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师德修养心得体会(专业16篇)

小编:曼珠

教师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在下面这些教师心得体会中,或许有一些可以解决你遇到的教学难题和困惑的方法和思路。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师德和师德素质是培养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深刻认识“如何做一名好教师”的问题,以崇高的教师职业责任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十年的树,百年的人,踏上了三英尺的平台,这意味着踏上了一条艰辛而漫长的教育之路。学习之后,我再次意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应该教授好书,而且应该教育好人。他们应该在各个方面成为榜样。我主要谈的是如何培养自己和我的情绪控制。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我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精心准备了一堂高质量的课。然而,当我们兴奋地走进教室时,我们完全被混乱的场面所分心,而不仅仅是骚乱。此时,你是在愤怒和大声责骂,还是在熟练地微笑和温柔?在我看来,如果你大声责骂,至少有以下缺点:第一,人们往往容易在愤怒中说不恰当的话,这不仅会损害教师自身的形象,还会伤害师生之间的感情,有时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情感隔阂。二是破坏教师的自我情感,影响正常教学。如果一个老师一进教室就生气,他的情绪就会在课堂上暴跌,他不能全神贯注于热情。学生也会受到影响,产生抑郁情绪。因此,在这一时期,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衡量优秀教师的重要指标。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喜、怒、悲、喜、忧、恐等情绪,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必然会对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身心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以及自己的心理健康。与开朗活泼的教师日夜相处,学生必然会受到进取情绪的影响,坚持一种快乐向上的情绪状态。相反,如果老师经常面带愁容或发脾气,学生必然会感到沮丧和沮丧。良好的道德和人格是进取心的源泉。如果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思想开放、兴趣广泛、友善,他们的心态就会平和。

所谓的宽容是宽宏大量、慷慨大方、不顾一切、能够包容。教师教育在心理上从来不是单向流动的。在这个流动过程中,一旦教师的教育态度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也会随之改变。一旦教师和教育者之间存在情感交流,学生就会信任教师,这为理解教育奠定了基础。宽容可以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曾说过:“我们的目标是:;世界上最宽的东西是海洋,天空比海洋更宽,人类的思想比天空更宽&只要我们更加宽容,我想我们可能会获得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的东西。

如果我的愤怒是发自内心的,我最好不要先说话,深呼吸几次,或者暂时离开现场,让我有时间冷静下来。当然,教师要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同时,他们真正把学生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用爱、真诚和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高度的责任感,把这项工作做好,坚持不懈地努力,取得丰硕的教育成果。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在新世纪我们国家新的历史时期,要建设一支为人民服务的,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为师德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增加新的内涵。当前,在爱是师德之魂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把责任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是非常必要的。责任,是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和环境完全承当的能力和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任务”,一名人民教师,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白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就办不好教育。因此,我们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一名教师“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教师只要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把自己的课堂、班级当成自己的“实验室”、“试验田”,并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变科研的局外人为局内人,变可能性为现实性,实现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当我们的教师走上了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就会得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时代的呼唤,事业的使命,教育的责任,激励着教师们长期精心耕耘在教育这方热土,斯霞、魏书生、李吉林、于永正??一位位名师、大师,桃李芬芳,硕果累累,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敬重,这真是教师职业的魅力所在。

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万紫千红随风去,冰心一片载玉壶”,这就是我这样一位普通教师的高风亮节!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

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被誉为“万世师表”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师德修养,他本人为培育英才呕心沥血,百折不回,表现出崇高的师德;他精辟的师德理论,是新世纪师德建设的宝贵财富。他在强调教师地位和作用的同时,又中肯地指出“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位在师之自重”。这“自重”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师德修养,他指出“我们深信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各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本学期师德修养的学习,使我意识到以下几点:

一、我们必须要忠于党的教育事业。

陶行知先生的一生是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他怀着“文化为公”“爱满天下”的胸襟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发展人民的教育事业。他拒绝高度,放弃高薪,为普及大众教育过着简朴,甚至困苦的生活,真正做到了“捧着一棵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今天,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事业不仅是教师的传统美德,也是党和国家规定的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家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是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首位要求。

二、我们应关爱自己的所有学生。

陶行知先生认为,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满天下”是他奉行的格言,他以博大的爱倾注在学生的教育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人。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师要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关心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全面关心,做到既遵重、信任、爱护学生,又坚持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学生性格的形成,,而教师对待遇学生态度的好坏取决于教师道德素质高底。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心中考虑的只是“爱生”,强调学生的独立人格,始终把学生人格遵严放在第一位。眼中没有“好生”“差生”,课堂提问、批改作业、工作安排等都一视同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所有学生避免有害健康和不安全的情况。深入了解学生,潜心研究教育的自身规律,选择公正合理的态度、方法教育学生。愿意听取学生及其家长或监护人关于教师教学、管理、行使职权的意见。在学生有意或无意地冲撞、伤害自己,能理智的对待,冷静地分析,正确地解决。

三、我们需诚待家长和同事。

家长与教师都是学生的教育者,共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家长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与教师有着平等的关系。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应懂得家长如果能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学生在校表现可能会更出色。把家长视为自己的伙伴和合作对象。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听取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经常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包括学科的学习成绩、技术和能力的发展、学习态度、品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定期向家长传达。此外,还通过许多其它方式与家长沟通并争取他们的合作。

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还能心诚地对待领导和同事,力图避免侵犯同事的尊严、影响合作的种种行为。努力客观地对待同行的评价,与同事和睦相处,相互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师德高尚的教师能组成一个紧密的教师团体,才能产生高效益的教学效果,创造良好校园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

四、多研,我们还应勤学。

陶行知先生指出:“: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知识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知识像滚雪球一样急剧膨胀并快速陈旧。面对“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现实,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方能胜任教师工作。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楷模。要奉献全部精力来精通自己所授的专业知识。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许多新的传授知识的手段,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教师要学会运用这些教学技术并且做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者和推广者,做教师教学的行家里手。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需要成千上万的高素质教师去实施,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应该是高道德素质的教师,才能完成此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只有把教师的道德素质提高了,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因此,新世纪的教师要以“万世师表”陶行知先生为光辉榜样,不断提高师德修养,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一代高素质人才,作力量。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学习《新时期师德修养》,无疑是一股清风荡涤我心中一些阴暗斑点,使我更加看清前路,明确方向,坚定自己的信念。

这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师德的内涵:一是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二是教师对待受教育者的道德;三是教师对待同事和教师群体的道德;四是对待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的道德。我想这是根据教师工作的内容和接触的对象来划定的四个范围内的道德吧。我想做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待教育事业:

忠诚并献身与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在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指导下,在处理个人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时候,应采取利他主义的价值取向,就是所谓的“甘为人梯”、“燃烧的蜡烛”精神。

二、对待受教育者: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强调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最高境界。要求教师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严格要求而又尊重信任学生。

三、对待同事及教师群体:

坚持教师集体和其他教师的利益和需要高于个人的利益和需要。在教育现实中要表现为理解、团结和谦让。

四、对待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

真诚相待、主动参与。要求教师在与学生家长交往的时候,表现出一种对家长的坦诚的沟通愿望,以及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发起或者参教育有关的社会性活动。

我想首先需要奉献。“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这是雨果先生曾经说过的话。其实教师这个行业就象那默默奉献的绿叶,学生就像那含苞欲放的花朵,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美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行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也只有对“怎样做一名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提出对自己更高的要求。

其次,我应该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捧着一棵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是教师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我曾想“平平淡淡的一生,倒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正因如此,我羡慕那诗意的生存,羡慕那丰富多彩的人生,不甘于过平淡、庸常的生活。如今教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传递者。因此,师德的形象,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形象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共同携手撑起那片教育的蔚蓝天空吧!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也是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传授者和示范者。唐代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意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道德教育和传授知识的,从这可以说明,我们的传统教育历来也是把德育放在首位的。要履行教书育人、培养理想远大、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一代新人的职责,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水准。所以,身为教师就应加强师德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师德的人,在执教的工作岗位上为人师表,以优良的思想作风教育引导学生,以高尚的道德形象和人格影响和激励学生。

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首要的是要有忠于教育事业和肯于奉献的精神,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师德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自己从事的执教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甘为人梯,专心致志做好教学工作,并且在执教活动中积极探索教育改革和创新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型综合人才。

良好的师德修养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育工作根据教书育人的宗旨对教师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也是教师的优良传统和美德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学生人生观的建立,道德情操的形成固然需要教师的课堂教育,而教师的个人品格、行为习惯、言行举止以及处世方法,给学生们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比他教授的知识更能影响学生。由此看来,教师能给学生施以影响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时候是习惯,是心态,是做人的标准。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学生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崇高的,教师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要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学生做出榜样。试想,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义愤填膺地抨击各种丑恶现象,走出教室却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迎合或追逐,这种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的行为,对学生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影响。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身为教师应有一颗无私的爱心。我们的教育事业本身就是爱的事业,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只有教师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样也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作为一名教师要从内心深处培养对学生的“爱”,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在学生受到挫折的时候去安慰他们,在学生受到烦忧的时候去开导他们,在学生迷茫的时候去帮助他们。教师对学生既要关爱,又要严格要求,做到严慈相济。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通过维护学生的尊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从而形成师生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

良好的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每一位教师都应刻苦学习,严于律己,努力践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现在已进入信息时代,这对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会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活跃。因此,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为人民教师,必须自重、自励、自爱,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意识和使命意识。唯有教师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高尚的师德水准,做到以德修己,以德育人,才能真正担负起为祖国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

自从学习《幼儿教师基本素养与师德修养》后,我觉得收益很大,让我对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幼儿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幼儿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在这次的讲座中,我了解了如何做一个受孩子喜爱的优秀幼儿教师:

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我认为即然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就应当热爱自己的事业。竭尽所能,做好本职工作。

其次,是对孩子的博爱,大爱。爱永远是第一位的。爱要与责任同行,对孩子微笑,宽容、欣赏,让自己的学生成为最幸运的人。必须对每一个幼儿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幼儿,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幼儿。我深深的懂得:只有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真正从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深入到孩子中去,关注他们的举动,观察他们的言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很好的为幼儿服务。

第三,以身作则,恪守承诺,做真诚的朋友。要求孩子做到的事,老师必须做到。对孩子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兑现。努力成为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好朋友。

最后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充实自己,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从各种渠道汲取新的营养,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才能那个更好的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努力做一个让孩子喜欢,家长放心,领导省心的优秀幼儿教师。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能否培养好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重要前提,仅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崇高的职责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路。经过学习我更体会又一次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我主要就脾气控制上怎样修养自己,谈自己的感受。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自己费了好大功夫精心准备了一节精品课,然而,当我们兴冲冲地走进教室时,却被一片打闹不止的混乱景象搅得兴致全无。这时您是怒气灌顶高声训斥,还是巧作欢颜温文尔雅?我认为,如果高声训斥,至少有以下几点害处:一是人在气头上往往容易出言不当,不但会破坏教师自身的形象,也会破坏师生感情,有时甚至还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情感隔阂。二是破坏教师自己的情绪,影响正常授课。如果教师一进教室就生气发火,上课时情绪就会一落千丈,无法投入热情,学生也会受到影响而产生压抑情绪。所以,这时教师情绪的自己控制和调节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衡量优秀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坚持进取乐观的情绪。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忧、惧等情绪,以及由这些情绪造成的心理氛围,必然会对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或进取或消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自身的心理健康。与开朗活泼的教师朝夕相处,学生必然会受到进取情绪的影响,也会坚持愉快向上的情绪状态。反之,如果教师经常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貌或经常发脾气,学生必然会感受到压抑与沉闷。进取的心境来源于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如果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胸怀开阔,兴趣广泛,为人友善,心态自然就会平和。

二、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的过错。

所谓宽容就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能容纳。教师的教育在心理上从来不是单向流动的,在这个流动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态度一经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就会产生相应的改变。一旦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与受教育者的学生之间有了情感的沟通,学生就会信任教师,这就为理解教育打下了基础。而宽容能够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只要我们多一点宽容,我想我们收获的也许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三、及时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如果我自己怒从心头起时,最好先不要说话,能够做几次深呼吸,或者暂时离开现场,让自己有时间冷静下来。当然,教师要能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它需要教师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同时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一个教师仅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职责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是爱的事业,教师要热爱学生。师爱是师德之魂。这种爱出自教师的职责,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一时体现爱心,容易,长期永葆爱心,很难;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发展中有明显缺陷的差生,很难。于漪教师说:“表达师爱,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的,真懂,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实践的;教师对学生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做到师爱荡漾。”师爱荡漾,追求自然和谐,细雨润物。讲求真切、透彻、持久。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德还是智慧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罗素语)。而爱的核心却是善。教师职业如何为善从教师职业道德中更是难以尽数。从教师爱岗敬业的情感到乐业、勤业、精业的实践,从教师的身传言教到教师的自我修炼,从教师学而不厌的钻研进取到教师诲人不倦的`忘忧情怀。等等,构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无不包含着何以为善的道德策略。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一颗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师德是教师的良心。当一个教师不断充实、完善自身,使思想到达必须境界时,一切都变成了自然的行为,学生也会自然地感受到教师的爱。

教师职业的价值,正是体此刻一个个学生心灵的升华上,教师的教育像涓涓的流水,滋润着一个个个体的心田,从而产生了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完善人的人格:构成人的必须性格,培养人的良好品德。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崭新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的基点是平等,其特点是对话。

师生平等意味着尊重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有潜在独立人格的人。这种尊重既表此刻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此刻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展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师生平等的蕴意还包括要理解学生,信任学个学生会成功。教师应当相信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和合作本事。仅有这样,师生之间呈现为两个人平等的“会晤”和“对话”,才会产生“应对面”、“心与心”的沟通。将单向训导、垂直传达的关系转化为双向对话、相互沟通的关系。

学生的严格要求。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并不矛盾。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刻的论断,他说:“仅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经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理性的爱。

师生平等并不是放弃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这是教育过程中的一则重要定律。教师应当认识到:教师和学生虽然有权利和义务的不一样,但在人格上,即作为人的尊严应当是平等的。这是由于人的尊严是超越年龄、知识、本事和经验水平的,它只取决于人作为人的内在本质。意识到这一点,教师心中便会坦然,会在教育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同时,会努力地创造一个促就学生自觉的环境。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曾说过:“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我能够叫我的学生不随地吐痰,这是一种教育,可是我还应当创造一种环境和气氛,使学生不好意思吐痰;我能够叫学生勤奋学习,我还应当创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置身其间不学觉得有愧,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

在中国,缺乏高尚师德的,专业素养绝不会是顶尖的;没有高超的专业素养,师德也会是苍白无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是相互促进、制约的。高尚师德的养成靠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磨练。教师要善于从师德修养的角度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善于从自我教学行为的变化改善师德修养。

我们已步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育环境的改善,多种媒体的介入,一个班学生的信息占有量远远超过一名教师,“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所以,教师必须是一个终生学习、始终站在知识前沿的人。教师的专业结构应是处于不断的流变、革新之中的,因为教师专业总是面临着新的挑战,其整个专业活动之中充满了创造性。寻求自身的发展的教师,会把自己的发展与职业的要求结合起来,把教学的成功与持续不断的学习结合起来。并且不安于已有的成绩,始终像一名田径场上的起跑者,以昂扬的生气、精益求精的态度、学而不厌的精神超越自己。

尤其在社会剧变、知识总量剧增的今日,作为教师应更清醒的认识到:仅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也才能完成社会的重托,而高素质的教师是在终身教育特别是自己教育的过程中构成的。所以,教师应进取地从多方面、多渠道充实自己。学习和进修不只是为了一纸文凭,也不只为薪水的提高这些纯粹功利的目标,更为自我完善。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然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更应当是一条清澈的,不断流动的小溪,吸引着学生到你身边来汲水。曾有一位教师这样说过:“开始教学的时候我是一个学科本位的教师,那时总是把学科放在首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到我是教艺术的,……”由此,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之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学修养、听说读写水平、观察思考确定本事。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教育教学基本功。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本人是一名普通教师,本学年度通过师德修养的培训学习,感触颇深,感慨万千。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其师德内涵必然融汇于整个社会公德之中;而教师的特殊职业与地位,也决定着师德必然对整个社会公德产生极大影响。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而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能够做到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乐于奉献、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决不会做到爱岗敬业;一个仅仅将教书看成是一种谋生手段的教师,决不会成为一名好教师,更谈不上有高尚的师德。

诚然,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也是清苦的,但是只要有着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热爱,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对民族、对祖国和对未来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就会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就会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勤奋求实,兢兢业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在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实现人格的升华,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从而适应时代的要求,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身为教师,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师德要模范、班级管理要优秀、教育教学成绩要突出……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我时刻感到自己的不足。《新教育》《初中语文教与学》等业务理论书籍成为我业余时间的“朋友”。我阅读摘录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博采众家之长,不断充实自己,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各学科的示范课、教学论坛,都为我的思想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的认识也有了提高。另外,各级领导也为我们创造了许多学习机会,丰富我们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积极利用县组织的业务培训、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在把握准教材中心,重难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写出详细教案。讲课以教学法为指针,积极实践,以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坚持“抓中等生、促优秀生、带学困生”的个人原则,使上、中、下三类学生都能有所学,学有所得。教书之余与教书同时,精心育人,我还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很多名学生都有了光辉的前程。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是教育教学的前提。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信任学生。只有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才富有实效,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书中还说: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师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严在该严处,爱在细微处。”

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并努力去实践。具备了这样的师爱,就一定会在教学实践中满腔热忱,真正与学生交流、交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学生有力地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教育的目标。同时,在这爱的交流互动中,教师的师德修养也会得到提升。

既然命运指引我选择了这个职业,那么我愿意像那些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付出的平凡的老师们一样努力的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知道接下来等待我的是教育教学工作路途上的艰辛,但我依然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中学教师师德修养读书心得体会

做为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满腔热血投入到自己所热爱、做从事的教育事业,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永无止境积极追求。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会觉得其乐无穷,热爱自己的事业,就会多了更多的激情,少了许多牢骚和抱怨,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就不会去计较个人得失。

做为教师,应该有一颗博大的责任心,爱教育事业,最终落脚点在爱学生爱孩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师爱是每一个教师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教师要有无私的爱,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拥有自己的信念,把“三平”精神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满腔的热忱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从而不负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

一、立足本质,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二、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努力做到。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学生子是我们的神圣事业。对学生我们既要爱又要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三、教师必须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励学生。

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都说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爱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我一定努力,持之以恒,把仅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

期末,学校组织学习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任维鼎老师的先进事迹,在大会上学校领导宣讲了任维鼎老师的先进事迹,并强调全体教职员工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入学习任维鼎老师的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学习他默默耕耘的奉献精神,甘于平淡,扎根教育教学一线;学习他爱生如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用真情、真心、真诚关爱每一名学生;学习他不惧艰险、奋勇当先的崇高品质,在危难面前,挺身而出,抢险救灾,全力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最后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面对楷模,寻找差距。

任维鼎老师在大地震发生时,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同事,他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冒着生命危险紧急疏散和抢救师生,勇挑重担行使我深受感动。

地震发生那一刻,任维鼎老师正在操场上,准备组织本班学生参加下午的体育测试。他立即奔向宿舍楼,与校长和当日联合值日教师呼喊学生逃生,组织学生有序向操场疏散。当任维鼎奔至学校操场和其他几位老师组织好学生后,向教学楼一望,他立即想到,南教学楼三楼供电房还住着班上三位学生!救人要紧!只见他奋不顾身地向废墟冲去。他大声呼喊回应压在废墟下的三位学生,叫他们不要慌,要镇定,老师们一定会救他们出来的。在他的呼救声中,又有几位勇敢的教师和在场的几个群众前去协助。没有工具,他们就用双手刨,找来身边的简易可用器材,几经努力,终于救出三个学生,他们只受了点轻伤。

"平房的废墟中还有两名特岗教师!"不知是谁在呼喊。任维鼎又一次冲入废墟之中,和其他几位教师一起,奋力拨开废墟中的残砖断瓦,争分夺秒地搜救两名女特岗教师。一次次地竭尽全力,终于从废墟中刨出了两位特岗教师,她们得救了。

稍有喘息机会的任维鼎老师这才才意识到女儿此刻正在南坝小学生死未卜。当他赶到完全倒塌的小学废墟时,女儿已被压在乱砖断板中,他妻子根本无法救出女儿。任维鼎一边呼唤女儿的名字,一边告诉女儿要坚强些,一定会有办法的。在好心人的协助下,他们好不容易才抬走了压在女儿身上的建筑重物。同时,他从废墟中抱出了6名其他被埋的孩子。他的女儿身受重伤,左足严重拉脱,后转入绵阳中心医院,再到重庆潼南医院医治,由于当时失血过多,加之感染,被迫截去四根脚趾。

任维鼎老师那种身而出,奋勇当先的精神永是我学习的榜样。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朵花,每朵花盛开时都是那么美,让人充满期待,让我们放慢匆忙的脚步,俯下身子,去认真聆听花开的声音。在学习了王生英老师的事迹后,觉得她以坚韧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扎根山区小学教育,在平凡的岗位上37年耕耘不辍,她就在聆听花开的声音。

怀着对教师职业的特殊情感,高中毕业后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三尺讲台,开始了我的从教旅程,一如花一般静静地绽放,悄悄吐露自己的芬芳,只为自己今生无怨无悔的选择。十几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缕缕春风,即使冰冷的感情也会消融。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新时期的合格教师?在我看来,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平凡中放歌,在平静中耕耘,在平常中闪光,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以崇高的情操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伸出热情的双手,怀着一颗热诚的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以高度的责任感来提升自己。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以此为荣,热爱它,而不是只把这个职业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

教师是一个寂寞的职业。每个教师心中都有一座伟大的丰碑、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以学生为本,教人务实,教人求真,教人创新。这都需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决心。教师是一个美丽的职业。她的美丽不仅在于她的无名,也在于她的淡泊与高尚,她用脱俗的气质阐述着生命的真谛。

有一首诗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做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亮丽,那就是师魂;有一种魔棒最为神奇,那就是粉笔;有一种平台最为神圣,那就是讲台。

三寸粉笔写出人生风流,三尺讲台化作千顷苗圃。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高尚的职业,就应该勇敢地锤炼自己。如果我是一块砖,就应该属于巍峨的万里长城;如果我是一抹红霞,那就应该染遍祖国的万里山河。

三寸粉笔写信仰,三尺讲台谋发展。信仰是浩瀚海洋的明灯,是漫漫黑夜里渴望的黎明。只要拿稳三寸粉笔,站稳三尺讲台,就要用心血与汗水去浇灌祖国的花朵,让种子发芽,让理想开花。人都说学生是花,教师是园丁。其实,教师的生命也是一朵花,是悄悄绽放、默默吐芳、扮美人间的花。如果仔细聆听,你会听到生命的律动,会听到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

有人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成功着他们的成功,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

(一)、用亲和之心架设教育之桥。

我经常这样扪心自问: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经验?终于,我发现,这些都是一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但更重要的是有爱心,是穿越心灵的无私的真爱。师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是师德的老师的体贴,关爱使他们感到舒畅、亲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远远胜过冷冰冰的指责,这就是亲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伟业,用真心触动他们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爱。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心,就是为师者赤诚的真心,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学子心田。,师德,决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

(二)、用无私之心铺就事业之路。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博大无私、宽广无边的,也是无微不至的。教师,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三)、用研究者之心搭建教学之梯。

(四)、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正因为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育人效用,使为人师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因此培养人才的素质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简单的一句话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教师展示的不仅是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的教学风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还有教师的个性及心理素质。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学生尽收眼底,因而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的优良品质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教书”同时起着“育人”的良好作用。其次还要严以自律,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作身先士卒的垂范。另外还要关心热爱学生,课后倾听学生的声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及情绪体验,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五)、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启迪学生心灵。

现在的学生究竟有哪些特点?这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正面来,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经常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人类社会教育过程中所共有的特征,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学活动不是随意性的,而是根据一定社会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教师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只顾教书,不管育人,这不仅是淡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缺乏职业道德,而且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教师神圣职责的亵读。每个教师都要遵循教育规律,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自觉当好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才不愧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师德师风的群众学习活动,每人总结了自己在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透过这次学习,我对师德师风、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资料熟悉了。结合自己的整改方案,自我小结如下:

一、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教育家陶行知说:"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托起一缕真诚,用一颗对事业执著的心,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是从事教育事业强烈的使命感和职责感。

第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是"人类幸福和自我完善"结合的职业。一方面,要认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培养合格人才;另一方面,在平凡的岗位,撒播爱心,享受充满活力的人生幸福。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培养人、教育人的事业,这对社会礼貌进步发展起一个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职业关系着千千万万的自我价值和人生幸福,关系着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

第二,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它关注着教师的教育事业心,正确的教书育人,以及确立工作严谨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是一种对事业全身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奋斗的动力,以及事业成功的保证,教师的职业注定安于平凡,淡泊名利,讲究职业良心,它的平凡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如果把平凡而神圣的教师岗位看作个人谋生的手段,那它永远也得不到成功。在教师岗位上,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认真负责,工作严谨是教师的需要,是道德职责感的体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务必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在一行,爱一行,千万不能坐在这儿,这山望着那山高。

在我而言,就是做到依法执教,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和宣传国家的教育政策,在政治上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严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个人与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在此,我坚持做到热爱教育教学工作、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严谨治学、关爱学生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作为教师首先就应严于律己,对自己提出高要求。首先自己应多学习新教法,刻苦钻研课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认真研究学情,用心开展教学反思,做到精益求精。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我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所以我务必不断学习。一是从实践中学,向广大的教育同行学习,学习他们先进方法和思想,二是勤于从书上学,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业精于勤,信服于人。三是向挫折和教训学,不断加以改善和提高,以致完善自我,丰富人生。

再提高自己水平的同时做到关爱学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勿将此言理解为能够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有句古话说,"人有德于尔,尔不可忘。尔有德于人,尔不可不忘也"。学生尊你为父,你自己千万不要把这当成对学生有恩,在学生毕业之后,还念念不忘自己的"德"与"恩"。真正有师德的教师即使有恩于学生,也不会牢记不忘的。在我看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告诫教师: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学生也要负职责。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

二是当学生有了成绩或成了气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学生的"光"。三是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职责。做到了这三条,才是理解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真正的含义,也才算具有师德。如果教师和蔼可亲,师生关系则比较融洽。我树立了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我关心爱护学生,耐心教导,尊重人格,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德不仅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即风气问题。个人师德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师德修养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更要注重师德修养。师德修养是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基本要求和行为规范。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刻认识到师德修养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师德修养要求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服务。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我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坚信只有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其次,师德修养要求我们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模范。学生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人群之一,他们会模仿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学生的良好榜样。在我的工作中,我始终保持教育者的形象,处处以身作则。我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我相信,只有自己做到真正的师德修养,才能幸运物而德化人。

再次,师德修养要求我们要做不断自我反思和提高的教师。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在不断进步的,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应该时刻保持学习和进步的态度。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我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估,总结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提高自己的途径。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我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变革和挑战,并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最后,师德修养要求我们关心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教育是为了学生发展,我们要积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和困惑,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在我的工作中,我会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我相信只有真正关心学生,才能让他们在教育的大环境下健康成长。

总的来说,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基本要求和行为规范。作为一名教师,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师德修养的重要性,并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只有注重师德修养,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使命,为学生成长发挥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这次师德的主要以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是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这次师德培训让我了解并体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

马克思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就意味着,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确定的责任。教师之所以要为人师表,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教师的任务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用自己的人格去感化、教育学生。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个人范例,对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2、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具有深远性,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或者说是培养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教师善于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好榜样,能给学生以巨大的启迪和激励,乃至使学生终生难忘。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有句名言:“如果一个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例如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有一位他非常尊敬的老师——藤野先生,他对鲁迅的影响十分巨大而又深远。鲁迅回国在北大任教时,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住所的墙上,书架的对面。鲁迅说:“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了勇气。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思想观念、道德境界、理想信念都会对学生起着直接的、重要的示范作用。

3、教师的为人师表影响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

社会上的各种职业,都会与人们发生一定的联系,各种职业道德也就必然会 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各种职业的劳动特点不同,其职业道德对社会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就会有所不同。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的影响显得更广泛,更深远。

教师的为人师表直接关系学生人格的塑造,影响学生一生的做人品质,并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一旦形成,就不会随着学生学业的结束而简单消失。这种影响已经凝结成为学生内在品质中比较稳定的一部分,从而将伴随学生的一生。

再从整个教育事业、整个社会方面来看,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同样是长远的。教育是一项代表未来的事业,它是为以后十几年、几十年培养人才的,是百年大计。而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教育劳动的成败,关系教育事业的兴衰,关系未来社会主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影响“千秋万代”。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教师是学生最关注的人物,也是他们最爱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从道德品质到每一个生活细节,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教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思想,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它能帮助学生辨别善恶美丑,提高道德认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教师积极的道德情感形象,富于生动性和感染性,可以引起学生情绪和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情绪;教师坚毅的道德意志,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它能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力量,鼓舞学生锻炼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教师高尚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着直接的示范作用,它能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无数教育实践证明,教师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卢梭看来,可敬的教师应该是“德行高洁而不虚伪,心地仁慈而不优柔,说话坦率,言行一致”的。教师是通过自己的人格去感化学生的,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位优秀教师为人师表,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其次,要做到胸怀磊落,谦虚诚实,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再次,教师还应当做到仪表端庄,服饰适当,举止得体,礼貌待人,语言文明,谈吐优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文雅,亲切自然

教学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而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是教师的语言。教师语言品质的优劣,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加强语言修养,锤炼教学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艺术。

第一,语言要规范。教师的语言必须符合普通话的要求,教师专业授课必须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第二,语言要精练。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做到言简意赅,提起兴趣,激起灵感,启迪智慧。

第三,语言要准确。教师使用语言时要确切清楚,不含混。教师要准确地表达概念、规则、原理等内容,清晰地传达思想感情、愿望等教育要求,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互相矛盾。

第四,语言要生动。教师的语言除了做到规范、精练、准确之外,还必须进一步做到优美生动。要使语言有美感,做到音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鼓动性,音色甜润优美,话语流畅自然,速度快慢适中,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学生的疲劳感,使学生时刻处于最佳思维状态。还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使其比较鲜明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教师的语言不能呆板单调,枯燥乏味,使人听来昏昏欲睡,提不起兴趣。

第五,语言要纯洁。教师的育人职责要求教师的语言文明纯洁,切忌一切低级、庸俗、下流的污言秽语,保持语言的纯洁性。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说话都要讲究文明礼貌,都要自爱自重,尊重别人,保持自己良好的风范形象。

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能用刻薄蛮横的话语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训斥、奚落。如果一位教师教育学生时粗话连篇,满嘴脏话,那么,他实际上是在强化学生的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是在把学生推向不幸的深渊。如果教师帮助少数调皮学生,维持课堂纪律或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时缺乏自制力,不加分辨地对全体学生进行歇斯底里的破口谩骂,那么,他这是存心使学生变坏。总之,如果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使用文明健康的语言,保持语言的纯洁性,就不仅损害了教师的“形象”,还会给学生心灵带来污痕和创伤,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仪表端庄,格调高雅

教师的仪表最直接地反映了教师的道德面貌和审美情趣,对学生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和审美价值。良好的仪表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敬重,糟糕的仪表能引起学生反感,破坏师生间应有的亲和力,从而给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一,教师的仪容要整洁。仪容在社会交往中表现了一个人的文化档次和意识修养,它是在社交礼仪中最基本的起点。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尤其应注重视觉形象塑造,比如不能蓬头垢面,不能浓妆艳抹,发式奇异,不能精神萎靡,愁眉苦脸;而要情绪饱满,朝气蓬勃,光彩焕发,成熟向上。如果一位教师不注意口腔卫生,带着满口的烟味、葱味、蒜味等异味走进课堂辅导学生,势必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交流。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无论是对学生,或是对教育机关中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都必须要求衣服整洁,头发和胡须都要弄得像样,鞋袜洁净,修好指甲和经常备有手帕。”“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

蔡元培先生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表,他每次去学校给师生讲话和上课,必定要换上浆洗得十分清爽的衣服,把每一颗纽扣扣上以后,还要对着镜子整理一番。进入演讲厅或教室前,也习惯整一整衣冠。这种讲究整洁的好习惯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第二,教师的服饰要朴素美观。服饰包括着装和饰物。对教师来说,着装、首饰必须符合教师的道德要求。首先,做到衣着整齐清洁,饰物典雅大方。教师的整个穿着打扮要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道德要求和审美标准,不要与教学、教育气氛相冲突。

其次,教师的衣着要朴素美观,不要奇特古怪,艳丽花哨。教师的衣着仪表要符合民族特点、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职业特点,不能搞什么标新立异,穿着奇装异服,有辱斯文,有失体统。

动中,学生们几十双眼睛都集中在教师身上,如果教师的衣着打扮奇特古怪,华丽花哨,就会使学生把注意力分散到教师的服饰上,影响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因此,教师的衣着打扮一定要考虑自身的职业特点及环境要求,要和教师的职业身份相适应,考虑它们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第三,教师的举止适度端庄。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语重心长地对教师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所以,一位教师必须时刻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教师讲课时要举止适度,动作文雅,表现出文明的气质,不要拍黑板,擂讲台,捶胸顿足,显得缺乏修养;和学生交往谈话,要热情而有分寸,亲切而讲究礼节,表现出庄重而随和的品质。一位教师只有举止适度,行为端庄,才有利于确立自己的完美形象,受到学生的爱戴和欢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身教形象,给学生以良好的精神感染。

例如培训时讲到了一个案例是,这天早上第一节是赵老师的课,同学们坐得端端正正的迎接她的到来。上课铃一响,只见赵老师穿着鲜红的棉袄,下面的裤子乌黑发亮,长头发被烫成大波浪披在肩上,走上讲台。同学们瞪圆了眼睛,不约而同地“哇——”。赵老师没有搭理同学们的疑问,开始讲课。这节课同学们不知道听到了什么,也不知道赵老师讲了什么,只记得大波浪头发来回晃动,红棉袄在眼前闪动。

3、风度从容,彰显个性

风度是人的全部生活姿态所提供给他人的一种综合形象,人们通常所说的风姿、风采、风格、风韵,都是风度的具体表现。一个人的风度与这个人的个性气质、品德、情趣、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相关。一句话,风度离不开一定的外在表现,也离不开特定的精神内涵。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个具有高超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的本领。教师要体现以下的风度:

第一,教师要稳重。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遇事必须冷静沉着,泰然处之。教师应该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其是一个可以信赖、值得尊敬的师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论什么时候,面对什么情况,都表现出博大高深的知识涵养,沉着冷静的性格气质,成熟稳定的思想情绪,进取自强的人生态度,勇谋兼备的才干本领;不能因为自己的心境不佳,身体不好就发脾气,耍态度,也不能因为自己心情愉快就手舞足蹈,举止轻福这既有失教师的风度,也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第二,教师要可亲。因为没有可亲,教师的稳重很可能变成学生心中的凝重或沉重。就不可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教育学生时要表现出师长的爱抚和关切,目光要充满热情和希望,面容要慈祥,态度要诚恳,表情要温和,情绪要稳定,使学生产生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

教师是做育人工作的,他要面对面地通过言传身教去教育、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自己的态度。如果一位教师待人接物时谦恭有礼,坦然自若,面对成功和荣誉不骄傲自大,面对失败和挫折不悲观气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就会消除学生对其的畏惧和对其水平的怀疑之感,学生就会主动地接近教师,钦佩教师,学习教师。

第三,教师要有识。教师之所以是教师,在于他是职业的知识传播者。要向别人传播知识,自己首先必须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有三个特征:一是广泛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二是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三是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教师只有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才可能为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提供机会,才可能及时发现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才可能把所教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只有掌握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才可能使学生在重要的学科领域中达到较高的水平,掌握今后从事工作的真才实学。

教师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才能正确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各种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4、文明礼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教师是教育者,首先必须是文明人。在社会交往中,教师要处处为人师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为他人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做出道德表率。这不仅对在全社会树立教师威信,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教师光荣”的风气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动社会道德风尚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综合指标,是社会风尚最基本、最起码的标志,也是一切社会道德的基石。因此,教师遵守社会公德,不但对于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十分重视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现实生活中社会公德的缺失现象也比较普遍:随地吐痰,乱抛废物,乘车争先恐后;汽车上,商店里,一点小小的摩擦、碰撞,就往往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遇到人与人发生冲突时,看热闹起哄者众,化解者往往被误解,遭指责;公共设施屡遭劫难,其被毁坏的速度十倍甚至百倍于个人财产;公有财产或被盗或被损坏。

有的教师认为,既然社会公德是低层次的道德规范,是否遵守是“小节”问题,那么,他们在公共场所就可以不严格遵守社会公德,从而损害了教师形象。

教师在社会交往中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平等地对待一切人,尊重每一个人,这是教师知识水平高,修养深的一种具体表现。在社会公共场所,如遇有不良现象,教师要首先走上前去制止,而且方法要讲究,说话要以理服人,行为要有示范作用,让所有人都能从其身上看到真善美,看到社会的文明和人类的进步,从其一言一行中体味到人生的美好和幸福。教师的高尚情操就是一面旗帜,会引导全社会的人从善除恶,使更多的人进一步约束自己,调整自己,把社会公德和各种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去自觉地做一个有修养有素质的公民。

5、廉洁从教,洁身自好

师德规范特别要求教师要做到: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一段时期以来,有偿家教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现象无论是对教师个体师德形象,还是对教师群体形象,或是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其影响都是不利的。这些现象不仅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降低了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的纯洁心灵带来了不利影响。有偿家教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有偿家教”违背了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这一师德的基本要求。二是“有偿家教”偏离了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这一师德的核心。三是“有偿家教”异化了师生关系,扭曲了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这一师德的人格力量。四是“有偿家教”陷入了“恶补”的怪圈,给学校声誉造成危害。五是“有偿家教”贻误了教师自身的发展,损害了教师自己的身心健康。六是“有偿家教”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教师间的团结,导致团队精神、团队意识下降。

教师要做到:不要动员、变相动员学生参加校外办学机构的补习,或为其提供生源;不要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及其它商品;不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的礼金及其它财物等,否则,你就无法做到“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教师是蜡烛、是春蚕、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人们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崇高的,是备受人们尊敬和爱戴的。如今教师这一行业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可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让群众信赖,让家长放心,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因此,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尤其重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一般认为,师德是指教师和所有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以来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就要求老师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用我们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道德规范的化身、人类的楷模,他们都把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因此说来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时刻在努力做到用先进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陶冶和感染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达到以德育人的目的。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和崇高的职业理想;作为教师我有一种职业自豪感,从我站到讲台上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很热爱这份工作,我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就必须要注重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我长期坚持学习教育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主要表现在有较强的教书育人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

一名教师,只有尽到对学生的责任,才是好教师,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奉献是一种崇尚无私的道德品质,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具有高度的奉献敬业精神。教师的敬业精神主要表现在,热爱教育事业,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中。

作为教师要教书育人,除了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外,还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来到国扬小学,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学校集体的温暖,看到周围的同事都那么优秀,他们对工作兢兢业业充满热情,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与压力。作为一名新进学校的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新的环境中,还存在诸多差距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开始投入新的工作我就遇到很多困难,但我并没有退缩,努力把自己在教学中运用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找资料,找书籍进行学习,工作中遇见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虚心像别人请教。

教师的本质是教书育人,他的品德操行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和熏陶。教师言行上的不妥当,人格上不完善,都会影响学生个体的发展,并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成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坚持高尚情操,应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注重身教,为人师表。

人常说:“无德不成师”、“有其父必有其子”都阐明了这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自己的言行,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每次周二下午的劳动,打扫清洁区我都和同学一起来完成,首先给学生分配任务,然后自己也加入到他们的劳动中,和他们一起动手劳动,让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师生共同来完成劳动任务,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爱劳动、爱卫生、不怕脏、不怕累,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动学习上的共同进步。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努力和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继续加强师德学习,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xx年xx月xx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师德师风先进事迹,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报告会上,来自市蒙公乡高詹小学的韦雪红、覃塘高中党支部副主任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情地讲述了自己从教以来的成长历程,对教师职业的执着与坚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责任,包含真情的报告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令我心灵震颤。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自己应该系统地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心得体会《学习师风师德心得体会》。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一书主编是唐凯麟和刘铁芳,本书以教师职业性与生命性的统一作为师德修养的出发点,以增进教师对职业的理解为基本路径,以促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完善为基本目标,以敬业、悟业、乐业为基本线索,抓住当前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主要问题,最终落实在教师职业人生的幸福与卓越。师德乃是教师人生的根本标示,师德修养贯穿教师专业发展全过程,是引领教师职业行为的内在灵魂,是教师职业人生幸福的心灵根基。优良、合宜的教师职业道德将教育生活引向和谐、美好,成为教育生活乃至整个社会道德生活重要的风向标。

读了这本书,我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有多读书,勤实践,才能真正适应我们的教育,才能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同时让我深刻体会到师德修养是作为教师不可缺少的一门学习功课,如何让自己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如何更好的得到专业化的发展是很重要的。通过阅读本书让我学到了: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开心工作每一天,其实这是个古老的话题,但在现实中,总有某些人,因一些客观因素,每天总是带着一张乌云盖月的脸工作着,这不关是对所在的单位无益,对本人也是一大伤害,快乐与否,实际是在于你那颗心的变动。但不管你开不开心,日子总是那么悄然而过,不会因你的不开心而有丝毫的停顿。快乐工作每一天,那么,明天永远属于快乐的我们!

唐老的书深入浅出,文字平易近人,而且大量引用现实教学中真实案例,令人感同身受。唐老首先从一般意义上论述了教师职业,概括了师德的伦理学内涵,点明了良好的师德养成可以帮助教师的职业性和生命性和谐统一提升。

随后,唐老通过“敬业”“乐爱”“乐业”“理想与现实”等篇章,集中论述了师德的方方面面,师德的养成同个人职业成长的具体关系,以及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在当前的社会面临的困惑彷徨以及伦理选择。最后,唐老提到了师德修养与人生幸福的关系,肯定了教师是一种幸福的职业,更肯定卓越的师德修养必将为教师本人带来非同一般的人生成就感和幸福感。

通读唐老的书,我感触很大。我一直认为,所谓师德,很多时候只是为人师表的要求。因为我是教师,所以我要关心学生,为学生做出表率,公平对待学生,不因个人好恶而区分对待学生。显然,以学生需求导向的师德教育,灌输的是一种低层次的被动式师德。这种形式的师德实践,往往令人反感,宣传中也流于空洞,效果并不明显。事实上,只有把师德的道德起点树立在个人的幸福谋求上,把师德的逻辑起点树立在个人的发展上,师德建设才能自然而然地推行,才能让教师在幸福的包围中达到关怀学生,提升自我的目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能否培养好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崇高的责任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路。通过学习我更体会又一次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我主要就脾气控制上怎么修养自己,谈自己的感受。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费了好大功夫精心准备了一节精品课,然而,当我们兴冲冲地走进教室时,却被一片打闹不止的混乱景象搅得兴致全无。这时您是怒气灌顶高声训斥,还是巧作欢颜温文尔雅? 我认为,如果高声训斥,至少有以下几点害处:一是人在气头上往往容易出言不当,不但会破坏教师自身的形象,也会破坏师生感情,有时甚至还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情感隔阂。二是破坏教师自己的情绪,影响正常授课。如果教师一进教室就生气发火,上课时情绪就会一落千丈,无法投入热情,学生也会受到影响而产生压抑情绪。因此,这时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衡量优秀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忧、惧等情绪,以及由这些情绪造成的心理氛围,必然会对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自身的心理健康。与开朗活泼的教师朝夕相处,学生必然会受到积极情绪的影响,也会保持愉快向上的情绪状态。反之,如果老师经常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或经常发脾气,学生必然会感受到压抑与沉闷。积极的心境来源于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如果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胸怀开阔,兴趣广泛,为人友善,心态自然就会平和。

所谓宽容就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能容纳。教师的教育在心理上从来不是单向流动的,在这个流动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态度一经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就会产生相应的改变。一旦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与受教育者的学生之间有了情感的沟通,学生就会信任教师,这就为接受教育打下了基础。而宽容能够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 雨果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只要我们多一点宽容,我想我们收获的也许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如果我自己怒从心头起时,最好先不要说话,可以做几次深呼吸,或者暂时离开现场,让自己有时间冷静下来。当然,教师要能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它需要教师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同时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

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职责,决定了教师在道德水平上必然应高于社会的人群。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社会职责,其教育学生的手段主要是自己的知识、才能、情感、理想和人格,其中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格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纯洁灵魂,高尚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新一代。

我参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碰到好的老师。作为学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作为教师,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我们日常挂在口头上的“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这是我加入教学教育工作领域来感触最深的。只有大家相互信任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

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我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与学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生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把他发掘出来。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教师应服务于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

作为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认为师生间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阻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观点具有“权威性”,久之则会压抑学生的潜能,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我时常会注意到了学生的一些想法,尽量让其讲完其看法,然后我再讲讲我的看法,不同之处我们探讨,这样可激发学生的一些有见解的想法和看法。同时对我们教师的思维也有启发意义。可以说教学应以“人”为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新。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勿将此言理解为可以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有句古话说,“人有德于尔,尔不可忘。尔有德于人,尔不可不忘也”。

不和谐的师生关系阻碍这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成为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一大弊端。处在世纪之交的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究竟需要具备怎样素质的教师队伍?我认为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其次,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第三,必须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第四,必须改变封闭的教学方法;第五,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通过前几天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的学习活动,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教师在新时期的素质要求,学习师风师德心得体会。下面简单谈谈几点体会: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自己应该系统地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是爱的事业,教师要热爱学生。师爱是师德之魂。这种爱出自教师的职责,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一时体现爱心,容易,长期永葆爱心,很难;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发展中有明显缺陷的差生,很难。于漪老师说:“表达师爱,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的,真懂,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实践的;老师对学生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做到师爱荡漾。”师爱荡漾,追求自然和谐,细雨润物。讲求真切、透彻、持久。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德还是智慧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罗素语)。而爱的核心却是善。教师职业如何为善?从教师职业道德中更是难以尽数。从教师爱岗敬业的情感到乐业、勤业、精业的实践,从教师的身传言教到教师的自我修炼,从教师学而不厌的钻研进取到教师诲人不倦的忘忧情怀。等等,形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无不包含着何以为善的道德策略。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一颗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师德是教师的良心。当一个教师不断充实、完善自身,使思想达到一定境界时,一切都变成了自然的行为,学生也会自然地感受到老师的爱。

教师职业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一个个学生心灵的升华上,教师的教育像涓涓的流水,滋润着一个个个体的心田,从而产生了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的一定性格,培养人的良好品德。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崭新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的基点是平等,其特点是对话。

师生平等意味着尊重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有潜在独立人格的人。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展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师生平等的蕴意还包括要理解学生,信任学个学生会成功。教师应当相信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和合作能力。只有这样,师生之间呈现为两个人平等的“会晤”和“对话”,才会产生“面对面”、“心与心”的沟通。将单向训导、垂直传达的关系转化为双向对话、相互沟通的关系。

学生的严格要求。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并不矛盾。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刻的论断,他说:“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理性的爱。

师生平等并不是放弃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这是教育过程中的一则重要定律。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师和学生虽然有权利和义务的不同,但在人格上,即作为人的尊严应该是平等的。这是由于人的尊严是超越年龄、知识、能力和经验水平的,它只取决于人作为人的内在本质。意识到这一点,教师心中便会坦然,会在教育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同时,会努力地创造一个促就学生自觉的环境。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曾说过:“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我可以叫我的学生不随地吐痰,这是一种教育,但是我还应该创造一种环境和气氛,使学生不好意思吐痰;我可以叫学生勤奋学习,我还应该创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置身其间不学觉得有愧,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

在中国,缺乏高尚师德的,专业素养绝不会是顶尖的;没有高超的专业素养,师德也会是苍白无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是相互促进、制约的。高尚师德的养成靠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磨练。教师要善于从师德修养的角度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善于从自我教学行为的变化改善师德修养。

我们已步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育环境的改善,多种媒体的介入,一个班学生的信息占有量远远超过一名教师,“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因此,教师必须是一个终生学习、始终站在知识前沿的人。教师的专业结构应是处于不断的流变、革新之中的,因为教师专业总是面临着新的挑战,其整个专业活动之中充满了创造性。寻求自身的发展的教师,会把自我的发展与职业的要求结合起来,把教学的成功与持续不断的学习结合起来。并且不安于已有的成绩,始终像一名田径场上的起跑者,以昂扬的生气、精益求精的态度、学而不厌的精神超越自己。尤其在社会剧变、知识总量剧增的今天,作为教师应更清醒的认识到: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也才能完成社会的重托,而高素质的教师是在终身教育特别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教师应积极地从多方面、多渠道充实自己。学习和进修不只是为了一纸文凭,也不只为薪水的提高这些纯粹功利的目标,更为自我完善。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然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更应该是一条清澈的,不断流动的小溪,吸引着学生到你身边来汲水。曾有一位教师这样说过:“开始教学的时候我是一个学科本位的教师,那时总是把学科放在首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到我是教艺术的,……”由此,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之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学修养、听说读写水平、观察思考判断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教育教学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