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汇总

小编:碧墨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了解了小数的意义,知道了小数点移动所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是本单元的关键,所以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以下两点:

1.在不断的设疑中,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主动力。通过计算大小不同的物体的面积,在已有的整数乘法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0.3×0.2的积是多少,使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积的变化规律。接着通过计算小数乘法,再次设疑:同样是小数乘法,为什么有的积是一位小数,有的积是两位小数或三位小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进而设疑: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通过探索,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习题的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习题以闯关形式出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习题的设计是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巩固和深化,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打造,使全体学生的智力都能得到发展,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创设情境

同学们,市政府修建了一个街心广场,街心广场的中间是花坛,花坛的周围铺满了地砖,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课件出示街心广场情境图)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街心广场情境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引导探索,初步感知

(一)探索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长方形)

2.它们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3.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4.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

(1)街心广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花坛的面积是多少?

(3)地砖的面积是多少?

(4)三个长方形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5.引导学生计算街心广场的占地面积和花坛的面积。

(学生汇报)

(1)街心广场的占地面积为30×20=600(米2)。

(2)花坛的面积为3×2=6(米2)。

师:地砖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想一想怎样计算0.3×0.2,然后四人一个小组,互相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全班汇报。

6.汇报结果。

0.3米=3分米 0.2米=2分米

3×2=6(分米2)=0.06(米2)

师:说一说你们小组为什么要把0.3米和0.2米转化成3分米和2分米。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两个式子。

街心广场的占地面积:30×20=600(米2)

花坛的面积:3×2=6(米2)

7.引导:看一看这两个长方形长与长之间,宽与宽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1)这两个长方形的长由30米到3米,缩小到原来的;

(2)这两个长方形的宽由20米到2米,缩小到原来的。

师:同学们对这两个式子中的长、宽进行了比较,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它们的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生:面积从600平方米到6平方米,缩小到原来的。

师:用上面的方法比较一下0.3×0.2=0.06和3×2=6,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

四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二

课本第4—5页中的例3及相应的“算一算”,“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1、通过购物的情境,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重点:通过购物情境,掌握混合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例3的教学情境挂图。

一、前题诊测

1、提问: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计算:24+480÷6205÷5×8

432—23+5525×18—400

先指名口答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例3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意。

问:从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用分步式独立解决“儿童衣服多少元一件”这个问题,组织全班交流,说说分步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组织讨论“213—78÷3”这个算式是否符合解决此题的顺序,进而探讨出用小括号“()”来帮忙。

③引导归纳出: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第4页中的“算一算”。

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三、巩固深化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提问: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7页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