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导游信息(优质19篇)

小编:念青松

导游词的主要任务是向游客传达景点的独特魅力和美丽故事,让他们对旅行充满期待和兴奋。如果你正在编写导游词,以下这些范文可能会给你一些新的思路和创意。

西柏坡导游词

亲爱的朋友大家早上好,我是本次导游员xxx。

天桂山景区,距石市90公里,主峰海拔1270米,总面积60平方公里,分为青龙观、万佛岩、玄武峰、滴翠谷等八个小景区。这里峰险、石奇、洞幽、泉多、林木繁茂、云雾缭绕。山上古建原为崇祯皇帝归隐行宫,后改为青龙观道院,又称“北武当”。建筑群规模宏大,富丽堂皇,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主要人文景观有:真武殿、大光明殿、东西朝房、钟楼、鼓楼、苍岩宫、三道灵官阁等三十余处建筑。自然景观主要有:真武洞、白毛女洞、无底洞、七泉一井、石乳长廊、飞来石门、大小天桥等。天桂山是一处集历史古建筑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山岳古刹型风景名胜区。

天桂山呈典型的岩溶地貌,融山泉林洞于一体,集雄险奇于一身,颇具广西桂林山势之特点,这里四季如春,故有“北方桂林”之称。山上主要人文景点是青龙观道院,始建于明末原本为崇祯皇帝的归隐行宫。除青龙观之外,还有白毛女洞、真武洞聚仙堂等人文景观。一九九七年,为庆祝香港回归,在天桂山一百多米高的峭壁上,镌刻了一个巨大的“归”字,字高97.71米宽49.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汉字。

天桂山原名“三门寨”,因自然风光颇具广西桂林山水神韵才改名。天桂山一带分布大面积白石灰岩、白云岩、碳酸盐岩等,这些岩类很容易被水溶蚀,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喀斯特地貌景观,以山奇、洞异、水清为特色。抬眼望去,横立在群山中的`天桂山雄浑、壮观,千余米的主峰直插云端。

山体下三分之二是直上直下、如门似壁的裸露岩体,顶部遍植苍松翠柏,看上去天桂山像是戴了一个葱绿的帽子。谷底的云雾慢慢地向上升腾、扩展,把天桂山包裹在一层薄纱中。强烈的山风吹来,把云雾撕得七零八落,一座座藏匿在绿色之中的红墙黄瓦的道观显露出来。

天桂山有东西两峰,西峰称“望海峰”,海拔1054米。东峰略低,称“朝阳峰”,两峰相连,景致却大不一样。东峰山上怪石嶙峋,溶洞众多,有著名的三眼洞、三音洞、藏龙洞、金蝉洞、水帘洞等。其中三眼洞最奇特,三个洞口全对着陡崖峭壁,三眼洞现在又称“白毛仙姑洞”,皆因当年电影《白毛女》剧组曾在洞中拍摄过喜儿与大春久别重逢的镜头。

行宫、道观主要分布在西峰南北两侧的陡峭崖壁边,每座建筑都在一个拐角处,沿山体环绕呈带状排列;会仙楼、吕祖祠、老君堂、飞桥阁、御碑亭……青龙观是天桂山主要建筑,观宇飞檐高挑、斗拱四起、色彩浓郁,带有强烈的皇家建筑风格。

河北西柏坡导游词

西柏坡是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与井冈山、延安齐名,距石家庄80余公里。

一提起她,我就激动异常,因为她就在我的家乡平山,她一直是我的骄傲。

在连绵的太行山东麓,在逶迤的滹沱河受阻于岗南水库(又称柏坡湖)的地方,西柏坡像一颗明珠镶嵌在青松翠柏之中,她三面青山环抱,一面绿水萦绕,前有碧波万顷,后有松柏遍野。

春天,一夜东风过后,杏花粉,梨花白,桃花艳,村庄花团锦簇;夏天,一树树的石榴花又把村庄烧得红红火火,一朝泛舟湖上,深邃的湖水像一块墨绿的翠玉,掠过湖面的野鸭、大雁甚至天鹅,就会激起阵阵波光粼粼,碧波荡漾,使人豪情万丈,心旷神怡;秋天是枫叶红遍的时节,这时候田野瓜果飘香,枝头果实累累;冬天,漫天的大雪纷纷扬扬,湖水封冻了,松鼠、野兔等小动物们都钻到洞里去了,那满坡的柏树依然披银挂彩,迎风挺立。

西柏坡的迷人不仅仅在于她的秀丽风光,更为重要的是她是新中国的摇篮,有人比喻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充分说明了她的重要历史地位。

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进驻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从这里走向北京,建立了新中国。

从此,西柏坡这个普通的小山村不再默默无闻,她的名字响彻了全世界,她成为人们心中的`圣地,党的几代领导人都曾到这里参观瞻仰。

如今,西柏坡不仅保存着中共中央旧址,还先后建起了西柏坡展览馆、名人书法石刻园、西柏坡纪念碑、领袖风范雕塑园、湖上游乐区等,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这里,游人既可追寻革命踪迹,又可领略湖光山色。

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家乡的西柏坡。

如果说家乡是一幅美丽的画,西柏坡就是点睛的一笔;如果说家乡的历史是一首跌宕的诗,西柏坡就是那诗中最美的华章。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见面,我是园丁旅行社派来的导游。我姓高,大家可以叫我小高或高导。在我身边这一位是我们的司机刘师傅,我们今天乘坐的是蓝色金龙大巴车牌号为冀a96888。我们今天的游览的是革命圣地西柏坡,我们将在上午9:30分到达西柏坡,游览时间为2个小时,下午1点钟在停车场集合,4点我们将到达石家庄市区。在这次旅途中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不妨尽管说,我们尽所可能地去满足大家的要求。小高在这里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西柏坡中国共产党中央旧址大院1947年5月至1949年3月西柏坡中国共产党中央旧址先后是中央工委、中国共产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在这里周恩来总理来曾经指出:“西柏坡是党中央毛主席解放全中国进入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1982年,西柏坡中国共产党中央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各位游客刚刚我们已经参观了董必武、刘少奇同志的旧居,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旧居了。毛主席于1948年5月来到西柏坡一直到1949年3月,毛主席就是在这所山村农舍里为中国解放事业日夜操劳的。这所农舍分前后两个院,甬路西边有一个磨盘和一个猪圈,毛主席和朱德、刘少奇等领导同志经常围坐磨盘旁,楸树下研究战局,后来曾有人风趣地说”磨盘上布下雄兵百万“!这就是旧居后院了,西房南边一间是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和保姆的住室,中间一间是家属的住室,北边一间是毛主席的书房兼资料室,北方东西两间分别是毛主席的办公室和寝室。

办公室内陈设的办公桌、沙发、转椅、茶几等都是毛主席当年使用过的,毛主席的工作非常紧张,办公室内的灯光总是通宵明亮,在指挥三大战役时,办公室内的墙上都挂满了军用地图,五位书记也经常围坐在圆桌旁研究战局,在他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作战方针和各种文电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从毛主席旧居出来现在大家看到的这间南北狭长的小土屋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是在这所房子里召开的,这里是中央工委自己动手建造的大伙房,开会时临时布置成了会场。前面的长桌是主席台,主席台两边的方桌是记录桌,后边墙上挂着敌我战略形势图,是向大会进行汇报时用的。

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列席人员11人,共64人。毛主席主持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极为重要的报告。这个报告提出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各位朋友!我们的旅程马上要结束了,高导也要跟大家说再见了。临别之际没什么送大家的,就送大家四个字吧。首先第一个字是缘,缘分的缘,俗话说”百年休的同船度,千年修的共枕眠“那么和大家1天的共处,算算也有百年的缘分了!接下来这个字是原谅的原,在这次的旅途中,高导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在这里说声对不起了!再一个自就是圆满的圆,此次行程圆满的结束多亏了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小高说声谢谢了!最后一个字还是源字,财源的源,祝大家的财源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也祝大家工作好,身体好,今天好,明天好,现在好,将来好,不好也好,好上加好,给点掌声好不好!

西柏坡忽忽水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光临素有“北方九寨沟”之称的沕沕水生态风景区。我叫×××,是景区的导游,非常荣幸能为大家做游览的讲解和向导,接下来的几个小时,由我来陪同大家完成今天的旅程。并予祝大家旅游愉快。

沕沕水风景区是国家级3a风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最佳生态风景区,是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相融合的综合性游览胜地。作为红色旅游,有与革命圣地西柏坡密不可分、曾为全国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诞生作出卓越贡献、世誉“边区创举”的沕沕水发电厂旧址。绿色旅游,景观丰富,特色鲜明,独具一格。峰峦优美,怪石嶙峋,形象奇魅;山泉富饶,飞瀑天降,潭溪遍布,堪称北方九寨沟、仙境比方壶。整个景区上百道景观,道道诱人,处处非凡。多数景观宜近赏临览,有些景观须远眺探奇。站在停车场,向西南仰望,一座神龟观瀑映入眼帘,那墨绿油茸的龟背、昂首翘立的龟头、悠悠漫步的雄姿,栩栩如生。仔细品味,这只巨龟又由若干幼龟蔟集,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向飞瀑方向进发,蔚为壮观。还有那凤凰展翅、雄狮盘踞,其神姿、形态,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站在景区门楼前)。

大家看到的这座门楼,是景区的进出口,门口两侧有两幅楹联,短联、长联各一幅,都是由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志平先生撰写的。是对沕沕水风景区的简要写照。对于大家了解沕沕水,游览沕沕水有裨益。因此请先观览楹联。

请先看短联:

上联“飞流直下三千尺”,是引用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诗中的第三句,作为沕沕水瀑布的写照,是非常恰如其分的。沕沕水瀑布早在明清时代就被列为平山“八大胜景”之首。素有“百丈飞瀑”、“沕水瀑布天上降”之美称。瀑布是沕沕水景区的核心景观,也是周围景区所不可比拟的独特景观。

下联“催开太行万盏灯”,是对沕沕水水电站的赞美。沕沕水水电站是1947年在朱德总司令关怀支持下,利用百丈瀑布作动力修建的,肩负着为党中央驻地西柏坡和周围兵工厂供电的神圣使命,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朱德总司令赞誉为“红色发电厂”,被世人称颂为“点亮新中国黎明的灯光”、“新中国水电之源”。

横批“边区创举”,是晋察冀边区政府给沕沕水水电站赠匾的题词,是对电站的历史评价。

请大家再看长联,上下联各有116个字组成。

先看上联“八百里太行横空出世若啸若吟唱尽天地英雄气”写的是沕沕水景区巍巍矗立在连绵不断的太行山脉,古往今来,围绕扶正祛邪,神话传说丰富,闻名于世,显示着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沕沕水瀑布泉涌半山岩断千尺雄居五岳第一川”是对沕沕水瀑布气势磅礴的写照。泉水由半山泉洞涌出,飞流直下,落差百丈,雄伟壮观,堪称五大名山的第一瀑。(五岳指的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东望中山群雄比肩千乘之国谁敌手”在春秋战国时期,平山隶属中山国,沕沕水地处中山国西部。当时,群雄并起,国家林立,割据混战,尽管中山国不大,但雄才大略,骁勇善战,使周围的一些大国都不敢小瞧。说明平山在远古时代就有不凡的业绩。

“西眺藏山千古流传公孙救孤义满天”沕沕水的西面是藏山,春秋时期叫首阳山,是晋国属地。古今闻名的公孙杵臼、程婴见义勇为、舍子救赵孤的历史故事就发生在那里。京剧《赵氏孤儿》、《搜孤救孤》演的就是这个故事,颂扬自古形成的舍已为人、大义凛然的传统美德。

“南接晋阳金瓯无缺狮脑山上战虏寇”山西太原一带古称晋阳,是沕沕水的近邻,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之地,那里的父老乡亲为保卫中华民族的统一、独立、完整,曾与倭寇进行过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殊死斗争。

“北连圣地文治武功银线一根定乾坤”沕沕水的北面是革命圣地西柏坡,相距四十五公里,电站发出的电力通过电线输送到西柏坡,点亮了西柏坡的灯光,使电波连通了各战场,为毛主席、党中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祖国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劳。

“壮哉平山山河秀丽奇哉沕水山高水长”由上可知,平山不仅山河秀丽,风景如画,而且开创了翻天覆地的革命历史,使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平山象高山流水一样,永远载入中国史册。

再看下联“三千仞天桂钟秀造化蜿蜒南来高山有情天接水”天桂山与沕沕水同居太行山脉。如果说天桂山高大雄伟,汇聚了大自然的秀美,那么弯弯曲曲的山脉向南延伸,天地更加钟情沕沕水,造就了这片青山秀水的奇特景观。

“五百里洞天九道灵泉竞相奔涌飞流一泻天地惊”沕沕水道道甘冽的清泉,源自漫长的天洞,沕沕涌流,形成百丈飞瀑,倾泻而下,激石有声,十分壮观,给游客留下惊奇的感受。

“六月飞瀑八月朝岚烟雨起处见彩虹”飞瀑常年倾泻,六月最为宏伟壮丽,到八月秋高气爽的季节,生腾出浓郁的潮雾,如烟气似细雨,在阳光照耀下,一道彩虹空中舞,五彩缤纷,甚为艳丽。

“半潭玉乳一泓清水泉华台上听秋风”飞瀑注入湖中,清澈的象一潭玉乳,经溢水坝、幽幽谷,淌入泉华台,梯田状的池池清水,发出沕沕水声,象初秋的风声一样优美动听。

“孔雀展翅妙笔生花鸟鸣蝉啼林木静”沕沕水的山由五百多种植物所覆盖,不但郁郁葱葱,而且山势千姿百态,生成孔雀展翅、妙笔生花等数不胜数的奇特胜景。寂静的原始森林,夏绿秋红,百鸟争鸣,激发游人的兴趣。

“石墙青瓦袅袅炊烟柴门半掩人归来”这两句是太行山庄风情的写照。沕沕水地处晋冀边界,周边的山庄风情晋冀并蓄。给城市游客以独特新奇之感。当您登山鸟瞰沕沕水村时,尤其是您在景区留宿小憩的时候,您会亲切地享受到这一风情。

“美哉山村浓浓丹青秀哉飞瀑人间奇景”这两句是下联的综合感受。

西柏坡导游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西柏坡导游词精选,欢迎大家借鉴!

坐在前方驾驶位置的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他的车牌号是1234567,你们大可把自己的“放心”交给我们的王司机,他已经有12年的车龄了不过从未出现过事故。

最后,在这里,我预祝大家:玩得开心,吃得放心,舒展身心的。

大概还有几分钟我们就要到西柏坡了,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西柏坡的情况。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这一切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xx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周恩来曾经指出:

说到这里,我们就已经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西柏坡。请大家随我下车参观。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我们的西柏坡第二站—西柏坡纪念馆。下面请随我参观,我将一一给您介绍。

现在我们即将开始参观:第九展室“难忘的岁月”。该展室重点介绍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的生活照片。

1948年秋,毛xx在工作之余小憩,毛xx在西柏坡还为日报

西柏坡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滹沱河从村前淙淙流过,每到秋天,滹沱河两岸一片金黄,毛主席教西柏坡的乡亲们插秧种稻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通过任弼时同志曾经使用过的帆布箱,董老使用过的棉被,当年中央机关用来盛饭的木桶、菜墩(文物),可以看出当年他们的生活是何等的简朴。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一代精英荟集在西柏坡,畅谈建国大计,毛主席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们多次同来自前线的同志们亲切交谈。

工作之余的周恩来、彭德怀(照片)和当年的工作人员蒋英、魏兰春等在西柏坡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毛主席对警卫战士非常关心,经常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1948年5月,中央机关在西柏坡附近的霍宾台村举办文化学习实习班,首长们将身边没文化的警卫战士送去学习,临走时,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分别在他们的日本记本中写了题词。毛主席的题词是1949年2月,陈云同志从沈阳经北平专程来到西柏坡向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汇报工作(油画)。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微笑和对未来坚定的信念。 讲到这里,我们西柏坡纪念馆第九展室就全部给大家介绍完了,下面时间,大家可以自行参观一下,可以拍拍照,一个小时后,我们换在这集合。

我们的旅程马上要结束了,我也要跟大家说再见了。在我们相处的几天里,我们一一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我们有:董必武同志旧居、刘少奇同志旧居、军委作战室旧址、毛xx旧居、任弼时同志旧居、周恩来同志旧居、朱德同志旧居、七届二中全会会址。西柏坡纪念馆我们有:前厅、序厅—光荣的平山、第一展室—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第二展室—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第三展室—决战前夕、第四五六展室—大决战、第七展室—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第八展室—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第九展室—难忘的岁月、第十展室—历史不会忘记。 临别之际没什么送大家的,就送大家四个字吧。首先第一个字是缘,缘分的缘,俗话说“百年休的同船度,千年修的共枕眠”那么和大家1天的共处,算算也有千年的缘分了!接下来这个字是原谅的原,今天你们对我这个朋友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在这里说声对不起了!再一个自就是圆满的圆,此次行程圆满的结束多亏了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对大家说声谢谢了!最后一个字还是源字,财源的源,祝大家的财源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也祝大家工作好,身体好,今天好,明天好,现在好,将来好!我相信我们有千年的缘分肯定会在见面的,希望下次再见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比今天还要幸福开心,只要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谢谢大家,!!!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参观学习。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这一切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xx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周恩来曾经指出:

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19天,歼灭和改编******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后第10天,即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毛主席迁往北平建国。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中共中央旧址大院。下面请随我参观,我将一一给您介绍。

激动得心,颤抖的手。拿起话筒,我要献丑,谁不鼓掌谁就是嫌我丑,好,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您的导游小闫。大家可不要忘了我哦,我的闫可是跟阎王爷的阎是同一个闫哦,不过我啊是祝大家长命百岁的小闫。

此刻位于您脚下的这片热土就是革命圣地西柏坡了,1949年党中央毛主席就是从这里走进北平,建立了新中国。如今大家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重返革命圣地,重温革命精神,重走红色之路.下面就让我带您走进这座被历史格外垂青的小山村好,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中共中央旧址院内,请您随我围拢在这张示意图里,便会更加形象了解整个大院了,您看,中共中药旧址大门向南,分前后两重院落,按顺序我们要参观董必武,刘少奇,毛xx,任弼时,周恩来,朱德同志故居和军委作战时的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址,请您跟我走。

出了新中国宏伟的历史蓝图,站露出胜利的曙光。下面我们来到的就是反映我党执政前夕一次重要会议的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址了,也就是当年的人民大会堂,这原本是中央工委自己动手修建的一间大伙房,也就是当年做饭的地方,前面那张铺着虎皮的方桌便是主席台,当年毛主席就是坐在后面那张藤椅上主持会议的,两边盖着白布的桌子是记录桌,由于当时条件艰苦,没有录音和扩音设备,就安排了书记员在旁边记录,后面是为代表准备的,座位很随意,原则上是先来的靠前,晚来的靠后,年长的靠前,年少的靠后,南墙上挂的是当年的敌我形势战略分析图,此处会议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召开,共有64位代表出席会议,这些中共中央委员在会议期间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回去的车上我再慢慢的讲给您听,毛主席在会议的报告中谆谆告诫全党,读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是同志们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也就是后来我们孙所提到的两个务必此次会后十天,党中央毛主席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负荆建国,被毛主席形象的比作进京赶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赶考再继续,2013年7月11志12日,国家主席国家主席前来西柏坡调研指导,总书记讲到,每次来到西柏坡,都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都能受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会更加坚定我们的为民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新一届中央领导接过了党,国家,人民交给我们的沉甸甸的接力棒,我们一定要接好这一棒。

朋友们,今日的西柏坡前临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百泊湖,后依

满山翠柏,松涛阵阵的百坡岭,山水相应,红绿结合,每天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瞻仰参观,历史不会忘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人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条红色之路上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这一切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xx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周恩来曾经指出:

1958年,因修建岗南水库,革命被迫搬迁。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西柏坡旧址是1970年进行的复原建筑,占地16440平方米。大家看前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中共中央旧址,首先看到的是董必武同志的旧居。1947年5月,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工委由陕北来到西柏坡,在这里工作、生活了近两年时间。院里的海棠、杏梅、翠竹等都是当年董老和夫人何莲芝同志在工作之余亲手栽种的。董老的生活非常艰苦,睡的是农家土炕,盖的是延安大生产时织的毛毯。炕上的这架纺车就是何莲芝同志当年纺线用的。

穿过刘少奇同志的旧居,我们看到前面的军委作战室。军委作战室内设作战、情报、战史资料等三个科。它们的具体工作任务是研究汇集敌我双方的作战情况,及时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并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下达命令。

当时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工作人员绘图、制表用的红蓝铅笔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为了节省铅笔,他们就用红蓝毛线在墙上这张军用地图上标图。1975年,特赦后的国x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看到这四间小平房后,无限感慨地说,毛主席真是英明伟大,在这四间小平房里就把国x党的几百万军队给打败了,国x党当败,蒋xx当败啊!

毛xx主席是1948年5月来到西柏坡的。一直到1949年3月,毛xx就是在这座普通的山村农舍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日夜操劳。这座普通的民宅为前后两个小院。甬路西边有一个磨盘和一个猪圈,毛主席和朱德、少奇等领导同志,经常围坐在磨盘旁、楸树下研究战局。后来曾有人风趣地称为:磨盘上布下雄兵百万。穿过任弼时同志的旧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周总理的旧居。大家随我来,这三间窑洞式的屋子是朱德同志的旧居,本来准备让毛主席住。可毛主席觉得朱总司令上了年纪,坚持让朱总司令去住。 窑洞西间是朱总司令的办公室,中间是会客室,东间是寝室。

这间南北狭长的小土屋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是在这所房子里召开的,这里是中央工委自己动手建造的大伙房,开会时临时布置成了会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十天,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队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活呢?一天的时光是短暂的也是开心的,希望我们大家能珍视这份友谊。如果大家对我的服务有什么不满在此说声对不起了,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也敬请指出,我很乐意倾听,并且会积极改进,希望下次再见时一定做到让大家满意。最后,祝大家今后的生活像今天的阳光一样灿烂!谢谢大家今天的支持和配合,谢谢大家!!

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她是上天撒落在华北平原的一串珍珠,千百年来散射着迷人的 光辉。

从远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地质变迁,到大禹治水、黄河易道的水系演变;从东汉末年开凿五渠以运军需,到北宋时期 “贮水屯田”以御辽敌,白洋淀身经泽枯之数,历尽桑海之变。岁月悠然,昔时“北地江南”。今日已成“华北明珠”。乃是 华北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

如今,三百六十余平方公里的白洋淀。拥有一百多个淀泊、三千多条沟壕、五万多亩荷花、几十个村庄岛屿。她上承九水之泽 ,藏风聚气;下通海河之津,浪远天澄。鸟瞰白洋淀,淀塘交错,沟壕纵横;徜徉白洋水,荷香苇绿。蟹美鱼肥。从“鸭圈印月”、“长钩垂钓”到“十里荷香”、“金沙落照”,足令人流连忘返,乐而忘忧一真可谓“地灵川秀、景物天成!城任丘,沐明珠之秀泽,扼京国之 咽喉,宿儒名臣,连镶接踵,自古即有“人物甲于三辅”之誉。这里是神医扁鹊的家乡,一部《难经》树起中华传统医学的丰 碑;这里是经学大家韩婴之故里,十卷《韩诗》使诗经文化浩瀚成流、蔚为大观!这里有三国名将张部,有北齐才士邢邵,有 大明宰相李时。有“北随园”边连宝可谓英贤辈出、灿若星河!

至明清时期,白洋淀深广四通、望若江湖,京德古御道纵穿其间。无论达官显贵还是文人骚客皆心驰神往。登船载酒,览上池 之水;吟诗作赋,逸古今之思。就连康熙、乾隆帝也常于“万机有暇”之际,驻蹿白洋,水围遣兴,并留下了“可笑当年巡幸 远,依稀吴越到行营”的感情!从而使白洋淀成为盛极一时的文化圣地和名胜景区。

然而曾几何时,这里却是刀光剑影、滚滚狼烟的边塞古战场!

“小兵张嘎”和“雁翎队”纵横芦苇荡勇杀日寇的传奇故事,每每令人回

水涵荷韵风烟净,波润明珠待君来。

好了,我们的西柏坡之旅马上就要结束啦!想当年毛主席同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开创了今天的安宁平静社会,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呢?,一天的旅程是短暂的也是愉快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希望大家能够珍视这份友谊。很感谢大家在旅游过程中的支持与配合,如果我有什么服务不周的地方,在此我向大家说声对不起 希望大家能够谅解。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建议也可以和我说,我一定欣然接受。最后,祝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平安 幸福。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的一个小山村,却也是光耀中国史册的革命圣地,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享有者“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美誉。西柏坡拥有着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绿色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就在去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5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首批、河北省首家、石家庄独有的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5a级景区。好了,我们的车也到了,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一起下车。

现在我们所在的就是中共中央旧址大院门前,下面请跟我一起往里走,大家注意脚下的台阶。进入大院,首先看到的是董必武同志的旧居。1947年5月,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工委由陕北来到西柏坡,在这里生活、工作了近两年。我们右手边的北房有东、西两屋,东屋是董老的办公室,西屋是董老一家的寝室,西厢房和南厢房是当时工作人员居住的地方。院里还种着海棠、杏梅、翠竹等植物,这些都是当年董老和夫人何莲芝同志亲手栽种的。现在我们移步北屋办公室,屋内布局虽简单,却真实的再现了当年董老在这里的工作环境。当年董老孜孜不倦的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书架上陈列的书籍,都是他当年阅读过的。而在这张办公桌上,董老为1948年首次发行的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后来一位曾跟随了董老6年的工作人员说,为了写好这六个字,董老把纸裁成纸条,不管每天回来多晚,他都要坐下来写上几篇,在写字时还注意节约纸张,每个纸条都会写两遍。最后写了几十张,请同志们一张一张反复比较挑选。看着这张办公桌,我们仿佛看到了董老正坐在这里专心致志的工作,董老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以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各位游客,在西柏坡的游览即将结束,我也不得不要和大家道声再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相处的时间虽短,却建立了友谊。在这离别之际,我要衷心的向大家说声谢谢,感谢您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让我能够圆满的完成此次接待任务,而对于旅途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望您见谅,也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会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善。最后,我代表彩虹旅行社以及我本人祝大家旅途愉快,身体健康。

于4月26号,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统一安排下,我们要前往西柏坡。西柏坡一个神圣的名字响彻全球,因为在这里曾经发生过惊天动地的事情。今天终于有机会能够来这里亲眼目睹这些伟大的历史记载。

我们这些已经是共产党员、预备党员、即将成为预备党员的同志们怀着无限的崇敬和向往,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走进西柏坡,就走进54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就是走进一部辉煌、厚重的历史!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这个不起眼的村落,在那叱咤风云、瞬息变迁的战争岁月,一下成为全国和世界瞩目的地方。在那之前,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雪雨,太行山下的这个小村庄始终在默默无闻中沿袭着农耕的纯朴生活。是一场暴风骤雨式的中国革命,使这片沉寂的土地卷起了滚滚热浪,掀起了巨大的时代波澜,演出了威武雄壮的历史“大剧”:上世纪的40年代末,党中央、毛主席转移于此并在这里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还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此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并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建立新中国的蓝图和构架。

西柏坡,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毛xx和中共中央曾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中国命运定于此村”,“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是因为这里有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严守纪律,团结一致;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依靠群众,为民创业;艰苦奋斗,不断革命为主要内涵的西柏坡精神。而毛xx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这一精神的主题。“两个务必”的核心是鞭策共产党人面向未来,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态度结合起来,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这种历史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还特别表现在领导主体在历史转变关头极其清醒的主体自我意识。

西柏坡精神是毛xx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向全党同志提出的告诫,在中国革命胜利到来的时候,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革命胜利之后我们的建设任务更加艰巨。

过去的党员干部都很自觉,能用党纪国法和“两个务必”来约束自己,腐化分子很少很少,关键是有人民群众在监督,毛xx也说过“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那些腐化分子最怕的就是群众的眼睛。

而现在有些党政干部他们目无党纪国法,胆大包天最后堕落成腐化分子,其主要原因就是失去了广大群众的监督,虽有举报制度,但效果甚微。所以光靠党内监督机制来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是远远不够的。

时代呼吁老作风,老作风要求新作为,新作为要看新人类。

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继续发扬西柏坡精神,这样才“两个务必”是党加强自身建设,拒腐防变的重要法宝,对党永葆纯洁性和先进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只有坚持用“两个务必”教育全党,才能使全体共产党人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才能使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今天,在新世纪新阶段,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这场考试的继续。我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同志,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一定要高举邓xx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在这场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西白坡其实是一种象征,一种从头再来开创新世界的象征。往往能够表达出一种意志和信心。西百坡是告别一个时代,开始一个时代的变革点。从这里,看到了新一届领导人的气魄。 西柏坡后有一段生死抉择的时期,新世纪的开端也是一样的。而目前的这项大业似乎比上个世纪更艰难。

要牢记毛xx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昂扬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重新强调要牢记“两个务必”,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事业长期艰奋斗的思想,这对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苦论和实践意义。始终坚持“两个务必”是成功实现新的历史转折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建设民富国强的现代化国家的基石,是党经受执政和改革开放考验的理性长城,是走向新世纪的党魂、民魂。

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任务将更加艰巨,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将更加复杂,遇到的挑战将更加严峻。这对跨世纪一代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青年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作风、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须臾不可丢弃的优良作风也同样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承发扬下去,从总体上看,当今跨世纪一代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青年领导干部,与前辈相比,具有文化素质高、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改革创新意识强、业务水平较高、工作能力强等优势。但是,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缺乏必要的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缺乏必要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由于生活在和平环境里,他们缺乏新旧社会纵向体验和严酷阶级斗争的磨练,缺乏对党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极端重要性、必要性的切身体验,不容易了解建立一个美好社会需要经过怎样的艰苦奋斗;由于生活较为优裕,缺乏艰苦生活的磨难,也因而缺乏对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的极端重要性、必要性的深刻体验。显然,跨世纪一代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青年领导干部在政治素质、思想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不可忽视的差距。因此,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使“两个务必”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两个务必”,不仅应当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保持的优良作风,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远拥有的党的党魂,而且应当成为全体中国人民永远保持的优秀品质,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民族之魂。

当我们离开了西柏坡,坐在飞驰于现代化高速公路的大客车上,大家都陷入了沉思。西柏坡的叮咛,哺育了千千万万具有钢筋铁骨的战士,至今还昂首挺胸地在神州大地战斗着;历史和现实也无情地告诉我们,那些视西柏坡的嘱托为“耳旁风”而背叛事业的匆匆过客们,已经或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我们海洋所全体党员们更要在“赶考”中百考不倒,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尽我们的一份微薄之力。

西柏坡作为我国的革命圣地,很久以前在历史课本上为我所熟知,较粗浅的了解到正是在这个地方,中共中央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了全国胜利,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011年11月3日,作为新一批的发展对象,我跟随学院的老师和党员到西柏坡参观,这次红色之旅使我近距离的领略了西柏坡的全貌,看到了毛xx、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同志旧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旧址和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等革命遗址、参观了西柏坡陈列展览馆。我们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门口宣誓,回想老一辈领导人的那一座座简陋的小土屋,那一件件简陋而又整洁的办公用具,毛xx、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如何在西柏坡的艰苦岁月中指挥三大战役、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体味着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心中激荡不已。

势急剧高涨,群情振奋,这是任何一支政党都无法比拟的。

在那样艰苦的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了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还有什么理由不真心诚意的为人民服务呢?我要将西柏坡精神贯穿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扬毛主席为我们树立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虚心学习各种新知识,努力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克服僵化保守、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试验、敢为人先、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精神。在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勤政廉洁,关心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倾听群众呼声,解决人民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为维护公平正义贡献我的一份微薄的力量!

我们这代年轻人与前辈们相比,环境的优越和年龄、阅历的局限,使我们缺乏必要的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缺乏新旧社会纵向体验和严酷阶级斗争的磨练,但我们会充分利用自身文化素质的特点,发挥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改革创新意识强等优势,不断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坚决贯彻“两个务必”的精神,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作风,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二零一一年五月二十八号我们来到一片风景秀丽、令人心旷神怡的大自然景区,这里更是一片曾经燃烧着激情与热血,开创了今天幸福生活的革命圣地------西柏坡。今天的西柏坡,已没有往昔的战火硝烟,取而代之的是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西柏坡湖,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秀丽风光。

来到了革命圣地西柏坡,我们怀着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无限敬仰和怀念,寻觅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了解中国革命三大战役全面胜利的历史背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这是一个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壮丽诗篇的名字,是一个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壮丽诗篇的圣地,是一个哺育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永葆政治本色的摇篮,是一个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教育传统的课堂。

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毛主席、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在那简朴农家院的低矮平房深处,看到他们当年用过的粗瓷碗、油灯和房车、简易的床铺和写字台;院子里的石碾、斑驳的木椅,那些被岁月风烛的照片还供世人回望当年的辉煌。鲜红的党旗,巨幅的图片,再现了那血与火的革命岁月,昭示了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站在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千,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饮水思源,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继承先辈的遗志,更加努力的工作,立足本岗位,就收费工作而言,要完成上级交给的收费任务,为广大司乘服好务,为高速公路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不仅仅是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见证,更是中国人民革命历史记载的永恒,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所在。

2008年4月26日,我们海洋所的同学们怀着激动与期待的心情踏上了去往革命圣地——西柏坡的大巴。经过6个小时的旅途,我们来到了西柏坡纪念馆,这就是当年我们英明的领袖们指挥三大战役,解放全中国的指挥所啊。在导游的指引下,我们参观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生活住所、了解了他们的衣食住行、重温了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学习了两个务必的精神,经过这次西柏坡之行,我的精神有了极大的升华。

西柏坡精神的内容十分丰富,其核心思想就是1949年3月,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于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讲话所指出的:“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在新世纪的今天,物欲横流,有多少人迷失了方向,因此,目前,我们更要牢记两个务必,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两个务必在今天对我们个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建设有着新的指导意义和更丰富的内涵。

对个人而言,西柏坡精神代表着

1.抓住机遇,敢于胜利的精神。机遇是事物在运动和展开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转瞬即逝的现象和条件,要敏锐地捕捉和利用机遇,科学大胆地作出抉择和行动。

2.不骄不躁,毫不松懈的精神。骄做自满、不求进取历来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大敌。西柏坡精神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不断地反骄破满,一鼓作气,一往无前。我们必须树立信心,勇往直前,决不能为暂时的成绩所陶醉,被一时的困难所吓退,要努力克服怀疑观望、犹豫不决、无所作为等倾向。

3.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的精神。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表面上看来,艰苦奋斗和谦虚谨慎似乎渐渐被享乐主义、彰显自我所代替。报纸、杂志,变着法的教人们如何享受生活、如何将吃喝玩乐的奢侈享受发挥到极致。艰苦奋斗被部分人视为过时的理论而抛诸脑后。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导。 “艰苦奋斗”虽然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但艰苦风斗精神队今天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艰苦奋斗不只代表着在物质上的节约,它更加强调的是精神上的努力进取。每个年代、每个青年人都需要的精神。即便是从物质的角度讲,奢侈风刮过之后,人们才发现,简约生活才是生活的真谛,节约是永远不过时的理论,而对物质的过度消耗只能使人变成废物,变成浪费社会财富的垃圾。要知道,人类的进步是因为人类能够创造财富而不是消费财富。

4.善于学习,迎接挑战的精神。一个人要想站在时代和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思维。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

5.团结互助的精神,目前团队精神成为评判以个人能力的重要指标,它蕴含的意义是和西柏坡精神一致的,那就是谦虚谨慎、密切联系群众。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传家宝,是全国人民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也是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民族之魂。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两个务必”。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坚持“两个务必”,就要把艰苦创业、百折不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弘扬“两个务必”的重要内容;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对奢靡腐化,作为弘扬“两个务必”的本质要求;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弘扬“两个务必”的根本价值取向。同时,“两个务必”也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拒腐防变的重要法宝,对我们党永葆纯洁性和先进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只有坚持用“两个务必”教育全党,才能使全体共产党人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才能使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引导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当我们满怀着感慨走出西柏坡纪念馆的大门时,我觉得我浑身都充满了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思想更加牢固地扎根在我心里。

春风和煦,春光明媚,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时节。恰逢共产党建党九十五周年之际,我们很荣幸的来到了红色圣地西柏坡。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革命纪念馆。

西柏坡是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1948年5月,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迁入北平。西柏坡被选为解放全中国、筹备新中国的指挥中心,西柏坡不仅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而且有多年来建立起来的革命基础和政治优势。这个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水土肥美。她位于平山县中部,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西柏坡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公里。这里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西柏坡主要建设有西柏坡纪念馆,是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和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西柏坡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它的名字,镶嵌在中国解放战争的丰碑中,镌刻在共和国大厦的基石上--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带着对革命圣地的向往我们缓缓而来,旅途漫长,期待必不可少,但是更多的还是紧张,那些教科书中的情节,一幕幕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仿佛在一步步的向我们靠近,内心深处的激动不言而喻,我们到了。

在中共中央旧址我们参观了毛xx、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粥时、董必武的旧居,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中共中央九月会议会址,中共中央接见国x党和平代表中共中央接见国x党和平代表和苏共代表米高扬的旧址,中央机要室旧址,中央机关小学旧址及防空洞等。设施简陋,墙壁斑驳,暗黄的主色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条件艰苦,激情高昂是我对革命先贤最直接的体会,但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党中央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指挥了三大战役解放了全中国,革命的精神战胜了物质的匮乏。

在西柏坡纪念馆十二个展厅,我们看到了三大战役气势磅礴的半景画,看到了毛主席决胜千里赢得三大战役的情况,了解了决战前夕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看到了各级党政军领导人及社会名人参观访问西柏坡的照片,深入的了解了中共中央和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为建立新中国而做出的不朽功绩,了解了老一辈革命家伟大革命实践的同时,如何树立了他们崇高的精神风范,了解了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精神是毛xx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包括军事思想、战略战术思想,特别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的思想,以及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建设道路,通过建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都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产生了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两个“善于”(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两个“坚持”(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创业精神等多种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发扬光大。

当代的中国大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缺乏必要的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缺乏必要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由于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缺乏新旧社会纵向体验和严酷阶级斗争的磨练,缺乏对党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重要性、必要性的切身体验,不了解建立一个美好社会需要经过怎样的艰苦奋斗;由于生活条件较为优裕,缺乏艰苦生活的磨难,也因而缺乏对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的重要性、必要性的深刻体验。西柏坡此行革命传统的教育,“两个务必”精神的洗礼对我们来说显得相当重要,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党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硬挨永远保持的优秀品质,应该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民族之魂。

生动的展品让我们仿佛回到了从前,那些戎马倥偬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革命先贤天下为公的大志,还尚未实现,吾辈感慨甚多,作为新时期的新时代的大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实践和发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我们的责任。西柏坡之行,红色精神的洗礼让我们对自己,对祖国和民族有了更正确的认识,让我们坚定了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信心。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担子和责任,满载着收获我们将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好好学习,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止不住的留恋,我们已在回去的路上了,止不住的回头,那滹沱河依然在静静的流淌着她革命的乳汁。党的精神必将通过大家的继承和发扬而流芳万世。

河北西柏坡导游词

西柏坡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很多游客慕名前来参观,作为导游,也要做好西柏坡的景点介绍,让游客更加了解西柏坡的历史典故。下面是本站带来的河北西柏坡。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参观学习。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这一切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周恩来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1988年黄镇将军参观西柏坡时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朱穆之同志题词"中国命运,定于此村"。我们大家都知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延安就一直是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但后来为什么迁移到西柏坡呢在我们参观旧址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1947年3月,蒋介石令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3月26日,党中央在陕北清涧县的枣林沟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史称"枣林沟会议"。会议决定将中央机构分为前委、后委和工委三部分。会后刘少奇、朱德同志组成中央工委向华北转移。于同年5月来到西柏坡,进行中央委托的日常工作。1947年7月12日至9月13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领导了解放区土地运动。1947年11月12日,解放了华北重镇石家庄,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在战略上为党中央移驻华北奠定了基础。

1948年3月,西北战局基本稳定后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向华北转移。5月26日,毛泽东从阜平县城南庄来到西柏坡,西柏坡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这个时期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时机已逐渐成熟。自1948年9月12日开始,党中央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19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后第10天,即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毛主席迁往北平建国。

一、中共中央旧址。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中共中央旧址大院。下面请随我参观,我将一一给您介绍。

董必武同志旧居。

进入大院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董必武同志的旧居。1947年5月,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工委由陕北来到西柏坡,在这里工作、生活了近两年时间。

北房东屋是董老的办公室,西屋是董老一家的寝室,西厢房和南厢房是工作人员的住室。院里的海棠、杏梅、翠竹等都是当年董老和夫人何莲芝同志在工作之余亲手栽种的。

在此期间,董老担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华北财经委员会主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出席了全国土地会议、九月会议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并在会上讲了话。

董老经常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书架上陈列的书籍,都是他当年阅读过的。他坚持每天学习、写作,从不间断,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在这张办公桌上,董老为1948年首次发行的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

董老的生活非常艰苦,睡的是农家土炕,盖的是延安大生产时织的毛毯。他工作勤奋,还在工作之余参加劳动。在门前开荒种菜、种树。何莲芝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是纺线能手,曾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炕上的这架纺车就是何莲芝同志当年纺线用的。1978年,董老夫人何莲芝重返西柏坡,当她看到这架纺车时,情不自禁地再一次盘腿坐上土炕,深情地摇起了当年的纺车。

1949年3月18日,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部分工作人员,先期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刘少奇同志旧居。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刘少奇同志旧居。

西柏坡是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与井冈山、延安齐名,距石家庄80余公里。一提起她,我就激动异常,因为她就在我的家乡平山,她一直是我的骄傲。

在连绵的太行山东麓,在逶迤的滹沱河受阻于岗南水库(又称柏坡湖)的地方,西柏坡像一颗明珠镶嵌在青松翠柏之中,她三面青山环抱,一面绿水萦绕,前有碧波万顷,后有松柏遍野。春天,一夜东风过后,杏花粉,梨花白,桃花艳,村庄花团锦簇;夏天,一树树的石榴花又把村庄烧得红红火火,一朝泛舟湖上,深邃的湖水像一块墨绿的翠玉,掠过湖面的野鸭、大雁甚至天鹅,就会激起阵阵波光粼粼,碧波荡漾,使人豪情万丈,心旷神怡;秋天是枫叶红遍的时节,这时候田野瓜果飘香,枝头果实累累;冬天,漫天的大雪纷纷扬扬,湖水封冻了,松鼠、野兔等小动物们都钻到洞里去了,那满坡的柏树依然披银挂彩,迎风挺立。

西柏坡的迷人不仅仅在于她的秀丽风光,更为重要的是她是新中国的摇篮,有人比喻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充分说明了她的重要历史地位。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进驻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从这里走向北京,建立了新中国。从此,西柏坡这个普通的小山村不再默默无闻,她的名字响彻了全世界,她成为人们心中的圣地,党的几代领导人都曾到这里参观瞻仰。如今,西柏坡不仅保存着中共中央旧址,还先后建起了西柏坡展览馆、名人书法石刻园、西柏坡纪念碑、领袖风范雕塑园、湖上游乐区等,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这里,游人既可追寻革命踪迹,又可领略湖光山色。

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家乡的西柏坡。如果说家乡是一幅美丽的画,西柏坡就是点睛的一笔;如果说家乡的历史是一首跌宕的诗,西柏坡就是那诗中最美的华章。

追随着伟人们的脚步,今天夏天,我来到了革命胜地——西柏坡参观。

刚下了汽车,西柏坡优美的风景便映入眼帘。一个层层向上的花坛式建筑物格外显眼,朵朵鲜花五颜六色,尽显千娇百媚,高大的树木枝叶茂密,走入小树林中,绿荫带给你无限的清凉,穿插过枝叶缝隙的点点阳光像一个个铜钱币,散落一地。

走过蜿蜒绵长的小道,西柏坡旧址展现在了我们眼前,我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小土屋一栋挨着一栋,真是太古朴了!“难道这就是毛主席,周住过的地方吗?”我有些难以相信。难道就是在这些普普通通的小屋子里,发出了一份份电报,胜利指挥了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导游的解说,给了我确定的答案。

在一个比较宽阔的院子里,是毛主席当年居住的地方。院子里几棵高大的树木依旧焕发着昔日的光彩,走进屋子,便有用护栏围起的沙发、躺椅,和一张简陋的木板大床。走到另一旁的工作室,我看到一张毛主席坐在躺椅吸烟时的照片,虽然是黑白的,可主席的脸庞姿态还是很清晰的。

我们又来到西柏坡纪念馆,这儿同旧址相比,就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了。在那儿,我见到了壮观的三大战役实景与实物结合图。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西柏坡,西柏坡真不愧是一个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呀!

西柏坡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早上好,能够在这落叶纷飞的季节里与大家相识,我感到十分高兴。首先,我代表凤凰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石家庄。我是这次陪伴大家旅行的导游王月明,大家要记住,是月明,不是明月哦,大家叫我小王就可以了。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张师傅安全行车二十多年,有他的娴熟技术,大家一路上一定能够玩的放心,玩的开心。另外,请大家牢牢记住我们的车牌号:冀a56789。大家在石家庄游玩期间,将由我和张师傅为大家提供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或者我们服务不周的,大家尽管直接提出来,我们会竭尽全力满足大家的。在这里,我先预祝大家有一个愉快的西柏坡之旅。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到达今天的目的地——西柏坡了,在这里,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的一个小山村,却也是光耀中国史册的革命圣地,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享有者“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美誉。西柏坡拥有着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绿色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就在去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5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首批、河北省首家、石家庄独有的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5a级景区。好了,我们的车现在也已经到达目的地了,下面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一起下车参观。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所在的就是中共中央旧址大院门前,下面请跟我一起往里走,大家注意脚下的台阶。进入大院,首先看到的是董必武同志的旧居。1947年5月,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工委由陕北来到西柏坡,在这里生活、工作了近两年。我们右手边的北房有东、西两屋,东屋是董老的办公室,西屋是董老一家的寝室,西厢房和南厢房是当时工作人员居住的地方。院里还种着海棠、杏梅、翠竹等植物,这些都是当年董老和夫人何莲芝同志亲手栽种的。现在我们移步北屋办公室,屋内布局虽简单,却真实的再现了当年董老在这里的工作环境。当年董老孜孜不倦的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书架上陈列的书籍,都是他当年阅读过的。而在这张办公桌上,董老为1948年首次发行的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后来一位曾跟随了董老6年的工作人员说,为了写好这六个字,董老把纸裁成纸条,不管每天回来多晚,他都要坐下来写上几篇,在写字时还注意节约纸张,每个纸条都会写两遍。最后写了几十张,请同志们一张一张反复比较挑选。看着这张办公桌,我们仿佛看到了董老正坐在这里专心致志的工作,董老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以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穿过刘少奇同志的旧居,我们看到前面的军委作战室。军委作战室内设作战、情报、战史资料等三个科。它们的具体工作任务是研究汇集敌我双方的作战情况,及时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并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下达命令。

当时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工作人员绘图、制表用的红蓝铅笔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为了节省铅笔,他们就用红蓝毛线在墙上这张军用地图上标图。1975年,特赦后的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看到这四间小平房后,无限感慨地说,毛主席真是英明伟大,在这四间小平房里就把国民党的几百万军队给打败了,国民党当败,蒋介石当败啊!

想当年毛主席同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开创了今天的安宁平静社会,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呢?好了,各位游客,随着西柏坡之行渐进尾声,我们的石家庄之行也即将结束了。回顾我们朝夕相处的三天行程,在旅途中建立起的真挚友谊,已使大家情投意合,难舍难分。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各位对我工作的配合和支持。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得到各位的谅解,也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会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善。最后,我代表凤凰旅行社,司机张师傅以及我本人祝大家身体健康,归途愉快。

西柏坡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我是来自彩虹旅行社的导游,我身边的这位是咱们本次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驾驶技术一流,一定会给大家提供一段平稳、舒适的旅途时光。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由我和王师傅共同为您服务,如果您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在这里,我先预祝大家有一个愉快的西柏坡之旅。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到达今天的目的地—西柏坡了,在这里,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的一个小山村,却也是光耀中国史册的革命圣地,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享有者“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美誉。西柏坡拥有着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绿色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就在去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5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首批、河北省首家、石家庄独有的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5a级景区。好了,我们的车也到了,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一起下车。

现在我们所在的就是中共中央旧址大院门前,下面请跟我一起往里走,大家注意脚下的台阶。进入大院,首先看到的是董必武同志的旧居。1947年5月,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工委由陕北来到西柏坡,在这里生活、工作了近两年。我们右手边的北房有东、西两屋,东屋是董老的办公室,西屋是董老一家的寝室,西厢房和南厢房是当时工作人员居住的地方。院里还种着海棠、杏梅、翠竹等植物,这些都是当年董老和夫人何莲芝同志亲手栽种的。现在我们移步北屋办公室,屋内布局虽简单,却真实的再现了当年董老在这里的工作环境。当年董老孜孜不倦的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书架上陈列的书籍,都是他当年阅读过的。而在这张办公桌上,董老为1948年首次发行的.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后来一位曾跟随了董老6年的工作人员说,为了写好这六个字,董老把纸裁成纸条,不管每天回来多晚,他都要坐下来写上几篇,在写字时还注意节约纸张,每个纸条都会写两遍。最后写了几十张,请同志们一张一张反复比较挑选。看着这张办公桌,我们仿佛看到了董老正坐在这里专心致志的工作,董老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以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各位游客,在西柏坡的游览即将结束,我也不得不要和大家道声再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相处的时间虽短,却建立了友谊。在这离别之际,我要衷心的向大家说声谢谢,感谢您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让我能够圆满的完成此次接待任务,而对于旅途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望您见谅,也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会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善。最后,我代表彩虹旅行社以及我本人祝大家旅途愉快,身体健康。

坐在前方驾驶位置的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他的车牌号是1234567,你们大可把自己的“放心”交给我们的王司机,他已经有12年的车龄了不过从未出现过事故。

最后,在这里,我预祝大家:玩得开心,吃得放心,舒展身心的。

大概还有几分钟我们就要到西柏坡了,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西柏坡的情况。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这一切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周恩来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

柏坡纪念馆之外,又陆续增加了西柏坡石刻园、五大书记铜铸像、领袖风范雕塑园、西柏坡影视厅、西柏坡纪念碑、周恩来评语碑、青少年绿色文明园、西柏坡湖等十余处融教育于观光揽胜的好去处。钱-其-琛曾赞誉西柏坡为"革命圣地,旅游佳境"。

说到这里,我们就已经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西柏坡。请大家随我下车参观。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我们的西柏坡第二站—西柏坡纪念馆。下面请随我参观,我将一一给您介绍。

西柏坡纪念馆1976年开工,依自然山势而建,分上下两个四合院,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1978年5月26日,纪念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30周年时对外开放,以后陈列展览曾在1993年、1996年、1998年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在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主题陈列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整个陈列共分12个展室(含前厅、序厅),以平山人民光辉的抗日斗争为铺垫,解放战争为主线,重点介绍了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同时将建国后社会各界参观瞻仰西柏坡和在这里举行的重大活动等情况进行展示。

现在我们即将开始参观:第九展室“难忘的岁月”。该展室重点介绍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的生活照片。

"曾记战马倥偬时,常忆当年西柏坡",西柏坡这个太行山区普通而静谧的小山村,曾留下多少动人的故事和广为传诵的佳话。下面大家将要看到的是西柏坡期间,中央领导人、工作人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的生活剪影。

1948年秋,毛泽东在工作之余小憩(照片),毛泽东在西柏坡还为"人民

日报"、"人民邮电"等报刊题字(照片)。

西柏坡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滹沱河从村前淙淙流过,每到秋天,滹沱河两岸一片金黄,毛主席教西柏坡的乡亲们插秧种稻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油画)。

通过任弼时同志曾经使用过的帆布箱,董老使用过的棉被,当年中央机关用来盛饭的木桶、菜墩(文物),可以看出当年他们的生活是何等的简朴。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一代精英荟集在西柏坡,畅谈建国大计,毛主席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们多次同来自前线的同志们亲切交谈(照片一组)。

工作之余的周恩来、彭德怀(照片)和当年的工作人员蒋英、魏兰春等在西柏坡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毛主席对警卫战士非常关心,经常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1948年5月,中央机关在西柏坡附近的霍宾台村举办文化学习实习班,首长们将身边没文化的警卫战士送去学习,临走时,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分别在他们的日本记本中写了题词。毛主席的题词是"努力奋斗,为人民工作",周副主席的题词是"学习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文照)。毛主席还请战士们一起吃饭,并与他们合影留念(照片)。

1949年2月,陈云同志从沈阳经北平专程来到西柏坡向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汇报工作(油画)。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微笑和对未来坚定的信念。 讲到这里,我们西柏坡纪念馆第九展室就全部给大家介绍完了,下面时间,大家可以自行参观一下,可以拍拍照,一个小时后,我们换在这集合。

我们的旅程马上要结束了,我也要跟大家说再见了。在我们相处

的几天里,我们一一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我们有:董必武同志旧居、刘少奇同志旧居、军委作战室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任弼时同志旧居、周恩来同志旧居、朱德同志旧居、七届二中全会会址。西柏坡纪念馆我们有:前厅、序厅—光荣的平山、第一展室—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第二展室—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第三展室—决战前夕、第四五六展室—大决战、第七展室—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第八展室—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第九展室—难忘的岁月、第十展室—历史不会忘记。 临别之际没什么送大家的,就送大家四个字吧。首先第一个字是缘,缘分的缘,俗话说“百年休的同船度,千年修的共枕眠”那么和大家1天的共处,算算也有千年的缘分了!接下来这个字是原谅的原,今天你们对我这个朋友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在这里说声对不起了!再一个自就是圆满的圆,此次行程圆满的结束多亏了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对大家说声谢谢了!最后一个字还是源字,财源的源,祝大家的财源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也祝大家工作好,身体好,今天好,明天好,现在好,将来好!我相信我们有千年的缘分肯定会在见面的,希望下次再见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比今天还要幸福开心,只要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谢谢大家,!!!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参观学习。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这一切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周恩来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1988年黄镇参观西柏坡时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朱穆之同志题词"中国命运,定于此村"。我们大家都知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延安就一直是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但后来为什么迁移到西柏坡呢?在我们参观旧址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1947年3月,蒋介石令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3月26日,党中央在陕北清涧县的枣林沟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史称"枣林沟会议"。会议决定将中央机构分为前委、后委和工委三部分。会后刘少奇、朱德同志组成中央工委向华北转移。于同年5月来到西柏坡,进行中央委托的日常工作。1947年7月12日至9月13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领导了解放区土地运动。1947年11月12日,解放了华北重镇石家庄,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在战略上为党中央移驻华北奠定了基础。

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19天,歼灭和改编******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后第10天,即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毛主席迁往北平建国。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中共中央旧址大院。下面请随我参观,我将一一给您介绍。

西柏坡旧址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参观学习。

坐在前方驾驶位置的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他的车牌号是1234567,你们大可把自己的“放心”交给我们的王司机,他已经有12年的车龄了不过从未出现过事故。

最后,在这里,我预祝大家:玩得开心,吃得放心,舒展身心的。

大概还有几分钟我们就要到西柏坡了,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西柏坡的情况。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

这一切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周恩来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

西柏坡在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现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体系。

现在除了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纪念馆之外,又陆续增加了西柏坡石刻园、五大书记铜铸像、领袖风范雕塑园、西柏坡影视厅、西柏坡纪念碑、周恩来评语碑、青少年绿色文明园、西柏坡湖等十余处融教育于观光揽胜的好去处。

钱其琛曾赞誉西柏坡为"革命圣地,旅游佳境"。

说到这里,我们就已经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西柏坡。

请大家随我下车参观。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我们的西柏坡第二站—西柏坡纪念馆。

下面请随我参观,我将一一给您介绍。

西柏坡纪念馆1976年开工,依自然山势而建,分上下两个四合院,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

1978年5月26日,纪念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30周年时对外开放,以后陈列展览曾在1993年、1996年、1998年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在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主题陈列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整个陈列共分12个展室(含前厅、序厅),以平山人民光辉的抗日斗争为铺垫,解放战争为主线,重点介绍了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同时将建国后社会各界参观瞻仰西柏坡和在这里举行的重大活动等情况进行展示。

现在我们即将开始参观:第九展室“难忘的岁月”。

该展室重点介绍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的生活照片。

"曾记战马倥偬时,常忆当年西柏坡",西柏坡这个太行山区普通而静谧的小山村,曾留下多少动人的故事和广为传诵的佳话。

下面大家将要看到的是西柏坡期间,中央领导人、工作人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的生活剪影。

1948年秋,毛泽东在工作之余小憩(照片),毛泽东在西柏坡还为"某知名日报"、"人民邮电"等报刊题字(照片)。

西柏坡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滹沱河从村前淙淙流过,每到秋天,滹沱河两岸一片金黄,毛主席教西柏坡的乡亲们插秧种稻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油画)。

通过任弼时同志曾经使用过的帆布箱,董老使用过的棉被,当年中央机关用来盛饭的木桶、菜墩(文物),可以看出当年他们的生活是何等的简朴。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一代精英荟集在西柏坡,畅谈建国大计,毛主席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们多次同来自前线的同志们亲切交谈(照片一组)。

工作之余的周恩来、彭德怀(照片)和当年的工作人员蒋英、魏兰春等在西柏坡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毛主席对警卫战士非常关心,经常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1948年5月,中央机关在西柏坡附近的霍宾台村举办文化学习实习班,首长们将身边没文化的警卫战士送去学习,临走时,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分别在他们的日本记本中写了题词。

毛主席的题词是"努力奋斗,为人民工作",周副主席的题词是"学习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文照)。

毛主席还请战士们一起吃饭,并与他们合影留念(照片)。

1949年2月,陈云同志从沈阳经北平专程来到西柏坡向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汇报工作(油画)。

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微笑和对未来坚定的信念。

讲到这里,我们西柏坡纪念馆第九展室就全部给大家介绍完了,下面时间,大家可以自行参观一下,可以拍拍照,一个小时后,我们换在这集合。

我们的旅程马上要结束了,我也要跟大家说再见了。

在我们相处的几天里,我们一一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纪念馆。

中共中央旧址我们有:董必武同志旧居、刘少奇同志旧居、军委作战室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任弼时同志旧居、周恩来同志旧居、朱德同志旧居、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西柏坡纪念馆我们有:前厅、序厅—光荣的平山、第一展室—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第二展室—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第三展室—决战前夕、第四五六展室—大决战、第七展室—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第八展室—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第九展室—难忘的岁月、第十展室—历史不会忘记。

临别之际没什么送大家的,就送大家四个字吧。

首先第一个字是缘,缘分的缘,俗话说“百年休的同船度,千年修的共枕眠”那么和大家1天的共处,算算也有千年的缘分了!接下来这个字是原谅的原,今天你们对我这个朋友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在这里说声对不起了!再一个自就是圆满的圆,此次行程圆满的结束多亏了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对大家说声谢谢了!最后一个字还是源字,财源的源,祝大家的财源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也祝大家工作好,身体好,今天好,明天好,现在好,将来好!我相信我们有千年的缘分肯定会在见面的,希望下次再见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比今天还要幸福开心,只要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谢谢大家,!!!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参观学习。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

这一切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周恩来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

"1988年黄镇将军参观西柏坡时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朱穆之同志题词"中国命运,定于此村"。

我们大家都知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延安就一直是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但后来为什么迁移到西柏坡呢?在我们参观旧址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1947年3月,老蒋令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

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3月26日,党中央在陕北清涧县的枣林沟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史称"枣林沟会议"。

会议决定将中央机构分为前委、后委和工委三部分。

会后刘少奇、朱德同志组成中央工委向华北转移。

于同年5月来到西柏坡,进行中央委托的日常工作。

1947年7月12日至9月13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领导了解放区土地运动。

1947年11月12日,解放了华北重镇石家庄,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在战略上为党中央移驻华北奠定了基础。

1948年3月,西北战局基本稳定后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向华北转移。

5月26日,毛泽东从阜平县城南庄来到西柏坡,西柏坡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

在这个时期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时机已逐渐成熟。

自1948年9月12日开始,党中央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19天,歼灭和改编国某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后第10天,即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毛主席迁往北平建国。

篇三:西柏坡旧址导游词

1977年建立的西柏坡纪念馆由中共中央旧址、陈列馆、书法石刻园和传统教育系列工程4个教育参观区域组成。

中共中央旧址大院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的旧居及解放军总部旧址,中共中央旧址大院的前后院之间是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议旧址;大院的最西部是1948年中共中央九月会议旧址。

陈列馆现有12个展厅,内藏革命文物2000余件,书法石刻园内镶嵌有赞颂西柏坡的300余幅书法题词。

传统教育系列工程有五大中央书记铜像、领袖风范雕塑园、西柏坡纪念碑等。

1948年5月26日至1949年3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驻地。

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

1948年9月,中共中央曾在此召开九月会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还在此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的中共中央旧址大院,是1958年修建岗南水库后,于1971年开始在原址北面山坡上按原布局、利用原房屋构件等复原修建的。

大门向南,分前后两院,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为砖木结构平顶房。

前院自东而西一座座小院依次为周恩来旧居、任弼时旧居、毛泽东旧居、军委作战室旧址、刘少奇旧居、董必武旧居、中共中央九月会议旧址。

后院东北部三间窑洞式建筑为朱德办公室和居室旧址。

大院西部前后院之间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旧址。

旧址和故居内均有复原陈列。

1976~1978年,修建了西柏坡纪念馆。

西柏坡旧址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您到西柏坡参观,很高兴为您做讲解服务!

占地面积16440平方米,对外开放的主要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旧居,军委作战室、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九月会议会址,中共中央接见苏共中央和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代表旧址,防空洞和中央机关小学旧址12处。1982年3月,国务院公布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共12个展室。展览内容以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活动为主线,运用了大量的文物、照片和历史资料,辅之于会画、雕塑、景观、幻影成像、半景画等高科技手段来展现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馆名由邓小平同志题写。

坐落在三面环水的柏坡岭上,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对外开放。该园在建筑设计上汲取了古典建筑和南方园林的特点,碑廊迂回,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园名系薄一波和舒同的墨宝。其中镌刻着老一辈革命家、社会各界名人、全国著名书法家作品320余幅。

位居停车场南侧、纪念馆后的山顶上。总高度为20.5米,碑名“西柏坡”系邓小平同志的手迹,碑文是1991年江同志为西柏坡的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五位书记铜铸像。

位于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中央,均高2.5米,青铜铸像,艺术地再现了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充满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无限憧憬的情景。

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园内花草、雕塑相间,更有伟人寄语青少年的名言警句,革命传统和时代文明浑然一体。

国家安全教育展览馆。

由国家安全部、河北省安全厅、西柏坡纪念馆共同建设的。展览面积770平方米,图片114副,实物85件,文摘22段,动态模型7个,场景复原3处,艺术浮雕1组。该展览充分运用博物馆学的最新理念,通过虚实对比,动静结合等综合设计手法,采用多媒体、凹面镜成像、幻影成像等陈列形式深刻诠释了我党隐蔽战线的斗争历史,整个展览融教育、思想、科学、艺术于一体。

西柏坡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见面,我是园丁旅行社派来的导游。我姓高,大家可以叫我小高或高导。在我身边这一位是我们的司机刘师傅,我们今天乘坐的是蓝色金龙大巴车牌号为冀a96888。我们今天的游览的是革命圣地西柏坡,我们将在上午9:30分到达西柏坡,游览时间为2个小时,下午1点钟在停车场集合,4点我们将到达石家庄市区。在这次旅途中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不妨尽管说,我们尽所可能地去满足大家的要求。小高在这里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西柏坡中国共产党中央旧址大院1947年5月至1949年3月西柏坡中国共产党中央旧址先后是中央工委、中国共产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在这里周恩来总理来曾经指出:“西柏坡是党中央毛主席解放全中国进入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1982年,西柏坡中国共产党中央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各位游客刚刚我们已经参观了董必武、刘少奇同志的旧居,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旧居了。毛主席于1948年5月来到西柏坡一直到1949年3月,毛主席就是在这所山村农舍里为中国解放事业日夜操劳的。这所农舍分前后两个院,甬路西边有一个磨盘和一个猪圈,毛主席和朱德、刘少奇等领导同志经常围坐磨盘旁,楸树下研究战局,后来曾有人风趣地说”磨盘上布下雄兵百万“!这就是旧居后院了,西房南边一间是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和保姆的住室,中间一间是家属的住室,北边一间是毛主席的书房兼资料室,北方东西两间分别是毛主席的办公室和寝室。

办公室内陈设的办公桌、沙发、转椅、茶几等都是毛主席当年使用过的,毛主席的工作非常紧张,办公室内的灯光总是通宵明亮,在指挥三大战役时,办公室内的墙上都挂满了军用地图,五位书记也经常围坐在圆桌旁研究战局,在他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作战方针和各种文电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从毛主席旧居出来现在大家看到的这间南北狭长的小土屋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是在这所房子里召开的,这里是中央工委自己动手建造的大伙房,开会时临时布置成了会场。前面的长桌是主席台,主席台两边的方桌是记录桌,后边墙上挂着敌我战略形势图,是向大会进行汇报时用的。

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列席人员11人,共64人。毛主席主持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极为重要的报告。这个报告提出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各位朋友!我们的旅程马上要结束了,高导也要跟大家说再见了。临别之际没什么送大家的,就送大家四个字吧。首先第一个字是缘,缘分的缘,俗话说”百年休的同船度,千年修的共枕眠“那么和大家1天的共处,算算也有百年的缘分了!接下来这个字是原谅的原,在这次的旅途中,高导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在这里说声对不起了!再一个自就是圆满的圆,此次行程圆满的结束多亏了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小高说声谢谢了!最后一个字还是源字,财源的源,祝大家的财源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也祝大家工作好,身体好,今天好,明天好,现在好,将来好,不好也好,好上加好,给点掌声好不好!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到西柏坡中国共产党中央旧址参观学习。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这一切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周恩来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1988年黄镇将军参观西柏坡时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朱穆之同志题词“中国命运,定于此村”。我们大家都知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延安就一直是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但后来为什么迁移到西柏坡呢?在我们参观旧址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1947年3月,老蒋令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3月26日,党中央在陕北清涧县的枣林沟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史称“枣林沟会议”。会议决定将中央机构分为前委、后委和工委三部分。会后刘少奇、朱德同志组成中央工委向华北转移。于同年5月来到西柏坡,进行中央委托的日常工作。1947年7月12日至9月13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领导了解放区土地运动。1947年11月12日,解放了华北重镇石家庄,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在战略上为党中央移驻华北奠定了基础。

1948年3月,西北战局基本稳定后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向华北转移。5月26日,毛泽东从阜平县城南庄来到西柏坡,西柏坡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这个时期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时机已逐渐成熟。自1948年9月12日开始,党中央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19天,歼灭和改编国某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后第10天,即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毛主席迁往北平建国。

一、中国共产党中央旧址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旧址大院。下面请随我参观,我将一一给您介绍。

董必武同志旧居

进入大院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董必武同志的旧居。1947年5月,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工委由陕北来到西柏坡,在这里工作、生活了近两年时间。

北房东屋是董老的办公室,西屋是董老一家的寝室,西厢房和南厢房是工作人员的住室。院里的海棠、杏梅、翠竹等都是当年董老和夫人何莲芝同志在工作之余亲手栽种的。

在此期间,董老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华北财经委员会主任、华北人民的'政府主席,出席了全国土地会议、九月会议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并在会上讲了话。

董老经常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书架上陈列的书籍,都是他当年阅读过的。他坚持每天学习、写作,从不间断,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在这张办公桌上,董老为1948年首次发行的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

董老的生活非常艰苦,睡的是农家土炕,盖的是延安大生产时织的毛毯。他工作勤奋,还在工作之余参加劳动。在门前开荒种菜、种树。何莲芝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是纺线能手,曾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炕上的这架纺车就是何莲芝同志当年纺线用的。1978年,董老夫人何莲芝重返西柏坡,当她看到这架纺车时,情不自禁地再一次盘腿坐上土炕,深情地摇起了当年的纺车。

1949年3月18日,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部分工作人员,先期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刘少奇同志旧居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刘少奇同志旧居。

刘少奇同志来到西柏坡后,近两年的时间里就住在这里。北房东屋是刘少奇同志的办公室,西屋是王光美同志的办公室。东厢房北边的小屋是刘少奇同志的秘书廖鲁言同志的住处;南边的小屋是朱总司令的秘书黄华同志的住处。

为了彻底消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经中央批准,刘少奇同志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会议是在大院西边的一个打谷场上召开的,主席台设在附近的一个旧房基上,上边搭了布棚。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坐在石头上听取刘少奇同志的报告。会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并于同年10月10日由中国共产党中央正式公布。土地改革的极大成功,大大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1948年5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在西柏坡正式办公。刘少奇同志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华北局书记、中国共产党马列学院院长等职。

刘少奇同志生活非常简朴,他的办公室既是会议室又是中央工委的办公处。中央工委许多重要会议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召开的。

室内的办公桌、沙发、转椅等都是原物。这个小木箱是刘少奇同志长期使用过的文件箱,也是刘少奇同志从西柏坡带到北平诸多物品中仅存的一件。《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全国土地会议上的报告》等许多珍贵手稿就存放在里边。“文革”期间,刘少奇同志的家几次被抄,小木箱由他的保姆赵淑君同志保存,并在箱子外面糊上了一层花纸,把上边的“奇字第三号”字迹盖了起来,才幸免于难。1980年6月,王光美同志亲自把这一具有珍贵意义的小木箱赠给了我馆。

军委作战室旧址

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军委作战室,这所房子是中央机关自己动手建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这九个字是杨尚昆同志于1984年7月题写的。军委作战室内设作战、情报、战史资料等三个科。它们的具体工作任务是研究汇集敌我双方的作战情况,及时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并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下达命令。

当时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工作人员绘图、制表用的红蓝铅笔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为了节省铅笔,他们就用红蓝毛线在墙上这张军用地图上标图。1975年,特赦后的国某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看到这四间小平房后,无限感慨地说,毛主席真是英明伟大,在这四间小平房里就把国某党的几百万军队给打败了,国某党当败,老蒋当败啊!

毛泽东同志旧居

毛泽东主席是1948年5月26日来到西柏坡的。一直到1949年3月,毛泽东就是在这座普通的山村农舍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日夜操劳。

这座普通的民宅为前后两个小院。甬路西边有一个磨盘和一个猪圈,毛主席和朱德、少奇等领导同志,经常围坐在磨盘旁、楸树下研究战局。后来曾有人风趣地称为:磨盘上布下雄兵百万。

这里是毛主席的后院,院子里的树木均是照原状栽种的。西房南边一间,是毛泽东的女儿李讷和保姆的住室;中间是家属住室;北边一间是毛泽东的书房兼资料室。北房东、西两间分别是办公室和寝室。办公室内陈设的办公桌、沙发、转椅、茶几等都是当年毛主席使用过的。毛主席的工作非常紧张,办公室的灯光总是通宵明亮。三大战役时,毛主席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军用地图,五位书记经常围坐在圆桌旁,研究战局。他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作战方针和各种文电、指示,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在这里,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仅收集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的就有20篇。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准备迁往北平。毛主席把中央直属机关警卫部队的干部召集起来,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北平就腐化了,我们共产党进北平,是要继续干革命,建设社会主义,一直到实现共产主义。

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中央、解放军总部一起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任弼时同志旧居

任弼时同志的旧居是南北狭长的小院,北房为东、西两间,东边一间是任弼时同志的办公室;西边一间是任弼时夫妇的寝室。西厢房北边一间是任弼时的儿子的住室;南边一间,在九月会议期间,贺龙同志曾在此居住过。东厢房北边一间,是任弼时两个女儿的住室;南边一间是任弼时的机要秘书师哲同志的住室。

任弼时同志是1948年4月23日来到西柏坡的,他是五位书记中最年轻的一位。

任弼时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从1920年16岁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起,到1950年46岁病故止,任弼时同志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三十年如一日。在国某党统治时期,他曾两次被捕入狱,在敌人的严刑面前,任弼时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他在身体受到严重摧残的情况下,坚持忘我地工作,始终跟随党中央、毛主席征战南北。1948年早春,他跟随毛主席由陕北前来西柏坡途中,翻越五台山时,正遇大雪封山,人车受阻,任弼时同志硬是拽着马尾巴爬到了山顶。

室内床上一条破旧的毛毯,是延安大生产时织的,木箱、铁皮箱都是任弼时同志转战陕北来西柏坡途中随身携带的文件箱。

1949年3月23日,任弼时同志随同中国共产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起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周恩来同志旧居

现在展现在大(2016亲子活动主持词)家眼前的是周恩来同志旧居。北房东边靠前的这个房子,是周恩来同志的办公室;靠后的两间,东边一间是邓颖超同志的办公室;西边一间是他们的寝室。西厢房南边一间,是军委作战部部长李涛的住室。

周恩来同志是1948年4月23日来西柏坡的。他当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他的工作非常繁忙,既要和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一起研究战局,又要听取前方的战场情况汇报,还要核对军事资料、起草文电、批阅文件等。

在大决战的日子里,周副主席的工作常常是通宵达旦。办公室东墙上悬挂的照片就是他工作时的情景。周副主席考虑问题极其精细缜密,为毛主席部署各个战役提供了准确无误的军事资料和数据。

寝室里的书架是周副主席当年用过的。当时为了行军方便,特制了这个书架,合起来是三个箱,展开便是书架。邓颖超办公室桌上放着的交直流两用收讯机,是许昌战役的战利品,是陈毅同志赠送的。

在西柏坡还流传着一个“总理雨夜救亲人”的故事。1948年7月30日夜,大雨滂沱。后山上有几个窑洞被水冲塌了,有四位同志被埋在里边,周副主席闻讯后,立即提起桌上的马灯,披上雨衣,拿着铁锹直赴现场,亲自组织抢救。三位同志被安全救出,一位同志不幸牺牲。周副主席又冒雨检查了机关的其它宿舍。等到在窑洞里住着的同志都搬到安全地方以后,他才回去休息。

2016年西柏坡导游词2016年西柏坡导游词1949年3月23日,周副主席随同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毛主席一起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朱德同志旧居

这三间窑洞式的屋子是朱德同志的旧居,中央工委自己动手建造的,准备让毛主席住。毛主席觉得朱总司令上了年纪,就让朱总司令去住,朱总司令于1948年1月,从刘少奇的前院搬到这里。

窑洞西间是朱总司令的办公室,中间是会客室,东间是寝室。

朱总司令是1947年5月同刘少奇等同志一起来到西柏坡的。在此期间,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

1947年10月底,朱总司令乘车由西柏坡出发,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视察了冀中部队和冀东地区的财政、经济、工业以及小学教育等情况,并分别对当地野战部队团级以上干部和冀中干部作过长篇讲话。视察期间,我晋察冀野战军正准备发起解放石家庄的战役,朱总司令亲自审问俘虏,针对敌军部署,制定作战方案。1947年11月12日我军攻克了华北重镇石家庄。战后,朱总司令又亲自总结了攻歼战的经验,并欣然命笔写下了《七律·攻克石门》。

朱总司令办公室里陈列的办公桌、转椅、电话机和书籍等都是当时的原物。

会客室里的金属桌椅,是1947年5月我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缴获敌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的战利品,它是朱总司令到前线视察时,陈毅同志送给他的。中央迁往北平时,朱总司令又把它带到了北平。1976年6月26日,朱总司令在逝世前的20天,亲自批准将这套金属桌椅送给了我馆。寝室里的床、办公桌、衣架、床头柜等都是原物。收音机是一位苏联朋友送给他的。

1949年3月23日,朱总司令随同中国共产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起迁往北平。

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这间南北狭长的小土屋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是在这所房子里召开的,这里是中央工委自己动手建造的大伙房,开会时临时布置成了会场。前面的长桌是主席台,主席台两边的方桌是记录桌,后边墙上挂着敌我战略形势图,是向大会进行汇报时用的。

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列席人员11人,共64人。毛主席主持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极为重要的报告。这个报告提出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毛主席在报告中谆谆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求全党同志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结束后十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队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二、西柏坡纪念馆

西柏坡纪念馆1976年开工,依自然山势而建,分上下两个四合院,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1978年5月26日,纪念中国共产党中央、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30周年时对外开放,以后陈列展览曾在1993年、1996年、1998年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在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主题陈列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整个陈列共分12个展室(含前厅、序厅),以平山人民光辉的抗日斗争为铺垫,解放战争为主线,重点介绍了中央工委、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同时将建国后社会各界参观瞻仰西柏坡和在这里举行的重大活动等情况进行展示。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巨型喷绘片是1948年时西柏坡村的原貌。近处有围墙的院子便是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大院。西柏坡位于平山县中部、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当时全村百十来户人家,滹沱河擦村而过,两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这一带曾被聂荣臻元帅誉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

1947年5月,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为首的中央工委先期进驻西柏坡村,在村子的东头借用了一部分民房,自己动手又盖了一些,弯弯曲曲围起了一道围墙,自然形成了一个院落,对外称“工校”或“劳大”,化名胡服的刘少奇同志任校长,朱总司令被称为朱校董。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领导了解放区的土改、整党、军工生产、经济建设和华北地区的解放战争,为党中央、毛主席进驻西柏坡奠定了基础。

1948年5月,西柏坡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照片上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八个大字是1988年11月黄镇将军参观时给西柏坡的题词。

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照片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揭示了西柏坡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序厅光荣的平山

重点介绍平山概况,交待党中央、毛主席来西柏坡的历史背景。

平山县位于河北省的西部,东临华北平原,西依太行山,县城距省会石家庄40公里,交通便利,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平山县地理位置图)。平山县境内河流众多,而以滹沱河干流最为出名,它源自山西繁峙,贯穿全县。滹沱河两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早在1931年党组织就在平山县的霍宾台村建立了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于光汉、粟再温、王昭是平山县党组织早期的创建人和卓越的领导人。

1937年“七七”事迹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聂荣臻率领八路军115师一部两千余人奔赴晋东北,开展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平山县位于晋察冀边区南部,是晋察冀边区有名的抗日模范县,从1939年到1943年初,除一年外近三年半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中央北方分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地方军区司令部等党政军首脑机关就驻扎在这里。聂荣臻、贺龙、彭真、关向应、王震、黄敬、陈伯钧和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长期战斗生活在平山。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平山人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和战斗集体。

优越的地理位置、富足的物产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使平山成为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模范县,而且为以后中央工委、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移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一展室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一)

本展室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以及解放区的土改运动。

1947年3月,老蒋命令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18日,党中央、毛主席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3月29日,到达清涧县枣林沟。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会上决定将党中央分为两部分:即中央前委、中央工委。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前委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并直接指挥西北我军作战。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央工委向华北地区转移,负责中央委托的日常工作。4月11日,中央又决定组成以叶剑英为书记的中央后方委员会。7月12日,以刘少奇为书记,朱德为副书记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在西柏坡正式成立。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组织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

第二展室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二)

本展室重点介绍解放石家庄及解放区的军工生产和经济建设。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还领导了华北地区的解放战争,取得了清风店战役和石家庄战役的胜利。1947年10月18日,晋察冀野战军发起了清风店战役,经三昼夜激战,歼敌1.7万余人,俘虏敌第三军军长罗历戎。清风店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华北战局。随即,聂荣臻经请示中央军委,我军又乘势集中三个纵队六个独立旅发起石家庄战役。11月6日石家庄战役开始。我军趟过滹沱河,突破外市沟,解放中山路,占领大石桥,活捉敌第三十二师师长刘英。12月,石家庄战役以歼敌二万四千余人胜利结束。8旅23团因战功卓著被第三纵队司令部授予大功团。

石家庄西柏坡导游词_西柏坡旧址导游词

石家庄平山县西柏坡景区坐落在石家庄平山县太行深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了震撼世界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描绘出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是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西柏坡,是太行山东麓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滹沱擦村而过,两岸滩地肥美,它和邻近的黄泥、郭苏等村庄曾被聂荣臻元帅誉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1958年由于修建岗南水库,西柏坡和东柏坡等20个村庄被搬迁。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于1970年在距原址500米、海拔高于原址57米处复原建设。如今它依然是个风光秀美的山村,前面是碧波荡漾的岗南水库,后面是松柏苍翠的柏坡岭。

在中央旧址门口首先看到的是“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碑,一道自色围墙使中共中央旧址貌如当年。

董必武同志旧居每天都第一个接待来访者。四合院里有多种树木,一丛月季使这个小院富有生机,一棵海棠树和杏梅在收获季节更令人向往。董老是和刘少奇、朱德等同志一起于1947年夏初来到西柏坡的。作为中国共产党内五老之一的董必武和其他中央首长一样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睡的是农家土炕,铺的是延安大生产时织的早已多处破损的旧毛毯。炕上放着一架引人注目的纺车。早在延安时期,董老的夫人何莲芝就是纺织能手,曾被评为边区的劳动英雄,到西柏坡之后,她仍坚持纺线。建国后,何莲芝曾几次到西柏坡,并曾重新操起这架纺车。她回忆说,董老在西柏坡有一次学纺线,顾得上拉线,却顾不上摇纺车,纺出的线粗细不匀。当时他曾随口吟道:“捻手巴掌握手拳,看着容易作事难。”

刘少奇同志当时是董老的邻居,刚来时中央工委住在村子的东头,为了少占民房,刘少奇同志和朱总司令合住在一个拥有前后院的农舍里。刘少奇同志住前院,总司令住后院,院里种有桃树、梨树和枣树。刘少奇同志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办公室里的文件箱是他从延安带到西柏坡,后又带到北京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全国土地会议上的报告》等重要文件和手稿就存放在里面,同时也是他的衣箱。

在刘少奇同志旧居东侧,毛泽东旧居西边有四间北房,它就是当年的军委作战室。杨尚昆同志1984年题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镶嵌在门口。屋内墙上挂满了军用地图,紧靠其后的柏坡岭上挂有一个警钟,可以想像在当年大决战的日子里解放军总部是何等繁忙!朱总司令、周副主席等首长经常到这里听取汇报,或分析战局、发出指示,或是提出作战计划呈送毛主席,而作战室里的摆设竟是如此简陋,只有三张大办公桌和十几把木凳。所有这些,就连在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原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1975年看过西柏坡后也感慨不己,钦佩至极。

毛泽东同志旧居是前后两个小院。前院有一个磨盘和猪圈,当年毛泽东同志不让拆掉这些东西,他说我们走后老百姓还要用。揪树下磨盘旁即是毛泽东同志夏天纳凉的地方,也是和战友们工作的场所。后院四间北房是毛泽东的寝室和办公室,里面的沙发、茶几、办公桌、台历、书架、火盆等实物再现着他俭朴的生活。

毛泽东同志旧居东边是任弼时和周恩来同志的旧居。1947年3月,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央工委先期向西柏坡转移。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机关转战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直到1948年5月才来到西柏坡。任弼时同志在五位书记中年纪最轻,由于他曾两次被捕入狱,身体受到严重摧残。但他甘愿做人民的骆驼,抱病参与了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当年在奔波赴西柏坡行至五台山时,大雪纷飞,他就是拽着马尾巴爬到山顶的。

周恩来同志的旧居在最东头,他当时兼任我军的总参谋长,工作十分繁忙,经常通宵达旦,或批阅文件,或起草文章。他办公室里挂的一张照片,是他当年为粉碎敌人偷袭党中央驻地的阴谋而正在凝神奋笔疾书,给毛主席起草请示信时拍摄的。

穿过防空洞,看到一座三间窑洞式的房屋,它是陕北来的同志盖的。起初准备让毛泽东同志住,毛泽东同志考虑到朱总司令上了年纪,就让给了总司令。这样朱总司令才从刘少奇同志的前院搬到了这里。屋内的用品和其他首长一样,大多是战利品。会客室里的金属桌椅是陈毅同志送给他的,这是1947年孟良崮战役中我军从敌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那里缴获的战利品,在西柏坡总司令一直使用着他。七届二中全会期间军事组的同志,像彭德怀、贺龙、陈毅、聂荣臻等多次在这里讨论军机大事。在总司令去世前20天,他亲自批准将这套桌椅送给西柏坡。当年他和刘少奇等同志一起不仅成功地领导了中央工委的工作,还协助毛泽东同志组织指挥了三大战役,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朱德同志旧居西侧不远处是当年中共中央、毛泽东同志接见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颜惠庆、邵力子、章士钊、江庸的旧址。当时傅作义、邓宝珊二将军随和平代表一起来到西柏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这两间平房同时也是后来我党领导人接见苏共中央代表米高扬的地方。

从这里向前走不远就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它是中央院里最大的房子,原来是中央机关的大伙房,稍加布置即成会场。主席台上悬挂着毛泽东同志和朱总司令的照片,两面墙上悬挂着党旗。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就在这里举行,毛泽东同志向全会作了极为重要的报告。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几乎汇集了我党、我军的全部精英。这次会议确立了中国革命由农村转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由农业国转到工业国的总任务和总途径,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

而位于二中全会会址南面的九月会议会址,当时是中央机关的中灶食堂。1948年9月8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这个食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7人,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14人,重要工作人员10人。这是自日本投降以来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会议。会议以“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为中心议题,检查了过去的工作,提出了今后的任务和目标,为组织大决战从思想、组织和物质上作了准备。分布在中央大院里的其他房屋,像中央机要室、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机关小学旧址等无不再现了当年的风貌。位于中央旧址南侧的领袖风范雕塑园,以反映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粥时、董必武等革命风范的六组雕像和近30幅毛泽东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

诗词。

石刻,集花草、树木和雕刻于一体,使观众既领略到领袖风范,又得到美的享受。

2

页,当前第。

2

1

2

西柏坡纪念馆导游词西柏坡纪念馆导航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旅行我们10点多到了西柏坡。我们先来参观中央旧址,那里是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老革命家的故居和办公室。我看见了床、书架、办公桌等生活和办公用品。当在毛主席的床边看见有一个盆,妈妈告诉我那是刷牙洗脸的地方。我尖叫了一声说“太小了吧”!后来,我们又来到防空洞,我很好奇。听导游说这里是毛主席和战士们躲敌人的地方。看完老革命家的故居和防空洞,我的感受是他们真艰苦,比我的生活条件差了许多。

西柏坡纪念馆一共有十一个展室。陈列着电报墙、半景画、吉普车等作战时的用品。这些用品好像把我带进来以前打战的地方。

石刻园是我们去的第三个地方,那里都是石碑。我发现有一个石碑上面任弼时写的一句话:“小孩子从小要读书,现在不学习,将来没有用”这句话给我一个深深的道理“学习多么重要”

时间就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该走了,我们依依不舍的说再见。我想:下次我还来这个又快乐又有教育意义的地方—西柏坡。

西柏坡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参观学习。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这一切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周恩来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1988年黄镇将军参观西柏坡时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朱穆之同志题词"中国命运,定于此村"。我们大家都知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延安就一直是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但后来为什么迁移到西柏坡呢在我们参观旧址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1947年3月,蒋介石令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3月26日,党中央在陕北清涧县的枣林沟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史称"枣林沟会议"。会议决定将中央机构分为前委、后委和工委三部分。会后刘少奇、朱德同志组成中央工委向华北转移。于同年5月来到西柏坡,进行中央委托的日常工作。1947年7月12日至9月13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领导了解放区土地运动。1947年11月12日,解放了华北重镇石家庄,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在战略上为党中央移驻华北奠定了基础。

1948年3月,西北战局基本稳定后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向华北转移。5月26日,毛泽东从阜平县城南庄来到西柏坡,西柏坡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这个时期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时机已逐渐成熟。自1948年9月12日开始,党中央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19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后第10天,即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毛主席迁往北平建国。

一、中共中央旧址。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中共中央旧址大院。下面请随我参观,我将一一给您介绍。

董必武同志旧居。

进入大院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董必武同志的旧居。1947年5月,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工委由陕北来到西柏坡,在这里工作、生活了近两年时间。

北房东屋是董老的办公室,西屋是董老一家的寝室,西厢房和南厢房是工作人员的住室。院里的海棠、杏梅、翠竹等都是当年董老和夫人何莲芝同志在工作之余亲手栽种的。

在此期间,董老担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华北财经委员会主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出席了全国土地会议、九月会议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并在会上讲了话。

董老经常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书架上陈列的书籍,都是他当年阅读过的。他坚持每天学习、写作,从不间断,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在这张办公桌上,董老为1948年首次发行的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六个。

董老的生活非常艰苦,睡的是农家土炕,盖的是延安大生产时织的毛毯。他工作勤奋,还在工作之余参加劳动。在门前开荒种菜、种树。何莲芝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是纺线能手,曾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炕上的这架纺车就是何莲芝同志当年纺线用的。1978年,董老夫人何莲芝重返西柏坡,当她看到这架纺车时,情不自禁地再一次盘腿坐上土炕,深情地摇起了当年的纺车。

1949年3月18日,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部分工作人员,先期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刘少奇同志旧居。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刘少奇同志旧居。

刘少奇同志来到西柏坡后,近两年的时间里就住在这里。北房东屋是刘少奇同志的办公室,西屋是王光美同志的办公室。东厢房北边的小屋是刘少奇同志的秘书廖鲁言同志的住处;南边的小屋是朱总司令的秘书黄华同志的住处。

为了彻底消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经中央批准,刘少奇同志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会议是在大院西边的一个打谷场上召开的,主席台设在附近的一个旧房基上,上边搭了布棚。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坐在石头上听取刘少奇同志的报告。会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并于同年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土地改革的极大成功,大大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在西柏坡正式办公。刘少奇同志任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华北局书记、中共马列学院院长等职。

刘少奇同志生活非常简朴,他的办公室既是会议室又是中央工委的办公处。中央工委许多重要会议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召开的。

室内的办公桌、沙发、转椅等都是原物。这个小木箱是刘少奇同志长期使用过的文件箱,也是刘少奇同志从西柏坡带到北平诸多物品中仅存的一件。《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全国土地会议上的报告》等许多珍贵手稿就存放在里边。"文革"期间,刘少奇同志的家几次被抄,小木箱由他的保姆赵淑君同志保存,并在箱子外面糊上了一层花纸,把上边的"奇第三号"迹盖了起来,才幸免于难。1980年6月,王光美同志亲自把这一具有珍贵意义的小木箱赠给了我馆。

军委作战室旧址。

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军委作战室,这所房子是中央机关自己动手建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这九个是杨尚昆同志于1984年7月题写的。军委作战室内设作战、情报、战史资料等三个科。它们的具体工作任务是研究汇集敌我双方的作战情况,及时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并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下达命令。

当时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工作人员绘图、制表用的红蓝铅笔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为了节省铅笔,他们就用红蓝毛线在墙上这张军用地图上标图。1975年,特赦后的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看到这四间小平房后,无限感慨地说,毛主席真是英明伟大,在这四间小平房里就把国民党的几百万军队给打败了,国民党当败,蒋介石当败啊!

毛泽东同志旧居。

毛泽东主席是1948年5月26日来到西柏坡的。一直到1949年3月,毛泽东就是在这座普通的山村农舍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日夜操劳。

这座普通的民宅为前后两个小院。甬路西边有一个磨盘和一个猪圈,毛主席和朱德、少奇等领导同志,经常围坐在磨盘旁、楸树下研究战局。后来曾有人风趣地称为:磨盘上布下雄兵百万。

这里是毛主席的后院,院子里的树木均是照原状栽种的。西房南边一间,是毛泽东的女儿李讷和保姆的住室;中间是家属住室;北边一间是毛泽东的书房兼资料室。北房东、西两间分别是办公室和寝室。办公室内陈设的办公桌、沙发、转椅、茶几等都是当年毛主席使用过的。毛主席的工作非常紧张,办公室的灯光总是通宵明亮。三大战役时,毛主席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军用地图,五位书记经常围坐在圆桌旁,研究战局。他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作战方针和各种文电、指示,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在这里,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仅收集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的就有20篇。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准备迁往北平。毛主席把中央直属机关警卫部队的干部召集起来,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北平就腐化了,我们共产党进北平,是要继续干革命,建设社会主义,一直到实现共产主义。

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和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一起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任弼时同志旧居。

任弼时同志的旧居是南北狭长的小院,北房为东、西两间,东边一间是任弼时同志的办公室;西边一间是任弼时夫妇的寝室。西厢房北边一间是任弼时的儿子的住室;南边一间,在九月会议期间,贺龙同志曾在此居住过。东厢房北边一间,是任弼时两个女儿的住室;南边一间是任弼时的机要秘书师哲同志的住室。

任弼时同志是1948年4月23日来到西柏坡的,他是五位书记中最年轻的一位。

任弼时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从1920年16岁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起,到1950年46岁病故止,任弼时同志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三十年如一日。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他曾两次被捕入狱,在敌人的严刑面前,任弼时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他在身体受到严重摧残的情况下,坚持忘我地工作,始终跟随党中央、毛主席征战南北。1948年早春,他跟随毛主席由陕北前来西柏坡途中,翻越五台山时,正遇大雪封山,人车受阻,任弼时同志硬是拽着马尾巴爬到了山顶。

室内床上一条破旧的毛毯,是延安大生产时织的,木箱、铁皮箱都是任弼时同志转战陕北来西柏坡途中随身携带的文件箱。

1949年3月23日,任弼时同志随同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起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周恩来同志旧居。

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周恩来同志旧居。北房东边靠前的这个房子,是周恩来同志的办公室;靠后的两间,东边一间是邓颖超同志的办公室;西边一间是他们的寝室。西厢房南边一间,是军委作战部部长李涛的住室。

周恩来同志是1948年4月23日来西柏坡的。他当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他的工作非常繁忙,既要和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一起研究战局,又要听取前方的战场情况汇报,还要核对军事资料、起草文电、批阅文件等。

在大决战的日子里,周副主席的工作常常是通宵达旦。办公室东墙上悬挂的照片就是他工作时的情景。周副主席考虑问题极其精细缜密,为毛主席部署各个战役提供了准确无误的军事资料和数据。

寝室里的书架是周副主席当年用过的。当时为了行军方便,特制了这个书架,合起来是三个箱,展开便是书架。邓颖超办公室桌上放着的交直流两用收讯机,是许昌战役的战利品,是陈毅同志赠送的。

在西柏坡还流传着一个"总理雨夜救亲人"的故事。1948年7月30日夜,大雨滂沱。后山上有几个窑洞被水冲塌了,有四位同志被埋在里边,周副主席闻讯后,立即提起桌上的马灯,披上雨衣,拿着铁锹直赴现场,亲自组织抢救。三位同志被安全救出,一位同志不幸牺牲。周副主席又冒雨检查了机关的其它宿舍。等到在窑洞里住着的同志都搬到安全地方以后,他才回去休息。

1949年3月23日,周副主席随同中共中央和毛主席一起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朱德同志旧居。

这三间窑洞式的屋子是朱德同志的旧居,中央工委自己动手建造的,准备让毛主席住。毛主席觉得朱总司令上了年纪,就让朱总司令去住,朱总司令于1948年1月,从刘少奇的前院搬到这里。

窑洞西间是朱总司令的办公室,中间是会客室,东间是寝室。

朱总司令是1947年5月同刘少奇等同志一起来到西柏坡的。在此期间,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

1947年10月底,朱总司令乘车由西柏坡出发,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视察了冀中部队和冀东地区的财政、经济、工业以及小学教育等情况,并分别对当地野战部队团级以上干部和冀中干部作过长篇讲话。视察期间,我晋察冀野战军正准备发起解放石家庄的战役,朱总司令亲自审问俘虏,针对敌军部署,制定作战方案。1947年11月12日我军攻克了华北重镇石家庄。战后,朱总司令又亲自总结了攻歼战的经验,并欣然命笔写下了《七律·攻克石门》。

朱总司令办公室里陈列的办公桌、转椅、电话机和书籍等都是当时的原物。

会客室里的金属桌椅,是1947年5月我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缴获敌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的战利品,它是朱总司令到前线视察时,陈毅同志送给他的。中央迁往北平时,朱总司令又把它带到了北平。1976年6月26日,朱总司令在逝世前的20天,亲自批准将这套金属桌椅送给了我馆。寝室里的床、办公桌、衣架、床头柜等都是原物。收音机是一位苏联朋友送给他的。

1949年3月23日,朱总司令随同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起迁往北平。

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这间南北狭长的小土屋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是在这所房子里召开的,这里是中央工委自己动手建造的大伙房,开会时临时布置成了会场。前面的长桌是主席台,主席台两边的方桌是记录桌,后边墙上挂着敌我战略形势图,是向大会进行汇报时用的。

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列席人员11人,共64人。毛主席主持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极为重要的报告。这个报告提出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毛主席在报告中谆谆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求全党同志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结束后十天,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队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西柏坡纪念馆1976年开工,依自然山势而建,分上下两个四合院,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1978年5月26日,纪念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30周年时对外开放,以后陈列展览曾在1993年、1996年、1998年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在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主题陈列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整个陈列共分12个展室(含前厅、序厅),以平山人民光辉的抗日斗争为铺垫,解放战争为主线,重点介绍了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同时将建国后社会各界参观瞻仰西柏坡和在这里举行的重大活动等情况进行展示。

前厅。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巨型喷绘片是1948年时西柏坡村的原貌。近处有围墙的院子便是当时的中共中央大院。西柏坡位于平山县中部、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当时全村百十来户人家,滹沱河擦村而过,两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这一带曾被聂荣臻元帅誉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

1947年5月,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为首的中央工委先期进驻西柏坡村,在村子的东头借用了一部分民房,自己动手又盖了一些,弯弯曲曲围起了一道围墙,自然形成了一个院落,对外称"工校"或"劳大",化名胡服的刘少奇同志任校长,朱总司令被称为朱校董。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领导了解放区的土改、整党、军工生产、经济建设和华北地区的解放战争,为党中央、毛主席进驻西柏坡奠定了基础。

1948年5月,西柏坡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照片上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八个大是1988年11月黄镇将军参观时给西柏坡的题词。

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照片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揭示了西柏坡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序厅光荣的平山。

重点介绍平山概况,交待党中央、毛主席来西柏坡的历史背景。

平山县位于河北省的西部,东临华北平原,西依太行山,县城距省会石家庄40公里,交通便利,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平山县地理位置图)。平山县境内河流众多,而以滹沱河干流最为出名,它源自山西繁峙,贯穿全县。滹沱河两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早在1931年党组织就在平山县的霍宾台村建立了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于光汉、粟再温、王昭是平山县党组织早期的创建人和卓越的领导人。

1937年"七七"事迹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聂荣臻率领八路军115师一部两千余人奔赴晋东北,开展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平山县位于晋察冀边区南部,是晋察冀边区有名的抗日模范县,从1939年到1943年初,除一年外近三年半时间里,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等党政军首脑机关就驻扎在这里。聂荣臻、贺龙、彭真、关向应、王震、黄敬、陈伯钧和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长期战斗生活在平山。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平山人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和战斗集体。

优越的地理位置、富足的物产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使平山成为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模范县,而且为以后中央工委、中共中央的移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一展室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一)。

本展室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以及解放区的土改运动。

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18日,党中央、毛主席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3月29日,到达清涧县枣林沟。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会上决定将党中央分为两部分:即中央前委、中央工委。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前委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并直接指挥西北我军作战。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央工委向华北地区转移,负责中央委托的日常工作。4月11日,中央又决定组成以叶剑英为书记的中央后方委员会。7月12日,以刘少奇为书记,朱德为副书记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在西柏坡正式成立。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组织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

第二展室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二)。

本展室重点介绍解放石家庄及解放区的军工生产和经济建设。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还领导了华北地区的解放战争,取得了清风店战役和石家庄战役的胜利。1947年10月18日,晋察冀野战军发起了清风店战役,经三昼夜激战,歼敌1.7万余人,俘虏敌第三军军长罗历戎。清风店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华北战局。随即,聂荣臻经请示,我军又乘势集中三个纵队六个独立旅发起石家庄战役。11月6日石家庄战役开始。我军趟过滹沱河,突破外市沟,解放中山路,占领大石桥,活捉敌第三十二师师长刘英。12月,石家庄战役以歼敌二万四千余人胜利结束。8旅23团因战功卓著被第三纵队司令部授予大功团。

石家庄的解放,开始了我军解放大城市的创例,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华北解放区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也为党中央进驻西柏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期间还领导了华北地区的军工生产和经济建设。1947年12月中旬,在西柏坡召开了军工会议、交通会议,刘少奇、朱德亲自参加并讲话。在中央工委的关心下,晋察冀边区在平山县修建的华北地区第一座水利发电站"沕沕水发电站",被边区政府誉为"边区创举"。朱总司令参加了水电站的落成典礼。沕沕水发电站的建成为平山境内众多军工厂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战。在军工生产中,一些军工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矗立在120型炮弹厂驻地罗汉坪的军工铸像就是对他们的永久纪念。

第三展室决战前夕。

本展室重点介绍党中央转战陕北到达西柏坡的情况及大决战之前全国政治军事形势。

1947年3月,枣林沟会议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前委转战陕北,历时一年时间,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1948年3月23日,在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经晋绥解放区、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到达西柏坡。5月,中共中央五位书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及中央前委、工委和后委在这里汇合,西柏坡成为当是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

此时,解放战争形势发展迅速,为了更有利地支援前方,5月上旬,中央决定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为统一领导,成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华北局和以聂荣臻为司令员的华北军区,同时成立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8月7日,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石家庄召开。大会决定华北联合行政委员改为华北人民政府,选举董必武为主席,薄一波、蓝公武、杨秀峰为副主席,同时发布华北人民政府公告。以后,华北人民政府驻地设在平山县王子村。

解放区的巩固扩大和统一,不仅为我军进行战略决战建立了强大可靠的后方,而且为新中国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在此大好形势下,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九月会议"。会议检查了过去的工作,全面规定了今后的工作任务和我军的作战方针,提出了五年内从根本上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设500万人民军队的宏伟设想,为战略决战作了思想上、组织上和物质上的准备。会议结束后,毛主席发出了"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伟大号召,发出《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决定》。全军统一整编,许多地方部队荣升为野战军主力,全军积极操练,准备决战。

面对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召开新的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阜平县城南庄召开会议。会议采纳了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的建议,决定华东野战军的一兵团三个纵队暂不过江,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区作战,尽可能地把敌军主力歼灭在长江以北。会后,朱总司令赶到河南璞阳视察华东部队(照片)。7月1日,华北军政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朱总司令阅兵(照片)。

与此同时,我军要睢杞、临汾、襄樊、晋中等战场向敌人发起新的攻势。1948年9月16日至24日,华东野战军发起的济南战役,歼敌10万余人,活捉国民党第二绥靖司令官兼山东省主席王耀武。它是我军对有坚固设防及重兵把守的大城市的一次大规模的攻坚战。济南的解放使华东、华北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不仅配合了辽沈战役的进行,而且为华东野战军主力南下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拉开了大决战的帷幕。形势表明,我军同敌人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

第四展室大决战(一)。

本展室重点介绍党中央、毛主席在西柏坡组织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情况。

1948年秋,经过两年多的艰苦作战,敌强我弱的形势已有了很大变化。国民党总兵力有365万人,但正规军仅有105个军198万人,分布在一线的不足180万,大部分是被歼灭后重建的,且分别被牵制在东北、华北、西北、中原和华东地区。人民解放军此时已发展到280万人。敌我力量之比已由战争初期的3.41缩小为1.31。党中央、毛主席把握时机,决定与蒋介石为首的拥有海、陆、空军的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并决定把决战的第一仗放在唯一我军兵力超过敌人的东北战场。9月7日,发出"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指示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要敢于同他作战。"9月12日,北宁线作战先在滦县、山海关、兴城、义县和锦州北郊展开,随后东北野战军主力自四平附近南下。10月2日,蒋介石飞抵沈阳,命廖耀湘组成西进兵团,侯镜如指挥东进兵团增援锦州。东北决战已经形成。我军于10月5日解放锦州,关上了东北的大门。随后一鼓作气解放全东北。

还在辽沈战役开始不久,济南战役结束当日,即9月24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就向中央提出了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党中央立即采纳。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和华东、中原野战军领导把握战机,实施了从"小淮海"到"大淮海"的战略决战,以60万兵力战胜了80万的敌人,取得空前的大胜利。

当辽沈战役胜利不久,淮海战役激烈进行之际,使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和华北军区部队联合发起平津战役。采取围而不打、隔而不围、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作战方针。先取新保安、张家口,再打天津,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攻势终于使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第五展室大决战(二)。

本展室重点介绍三大战役的战场情况。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线,揭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这是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在锦州前线指挥作战(照片),辽沈战役的参战部队序列表和辽沈战役要图。辽沈战役共分三个阶段:

首先我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线,以突然奔袭的速度一举解放兴城、绥中、义县等地,锦州完全陷于我军重围之中。10月14日,我军对锦州发起总攻。总歼守敌10万多人,活捉东北"剿总"副司令范汉杰,解放锦州。在我军这一胜利声威震憾下,处于长困久围之中的长春之敌完全丧失了信心,敌60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被迫投降,长春解放。第二阶段,我军将士发扬连续作战精神,转战辽西,对廖耀湘兵团展开大规模分割包围,决战于黑山、大虎山地区。经两昼夜激战,全歼廖耀湘兵团。第三阶段,解放沈阳,辽沈战役于1948年9月12日开始,11月2日结束,历时52天,歼敌47.2万人。辽沈战役的巨大胜利迫使蒋介石集中兵力收缩防线,确保徐州,屏障南京,实行一点两线的防御计划。为求在长江以北歼敌南线主力,组织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五同志组成了淮海战役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

淮海战役是敌我双方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至淮河的广大地区举行的一次规模宏大的战役。整个战役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华东野战军将从新安镇向徐州收缩的黄伯韬兵团全歼于碾庄圩地区。第二阶段,我军将从河南赶来增援的黄维兵团合围于宿县西面之双堆集地区,华东野战军在徐州以南夹沟至符离集之间和宿县以南的任桥、花庄集地区阻击敌人,杜聿明集团南援被阻弃徐州南逃,被华东野战军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我中原野战军于1948年12月15日全歼黄维兵团于双堆集地区。第三阶段,中原野战军歼灭黄维兵团后,根据中央指示,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集团暂停攻击,进行战场休整。休整期间对敌展开强大政治攻势,争取降敌1.3万人。在配合平津战场任务完成以后,1949年1月6日,对杜聿明集团展开进攻,到10日将该集团全部歼灭。淮海战役结束。辽沈战役的辉煌成果和淮海战役的节节胜利使华北之敌成了惊弓之鸟,60多万人龟缩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塘沽、唐山等地,在长约500多公里的狭长交通线上摆成一长蛇阵,处于是守是逃举棋不定的困境。我军东北野战军秘密入关,协同华北军区部队发起了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共分三个阶段。首先,我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兵团出动80万兵力完成对张家口、新保安之敌围而不打和对平津之敌隔而不围的第一阶段分割包围任务。然后我军采取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方针展开强大的攻坚战。于12月22日攻克新保安,24日收复张家口。1949年1月15日解放天津、塘沽。除5万敌人从海上逃窜外,其余全部被我军围歼。几十万大军云集北平城下,使北平之敌陷入欲战必败,欲逃无路的绝境。我军采用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方针,迫使北平守敌25万人在傅作义将军带领下接受我军和平改编。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平津战役历时64天,歼敌52万人。

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零19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第六展室大决战(三)。

本展室主要介绍人民支前及英烈的情况。

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三大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胜利。三大战役期间,解放区人民在"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的号召下,从各方面支援我军作战。

翻身农民组织起来,积极发展生产,筹集粮食,支援前线,部队走到哪里,群众就把粮食送到哪里。解放区青年踊跃参军参战,保家保田,大批优秀子弟组成支前队伍开赴前线。广大妇女昼夜为子弟兵加工军粮。粮食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前方。解放区民兵积极参战,他们组成担架队、挑运队,浩浩荡荡开赴前线。运送战备物资抢救伤员。同时,抢修桥梁,修复铁路,保证道路通畅,成为支前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解放区的妇女们发挥特长,日夜为子弟兵赶制冬装,制做军鞋,照料伤病员,支援前线。

军工厂的工人积极赶制六零炮,保证武器供应。

千百万民工手推、肩挑、车拉,用他们的双脚和双肩支撑着战争的需要。在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在解放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我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这个胜利,充分证明了毛泽东"兵民是胜利之本"的科学论断。

陈毅元帅曾满怀深情地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是对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高度赞誉。

三大战役的胜利也是千百万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据统计,三大战役中,我军共伤亡24万多人,其中团以上干部就有83名,朱瑞同志是解放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他生前为东北军区炮兵司令部司令员。毛泽东主席为死难烈士亲笔题词"为国牺牲,永垂不朽"。让我们踏着他们的血迹,去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

第七展室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本展室主要介绍决战之后和七届二中全会的有关情况。

辽沈、淮海、平津大大战役胜利后,国民党赖以发动内战的精锐部队基本上归于消灭,全国解放指日可待。在此情况下,蒋介石又玩弄起假和谈阴谋,1949年发表了元旦文告--"求和声明"。

针对蒋介石的"求和声明",毛主席为新华社写了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随后又连续发表了《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等重要文章,用大量的历史事实深刻揭露了蒋介石的假和谈阴谋,提出了与国民党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得到了亿万人民及各民主党派的拥护和支持。蒋介石不接受和谈条件。1月21日,发表声明,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代理总统。2月上旬,李宗仁在上海组织了以颜惠庆、章士钊、江庸、邵力子(以私人资格参加)组成的"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经北平、石家庄,于22日来到西柏坡。随同前来的还有傅作义、邓宝珊两将军。他们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周恩来同他们就和平谈判、南北通航通邮等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

1949年1月31日,苏共中央代表米高扬受斯大林派遣到达西柏坡,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了他,并就中国革命和革命胜利后的一系列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后,受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欢迎。同时中共中央指示华北局、华南分局、香港工委等积极作好安排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的工作。

1949年初,这些民主人士及在其他地方的民主人士先后到达北平,开始筹备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的工作。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胜利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列席人员11人。会上,来自不同地区的27位代表先后发了言。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都作了重要讲话。

毛泽东同志在会上作了极其重要的报告,提出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与会同志对毛泽东同志的报告分组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根据毛主席的提议,会议作了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毛泽东还为会议作了结论,《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就是结论的一部分。

全会通过了毛泽东同志的报告及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并决定召开新政协,成立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七届二中全会还通过了《关于军旗的决议》,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应为红底加五角星,加八一二"。

3月2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新闻公报由新华社向全国发表。《人民日报》等宣传媒介作了广泛的报道。此后,很快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和贯彻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毛泽东在西柏坡期间,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仅收集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的就有20篇。这些著作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为夺取全国胜利,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并在以后的建设事业中起到了极其重大的指导作用。

第八展室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本展室重点介绍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的有关情况。

1949年3月23日,七届二次中全会结束后十天,毛泽东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经灵寿、唐县涉闾村、保定、涿县于25日迁至北平。

当日下午,在西苑机场举行了庄严盛大的阅兵式,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阅兵式结束后,毛泽东同前来欢迎的民主人士合影留念。

1949年4月1日,以张治中、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国共和谈在北平正式开始,中共首席代表周恩来在谈判会上讲话(照片)。通过半个月的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但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和平谈判破裂。

4月21日,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其后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解放了上海、杭州、广州、昆明、西安等除台湾和香港以外的城市和地区。

1949年5月4日,第一届全国青年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全国青年联合会,毛主席在香山驻地接见了青年代表。

1949年3月24日,第一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在北平开会。会议决定成立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毛泽东主席接见了各界妇女代表。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及《共同纲领》,一致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毛主席亲手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九展室难忘的岁月。

本展室重点介绍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的生活照片。

"曾记战马倥偬时,常忆当年西柏坡",西柏坡这个太行山区普通而静谧的小山村,曾留下多少动人的故事和广为传诵的佳话。下面大家将要看到的是西柏坡期间,中央领导人、工作人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的生活剪影。

1948年秋,毛泽东在工作之余小憩(照片),毛泽东在西柏坡还为"人民日报"、"人民邮电"等报刊题。毛泽东和他的女儿李讷、朱德和康克清、刘少奇和王光美、周恩来和邓颖超、任弼时一家人、董必武和何莲芝等在西柏坡(照片)。

西柏坡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滹沱河从村前淙淙流过,每到秋天,滹沱河两岸一片金黄,毛主席教西柏坡的乡亲们插秧种稻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油画)。

通过任弼时同志曾经使用过的帆布箱,董老使用过的棉被,当年中央机关用来盛饭的木桶、菜墩(文物),可以看出当年他们的生活是何等的简朴。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一代精英荟集在西柏坡,畅谈建国大计,毛主席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们多次同来自前线的同志们亲切交谈(照片一组)。

工作之余的周恩来、彭德怀(照片)和当年的工作人员韩桂馨、蒋英、魏兰春等在西柏坡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毛主席对警卫战士非常关心,经常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1948年5月,中央机关在西柏坡附近的霍宾台村举办文化学习实习班,首长们将身边没文化的警卫战士送去学习,临走时,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分别在他们的日本记本中写了题词。毛主席的题词是"努力奋斗,为人民工作",周副主席的题词是"学习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文照)。毛主席还请战士们一起吃饭,并与他们合影留念(照片)。

1949年2月,陈云同志从沈阳经北平专程来到西柏坡向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汇报工作(油画)。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微笑和对未来坚定的信念。

第十展室历史不会忘记。

本展室重点介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海内外知名人士到西柏坡的情况。

西柏坡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纪念地,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的广大观众。据不完全统计,自开馆以来共接待观众1600多万人次,他们中既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社会各界人士、青少年学生和国际友人。

1991年9月21日,来到西柏坡(照片),视察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的陈列展览,并挥笔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xx年12月6日,在全党上下认真学习贯彻xx大精神的热潮中,和等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们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回顾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其中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的xx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

各位朋友,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和西柏坡纪念馆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西柏坡在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现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体系。现在除了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纪念馆之外,又陆续增加了西柏坡石刻园、五大书记铜铸像、领袖风范雕塑园、西柏坡影视厅、西柏坡纪念碑、周恩来评语碑、青少年绿色文明园、西柏坡湖等十余处融教育于观光揽胜的好去处。钱其琛曾赞誉西柏坡为"革命圣地,旅游佳境"。

大家好!欢迎您到西柏坡纪念馆参观,很高兴为您做讲解服务!

西柏坡纪念馆始建于1976年10月,1978年5月26日为纪念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三十周年正式对外开放。经过多次修改完善,现在的展览有三层院落,十二个展厅。您现在所在的是纪念馆的序厅,大家迎面看到的是第七届中央委员会77位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组成的大型铜雕,它的背景是雄伟绵延的太行山脉和西柏坡中央大院,下方“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八个大,是1988年原文化部部长黄镇到西柏坡参观时为我馆的题词,也是我们整个展览的主题。铜雕两侧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处革命纪念地,上海一大会址、井冈山、遵义、延安组成的浅浮雕群。个序厅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从西柏坡这个普通的小山村走进北平,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

当年,党中央为什么要选择西柏坡作为全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呢?

本展室重点介绍党中央选址西柏坡的主要原因,中共中央撤离延安的历史背景及中央工委到达西柏坡的有关情况。

党中央选址西柏坡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建党早,群众基础好。平山县位于晋察冀边区的南部,是著名的抗日模范县。早在1931年党组织就在平山县霍宾台村建立了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从此党组织发展迅速,党员人数由1931年的50人发展到1946年近xx0人,王昭、于光汉、栗再温就是平山县党组织早期的创建人和杰出的领导人。

晋察冀党政军首脑机关八年抗战期间,就有三年半的时间长期战斗生活在平山,平山人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创建了晋察冀边区最坚强、最活跃的革命根据地,同时还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和模范集体。

享誉全国的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是平山县下盘松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连续六年担任村里的妇救会主任。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和护理八路军伤员。在1944年晋察冀边区第一届群英大会上,聂荣臻亲自把一面绣有“子弟兵的母亲”的大红锦旗授予了她。她一生中曾送两个儿子、三个孙子参军,十三次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并参加了开国大典。1989年8月12日,戎妈妈病逝于石家庄和平医院,享年93岁。

二是西柏坡一代的物产丰富。这是当年西柏坡及周边地区的沙盘模型。平山县境内河流众多,其中以滹沱河干流最为出名,它源自山西繁峙纵贯全县,滹沱河北岸的西柏坡一带滩地肥美、稻麦两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曾被聂荣臻誉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

三是西柏坡的地理位置优越。西柏坡东临华北平原,西依太行山,进可攻,退可守,战略位置非常优越,历来为兵家争夺之地。

良好的群众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富饶的物产,使党中央选择了西柏坡。

那么党中央选址西柏坡的背景是什么呢?

1947年3月,蒋介石派胡宗南带领十几万大军向延安进犯,而陕北我军的兵力只有2万多人,敌我力量十分悬殊,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党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

在此召开紧急会议,将中央机构进行了合理分工: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组成中央前方委员会,继续留在陕北主持中央的工作,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到晋西北及其它适当地点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4月11日,在临县三交镇又成立了由叶剑英、杨尚昆等组成的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到山西临县地区统筹后方工作。

1947年5月,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央工委先期进驻西柏坡,受中共中央委托,主要办好三项工作:指导晋察冀军事斗争;将全国土地会议开好;把财经办事处建立起来。

本展室重点介绍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领导解放区土改的有关情况。

毛泽东曾经指出,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中心问题就是土地问题。为了调动广大农民支援生产和解放战争的积极性,中央工委到达西柏坡之后,于1947年7月17日,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会场就设在西柏坡恶石沟西岸一块较为平坦的空地上,当时在沟端的草坪上搭了一个布棚作为主席台。来自各解放区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刘少奇、朱德等同志作了报告。这个场景真实再现了当年的简陋场面。

会议开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经过充分讨论,9月13日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彻底的土地法,10月10日党中央在陕北神泉堡正式向全国颁布实施。

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是毛泽东手书的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发展生产。大纲颁布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解放区有一亿六千万农民获得了土地(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37%)。广大人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部分地区仍存在不彻底的现象,根据存在的问题各种解放区开展了以“三查”、“三整”为主要内容的整党运动。通过整党,纯洁了队伍,加快了土改运动的深入开展。

这是平山县下盘松村全体农民赠送给中央工委“土地回老家”的锦旗,这是翻身农民欢天喜地埋界桩,丈量土地,领取土地证,送优秀青年参军参战,保家保田的场面;这是东北哈尔滨顾乡区靠山屯的翻身农民写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毛主席呀!没有您我们真得饿死了,这回我们都翻身了,分了地,分了马,分了衣服粮食……。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翻身农民掏心窝子的话,表达了他们对共产党毛主席的无限感激之情。

经过土地改革,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这样评价: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

这是第二展厅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参观第三展厅。

本展厅重点介绍中央工委所做的第二件大事——指导晋察冀的军事斗争。

为尽快扭转晋察冀的战局,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晋察冀军区很快确立了“打大歼灭战”的战略思想,1947年5月,军区领导决定组成强有力的野战军机构,杨得志任司令员,罗瑞卿政委,杨成武任第二政委,耿飚任参谋长,潘自立任政治部主任。

10月19日,我军发起了清风店战役,经三昼夜激战,歼敌17000余人并活捉了敌第三军军长罗历戎。

清风店战役的胜利,创“晋察冀歼灭战新纪录”,为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创造了战机。随后,我军趁机发起石家庄战役。

石家庄时称石门,当时是国民党重兵把守的一座城市,在此设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外市沟,周长60华里深7米,宽6米;第二道防线是内市沟,周长36华里,深宽各5米;第三道防线是以市区为中心的大石桥、火车站等坚固建筑物组成的核心工事。三道防线间还有装甲车日夜巡逻,设有碉堡6000多个。当时固守石家庄的国民党32师师长刘英曾这样吹嘘:“凭借石家庄的战地工事,国军可坐守3年,共产党没有飞机、坦克,休想拿下石家庄。”

我军于11月6日对石家庄发起进攻,经6昼夜激战,于12日解放石家庄并在大石桥下活捉了敌第32师师长刘英,共歼敌24000余人。

石家庄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采用攻坚战术攻克的第一座大城市,石家庄的解放,开创了我军夺取大城市的创例,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党中央进驻西柏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为我党接管和建设大城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战役胜利后,朱德到晋县的侯城村与指战员一起总结了攻坚战术的经验,并欣然命笔写下了七律《攻克石门》:“石门封锁太行山,勇士掀开指顾间,尽灭全师收重镇,不教胡马返秦关,攻坚战术开新面,久困人民动笑颜,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11月14日,石门市政府正式成立,市长柯庆施。12月26日,石门市正式改名为石家庄市。

下面请大家参观下一展室,统一解放区的财经工作。

建立华北财经办事处是党中央委托中央工委的主要工作之一。为了迎接革命的新高潮,更好地解决大规模战争的财力供给问题,根据党中央的指示,1947年春,在河北邯郸武安县的冶陶镇召开了华北财经会议,研究如何解决战争中所需要的财经问题。经过讨论,会议决定成立华北财经办事处,由董必武任主任,南汉辰、薛暮桥、杨立三、汤平为副主任。

7月14日,华北财办在平山县夹峪村成立。华北采办成立后,统一协调除东北之外的其他各解放区的财经政策,为解放战争的财力供给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还领导了华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军工生产。在中央工委的关心指导下,1947年晋察冀边区在距西柏坡45公里的西部山区建立了一座水力发电站——沕沕水发电站,这是我党在华北地区建立的第一座水力发电站,被誉为“边区创举”。当时,工作人员架线27公里到西柏坡。发电站的建成不仅为军工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而且还改善了西柏坡中央大院首长的工作环境。

此外,在中央工委的领导下,各解放区都建立了许多军火工厂,为前线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军火物资,促进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以上我们了解的是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时期所做的三件大事,下面我们参观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有关情况。

1947年3月18日,我军主动撤离延安,3月29日在清涧县枣林沟将中央进行合理分工,毛泽东率领只有800多人的小队伍在崇山峻岭之间和敌人兜圈子,行程十分艰难。11月22日,到达陕北米脂县杨家沟,12月25日在这里召开了“十二月会议”,在会上毛主席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1948年3月21日,党中央离开杨家沟,于3月23日在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经临县、蔡家崖、岢岚、五寨、神池,4月11日到达山西五台山,4月13日到达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阜平县城南庄,4月30日——5月7日党中央在城南庄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讨论采纳了粟裕提出的建议:“决定华东野战军一兵团三个纵队暂不过江,集中主力在中原地区作战,尽可能多地把敌人的主力歼灭在长江以北。”5月18日,由于特务告密,敌机轰炸城南庄,毛泽东当晚移居花山,5月26日到达西柏坡。党中央撤离延安到西柏坡历时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行程三千余华里。这是中央机关在西柏坡的分布图。以西柏坡为中心,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妇委等中央机关都分布在西柏坡村的周围及滹沱河沿岸。

1948年秋,全国的军事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军在东北、华东、中原、西北各个战场先后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为战略决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国统区人民也逐渐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有力的配合了军事战场的斗争。

为了适应战争形势的发展,确立新的战略任务和方针,1948年9月8日——13日,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九月会议)。这次会议是自日本投降以来,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从1946年7月算起)建军五百万,歼敌正规军五百个旅,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会后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性,革命无不胜”的伟大号召。这次会议为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做了充分的准备。下面请大家跟我上二楼参观大决战的有关情况。

济南,位于津浦、胶济两铁路的交汇处,是连接华东、华北地区的枢纽。1948年9月16日,我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经8昼夜激战,歼敌10万余人,并活捉了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兼山东省主席王耀武。最先攻入城内的9纵25师73团被授予“济南第一团”的光荣称号。济南战役的胜利使华东、华北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打破了国民党军重点防御的计划,拉开了大决战的序幕。

1948年秋天,我军经过两年多的艰苦作战,敌强我弱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民党军总兵力已下降到365万人,但正规军只有198万,分布在一线上的不足180万人,而我军总兵力已发展到280万人,敌我力量之比已由战争初期的3.4:1缩小为1.3:1,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1948年9月12日,我东北野战军在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的指挥下,南下北宁线,发起规模空前的辽沈战役。

锦州位于北宁线中心,是连接华北、东北两大战区的枢纽,因此拿下锦州就等于关上了东北的大门。10月14日我军向锦州发起总攻,经过31小时激战,全歼锦州之敌10万多人,并活捉了东北剿总副司令范汉杰和第6兵团司令官卢浚泉。在我军这一胜利声威震撼下,4纵队12师34团在塔山奋战7昼夜,进行了顽强阻击,被授予“塔山英雄团”的光荣称号。处于长困久围的长春之敌见大势已去,10月17日,国民党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郑洞国被迫投降,长春解放。

我军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挥师北上,转战辽西对敌廖耀湘兵团展开了大规模的分隔包围,经两昼夜激战,全歼廖耀湘兵团。

11月1日,我军向沈阳发起攻击,次日,沈阳解放。我人民解放军攻入了沈阳东北“剿总”大楼,东北全境解放。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起至11月2日结束,历时52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47万2千余人。

就在辽沈战役结束之后,我中原和华东野战军联手将矛头指向了徐州的敌刘峙集团,淮海战役随即爆发。

淮海战役是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举行的规模较大的一次战役,我军以60万对敌80万,共分三个阶段。

围歼黄百韬兵团。就在我军发动进攻后,黄百韬率领的五个军企图由新安镇撤回徐州,11月8日,固守在运河防区的地下党员张克侠、何基沣率部第3绥靖区部队起义,从而使我北部野战军顺利通过运河防区,切断了敌人的退路,将其歼灭在碾庄地区。就在黄百韬被歼时,由徐州前来增援的邱清泉、李弥兵团遭到我军的顽强阻击,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黄百韬被歼而束手无策。

全歼黄维兵团。黄百韬兵团被歼后,蒋介石决定以向徐州增援的黄维兵团,和刘汝明、李延年兵团三路合攻宿县,以打通津浦线,退守淮南。

黄维老练的调整作战部署,一面利用飞机和强大的炮兵对我军进行袭击;一面构筑防御工事。12月6日,我军向黄维兵团发起总攻,采用了在解放石家庄时发明的挖交通壕接近敌人阵地再实施爆破的作战方法。将黄维兵团合围于宿县西面的双堆集地区,12月15日全歼黄维兵团,生俘兵团司令官黄维。

围歼杜聿明集团。就在黄维兵团被围的时候,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放弃徐州南下,以解黄维兵团之围。12月4日,我军将杜聿明兵团合围于永城陈官庄地区。为配合平津战役,我军暂停攻击,实行战场休整,并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

1949年1月6日,我军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1月10日杜聿明集团被歼灭,击毙邱清泉,生俘杜聿明。

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这是淮海战役的总前委: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这是受到战犯杜聿明的收到条及陈毅、粟裕写给杜聿明、邱清泉的劝降信。

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起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6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5万余人。是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随着辽沈、淮海战役的胜利,华北的傅作义集团孤悬敌后,已经成了惊弓之鸟。

此时的蒋介石更是焦急万分,为了力保江南半壁江山,他令傅作义调兵南下,但傅作义有着自己的算盘。傅作义以北平为中心,在东起塘沽,西至张家口的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布了一条求生的“长蛇阵”。蛇尾可以达到他的老根据地绥远,蛇头可以达到渤海。如果蛇腹北平和天津保不住的话,他既可以直接从海上撤退,逃到江南;又可以逃到自己的根据地绥远。毛泽东分析了蛇的本性,那就是蛇尾一旦被揪住,蛇必会掉头去咬人。这样使蛇既不能前进,更不能后退了,只能在原地挣扎了。所以毛泽东决定先打张家口,傅作义定会调兵增援,这样我们就可以拖住他,使他既不能西逃,也不能南撤。

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战役正式打响。我军采取了“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的策略对北平、天津、塘沽、唐山之间的敌军,进行了分割包围,从而打乱了傅作义的整个防御部署,而且拖住了傅作义集团,使他不能迅速决策南逃或西撤,进入进退两难的被动局面。傅作义的长蛇阵被解放军腰斩成互不相连的五段,我军先揪蛇尾、再断蛇头,这一招使傅作义不再为精心部下的长蛇阵如意了,一下子变得预收不能,欲逃无路了。

最后我军采用了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作战方针,攻克新保安,收复张家口。1949年1月15日,解放了天津。随后,我几十万大军云集于北平城下,在政治和军事的双重压力下,北平守敌在傅作义将军的带领之下于1月31日接受我军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平津战役历时64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

三大战役自1948年9月12日起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4个月19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西柏坡导游词

这里就是西柏坡纪念馆了。它是1976年开工,依自然山势而建,分上下两个四合院,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1978年5月26日,纪念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30周年时对外开放,以后陈列展览曾在1993年、1996年、1998年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在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主题陈列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整个陈列共分12个展室(含前厅、序厅),以平山人民光辉的抗日斗争为铺垫,解放战争为主线,重点介绍了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同时将建国后社会各界参观瞻仰西柏坡和在这里举行的重大活动等情况进行展示。

前厅。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巨型喷绘片是1948年时西柏坡村的原貌。近处有围墙的院子便是当时的中共中央大院。西柏坡位于平山县中部、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当时全村百十来户人家,滹沱河擦村而过,两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这一带曾被聂荣臻元帅誉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

1947年5月,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为首的中央工委先期进驻西柏坡村,在村子的东头借用了一部分民房,自己动手又盖了一些,弯弯曲曲围起了一道围墙,自然形成了一个院落,对外称"工校"或"劳大",化名胡服的刘少奇同志任校长,朱总司令被称为朱校董。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领导了解放区的土改、整党、军工生产、经济建设和华北地区的解放战争,为党中央、毛主席进驻西柏坡奠定了基础。

1948年5月,西柏坡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照片上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八个大字是1988年11月黄镇将军参观时给西柏坡的题词。

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照片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揭示了西柏坡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序厅光荣的平山。

重点介绍平山概况,交待党中央、毛主席来西柏坡的历史背景。

平山县位于河北省的西部,东临华北平原,西依太行山,县城距省会石家庄40公里,交通便利,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平山县地理位置图)。平山县境内河流众多,而以滹沱河干流最为出名,它源自山西繁峙,贯穿全县。滹沱河两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早在1931年党组织就在平山县的霍宾台村建立了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于光汉、粟再温、王昭是平山县党组织早期的创建人和卓越的领导人。

1937年"七七"事迹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聂荣臻率领八路军115师一部两千余人奔赴晋东北,开展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平山县位于晋察冀边区南部,是晋察冀边区有名的抗日模范县,从1939年到1943年初,除一年外近三年半时间里,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等党政军首脑机关就驻扎在这里。聂荣臻、贺龙、彭真、关向应、王震、黄敬、陈伯钧和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长期战斗生活在平山。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平山人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和战斗集体。

优越的地理位置、富足的物产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使平山成为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模范县,而且为以后中央工委、中共中央的移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本展室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以及解放区的土改运动。

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18日,党中央、毛主席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3月29日,到达清涧县枣林沟。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会上决定将党中央分为两部分:即中央前委、中央工委。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前委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

并直接指挥西北我军作战。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央工委向华北地区转移,负责中央委托的日常工作。4月11日,中央又决定组成以叶剑英为书记的中央后方委员会。7月12日,以刘少奇为书记,朱德为副书记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在西柏坡正式成立。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组织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

西柏坡导游词

(一):

各位游客,大家早上好,能够在这落叶纷飞的季节里与大家相识,我感到十分高兴。首先,我代表凤凰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石家庄。我是这次陪伴大家旅行的导游王月明,大家要记住,是月明,不是明月哦,大家叫我小王就能够了。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张师傅安全行车二十多年,有他的娴熟技术,大家一路上必须能够玩的放心,玩的开心。另外,请大家牢牢记住我们的车牌号:冀a56789。大家在石家庄游玩期间,将由我和张师傅为大家带给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或者我们服务不周的,大家尽管直接提出来,我们会竭尽全力满足大家的。在那里,我先预祝大家有一个愉快的西柏坡之旅。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到达这天的目的地——西柏坡了,在那里,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的一个小山村,却也是光耀中国史册的革命圣地,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享有者“新中国从那里走来”的美誉。西柏坡拥有着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绿色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就在去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5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首批、河北省首家、石家庄独有的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5a级景区。好了,我们的车此刻也已经到达目的地了,下方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一齐下车参观。

各位游客,此刻我们所在的就是中共中央旧址大院门前,下方请跟我一齐往里走,大家注意脚下的台阶。进入大院,首先看到的是董必武同志的旧居。1947年5月,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工委由陕北来到西柏坡,在那里生活、工作了近两年。我们右手边的北房有东、西两屋,东屋是董老的办公室,西屋是董老一家的寝室,西厢房和南厢房是当时工作人员居住的地方。院里还种着海棠、杏梅、翠竹等植物,这些都是当年董老和夫人何莲芝同志亲手栽种的。此刻我们移步北屋办公室,屋内布局虽简单,却真实的再现了当年董老在那里的工作环境。当年董老孜孜不倦的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书架上陈列的书籍,都是他当年阅读过的。而在这张办公桌上,董老为1948年首次发行的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之后一位曾跟随了董老6年的工作人员说,为了写好这六个字,董老把纸裁成纸条,不管每一天回来多晚,他都要坐下来写上几篇,在写字时还注意节约纸张,每个纸条都会写两遍。最后写了几十张,请同志们一张一张反复比较挑选。看着这张办公桌,我们仿佛看到了董老正坐在那里专心致志的工作,董老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以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穿过刘少奇同志的旧居,我们看到前面的军委作战室。军委作战室内设作战、情报、战史资料等三个科。它们的具体工作任务是研究汇集敌我双方的作战状况,及时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并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下达命令。

当时那里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工作人员绘图、制表用的红蓝铅笔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为了节省铅笔,他们就用红蓝毛线在墙上这张军用地图上标图。1975年,特赦后的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看到这四间小平房后,无限感慨地说,毛主席真是英明伟大,在这四间小平房里就把的几百万给打败了,当败,当败啊!

想当年毛主席同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开创了这天的安宁平静社会,我们是不是就应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呢?好了,各位游客,随着西柏坡之行渐进尾声,我们的石家庄之行也即将结束了。回顾我们朝夕相处的三天行程,在旅途中建立起的真挚友谊,已使大家情投意合,难舍难分。在那里我要个性感谢各位对我工作的配合和支持。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得到各位的谅解,也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会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善。

最后,我代表凤凰旅行社,司机张师傅以及我本人祝大家身体健康,归途愉快。

(二):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参观学习。

这一切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那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周恩来以前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1988年黄镇将军参观西柏坡时题词“新中国从那里走来”,朱穆之同志题词“中国命运,定于此村”。我们大家都明白,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延安就一向是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但之后为什么迁移到西柏坡呢?在我们参观旧址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1947年3月,令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3月26日,党中央在陕北清涧县的枣林沟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史称“枣林沟会议”。会议决定将中央机构分为前委、后委和工委三部分。会后刘少奇、朱德同志组成中央工委向华北转移。于同年5月来到西柏坡,进行中央委托的日常工作。1947年7月12日至9月13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领导了解放区土地运动。1947年11月12日,解放了华北重镇石家庄,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在战略上为党中央移驻华北奠定了基础。

1948年3月,西北战局基本稳定后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向华北转移。5月26日,毛泽东从阜平县城南庄来到西柏坡,西柏坡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这个时期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时机已逐渐成熟。自1948年9月12日开始,党中央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19天,歼灭和改编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历史转折好处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后第10天,即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毛主席迁往北平建国。

一、中共中央旧址。

各位朋友,此刻展此刻大家眼前的就是中共中央旧址大院。下方请随我参观,我将一一给您介绍。

董必武同志旧居。

进入大院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董必武同志的旧居。1947年5月,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工委由陕北来到西柏坡,在那里工作、生活了近两年时光。

北房东屋是董老的办公室,西屋是董老一家的寝室,西厢房和南厢房是工作人员的住室。院里的海棠、杏梅、翠竹等都是当年董老和夫人何莲芝同志在工作之余亲手栽种的。

在此期间,董老担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华北财经委员会主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出席了全国土地会议、九月会议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并在会上讲了话。

董老经常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书架上陈列的书籍,都是他当年阅读过的。他坚持每一天学习、写作,从不间断,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在这张办公桌上,董老为1948年首次发行的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

董老的生活十分艰苦,睡的是农家土炕,盖的是延安大生产时织的毛毯。他工作勤奋,还在工作之余参加劳动。在门前开荒种菜、种树。何莲芝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是纺线能手,曾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炕上的这架纺车就是何莲芝同志当年纺线用的。1978年,董老夫人何莲芝重返西柏坡,当她看到这架纺车时,情不自禁地再一次盘腿坐上土炕,深情地摇起了当年的纺车。

1949年3月18日,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部分工作人员,先期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刘少奇同志旧居。

大家此刻看到的是刘少奇同志旧居。

刘少奇同志来到西柏坡后,近两年的时光里就住在那里。北房东屋是刘少奇同志的办公室,西屋是王光美同志的办公室。东厢房北边的小屋是刘少奇同志的秘书廖鲁言同志的住处;南边的小屋是朱总司令的秘书黄华同志的住处。

为了彻底消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经中央批准,刘少奇同志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会议是在大院西边的一个打谷场上召开的,主席台设在附近的一个旧房基上,上边搭了布棚。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坐在石头上听取刘少奇同志的报告。会议透过《中国土地法大纲》,并于同年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土地改革的极大成功,大大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在西柏坡正式办公。刘少奇同志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华北局书记、中共马列学院院长等职。

刘少奇同志生活十分简朴,他的办公室既是会议室又是中央工委的办公处。中央工委许多重要会议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召开的。

室内的办公桌、沙发、转椅等都是原物。这个小木箱是刘少奇同志长期使用过的文件箱,也是刘少奇同志从西柏坡带到北平诸多物品中仅存的一件。《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全国土地会议上的报告》等许多珍贵手稿就存放在里边。“文革”期间,刘少奇同志的家几次被抄,小木箱由他的保姆赵淑君同志保存,并在箱子外面糊上了一层花纸,把上边的“奇字第三号”字迹盖了起来,才幸免于难。1980年6月,王光美同志亲自把这一具有珍贵好处的小木箱赠给了我馆。

军委作战室旧址。

此刻展此刻大家眼前的是军委作战室,这所房子是中央机关自我动手建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这九个字是杨尚昆同志于1984年7月题写的。军委作战室内设作战、情报、战史资料等三个科。它们的具体工作任务是研究汇集敌我双方的作战状况,及时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并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下达命令。

当时那里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工作人员绘图、制表用的红蓝铅笔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为了节省铅笔,他们就用红蓝毛线在墙上这张军用地图上标图。1975年,特赦后的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看到这四间小平房后,无限感慨地说,毛主席真是英明伟大,在这四间小平房里就把的几百万给打败了,当败,当败啊!

毛泽东同志旧居。

毛泽东主席是1948年5月26日来到西柏坡的。一向到1949年3月,毛泽东就是在这座普通的山村农舍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日夜操劳。

这座普通的民宅为前后两个小院。甬路西边有一个磨盘和一个猪圈,毛主席和朱德、少奇等领导同志,经常围坐在磨盘旁、楸树下研究战局。之后曾有人风趣地称为:磨盘上布下雄兵百万。

那里是毛主席的后院,院子里的树木均是照原状栽种的。西房南边一间,是毛泽东的女儿李讷和保姆的住室;中间是家属住室;北边一间是毛泽东的书房兼资料室。北房东、西两间分别是办公室和寝室。办公室内陈设的办公桌、沙发、转椅、茶几等都是当年毛主席使用过的。毛主席的工作十分紧张,办公室的灯光总是通宵明亮。三大战役时,毛主席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军用地图,五位书记经常围坐在圆桌旁,研究战局。他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作战方针和各种文电、指示,就是从那里发出的。在那里,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仅收集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的就有20篇。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准备迁往北平。毛主席把中央直属机关警卫的干部召集起来,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北平就腐化了,我们共产党进北平,是要继续干革命,建设社会主义,一向到实现共产主义。

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和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一齐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任弼时同志旧居。

任弼时同志的旧居是南北狭长的小院,北房为东、西两间,东边一间是任弼时同志的办公室;西边一间是任弼时夫妇的寝室。西厢房北边一间是任弼时的儿子的住室;南边一间,在九月会议期间,贺龙同志曾在此居住过。东厢房北边一间,是任弼时两个女儿的住室;南边一间是任弼时的机要秘书师哲同志的住室。

任弼时同志是1948年4月23日来到西柏坡的,他是五位书记中最年轻的一位。

任弼时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从1920年16岁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起,到1950年46岁病故止,任弼时同志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三十年如一日。在统治时期,他曾两次被捕入狱,在敌人的严刑面前,任弼时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他在身体受到严重摧残的状况下,坚持忘我地工作,始终跟随党中央、毛主席征战南北。1948年早春,他跟随毛主席由陕北前来西柏坡途中,翻越五台山时,正遇大雪封山,人车受阻,任弼时同志硬是拽着马尾巴爬到了山顶。

室内床上一条破旧的毛毯,是延安大生产时织的,木箱、铁皮箱都是任弼时同志转战陕北来西柏坡途中随身携带的文件箱。

西柏坡导游词

西柏坡是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与井冈山、延安齐名,距石家庄80余公里。一提起她,我就激动异常,因为她就在我的家乡平山,她一直是我的骄傲。

在连绵的太行山东麓,在逶迤的滹沱河受阻于岗南水库(又称柏坡湖)的地方,西柏坡像一颗明珠镶嵌在青松翠柏之中,她三面青山环抱,一面绿水萦绕,前有碧波万顷,后有松柏遍野。春天,一夜东风过后,杏花粉,梨花白,桃花艳,村庄花团锦簇。

夏天,一树树的石榴花又把村庄烧得红红火火,一朝泛舟湖上,深邃的湖水像一块墨绿的翠玉,掠过湖面的野鸭、大雁甚至天鹅,就会激起阵阵波光粼粼,碧波荡漾,使人豪情万丈,心旷神怡;秋天是枫叶红遍的时节,这时候田野瓜果飘香,枝头果实累累;冬天,漫天的大雪纷纷扬扬,湖水封冻了,松鼠、野兔等小动物们都钻到洞里去了,那满坡的柏树依然披银挂彩,迎风挺立。

西柏坡的迷人不仅仅在于她的秀丽风光,更为重要的是她是新中国的摇篮,有人比喻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充分说明了她的重要历史地位。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进驻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从这里走向北京,建立了新中国。

从此,西柏坡这个普通的小山村不再默默无闻,她的名字响彻了全世界,她成为人们心中的圣地,党的几代领导人都曾到这里参观瞻仰。如今,西柏坡不仅保存着中共中央旧址,还先后建起了西柏坡展览馆、名人书法石刻园、西柏坡纪念碑、领袖风范雕塑园、湖上游乐区等,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这里,游人既可追寻革命踪迹,又可领略湖光山色。

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家乡的西柏坡。如果说家乡是一幅美丽的画,西柏坡就是点睛的一笔;如果说家乡的历史是一首跌宕的诗,西柏坡就是那诗中最美的华章。

西柏坡导游词

坐在前方驾驶位置的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他的车牌号是1234567,你们大可把自己的“放心”交给我们的王司机,他已经有12年的车龄了不过从未出现过事故。

最后,在这里,我预祝大家:玩得开心,吃得放心,舒展身心的。

大概还有几分钟我们就要到西柏坡了,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西柏坡的情况。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这一切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周恩来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

柏坡纪念馆之外,又陆续增加了西柏坡石刻园、五大书记铜铸像、领袖风范雕塑园、西柏坡影视厅、西柏坡纪念碑、周恩来评语碑、青少年绿色文明园、西柏坡湖等十余处融教育于观光揽胜的好去处。钱其琛曾赞誉西柏坡为“革命圣地,旅游佳境”。

说到这里,我们就已经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西柏坡。请大家随我下车参观。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我们的西柏坡第二站—西柏坡纪念馆。下面请随我参观,我将一一给您介绍。

西柏坡纪念馆1976年开工,依自然山势而建,分上下两个四合院,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1978年5月26日,纪念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30周年时对外开放,以后陈列展览曾在1993年、1996年、1998年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在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主题陈列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整个陈列共分12个展室(含前厅、序厅),以平山人民光辉的抗日斗争为铺垫,解放战争为主线,重点介绍了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同时将建国后社会各界参观瞻仰西柏坡和在这里举行的重大活动等情况进行展示。

现在我们即将开始参观:第九展室“难忘的岁月”。该展室重点介绍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的生活照片。

“曾记战马倥偬时,常忆当年西柏坡”,西柏坡这个太行山区普通而静谧的小山村,曾留下多少动人的故事和广为传诵的佳话。下面大家将要看到的是西柏坡期间,中央领导人、工作人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的生活剪影。

1948年秋,毛泽东在工作之余小憩(照片),毛泽东在西柏坡还为“人民。

日报”、“人民邮电”等报刊题字(照片)。

西柏坡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滹沱河从村前淙淙流过,每到秋天,滹沱河两岸一片金黄,毛主席教西柏坡的乡亲们插秧种稻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油画)。

通过任弼时同志曾经使用过的帆布箱,董老使用过的棉被,当年中央机关用来盛饭的木桶、菜墩(文物),可以看出当年他们的生活是何等的简朴。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一代精英荟集在西柏坡,畅谈建国大计,毛主席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们多次同来自前线的同志们亲切交谈(照片一组)。

工作之余的周恩来、彭德怀(照片)和当年的工作人员蒋英、魏兰春等在西柏坡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毛主席对警卫战士非常关心,经常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1948年5月,中央机关在西柏坡附近的霍宾台村举办文化学习实习班,首长们将身边没文化的警卫战士送去学习,临走时,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分别在他们的日本记本中写了题词。毛主席的题词是“努力奋斗,为人民工作”,周副主席的题词是“学习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文照)。毛主席还请战士们一起吃饭,并与他们合影留念(照片)。

1949年2月,陈云同志从沈阳经北平专程来到西柏坡向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汇报工作(油画)。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微笑和对未来坚定的信念。讲到这里,我们西柏坡纪念馆第九展室就全部给大家介绍完了,下面时间,大家可以自行参观一下,可以拍拍照,一个小时后,我们换在这集合。

我们的旅程马上要结束了,我也要跟大家说再见了。在我们相处的几天里,我们一一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我们有:董必武同志旧居、刘少奇同志旧居、军委作战室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任弼时同志旧居、周恩来同志旧居、朱德同志旧居、七届二中全会会址。西柏坡纪念馆我们有:前厅、序厅—光荣的平山、第一展室—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第二展室—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第三展室—决战前夕、第四五六展室—大决战、第七展室—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第八展室—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第九展室—难忘的岁月、第十展室—历史不会忘记。临别之际没什么送大家的,就送大家四个字吧。首先第一个字是缘,缘分的缘,俗话说“百年休的同船度,千年修的共枕眠”那么和大家1天的共处,算算也有千年的缘分了!接下来这个字是原谅的原,今天你们对我这个朋友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在这里说声对不起了!再一个自就是圆满的圆,此次行程圆满的结束多亏了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对大家说声谢谢了!最后一个字还是源字,财源的源,祝大家的财源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也祝大家工作好,身体好,今天好,明天好,现在好,将来好!我相信我们有千年的缘分肯定会在见面的,希望下次再见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比今天还要幸福开心,只要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谢谢大家,!!

西柏坡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参观学习。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这一切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周恩来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1988年黄镇将军参观西柏坡时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朱穆之同志题词"中国命运,定于此村"。我们大家都知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延安就一直是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但后来为什么迁移到西柏坡呢?在我们参观旧址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1947年3月,蒋介石令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3月26日,党中央在陕北清涧县的枣林沟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史称"枣林沟会议"。会议决定将中央机构分为前委、后委和工委三部分。会后刘少奇、朱德同志组成中央工委向华北转移。于同年5月来到西柏坡,进行中央委托的日常工作。1947年7月12日至9月13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领导了解放区土地运动。1947年11月12日,解放了华北重镇石家庄,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在战略上为党中央移驻华北奠定了基础。

1948年3月,西北战局基本稳定后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向华北转移。5月26日,毛泽东从阜平县城南庄来到西柏坡,西柏坡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这个时期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时机已逐渐成熟。自1948年9月12日开始,党中央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19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后第10天,即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毛主席迁往北平建国。

一、中共中央旧址。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中共中央旧址大院。下面请随我参观,我将一一给您介绍。

董必武同志旧居。

进入大院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董必武同志的旧居。1947年5月,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工委由陕北来到西柏坡,在这里工作、生活了近两年时间。

北房东屋是董老的办公室,西屋是董老一家的寝室,西厢房和南厢房是工作人员的住室。院里的海棠、杏梅、翠竹等都是当年董老和夫人何莲芝同志在工作之余亲手栽种的。

在此期间,董老担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华北财经委员会主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出席了全国土地会议、九月会议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并在会上讲了话。

董老经常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书架上陈列的书籍,都是他当年阅读过的。他坚持每天学习、写作,从不间断,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在这张办公桌上,董老为1948年首次发行的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

董老的生活非常艰苦,睡的是农家土炕,盖的是延安大生产时织的毛毯。他工作勤奋,还在工作之余参加劳动。在门前开荒种菜、种树。何莲芝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是纺线能手,曾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炕上的这架纺车就是何莲芝同志当年纺线用的。1978年,董老夫人何莲芝重返西柏坡,当她看到这架纺车时,情不自禁地再一次盘腿坐上土炕,深情地摇起了当年的纺车。

1949年3月18日,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部分工作人员,先期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刘少奇同志旧居。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刘少奇同志旧居。

刘少奇同志来到西柏坡后,近两年的时间里就住在这里。北房东屋是刘少奇同志的办公室,西屋是王光美同志的办公室。东厢房北边的小屋是刘少奇同志的秘书廖鲁言同志的住处;南边的小屋是朱总司令的秘书黄华同志的住处。

为了彻底消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经中央批准,刘少奇同志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会议是在大院西边的一个打谷场上召开的,主席台设在附近的一个旧房基上,上边搭了布棚。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坐在石头上听取刘少奇同志的报告。会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并于同年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土地改革的极大成功,大大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在西柏坡正式办公。刘少奇同志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华北局书记、中共马列学院院长等职。

刘少奇同志生活非常简朴,他的办公室既是会议室又是中央工委的办公处。中央工委许多重要会议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召开的。

室内的办公桌、沙发、转椅等都是原物。这个小木箱是刘少奇同志长期使用过的文件箱,也是刘少奇同志从西柏坡带到北平诸多物品中仅存的一件。《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全国土地会议上的报告》等许多珍贵手稿就存放在里边。刘少奇同志的家几次被抄,小木箱由他的保姆赵淑君同志保存,并在箱子外面糊上了一层花纸,把上边的"奇字第三号"字迹盖了起来,才幸免于难。1980年6月,王光美同志亲自把这一具有珍贵意义的小木箱赠给了我馆。

军委作战室旧址。

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军委作战室,这所房子是中央机关自己动手建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这九个字是杨尚昆同志于1984年7月题写的。军委作战室内设作战、情报、战史资料等三个科。它们的具体工作任务是研究汇集敌我双方的作战情况,及时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并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下达命令。

当时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工作人员绘图、制表用的红蓝铅笔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为了节省铅笔,他们就用红蓝毛线在墙上这张军用地图上标图。1975年,特赦后的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看到这四间小平房后,无限感慨地说,毛主席真是英明伟大,在这四间小平房里就把国民党的几百万军队给打败了,国民党当败,蒋介石当败啊!

毛泽东同志旧居。

毛泽东主席是1948年5月26日来到西柏坡的。一直到1949年3月,毛泽东就是在这座普通的山村农舍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日夜操劳。

这座普通的民宅为前后两个小院。甬路西边有一个磨盘和一个猪圈,毛主席和朱德、少奇等领导同志,经常围坐在磨盘旁、楸树下研究战局。后来曾有人风趣地称为:磨盘上布下雄兵百万。

这里是毛主席的后院,院子里的树木均是照原状栽种的。西房南边一间,是毛泽东的女儿李讷和保姆的住室;中间是家属住室;北边一间是毛泽东的书房兼资料室。北房东、西两间分别是办公室和寝室。办公室内陈设的办公桌、沙发、转椅、茶几等都是当年毛主席使用过的。毛主席的工作非常紧张,办公室的灯光总是通宵明亮。三大战役时,毛主席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军用地图,五位书记经常围坐在圆桌旁,研究战局。他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作战方针和各种文电、指示,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在这里,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仅收集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的就有20篇。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准备迁往北平。毛主席把中央直属机关警卫部队的干部召集起来,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北平就腐化了,我们共产党进北平,是要继续干革命,建设社会主义,一直到实现共产主义。

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和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一起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任弼时同志旧居。

任弼时同志的旧居是南北狭长的小院,北房为东、西两间,东边一间是任弼时同志的办公室;西边一间是任弼时夫妇的寝室。西厢房北边一间是任弼时的儿子的住室;南边一间,在九月会议期间,贺龙同志曾在此居住过。东厢房北边一间,是任弼时两个女儿的住室;南边一间是任弼时的机要秘书师哲同志的住室。

任弼时同志是1948年4月23日来到西柏坡的,他是五位书记中最年轻的一位。

任弼时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从1920年16岁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起,到1950年46岁病故止,任弼时同志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三十年如一日。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他曾两次被捕入狱,在敌人的严刑面前,任弼时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他在身体受到严重摧残的情况下,坚持忘我地工作,始终跟随党中央、毛主席征战南北。1948年早春,他跟随毛主席由陕北前来西柏坡途中,翻越五台山时,正遇大雪封山,人车受阻,任弼时同志硬是拽着马尾巴爬到了山顶。

室内床上一条破旧的毛毯,是延安大生产时织的,木箱、铁皮箱都是任弼时同志转战陕北来西柏坡途中随身携带的文件箱。

1949年3月23日,任弼时同志随同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起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周恩来同志旧居。

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周恩来同志旧居。北房东边靠前的这个房子,是周恩来同志的办公室;靠后的两间,东边一间是邓颖超同志的办公室;西边一间是他们的寝室。西厢房南边一间,是军委作战部部长李涛的住室。

周恩来同志是1948年4月23日来西柏坡的。他当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他的工作非常繁忙,既要和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一起研究战局,又要听取前方的战场情况汇报,还要核对军事资料、起草文电、批阅文件等。

在大决战的日子里,周副主席的工作常常是通宵达旦。办公室东墙上悬挂的照片就是他工作时的情景。周副主席考虑问题极其精细缜密,为毛主席部署各个战役提供了准确无误的军事资料和数据。

寝室里的书架是周副主席当年用过的。当时为了行军方便,特制了这个书架,合起来是三个箱,展开便是书架。邓颖超办公室桌上放着的交直流两用收讯机,是许昌战役的战利品,是陈毅同志赠送的。

在西柏坡还流传着一个"总理雨夜救亲人"的故事。1948年7月30日夜,大雨滂沱。后山上有几个窑洞被水冲塌了,有四位同志被埋在里边,周副主席闻讯后,立即提起桌上的马灯,披上雨衣,拿着铁锹直赴现场,亲自组织抢救。三位同志被安全救出,一位同志不幸牺牲。周副主席又冒雨检查了机关的其它宿舍。等到在窑洞里住着的同志都搬到安全地方以后,他才回去休息。

1949年3月23日,周副主席随同中共中央和毛主席一起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朱德同志旧居。

这三间窑洞式的屋子是朱德同志的旧居,中央工委自己动手建造的,准备让毛主席住。毛主席觉得朱总司令上了年纪,就让朱总司令去住,朱总司令于1948年1月,从刘少奇的前院搬到这里。

窑洞西间是朱总司令的办公室,中间是会客室,东间是寝室。

朱总司令是1947年5月同刘少奇等同志一起来到西柏坡的。在此期间,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

1947年10月底,朱总司令乘车由西柏坡出发,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视察了冀中部队和冀东地区的财政、经济、工业以及小学教育等情况,并分别对当地野战部队团级以上干部和冀中干部作过长篇讲话。视察期间,我晋察冀野战军正准备发起解放石家庄的战役,朱总司令亲自审问俘虏,针对敌军部署,制定作战方案。1947年11月12日我军攻克了华北重镇石家庄。战后,朱总司令又亲自总结了攻歼战的经验,并欣然命笔写下了《七律·攻克石门》。

朱总司令办公室里陈列的办公桌、转椅、电话机和书籍等都是当时的原物。

会客室里的金属桌椅,是1947年5月我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缴获敌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的战利品,它是朱总司令到前线视察时,陈毅同志送给他的。中央迁往北平时,朱总司令又把它带到了北平。1976年6月26日,朱总司令在逝世前的20天,亲自批准将这套金属桌椅送给了我馆。寝室里的床、办公桌、衣架、床头柜等都是原物。收音机是一位苏联朋友送给他的。

1949年3月23日,朱总司令随同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起迁往北平。

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这间南北狭长的小土屋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是在这所房子里召开的,这里是中央工委自己动手建造的大伙房,开会时临时布置成了会场。前面的长桌是主席台,主席台两边的方桌是记录桌,后边墙上挂着敌我战略形势图,是向大会进行汇报时用的。

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列席人员11人,共64人。毛主席主持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极为重要的报告。这个报告提出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毛主席在报告中谆谆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求全党同志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结束后十天,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队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西柏坡纪念馆1976年开工,依自然山势而建,分上下两个四合院,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1978年5月26日,纪念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30周年时对外开放,以后陈列展览曾在1993年、1996年、1998年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在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主题陈列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整个陈列共分12个展室(含前厅、序厅),以平山人民光辉的抗日斗争为铺垫,解放战争为主线,重点介绍了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同时将建国后社会各界参观瞻仰西柏坡和在这里举行的重大活动等情况进行展示。

前厅。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巨型喷绘片是1948年时西柏坡村的原貌。近处有围墙的院子便是当时的中共中央大院。西柏坡位于平山县中部、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当时全村百十来户人家,滹沱河擦村而过,两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这一带曾被聂荣臻元帅誉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

1947年5月,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为首的中央工委先期进驻西柏坡村,在村子的东头借用了一部分民房,自己动手又盖了一些,弯弯曲曲围起了一道围墙,自然形成了一个院落,对外称"工校"或"劳大",化名胡服的刘少奇同志任校长,朱总司令被称为朱校董。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领导了解放区的土改、整党、军工生产、经济建设和华北地区的解放战争,为党中央、毛主席进驻西柏坡奠定了基础。

1948年5月,西柏坡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照片上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八个大字是1988年11月黄镇将军参观时给西柏坡的题词。

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照片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揭示了西柏坡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序厅光荣的平山。

重点介绍平山概况,交待党中央、毛主席来西柏坡的历史背景。

平山县位于河北省的西部,东临华北平原,西依太行山,县城距省会石家庄40公里,交通便利,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平山县地理位置图)。平山县境内河流众多,而以滹沱河干流最为出名,它源自山西繁峙,贯穿全县。滹沱河两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早在1931年党组织就在平山县的霍宾台村建立了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于光汉、粟再温、王昭是平山县党组织早期的创建人和卓越的领导人。

1937年"七七"事迹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聂荣臻率领八路军115师一部两千余人奔赴晋东北,开展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平山县位于晋察冀边区南部,是晋察冀边区有名的抗日模范县,从1939年到1943年初,除一年外近三年半时间里,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等党政军首脑机关就驻扎在这里。聂荣臻、贺龙、彭真、关向应、王震、黄敬、陈伯钧和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长期战斗生活在平山。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平山人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和战斗集体。

优越的地理位置、富足的物产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使平山成为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模范县,而且为以后中央工委、中共中央的移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一展室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一)。

本展室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以及解放区的土改运动。

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18日,党中央、毛主席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3月29日,到达清涧县枣林沟。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会上决定将党中央分为两部分:即中央前委、中央工委。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前委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并直接指挥西北我军作战。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央工委向华北地区转移,负责中央委托的日常工作。4月11日,中央又决定组成以叶剑英为书记的中央后方委员会。7月12日,以刘少奇为书记,朱德为副书记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在西柏坡正式成立。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组织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

第二展室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二)。

本展室重点介绍解放石家庄及解放区的军工生产和经济建设。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还领导了华北地区的解放战争,取得了清风店战役和石家庄战役的胜利。1947年10月18日,晋察冀野战军发起了清风店战役,经三昼夜激战,歼敌1.7万余人,俘虏敌第三军军长罗历戎。清风店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华北战局。随即,聂荣臻经请示中央军委,我军又乘势集中三个纵队六个独立旅发起石家庄战役。11月6日石家庄战役开始。我军趟过滹沱河,突破外市沟,解放中山路,占领大石桥,活捉敌第三十二师师长刘英。12月,石家庄战役以歼敌二万四千余人胜利结束。8旅23团因战功卓著被第三纵队司令部授予大功团。

石家庄的解放,开始了我军解放大城市的创例,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华北解放区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也为党中央进驻西柏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期间还领导了华北地区的军工生产和经济建设。1947年12月中旬,在西柏坡召开了军工会议、交通会议,刘少奇、朱德亲自参加并讲话。在中央工委的关心下,晋察冀边区在平山县修建的华北地区第一座水利发电站"沕沕水发电站",被边区政府誉为"边区创举"。朱总司令参加了水电站的落成典礼。沕沕水发电站的建成为平山境内众多军工厂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战。在军工生产中,一些军工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矗立在120型炮弹厂驻地罗汉坪的军工铸像就是对他们的永久纪念。

第三展室决战前夕。

本展室重点介绍党中央转战陕北到达西柏坡的情况及大决战之前全国政治军事形势。

1947年3月,枣林沟会议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前委转战陕北,历时一年时间,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1948年3月23日,在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经晋绥解放区、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到达西柏坡。5月,中共中央五位书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及中央前委、工委和后委在这里汇合,西柏坡成为当是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

此时,解放战争形势发展迅速,为了更有利地支援前方,5月上旬,中央决定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为统一领导,成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华北局和以聂荣臻为司令员的华北军区,同时成立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8月7日,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石家庄召开。大会决定华北联合行政委员改为华北人民政府,选举董必武为主席,薄一波、蓝公武、杨秀峰为副主席,同时发布华北人民政府公告。以后,华北人民政府驻地设在平山县王子村。

解放区的巩固扩大和统一,不仅为我军进行战略决战建立了强大可靠的后方,而且为新中国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在此大好形势下,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九月会议"。会议检查了过去的工作,全面规定了今后的工作任务和我军的作战方针,提出了五年内从根本上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设500万人民军队的宏伟设想,为战略决战作了思想上、组织上和物质上的准备。会议结束后,毛主席发出了"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伟大号召,中央军委发出《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决定》。全军统一整编,许多地方部队荣升为野战军主力,全军积极操练,准备决战。

面对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召开新的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阜平县城南庄召开会议。会议采纳了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的建议,决定华东野战军的一兵团三个纵队暂不过江,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区作战,尽可能地把敌军主力歼灭在长江以北。会后,朱总司令赶到河南璞阳视察华东部队(照片)。7月1日,华北军政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朱总司令阅兵(照片)。

与此同时,我军要睢杞、临汾、襄樊、晋中等战场向敌人发起新的攻势。1948年9月16日至24日,华东野战军发起的济南战役,歼敌10万余人,活捉国民党第二绥靖司令官兼山东省主席王耀武。它是我军对有坚固设防及重兵把守的大城市的一次大规模的攻坚战。济南的解放使华东、华北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不仅配合了辽沈战役的进行,而且为华东野战军主力南下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拉开了大决战的帷幕。形势表明,我军同敌人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

第四展室大决战(一)。

本展室重点介绍党中央、毛主席在西柏坡组织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情况。

1948年秋,经过两年多的艰苦作战,敌强我弱的形势已有了很大变化。国民党总兵力有365万人,但正规军仅有105个军198万人,分布在一线的不足180万,大部分是被歼灭后重建的,且分别被牵制在东北、华北、西北、中原和华东地区。人民解放军此时已发展到280万人。敌我力量之比已由战争初期的3.4?1缩小为1.3?1。党中央、毛主席把握时机,决定与蒋介石为首的拥有海、陆、空军的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并决定把决战的第一仗放在唯一我军兵力超过敌人的东北战场。9月7日,中央军委发出"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指示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要敢于同他作战。"9月12日,北宁线作战先在滦县、山海关、兴城、义县和锦州北郊展开,随后东北野战军主力自四平附近南下。10月2日,蒋介石飞抵沈阳,命廖耀湘组成西进兵团,侯镜如指挥东进兵团增援锦州。东北决战已经形成。我军于10月5日解放锦州,关上了东北的大门。随后一鼓作气解放全东北。

还在辽沈战役开始不久,济南战役结束当日,即9月24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就向中央提出了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党中央立即采纳。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中央军委和华东、中原野战军领导把握战机,实施了从"小淮海"到"大淮海"的战略决战,以60万兵力战胜了80万的敌人,取得空前的大胜利。

当辽沈战役胜利不久,淮海战役激烈进行之际,中央军委使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和华北军区部队联合发起平津战役。采取围而不打、隔而不围、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作战方针。先取新保安、张家口,再打天津,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攻势终于使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第五展室大决战(二)。

本展室重点介绍三大战役的战场情况。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线,揭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这是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在锦州前线指挥作战(照片),辽沈战役的参战部队序列表和辽沈战役要图。辽沈战役共分三个阶段:

首先我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线,以突然奔袭的速度一举解放兴城、绥中、义县等地,锦州完全陷于我军重围之中。10月14日,我军对锦州发起总攻。总歼守敌10万多人,活捉东北"剿总"副司令范汉杰,解放锦州。在我军这一胜利声威震憾下,处于长困久围之中的长春之敌完全丧失了信心,敌60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被迫投降,长春解放。第二阶段,我军将士发扬连续作战精神,转战辽西,对廖耀湘兵团展开大规模分割包围,决战于黑山、大虎山地区。经两昼夜激战,全歼廖耀湘兵团。第三阶段,解放沈阳,辽沈战役于1948年9月12日开始,11月2日结束,历时52天,歼敌47.2万人。辽沈战役的巨大胜利迫使蒋介石集中兵力收缩防线,确保徐州,屏障南京,实行一点两线的防御计划。为求在长江以北歼敌南线主力,中央军委组织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五同志组成了淮海战役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

淮海战役是敌我双方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至淮河的广大地区举行的一次规模宏大的战役。整个战役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华东野战军将从新安镇向徐州收缩的黄伯韬兵团全歼于碾庄圩地区。第二阶段,我军将从河南赶来增援的黄维兵团合围于宿县西面之双堆集地区,华东野战军在徐州以南夹沟至符离集之间和宿县以南的任桥、花庄集地区阻击敌人,杜聿明集团南援被阻弃徐州南逃,被华东野战军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我中原野战军于1948年12月15日全歼黄维兵团于双堆集地区。第三阶段,中原野战军歼灭黄维兵团后,根据中央指示,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集团暂停攻击,进行战场休整。休整期间对敌展开强大政治攻势,争取降敌1.3万人。在配合平津战场任务完成以后,1949年1月6日,对杜聿明集团展开进攻,到10日将该集团全部歼灭。淮海战役结束。辽沈战役的辉煌成果和淮海战役的节节胜利使华北之敌成了惊弓之鸟,60多万人龟缩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塘沽、唐山等地,在长约500多公里的狭长交通线上摆成一字长蛇阵,处于是守是逃举棋不定的困境。我军东北野战军秘密入关,协同华北军区部队发起了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共分三个阶段。首先,我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兵团出动80万兵力完成对张家口、新保安之敌围而不打和对平津之敌隔而不围的第一阶段分割包围任务。然后我军采取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方针展开强大的攻坚战。于12月22日攻克新保安,24日收复张家口。1949年1月15日解放天津、塘沽。除5万敌人从海上逃窜外,其余全部被我军围歼。几十万大军云集北平城下,使北平之敌陷入欲战必败,欲逃无路的绝境。我军采用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方针,迫使北平守敌25万人在傅作义将军带领下接受我军和平改编。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平津战役历时64天,歼敌52万人。

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零19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第六展室大决战(三)。

本展室主要介绍人民支前及英烈的情况。

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三大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胜利。三大战役期间,解放区人民在"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的号召下,从各方面支援我军作战。

翻身农民组织起来,积极发展生产,筹集粮食,支援前线,部队走到哪里,群众就把粮食送到哪里。解放区青年踊跃参军参战,保家保田,大批优秀子弟组成支前队伍开赴前线。广大妇女昼夜为子弟兵加工军粮。粮食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前方。解放区民兵积极参战,他们组成担架队、挑运队,浩浩荡荡开赴前线。运送战备物资抢救伤员。同时,抢修桥梁,修复铁路,保证道路通畅,成为支前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解放区的妇女们发挥特长,日夜为子弟兵赶制冬装,制做军鞋,照料伤病员,支援前线。

军工厂的工人积极赶制六零炮,保证武器供应。

千百万民工手推、肩挑、车拉,用他们的双脚和双肩支撑着战争的需要。在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在解放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我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这个胜利,充分证明了毛泽东"兵民是胜利之本"的科学论断。

陈毅元帅曾满怀深情地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是对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高度赞誉。

三大战役的胜利也是千百万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据统计,三大战役中,我军共伤亡24万多人,其中团以上干部就有83名,朱瑞同志是解放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他生前为东北军区炮兵司令部司令员。毛泽东主席为死难烈士亲笔题词"为国牺牲,永垂不朽"。让我们踏着他们的血迹,去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

第七展室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本展室主要介绍决战之后和七届二中全会的有关情况。

辽沈、淮海、平津大大战役胜利后,国民党赖以发动反革命内战的精锐部队基本上归于消灭,全国解放指日可待。在此情况下,蒋介石又玩弄起假和谈阴谋,1949年发表了元旦文告--"求和声明"。

针对蒋介石的"求和声明",毛主席为新华社写了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随后又连续发表了《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等重要文章,用大量的历史事实深刻揭露了蒋介石的假和谈阴谋,提出了与国民党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得到了亿万人民及各民主党派的拥护和支持。蒋介石不接受和谈条件。1月21日,发表声明,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代理总统。2月上旬,李宗仁在上海组织了以颜惠庆、章士钊、江庸、邵力子(以私人资格参加)组成的"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经北平、石家庄,于22日来到西柏坡。随同前来的还有傅作义、邓宝珊两将军。他们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周恩来同他们就和平谈判、南北通航通邮等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

1949年1月31日,苏共中央代表米高扬受斯大林派遣到达西柏坡,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了他,并就中国革命和革命胜利后的一系列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后,受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欢迎。同时中共中央指示华北局、华南分局、香港工委等积极作好安排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的工作。

1949年初,这些民主人士及在其他地方的民主人士先后到达北平,开始筹备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的工作。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胜利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列席人员11人。会上,来自不同地区的27位代表先后发了言。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都作了重要讲话。

毛泽东同志在会上作了极其重要的报告,提出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与会同志对毛泽东同志的报告分组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根据毛主席的提议,会议作了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毛泽东还为会议作了结论,《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就是结论的一部分。

全会通过了毛泽东同志的报告及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并决定召开新政协,成立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七届二中全会还通过了《关于军旗的决议》,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应为红底加五角星,加'八一'二字"。

3月2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新闻公报由新华社向全国发表。《人民日报》等宣传媒介作了广泛的报道。此后,很快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和贯彻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毛泽东在西柏坡期间,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仅收集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的就有20篇。这些著作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为夺取全国胜利,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并在以后的建设事业中起到了极其重大的指导作用。

第八展室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本展室重点介绍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的有关情况。

1949年3月23日,七届二次中全会结束后十天,毛泽东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经灵寿、唐县涉闾村、保定、涿县于25日迁至北平。

当日下午,在西苑机场举行了庄严盛大的阅兵式,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阅兵式结束后,毛泽东同前来欢迎的民主人士合影留念。

1949年4月1日,以张治中、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国共和谈在北平正式开始,中共首席代表周恩来在谈判会上讲话(照片)。通过半个月的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但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平谈判破裂。

4月21日,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其后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解放了上海、杭州、广州、昆明、西安等除台湾和香港以外的城市和地区。

1949年5月4日,第一届全国青年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全国青年联合会,毛主席在香山驻地接见了青年代表。

1949年3月24日,第一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在北平开会。会议决定成立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毛泽东主席接见了各界妇女代表。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及《共同纲领》,一致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毛主席亲手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九展室难忘的岁月。

本展室重点介绍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的生活照片。

"曾记战马倥偬时,常忆当年西柏坡",西柏坡这个太行山区普通而静谧的小山村,曾留下多少动人的故事和广为传诵的佳话。下面大家将要看到的是西柏坡期间,中央领导人、工作人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的生活剪影。

1948年秋,毛泽东在工作之余小憩(照片),毛泽东在西柏坡还为"人民日报"、"人民邮电"等报刊题字。毛泽东和他的女儿李讷、朱德和康克清、刘少奇和王光美、周恩来和邓颖超、任弼时一家人、董必武和何莲芝等在西柏坡(照片)。

西柏坡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滹沱河从村前淙淙流过,每到秋天,滹沱河两岸一片金黄,毛主席教西柏坡的乡亲们插秧种稻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油画)。

通过任弼时同志曾经使用过的帆布箱,董老使用过的棉被,当年中央机关用来盛饭的木桶、菜墩(文物),可以看出当年他们的生活是何等的简朴。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一代精英荟集在西柏坡,畅谈建国大计,毛主席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们多次同来自前线的同志们亲切交谈(照片一组)。

工作之余的周恩来、彭德怀(照片)和当年的工作人员韩桂馨、蒋英、魏兰春等在西柏坡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毛主席对警卫战士非常关心,经常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1948年5月,中央机关在西柏坡附近的霍宾台村举办文化学习实习班,首长们将身边没文化的警卫战士送去学习,临走时,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分别在他们的日本记本中写了题词。毛主席的题词是"努力奋斗,为人民工作",周副主席的题词是"学习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文照)。毛主席还请战士们一起吃饭,并与他们合影留念(照片)。

1949年2月,陈云同志从沈阳经北平专程来到西柏坡向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汇报工作(油画)。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微笑和对未来坚定的信念。

第十展室历史不会忘记。

本展室重点介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海内外知名人士到西柏坡的情况。

西柏坡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纪念地,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的广大观众。据不完全统计,自开馆以来共接待观众1600多万人次,他们中既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社会各界人士、青少年学生和国际友人。

1991年9月21日,江泽民同志来到西柏坡(照片),视察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的陈列展览,并挥笔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02年12月6日,在全党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曾庆红等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们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回顾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其中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

各位朋友,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和西柏坡纪念馆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西柏坡在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现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体系。现在除了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纪念馆之外,又陆续增加了西柏坡石刻园、五大书记铜铸像、领袖风范雕塑园、西柏坡影视厅、西柏坡纪念碑、周恩来评语碑、青少年绿色文明园、西柏坡湖等十余处融教育于观光揽胜的好去处。钱其琛曾赞誉西柏坡为"革命圣地,旅游佳境"。

石家庄西柏坡导游词_西柏坡旧址导游词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是我国革命圣地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石家庄西柏坡。

导游词。

欢迎参考!

石家庄西柏坡位于平山县境内,距石家庄市80公里,是一个松柏苍翠,风光秀美的小山村。它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1935年一位教书先生把"卜"改为"坡",于是就有了西柏坡。

1947年5月,以刘少奇、朱德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先期进驻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并实施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在此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京。西柏坡以其特殊的贡献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今日西柏坡,前临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西柏坡湖,后靠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秀丽风光。

西柏坡原本是太行山中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自1948年5月至次年3月间,这里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走向了全国胜利。

西柏坡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易守难攻的地理特征使1947年的中国共产党选择它作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如今,西柏坡纪念馆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西柏坡纪念馆于1977年建成,馆标为邓小平1984年题写。展览围绕“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一主题,重点介绍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设计完善、制作精美,艺术品味高,独具特色,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之一。

2

页,当前第。

1

1

2

西柏坡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我是来自彩虹旅行社的导游,我身边的这位是咱们本次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驾驶技术一流,一定会给大家提供一段平稳、舒适的旅途时光。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由我和王师傅共同为您服务,如果您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在这里,我先预祝大家有一个愉快的西柏坡之旅。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到达今天的目的地—西柏坡了,在这里,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的一个小山村,却也是光耀中国史册的革命圣地,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享有者“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美誉。西柏坡拥有着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绿色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就在去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5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首批、河北省首家、石家庄独有的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5a级景区。好了,我们的车也到了,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一起下车。

现在我们所在的就是中共中央旧址大院门前,下面请跟我一起往里走,大家注意脚下的台阶。进入大院,首先看到的是董必武同志的旧居。1947年5月,董必武同志随同中央工委由陕北来到西柏坡,在这里生活、工作了近两年。我们右手边的北房有东、西两屋,东屋是董老的办公室,西屋是董老一家的寝室,西厢房和南厢房是当时工作人员居住的地方。院里还种着海棠、杏梅、翠竹等植物,这些都是当年董老和夫人何莲芝同志亲手栽种的。现在我们移步北屋办公室,屋内布局虽简单,却真实的再现了当年董老在这里的工作环境。当年董老孜孜不倦的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书架上陈列的书籍,都是他当年阅读过的。而在这张办公桌上,董老为1948年首次发行的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后来一位曾跟随了董老6年的工作人员说,为了写好这六个字,董老把纸裁成纸条,不管每天回来多晚,他都要坐下来写上几篇,在写字时还注意节约纸张,每个纸条都会写两遍。最后写了几十张,请同志们一张一张反复比较挑选。看着这张办公桌,我们仿佛看到了董老正坐在这里专心致志的工作,董老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以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各位游客,在西柏坡的游览即将结束,我也不得不要和大家道声再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相处的时间虽短,却建立了友谊。在这离别之际,我要衷心的向大家说声谢谢,感谢您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让我能够圆满的完成此次接待任务,而对于旅途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望您见谅,也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会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善。最后,我代表彩虹旅行社以及我本人祝大家旅途愉快,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