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防震减灾知识广播稿字 防震减灾预防知识广播稿精选

小编:纸韵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防震减灾知识广播稿字 防震减灾预防知识广播稿篇一

乙:亲爱的小伙伴们!

合:大家中午好!

甲:今天是x月x日,星期x,大气之声小广播现在开始。

乙:本期节目主题:《防震减灾知识》、

乙:我国幅员辽阔,经常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洪水、台风、热带气旋、冰雹等,今天我们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些防灾自救小知识。

甲:大地震时灾难预防和简易自救常识

自救是指被压埋人员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所处环境,创造条件及时排除险情,保存生命,等待救援。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要积极采取措施,为自己生存而努力。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克服恐惧心理,坚定生存信念,稳定下来,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设法脱险。此时,如果防震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如一时不能脱险,不要勉强行动,应做到:

(1)有坚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惧心理,相信能脱离险地。

(2)不能脱险时,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消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快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等待求援。

(3)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来外界联系,保存体力,延长生命。

(4)想方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若无力自救脱险时,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

乙:遇到火灾时的应急自救措施

生命是最宝贵的,假如遇到了火灾,应首先懂得如何逃生和自救。在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往往不是灾害本身,而是由于人们缺乏自救常识,错过了逃生机会。

第一、保持5秒钟的镇静

第二、防烟毒是火场逃生第一要素

第三、疏散到地面最安全

当火灾已经发生,你不要尝试着去扑灭,应该尽快选择一条切实可行的逃生路线,如经常使用的门、窗、走廊、楼梯、太平门、安全出口等。在打开门、窗之前,必须首先摸摸门、窗是否发热,如果发热,就不能打开,应选择其它出口。如果不热,也只能小心地打开少许并迅速通过,然后立即关好。

当你熟悉的通道被烟火封锁后应该先向远离烟火的方向疏散,尽量避免向楼上疏散。同时,一旦到达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决不要停留在原地,应迅速采取措施,向着火层以下疏散。当然,最好是能到达地面。

第四、选择最佳的自救方式

自救是在火灾现场使自身免于受害的疏散行为。在火灾发生时,可以选择利用缓降器、自救绳,建筑本身的疏散设施,以及利用自然条件进行自救。受难者应当根据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选择最佳自救方式。

第五、等待消防队救援。

乙:今天的红领巾小广播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防震减灾知识广播稿字 防震减灾预防知识广播稿篇二

1、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就像刮风、下雨、闪电、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由于地球内部深层物质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使地壳运动和变化,这些运动和变化逐步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当地壳某些脆弱地带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能量时,岩层便会发生突然的局部断裂,或者沿原有的断裂发生错动,地震就发生了。

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地震示意图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时震动的发源地。通常指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最先开始断裂、错动并激发地震波的地方。

震级:地震大小的等级划分,与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有关。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烈度: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破坏的强弱程度。一次地震对不同的地区可产生不同的烈度。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即地面上与震源正对着的地方。

极震区:一次地震破坏或影响最重的区域。极震区的几何中心称宏观震中。

主震:地震序列中,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

余震:地震序列中,发生在主震以后的所有地震。

2、地震谣言识别

地震谣言一般有以下特点:

(1)非政府传达的地震信息;

(2)称是某某专家或者外国人的预报意见;

(3)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或伴有离奇传说的信息;

(4)“预报”的震级很大或很精确,“预报”的发震时间、地点很具体。

目前,我国对地震预报实行政府统一发布制度,我们应不相信、不传播地震谣言,发现地震谣言及时报告。

3、在学校时如何避震

正在学校上课时,要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或者用书包保护头部,躲在各自的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尽可能离开外墙和玻璃窗,避开天花板上的悬挂物,如吊灯等。内墙墙角处也可暂避。在楼上教室内的同学千万不要跳楼。震后有组织地迅速撤离到室外。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时的自救与互救

1、地震来了莫慌乱

①沉着应震效果好,惊慌失措害处多

地震发生时应立即采取避震行动,但一定不能惊慌,不能盲动,否则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许多事例都充分说明:沉着应震效果好,惊慌失措害处多。大家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切实做到临震不慌。

②利用预警时间紧急避震

2、大震的预警现象

强地震发生时,在恐怖的瞬间,也仍然蕴含着生的机遇与希望,这是许多幸存者给我们的信心。唐山等地震的事实表明,大地震的发生虽然十分突然,但在大地强震动之前,会出现一些人们能够觉察到的现象,能够预示强地震即将到来,叫做大震预警现象。主要有:

①地面的初期振动,一般是感到“颠动”;

②地声,强而怪异,例如听到的声音“好似刮风”,但树梢和地上的菜叶都不动;

③地光,明亮而恐怖,例如有人形容它“亮如白昼,但树无影”。

3、大震的预警时间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时间虽然很短,但仍可以大致划分出三个阶段:

①地面颠动(先颠),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预警现象出现;

②地面大幅度晃动(后晃);

③房屋倒塌。

也就是说,从地面开始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一定的时间差。从人们发现预警现象到房屋倒塌,这个时间差称为大震的.预警时间。据唐山地震后的调查测算,以能够对预警时间作出估计的177例为依据进行统计,其中,多数被震醒的人提供的预警时间仅为数秒,而震时清醒者提供的预警时间可达十几秒,少数可达20秒以上。粗略估计,唐山地震的预警时间约为10~20秒。

4、室内避震空间的存在

由于预警时间毕竟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①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②内墙墙根、墙角;

③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

①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

②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

5、震中区的人为什么会感到“先颠后晃”?

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动是几种波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就人们的感受而言,主要可区分出上下颠动和水平晃动两种形式。

在强地震的震中区附近,最初的颠动,是由首先到达的纵波引起的;数秒钟以后横波到达,造成更强的地面运动,因而人们就感到像站在风浪中船的甲板上一样剧烈颠簸,站立不稳,甚至摔倒在地。这就是震中区人们感到“先颠后晃”的原因。

6、怎样粗略判断地震的远近与强弱?

地震时震中区的人们感到先颠后晃,随着震中距离的加大,颠与晃的时间差会逐渐加长,颠与晃的强度会逐渐减弱;在一定范围以外,人们就感觉不到颠动,而只是感到晃动了。

因此,如果地震时你感到颠动很轻,或者没有感到颠动,只感到晃动,说明这个地震离你比较远;颠动和晃动都不太强

时,说明这个地震不很大。在这两种情况下,你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只须躲在室内有利避震的地方暂避即可。此时如果跑出,反倒有可能被一些飞来的瓦片等砸伤。

7、地震时人们可能受到哪些伤害?

①地震的直接伤害

a在室内因器物倾倒或房屋倒塌被砸伤;

b在室外被倒塌的建筑物等砸伤;

c在野外被山上的滚石砸伤;

d被地光烧伤。

②地震的间接伤害

a地震引起的火灾;

b地震引起的水灾;

c地震引起的毒气泄漏;

d地震引起的危险品爆炸。

8、避震原则——三要三不要

一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定之规。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状况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例如,是跑出室外还是在室内避震,就要看客观条件:住平房还是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室外是否安全等等。

二要行动果断,不要犹豫不决。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间,容不得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有的人本已跑出危房,又转身回去救人,结果不但没救成,自己也被埋压。想到别人是对的,但只有保存自己,才有可能救助别人。

三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不要擅自行动。前面已讲过这方面的例子:擅自行动,盲目避震,只能遭致更大不幸。

9、震时是跑还是躲?

目前多数专家普遍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10、躲在什么地方避震?

①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②室外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

11、应采取什么姿势避震?

①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

②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③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12、怎样保护身体重要部位?

①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

②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

③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13、怎样避免其他伤害?

①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

②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

14、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①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

a坚固的桌下或床下;

b低矮、坚固的家具边;

c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

d内承重墙墙角;

e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②震时要注意

a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

b千万不能跳楼;

c不要到阳台上去;

d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

e不要到楼梯去;

f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15、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如果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出室外避震。

16、在学校怎样紧急避震?

①一切行动听从老师的指挥,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

a大同学要照顾年小体弱的同学;

b要关心、照顾残疾同学。

②正在上课时怎样避震

a无论教室是楼房还是平房,同学们都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b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在老师带领下有组织地疏散;

c如果教室是楼房,前面要求家住楼房的同学不要做的事,在学校也一定不要做。

③在操场或室外怎样避震

a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头部;

b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c震时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d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去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17、在工作岗位怎样避震?

①尽快躲在坚固的办公桌下或桌旁,震后迅速有序撤离;

②正在工作的工人要立即关闭机器,切断电源,迅速躲在安全处;

③火车司机要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稳缓地逐渐刹车;

④特殊工作部门(如电厂、煤气厂、核电站等),应按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