书,是画,是乐,是诗,须静读细品,方可体会到它的神韵。今冬,我北上太原,一个人静静地读了读晋祠。

翻开晋祠的第一页,上面写的是桐叶封唐。两千年前的司马迁给我们讲了一个三千年前的神奇故事。一天,西周大内之中,有二童正在玩耍,一阵秋风刮过,桐树上的叶子纷纷飘下,如黄蝶翩飞,煞是好看。一童捡起一片桐叶,把它削作圭形,一本正经的对另一童说:“以此封若。”这情景被旁边的史佚看到了,他即刻走上前,请求前童择日立后童为诸侯。前童说:“吾与之戏耳。”谁知史佚却严肃的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因此,其后就真的把他封于唐,成为唐国的始封之君。削桐为圭之童为谁?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姬诵。被封着是谁,成王之弟姬虞。这姬虞也真够神的,据说,当周武王与虞母绸缪时,梦到天帝对他说:“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说来也奇,十月怀胎,小孩诞降,手上竟真有一个“虞”字,因而武王给他起名叫做虞。因为他被封于唐,人们又称他为唐叔虞。其后,他的儿子燮继位,因国临晋水,于是就把唐改为晋,晋国之名从此始。人们在晋水之源建祠来纪念他,这就是唐叔虞祠,后来又改称为晋祠。

晋水流千年,飘走了春秋的霸主晋、战国三雄韩、赵、魏,直至煌煌大唐龙兴晋阳。读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碑,当年形胜来眼前,唐叔功德悬日月。由古唐而晋,由晋而大唐,不由赞叹:晋唐之源。

晋祠是一本读不尽的书,更是一幅赏不够的画。悬瓮山,因半山古有巨石如瓮,故名。此石现已不可见,据说早在北宋仁宗时就因地震山坼,巨石摧毁,勿复瓮形。《山海经》说:“悬瓮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其兽多闾麋,晋水出焉。”圣母殿依山而建,是晋祠的主殿,为纪念唐叔虞的母亲邑姜而建,雕梁画栋,琉璃飞甍,甚为壮观。圣母殿西侧有水母楼,东侧有三千岁侧卧周柏卧龙柏。由此而下,依山就势,亭台楼阁台榭等建筑次第排列,周柏唐槐,古木参天。晋祠太古老了,不免显得过于沧桑。幸运的是,前几天刚好下过一场小雪。此时,残雪薄敷,正好给它平添了一色明丽。近赏远观,黄瓦翠树,虚实黑白,浓淡天成,妙趣无穷。如果说其中的每一座古建筑都是一首凝固的音乐,那么,它们的错落排列,加上难老泉泉涌朱玉,智伯渠曲折逶迤,流水潺潺,真的就是一首古琴曲了。凝神倾听,如师旷操琴之妙音,典雅而清婉。鱼沼澄碧,红鲤戏水;飞梁独秀,鸟展双翼。站在飞梁上可兴观沼中群鱼戏水,想象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之上妙辩的场景,享受庄子人鱼之乐,体悟人生的意趣。画好乐妙,不能无舞。圣母殿内,正有北宋“倾城四十宫娥像,笑语嘤嘤立满堂”,自可邀来婆娑。对佳人,赏画听乐,会心先哲,真人生快事!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周柏上飘下《诗经?唐风?绸缪》之古风:“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唐槐上摇落李太白深情的歌,歌声随着曲水而叮咚:“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醉翁欧阳修骑着马来了,他唱道:“行人望柌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历代文人学士来此吟诗填词的不知凡几,我不知晓,但晋祠知道。

聆听悬瓮水声里,千年晋祠想象中。“诗无达诂”,画无尽赏,乐无竟解,经典常读常新。对于堪称集诗、书、画、乐诸经典于一身的晋祠,恕我才疏学浅、知寡识陋,权且粗浅的写写描描,还望它不要怪罪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