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心得体会(模板14篇)

小编:BW笔侠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领悟到的宝贵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类似的问题或情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学生写的真实心得体会,其中有很多有趣和感人的故事。

信息时代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世纪之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所指出的,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这些新技术正在我们眼前引起一场真正的革命,这场革命既影响着与生产和工作有关的活动,又影响着与教学和培训有关的活动。的确,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更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看不到现代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对象、变革教学方式提供的物质支撑,就很难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发展服务就很难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体现人类技术进步的成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无法回避信息化的巨大冲击,而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对其旧有角色的挑战,信息时代呼唤着教师角色的转换,其信息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成为转换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的信息素养正在成为教师素质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使其能较好的进行信息时代的角色转换,成为当前教育界的一大课题。

伴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知识爆炸”时期的到来,过去对于书本知识的热衷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必然导致重复训练,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无法培养出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新人。教育发展到今天,许许多多的人越来越感到无法适应新事物、新变化。因此,人类不但要与过去的时代告别,而且在信息时代还要扮演新的角色,即从消极接受的被奴役者变为独立自主的创造者,从适应未来,复制未来的智者更为驾驭未来的先导者,为此,创新教育应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第一,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指教育应面向未来,在信息日益增多,知识迅速更新的网络时代,培养适应能力、创造能力的现代化人才。第二,教育内容信息化。信息时代,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变为由声音、图像、文本等构成的动态的教材,并且通过互联网,使教育内容信息化。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形象生动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并对信息有意识、有目的地应用与归类,整合加工成真正的知识。第三,学习方式自主化。信息时代的学习,应是一种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性、依赖性变为独立性、统一方式变为学生学习的独特性、间接经验通过参与变为直接体验中“要我学”切实转变为“我要学”。第四,师生交往平等化,信息时代是一个普遍交往、平等交往的时代。在师生教学交往中,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的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

信息时代,教师的社会地位、身份等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教师的理念要更新,原有的不适应信息时代的角色不断要被解构、被消除、被更换,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这种转变,是让教师改变原先的拥有知识和权威者的形象,而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师已不再是“讲坛上的圣人”,不再是“先学先知”之师和信息的权威拥有者甚至惟一的传播者。网络四通八达的信息源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广泛途径,这就使教师的“讲”必定大为减少,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信息体系,充当促进者角色,教师的职能也将由“教”转变为“导”,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推动学生不断地开拓创新、发展自己。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活动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可以说,“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上彼此分离的,教师成了课程的机械执行者,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信息时代,新课程的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学校渐渐地不再只是社区中的一座“象牙塔”而与社区生活毫无联系,而且广泛地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另一方面社区也为学校提供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教师的角色是开发型的,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

三、如何帮助教师实现角色转换。

面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挑战,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问题,都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纲要》第十一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第一,转变教师的观念和态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面对新的教育技术,教师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观念,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发挥不了作用,首先要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人才观。要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使他们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认识。应让教师认识到,教师是新的教育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它的出现,为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契机,如果不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其次,教师对新技术的态度影响到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师角色的转换。由于缺乏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培训,不了解它们在教育中的作用,一些教师满足于传统的“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电化教学手段,存在种种不良的态度,不利于教师角色的转换。因此,教师应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对新技术既要防止技术至上主义,又避免陷入技术无用论(技术害怕论)的泥沆,对新的教育技术不回避、不排斥,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自觉自愿地运用教育技术。

第二,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

目前,我国不少学校存在设备不足、陈旧落后的情况,阻碍着新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步伐。中小学充足而配置合理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及面向中小学教学和学习的丰富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是实现信息技术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需的物质基础,为教师实现角色的转换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第三,对教师进行培训。

近年来,不少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添置了不少现代化教育技术设施,但多不能充分利用,甚至闲置不用,“锁在深闺人未识”。重要原因在于教师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受到专门的培训,通过在职培训教师以一个“要我改”的被动角色成为一个积极参与的“我自己要改”的主动角色,尽快帮助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通过培训,使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参与到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队伍中,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自行开发符合教学规律的cai软件。

第四,学校行政领导的支持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学校行政领导应对新技术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鼓励教师在课堂中应用技术,参与在职教师培训方案的实施。为实验新的教学手段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经费。同时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从而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一种教育科研风气浓厚的氛围,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技术教育。

四、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与帮助教师实现信息时代下角色的转换是一致的,要实现角色的顺利转换,必须提高教师信息素养,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必然促成其角色的转换。信息素养是美国信息产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在1974年提出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信息化社会教师的信息素养具体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忽视了教师素质结构中信息素养的培养,导致我国教师队伍信息素养低,信息意识弱,信息敏感度低,对现代化教育技术掌握不够,甚至有不适应我不去适应现代教学。因此,教师信息素养培养除了教育培训机构的学进修和短期集中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进修活动外,还应大力推进学校组织的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活动的校本培训,主要有: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观察等。

管好学校,校长是中心人物;教好学生,教师是中心人物。学校没有教师,就谈不上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学校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就谈不上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改革就无从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有助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在信息化时代,是全民素质提高的可靠保障和前提之一,因此,应该充分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当然,教师的信息素养上一个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而其内容不断变化的概念,因此,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是一个其内容不断发生变化的工作,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我们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内容和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漆权《创新与创新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3]《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培养中学生的素养心得体会

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素养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践中,许多中学教师仅仅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素养的培养。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认为,培养学生的素养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分享我在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素养的心得与体会。

段落二:了解学生特点。

了解学生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基础。通过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和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我的教学中,我注重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素养。例如,对于喜欢思考的学生,我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对于腼腆的学生,我以身作则,为他们树立榜样。

创造力是培养学生素养的关键一环。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既可以在教育中传授课程知识,也可以通过开展校外活动来实现。比如在数学上,我总是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不断地挑战自我,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在开展创新探究课程时,我为学生提供搭建平台,通过自主思考,自由发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的热情。

在培育学生的素养中,人文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以文化素养为例,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了解当代国际社会,学习不同文化的背景知识,培养跨文化的认知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我会在每逢重要节日时,安排校内活动宣传节日知识,以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引起学生对其他文化的兴趣和想象力。

思想素养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个人素质,包括价值观、个人情感、社交能力、自主意识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应该充分体现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在班级管理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开展班级会议和班级议事,建立让学生尽情表达的学习氛围,真正实现学生自我发展。

结论:

总之,素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目标。在教育中,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素养,以人为本,通过不断创新和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的素养得到全方位的发展。相信通过我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提高,他们将成为更完美更成熟的个体,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把数学教学和数学应用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许多人认为,数学在生活中没有任何用处。事实上,数学的应用在生活中是常见的。旧教材可能与生活实际联系不是很紧密,但新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例如:平面图形的镶嵌、三角形的稳定性、平面直角坐标系等在生活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尽量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真正有用途的。

重视最基础的知识,使学生易于接近数学。

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之中,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我们教师不能一开始就设置些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来吓唬学生,让学生产生畏惧、谈“虎”色变的感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最基本的、最易于学生接受的题型和例子入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产生乐趣,在问题解决后产生成功的喜悦,从而让学生愿意并乐于接近数学。

把知识传授与数学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动口、动脑,参与课堂教学。尤其是让学生动手演算、操作,参与包括探索、发现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把问题解决的最关键处或最后阶段留给学生,让学生说出或作出结论、结果,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来自于自己的努力,从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先做人,后求知。所以教师要用心备学生。想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必须先了解你的学生离具备核心素养还差多少。目前很多教师的体验,都是用心备课,做好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心,轮带几届学生,基本都是同样的授课模式。教师备好课不容易,教好课更不容易。我们也许应该改变思路,在以人为本的课堂,备好学生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如果接手一个新班级,了解学生的性格、家庭及学习情况至关重要。在数学学习方面,可以从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对学生做初步评价,对某方面表现突出或者欠缺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在了解学生的途径中,可以以谈话的方式开展调查,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或者偏见需要正确的引导,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不排斥这门学科,慢慢地产生兴趣。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很重要,也是核心素养中的实践创新和科学精神的载体。每个老师应以人文关怀为起点,让学生健康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二、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和质疑的能力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预习的习惯,课前准备的习惯,主动发言的习惯,集中精力听课的习惯,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认真审题和验算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勤于动手、团结协作的习惯,归纳总结反思的习惯等。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学生本人是主体,家庭环境和学校氛围是影响因素,所以做好家校合作是关键,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共同协作,保持交流探讨,才能助力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三、加强数学课堂的实践活动。

数学学科的实践性很强,计算也具有很强的周密性,解决数学问题也需要严格的程序性。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布置课外练习时,应多提供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的漏洞,进而给予准确的指导。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多安排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要善于帮助别人,也要善于向别人学习,通过协作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思考问题、验证事实、解决矛盾等方面不断完善,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科学建构。下面列举几个教学实例:

此类型题是有多余条件的减法问题,让一年级学生去甄别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排除多余条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习题讲解时,教师可以先做一个情景安排,如安排20个学生为一组,本组学生再安排14人到教室外活动玩捉迷藏游戏,在室外活动的学生有6人在外面,其他学生藏起来。通过游戏体验,每个学生有固定的角色,游戏结束再回到课堂来解答这个问题,就相对容易很多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很清晰地找出多余条件,是“我们班一共有20人”。这是数学逻辑思维的初步培养,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全面思考能力。对低段学生来说,通过游戏方式引导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也是效果显著的。

四、帮助学生制作“错题集”

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数学学科中非常重要,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学会学习能力的必备素质。教师首先应该组织学生学会整理错题,同时高度重视学生错题集的使用,每学期安排几次全体学生的错题集展览。在数学学习中,通过错题集来提醒自己注意一些小毛病,或者积累一些解题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题集的具体选题范围如下:尚未理解、掌握的习题;特别易错的习题;难记题;教师指定的典型例题,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应在其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补充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培养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正确的心理素质很有作用的习题。总之,选题量不一定要多,选题要尽量具有代表性。在整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先抄题目,留下足够的空间解题和注释。注释上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解题关键、原则、方法等。学生在整理错题集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纰漏和困难,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同时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后,逐渐形成独立思考、思维缜密、不畏困难、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科学精神,在文化基础的积累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会学习的自主发展能力。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一些不良习惯,树立一种正确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意识到:做好、用好错题集是自主学习的迫切需要。

当前时期,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要求学生具备比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只有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够处理好一切难题,才能够在社会中求得发展和进步。

一、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可以说,思考的过程融合了非智力要素和智力要素的互相影响,该过程的特点是复杂化、系统化。因此,缺少思考的热情会导致思考过程的低效化、繁重化沉闷化,从而难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不但应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还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只有让学生产生强烈和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才可以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主动性。鉴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可以一味地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工作,而需要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像是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生活情境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趣味教学模式等等。

如此一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参与中思考。

思考和疑问是开启知识宝库和理想大门的金钥匙,因而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是主导和中心环节,教师会为学生十分透彻、详尽、认真地讲解所有的知识点,这好比是一点一点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缺少,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上就形成依赖心理,不会思考和不知道思考。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懂得提问艺术的应用,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与学习欲望,从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认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倘若教师直接地为学生讲解长方形跟正方形的特点,那么会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从而使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丧失。

鉴于此,教师能够认真地设计提问,通过问题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像是教师能够提出下面的一些问题提让学生思考:请你数数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角、边各有多少个?请你量量正方形和长方形每一个角的度数和每一条边的长度?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心理和情感联想,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能够让学生独立地思考这些问题。

并且,学生通过自主地思考、发现、探究,能够获得一些结论,尽管学生获得的结论并非完善或准确,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并非消极和被动接受知识,而且是在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究中建构新知识。

三、启发学生质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提问学生,进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固然重要。然而,要想真正实现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指导学生不断地质疑,即在通过质疑独立思考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注重设计提问,而且应注重给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激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勇于质疑。如此一来,才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从而进行创新性的认识活动,最终切实把握思考问题的技巧和方法。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时候,能够发现有的学生在一开始测量和计算三角形内角和之后,发现是179度。

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求学生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当教师明确了他们是在质疑教师和其它同学测量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之后,就可以这样做:一是解释这是测量误差导致的结果;二是让学生通过“折一拼”的方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向内折,会拼成一个平角。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教师需要把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板拼成一个长方形,再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内角和的一半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被激发,从而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调动学生的思考兴趣、在提问教学中激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质疑问题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分析问题,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数学教学的目标,以前是“双基教学”,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后来又加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在又将“双基”细化、强化为数学素养,特别关注是在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次次改革,使目标更进步、更人性化。因为数学是每一个孩子从求学开始都必须要学习的主课,我们教给孩子们的不应只是冰冷的数学知识,也不单是为高考,更重要是要教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去思考问题,要终生收益。

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呢?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通俗的说,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或者说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以及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地表达的意识与能力。

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在数学的产生、发展、应用的过程中。对于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验,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命题、方法和体系,通过抽象概括,把握事物的数学本质,逐渐养成一般性思考问题的习惯,并能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主动运用数学抽象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基本保证,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维品质。对于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然后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表述和论证,形成有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增强数学交流能力。

数学模型构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是数学应用的重要形式。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手段。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够针对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求解模型,从而提升应用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直观想象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探索和形成论证思路、进行逻辑推理、构建抽象结构的思维基础。直观想象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发展学生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增强运用图形和空间想象思考问题的意识,提升数形结合的能力,感悟事物的本质,培养创新思维。

数学运算是数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演绎推理的一种形式,是得到数学结果的重要手段。数学运算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础。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提高数学运算能力;能有效借助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通过运算促进数学思维发展,养成程序化思考问题的习惯;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数据分析是大数据时代数学应用的主要方法,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提升数据处理的能力,增强基于数据表达现实问题的意识,养成通过数据思考问题的习惯,积累依托数据探索事物本质、关联和规律的活动经验。

数学核心素养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思维产物,它是高于数学知识的思维方法。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培养并提升核心素养,不能依赖模仿、记忆,更需要理解、感悟,需要主动、自觉,将“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下面对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谈几点认识:

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在数学课程目标中,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数学核心素养教学中关注的重点。学生面对问题化的学习内容,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操作实验、现象观察、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不仅经历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以及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而且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到数学思想方法,切实体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在教学中要合理创设情境。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提供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主探究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学生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有助于他们在数学知识与其应用之间建立即时联系。如果能把教学中的数学知识根植于情境中,将更有利于学生找到知识学习的意义,进而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适当增加数学史与数学建模的教学。数学教学应当是以知识为核心的文化教学,是数学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活动。数学史与数学建模的教学,对老师的数学素养提出了较大的挑战,需要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多思考,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没有这方面的积累,数学文化与数学建模的教育不可能真正有效。

四、要加强对学生的“会学”指导。“会学数学”应包括:阅读理解、质疑提问、梳理总结、表达交流。如:数学阅读理解,需要清楚数学语言由数学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组成,它的特点是准确、清晰、简洁,数学阅读就要会读“数学普通话”“符号”“图形(表格)”。而数学符号、图形又是一个系统,彼此联系,学生不能很快习惯,需要指导。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数学的灵魂,“会学”要以思维为基础,能力提升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作为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数学素养,特别是数学核心素养,关注数学内容、数学教学理论、数学教学实践与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有效的给学生提供能够脱颖而出的条件。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对中学生来说已成为一个生动而富有挑战性的概念。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使学生全面正确了解信息技术文化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信息技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延伸和拓展,信息素养又是传承信息文化的主要载体。一个人的信息能力是其信息素养的核心,如果能提高人的信息素养也就培养了人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使之具有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申、创造新信息。

信息素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例如:组织学生到银行、税务、机关、工厂等参观,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计算机应用无处不在;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正确地使用、发布网上信息,增强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使他们能够在信息的海洋中正确把舵,避免青少年利用计算机犯罪。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教育技术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行为模式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方法也是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内容。所以,要对中小教师进行教育技术的全员培训,提升中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教师集体的信息素养状况对学生的信息意识的启发和学习热情有直接的影响。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关键在于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教师队伍。

教师只有在计算机教学中,通过言传身教,执著追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对教学工作的信息技术领域有全面地认识和恰当的把握,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会让学生深受感染,热爱信息技术,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必由之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处于一个高速淘汰与高速发展的双重状态。如何在中学阶段为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学到终生受益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在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上要突出两点:

1、“基础性”,向学生。

介绍信。

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大致工作原理、windows的基本操作、键盘及鼠标的使用、网络技术等相对稳定的基础知识。

2、“迁移性”,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例如:键盘、鼠标、窗口、网上搜索等等这些操作不管在什么系统中或在不同的软件版本中,操作都是一样的,不会因系统的改变或者软件的升级而淘汰,所以,这些知识具有较强的迁移性,是学生要掌握的内容。而有些学校在介绍键盘时,指法没讲;没有讲解windows的窗口、对话框、图标等基本操作,而大讲office的功能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错误的。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教育,从根本上讲其实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通过授予教育者以历史知识,使其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通过历史的濡染与涵化,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学会做人。

“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高在实际历史教学中可以分成两个层次:初级目的就是要利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对学生的行为举止、话语言谈和道德情操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求真、求美、求善的人文理念;终极目标则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建立健全完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从而使其成为视野开阔,富有综合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达到以上目标在培养人文素养上可以采取几下措施:

1、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到教学目标的首位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教育比多掌握一些具体的历史知识更为重要。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只要没有阅读障碍,如果他有学习历史的心理需求,一生中随时可学,而青少年时期正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施教者必须把握良机。因此,我们的历史教学目标设计首先确定的不是知识目标,而应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以上多角度的渲染,使整堂课浸润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之中,达到情感、知识、思想、能力教育合一的效果。

2、教学过程运作注意呵护和发展学生多元智慧

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的,教师的任务不是“主导”、“主宰”,而是指导与纠错,旨在让学生主动去实践,在不断纠错中日益成熟起来。青少年的天性大都喜欢探险和创造,如同三岁幼童走路,平坦大路他不走,偏要踩马路崖子,偏要踏排水井盖。学生不喜欢现成的东西,而喜欢自己去体验、去获取,因为现成的东西只有一种,而体验却千种万样。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扬和保护学生的这种探索与创造的天性和智慧,要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甚至提出一些怪问题。不同的意见是学生亲身体验所得,所谓“怪问题”则是学生思维活跃、童心袒露的表现;是学生对生活的已有认识和经验在学习上的智慧闪光。面对这些“怪问题”教师有时很难正面回答,但不去拒而斥之本身就是一种回答,因为它给学生提供了一条思考探索的途径,而斥责学生不同意见则是忽视学生真实体验、抹杀学生智慧的蠢举,其结果是不能激发学生对探求知识的责任感,不能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主动的力量,这样的教学活动就与合乎人性的'要求和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相悖而驰。

3、建构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也要从促进学生的发展出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人格完善创造条件。历史教学的效果不仅仅体现在学生记住了多少知识点,更体现在他们是否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存在,是否在历史的塑像前悟到了历史认识,获得了主体化的历史;体现在学生面对感性的历史能否体验到一种历史情怀。缘此,历史教学的评价,不单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的评价,而且要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感态度等学习目标达到的程度进行综合性、发展性的评价。

撰写历史考察报告或小论文等。摆脱过去单一以考试为形式,以分数高低为衡量标准的模式,实现由终结性鉴定转向发展性评价。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由此观之,语文素养之于语文和学生的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体会。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深入思考,甚至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所以在教学中要变换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避免单调地较长时间地从事一项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搞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有乐趣,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民主的氛围,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人文关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不断唤醒学生蛰伏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我;师生的交往活动也应当充满尊重、宽容与关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欣赏课文,领略课文中作者流露的真情实感。

三、开发语文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和体验生活,在扩展阅读中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充分把握好课堂资源外,更要开发课外语文学习资源。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因此学习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应该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习渠道,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课外资源,如课外书籍、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以让学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与启迪。

四、在生活中积累、感悟、体验。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把握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加强课堂与生活的沟通。在生活中去积累、感悟、体验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五、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好习惯的养成将让孩子终生受益。如预习、及时复习、读书、背诵、写日记等习惯,是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的前提。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语文能力体现的载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通过语文时间活动来进行提升。组织学生还开主题队会;办语文手抄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让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充分认识到语文素养是教学的核心。我们只有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对学生终生发展负责,对国家未来负责。

本人,大学专科学历,高级教师,中共-党员。七十年代末,踏上教坛,一直辛勤耕耘在农村教育这片沃土上,足迹遍布新田镇山山水水,担任村完小教导主任, 校长,本人曾多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和奖励。总之,荣誉只能说明过去,而今迈步从头越,本人将一如既往的以火一样的热情,投身于小学教育教学,钻研新课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力求让孩子的心灵涌动创造的激情,让生命的原野盛开着智慧的花朵,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我只一支拙笔,妄写五味人生,千时百日磨砺,但留一抹沉香。”

语文的能力无外乎听、说、读、写,本着这一点,只要同学们持之以恒的坚持按照以下的方法去做,多读、多写、多听、多练,多记、多问,抓住一个“勤”字,围绕一个“思”字,积累学问,灵活创新,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语文的成绩,提高语文素养必将指日可待。

一、 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文字是语言的材料,见到“生字词”就要想起小、字典这位无声的老师,在他的帮助下做到会读、会写、会解释、会运用。不等、不靠、不放、不模棱两可。

二、 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人靠衣裳马靠鞍”,书写是语文的脸面,字如其人,好的卷面令人赏心悦目,差的卷面叫人残不忍睹,将直接严重影响语文成绩,阻碍人际交往。平时就要积极练习书法(先练楷书,后练行书),做到书写认真、工整,美观,“字字入心”,不写错字,不写别字,不写繁体字(书法创作时除外),不忽视标点,不乱涂乱画,不潦草应付。

三、 养成积累运用的习惯

积累运用基础知识是阅读、作文的一大前提,必须高度重视。在课堂、课下善于搜集整理老师讲授的或各种课外书,练习题中的语文知识,包括成语运用、词语辨析、语法修辞、典型病句、标点用法、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文言词语及句式等。牢记于心,并将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句子仿写、排列句序、连贯句意、语言交际、阅读、写作中。

四、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课外书刊是语文学习的翅膀,自有多读才能自由翱翔于语文的天空。应做到一日不能无书,见到课外书刊就如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要博览众长,博闻强志,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不看不健康的书籍,不只一味蜻蜓点水,不求甚解。

五、 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思考是语文学习的灵魂,读书笔记是整理思想、收获语文的工具。品评美文佳段,感悟思想火花,做到深入、实用、不浮漂、不半途而废。

六、 养成做文摘的习惯

好词妙句如星如玉般散布于各处,做文摘好比是采星摘玉,沙里淘金积少成多,必然会大有收获。一篇文章可能影响我们一生的思想,一段佳句可能令我们的表达妙笔生花,一首歌、一个笑话、一个故事、一副对联、一个歇后语、一个谜语、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描写、一段名言……像一朵朵鲜花开在我们的语文乐园。语文课本、课外书刊、广告电视、别人口中等都可能成为我们做文摘的来源。可摘写,可复印、可剪贴。“不动笔墨不读书”,拿起你的笔来,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吧!

七、 养成高声朗读的习惯

朗读是形成语感的重要手段。只要情况允许就要出声朗读,在朗读中理解意思,体味感情,加深感受,加强记忆。朗读时应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顺畅无误、声情并茂。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别字、不崩字、不吞吞吐吐、不平淡无味。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浅谈学生科学素养培养集合

科学素质的培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凸现出来,成为了课改的一大亮点。在科学课程改革实践中,要抓住这个机遇,在传授基础知识与训练基本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训练和培养。培养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培养科学知识与技能,培养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从不同侧面构成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师要把过去传授式教育变为指导式教育,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任务、过程、方法、步骤等,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可以通过自学或互助学习,难度较大的知识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着思考、讨论,然后教师再从中做适当的引导、启发。让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主动地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达到理解教材,并将书本知识转变为能力并运用到实践活动中,达到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通过自主学习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在实验室,自行设计、探索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实验。让学生分组边实验边讨论问题。如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检验?刚抹过石灰浆的墙壁,升上碳火盆,墙壁反而更潮湿?是什么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在讨论中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探索。对问题讨论的结果由每个实验小组向老师汇报,老师要――加以评价。教师要对学生学习成果加以鼓励,让学生享受到自主学习成功的快乐。

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的活动中所采用的途径、手段、方式,被称作知识的“知识”。

1使学生在研究工作过程中产生兴趣。

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本身是一种财富,要使学生认识到创造由此产生,使学生对科学方法和科学研究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快乐。例如,在学习空气的成分这一节时,通过向学生介绍氩的发现过程使其领悟科学的真谛。英国科学家雷利发现用氨气通过炽热的氧化铜制得的氮气比从空气中分离制得的氮气每升轻0.0064克,这一差异是微不足道的,然而雷利对此并没有忽略,他既没有轻信某些化学家的关于存在“轻氮”和“重氮”的假说,更没有认为这是实验本身的“误差”加以“修正”,而是对“为什么用不同的方法制备出来氮气的密度会有差别?”这一问题抓住不放,并制定了周密的计划进行研究,终于发现了一种稀有气体元素――氩。

2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布置一些研究性课题。

在学习元素的有关知识时,探究蜡烛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在学习二氧化碳时,探究各种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学习铁生锈时,探究铜制品的锈蚀的原因与如何防护除锈的方法,铜锈由哪些元素组成;在学习盐时,探究含碘食盐中碘含量,食盐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在学习溶洞、钟乳石的过程中,探索保健钙中钙的含量;在学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时,探索白酒中甲醇含量等等。这些探究性的课题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科技丛书,看电视节目“科技博览”、“军事天地”,通过“科学教育网”、“学生科技网”,开放实验室等来完成。将探究报告张贴在教室内,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强了竞争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既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品尝了失败的沮丧,既能鼓励做得好的学生,又能鞭策不认真的学生。

有这样一个实验:科研人员把一个电极安装在小老鼠的大脑中,电极的连接点可刺激鼠脑产生“愉快”的情绪。电极由一个小老鼠够得着的踏板启动。偶然之中,小老鼠踩到了踏板,体会到了愉快的情绪,这一次的情感体验让小老鼠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它不断地踩踏板,一天要踩上几千次。老鼠如此,人更是如此。人的情感丰富复杂,时时存在,所以,人的情感对人行为的控制力更大。人的情感通过人的潜意识左右人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人的潜意识总是推动人去寻找愉快的情感和避免痛苦的情感,这是情感把握行为的一个普遍规律。因而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必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探索的快乐。

1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

如果教师知识渊博,充满自信和活力,热爱所教学科,能很好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而且实验技能娴熟,能起示范作用,常受到学生的推崇,会使学生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许多学生会应此而喜欢化学。

2要充分发挥实验的自身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插入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有趣实验,讲化学变化时,演示烧不坏的手帕;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布置家庭小实验,用醋酸清洗热水瓶或烧水壶的水垢,上课前学生报告实验结果:“太妙了!”然后与学生一起去探索醋酸为什么可以洗掉那些水垢?再进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学精神是科学本身所要求的各种价值观念、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道德意志的总和。结合课本内容不断地向学生介绍化学家科学研究的感人故事,例如,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说,体现了他敢于怀疑、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莫瓦桑首次制得氟的过程,体现了他崇尚真理、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精神。

教学中学生除了掌握那些基础性的科学规律外,应该掌握那些带有方法性、应用性、发展性的知识,让学生终生受用。例如讲解煤和石油时,向学生介绍煤和石油的燃烧造成了空气污染,同时还应讲解解决这一问题时所采取的科学措施,引导学生关注如何减少污染,如何治理污染,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讲解氢气的化学性质时。向学生介绍氢气作为能源有三大好处,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用水制氢气的廉价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经过天长日久的反复学习,积极探索,更需要老师们的精心引导和培养。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为我们的教学铺平了道路,教师应在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中,积极地为学生创造科学探求的条件,为在初中阶段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打下扎实的科学基础。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当我们踏进大学校园的时候,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应该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都应该把握好所愿与所能的关系。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准备承担成人责任的过渡期,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期。

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因此,大学期间,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着重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据此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其次,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比较容易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学校的教学及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旨在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知识的运用,并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

大学生既要适应前所未有的生活,又要对未来做出展望。所愿是我们想做的工作,想获得的职位。所能是我们现在拥有的技术、能力、素质、实践经验等等。大学生的就业理想往往是美好的,但依靠现在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却可能暂时实现不了美好的愿望,因此,大学生很有必要在校学习期间了解职业生涯所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日积月累,以便将来更好更快适应职业的需要,最终获取职场成功。

人的一生之中,要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必须具备多种能力与之相适应。如果我们对某项职业有兴趣,但缺乏从事这项职业的能力,将来即使做这方面的工作,完成工作任务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达到优秀绩效的可能性就更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对自我职业能力进行测试和分析,作出恰当的评价,这样就可以结合自己的职业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并在选定的职业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优势。

职业素质是指职业人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简单地说,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态度、职业个性等方面。 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与此同时,一个单位(部门)取得成绩关键也在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海尔集团老总张瑞敏说过“制度制定得再完美,没有优秀职业素质的队伍去贯彻执行无异于一堆废纸。

大学生真正实现全面素质的提升,实现大学生自身素养的最高化,就要推行

健身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心理辅导,提高心理素质;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素质;强化思想疏导,提高思想素质;弘扬仁爱精神,提高道德素质;倡导求真务实,提高科技文化素质;进行人文熏陶,提高审美素质;加强学风建设,提高专业素质;搭建交流平台,提高沟通适应能力;培育钻研精神,提高学习和创新素质。总之,围绕着“求真、求实、求善、求美、求特、求强”的原则,帮助大学生挖掘个人潜力,培养在社会主义道德框架下和现代社会人才竞争条件下所需要具备的职业素质,帮助大学生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职业人才。

大学生职业素养也就是在就业前到就业中对自身素质的一种要求与完善。通过职业目标的确立,对其意识的需求,使大学生在知识,专业,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心理,道德,社交与素质等方面来符合职业的标准与规范。大学生必须用提升自我职业素养来达到个人的职业目标,分析就业现状,职业需求,定向的学习与吸取各方面才能,从而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实现未来人生的职业目标。 顺应时代的需求,社会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方面,国家也专门有了就业指导与培训职业素养的一些专业培训机构和各方面素质的培训课程,该素质的培养对我们今后的就业有着很大程度的帮助。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更加的注重职业素养的学习,尽我所能的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提升我的职业素养,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在生活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既要夯实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怎样才能使两者和谐统一呢?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那么我们的教学应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存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一、以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与感情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已有生活体验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还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

二、以生活的反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实践表明学生除了对新鲜的、没见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外,还对和他们的生活体验有反差的东西感兴趣。在教学中,我通过钻研教材首先抓住教材中的内容冲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其次抓住课文中的对比。教材中强烈的对比也是学生产生求知欲的主要因素,它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使课堂效率成倍的提高,这样利用学生生活实际和教材之间的反差,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自然地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

三、以生活的辐射陶冶学生的情操。生活是个大课堂,在教学中我们如果有意识地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那么教育效果要远远好于单纯的说教。

例如《背影》一课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就让学生结合这篇课文,写自己的父母,由于此文题故事性强,又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写作热情高涨,感情深刻。在他们的文章中,既有“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哲理,又有刻苦学习才能对得起父母的体会。通过课堂的延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这样的教学由于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不仅丰富了教材,而且发展了教材,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成倍的提高,也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净化了自己的心灵,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做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想教育双丰收。

生活的外延有多宽广,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广。因此,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课外学语文。通过课内外阅读,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语文材料。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言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可以免去“无尽苍生是语文”的“桂冠”;对于学生来说,可以从应付考试的阴影中走出来,真正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语文素养。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大量阅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借助教材的示范作用,教方法,授技巧

“教材是语文学习的载体,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例子。”现在我们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名家名作,文质兼美,有很深的蕴味,学习这些课文,我们就要落实教材的示范作用。如何落实呢?我认为应重点抓好一个“读”字,以读悟读,以读悟情。1、认读扫障碍(利用工具书能够读得流畅、有节奏,扫除生字障碍);2、识理朗读理清思路(通过读,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3、表情朗读现情感(带着感情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4、反复读悟道理(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文章的内在含义,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要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中悟、悟中学,通过读、悟、学,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和创造性思维,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二、辅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由课内精读平稳过渡到课外的阅读

课外阅读是教材的延伸和拓展,它不但可以巩固课内所学的新知识,而且可以使课堂上所学到的阅读技能得到运用,另外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长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如果说课堂阅读是一个学知识,学技能的过程,那么课外阅读就是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提高能力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两节连排的阅读课,指导学生集中阅读,以点带面,重点突出,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来梳理知识、掌握技巧。这样,有利于单元教学及合作学习的开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丰富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大语文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大语文的学习环境。

1、准备笔记,学会积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摘抄是积累的最好方式。教学中,我们可要求学生阅读时及时把自己的感悟、喜欢的名句、精彩的语段记下来,然后定期去看。另外,根据新课标要求,要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完成课外阅读的阅读量,要求做好名著阅读记录,人物、情节感受等,入学后开展“书评比赛”,及时交流,以检查督促读书活动。学生通过阅读名著,能够加深对社会、对人生的积极思考与深刻认识,同时可学习借鉴文章的构思、立意、艺术手法等,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思想境界。

2、办黑板报、壁板,学会展示。对于班级里的后黑板,除学校统一的内容安排外,我们可组织学生把黑板开辟为美文天地,发动学生找出自认为最优美的短文,轮流抄写在黑板上,供大家欣赏评析。负责抄写的学生进行监督并收集同学们对自己所选文章的看法,相互借鉴促进提高。

3、创设情境,学会说话。语文是一个听说读写的过程,听读写重要,说也同样重要。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就要把说话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在课前安排“3分钟”演讲,内容不定,但要人人参与;可定期举行故事大赛,通过讲故事来促进学生的阅读,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可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课内阅读材料的看法,这样既能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对作品感情的领悟,又能提高说的能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实践,学生不但较好地掌握了阅读的基本技巧、技能,提高了语文综合素养,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和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课外阅读的积极性,给语文教学开辟了新天地,创造出新的活力,语文的实用性、应用性、丰富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小学科学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也正从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注重科学态度的养成、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转变,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人教科学课已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里,我有过许多成功的

兴奋,也有过失败的教训。在科学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取新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内在潜能,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发现者、探索者,从而提高科学素养。那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具体落实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大部份的时间都在课堂教学中渡过,如果教师以长者和师道尊严的姿态出现在学生的眼前,那么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到拘谨,学生的思维和想像会受到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就更难以发挥。如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融入课堂教学,并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就有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就容易被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就由此而产生。

例如在教学《小水轮》一课,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特别爱“玩”,于是我在刚上课时,就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玩小水轮,老师和大家一起玩。我们要相互合作,比一比,看哪组同学在玩的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多,发现的问题多?”这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个个兴高采烈地“玩”起来。他们个个积极动手,人人动脑思考,做—做,议一议,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大约20分钟后,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汇报实验的结果,有的说:“我发现小水轮在水流作用下会转动。”有的说:“我发现水流越大,小水轮转动越快”。还有的说:“我发现杯子提得越高,小水轮转动越快”。……这样把学与玩结合起来,不仅轻松地获取了新知识,提高了动手的能力,而且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探索的欲望

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新知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设计与旧知既有联系的,又是新奇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很想去进行思考与探究,但又感受到已有知识的局限,使其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从而激起强烈的探究欲望,加足思维的“马力”。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一课时,上课一开始,我出示一杯米和一根筷子,说“同学们,你能用筷子把这杯米提起来吗?”学生跃跃欲试,有的相互私语,几名学生上来尝试:把筷子插进米内,没有提起杯子。老师将杯中的米压紧,然后手提筷子,杯子被提起来了。学生非常惊奇、赞叹。老师说:“杯子提起来了,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样的导入,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矛盾和问题之中,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产生自发的兴趣,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新课上来。

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开发自主探究的潜能

创造的基础,是创新的起点。“疑”可促思又必须会思考,正如华罗庚所说的:“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 所以在教学中,我常常有意识地设疑,引起学生的自我探讨的欲望和兴趣。

例如,在教《浮力》一课时,需要研究物体上浮的原因,我不是急于让学生得出结论,而是先提供给每个小组两个水槽,让同学们放大半水槽的水,分发给他们泡沫、橡皮泥、木块、鸡蛋、乒乓球等物体,让同学自己设计试验研究观察物体上浮或下沉的原因,问题一提出,激发了全体学生弄清原因的劲头。于是,他们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时有的同学不自主地站了起来,大声地说道:“我发现了乒乓球浮上来。”“我发现了木块和泡沫也浮上来。”“我发现了橡皮泥和鸡蛋沉下去。”……这时我要求全班同学再观察,动手做一做,有什么办法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通过质疑引发学生的探索,进行认真的比较思考,从而得出“物体上浮的原因”的正确结论。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科学协助下,将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在有意无意地把学科素养渗透到教学中来,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便是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谈谈自己对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历史学科思维是解决历史学习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结合历史材料引导学生体会构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明确历史五大核心素养的地位和关系。

一、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二、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认识历史的唯一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三、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能够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能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能够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是地建构自己的历史叙述;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四、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历史解释可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历史叙述中,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五、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能够认识到分辨历史上的真伪等。

八月一日,我有幸参加了青岛市举办的“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论坛”主题继续教育培训会,两天的培训日程让我深刻感受到当前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学习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并初步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现谈谈我对“核心素养”理念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1、“素质”与“素养”的区别。

褚教授首先阐述了“素质”与“素养”不同概念,提出“素养”主要是要回答“培养出来的人究竟是什么样”,而“素质”则侧重于“学校提供什么方式来塑造人”,两者的立足点、出发点不一样,两个问题到底谁更重要些,显然培养怎样的人是教育首先要回答的问题,这让我体会到我们总是在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总想着我们能给学生什么,往往忽略了学生受教育后会变成怎样的人,能力上会表现出什么,未来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我感受到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们更应该避免把学生变成知识的“存储器”,避免把学生培养成“高分低能”,21世纪需要综合能力更强、创新能力更强的智慧型人才。2、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的新突破,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提供适合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提供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需要的教育,为学生的健康与幸福成长固本强基,让学生终身受益。褚教授强调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我从学习中感受到,核心素养就是在推动个性化教育,实现教育理念从传统知识和技能评价标准向个体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反映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育理念由“结果”向“过程”的转变,由“知识教育”向“人的教育”转变,为此,教师的教学也要跳出单一学科或者单一情境的限制,以适应社会的跨学科、跨情境的教育为出发点,关注教育从“育才”到“育人”转变,不断更新教育理念。3、创新与合作是核心素养的关键。

褚教授帮我们指出了几个方向:

第二、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更新理念。

第四、采用科学的教育评价方式,形成良好的教育评价环境。

作为教师具体能做到的是什么呢?我感受到教师应该不断保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积极参加学校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在教研过程中更加关注对学生学情情况的研究,做到因材施教,尽可能的营造快乐、平等的教学环境。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在内的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习作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而且还有待于我们去实践和研究。我将不断学习新理念,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

一、人的“核心素养”到底有哪些。

日本企业家、哲学家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是“人生结果=能力×热情×思维方式”。他认为能力是先天的,每个人相差不大,起决定作用的是热情与思维方式。在他看来,热情就是工作的干劲和努力程度。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回答了“人生目的”,即“我为谁”。思维方式是道德的、人性的、利他的,它是正数;思维方式是不道德的、非人性的、单一利己的,它是负数。这才是决定人生结果的关键。若思维方式是负数,越热情、越努力、越有能力,人生的结果将越可怕。换言之,即是:道德的、人性的的思维方式是“核心素质”的首席,第二则是“热情”,它包含了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其中积极的态度更为重要,它包含责任、进取心及抗挫力。

研究者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逆商。心里学常识告诉我们,智商在于先天遗传,后天培养并不会有太大影响;情商、逆商则在于后天的历练和培养。

道德、人性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还有探究的学习素养,这就是人的四大“核心素养”,它们是“人的教育”的钢筋混凝土。

什么是学习素养的核心呢?我们认为是“探究”。学习应该是“学会”,而不是“教会”,判断“学会”还是“教会”的试金石,是学生会不会探究学习。

知识、分数、作业和试题,并不能给人生好的路径依赖;恰恰相反,它们提供是一条扭曲的依赖路径。

二、人的“核心素养”与“学科关键素养”

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学科课程进行。学科教学,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色调,也是教师教学生活的主色调。尊崇“素养为重”的育人价值取向,出路只有一条:学科教学必须“素养取向”。1、任何“学科素养”的形成都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底色。

任何学科的学习,学习者只要有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以及不屑的钻研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不仅没有太大问题,还会有独特的发现。换句话说,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积极的学习态度、进取心、抗挫力,应该比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更重要。一个人的知识可以不丰富,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进取心在,抗挫力强,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然充满美好。

2、学科素养的形成始终渗透人的“核心素养”的培育。

学科教学必须要让教学环境充满人性与道德的关怀,学科能力才会成为积极情感、态度、价值的能力,即人的素养。今天看来,一个只知道教知识、练能力的教师,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格教师,只有懂得将“人性”和“道德”弥散在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日常行为中的教师,培养优秀学习品格的教师,才是一名真正的师者。

3、关注“学科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学科能力的“点”很多,“关键能力”不多。研究和把握“学科关键能力”,教师才能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建构起自己的“师本课程”。“学科关键能力”清晰了、明了了、简化了,教师才能更从容地将目光投向“人性”和“道德”,才能将佝偻的腰从无边的知识、无尽的训练中挺立起来。

三、“素养统整”下的课程与教学。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征。课堂教学要四“本”:学生为本、能力为本、道德为本、评价为本。

“素养为重”下的课程与教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和角色,回归职业素养,人性和道德将成为课堂自觉。人性关怀和道德示范将成为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前提和基础。

人的“核心素养”下的课程统整,每个学科的教学首先考虑的不再是本学科知识,而是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核心素养。每个学科都有作业,对于“核心素养”来讲,作业里的责任、抗挫、时间观、效率观,比作业本身更重要,而这些“素养”,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课堂、集会中的自控和自律,讨论、合作中的秩序和包容,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学校运动会上的拼搏、包容、团结、意志,也可以统整所有学科。关键是教师的职业素养要回归,回到“育人教书”,先“育人”再“教书”。

因此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重要,支撑教师专业能力的非专业素养——即人性与道德、热情与坚持——更重要。

本学期,我读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本书,收获颇丰,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了解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一个核心;三大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点。

所谓一个核心,就是指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三大方面是指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大素养是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十八个基本点围绕每一个方面作了具体的阐述。我从三个方面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前者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科学精神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自主发展,即个体在学习态度方式、方法、过程的选择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健康生活是指个体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现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结合我校的班级自主管理,我们要培养的目的也是让学生自主学习,配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管自己,自主交流,快乐学习。

社会参与,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在中心校领导下,我们学校工作围绕“一体两翼三行动”,三行动中养成教育,具体安排是每月一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责任意识很重要,我们班集体的每一位学生都是班上的主人,班级任务划分是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就拿打扫卫生来说,谁扫地,谁拖地,谁擦窗户,谁倒垃圾,都明确到人,哪一个地方没做好,就让那一位学生负责改正,这是我校培养学生责任心的一个方面。

核心素养在教学改革中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课程与教学创新,课程目标重构,课程内容重组,实施创新等教学实施。我们必须调动一切课程资源:教师、学生、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环境、学校各种活动、学校所在地的文化、社会环境等,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大课程观,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直接失系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地,让我们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目标,在教育者岗位上孜孜不倦,努力奋斗。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热词,其含义究竟是什么呢?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三个方面,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要素,具体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旨在回归教育常识,回归教育本真,为学生健康成长、更好的生活服务。

一、转变育人理念。

核心素养不是某一个素养指标,也不等同于几个素养指标的简单。

相加,而是各素养在面对具体问题情境时发挥的合力。鉴于此,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定要时刻保持“全人”思考,不能只看见“部分”而忽略了“整体”。它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学科素养实施,同时也有助于把握教育实践的方向,由核心素养顶层设计的“人”出发,经过各个环节的具体实践、反思,最终再回归到“人”——培养出健康发展、幸福生活、成功应对未来挑战的人。教育应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借助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

互联网时代,对教师自身综合素养要求更高了,因为学生除了在课堂获取知识,还可以在课外或通过网络获取知识。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提升责任感与幸福感。所以,提升教师素养是关键。

二、提升教师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备受关注时,我们不能不关注一个问题,即教师的素养。因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核心素养在教科书中呈现的隐蔽性与拓展性,教学目标中素养目标的模糊性与延续性,以及学生评价指标的内隐性与动态性等,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充当改革理念研究的参与者;教师要继承已有的改革成果,做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动行动者,要主动将学生核心素养转化成“可教”的内容;又要做好核心素养下的课程教学衔接,因此要做基于核心素养课程教学目标的缔造者,而非原有课程教学目标的执行者;教师要做课堂教学评估指标的改良者,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相应评价标准,对学生评估的现有指标进行改良和优化,开展个性化学习诊断与“学会学习”专门指导。由此可见教师素养随着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相应地要快速提升。

三、

着力教学实践。

首先,研究学情。教师上课的目的是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做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上课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思维、有情感的灵动学生,这就决定了教师备课要为学生着想,为学生量体裁衣,要适合学生,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备课时,教师心里要始终装着学生,备课标和备教材是基础,是为学生服务,备学情才是重点。所以,真正能够驾驭教材过程的高手,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使教学结构服从于学生的思维和接受能力,让全班每个学生都全身心、乐此不疲地投入到学习新知中。

其次,活用教材。课程是培养人的重要载体,教材是教师实施课。

程标准的基本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更是教师学科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是教师课堂教育教学的底线;同时也承认教师是课堂教学决策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所以,教师备课,首先要认真分析、研读课标与教材,在正确领会课标与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课堂教学。因此,吃透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关键。但教材是死板的,教学活动是灵活的。在使用教材上,要坚持灵活性、创造性,实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应真正成为教材的开发者、体验者和实践者,成为教育教学的决策者。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材料,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活”用教材。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增补、校正、拓展、变通、调序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对教材进行加工。教师应选择具有现实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何种交流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思考方法。

再次,师生互动。历史课堂是师生活动交流的场所,课堂上学生活动如何进行评价?引起本人关注,恰逢此次丹阳中学进行改革,学习南通模式。多元智能理论早在1983年就由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它们之间有某种程度的不谋而合。具体流程如下:设计活动方案——学生活动单:教师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整理知识结构,梳理出教学主线及教学核心价值,设计学生活动单。课前提前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活动单的学习内容。分组学习交流——学生活动展示:课堂上分组,各组成员之间交流、合作学习、讨论,集中让学生展示各组成果,各组成员可以补充完善,其他小组也可以补充与完善。学生活动评价——评价体系设置: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情况,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那就涉及到评价体系的设置,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设置了学生活动评价体系。该体系总分值为100分,共有十项内容,每一项10分,由每一小组组长打分,得分排名,颁发流动红旗。总之,以活动单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体现新课程的以生为本的理念,以活动为载体,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课堂教学的参与性;另一方面也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原则与精神,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升将会大有裨益。

最后,凸显主题。教学主题是统领一课的核心,是教学应该完成的主要目标,往往也教学中真正需要探究的问题。正如傅元根老师所说:“一课的‘中心’实际上是一课的真正重点,而且是能够统率全课、带动一般的张目之纲。在教学主题的引领下,资源的开发、重点的确定、材料的使用、问题的设计、活动的开展都有了中心,课堂教学就有了灵魂,对学生认识与理解历史、提高判断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大有裨益。而且,恰当的教学主题,对实现历史教学核心价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历史教学的根本诉求有重要意义,也是提升教学境界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作为一个公民,经过数十载的学校教育,有没有真正学到对他有帮助的东西?学了几十门学科,这些学科学与没学有什么差异?该学科能留给他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需要学科教师的关注发生转向,即如何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素养的养成?如何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既要当好经师,又要当好人师。在教学中渗透教育,做到教书与育人两不误,既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又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素养不断进阶、提升。教师要变教学视角为教育视角,突破传统的知识视野、课堂视野,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田,给学生适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