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听课心得体会(优质15篇)

小编:琴心月

心得体会是一种自我思考和总结的方式,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找到自己的优缺点。阅读以下心得体会范文,或许可以为你提供一些灵感和写作的启发。

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上周,xx小学九名老师的我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我校全体教师参加听课,聆听了xx老师的二年级语文《蓝树叶》和xx老师的六年级英语《ihaveapenpal》和二年级的一节数学课《7的乘法口诀》3节课,使我们对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对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我感触很深,收获颇多。

首先,是新课程的观念与创新,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时代的发展了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第二,课程理念的变化,教学方式由原来的讲解、传授为主转换成启发、发现、探究的过程;办学方式由封闭式转换成开放型;教学模式由原来的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转换成以学生、活动、任务为中心;学生的角色由被动地听、死记硬背到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了;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到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学习的倡导者、促进者。

第三,新课改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思考、去想,对他们的采用宽容的态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相互学习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尽量真实,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为主体,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遵循课时安排的高频原则,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位老师精彩的展示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三节课都从课堂预设到动态形成,一环扣一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活动高潮迭起,教师引导巧而得法,使我们获益匪浅。

这三两节课都从整体情景教学入手,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课堂风貌:真正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活起来,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口脑并用,在熟悉的生活现象中使学生直接获取知识,促使学生能力的发展,创造力的激发,使孩子们在现实的生活中能够运用到所学的知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面临的新的问题。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呢,我们更加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的方向、方法,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在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大胆运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更加积极努力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逐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送课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20xx年10月28日宁县城关小学优秀教师在我校举行了“送教下乡”的活动,通过这次的“送教下乡”活动,我感触良多,受益匪浅。下面就谈一谈对本次活动的感受。

这次活动,我有幸观摩了三节公开课:一节是杜会玲老师所讲的“比的基本性质”;一节是张老师所讲的“表内乘法(二)”和王倩老师的“ihaveapenpal”。三位老师的课都很精彩。说是精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印证:

首先,三位老师语言亲切和蔼,消除了学生对陌生老师的心理隔阂,它能有效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课堂,深入文本,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杜老师课堂语言幽默,简洁,准确,他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带着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通过简单明白的通俗语言,让学生由浅入深,不知不觉中把比的基本性质的用法了然于心。让学生深切感受数学课学习其实并不难,只要你能做学习中的有心人,善于积累总结学法经验,就能找到解题的规律和技巧.

其次,教师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做到“先学后教、师导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这是夏老师所执教给我的深刻印象。

再次,三位老师用设疑解难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如,我们在课堂上,就看到了老师每次的解题方法指导扎实有效,相当到位,可以说是“润物细无声”,学生真的是学有所得。

当然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是农村学生,加上是外校老师来上课,学生不敢大胆发言,条理不够清晰。但我们听课老师能通过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语态、引导、评价、调控等方面看到上课的教学功底。

总之,这次送教下乡的活动,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

送课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在元光小学举行了漳州市小学十佳优秀青年教师送教下乡活动,聆听了长泰岩溪中心小学戴阿茂老师和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曾福珊老师的两堂课,让我有机会“重温”十佳风采,收获良多,感受颇深,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戴阿茂和曾福珊两位老师一上场,给人的感觉就是大气、沉着,具有亲和力。漂亮的板书,娓娓动听的语言,无不凸显教师扎实的知识功底和过硬的教育能力。

第一节课,听的是戴阿茂老师上的四年级《数学广角》。等待上课时,课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茶文化图,随着新课的导入,课题的出示——“沏茶中的数学问题”,我眼前似乎呈现这样一幅情景:伴随着飘渺、优雅的轻音乐,老师与学生侃侃而谈,静静地探究着沏茶中的数学问题……很令人向往,却也很不切合实际。本节课,戴老师从学生最为熟悉的身边事入手,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了在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同时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听了这节课我感觉有些遗憾,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活跃、有趣的课堂应该更能吸引他们。如果戴老师在导入时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堂课肯定会更加完美。

第二节课是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曾福珊老师上的二年级数学《对称》。课前互动时,曾老师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回答错了也没关系。简简单单几句话,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对于课前的准备,只要求学生带上数学书本、笔、尺子,外加一把剪刀和一张卡纸。就这么简单?通常看别人上公开课,总要准备七七八八的一大堆,尤其是《对称》这一课。课堂伊始,我便被曾老师甜美的声音给吸引了,运用“蜻蜓”与“蝴蝶”的对话,直接质疑:我们是一家人吗?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为什么在数学王国里,它们是一家人呢?简单明了地切入主题,找找它们之间的相同点,由此引入课题:对称。接下来,没有多余、繁琐的话语,直接示范剪纸,一步一步,让学生看得清楚明白。然后再让学生说说剪对称图形的步骤。接着动手操作,选择学生的作品展示。再通过检验,引出对称轴。环环相扣,不突兀,不浮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新知识。

两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充分利用教学内容,融入情感教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戴阿茂老师的《沏茶中的数学问题》自始至终无不贯穿爱惜时间、节约时间的思想教育。想起他不止一次温和地问着:“你为什么比别人慢?”没有要求学生回答,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从探究学习中悟出“省时”,如何做才“省时”。曾福珊老师的课里也有这样的细节,如使用剪刀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如验证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后,教育学生有些事情需要通过验证才能做出判断,再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要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如课堂结束之前希望学生把我们的世界装扮得更美丽……简单轻柔的言语,没有过多的强调,一语带过,却深入人心,举手投足间彰显着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

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寻找自身的差距,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1、感受到xxx中学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上,教师讲解少,学生活动多。预习、展示直至解题反馈,学生始终是主角。预习时学生自己提炼、归纳、总结甚至设计考题,展示时有个性的表述,以及解题反馈中学生轮流上讲台,讲步骤、说答案、论原理、作补充等等,学生的表现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积极、大方的。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他们的内心感受和认识就很深刻。我想,放手让学生表现,也就是xxx中学敢于放手改革,而成绩还能名列前茅的原因之一吧。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学习将会成为习惯,将学习作为快乐的享受将成为他们终身享之不尽的财富。

2、小组合作不是摆设,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

与我们平时的分组学习不同的是,xxx中学的分组学习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六人一组,从预习到展示到反馈,小组学习讨论一直是课堂的核心组织单元。虽然期间有分有合,有个人的小黑板展示,有在全班师生面前的解题分析,但小组学习依然是隐性、潜在的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的意义远不至于此,它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共享能力。有一个细节给我印象很深。一个女孩是小组长,在组织预习时,俨然是一名教师,充满了自信,安排井井有条。我想,这种合作学习方式长此以往,一定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领导才能的有用人才。

3、小黑板展示作业体现透明、开放的教学思想。

我们学习经验,不能简单的停留在增加小黑板的模仿上,重要的是我们要透过小黑板看到其背后的意义所在。这是xxx教学思想的最直接、鲜明的体现,它把学生的思想、思路、思维结果展示给大家,展示给老师和同学,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作业形式。这样与写在作业本上不同的是,首先学生有自我批评意识。每个人都是要强、上进的,不愿将错误呈现给大家,所以就有了检查意识、规范意识,字要写得工整,表达不要出错;第二,学生能互相批评,互相学习,看出别人的错误也就警示自己不再犯类似的错。这样,印象深刻,学习效果好。

4、学生活动多,也增强了课堂的生成性,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相对于教师备课的预设教学,这种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突破预设,深挖教材,拓宽教材。达到教学相长,让课堂成为师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的重要平台。

xxx中学的课堂上,学生说、讲、讨论等等活动,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真正的作用是组织、引导、点拨、拓宽、提升。有时需要纠偏归正,有时需要拓展、延伸,这些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能及时准确的把握时机,准确的提出疑点,科学的加以引导。这种鲜活的课堂经常会打破课前的教学预设,对教师的知识面、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处理教学中突发情况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提高教师素质、把握课堂的能力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其次,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决不能再在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中徘徊。我们许多教师并不是不想放手,而是不敢把课堂开放、活跃起来,生怕丢掉一个知识点。xxx中学的成功经验证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会丢掉知识点,反而学生会理解得更深,掌握得更全,提高得更快。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口号作为学习经验的切入口,这就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放权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扬起他们理想的风帆,自由的遨游在知识的大海!

最后,再次引用xxx中学的标语“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共勉吧。

送课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年4月11日,我校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跟随送教下乡的老师来到了xx中学,听了xx老师和xx老师的同课异构的课,二位优秀教师上的实实在在的思想品德课堂让我对思想品德教学有了更深刻地了解,让我受益匪浅,现将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首先,二位老师语言亲切和蔼,消除了学生对陌生老师的心理隔阂,它能有效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课堂,深入文本,深入人的心灵深处。xx老师课堂语言幽默,简洁,准确,他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带着学生感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乐趣。通过简单明白的通俗语言,让学生由浅入深,不知不觉中把如何平等适用法律的做法了然于心。让学生深切感受思想品德课其实并不难,只要你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积累,就能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而xx老师讲授的如何平等适用法律,让我豁然开朗,心想:思想品德课原来可以这么上,可以这么活泼生动趣味盎然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话可说,解决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教师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做到“先学后教、师导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这是xx老师老师所执教的如何平等适用法律课的给我的深刻印象。

再次,而xx老师用自己上课前的一个真实的事例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如,我们在课堂上,就看到了老师每次的解题方法指导扎实有效,相当到位,可以说是“润物细无声”,学生真的是学有所得。

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是农村学生,加上是外校老师来上课,学生不敢大胆发言,条理不够清晰。但我们听课老师能通过您在教学活动中的语态、引导、评价、调控等方面看到上课的教学功底。

总之,这次工作室组织的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

送课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星期五,张店区优秀教师“下乡送课“活动在马尚镇九级小学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新教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翟老师这节课上得非常生动和精彩,他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林宁老师这节课上得非常生动和精彩,她采取的是通过学生观看各式各样的风车、各组员代表的讲解,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最后加以教师的简单总结步骤发,使得每人都能做出像模像样的风车,看到展示时,洋溢在孩子脸上那充满自信、乐观的表情,我不禁感慨,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

接下来,我们便到了九小的接待室进行评课活动,首先是翟老师进行了说课,然后各校的领导及教师代表分别进行了发言,最后还聆听了区代表领导进行的发言从而让我更加明确了以下几点:

1、导读起步,明确训练点;

2、指导学生预习的三步读法:初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词,再读课文,把握文章中心,三读课文,加入批注。

1、练习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

2、初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加强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边读边思,专业的读懂教材,用心地读懂学生。

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10月9号,我校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区教体局组织的在xx小学举行的全区小学语文送教下乡活动,聆听了诸xx老师的《我是什么》和王xx老师的《落花生》,使我们对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对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首先,是新课程的观念与创新,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国际交往频繁,国际理解变得更加的重要,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即人才的竞争。21世纪以来,各国着眼于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时代的发展了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已成为国家的重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第二,课程理念的变化,教学方式由原来的讲解、传授为主转换成启发、发现、探究的过程;办学方式由封闭式转换成开放型;教学模式由原来的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转换成以学生、活动、任务为中心;学生的角色由被动地听、死记硬背到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到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学习的倡导者、促进者。

第三,新课改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思考、去想,对他们的采用宽容的态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相互学习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尽量真实,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为主体,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语文学习与运用;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语文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遵循课时安排的高频原则,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两位老师两节精彩的展示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两堂课都从课堂预设到动态形成,一环扣一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活动高潮迭起,教师引导巧而得法,使我们获益匪浅。

这两节课都从整体情景教学入手,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课堂风貌:真正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活起来,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口脑并用,在熟悉的生活现象中使学生直接获取知识,促使学生能力的发展,创造力的激发,使孩子们在现实的生活中能够运用到所学的知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面临的新的问题。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我们更加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的方向、方法,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天老师的学习状态就是明天学生的生存环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任重道远,应不断学习、提高以完善自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4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清源镇中沙小学举行的语文送教下乡暨语文教学研讨会,听了城区发展街小学魏玉琴老师《两只小狮子》、清源学区刘泽华老师《称象》两节一年级语文课。两位优秀教师上的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一年级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地了解,使我受益匪浅,现将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首先,两位老师语言亲切和蔼,取消了学生对陌生老师的心理隔阂,它能有效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课堂,深入文本,深入人的心灵深处。魏玉琴老师课堂语言充满童趣,极富感染力,她用自己的亲切的语言带着学生感受两只小狮子不同的表现。通过多种方法识字,读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由浅入深,自然而然掌握了生字,理解了课文内容。让学生深切感受识字其实并不难,只要你能做学习中的有心人,善于总结,就能认识很多很多的字。而刘老师讲授的《称象》,让我豁然开朗,心想:这一课原来可以这么上,可以这么活泼生动趣味盎然啊。

其次,教师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语文教学,做到先教后写、师导和学生自读练写生字相结合,这是魏玉琴老师所执教的《两只小狮子》一课的给我的深刻印象。

再次,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如,我们在《两只小狮子》的课堂上,就看到了老师每次朗读指导扎实有效,相当到位,可以说是润物细无声,学生真的是学有所得。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10月9号,我校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区教体局组织的在益民小学举行的全区小学语文送教下乡活动,聆听了诸葛平老师的《我是什么》和王恒英老师的《落花生》,使我们对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对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首先,是新课程的观念与创新,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国际交往频繁,国际理解变得更加的重要,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即人才的竞争。21世纪以来,各国着眼于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时代发展了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已成为国家的重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第二,课程理念的变化,教学方式由原来的讲解、传授为主转换成启发、发现、探究的过程;办学方式由封闭式转换成开放型;教学模式由原来的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转换成以学生、活动、任务为中心;学生的角色由被动地听、死记硬背到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到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学习的倡导者、促进者。

第三,新课改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思考、去想,对他们的采用宽容的态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相互学习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尽量真实,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为主体,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语文学习与运用;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语文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遵循课时安排的高频原则,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两位老师两节精彩的展示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两堂课都从课堂预设到动态形成.,一环扣一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活动高潮迭起,教师引导巧而得法,使我们获益匪浅。

这两节课都从整体情景教学入手,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课堂风貌:真正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活起来,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口脑并用,在熟悉的生活现象中使学生直接获取知识,促使学生能力的发展,创造力的激发,使孩子们在现实的生活中能够运用到所学的知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面临的新的问题。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我们更加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的方向、方法,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天老师的学习状态就是明天学生的生存环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任重道远,应不断学习、提高以完善自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今天,白建东中学语文工作坊送教下乡活动再次走进琼山二中,在本次活动中,我聆听了郑夏明老师《观刈麦》的诗歌教学和白建东老师关于作文教学的专题讲座,受益匪浅。现在我来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歌。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郑老师抓住诗歌的教学特点,在课堂中非常注重朗读,以读书作为契点来引导学生解读作品,同时以白居易的《卖炭翁》和一些诗句延伸了课堂的知识量容,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整堂课的学习氛围显得轻松愉快,学生是在快乐中学习的。

白建东老师关于作文教学的专题讲座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作文来源于生活,需要学生不断的从生活中去发现并挖掘素材,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新。那多彩如画的校园生活,幸福欢乐的家庭生活和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有很多闪光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描绘、去歌颂,但是在现实写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老师布置题后,学生总会抓耳挠腮不知写什么,无从下笔的怪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素材可写,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一方面有许多学生即使是确定了题目和主题,脑中也有些材料,但写出来的文章还是陈芝麻烂酱没有任何新鲜感。

鉴于以上情况,我认为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前提。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平时应该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在阅读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做摘抄、写提要、写心得等。总之,多阅读,多积累,学生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生动形象,真实感人。

两个老师的教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教师下乡到农村学校进行研修,开展互助教学,积极推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幸参与其中,下乡听课,亲身体验了农村教育的变革,收获颇丰。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首先,下乡听课让我深刻认识到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在农村学校,学校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教育资源不足。这导致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有限,学生在学习环境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完全发展。而城市教师下乡听课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帮助农村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通过参与听课,我亲身感受到了农村学校教师的辛勤付出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持和勇气。这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更加坚定了我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

其次,下乡听课让我认识到农村学生的巨大潜力。农村学生在物质条件的限制下,依然保持着对知识和学习的渴望。他们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纪律严明。我在课堂上看到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他们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强,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也很突出。虽然他们的学习环境有限,但他们依然充满激情和热忱地学习,这让我深受鼓舞。作为城市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通过互助教学,帮助农村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为农村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再次,下乡听课让我意识到了课堂互动的重要性。在城市学校的教学中,课堂互动是常态化的教学方式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积极性。但在农村学校中,我发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较为单一,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这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有效发展。通过下乡听课,我学到了许多丰富多样的课堂互动方式,如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这些互动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我相信,将这些互动方式引入农村学校的教学中,会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趣,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下乡听课还让我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在农村学校的教育环境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教师的关怀和呵护,需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参与听课,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情感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如与学生建立信任、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等。这些方法和技巧能够提高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通过下乡听课,我不仅认识到了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也意识到了农村学生的巨大潜力。同时,我也学到了许多关于课堂互动和情感交流的方法和技巧。这些都让我感受到了改善农村教育的迫切性和可行性。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将所学所感运用到实践中,为农村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鼓励更多的城市教师参与到下乡听课的活动中,共同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机会。

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第一段:介绍背景和目的(200字)。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积极参与到下乡听课活动中来。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借鉴和分享乡村的成功经验,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乡村教育的全面发展。我也参加了一次下乡听课活动,这次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段:课堂所见(200字)。

我们到达的乡村小学位于山区,学校虽然简陋,但教师和学生却都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在课堂上,我亲眼目睹了这些乡村教育工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和奉献。教师们以独特的教学方法和身体力行的榜样效应,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无论是音乐课还是自然科学课,教师们通过互动的教学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此外,我还看到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例如美术、体育等课程,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培养了学生们的互助合作精神。

第三段:收获与感受(200字)。

下乡听课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首先,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教学的新方法和技巧,这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其次,我深切感受到了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很多乡村学校面临的困境仍然存在。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改善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与均衡。最后,我还结交了一些乡村教师朋友,听他们讲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增加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第四段: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思考(300字)。

下乡听课活动不仅给我带来了喜悦和收获,更引发了我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思考。首先,乡村教育工作者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激励,他们为乡村学生的成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政府可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鼓励更多优秀的青年教师来到乡村从教。其次,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城市学校可以与乡村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为乡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和机会。最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家长应该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关心和培养孩子的教育。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200字)。

下乡听课体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我更加坚定了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了乡村教育的真实面貌和存在的问题,也收获了教学方法和技巧上的启示。未来,我将继续关注乡村教育,并积极参与到各种形式的支持乡村教育的活动中来,努力为乡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推动乡村教育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乡村教育,为乡村学生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10月13日到15日,我参加了汉昌学区为期三天的送教活动,我选择的是六年级的作文课。

首先说说为什么会选择上这样一堂课。还是在我上课文《草虫的村落》时,我对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非常感谢兴趣,我发现课文的一段话充满童趣,可以给孩子一个想象的空间,这段话是:“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个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象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象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学习完课文后,我又重点把这一段找出来跟孩子们交流,让他们发挥想象,说一说蜥蜴与小黑甲虫相遇时,相知时,相交时还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发生。当时,我和孩子主要谈了在蜥蜴背上的事情,以《蜥蜴背上的快乐时光》为题写了小作文。看完学生的作文,觉得想象空间不大,意犹未尽。

接到送教下乡的通知,丁老师建议上作文课,我想了很多。上作文课是一个挑战,没有现成的教学范例可以借鉴,平时这方面的教学研究也非常少。但是反过来一想,没有约定俗成,那我的作文课就可以“随心所欲”,上得不好,正好可以与大家一起讨论提高。于是,我就把这个语文教学时的小发现,作为了本次作文训练的点。

把第一次备课发给丁老师,丁老师就给我“泼了一瓢冷水”,调子太高,没有考虑学情。我在本校其他班试教,听课的张校长和苏主任也向我提出了同样的修改意见。感叹“英雄所见略同”,回家马上改教案。

把第二次教案发给丁老师时,她的回复是“好象比上次要容易实施些”,言语中仍有顾虑与担心。我揣着这个教案来到了送教第一站:苏白。苏白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学校,校园里绿树成荫,有些树的枝丫已经伸到了教学二楼的走廊里。我在走廊里漫步,那绿绿的树叶吸引了我,我翻开一片,啊,绿叶底下藏着一只小蜗牛!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我要把这片绿叶带进课堂。举起这片树叶,我让学生想象,它像什么呢?有几个学生发了言,如像扇子,像手掌之类的。我把树叶卷起来,马上有学生说像小船,像月亮。接下来,我把蜗牛放在树叶上,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时候的树叶是什么?发言积极起来,有的说这是蜗牛的运动场,有的说这是蜗牛的食物,有的说这是蜗牛的床……学生的想象力似乎打开了。我趁热出示课文选段,鼓励孩子在这儿再想象。有一个女孩说得特别好,她说:“我和蜥蜴成为了好朋友,蜥蜴给我打洞造房,我给他扇扇子,擦汗,给他倒水喝。蜥蜴给我摘食物吃,我给蜥蜴唱歌,跳舞。”交流还算比较顺利,可等我看表时,才发现时间只有几分钟了,急忙让孩子提笔写故事。课间,我只与孩子们交流了几个比较好的作文开头。下课后,刚才说得挺好的这个女孩把她写完的作文给我看时,我有些失望,因为她写的都是别人说的,她把自己说的东西给忘了。

回来后,我对自己这堂课进行了反思。一是时间把握,放在口语交际上的时间太多了,用于写作的时间明显不足。二是没有告诉学生,把自己所说,所想写下来,不要受别人的干扰。回来跟丁老师汇报:“没有完整反馈,看不出效果。有一个学生上课说得很好,下课写作文的时候把自己说的全忘了,写的全部是别人说的。”丁老师跟我讲,这就是需要帮学生解决的问题。她建议我及时发现学生优点,并予以鼓励。

第二天去的是大众学校。由于受前一节课的影响,我在大众上课时,前面的口语交流部分草草带过,着急让学生进入写作阶段。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是完成了,可是由于前面想象力培养不够,课堂显得有些沉闷,没有亮点。只是,学生的作文完成还是比较好,有比较丰富的想象,我还把其中的一篇拍照存下来了。评课时,李校长说开头几分钟的情境创设没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他的意思是,既然是这样的送教课,就应该有“秀”的成分。虽然我一直追求真实平淡的课堂,不想哗众取宠,但觉得他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这样的课堂还是应该向示范的角度靠近一些的。何丁华老师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她说在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蜥蜴和小黑甲虫是怎样活动的,也许气氛会更活跃、轻松。我准备在下一节备课里采纳这个建议。

插叙一段题外话。上完课,还有一段自由支配的时间,我到大众村子里走了走。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满了桔子树,黄澄澄的桔子挂满枝头,没有围墙,怎么没有人偷偷摘着吃呢?我是真想去摘一个,但我没有这样做,我不能破坏了村子里美好的东西。走在大众的乡村公路上,阵阵桂花香扑鼻而来。桂花的种类多,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树多,花也多。桂花本不张扬,小小的,都藏在叶子下面。但是桂花开得实在太多了,密密麻麻挤在一块,好不热闹。最令人向往的,还是村子大路旁的毛简青故居,那栋红瓦白墙、四层的房子。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远远地望着它,没有进去。下次,我会专门去看一次。因为课前交流时,孩子们曾向我介绍这个地方,孩子们说毛简青是他们村子里的骄傲。是的,学校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道路是以它的名字命名的,路旁的小店子,也是毛氏商店,似乎也能让人感受到先人的气息。真的,这儿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花香大众,淡雅田园,令人流连忘返。

继续说课。大众回来,我把这两天的上课情况进行了回顾,我作出了一个决定,重新备课。了解了这些学校学生的大致情况,我摒弃了先前教案的导入部分,我觉得,应该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我跟他们说:“秋天的田野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金黄的田野,它不仅仅属于我们人类,它更是小动物、小昆虫的天堂。”然后开始一段简短的交流,尔后,我再把蜥蜴和小黑甲虫介绍给学生,我让孩子们想象蜥蜴和小黑甲虫“相遇——相知——相交”的情景。然后,我让孩子把自己想象成一条蜥蜴或者是一只小黑甲虫,让它们对蜥蜴和小黑甲虫进行模仿表演,再让他们交流自己在田野里与蜥蜴相处的故事。

全班交流时,他们真正都把自己当作了小黑甲虫,诉说着它们在田野里的故事:捉迷藏,躲在树叶底下偷偷吃零食……天真烂漫,童趣十足,我感觉到,他们的想象之门被打开,小黑甲虫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是相通的。

有一个孩子的作文,我真的非常欣赏,她写“与蜥蜴玩时,我们把蜥蜴的尾巴当跳绳,蜥蜴尾巴甩一下,小黑甲们跳一下。”多么新奇的想象力,蜥蜴那个长长的尾巴当跳绳是再合适不过了,蜥蜴和小黑甲虫配合是多么默契啊。

以上就是我送教上课的全过程,我要感谢带队的杨主任和邓老师,他们工作极其负责,每天早上,他们总是准时从家门口接到我,回来时一定要把我送到家门口。车上,他们亲切地与我交谈,告诉我既要放松自己,不带压力来上课,也要精心准备每一个环节,因为乡村校开展一次教研活动不容易。对于课,杨主任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你的课要升华情感,要让小孩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要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的感情。爱自然,爱小动物,才会愿意做一只小虫子。对不对?”我要感谢丁老师,我们张校长和教导主任,还有我的好朋友房老师,他们对我的课进行了精心指导。感谢这苏白、大众、欧泰三所学校的校长、老师来到我的课堂,给我鼓励,给我出点子,向我提建议;每上一次课,就是重新备一次课,这其中的收获太多,对我个人的帮助太大;这哪是送教呢,这明明是三所学校的老师在帮我磨课啊,我能不感谢他们吗?我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三所学校里,与我一起在课堂上交流的107个孩子,是他们让我有了这许多感想与收获,是他们让我成长,是他们让我享受教育的美好。

我喜欢作文教学,我会认真做下去!

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3月10日我有幸到官港中心幼儿园参加了池州市尤跃武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观摩指导活动。在这里感谢领导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有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两节活动课使我感触颇深。想谈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

今天听的两节课分别是贵池区幼儿园王玉娟老师的音乐律动《贪吃的小熊》和官港中心园郭秀甜老师的绘本《小兔的生日》,这两节课教师的表情到位,上得都非常的有活力有气氛,让幼儿的兴趣很高,教师用幽默的话语是课堂上充满了欢笑,与其说是在下面听课,不如说是在欣赏,以敬佩的态度去聆听﹑去学习。从这次的送教下乡活动中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认识到自己需要向她们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我想说的是贵池区幼儿园王老师的音乐律动,这节课王老师语言巧妙,用故事引导孩子,在故事中掌握音乐节奏,王老师还精心准备了道具﹑图谱,利用道具让孩子大胆猜想,充分发挥孩子的动脑能力。利用图谱让孩子跟着图谱更快掌握音乐节奏并掌握动作。在活动过程中,老师的语言优美肢体动作丰富,使幼儿很快投入到情境中,活动环节紧扣,课堂生动,最后进行的角色游戏使活动达到了高潮。

其次是官港中心园的郭甜秀老师的绘本课,绘本的教学本来就是以说为主,在活动中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郭老师的教态清晰明了,教具准备精美,了解孩子,能充分抓住孩子的兴趣,但郭老师今天的导入有点唐突,没有很好地进行导入,上绘本课开头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导入能使幼儿迅速进入情境当中,其次在上的过程中老师讲的过多过细,没有很好的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今天听的两节课中,两位教师教态亲切,表情丰富。用和蔼的目光,温柔的语言,优美的动作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让孩子快乐的学。

课后各位老师在会议室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交流研讨,在会上各位老师也是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使我对着两节课有了更深的认识。

总之,要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是要有爱心、有思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思考的智慧型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虚心学习各们老师的授课艺术和教学方法,取人所长,补已所短。认真钻研,努力搞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孩子们喜欢的老师。

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我和本校其他三名教师,参加了新民市教育局基教科和师校小教部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活动地点设在新民附小。

先是由两位省级优秀课教师上课,说设计,说上课感言,然后再由沈阳教研室的学科教研员点评,做讲座。

第一节是四年级的数学课,岸英小学的赵丹老师,三十岁左右的男老师,戴着眼睛,典型的新派知识分子形象。课讲的也满好,因为是学生学过的课程,所以重点听他的教学设计。这节课应该是代表省级教学水平,体现的是市教研室教研员的设计理念,能接触到的是学科最前沿的教学动态。赵丹老师在教学用字母表示年龄时有个小环节出现了失误点,本应该问“学生5岁时老师多少岁,”结果说成“老师5岁时……”突然赵老师反应了过来,一笑而过,没有纠正,而是重新说了其他的数字,“学生20岁时,老师多少岁?”我到觉得这个小的失误确实个难得的好机会,可以因势利导,继续问下去,“老师5岁时,学生几岁?”同学们可能会回答“这个学生还没出生呢。”“那在叙述老师的年龄和学生年龄关系时,老师的年龄不是什么数都可以的,讨论下,用字母表示老师的年龄应该在哪个范围内是合理的呢?”这样就把用字母表示老师年龄时的界限弄清了,解决了教学的难点。再深入下去让学生探讨学生的年龄用字母表示时应该在什么范围?启不是很好地处理了这个教学难点,又让这个教学的小失误变成了小亮点。

语文课教学是南京街一小的张曼娜老师执教的《掌声》,二年级的课我也上过、也听过,但是像张老师上的这样精彩的课,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简练的开场,自我介绍,顺势的引导,巧妙的引出课题,进入学习。不娇柔做作,不拖泥带水。齐读课题,生按教师要求自渎自学课文。师检查自学,引导学生学字词。这个环节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理解词意(如“交谈”),在边学边应用中学习运用词语加深理解(如“犹豫”),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感悟词语的意思(如“忧郁、残疾”)。对字的教学,同样采取了音、形、意结合来学习。重点强调了“落”字的三个读音,并把三个字音分别组词,把三个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正确使用结合来学习。这样的教学让人信服,灵活,巧妙,学生乐于接受,使双基教学得到有效落实。指导写字拿出了重点字来对比学习,“愿”,“原”,动画演示书写顺序,注意事项,总结写法,学生动笔完成。教师巡视,及时评价鼓励。字词的教学采用了认知、理解、运用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学的透彻、扎实。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使用,极大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阅读教学,教者以主人公小英的心理变化为主线,既由自卑到自信的变化过程来逐步展开,具体方法:段读质疑,以词解疑,读文感悟。亮点之处是,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卓有成效,巧妙设计了说话练习,如:“小英和同学们在、、……”“小英要说些什么?感谢老师……”,把课文内容进行了延伸,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环环相扣,适合学生年龄特点。

问题:对于公开教学课来说,这无疑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语文课,但是有些地方还是让我感到疑惑。

教研室张丽娇老师的讲座让人如沐春风,听了茅塞顿开。张老师没有谈课改的大理论,新理念,而是从最根本的备课说起。备课要深入钻研教材,这样上课教师就有了底气;要正确把握学情,这样就汇聚了人气;要精心地进行预设,这样课堂就有了灵气。要有正确强烈的目标意识,要明确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水平;教学目标的现实主体是学生,学生已会的不用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必教,学生学也学不会的千万不能教。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还应该“集中”,面面俱到就是面面不到,要“一课一得”。张老师结合所接触到的教学实例,具体讲了怎样做对,怎样做不对。张老师接下来又谈到了预习,不要简单布置,要有指导,有变化,要检查,要照顾大多数,要关注差异。良好的语文预习,是语文课成功的一半。原来,自己教学的一些做法,在张老师这里得到了印证。

当然,张老师也讲到了语文课的重头戏课堂教学,怎样认识语文教学的简单?语文课“欲优则秀”的误区陷入与解决办法;阅读教学要做些什么?还讲到了教学模式要因文而异,因需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讲到了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课改、教学质量、考试的关系;语文素养是怎样“养”成的;识字教学等等。

张老师的讲座所谈及的都是教学一线中教师最关注的问题,平时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又觉得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但是这些方面目标有些多,我们觉得应该“一课一得”,就是说每学期重点解决一两项问题,或者把这些方面分解到各个年段,每个年段着重解决一项,进而不断完善,逐步提高。

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我很荣幸和学校的领导去xx中心小学参加“送教下乡,送培下乡”活动。活动时间虽然只有半天但我却学到了很多:

首先授课的是xx小学的陈xx老师,她所授的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5画风》第一课时。

说来很巧,这节课在龙岩学习时听过,前段时间自己也开了这一课的公开课。当知道陈老师要上《画风》时,我有点不敢坐在座位上,我怕自己上的远不及陈老师,怕自己会自卑。我带着畏惧和学习的心态坐了下来,在听课过程中,我从陈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陈老师的本次教学活动是以“提升写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为专题,针对写字教学,我想谈谈我的收获:

在板书课题时,陈老师就引导学生一起书空,注重学生平时的一点一滴。

在我的课堂中也会出现这样的环节,让学生跟着老师书空,我会让学生边书空边将笔画说出来,我认为这可以加深学生对字词的记忆,但美中不足的是我无法做到时时这样、刻刻坚持。在听了这节课后,我将总结经验,将有用的教学模式不断在课堂上体现。

陈老师在引导学生写字前充分地让学生识字。如,各种形式的读、创造性的字理识字、组词识字等方式,让学生在会认的基础上会写。

低年段的生字教学基本环节都是先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认识生字,然后再组织学生书写。虽然环节大致相同,但在日常的教学中,运用字理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识字却是少之又少。有了陈老师的引导,我将不断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汉字,做到“先学后教”,做到胸有成竹。

本堂课课件出现了七个需要写的生字,这七个字中陈老师又分为两组,第一组四个字,分别是“涛、丹、显、丝”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主笔横,陈老师在教学这主笔时有自己亲身范写,有电脑老师范写。让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主笔的关键。第二组三个字,分别是“陈、忽、艺”这三个字的共同特点是都有钩。“陈”重点在“横撇弯钩”、“忽”重点在“卧钩”、“艺”重点在“横折弯钩”这三个钩都不容易书写,在教学时,陈老师对这三个字分别作了分析和对比,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和融汇。在生字教学过程中,陈老师还不断地给学生编口诀,让学生在有节奏的顺口溜中记忆生字。

好的课堂决定着学生好的发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写字是重点,陈老师的细腻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本课的生字,在教学中,我也应该将生字的识记和书写渗透到方方面面,真正让生字教学做到扎实有效。

第二节课授课老师是xx实验小学的xx老师,她所授的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16桥》第二课时。

一、邹老师课前的图片、录像、背景音乐都与文本相吻合,有利于气氛的渲染和情感的激发。这些图片、录像能让人体会到情况的危急和扣人心弦。

二、在本堂课中,邹老师充分体现了高年级同样需要注重写字教学。邹老师在写字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抓住了含“口”部的字进行比较、发现规律,让写字教学扎实而又显得高效。学习“祭奠”时更是通过字理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三、在处理课文内容时,邹老师通过品味动作、语言、神态,让学生感知老汉的形象。其中更注重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汇,如,动作词“站、盯”;语言“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神态词“冷冷地”等。引导学生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四、注重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在感知老支书的感人形象后,邹老师让学生把人们祭奠老汉和他儿子的场景写下来,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这环节真可谓是“水到渠成”啊!

邹老师的一堂课让我明白了先学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先学后教”不能仅仅是解答联系的枯燥过程,也是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更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的过程。

张老师的讲座更是让我感触深刻,讲座内容丰富,具体深刻。他针对写字教学这一块做了详细的解说。

一、认识模糊,对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二、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僵化,写字教学枯燥无味;

三、急功近利,重视特长生的培养,护士全体学生的整体提高。

在学生写字过程中,会出现多种不一样的写字姿势,其中最常见的有:直线型、错位型、扭曲型等。回到学校上课时,我特意让学生摆出自己平常的写字姿势,发现真的大部分学生的姿势都是错误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时刻提醒并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写字姿势。

让我重新温习了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方向更加明确。

内容很多,由于时间关系,他只和我们分享了“木字旁的写法”、“日部的写法”、“米字旁的写法”、“目部和月部的写法”以及“宝盖头的字的特点”、“托底字的写法”、“以左半部为主体的字的写法”、“以右半部分为主体字的写法”等。这些类型字在日常书写过程中自己会去注意,但是在教学中运用却少之又少,学生对字形结构的处理做不到有把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学习丰富的经验,让好的方法融入课堂,让课堂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让课堂气氛展现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