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习题集(模板17篇)

小编:笔尘

学习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它让我们保持思维的活跃和灵活性。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总结学习,小编整理了一些学习总结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答,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重点讲解:树脂

树脂主要由树脂酸、树脂醇、树脂酯、树脂烃等多种成分组成。在树脂中常混有挥发油、树胶及游离芳香酸等成分。药用树脂的分类通常根据其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而分成以下几类。

1.单树脂类树脂中一般不含或很少含挥发油、树胶及游离芳香酸。通常又可以分为:

(1)酸树脂主成分为树脂酸,如松香。

(2)酯树脂主成分为树脂酯,如枫香脂、血竭等。

(3)混合树脂无明显的主成分,如洋乳香等。

2.胶树脂类主成分为树脂和树胶,如藤黄。

3.油胶树脂类主成分为树脂、挥发油和树胶,如乳香、没药、阿魏等。

4.油树脂类主成分为树脂与挥发油,如松油脂、加拿大油树脂等。

5.香树脂类主成分为树脂、游离芳香酸(香脂酸)、挥发油,如苏合香、安息香等。

中药鉴定学习题集:根和根茎类中药

根茎类药材基本如下: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商品规格:主根分60头、80头、120头、无数头。茎基称:剪口;支根称:筋条;更细的根称:绒根。

穿山龙:为薯蓣科穿龙薯蓣的根茎。处方别名:穿山龙、穿地龙、川山龙。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速记口诀

导读:中药鉴定学一直是执业中药师考试的难点,如何快速掌握有关中药鉴定的知识点,今天小编给大家收集了一些中药鉴定的总结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就跟随百分网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人参:顶有芦头盘节状,味苦带甘气清香;假货商陆味淡麻,断面还有同心环。

三七:体有瘤凸质坚实,击碎面平皮木离;皮部散生棕色点,味苦有甘尝后知。

天麻: 鹦哥嘴,凹肚脐,外有环点干姜皮;春空冬实心有别,松香断面要牢记。

巴戟天:形似鸡肠巴戟天,心细皮厚色紫蓝;伪品肉薄木心粗,虎刺易断勿受骗。

白前:根茎细长节明显,折断中空似鹅管;节上须根弯而细,勿与白薇相混乱。

当归:主根粗短支根长,质地柔软色棕黄;断面油点显棕色,味甘带辛气浓香。

黄连:黄连有节外皮粗,节间膨大似连珠;须根丛生硬刺手,断面色黄味极苦。

杜仲:杜仲扁平或微卷,断面胶丝紧相连;皮内紫棕平而滑,外皮纵裂极明显。

番红花:柱头如线番红花,泡水膨胀似喇叭;气香味苦红棕色,染水发黄不会假。

八角茴香:果实八瓣似星芒,瓣端纯尖鸟嘴样;若还不识真八角,再尝气味甜而香。

沙苑子:形似扁肾沙苑子,一边凹入具种脐;种皮泡水易除去,嚼之微有豆腥气。

鸦胆子:鸦胆椭圆网纹凸,外皮棕里内有核;核内种子黄白色,种仁味苦独特臭。

泽兰:单叶对生叶柄短,叶腋开花茎四方;叶背密生小腺点,莫与佩兰相混乱。

鸡骨草:藤茎从生鸡骨草,主根粗壮皮粗糙;小叶矩形约十对,叶背疏生巾伏生。

金钱白花蛇:蛇身缠卷成圆盘,蛇背黑环间白环;黑白宽度三比一,闻之气腥味微咸。

鹿茸:鹿茸片薄显透明,中间多孔蜂窝形;色近黄白或焦黄,体轻质韧气微腥。

羚羊角:通天眼呈现扁三角,血槽骨塞齿相咬;手握环嵴正合把,透见血丝为好骨。

山参:马牙雁脖芦,下伸枣核艼,身短体横灵,环纹深密生,肩膀圆下垂,皮紧细光润,腿短二三个,分裆八字形,须疏根瘤密,山参特殊形。

圆参:圆参形态欠伶俐,芦碗稀疏长圆体;须多质脆如扫帚,肩纹不密皮不细。

朝鲜红参:朝鲜别直黄棕栓,油盏芦头将军肩;体长腿短上下匀,香气特浓味苦甜。

西洋参:西洋参呈纺锤形,无芦质结有横纹,外表淡棕类白色,断面黄白有环纹。

三七:三七铜皮铁骨身,皮色灰褐疙瘩形;味苦回甜皮易离,切面木部显花心。

川贝母:松贝抱月青炉开,炉大青中松居三;鳞叶二三中茎盘,炉贝基尖体虎斑。

天麻:天麻点轮十余环,鹦哥嘴头体扁圆;肚脐眼在基部底,断面角质气微甘。

巴戟天:巴戟肉质断裂纹,形似连珠鸡肠形;肉厚木细味甜正,皮肉淡紫心黄棕。

冬虫夏草:虫草黄棕似蚕形,头部红棕身环纹;八对肉足两边行,虫脆草韧气味腥。

羚羊角:羚羊角呈弯曲身,轮状环节特别明;角顶光照通天眼,锯口整齐骨塞生。

杜仲:杜仲板片或内卷,嚼有残存韧胶物;外表灰褐槽纹多,内表光滑暗紫色;折断胶丝细而密,拉长一片银白色。

牛黄:牛黄形状差异大,颜色深黄能挂甲,质松易碎显层纹,味苦后甜凉感佳。

黄连:表面披鳞叶,味苦色黄褐,质坚易折断,断面纹理显。

鹿茸:鹿茸本是雄鹿茸,柱状分枝被茸毛,茸毛红棕或青灰,锯口表面呈蜂窝。

党参:党参长条圆柱形,狮子盘头顶端生,上部多有环纹在,断面淡黄放射纹。

当归:当归主根圆柱形,质地滋润色黄棕,断面黄白显油性,裂隙油点为特征。

狗脊金毛披满身,切面肉红显环纹,质虽坚硬片易折,补肝益肾又祛风。

贯众如同刺猬形,叶柄残基遍全身,外表黄紫质较硬,解毒止血能杀虫。

骨碎补呈遍条形,身披毛麟棕红色,沙烫起泡味稍涩,补肾止痛把气行。

大黄短截圆柱形,高粱碴口特鲜明,气味特异有粘性,宣泄实热独有功。

首乌肥厚大块片,云锦花纹最典型,切面肉红味苦涩,调和气血补肝肾。

虎杖粗根常扭曲,纤维明显质坚实,断面轮网多间隙,散瘀止痛除风湿。

牛膝长条有疔痕,断面环点是特征,色黄柔韧有特性,散瘀消肿补肝肾。

根头膨大川牛膝,皮色灰褐纵文密,切面麻点环纹显,活血祛风又利湿。

商陆罗盘纹,有毒味苦辛,质坚纤维性,利水又消肿。

乌药纺锤状,皮皱色棕黄,质坚轮纹细,止痛顺气良。

草药了歌王,质坚色葛黄,芳香有毒性,破瘀散结良。

根细圆柱形,表面红棕色,微具败油气,升阳解郁灵。

根粗常分支,表面淡棕色,根头有横皱,微香味微苦。

白薇如马尾,断面显木心,色黄质较暗,气香味微苦,清热凉血显。

紫苑质柔软,加工结小辫,味甜捎带苦,止咳平痰喘。

仙茅枝条小,皮粗细皱纹,断面有麻点,补肾又强筋。

白及鹰爪形,头部显环纹,性粘透明样,止血敛疮灵。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知识点讲解:藻类中药

药用部位为藻类植物的藻体,这类中药称为藻类中药。

藻类植物含有各种不同的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生活方式为自养,绝大多数是水生的。不同的藻类因含特殊的色素,使藻体显不同的颜色。各种藻类的光合作用产物及贮藏养分不同。藻类常含多聚糖、糖醇、糖醛酸、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胆碱、蛋白质、甾醇以及碘、钾、钙、铁等无机元素。

与药用关系密切的藻类主要在褐藻门、红藻门,少数在绿藻门。

绿藻多数生活在淡水中,极少数在海水中。植物体蓝绿色。贮存的养分主要是淀粉,其次是油类。

药用的绿藻有石莼及孔石莼等。

红藻绝大多数生长在海水中。植物体多数呈红色至紫色。贮存的养分通常为红藻淀粉,有的为可溶性红藻糖。药用的红藻有鹧鸪菜、海人草等。

褐藻是藻类中比较高级的一大类群,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植物体常呈褐色。贮存的养分主要是可溶性的褐藻淀粉、甘露醇和褐藻胶,细胞中常含碘,如海带中含碘量高达0.34%。药用的褐藻有海藻、昆布等。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辅导

【来源】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

【产地】主产于湖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区。

【采收加工】挖出矿石后,选取纯净者,用磁铁吸尽含铁的杂质,用水淘去杂石和泥沙。

【性状鉴别】药材为粒状或块状集合体。呈颗粒状、粉末状或块片状。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条痕红色至褐红色,具光泽。质重而脆,硬度2~2.5,相对密度8.09~8.20.无臭,无味。其中望细小颗粒或粉未状,色红明亮,有闪烁的光泽,触之不染手者,习称“朱宝砂”;呈不规则板片状、斜方形或长条形,大小厚薄不一,边缘不整齐,色红而鲜艳,光亮如镜面而微透明,质较松脆者,习称“镜面砂”;块状较大,方圆形或多角形,颜色发暗或呈灰褐色,质重而坚,不易碎者,习称“豆瓣砂”。

【成分】主含硫化汞(hgs)。

【理化鉴别】取粉末,用盐酸湿润后,在光洁的铜片上摩擦,铜片表面显银白色光泽,加热烘烤后,银白色即消失。

【含量测定】用滴定法测定。本品含硫化汞(hgs)不得少于96.0%.

雄黄。

【来源】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

【产地】主产于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省。

【性状鉴别】药材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粉末。全体呈深红色或橙红色,条痕浅橘红色。块状者表面常覆有橙黄色粉末,以手触之手易被染成橙黄色。晶面具金刚石样光泽。质脆,易碎,硬度l.5~2.0,相对密度3.4~3.6.断口呈贝壳状,暗红色,具树脂洋光泽。微有特异臭气,味淡。燃烧时易熔融成红紫色液体,火焰为蓝色,并生成黄白色烟,有强烈蒜臭气。其颜色鲜艳、半透明、有光泽、质松脆的习称“明雄”或“雄黄精”。

【成分】主含二硫化二砷。雄黄遇热易产生剧毒的三氧化二砷,所以忌用火煅。

【检查】三氧化二砷《中国药典》版一部规定,照砷盐检查法检查,所显砷斑颜色不得深于标准砷斑。

【含量测定】以滴定法测定,本品舍砷量以二硫化二砷计,不得少于90.0%.

信石。

【来源】为天然的砷华矿石,或由毒砂(硫砷铁矿,feass)、雄黄加工制造而成。

【性状鉴别】药材商品分为红信石和白信石两种,药用以红信石为主,白信石极为少见红信石(红砒)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粉红色,具黄色与红色彩晕,略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样光泽或无光泽。质脆,易砸碎,断面凹凸不平或呈层状纤维样的结构。无臭。本品极毒,不能口尝!

白信石(白砒)为无色或白色,其余特征同上。质较纯,毒性比红砒石剧。

【成分】主含三氧化二砷。常含s、fe等杂质,故呈红色。

石膏。

【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

【产地】主产于湖北省应城。山东、山西、河南等省亦产。

【性状鉴别】药材为纤维状的结晶集合体。呈长块状、板块状或不规则形。全体白色、灰白色或浅黄色,有的半透明,条痕白色。体重,质软,硬度约为1,相对密度2,7~2.8,用指甲能刻划,易纵向断裂,纵断面具纤维状纹理,显绢丝样光泽。无臭,味淡。

【成分】主含含水硫酸钙。

【理化鉴别】。

(1)取本品一小块(约2g),置具有小孔软木塞的试管内,灼烧,管壁有水生成,小块变为不透明体。

(2)取粉末0.2g,加稀盐酸10ml,加热使溶解,溶液显钙盐与硫酸盐的鉴别反应。

(3)取本品粉末约0.2g,于l40℃烘加分钟,加水1.5ml,搅拌,放置5分钟,呈粘结固体。(石膏加热失去一分子结晶水而成熟石膏,遇水变为具有黏性的固体。别的矿石无此特征)。

【检查】重金属《中国药典》20版一部规定,本品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中药鉴定学习题集:皮类和茎木类药材

茎(caulis)木(lignum)类中药包括药用木本植物的茎或仅用其木材部分,以及少数是草本植物的茎藤,实际上分为两类,即:

茎类中药。

药用部位包括茎藤(caulis),如关木通;药用茎枝(ramulus),如桑枝;药用茎刺(spina),如皂角刺或其翅状附属物,如鬼箭羽;或仅用茎的髓部(medulla),如灯心草、通草等。药用草本植物的茎,则列入全草类中药,如麻黄、石斛等。

木类中药。

药用部位主要采用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以内的各部分,通称为木材。一般木材可分为边材和心材两部分。边材含水分较多,颜色较浅,又称液材;心材由于蓄积了较多的挥发油和树脂类物质,颜色较深,质地亦较致密而重。木类中药大多采用心材部分。

性状鉴别。

形状。

茎类中药的形状以圆柱形较多,也有扁圆柱形、方形的。有些茎的木质部较发达,商品常切成斜向横切片,或不规则段片。木质藤本多扭曲不直,大小粗细不一。

草质茎表面多沟纹,具有粗细不等的棱线,如天仙藤;表面大多为棕黄色,少数显特出的颜色,如鸡血藤为红紫色。未除去木栓层的茎藤尚可见深浅不一的纵横裂纹或栓皮剥落后的痕迹,皮孔大多可见。木类中药的表面颜色各异,多数有棕褐色树脂状条纹和斑块。

表面。

草质茎表面多沟纹,具有粗细不等的棱线,如天仙藤;表面大多为棕黄色,少数显特出的颜色,如鸡血藤为红紫色。未除去木栓层的茎藤尚可见深浅不一的纵横裂纹或栓皮剥落后的痕迹,皮孔大多可见。木类中药的表面颜色各异,多数有棕褐色树脂状条纹和斑块。

断面。

茎的断面有放射状的木质部与射线相间排列,习称“车轮纹”、“菊花心”等。中央有时尚可见有髓部,有时常成空洞状。

气味。

气味常可帮助鉴别,如海风藤味苦,有辛辣感,青风藤味苦而无辛辣味可以区别。木类药如降香、沉香等则气香。

茎类显微。

周皮(或表皮):应注意木栓细胞的形状、层数、增厚情况等(详见皮类中药),幼嫩茎的周皮尚不发达,常可见表皮组织。

皮层:注意其存在与否及在横切面所占比例。初生构造的皮层有时具有厚角组织或厚壁组织,茎次生构造木栓形成层如发生在皮层以内,则皮层就不存在而由栓内层(次生皮层)所代替。注意观察细胞的形态及内含物等。

韧皮部:应注意韧皮薄壁组织、筛管和韧皮射线以及有无厚壁组织等,以及各种细胞的形态及排列情况。

韧皮部外方常有初生韧皮纤维束或周纤维(环管纤维),过去曾称中柱鞘纤维。

形成层:一般都成环状,注意是否明显。

木质部:注意导管、木薄壁细胞、木纤维及木射线细胞的形状和排列情况。木质藤本导管孔径较大。

髓部:大多由薄壁细胞构成,多具明显的细胞间隙,细胞有时可见圆形单纹孔,有的髓周具厚壁细胞,散在或形成环髓纤维或环髓石细胞。草质茎髓部较发达,木质茎髓部较小。

注意点:茎类中药鉴别除应注意以上各类组织的排列、各种细胞的分布、特别是除石细胞和纤维外,还应注意细胞内含物如草酸钙结晶、碳酸钙结晶和淀粉粒的有无以及它们的形状等。对于存在于不同部位的厚壁组织如周纤维、韧皮纤维和木纤维等,应分别通过解离组织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细胞壁的厚度、有无壁孔和分隔以及木化程度等加以区别。

双子叶植物木质藤茎,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构造上和一般的茎藤有时有较大的差别:如木栓层较厚;有的有明显的落皮层;维管束常被射线分隔成明显的放射状;导管孔较大;维管束有的具异常构造,有的有内函韧皮部(includedphloem)或内生韧皮部(internalphloem)。在纵向切面尚可见到射线的宽度与高度。这些在鉴定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木类显微。

木类中药的组织构造在观察时,应分别作三个方向的切面(横切面、径向纵切面与切向纵切面)及解离组织进行观察组织细胞特征。

木射线木射线细胞形状与木薄壁细胞相似,但切面上的位置和排列形式则不同,射线细胞的长轴通常是半径向的,和导管及纤维的长轴相垂直。射线在三切面上的特点是:横切面可见射线的宽度和长度,径向切面可见射线的高度和长度,切向切面上所见到整个射线的高度和宽度,还须注意如果全部射线细胞都是一样的称为同型射线,倘若细胞形状不同的,则为异型射线。射线细胞中亦常含有淀粉粒或草酸钙结晶,细胞壁亦常增厚或有纹孔。

导管注意导管分子的形状、宽度及长度、导管壁上纹孔的类型。通常木类中药的导管大多为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导管分子末梢壁上的穿孔通常呈大的圆形或斜梯形,在解离组织及纵切面上易察见。此外还应注意导管中有无侵填体及侵填体的形状和颜色。

松柏科植物的木材没有导管,而为管胞。管胞不象导管由许多细胞形成长管状,而是两端较狭细无明显末梢壁(纤维状管胞),即使有斜形末梢壁,但无穿孔而只有纹孔(导管状管胞),且纹孔的膜是完整的。管胞侧壁上的纹孔通常是具缘纹孔。

木纤维占木材的大部分。通常为单个狭长的厚壁细胞,长度为宽度的30~50倍,细胞腔狭小,壁厚有斜裂隙状的单纹孔;少数细胞腔较宽。有些纤维胞腔中具有中隔,称为分隔纤维。

木薄壁细胞是贮藏养料的生活细胞,有时内含淀粉粒或草酸钙结晶。细胞壁有时增厚或有单纹孔,大多木质化。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习题集

a.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学知识。

b.总结了唐代以前的药物学知识。

c.为研究宋代以前我国药物学的最重要文献。

d.集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之大成。

e.为清代重要的本草著作之一。

1.063《新修本草》。

1.064《本草纲目》。

1.065《证类本草》。

1.066《神农本草经》。

1.067《本草纲目拾遗》。

1.068-1.072。

a.主要依赖进口。

b.主要来自人工栽培。

c.主要来自野生。

d.经过人工加工而成。

e.能利用组织培养生产其药物成分或快速繁殖育种。

1.068黄连、当归、地黄、浙贝母、砂仁、党参、附子。

1.069乳香、没药、丁香、番红花、肉豆蔻、胖大海、番泻叶。

1.070胡黄连、甘草、麻黄、冬虫夏草、羌活、草乌。

1.071机制冰片、人工牛黄、青黛、儿茶、灵砂、玄明粉。

1.072天麻、人参、西洋参、黄连。

1.073-1.077。

a.大黄b.黄芪c.三七d.当归e.党参。

1.073云南主产的药材为。

1.074青海主产的药材为。

1.075内蒙古主产的药材为。

1.076甘肃主产的药材为。

1.077山西主产的药材为。

1.078-1.082。

a.易虫蛀药材b.易发霉、泛油的药材。

c.易变色,气味易散失的药材。

d.怕热、易融化的药材。

e.易潮解、风化的药材。

1.078人参、鹿茸为。

1.079党参、哈土蟆油为。

1.080玫瑰花、麻黄为。

1.081芒硝、硇砂为。

1.082樟脑、乳香为。

1.083-1.087。

a.活动期捕捉的动物药材。

b.冬眠时捕捉的动物药材。

c.孵化成虫前采集卵鞘的动物类药材随时可采的动物类药材。

e.入药部位未骨化之前采集的动物类药材。

1.083全蝎为。

1.084蛤土蟆油为。

1.085鹿茸为。

1.086龟甲为。

1.087桑螵蛸为。

中药鉴定学习题集:根和根茎类中药

一、b型题(配伍选择)每题1分,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a辐射型维管束b外韧型维管束c网状中柱。

d髓部e木质部。

1.单子叶植物根横切面中央为2.双子叶植物根横切面中央为。

3.单子叶植物根的维管束类型为4.蕨类植物根茎中柱是。

5.双子叶植物根的维管束类型为【答案】。

a髓部有异型维管束b韧皮部外侧有异型维管束。

c多环性同心环异型维管束d内含韧皮部e无异型维管束。

6.牛膝具7.大黄具8.沉香有。

9.人参10.何首乌具【答案】。

a草酸钙针晶束b草酸钙方晶c草酸钙簇晶。

d草酸钙砂晶e草酸钙小针晶或小杆状结晶。

11.坚龙胆有12.大黄有13.麦冬有。

14.牛膝有15.甘草有【答案】。

a油室b树脂道c间隙腺毛。

d油细胞e油管。

16.绵马贯众有17.前胡有18.石菖蒲有。

19.人参有20.柴胡有【答案】。

a蒽醌类衍生物b生物碱c挥发油。

d三萜皂苷e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21.当归含22.川贝母含23.人参含。

24.大黄含25.地黄含【答案】。

a毛茛科植物b唇形科植物c豆科植物。

d姜科植物e蓼科植物。

26.郁金的原植物是27.丹参的原植物是28.何首乌的原植物是。

29.黄芪的原植物是30.威灵仙的原植物是【答案】。

a《开宝本草》b《本草纲目》c《名医别录》。

d《本草纲目拾遗》e《唐本草》。

31.姜黄始载32.何首乌始载33.三七始载。

34.浙贝母始载35.前胡始载【答案】。

a四川、浙江、江西b广西、云南c山西、陕西、甘肃、四川。

d河南e吉林、辽宁、黑龙江。

36.党参主产于37.人参主产于38.三七主产于。

39.牛膝主产于40.石菖蒲主产于【答案】。

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41.杭白芷的性状鉴别特征有【答案】。

a根圆锥形b皮孔样横向突起四纵行排列。

c断面灰白色,粉性,有棕色油点d形成层环圆形。

e香气浓烈,味辛,微苦。

42.当归的粉末显微特征有【答案】。

a石细胞类方形b韧皮薄壁细胞纺锤形,壁上有斜格状文理。

c韧皮纤维壁甚厚d油室及其碎片e少数草酸钙簇晶。

43.大黄含有【答案】。

a大黄酸b大黄素c番泻苷a。

d没食子酸e儿茶荧光素。

44.党参的主要性状特征有【答案】。

a长圆柱形b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和芽痕。

c根头下有环状横纹d断面有棕色油点e有特出香气味微甜。

45.党参粉末的主要显微特征有【答案】。

a节状乳管碎片b类方形石细胞。

c韧皮纤维纺锤形d菊糖碎块e网纹导管。

46.药材莪术的原植物有【答案】。

a蓬莪术b温郁金c温莪术。

d姜黄e广西莪术。

47.郁金的原植物有【答案】。

a蓬莪术b温郁金c温莪术。

d姜黄e广西莪术。

48.来源于毛茛科植物的药材有【答案】。

a威灵仙b延胡索c黄连。

d附子e白芍。

49.人参(生晒参)的性状鉴别特征有【答案】。

a主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b上部有横纹。

c顶端有根茎,具不定根d根茎上有茎痕,习称芦碗。

e断面形成层内外有红棕色油点。

50.甘草粉末中可见【答案】。

a晶鞘纤维b草酸钙方晶c类圆形石细胞。

d具缘纹孔导管e油室碎片。

文档为doc格式。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习题集

执业药师是负责提供药物知识及药事服务的专业人员。考试工作由人事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负责,日常工作委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承担,具体考务工作委托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实施。

一、最佳选择题。

1.来源于樟科植物的药材是()。

a.厚朴。

b.桑白皮。

c.地骨皮。

d.肉桂。

e.香加皮。

2.杜仲主产于()。

a.四川、贵州。

b.广东、广西。

c.四川、浙江。

d.浙江、广东。

e.广西、浙江。

3.以皮厚、肉细、油性足、内表面色紫棕而有发亮结晶物、香气浓者为佳的中药材是()。

a.厚朴。

b.肉桂。

c.合欢皮。

d.地骨皮。

e.香加皮。

4.黄柏的主产地是()。

a.四川。

b.广东。

c.河北。

d.东北。

e.广西。

5.来源于毛茛科的药材是()。

a.地骨皮。

b.牡丹皮。

c.合欢皮。

d.香加皮。

e.桑白皮。

6.下列不是牡丹皮主产区的是()。

a.安徽。

b.四川。

c.河南。

d.山东。

e.湖北。

7.肉桂的断面特征是()。

a.断面红棕色,纤维性强。

b.外侧呈棕色而粗糙,内侧红棕色而油润,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

c.断面黄白色而油润。

d.断面黄白色,纤维性强。

e.断面白色,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

8.企边桂为()。

a.56年生幼树的干皮不经压制,自然卷曲成筒状。

b.10年生以上肉桂树的干皮将两端削成斜面,突出桂心,压制成浅槽状。

c.老树最下部近地面的干皮,压制成扁平板状。

d.老树枝皮或粗枝皮,不经压制,自然卷曲成筒状。

e.老树根皮或粗枝皮,不经压制,自然卷曲成筒状。

9.不属于黄柏炭性状特征的是()。

a.呈丝条状。

b.表面焦黑色,内部深褐色或棕黑色。

c.偶有焦斑。

d.体轻,质脆,易折断。

e.味苦涩。

10.不属于盐杜仲性状特征的是()。

a.呈小方块或丝状。

b.表面黑褐色,内表面褐色。

c.折断时肢丝弹性较差。

d.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肢丝相连。

e.味微咸。

11.关黄柏的主产地为()。

a.山海关。

b.辽宁。

c.内蒙古。

d.河北。

e.黑龙江。

12.桑白皮的药材来源为()。

a.桑科桑的干燥根皮。

b.桑科桑的带叶枝梢。

c.桑寄生科桑的干燥根皮。

d.桑科桑寄生的带叶茎枝。

e.槲寄生科桑的干燥根皮。

13.味极苦,嚼之有黏性的中药材是()。

a.黄芩。

b.黄柏。

c.黄连。

d.厚朴。

e.黄芪。

14.药材黄柏的采收加工方法是()。

a.选取栽培1年以上树龄的树,剥取树皮,除去粗皮,晒干。

b.选取栽培5年以上树龄的树,剥取树皮,除去粗皮,晒干。

c.选取栽培10年左右树龄的树,剥取树皮,除去粗皮,晒干。

d.选取栽培10年以上树龄的树,剥取树皮,堆积“发汗”,晒干。

e.选取栽培5年以上树龄的树,剥取树皮,堆积“发汗”,晒干。

15.肉桂的主产地是()。

a.广东、广西。

b.云南、四川。

c.安徽、湖北。

d.四川、江苏。

e.河北、山西。

b.桑白皮。

c.牡丹皮。

d.合欢皮。

e.肉桂。

17.地骨皮来源于()。

a.桑科植物桑的根皮。

b.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根皮。

c.萝蘼科植物杠柳的根皮。

d.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根皮。

e.木犀科植物白蜡树的根皮。

18.合欢皮来源于()。

a.芸香科。

b.豆科。

c.桑科。

d.五加科。

e.茄科。

19.香加皮的香气成分是()。

a.杠柳苷k。

b.4-甲氧基水杨醛。

c.杠柳毒苷g。

d.苯甲酸。

e.牡丹酚。

二、配伍选择题[1~2]。

1.黄柏来源于()。

a.毛茛科。

b.木兰科。

c.樟科。

d.芸香科。

e.木犀科。

2.厚朴来源于()。

a.毛茛科。

b.木兰科。

c.樟科。

d.芸香科。

e.木犀科。

3.药材桑白皮的形状为()。

a.呈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

b.呈卷筒状或半筒状。

c.为长条状块片。

d.呈半筒状或浅槽状。

e.反曲状。

4.药材合欢皮的形状为()。

a.呈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

b.呈卷筒状或半筒状。

c.为长条状块片。

d.呈半筒状或浅槽状。

e.反曲状。

5.石榴树皮的形状多为()。

a.呈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

b.呈卷筒状或半筒状。

c.为长条状块片。

d.呈半筒状或浅槽状。

e.反曲状。

[6~8]。

6.折断面呈平坦状的药材是()。

a.牡丹皮。

b.桑白皮。

c.杜仲。

d.苦楝皮。

e.肉桂。

7.折断面呈颗粒状的药材是()。

a.牡丹皮。

b.桑白皮。

c.杜仲。

d.苦楝皮。

e.肉桂。

8.折断面呈层片状的药材是()。

a.牡丹皮。

b.桑白皮。

c.杜仲。

d.苦楝皮。

e.肉桂。

[9-11]。

9.牡丹皮饮片呈()。

a.圆形或卷曲形的薄片。

b.弯曲的丝条状或单、双卷筒状。

c.不规则的碎块。

d.块或丝状。

e.丝条状。

10.厚朴饮片呈()。

a.圆形或卷曲形的薄片。

b.弯曲的丝条状或单、双卷筒状。

c.不规则的碎块。

d.块或丝状。

e.丝条状。

11.黄柏饮片呈()。

a.圆形或卷曲形的薄片。

b.弯曲的丝条状或单、双卷筒状。

c.不规则的碎块。

d.块或丝状。

e.丝条状。

12.秦皮的气味是()。

a.气微,味苦。

b.香气浓郁,味辛辣,微有麻舌感。

c.气香、味微苦、带辛辣感。

d.有腥气、味微苦。

e.气清香、味微苦而带黏性,嚼之呈棉絮状。

13.厚朴的气味是()。

a.气微,味苦。

b.香气浓郁,味辛辣,微有麻舌感。

c.气香、味微苦、带辛辣感。

d.有腥气、味微苦。

e.气清香、味微苦而带黏性,嚼之呈棉絮状。

14.断面较平坦,粉性的中药材是()。

a.黄柏。

b.牡丹皮。

c.厚朴。

d.肉桂。

e.杜仲。

15.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的中药材是()。

a.黄柏。

b.牡丹皮。

c.厚朴。

d.肉桂。

e.杜仲。

16.断面不平坦,中间有1条黄棕色线纹的中药材是()。

a.黄柏。

b.牡丹皮。

c.厚朴。

d.肉桂。

e.杜仲。

17.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的中药材是()。

a.黄柏。

b.牡丹皮。

c.厚朴。

d.肉桂。

e.杜仲。

18.肉桂内表面颜色是()。

a.紫褐色。

b.深黄色。

c.鲜黄色。

d.红棕色。

e.棕褐色。

19.杜仲内表面颜色是()。

a.紫褐色。

b.深黄色。

c.鲜黄色。

d.红棕色。

e.棕褐色。

20.黄柏断面颜色是()。

a.紫褐色。

b.深黄色。

c.鲜黄色。

d.红棕色。

e.棕褐色。

21.迎光可见有闪烁的小亮点,并有羊膻气,味微苦的中药材是()。

a.肉桂。

b.杜仲。

c.白鲜皮。

d.秦皮。

e.厚朴。

22.切面不平坦,气香浓烈,味甜、辣的中药材是()。

a.肉桂。

b.杜仲。

c.白鲜皮。

d.秦皮。

e.厚朴。

23.切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的中药材是()。

a.肉桂。

b.杜仲。

c.白鲜皮。

d.秦皮。

e.厚朴。

24.内表面呈暗黄色或淡棕色的中药材为()。

a.肉桂。

b.杜仲。

c.黄柏。

d.白鲜皮。

e.厚朴。

25.内表面呈类白色的中药材为()。

a.肉桂。

b.杜仲。

c.黄柏。

d.白鲜皮。

e.厚朴。

26.合欢皮的性状特征是()。

a.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带层片状。

b.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

c.断面呈纤维性片状,淡黄棕色或黄白色。

d.断面较平坦,粉性。

e.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

27.白鲜皮的性状特征是()。

a.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带层片状。

b.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

c.断面呈纤维性片状,淡黄棕色或黄白色。

d.断面较平坦,粉性。

e.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

28.地骨皮的性状特征是()。

a.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带层片状。

b.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

c.断面呈纤维性片状,淡黄棕色或黄白色。

d.断面较平坦,粉性。

e.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1~3]。

岳某,男,46岁,反复腰痛腰酸两年,近两周来腰酸痛明显,并觉少气乏力,腿膝无力,手足不温,夜尿清长。

中医诊断:肾虚腰痛(肾阳亏虚)。方药:右归丸加减。

炮附片10g、肉桂5g、熟地15g、山药15g、山茱萸15g、枸杞12g、盐杜仲12g、菟丝子15g、当归12g、茯苓15g、牛膝15g、车前子15g。

1.方中以树皮人药的中药共计有()。

a.1味。

b.2味。

c.3味。

d.4味。

e.5味。

2.方中有一味药气香浓烈,味甜而辣,此药是()。

a.山茱萸。

b.肉桂。

c.熟地。

d.枸杞。

e.当归。

3.方中盐杜仲的性状特征是()。

a.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外表面淡灰棕色或灰褐色。

b.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橡肢丝相连。气微,味稍苦。

c.表面黑褐色,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橡胶丝相连。味微咸。

d.内表面暗紫色或紫褐色,光滑质脆,易折断。味苦。

e.表面黑褐色,折断时肢丝弹性较差。味微咸。

[4~6]。

李某,女,32岁。长期心情抑郁,自觉心悸头眩,夜间少寐,心烦易怒。一年前有月经不调,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饮食减少,近期诸症加重。

中医诊断:阴虚火旺之郁证。

方药:滋水清肝饮。

山茱萸12g、生地15g、山药15g、茯苓10g、牡丹皮9g、白苟12g、栀子9g、黄柏6g、酸枣仁15g、珍珠母30g。

4.上方中,某味药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可见发亮的结晶。切面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此味药是()。

a.山药。

b.牡丹皮。

c.白芍。

d.黄柏。

e.珍珠母。

5.方中牡丹皮主产于()。

a.安徽。

b.海南。

c.辽宁。

d.内蒙古。

e.湖北。

6.下面关于关黄柏描述,正确的是()。

a.主产于四川、贵州等省。

b.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

c.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

d.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

e.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

某药材为木犀科植物的干燥枝皮或干皮。主产于辽宁、吉林、陕西、四川等省。枝皮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平坦或稍粗糙,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平滑。断面纤维性,黄白色。干皮外表面灰棕色。质坚硬,断面纤维性较强。

7.该药材的原植物有()。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e.五种。

8.该药材干皮皮孔的特征为()。

a.红棕色圆形或横长的皮孔。

b.灰白色圆点状皮孔。

c.灰白色斜方形皮孔。

d.灰棕色横向突起的皮孔。

e.灰白色圆形或横长的皮孔。

9.该药材是()。

a.香加皮。

b.秦皮。

c.白鲜皮。

d.厚朴。

e.合欢皮。

某药材属于皮类中药,来源于芸香科。药材呈板片状或浅槽状;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较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10.该药材的`原植物是()。

a.杠柳。

b.合欢。

c.白鲜。

d.黄檗。

e.黄皮树。

11.该药材主产于()。

a.辽宁、吉林等地。

b.四川、贵州等地。

c.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d.广东、广西等地。

e.安徽、福建、浙江等地。

四、多项选择题。

1.牡丹皮根据产地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

a.连丹皮。

b.刮丹皮。

c.全丹皮。

d.削丹皮。

e.凤丹皮。

2.皮类药材中内表面可见发亮的小结晶的中药材是()。

a.黄柏。

b.杜仲。

c.肉桂。

d.厚朴。

e.牡丹皮。

3.肉桂的加工品有()。

a.桂通。

b.企边桂。

c.板桂。

d.桂皮。

e.桂碎。

4.肉桂的性状特征是()。

a.均成卷筒状或复卷筒状。

b.外表面灰黑色。

c.内表面红棕色,指甲刻划可见油痕。

d.断面外侧棕色而较粗糙,内面红棕色而较油润,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纹线。

e.有浓烈的特殊香气。

5.牡丹皮的特征是()。

a.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b.外表面有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

c.内表面常见发亮结晶。

d.断面较平坦,粉性,淡粉红色。

e.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6.厚朴的性状特征是()。

a.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明显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

b.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

c.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

d.断面可见多数小亮星。

e.气香,味辛辣、微苦。

7.下列关于杜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来源于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

b.药材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有弹性的肢丝相连。

c.外表面淡灰棕色或灰褐色,内表面淡黄棕色或黄白色。

d.呈卷曲筒状或半筒状。

e.气微,味稍苦。

8.下列关于地骨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来源于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

b.呈筒状、槽状。

c.外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易成鳞片状剥落。

d.体轻、质脆,断面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

e.有特异香气,味微苦。

9.下列哪些是秦皮的性状特征()。

a.呈槽状或卷筒状。

b.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

c.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平滑。

d.质硬而脆,断面纤维性。

e.气微,味苦。

10.下列哪些中药采用“发汗”的加工方法()。

a.厚朴。

b.杜仲。

c.玄参。

d.牡丹皮。

e.黄柏。

11.厚朴根据采收部位不同可分为()。

a.筒朴。

b.靴筒朴。

c.鸡肠朴。

d.枝朴。

e.干朴。

12.下列哪些是白鲜皮的性状鉴别特征()。

a.呈卷筒状。

b.折断时有粉尘飞扬。

c.断面不平坦,略呈层片状,迎光可见有闪烁的小亮点。

d.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常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

e.有羊膻气,味微苦。

13.下列关于黄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黄檗的干燥树皮。

b.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

c.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

d.断面深黄色,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

e.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d2.a3.a4.a5.b。

6.e7.b8.b9.c10.d。

11.b12.a13b14.c15.a。

16.b17.d18.b19.b。

二、配伍选择题。

[1-2]db[3-5]abe。

[6-8]aed[9-11]abe。

[1820]dab[2123]cab。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13]bbe[4-6]bad。

四、多项选择题。

精选解析。

二、配伍选择题。

[6-8]解析:本组题考查皮类中药的折断面的特征。

牡丹皮平坦状;桑白皮质韧,纤维性强,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扬;杜仲折断时有肢质丝状物相连;苦楝皮层片状;肉桂折断面常呈颗粒状突起。相关内容除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外,还可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建议考生牢记皮类药材的折断面性状特征。

白鲜皮迎光检视有闪烁的小亮点,切面类白色,有羊膻气,味微苦;肉桂断面不平坦,气香浓烈,味甜、辣;杜仲切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相关内容除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外,还可以最佳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出现。建议考生牢记皮类药材的性状鉴别。

四、多项选择题。

13.解析:本题考查黄柏的鉴别特征。

黄柏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深黄色,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本题常以多项选择题来考查,建议考生掌握川黄柏与关黄柏的区别。

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记忆方法

导读: 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很难记忆,中药鉴定学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不能快速、高效的记住知识点会影响考生的复习进度,下面整理中药鉴定学记忆方法,希望能给考生带来帮助。就跟随百分网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即“两天三泻胡半白”。该句可拆成:两天(天南星、天麻),三(三棱),泻(泽泻),胡(元胡),半(半夏),白(白芨)。我们可以这样联想:“快禁(块茎),两天泻了三回,胡子都白了一半。”

即“宛西虎仗黄龙胆,山高草长抢仙丹”。即紫菀、茜草、虎杖、大黄、龙胆草、山豆根、藁本、甘草、徐长卿、羌(抢)活、威灵仙、丹参。

从前,有个大地主叫吴茱萸。他的大老婆为人厚朴,没人巴结(巴戟天)她。新讨的二房(防己、防风),人称辛姨(辛夷),因生了两个儿子,叫栀子和杞子,就备受宠爱,有四个丫环(叫黄芩、黄连、黄柏、黄芪)照顾她。

她每天要吃五味东西:

1.豆砂包(豆蔻、砂仁);

2.炒肉,当时肉贵(肉桂),就杀了两猪(苍白术);

3.鸡血藤上长出的木瓜;

4.寄生在杜仲树上的.槟榔;

5.二参麦冬汤。

这26味中药即:吴茱萸、厚朴、巴戟天、防己、防风、辛夷、栀子、杞子、黄芩、黄连、黄柏、黄芪、五味子、豆蔻、砂仁、肉桂、苍术、白术、鸡血藤、木瓜、槲寄生、杜仲、槟榔、党参、玄参、麦冬。

即“北回归、南蛇风,两活两胡芷藁芎”。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把教材里伞形科的13味药(北沙参、小茴香、当归、南鹤虱、蛇床子、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白芷、藁本、川芎)全都记住。伞形科中药的共同特征是:都有香气,分泌组织是分泌腔,无草酸钙晶体(除川芎含有草酸钙晶体外),都含有挥发油成分。

即“芎归木丁香油室,吴萸二术泽泻枳”。即川芎、当归、木香、丁香、吴茱萸、苍术、白术、泽泻、枳实。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部分重要考点总结

剩下复习执业药师考试的时间已不多,怎么做到有效复习呢?方法是关键,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执业药师中药鉴定部分重要考点总结,欢迎有需要的读者参考借鉴!

2 何首乌:韧皮部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

3.华山参:内涵(木间)韧皮部 3 白木香:(国产沉香、木间韧皮部)

4 大黄:(根茎髓部有内韧型异常维管束,星点)

5 川乌、附子:(根有髓)

6 龙胆:龙胆—有髓。(滇)坚龙胆—无髓

7.泽泻:周木型维管束

(一)红为主:朱砂-红色至褐红色;赭石-樱红色或红棕色

(二)白色为主:炉甘石、石膏、滑石、芒硝

(三)其他色。雄黄-淡橘红色。自然铜:绿黑或棕红色

(一)采挖时间有异于一般规律的品种

1 绵马贯众:夏秋采挖根茎,除去杂质,晒干。

2 太子参:夏季采收

3 附子:夏至至立秋间采挖

4 白芍:夏、秋两季采挖

5 延胡索:5-7月植株枯萎后采挖

6 白芷:夏、秋间、叶黄时、挖取根部。

7 川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茎叶泥土,晒至半干后再炕干,撞去须根。

8 半夏:夏、秋两季均可采挖

9 川贝母:因地而异,西北地区、一般在 6-7月雪融后采挖。

10 浙贝母:初夏植株枯萎后采挖。

11 麦冬:浙江小满至夏季采收,四川清明至谷雨采挖。

(二)产地加工需发汗: 厚朴、杜仲、玄参、茯苓、续断

1 玄参:晒至半干,堆放发汗至内部变黑色,再晒干或烘干。

2 杜仲:使之“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时,取出晒干。

3 厚朴:干皮煮后湿处发汗至内表面紫褐色或棕褐色,蒸软卷筒。

4 茯苓:“发汗”阴干

5.续断

(三)产地加工需蒸煮烫

1 狗脊:沸水煮或蒸后晒至六、七成干再切片晒干。

2 太子参: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晒干或沸水中略烫后晒干。

4 延胡索:放入开水中略煮至内部中心有芝麻样小白点时为度,立即捞出晒干。

5 红参:蒸透心

6 附子:黑顺片,煮,复用调色液染成浓茶色,烘至半干,再晒干;白附片,先煮,剥皮,切成纵薄片,水浸漂,蒸,晒至半干,再硫磺熏后晒干。

7 百部:蒸或在沸水中煮至无白心,取出晒干。

8 天麻:用清水漂洗,蒸透心,低温干燥(60℃以下)。

9 厚朴: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土坑里,上盖青草使之“发汗”待水分自内部渗出后,内表面变紫 褐色或棕褐色时再蒸软,取出,卷成筒状,晒干或烘干。根皮及枝皮剥下后可直接阴干。

10 木瓜:也有入沸水中约烫 5分钟,外皮全部转色时,捞出摊晒、日晒夜露,色泽变红,皮有皱纹,干燥即可。

11 连翘:青翘加工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

12 栀子:入沸水烫随即捞出晒干,也可蒸熟后晒干。

13 五倍子、桑螵蛸:蒸至杀死蚜虫。

14 全蝎:入盐水锅中煮3-4小时煮至身能挺直竖立,背面抽沟,腹瘪时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15 水蛭: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低温烘干。

16 *蝥:闷死或烫死,晒干。

17 鹿茸:锯茸、立即进行烫炸等加工、阴干或烘干。

18郁金:蒸透心,取出晒干

(四)干燥特殊的品种

1肉桂:阴干或放置阴凉处 2-3天后于弱光下晒干。

2.青牛冬泻两辛:青蒿、牛黄、款冬花、番泻叶、细辛、辛夷。

3金银花:通风处阴干或摊成薄层晒干。

4商陆:晒干或阴干

5槟榔:用水煮后低温烘干,剥去果皮取出种子。

6砂仁:连壳低温焙干。低温焙砂仁

7薄荷:晒干或凉干

8茯苓:阴干

9乌梢蛇:柴火熏至发黑,晒干。乌蛇柴火熏。

10麝香: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薄商晒或阴。

(一)表面为类白色,白色 川贝、浙贝山药(光山药)天南星(类白色或浅棕色) 半夏(白色或浅黄色)桔梗(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 白及(灰白色或黄白色) 白芍(类白或浅棕色)

(二)表面为红、棕红、紫红、红棕色 1 甘草(红棕色,暗棕或灰褐色) 2 红参(红棕色) 3南紫胡(红棕或黑棕色) 4 紫草(紫红,紫黑,暗红色) 5 丹参(棕红,砖红色,暗棕红色) 6 茜草(红棕色或棕色) 7紫菀(紫红、灰红色)

(三)断面黑色1 玄参 2 生地、熟地 3 胡黄连 (棕黄—棕黑色,中央灰黑色)

(四)见水发粘 见水发粘葶苈子,吴萸牵牛菟丝子。葶苈子:遇水粘滑性较强 ; 菟丝子:开水浸泡,表面有粘性 ;吴茱萸: 用水浸泡果实,有粘液渗出;牵牛子: 水浸后种皮呈现龟裂状有明显粘液。

1、味极苦-----味极苦黄马胡,穿心莲参苦。 黄连(气微)胡黄连(气微)穿心莲(气微)龙胆(气微)黄柏(气微,甚苦,嚼之有黏性)山豆根(豆腥气) 马钱子(气微,有剧毒)苦参(气微)

2、味苦-------苦柏芩,北豆及,云马钱,川防己,金石斛,苦秦皮。 关木通(气微),秦皮(气微),金钗石斛(气微),黄芩(气弱),防己(气微),北豆根(气微), 川木香(气微香,嚼之粘牙),白及(无臭,嚼之有粘性)

3、味涩:鸡大五狗内紫涩 大血滕(气微,微涩)鸡血藤(气微,涩)五倍子(气特异,涩)狗脊(无臭,味淡,微涩)内蒙紫草(气特异,涩)

4、味有辛(或清凉感) 薄冰荆砂豆辛凉,辛夷蛇床青牛黄。 薄荷(有清凉香气,味辛凉),荆芥(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冰片(气清香,味辛凉), 豆蔻(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砂仁(气芳香浓烈,味辛凉,微苦),蛇床子( 气香,味辛凉,有麻舌感) 辛夷(气 清香,味辛,凉而稍苦),青蒿( 香气特异,味微苦,有清凉感), 牛黄(气 清香,味先苦而后微甜,入口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5、有麻舌感:麻舌商乌川长卿,半夏三细蛇床丁,牛蒡牵牛天南星。 商陆(甘淡,久嚼麻舌),川乌、草乌(辛辣麻舌),盐附子(味咸而麻舌),川芎(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后微甜)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药用整理

化繁为简,以便参加2016年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克服记忆力差这个问题,快速高效复习。下面是百分网小编分享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根茎

根和根茎

块根

块茎

天麻、天南星、半夏、三棱、白及、泽泻、延胡索

鳞茎

川贝母、浙贝母

母根

川乌

子根加工品

附子

根茎和叶柄残基

绵马贯众

树皮

合欢皮、杜仲、黄柏、关黄柏、肉桂

根皮

香加皮、牡丹皮、地骨皮、桑白皮、白鲜皮 (三字皮,除合欢)

枝皮或干皮

秦皮

干皮、根皮和枝皮

厚朴

心材

苏木

树干和根的心材:

降香

含有树脂的木材:

沉香

石斛、铁皮石斛

藤茎

鸡血藤、木通、大血藤

茎髓

通草

带叶茎枝

槲寄生、桑寄生

带钩茎枝

钩藤

全草

金钱草、半枝莲、车前草、蒲公英、紫花地丁  蒲半车金紫

全草或地上部分

鱼腥草

带鳞叶的肉质茎

肉苁蓉

地上部分

草质茎

麻黄

成熟种子

成熟果实

果实

连翘

成熟种仁

薏苡仁、肉豆蔻

假种皮

龙眼肉

未成熟果实

枳壳

幼果:

枳实

近成熟的果实

木瓜、乌梅、吴茱萸

成熟果肉

山茱萸

树梢及叶

侧柏叶

叶或带嫩枝

紫苏叶

茎叶

淡竹叶

番泻叶、艾叶、罗布麻叶、蓼大青叶、枇杷叶、大青叶、淫羊藿

红花、洋金花

花蕾

款冬花、辛夷、丁香

花及花蕾

槐花

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金银花、山银花

头状花序

菊花

柱头

西红花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第九章复习要点

2016年的执业药师考试一转眼就快到了,其知识点繁多冗杂,想巩固好知识点并不容易,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药鉴定学》第九章复习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皮类中药:指木本植物的茎干、枝和根形成层以外部分的药材。包括周皮、皮层、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等部分。木本植物茎干的皮,少为根皮或枝皮。

2.性状鉴别:

粗干皮:粗大而厚,长条状或板片状;

枝皮:细条状或卷筒状;

根皮:短片状或短小筒状。

平坦状 板片状而平整。如杜仲、黄柏。

弯曲状 向内弯曲,取自枝干或小茎干的`皮,收缩而弯。根据弯曲程度,分为:

槽状或半管状 如合欢皮;

管状或筒状 如牡丹皮;

单卷状 如肉桂;双卷筒状,如厚朴;

复卷筒状 如锡兰桂皮。

反曲状 如石榴树皮;

颜色:灰黑色、灰褐色、棕褐色或棕黄色;附有地衣、苔藓等。

表面:粗糙,有落皮层、各种裂纹,突起物及皮孔;

皮孔:横向或纵向,边缘略突起,中央略下凹。其形状、颜色、分布密度,是鉴别特征之一。合欢皮 皮孔红棕色,椭圆形;杜仲 皮孔斜方形。

刺毛钉状物:如红毛五加皮、海桐皮。

除去周皮:较光滑,如桑白皮、黄柏。

黄白、黄色;红棕色或紫褐色。

平滑或粗细不均的纵皱纹,或网状纹。

含油的皮类药材,指甲刻划有油痕。

折断面(重点):横向折断面的特征和皮各组织的组成和排列方式密切相关。

平坦状 富薄壁细胞的皮,折断面较平坦,无显著突起物。

颗粒状 富石细胞群的皮,折断面呈颗粒状突起,如肉桂。

纤维状 富纤维的皮,折断面有细纤维状物或刺状物突出。

层状 组织中纤维束与薄壁组织环带状间隔排列,折断时成层片状

其他:断面外层较平坦或颗粒状,内层纤维状.表明纤维主要存在于韧皮部。

折断时有橡胶丝相连。

折断时有粉尘飞出,表明为富含淀粉的皮。

3.显微鉴别:

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与栓内层。注意木栓细胞壁增厚(杜仲、肉桂)。

皮层:薄壁细胞,有时具厚角组织。常有纤维、石细胞分化;分泌组织、小型淀粉粒及和草酸钙结晶。

韧皮部:韧皮部束和射线。

韧皮部束 初生韧皮部(外)和次生韧皮部(内)。

初生韧皮部 筛管群颓废,外方常有纤维或石细胞环带或断续环带(中柱鞘纤维)

次生韧皮部 占大部分,有硬韧部(厚壁组织)和软韧部(薄壁组织);分泌组织。小结晶或淀粉粒。

射线 分髓射线(初生)和韧皮射线(次生)

硬韧部与软韧部切向相间成层排列,被射线分割为整齐块状(秦皮);

硬韧部散生于软韧部中,不成层状排列(肉桂);

5.粉末:a厚壁细胞:纤维(或晶鞘纤维)、石细胞。b茎皮:草酸钙砂晶或针晶;淀粉粒少而小。c根皮:草酸钙簇晶和方晶,淀粉粒多而大。d木栓细胞、筛管等为重要特征之一。

不应出现导管和木质部的细胞。

6.学的药:牡丹皮、厚朴、肉桂、杜仲、黄柏、关黄柏、秦皮、地骨皮。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高频重要考点

中药鉴定学需要背记的内容很多,为方便大家备考,下面是百分网小编分享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1.菊花心: 指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不甚直的射线排列成细密的放射状纹理,且在皮部沿射线常有裂隙,形如放射的菊花,称“菊花心”。

具有菊花心的药材:如防风、甘草、桔梗、黄芪、板蓝根等。

2.具有车轮纹的药材:防己、大血藤

3.松贝外层鳞叶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为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青贝:呈类扁球形,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习称“观音合掌”。

炉贝:呈长圆锥形,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端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习称“马牙嘴”。

(怀中抱月指松贝;“观音合掌”指青贝;“马牙嘴”指炉贝)

4.鹦哥嘴:冬麻顶端有一红棕色干枯芽苞。习称“鹦哥嘴”也有人称为---红小辫。

天麻: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点状突起(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的'芽(习称:鹦哥嘴、红小辫,冬麻)或残留茎基(春麻);另一端有圆脐形疤痕(肚脐眼)。

5.过桥:黄连类专属, 部分节间平滑且长,习称:“过桥”。

味连:多分枝,常弯曲,集聚成簇,形如鸡爪。

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过桥”较长。

云连: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形如蝎尾。

6.狮子盘头: 党参,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盘头”。

7.罗盘纹:商陆的切面,木部隆起多个凹凸不平的同心性环状层,俗称:“罗盘纹”。

8.云锦状花纹: 何首乌块根的横切面皮部有散列异常维管束,如云团状,习称"云锦花纹"。

9.二杠:花鹿茸具一个主肢(大挺)和一个侧枝(门桩)者。

莲花:马鹿茸具2个侧枝者。

10.通天眼:对光**,羚羊角自中部起有一细孔道直通角尖。

11.含有朱砂点的药材:苍术、羌活

苍术: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习称朱砂点。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习称“起霜”。

12.银柴胡:珍珠盘、砂眼

13.白芷:疙瘩丁(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习称“疙瘩丁”)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真假乌梢蛇鉴定方法

伪品一,灰鼠蛇:呈盘状,头颈部与蛇身为棕色,上唇鳞8片,下唇鳞2~3片,背鳞行数为奇数,平滑,尾短。

伪品二,王锦蛇:呈盘状,头背部鳞中央呈黄色、边缘具黑色斑纹,蛇体背部黄色横纹,上唇鳞8片,鳞缘具黑斑,背鳞行数为奇数,体后尾具有黑色纵线纹,尾稍长。

伪品三,滑鼠蛇:呈盘状,颈部与蛇身为棕色,上唇鳞8片,背鳞行数为奇数,平滑,尾短。

伪品四,黑眉锦蛇:蛇体背部灰棕色,具有黑色斑纹,头侧眼后具黑眉线,上唇鳞9片,颊鳞1片,背鳞行数为奇数,体后有4条长纹伸至尾端,尾稍长。

伪品五,玉斑锦蛇:呈盘状,头背部具大块黑色斑纹,蛇体背部中央有一行黑色菱形斑,上唇鳞7片,颊鳞1片或缺,背鳞行数为奇数,背部鳞片平滑,尾粗短。

伪品六,赤链蛇:呈盘状,头背部鳞缘具红色斑纹,蛇体背部黑色,具有60以上狭窄横斑,上唇鳞8片,颊鳞1片入眶,背鳞行数为奇数,头顶棕黑色,鳞缘红色,颅顶鳞有黑纹,左右斜向颈侧呈“人”字形,蛇头短而扁平,眼多下陷。尾部渐细。

伪品七,红点锦蛇:呈盘状,头背部具有不规则的倒“v”形黑斑纹,蛇体背侧具黑色纵线纹,上唇鳞7片,颊鳞1片,背鳞红棕色,密缀黑色方斑,尾下正中线为黑棕色,两侧呈乳白色。

执业药师中药学章节学习讲义

主治病证是指药物在临床上的主要适应病证,也称主要适应范围,简称主治。

二、认定。

主要通过生活实践与临床实践而得。

三、表述。

1、病名类主治病证以疾病的名称表述中药的主治病证,如:疟疾、肺痈等。

2、证名类主治病症以疾病的证名表述,如热淋、湿热黄疸、风热表证等。

3、症状名类主治病症是以病或某一症状名称表述,如惊悸、耳鸣、耳聋、口臭等。

应用最多的是证名、其次病名、症状名最少。

例题:

a、清热燥湿b、截疟c、止呕d、辟疫气e、降血压。

1、属对病功效的是2、属对证功效的是。

3、属对症功效的是4、属于对现代病症功效的是。

答案:bace。

第三节相互关系。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部分重要考点总结

2016年的执业药师考试在10月份15、16号之间,执业药师考试进入了真正的冲刺尾声,各位正在备考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记住,在这个时候拼的不是精力,而是效率;不是努力,而是方法!

2 何首乌:韧皮部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

3.华山参:内涵(木间)韧皮部 3 白木香:(国产沉香、木间韧皮部)

4 大黄:(根茎髓部有内韧型异常维管束,星点)

5 川乌、附子:(根有髓)

6 龙胆:龙胆—有髓。(滇)坚龙胆—无髓

7.泽泻:周木型维管束

(一)红为主:朱砂-红色至褐红色;赭石-樱红色或红棕色

(二)白色为主:炉甘石、石膏、滑石、芒硝

(三)其他色。雄黄-淡橘红色。自然铜:绿黑或棕红色

1 绵马贯众:夏秋采挖根茎,除去杂质,晒干。

2 太子参:夏季采收

3 附子:夏至至立秋间采挖

4 白芍:夏、秋两季采挖

5 延胡索:5-7月植株枯萎后采挖

6 白芷:夏、秋间、叶黄时、挖取根部。

7 川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茎叶泥土,晒至半干后再炕干,撞去须根。

8 半夏:夏、秋两季均可采挖

9 川贝母:因地而异,西北地区、一般在 6-7月雪融后采挖。

10 浙贝母:初夏植株枯萎后采挖。

11 麦冬:浙江小满至夏季采收,四川清明至谷雨采挖。

1 玄参:晒至半干,堆放发汗至内部变黑色,再晒干或烘干。

2 杜仲:使之“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时,取出晒干。

3 厚朴:干皮煮后湿处发汗至内表面紫褐色或棕褐色,蒸软卷筒。

4 茯苓:“发汗”阴干

5.续断

1 狗脊:沸水煮或蒸后晒至六、七成干再切片晒干。

2 太子参: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晒干或沸水中略烫后晒干。

4 延胡索:放入开水中略煮至内部中心有芝麻样小白点时为度,立即捞出晒干。

5 红参:蒸透心

6 附子:黑顺片,煮,复用调色液染成浓茶色,烘至半干,再晒干;白附片,先煮,剥皮,切成纵薄片,水浸漂,蒸,晒至半干,再硫磺熏后晒干。

7 百部:蒸或在沸水中煮至无白心,取出晒干。

8 天麻:用清水漂洗,蒸透心,低温干燥(60℃以下)。

9 厚朴: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土坑里,上盖青草使之“发汗”待水分自内部渗出后,内表面变紫 褐色或棕褐色时再蒸软,取出,卷成筒状,晒干或烘干。根皮及枝皮剥下后可直接阴干。

10 木瓜:也有入沸水中约烫 5分钟,外皮全部转色时,捞出摊晒、日晒夜露,色泽变红,皮有皱纹,干燥即可。

11 连翘:青翘加工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

12 栀子:入沸水烫随即捞出晒干,也可蒸熟后晒干。

13 五倍子、桑螵蛸:蒸至杀死蚜虫。

14 全蝎:入盐水锅中煮3-4小时煮至身能挺直竖立,背面抽沟,腹瘪时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15 水蛭: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低温烘干。

16 斑蝥:闷死或烫死,晒干。

17 鹿茸:锯茸、立即进行烫炸等加工、阴干或烘干。

18郁金:蒸透心,取出晒干

1肉桂:阴干或放置阴凉处 2-3天后于弱光下晒干。

2.青牛冬泻两辛:青蒿、牛黄、款冬花、番泻叶、细辛、辛夷。

3金银花:通风处阴干或摊成薄层晒干。

4商陆:晒干或阴干

5槟榔:用水煮后低温烘干,剥去果皮取出种子。

6砂仁:连壳低温焙干。低温焙砂仁

7薄荷:晒干或凉干

8茯苓:阴干

9乌梢蛇:柴火熏至发黑,晒干。乌蛇柴火熏。

10麝香: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薄商晒或阴。

(一)表面为类白色,白色 川贝、浙贝山药(光山药)天南星(类白色或浅棕色) 半夏(白色或浅黄色)桔梗(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 白及(灰白色或黄白色) 白芍(类白或浅棕色)

(二)表面为红、棕红、紫红、红棕色 1 甘草(红棕色,暗棕或灰褐色) 2 红参(红棕色) 3南紫胡(红棕或黑棕色) 4 紫草(紫红,紫黑,暗红色) 5 丹参(棕红,砖红色,暗棕红色) 6 茜草(红棕色或棕色) 7紫菀(紫红、灰红色)

(三)断面黑色1 玄参 2 生地、熟地 3 胡黄连 (棕黄—棕黑色,中央灰黑色)

(四)见水发粘 见水发粘葶苈子,吴萸牵牛菟丝子。葶苈子:遇水粘滑性较强 ; 菟丝子:开水浸泡,表面有粘性 ;吴茱萸: 用水浸泡果实,有粘液渗出;牵牛子: 水浸后种皮呈现龟裂状有明显粘液。

1、味极苦-----味极苦黄马胡,穿心莲参苦。 黄连(气微)胡黄连(气微)穿心莲(气微)龙胆(气微)黄柏(气微,甚苦,嚼之有黏性)山豆根(豆腥气) 马钱子(气微,有剧毒)苦参(气微)

2、味苦-------苦柏芩,北豆及,云马钱,川防己,金石斛,苦秦皮。 关木通(气微),秦皮(气微),金钗石斛(气微),黄芩(气弱),防己(气微),北豆根(气微), 川木香(气微香,嚼之粘牙),白及(无臭,嚼之有粘性)

3、味涩:鸡大五狗内紫涩 大血滕(气微,微涩)鸡血藤(气微,涩)五倍子(气特异,涩)狗脊(无臭,味淡,微涩)内蒙紫草(气特异,涩)

4、味有辛(或清凉感) 薄冰荆砂豆辛凉,辛夷蛇床青牛黄。 薄荷(有清凉香气,味辛凉),荆芥(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冰片(气清香,味辛凉), 豆蔻(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砂仁(气芳香浓烈,味辛凉,微苦),蛇床子( 气香,味辛凉,有麻舌感) 辛夷(气 清香,味辛,凉而稍苦),青蒿( 香气特异,味微苦,有清凉感), 牛黄(气 清香,味先苦而后微甜,入口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5、有麻舌感:麻舌商乌川长卿,半夏三细蛇床丁,牛蒡牵牛天南星。 商陆(甘淡,久嚼麻舌),川乌、草乌(辛辣麻舌),盐附子(味咸而麻舌),川芎(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后微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