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大全(21篇)

小编:念青松

范本是一个优秀作品的代表,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范本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此处为小编推荐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近年来,同城票据交换发案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同城票据内部交换控制机制存在一定缺欠,不能有效地规避金融风险,确保银行资金安全运营,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同城票据交换存在问题。

1、复核与交换手续不严格。由于受同城网络的限制,

同城票据交换仍然没有完全脱离人工交换,在票据交换过程中,从提出票据这个方面看,票据交换要经接柜员、记账员、复核员、综合员、票据交换员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人审核确认,但票据传到交换员手中之后的一系列处理,往往缺乏复核监督,增加了作弊的可能性,也为交换员作案创造了机会,票据从交换员到记账员这个环节,应建立严格的交换手续,对每张票据的种类、金额、户名等进行逐一登记,实际工作中,登记执行的不好,有的根本就没有登记。

2、违规操作,管理滞后。纵观票据交换中发生的案件,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很好地执行规定的操作规程所致,有的票据交换员的上机口令其他经办人员也知晓,会计岗位应该按岗位分离监督制约操作,有些业务需要由会计主管完成的工作,有时候也会由交换员代替完成。只要个人临时有事,超越职能权限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一人包揽票据交换全过程,有的受人员的限制,临时性从事记账、复核,又从事票据交换业务,且没有任何交接手续,票据交换员既掌握票据交换专用章,又掌握业务公章、转讫章,个人名章到处乱放,安全意识淡薄,致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3、票据交换员素质不高。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单位让坐不住凳子的人员从事票据交换工作,这部分人中个别人责任心不强,素质不高甚至较差,在完成工作时,对票据审核不严格,风险防范意识淡薄,不能够很好地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而人民银行的票据交换员又无法对他们实施有效管理,交换完毕后,有的交换员便带上票据走向社会,增加了很多不安定因素。

二、加强完善同城票据交换措施。

1、加强票据的组织领导。票据交换的.安全与否,重点在领导,如果各金融机构能够加强领导,在交换员的用人上,要选派责任心强、业务素质过硬、风险防范意识强的人员,对不适合做交换员的工作的交换员,要及时更换,防患于未然。

2、加强同城票据环节控制。票据交换每发生一笔业务,都必须取得或填制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对取得的凭证必须严格复核,对需要自制的凭证要严格复核,要经过会计主管的审核确认,要完善票据交换制度,经办人员临时有事需要办理交接手续,明确责任,以便有据可查。

3、加强票据交换内部监督控制管理。票据交换业务的关键环节是票据复核,在审查票据时,必须审核票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对取得的凭证必须按照凭证要素严格复核,尤其对自制凭证应重点复核,有些票据必须经过会计主管的审核,同时,加强复核程序的执行,票据交换员、记账员、复核员综合员之间,只要发生票据交接行为,就应该严格按照手续进行交接,防止随意无手续的交接,不论工作有多忙,明确责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采取计算机处理同城票据交换业务的特殊性,在分离明确职责的同时,应彻底分离票据交换员与票据操作员的职责,形成相互监督制约、相互核对的控制机制。

4、完善凭证印章管理。要加强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杜绝部分交换员随时随地开支票盖印章的现象,严格“印证分管制度,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支票、印章作案的现象,确保资金的绝对安全。

5、加快同城清算网络建设。从目前情况看,一些单位仍然处在半机器半手工操作阶段,且没有一个成型固定的同城清算系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半手工操作难以避免适应资金清算的要求,只有加强网络建设,才能提高同城资金的日抵用率。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坚持产业精准扶贫思路,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激活内在动力,探索带动模式,找准脱贫路径,提高产业精准扶贫实效。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产业扶贫项目定位不够精准。部分地区制定的产业扶贫规划,绝大多数谋划项目为棚膜经济、农机具和注入资金类,项目规划不到位。部分项目前期论证不严谨,地理、环境、气候、市场等诸多因素考虑不周。部分乡镇扶贫产业项目多为租赁经营,租金收益低。随着光伏发电产业项目资产折旧率逐年大幅度递增,导致发电量逐年递减,造成光伏发电项目收益率减半。

二是产业扶贫项目类别不够全面。扶贫产业主要集中于种植业、养殖业等较单一产业,消费替代性较强,市场竞争力不足,很大程度上依靠地方宣传和价格优势,难以抵御市场风险,一旦市场不景气,就会出现亏损经营,甚至无法缴纳租金,造成项目可持续性难以为继。

部分贫困户因病、因老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成为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的盲点。

四是产业扶贫联动机制不够健全。目前部分产业扶贫项目主要依托农牧业落实项目,但县市农牧业龙头企业少,带贫益贫机制不完善。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新增主体带贫益贫联结机制不完善,相应扶贫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社会责任感不强,主动参与社会扶贫的意愿不高,特别是对扶持贫困户发展经济、发展产业兴趣不浓。

一是科学谋划产业,明确工作思路。要立足各地发展实际,在肉鸡、生猪、瓜果蔬菜、大米、籽粒玉米等产业上下功夫,积极谋划祖代基地、父母代种鸡基地、生猪养殖基地、瓜果蔬菜园区和食用玉米产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优势,推动产业扶贫发展。

二是推进因地施策,确保灵活高效。结合贫困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村而异,结合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制定更为细化的具体措施。以农牧业龙头企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主,选择经营效益好、带动能力强、诚实守信的新型经营主体,发挥他们适应市场、对接市场、抗风险能力强的优势,把基地建立在贫困村上,带领贫困户实现项目脱贫。探索新产业扶贫模式,推进“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采取流转贫困户土地入股、贫困户小额信贷资金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推动贫困户直接就业,入股收益分红,形成利益联结机制闭环。

三是聚焦问题短板,破解困难难题。针对收益高的产业扶贫项目,在充分给予贫困户分红基础上,将剩余收益资金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部分利用专项资金进行补充,切实解决基础设施落后问题。针对种养殖类项目低端同质化,建立与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合作关系,着力提升扶贫产业项目质量。针对谋划的投资注入类项目,在充分论证项目可行性基础上,寻找社会反响好、效益好、有责任心的企业,在企业以固定资产做抵押和公证处公证前提下,将资金整合打包注入企业,获取收益。

四是树立典型模范,带动共同脱贫。鼓励贫困户自主产业发展,扭转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思想消极、行动被动、反应迟钝等问题。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集中力量优先扶持一批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脱贫基础的贫困户,为其寻找“短、平、快”的增收产业项目,树立典型,带动其他贫困户尽快实现脱贫。

五是做好政策支持,推进带贫减贫。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五部委《关于加强产业扶贫带贫减贫机制建设的通知》(国开办发〔2019〕17号)文件精神,健全带贫减贫机制,抓住各类经济组织、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等主体力量,加大政策支撑力度,培育和提升一批不同层次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形成合作社组织生产、龙头企业加工对接市场的产业化联合体,推动建立产业扶贫带贫减贫机制。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我园在镇内学前教育的帮扶工作,提高保教质量,切实发挥县一级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全镇幼儿园辐射和拓展,进一步提高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我园对高枧幼儿园和金竹幼儿园进行对口结对帮扶,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园将在县直属机关幼儿园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县一级示范辐射作用,采取结对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指导,带动村级幼儿园相互提高,帮助村级幼儿园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促进我园与帮扶园均衡健康协调发展。

二、结对帮扶对象:

1、xxxxx幼儿园。

2、xxxxx幼儿园。

三、结对共建领导小组:

组长:xxx(负责集团化办园的全面部署)。

副组长:xx(负责集团化办园的具体安排)。

成员:xxxx(环境布置、区域活动)。

四、结对目标:

1、帮助提高管理水平。

帮助其拓展视野,转变观念,提升保教管理水平。

2、帮助提升队伍素质。

我园要为帮扶园提供教师培训方面的有关信息、资料,开展定期培训,为教师提供观摩、学习的机会。同时,积极组织“送教”活动,选派优秀骨干教师深入帮扶园举办讲座、示范课、交流教研信息,实行教师培训资源共享,提高帮扶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帮助开展保教活动。

我园根据“保教并重、游戏为主”的原则,组织人员认真分析帮扶村级幼儿园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4、帮助改善办园特色。

我园要帮助村级幼儿园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完善幼儿园生活、游戏环境的创设,引导村级幼儿园在现有的条件下,创建自身的办园特色。

五、结对措施:

1、以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在遵义县直属县机关幼儿园的领导下,以园长、行政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通过网络资源共享、互助交流、优质教育活动展示、专题讲座、半日开放等形式,通过以上活动帮助各帮扶园的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形成教师互动的结对指导局面,努力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2、多种手段搞活结对帮扶工作。

(1)本期着重指导结对帮扶园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和活动的组织。

(2)开展观摩学习活动,组织帮扶园的青年骨干教师观摩我园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等,我园将分各项工作进行手把手结对帮扶。

(3)加强与结对帮扶园的交流,设计全园环创、听结对帮扶园的课题汇报课等并及时评析。

(4)组织业务学习活动,共同研究上好每一个活动,强化结对帮扶园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反思能力。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我国扶贫政策中可持续性最强、最根本、最主要的扶贫方式。本文以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的产业扶贫为例,剖析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主要模式,找出突出困难与短板,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扶贫经验,这对依托产业扶贫实现国家“十三五”脱贫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业扶贫;精准扶贫;长冈乡。

长冈乡地处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城北郊,是毛泽东同志称赞创造了“第一等工作”的苏区模范乡,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发源地。全乡总面积104km2,其中耕地1833.33hm2、林地4686.67hm2,辖13个行政村、227个村小组、9630户农户,总人口4.2万人。

1兴国县长冈乡的产业扶贫举措。

1.1大力发展烟草产业。

兴国县长冈乡是烟叶种植大乡。该乡充分利用发展烟叶产业的优势,结合精准扶贫中的产业脱贫,充分对接促进发展。该乡和县烟草公司在塘石现代烟草农业点设立了烟叶精准扶贫服务部,满足烟叶种植大户的用工需求和解决部分精准扶贫户的务工要求。首先,各村服务点组织扶贫户参与烟叶种植,2015年全乡有精准扶贫对象571人参与务工。其次,通过金叶夜校开展烟叶生产技工培训,目前组织培训13次,共培训烟叶技工128人,其中精准扶贫户23人,全部聘用务工。最后,通过服务部在技术指导、流转土地、资金贷款等方面扶持培养烟叶种植大户。目前,全乡共有8户精准扶贫户投入种植烟叶,户均种植0.53hm2烟叶,户均烟草种植收入1.6万元。

1.2着力培育光伏产业。

为助推光伏扶贫产业发展,让农民群众早日享受到新能源发电带来的实惠,赣州市出台了光伏扶贫方案。该方案提出,安装光伏发电的农户可以到定点银行贷款家庭式小额50万元以下,需5年后还款,15年后实现收益。其中,农户所用的每度电将由国家补贴0.42元,供电公司按每月结算,剩余的将全部返还到农户的银行账户。该方案在国家补贴期间按合同签订安装为准,持续20年不变。

方案的提出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欢迎和积极响应。长冈乡的村民积极抢抓机遇,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着力培育光伏产业,为产业扶贫增添新动力。随着设备的安装完成,兴国县长冈乡长冈村光伏发电站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由赣州市军分区出资建设基础设施,由贫困户办理光伏贷款集中安装光伏设备,目前已安装12户共计装机容量60kw,年发电量可达6×104kw·h,所发电量直接并网出售,给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1]。据悉,该村预留了土地,预计安置30户贫困户共计装机容量150kw的光伏设备,让贫困户享受到“阳光”带来的温暖。

1.3加大政策宣传,激发脱贫意愿。

为加快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带动精准扶贫户如期脱贫,长冈乡积极落实精准扶贫产业奖补政策。首先,帮扶干部走访入户宣传贫困户发展产业奖扶标准,激发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意愿,保证了政策知晓率。其次,产业直补可以按季度申报,近期长冈乡组织帮扶干部对已实现商品化的扶贫产业进行集中申报验收。各帮扶干部指导贫困户填写项目申报验收表,收集帮扶干部、贫困户与产业项目的合影以及体现产业商品化的银行流水。各村收集汇总申报资料并实地核实,以村为单位上报乡镇验收。最后,各村上报验收的贫困户产业项目经乡精准办初步审核后,由乡精准办汇总上报县精准办抽验。

1.4整合土地资源,引进龙头企业。

围绕兴国县委提出的“十里桂花苗木基地”发展规划,长冈乡加大高速公路连接线两旁的土地流转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目前,已经完成流转的土地共78hm2,其中仁塘村46.67hm2(林地)、仁塘村9.33hm2(耕地)、塘石村6.67hm2(耕地)、上社15.30hm2(耕地)。積极引进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近年来,长冈乡引进根正苗红花卉苗木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引进扶持肉牛养殖基地1个,年产肉牛360头。这些项目的引进对长冈乡整体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2.1扶贫资金不足。

长冈乡地处自然条件恶劣和经济资源贫乏的大石山区,山多地少,沟壑纵横,土壤贫瘠,自然灾害频繁,发展的自然条件较差[2]。同时,兴国县长冈乡也是贫困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重点贫困乡镇,乡级财力较为薄弱,产业扶贫资金的渠道极其有限,基本上没有能力筹集扶贫资金。加之产业扶贫资金管理较为分散,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兴国县长冈乡的大型龙头企业、合作社和中介组织数量少。因此,兴国县长冈乡很难获得资金支持,扶贫资金严重不足。

2.2基础设施落后。

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政府扶持农业的投入主要以项目形式进行,资金大多流向企业、大户和能人手中,投入到面上农业良种良法应用和基地建设的资金较少。长冈乡大部分粮田(地)为中低产田,虽然近年来加强了以水利建设、耕地整理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但基本格局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旱涝保收粮田比重偏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阻碍了兴国县长冈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虽然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但已通砂路标准低、宽度窄、坡度陡、弯度急及车辆难行,通行效率低,严重阻碍了兴国县长冈乡与外界的沟通。

2.3产业规模较小。

在产业扶贫开发方面,兴国县长冈乡以烟叶、竹子、土鸡、肉牛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存在产量低[3]、科技含量不高、覆盖农户面小、农产品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较低以及产销协会作用未能很好发挥等问题。

当前,兴国县长冈乡农产品生产经营大部分以一家一户为单位,难以适应市场需求,无力承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分户经营的土地规模小,难以完善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整个兴国县长冈乡的产业规模小且分散,未能形成专业化的产业合作组织。

3推动扶贫产业发展的对策。

3.1多产业融合发展。

首先,要根据贫困户自身条件和发展意愿量身定制,出台一系列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高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其次,要将长线产业与短线产业相结合。长线产业以外,着力发展增收产业,实现以短养长,为贫困户打造“短期能增收、长期能致富”的脱贫致富立体产业。例如,引导贫困户发展林下栽培和林下养殖,通过在林果、花卉苗木之下套种药材、甘薯、花生、西瓜等短期高效经济作物[4],既增加了收入,又为林果业施肥、松土,促进了长线产业的发展。

3.2建设专业协作组织。

提升全乡原有的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能力。组织主导优势产业合作社社长及致富能人外出参观学习,聘请专家亲临合作社做深入细致的指导工作,包括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产品质量保证、产品销售等,力求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农户收入高及扶贫效果好,真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当地贫困户增收致富。同时,支持企业加农户分工干。积极引进社会资本,鼓励龙头企业进村建立产业基地,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统一组织生产、开拓市场,使产业化零为整,提高生产技术,转变生产方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让贫困户获得相对稳定可观的收入。

参考文献。

[3]莫光辉.精准扶贫视域下的产业扶贫实践与路径优化: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系列研究之三[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02-112.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党务工作不熟悉。个别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上任时间短,不熟悉党务知识,不会做党务工作,支部会议记录简单、不规范,资料不详实,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没有详细记录,记录成流水帐;存在补记、漏记现象;影响了班子整体合力的发挥。

(二)组织教育活动不经常。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够全面,没有将组织教育纳入支部重要议事日程,存在重工作、轻学习、“以抄代学”的现象;满足于照本宣科,学习的针对性不强,没有把学习同本单位实际和个人思想改造紧密相结合。

(三)抓中心议大事潜力不强。抓中心议大事意识不强,对什么是中心、如何抓中心把握不准,分不清哪些是重大问题哪些是一般问题,该管的没管住,该放的没放开,大事议不透,小事议不完。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对基层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指导不力。基层党支部对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基层党支部建设在必须程度上还缺乏强有力的指导,对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着重业务轻党建、重形式轻效果等问题。

(二)不能持之以恒有效落实组织制度。部分基层党支部书记忙于应付日常事务,认为抓业务是硬杠杠,其他工作都是软指标,大事小事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商量了之,就是沟通完事,很少召开党委会,加上基层单位人员编制少,机构设置与所担负的任务不相适应。

(三)基层党支部书记综合素质不高,抓党建工作潜力不强。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不注重党务工作和有关知识的学习,而是忙于面上工作,交朋友、拉关系、搞社交,热衷于从事具体行政事务工作,忽视了应由自己主抓的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从而造成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抓党建工作潜力不强的现象。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脱贫攻坚工作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第一政治任务。各级党員干部深刻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思想重视程度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十大脱贫攻坚政策措施总体上得到贯彻落实,但是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扶贫工作审计中发现,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显著。

一是以发展农业产业名义给贫困户直接发钱。名义上是发展农业产业,其实质是变相简单发钱,不具备鼓励贫困户发展长期效应。在对h县扶贫审计中发现,2018年h县对以家庭为单位养鸡、鸭、猪等小散无特色种养户进行补贴。2019年3月,审计组入户调查发现,大多数贫困户已经没有鸡、鸭、猪等。该资金的投入不能产生促进发展特色优势种养业的作用,浪费了大量资金。

二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落实产业扶贫政策措施上被动应付。在上级压力下,成立的合作社无任何经营业务,或以不具备持续发展的经营项目和主体滥竽充数,获得的财政补贴用于发钱分红。如:h县c镇菜篮子农产品合作社将农业产业扶贫资金2.5万元直接分发给贫困户;h县j镇某渔业产业合作社,以出租的精养鱼池作为经营主体,用年租金0.5万元分发给贫困户作为分红,经营项目和方式不具备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效果。

三是热情高干劲足,重投入轻管理,项目前期调研评估不足,投入大产出少甚至无产出。技术培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未跟上,防病虫害、土壤营养成分检测等技术性工作不到位,导致因病虫害、干旱等原因,无产出或产出少,绩效差。如:h县j镇某合作社,2018年发展小苷薯种植,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种植基地没有灌溉设施,逢当年夏季干旱,秋季雨水偏多,投入的10万元农业产业奖补资金几乎没有收益。

四是以域内农业产业大户为壳,包装成立合作社,变相发钱分红。部分乡镇村以域内形成气候的特色产业大户为主体,以贫困户入股的方式到工商部门注册成立合作社。以政府补贴为资金来源,简单给贫困户发钱分红。实质并未建立特色优势产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如:在对h县多个乡镇村农业产业合作社审计中发现,合作社章程中有贫困户的名字,但是给贫困户的分红资金,全部来源于当年的财政农业产业奖补资金,金额每户150元到300元不等,对于贫困户来说是杯水车薪。产业大户自身经营的业务产生的利润与入股的贫困户没有利益联结机制。

五是农产品无特色、规模小、附加值不高,没有规模效应,缺乏较高层次的统筹协调发展规划。贫困户经营农产品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生产管理和营销策略,导致产品价格低甚至无销路。如:h县s乡茶叶合作社,农户各自生产和炒制,加工和包装技术落后没有统一的品牌和营销。该村村民生产的茶叶仿冒某云雾茶品牌(仿冒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卖几十元到100元左右,还不能保证有销路。市场上同品牌的茶叶卖到300-1000多元每斤。

六是农村电商形同虚设,没有发挥特色农产品产销链上应有的流通作用。政府主导的农村电商开办模式通常均为,政府给农村电商经营者简单装修一间店面,提供一台电脑,电商运营辅导员到店简单传授电商平台操作方法。近几年对多个县的农村电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村电商均未在包括国家和省开办的电商平台上架本地农产品,农村电商运营效果整体不佳。

一是严重的不作为思想作祟,在其岗不谋其政,直接或者变相给贫困户发钱,吊高贫困户的胃口。没有认真研究本区域资源环境优势,以无特色、无发展前景的项目任意充抵,被动应付。甚至收到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后,直接或者变相给贫困户发钱,产生不了任何农业产业发展效果。吊高了贫困户的胃口,致使贫困户等靠要思想越来越严重。贫困户可以不劳而获,制造了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矛盾。导致小学生作文中出现“长大要当贫困户”思想。

二是对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本身认识不到位。贫困户之所以贫困,除因病因残等致贫外,自身发展能力不足是根本原因。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措施的出台,根本目的是解决贫困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发展中去,继而提高收入的问题。上级要求以村为单位成立合作社,目的是落实中央提出“一村一品”政策措施。是结合试点成功范例,通过域内能人大户懂技术和经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导贫困户通过入股合作社参与就业和经营,产生稳定的就业收入和经营收入,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部分乡镇村干部,没有深刻领会发展农业产业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落实政策措施时南辕北辙。

三是区域整体规划布局层次不高,产业体系不完善。缺乏明显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农业产业结构混乱,没有突出的主导产业,各产业链条没有因地制宜紧密联系,不具备较长的特色产业链和知名农产品品牌。

三是没有具备实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市场产销链体系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成功典范作用没有示范到基层。致使贫困户和扶贫干部不敢干、不愿干。

四是电商平台的推广使用缺乏技术性支撑。农村电商经营者,营销经验缺乏,技术落后单一,不具备产品营销能力。

一是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措施的宣传和培训切实到位。让各级扶贫干部思想上要切实做到高度重视。习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二是进一步强化扶贫工作人员奖惩机制。扶贫工作到今天,从事扶贫工作的干部思想上都非常重视,但是实际工作中虚与委蛇蒙混过关者则是大有人在。这种情况与部分单位派驻不得力的人手担任扶贫工作有关。因此,把切实能干事愿干事的干部充实到扶贫工作一线至关重要。同时,加强绩效考核,扶贫工作中成绩显著者应予以重用;对被动应付不作为慢作为者严肃问责,从扶贫干部队伍中去除应付了事的病根。

三是做好产业扶贫成功模式推广。在审计中也发现,有的乡镇产业扶贫政策措施领会深,落实得比较好。如:h县l乡的豆产业合作社,组织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农户种植大豆。当地懂技术的大户负责加工生产豆参、豆豉等豆制品。全产业链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主动与高校研发机构以及大企业对接,增加品种研发,引进具规模有实力的豆产品企业合作,进一步做长产业链。贫困户参与种植、加工环节务工以及合作社股权,是真参与,真合作社。l乡实施的豆产业合作社模式,旨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有意愿、有实力的主体参与产业扶贫,积极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推行龙头企业带动、经营大户带动,推进了贫困户与市场主体的有效对接。各级政府扶贫工作部门应及时总结归纳典型案例和优秀做法进行推广,加强产业扶贫现场观摩,发挥典型引路作用。

四是做好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保障工作。各级政府组建农业产业技术专家团队和农技推广队伍,开展土壤营养成分测试、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技术服务,开展电商技术指导,提高产业扶贫服务指导水平。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少,产业发展滞后,与产业扶贫全覆盖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深入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全覆盖要求的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点,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举措,在实施其他脱贫路径时,忽略了产业扶贫。没利用好贫困户的资源资产资金,以及对脱贫不脱政策的要求贯彻落实不到位。

(二)对产业扶贫重视不够。三县产业扶贫到户项目共计33736个,共投资40654.1万元,其中财政资金仅8841.6万元,仅占总投资额的21.7%。主要原因是认为产业扶贫见效慢、难度大,在工作推动、政策支持、资金安排等方面用力不够,对资金统筹整合力度不大、用于扶贫的财政资金有限。

(三)没有利用好主体的带动作用。2017年,全市有102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3386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的6.2%,贫困户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的比例偏低。主要原因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较少,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促进对接工作欠缺;主体带动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没有选好带动模式、没有建好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效果较差。

要认真落实全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抓落实、促攻坚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全市750个有扶贫任务的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逐步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指导和经营主体带动全覆盖。大力实施产业脱贫工程,深入推进特色种养业扶贫、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商贸流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力争产业项目、支持资金、主体带动、干部帮扶等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力争所有贫困村、贫困户至少发展一项产业或者参与发展一项产业,为全市脱贫攻坚提供稳定、持续、有力的基础支撑。

(一)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全覆盖。精准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资源、劳力、技能等产业发展条件,逐村逐户指导选择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持续性的产业。支持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商贸流通、农产品加工、手工业等产业。对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三无贫困户,以及无集体经济收入或集体经济薄弱、资源缺乏的贫困村,支持安排光伏扶贫工程项目,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等能稳定增收的产业。实施资产收益扶贫,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试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土地、山场、水面、设施、设备、帮扶资金等入股、托管的方式,或者以务工、就业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县扶贫办要逐村逐户把贫困村、贫困户确定发展或参与发展的产业及时录入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为精准落实支持政策、项目资金、指导服务等提供依据。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落实产业扶贫相关政策。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对于有发展意愿、贷款意愿、还款能力或还款措施的贫困户,金融机构应给予贷款。大力推广户贷企用、分贷统还等模式,帮助贫困户通过土地、山场等资源和资金参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其他经营主体,让贫困群众得到更多收益。鼓励和支持贷款贫困户购买贷款人意外伤害保险、保证保险等保险,分散贷款风险。对购买扶贫小额贷款保险的贫困户,县财政可适当安排保费补贴。支持贫困户在发展种养业时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贫困户承担的保费可从扶贫资金中支出。贫困地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的用地按照设施农业用地管理。

(三)逐村编制村级产业发展规划。把发展一村一品同产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要求,以县为单位逐村编制实施产业规划特别是农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适应性农业。三县750个有扶贫任务的村在大力支持各村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同时,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市农林委各专项工作组分别选择1个村,指导编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于6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初稿。

(四)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

1.积极培育带动主体。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增强带动贫困户能力。支持贫困村农户发展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实行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引进牵动性强、关联度大的企业,带动本地上下游产业及相关经营主体发展。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模式,为贫困户特别是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提供优质服务。积极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联合与合作,提高贫困户参与度,使贫困户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得到更多收益。

2.促进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对接。鼓励和动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以及贫困村的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合作。积极引导贫困户参加合作社。促成帮扶需求、帮扶意愿对接,力争每个特色种养业扶贫户都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

3.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有效带动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主导产业成熟、产业链完善的地区要推广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订单帮扶+扶贫金融,资源相对不足、尚未形成主导产业的地区要推广返乡能人+土地入股+小额贷款,拥有特色资源的地区要推广特色资源+合作组织+担保+保险,拥有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的地区,要推广龙头企业+融资平台+政策性银行+入股分红。要对带动主体与贫困户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作出部署,推介利益联结模式,加强合同约束,确保合作各方互惠共赢。要组织开展带动成效评价,把评价结果与对带动主体的支持挂钩。

(五)加强农业科技服务。

1.加强科技培训。针对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扶干部的不同需求,分类开展培训。将贫困户中符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遴选条件的,优先确定为培训对象。要注重培训的实效性,着重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2.继续推进包村联户服务。各级农林部门服务力量要向贫困村和贫困户倾斜,每名农技人员要联系服务12个村,指导和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并引导科技示范户对特色种养业扶贫户开展技术帮扶。

3.强化信息服务。积极搜集并向贫困户发布扶持政策、产品需求、市场预测、灾害预报、技术要点等信息,帮助贫困户规避自然风险、市场风险。

(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1.定期调度。研究制订年度扶贫清单,明确目标,分解到村到户。市农林部门定期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议,对产业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调度。

2.加强督查。全面督促各项政策、措施、项目、资金落实到位,督查比例不少于10%。

3.建立机制。各县农林等部门建立相应工作机制,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善于协调,确保产业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1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关键年,济源市按照省扶贫办的工作部署,提前谋划,自我加压,开拓进取,多措并举,有力地促进了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现将2021年工作开展计划做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__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中部,地处遵义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及铜仁市四地、州、市、五县结合部,省道s305、s204线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利,有“经商歇旅陆路码头”之称,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商贸优势,是余庆的交通要镇、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和产业大镇。东北与石阡县河坝乡交界,北我县大乌江镇接壤,西与我县构皮滩镇相邻,南与黄平县纸房乡相接,西南与瓮安县草塘镇相邻,东南与我县小腮镇相邻,平均海拔850米。全镇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21个村民组。国土面积151、7平方公里,城镇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3、6万人,其中集镇居住人口1、1万人,城镇化率30、6%,农民人均纯收入6633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258、62万元,经济发展呈现强劲势头。有一类贫困村1个、三类贫困村1个。国土面积151、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71820万亩,荒山5200亩。20__年,人均纯收入2124元。__镇距县城24公里,省道s305、s204线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利,有“经商歇旅陆路码头”之称,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商贸优势,是余庆的交通要镇、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和产业大镇。目前,商贸经济十分活跃,全镇个体工商户达1100余户;工业经济发展强劲,如今__牛肉干加工厂、信邦药业等20余户企业落户__,工业园区建设面积10平方公里,7家规模企业已建成投产,年产值达1、2亿元;产业经济已具规模,多年来,以粮油、烤烟、畜牧业为基础的经济得到稳步发展,以中药材、经果林、苦丁茶为特色的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建成茶叶基地3000余亩、茶叶生产加工厂房1家;发展核桃1500亩;发展板栗2021亩;常年烤烟种植面积52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5000亩,果园面积5820亩,养殖大户949户。主要集中分布在红军村、小河村、苏羊村和芝州村。常规种植水稻面积16000亩,其中优质稻__400亩,玉米面积__000亩。

二、贫困村致贫原因分析。

1、平场村。

一是资金紧缺,种植技术缺乏,土地贫瘠,产出不高,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二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交通不便,通讯网络覆盖率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多,生产力水平落后。

2、小河村。

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广,交通不便,居住条件边远,有的地方人畜饮水困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资金紧缺,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土地贫瘠,产出不高,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三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返贫现象突出。

二、帮扶计划。

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总要求,通过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致贫原因分析,结合听取驻村工作组、村“两委”汇报、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大会、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尽快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致富需求,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1、平场村。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技能培训。通过召开群众会,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同时结合平场村的规划,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给群众灌输先进、科学的理念,分析致贫原因,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农业产出,促进农民增收;拿出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让群众看到脱贫的希望,对脱贫充满信心。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广大种植户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计划硬化建成23公里的通村水泥路,计划硬化上厂、下厂、吞口洞、台子田、六头山等8个村民组通组水泥路;完成狗槽湾、王木沟、牛角田、天堂四个小山塘整治工程和狗槽湾提灌站、上水堰提灌站建设,争取通过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安置台子田、六头山、上寨、大木岩、大堰沟和上下厂等村民组生产生活条件较为恶劣农户50余户农户;计划建设蓄水池15口,解决果园灌溉;建设10公里果园便道,解决水果运输难的问题,建一个水果加工厂。三是产业发展。针对该村群众缺乏资金和技术,结合土质和海拨等条件,计划在地势平坦的坝区建成水稻规范种植示范基地一个;在上寨与平寨相接的地方建优质桃示范基地一个,在上寨建土鸡养殖基地一个,在青杠园、瓮岩坪建烤烟生产示范基地一个,在瓮岩坪建核桃、梨、桃建综合水果基地一个,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推动整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整村经济发展。

2、小河村。

一是产业发展。针对该村群众缺乏资金和技术,结合土质和海拨等条件,计划在马中岭、马郎河种植优质桃800亩;计划在跃进、团山种植茶叶600亩;在团山组建成大棚蔬菜基地100亩;在小河中坝建板栗基地一个200亩;二是技能培训。针对各村留守人员种植技术短缺科学先进的种植技术问题,计划每年举办精品水果、蔬菜、茶叶种植等培训班4期,每年培训600余人次,吸引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回乡创业,让闲置劳动力就地就近务工。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建1个茶叶加工厂;计划硬化通村水泥路10公里;道路围绕产业建设,计划建设蓄水池10口,解决果园灌溉;建设10公里果园便道,解决水果运输难的问题,为切实解决广大种植户运输困难,硬化子曹沟、学堂坳、大坡、大坪、上游、中坝、上关、下关、丰岩坪、熬凤山、赵家土、干田坳、平武等村民组通组水泥路,解决涉及__个组老百姓出行问题;河道治理5公里;恢复被大水冲毁农田1500亩;在人畜饮水困难的上关、下关、干田坳、丰岩坪、大坪、学堂熬等村民组修建蓄水池10口,解决村民人畜饮水困难。

另外,在全镇建设一个中心水果冷藏库,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组织保障。

为加强对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党委书记申杨任组长、镇党委领导班子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及各村支书、村主任为成员的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服务中心,田洪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田维成、冉茂琴同志负责日常工作。明确各部负责人、扶贫办负责人、驻村工作组全体成员具体落实,确保推进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有序开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镇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督促验收等工作,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见成效。

(二)强化资金保障。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到户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为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推进有力。

(三)加强督促检查。班子成员、各村、各工作部门要加强协调,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制定落实方案,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__镇精准扶贫领导小组报告工作实施进度,经镇领导小组汇总后向县委、县政府、县扶贫办报告工作推进情况。对在此次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可以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从而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提高生活的质量,走出贫困,奔向小康。以下是本站小编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鼓励贫困村利用相关资产通过承包、入股等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经镇政府、驻村单位评估认可且有投资主体参与的项目,可以安排不高于50万元的扶贫资金,无偿拨给贫困村参与入股。所形成资产、股份收益归为村集体所有。

2、对村企合作、农村专业合作社开发项目、投资兴建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纳入全县产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项目。

3、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的贫困村,村干部工作报酬绩效部分上浮20%,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列支。

4、贫困户种植油茶、栽培速生丰产林的,优先安排林业项目。符合退耕还林条件的,按1500元/亩安排项目资金;不符合退耕还林条件的,油茶按800元/亩、速生林按400元/亩安排项目资金。项目资金分三年拨完后,县林业局每亩再扶持400元。

5、贫困户培育造林绿化苗木的,县林业局每亩补助.500元,并负责育苗技术指导。杉木、香樟、杨树、松树等造林苗木达到质量标准的,由县林业局包销。

6、贫困户饲养3头以上肉牛(血吸虫疫区除外,下同)的每头奖励200元,饲养5只以上肉羊的每只奖励50元,饲养10头以上生猪的每头奖励100元,饲养100只以上家禽的每只奖励5元。

7、贫困户稻田养蟹每亩补助苗种资金800元,稻虾连作每亩补助苗种资金600元,其它特色养殖每亩补助苗种资金400元。

8、贫困户办小作坊,有工商营业执照且持续运转一年以上的,除享受扶贫贴息贷款外,一次性奖励财政扶贫资金20xx元。

9、支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对吸纳贫困户参股或吸收贫困户就业,增收效果好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除享受扶贫贴息贷款外,安排5—10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给予支持。

10、对成功创建全省旅游名镇、名村和a级旅游景区的,县旅游局将其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和智慧旅游景区等项目,作为争取全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的项目予以申报,争取资金30一50万元。

11、依法办理开业登记的农家乐经营户,按照自愿申请、评估验收、达标补贴的办法,达到《湖北省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并吸纳6人以上就业的,给予每户1万元扶持。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农村扶贫工作当中,产业扶贫是一项关键工作内容。在本文中,将就农村产业扶贫工作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进行一定的研究。

在农村扶贫工作中,产业扶贫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农村具有了良好的产业,才能够真正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实现脱贫目标。而在该项工作开展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此,即需要能够充分做好存在问题把握,以科学对策的应用更好更快的实现工作目标。

在现今农村产品扶贫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第一,缺少技能技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自然条件差,具有较小的机会参与到技术培训当中。农村差异化发展需求情况的存在,也使得很多贫困户缺少产业致富所必须的技能技术。对于部分贫困户来说,其仅仅具有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技术,对于杂果、大棚蔬菜以及花卉苗木等技术,缺少先进的种植经验以及理论知识,在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以及科学施肥等方面缺少应对措施。在农产品种植后,在质量方面无法对客户要求进行满足,并因此无法切实的提升经济收益;第二,存在发展风险。在贫困地区,在产品扶贫活动开展中,农业生产是重要的产品类型。而对于农业产业发展来说,具有复杂的制约因素,如生长周期限制、自然条件以及市场经济需求等,并因此使农业暴露出了较强的弱质性特点,农民在风险抵御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同时,部分产业具有较大的市场价格变化,在进入市场前看似具有较高的利润,但在进入之后却发现并非如此,农民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弱,该种情况的存在也将加大产业扶贫难度;第三,缺少人员支撑。在现今城镇化水平加快的情况下,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出现了“老龄村”以及“空心村”现象,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对农村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限制,很多项目在开展中则由于缺少劳动力、进度缓慢、缺少参与主体而搁浅。同时,农村地区也缺少有技术、有号召力的人员带领群众一同致富,并因此使农民只能够选择小规模、分散的方式开展,因缺少名牌产品、龙头企业的引领,无法形成规模,在产业发展后劲方面存在不足。

(一)加强技能培训。

需要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做好分类指导,对不同部门的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加强对于贫困户技能培训以及技术培训,通过多种措施提升群众致富技能,以此为农民稳定增收、农村产业发展打下基础保障。具体来说,要通过单独指导、上门宣传以及集中培训等多种措施的应用提升农民的技术水平,如养殖、林果以及棚栽相關技能培训,积极邀请行业专家以及龙头企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对农民在实际生产当中所面临的技术难题进行解决。要做好扶贫创业以及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工作,保证贫困家庭都能够掌握致富技能,对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空间进行拓宽,使其能够寻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岗。此外,也需要积极协调相关企业,使其能够为贫困群众提供能够胜任的岗位,在形成产业集群的情况下对贫困户就业进行促进。如汝州市组织专家服务团成员到大峪镇西范庄村开展基层畜牧产业扶贫养殖技能培训活动,有效的提升了农民技能水平。

(二)发挥带头人作用。

首先,要对驻村第一书记作用充分发挥,使其能够从政策角度带动地区产业发展,通过就业务工、产业拓宽等方式对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力以及创造力进行调动,在劳动力、资金以及技术层面发展现代化产业,使贫困户能够处于产业链当中,在发展产业的情况下对劳动力形成吸引。其次,要能够充分发挥当地“乡贤”作用,建立能人带动产业发展的奖励机制,激励其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产业扶贫当中,通过土地入股、托管以及闲置土地流转等方式帮助群众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如衡水市武邑县审坡镇的贾寺院村书记贾三虎,在上任后带领百姓致富,带领其走上了一条棚菜种植的特色之路,有效的提升了农村经济发展。

(三)多种措施并举。

第一,在新的技术发展背景下,要应用好电商平台帮助产品形成良好小路。要对贫困户、电商、产业的电商扶贫模式创新,通过技能培训帮助贫困户能够开设网店协调电商企业以及农产品,拓宽创业途径,在吸引产业的同时保证能够将相关产品卖出。第二,要做好服务优化,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唱戏、银行协助、百姓受益的原则,做好小额信贷政策的健全完善。对农村生产要素担保等方式积极创新,通过科技、金融因素促进扶贫目标的实现。同时,要做好后续技术跟踪培训,强化市场、储藏、加工以及产品销售等链条,帮助贫困户签订合同;第三,积极鼓励民间组织以及民营企业等能够参与到产业扶贫当中,做好社会扶贫信息服务网的构建,以多渠道方式帮助贫困户实现发展难题的解决,实现产业发展风险系数的降低。

在上文中,我们对农村产业扶贫工作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来农村产业发展中,即需要能够积极联系存在不足做好对策应用,促进脱贫工作水平的提升。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目主要有发鸡崽代养和自产稻米转化成商品两个项目。通过前期摸底调查,镇党委政府已初步掌握各村建卡贫困户鸡崽需求量和有自产稻米可转化成商品的农户数及商品量。为了让项目发挥应有的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作用,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各村(居)要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再次上报并确定需要镇政府统筹项目。

进行帮扶的半劳动力建卡贫困户家庭花名册,两个项目覆盖户数原则上不超过20户。

二、镇政府用帮扶单位筹集的部分帮扶资金进行统筹安排,按各村(居)提供的。

数据购买鸡崽和订做稻米包装袋。各村(居)为生态产业扶贫工作的主体,要优先考虑最为需要的建卡贫困户,要突出扶穷核心进行合理安排,不能因为不平衡带来新的矛盾。原则上鸡崽户均不超过10只,包装袋户均不超过30个(两项不可兼得)。

三、商品标准:

1.茶香鸡:发放到农户前由镇政府负责集中接种禽-新二联苗,放养不能圈养,喂粮食不能喂饲料,食料(粮食)中适当加入茶叶末。

2.优质稻米:一是必须为当年收割的稻谷;二是碎米率低;三是不能有异物或杂质;四是不能有其它添加成分。

四、对纳入扶助的对象建立诚信档案,并在各村(居)公示栏中统一设立“曝光台”,对未饲养即转卖变现的、未饲养即转卖变现后又购买饲料鸡冒充生态鸡进行销售的、未饲养即宰杀食用的、未按要求进行生态养殖的、以陈年稻米冒充新米的、销售过程中强买强卖的等等不光彩行为进行曝光,被曝光的建卡贫困户或其他农户诚信记录为“差”,并通报作为今后各种补贴政策享受的评定依据。

五、帮扶干部负责联系茶叶末等特殊饲料供给,负责联系将产品供应给镇内外餐饮店、帮扶单位职工或其他销售渠道。

六、销售时由一对一联系干部负责向建卡贫困户收回一定成本用于滚动发展(养鸡的按领养鸡只数的10%,售米的按售米斤数的20%),成本原则上按实物收回,也可按照售卖价折算现金上缴,滚动资金建立专账,用作下年度的帮扶启动资金。发放回收有关事宜实行每年研究施策。

七、非建卡贫困户或未纳入统筹的贫困户愿意按本项目饲养要求饲养的成品鸡或。

有多余稻米的,也可纳入“凤凰茶乡”农特产品品牌体系进行营销,竹篓子、包装袋等按照成本购买,但均需要建立诚信档案。

八、鸡崽和包装袋发放后,各村(居)要建立台账,将农户领养(取)数量、饲养方式、帮扶干部、产品去向、销售渠道、诚信综合评价等记录在案进行动态管理。每发生一例诚信差评记录,村(居)年度考核时减1分。

九、本方案由xx镇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xx镇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反腐败措施的进一步强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对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使我们更清醒地看到,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状况还不能令人乐观,面临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形式主义,往往只体现于桌面上、嘴上、纸面上,而未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材料、账目建设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

在各乡镇大量存在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台账材料收集不齐全,档案建设不规范,缺少条理性、逻辑性的问题。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的材料收集归档不及时,有的甚至直到检查、考核还未收集归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反映到记录本上内容不全,结构不完整,会议记录零乱不规范,少数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记录本存在工作未开展只为应付检查、考核而临时补填记录的现象;个别乡镇、部门制订的整改措施不得力、针对性不强,抓落实上更是缺乏力度、工作不够到位,造成效果不明显,甚至不起作用,有的问题反复发生。

(三)廉洁自律规定执行不严,“三公”违规现象严重。

个别乡镇领导干部存在违反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行为,收送“三礼”和公车超规格配备、公车私用等现象;党团活动外出学习考察存在审批制度执行不够严格的问题,超规定范围现象依然存在;在公务接待方面更是存在着接待费超标准、同城异地接待、接待跨年度审批、接待费总额控制制度执行不严的问题和下乡餐费自付、村级零招待制度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四)财务制度落实不到位,经费执行不严格。

在财务制度落实上还仅停留于桌面上、嘴上、纸面上。如在差旅费报销方面,存在住宿费发票填写内容不清楚、金额超标准,汽车费超标准、汽车票连号、车票日期与出差日期不符未能作说明,差旅费填报单填写不规范、内容不清楚的问题;在财务管理方面,出现资金外借管理不规范,白条子抵库,一些原始票据没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签字的问题;个别单位存在收支两条线不规范现象;少数乡镇、部门未能严格执行文件规定,存在超标准发放节日职工、家属慰问费和超范围、超标准发放奖金补贴现象。

(一)认识问题。

一是认为村官“权小位卑”,出不了大问题;二是认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没有什么可贪,加强村级组织党风廉政建设意义不大;三是村级党组织忽视村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对抓党风廉政建设不积极,或根本就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四是部分村干部理论水平低、法纪意识淡薄、自律意识不强,有的甚至为维护自身或群体私利,置党纪国法于不顾。

(二)制度问题。

么、公开多少、什么时候公开、对多少人公开都由村干部说了算,村民理财小组、监督小组起不到真正的理财和监督作用。有些党员、群众怕惹事,对腐败分子和不正之风不敢监督。有的地方家族势力大,斗恶斗狠,群众怕遭打击报复,敢怒不敢言。

(一)加强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县委是关键。县(市)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工作部署,实施有效领导,在领导精力、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给予保障。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主要任务,搞好工作规划,加强督促指导。乡镇纪委要认真履行职责,协助党委、政府抓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乡镇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探索建立适应乡镇党风廉政建设要求的纪检监察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充实乡镇纪委力量。认真解决在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条件、工作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本领和执纪水平。

点和规律,抓住工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水平,增强乡镇党风廉政建设的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实效性。

(四)健全落实机制。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健全工作制度,加强情况交流,协调解决问题,增强工作合力,充分发挥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协调机构的作用。建立工作督查机制,制定督查办法,细化督查内容,严格督查标准,规范督查程序,确保督查效果。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得力,职责范围内存在问题不解决、不纠正,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定期、不定期地对各村党务、村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同时,对违纪违法的村干部要严肃查处,增强震慑力。

(二)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制度体系。

一是强化农村财务管理,要把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作为农村干部作风建设和预防自身腐败的重要环节抓好抓实。二是健全民主管理制度,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一事一议”等民主决策制度,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民主管理制度,党务、村务、村民组事务公开等民主监督制度,促使村干部规范办事行为,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三是建立农村干部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合理的村干部个人收入分配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激励机制,从政治上、经济上关心村干部。

(三)强化责任追究,加大违纪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一是认真落实包村干部、村主要领导接待和联系群众制度,着力解决农村干部不严格按法律和政策办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问题。二是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农村宅基地、邻里纠纷、村干部违反财经纪律、村干部与民争利等问题。三是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切实加大对对“村官”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四是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责任追究范围延伸到行政村,对村级组织党风廉政工作敷衍失职,不抓不管,造成恶劣影响的,对乡镇有关人员、村主要领导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因此上级部门应做好各种舆论导向媒体的协调管理工作。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要负起指导与支持媒体干事情的责任,利用舆论媒体,揭露腐败现象,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作为新闻单位要行使好舆论监督的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信,绝不是为批评而批评,为监督而监督。另外各种媒体的工作者必须遵守新闻职业道德:一要维护新闻的独立性,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支持言论自由。二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不允许任何人利益玷污新闻的纯洁性。三是在党委的领导下,捍卫人权,民主与自由。四要保证在媒体上刊登被指告人员或团体客观的应变。五要保证信息源的保密,自觉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总之,无论是乡镇还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只要把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纠正基层干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因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违纪行为,我们抓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就不是仅在讲话稿里看到的东西了。

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区纪委按照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有关要求,对我区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了我区党风廉政建设4个方面12项问题。为深入推进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实际,特制定如下整改落实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抓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对照检查、深刻剖析,逐一建立整改台账、对账销号,大力发扬斗争精神,以自我革命的决心和迎难而上的勇气全力推进问题整改,迅速补齐补强短板弱项,为推动全局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

(一)思想重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认识还有偏差。一是落实主体责任不到位,日常推进无序,开展工作缺乏规范性。二是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不到位,压力传导不够。三是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存在“挂空档”现象。

(二)财务管控不严,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制度打折扣。一是差旅费报销管控不严。二是加油、办公等公务费用支出不合理。三是公务外出履行程序不规范。

(三)日常监管发现问题少,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廉政风险大。一是党组在日常监督上缺乏主动性。二是在廉政监督检查上,频率低、力度小,自主发现和处置问题线索少。三是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范不到位,成为滋生腐败,出现违规违纪问题的频发高发点。

(四)党风廉政教育氛围不浓,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一是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不到位。二是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形式单一,缺少特色,缺乏针对性。三是少数党员干部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和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淡化,纪律观念弱化,自我要求降格,党风廉政风险防范“免疫力”下降。

(一)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是制定党组主体责任清单,坚持扛牢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的政治责任,实化细化推进措施,按时调度督导,定期归纳整理各项台账资料,全面掌握工作动态,全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二是制定党组书记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职清单,定期研究党风廉政建设,抓谋划,抓推进,抓落实,确保各项措施落细落地落实。三是制定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清单,每名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主动担当担责,抓好任务分解、监督、检查、考核,结合工作实际,指导好分管工作领域中的党风廉政建设,协助党组落实好主体责任。(牵头单位:监察科;责任单位:分党组成员)。

(二)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区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内控机制,年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管控目标,规范各项经费支出项目,细化费用支出范围和标准,严格落实审核审批和报销程序。二是建立预警制度,凡突破经费支出控制目标的及时进行预警,查找问题,及时整改。三是建立健全日常审核和事后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在一定范围内对经费支出进行公开,主动接受党员干部监督,确保各项管控措施落实到位。(牵头单位:计财科;责任单位:各科室、中队)。

(三)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抓实“责任主体”压实“主体责任”,做实做细日常监管,强化廉政风险防范。一是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严格按照《问责条例》对失职失责的主动启动问责调查程序,牵头成立责任调查组,及时进行问责。在问责工作上,党组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抓、作表率,既挂帅、又出征,重要问题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二是坚持“严”字当头,强化日常监督,突出对党中央和省市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着力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确保政令畅通;驰而不息正风肃纪,紧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持续推动作风建设;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进一步畅通监督举报渠道,深化下访接访活动广泛收集问题线索,树立“搁置线索就是积累民怨”思想,对问题线索即来即办,快查快处,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查重处基层干部侵害群众利益的违规违纪行为,以正风反腐的实实在在成效取信于民。三是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预防性监督,梳理各项工作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逐人逐项建立权力清单,制定有针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干部加强日常监管,强化风险预警,使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自身岗位潜在的廉政风险,达到自警、自省、自律的效果。推动监督重心下移,突出事前监督,深入干部群众中间主动发现问题,在抓早抓小、防“小病”治“未病”上积极作为,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第一时间红脸出汗,及时阻断问题的发展蔓延。(牵头单位:监察科;责任单位:分党组成员、各科室、中队)。

(四)积极实施“三个教育”,树起“三道防线”,提高干部自我防范能力。一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党风廉政教育内容作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重点,持续强化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二是加强警示教育,推行每月一次“教育警醒日”,通过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树起警示训诫防线,使领导干部时刻保持警醒,防止小问题酿成大错误。三是加强遵纪守法教育,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以党章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为重点,每季度至少组织全体干部开展一次集中培训,树起党纪国法防线,增强政策法规意识,自觉规范从政行为。同时,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方法,灵活教育载体,充分利用廉政影视片、廉政标语、廉政宣传画、廉政宣传栏等平台,提高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警示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使反腐倡廉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在全局营造浓厚的党风廉政氛围。(牵头单位:监察科、宣教科;责任单位:各科室、中队)。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同志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亲自安排部署承担的整改任务,细化整改措施,精心组织实施。领导班子成员要严格履行“一岗双责”,抓好自身建设和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整改落实。

(二)加强督导检查。坚持督导检查和定期调度相结合,及时向责任单位传导工作压力,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对整改进展缓慢、整改措施不细不实、整改力度不大、效果不好的,要进行重点剖析;对整改工作中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严肃追责问责,倒逼整改责任落实。

(三)建立长效机制。整改既要解决存在的问题,也要分析根源,举一反三,推动关联问题一起整改到位,更要注重抓实源头预防,针对共性问题,着眼长远长效,及时建立健全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权利运行的制度体系、工作程序,切实堵塞制度漏洞,巩固整改成果,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航天行业焊接标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企业在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对企业自身的工商管理的要求会变得更高。因此,如何建设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成为企业高度重视的发展问题,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方法与途径。而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作为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使企业日益关注并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工作。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之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了摆在企业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意义。

工商管理培训是指通过学习金融、财务、营销、经济法、国际商务等知识,并提高管理人员在其岗位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手段,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能力。企业在提高自身竞争能力方面的主要途径是靠实现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企业之间管理水平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管理人才综合素质能力的竞争。提高管理水平则是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能力,这就需要依靠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来实现。而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入推广的环境下,工商管理培训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工商管理培训是实现企业干部和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管理素质偏低,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管理专业非科班出身,大多以半路出家的方式走马上任,根本没有具备专业的工商管理技能。虽然在管理技能实际实践中原有的管理人员具备独到的管理能力,但不具备深远的管理专业技能,长此以往,势必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不仅可以弥补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理论知识空缺,还可以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管理能力。其次,工商管理培训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会面临更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环境转变,不断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培训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才可能不断地更新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二、目前工商管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不少企业在管理发展中并没有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受到近期企业经济效益的左右,企业高层往往忽略了企业管理培训的重要性,而且认为进行工商企业管理培训没有必要性,从而使培训得不到很好地发展。

(二)培训中相对落后的师资。

受到历史发展原因和经济方面的制约,当前我国不少企业在工商管理培训师资力量这一环节得不到重视和加强,主要表现在教师学历低、教师相对缺少企业实践经验、业务素质低等。

(三)单一的培训方式。

对于工商管理培训来说,不仅仅是工商企业管理方面素质的直接培训,而是通过各种能力素质的综合培训达到相关工商企业管理类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而当前工商管理培训仍然以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开展,形式、内容单一,培训难以取得良好成效。

三、加强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培训。

(一)转变理念,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

强化管理培训力度,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培训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工商企业管理的质量。要实现工商管理培训的全面进行就得先从企业领导干部阶层抓起,只有实现企业高层对企业工商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端正企业高层人员的发展态度,才能使企业迎来更大的发展契机。才能在企业内部实现全面培训的发展目标。从根本上不断改变企业高层领导的企业管理观念,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发展,对领导阶层通过宣传、教育、绩效考核,能力激励,从经济和政策两个方面实现企业高层和员工的全面培训,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用成绩和实际培训效果驳回以往的`“培训无效益”的观念,从投资方面和长远发展方面实现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投资,不断发展和挖掘工商管理人才,深挖企业员工管理潜能,从而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要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共商管理培训的重要保证。提高培训师资质量,首要任务是要建立严格的工商管理教师资格的认证体系。对申请工商管理教师资格必须有一个严格的认证过程。应从思想政治、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查评估。对已取得资格认证的培训教师,也要对其展开有计划的培训学习工作,使教师在了解时代管理动态与最新成果的前提下,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从而探讨出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新思路。

(三)深化改革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

相对来说,工商管理培训层次高、内容复杂且任务重,培训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改革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是必要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培训要求培训方式向多元化与现代化实现转变。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工商管理培训也应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把培训工作现代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培训的不断加强,有效地为企业提供更强大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它不仅能够实现企业强劲的人才后劲,同时满足现阶段企业人才需要的需求。在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它还可以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综合竞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宪民,韩立,张凤都.开展工商管理培训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与人事,,(03).

[2]郑军.开展工商管理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01).

[3]李淑华.对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4,(12).

[4]突出服务企业宗旨办好工商管理培训[j].中国电力教育,2001,(04).

航天行业焊接标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针对旋耕麦田耕层浅、土壤过于疏松等问题,分析了其对麦苗生长发育的主要危害,如深播弱苗、冬春冻害、春季黄苗死苗等,并据此提出了避免危害发生的具体措施.

作者:郑志国卢国敏余秋甫作者单位:郑志国(河南省濮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濮阳,457000)。

卢国敏,余秋甫(濮阳市种子管理站)。

刊名:现代农业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nongyekeji年,卷(期):“”(14)分类号:s156关键词:麦田旋耕问题解决措施

航天行业焊接标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各地社区、街道党工委都采取了一些措施。这里主要是借鉴济南市历下区文东街道党工委的经验,通过调查,对此做进一步的探讨。主要措施有:加强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作用,加强其与党员的勾通、理解,并通过各种措施开发党员素质、潜力,为社区建设服务。

针对这种情况,社区的党建工作就应“具体对象具体分析”。

针对上述两种情况,借鉴文东街道办事处的经验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四,多方筹集资金,共办社区党建。多年以来,社区党建的一大难题就是活动资金短缺。为此,许多好的项目、活动不得不从简从略,以减少开支,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一些应有的奖励、鼓励也难以落实。

今后,希望社区的党建工作能得到更多方面的支持。一方面,国家实行政策倾斜,给予部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社区党建向非公有制企业延伸,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同时得到它们在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上一篇:区国税局资产清查报告下一篇:志愿者服务工作总结

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范文

受疫情的影响,今年涉及农民工维权纠纷较往年有所增加,随着复工复产的开展,芜湖市司法局法援聚焦农民工权益保障,多举措持续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截止目前,全市共举办农民工作维权专项咨询活动20余次,为2694人次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解答农民工各类法律咨询5388人次,为农民工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9035万元。

一是强化宣传诉求渠道,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

制作《疫情期间农民维权法律援助指南》。引导农民工在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告知其疫情期间如何获得法律援助,将《疫情期间农民维权法律援助指南》制作成小视频,在全市的移动公交媒体不间断的播放;结合法律援助宣传月、送法进村(社区)以及重要节日,深入村居、企业、工地向农民工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单行本,引导农民工优先通过法律援助热线和芜湖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安徽法网进行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主动向企业和社会发布法律指引、保障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向企业宣传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等法律规定等,提醒企业注意用工规范,将复工复产中可能出现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是涉及农民工欠薪案件开通绿色通道。

疫情防控期间,对于复工复产的农民工涉及讨薪、工伤赔偿的事项,开通法援“绿色通道”,免于经济状况审查,做到当日申请、当日受理、当日指派。对于诉讼时效即将届满等紧急或特殊案件,为受援人先行提供法律援助。坚持“调解优先”,推进调解协商解决,力求最短时间化解矛盾,降低农民工维权成本。推进“上门服务”“最多跑一次”等,力求援助“零距离、零等待”。

三是强化咨询受理服务,化解重大疑难纠纷。

针对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多发、热点问题及农民工群体性讨薪案件,法律援助人员耐心倾听、疏导群众情绪,指导前期证据材料收集。建立农民维权案件登记报告制度,对咨询中发现农民工维权、群体讨薪苗头隐患,要求法律援助律师登记备案及时报告,实现抓早抓小,力求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四是保障法援服务质量,提升农民工法治获得感。

加强法律援助人员的业务培训学习,指派经验丰富的优秀律师承办涉农民工案件的办理。强化质量监督和风险管理,畅通沟通渠道,充分利用短信、微信、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农民工对案件办理进度和情况的即时了解,提升农民工法治获得感。实行农民工维权案件一案一回访制度,对于已办结的农民工维权案件及时回访,询问案件办结情况,案件办理有效程度,承办律师是否尽职尽责,对进入执行难农民维权的案件,法律援助安排工作人员及时与执行法院沟通,主动帮助农民解决执行难的问题。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集合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脱贫攻坚工作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第一政治任务。各级党員干部深刻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思想重视程度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十大脱贫攻坚政策措施总体上得到贯彻落实,但是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扶贫工作审计中发现,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显著。

一是以发展农业产业名义给贫困户直接发钱。名义上是发展农业产业,其实质是变相简单发钱,不具备鼓励贫困户发展长期效应。在对h县扶贫审计中发现,2018年h县对以家庭为单位养鸡、鸭、猪等小散无特色种养户进行补贴。2019年3月,审计组入户调查发现,大多数贫困户已经没有鸡、鸭、猪等。该资金的投入不能产生促进发展特色优势种养业的作用,浪费了大量资金。

二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落实产业扶贫政策措施上被动应付。在上级压力下,成立的合作社无任何经营业务,或以不具备持续发展的经营项目和主体滥竽充数,获得的财政补贴用于发钱分红。如:h县c镇菜篮子农产品合作社将农业产业扶贫资金2.5万元直接分发给贫困户;h县j镇某渔业产业合作社,以出租的精养鱼池作为经营主体,用年租金0.5万元分发给贫困户作为分红,经营项目和方式不具备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效果。

三是热情高干劲足,重投入轻管理,项目前期调研评估不足,投入大产出少甚至无产出。技术培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未跟上,防病虫害、土壤营养成分检测等技术性工作不到位,导致因病虫害、干旱等原因,无产出或产出少,绩效差。如:h县j镇某合作社,2018年发展小苷薯种植,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种植基地没有灌溉设施,逢当年夏季干旱,秋季雨水偏多,投入的10万元农业产业奖补资金几乎没有收益。

四是以域内农业产业大户为壳,包装成立合作社,变相发钱分红。部分乡镇村以域内形成气候的特色产业大户为主体,以贫困户入股的方式到工商部门注册成立合作社。以政府补贴为资金来源,简单给贫困户发钱分红。实质并未建立特色优势产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如:在对h县多个乡镇村农业产业合作社审计中发现,合作社章程中有贫困户的名字,但是给贫困户的分红资金,全部来源于当年的财政农业产业奖补资金,金额每户150元到300元不等,对于贫困户来说是杯水车薪。产业大户自身经营的业务产生的利润与入股的贫困户没有利益联结机制。

五是农产品无特色、规模小、附加值不高,没有规模效应,缺乏较高层次的统筹协调发展规划。贫困户经营农产品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生产管理和营销策略,导致产品价格低甚至无销路。如:h县s乡茶叶合作社,农户各自生产和炒制,加工和包装技术落后没有统一的品牌和营销。该村村民生产的茶叶仿冒某云雾茶品牌(仿冒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卖几十元到100元左右,还不能保证有销路。市场上同品牌的茶叶卖到300-1000多元每斤。

六是农村电商形同虚设,没有发挥特色农产品产销链上应有的流通作用。政府主导的农村电商开办模式通常均为,政府给农村电商经营者简单装修一间店面,提供一台电脑,电商运营辅导员到店简单传授电商平台操作方法。近几年对多个县的农村电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村电商均未在包括国家和省开办的电商平台上架本地农产品,农村电商运营效果整体不佳。

一是严重的不作为思想作祟,在其岗不谋其政,直接或者变相给贫困户发钱,吊高贫困户的胃口。没有认真研究本区域资源环境优势,以无特色、无发展前景的项目任意充抵,被动应付。甚至收到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后,直接或者变相给贫困户发钱,产生不了任何农业产业发展效果。吊高了贫困户的胃口,致使贫困户等靠要思想越来越严重。贫困户可以不劳而获,制造了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矛盾。导致小学生作文中出现“长大要当贫困户”思想。

二是对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本身认识不到位。贫困户之所以贫困,除因病因残等致贫外,自身发展能力不足是根本原因。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措施的出台,根本目的是解决贫困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发展中去,继而提高收入的问题。上级要求以村为单位成立合作社,目的是落实中央提出“一村一品”政策措施。是结合试点成功范例,通过域内能人大户懂技术和经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导贫困户通过入股合作社参与就业和经营,产生稳定的就业收入和经营收入,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部分乡镇村干部,没有深刻领会发展农业产业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落实政策措施时南辕北辙。

三是区域整体规划布局层次不高,产业体系不完善。缺乏明显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农业产业结构混乱,没有突出的主导产业,各产业链条没有因地制宜紧密联系,不具备较长的特色产业链和知名农产品品牌。

三是没有具备实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市场产销链体系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成功典范作用没有示范到基层。致使贫困户和扶贫干部不敢干、不愿干。

四是电商平台的推广使用缺乏技术性支撑。农村电商经营者,营销经验缺乏,技术落后单一,不具备产品营销能力。

一是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措施的宣传和培训切实到位。让各级扶贫干部思想上要切实做到高度重视。习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二是进一步强化扶贫工作人员奖惩机制。扶贫工作到今天,从事扶贫工作的干部思想上都非常重视,但是实际工作中虚与委蛇蒙混过关者则是大有人在。这种情况与部分单位派驻不得力的人手担任扶贫工作有关。因此,把切实能干事愿干事的干部充实到扶贫工作一线至关重要。同时,加强绩效考核,扶贫工作中成绩显著者应予以重用;对被动应付不作为慢作为者严肃问责,从扶贫干部队伍中去除应付了事的病根。

三是做好产业扶贫成功模式推广。在审计中也发现,有的乡镇产业扶贫政策措施领会深,落实得比较好。如:h县l乡的豆产业合作社,组织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农户种植大豆。当地懂技术的大户负责加工生产豆参、豆豉等豆制品。全产业链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主动与高校研发机构以及大企业对接,增加品种研发,引进具规模有实力的豆产品企业合作,进一步做长产业链。贫困户参与种植、加工环节务工以及合作社股权,是真参与,真合作社。l乡实施的豆产业合作社模式,旨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有意愿、有实力的主体参与产业扶贫,积极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推行龙头企业带动、经营大户带动,推进了贫困户与市场主体的有效对接。各级政府扶贫工作部门应及时总结归纳典型案例和优秀做法进行推广,加强产业扶贫现场观摩,发挥典型引路作用。

四是做好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保障工作。各级政府组建农业产业技术专家团队和农技推广队伍,开展土壤营养成分测试、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技术服务,开展电商技术指导,提高产业扶贫服务指导水平。

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范文

春节临近,陕西省司法厅认真落实《司法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春节前司法行政服务农民工治欠保支工作的通知》要求,把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作为春节前的重要民生工程,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等职能作用,加强组织协调,精心安排部署,采取得力措施,着力解决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确保农民工辛苦一年拿到钱、过好年。2017年12月以来,全省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农民工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法律援助案件780件,受援人886人,实际追讨金额766万,接受农民工法律咨询2650人次。

1创新宣传形式,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结合“七五”普法,不断加大面向农民工的法制宣传力度,着重抓好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农村,春节前夕,利用农民工返乡时机,集中时间采取法律宣传进村组、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开展农民工讨薪维权法制讲座;在城市,利用劳务市场、车站广场等农民工密集区域,设立法律服务宣传站点,免费发放农民工适用的《法律知识读本》《农民工维权案例》等法律手册和资料,将农民工维权的行政途径、法律途径和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受理条件、申请程序、联系方式等内容明白无误地告知农民工,提高农民工依法维权能力,引导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表达诉求,维护合法权益。二是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着重加强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规的宣传教育,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树立诚信守法、依法办事的观念,使其明确非法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违法性和危害性。三是创新宣传形式。着眼于实际效果,在岁末年初、重大节假日等时段,采用报纸、杂志、墙报、电台、电视、网络等宣传载体,充分运用农民工欠薪典型案例,以农民工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方式开展释法宣传,扩大农民工维权法制宣传范围,使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民工等特殊群体,为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2拓展服务举措,提供法律援助。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针对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中存在着讨薪难,难在维权意识淡薄、用工不签合同、讨薪没有证据等问题,创新服务举措,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一是通过宣传咨询等方式引导农民工通过行政手段讨薪。对那些不知道如何向老板索要工资的农民工,依法引导他们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如查清用人单位的主体名称,保留用工合同,保存工资条等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对那些已有相关证据的农民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帮助他们代写法律文书,代理进行非诉讼调解。二是为农民工讨薪诉讼提供法律援助。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大力推行法律援助便民措施,充分利用法律援助工作网络,积极主动入村组、入社区、入工地,上门服务,对有证据证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及时提供法律援助;加强“12348”法律服务热线值班制度,指定业务熟悉、责任心强的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和值班律师负责电话接听、接待来访和案件承办工作,做到热情接待、及时指派、及时办理,尽最大努力为他们讨回工资;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对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简化受理程序,不审查经济状况,快速办理。对有确凿证据证明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拿不到工钱的农民工,因故无法出具身份证的,先行受理,及时提供法律援助。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办案质量。充分发挥省、市农民工律师维权工作站的作用,指派业务强、素质高的律师为农民工提供援助,组建专业化农民工法律服务团队,推行点援制服务。三是通过人民调解组织化解农民工工资支付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开展涉及农民工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工作,重点对农民工劳动争议,特别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矛盾纠纷,开展专项排查。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制定有针对性的调解预案,采取灵活便捷的方式方法,及时就地依法进行调解,防止矛盾激化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

3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一是按照《国务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国办发[2017]96号)和省上有关规定,认真组织自查,重点检查是否建立为欠薪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制度及落实情况,确保在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中达标、不丢分。二是建立健全农民工维权组织网络。在乡镇司法所、行业部门、城乡劳动力市场等农民工集中区域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联络点,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员作用,畅通农民工维权途径。三是做好信息报送。对可能出现农民工讨薪的重大案件、矛盾易转化、易激化的农民工讨薪案件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报告,并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以防止事态扩大可能造成的严重社会后果和影响。四是加大农民工维权保障力度。积极主动地与劳动保障、公安、信访、工会等部门联系协作,密切配合,建立情况沟通、工作会商和协作机制,努力促进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的解决。

航天行业焊接标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80年代起,经大力倡导,我国组织的铁路专用线共用取得了普遍开展和较快发展,目前全国各省市已普遍开展,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铁路专用线逾万条,近三万公里,承担了60%左右的铁路运输装卸工作量,大力开展铁路专用线共用,挖掘其运输设施潜力,已为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状况,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如何认识和评价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处理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近一步推动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健康发展使之继续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本文的宗旨.

作者:钱洪林作者单位:哈尔滨铁路局牡丹江车务段,黑龙江,牡丹江,157000刊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英文刊名:chinanewtechnologiesandproducts年,卷(期):“”(14)分类号:u2关键词:铁路专用线共用问题措施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坚持产业精准扶贫思路,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激活内在动力,探索带动模式,找准脱贫路径,提高产业精准扶贫实效。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产业扶贫项目定位不够精准。部分地区制定的产业扶贫规划,绝大多数谋划项目为棚膜经济、农机具和注入资金类,项目规划不到位。部分项目前期论证不严谨,地理、环境、气候、市场等诸多因素考虑不周。部分乡镇扶贫产业项目多为租赁经营,租金收益低。随着光伏发电产业项目资产折旧率逐年大幅度递增,导致发电量逐年递减,造成光伏发电项目收益率减半。

二是产业扶贫项目类别不够全面。扶贫产业主要集中于种植业、养殖业等较单一产业,消费替代性较强,市场竞争力不足,很大程度上依靠地方宣传和价格优势,难以抵御市场风险,一旦市场不景气,就会出现亏损经营,甚至无法缴纳租金,造成项目可持续性难以为继。

部分贫困户因病、因老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成为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的盲点。

四是产业扶贫联动机制不够健全。目前部分产业扶贫项目主要依托农牧业落实项目,但县市农牧业龙头企业少,带贫益贫机制不完善。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新增主体带贫益贫联结机制不完善,相应扶贫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社会责任感不强,主动参与社会扶贫的意愿不高,特别是对扶持贫困户发展经济、发展产业兴趣不浓。

一是科学谋划产业,明确工作思路。要立足各地发展实际,在肉鸡、生猪、瓜果蔬菜、大米、籽粒玉米等产业上下功夫,积极谋划祖代基地、父母代种鸡基地、生猪养殖基地、瓜果蔬菜园区和食用玉米产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优势,推动产业扶贫发展。

二是推进因地施策,确保灵活高效。结合贫困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村而异,结合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制定更为细化的具体措施。以农牧业龙头企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主,选择经营效益好、带动能力强、诚实守信的新型经营主体,发挥他们适应市场、对接市场、抗风险能力强的优势,把基地建立在贫困村上,带领贫困户实现项目脱贫。探索新产业扶贫模式,推进“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采取流转贫困户土地入股、贫困户小额信贷资金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推动贫困户直接就业,入股收益分红,形成利益联结机制闭环。

三是聚焦问题短板,**困难难题。针对收益高的产业扶贫项目,在充分给予贫困户分红基础上,将剩余收益资金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部分利用专项资金进行补充,切实解决基础设施落后问题。针对种养殖类项目低端同质化,建立与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合作关系,着力提升扶贫产业项目质量。针对谋划的投资注入类项目,在充分论证项目可行性基础上,寻找社会反响好、效益好、有责任心的企业,在企业以固定资产做抵押和公证处公证前提下,将资金整合打包注入企业,获取收益。

四是树立典型模范,带动共同脱贫。鼓励贫困户自主产业发展,扭转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思想消极、行动被动、反应迟钝等问题。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集中力量优先扶持一批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脱贫基础的贫困户,为其寻找“短、平、快”的增收产业项目,树立典型,带动其他贫困户尽快实现脱贫。

五是做好政策支持,推进带贫减贫。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五部委《关于加强产业扶贫带贫减贫机制建设的通知》(国开办发〔2019〕17号)文件精神,健全带贫减贫机制,抓住各类经济组织、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等主体力量,加大政策支撑力度,培育和提升一批不同层次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形成合作社组织生产、龙头企业加工对接市场的产业化联合体,推动建立产业扶贫带贫减贫机制。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范文

农民拼音:n&oacutengm&iacuten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语言来源于《谷亮传》·呈贡元年在古代,有四个人。有学者、农民、工人和商人。他们是学者、农民、商人和人民。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这种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的勇气和态度,正是这次保先活动自我剖析阶段所提倡的不怕丑、不护短、不怕痛的精神。自去年调入求是竞舟小学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在学习、理论水平、政策观念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但在这次活动中,通过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的学习,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我认真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深深感到自己在学习、工作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与上级要求相比,还相差甚远。为警示自己,修正错误,鉴知未来,以利工作,按照要求,本着无愧于组织,无愧于群众的态度,就本人在各方面存在问题自我剖析如下:

实,更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然而多年来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理论学习,特别是工作忙的时候,终日埋头于纷繁复杂的事务堆里,常用老眼光、老办法、老经验去对待和处理新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对于一些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理论学习不够,理解不深。

(二)对待工作有时只满足于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任务,常常只是根据学校布置的工作,说一步走一步,开拓意识还不够,常常求稳怕乱。由于自己思想不够解放,就谈不上敢想、敢试、敢闯、敢冒,缺乏知难而上、排难而进的工作态度和果敢精神。

(三)平时只顾忙着尽力去做好本职工作,不太注意周围发生的事情,对与自己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事还不够热心、不够主动,也没能更热情更主动地关心群众,与其他老师交流不够,没能热心地帮助周围的同志有针对性地去想办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本人在各方面存在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有客观影响,有内因也有外因,但究其根本,还是主观因素在起作用。

第一、我对政治学习“走过场”,停于形式,敷衍了事,平时虽然经常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毛泽东思想,没有意识其思想的精髓,更没有掌握邓小平同志强有力的理论武器,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我没有严格的学习计划和约束自己学习的制度,只能说有求知欲望,但缺乏持之以恒的自觉性,更谈不上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念和方法,去研究新情况,分析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从而想问题、办事情、干工作难免有主观性、局限性、片面性,想得不远,站得不高,思想境界没有提到更高的层次。

第二,作为一个党员,对自己的要求不够高,认为工作那么忙、事情那么多,时间总不够用,自己尽心做好本职工作就不错了,没有主动、热情地与群众多做交流。

第三,开拓进取精神不够,既不争先,也不落后,甘居中上游,当个太平人就行了,“高起点、大跨度,大发展,争先进”这些都与己无缘,入党时那种敢为人先的精神,而今已大不如前。

针对个人存在的问题,我将从思想深处查找原因,在身体力行上下功夫,迅速整改,早日见效,力求在政治上有明显提高,思想上有明显进步,做好工作。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今后将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抓住学习重点。实际中要像对待业务工作一样,制定出详细的政治理论学习计划,挤出时间予以落实,通过学习,不断用新知识、新文化、马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相结合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提高个人政治修养,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辩别是非的能力,并注意与实际结合起来,指导实际工作。

(二)要克服时间上的困难,尽可能地更热情主动地关心群众,与其他老师多做交流,热心地帮助周围的同志分析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去想办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在工作中学会善于总结和观察,提高开拓创新意识。党性是每个党员的立身之本,要坚持党性,加强事业观念、自律观念,要做到经常自查、自省、自警、自励。

总之,在这次保先活动中,通过学习,加上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自己在思想深处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决心以此为契机,,提倡“从我做起”的精神,不去强调客观,高标准、严要求地从眼前做起,从自身做起,真抓实干,改进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随着扶贫攻坚战的打响,各地的扶贫和东西协作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大批贫困户靠扶贫产业脱贫,但在工作推进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隐患,导致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返贫现象。

一是扶贫产业过度依赖扶贫干部及其人脉资源。扶贫干部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探索适合当地的产业,或者将当地原有产业做大做强,扶持产业发展,产生经济效益。但很多扶贫干部都是靠自己的才能和人脉资源主导当地产业,一些企业和投资者看重的是扶贫干部的面子和信誉,所以愿意赊账采购和投资,但是扶贫干部一走,投资者就觉得不安心,企业也陆续要求收回债款,导致产业停摆,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如山西某贫困村,虽然生猪散养的扶贫项目已经开展起来,但是扶贫干部一走,后续的二期、三期工程就面临停滞,企业也开始联系清欠、催款。

二是主要依靠政府采购和人情关系认购,没有形成市场化。贫困村往往交通不便、地形复杂,经济作物难以种植,工业企业又难以发展,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外流,导致产业难以发展,依靠粗放型养殖和种植形成低端供应产业,但是由于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只能依靠政府帮忙,以政府采购或者熟人购买等方式进行推销。如四川阿坝州小金县的各类特产,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决定了它的高市场价格,很难在市场上打开销路,而通过政府协助推销只能解决一时问题。

三是扶贫产业低端且单一,同质化严重,没有形成产业链。扶贫产业主要集中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制造业,这些产业往往集中成片,市场竞争能力不足,难以抵御市场风险,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战略的开展虽然可以加强特色产业的集聚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但同时产业单一也增加了市场风险,一旦整个行业市场低迷时就会成片遭殃。而且一般贫困村的产业是农业种养殖业为主,消费替代性较强,很大程度上依靠品牌宣传和价格优势,因此扶贫产业往往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如2018年6月,广西多地的扶贫荔枝也遭遇了销售难,一些种植户甚至把荔枝当垃圾处理;陕西罗敷镇180万斤大蒜滞销,产业脱贫同样遭遇销售危机。

存在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没有扶贫没有扶志,失去了扶贫先扶人的重心,导致扶贫工作浮于表面。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要将扶贫干部的动能转化为贫困户的动能,产业扶贫必须配套技术和人才。要花时间培养当地的扶贫班子和领头的能人,要始终以人为重心,注重产品品质,没有品质就没有市场,扶贫干部应该以将当地产业扶上正轨,要努力向科学化和标准化生产靠拢,在建设的过程中培养当地的人才,为将来的自力更生做好铺垫。二是要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更加注重市场营销。转变原有的“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和依靠亲友的扶贫销售观念。农特产品作为商品,它的替代性极高,如今国内的农特产品种类繁多,高品质的农产品数量更是数不胜数,但能够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可的农产品必须要在市场营销上下苦工,这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三是要推动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多层次发展,与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即便是低端的种养殖业,经过标准化的科学管理,成为龙头企业的供应散户,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让更多的小农户受益。同时要推动当地产业多层次发展,适当避免全村家家户户只做一个产业,有条件的应该分散经营,细化分类和产业层次,如形成生产、加工、包装、营销的产业链,以及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道路。

近年来,泾川县按照市委“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前脱贫抓劳务”的要求和“塬果川菜整县牛”产业全覆盖目标要求,大力发展牛果菜和劳务产业,增强群众“造血”能力,有效解决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问题。但受自然条件、群众自身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依托农业扶贫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脱贫成效。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强”:一是示范带动能力不强。大部分贫困村“一村一品”没有完全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明显,优质品种比例较小,缺少能够长效增收、脱贫致富的特色效益产业,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还未能体现。虽然探索推行了“国有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机制还不完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扶贫成效不明显。部分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工,土地撂荒严重,农业生产化水平低,新技术、新品种引用、推广力度不大,菜单式技术服务落实不到位。二是产业支撑体系不强。目前,各贫困村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但大都是小而散,没有形成规模,营销市场和产业经纪人体系不够健全,市场信息不畅。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生产、发展集约经济缺资金,贫困户享有小额扶贫贷款却无技术无产业,虽有不少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开始联合,但紧密度不高、不系统、不完整,致使依托龙头带动支撑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效应不够明显。三是投入保障能力不强。虽然制定了农业特色产业扶持办法等相关政策,但受财力影响,资金投入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贫困村交通、水利等支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还不完善。金融资金额度较低,对经营主体扩大规模作用不大,对没有基础的贫困户发展产业帮助作用小。扶贫资金整合度还不高,互助资金量少且使用面小,“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发挥不到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缺乏稳定收入来源,不能有效带动群众受益。

对此,提出四点对策建议:一是做好“特色产业选育”的文章。结合贫困村的地域特点、基础条件和贫困群众的需求,大力发展牛果菜和劳务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连片开发,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实现差异化发展。立足当地自然禀赋,挖掘地方特色资源,继续发挥贫困村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的作用,广泛征求贫困农户意见,集思广益筛选特色产业项目,做到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宜游则游,川区可重点发展绿色、有机等高端设施农业,山区可重点发展养殖,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山台地、塬区,可重点发展林果经济,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可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同时,抓好“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工作,积极宣传推介名优农产品,不断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竞争率。二是做好“壮大经营主体”的文章。以县内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选择经营效益好、带动能力强、诚实守信的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其适应市场、对接市场、抗风险强的优势,使其成为产业脱贫路上的领旗手、带头人,带领贫困农户奔小康。不断修订完善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加大对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其参与产业扶贫的积极性,通过采取优先承担涉农项目建设、优先解决贷款贴息等措施,帮助贫困地区的带动主体做大做强,不断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和引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能力。三是做好“创新体制机制”的文章。把共享理念贯穿到扶贫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引导贫困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加强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接机制,全面推开农村“三变”改革工作,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等形式,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资源变股权,让沉睡资源活起来。采取集中投入、产业带动、农民受益等方式,实现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资金变股金,让分散资金聚起来。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让资金在市场中流动起来,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实现增收致富。四是做好“加大投入保障”的文章。调整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功能,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贫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探索推行互助资金产业化管理,实现扶贫资金专业管理、精准投放、循环使用、收益持续,解决好谁来用、怎么用等问题。创新金融扶贫模式,逐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订单农业和农业设施设备抵押贷款试点,缓解新型经营主体抵押物不足问题。探索建立“银行+政府”多方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户和带动主体的支持力度。创新保险扶贫手段,探索开展农产品产量保险、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价格指数保险、收入保险等试点,降低扶贫产业经营风险。

春节临近,陕西省司法厅认真落实《司法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春节前司法行政服务农民工治欠保支工作的通知》要求,把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作为春节前的重要民生工程,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等职能作用,加强组织协调,精心安排部署,采取得力措施,着力解决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确保农民工辛苦一年拿到钱、过好年。2017年12月以来,全省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农民工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法律援助案件780件,受援人886人,实际追讨金额766万,接受农民工法律咨询2650人次。

1创新宣传形式,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结合“七五”普法,不断加大面向农民工的法制宣传力度,着重抓好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农村,春节前夕,利用农民工返乡时机,集中时间采取法律宣传进村组、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开展农民工讨薪维权法制讲座;在城市,利用劳务市场、车站广场等农民工密集区域,设立法律服务宣传站点,免费发放农民工适用的《法律知识读本》《农民工维权案例》等法律手册和资料,将农民工维权的行政途径、法律途径和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受理条件、申请程序、联系方式等内容明白无误地告知农民工,提高农民工依法维权能力,引导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表达诉求,维护合法权益。二是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着重加强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规的宣传教育,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树立诚信守法、依法办事的观念,使其明确非法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违法性和危害性。三是创新宣传形式。着眼于实际效果,在岁末年初、重大节假日等时段,采用报纸、杂志、墙报、电台、电视、网络等宣传载体,充分运用农民工欠薪典型案例,以农民工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方式开展释法宣传,扩大农民工维权法制宣传范围,使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民工等特殊群体,为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2拓展服务举措,提供法律援助。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针对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中存在着讨薪难,难在维权意识淡薄、用工不签合同、讨薪没有证据等问题,创新服务举措,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一是通过宣传咨询等方式引导农民工通过行政手段讨薪。对那些不知道如何向老板索要工资的农民工,依法引导他们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如查清用人单位的主体名称,保留用工合同,保存工资条等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对那些已有相关证据的农民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帮助他们代写法律文书,代理进行非诉讼调解。二是为农民工讨薪诉讼提供法律援助。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大力推行法律援助便民措施,充分利用法律援助工作网络,积极主动入村组、入社区、入工地,上门服务,对有证据证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及时提供法律援助;加强“12348”法律服务热线值班制度,指定业务熟悉、责任心强的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和值班律师负责电话接听、接待来访和案件承办工作,做到热情接待、及时指派、及时办理,尽最大努力为他们讨回工资;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对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简化受理程序,不审查经济状况,快速办理。对有确凿证据证明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拿不到工钱的农民工,因故无法出具身份证的,先行受理,及时提供法律援助。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办案质量。充分发挥省、市农民工律师维权工作站的作用,指派业务强、素质高的律师为农民工提供援助,组建专业化农民工法律服务团队,推行点援制服务。三是通过人民调解组织化解农民工工资支付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开展涉及农民工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工作,重点对农民工劳动争议,特别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矛盾纠纷,开展专项排查。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制定有针对性的调解预案,采取灵活便捷的方式方法,及时就地依法进行调解,防止矛盾激化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

3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一是按照《国务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国办发[2017]96号)和省上有关规定,认真组织自查,重点检查是否建立为欠薪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制度及落实情况,确保在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中达标、不丢分。二是建立健全农民工维权组织网络。在乡镇司法所、行业部门、城乡劳动力市场等农民工集中区域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联络点,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员作用,畅通农民工维权途径。三是做好信息报送。对可能出现农民工讨薪的重大案件、矛盾易转化、易激化的农民工讨薪案件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报告,并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以防止事态扩大可能造成的严重社会后果和影响。四是加大农民工维权保障力度。积极主动地与劳动保障、公安、信访、工会等部门联系协作,密切配合,建立情况沟通、工作会商和协作机制,努力促进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的解决。

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造成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例如,2005年中国与美国co2排放量基本持平,2006年中国排放量则快速增长到64.14亿吨,超过美国碳排放总量57.04亿吨成为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碳排放总量更是达到97.61亿吨,远超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此外,有研究估算,严重的空气污染已对中国经济和居民健康造成巨大损害。(yang&he,2016)。

目前,仅靠政府支出已难以满足巨大的环保资金需求,而应通过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将多元化社会资本引入环保领域。2007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现国家生态环境部)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相继出台“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鼓励办法。但由于我国是典型的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市场,间接融资比重长期超过70%,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仍以绿色信贷为主。(邓翔,2012)[3]而“绿色保险”、“绿色证券”刚刚起步,规模和作用比较有限。

在银监会(现银保监会)主导下,我国绿色信贷政策于2007年7月正式启动,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支持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额从2013年末5.20万亿元增长至2017年6月末8.22万亿元。截至2017年6月末,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贷款每年可节约2.15亿吨标准煤,减排4.91亿吨co2,相当于北京7万辆出租车停驶336年或三峡水电站发电8.4年形成的co2减排量。此外,国内许多商业银行已经在绿色金融领域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布局。

(一)政策扶持和外部激励。

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不仅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也有利于金融机构提高自身品牌声誉(scholrens&dam,2007)[4]和降低风险(邓清,2011)[5]。相反,有研究认为绿色金融业务对企业效益并没有显著影响(麦均洪和徐枫,2015)[6],甚至会在短期内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并降低企业财务绩效(邓翔,2012)[3],从而降低企业绿色金融业务动力。目前,我国对绿色金融业务的激励机制并不健全,扶持政策较为分散且滞后于市场发展。例如,现行财税政策扶持对象主要是节能环保企业,但对支持这类企业或项目发展的金融机构(如为上述企业提供绿色信贷的商业银行)则缺乏相应的配套激励政策,如在政府贴息、税收减免、拨备及坏账核销等方面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扶持政策存在缺失。根据国际经验,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对国内银行业的绿色信贷业务均给予一定额度的贷款贴息补贴。

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密切结合绿色金融市场发展态势,针对不同产品的品种、利率、额度等,将其与财税、产业等宏观调控机制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激励性政策和机制,发挥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引导功能,从而促进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业务。

(二)金融机构经营目标和内部激励。

与传统业务相比,绿色金融业务在短期成本、投入产出等环节上优势并不明显,加之目前外部激励不足,抑制了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动力。而从金融机构内部经营角度看,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并未制定明确的绿色金融业务目标,导致绿色金融业务资源配置力度不足;同时,在内部绩效考核中也未建立针对性的激励制度,无法提高业务人员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积极性。

针对上述问题,在国家逐步完善外部激励政策基础上,金融机构也应制定长期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并将其与自身经营目标相融合。同时,还应制定绿色金融业务考核指标等内部激励措施,从而将绿色发展目标传导至各分支机构和人员。例如,已有银行将绿色金融业务增量指标引入条线和人员考核。

(三)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和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仍以绿色信贷为主,新型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此外,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又一瓶颈。由于绿色金融涵盖经济、金融、环境、生态等多学科领域,具有跨学科特征,而我国教育体系学科建设相对滞后,难以培养综合人才。同时,金融机构缺少从业人员培养机制,导致员工业务能力不足,业务知识相对落后。

因此,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下,应鼓励金融机构进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如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在绿色信贷基础上,大力发展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租赁等产品。此外,各金融机构还应加大人才培养和储备力度。一是通过积极与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加强绿色金融人才联合培养。二是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熟练程度。此外,还可在资金、税收等方面鼓励金融和科研机构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