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老师写人作文600字 老师写作文呢3篇(模板)

小编:文锋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老师写人作文600字 老师写作文呢篇一

我的语文老师有两大特点:一、笑容,别提她的笑容有多迷人了,二、教书,她教书教得非常好,还是郑州市名师呢!

她从我们小时候就教我们爱祖国,尊师重道,授予我们知识。她就像辛勤的园丁那样,培养我们,让我们长成一棵棵枝叶繁茂的小树。

她是慈母,把满腔的爱无私地献给同学;她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学子如何做人。她关心每一个同学,全班56名同学,都像她的孩子一样,不管学习如何,家庭情况如何,她都一样爱我们!

风停雨止,一轮明月挂在天边,星星钻出了云层,它们眨着眼睛,好像在称颂着人间着美好的师生情谊。人非圣贤,谁能无过。老师虽然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过失。

有很多次,老师在课堂讲课总讲错字,我们发现老师错后,便给老师说,老师不但立马改正,还对我们道歉。

我的语文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你的老师呢?

老师写人作文600字 老师写作文呢篇二

记得刚来到这个学校时,我并不太喜欢陈老师。

事实上,我并非讨厌她的性格,而是不喜欢她的教学方法:首先,我认为她讲的题都太基础了。像一班的刘老师,二班的车老师,四班的程老师,他们讲的全是难题。其次,她要求把计算题过程的每一步都写清楚。难道不只要写出关键步骤并保证结果正确就可以了吗?写一大段繁琐的无关紧要的过程又有什么用呢?太麻烦了!

甚至有一段时间,当陈老师在班上问:“这道题会做的举手”,同学们都齐刷刷地举手时,我却不为所动——即使我都会做。我想:这么基础的题还用举手吗?同时,我在课上做完习题,也不给陈老师检查。因为我对她所要求的那些繁琐的过程十分反感。就因为那繁琐的过程,数学作业要多花掉十分钟!同时,她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对我们的严苛:明知我们作业多,却还要拖堂;纠错本上的错题,我们许多都没做错,却依然让我们摘抄下来;我数学没打到“a”,自己已经很伤心了,她却还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来批评我。

可没想到,那看似不必要的繁琐的过程在考试时那么重要。我数学考卷上的一道计算题,就因为少写了一步,而忽略了一个数字,导致整个答案错误,扣去三分。真可惜,不然,我就是满分了呀!那一刻,我开始觉得写过程并非没有道理。

一次,我和朱炫昱因为都弄不懂“二进制“是什么,在许多课外书上也找不到,而百度一下呢,又完全看不懂。于是便一起跑去办公室请教陈老师。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二进制里有那么高深难懂的内容!陈老师一遍讲下来,我和朱炫昱就好像刚刚玩完过山车一样头昏眼花。怪不得网上流行这么一句话:“不管你有多牛,在数学老师面前,永远是个白痴。”于是,身为教务主任的、日理万机的陈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了一个多小时为我们细细讲解,直到我们恍然大悟茅塞顿开醍醐灌顶才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最好,在我和朱炫昱心满意足地走出办公室时,听到陈老师在身后说:“现在都六点多了,你们回家一定要小心啊!”这一句话中,包含了多少陈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啊!其实,她平时的种种做法,不都是想让我们学得更扎实,做事更仔细、沉稳吗?

陈老师的.这一片心意,就像一壶好茶,初尝觉苦,但细细品来,实为滋心润肺之极品!

老师写人作文600字 老师写作文呢篇三

世界上的眼睛千双万双,

最难忘是那老师的目光。

一半有太阳的热情,

一半有月亮的柔肠,

聚集了日月的光彩,

把我们的心照亮。

啊,老师的目光,

心灵的春光,

永远把你歌唱,把你歌唱,

永远把你歌唱,把你歌唱······

伴随着音乐的优美旋律,似乎又回到了学生时代的青葱岁月,似乎又陶醉在尽善尽美的追求里,似乎又坐在了令人如痴如醉的教室,似乎又回到了杨树阁老师的课堂。

杨老师是我们泊头师范的老师。当时他30多岁,中等身材,一副宽大的眼镜架在鼻梁上,一双深邃的眼睛似乎能洞察一切。他博学多才,博古通今,讲起课来引经据典,慢悠悠如行云流水,不知不觉中会把你带入课内的氛围里,令你如痴如醉,心向神往。他自己也是高低婉转,浅唱低吟,完全陶醉在课文里,似乎忘却了周围的一切。记得一次杨老师给我们讲《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

杨老师动情的边摇头晃脑地读着,边给我们讲解。“这首诗写诗人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那个“伊人”,其实也可以看作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一种指向理想的超越。这让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鸥乔纳森》的小说。海鸥乔纳森从不愿像自己的同类那样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总想飞得更高,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为了练习飞翔,他的翅膀被折断受伤,依然不改初衷。同伴们引诱他,讥笑他,他照样坚持自己的追求,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这小节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

“芦苇茂密水边长,

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的那人,

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

仿佛就在水中央。”

讲罢一小节杨老师似乎动了情,鼻翼抽动了一下,他很自然的举起拿粉笔的右手向上托了托下滑的眼镜,按动了一下鼻翼,似乎还是有鼻液流了出来。他随手从衣兜里掏出红色“手绢”抹了下鼻子,又顺手塞入兜中,课似乎并没受到影响,他就又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连他的“手绢”掉下来,他都没感觉的到。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是自已心目中尽善尽美的理想,是自己魂牵梦绕的意中人,因此不惜一切代价去上下求索,不断追求。乔纳森想达到的,是对凡夫俗子的超越,是向尽善尽美的境界靠近,是在努力地向理想冲刺。

对于真正的求索者来说,目标是一种指向。达到目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过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过程之中。同样,追求的价值和意义也存在于过程之中。如果忽视过程,实际上也是忽视了追求本身。

尽善尽美的境界,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际上说,都是不可能达到的。换句话说,尽善尽美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指向的理想。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向前渡过,就像夜中照亮道的火光,迷途中的指南针一样,让我们不断地前行,追求。”

杨老师陶醉着,我们或颔首点头或微笑不语,也陶醉着,瞪着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写着,画着,聆听着,似乎置身于完美的世界。

下课了,杨老师带着他的梦想飘然而去。浑然没有注意到掉在讲台上的 被他踩了几遍的“手绢”。几个调皮的男生冲向讲台,捡拾起来高举着------原来是一只红色的小袜子,他七岁女儿的一只红色袜子。

据说,杨老师和他的爱人是高中的同学,他考上大学分配了,而她没有。而他,没有弃她而去,还是践行了他们的爱情。在当时,能做到这点, 已是很令我和同学们折服了。

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 。转眼毕业16年了,再没见到杨老师。但他讲的课,至今记忆犹新。

生活中的眼睛各式各样,

最难忘要数老师的目光。

一半有父亲的威严,

一半有母亲的慈祥,

融合了父母的厚爱,

深深印在我心上。

啊,老师的目光,

生命的霞光,

叫我终生难忘,终生难忘,

叫我终生难忘,终生难忘····

歌声再次响起,似乎又回到了杨老师那 如醉如痴的课堂,又听到到了他那滔滔不绝的演讲。老师啊,您,是太阳,是月亮,是航标,是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我们向着光明前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