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模板13篇)

小编:雨中梧

通过分析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类型文章的常用表达方式和逻辑结构,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能力。范文范本集合了不同领域的经典案例,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和思维。

论文参考文献标准

在信息化社会,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地管理纸质标准文献,开发和利用纸质标准资源,提高纸质标准文献的综合利用和服务水平,已成为数字化标准馆建设和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管理作为开发和利用标准信息资源的基础和前提,作为数字化标准馆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已被提上了重要日程。

1对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与数字化管理的理解。

1.1数字与数字化。

数字的特点是最简单、最客观、速度快、国际化。所谓数字化,是指用计算机技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处理过程。

1.2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的含义。

所谓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是指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数码设备对纸质标准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转换成数字信号或数字编码,将其存储在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的处理过程。

1.3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管理的含义。

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通过数字信号或数字编码来操纵管理对象、控制管理行为,实现标准文献的采集、整理、加工、存储、备份、利用、服务等的管理活动和方法。随着管理过程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采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数字信息系统来辅助质量管理并与实现跨时空、同步性的信息化沟通。

2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

2.1软硬兼施是前提。

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要实现文本在不同载体之间自由转换,涉及扫描技术、ocr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等多种技术,才能完成数字化的标准文献目录信息、数字化的标准文献全文信息和数字化的标准文献数据库信息。这些数字化技术和工作,依赖于必要的设备设施。因此要大力加强数字化工作的硬献、软献建设,为实现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提供物质保障。如,软献方面,要准备数据库sqlserver、标准文献的数字化管理软献,实现功能模块的管理,能够对不同定义的标准文献信息进行查询、管理。硬献方面,要添置高速扫描仪、平板扫描仪、刻录机、光盘等。

2.2要分类实施。

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不能一蹦而就。笔者认为,一是要实行“存量数字化”,大力推进已有的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实现存量的纸质标准文献100%数字化二是要实行“增量电子化”,全面开展新增的新标准文献的数字化工作。

2.3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流程。

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主要流程一般包括纸质标准文献的整理、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数据处理、数据验收、信息存储、目录建库、数据挂接、数据备份等工序。

2.3.1纸质标准文献的整理。

纸质标准文献在扫描之前,要根据情况,按步骤进行适当整理,并视需要作出标识,确保数字化质量。一是做好目录数据准备。主要是规范目录内容,包括确定目录的著录项、字段长度和内容要求。如标准文献的中英文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发布者、发布时间、实施时间、起止页号和页数、附献等。二是拆除装订。在不去除装订物(如钉书针等)情况下,影响扫描工作进行的标准文献,应拆除装订物。拆除装订物时应注意保护标准原献不受损害。三是整理登记。制作并填写纸质标准文献数字化加工过程交接登记表单,详细记录标准文献整理后每份文献的起始页号和页数。四是还原装订。扫描工作完成后,拆除过装订物的标准文献应重新装订。恢复装订时,要注意保持标准文献的排列顺序不变,做到安全、准确、无遗漏。

2.3.2纸质标准文献的扫描。

主要是选择扫描方式、扫描色彩模式、扫描分辨率和标准文献扫描,包括根据标准文献幅面的大小(a4,a3等)选择相应规格的扫描仪进行扫描,选择黑白二值、灰度、彩色等扫描色彩模式,选择扫描分辨率(需要进行ocr汉字识别的标准文献,扫描分辨率宜选择大于或等于200dpi),核对每份文献的实际扫描页数与标准文献整理时填写的`文献页数是否一致。

2.3.3图像处理。

主要是检查图像偏斜度、清晰度、失真度等图像数据质量、是否漏扫、是否需要纠偏、去污、分区扫描形成的多幅图像的拼接、裁边处理去除多余的白边等。

2.3.4图像存储。

包括存储格式和图像文献的命名。采用黑白二值模式扫描的图像文献,一般采用tiff(g4)格式存储。采用灰度模式和彩色模式扫描的文献,一般采用jpeg格式存储。存储时的压缩率的选择,应以保证扫描的图像清晰可读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存储容量为准则。提供网络查询的扫描图像,也可存储为ceb,pdf或其他格式。纸质标准文献目录数据库中的每一份文献,都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唯一编号,以该编号为这份文献扫描后的图像文献命名。多页标准文献可采用该编号建立相应文献夹,按页码顺序对图像文献命名。

2.3.5目录建库。

包括数据格式选择、建立目录数据库和目录数据质量检查。目录建库应选择通用的数据格式。所选定的数据格式应能直接或间接通过xml文档进行数据交换。建立标准文献目录数据库,并以人工校对或软献自动校对的方式,对目录数据库的建库质量进行检查。核对著录项目是否完整、著录内容是否规范、准确,发现不合格的数据应要求进行修改或重录。

2.3.6图文转换。

将扫描的以tiff(g4),jpeg,ceb,pdf或其他格式的图像文献通过ocr文字识别软献或pdf转换器转换成word文档。并按标准原献的格式式样排版好。

2.3.7数据挂接。

主要包括汇总挂接和数据关联。标准文献数字化转换过程中形成的目录数据库与图像数据库(或转换好的word文档库),检查无误后,通过网络及时加载到数据服务器端汇总。通过每一份图像文献(或转换好的word文档)的文献名与标准文献目录数据库中该份文献的编号的一致性和唯一性,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联关系,以实现标准文献目录数据库与图像文献(或转换好的word文档)的批量挂接。

2.3.8数据验收。

以抽检的方式检查已完成数字化转换的所有数据,包括目录数据库、图像文献、转换好的word文档及数据挂接的总体质量并经分管领导审核、签字。

2.3.9数据备份。

经验收合格的完整数据应及时进行备份。为保证数据安全,备份载体的选择应多样化,可采用在线、离线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多套备份,并实行异地保存。备份数据也应进行检验。备份数据的检验内容主要包括备份数据能否打开、数据信息是否完整、文献数量是否准确等。数据备份后应在相应的备份介质上做好标签,以便查找和管理。

参考文献标准

[1]卞叶.《论法律类型及其类型思维》: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3年.

[2]黄笑君.《论法官的法律思维》: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大学,2012年.

[3]郎盛科.《论我国司法审判中的法律推理》: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施榕娜.《法律规则与道德评价对法律推理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张林波.《法律领域的逻辑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王建荣.《论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胡媛.《试论中国法律逻辑及其发展方向》: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杨冠祥.《法律逻辑研究的新视角》: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付云云.《法律推理之路》: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王萍.《论法律思维的概念》: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0年.

[11]胡桂哲.《形式法律推理与实质法律推理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10年.

[12]蔡勇.《论法律推理中的实质推导》: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3]邢杰.《从法官裁判视角看法律推理》:硕士学位论文,燕山大学,2008年.

[14]王亮亮.《法律逻辑的生命源》:硕士学位论文,燕山大学,2008年.

[15]范春莹.《法律思维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

[16]罗冰.《民法教学中法律思维的'培养》: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0]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5。

论文参考文献标准

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管理与传统纸质标准文献的管理具有无法替代性和优越性:。

3.1.1效益大大提高。

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管理是对以增加人力和办公费用为主的粗放型管理模式的变革。它解决了人力资源增加和管理成本上涨的难题,并且使纸质标准文献的信息对象转化为机读标准文献信息,既节约了保管费用,又节省了保管空间,更为有利的是查阅起来极为方便、快捷,也避免了反复复印标准文献而造成的人力成本的增加和纸张的浪费。

3.1.2效率大大提升。

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管理使标准文献能及时归档,并方便、快捷、及时提供利用。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管理可远程提供详细、即时的数据信息提供服务。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管理使查询标准文献变得非常简单,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基于标准信息的超时空、远程化传送,数字化的标准文献就成了“无墙界的纸质标准文献”,数字标准文献的标准库也从纸质标准实体的保管变成了提供利用方便、快捷的数字化标准信息中心。而且标准是否更改、是否废止、是否是最新的可一次性族性检索出来,效率大大提升。

3.1.3有力地保护了纸质标准文献的原献。

将纸制纸质标准文献转变为数字化电子标准文献后,纸质标准文献的使用更加安全。另外,通过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处理后,防止了部分纸质标准文献的篡改的行为。

3.2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管理措施。

3.2.1“服务为先”,实施标准文献管理平台的建设。

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坚持服务为先,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进一步在标准文献检索利用平台、载体、机制和手段创新上下功夫,建立服务主体多元、资源优化配置、供需对接的服务供应方式,建立“标准文献管理系统”,集标准文献采集、标准文献管理、标准文献利用于一体的综合管理软献,实现对标准文献的收集、鉴别、整理、保管、转递、统计、检索、查阅利用、打印等日常工作的数字化管理。

3.2.2“保障有力”,建设标准文献管理网络。

一是建立梯次的人员管理网络,设置管理员管理权限,明确管理员管理职责;二是服务器和服务终端建设,建设一套系统连通局域网络,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数据的双向透明传输。

3.2.3“安全第一”,建设标准文献管理防火墙。

标准文献管理安全保障要覆盖事前、事中、事后,覆盖标准文献应用安全、维护安全、使用安全和存储安全。除了前面已提到的数据备份保安全之外,还要重点确保数据库安全。数据库安全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标准文献管理系统运行安全。系统运行安全通常受到的威胁如下,一些网络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局域网等途径通过入侵电脑使系统无法正常启动;第二层是指标准文献管理系统信息安全。骇客对数据库入侵,并盗取想要的资料。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特性主要是针对数据而言的,包括数据独立性、数据安全性、数据完整性、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几个方面。我们加强对纸质标准文献数字化成果的管理,确保其安全、完整和长期可用。

结语。

纸质标准文献的数字化及其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细致的、系统性的工作,必须贯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工作思路,采取得力措施,扎扎实实地进行,才能取得满意的成效。

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标准

比较让人蛋疼的是段落标题以及图还有表的这种标题是会重的相当相当之蛋疼。

我是眼看着当时置顶那家从288涨到358又涨到396的也就2周的时间所以建议大家。

所以我们交查重的时候只放了正文目录是铁定没影响了致谢不清楚据说致谢是会查到的。

5说说结果我的文章用paperpass是。

低于学校的要求心情好改一改心情不好就那样前提是不要压线压线还是要改一改。

6改重的建议查完之后一般都会送一个什么改重宝典好好看看这个需要纯技术自身硬功夫。

耐心一些你会改好的真的相信我但是说两个捷径吧不到万不得已真心不建议使用真心!

第一把大片重复的文字转成图片第二网上有改重枪手请谨慎使用。

参考文献标准

1)一致性原则:著录项目的设置、著录项目的必备性、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等方面尽可能与iso690一致。

2)协调性原则:新标准采用的标识符号、文献类型及载体标识符、日期和时间的表示法、中国人的名字汉语拼音拼写法等,均借鉴了相关标准的规范,尽可能与其协调一致。

3)科学性原则:iso690未规定参考文献或引文的著录格式,它所列举的众多示例也未对著录格式和标志符号使用做出规定。

4)实用性原则:新标准对各类信息资源更新或增补了一些示例:电子资源(电子图书、电子学位论文、电子期刊)的示例,附视频的电子期刊、载有doi的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的示例以及韩、日、俄文的示例。

5)灵活性原则:新标准采用“应”“不应”、“宜”“不宜”、“可”“不必”等词表述的条款,要求型条款是应当遵守的,而推荐型条款尤其是陈述型条款,为使用者著录参考文献有了灵活选择的空间。

使用者:著者和编辑。

范围:无论科学技术论著、社会科学论著、印刷版、电子版,凡涉及参考文献著录的,均应执行。

时间:2015年12月1日起执行。

题名由《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改为《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将“文后参考文献”和“电子文献”分别更名为“参考文献”和“电子资源”。

1关于“术语和定义”

删除了“并列题名”,增补了2个重要术语:“阅读型参考文献”和“引文参考文献”。

阅读型参考文献(readingreference):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阅读过的信息资源,或供读者进一步阅读的信息资源。

引文参考文献(citedreference):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信息资源。

这里所说的“信息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正式出版物,不涉及保密问题的内部信息资源,以及包含电子公告、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在内的各种类型资源。

根据iso690修改了“文后参考文献”“主要责任者”“专著”“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电子文献”的定义和英译名。

参考文献(reference):对一个信息资源或其中一部分进行准确和详细著录的数据,位于文末或文中的信息源。

连续出版物(serial):通常载有年卷期号或年月日顺序号,并计划无限期连续出版发行的印刷或非印刷形式的出版物。

2著录项目的设置。

新增加了“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这一必备的著录项目。

doi的著录方法为:当获取和访问路径中不含doi时,可依原文如实著录doi,其前置符为“.”;否则,可忽略doi。

3著录项目的必备性。

1)将“文献类型标识(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改为“文献类型标识(任选)”。

2)将“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电子文献任选)”改为“引用日期(任选)”,这表明,凡属于电子资源,“引用日期”是不应省略的必备著录项目。

4著录项目的修改。

1)增加了姓的字母全大写的要求,与iso690一致。将“其姓全部著录,而名可以缩写为首字母”修改为“其姓全部著录,字母全大写,名可缩写为首字母”,“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

2)汉语拼音。

人名。

的`著录,将“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姓名不得缩写”改为“用汉语拼音书写的。

人名。

姓全大写其名可缩写取每个汉字拼音的首字母”。与欧美著者一样缩写字母后的“.”省略。

3)期刊中析出文献页码的著录,增加了“阅读型参考文献的页码著录文章的起讫页或起始页,引文参考文献的页码著录引用信息所在页”。期刊中析出文献的页码,跟年、卷、期号一样都是必备的著录要素。

期刊中析出文献页码的著录规则,同样适用于论文集、会议录中析出文献页码的著录。

4)专著页码的著录,增补了“引自序言或扉页题词的页码,可按实际情况著录”的条款。

5)新增加了“根据电子资源在互联网中的实际情况,著录其获取和访问路径”的著录规则。“获取和访问路径”是有则必备的著录项目,其前置符为“.”。

新标准在继承“参考文献原则上要求用信息资源本身的语种著录”后,新增加了采用双语著录的规则:“必要时,可采用双语著录。用双语著录参考文献时,首先用信息资源的原语种著录,然后用其他语种著录。”

6增加了4个文献类型标识。

1)档案,a: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和材料,如人事档案、科技档案、法律法规、政府文件等。

2)舆图,cm:世界、国家、区域地图。

3)数据集,ds:一种由数据所组成的集合,又称为资料集、数据集合或资料集合。

4)其他,z:凡是归不进前15个类型的文献,均可放到“z”中。

7增加了用计算机自动编序号的方法。

考虑到部分书刊采用脚注方式著录参考文献,新标准增加了一个新的规则:“如果顺序编码制用脚注方式时,序号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圈码”,“用计算机自动编序号时,应重复著录参考文献,但参考文献表中的著录项目可简化文献序号及引文页码”。

8其他修改。

1)“其他题名信息”条款修改为:“其他题名信息包括副题名,说明题名文字、多卷书的分卷书名、卷次、册次,专利号,报告号,标准号等”。

2)《xxxx学报(xxx。

x版。

)》中的“xxx。

x版。

”不再作为“其他题名信息”著录,因为“xxx。

x版。

”是刊名的有机组成部分。

正确著录:[5]白晶晶,李培森,张余辉,等.离散时间单生过程的判别准则[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3):227.

错误著录:[5]白晶晶,李培森,张余辉,等.离散时间单生过程的判别准则[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3):227.

3)参考文献表中不必著录主要责任者的“国别”“朝代”等。

4)采用著者-出版年制著录参考文献时,“出版年”前的标识符号由“.”改为“,”。

5)专利文献的题名项中删去了著录要素专利国别,著录格式改为: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号[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

从专著和期刊中析出的文献作为阅读型参考文献引用时,标注析出文献的起讫页或起始页。“页码”前的标识符号统一采用“:”

2正确放置正文中的文献序号。

1)置于主要责任者姓名的上角标处。

2)引用以引号括起的一段完整的文字时,置于引号的上角标处。

3)置于点号前引用信息的上角标处。

4)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序号,并在序号的“[]”外著录引文页码。

3正确使用标识符号。

著录使用的9个标识符号(“.”“:”“,”“;”“//”“()”“[]”“/”“-”)。这些符号多数移植于标点符号,但其功能和用法与标点符号不同,它是一种前置符,置于一个著录项目或要素之前,使这些项目、要素个别化,而标点符号是后置符。

1)正文和文献表中的序号应使用“[]”括起(或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圈码),使用“()”“()”以及不加“[]”等都是不规范的。

2)正文中连续序号和文献表中连续页码间用短横线连接。这短横线可使用半字线,也可使用英文连字符,只要全书或全刊统一即可,不应使用“~”,也不用“——”。

3)每一条参考文献的结尾可用“.”号。结尾处无标识符号是符号前置规则决定的。“可用‘.’号”则是照顾到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时对电子文献切分的需要。在著录实践中结尾不加或加“.”都是规范的。

4)论文集、会议录等专著中的析出文献的出处项前标识符号用“//”。采用符号“//”替代以往的“.见:”或“.in:”以及人们惯用的“转引自:”“参见:”,具有简明性、通用性等优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书刊采用。

4规范责任者项的著录。

“其名可缩写取每个汉字拼音的首字母”。

2)责任者不超过3个时,全部照录。超过3个时,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或与之相应的词,如“,etal.”。

3)无责任者或责任者情况不明的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著录的,“主要责任者”项应注明“佚名”或“anon”。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的,可省略“主要责任者”项,直接著录题名。

4)机关团体作为文献的主要责任者时,其名称应由上至下分级著录,上下级间用“.”分隔,用汉字书写的名称除外。

5)主要责任者不著录责任,如“著”“主编”等。其他责任者则要标注“责任”,如“译”等。

6)责任者除在文献表中统一采用“姓前名后”格式著录外,在正文中仍应尊重责任者原有的姓名书写规则。

【1】著作类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2】期刊论文类参考文献范例。

【3】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范例。

论文参考文献标准

1论文数量变化分析。

发表论文的数量直接体现了学者对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关注程度。从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1月30日将近10年的时间公开发表的有效论文为227篇,平均每年227篇,论文数量较多,表明农业、土地等方面的学者很重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研究。2002—2007年以及2009年每年发表论文数量都低于平均值,2008年、2010年和2011年发表论文数量都高于平均值,表明从2008年开始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根据发表论文数量,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2002—2003年,是论文初产期,2年共发表论文12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53%,平均每年6篇,数量偏少,与这一阶段土地整理项目较少有关。第2阶段为2004—2007年,是论文数量上升期,每年发表论文16~20篇,本阶段的论文总数占全部论文数量的313%,是前一阶段的59倍,论文数量明显增加。第3阶段为2008—2011年,是论文高产期,共发表论文144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634%。2008年发表论文数量猛增至58篇,是近10年中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一年(图1),2008年之后的3年,论文数量略有下降,但每年都不少于20篇。2008年以后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成果显著增加,与国家及地方政府支持土地整理项目密切相关,土地整理项目带动了绩效评价研究。

论文来源期刊可以反映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在专业期刊中的地位及专业期刊对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的贡献。根据检索结果,227篇论文分别来源于农业、土地、环境、经济等领域的73种期刊,包括《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土地科学》、《安徽农业科学》、《地理学报》、《资源与产业》、《经济地理》、《水土保持通报》、《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等(表1),表明很多专业期刊都重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发表。由表1可知,近10年来《农业工程学报》刊用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数量最多,占总论文数量的176%。由于土地整理项目属于农业工程项目,而且《农业工程学报》为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的期刊,影响力大,质量高,颇受学者的青睐,故论文数量多。《安徽农业科学》虽然影响力不如《农业工程学报》,但为旬刊,期刊发行量大,发表周期较快,因此论文数量也较多,达到37篇,占论文总量的163%。《中国土地科学》刊用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数量也较多,为15篇。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主要集中在上述3种期刊,其论文数量占总论文数量的405%。

3论文影响力分析。

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是反映论文影响力的2个指标。下载频次反映了论文受其他学者的关注程度,而被引频次则反映了论文受其他学者的认可程度,是衡量论文影响力的主要指标。由论文检索结果可知,227篇论文共被下载61208次,被引用2767次。各期刊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的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不同,表2、表3分别列出了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最高的10种期刊。无论是下载频次还是被引频次,《农业工程学报》都遥遥领先于其他期刊,位居第1位,属于第1等级。这表明《农业工程学报》刊用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质量高,影响力大。《资源科学》、《中国土地科学》、《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安徽农业科学》的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也很高,属于第2等级;《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中国土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软科学》的论文被引频次为50~100,属于第3等级;其他期刊属于第4等级。虽然有73种期刊刊用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但被引频次高的论文主要集中在《农业工程学报》等10种期刊。

论文研究方法与研究主题。

1研究理论及方法。

研究理论是学者进行研究的依据,研究方法体现了学者研究问题的角度与手段。通过论文检索发现,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中应用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经济学、生态学和数学。经济学中的投入-产出理论,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理论、生态足迹理论、生态补偿理论以及数学中的可拓理论、粗糙集理论应用较多。研究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评价法、综合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优先度评价法、成功度评价法、物元可拓模型等数十种,其中层次分析法运用得最多。模糊数学评价法一直是学者深入研究的主要方法,成功度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物元可拓模型等近年来广泛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研究视角。

2研究主题。

论文统计分析发现,已有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的研究主题有土地整理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综合效益)、土地质量、土地整理潜力、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其中效益评价的论文最多,共107篇(生态效益评价50篇、综合效益评价43篇、经济效益评价10篇、社会效益4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471%。由此可见,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最主要的研究主题,土地整理项目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是社会及学者关注的核心内容。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另一个研究热点,此项研究为提高经济、生态效益服务,故关注较多,共有论文42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1850%,位居第二。土地整理项目方案及风险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土地质量评价的论文为15~22篇,所占比例小于10%。其他研究主题的论文数量较少,这里从略。

研究资助基金项目分析。

论文受国家及部委基金项目资助的情况能够反映我国政府对该项研究的重视程度,折射出该研究的意义大小。通过检索得知227篇论文中标明受国家及部委基金支持的有80篇(表4)。如果2篇及2篇以上论文受同一基金项目资助,只按一项基金项目统计,因此80篇论文一共有66项基金项目资助。论文中标明受地方政府基金项目资助的暂未统计。此外还有1篇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项目资助,这表明我国土地整理项目虽然受到联合国关注,但关注程度不高,还需要争取更多的国际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论文数量最多,但是只占到全部227篇论文的176%,表明80%以上的论文没有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也从另一方面表明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体现的基础研究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必须结合土地整理项目提升基础研究水平,提高创新能力。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的土地整理项目与论文仅次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因此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推动土地整理项目研究的又一重要力量。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其他基金资助的土地整理项目与论文较少,均在5项(篇)以下,这些基金还未成为土地整理项目研究的主要力量,今后应当努力争取这些基金的支持。

结论。

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自2002年出现后数量快速增长,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单位和研究人员加入到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研究中,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从论文来源期刊看,《农业工程学报》、《安徽农业科学》、《中国土地科学》等期刊很重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发表,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刊用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论文。从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看,论文影响力广,但深度欠缺。研究的方法日益多元化,计量模型的运用增加;研究主题集中在土地整理效益上,土地整理项目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是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的热点内容。从论文受资助情况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重要的资助力量,论文受其他基金资助的较少,这反映论文的创新性有待提高,基金资助力度有待加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参考文献标准

[1]郑永流(译).《法律思维导论》: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2]张斌峰著.《法律逻辑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李静著.《法律思维训练与法律文书写作——推理、结构与修辞》: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4]杨力著.《法律思维与法学经典阅读——以哈特〈法律的概念〉为样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范春莹著.《法律思维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6]缪四平著.《法律逻辑——关于法律逻辑理论与应用分析的思考与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关老健著.《法律逻辑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郑智航著.《法律内在逻辑的基调演变》: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9]陈瑞华著.《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0]黄伟力著.《法律逻辑学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葛洪义主编.《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2]穆晓军著.《经理人必备的法律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焦宝乾著.《法律论证:思维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赵利、黄金华著.《法律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5]龙卫球著.《法学的日常思维》: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6]张大松主编.《法律逻辑学案例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丹]克尔凯郭尔.《非此即彼》.封宗信译: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版.

[18][丹]克尔凯郭尔.《恐惧与颤栗》.刘继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丹]克尔凯郭尔.《致死的疾病》.张祥龙等译: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

[20][丹]克尔凯郭尔.《论反讽概念:以苏格拉底为主线——克尔凯郭尔文集》.汤晨溪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丹]克尔凯郭尔.《哲学寓言集》.杨玉功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2][丹]克尔凯郭尔.《论怀疑者/哲学片断》.翁绍军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23][德]tw阿多诺.《克尔凯郭尔.审美对象的建构》.李理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4][德]彼沃得.《克尔凯郭尔》.鲁路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5][英]加迪纳.《克尔凯郭尔》.刘玉红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26][俄]舍斯托夫.《旷野呼告——克尔凯郭尔与存在哲学》:方珊等译,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

[27]杨大春.《沉沦与拯救——克尔凯郭尔的精神哲学研究》: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28]林和生.《孤独人格——克尔凯郭尔》: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29]王奇.《走向绝望的深渊——克尔凯郭尔的美学生活境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31][德]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32][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33][德]胡塞尔.《现象学与哲学的危机》.吕祥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34][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你那版.

[36]倪梁康选编.《胡塞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37][德]布尔.《胡塞尔思想的发展》.李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38]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39]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40]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与存在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1]涂成林.《现象学的使命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萨特》: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

[42][法]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吴士栋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44]辛希孟.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5]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6]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48]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8.

脚注与参考文献_标准

指导教师:代洪霞。

前言。

作为应用物理学专业的一名学生,我发现现在很多企业都站在物理经济学这一视角看待整个企业的经营状况,我相信之所以有这么多企业经营者立于这个角度,那这个视角必然是迎合了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会计在企业发展经济、运行管理中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所以基于物理经济学视角上分析其在会计经济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论文,在写作前从近些年的期刊杂志及相关书籍中收集了大量的关于物理学基本理论、会计学理论以及关于两者之间交叉点的参考文献,其中不乏《力学基础的系统研究》《论经济学与物理学若干概念的类似对比》《物理经济学的产生和研究方法》等文献。

企业经营中,经营者也越来越重视到物理经济学这一视角,而对其研究的资料也较为丰富。本论文参考了国内一些较著名的理论为此次研究及讨论做了充分的铺垫。国内一些之前有名的研究及理论对本论文的写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前很多企业在恰当运用物理经济学这一理念时,经营成果比以往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更多的相关企业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国内企业经营理念的保守,缺乏创新理念很难维持一个企业的正常经营,企业只有在对物理经济学这一领域深入了解之后,恰当地运用其中包括的一些理论方式,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才能更好的保证企业运行畅通,规避一些企业运行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获取企业价值最大化。

近些年来,在这些方面做出过理论分析的也较为丰富。如:肖洪民(2004)在《如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中总结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得来,在经过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等人的分析研究之后,最终牛顿得出的重要物理定律,并在文中具体解释了这些定律。刘胜海(2009)在《论牛顿三定律的关系》中指出牛顿三定律是一个有逻辑联系的整体。第一定律是基础,第二定律是核心,第三定律是对第一、二定律的必要补充。牛顿三定律是动力学的基本规律。充分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刘欣苏光玲(2012)《机械效率的疑难问题辨析》中先是充分阐释了构成机械效率的几个相关概念,如:有用功、无用功和总功,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陈青华(2012)《科学的童年》中分析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分析了众多学者的各个文学著作,其中介绍了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并谈到了对众多著作的认识与进一步的理解。

刑修三(2001)《物理熵、信息熵及其演化方程》中分析了在非平衡统计物理熵演化方程和熵产生率简明公式的启示下,发展了动态信息熵理论,建立了信息熵密度在时间和态变量空间变化的非线性演化方程,它的数学形式和物理意义与物理熵演化方程类似:信息熵密度的变化同样是由漂移、扩散和产生三者共同引起的,信息熵产生率简明公式与物理熵的亦类似,进而研究了物理熵和信息熵的同异及这两种统计熵的可能统一,讨论了熵增加原理、平衡态最大熵原理和最大信息熵原理三者相互间及其与熵演化方程之间的关联。

曹悠琦(2007)《熵及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物流系统中的应用》中应用熵和耗散结构的理论与方法对企业物流系统进行研究,认为企业物流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存在着一个重要的状态参数——熵。当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的阀值时,企业物流系统会从原来的混沌状态转为一种时空上以及功能上的有序状态,整个系统资源配置到达最优,处在一种最佳状态,称为企业物流系统的耗散结构。分析企业物流系统的熵来推断和研究企业物流系统中的无效、无序和不确定状态,可以把系统组织的熵值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上,保证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转,充分说明了熵在企业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刘艳梅姜振宸(2003)《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中将热力学系统中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根据熵增原理,管理系统出现从有序到无序的演变,从本质上说明了企业管理的必要性。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管理系统出现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变,从本质上说明了企业应如何进行管理。

当然了,会计学在经济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内学者对于这门学科的研究也数不胜数。

高辉(2010)《试论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中指出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形式下,加强对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可以保障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发生。有效说明企业价值运动其实就是资金运动。

条件下,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须重视分析成本变动对收益的影响。

白暴力喻敏(2004)《西方经济学学科基础的缺陷》中着重了西方经济学的学科基础存在三个缺陷:其一,它从古典力学中引进的弹性、均衡等基本范畴,难以说明日益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二,它不研究生产关系,不研究生产关系对经济现象的作用,在经济现象的解释和经济问题的解决方面存在不可克服的困难;其三,作为西方经济学中微观经济理论逻辑基础的新古典生产函数“存在着资本度量与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存在性问题”,效用函数则存在着“效用的度量问题”等。

陈青(1999)《论经济学与物理学若干概念的类似对比》中通过分析经济学与物理学若干概念分析方法,初步阐明了两门学科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

杨渝玲(2003)《物理学与经济学方法的若干比较》中就经济学与物理学在一定时期的方法与研究方式的相似情况做了一定的比较与分析,进而坚持一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出现融合趋势的大科学观。

周小付陈庆椿(2008)《物理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及未来》中阐述了物理经济学的起源和研究对象,论述了物理经济学对经济现象的新诠释,分析了物理经济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学也有相关的介绍。

结论。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不难发现:。

国内对于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会计学理论都有极其丰富的理论介绍,这对于物理学基本理论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大量可参考、借鉴的理论价值。

国内企业都在极力发展以带动全国经济发展,是全国经济发展不容小觑的一股力量,可是如何在企业运行上,更好地利用各种学科基础理论呢?物理学理论在会计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研究价值,牛顿力学使我们对于企业价值运动的内在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机械效率问题为提高企业系统效率提供了新思路,让企业能更好的利用现有资源;杠杆原理则提醒企业者要综合利用经济杠杆,有效规避企业运行面临的各风险并获得收益;熵理论则为我国推进会计改革、促进我国会计的国际化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在企业者对于物理学基本理论有了认识之后,要其站在一个创新、发展的角度看待会计问题,企业有发展,理论有创新,这样企业不仅开辟了一个新的经营理念,更是扩张了我国企业会计领域,弥补了我国企业会计领域中的不足,这对于我国会计的综合完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字体标准

udc621.71∶744.9机械制图gb4457.3-84字体代替gb126-74mechanicaldrawingsletteringandwriting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图样中书写的汉字、字母、数字的字体及号数(字高),。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3098/i-1974《技术制图--字体--第一部分:常用字母》。1一般规定1.1图样中书写的字体必须做到:字体端正、笔划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并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推行的简化字。1.2字体的号数,即字体的高度(单位为毫米),分为20、14、10、7、5、35、25*七种,字体的宽度约等于字体高度的三分之二,注:数字及字母的笔划宽度约为字体高度的十分之一。1.3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线约成75°角。1.4用作指数、分数、极限偏差、注脚等的数字及字母,一般采用小一号字体。2字体示例2.1汉字--长仿宋体示例10号7号*汉字字高不宜采用2.5。5号3.5号2.2拉丁字母示例大写斜体大写直体小写斜体小写直体2.3希腊字母示例大写斜体小写斜体2.4阿拉伯数字示例斜体直体2.5罗马数字示例斜体直体2.6字体的应用示例

参考文献标准【精选】

[2]辛西。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

[3]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4]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所,1983.

[5]冯西桥。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院,1997.

[9]王明亮。关于中国期刊标准。

参考文献字体标准

左边距3厘米,右边距、上边距、下边距均为2.5厘米,单倍行间距,字数在4000字到5000字之间(英语专业字以上)。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总结几个部分,其中题目:中文字体为宋体,二号字,加粗,居中;外文字体为timesnewroman,二号字,加粗。关键词要求3-5个,摘要字数300字左右。前言、正文、总结三部分中文字体为宋体,四号字;外文字体为timesnewroman,四号字。文献综述正文使用数字番号为“一、(一)、1、(1)”。

2.文献综述所评述的文献应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直接相关。每个专业的毕业生对文献综述的文献要求精读3-5篇,作为教师评阅的`主要依据,泛读文献要求为非语言专业原则上不少于2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语言专业原则上不少于15篇;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除非第一手资料散失,否则,不得以第二手资料作为参考文献。

3.文献综述中所涉及的文献应与毕业论文(设计)所列参考文献基本一致,在毕业论文(设计)中未加说明的与文献的采用有直接关联的问题,如版本问题,翻译问题等,应在文献综述中加以说明。文献综述原则上不采用注释,如确需注释者,应随文说明,不再另加脚注或尾注。

参考文献字体标准

标准个人简历字体,求职中的个人简历如果是打印出来的那么就按正规的字体,不要用草体还是行体之类的字体,如果你的'简历是手写的,那么就用你最拿手的字法写来。

标准个人简历字体有两种那么到底使用哪一种才是最为合适的了?这两种字体分别是五号字和小四号字,如果使用小一号的五号字则可以让个人简历容纳更多的内容,而如果使用大一号的四号字则容纳的内容就会相对少一些,那么在简历里是不是使用五号字更好了?因为这样可以多介绍一些东西从而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优势。

可我们还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就是大号字和小号字的清晰度,使用大号字体肯定让人浏览地更为方便,而使用小号字则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清晰。我们要考虑下招聘者的视力问题,因为并不是每一个视力不好的招聘者都会带眼睛的,在现实当中不少存在近视的人也没有带眼镜,虽然对于近距离阅读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是字体小一些那么可能让他们阅读时感觉有些不适。

参考文献标准【精选】

参考文献的作用主要有:

1、反映研究者的研究基础。科研工作具有继承性,大多研究成果是对前人研究的一种深化和拓展。

2、尊重前人和他人的知识成果。参考文献是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引用参考文献是论文作者的权利,而著录参考文献则是其法律义务,引用了前人的资料又不列出参考文献,会被认为是抄袭或剽窃行为。

3、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说明本文所引用的论点、资料和数据均有出处可查,以便读者核查。

4、向读者推荐一批经过精选的文献。参考文献能为读者深入探讨某些问题提供有关文献的线索,帮助其查阅原始文献,进一步研读作者引用的内容,以求证自己的观点和解决自己的需求。

5、节约论文篇幅。在科研论文中,作者引用或借鉴别人的方法和观点来佐证自己将要展开的论点等,如果把所涉及的内容全都写下来,有时候容易造成论文内容繁琐、重点不明。正确列出了所引的参考文献,论文中所需表述的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需标注参考文献号码即可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