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案教学反思大全

小编:文锋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书法教案教学反思篇一

根据近两年来的书法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书法的情况来看,学生是热爱学习书法的,积极性也很高,对书法教学来说,这是一个好现象。但是,对于没有接受过书法训练或刚刚接触书法的中学生来说,如何能在平时的书法教学中稳步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教学实践,我个人认为,要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兴趣,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加强范字的讲解示范,重视碑帖的临摹等几个方面。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对于中学生而言,不一定每天练习他们就会有兴趣,教师要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听老师讲书法家的故事是他们非常感兴趣的事,教师运用生动语言、有趣的故事情节,往往可以激发起学生很大的兴趣,虽然与学习书法技法关系不大,但了解书法家和他们的故事也是一个热爱书法的人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当然也可以引入电教手段,在讲解时可以使抽象的起笔、收笔等过程直观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深难的内容通俗化,使学生看得更为清晰,感受更为完整,易于理解字的形态、结构、比例,便于记忆,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方法。根据中学生好胜心强、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年龄特点,有意引导学生大胆展示和小

1 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搞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书法的学习不比其他学科,教师的不断表扬和鼓励也是学生学习当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只要孩子们认真的书写了,即使写得不那么另人满意,也都应该得到老师多多少少的鼓励和肯定。因为老师一句不经意的批评,也许这个孩子就再也不愿意拿起笔来写毛笔字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对于孩子来讲真的需要“永远的表扬”了。二、注重基本功的训练

教书法首先碰到的就是学生写字的姿势问题。姿势包括两个方面: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我们很容易理解执笔对于学习书法的重要性,因为执笔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对毛笔的控制。有些学生养成的错误姿势确实比较让教师头疼,纠正一个错误的姿势简单,但要让学生养成一个端正的书写习惯又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老师和家长在学生写的时候多提醒他。并且也应该是所有任科教师帮助孩子纠正的一个习惯性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孩子们总是忘记就不再提醒了,有时看到孩子们趴得那么低,写得那么专注,真不愿打搅他们,但还是要帮助他们纠正一下,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坐姿出现了问题,也许拍成照片以后他们才会觉得自己真的趴得太低了。对于每一个刚开始书写者而言坐姿问题都是一个难题,它需要随着书写水平和对书法的认识而不断提高。在执笔方法中,古人也总结出了很多经验,有三指、四指、五指等多种执笔方法,最普通的就是五指执笔法,要领也就是龙眼和凤

2 眼的问题,可是学生们真的很难作到,只到有一天学生们突然发现坐直、坐正就是比歪着头写的好的时候,我们老师的提醒才可以真的发挥作用,老师和家长的提醒其实是一种提前潜意识的教育,就象我们小时背三字经、弟子规一样,当时不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总有一天会知道它的可贵之处。三、加强范字的讲解示范

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能过多的传授书法的理论知识,但是最基本的知识不能不教,这就要求教师把这些简单的知识讲清、解透。在学生年龄特点和对知识可接受性的范围内,要求我们讲理论知识的时间不能太多。如学习楷书,从用笔到偏旁,再到结构和章法,既要抓住主要的基本的要领,又要让学生听的清楚和明白,不在学生练多少字,而在于学生真的感悟和掌握了多少东西。这也和老师的专业水平有莫大关系,如果老师专业水平上出现问题,很可能耽误的不是一个、两个学生,而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所以老师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基本功越扎实讲到的书写要领才会越简单又实用。所以,教师应有过硬的基本功。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之余,必须加强基本功的练习。上课前,对教具的准备也要多留心,对本节课的范字还应反复练习,以期在板书的时候取得较好的效果。示范和讲解应该同时进行,边示范边讲解,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条件的改善,通过多媒体可以很直观、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进行很深入和精细的讲解和示 3 范,甚至还可以让学生也通过大屏幕展示,老师引导大家一起来分析,如此,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四、重视碑帖的临摹

临摹字帖是每一个学习书法人的必经之路,也是最难的、但也是最捷径的,离开法贴去自己创造只会舍本逐末,甚至远离书法。这也是书法教学中的关键一步。临贴还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1、读贴。所谓摸刀不误砍材功,很多学生不愿意读贴,好象很枯燥,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并非如此,读贴是临贴的重要一个方面,在课堂上也应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练习,这也是书法教学中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更是学生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2、临贴还有一个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是一项艰苦的事情,看着贴上是这样的,自己就是写不像,其实不是自己写不像,而是自己思想上没有到一定的认识,或者说认识上还没有纠正过来。这个认识就需要大量的练习和不懈的努力。这种坚持也许就需要学生对书法的热爱、兴趣、甚至是老师的鼓励了。另外,临贴还关系到一个入贴和出贴的问题,也是一件看似简单而其实很难的事情,有的人临了好几年都很难入贴,有的人入了贴却出不来了,这都是麻烦事,所以,有人说,学习书法“五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学习书法是要用年来计算的,有时我们会看到这个小学生写得不错,那个中学生写得很好,年龄也不大啊,但那是从小就开始练习的,已经写了好几年了,其实书法和年龄的关系并不大,还有很多老人退休以后才开始学写毛笔字的,写上几年也可

4 以写得很好。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吸引了很多的人来学习它,感受它的魅力所在。所以,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就要达到多么高的水平,我们更重要的是普及书法和让学生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如果有的学生连基础也没有打好,那就保留一点对学习书法的兴趣吧,也许将来某一天,凭着现在保留的这点兴趣和日后的努力或将成为一个大书法家呢。

总之,书法教学也不仅仅是这几个要点,它还涉及到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绘画等多方面,而它本身又是极其丰富的 从用笔到结构、再到章法,从甲骨文到行草书、从形似到神似等等有着太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和学生一起来感受和学习了,但是,我们目前的教学只能是面向全体,面向多数,尽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对书法的学习,既入其中,学于其中,又乐在其中。能从书法的学习当中感受到美,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5 教学反思——书法教学中的几个要点

李 同 亮

书法教案教学反思篇二

书 法 教 学 反 思

冯 会 元 2012.11.02 教了一个多月的书法,关于书法教学方面,我有了些许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体会,下面简单谈论一下。

一、建立起写字的心理需求

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起决定作用。二从心理学上来讲,就是人内心的需求决定了行动的方向。在书法上,也是同样道理,就我自身而言,当我在外人面前写字的时候,就会自惭形愧,那一刻,总是立志要好好练字。这就是“脸面”的问题。所以对于学生,从第一节课,我就强调“字如其人”,如果“一个人写一手一塌糊涂的字,说明他有一颗一塌糊涂的心”,用这些话语来激起学生写字的自尊心。由自尊而自强。但是,我面临的学生毕竟只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些空洞的理论对于他们来说效果是转瞬即逝。于是,我又根据一些笔记心理学,对学生的字偶尔做出为人上的评价,当然多以鼓励为主,这下学生对字产生了好奇心,反而加深了写字对学生的吸引。

二、展现出汉字的魅力

中国的汉字是四大古文字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汉字的造字历史来看,更是凝聚了中国人的智慧。汉字本身就是一串美妙的音符,极富韵致。在上课之初,我会向学生介绍汉字的历史,讲一些跟汉字有关的故事,让学生在汉字的演变中感受其中的神奇和有趣。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还小,对于理解汉字的魅力还是有些生硬,所以从一些有趣的故事等入手,学生会更乐于接受,低年级的孩子,乐趣是最重要的,魅力反而下降到其次,他们所要的就是吸引。

三、养成练习的习惯

孔夫子有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对于学生来讲,练习的的过程是痛苦的,但从长远考虑,练习的效果是令他们受益终身的。记得周恩来总理小时候每天都坚持写字,哪怕外出很晚归来仍要坚持。今天的孩子这种精神已经很少了,我能做到的就是课堂上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每次上课前,我都领着学生把之前学过的写字技巧再复习一遍。这样才会能够将写字技巧不断练习不断巩固。

四、加强个别的指导

尽管有复习,学生的写字还是不尽如人意。当堂完成的书法作业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不会马上就能够写得很好,这个时候教师的个别指导就有了很大的功效。每次课堂上在学生写字的过程中,我都会巡视进行个别指导,这样学生的才会明白自己哪里好哪里不足,写字才会有针对性的改正和坚持。

五、坚持背贴的书写

书法当中的临帖很重要,但是背贴更是一个质的飞跃的过程。学生一味地照猫画虎,不会有多大长进,名言道“跟在别人的后面,最好也就是个亚军”。我们的孩子要形成自己写字的风格。因此,学习书法一定要高度重视背贴,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去实践,才会真正体悟书法的奥妙。

六、重视教师的影响

“言传重于身教”。一次上书法课的时候,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练习书法,我在前面讲桌上也在练字。这时候班主任悄悄进来(快要下课了),说了一句:“太静了,我都不忍心打扰你们了。”我才发现,原来我在写字的时候学生们也在下面模仿我写字,这样一个班级就形成了练字的氛围。看来教师自身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啊!

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书法课更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科学艺术,愿这门玄妙的艺术能够以更加科学而艺术的的方式走入我们的课堂,落在学生的笔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