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6篇)

小编:GZ才子

在二年级教案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材要求来设计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我们整理了一些二年级教案,供大家参考。

练习十第一课时苏教版国标本数学全册教案

教学目的: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

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资源:

每小组准备5个正方形、7个三角形、4个圆装在一个盒子里。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杂乱地贴在黑板上的图形。谈话:小朋友请你瞧一瞧黑板上有哪些图形?(学生说一说)。

怎样能很清楚地看出它们各有多少个?(指名说一说)。

2、讲述:分一分、数一数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统计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

板书课题:统计。

二、进行新课。

1、创设问题情境。

谈话:老师在你们每组的盒子里也放了许多这样的图形,能不能用其他方法统计出它们的个数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听老师讲一下游戏的要求。小组长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图形,说出图形的名称,其他,]、朋友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上,组长再拿一个,你再记一个,一直把盒子里的图形拿完为止,然后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里。我们要比一比、看一看,谁记得正确,记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2、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小组活动。组长报图形名称,其余的小朋友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2)讲述:记录完了的小组讨论一下并选择一个记得既清楚又方便的方法贴在纸上,然后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3)谈话:刚才小朋友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一。

说是怎样记的吗?(学生上来说一说)。

听了这几个小朋友的介绍,现在你喜欢哪种方法?(小组讨论)。

哪位小朋友能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为什么喜欢这种记法。

讲述:既然大家都喜欢这种方法,如果让你再来记一次,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

3、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谈话:把书翻到第95页,你能把整理的结果填在表里吗?(学生填表)看着这张表格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各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2)请小组长介绍各组统计的方法和结果,并把结果填写在教师在黑板上预先画好的表格里。

(3)提问:看着这些表格想说些什么?如果我是文具店经理,

你们想对我说些什么?

2、统计本地区四月份的天气情况。

(2)教师用翻日历的形式,报出每天的天气,学生随机作记录。

(3)指名汇报统计结果,并填写在投影片上的表格里。

(4)引导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表后在小组内互相校对,并讨论教材中提。

出的问题。

四、全课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还。

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编制者王亚芬)。

教学后记:

练习十第一课时苏教版国标本数学全册教案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退位减的口算过程,并能正确地、熟练地口算出已经学过的计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69一9=78一7=32一7=。

84一6=46一8=23一6=。

55一8=60一6=83一9=。

(直接说得数,并指名说说84一6、60一6你是怎样算的?)。

二、练习设计。

1.练习十一第11题:算一算,比一比。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

(1)第1组的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2)第2组的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3)第3组的两道题呢。

2.练习十一第12题:

填表比较。

3.练习十一第八13题:

4.练习七第15题:

(1)出示第14题图,观察图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红金鱼有24条,黑金鱼有10条,黄金鱼有6条。)。

(2)“求红金鱼和黄金鱼一共有多少条”要哪些条件?怎样算?(学生计算解答,集体交流。)。

(3)“求再买几条黄金鱼就和红金鱼同样多?”是什么意思?需要哪些条件?怎样算?(学生计算解答,集体交流。)。

(4)根据这道题的条件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后解答。

四、练习总结:师生共同谈收获。

五、质疑。

(编制者王亚芬)。

教学后记: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树林医生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有了路线图,还要认识路线图才能不迷路,所以认识路线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路线”。

到了抚顺,笑笑住在十道街的叔叔家里,她想到去劳动公园去玩,应该做几路公交车?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一)从十道街到新华大街的行驶路线。

(1)从十道街出发向行驶站到三道街,再向行驶站到西一路,再向行驶站到百货大楼,再向行驶站到友谊宾馆,再向行驶站到劳动公园。

1、瞧,这里是一张1路车从十道街到新华大街一段的公交路线图。仔细看图,你能按照1路公交车的路线说一说,我们乘车从十道街按照什么方向,怎么走到劳动公园?请你当小司机,手握方向盘自己说一说。

2、小组讨论,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二)从劳动公园到十道街的行驶路线。

1、笑笑游完劳动公园要回到十道街又该怎么走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2)从劳动公园出发向行驶站到友谊宾馆,再向行驶站到百货大楼,再向行驶站到西一路,再向行驶站到三道街,再向行驶站到十道街。

2、把结果记录在练习卡上。

3、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4、对照答案订正错误。

(三)看路线图回答问题。

(1)小明从三道街出发坐了4站,他是在哪站下车的?说说他的行车路线。

(2)小红坐了3站在百货大楼下车,她可能是在哪站上车的?她又是怎样走的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课件演示。

(3)你想从哪儿到哪儿去?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行车路线。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需要,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

三、自主参与、拓展练习。

1、这是笑笑的小表妹小红上学和放学的回家的路线图。

说出小红上学和放学的回家的路线,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填在书上。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订正错误。

2、笑笑为了感谢同学们为他指路,请你们到“海上乐园“去游玩,但是我们要先弄清它的内部路线图,防止迷路。我想这一定难不倒大家的。(出示”海上乐园“彩图)。

提问:a海底世界,海上乐园,居民区,果树林分别在中心公园的什么方向?

b居民区的居民怎么走可以到山洞?

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评价。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一张从家到学校的导游路线。

月亮湾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继续学习字词,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学习书写生字“朝”。

2.读讲课文,通过朗读体会、感受月亮湾村前村后的美丽景色,接受美育熏陶。

3.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比较理解“倒影”与“倒映”,结合上下文和课文插图了解课文中有关句子的意思。

2.指导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体会月亮湾的美丽的景色。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体会月亮湾的美丽的景色及其间有序的表达。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模式板块一:诵读经典积累词句。

师:小朋友们,百宝匣的词语又跳出来和我们见面了,这些词语宝宝把秋天的景色描写的可美了,快了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出示:黄澄澄金灿灿红通通(颜色真多)。

风景如画果实累累枫林如火(秋天真美)。

指名分行读。

齐读: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读。

模式板块二:自主探究导学精讲。

(一)复习生字词。

师:咱们课文当中也有许多词语把月亮湾写的可美了,瞧,他们来了。

出示:一条小河一座石桥一群鱼儿一片茶树。

清清的河水灿烂的朝霞绿油油的农田欢快的笑声。

1.分行读、指名读、齐读。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今天张老师就带着小朋友们去游览一番,看看课文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美景,来,小游客们,跟着张老师出发吧!

师:瞧我们来到了月亮湾的村前板书:贴图“村前”

师:村前都有哪些美景呢?请小朋友自由的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到的就用笔圈一圈(出示自学要求)。

师:这位小游客你都找到了村前的哪些美景啊?

预设:小河(月牙般的小河)——河上石桥——河里鱼儿——河岸桃花——农田。

(三)图文结合注重朗读。

1、小河。

过渡:小游客们,月亮湾有这么多的美景,就让我们先停留在这小河边,去好好的欣赏欣赏。

师:那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呢?你来说说。

师:月牙是什么样的(弯弯的)。

师:弯弯的月牙你感觉怎么样啊?

师:瞧月牙般的小河来了,谁能用你的朗读带我们一起去欣赏。指名读。

师:让我们一起夸夸这月牙般的小河吧,齐读。

2、河里鱼儿。

师:站在这弯弯的石桥上向下看,你看到了什么?

评价:1、多美的河水2、多有趣的小鱼。

师:老师在听他介绍河水流动的时候,用到了一个词——“缓缓地”。点击课件,这个词语告诉我们河水流得怎么样啊?(很慢)还可以换成哪个词吗?(慢慢的)。

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师:我们一起来试试,齐读。

师:你看到了小鱼在干什么,你呢?你又发现了什么?他们还会干些什么呢?

师:快快快,快把这么多可爱的鱼儿聚到一起,会这样说说吗?

出示课件:

他们有的在,有的在,还有的在?多快活啊!(指名说)。

生:“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

师:你找的真准。老师这儿也有一句话,比比看,哪句更好呢?(生说第二句)。

/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

师:指名两人分别读上下句。

师:为什么?哪句更好呢?

生1:第二句里有“清清的”。点击课件。

生2:第二句说河水很清。

师:是啊,河水清的可以看到——小桥、绿树和青山的影子。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指名读。指导朗读。

师:清清的河水中清晰地映出了青山、绿树和小桥的影子。这就是倒影。

师:哦,倒映、倒影,老师想考考你们(出示课件倒影和倒映的练习填空)指名说(点击词语)。

师:是啊,月亮湾的水真清哪!倒影真美啊!咱们一起美美的读一读吧!齐读。

过渡: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河岸上,哎呀,那大片大片的粉红是什么呀?

师:看这就是桃花,小游客们这的桃花开得怎么样啊?

师:谁能来读读这句话,读出桃花的多,读出桃花的美。

师:看多美的桃花,远远望去就像是——引出,灿烂的朝霞。

师:瞧!这就是朝霞(出示朝霞图)朝霞,

师:你觉得朝霞怎么样呀?

师:怪不得说,那大片的桃花像朝霞呢!

师:能用你的朗读为我们展现出来吗?(指名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满树盛开的桃花,让我们一起美美的读。

写生字:

师:十月十日说的就是这个朝字,请小朋友伸出手跟张老师一起写一写。

朝:左右结构。上下“十”的竖要对正,下面的“十”,其横画左伸右缩、以让其右部。“月”的竖撇要穿插。

师:请小朋友们在田字格中进行描红。

过渡语:这边是粉红的桃花,过了桥是——绿油油的农田。

农田:

师:指名读。

师:小朋友,你们注意到了吗,刚才他读的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特别好?

(绿油油)点击课件绿油油。

这个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生1:不能。绿油油是说农田很绿。

生2:不能。绿油油是很绿很绿的意思。

师:绿油油不仅指很绿很绿,而且绿的发亮呢。小朋友,这么美的农田,让我们把它记在脑海里。齐读。

师:请你来。

评价:听了你的朗读老师有些陶醉了,这么美的景色我们每个人都要把他牢牢的记在脑海里。

出示:村子的前面有一条_______的小河,河上有一座______。河水绕着村子_______地流着,一群群_____在河里游来游去。______的河水倒映着_____、______和______。河岸上长着许多______。春天,树上开满了______,远远望去,像一片____________。过了桥,是一片______的农田。

指名。

师:让我们合着好听的音乐,闭上眼睛去感受美,分享美,如果记不清了,也可以看一看老师黑板上的提示。

师:月亮湾可真美啊!

师:看,刚才我们在月亮湾的村前欣赏了那月牙般的小河、站在了河上弯弯的石桥上、还看到了河里自在的鱼儿,还有河岸上开满的桃花,最后还到农田里去逛了一番,听,村后传来了采茶姑娘动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第三节,齐读。

模式板块三:读写结合练习表达。

写话训练。

金秋十月,我们又来到了月亮湾,月亮湾的景色变了,不过还是那么美,你们看。

出示图片。

师:你又看到了月亮湾的哪些美景。指名说,完成填空。交流。

师:那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些美景吧,写的越多越好,遇到难题了,也可以请百宝匣的词语宝宝来帮帮忙,当然如果你想用自己积累的词语也是很好的,开始吧!

模式板块四: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家乡的美文欣赏。

师:有一位小朋友读了月亮湾以后,也忍不住提起笔,夸了夸自己的家乡,瞧,课后请小朋友也去读一读吧,或者你也可以用手中的笔夸一夸自己的家乡。

练习十第一课时苏教版国标本数学全册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3页“期末复习”的第14~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

2、着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数学意识。

3、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知识。

板书课题: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二、复习。

1、出示第14题:先用竖式计算,再比一比。

43+25=86-54=75+7=。

43+28=85-58=75-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

2、出示第15题:用竖式计算。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认真计算。

3、认真完成第16题,集体交流。

4、出示第17题,先把题意说一说。

小朋友踢毽,小明第一次踢了18下,第二次踢了25下,两次一共踢了多少下?

小娟两次一共踢了60下,其中第一次踢了32下,那么第二次踢了多少下?

然后独立完成。

三、小结:

我们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时,数位对齐,个位加起。

(编制者曹静洁)。

教学后记:

月亮湾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2.点明:椋,音liang;齐读。

3简单介绍灰椋鸟,鸟类的一种,喜欢群飞,食种子和昆虫。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组词。

(注意“栖、翘和”的读音和“杉栖、棱涧”的写法)。

(2)指名读词语,理解词意。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

3.给课文分段,概括每段的意思。

第一段(第l、2自然段):写“我”和同伴来到林场,准备观看灰椋鸟归来。

第二段(第3~5自然段):写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奇景。

第三段(第6自然段):写“我”在归来时的感想。

四.学习第一节。

1作者笔下的灰椋鸟的样子。

2出示填空。

3讨论电视录像的内容。

4齐读。

五、指导书写,布置练习。

1出示生字。

2观察分析字形。

3师范写。

4学生描红。

六布置作业。

liang。

板书26灰椋鸟。

决定观赏感想。

文档为doc格式。

练习十第一课时苏教版国标本数学全册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以及学生能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资源: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以内的口算。

二、综合练习。

1、第6题先让学生估计得数是几十多,然后再计算.

2、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第8题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什么意思?然后看图列式。

4、第9题说出图意然后列式。

比较这2个看图列式的异同。

5、第10题找规律填数先独立完成,有困难可以交流讨论。最后评讲。

(编制者王亚芬)。

教学后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1、知识与技能: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锐角和钝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找角、画角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课堂中创设的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发展空间观念。

一、魔术导入,复习铺垫

师:关于角,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我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一个角。

生:像国旗角,桌子角,都是直角。

二、分类比较,认识锐角和钝角

1、给“角”分类。

师: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学具卡片,先独立思考,你按什么标准分类?想想可以怎么分,分好后和同桌说一说。

(1)分成两类:一类是直角,一类不是直角。

(2)也可以分三类:直角分一类,比直角小为一类,比直角大的可以为一类。

师:那你们是怎么知道1号角和3号角就比直角大?而4号角和5号角就比直角小呢?

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比较。(验证方法: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顶点和所量的角的顶点对齐,一条直角边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这样就可以比较这个角的开口是不是比直角大或小。)

2、揭示“角”的名称。

师:在这三类角中,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家族中的直角,其实其他两类也是叫的兄弟,一个是直角的弟弟,一个是直角的哥哥,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说4号角和5号角是直角的弟弟吗?(比直角小)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就是锐角,直角的哥哥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钝角,像这样,比直角大的角就是钝角。今天我们就老学习锐角和钝角。(板书课题)

师:角家族我们认识了锐角、直角和钝角。

师:那么给这3个兄弟排排队吧,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是老三?(板书:钝角直角锐角)

第1个问题:什么样的角水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

第2个问题:用什么办法开判断一个角是不是锐角或钝角?

师:(得出结论)和直角比,开口比较明显的,我们可以直接看出来,但开口大小比较接近直角的,我们可以利用三角板的指教来验证。

师:既然大家已经找到好办法了,我们在来用一用,看看我们的高招灵不灵。(课件出示几个不用的角,请同学来判断)

教师出示两张实物卡片,角的大小比较接近直角的。请同学们到前面来验证。

师:看来这样的问题难不倒大家,课件出示,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倒题。

3、找找生活中的“角”。

很好,其实数学知识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有知道的,也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等待大家去发现。

4画“角”。

师:既然我们认识了锐角和钝角,想不想画一画,那谁来说一说,你想怎么画一个锐角或钝角呢?(先画`````后画`````)(课件出示画法,请学生来画)

师:你能试着画一个尽可能小的锐角和一个尽可能大的钝角吗?

三、教画人物简笔画

师:角在美术中也有妙处!在美术中有一种画叫人物简笔画,它是非常简单的图形拼摆起来表示人物的一些简单动作,像这样用圆表示头部,用线段表示身体,用角表示四肢(胳膊和腿)。

师:请同学试着创造,用我们学会的角来表示四肢,看看你能创造出那些姿势。(学生作品展示)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利用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2、能根据钟面,计算经过时间。

3、在回顾时、分、秒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索实践的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点:熟练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难点: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接近正时的时刻经过时间的计算。

一、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复习课,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了钟表模型,猜一猜,今天我们复习什么?板书:时分秒的复习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关于时分秒,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同桌交流一下,回忆不起来的可以翻一翻书。

二、梳理内化提炼方法。

全班交流,师随机引导,并适时板书。

(1)钟面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秒针走一个小格是1秒。

(2)时分秒的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4)会读钟面上的时刻指一生结合钟面讲读法,再指一优生结合钟面讲时针不好确定时的读法。

三、分层练习提高能力。

2时40分=()分1分30秒=()秒3分=()秒。

4时=()分120分=()时60秒=()分。

做在练习本上,指生读答案,选1题说说是怎么想出来的。

(2)数学书94页第11题(手势现场反馈)。

(3)数学书94页第12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2、为了奖励大家,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大家拿出钟表模型,同桌合作,一人拨一个时刻,另一人快速读出来,然后再交换角色。

3、小丽同学有坚持记日记的习惯,自从学习了时分秒的知识,她专门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看看。指生读。

数学日记。

我的一天。

我每天总是早早起床,把语文书读20小时才吃早餐。妈妈说吃饭不能太快,所以我会花15秒把早餐吃得干干净净才上学。

我家就在学校的对面,今天上学时刚巧碰到了玲玲,我们用了3小时边说边笑地走进了教室。

上午的体育课上,我跑50米只用了12分,全班第一名。

为了下午上课有精神,我总会睡30秒钟的午觉。

放学后,我回到家便抓紧时间写作业,一般20秒钟就能做完。

晚上,我经常会陪妈妈看30秒的新闻联播。有时,我知道爸爸每天工作8分钟很累,就说学校有趣的事让爸爸开心。

我看到有的同学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怎么,这篇日记有问题吗?尽量让学生自己分析,师少量补充说明。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利用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2、能根据钟面,计算经过时间。

3、在回顾时、分、秒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索实践的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二、教学重点:

熟练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三、教学难点:

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接近正时的时刻经过时间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复习课,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了钟表模型,猜一猜,今天我们复习什么?板书:时分秒的复习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关于时分秒,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同桌交流一下,回忆不起来的可以翻一翻书。

(二)梳理内化提炼方法。

全班交流,师随机引导,并适时板书。

(1)钟面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秒针走一个小格是1秒。

(2)时分秒的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4)会读钟面上的时刻指一生结合钟面讲读法,再指一优生结合钟面讲时针不好确定时的读法。

(三)分层练习提高能力。

做在练习本上,指生读答案,选1题说说是怎么想出来的。

(2)数学书94页第11题(现场反馈)。

(3)数学书94页第12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2、为了奖励大家,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大家拿出钟表模型,同桌合作,一人拨一个时刻,另一人快速读出来,然后再交换角色。

3、小丽同学有坚持记日记的习惯,自从学习了时分秒的知识,她专门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看看。指生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54-8-22(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8、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作业。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1.在具体的操作中,进一步加强方向感,提高认识路线图的能力。参与测定方向的实践活动,能在给定的场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园里利用指南针辨认八个方向。

2.培养与同伴积极合作的精神,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重点:认识方向并读懂路线图。

难点:能在给定的场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园里利用指南针辨认八个方向。

1.看方向板指方向。(学生面向东方坐)

提问:大家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方向?

让学生把方向板按实际的方向放在桌上。

提问:你能根据方向板指出其他的七个方向吗?

同座互相指、说。

2.说一说同学之间的位置关系。

谈话:请坐在教室中间的一位小朋友起立,再请坐在他北面、东面、南面、西面的小朋友听口令起立。

提问东北面的学生:你坐在他的哪一面?

再分别请坐在东南面的,西北面的,西南面的学生说出自己在他的哪个方向。

任意找一个学生,让他说说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关系。

3.在教材呈现的场景里辨认方向。

谈话:同学们在教室里已经能正确地辨认方向,你们想不想到校园里去辨认一下方向?在去校园之前,我们先帮助书上的小朋友测定他们学校的方向。呈现教材中的场景图。

提问:在这幅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这幅图上的正北方向和我们以往看到的平面图有什么不同?这幅图上的正北方向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交流后再指名回答)

小组交流,再指名回答。

1.在校园里测定方向。

谈话:从刚才我们帮助小朋友解决的问题可以看出,用指南针测定学校的方向,不少学校的房屋不一定都是面向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的,我们学校的方向如何呢?我们现在走出教室一起去测定。请大家带上指南针、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和铅笔。为了不影响其他班学生上课,请大家尽量保持安静。

走到操场后,谈话:我们每四人一小组,商量一下,你们这组想在校园的什么地方测定方向?也就是选择测量地点,然后分工测量,把表填好。我们看哪一组测得又快又好。测好以后赶快到操场中间集中,老师还有新的任务。大家分头行动吧。学生活动。

汇报测定结果。

2.相互检查测定情况。

谈话:下面请第一小组带第二小组的小朋友到你们测定的地点,介绍一下你们测得的结果,第二小组看看他们测的对不对;然后两个组再交换。其他的小组也是两两合作,相互检查。检查以后再回到操场集合。

再次集合后,让各小组汇报被检查的小组测定方向的情况,如有不同意见,全班同学再去共同验证。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学会用统计表或方块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让学生经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师: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在这天晴气爽的季节拉开了序幕。瞧,运动场上小动物们赛得可热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的情况吧。(电脑出示主题图)

师: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猴子有几只?小兔有几只?小狗有几只?

生2: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生3:我想知道有哪些比赛项目?每个比赛项目分别有多少小动物参加?

1、如何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2、跳高和长跑是比赛的项目,我们可以根据比赛项目来统计。

项目 合计 跳高 长跑

只数

3、除了根据比赛项目来统计,还可以根据什么来统计?

生:动物的种类。

动物种类 合计 狗 兔 猴

只数

4、利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完成上述两张统计表。

5、交流:看了两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6、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1:统计的方法不同。

生2:合计都是13。

生3:我明白了对同一中场面进行统计,虽然统计的方法可以不同,但总人数应该不变。

7、厨师小猪和裁判长小鹿也来了解情况,要求你们向它们推荐最合适的统计表(小组讨论)

交流:

生1:我向小猪推荐统计动物种类的那张,因为小猪是个厨师,它应该要了解各类小动物分别有几只,才能决定买什么菜,什么多买些,什么少买些。

生2:我也同意向小猪推荐统计动物种类的那张。如果它不知道分别有多少小动物,它就不知道买什么菜,买回的菜也不合小动物的口味。

生3:我向小鹿推荐的是统计项目的这张。因为当裁判员就应该知道有哪些比赛项目,分别有多少选手参加,这样才能更好的组织比赛。

8、小结:

通过刚才的统计,让我们明白了:同一件事物,在不同标准下的统计结果具有多样性。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例1学习是二下教材第一单元打头内容,第一次出现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步式题计算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以看木偶戏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自己来了解信息,提出问题。综观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及方法,也有小括号的学习,另有乘加乘减解决问题,虽然例1和例2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但细细琢磨,从学生的认起起点及教材的编排体系来分析,把例1作为单独一课时进行划分比较合适。

这样划分的理由是:例1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知道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用先再这样的方法进行思考,例2的重点笔墨则是让学生认识小括号,会用小括号。若把例1例2合并在一课时进行教学,会存在顾此失彼现象,学生对两步计算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及方法有可能不会较深的感悟,在此情况下,用短暂的时间来认识小括号,难点也无法突破。而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小括号学习一直困扰着二年级学生。

解决问题第一次出现是一上年级的求总数和求剩余,而一下年级的两数比较解决问题,二上年级则是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都是依据新课程的一个显着特点算用结合来呈现的,也就是说式题教学都是辅以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来展开教学。例1是解决问题在第一学段的第二次隆重出现。重点是落实在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虽然学生在前几个星期已经能较熟练的计算加减混合两步计算式题,但他们并不清楚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应该先想(算)再想(算)。所以,我认为,例1教学,式题的运算技能培养不是重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是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及数学语言的完整表达。

学生已经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一步计算问题,能较熟练的解决两步计算式题,如: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口算方法,但学生对小括号的作用是陌生的,本节课不做教学要求,如课堂能够动态生成,提到小括号这一知识点,教师可适当提示,不耗学习时间。

由于是借班上课,课前需要了解学生用一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这节课的学习需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多角度暴露学生的思考过程,多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这个算式是先算出了什么?他是先算出什么?在说的过程中,逐渐让学生感悟到解决两步计算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先想(算)再想(算)

1、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问题解决提供思考的基点。

例1把数量关系隐含在问题情境中,无论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解决问题都有一个不变的基调:处理信息,理解数量关系。本课教学将充分利用你是怎么想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要先知道他是先算出这样的提问与追问,帮助学生梳理问题解决的步骤与方法。

2、 有效挖掘学生潜力,为问题解决提供思考的落点。

把相同模式的问题解决放置在不同的情境中。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上车下车,图书出借、停车场开来开走等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把藏于心中的秘密与所学的知识相结合,才能体会到数学的应用性、生活性。本课教学通过分层次的练习(模仿练、独立巩固练、选择练、拓展练),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充分自觉的对两步计算这种模式的问题解决体会更深刻,同时,不同形式的练习与表达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知道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先想(算)再想(算)。

2、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能用数学语言表达思考方法.

3、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1.小朋友们,桃园小学的二( )班小巧虎中队的图书角正缺图书管理员呢,要到实验小学的二( )班里来招聘图书管理员,你们想去竞聘吗?如果你能解决图书角的问题,知道书架上图书的数量变化,你就有竞聘的资格了!

2.出示书架情境图:

逐步呈现:

先出示:书架上原来有图书22本。

再出示:欢欢小组要归还13本,晶晶小组要借走6本。

问:从图上看,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指名汇报,标出数据)

问:把你找到的信息完整的说一说,好吗?(指名说,和同桌说,全体齐说)

追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现在书架上有图书多少本?)

引导:请你把这些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连起来说一说,说给同桌听。(同桌交流)

1. 同学们说得很完整,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2. 停顿,让学生独立思考。

3. 把你的办法轻轻地告诉你的同桌。

4. 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写出来。(自备本独立练习)

5. 先写完的小朋友和同桌悄悄的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6. 反馈:不同方法展示。

(1)22+13=35(本)(2)22-6=16(本)

35-6=29(本) 16+13=29(本)

(3)22+13-6=29(本) (4)22-6+13=29(本)。

7.归纳:这几个算式只是想的方法有点不同,但都能解决现在书架上有图书多少本这个问题。1和3的方法是相同的,2和4的方法也是相同的。

8. 二个小组合作,每人选择一种方法,用先算出再算出的样子,说一说想的过程。

9.小结:同学们真能干,能做个合格的图书管理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今天在练习的时候,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1、 巩固练习:解决水果卖进卖出问题。

2、 独立练习:解决乘车问题。(同桌互批)

3、 变式练习:继续解决乘车问题。(集体讲评)

4、 拓展题:选择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这节课,你学到哪些本领?

2.教师总结:同学们只要用一双亮眼睛认真观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复习了数的读写等知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通过运算进行解决。(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复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板书课题)。

二、主体内化。

1.承上启下,引出知识点。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关于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1)学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2)学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

2.合作整理、形成网络。

(1)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合作整理整数、小数、分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与法则,并把整理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2)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小组补充说明。汇报时有的可根据对知识的理解,自己的经验举例说明;有的可能用不同的方法整理出相关的知识。

a、整数、小数、分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b、整数、小数、分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法则。

3.比较异同,深化知识。

(1)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相同点?他们相互间有什么联系?(讨论)。

相同点:都是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

联系。

1.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法则计算,小数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也按整数除法法则计算。

2.分数除法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

(2)计算小数乘除法、分数乘除法要注意什么?

小数乘、除法要正确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分数除法转化后乘的是除法的倒数…。

(3)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之间的联系。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运算。

加法―――――――――――――乘法。

逆运算逆运算。

减法―――――――――――――除法。

三、综合应用。

1.第一题,可加上几道与0和1有关的口算题。

(1)计算后可挑选几道题说一说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2.计算各题并验算。

349+25652.8-45.7。

7.2×4.36.25÷0.25。

(加法可用减法验算;减法可以用加法或减法验算;乘法可以用除法验算;除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

3.认真想一想,不用计算,你能填上“”“”“=”吗?

师生共同完成前两道题,让学生回想积与被乘数、商与被除数大小关系的规律。然后让学生完成后面的练习,并说出理由。

4.根据算式,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5.解决实际问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