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山西精神的心得体会(模板14篇)

小编:翰墨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和工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山西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8月18日,总书记赴安徽考察调研,考察的第一站就是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不禁令笔者产生“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之情。淮河,作为曾经的鱼米之乡,历史厚重、文化深厚、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但因地势影响,使其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两岸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治淮斗争,磨练出了体现安徽人民不怕牺牲、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等富有“淮河特色”的红色精神。此次,让我们跟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步伐,共品“汤汤淮水”之情。

品“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大局奉献情怀。在王家坝闸,习近平总书记察看了淮河水情。新中国成立以来,王家坝多次开闸分洪以保障中下游的安全,此次汛情,王家坝闸时隔13年再度开闸泄洪,顷刻间,良田变河泽,群众抛家舍业、迁徙他乡,为抗洪作出了巨大牺牲。“宝剑锋从磨砺出”,王家坝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是王家坝几代人在与洪水的长期斗争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是淮河儿女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养成“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襟,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守护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从古时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如今王家坝一闸千钧保平安,淮河儿女用实际行动弘扬着顾全大局的奉献情怀。讲奉献、顾大局就是要观大势、谋大事,超脱视野局限,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当下党面临的形势越严峻、任务越艰巨,党员干部们越是要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形成凝心合力、敢于奉献的昂扬气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以民为本情怀。民本文化是淮河文化的重要组成和精髓所在。从管仲“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到皋陶“安民则惠,黎民怀之”,无不彰显着以民为本这一“淮河情怀”。在蒙洼蓄洪区,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当地防汛救灾情况,他表示“我一直牵挂灾区的群众,看到乡亲们生产生活都有着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实。”汛情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王家坝开闸前一晚,蒙洼蓄洪区内住在低洼处的681户2017人,在7个小时内被紧急转移安置。3000余头大型牲畜、近10万只家禽、15个大型超市也得到妥善处理,财产损失被降到最低限度。这无不充分表明着中国共产党为民服务的宗旨,从疫情防控到抗洪救灾,党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心心相印,“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回首党的历程,“人民”无论过去,或是将来,都是永远处于核心的词汇,党员干部亦是如此,以民为本,不忘初心,紧紧与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从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从而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不屈奋斗情怀。习近平到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庄台,了解灾后重建、农物补种的情况。蒙洼蓄洪区内有6个保庄圩和131个庄台,近20万居民,蓄洪期间靠着船筏与外界交通。水退人进,蒙洼蓄洪区的道路目前已恢复畅通,农田也具备耕种条件。当地迅速改种补种绿豆、毛豆、早熟玉米和其他蔬菜,在希望的土地上,受灾群众们用自己的双手把损失一点一滴地抢回来。淮河儿女在长期的战胜灾难、治理淮河的过程中,锻造出的面对激流而奋发有为、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精气神在此刻熠熠生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正处于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党员干部要以更高的政治觉悟、更严的自我要求,在愈进愈难、愈进愈险中愈挫愈奋、愈战愈勇,既要警惕“黑天鹅”,也要防范“灰犀牛”,既要补短板,更要固底板,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决不因为困难而退缩,奋力夺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面胜利。

2020年是坎坷不平的一年,疫情汹汹、洪水滔滔。但炙热的夏天终会过去,凉爽的秋天也终将到来。党员干部们要深刻认识到困难与成绩总是相伴相随的,困难越大,战胜困难以后取得的成绩就越大,意义也越大,影响也越大。淮河自古便是风云际会处、人才辈出地,让我们跟随总书记的步伐,共品“汤汤淮水”之情怀、汲振兴中华之力量,在困难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精彩人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2月26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和中央重要会议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刘奇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领悟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教育引导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坚定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要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深入挖掘宣传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和生动事迹,激励全省上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迈步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要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压紧压实责任,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监测帮扶机制,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切实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和我省实施方案部署要求,学好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齐心协力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要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突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精心谋划组织,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务求实效、走在前列。要层层压实责任,加强督促指导,形成强大合力,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高标准高质量落实。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统筹谋划,加大攻坚力度,推动改革不断向更深层次挺进。要充分发挥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重点突破引领改革纵深推进。要坚持系统观念,落实改革主体责任,加强改革督察督办,激发改革创新活力,推动各项改革任务高质量完成,努力创造更多全面深化改革的江西经验。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意见》。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会议学习了中央《关于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意见》,听取了十四届省委第九轮巡视整改和第十轮巡视“回头看”综合情况汇报。强调,要全面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高质量推进巡视巡察全覆盖,统筹抓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和省委巡视发现问题整改,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更好引领保障全省各项事业发展。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实地考察时指出: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一朵致富花,一条富贵路,党员干部要在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再加劲,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新模式,开辟致富新道路,确保实现“脱贫致富一个都不能落下的”庄重承诺。

筑牢战斗堡垒,为“致富花”运锄耕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压实责任,强化脱贫攻坚动力。聚焦重点难点关键点,全面排查梳理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落实情况,夯实全面收官基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把强化脱贫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凝聚基层力量的抓手,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和典型代表的示范导向作用,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广泛凝聚脱贫攻坚力量,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坚持精准施策,为“致富花”浇水施肥。正如不同种类的花卉对肥料的需求迥然不同,脱贫攻坚精准的核心是分析致贫原因、对症下药。“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瞄准个体,实施量身定做才是“致富花”芳香四溢的关键,缺技术要加强技能培训,缺资金要做好金融帮扶,因病致贫要完善医疗救助,只有一村一村地精准施策、一户一户地对症下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各个击破,才能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工作。特殊时期,更需要在克服疫情影响上精准施策,针对不同区域情况完善差异化策略,充分把握复工复产有利时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锤炼过硬作风,为“致富花”修枝剪叶。脱贫攻坚到了最后关头,又遭遇疫情,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所谓“风成于上,俗化于下”,越到紧要关头,越要从严从实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谨防出现懈怠情绪、松紧思想和麻痹心理,更要防止“挂名式”帮扶、“留影式”入户等形式主义成为决胜脱贫攻坚路上的“绊脚石”。“世间事,作于细,重于实,成于严。”党员干部要放眼长远,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己任,做到“民苦我忧,民贫我愧”,切实把脱贫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确保实现高质量脱贫。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脱贫攻坚收官路上容不得松口气、歇歇脚,只有扑下身子、铆足劲头,才能守得“致富花”映日即盛开,留得“富贵路”清气满乾坤。

脱贫攻坚工作是总书记心中的头等大事。调研期间,习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研究破解之策,所作的讲话深深鼓舞着我市各级干部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平定县岔口乡甘泉井村书记刘建平说:“总书记最牵挂的还是贫困群众,最关心仍是脱贫攻坚。”在党的政策指引下,甘泉井村这个曾经一穷二白、缺水破路的贫困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小康村。近几年,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通过农业调产,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现代农业,在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核桃林栽植、蛋鸡养殖3项产业上做文章,在民生环境治理上办实事,全村123户、360口人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习总书记对‘三农’工作很重视,特别是聚焦深度贫困,指出要下足‘绣花’功夫,这令我深受鼓舞。”刘建平说,“乡镇干部、村干部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我们一定会坚定不移走产业脱贫道路,用好政策、下足功夫,带领更多的贫困户一块儿过上好日子!”

赛鱼街道党工委书记张青山听了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既感到使命神圣责任重大,又感到信心倍增方向明确。他说:“”我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安排,抓好所管理的两个贫困村的脱贫工作,确保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让村子和全国人民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让他们真心说脱贫政策好,真心说中国共产党好!”

西南舁乡乡长刘德刚表示,总书记对扶贫工作高度牵挂。在今后的脱贫攻坚工作中,西南舁乡将继续按照“党员包农户,人均一亩果”的产业帮扶思路,扎实推进扶贫工作,同时以高端苹果打造为载体,不断拓宽销售渠道,让贫困户享受到政府帮扶的实际效果,增强其自我发展的动力和信心。与之配套,还要加强教育扶贫、政策兜底等综合措施的运用力度,使贫困人口彻底脱贫,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的红利。

我市郊区庙岭村,得益于全市精准扶贫好政策,于20xx年年底实现了整体脱贫。对于习总书记山西之行,该村群众都十分关注,大家凑在一起,通过新闻报道在第一时间学习习总书记对山西老百姓的期望与嘱托。村民史彭琼说:“去年,我们家2亩地都种上了果蔬,实现了脱贫,今年村里搞起了乡村旅游,我想借着这个机会年轻人可以创业,就搞起了农家乐,没想到效果还挺好的,我想通过我们一家人的努力,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的。”

致力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我省面临的重大课题,而科技创新是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发力点,总书记的讲话为我省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市企业的党员干部也深有感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改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在报纸上看到习总书记来山西视察的新闻,尤其是在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和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视察时说的一番话,让二矿调度室采煤四队技术员赵建国很受鼓舞:“习总书记的话给我们煤矿高校毕业生极大的鼓舞,真是说到了心坎儿上。”6月27日下午,刚刚从井下上来的赵建国显得很兴奋。他2012年参加工作,5年时间,经历了煤炭市场经济的低迷和企业转型发展的瓶颈。作为中国矿业大学采矿研究生毕业的煤矿一线青年职工,他有过迷茫,也有过动摇,但他明白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精细管理、科技创新和高技能人才作用的发挥。

“既然选择了煤矿,就必须为矿山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几年来,通过不懈努力,赵建国获得了“固定式镐型煤截齿”、“矿车自带急停装置”、“双翼输送带撑起装置”、“l型皮带底部浮煤清理装置”4项实用型国家专利,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更降低了井下安全事故风险。“今后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场经验,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价值,与所有青年一起并肩作战,为企业的再次腾飞奉献青春和才华。”赵建国信心满满地说。

“习总书记来到咱山西视察,提出要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这对民营企业来说是个利好消息。”民营企业家乔国强深受鼓舞。他表示,这几年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民营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需要改变思路,创新发展。作为民营企业,今后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要继续紧紧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同时,洁身自好、走正道,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在此基础上,要更加坚定二次创业的决心和信心,积极寻找新的项目和新的投入点,更加大胆地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本投入到新兴产业中,办好企业、干好事业,为推动我市乃至山西实体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此外,他也期待着我省能出台更多好的政策,在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方面有新思路、新举措,促进民营经济更好发展。

对科技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是科技系统干部最为关心的事。“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指南,作为科技系统干部,我要认真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抓好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实,切实打通科技创新服务最后一公里。”市科技局产业科科长尹喜平说。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特殊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山西视察,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按照开发区党工委统一安排,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视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努力领会实质、汲取动力,现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以下几点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三年再次来山西视察,实地调研指导工作,亲切看望干部群众,充分体现了对山西人民的深情挂念、对山西发展的特殊关心、对山西工作的高度重视。视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明确了前进和努力方向,给我们提供了思想指引、行动指南和强大精神力量,让我们深受教育、备受鼓舞,极大提振了我们砥砺前行、干事创业的斗志和干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重在行动,重在实干,重在见效,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山西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党工委和管委会的领导下,认真研究谋划,落实工作举措,切实解决好当前制约开发区高速发展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是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一心一意追求老百姓的幸福,唯有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持不懈,才能无愧于时代,不负人民。当前,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开发区上下要聚力决战脱贫攻坚,深入开展“回头看”,严格落实冲刺清零措施,千方百计为贫困群众办实事、破难题,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坚持减贫防贫两手抓,巩固好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在考察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不避路远、不辞辛劳,考察云冈石窟文物保护、汾河治理和城市环境建设,要求山西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发扬“右玉精神”,重视生态保护,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对于我们开发区建设来看,就是要严格按照规划发展,筑牢“红线”意识,坚决摒弃一边建设一边治理的发展方式,对污染严重的企业绝不允许入园。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既要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又要加快经济社会建设水平,发挥好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及时有效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建设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不断探索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取得突破,真抓项目、大抓项目、快抓项目,推动xxxx、xxxxx等项目尽快破土动工,落实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着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让每位来xx客商都能感受到xxx开发区全力以赴抓转型的坚定决心和火热干劲。

作为机关党支部书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对我今后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依据。今后的党建工作重点要从推进“六有”新体系,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工地上,始终做到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并把“第一议题”制度落实完成情况纳入了基层党建工作考核,通过互联网平台构建起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和社会组织的园区党建架构,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进一步压实到基层党支部“最末梢”,群众服务“最前沿”,将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贯彻开发区建设和改革发展全过程,着力营造全区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通过党建创新助推xxx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打造让政府信任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初夏时节,河东大地麦浪翻滚。

6月5日,在运城市盐湖区东郭镇下段村记者看到,村庄两边的麦地里,金黄的麦子随风起伏,远远近近几台收割机在麦地往来穿梭,空气中弥漫着麦草特有的清香味儿。这些天,运城市的许多村庄和下段村一样,收割机的轰鸣声、老百姓的欢笑声绘成了一幅幅喜悦的麦收图。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年来,我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各项改革,推动全省功能农业、有机旱作农业实现新突破,农民增收增添新动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好特色优势牌。

6月的塞外,阳光明亮而热烈。紫荆山脚下,3600亩的苜蓿一望无际。朔州市畜牧兽医中心主任兰世和告诉记者,朔州是全国唯一“粮改饲”试点市,今年种草面积将达到85万亩,粮经饲的比例优化为44:22:34。事实上,“粮改饲”对于朔州来说,改变的不仅是种植结构,更是全产业链的优化和调整。

一年来,我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西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打好特色优势牌”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资源禀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工程,持续优化区域布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启动创建6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2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打造畜牧、杂粮、蔬菜、干鲜果等特色产业,全面构建现代特色优势产业体系。

忻州市是我省杂粮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6月8日,在忻州市“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建设筹备处,记者遇到了副市长裴峰,“忻州作为我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规划布局了红芸豆、糜黍杂豆、杂交谷子、藜麦等14个优势区及主产地,眼下正在推进创建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国家杂粮产地交易市场。”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长邵林生告诉记者,省农科院正在与忻州市合作共建山西杂粮研究中心,将在品种选育、农机农艺、有机旱作技术集成等方面提升杂粮产业发展水平。

特色农业发展势头正劲,数字最有说服力。2017年,我省特色农业产值占比提升至75%,特色农产品出口产值同比增长36.7%;农产品安全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功能食品相关产业生产总值约100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同比增长7%;“三品一标”获证产品数量增长36.6%,创历史最高水平;岚县马铃薯、沁州黄小米、大同黄花闯入全国区域公用品牌百强。

“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我省视察时为山西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年来,我省出台了《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2018年行动计划》,划定了首批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和封闭示范区,整建制推进长治市和娄烦、山阴、神池、兴县、陵川5个县以及30个有机旱作封闭示范片建设。吕梁、忻州、大同、朔州、临汾、晋城等市已经出台有机旱作农业实施意见。当前,全省正在谋划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农水集约增效、旱作良种攻关、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绿色循环发展六大工程,探索具有山西特色的有机旱作技术体系。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全面进军功能农业,打造特色农业强省的山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正式开启。

山西农谷“一城三园”目标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部数字农业试点落户农谷;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一批肉羊、奶牛等产业集聚区和标准化养殖场建成,牛羊草食畜养殖量占到全省60%以上;山西省农产品出口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城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平台建成,创建20个国家级和16个省级出口农产品安全示范区,运城和临汾水果出口量同比增长79%,占全省水果出口量的88%……这一切意味着山西农谷、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和运城农产品出口平台三大省级战略打造新引擎、培育新动能的步伐正在加快。

实践证明,山西现代农业的出路不在大而在特,不在规模而在功能的理念,正在让山西农业的劣势转变为独特的发展优势。

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统计部门数字显示,2017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0%,高出城镇居民收入增幅0.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3%,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1和0.3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增速居中部六省首位。

成绩来之不易。

号称“老晋城民俗印象基地,新晋城美食旅游地标”的司徒小镇近年来声名鹊起,小镇通过农业与现代服务业、旅游文化产业等融合发展,以铁文化、创意农业、山西民俗等主题活动带动了司徒村及周边村民695人就业,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

张世英是阳曲县泥屯镇松树村村民,村集体今年流转土地2600亩发展果树搞采摘,他家以前种玉米的20亩地全部栽了樱桃:“以前种玉米收入也就万把块,现在光承包费就6000元,过两年樱桃树种好了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而对于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村民赵涛来说完全是脱胎换骨,这个曾经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女如今成了梅芝园艺公司花卉种植基地的员工,月收入3000多元。

城郊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兴起,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去年10月,我省出台了《关于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城郊农业发展的意见》,拿出1.5亿元支持城郊农业结构调整领域的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城郊农业快速发展先行区、示范区,构建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带、现代都市休闲农业圈。运城花海、阳城农业嘉年华、岚县土豆节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风起云涌,去年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收入达300亿元,同比增长30%。

“今天和家政公司签订了就业合同,马上就要去北京就业了,工资每月3500元到4000元。”6月10日,39岁的天镇县逯家湾镇砖窑村妇女李改鲜参加完母婴培训后,与北京管家家政公司签订就业合同。与李改鲜一同签约的还有24名学员。北京管家家政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看中的就是“天镇保姆”这个品牌。

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越来越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去年培育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6.5万人次,组织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42.95万人、建档立卡贫困农村劳动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6.9万人。今年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开始实施,目前8.44万进城务工人员接受就业技能培训,3720人实现就业。“天镇保姆”“吕梁山护工”等特色劳务品牌为越来越多的农民赚回了丰厚的收入。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一季度,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到可支配收入的50.9%。

与此同时,强农惠农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随着《山西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的落地,全省农民收入稳定向好。

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建设美丽新家园。

初夏的风,湛蓝的天,满眼的绿。

曲沃县史村镇西海村,绿树红莲,菜香满园。这几年西海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舍得投入,全村大街小巷全部硬化,降氟改水工程让自来水管直接安装到户,“生活真是大变样!”成为村民们由衷的赞叹。

乡村环境整治行动顺应了广大农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殷切期盼,唤起了广大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

阳泉市郊区杨家庄村民王新民可自豪了:“我们村的人现在把瓜皮、菜叶、树枝变成有机肥料还田,酒瓶、铁皮、废纸箱卖给收购站,城里都难实施的垃圾分类,现在在我们这儿家家都做起来了。”运城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站站长藏延生深有感触:“现在的农村,乱扔垃圾的少了,主动清扫街道的多了,生态环保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

留住乡土味道,感受乡村美好。让农村人居环境“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福祉和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

大同市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的生态休闲、历史文化名村,晋城市去年建成6个省级、20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和2个集中连片示范区……省农业厅人居处处长岳继和告诉记者,他们正在起草《山西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规范》,建立山西美丽宜居乡村标准。坚持典型打造与集中连片创建、整县推进相结合,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创的良好局面,宜居示范村示范引领作用正在显现。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在三晋大地上,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迅速成长,“加强作风建设,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干部”专项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农村本土人才回归工程吸引了一大批晋商晋才返乡创业回报家乡,省市县选派近万名优秀干部赴乡镇挂职……刚刚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三农”领域“沉下去、实调研、真服务”活动的临县大禹乡府底村第一书记贾彬良说出了大多数农业干部的心里话:“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只要扑下身子真正为农民着想,解农民所难,就一定会大有作为,也一定会得到农民群众的信任。”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十九大报告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擘画了“三农”的美好未来。眼下,我省《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已经出台,“三农”发展新的生长力正孕育而出。相信不久的将来,在这片生机勃勃的黄土高原上,农业更绿,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讲话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冲刺时刻,如何跑稳跑实跑快这最后一公里“,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振精神、全力以赴,以等不得“的态度、急不得“的作风、松不得“的意识,攻克最后堡垒,成功撞线“。

只争朝夕,等不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距离年底按期完成目标任务,还剩200余天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同时还要脱贫摘帽和疫情防控双线作战“,各级各部门等不得“,贫困群众更等不得“。在这样的背景下,党员干部不容再有等一等“拖一拖“的观望心态,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如果还只在坐而论道,工作缓慢推进,这是典型的不作为、慢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扶贫干部,必须有紧迫感,保持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全力以赴和时间赛跑,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扶贫工作,将各项扶贫政策抓实抓细抓落地,扎扎实实真扶贫、扶真贫,夺取脱贫攻坚最后的胜利。

稳扎稳打,急不得“。攻克贫中之贫同样也急不得,急不得“并不是不着急“,而是指不能操之过急、急功近利。如果只追求脱贫摘帽的速度“,大搞层层加码,就可能出现注水扶贫“数字扶贫“等现象,导致质量无法保证,脱贫成果也必然禁不起检验。欲速则不达“,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各地尤其是还未脱贫的地区,要保持蹄疾步稳“状态冲刺起来,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走好每一步。每一个贫困地区、每一个贫困群众的致贫根源都不尽相同,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党员干部要沉下心来深入分析深度贫困地区致贫的原因和脱贫面临的困难,因人、因地、因时精准施策,下一番绣花“功夫,脱贫摘帽自然水到渠成。

慎终如始,松不得“。脱贫攻坚进行到当前虽然取得了巨大成果,但留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广大党员干部决不能有松口气、歇一歇的思想,要始终绷紧弦,再加把劲。习近平在考察山西时提到:脱贫攻坚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全面彻底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还需做好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文章。

初夏时节,河东大地麦浪翻滚。

6月5日,在运城市盐湖区东郭镇下段村记者看到,村庄两边的麦地里,金黄的麦子随风起伏,远远近近几台收割机在麦地往来穿梭,空气中弥漫着麦草特有的清香味儿。这些天,运城市的许多村庄和下段村一样,收割机的轰鸣声、老百姓的欢笑声绘成了一幅幅喜悦的麦收图。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年来,我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各项改革,推动全省功能农业、有机旱作农业实现新突破,农民增收增添新动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好特色优势牌。

6月的塞外,阳光明亮而热烈。紫荆山脚下,3600亩的苜蓿一望无际。朔州市畜牧兽医中心主任兰世和告诉记者,朔州是全国唯一“粮改饲”试点市,今年种草面积将达到85万亩,粮经饲的比例优化为44:22:34。事实上,“粮改饲”对于朔州来说,改变的不仅是种植结构,更是全产业链的优化和调整。

一年来,我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西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打好特色优势牌”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资源禀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工程,持续优化区域布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启动创建6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2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打造畜牧、杂粮、蔬菜、干鲜果等特色产业,全面构建现代特色优势产业体系。

忻州市是我省杂粮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6月8日,在忻州市“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建设筹备处,记者遇到了副市长裴峰,“忻州作为我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规划布局了红芸豆、糜黍杂豆、杂交谷子、藜麦等14个优势区及主产地,眼下正在推进创建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国家杂粮产地交易市场。”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长邵林生告诉记者,省农科院正在与忻州市合作共建山西杂粮研究中心,将在品种选育、农机农艺、有机旱作技术集成等方面提升杂粮产业发展水平。

特色农业发展势头正劲,数字最有说服力。2017年,我省特色农业产值占比提升至75%,特色农产品出口产值同比增长36.7%;农产品安全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功能食品相关产业生产总值约100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同比增长7%;“三品一标”获证产品数量增长36.6%,创历史最高水平;岚县马铃薯、沁州黄小米、大同黄花闯入全国区域公用品牌百强。

“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我省视察时为山西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年来,我省出台了《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2018年行动计划》,划定了首批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和封闭示范区,整建制推进长治市和娄烦、山阴、神池、兴县、陵川5个县以及30个有机旱作封闭示范片建设。吕梁、忻州、大同、朔州、临汾、晋城等市已经出台有机旱作农业实施意见。当前,全省正在谋划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农水集约增效、旱作良种攻关、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绿色循环发展六大工程,探索具有山西特色的有机旱作技术体系。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全面进军功能农业,打造特色农业强省的山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正式开启。

山西农谷“一城三园”目标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部数字农业试点落户农谷;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一批肉羊、奶牛等产业集聚区和标准化养殖场建成,牛羊草食畜养殖量占到全省60%以上;山西省农产品出口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城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平台建成,创建20个国家级和16个省级出口农产品安全示范区,运城和临汾水果出口量同比增长79%,占全省水果出口量的88%……这一切意味着山西农谷、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和运城农产品出口平台三大省级战略打造新引擎、培育新动能的步伐正在加快。

实践证明,山西现代农业的出路不在大而在特,不在规模而在功能的理念,正在让山西农业的劣势转变为独特的发展优势。

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统计部门数字显示,2017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0%,高出城镇居民收入增幅0.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3%,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1和0.3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增速居中部六省首位。

成绩来之不易。

号称“老晋城民俗印象基地,新晋城美食旅游地标”的司徒小镇近年来声名鹊起,小镇通过农业与现代服务业、旅游文化产业等融合发展,以铁文化、创意农业、山西民俗等主题活动带动了司徒村及周边村民695人就业,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

张世英是阳曲县泥屯镇松树村村民,村集体今年流转土地2600亩发展果树搞采摘,他家以前种玉米的20亩地全部栽了樱桃:“以前种玉米收入也就万把块,现在光承包费就6000元,过两年樱桃树种好了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而对于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村民赵涛来说完全是脱胎换骨,这个曾经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女如今成了梅芝园艺公司花卉种植基地的员工,月收入3000多元。

城郊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兴起,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去年10月,我省出台了《关于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城郊农业发展的意见》,拿出1.5亿元支持城郊农业结构调整领域的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城郊农业快速发展先行区、示范区,构建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带、现代都市休闲农业圈。运城花海、阳城农业嘉年华、岚县土豆节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风起云涌,去年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收入达300亿元,同比增长30%。

“今天和家政公司签订了就业合同,马上就要去北京就业了,工资每月3500元到4000元。”6月10日,39岁的天镇县逯家湾镇砖窑村妇女李改鲜参加完母婴培训后,与北京管家家政公司签订就业合同。与李改鲜一同签约的还有24名学员。北京管家家政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看中的就是“天镇保姆”这个品牌。

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越来越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去年培育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6.5万人次,组织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42.95万人、建档立卡贫困农村劳动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6.9万人。今年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开始实施,目前8.44万进城务工人员接受就业技能培训,3720人实现就业。“天镇保姆”“吕梁山护工”等特色劳务品牌为越来越多的农民赚回了丰厚的收入。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一季度,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到可支配收入的50.9%。

与此同时,强农惠农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随着《山西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的落地,全省农民收入稳定向好。

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建设美丽新家园。

初夏的风,湛蓝的天,满眼的绿。

曲沃县史村镇西海村,绿树红莲,菜香满园。这几年西海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舍得投入,全村大街小巷全部硬化,降氟改水工程让自来水管直接安装到户,“生活真是大变样!”成为村民们由衷的赞叹。

乡村环境整治行动顺应了广大农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殷切期盼,唤起了广大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

阳泉市郊区杨家庄村民王新民可自豪了:“我们村的人现在把瓜皮、菜叶、树枝变成有机肥料还田,酒瓶、铁皮、废纸箱卖给收购站,城里都难实施的垃圾分类,现在在我们这儿家家都做起来了。”运城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站站长藏延生深有感触:“现在的农村,乱扔垃圾的少了,主动清扫街道的多了,生态环保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

留住乡土味道,感受乡村美好。让农村人居环境“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福祉和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

大同市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的生态休闲、历史文化名村,晋城市去年建成6个省级、20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和2个集中连片示范区……省农业厅人居处处长岳继和告诉记者,他们正在起草《山西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规范》,建立山西美丽宜居乡村标准。坚持典型打造与集中连片创建、整县推进相结合,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创的良好局面,宜居示范村示范引领作用正在显现。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在三晋大地上,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迅速成长,“加强作风建设,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干部”专项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农村本土人才回归工程吸引了一大批晋商晋才返乡创业回报家乡,省市县选派近万名优秀干部赴乡镇挂职……刚刚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三农”领域“沉下去、实调研、真服务”活动的临县大禹乡府底村第一书记贾彬良说出了大多数农业干部的心里话:“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只要扑下身子真正为农民着想,解农民所难,就一定会大有作为,也一定会得到农民群众的信任。”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十九大报告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擘画了“三农”的美好未来。眼下,我省《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已经出台,“三农”发展新的生长力正孕育而出。相信不久的将来,在这片生机勃勃的黄土高原上,农业更绿,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考察调研。当天下午,总书记首先来到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西坪镇坊城新村,了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情况。调研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群众脱贫后生活的牵挂,对脱贫成果要巩固的重视,鼓舞着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山西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素有“黄花之乡”的美誉。“黄花”又称忘忧草,《博物志》有云:“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西坪镇坊城新村正是通过忘忧草产业扶贫加就业,实现了脱贫,巩固了脱贫,找到了幸福的“答案”。其实,不管是脱贫攻坚,还是改革发展,党员干部只有不忘民之“忧”,才能让民“忘忧”,正如总书记在坊城新村时,手中拿起的那让人民“忘忧”的“忘忧草”。

以“民忧”为“忧”,体现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人民群众在哪里,党员干部就在哪里。哪里最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这是因为我们牢记“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无论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不体现了为民的初心,想民之所想,忧民之所忧,向民之所盼。古人常说,“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然而近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始终坚定地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最大的功绩,这就是因为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心不钦则怠惰。”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初心,不忘根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守护好人民,根植于人民,做到先天下为民忧而忧。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枝繁叶茂,才能源远流长。

为民解忧,彰显的是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多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地为民解忧。当前,距离打赢脱贫攻坚战已不足八个月,剩下的又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广大党员干部更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要充分认识到绝对贫困,这一延续几千年的历史性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彻底解决,是一项多么催人奋进的伟大事业。“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民的生活水平决定着公共服务投入的力度和事业向上发展的高度。“自己也是百姓。”从这个角度思考,只有群众脱贫了,才能更好地与群众融为一体,才能赢得群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要时刻牢记“如期”完成的目标,这既是党员干部必须要坚决执行的“命令”,更是为民负责的担当。

解好为民之“忧”,人民方可“忘忧”。“忘忧草”食之,能短暂地让人忘记忧愁。然而“忘忧草”成为产业,就能成为群众彻底“忘忧”的法宝,铺就实现发家致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告诉我们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路上,不是要解群众“一时之忧”,而是要解群众“长久之忧”,要实现群众的长富久安。既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也要结合地方实际,发展区域特色产业,让群众就近就业,就地脱贫。要以与时俱进的“变”和环境和谐发展的“态”,在故土上绽“新芽”,实现一方水土富一方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党员干部更要舍“小我”,时刻不忘民之忧,一心一意地为群众解忧,让群众“少忧”,不再“忧”。要以“一山放过一山拦”的砥砺奋进,永远走在为群众解忧的路上,造就为民的“一山更比一山高”,全力实现群众在发展中的幸福“无忧”。

“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我们要自觉增强忧患意识,励志前行,不断为人民群众实现“黄花”满地变“黄金”。

9月12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习近平同志在香山革命纪念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满怀信心继续把新中国巩固好、发展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在全体党员中引起巨大反响。

香山,是党中央和毛泽东进京最早居住和办公的地方,是党中央在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这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的指挥部,中国共产党人“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序幕就是在香山时期正式拉开的。“进京‘赶考’”、“进驻香山”、“继续指挥解放全中国”、“新中国筹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五个历史篇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斗争精神。今后,我们将继续谱写新时代的辉煌。

缅怀香山历史,永葆斗争精神。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勇于进行伟大斗争,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缅怀香山历史,永葆革命情怀。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以实际行动始终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有更多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缅怀香山历史,永葆优良作风。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行动的坚定答好新时代的历史答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展望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无限美好。我们要时刻牢记毛泽东“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赶考”宣示,永葆斗争精神、满怀革命情怀、发扬优良作风,不负人民重托,自信满满地交出合格的历史答卷。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把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能源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山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各地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

“治山、治水、治气、治城”的环保“四治”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山西考察中首次提出的。环保“四治”既是对“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延续,同时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的具体诠释。环保“四治”不仅是对太原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对现代化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理念的综合要求。当前,一体推进环保“四治”,要把握整体性,提高联动性,突出责任性。

一体推进环保“四治”要把握整体性。治气,就是要打好蓝天保卫战,让蓝天白云成为城市的“标配”;治水,就是要打好碧水保卫战,构建起“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城市河道水系;治山,就是要打好青山保卫战,形成“山城相依、绿色绕城”的生态屏障;治城,就是要打好城市环保综合整治攻坚战,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环保“四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一方面滞后,都会影响到城市生态环保综合效果,必须一体推进,实现城市生态功能的整体提升。

一体推进环保“四治”要提高联动性。一体推进环保“四治”是系统工程,协调联动正是精细化治理的一个重要维度。“四治”涉及的内容多,协调联动要落点于城市规划合理安排之上,统一规划、同步推进,避免重复建设。相邻城市、流域内城市要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立足于全局视角,突破“楚河汉界”,在措施上加强对接、节奏上步调一致、标准上统一执行、进展上实时衔接,保证“四治”事半功倍。“四治”是整个社会的共同事业,政府、社会、市民要同心同向行动,寻求民意支持,形成社会合力。

一体推进环保“四治”要突出责任性。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近年来,各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稳中向好,但也不可否认,还是有个别地方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只顾当前,不计长远,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出了问题,攻坚任务没有完成,触碰了生态环境高压线,首先要问责党政主要领导。一体推进环保“四治”要增强责任性,促进党政领导干部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把扎实推进“四治”摆在生态环境保护突出位置。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各地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提高环保“四治”能力,用务实扎实真实的工作成效换回和留住青山绿水蓝天,建设美丽城市,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在生态环保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收获和感触很多,结合个人两年来开展公益诉讼工作实际,现仅就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始终关心生态保护工作,谈一点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秦岭保护曾作出多次批示指示,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重点推进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其考察陕西的第一站仍然是视察生态保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保护之重视程度,这一考察行动与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一以贯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是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此前在浙江考察时,总书记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方式是发展路径选择,建设美丽中国是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的新生态自然观;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新经济发展观;体现了环境就是民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的新民生政绩观。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对于生活、工作在秦岭腹地的一名政法战线工作者,我们应当如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精神,如何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只有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精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保护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必须打好脱贫攻坚战。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始终是人们考虑的首要问题,贫困问题解决好了才能谈得上对更美好的生活环境的追求。秦巴山区属于集中连片经济落后地区,解决地区落后问题是落实秦岭生态保护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要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做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工作”。

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必须守好司法保护防线。秦岭生态保护涉及到水土、环境、资源、森林、湿地、河流、野生动植物等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门各尽其责、部门联动、齐抓共管。人们常说,司法是最后一道防线,所以我们更要认真履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使命,严厉打击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好生态环境资源领域公益诉讼工作,守好法律防线,当好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把群众受益摆在突出位置,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既要当好乡村产业项目的组织者、推动者,又要当好群众利益的维护者。

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有时代紧迫感,更要有长远战略谋划,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产业发展,久久为功、利在长远,蹚出绿色发展之路,形成绿色生活环境,改善乡村面貌,助力脱贫攻坚。

区域党委联动,根植红色基因,提高战斗力。“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区域内各级党组织,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党员干部们要多走在田间地头、多去产业园区,闲谈交流、疏导心理,发现困难、寻找原因,宣传政策、制定计划,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在党组织引领下,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让贫困户树立致富信心,通过努力获得的成绩,调动创业积极性,推动大家互帮互助,营造全员行动氛围,从“要我富”变成“我要富”,主动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项目,铺就致富路。“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以“党建+”模式为载体,由镇党委牵头、村党支部发力、“两新”组织参与,寻找特色农产品、建立优质产业链,搭建农产品供销平台,助力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山西大同的有机黄花标准化基地、陕西秦岭山区金米村的“小木耳大产业”、陕西老县镇蒋家坪村的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河南光山县槐店乡司马光油茶园……这些曾被习近平总书记肯定过的扶贫协作项目,基本上都是“党支部+龙头企业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有党和政府支持、企业或社会组织指导,特色农产品质量稳定,销路和价格也有保障,使贫困户的收入越来越多,实现贫困村“销号”。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形成长效机制。“霞光万道山映红,碧水青山是宝藏。”自然资源不可替代、历史文化遗产不可再生,过度开发利用自然必然会走上弯路,甚至伤及人类自身。因此,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比如,发展农产品特色产业,也要注意保护土地,合理使用土壤肥料、进行农田灌溉;发展乡村旅游业,要注意保护传统文化、莫要过度商业化,真正实现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只有坚持红色党建引领,持续高质量绿色发展,才能带领人民群众走向美好生活的明天。

香山革命纪念馆建成开放,恰逢今年中秋节,香山迅速成为游客的打卡地,香山革命纪念地两天迎来观众2.7万名。

作为首批来到香山革命纪念馆参观的观众,余年深有感触:“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时候,我特意带着家人来参观,我希望女儿从小了解历史,感受到祖国的变化,激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许多观众像余年一样都怀着这样的情结前来参观。香山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首站,这里蕴藏着老一辈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人永远奋斗的精神,来这里对每个人都是一堂生动的党史课,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奋斗。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新中国的历史,重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继续发扬“赶考”精神,走好新时代新的长征路,是担当,更是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奋斗28年,与人民心连心共命运,带领人民群众建立新中国;砥砺前行70年,中国步入崭新发展阶段,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大国地位得到世界普遍认可,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挺直腰杆。

回顾历史,是为了铭记历史,是为了奋力前行。作为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党中央所在地,香山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各界人士凝心聚力描绘新中国宏伟蓝图的艰辛和荣耀。70年后的今天,人们来到这里可以参观首次开放的8处革命旧址,在中央领导的办公和居住地,我们感受革命先辈们的简朴生活与挚热革命热情的鲜明写照;国庆时用过的大红灯笼,从一个细节反映出新中国的快速发展;9495件展品还原香山革命纪念地原貌回顾,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在这里,人们可以了解到“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伟业;在这里,人们可以重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着眼当下,是为了保持清醒,是为了同圆梦想。新中国历经70年风雨,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也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从国际上看,美国挑起贸易战给世界经济发展造成很多不确定因素,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从国内来看,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叠加风险隐患集聚;从党的自身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严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携手同心拼搏奋斗。

71年前,香山见证了中共中央指挥解放全中国、缔造新中国的光辉伟业,“赶考”精神成为一座精神丰碑激励着后人。一位观众参观完香山革命纪念馆后,由衷地说:“我们缅怀这段历史,更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诚哉斯言,生活在伟大的新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以“赶考”精神干事创业。

日前,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深入学习重要讲话读本》一书。通过业余时间与单位组织的集中学习,我了解到该书对党的以来关于中国梦、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依法治国、弘扬中国精神、改善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和平发展、从严管党治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重要讲话,作了系统深入、通俗生动的解读。以下是我学习《重要讲话读本》的读后感:

第一,学习重要讲话,有一种强烈的见真理感。

党的以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重要讲话,把握时代潮流,立足国情实际,顺应人民期待,内涵丰富宽广,思想深邃高远,文风清新朴实,为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是做好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要指针。

第二,学习重要讲话,有一种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回顾我们党的历史,什么时候坚持了群众路线、发扬了优良作风,党就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反之,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受到挫折,甚至失败。我们要追溯党的前史,立足党的现史,放眼党的后史,从历史的纵深中,切实提高改进党的作风的自觉性。

第三,学习重要讲话,有一种强烈的现实负重感。用大量的篇幅,剖析了党内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说出了逆耳之言,开出了苦口良方。学习重要讲话,特别是认真思考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性,有一种思想负重感、问题负重感、整改负重感、责任负重感,让我们感到等不得、护不得,必须负重前行、攻坚克难,以涤荡尘俗,轻装上阵。

第四,学习重要讲话,有一种强烈的岗位责任感。联系“四风”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会发现我们从事的工作和正在做的事情,即信访问题及信访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必须积极进取,攻坚克难,及时回应社会的新关切,满足信访群众的新期待,开拓信访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学习重要讲话,有一种强烈的整改紧迫感。要坚持以整风的精神搞整改,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改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就解决什么问题,使各方面的工作都紧起来、实起来,用整改的实际效果、用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来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的重要讲话主题鲜明,立意高远,论述深刻,鞭辟入里,深入学习重要讲话精神,一定要做到“三个方面”:

一是要提高职业能力水平,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要明确自己的职务和职责,要遵守职业道德,实事求是,忠于职守,乐于奉献,依法办事,严守机密,不弄虚作假。

二是要切实做到廉政清明,更好地起到表率带头作用。要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党章》、《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廉政准则》等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做到不以权谋私,讲真话,办实事,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好风气。

三是要坚持又红又专,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既要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又要具体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本领,坚持思想道德和科学知识技能的统一。

山西创新精神心得体会

山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文化和资源闻名。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山西一直面临着发展不平衡、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山西开始积极探索创新的发展道路,并倡导创新精神。本文将从我个人的体验出发,探讨山西创新精神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个人体会。

在我所了解的山西创新精神中,有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山西人民的乐观态度。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山西人民总是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创新。例如,他们利用当地的煤炭资源,发展了清洁能源技术,推动了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其次是山西人民的创造力。山西不仅具备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还有众多的创业者和科技人才。他们致力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创新的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三段:创新实践。

一个地方的创新水平,离不开创新实践的推动。山西积极推动创新实践,不断创造有益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例如,山西推出了创新创业政策,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同时,山西还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第四段:创新创业故事。

在山西,有很多鼓舞人心的创新创业故事。例如,在太原市,一家名为“煤炭互联”的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提供煤炭全产业链服务,有效提高了煤炭生产和运输的效率,推动了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在大同市,一家名为“太岳文化”的企业通过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第五段:结语。

山西创新精神的发展,为山西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创新精神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创新需要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撑,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和创业者投身到创新创业中来。为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创新精神的宣传和培养,引导更多的人投身到创新创业中来,为山西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山西的创新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看来,创新精神是山西走向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山西未来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坚持创新,不断改革和进取,山西才能实现全面发展,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讲话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实地考察时指出: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一朵致富花,一条富贵路,党员干部要在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再加劲,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新模式,开辟致富新道路,确保实现“脱贫致富一个都不能落下的”庄重承诺。

筑牢战斗堡垒,为“致富花”运锄耕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压实责任,强化脱贫攻坚动力。聚焦重点难点关键点,全面排查梳理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落实情况,夯实全面收官基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把强化脱贫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凝聚基层力量的抓手,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和典型代表的示范导向作用,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广泛凝聚脱贫攻坚力量,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坚持精准施策,为“致富花”浇水施肥。正如不同种类的花卉对肥料的需求迥然不同,脱贫攻坚精准的核心是分析致贫原因、对症下药。“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瞄准个体,实施量身定做才是“致富花”芳香四溢的关键,缺技术要加强技能培训,缺资金要做好金融帮扶,因病致贫要完善医疗救助,只有一村一村地精准施策、一户一户地对症下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各个击破,才能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工作。特殊时期,更需要在克服疫情影响上精准施策,针对不同区域情况完善差异化策略,充分把握复工复产有利时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锤炼过硬作风,为“致富花”修枝剪叶。脱贫攻坚到了最后关头,又遭遇疫情,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所谓“风成于上,俗化于下”,越到紧要关头,越要从严从实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谨防出现懈怠情绪、松紧思想和麻痹心理,更要防止“挂名式”帮扶、“留影式”入户等形式主义成为决胜脱贫攻坚路上的“绊脚石”。“世间事,作于细,重于实,成于严。”党员干部要放眼长远,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己任,做到“民苦我忧,民贫我愧”,切实把脱贫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确保实现高质量脱贫。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脱贫攻坚收官路上容不得松口气、歇歇脚,只有扑下身子、铆足劲头,才能守得“致富花”映日即盛开,留得“富贵路”清气满乾坤。

9月12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习近平同志在香山革命纪念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满怀信心继续把新中国巩固好、发展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在全体党员中引起巨大反响。

香山,是党中央和毛泽东进京最早居住和办公的地方,是党中央在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这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的指挥部,中国共产党人“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序幕就是在香山时期正式拉开的。“进京‘赶考’”、“进驻香山”、“继续指挥解放全中国”、“新中国筹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五个历史篇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斗争精神。今后,我们将继续谱写新时代的辉煌。

缅怀香山历史,永葆斗争精神。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勇于进行伟大斗争,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缅怀香山历史,永葆革命情怀。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以实际行动始终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有更多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缅怀香山历史,永葆优良作风。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行动的坚定答好新时代的历史答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展望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无限美好。我们要时刻牢记毛泽东“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赶考”宣示,永葆斗争精神、满怀革命情怀、发扬优良作风,不负人民重托,自信满满地交出合格的历史答卷。

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3年后再次来到山西考察,喜讯传来,全省人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继续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谱写山西新篇章,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当前,2020年还剩下不足8个月时间,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从秦巴山区到太行深处,总书记不断按下脱贫攻坚的“快进键”,用无声的行动激励各级干部:战鼓催征,时不我待。我们要紧盯脱贫攻坚目标和扶贫标准,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真抓实干、接续奋斗,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情况,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习近平在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从敦煌莫高窟,到大同云冈石窟,总书记用实地踏访启迪国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前正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黄金年代,我们要不仅要深入挖掘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唱响文化自信“好声音”。

“长期以来,山西兴于煤、困于煤,一煤独大导致产业单一。山西要有紧迫感,更要有长远战略谋划……争取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总书记殷切嘱托,字字句句饱含深情、充满力量,我们要在谋篇布局确定转型思路上主动作为,发扬“愈是艰险愈向前”的时代精神,肩负起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加强顶层设计,精心谋划产业,找准转型路径。坚持结果导向,打通各类堵点和痛点,带头营造人人关心项目、服务项目、支持项目的浓厚氛围,为转型发展交出人民满意的成绩单。

从甘肃祁连山下的山丹马场到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长江沿岸到黄河国家地质公园、汾河岸边……祖国的山山水水,都装在总书记心中,生态保护是总书记核心关切之一。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把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能源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特殊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山西视察,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按照开发区党工委统一安排,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视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努力领会实质、汲取动力,现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以下几点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三年再次来山西视察,实地调研指导工作,亲切看望干部群众,充分体现了对山西人民的深情挂念、对山西发展的特殊关心、对山西工作的高度重视。视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明确了前进和努力方向,给我们提供了思想指引、行动指南和强大精神力量,让我们深受教育、备受鼓舞,极大提振了我们砥砺前行、干事创业的斗志和干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重在行动,重在实干,重在见效,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山西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党工委和管委会的领导下,认真研究谋划,落实工作举措,切实解决好当前制约开发区高速发展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是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一心一意追求老百姓的幸福,唯有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持不懈,才能无愧于时代,不负人民。当前,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开发区上下要聚力决战脱贫攻坚,深入开展“回头看”,严格落实冲刺清零措施,千方百计为贫困群众办实事、破难题,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坚持减贫防贫两手抓,巩固好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在考察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不避路远、不辞辛劳,考察云冈石窟文物保护、汾河治理和城市环境建设,要求山西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发扬“右玉精神”,重视生态保护,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对于我们开发区建设来看,就是要严格按照规划发展,筑牢“红线”意识,坚决摒弃一边建设一边治理的发展方式,对污染严重的企业绝不允许入园。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既要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又要加快经济社会建设水平,发挥好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及时有效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建设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不断探索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取得突破,真抓项目、大抓项目、快抓项目,推动xxxx、xxxxx等项目尽快破土动工,落实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着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让每位来xx客商都能感受到xxx开发区全力以赴抓转型的坚定决心和火热干劲。

作为机关党支部书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对我今后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依据。今后的党建工作重点要从推进“六有”新体系,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工地上,始终做到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并把“第一议题”制度落实完成情况纳入了基层党建工作考核,通过互联网平台构建起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和社会组织的园区党建架构,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进一步压实到基层党支部“最末梢”,群众服务“最前沿”,将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贯彻开发区建设和改革发展全过程,着力营造全区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通过党建创新助推xxx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打造让政府信任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一句句问候,牵挂的是人民群众的民生保障;一声声叮嘱,惦念的是百姓福祉安康,体现了党的领袖和党中央对山西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山西人民的深切关怀。

作为一名宣传干部,学习了习总书记的讲话,若有所思,又若有所悟,让我进一步明确和加深了当前的工作重心,又让我在学习领会中悟到一些工作的理念和工作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充分认识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上来,真正把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转化为推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际行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改善民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要主动作为,主动学习,不断深化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坚决抓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

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我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指示深有体会,习总书记指出,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这展现了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脱贫后如何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个问题太关键了。我们作为扶贫干部,要主动“沉下去”,以身作则,带领干部群众一同为村庄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贴近群众,真诚与群众沟通,自觉用群众语言来传真情、送服务,与群众拉近距离,把服务群众作为“第一宗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通过提供致富信息,引进致富项目,发展致富产业,并做好贫困户社会保障工作,有效解决人民遇到的各类问题。

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们既是这个伟大时代的受益者,又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青春因圆梦而绚丽,我们要自觉把个人梦融入到伟大的中国梦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勇于创新,为实现历史赋予青年的伟大梦想而不懈努力。习总书记曾说过:“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我们当下的工作任务会重,会苦,会累,甚至还会委屈,心酸,但当我们十年、二十年之后回首往事,能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难道不是一份沉甸甸的精力和财富吗?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简洁明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表达,让人思索,让人期待,催人奋进,也让人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引用的一句中国传统通俗白话,形象地给我们指出了前进的方向。今后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在思想上过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始终保持优良作风,经得起各种考验。同时,在能力上过硬,把握工作重点,主动去思考,主动去作为,向前辈、向书本、向经验看齐,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党的基本理论,国家法规政策和工作方法技能,把上级要求和精神转化为工作动力、体现为工作理念、具体为工作任务,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战线上的“内行”。

香山红叶,燕京八景。2019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满怀信心继续把新中国巩固好、发展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形容中华民族,红色绝对是最鲜明的中华底色。从“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新年红到喜气洋洋的“集五福”,中华文化根植红色土壤;从鲜艳的“红领巾”到搏击长空的“红色头雁”,青年一代传承红色基因;从直抵人心的红色家书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中国精神饱含红色力量。从古至今,中国人民始终挚爱红色,象征着如烈火般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中华民族,早已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血脉之中。

霜重色浓、革命到底,以攻坚克难的决心铺就中国革命胜利路。香山革命纪念地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在北京香山,老一辈革命家们继承和弘扬了“敢”的精神气质,坚持了敢为人先、敢于斗争、敢于担当,在中国革命路上披荆斩棘、高歌猛进,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星星之火在香山红叶的渲染和映衬下,发展为燎原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精神,不断增强斗争本领,始终葆有和擦亮红色底色,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意志夺取新胜利。

层林尽染、一心为民,以服务人民的真心铺就中国壮阔发展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从弱变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牢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革命年代到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走过了70年的康庄大道,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前,“中国号”巨轮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的关键阶段,唯有高扬人民旗帜,与人民始终保持血肉联系,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才能激流勇进;只有坚持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人民导向,方能劈波斩浪,把人民事业不断推向更高水平。

万山红遍、接续奋斗,以开创美好的信心铺就中华民族复兴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希望之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新纪元;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复兴伟业的大发展。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时代的新起点,我们要接过“追梦棒”,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齐心协力共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让青春的热血、奋斗的激情、自强的斗志转化为民族复兴的如虹之势。

回首来时路,砥砺“赶考”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我们更要铭记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斗的光辉历史,从无数革命先烈和优秀共产党员身上汲取前行的磅礴力量,迎着初心和使命的朝阳,奋力奔跑在新时代追梦路上,在民族复兴大道上建功立业。

山西创新精神心得体会

山西是一个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省份,虽然在资源优势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但近年来该地区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环境污染、产能过剩等。为了应对这些困境,山西开始鼓励创新,并积极推动创新精神在当地的落地实施。我有幸参观了山西的一些创新企业,对山西创新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心得体会。

首先,创新需要坚定的决心和信心。在山西参观了一家新兴的环保企业,在对话中,企业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在项目初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碍,但他们从未放弃过。相反,他们通过坚定的决心和信心克服了这些困难。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创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只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心才能推动创新的实施。

其次,创新需要具备开放的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参观了一家技术研发企业后,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家企业拥有一支由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组成的团队,这让他们能够共享不同领域的信息和知识,形成创新的思维碰撞。他们还通过团队协作来解决问题和攻克难关。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拥有开放的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才能创造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

再次,创新需要不断学习和不断进取。在一次与山西当地企业家的交流中,他们强调了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的重要性。一位企业家告诉我,通过学习新知识和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他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这让我认识到,创新不仅要关注市场需求,还要通过持续学习和进取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最后,创新需要勇于承担失败和风险。在与一位山西的创业者交流中,他说到创新路上的失败和风险。他告诉我,创新是一个充满未知和风险的过程,但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取得成功。他自己就曾经历着失败和挫折,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创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我们勇于面对失败和风险,而不是退缩。

总的来说,山西创新精神具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心、开放的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不断学习和不断进取、勇于承担失败和风险等特点。这些特点不仅是山西创新企业的共同特点,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次参观和交流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些特点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发挥创新精神,促进山西的创新发展。

学习山西心得体会

山西,位于中国中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有幸在山西生活和学习,这次经历带给了我许多宝贵的体会和思考。学习山西的历史和文化,不仅加深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身处其中的机会。以下是我在学习山西过程中得到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山西的深厚历史文化。

曾经,山西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经济和政治中心,这也使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而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山西的古建筑。比如,我曾在太原的悬空寺参观,这是一座建在悬崖上的寺庙,其壮丽的建筑风格和千年历史令我震撼。此外,山西还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汾阳古城,这里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每一座建筑都散发出独特的历史风貌。

第二段:山西的传统文化。

除了深厚的历史,山西还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山西剪纸和民间艺术表演。山西剪纸技艺精湛,以其细腻的纸雕形象而闻名。我曾有幸参与一次剪纸活动,在老艺人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制作一款精美的剪纸作品。此外,山西的民间艺术也很富有特色,如豫剧和山西话快板等。我曾欣赏过一场豫剧演出,其中的精彩表演和感人故事令我难以忘怀。

第三段:山西的自然风光。

除了历史和文化,山西还有丰富多样的自然风光。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五台山。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山西的象征之一,其壮丽的山脉和秀丽的湖泊令人心旷神怡。我曾去五台山登山,并在山顶欣赏日出的美景。登上山顶后,眼前的景色简直如仙境般美不胜收,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学习山西的历史和文化,不仅是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更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山西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成就,是我国的瑰宝之一。通过学习山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不同地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让我更加自豪和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同时,学习山西也是一种践行传统文化的方式,它需要我们去了解、去尊重、去传承。

第五段:个人的成长和收获。

学习山西的过程对我个人的成长和收获也是极为宝贵的。在学习山西的历史和文化中,我不仅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培养了自己的文化自信。与此同时,通过参观古建筑、制作剪纸、观赏民间艺术等活动,我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艺术素养,也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总而言之,学习山西是一次充实而宝贵的经历,它让我受益匪浅。

综上所述,学习山西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经历,这里的深厚历史文化、独特传统和丰富自然风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学习山西,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视野,也更加爱国、自信和自豪。我希望将来有机会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山西的历史和文化,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西创新精神心得体会

山西作为一个千年古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然而,在如今这个不断变革的时代,传统的山西面临着独特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山西人开始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在长期积累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中,山西创新精神逐渐形成,为山西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山西人自古就以勤劳、节俭、实事求是的精神而出名,这种精神也为其创新提供了基础。例如,山西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众多商业家族,他们在商业经营中勇于创新,积极开拓市场,推动山西经济的繁荣发展。同时,山西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源头,书画、民间传统技艺等领域的创新不断涌现,为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山西正致力于从资源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变。山西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积极推动太原市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同时,山西还积极引进外资,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过去几年中,山西通过创新精神的引领,不断促进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使得山西的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除了在经济领域的创新外,山西还注重教育体制的创新。教育在培养和传承创新精神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山西各级学校积极推行创新教育,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山西还积极引进高校和科研机构,打破地域壁垒,加强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通过这些措施,山西在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展望未来,山西在持续发展的同时,创新发展的道路也将继续延伸。随着国家创新型发展的要求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山西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在创新精神的引领下,山西将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由资源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的深度转变。通过创新精神的不断熏陶和实践,山西将进一步提升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创新的能力。

总结:

山西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创新精神。在历史文化的底蕴中,山西人积极创新、勤奋实干,为山西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山西正致力于从资源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型,通过创新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展望未来,山西将继续坚持创新精神,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进步。

学习山西心得体会

山西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省份,它不仅有着千年古寺和古建筑,还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我有幸在山西学习和生活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在这里,我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领略了山西的美景和人文风情。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山西心得体会。

首先,山西的历史文化底蕴令人叹为观止。山西作为一个古老的省份,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这也是我选择来山西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山西,我参观了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比如晋祠、平遥古城和壶口瀑布等。这些地方散发出浓厚的历史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山西还有许多寺庙和庙宇,如大同云冈石窟和灵石观音等,这些古迹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从这些历史遗址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增长了见识。

其次,山西的风景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山西以其煤炭资源而闻名,但这个省份也有很多美丽的自然景观。比如,五台山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圣地,拥有壮观的山峰和古刹。每次到五台山,我都会被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所震撼。除了五台山,太原市的崇山峻岭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晨,我爬上碑林山,俯瞰整个太原市,这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体验。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山西的美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更加热爱自然。

此外,山西还有许多特色美食,它们是山西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豆腐脑和醋熘白肉是我最喜欢的山西菜之一。我特别喜欢吃豆腐脑的绵软口感和醋熘白肉的酸甜味道。在我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山西人民对于美食的热爱和追求。通过品尝这些美食,我不仅能够满足味蕾的享受,还能够了解山西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这些特色小吃给了我愉快的学习体验,在我眼中,它们就是山西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最后,我还要提到我在山西结识的朋友。在山西的学习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热情好客的山西人。他们不仅帮助我适应新的环境,还给了我很多学习上的指导。和他们一起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山西人的友善和乐于助人。在我离开山西的时候,这些朋友成为了我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我们的友谊将会持续下去。

综上所述,我的学习山西之旅是非常有意义和难忘的。通过学习和生活在山西,我了解了山西的历史文化、美景、美食和朋友。这些经历使我更加热爱和了解山西,也为我的人生增添了许多色彩。无论将来我身在何处,山西这段经历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山西红色精神心得体会

山西省是中国国土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但她却孕育了无数的红色遗址和红色精神。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革命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共产主义精神深深地根植在山西人民的心中。今天,让我们共同回溯山西红色精神,领会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段】。

山西的红色精神源远流长,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更凝聚了无数革命志士的心血和汗水。回顾历史,山西革命精神的代表人物当数晋察冀边区首任代理主席、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彭真和他的战士们,他们以石家庄、太原为中心,展开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斗争,为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30年代,他们在举全民公投的方式下,破坏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第二段】。

故乡的坚定信仰、艰苦卓绝的革命行动成为了山西革命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革命精神不仅是山西人民战胜压迫、消除苦难的信仰,更是他们带领亿万农民制胜革命,推动反斗争发展的红色力量。山西革命精神不断孕育着更多的革命英雄,他们继承了前辈们的衣钵,为中国的革命进程不断做出自己的贡献,如刘志丹、王震等。

【第三段】。

山西的红色精神,一语成谶,坚忍不拔地展现在了新中国的奋斗史上。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进驻太原,结束了中外反动势力180年蹂躏山西的历史。今天,走在山西省内的那些革命重地中,人们还能感受到这些革命先驱的抗战历程和纷繁复杂的思想。革命先烈的血与汗,鞭策着我们继续世代传承革命火种。

【第四段】。

山西的红色精神不仅体现在那些红色景点和历史绝响中,更贯彻于山西宝贵的文化传统中。山西是一个多民族、多民间艺术的大型省份,这也使山西具备了独特的宣传环境。民间歌曲、舞蹈、戏曲等成为了红色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对革命的记忆和思考,也被贯穿于这些活力四溢的艺术形式之中。

【第五段】。

回首山西的红色精神,我们从中看到了党的刚毅、人民的顽强、革命的勇敢,更体会到了珍惜和继承革命遗产的责任和义务。今天,我们要倍加珍惜革命的历史、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巩固和弘扬红色精神,传承革命先烈的衣钵,让山西更加繁荣、更加美好。

山西信用社精神心得体会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问题,有时会感到困惑和迷茫。不过,在我所在的山西信用社,有一种精神一直陪伴着我们,那就是山西信用社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思考、解决问题时的灵魂和拐杖。今天,我将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在文章中谈谈我对山西信用社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山西信用社精神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它体现了信用社人的价值和意志,是信用社文化的精髓。山西信用社精神包括诚信、创新、责任、协作、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诚信是山西信用社精神的核心。信用是信用社最宝贵的资产,诚信是信用社人赖以生存的道德基石,信用社的一切发展都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

其次,创新是山西信用社精神的动力。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发挥信用社的独特优势。

第三,责任是山西信用社精神的保障。信用社是大众的财产保障机构,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对每个人的生活和财产具有保护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工作中。

第四,协作是山西信用社精神的保证。只有充分发挥内部协作和外部合作的优势,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信用社的工作效率和成效,为客户创造价值。

最后,发展是山西信用社精神的目标。信用社的不断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和满足社会的需求。

山西信用社精神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落实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在我们开展信贷业务的过程中,我们一直紧密地围绕“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信用状况、还款来源等重要信息,通过专业的风险评估、严格的风险控制和全程跟踪管理,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高效的融资服务。

在信用社的经营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诚信经营”的原则,与客户建立长期的互信关系,让大家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同时,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也积极地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业务的效率和质量,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务。

山西信用社精神是信用社人的精神品格,是信用社文化的灵魂,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首先,它告诉我们做人要诚信,做事要诚信,追求美好事物的同时也永远不能丧失诚信这一基本品质。其次,它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有创新意识,要善于探索,共同创造更高价值,推动信用社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不断发展。此外,它也要求我们在协作合作中做到真诚合作、公平互利、共赢发展,保持团结友爱、真诚交流,不断凝聚信用社的集体力量。

五段:总结。

山西信用社精神具有很强的道德和精神聚合力,是信用社人的精神骨骼,也是信用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始终牢记山西信用社精神的内涵和要义,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发扬光大,既切实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也不断推动信用社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信用社人一定能够以山西信用社精神为准则,为信用社事业的发展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西信用社精神心得体会

山西信用社是一家以增进地方经济发展为主要工作宗旨的金融机构,其工作体系和理念亦是同样地注重着信用与效率的平衡。这种注重的背后,是信用社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也是我们每一个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应当追求的目标。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坚持信用社精神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职业道德和自身素养,笔者将在此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次段:信用风险控制是信用社工作的核心。

信用是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信用社工作的重要方面。在信用社工作中,信用风险控制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整个信用社的稳定运营。因此,在我们工作中,必须时刻牢记信用是第一资本,加强信用风险控制,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次段:发挥互惠互利的作用。

信用社作为一个金融机构,它的应有之义就是发挥互惠互利的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信用社的工作既要有利社会,也要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实际上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在信用社的发展过程中,评估社会的贷款需求和客户信用状况,做出正确的决策,这不仅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建设强大的信用社团队。

次段:信用社发展中的文化传承。

信用社是一个长寿的金融机构,而信用社的成功和持久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信用社精神的传承和默契配合。信用社除了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还要注重继承传统,发挥团队的协作能力,这样才能够将信用社发展成为一家金融行业的佼佼者。

次段:结束语。

信用社精神的核心是客户至上、诚实守信、互惠互利、追求卓越,这些信仰是信用社打赢经济战争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本。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信贷工作者,一定要将这种信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做出自己应该做的那份努力,是一名合格的信贷人,发挥信用社的核心价值。

山西讲话精神会心得体会

自中共十九大召开以来,讲话精神成为了各级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的重要指导,其中山西省的讲话精神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分享我的体会和感触。

第二段:理解/解读。

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在讲话中提到了“山西官场文化”和“山西煤文化”的问题。他指出,“山西煤老板”搞权钱交易、拉关系,这种行为是典型的“山西官场文化”的体现。这种文化是一种病毒,需要全面深刻扫除,建立健康正常的官商关系。他强调的是,要重视制度建设,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和考核制度,建立一个干干净净的政治生态。

第三段:反思/落实。

在听取骆书记的讲话后,我深受启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发现,在我的工作中也存在着“山西官场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在某些情况下会影响到我的工作效率和公正性。我受到骆书记的启示,决定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整改,力争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实际工作能力,同时积极落实好上级的各项要求。

第四段:拓展/延伸。

除了反思整改,我也加入了加强“山西煤文化”认识的队伍中来。我听取了煤炭管理局的干部分享会,深入理解了骆书记所说的“山西煤老板”是如何影响地方经济的。我还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关于制度的培训会,深入学习了如何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和考核制,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落实。

第五段:总结/收获。

通过这次学习和工作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坚决扫除“山西官场文化”和“山西煤文化”的影响,建立健全的机制、完善的制度,建立一个干净的政治生态和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实际工作能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山西的发展和稳定做出贡献。

山西考察精神心得体会

山西省,位于中国的中部,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于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山西省的发展和变化,并希望亲身体验这个地方的魅力。在山西省进行考察,不仅可以了解其丰富的文化、艺术和历史,还能深入了解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在我的考察行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山西考察精神的独特魅力,下面我将与您分享我的体会和心得。

第一段:山西古文化的魅力。

山西是中国历史名城的集中地之一,这里有众多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在我的考察中,我参观了孔庙、忻州古城、乐平颂和晋阳湖等历史古迹。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彰显了山西古文化的魅力。在这些古迹中,我了解到山西作为古代中原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段:山西经济发展的巨变。

除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山西还以其资源富集而著名。在我的考察中,我了解到山西是中国的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为山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通过参观山西的大型企业和工业园区,我目睹了山西经济的巨变和快速发展。山西的经济正在从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向现代化的产业结构转型,其发展潜力巨大。

第三段:山西人民生活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山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品质。在我的考察中,我与山西的居民交流,了解到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同时,也看到了山西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善良的品质。他们对外来人员的友善和热情让我深感亲切。

山西考察精神不仅仅是对山西省的认识和了解,更是一种积极探索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在考察过程中,我不仅开阔了眼界,了解到了山西的文化和发展,也感受到了山西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担当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第五段:我的收获和展望。

通过这次山西考察,我的眼界得到了开阔,见识到了种种与书本上所学不同的真实情况。我对山西省的文化和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山西的未来发展也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同时,我也意识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更加积极地探索和创新。未来,我将继续关注山西省的发展,为自己的个人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将山西考察精神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山西考察精神是对山西省的认识和了解的体现,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勇于担当的精神。通过对山西的考察,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还可以感受到山西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关注山西省的发展和变化,将山西考察精神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是我对山西考察的体会和心得,我希望通过这次体会能够对更多的人有所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