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班美术欣赏印画教学反思(模板19篇)

小编:笔尘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可以挖掘和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请大家参考以下教学反思范文,在教学中不断思考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幼儿园小班美术水印画《颜料宝宝做游戏》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用水印的方法表现美丽的画面,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

2、了解水的特性,体会玩水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吸水的纸、不易吸水的纸、各种颜料。

2、幼儿有玩水的经历。

活动要点:

一、谈话导入。

1、夏天到了,小朋友最喜欢玩水了,你是怎么样玩水的?

2、哪次玩水最开心?(幼儿回忆并讲述玩水的经历)。

二、师生共同玩水。

1、我们请颜料宝宝和我们一起玩水。

2、颜色宝宝先来了。(用厚厚的颜料在不吸水的画纸上,随意的画上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鼓励孩子不断换色)。

3、水宝宝也来了,它要和颜料宝宝一起玩。(用毛笔沾上水,把颜料拖出来)。

4、水宝宝和颜料宝宝玩的真高兴,我们帮他们拍照。(用吸水的纸,轻轻的覆盖在不吸水的纸上,稍等片刻,等颜料渗上来一副画就完成了。)。

三、交流分享。

1、说说颜色宝宝和水宝宝在玩什么游戏?

2、互相参观作品,你喜欢谁拍的照片?为什么?

活动提示:

1、此活动的纸张要求比较高。吸水纸要吸水快,又不容易破。

2、颜料要厚点,拖的毛笔要大一点。

幼儿园小班美术课教案《拓印画送给小兔子的礼物》及教学反思[]

1、通过图片欣赏,感知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和动态。

2、学习用印章印毛毛虫,用棉签画毛毛虫的眼睛、嘴、腿。

3、感受图书的有趣情节,体验在印画的乐趣。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一、通过观察ppt,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与颜色。

1、观察图一,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与颜色。

师:这是什么啊?毛毛虫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绿色)。

毛毛虫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长长的、弯弯的)。

它的身体是怎么连在一起的?(一节一节的紧紧连在一起的)。

毛毛虫身上还有什么啊?

2、观察其余图片,了解毛毛虫的动态。

图二:了解毛毛虫爬行时的姿态。

师:毛毛虫在土地上干什么呢?爬的时候它的脚是怎么样的?

图三:了解毛毛虫直立时的姿态。

师:现在毛毛虫想干什么啊?

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它想找东西吃,急的站起来啦。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小脚在哪里啊?(直直的)。

图四:了解毛毛虫有大小不同。

师:毛毛虫吃饱了,猜猜看它变成什么样子啦?(它胖胖的、大大的,肚子里都是好吃的东西)。

二、幼儿尝试绘画,感知、了解绘画工具。

1、讨论学习印画毛毛虫的方法,幼儿示范,教师指导。

师:那我们今天来印画毛毛虫,请谁来帮忙啊?出示小布丁。

小布丁怎么来帮忙?谁来试试看啊。

指导语:小布丁在颜料盘里沾一下,还要在颜料盘里舔一舔。轻轻的印一下,够不够长啊?

师:毛毛虫好孤单啊!我们再给它找个好朋友。从哪里爬出来呢?

别忘了添上毛毛虫的眼睛、嘴巴、小脚。

要点:

(1)学习用印章画毛毛虫的身体,强调一节一节要连在一起。

(2)学习用棉签添画毛毛虫的眼睛、嘴、腿。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毛毛虫的身体要连在一起,小布丁沾过在颜料盘上舔一下。

三、作品评价。

指导语:你们喜欢哪条可爱的毛毛虫,它在干什么?

活动分析。

一、关于教材的选择。

毛毛虫是由《好饿的毛毛虫》绘本延伸出的一节美术活动。本次活动利用绘本中的图片让幼儿感知毛毛虫的外部特征和动态,巧妙地结合海绵印章小布丁,印出圆形的图案的特点,用小布丁印画、棉签添画的方法,让幼儿来进行玩色活动。一个个紧紧连接的圆形图案构成了毛毛虫的身体,无论是直的、弯的、胖的、瘦的都可以表现毛毛虫身体的各种动态。小小的黑点就成了毛毛虫的眼睛、鼻子、嘴巴、腿。幼儿在轻松的玩的游戏中,感受到创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二、关于活动的设计。

1、关于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纲要》中美术方面的教育目标的规定,从认知技能、行为方法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来设计活动的目标:

(1)通过图片欣赏,感知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和颜色。

(2)学习用印章印毛毛虫,用棉签画毛毛虫的眼睛、嘴、腿等。

(3)感受图书的有趣情节,体验印画的乐趣。

2、关于活动的过程。

首先,利用绘本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毛毛虫的颜色和外形特征,以及毛毛虫的各种动态形象。从而让幼儿知道毛毛虫的身体是长长地,有时直、有时弯,有时大、有时小。身体是紧紧的连在一起的。

其次,教师指导幼儿来示范毛毛虫的画法。让幼儿示范能帮助幼儿建立信心,知道自己也可以像示范的幼儿那样做到。幼儿示范了毛毛虫的创作手法后,教师指导、帮助幼儿拓展,鼓励幼儿多画几只毛毛虫,画出不同的形态。

再次,幼儿自由创作,教师提醒幼儿将身体紧紧的连在一起。并提示幼儿从不同方向创作不同的形态。

最后,对幼儿的作品从体态上进行评价,强调身体连在一起。

三、关于活动后的反思。

通过活动的具体开展,在活动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反思如下:

1、在活动的准备环节。

在选择作画纸时,本来是选择的宣纸。但是因为宣纸的颜色是白色,印过后宣纸会邹,就选用了包花纸。但是它的特性是吸水性不强,要将颜料调的较干一些。在小布丁考虑到干的海绵做的,会吸很多的颜料,就把小布丁弄潮可以减少颜料的吸收浪费,还可以让幼儿沾颜料时减轻操作难度。而在幼儿操作时,有的小布丁吸水太多,使得颜料变稀。印出的画水份太多,张贴在黑板上会有颜料留下来。下次活动时,可以每个小布丁检查一下,将水分捏掉。

2、在图片的观察引导环节。

《好饿的毛毛虫》在活动组织前已经让幼儿观察过绘本中的毛毛虫。幼儿的话比较多,我对每个幼儿的的话进行回应、解释,使得时间拖延。还没有学会掌握活动的节奏、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幼儿的各种回答。在引导幼儿认识、总结毛毛虫的特点时,在语言的组织上还欠缺,不知道该怎样引导幼儿,提示幼儿发现特点。另外,在幼儿回答问题时,有时强调举手,有时为了节省时间,让幼儿集体回答,幼儿回答在问题时直接说,有的幼儿一直不动嘴巴,显得比较混乱。

3、在幼儿的操作环节。

平时对于幼儿的'绘画活动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常规。为了指导每一个幼儿,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展现出绘画作品。我让先画好的幼儿先去拿小玩具玩,重点指导动手能力较弱、动作慢的幼儿。在这次活动中,收作品时,幼儿出现了因没有完成的作品而哭闹。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应养成良好的常规。

4、在对于作品的评价的环节。

评价时还不知道从那些点来帮助幼儿提升,只能强调创作中的要点。

本次活动还是很适合小班孩子的,活动效果也很好。活动注重的是孩子对用蔬菜印画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在活动中,我积极引导偶发事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抓住教育锲机,如示范印画时,颜料流下来了,老师立即强调不能把画好的画竖起来,因为颜料没干。这次活动注重的是幼儿对用蔬菜印画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活动中有四五个幼儿参与活动不太积极,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孩子的能力估计不足,细节考虑得不周全。比如孩子对于如何对画面进行布局还不清楚,在印花时习惯于将图案排成一排,画面单调了自然会影响他们活动的积极性,这时,我应该适当提醒他们,找空的地方印,尽量不要让图案排得那么整齐,这也是我在讲解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的。

幼儿园小班美术水印画《颜料宝宝做游戏》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用水印的方法表现美丽的画面,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

2、了解水的特性,体会玩水的快乐。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吸水的纸、不易吸水的纸、各种颜料。

2、幼儿有玩水的经历。

活动要点:

一、谈话导入。

1、夏天到了,小朋友最喜欢玩水了,你是怎么样玩水的?

2、哪次玩水最开心?“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幼儿回忆并讲述玩水的经历)。

二、师生共同玩水。

1、我们请颜料宝宝和我们一起玩水。

2、颜色宝宝先来了。(用厚厚的颜料在不吸水的画纸上,随意的画上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鼓励孩子不断换色)。

3、水宝宝也来了,它要和颜料宝宝一起玩。(用毛笔沾上水,把颜料拖出来)。

4、水宝宝和颜料宝宝玩的真高兴,我们帮他们拍照。(用吸水的纸,轻轻的覆盖在不吸水的纸上,稍等片刻,等颜料渗上来一副画就完成了。)。

三、交流分享。

1、说说颜色宝宝和水宝宝在玩什么游戏?

2、互相参观作品,你喜欢谁拍的照片?为什么?

活动提示:

1、此活动的纸张要求比较高。吸水纸要吸水快,又不容易破。

2、颜料要厚点,拖的毛笔要大一点。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小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泥工教学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幼儿喜爱。通过泥工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塑造物体形象的方法和技能,并能增强幼儿手的协调性、灵活性,促进其智力的发展。本学期以来我们在美术活动中以泥工为主,孩子们初步掌握了捏、团、搓、压等技能,学会了搓面条、团汤圆、包饺子、做胡萝卜、做棒棒糖等,在此基础上我还结合小班孩子爱动物的特点设计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蜗牛。

2、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点,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

3、初步激发孩子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橡皮泥、火柴若干,ppt课件,背景音乐、草地背景图。

活动重难点:

幼儿用搓、卷的技巧制作蜗牛壳的技巧。

活动过程:

(一)欣赏蜗牛图片,激起兴趣。

1、出示蜗牛身体图片——师:小朋友猜猜看,这是谁呀?

2、出示完整蜗牛图片。

师:那我们跟小蜗牛打个招呼吧:小蜗牛,你好呀!

师:我们来看看,小蜗牛它长什么样呢?

师总结:小蜗牛有细细长长的身体,一头大,一头小。长着长长的触角,背上还背着一座小房子呢。

(二)教师示范讲解。

示范讲解蜗牛背上“小房子”。

师: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呀?(请个别幼儿说)师带领幼儿一起空手练习:搓一搓,搓一搓呀搓成条,搓成条后卷一卷,紧紧卷成蜗牛小房子。!恩,小朋友呀真能干,现在拿起一团橡皮泥,一起来做蜗牛背上的小房子吧。幼儿集体操作:做“小房子”,教师巡回指导(结合儿歌制作)。

师:好,小朋友,房子做好了没呀,我们来看一看,谁的大,谁的小呀?为什么他的大,他的小呢?(个别幼儿回答)师总结:我们把房子打开来看一看(比较橡皮泥的长短)。秘密就藏在这里:原来呀,这个橡皮泥搓的细又长,房子就会变大哦。

示范讲解蜗牛的身体的制作师:我们做好了蜗牛的小房子,身体还没有呢,赶紧来做吧。我们现在要换一种橡皮泥的颜色了哦。蜗牛的身体是一头大一头小。“搓一搓呀搓成条,一头粗来一头细,蜗牛身体长又长”。用牙签来做小蜗牛头部的触角和眼睛师:看,现在,小蜗牛还缺了什么呀?幼儿:触角、眼睛。

师:对了,小蜗牛的触角可是很重要的,因为蜗牛的触角就好像盲人的拐杖,是用来触摸着走路的。小蜗牛在走路的时候呀,如果用触角接触到障碍物,就会立即转变前进的方向。触角怎么做呢,老师就请火柴棍来帮忙。拿起两根火柴棍,插在蜗牛的头上,做触角,还有眼睛。

1、教师和孩子一起制作蜗牛,注意用儿歌引导幼儿。

2、教师重点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四)展示作品。

幼儿送蜗牛宝宝回家(放在树叶上),渗透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

师:这么多的蜗牛宝宝出来散步已经很久了,有些累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吧。来,跟蜗牛宝宝说再见吧。

活动延伸:

自编故事:《小蜗牛去旅行》。

本次活动的成功在于老师相信孩子,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由于孩子在画自己的所想,所以作画时显得特别愉悦,也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产生了那么多的创意,我也受益匪浅,有的孩子的蜗牛形态我都没有想到。

小班美术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拓印画送给小兔子的礼物》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拓印的方法作画,体验不同工具材料绘画活动的乐趣。

2、能大胆运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拓印创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用拓印的方法作画,体验不同工具材料绘画活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能大胆运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拓印创作。

教学准备:

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蔬菜等、水粉颜料、纸张、小白兔音乐(入场)、摇篮曲(幼儿拓印时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景引入:小白兔听音乐入场。

(二)基本部分。

初步感受:

2、请幼儿猜想拓印出的.图示像什么?(是什么礼物)。

3、请小朋友看看这些礼物是用什么材料拓印出来的?

操作体验:

1、情景引入:小兔子拿着礼物向前走,一阵风吹来,把他的气球吹跑了,小兔子去追赶,急的都哭了。“这时大象看见了说:小兔子你别哭我用长鼻子帮你抓住气球,大象用长鼻子一抓没抓住。小猴子说没关系,我爬树帮你抓住气球,小猴子爬上树,也没抓住气球。小鸟说小兔子没关系,我飞着去帮你抓气球,可是小鸟也没抓住气球,气球越飞越远飘到天空中不见了。这时小兔子哭的更伤心了,大象、小猴子、小鸟一起说,小兔子你别难过,我们请小朋友给你再拓印一些其他的礼物,小兔子终于开心的笑了。

2、提问幼儿要帮小兔子拓印什么礼物?启发幼儿和别人说的不一样。

3、幼儿操作拓印,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幼儿可以和小伙伴协商换桌操作)。

(三)结束部分。

介绍作品并送给小兔子。

教学反思:

1、情景式教学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2、注重五大领域的整合。

3、体现指南中美术教育的核心: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

小班美术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拓印画送给小兔子的礼物》

目标:

1、初步了解纸版画,尝试用席子、树叶等进行拓印,体验用特殊工具创作所带来的乐趣;。

2、学习揉纸法的拓印方法;。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准备:

1、席子、插塑板、树叶等;。

2、记号笔、纸团、报纸、刷好颜色的纸。

过程:

(一)认识工具、了解方法,初步尝试拓印。

1、提问:介绍纸版画,及其组成,有那些工具?

2、“怎样将让版上的花纹跑到白纸上?”幼儿用报纸进行尝试(当心颜料滴下来)。

(二)学习揉纸法拓印。

1、直接制作底版用记号笔勾画形象;。

2、学习揉纸法的方法。

·介绍揉纸法:揉——卷——折叠——压平。

·画个形象剪下贴与地板。

·涂色印画。

3幼儿尝试制作,充分体验。

·引导幼儿发现颜料的.使用不能太多,压时不能太用力;。

·教师指导制作顺序、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出示作品,整理用具。

·整理用具。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小班美术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拓印画送给小兔子的礼物》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拓印的方法作画,体验不同工具材料绘画活动的乐趣。

2、能大胆运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拓印创作。

3、激发幼儿对拓印活动的兴趣。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拓印的方法作画,体验不同工具材料绘画活动的乐趣。

能大胆运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拓印创作。

教学准备:

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蔬菜等、水粉颜料、纸张、小白兔音乐(入场)、摇篮曲(幼儿拓印时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景引入:小白兔听音乐入场。

二、基本部分。

初步感受:

2、请幼儿猜想拓印出的图示像什么?(是什么礼物)。

3、请小朋友看看这些礼物是用什么材料拓印出来的?

操作体验:

1、情景引入:小兔子拿着礼物向前走,一阵风吹来,把他的气球吹跑了,小兔子去追赶,急的都哭了。这时大象看见了说:小兔子你别哭我用长鼻子帮你抓住气球,大象用长鼻子一抓没抓住。小猴子说没关系,我爬树帮你抓住气球,小猴子爬上树,也没抓住气球。小鸟说小兔子没关系,我飞着去帮你抓气球,可是小鸟也没抓住气球,气球越飞越远飘到天空中不见了。这时小兔子哭的更伤心了,大象、小猴子、小鸟一起说,小兔子你别难过,我们请小朋友给你再拓印一些其他的礼物,小兔子终于开心的笑了。

2、提问幼儿要帮小兔子拓印什么礼物?启发幼儿和别人说的不一样。

3、幼儿操作拓印,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幼儿可以和小伙伴协商换桌操作)。

三、结束部分。

介绍作品并送给小兔子。

活动反思:

1、情景式教学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2、注重五大领域的整合。

3、体现指南中美术教育的核心: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

小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

小班孩子年龄较小,认知发展水平有限,生活经验少,操作能力和中大班孩子有很大差异,往往对熟悉的事物感兴趣,在选材上我选择用孩子生活中熟悉的美术材料结合绘本故事来激发孩子的创作兴趣。本次活动,我采用孩子平常看到、用过的几种材料通过按压的方法来创作一幅爱跳舞的蒲公英色彩画。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蒲公英的外形特点,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尝试用拓印的方式表现蒲公英的造型,感知色彩的鲜亮与混合。

3、感受拓印作画的乐趣,发展幼儿美术创作力和表现力。

重点难点。

重点:用海绵拓印的方式表现一副蒲公英的色彩画。

难点:拓印中按压、旋转的方法。

活动准备。

1、蒲公英唯美图片;绘本故事《蒲公英》;实物蒲公英。

活动过程。

一、展示蒲公英唯美图片,再讲述绘本故事《蒲公英》导入,通过故事让孩子们产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蒲公英的外形特点后再看实物,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1、教师提问:蒲公英像什么?

2、小结:蒲公英是圆圆的,白色的,毛绒绒的,有细细长长绿色的茎。

三、教师示范讲解。

1、介绍展示操作材料,认知并说出色彩的名称。

2、师: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材料来创作爱跳舞的蒲公英,首先,我们每位小朋友拿一个圆形海绵在桌子上跟着老师模仿拓印动作,按一下转一转。(动作重复三次)。

3、教师示范:拿圆形海绵一边蘸一点点(语气轻声)蓝色(孩子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彩色),另一边蘸很多(语气加重)白色,在黑色卡纸上找到你喜欢的位置按一下再转一转,白色和蓝色混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圆圆的蒲公英啦!

4、请一位幼儿上来展示,重复教师示范动作拓印蒲公英。

5、师:蒲公英下面有一条茎,是什么样子呢?细细长长的?弯弯的?直直的?我们拿棉签蘸绿色颜料给每个蒲公英画上茎。

6、师:蒲公英画好了,你们看看漂亮吗?(再次拿出实物蒲公英请一位幼儿对蒲公英吹一下并观察)一阵风吹来了,蒲公英都跳起了舞,我们拿牙刷蘸一些稀释好的白色颜料大力的往蒲公英身上甩,出现很多点点,好像蒲公英飞起来在跳舞啦。

四、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事项:

1、提醒幼儿构图不可过多也不可太少。

2、提醒每位幼儿只能选一种彩色,感受色彩的混合。

3、巡回指导中提醒幼儿轻蘸颜料及量的控制和拓印动作。

五、展示作品并评价,肯定幼儿创作。

六、总结。

今天我们使用了海绵、棉签、牙刷等材料,通过按压、旋转、甩的一些技法来创作《爱跳舞的蒲公英》,下次我们发现其他圆圆的东西也可以尝试用圆形海绵通过按压、旋转来表现哦!

孩子们看到蒲公英图片时一脸茫然,有些说我见过有些问这是什么?后面我拿出实物蒲公英时孩子们兴奋不已说我玩过这个,吹一下会有毛毛的飞起来。在绘本故事中孩子们也了解到蒲公英是靠风来传播种子。孩子们对创作材料非常喜欢,在创作过程中,积极性很高,但是孩子们在蘸彩色和白色颜料的量一开始控制的不是非常好,导致混合后的颜色很浓,到身边一一指导后进步就很大,基本都能掌握蘸取颜料的量和按压旋转的技法。

幼儿园小班美术水印画《颜料宝宝做游戏》及教学反思

活动设想:

不论是国外儿童抽象、夸张的绘画手法,还是国内幼儿所创作的细致精美的装饰画,其共同之处是他们在色彩的运用上都是以红、黄、蓝等丰富夺目的颜色为主,画面整体明亮、鲜艳,给人以活泼跳跃分外醒目的感觉,这正是孩子们画画的主要特点,也是儿童画较之成人画不同之处。从孩子们五光十色、色彩斑斓的画面中,我们不难看出,儿童对周围事物天真而又充满热情的感受,反映了他们稚嫩而又大胆的想象力。一幅成功的儿童作品离不开色彩的装饰,没有了色彩,孩子们无法将自己眼中美丽的世界表现出来,因此,色彩运用较之其他绘画技能技巧更为重要,它是一切美术活动的基础。

儿童认识客观世界是从感知觉开始的。而色彩感知觉(即色觉)在视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小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来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对美的感受,从而激起表现的欲望。因此,根据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觉,对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活动准备:

针筒内装彩色颜色水(红黄蓝黑四色)、桌子四张、桌面铺上白色大铅画纸、纸上压上透明互桌垫、白色裁成约16开纸大小的铅画纸、圆筒状白纸。

活动目标:

1.体验用针筒挤压颜色水、细细的水柱洒向纸张留下彩色线网的乐趣。

2.发现颜色水交融产生的新奇变化,能根据颜色印痕进行联想与想象。

3.发现用手涂抹颜料产生的色彩变化,体验用手涂抹颜料的快乐。

活动流程:

一、趣味喷水。

1.教师出示针筒——内装彩色水的针筒:

提问:针筒有什么用?这些神奇的针筒有什么用?

2.教师挤压针筒,幼儿看细细的水柱洒向纸张留下的印痕。

提问:像什么?老师怎么把颜色水挤压出来的?要注意什么?

3.幼儿用针筒挤压颜色水,教师巡视指导。

重点提醒幼儿:(1)注意使用针筒的安全;

(2)注意把水洒向白色纸张范围之内;

(3)看看洒出的水留下的印痕像什么?

二、画面联想。

集体看完整的画面,引导幼儿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三、拍照游戏。

取一个圆筒照片纸,滚印一张彩色照片。

拿一张平版照片纸,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一块画面,印画—欣赏—联想。

四、色彩交融。

教师倡议幼儿用手在塑料垫上涂抹颜料,感受颜色交融产生的新奇变化,体验涂抹颜料的快乐!

延伸活动:寻找自己拍的照片,说说我的感觉?(像什么?变成了什么?让我想到了什么?)。

活动写照分享: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罗丹。

抓住每一次教育契机,从孩子最熟悉,最贴近的东西出发,让孩子感受到:美就在我身边。人生的最大财富莫过于“拥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灵、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孩子们对美的感知力是极强的,只有当他们懂得美,并能欣赏美的时候,他们的心灵就会得到陶冶,他们的情操会变得高尚,才会促使他们去创造美好的事物。在绘画教学活动中,我们更应该创造时机、给孩子欣赏感知的时间与空间。活动中,我留出的“一整段”的时间,让孩子们多角度的去欣赏、去想象„„这有效的激发激发了幼儿创作的欲望与灵感,为整个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玩转色彩享受快乐。

“玩色”游戏就是幼儿利用作画工具将颜色喷涂、拓印于物体上的游戏活动。本次活动我让幼儿以喷射、滚花、压印、涂抹、拓印等方式参与玩色,使他们始终用愉悦的心情保持游戏的心态和对玩色的浓厚兴趣。玩色过程中,鲜明的色彩变化又强化了幼儿天生的色彩敏感性,为今后美术素养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各种颜色组合变化产生的丰富的色彩画面,还激发了孩子们对画面的联想与想象。

画面中,每一个孩子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倾情与自己的创作——沉浸其间,全然不受身边围聚着那么多的老师的影响。可见这个活动是他们想玩、爱玩、乐玩的。

小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花瓶的不同造型、图案和色彩的美,能大胆表达自己的饿想法。

2、在和线玩游戏的过程中,能运用不同的色彩和线条装饰花瓶。

3、体验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画好的花瓶、颜料、毛笔、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瓶,感受花瓶独特的造型。

教师:“我带来了许多花瓶,看看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二、欣赏花瓶图案的丰富和色彩的鲜艳。

1、所有花瓶集中欣赏。

“选一个你喜欢的花瓶?和大家说一说。”

2、你发现花瓶上有哪些花纹?激发幼儿发现和想象各种线条造型。

依次重点欣赏五种线条宝宝的花瓶:

直线(横直线、横竖线、斜线)。

曲线(横折线、波浪线、弧线、卷曲线、螺旋线……)。

方格线。

圆点点。

3、适当徒手、动作进行练习和表现。

三、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1、出示画好的空花瓶,启发幼儿进行线条装饰。

教师:“今天我们就请好看的颜色和线条来打扮花瓶,线条宝宝可以是直直的,也可是弯弯的,可以横着走,也可以竖着走,还有的线宝宝去旅行,上下左右到处走,我们一起来给花瓶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2、教师:“画之前想一想,你想用什么样的线条宝宝进行装饰,装饰在花瓶的什么位置?”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用各种不同的线条,并把画面画满。

五、评价:

“你们看看,哪个花瓶的颜色和花纹最漂亮。”

“花瓶上用了哪些线条宝宝?”

幼儿园小班美术水印画《颜料宝宝做游戏》及教学反思

小班美术水印画《颜料宝宝做游戏》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体会玩水的快乐,用水印的方法表现美丽的画面,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美术水印画《颜料宝宝做游戏》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用水印的方法表现美丽的画面,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

2、了解水的特性,体会玩水的快乐。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1、吸水的纸、不易吸水的纸、各种颜料。

2、幼儿有玩水的经历。

活动要点:

一、谈话导入。

1、夏天到了,小朋友最喜欢玩水了,你是怎么样玩水的?

2、哪次玩水最开心?(幼儿回忆并讲述玩水的经历)。

二、师生共同玩水。

1、我们请颜料宝宝和我们一起玩水。

2、颜色宝宝先来了。(用厚厚的颜料在不吸水的画纸上,随意的画上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鼓励孩子不断换色)。

3、水宝宝也来了,它要和颜料宝宝一起玩。(用毛笔沾上水,把颜料拖出来)。

4、水宝宝和颜料宝宝玩的真高兴,我们帮他们拍照。(用吸水的纸,轻轻的覆盖在不吸水的纸上,稍等片刻,等颜料渗上来一副画就完成了。)。

三、交流分享。

1、说说颜色宝宝和水宝宝在玩什么游戏?

2、互相参观作品,你喜欢谁拍的照片?为什么?

活动提示:

1、此活动的纸张要求比较高。吸水纸要吸水快,又不容易破。

2、颜料要厚点,拖的毛笔要大一点。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本文扩展阅读:颜料是指能使物体染上颜色的物质。颜料有可溶性的和不可溶性的,有无机的和有机的区别。无机颜料一般是矿物性物质,人类很早就知道使用无机颜料,利用有色的土和矿石,在岩壁上作画和涂抹身体。有机颜料一般取自植物和海洋动物,如茜蓝、藤黄和古罗马从贝类中提炼的紫色。

小班美术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拓印画送给小兔子的礼物》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拓印的方法作画,体验不同工具材料绘画活动的乐趣。

2、能大胆运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拓印创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用拓印的方法作画,体验不同工具材料绘画活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能大胆运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拓印创作。

教学准备:

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蔬菜等、水粉颜料、纸张、小白兔音乐(入场)、摇篮曲(幼儿拓印时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景引入:小白兔听音乐入场。

(二)基本部分。

初步感受:

2、请幼儿猜想拓印出的图示像什么?(是什么礼物)。

3、请小朋友看看这些礼物是用什么材料拓印出来的?

操作体验:

1、情景引入:小兔子拿着礼物向前走,一阵风吹来,把他的气球吹跑了,小兔子去追赶,急的都哭了。这时大象看见了说:小兔子你别哭我用长鼻子帮你抓住气球,大象用长鼻子一抓没抓住。小猴子说没关系,我爬树帮你抓住气球,小猴子爬上树,也没抓住气球。小鸟说小兔子没关系,我飞着去帮你抓气球,可是小鸟也没抓住气球,气球越飞越远飘到天空中不见了。这时小兔子哭的更伤心了,大象、小猴子、小鸟一起说,小兔子你别难过,我们请小朋友给你再拓印一些其他的礼物,小兔子终于开心的笑了。

2、提问幼儿要帮小兔子拓印什么礼物?启发幼儿和别人说的不一样。

3、幼儿操作拓印,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幼儿可以和小伙伴协商换桌操作)。

(三)结束部分。

介绍作品并送给小兔子。

教学反思:

1、情景式教学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2、注重五大领域的整合。

《母与子》美术欣赏的教学反思

我一直觉得美术欣赏离孩子们比较遥远,美术欣赏的活动进行的也比较少,中班欣赏马蒂斯的《红色中的和谐》,当时孩子对于其中色彩的对比、线条的动静对比也能够初步理解、感受。本周又结合妇女节,我组织孩子们欣赏了《母与子》系列作品,效果也比较好,现在对本次活动分析如下:

1.活动环节设计符合幼儿学习心理学的特征。活动开始首先出示挂图《母与子》,引导幼儿观察,分析画面内容和蕴含的情感。鼓励幼儿说说画面中都有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他们在干什么?画面中是一个什么地方?然后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欣赏画面的感受,尝试将画面变成故事,充分理解画面所表达的生活情趣及妈妈和孩子之间温暖的情感。这样孩子们能比较好的投入到活动中来,对于作品的内容和寓意理解的比较好。

2.结合幼儿生活经验设计问题。在经过了上面的环节后,重点引导幼儿讨论:作品的名称为什么定为《母与子》?你联想到什么?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讲述自己和妈妈之间的故事。提问:妈妈是怎样为你吃饭的?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妈妈平时是一个怎样的妈妈?你想对他说什么?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做什么?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能够较好的.进行情感教育。

3.活动延伸不是太充分。活动设计的延伸部分是请幼儿将自己与妈妈“的故事”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幼儿在幼儿园绘画,而是把这一环节带到家中进行,对于孩子的绘画效果没有掌握。

总的来说,活动效果不错,所以对于幼儿来讲进行合适的美术欣赏活动,对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表现美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尽量安排此类的活动,让幼儿有更广泛的美术体验!

美术欣赏课教学反思

学习新课程以来,提高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为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近五年来我一直担任美术教学工作,虽说不是专业出身,但对美术莫名的喜爱,促使我不断地学习并吸取美术理论知识的精华。探究美术给学生带来的乐趣,如何使他们在课堂上感到轻松愉快,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

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连续担任两级课题班的美术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除向闫老师、刘波老师请教学习外,和同事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利用假期再外学习,在教学中不断累积经验。力尽自己的课堂达到最完美的效果,但在完美中总带有一点瑕疵。

带着这样的一个问题我反思了很久。“为什么普通班与课题班的美术作业有差距?”是我的问题、是班级管理的问题、是家庭问题还是其他的。记得上《大树的故事》这一课时,我还是跟往常一样,面带微笑精神饱满的走进二年级四班教室,使尽我全身的功力磨破嘴皮上完了这节课。当时我心想这节课播种的这么好,学生的兴趣又这么浓厚,下节课肯定能来个大丰收。等到第二节课我迫不及待的来收果子时,却让我大失所望。结果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带美术本,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虽说画了,但大多数学生没能表现出大树的基本结构,更谈不上有趣。怎么回事?我来不及思考。同样又给二五班也上了这节课,只是加上了丰富有趣的多媒体课件的欣赏,我只做简单的引导,轻松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效果却尽如人意。这时,我却高兴不起来。后来跟同事谈起了这件事,她们和我一起分析: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使学生热爱学习。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我觉得最关键还是要丰富学生的视觉艺术,不只是说说而已,让学生凭空想象,那么就需要我们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更需要学校的支持。

在思索中我慢慢的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教学思路。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反过来,通过美术欣赏艺术能提高学生对美术课其他内容的学习兴趣。

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许多物体都含有圆形的结构。

2、能以圆形为载体,运用添画的形式表现物体。

3、激发有初步观察周围环境的意识。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直径为3—4厘米的各色圆形纸片若干。圆形物体若干投放到教室的各个角落。每名幼儿一张长约28厘米分为3色3格的卡纸(分为天空,海洋,草地的卡纸)。油画棒。固体胶棒。

活动过程:

一、出示圆形宝宝。

1、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东西是圆形的?

3、你们还见过那些东西是圆形的?

二、说说图形宝宝像什么。

胡老师手里的这张图形宝宝可是一个神奇的图形宝宝,它可是会变魔术的,你们觉得它像什么它就能变成什么。

1、教师示范。

如:教师拿出红色的圆形宝宝。请幼儿说说它像什么,教师进行粘贴添画。

教师拿出绿色的图形宝宝。请幼儿说说它像什么,教师进行粘贴添画。

教师拿出黄色的图形宝宝。请幼儿说说它像什么,教师进行粘贴添画。等等。

三、创设环境。

图形宝宝还可以变成许多东西呢,现在它要带上它的好朋友去旅行了把他们的魔术表演给全世界的小朋友们看。

1、出示3色卡纸。

图形宝宝要飞过天空,趟过海洋,跑过草地。

2、幼儿想象。

你觉得图形宝宝飞到天空或变成什么?

圆形宝宝趟过海洋会变成什么?

圆形宝宝跑过草地又会变成什么?

小朋友可真聪明,现在圆形宝宝需要小二班的小朋友们挥动起你们的魔法棒(油画棒)来帮助他们变形呢。

四、幼儿自由选择各色圆形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圆形宝宝大舞台(作品展)。

延伸活动:

幼儿熟悉添画以后教师可以添加三角形正方形等,也可以指导幼儿用两种图形来变形。

圆形是孩子们最早认识的图形,而且圆形是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出现的最多的图形,如:玩具,棒棒糖,圆椅,奶粉罐等。所以圆形是比较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的。

比较容易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但是有一部的孩子的思维想象还是带有局限性的,因此我利用了孩子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心理,创设了圆宝宝去旅行的场景为孩子们设定了环境如天空,海洋,草地等,为孩子们的想象提供了线索,同时也具有了情景创设的意味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点。

美术欣赏课教学反思

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反思崔洪山的工作室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反思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反思。

1、教师要提高对欣赏课的认识,教师首先要对作品有一个较全面深刻地理解。

另外在欣赏的方法手段、教具的使用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教师也要心中有数。

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佳。

2、欣赏时要有重点,有些作品以艺术特色、绘画技法欣赏为主,像风景画、肖像画,而有的在艺术特色欣赏的同时更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学习领会,《雪中猎人》、《蒙娜丽莎》等,此外在选材上也要有主有次,教师要把欣赏的重点放在那些有代表性的、风格独特的名作上,以加深学生对著名作品的印象。

3、欣赏的内容不可过深,超出了学生欣赏能力的东西,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要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如某一点某一处的用色、线条、构图、明暗等。

4、欣赏的手段要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避免教师空洞枯燥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干巴巴听的现象。可以采用故事、提问、讨论、观察、悬念等多种形式,还要充分发挥幻灯、挂图、录像、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法,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乐学、想听、爱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5、欣赏的时间不可过长,内容过多过滥,学生会厌倦,教师可以把欣赏教学穿插于平时教学之中,使欣赏与传授技能相结合。

小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

《小鱼吐泡泡》是小班主题活动《图形宝宝》中的一次美术活动。在这次美术活动中,我们一改以往用单一的蜡笔作画的风格,让幼儿运用多种材料来进行美术活动。孩子们对于本次活动兴趣盎然,最后的作品呈现效果也不错。课后,我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如下反思:

本节课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主题活动《图形宝宝》,我们引导幼儿采用瓶盖印画的方法,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一个个废旧的瓶盖当作印章,蘸上颜料,印出一个个圆圆的,色彩鲜艳的泡泡,这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在这过程中,幼儿不仅学习了一种新的绘画方式,也对颜色和形状进行了一次着重的感知,从中感受到美术的快乐!

在讲解操作环节时,我首先请了两个孩子来示范怎样用瓶盖印画,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利用儿歌化的语言进行了讲解示范,并鼓励全体幼儿一起徒手和老师一起边说边做动作:蘸一蘸,压一压,拿起来,吐出一个圆泡泡。

在活动过程中,我给每个孩子提供了红、黄、蓝三种颜色。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玩色的机会并不多。在印章画过程中,当孩子想换一种颜色进行是需要用抹布擦去,这个操作过程对于孩子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于是,我对操作注意事项交待得特别仔细:每组小朋友都有一个颜料盒,选你自己喜欢的颜色用瓶盖进行印画,印的时候要用点力,每次只能蘸一种颜色,换颜色的时候要用抹布将瓶盖上的颜色擦干净,才能换别的颜色宝宝,注意要保持画面的整洁。

1、我对活动的主体性把握不够。因为害怕孩子出现混乱的场面,所以我控制了孩子玩色的时间。操作前要求讲得太多了。应该去除一些多余的环节,把印画的环节加强,使活动变得更为简单,更满足孩子的需要。

2、在活动中部分孩子们不在乎给小鱼吐泡泡,而是注重用抹布擦拭瓶盖上的颜料;部分幼儿注重换颜色、换瓶盖,不去关注画面的整洁性和整体性。我想这是因为类似这样玩色活动孩子尝试较少,他们对颜料和印章很感兴趣,但兴趣点在玩色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或者美术活动中多尝试这样的方式方法,让孩子自由玩色,充分玩色,再进行这样有规律的印色活动,加上教师的方法指导,这样或许就不会出现孩子乱玩色的情况了。

3、本次印画大多数孩子只关注了用不同的颜色和不同大小的瓶盖进行印画,画面比较单一。教师可以对能力强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提升,引导幼儿观察泡泡不同的组合方式,在创作时,可以进行重叠、聚合、分散的组合尝试,相信这样的画面效果会更加生动。

小班反思美术教学反思

在绘画太阳的光芒时,围着太阳一圈画光芒成为幼儿的技巧难点。如何支持他们围着太阳画出好看的图形呢?这时,教师采用了设问质疑法,当幼儿发现教师不好画时,教师没有直接给出解决的方法,而是引导幼儿讨论,思考出新方法——转动画纸绘画。

美术欣赏课教学反思

中学美术欣赏课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还能让学生正确认识美学观。但想上好美术欣赏课,让学生对欣赏课感兴趣,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一直是我们美术老师研究的内容。我在平常的教学中也尝试了很多教学方法,比如小组讨论、课前学生收集资料、用文字形式谈谈作品感受等。虽然课堂效果比较好,但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慢慢的进行摸索。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特别是在跨入新世纪,接受新教材后感觉上课越来越难,对美术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应该说,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而这,与我对美术课美术教师的期望正好吻合。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思考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春天的畅想》这一创作课里,教具是教师的范画,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准备了幻灯片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及各种形式的作品让同学们欣赏、学习并感受春天的美好和一些作品的特点,为学生进行创作绘画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课堂教学当然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学生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人合作完成,同学们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学生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学生的个性,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

思考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大人看孩子的画往往摇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孩子们的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学生喜欢色彩,有的学生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学生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作业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画中闪光的东西。

课程标准是新的,学生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