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优秀18篇)

小编:紫薇儿

心得体会是对思考和经验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反思问题和改进方法。在这里分享一些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单位政治笔记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单位员工,政治笔记在我的工作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单位政治笔记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的完成,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通过不断记录和总结工作经验,我逐渐理解到政治笔记对于个人成长与单位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段:个人成长。

政治笔记对于个人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不断深化对待事物的观察和理解。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我会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总结,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规避类似问题。此外,政治笔记也让我更加注重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醒自己在工作中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行为,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第三段:团队协作。

单位政治笔记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记录工作中的交流和合作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团队的有效沟通和协作能力。在政治笔记的基础上,团队成员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帮助彼此提升工作能力和团队凝聚力。政治笔记既是一个个人的成长工具,也是团队共同进步的手段。

第四段:单位发展。

单位政治笔记对于单位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记录和总结单位运行中的得失,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政治笔记还可以帮助单位管理层更好地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工作策略,推进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政治笔记在单位发展过程中充当了一种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为单位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五段:积极影响。

单位政治笔记的积极影响不仅限于工作层面,还能够渗透到员工的个人生活中。通过政治笔记,员工不仅能够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还能够培养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记录和反思,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完善自己。

总结:

综上所述,单位政治笔记对于个人成长、团队协作、单位发展以及个人生活中的积极影响都不可忽视。政治笔记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更加重视政治笔记,并从中不断学习和进步。同时,我也希望单位的每位员工都能够认识到政治笔记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共同促进单位的长足发展。

政治笔记的心得体会

《政治笔记》是一本著名的政治学教材,它是政治学专业学生必读的教材之一。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每次学习政治科学课程,我的教授都会强调,政治笔记是一个必须认真学习的教材。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政治笔记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笔记的重要性。

政治笔记对于政治学专业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政治学最核心的教材之一。在政治分析、国家制度、政治理论、国际关系等方面,政治笔记都提供了广泛而深刻的知识。笔记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而且还可以让我们更加专注于学习和记忆。

同时,我们也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笔记技巧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首先,我们需要阅读政治笔记前的章节标题和关键词,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并准确地理解文章重点。其次,我们应该掌握一些记忆技巧,例如使用MindMap等工具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记住复杂的知识内容。此外,在阅读和记录笔记时,我们应该注重关键点,而不是只记录无关紧要的细节。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主旨和骨干。

实践是我们学习的关键,所以我们应该有效地落实笔记。在阅读完政治笔记后,我们应该回顾自己的笔记,当我们看到自己的笔记时,我们应该能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进行笔记的整理和补充,以实现更好的理解。

第五段:总结和感悟。

政治笔记的学习是一个持久而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持续不断进行学习和实践。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笔记计划,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政治笔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习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掘知识的内涵,而且还可以提高我们的严密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政治笔记,我们可以不仅学习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政治笔记的心得体会

经过这段时间的政治笔记的书写和思考,我深感到了政治笔记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我以后发展的影响,也体会到了它的一些好处和坏处。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政治笔记的体会和心得。

政治笔记可以帮助我们记录并总结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加深对于政治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另外,在考试前进行复习时,政治笔记也能够提供可靠的资料和引线,以便于我们更加高效、精准地复习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然而,政治笔记也有其缺陷和不足。如果我们只是机械地抄下老师讲课或者教材上的内容,就会失去政治笔记的意义,甚至浪费了学习时间。此外,由于政治知识内容较多,笔记的完成和整理也将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会让我们感到疲倦和无法承受。

第四段:如何撰写政治笔记。

为了更好地利用政治笔记的好处,我们需要注重一些注意点。首先,我们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深入理解老师所讲课程,并通过自己对政治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去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在笔记的整理和归纳过程中,不仅要突出重点的内容,还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笔记的撰写,以免延误其他学习任务的完成。最后,为了更好地监督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进度,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政治笔记清单和学习计划,以便能够在复习和考试前充分掌握所学的知识。

第五段:总结。

总体来说,政治笔记既有其好处又存在一些缺点。然而,通过自己的真正思考和创造性的方法来撰写和归纳政治笔记,并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积极的态度去完成,不仅能够加深自己的知识理解和掌握,还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成绩表现。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保持这样的学习精神和积极态度,为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政治笔记的心得体会

政治笔记是我作为一名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在政治课上,我开始了解到笔记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当涉及到复杂的政治概念和理论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总结之后,我意识到,政治笔记不仅是对知识的总结和归纳,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提高了对政治思想的领悟和理解,下面是我的体会。

政治笔记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得力助手。通过记录重要的概念、名词和理论,我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记住重要的细节和关键点。笔记也帮助我回顾、复习和巩固学过的内容。每次复习时,我可以轻松地看到自己的笔记,快速回忆起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从而更有效地温故知新。

第二段:如何做好政治笔记。

做好政治笔记的关键在于准确、简洁和有条理。如果仅仅是抄写课堂上老师的讲义,笔记对我们的帮助并不大。我们应该对老师的讲解进行整理和归纳,将重点标出,并添加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在整理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用色彩和符号来增强笔记的表现力和辨识度。要注意,政治笔记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归纳。

第三段:关于复习策略。

复习策略同样非常重要。政治笔记既是我们的记录,也是复习工具。因此,我们应该制定合适的复习策略,以便在考试时能够快速地回忆起所学的内容。我们可以按照知识点和章节进行分类,将笔记整理为小册子或卡片,方便我们在做题之前进行快速的回顾和预习。

第四段:正确处理复习与记忆的关系。

复习的关键是正确处理记忆的方式。政治学科的复杂和深度,使得我们很难在一次课堂上完全理解和掌握所有知识点和理论。因此,我们需要在复习中努力理清思路,划分知识点和概念的层次关系。同时,在复习时,我们也应该借助笔记进行联想和记忆。

笔记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技巧,更是一种思考方式。通过记录、梳理和整理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思考和理解所学内容。符号和色彩的运用、重点的标注以及自己的思考,都是增加笔记表现力和归纳能力的必要方法。通过所做的笔记,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充分理解政治理论的内涵和精髓。

总之,政治笔记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对知识的记录和总结,更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思想和理论。优秀的政治笔记是在课堂上仔细聆听老师讲解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思考、精细整理和有选择性的归纳概括而成。希望我的这些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笔记的重要性。

政治笔记

政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治笔记是政治学习的重要工具。在政治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并了解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和重要事件,这些都离不开政治笔记的记录和整理。政治笔记不仅是对政治学习的总结,更是培养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我深感政治笔记对于学习政治学的重要性。

第二段:政治笔记的方法与技巧。

在进行政治笔记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使笔记既有条理又易于理解。首先,我们应在笔记中突出关键词和关键句,便于回顾和总结。其次,我们可以使用彩色标记或箭头来突出重要内容或不同思路之间的联系。此外,我们还可以将政治事件与历史背景或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加深理解和记忆。总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并不断进行实践和总结,才能提高政治笔记的效果。

政治笔记不仅是学习政治的工具,更是培养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的途径。通过对政治事件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培养对于政治问题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并学会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此外,政治笔记还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自己的政治观点和见解,以及对政治决策进行独立思考。政治笔记的撰写和整理也是一个思考和总结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政治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第四段:政治笔记的难点与对策。

政治笔记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难点,如信息量大、信息重复、理论知识繁杂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筛选信息和关键点,减少信息的重复性,使笔记更加精炼简洁。其次,我们可以进行分类和整理,将信息进行分门别类和逻辑排序,使笔记更加有条理。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技术手段,如利用电子设备进行记录和整理,以提高工作效率。总之,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实践,我们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对策,克服政治笔记的难点。

通过一段时间的政治学习和政治笔记的实践,我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首先,政治笔记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记录和整理,更是为了加深理解和记忆。在进行政治笔记时,我会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写下我对政治事件的看法和想法,以便于日后回顾和实践。其次,政治笔记要有条理且具备一定的可读性。为此,我会根据主题和时间进行分类,并在笔记中加入一些关联词和逻辑连接词,以使笔记更加连贯和易读。最后,政治笔记要勤于总结和反思。每个阶段结束时,我都会对笔记进行总结,发现不足和改进之处,并不断完善和提高。政治笔记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自己学习和思考过程的回顾和反思。

总结:政治笔记是政治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政治笔记的实践,我们可以提高政治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政治笔记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并注重对关键词和关键句的记录和整理。同时,政治笔记也要突出作用和意义,通过政治事件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对政治问题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政治笔记要克服一些难点,并不断总结和反思。通过政治笔记的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政治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更好地运用政治学知识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贡献力量。

政治笔记及心得体会

第一段:政治笔记的重要性(200字)。

政治笔记可以说是政治学习和思考的重要工具。政治笔记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记录文章或讲座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理清思路,挖掘问题的本质。通过持续的记录和整理,政治笔记不仅能够加深个人对政治事务的理解,也有助于完善个人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在政治笔记中,不仅要记录事实和观点,还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和解释,这样才能形成一份具有价值的政治笔记,对自己的政治认知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二段:政治笔记的方法与技巧(200字)。

政治笔记的方法与技巧对于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首先,应当选择合适的记录方式,可以是纸质笔记本或电子文档。其次,要做到及时记录,尽量避免过滤和遗忘。同时,要注重归纳总结,将内容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于后续的查阅和思考。此外,政治笔记也需要注重思考和解读。记录下事实和观点只是表面,还要能够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推理,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最后,政治笔记还应该与其他学习材料相结合,不断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政治笔记不仅是为了记录和整理,更重要的是为了运用。学习政治知识只有通过实践和应用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首先,政治笔记可以帮助个人记忆和复习。通过翻阅自己的笔记,可以迅速回忆起以前的学习内容,加深记忆,提高复习效率。其次,政治笔记也可以作为参考材料,对于解决复杂的政治问题提供思路和线索。当面对新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笔记进行思考和分析,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和解决方案。最后,政治笔记可以促进个人对于政治的思考和批判精神。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自己的笔记,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提高问题的辨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段:政治笔记的反思与改进(200字)。

在记录和运用政治笔记的过程中,个人应当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要注重内容的准确和完整。政治笔记需要尽量还原原文或讲座的内容,保持真实性和客观性。其次,要注重个人的思考和评价。政治笔记不仅仅是照搬事实和观点,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并能够合理地支持自己的观点。最后,要注重笔记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政治笔记应当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能够让他人容易理解和吸收。

第五段:政治笔记的价值与意义(200字)。

政治笔记是个人的思考和学习的产物,对于个人的政治认知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持续的记录和整理,个人可以建立和拓展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对于政治的理解和思考。同时,政治笔记也可以作为个人的成果展示,可以给他人提供有价值的政治资源和参考。此外,政治笔记还可以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对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政治笔记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个人范畴,也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1200字。

政治笔记及心得体会

第一段:政治笔记的重要性和目的(200字)。

政治笔记是一种记录政治活动、思想和观点的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和思考社会政治的变革和发展。政治笔记的目的是让我们对政治事件和政治思潮进行观察和思考,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政治的本质和其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第二段:什么样的笔记有助于政治理解(250字)。

在撰写政治笔记时,我们需要注意几点。首先,要对政治事件进行详细而客观的描述。要包括事件的时间、地点、参与者和具体细节,以便对事件进行准确的回顾和分析。其次,要提供自己对事件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对事件的思考和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所蕴含的政治意义和对社会的影响。最后,要将政治笔记与历史和理论结合起来。通过参考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政治理论,我们可以对政治事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第三段:政治笔记的应用和影响力(250字)。

政治笔记不仅仅是记录个人的思考和观点,还可以成为我们思考政治问题时的重要素材。通过对政治笔记的回顾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政治事件的发展和演变,并为将来的决策提供参考和经验。此外,政治笔记也可以影响我们的政治观点和行为。通过对政治事件和政治思潮进行记录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政治立场,并为自己的政治行为找到更好的理由和依据。

第四段:政治笔记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250字)。

政治笔记对于个人成长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记录和分析政治事件,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政治笔记还能够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和视野,使我们了解更多关于政治的事实和理论。通过长期坚持政治笔记的习惯,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社会和政治变革带来的挑战。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250字)。

政治笔记是提高政治认知水平和培养自我思考能力的重要工具。通过记录和分析政治事件和思潮,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政治的本质和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政治笔记不仅对我们个人的思维和认知水平有积极影响,也可以为我们将来的政治决策提供参考和经验。因此,对于每个关心社会政治的人来说,坚持做好政治笔记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通过积极记录和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社会和政治的变革,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注:本文共1200字,每段长度为200字)。

政治学读书笔记

每个人可能都听过亚里士多德这个名字,对他都不陌生,但是在读书之前,我还是先搜了一下亚里士多德的简介,毕竟对他只是一知半解。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其对后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政治学》一书作为亚里士多德的经典政治论述著作,集中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下面我谈一下我的读书感想。

(一)主要内容。

全书共分8卷,我整本书通读下来,并没有把握住一个清晰的脉络,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框架结构,每一卷都有其论述重点,下面我就一卷一卷分开来谈我对这本书的认识。

第一卷可以说是该书的序言,以论述“共同体”和“城邦”的含义,开始了本书的写作,而“城邦”也是该书进行论述的基本载体。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为了追求他们所认为的至善而组成的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就是所谓的城邦或政治共同体。他随后紧接着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将政治家、君王、家长以及主人同一化的观点,他们认为这些人只是在数量上有所不同,而在形式上是不无差别的。为了对该观点进行反驳,亚里士多德将城邦解构成最简单的基本单位,即个人和家庭,在对家庭管理以及国家统治进行比较后,得出两者的不同,从而得出前面的问题的答案。

化”,而极端的一致性“正是使城邦毁灭的原因”。城邦不仅是由多个人组成的,而且应该是由多个不同种类的人组成的。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即便这种包含了财产分配等各方面的极端一致性,它也不能带来和谐,正如他所说:一件事物为愈多的人所共有,则人们对它的关心便愈少。就像我们所说的那样,一件东西要引起人们的关心和钟爱,主要有两点,即它是你自己的,并且它是珍贵的。随后亚里士多德又列举了财产共同享有可能带来极大的麻烦和吵闹,如所有权纠纷,分配和消费纠纷。此外,在财产方面乐善好施以及克制对妇女的情欲的德性将消失。

第三卷亚里士多德主要讲述了公民的范围、如何去界定一个人是不是公民,随后又对政体进行了大致分类,最后强调法律在城邦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在开卷作者便提出了“城邦是什么”的问题,作者认为“城邦就是由一定数量的公民形成的某个整体”,所以,要想认识城邦,首先应当弄清,什么人可以叫做公民,公民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在界定公民范围的过程中,作者大量列举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说,作者是通过人们行使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来界定一个人是否具有公民身份的。随后,亚里士多德通过对当时各城邦的分析,将政体大致分为六类,前三种是君主制、贵族制和共和制,后三种是由前三种相应蜕变而来的,包括僭主制、寡头制和平民制。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本卷作者关于法律进行论述的部分,体现了作者心中理想国家的部分形式,即法治而不是人治。;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明确性;法律是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的有感情的,而感情用事会导致偏见和腐化,“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经过众人的审慎考虑后制定的,更具有正确性,“??参与公务的全体人员既然都受过法律的训练,都能具有优良的判断,要说仅仅有两眼、两耳、两手、两足的一人,其视听、其行动一定胜过众人的多眼、多耳、多足者,这未免荒谬”。

两者的比较,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中切实可行的最优良的政体是两者的结合体,这个结合体拥有大量的中产阶级。这也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中庸的生活必然就是最优良的生活”。

第五、六卷论述革命的起因以及防止革命、巩固政体的政治措施。首先是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的冲突。根本原因是二者的正义观不同:自由和财富的对立。其次,平民和寡头的冲突引起僭政,因为僭主欺骗双方,使他们认为只有在僭主的统治下才能使双方得到安宁,可实质确是,挑拨双方的互相斗争才是僭主维持自己权力的法宝。僭主因不正当的权力产生恐惧,并因为这种恐惧而运用种种僭术来对付人民。但是,明智的僭主会变得谦卑恭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从而使僭政得以长久维持。这也是僭主制的保全方法。

第七、八卷讨论了城邦建设中的多个特定问题,即如何建设最优良的城邦。优良城邦的前提条件是人口控制,其疆域应能使域内居民过上闲暇、宽裕并节制的生活,有良好的海路和陆路,便于成为全邦共同防御中心。城邦的位置应朝东以有利于健康并避开北风,如此适宜政治活动和战争。亚里士多德还讨论了城邦的城防、城墙建设、人员分布。同时,立法者应关心孩子的营养、儿童训练和保育,杜绝污言秽语,在青年达到有资格参加共餐年龄前,禁止他们吟咏长短格诗歌或看喜剧。立法者最应关系青少年的教育。教育分为:读写、体育、音乐和绘画。

(二)经典命题。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主要围绕城邦、公民和政体这三者表达其政治思想,关于这三者的讨论也成为了本书的三大经典命题。

1、城邦。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为了追求他们所认为的至善而组成的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就是所谓的城邦或政治共同体。而城邦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的本性,因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存在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便于交换,防止互相损害等等。城邦的目的在于实现道德的良善,谋取优良的生活。这是城邦区别于其它社会团体的本质所在。而现在我们所认同的国家(也就相当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城邦)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概念,即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安逸,因此人们有较多时间对道德、法制等进行思考,讲求完善自身,追求“至善”,前者的概念就是对此的一反映;后者所处时代则是无产阶级革命大爆发的时期,社会秩序混乱,动荡不安,而由于无产阶级革命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引,革命进展缓慢,为了推动革命的顺利进行,马克思主义就此诞生,基于此革命背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理论阐述便充满了革命与战争色彩。

我认为,对于国家概念的阐述,部分程度上都会受到所处时代环境的影响。也许,当我们的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与发展,国家与政府更加强调“服务于民”的时候,我们对于国家的概念就又会随之发生改变而更加强调概念中“服务于民”的“目的”了。

2、公民。亚里士多德在对各种关于“公民”的定义进行分析和批判后提出了公民的概念。他认为,公民是参加法庭审判和行政统治的人。其中,参加行政统治的人包括官员、陪审员以及公民大会成员。而我们再看一下现在的公民含义: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通过两者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强调权利主体和公民身份,尤其强调公民的权利而忽视其承担的义务,现在人们对权利和义务同样重视。

那么,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这是由于当时奴隶社会所导致的自然而然的一种思维惯性。在奴隶社会,人们对于奴隶的存在早已习以为常,而自由人与奴隶的区别,便是拥有大量权利,人们也就自觉地通过权利的有无来进行自由人与奴隶的阶级划分。对于公民的界定同样如此,首先必须拥有自由人的身份,随后才可能是公民。

3、政体。他认为政体负责对城邦的各种官职特别是最高官职的某种设置或安排,简单的说,政体就是政府。此外,他还指出,城邦这种共同体不仅仅是维持人们的生活和分享财富,它还要以优良的生活为目的。他还提出了政体的分类。他认为政体有正确的政体和蜕变的政体。以利益和最高权力的归属划分,正确的政体可分为君主政体(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贵族政体(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权力掌握的少数人手里)、共和政体(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权力掌握的大多数人手里)。蜕变的政体分为僭主政体(以私人利益为依据,是蜕变了的君主政体)、寡头政体(以富人的利益为目标,是蜕变了的贵族政体)和平民政体(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据,是蜕变了的共和政体)。

他谈到了他认为的理想政体,或是说优良城邦。亚里士多德认为,三种变态的政体都是不良的政体,对任何社会都不适宜。至于三种正宗政体,亚里士多德主张要视社会实际情况来决定。他认为君主政体与贵族政体己经过时,唯有他所认为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宜于实行。因为在一切城邦中,所有公民可分为极富、极贫和处于两者之间的中产阶级三部。

亚里士多德把法定义为“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祉和理智的体现”,在他看来,法律是理性的体现,代表着正义,为世人所公认的公正无偏的权衡,同时他认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法治的前提是制定良好的法律,毫无疑问,这点是与他的法律观念一脉相承的。法律应有绝对的权威性和至上性,必须获得普遍的服从。这是实现法治国的根本和核心。法律至上是亚里士多德理想国家的标志和应有部分,要求任何公民、团体、执政人员都应遵从法律,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的有感情的,而感情用事会导致偏见和腐化。他说,“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一个人即使再聪敏睿智,也难免失去理智而感情用事,因而把国家管理的希望寄托在个人身上,就如同将国家的命运寄托在变幻莫测的感情之上。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明确性。这既是法治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法治优于人治的必然表现。人是感情动物,容易感情用事,而感情则又是经常变动的,所以根本谈不上稳定。相反,法律一经制定便不得随便改动,轻率的变法不但不利于城帮的治理,而且会严重削弱法律在人们心中的威信。法律是经过众人的审慎考虑后制定的,更具有正确性。亚里士多德说,“??参与公务的全体人员既然都受过法律的训练,都能具有优良的判断,要说仅仅有两眼、两耳、两手、两足的一人,其视听、其行动一定胜过众人的多眼、多耳、多足者,这未免荒谬”。

法治优于人治,因此,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论述中,明确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准首先是“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委政法委要明确职能定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领导政法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党之所以如此强调法治的重要性,是因为在日常的行政、司法等工作中,还是存在着大量的违法违纪行为,而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削弱了政府的权威,同时,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以及树立公民的法治意识。

在当今中国,法治不健全远没有公众法治意识缺乏带来的影响大,这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法治的第一重含义就是法律获得公民普遍的认同,大家一致遵守法律。而中国由于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人治的思想依然没有完全从大众头脑中被抹去,所以,人们依然畏惧官僚主义,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借助于法律的力量。

因此,要想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要做到两点:第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创建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第二,加强公众的法律意识,树立大众的法治观念。只有这样,国家的治理才能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置于法律引导之下。

全书读下来,还是有很多模糊的地方,还需要以后反复来读,经常请教别人,帮助自己好好消化。

团员政治笔记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团员制度的逐渐推进,关于团员政治笔记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作为一名团员,笔记不仅是一种实践,更是一种记录,是对自己成长历程的一种反思,对于推动团组织工作、培养团员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在撰写笔记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了笔记的价值与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对于团员制度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以下将从笔记的重要性、撰写笔记的方法和体会、笔记对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作用三个方面来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团员政治笔记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笔记是对个人成长历程的一种记录,是自我反思与思考的结果。通过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收获,在笔记中能够对自己的成长、学习进行更加系统化的归纳总结。同时,笔记也是一种交流的桥梁,团员之间可以通过阅读他人的笔记,了解他人的想法和心得体会,进而推动团队协作,共同进步。此外,通过撰写笔记,可以对团组织工作有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投身到团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中去。

其次,撰写笔记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写笔记的过程中,要有整体思考和全局把握的能力,深入思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要注重细节的记录,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记录下来,以免遗漏重要信息。此外,要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语言要简洁明了,层次要清晰,让人易于理解和掌握。同时,要注重笔记的整理和归纳,适时回顾和总结,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和学习中。

最后,团员政治笔记对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撰写笔记,可以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形成团队共识,进一步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在整理和总结笔记的过程中,可以找到问题所在,并找出解决的办法,从而推动团队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团队协作中,每个团员都能够通过撰写笔记来分享自己在团队工作中的经验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共同进步。

总而言之,在从事团员工作的过程中,团员政治笔记的撰写对于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团队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笔记是对个人成长历程的记录,是对自己思考的总结,也是与他人交流的桥梁。在撰写笔记时,要注重方法与技巧,深入思考问题,准确表达思想,及时整理和总结。此外,笔记还能够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形成团队共识,提高团队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因此,作为一名团员,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团员政治笔记的撰写,通过写笔记来记录个人成长的历程,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体会与感悟,为团队工作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政治学读书笔记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是政治学的开山鼻祖。他第一次将政治学从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他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使政治学真正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体系。

《政治学》一书中,亚氏以城邦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所谓“至善”的城邦。书中,首先是对于理想城邦的探讨。全书分为八卷。第一卷应该是一个序言。政治学应当从何处开始。什么是城邦:一种追求至善的包含其他一切的共同体就是城邦。亚里士多德从一开始就批评了一种谬论即认为治城邦如治家,家长、主人、政治家和君主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区别仅在于治理人数的不同而已。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治国与治家是不一样的,家务管理者与政治家也是不一样的。

城邦的基本要素是公民。公民的本质决定城邦的本质,所以要研究城邦,首先要研究公民。在第三卷的开始,亚氏开始讨论公民的定义。“凡有资格参与城邦议事和审判事务的人”就是该城邦的公民。这就是说,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人才是公民,只有由这样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才是公民。紧接着,开始讨论善良之人的德性与良好公民的德行是否相同。结论是:“即使不具有一个善良之人应具有的德行,也可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

在此之后,讨论来到了全书的重点部分—政体的分类。亚氏将政体分为正宗政体和变态政体两类。正宗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变态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亚氏对各种政体进行了比较。特别是对于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的比较。寡头政体崇尚财富,认为由富人当政,政治权利的不平等分配看做正义;平民政体追求自由,认为一切都应当平等,使政治权利的平均分配为正义。接下来,亚里士多德论述了城邦的权力归属问题。他认为,由多数人掌权是合乎公道的。

接着自然地转为各种政体的问题。当城邦中德性较高的人越来越多后,君主制开始逐渐被共和制和寡头制取代。但是平民政体,是众人德性堕落的结果。民众决断一切是永远和野心家的煽动与僭主的谋权分不开的。在亚氏看来,共和政体和贵族政体,都是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的某种混合,区别在于前者倾向平民而后者倾向寡头。最优良的城邦,在亚氏看来,是中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政体,因为中产阶级人数最多,从整体上占有着巨大的财富,个人而言,既不富有,也不贫穷,所以能够保持整体上的稳定。而且中产阶级讲求平等,注重德性,能够更容易做到“中庸”的美德。

在第五卷,亚氏开始讨论各种政体覆灭更替的原因,以及保存政体的最佳方法是什么。首先是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的冲突。根本原因是二者的正义观不同:自由和财富的对立。其次,平民和寡头的冲突引起僭政,因为僭主欺骗双方,使他们认为只有在僭主的统治下才能使双方得到安宁,可实质确是,挑拨双方的互相斗争才是僭主维持自己权力的法宝。僭主因不正当的权力产生恐惧,并因为这种恐惧而运用种种僭术来对付人民。但是,明智的僭主会变得谦卑恭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从而使僭政得以长久维持。这也是僭主制的保全方法。

在最后的七八两卷,亚氏从新回到了对于理想城邦的讨论。最优秀的政体就要有最值得选取的生活。对于幸福的人,幸福的城邦的讨论。以及对于土地分配,共餐制,子女的抚养和教育问题,音乐、文学等等具有柏拉图式理想观的讨论。这也说明亚氏的思想终究在某些方面被其师柏拉图深深的影响。

总之,亚里士多德是政治学的创始者,是古希腊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政治学》也是经典中的经典。其中有关城邦,政体,法制等政治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此后的政治家和学者。

学生政治笔记心得体会

学生时代是思想开启的关键阶段,对于我而言,学生政治笔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利用学生政治笔记,我能够对所学的政治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理解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学生政治笔记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笔记的重要性。

学生时代,我们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但是时间有限,而且我们的记忆力也有限。因此,通过学生政治笔记,我们能够将重要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便于随时复习回顾。笔记是我们思考、理解和吸收知识的重要工具。在复习时,通过翻阅笔记,我们可以迅速回忆起当时的理解和思考过程,进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核心和重点。

第三段:笔记的技巧。

虽然学生政治笔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何做好笔记也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不能等到考试前才开始抓紧时间做笔记。另外,我们要善于概括和归纳,以便于后续的复习和记忆。在记录内容时,我们可以使用关键词和思维导图等工具,以帮助我们理清逻辑和思路。另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加入一些个人的观点和见解,以便于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第四段:笔记的运用方法。

除了在复习时使用笔记外,学生政治笔记还能够在拓展思路和写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归纳总结和思考分析,我们可以形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且可以将笔记作为素材在写作时使用。而且,通过不断地记录和整理,我们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在做作业和参加竞赛时,我们可以利用之前做过的笔记作为参考,以减少重复性的学习和记忆。

第五段:结语。

总之,学生政治笔记对于我们的学习和思考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做好笔记,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同时,学生政治笔记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独立思维,以及在写作和竞赛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将一直坚持做好学生政治笔记,以便在学习和思考上更上一层楼。

政治学读书笔记

政治学是关于阶级斗争的学问,掩盖阶级本质进行更好的统治则是每本政治学著作的最大功效,在这一点上,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也不例外。即使亚氏的理论站在了剥削阶级一方,即使亚氏的理论在当时也已落后在了政治现实之后,当更应看重的是他开创了剥削阶级政治学以及其思想对后世的巨大影响与意义。

《政治学》一书中,亚氏以城邦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所谓“至善”的城邦。书中,首先是对于理想城邦的探讨,对城邦的讨论引出了对公民探讨与要求。而在此之后,讨论来到了全书的重点部分—政体的分类。亚氏关注了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的比较,寡头政体崇尚财富,认为由富人当政,政治权利的不平等分配看做正义;平民政体追求自由,认为一切都应当平等,使政治权利的平均分配为正义。

在这个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基本大致勾勒出了政治生活秩序的基本原则:任何政体都自然地倾向于尚慕“平等”的民主政体。但是,这种平等只是政体内的一种政治状态,这种状态需要一种超出这种状态之外的力量来予以守护。因此,构建民主政体的主要任务与其说是谋求平等,不如说是谋求平等的保卫者。而这种平等的保卫者存在于平等的政治状态之外,它的存在与政体内的平等的政治状态构成极端但却必要的不平等。而在探讨保卫这样一种民主政体的同时,政治家又往往陷入了辩护民主政体同时又对君主政体保持了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而这或许就是亚氏向后人在民主进程中提出的一大难题。

在之后亚氏对“政体类型学”的论述中。他大致沿袭了柏拉图的分类理论并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体类型学”。而其影响之深,诸如当前屡屡见诸报端、新闻的“左”、“右”、“共和”、“民主”、“宪政”等等政治论说之争论在本源上都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经典政治作家们的“政体类型学”。

而在最后亚里士多德却将笔锋转向了政体与立法。“我们的前辈把关于立法的研究任务留给了我们,我们必须开展这项研究,去搞清楚使得一个政体兴盛和衰亡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妥善地维系一个政体”,亚里士多德这样说道。

回顾亚氏的政治哲学,我们不难看出人类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于何为美好生活的不断思考。而对于还处于“前近代”社会,和并未落实宪政和民主诉求的现今中国来说,亚氏仍具有其积极意义和塑造公民人格的力量。自由主义足以清除近代史上对于粗暴的历史单线论的盲目崇拜和对于国家主义的狂热拥抱,但对于破除之后何以建立一个公民社会和民治体制似乎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目标和规划。回顾以亚氏为源头的共和主义,我们似乎可以看见一点点答案。共和主义的热烈和令人沉思的力量与自由主义的清冽想调和,则可以建构一条通往开放、自由社会的小道。

政治学读书笔记

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结构严谨主题宏大,节选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朝代汉、唐、宋、明、清以为代表,从政府组织、选举、赋税经济、兵役等方面分别论述,大体上可以窥探中国历史之全进程了,我能理解的有限,仅分享几点我的一些体会:。

2、书中提到很珍贵的了“历史意见”,即当时的人如何看待这件事的,而非用我们现代民主视角,井田制发展到后来的均田制,在某个时期是符合当时社会生产水平的,同时西方的选举制,放在古代的中国,幅员辽阔交通落户,完全没有可行性。

3、制度与人事是也是一个非常广阔的话题,我想提二类人,张居正们以及绍兴师爷。他们的共同点都有不在其位而谋其政,虽然制度约束难以撼动,但是他们还是凭借着独特的个人魅力绽放在历史的星空下。

这也得说到,任何事终究要落到人这个字上,一旦由某个人参与,必然带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也构成我们文明中璀璨的光,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因为这些不确定性,我们才能发展自己,成就每个独特的自己!

政治学读书笔记

该书的作者哈罗德·d.拉斯韦尔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也算得上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而《政治学》创作于1936年,是美国政治学行为主义学派的一部早期代表性著作。该书体现了早期行为主义政治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上所具有的种种特点,围绕着在政治洪流中。另外,本书的两个写作特点值得留意。第一,逻辑严密,体系完整。全书紧扣题目层层展开,条分缕析,论证严谨,事例丰富。第二,敢于挑战传统,敢言人所不敢,拉斯韦尔揭示出冠冕堂皇的制度政治背后被有意无意忽视的不一定合法但真实存在的现象,让政治学褪去神圣,还原其本来面目。

如何行为进行了探寻。

我对第一篇,第二篇的第二、三章和第四篇印象尤为深刻。其中,第一篇为全书设定了研究对象和方法,可以看作是全书的大纲。拉斯韦尔开宗明义地提出:“政治研究是对权势和权势人物的研究”,传统的注重制度研究的政治学不过是政治哲学。拉斯韦尔认为尊重、安全、收入是可望获取的价值,获取价值最多的就是社会中的权势人物,即精英,其余的则是群众。精英可以按技能、阶级、人格、态度来分类。本篇还阐明了全书采用的研究方法,即“应用法”---从精英主体角度出发通过对现实事件的观察发掘精英所采取的手段,和“思考法”---通过时间和比较来辨清精英“自我”的客体位置,点明其技能、阶级、人格和态度特点。

第二篇“方法”用四章主要论述了精英集团操控社会获取价值的技巧,包括对象征、暴力、物资和实际措施的运用(“如何得到?”)。拉斯韦尔运用在第一章中提出的“应用法”,紧密结合历史和现实情况(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等)深入解读了生活中似乎平淡无奇的现象所隐藏的精英手段。象征主要是通过灌输意识形态塑造人的行为,控制民众的攻击、内疚、虚弱、喜爱等情绪,形成集体情感氛围,从而为精英操纵社会提供条件。暴力是对战斗技能的运用,从属于精英的全面行动,必须与组织、宣传、情报等手段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物资控制是对物资和服务流动的管制,涉及对国家经济的管理、私人企业集团的作用、危机时期的物资配给和对敌国封锁等方面。实际措施则是精英集团内部吸收训练精英的方法和对外部民众实行政策管理的形式,在危机时期危机间歇期要求有集权、服从的实际措施,危机间歇期则允许民主、分权的倾向,精英通过实际措施维护集体安全。拉斯韦尔运用大量实例,对个人和团体的政治行为和过程进行了动态研究,揭示了不论是原始印第安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民主社会甚或俄国革命社会都存在的精英集团控制行为。

主义化的趋势,美国能否摆脱这一趋势的影响取决于中产阶级集团能否摆脱大财团影响发挥独立作用。对于世界革命,拉斯韦尔指出,世界革命部分受到限制而又部分获得普及推广,低收入技能集团逐步获得政治地位,但在“宏伟壮丽的阶级门面”背后还是存在技能、人格、态度等“也许更为微妙的对立因素”。拉斯韦尔在这最后一篇中为运用行为主义理论做出了尝试,而日后的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预测。

读完了整本书后,我大致了解了拉斯韦尔在书名中提出的“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这一问题。对于我这样一个政治学初学者来说,拉斯韦尔简明但不失严谨,且富有逻辑的论述方式,在阅读中给了我很大帮助。这本书虽然内容不多,纸张也不厚,但拉斯韦尔所要阐述的问题,都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释,他在论述了自己看法的同时,也告诉世人,政治学也是可以这样研究的,它不仅仅可从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探究。还可以从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政治行为,研究权势和权势人物。

我在对这本书的理解上可治学并不神秘但也不随意不简单。政治中的种种现象、问题不是表面深入思考的科学。整本书读下来,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逻辑结构很清楚,内容环环相扣。作者的分析自成体系,严密紧凑且客观。总的来说,读了这本书后,让我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政治学,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这使得《政治学》几乎可以作为一本政治统治方法指南来读。

政治学读书笔记

针对很多名人的暗杀本身是一个“局中局”,刺杀者本人执迷不悟地相信是自己的那颗子弹杀死了受害者,其实在他动手的那一刻还有子弹从别处射过来,甚至在送往医院的救护车上被发射。

在非信息化时代,最完美的杀人方式便是“局中局”,组织者找了一名身世简单的人并蛊惑他去刺杀目标人物,但是当他扣动扳机或者伸出匕首的那一刻,还有其他的职业杀手就隐藏在周围并趁乱出手。

公众看到的那名暗杀者只是个替罪羊,致命的伤害往往来自其他职业杀手,而职业杀手最终不会被公布出来,因为雇佣他们的人有非常强大的背景和关系,他们可以阻碍司法机构的调查,通过金钱和权力迫使媒体不能正确报道。

我们熟知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兄弟,以色列总理拉宾,戴安娜王妃都是以这种方式被刺杀的,最终被处决的也是那名被公众熟知的替罪羊,真正的杀手及其组织者完美地达到了他们的目的,真实的情况无法被揭露,变成了地摊文学里的传说。

当然最近一次“局中局”暗杀是金正恩刺杀他的兄长金正男。两名不知真相的女子被雇来辗转好几个机场进行刺杀演练,做着“先蒙眼睛然后假装认错人并道歉”的户外游戏,一旁有人把这个过程拍下来传到网上赚点击率,只是在最后一次她俩手上涂有致命毒剂。

原本这也会是一场替罪羊式的刺杀事件,这两名女子对刺杀一无所知,最后一次之后她们会发现原来的雇主早已不知所踪,什么都审不出来。只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有太多的摄像头拍下了这个团队的踪迹,最终使这个刺杀事件才被公之于众。当然即使公布了也无济于事,因为真正的凶手策划者依然逍遥法外。

政治学读书笔记

大国政治的悲剧是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有关国际关系理论的专著。是一部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全文分为导论、无政府状态与权力竞争、财富和权力、地面力量的首要地位、生存战略行动中的大国、离岸平衡手、均势与推卸责任、大国战争的原因、21世纪的大国政治等十章。全文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行文流水,可读性强。

第一章导论。

作者分析和总结了以往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观点和不足。

自由主义;

一自由主义把国家看成国际政治中的主要行为体。

二国家内部属性对国家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权力政治对“好国家”不起作用而对“坏国家”具有作用。

自由主义相应提出"经济相互依赖和平论""民主和平论""国际制度和平论"。

现实主义:

一现实主义也把国家看成国际政治中的主要行为体。

二现实主义认为大国行为主要受其外部环境而不是内部属性影响。

三现实主义不对国家作好坏的划分,相信任何国家无论文化和政治体系如何,也不管它由谁来掌握政府,都会按照相同的逻辑行事,因此国家很难被区分开来。米尔斯海默教授对此有形象的比喻"大国犹如台球,只是型号不同而已。"。

现实主义又有两大流派人性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人性现实主义认为国家争夺权力因为国家内在的权力欲望,而结构现实主义认为是国际体系结构引起国家争夺权力。结构现实主义分为防御性现实主义和进攻性现实主义。但是防御性现实主义认为国家不想要多于所拥有的权力而注重维持均势,而进攻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想要所有能得到的权力,也就是"权力的最大化"。米尔斯海默教授的观点就是进攻性现实主义。

自由主义认为"好国家"是民主国家,"坏国家"是不民主的国家。现实主义认为具有扩张意图的国家是权力扩大的国家。维持现状的国家是权力保持平衡的国家。

我认为中国既不属于自由主义意义上的"好国家"也不属于现实主义逻辑上的"维持现状国家"。所以遭到来自美国理论界两大派的围攻。按照两派哪一派别的观点正在崛起的中国都是有危险性的。

学生政治笔记心得体会

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学生政治笔记是培养学生政治意识和提高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堂里,学生笔记是积极参与政治教育、记录学习内容和思考的工具。然而,笔记并非只是简单地抄录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整理和思考,将所学知识与现实情况相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思考方式。在本文中,我将就学生政治笔记的重要性、学习和运用笔记的技巧以及个人的心得体会进行探讨。

首先,学生政治笔记对于培养学生政治意识和提高政治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笔记中记录政治历史、国家制度和重大事件等内容,有助于他们对政治知识的深入了解和记忆。同时,通过整理和思考,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思考方式,提高政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度。此外,学生从小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将来也能更好地应对学习和工作中需要记录和整理信息的情况。

其次,学习和运用笔记的技巧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加强思考能力也非常关键。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做到全神贯注地听讲,将重点知识点和关键词记录下来。在记录的过程中,学生要注意选择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并合理使用符号、图表和颜色等辅助工具,以便后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笔记。此外,学生在复习和整理笔记时,应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内容进行再加工,加深记忆和思考,并及时和同学、老师讨论,以便更好地消化和运用所学知识。

再者,我个人在学生政治笔记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是要注重思考和联系。在课堂上,我会尽量不做过多的抄录,而是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记录下来。通过思考和整理笔记,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并将其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思考方式。此外,我还会主动和同学、老师进行讨论,以便得到更多的思维碰撞和新的观点启发,从而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

最后,学生政治笔记离不开老师和家庭的关注和支持。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政治教育,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笔记记录,并提供指导和评价。同时,学校和教师也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政治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培养。家庭应该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考环境,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记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总结起来,学生政治笔记是培养学生政治意识和提高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学习和运用笔记的技巧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加强思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学生政治笔记,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并形成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思考方式。然而,学生政治笔记需要得到学校、教师和家庭的关注和支持,共同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养。

政治学读书笔记

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政治学之父,而他的经典著作《政治学》是剥削阶级的政治学的开山之作,是首先把伦理问题和政治问题分开讨论的著作。全书的结构明朗,逻辑清晰,以及作者深刻的理性认识和正义观念也同样使人震撼,但对于已经深受当前快餐文化的我们这一代人,《政治学》无疑还是比较艰深的。笔者花了数周才真正看完,但要说读的通透尚未达到。只能就通读一遍的观感,写一些个人理解。

《政治学》一书主要讨论了如何治理城邦的问题,即“城邦政治学”。首先运用溯源方法,从城邦的单个分子家庭开始论述分析,这里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深受生物学的影响。他认为我们城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达成至善,即通过合理的运作方法来使一个城邦的人民获得“优良”的生活,不仅是物质上的,同样要显现在精神道德层面上来,这样就把城邦统治者与家长、奴隶主之间的工作区别开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异不仅在于人数的多寡。亚氏认为不同的单个人组成家庭,家庭组成村坊,村坊组成城市,而城市以亚氏的观点来说就是“社会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他将此比作动植物必须经过完全的自然生长才能最终完美地体现其“本性”,人类社会由家庭的小范围逐步演化为城邦的过程也是完全这个生长自然规律的。而符合自然是亚氏的一个重要观点,这个下文还会提到。由此他得出了著名观点“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也即人趋于城邦生活是符合自然的。在此前提下,继而论述家务管理的目的,分析各种致富技术,也辩证了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何为自然奴隶等问题。当然论述这些问题我们能够感受到亚氏是想将其上升到城邦阶层。他认为家务管理重在培养善德。而美德也是亚氏的另一重要观点,城邦政治学实际上也可以认为是美德政治学,因为政治的追求即是至善。

将家庭和家务管理等问题透彻详解后,亚氏终于开始论述理想城邦和现实城邦。他批判了苏格拉底提倡的“共和国”思想、柏拉图理想城邦理论,分析了法勒亚的法制和希朴达摩的法制。我们可以看出亚氏认为一个城邦应当是财产私有,高度自给,实行法制,达到至善。

再讨论各种政体理论,政体分类及现实政体的分类,将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六个类型,唯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这也是亚氏始于自身立场所当然得出的结论。但无论什么政体都会发生政变和变革,于是接着阐述争辩的一般原因和各种政体变革的个别原因及对策。可见亚氏维克维护统治阶层利益,稳定社会局面,而试图规避政变和变革,将可能发生的问题点明,从而建设趋于完美的政体。

本书后半部分主要论述了实现理想城邦的公民教育和青年训练。公民应接受统一的教育,要有健壮的体格,注重青少年的教育,注重德才两方面的培养。

(1)关于“自然奴隶”的矛盾。

亚氏在卷一章四中说“至于‘工具’有些有生命,有些无生命”。这里有生命的工具所指代的就是奴隶阶层。亚氏首先认为奴隶这样的工具是可以转让和出卖的,仅仅是一笔财产。其次他认为奴隶是天然存在的,奴役他人是符合自然的,只要他这个“人”自己缺乏理智,仅能感应他人的理智,这就是天生的奴隶。但是奴隶对奴隶主命令的服从遵循难道不应该被看成是一种理智的表现吗?若不是理智在产生作用努力如何感应主人的理智?接着亚氏又顾左而言他,说自然赋予努力和自由人的体格也是不同的,自由人体形健美,努力强壮有力。但是既然自由人生活比较富足,那么是不是更容易发胖,何来俊美?这只是笑言。只是亚氏将生存环境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体格不同来佐证奴隶自然产生的做法实在有些牵强。当然,在现代社会,民主意识发达的今日,以我们目前这种人权至上的眼光来看待一位两千年前的政治思想家对奴隶制的看法无疑是有所偏向的,但有关奴隶的问题却确实存在于亚氏本书的行文中。

他认为凭借强权和法律造成的强迫奴役是违背自然的,比如战争中的战俘等。但就在下一章中论述如何依照合法手续得到奴隶时又说,“这应当归属为战争技术和狩猎技术中的一个部分”。这不禁让人感到前后矛盾,难道亚氏认为战争战俘登掠夺努力地方式虽违于情理却是合于法理?当然这也可能是两章节之间过渡时间太长和执笔人的问题。

(2)获得“金钱”的技术,是否合乎自然。

亚氏认为真正的财富应该不是无限度的。担当货币出现时,致富方法或获得财产的方法又多出一类,即“获得金钱的技术”。依照自然法则,人们两方如果已经满足了各自的需要,就应该停止交换,而争取利润就是不符合自然的部分了。

亚氏的该观点也即认为生活中的物物交易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一旦达成需求额度,交易也就应当结束。“制鞋的原意是为了穿鞋,有了结余,才想到与人交换,补己不足。”但同样根据自然法则,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对交易媒介的渴求也是必然会产生和存在的,由此货币的产生是符合自然的,符合城邦生活的。当人们意识到货币的累积能为自己带来利益之时,自然产生对金钱的需要,人人都应当追求更好的生活,对金钱的需求是难以被满足的,因为对物质储备的追求是终人一生的,所以无法停止交换,这是社会发展的正常方向。

当然亚氏有关“钱币是一种信用,人们一旦改信另一种钱币,那么原来通行的钱币就失去其价值而买不到任何物品”的观点仍然是十分先进的,其间我们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的雏形,这对我们当代货币概念麻木的经济生活,将货币等同于财富的观点仍具有教育意义。

(3)法治与德治的问题。

法治的看法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主要是过分强调了善的作用,认为伦理和道德是能够脱离权利而独立发挥作用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法治和德治应当是相辅相成的。

感想。

由于此次斜纹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在于交递作业,而因笔者生性懒惰而又乐于游玩,导致看书时间十分仓促,所以很多地方仅仅是走马观花地翻看,但也就只是这样浅尝辄止的阅读仍能感受到亚氏深邃的思想见解和广博的学识,也确实为两千多年前如此超前于时代而遗惠后人感到震惊。所以在这次政治思想史课后,我一定会重读这样一份学术名著,而这次的阅读过程也让我认识到想要理解亚氏整个政治哲学,仅读《政治学》是不够的,应该结合《伦理学》、《修辞学》等著作,更好更全面地理解他的思想。另外亚氏为了写作本书,实际考察了100多个城邦,进行分析、比较,这种从经验研究出发,实事求是的学术作风同样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