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研究论文(专业17篇)

小编:QJ墨客

范文范本是指一类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样本,可以作为学习参考和借鉴的标杆。以下是一些经过筛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和学习的平台。

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研究论文

1.课前扩展性学习作业此类作业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前,结合文章内容,查找并阅读相关资料搞好课前预习。如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情况,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阅读最感兴趣的一篇或与本文有关系的一篇文章,查找其他作家写的相关作品并阅读,试着发现其异同。

2.课后延伸性作业学习了课文,理解了相关内容,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延伸性的阅读有关资料、做一些探究,依然是语文学习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编辑专题手抄报、黑板报;可以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书法、绘画创作,写读书心得等;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安排学生上网或上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刚开始查找资料时,教师可以交给学生一些方法,如什么问题到什么样的书里去找,教给他们使用工具书,并向他们介绍一些书籍,或鼓励他们运用网络查找资料。对于这样的练习,就连一些学习成绩不太突出的学生也会很乐意去做,既扩大了学生的信息容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满足了学生的自尊心强和获得成功感的欲望。

3.积累性作业知识就是积累,学习语文尤其需要知识的积累。它可以是摘抄好词佳句名段,写读书心得;课文的续写,精彩片段的仿写等;也可以是一些“收集信息”类的作业。从学生摘抄的句子中看,学生的阅读兴趣已不仅仅局限在童话和故事上,他们开始阅读诗歌,甚至是散文。这样的作业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使学生的阅读范围越来越广,欣赏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也为更好地进行写作打下了基础。

4.练笔性作业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坚持每周写一篇周记。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周记的内容。写所见、所思、所感,写读书心得、仿写、改写课文、编故事等等。老师还须作好指导和定期讲评,发现好文章及时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让他们在练笔中获得乐趣,没有乐趣,是谈不上收获的。

5.综合探究类作业探究性作业的开放性,决定了其问题的设计并不拘泥于单学科,而是把视野放得更宽,强调多学科之间的综合。各门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门学科的学习可以互相促进,互相启发。根据这一点,设计一些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实践作业,学生很感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可与思想品德、科学等学科有机结合,以最接近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而设计问题,最大限度地把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结合起来,可以利用时空条件,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建立起丰富的知识体系。

6.社会热点调查类作业探究性作业设计如果仅限于教材或仅是对教材结论的验证,显然不能充分达到探究的教学目的。探究性作业是一种体现现代教育价值、追求多元绩效的学习方式,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载体。它可以是深入社会进行观察访谈,实地查看,调查访问;可以是编写广告策划。如布置学生参观附近的工厂;可以是走近大自然进行考察探究,写科技小论文,如就家乡河流的污染和保护问题组织考察,研究、讨论河流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污染源是什么,如何控制减少污染等,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下应该能够完成。这类作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此外,采访家庭、宣传广告、汇报交流,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作业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与他人合作的乐趣,所以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探究性作业是开放性、探究性、合作性的作业,没有固定的答案。其实这样的作业,目的也不在于寻求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改变学生片面依赖老师的习惯,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研究论文

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业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更新作业设计理念,有意识地设计实践型作业,并在作业中渗透人文内涵,实践语文作业形式创新、主题多元,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平台。

一、查阅型作业,拓宽学生视野。

新课改强调:“语文教学要体现大语文观,就要从作业着手,要关注作业的人文内涵和实践运用,体现综合性、差异性、自主性,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查阅型作业是指教师布置的作业需要学生积极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并将资料运用到作业中。这样的作业形式,能够激活学生参与意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提升学生查阅资料、灵活运用资料的能力。查阅型作业的内容可以从文本中寻找。学习《草原》后,教师挑选出文本中重点的“马群”“疾驰”“草原”“羞涩”“摔跤”等词语,让学生采用多种查阅方式对词语意思进行理解,并用词语造句。教师展示出的这些词语是比较难理解的,深入挖掘这些词语的内涵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涵,还能拓宽学生视野,升级学生认知体系。学生利用工具书认真查找。有的学生借助词典查找:“‘羞涩’这个词不好理解,我查阅词典后发现这个词就是‘因心里害羞行为举止不自然,难为情’的意思。”小学阶段学生认知能力较差,对字词缺乏敏感性。教师要针对学生这一学习特点,设计查阅型作业,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查阅资料,丰富对知识的了解和认知,拓宽学生视野。

二、演说型作业,激活学生思维。

演说型作业是一种创新型实践作业。这种作业形式借助相应主题,促使学生产生表达冲动,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有一定积极作用。通常演说型作业是一种口语作业。教师可以以文本内容为基点,拓展作业主题,设计演说型作业。学习《开国大典》后,教师帮助学生理顺文本内容:“开国大典是全中国人民的盛会,不仅描写了开国大典盛大、隆重的场面,还将大典的过程刻画得极为细致,人物描写也非常到位,假如你是某个村庄的书记,大家派你去参加开国大典仪式,你穿越到1949年10月1日,观看了天安门广场这盛大的场面,回到村里后,你会如何表述你的所见所闻?”学生思维被激活,积极思考。有的.学生说:“大典还没正式开始之前必须要先升国旗,在升国旗时,我一边看着国旗缓缓升起,一边唱着国歌,心里那个激动劲儿呀,不知不觉我的眼泪都掉了下来,心想着,我们的祖国终于成立了,我们就有了主心骨,再也不怕被别的国家欺负了!想到这,我的内心热血沸腾。”教师借助演说型作业,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表达。自编自演是演说型作业重要的表现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文本中选择合适角色,对文本内容开展演绎。开展辩论赛是演说型作业的另一种形式。当文本出现矛盾点时,教师要抓住矛盾点,引发学生好奇心,以矛盾点为主题进行辩论。

三、体验型作业,升华学生情感。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本质上就是学生认知、情感不断强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挖掘学生情感因子。学生的思想只有被情感包围渗透,思维才能得到拓展,才能迸发学习热情,生发强大学习动力。小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较强,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学生情感才能被完全激发出来。教师要把握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设计体验型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有所体悟,形成崭新认知。学习《慈母情深》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准确把握文本情感,教师设计了一个作业:“做一项调查,到街头随机采访一些人,搜集关于‘你’与‘母亲’的相关事例。”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进行调查。有的学生讲述道:“我在小区采访了一位阿姨,她给我讲述了她与母亲的故事,这位阿姨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她从小就没了爸爸,她的妈妈既要养活她,还要供她上学,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添一件新衣服是多么奢侈的事情,有一年春节,已经好几年没穿新衣服的阿姨看到邻居家小朋友都有了新衣服,心里格外失落……”街头调查让学生对“母亲”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情感得到升华。

学生在活动中升级情感体验是体验型作业的一大特色。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思维升级,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获得最直观认知、最深刻的情感体验。实践型作业需要学生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完成,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教师要从学生兴趣爱好、思维特点等方面着手,设计实践型作业,让学生在求知、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宽视野,形成独特认知和情感,从而为塑造学生综合语文素质和人格品质提供重要渠道。

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研究论文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而且,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和推进,小学语文教材中新增了“”综合性学习”主题单元,这就更加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特征。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并且积极研究各种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切之可行的途径,大力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并以此丰富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

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使原本机械枯燥单一的语文教学形式得以转变,学生能到更广阔的空间进行语文知识学习,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践,能够培养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积极进取、分享合作的精神。另外,实践经验得以丰富,实践能力得以发展。那么,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促进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感悟,对此问题阐述建议和看法。

一、紧密贴合学生现实生活实际,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化。

综合实践活动尽管不同于日常生活,但是不可与现实生活分割开来。我国心理学研究表明:“当知识与学生生活上世纪越接近时,学生的学习和探索欲望愈发强烈。”在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我们可紧密贴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赋予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气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化,以此大力拉近学生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距离,促进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和倾心投入,进而促使综合实践活动得到最优化。比如,以五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为例,这一综合性学习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所以,结合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目标,我为学生布置了以下实践任务:自由结组,到本村的各个小超市、商店杂货铺,以及村庄其他会有汉字出现的地方,对用字不规范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及时进行指出并帮助纠正。然后在调查的基础上将用字不规范情况写成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将报告上交给我们。另外,学生也可自行组织以“普及汉字使用规范性”主题的宣传活动,农村地区的人们文化水平本就相对较低,学生可以趁此时机向他们普及汉字正确使用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容易使用错误的汉字,以此降低农村地区的人们使用汉字出现错误的机率,提升用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这样,通过开展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贴合的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能够极大地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效果的强化。

二、充分运用乡土资源,丰富实践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农村学生天天置身于乡村田野,身边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可对乡土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运用,以此使实践活动内容得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培养,进而促使综合实践活动效果达到理想的状态。比如,赤田镇有着丰富的水库资源,共有鱼塘、水库161座,水面面积达29.2平方公里,课下,我们就可组织开展一次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对赤田镇水库资源的具体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用文字形式进行记录;在赤田镇,还保留许多有趣的民风习俗,如打春锣、吃红蛋、耍狮灯、开面等。我们可以让学生对农村所保留的这些习俗作为实践活动资源进行调查探究,如此,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激发学生浓浓的乡情与亲情。

三、把握好实践活动的“度”,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实效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目的是大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无论实践活动内容是什么,涉及哪些领域和学科,落脚点都必须落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上[1],切忌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上成其他课程,如音乐课、科学课、美术课等。小学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好实践活动的“度”,以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角度开展实践活动,促使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得到大大提高。比如,以五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为例,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对现代媒体展开讨论,但绝对不能将其上成信息技术课,而是要依据这一综合实践专题的教学目标,合理设计和布置实践活动任务,如设计由创意表达、故事交流、讲故事、演讲比赛、信息收集分析、小型辩论会等活动组成的探索实践环节[2],以此调动学生对实践活动任务的参与积极性,并紧紧抓住语文二字,凸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味,进而大力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与实效性。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十分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环节,并且积极研究各种行之有效的开展措施和途径,使综合实践活动途径变得多元化,以此丰富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研究论文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更多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应该帮助学生参与到对语文知识的探索活动中,以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和处理信息等多方面的能力,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就目前来看,小学语文作业普遍存在着多、难、偏、繁等多种现象。而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一定学历的家长甚至都无法为学生提供指导,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太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应付考试为目标和以教师为主导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语文作业设计没有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问题,一味重视教学的短期目标,导致大量重复内容充斥在语文作业内容中;另一方面,教师为了使学生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一味采取题海战术进行作业设计,导致语文作业内容繁杂。此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由教师所主导,在一些功利化的教师手上语文作业设计也必将变得程式化。

1.基础性与创新性。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该遵守的就是基础性和创新性原则。一方面,小学语文作业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所以作业效果应该体现在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另一方面,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所以,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应该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性,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保持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性。

2.趣味性与生活性。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以教师应从保持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和生活性角度来完成设计,使学生对语文作业产生一定的探究兴趣,进而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一方面,应改变语文作业形式,使语文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语文作业设计应该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生活中完成对语文知识的探索。

3.实践性。就实际情况而言,使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来完成语文知识学习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学生从书本中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应该从听、说、读、做这四个方面增加作业的实践性。在实践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现语文作业设计的教学目的。

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发。具体来说,就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语文作业,取得更好的语文学习效果。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不应该采取默诵、默写等方法来设计语文作业,避免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避免学生对语文作业产生抵触心理。所以,教师要采用多种作业形式,使学生在自愿表达中学习语文知识。例如,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将课堂上听到的故事内容讲给家长听,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背诵课文。

2.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在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为出发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地扩展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完成知识的扩展。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之前,教师可布置让学生了解蝌蚪、乌龟等动物是哪种生物的作业,并建议他们通过询问家长或自己查找资料来了解这些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实践活动中了解更多知识,通过完成作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通过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学到课堂上无法接触到的知识。

3.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也能帮助学生提供更多途径来丰富自己的经历,更好地在语文写作中表达情感。例如,设计节假日的语文作业时,就不应该使作业成为阻碍学生探索生活常识的因素,而是要利用作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例如,在端午节期间,可要求学生帮助家长包粽子、了解端午节由来,并要求学生将自己包的粽子照片展示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得到更多的生活体验,也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生活常识。

4.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是重要的语文教学目标。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很难共同完成一项语文作业。设计语文作业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合作精神,也要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例如,在《蚂蚁和蝈蝈》教学中,可让学生背诵《小蚂蚁》儿歌,或者设计与蚂蚁和蝈蝈有关的选做题,要求学生与同学合作来完成这项语文作业。这样,学生既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还能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对作业内容的讨论。

5.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要从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机会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语文作业时,一定要使作业成为连接课堂与生活的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例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让感兴趣的同学在父母帮助下饲养蝌蚪,并布置让学生定期进行观察和记录的作业。

总之,小学语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拓展环节,教师应做好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笔者认为,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应遵循基础性、创新性、趣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的原则。此外,教师还要使语文作业设计起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和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机会的作用,从而真正实现语文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林玲。提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效性的实践研究.新课程(小学),,(4)。

谢玮。“以学生为本”的小学语文低、中年级作业有效设计的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中职钢琴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摘要:钢琴教学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素养,对学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已经成为新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出发对新时期中职钢琴教学改革方案进行研究,在该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改革措施,望为中职钢琴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现研究结果如下。

我国中职钢琴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缺乏针对性设计,只是依照教学要求和课本内容开展教学,严重挫伤了学生钢琴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效益大打折扣。新时期中职钢琴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全面注重上述内容,转变理念、合理筛选内容,形成系统化、层次化、多元化教学路径,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教学效益的全面优化,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转变理念,形成现代化教学体系。

中职钢琴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对现代化教学理念进行强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需求开展针对性钢琴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钢琴学习环境。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与学生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学生相应的意见和鼓励,使学生能够有兴趣、有动力继续学习下去,为钢琴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钢琴五线谱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就结合学生状况将教学任务设定为认识钢琴五线谱、五线谱基础学习、练习绘制五线谱三部分内容,将知识与实践结合,激发了学生钢琴学习的热情,大大改善了学生学习效果。

二、合理筛选,形成科学化教学内容。

合理、完善的教学内容是提升中职钢琴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中职钢琴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中职特点、学生个性需求等合理筛选教学内容并在该基础上实施相应整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精粹浓缩的高质量教学体系,其具体包括:基础钢琴教学知识的选择。传统中职钢琴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学生掌握钢琴学习内容,将庞大的钢琴知识死板地灌输到学生学习过程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钢琴学习热情。为改善上述教学现状,钢琴教学中要对基础知识进行筛选,尽量选择实用性强、适用性强的'知识内容,对重复部分进行删减和调整,形成完整的钢琴基础知识网。典型钢琴教学作品的选择。中职钢琴教学时需要选择与中职学生技能、中职教学水平相协调的钢琴作品,要能够满足学生节奏性训练、技巧性训练等需求,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不断提升,陶冶学生的情操。钢琴教学拔高内容的选择。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弹奏技巧、弹奏节奏等进行全面把握,对上述拔高内容进行重视,在该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让学生依照该教学内容进行拔高训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钢琴学习水平。笔者在钢琴作品鉴赏过程中就从学生感兴趣的舒伯特、柴可夫斯基等人的作品出发,让学生鉴赏并交流自身的观点和看法。在学生鉴赏完成后笔者鼓励学生依照上述鉴赏作品进行节奏性训练,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感悟试奏。与此同时,笔者还引导学生进行合奏,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增强自身的音乐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从根本上改善了学生音乐学习效果。

三、调整方法,形成多元化教学路径。

中职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传统教学路径基础上适当融入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微课教学法等,借助上述内容丰富课堂教学体系,形成多元化、立体化教学结构,全面激发学生钢琴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中职钢琴教学开展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探究性问题,让学生结合课堂中的所学内容和自身对钢琴知识的了解对该问题进行解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分组讨论,在交流过程中增强自身对上述问题的认识,然后再由教师总结,从而提升学生掌握水平;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法设置鉴赏内容,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展现,让学生在动态环境中把握钢琴教学内容,全面了解钢琴基础知识和演奏技巧等,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可以通过微课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突出中职钢琴教学重点,让学生全面把握课堂教学核心,形成精简化、浓缩化钢琴教学体系。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设置好翻转教学环节,结合学生微课学习状况对各项知识进行巩固,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中职钢琴教学水平。笔者在钢琴弹奏技巧教学时就通过多媒体对音乐大师弹奏过程中应用的技巧进行展现,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对技巧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全面提升了学生对钢琴演奏技巧的认识。与此同时,笔者还注意让学生实际演练,鼓励学生模仿视频中的技巧进行实际演奏,在训练过程中不断纠正和完善,逐渐掌握上述钢琴演奏技巧。在上述学习过程中学生热情非常高涨,课堂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四、科学评价,形成系统化教学结构。

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不断提升自身钢琴学习水平;能够使教师全面把握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形成高质量教学体系。为此,中职钢琴教学中需要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如借助信息技术形成钢琴教学评价平台,实施双向评价打分。该平台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实时交流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看法,为教学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总结。

中职钢琴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课堂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在该基础上做好教学体系的设置,将钢琴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从根本上改善学生学习质量,全面加速中职钢琴教学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说明在现代社会,对人才出现了不同的要求,那么在人才培养上,也应该出现不同的途径及方法。而作为课前课后的纽带,联系学校与家庭的作业,更应该摆在突出位置上。

(一)传统作业的弊端:

1、作业负担过重,学习效果不显著。江苏省就在《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中规定:“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学生不背书包回家,每日课外作业量二、三年级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我想各地的教育局也先后出台过相应的规定。但是,各地的规定是规定,各地的老师依然我行我素,作业布置得让学生抬不起头来,作业本、练习册、课外辅导资料加上各种学习类的报纸,学生们做呀做,看得连家长都觉得心累,有的干脆直接替孩子完成了事。因此,作业的繁重,已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休息与健康。但是,我们反过来看一下,老师一片苦心布置的作业,效果如何呢?不说大家也都明白,肯定是收效甚微。

2、作业无差异化,全部一视同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课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但是,现在老师布置的作业,全部千篇一律,不管学生的程度如何,接受力如何,作业的数量和难度,所有学生都一样。这样,成绩好的学生认为太容易,造成“吃不饱”的现象,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认为自己跟不上,完成不了,而出现“吃不了”的现象。

3、书面形式的作业过多,活动形式的作业过少。因为,在传统观念上,家长和老师认为只有在作业本上写的才是作业,而且认为书面作业好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正确对错可以一目了然。而别的形式,就不能算做作业。我认为,只要是对知识进行了巩固,技能得到了提高,实施过程中方法得当及适宜,学生受到了情感熏陶并得到了一定的德育教育,那就是一项值得提倡的好作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作业可以不拘于形式而百花齐放,如:编排话剧、参观访问、动手实验等等。

(二)理想中的作业设计:

1、人文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石,也要具备此特征——人文性。我们老师和家长,不能只把作业看成是简单的书面符号,而应该把作业看成是一座沟通老师、学生、家长三方心灵的桥梁,因为,它反映了孩子成长的足迹——智的提升、德的同化、美的蕴量、劳的所获。我们知道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都喜欢批个分数或打个等级,学生打开作业也只是关注有没有哪里做错,除此以外,教师和学生之间再没有什么过多的交流。所以,在这里我不妨建议老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要带着感情,充满激情,换一种批阅方式。简笔画,如:彩色的星星,可爱的笑脸,鲜艳的花朵……鼓励或安慰性的话语,如:你真棒!你进步了!下次要细心点!继续努力哟!加油!……这些简单的图案,简洁的话语,都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老师那默默地关心和那份浓浓的爱!如果作业评价中注重了人文性,就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所说“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2、实践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所以,老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要充分地注意到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开发学生的实践行为,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如:学了《走,我们去植树》布置学生回家和父母种一棵树,为地球的绿化做贡献;学了《云雀的心愿》,为我们平天湖的水环保设计一条标语;学了《春联》,建议每个学生收集几幅喜欢的对联,并倡议毛笔字写得好的同学为市民写对联。

3、趣味性及多样性。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才可能从中收获益处。”可见,兴趣是一个人一生最好的老师。如果,把作业布置得有趣味性,那么学生不仅乐做,乐学,而且,做中学,学中做,事半功倍。趣味性的作业形式多样,下面我来详细例举趣味性作业的各种形式:

学了《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可以布置学生们来学唱这首歌;学了《西湖》,可以让学生们画一画西湖的美景;学了《三袋麦子》,让学生演一演故事中的`小猪、小牛和小猴,让学生们编排一个童话剧;学了《永远的白衣战士》,带学生去医院拜访医生、护士,了解白衣天使们工作的辛劳,感受他们救死扶伤的伟大,试写访问后感受;学了《黄山奇松》,带学生去郊外踏青,游玩池州齐山,让学生仿写一篇游记;学了《装满昆虫的衣袋》、《蒲公英》,让学生学会观察,培养观察能力,撰写观察日记并热爱自然界;学了《李时珍夜宿古寺》、《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李时珍和司马迁的生平资料,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了《伊索寓言》、《林冲棒打洪教头》,可以激发学生对世界及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建议学生课后借阅《伊索寓言》全集及《水浒传》,并开展一次读书会活动;学了诗《游园不值》让学生针对古诗的意思,将诗改写成白话文,或发挥想象力,设想将要发生的人或事来续写此诗;学了《第一次抱母亲》、《师恩难忘》,可以让学生亲手制作一份礼物给母亲和老师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4、差异性及自主性。人的外观有高低胖瘦之分,人的智力也良莠不齐有优劣之别。所以,尊重差异性,是现实的客观需要,也是教学所要依据的准则。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注重实行差异性原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而,好学生,可以得到更高地提升;差学生,也因为有要学,有所学,也得到了稳步地提升。怎样实行差异性原则?我认为,作业可以布置不同的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兴趣来自主选择。例如:在学习了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后,教师可以布置如下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地选择两项来完成。1、画一画诗歌中的景物。2、给短诗谱上曲,来背唱这首诗。3、改写短文。4、仿写一首诗。5、续写短文。6、编排音乐剧。正因为作业的差异性及人性化,学生们对待作业会更有热情,更有兴趣。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份作业,所以,完成的态度会更积极、更主动。

总而言之,作业作为课堂教育的延承,它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课堂改革的重点,作为每一个老师都应注意到作业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作业设计优化观,从而为我们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

高职实践课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1.贯彻实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必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共同实施符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学,确保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人才。

2.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目前高职教育教学存在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高职教育教学中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呆板,教学手段简单,与新形势下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的办学理念和现代园林工程技术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也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改革势在必行。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的实施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设计大都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由所选择的教材和教学大纲规定,与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工作项目及工作任务的关联性不强,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少、社会适应能力低、就业竞争能力弱,显然完全不能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相融合,因此,高职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是势在必行。

3.职业教育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岗位教育,是教育直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劳动力就业的一类教育。高职教育强调所学知识的针对性、实用性,必须根据“必需、够用”原则进行教学和实际训练,必须突出对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而目前,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上还或多或少存在着“内容陈旧、理论过深、技能训练薄弱”“一言堂、满堂灌”“重理论考核、轻技能考核”等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现实。因此,迫切需要进行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培养的人才能更加胜任现代化园林行业建设和发展要求。

4.园林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设置和就业职业岗位必须符合园林行业建设的需要和发展,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也必须适应园林工程技术岗位的工作需要。生态环境建设对园林类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更需要我们研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职业岗位及岗位群对人才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的新要求,以更好地服务于园林行业的发展。

5.高职园林类专业建设的需要园林事业的发展使人才需求增大,这给高职园林工程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所以园林工程成为极具潜力的行业之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就是学生毕业以后能否立足于行业需求,满足岗位需要。因此,园林工程专业培养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过硬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完成。实践性教学本身是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现代高职教育的内涵。

高职实践课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新媒体视角下,根据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办学现状,通过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可以满足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运行机制改革需求,保障毕业生质量。本文对校企融通下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解决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职;实践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研究论文

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从实际出发,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作业的余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如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自主性作业:

1.学习了《颐和园》你能按游览的顺序画出路线图吗?请试着做一做。

2.当一回导游,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听。

3.小组合作出一期以“颐和园”为主题的手抄报。通过这些自主作业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同时又适合自己的方向去完成,他们非常乐意,学习兴趣浓厚。

二、储备性作业。

教师在课前要让学生收集学习内容的相关资料,可通过查阅图书、网络下载等途径进行搜集,借机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如在学习《跨越千年的美丽》一文时,课前有的学生翻阅了《居里夫人传》,有的在网上查找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上课时学生踊跃发言,交流展示了文本中没有的知识:“在镭提炼成功以后,居里夫妇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19,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等。显然,有了这些内容铺垫和润色,使这篇科普性文章不再显得那么枯燥了,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也提高了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三、情趣性作业。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兼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设计一些具有童趣性和亲近生活的语文作业。学习课文时,我们可根据不同的内容在课堂上布置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演一演、唱一唱等形式各异的实践性较强的作业,把学生引向一个有趣的文本世界,给他们实践锻炼的机会,启发其思考,激发其想象。情趣性作业可以设计成表演式的,比如把课文《晏子使楚》《将相和》改编成课本剧。在改编课文、表演课本剧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达到让学生深入理解的目的。在学习《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一课时,我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合作,分角色进行创新表演。学生经过反复朗读,用心体味,不仅揣摩出了嘎子的机灵、争强好胜,还在角色表演中加入了动作,丰富了人物的情感体验。在课文快结束时,我又设计了一个拓展性作业:嘎子第二次比赛,他会赢吗?学生略作思考之后,纷纷站起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接着,我又大屏幕出示原著中的片段让学生进行比对,当学生发现文章的结局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之时,课堂马上变得热闹起来——居然引发了学生对“人物性格”的大讨论,让课堂再次掀起新高潮。勇于实践,乐于实践,实践中获真知,这是我们设计作业的目的。这一小小的片段,不仅提升了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及蕴含的思想品质的认识,也真正加强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探究性作业。

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设计一些探究性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使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探究者。比如《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别饿坏了那匹马’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有什么用意?”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很好地起到了探究性学习的作用。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探究性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拓展延伸、深化提高,使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参与实践,对知识有了更真切的感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体验性作业。

“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这是一种“大语文”学习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观察、体验等活动,加强他们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使他们在生活体验中掌握知识。这类作业可结合某一教学单元某个研究专题进行,根据具体内容,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多人合作的形式。如学习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难忘的小学生活”之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体验性作业:整理自己的旧照片,办一个“我的成长”记录册,把自己童年最美好的时光记录下来,并配上插图文字作以说明。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不仅了解到了许多生活中必备的常识,而且将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这样的设计,使作业由枯燥变得有趣,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掌握了知识,让家庭作业更具有实效性。总而言之,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设计时,教师要对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进行顶层设计,将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在实践中让学生通过作业这一载体激起求知的欲望,充分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充分感悟语文的魅力。

作者:周秋霞单位:甘肃省静宁县德顺小学。

高职实践课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1.采取项目教学法,根据实际项目题目引导学生以创造性实践尝试的方式设计作品或者编制程序,从而摆脱对书本上案例的依赖对学生创造思维的扼杀。

为增强创造性实践的灵活度,应综合多个实践设计和匹配方法,以应对学生因个人不同实践兴趣而造成的创作理解和实践完成情况。该方法使用时,教师应当用规范的形象的实践师范,使学生切身了解抽象的基础概念和定义,引导学生进入专业的实践教学状态。基于此,之后关于数字媒体技术的介绍和应用,就不会使学生感到畏难乃至回避。

2.鼓励学生以实践操纵软件工具为跳板,了解和追踪自己感兴趣的国内外相关技术最新状况,对专业素养的养成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通过对工具软件的实践操作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人机交互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对于数字媒体技术形成一定的个体思维。教师在此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启发学生逆向思考这些工具软件基于何种技术和思维等问题。这种学有所用的实践效果,为减轻学生对于程序语言类课程的抵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实践方式的突破和尝试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能很快吸引住刚进入专业的学生的注意力,为后续专业学习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3.作为教学成果的佐证,学生提交的实践和设计作品不再只作为阶段性任课教师评分的材料。

这些作品将会如同学生的第二身份证一般,记录学生的成长经历、求职的经历,可参加作品展示、各级专业比赛,也可作为毕业设计创造性实践的依托数据基础。以此学生作品管理方式,将综合型实验环节中学生因不同兴趣而选择的不同实践设计组合整合在一起,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自主学习实践的能力,又可以统一进行评价。这种结合独立、统一关系的综合型实践设计为学生更深层次地接触和学习各种数字媒体专业技术提供了灵活、良好的平台。

当下,高校都在尝试多维考核方式,包含对学生的独立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考察和调研能力等职场所必须的关键能力考核。在考核过程中,通过实践检验学生结合基础知识的对实验环节中数字媒体对象以及技术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以此检验学生的数字媒体思维是否完整为目的,在不限定方式方法情况下,评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下完成对任务需求的研究、解决方案的设计、以及最终实施状况。在此评测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熟练使用的能力和学习效果得以展现。基于现有教学和实验设备建设情况,可尝试依托云系统针对每个学生建造教学和实践环境,以满足学生运用所学技术表达数字媒体思想的能力所需的平台要求。该平台为学生定制专属的操作环境:安装自选软件、设定系统性能、保存相关资料并支持自由存取。

在此统一平台的基础上,对学生依靠自主地数字媒体思维,通过其自身掌握的数字媒体技术使用这一环节进行评测。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如自主学习、资料收集、以及课堂交流等,都可以通过云系统随时随地进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乐趣和积极性。以尊重学生隐私的前提下,云系统服务器只记录学生使用平台的活跃度和相关功能的利用情况。通过这些统一制式的记录资料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评测。作为学生信息管理的重要平台,云系统也能为管理和规范学生学习实践情况提供统一的评价手段,既起到公平、公开、公正的对内学生管理效果,同时也将数媒专业教学的信息和成果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在学校公众平台上,以供其他专业、院系、学校的对外借鉴和交流活动的开展。

此外,在毕业设计阶段,教师只需规定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提出一个有关数媒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的项目,如设计居家装修设计的媒体展示(数字媒体技术)、汽车产品的包装方案(数字媒体内容)、银行数据的管理软件(程序设计)等,以一到二人的团队合作方式提交设计方案和作品供教师评分。评分体系统中,自我评分与团队间评分占到一半,在锻炼学生自我评估能力的同时,也检测了一个社会人的诚信。而另一半则是教师从风险投资者的角度去评测该软件可取之处以及不足之处。

实践研究论文范文

摘要:当今社会,管理学科日益走向成熟,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与之而来的便是管理会计在会计实务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因此,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侧重于理论教学的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实践教学法在具体的会计教学中的操作方法,以期提高管理会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管理会计;实践教学法;教学改革。

一、过度侧重理论教学对管理会计学科发展的制约。

经过调查发现,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对管理会计的教学方法大多采取传统的以理论灌输为主导的数据型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以理论灌输为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其弊端较大。

(一)部分理论教学内容难度偏大,使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

管理会计这一学科和普通的英语数学相比较而言,可能平时不易接触,或者接触较少,在内容上有很多晦涩难懂的概念性的东西,抽象、理论性强,是这部分内容的最大特点。甚至有些管理会计中的知识点还要结合高等数学进行解析,而有的同学在高等数学方面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导致在管理会计上应用不灵活,甚至不会运用,直接就导致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学习中,涉及到了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知识较多,这不仅在无形之中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由此产生厌学情绪,丧失对整个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课程理论重复,造成学习时间的`浪费。

在理论课程设置时,管理会计的学习少不了与《财务管理学》和《成本会计学》的结合,但是由于相关的内容设置不科学,造成教材之间知识点重复,从而导致学习时间浪费。

(三)应试教育严重,学生实务能力差。

这个的传统教育就是以填鸭式的理论灌输为主要方式,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加之抽象的学习内容,直接造成了课堂上枯燥无味,教师没激情,学生没热情。此外,很多学校的应试现象严重,有的学生一学期不学习,到了期末临时抱佛脚,这根本无法全部掌握核心知识点。再者,有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对待本专业的学习态度是为了考一个从业资格证或者注册会计师证而学习,而且只学习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从而忽略了实务操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这种学习态度的直接后果就是步入职场后,本来就没有经验的会计专业学生,因为实务操作不过关,而在职业生涯中碰壁。

二、管理会计实践教学的开展方法。

(一)在管理会计课程中大量引入案例教学。

只有理论知识的教学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不具备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过程。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一弊端,那何为案例教学,顾名思义,即结合理论知识点,找到相关的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把会计、管理、营销相结合,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完成会计管理目标,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案例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管理会计学中的知识,还能加强学生对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时做到融会贯通。当然,案例教学也不可盲目进行,教师也应该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1.教师和学生角色转变,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讲课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案例中来。假如,还是教师讲解相关案例,那就和传统的理论教学别无两样,案例教学也就失效了。举个例子,在学习管理会计中的变动成本法时,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然后对真实的企业案例进行讨论,并让学生代表发表观点,从案例中总结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等方面的区别。2.学生发言完毕后,针对学生的观点和发言,教师不能置之不理,而是应该及时做出点评,该表扬的表扬,该指正的指正,并把学生的课堂表现计入到期末成绩中,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挂钩的方式。

(二)设计并开展管理会计模拟实验。

会计专业的同学所学的知识点虽然在日常中不经常接触,但是对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来讲,其理论知识还是相当重要的,然而最重要的是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的会计实务工作,因此,动手能力如何成为评价一名会计人员的必备指标。建立会计专业模拟实验室,把管理会计的内容真正融入其中,让学生不再只是停留在理论课堂上,而是在实验中自己动手操作,在实验中体会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经营预测与决策等知识点的概念。

(三)改进现有的管理会计学考核方法。

学校的考核方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又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学生是否能真正学到重要知识,考核方式起到决定性的重要作用。改变现有的理论考核为主的方式,便理论考核为“理论+实践”的考核,以便督促学生练就实务本领。实践教学法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需要广大的会计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共创会计人的新明天。

参考文献:

[1]董宝裕,刘季佳.关于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04).

[2]陈俊杰.新常态下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途径研究[j].技术与市场,(11).

[3]王凤洲,柯腾敏.基于职能履行角度对管理会计基本要素问题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6(23).

[4]李芸达,温素彬.管理会计工具及应用案例——bsc在项目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6(23).

实践研究论文范文

摘要:幼儿英语教学的兴起和发展,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然而,目前众多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该文调查了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并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学习现状调查;问题建议与对策。

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设英语课,其英语教师主要来自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而现阶段不少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落后,使得我们的英语教学与学前教育英语师资培养脱节。只有充分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学前教育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讨论,提出了一些建议,力图为本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整合提供一定的参考。

1.1调查范围和对象。

本课题组选取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级和级(五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共80名学生,2013级(三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共4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学生主要来自陕西省,少数来自四川、甘肃、青海等地。

1.2研究工具。

本课题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形式,问题涉及学习英语的动机,学生使用的教材,学习英语的方法,使用英语的主要技能和途径等方面,每一题后都附有至少3个备选答案。

1.3数据收集与分析。

学生调查问卷共发出120份,实际收回120份,有效问卷118份。调查问卷由课题组教师亲自组织学生填写并及时回收,所有问卷均采用无记名方式。目的是帮助课题组教师调查了解和分析目前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2调查结果和问题分析。

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生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初中毕业的学生(五年制大专),二是普通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被录取的学生(三年制高职)。他们中大部分没达到高中和初中毕业生所要求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水平,但高中毕业的学生英语水平明显优于初中毕业的学生,但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2.1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调查结果显示,71.19%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完成学校课程的要求和为未来职业做准备;61.02%的学生是为了发展个人能力,提高个人技能。37.29%的学生是为了丰富业余生活和考取英语等级证书;仅有34.75%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出于对英语语言的热爱。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虽然部分学生也是为了提高个人技能,为未来职业做准备,但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课程要求或是拿英语等级证书,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英语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学生的学习动机令人担忧。

2.2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调查结果表明,20.34%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74.58%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一般,5.08%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调查结果提示我们:我们学院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比较有兴趣,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3学生英语学习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72.03%的学习内容以教材为主,仅有5.96%的学习内容根据学生兴趣选择,22.04%的根据未来职业需求适当增减。这说明我们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还是教材为主,适当增加了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

2.4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30.51%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都是来自教师的讲授和指导,38.14%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是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0.84%的学生完全自学,30.51%的学生的方法则通过如网络英语课堂、看英文电影等方式来进行学习。由此可见,教师的教授和指导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起了重要作用,学生们普遍认为英语课程的学习应由教师先讲授必要的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2.5学生学习英语中的主要困难。

调查结果表明,33.90%的学生认为语音是英语学习中的主要困难,31.36%的学生认为听说是英语学习中的主要困难,35.59%的学生认为阅读是英语学习中的主要困难,16.95%的学生认为语法是英语学习中的主要困难,60.17%的学生认为翻译是英语学习中的主要困难,59.32%的学生认为写作是英语学习中的主要困难。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英语学习中翻译和写作是大多数学生的弱项,语音、听说、阅读和语法也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主要困难。2.6学生最需要提高英语哪方面知识调查结果表明,39.83%的学生需要提高口语和听力,21.19%的学生想要扩大词汇量,仅有7.63%的学生想增强语法知识,22.88%的学生愿意提高综合能力,8.47%的学生想提高双语教学能力。看来,大多数学生更愿意提高英语的交流和应用能力。

3建议与对策。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课题组成员清楚地了解到本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掌握了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优势和薄弱环节,以及他们对英语课的一些期望和要求,这对今后的英语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应该做出如下的调整。

3.1改革教学模式,整合英语课程。

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改革必须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并以适当创新、合理继承为原则,使得学前教育专业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突出自主学习”的理念,还要加大立体化教材的开发力度。

3.2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对知识渴望的源泉和动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很好地把握和抓住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3夯实学生的语音和口语基础。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听、说、读、写、译的基础,也是语言教学的出发点。因此英语语音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的基础,是英语教学的首要关。我们教师必须立足学生实际,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自始至终地搞好语音和口语教学,帮助学生正确地讲英语,帮助他们打开交际之门,为今后从事双语教学做好铺垫。

3.4加强培养学生的英语教学技能。

丰富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和其他设备及真实的语言材料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重在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和教学技能,为今后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做好准备。

4结论。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课题组成员一定会以这次问卷调查为契机,整合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有效地提高我院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师资培养效率。

参考文献:

[1]于洪波.专科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

[2]顾吟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状况问卷调查报告——以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为例[j].考试周刊,(29).

[3]娄沂.浅谈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j].新课程:上,2012(7).

[4]高稳.学前教育专业分段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0(1).

[5]张惠.谈高职院校英语方形的社会服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

实践研究论文范文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是许多学科的基础课程,由于数学本身就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批判反思精神,因此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与批判精神,反思对于高职数学来说,可以增进学生的思维活动。然而,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过于重视对于知识的讲授与练习,忽视了培养学生在反思与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缺少反思的教学环节,因此以反思为载体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应该通过问题创设探究、巩固、小结、复习思考等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反思与质疑能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职数学教学中进行反思性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的实施过程。

根据反思性教学的特点以及高职数学教学的目标与学生的特征,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与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首先,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需要确定反思性教学的目标。任何教学首先涉及环节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具有指引与指导反馈的作用,同时教学目标还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具有调节与控制的作用,对于学生最终的学习目标以及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设计的目标主要是根据数学培养目标以及高等数学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综合来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三是反思性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具有因材施教以及针对性的原则,每个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不同,因此教学目标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学目标,对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要求,千篇一律的教学目标,不能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因此,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目标应该具有针对性。其次,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需要确定和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三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多样化,数学教师首先应该考虑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特定的方法,并且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同时,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高职学生数学基础较弱的现实,数学教师应该尽量选择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结合学生实际专业需要的教学方法。最后,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最后环节是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整体的反馈与判断是否达成了预期的目标,新课改下教学评价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比如教师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之间可以互评等,通过多元化以及多主体的评价方式,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学习行为作出客观的评价,衡量是否达到目标。除此之外,教学评价还可以对下一轮的教学提出具有意义的反馈信息,通过总结教学经验,可以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改进的措施,为下一轮的教学奠定好基础。

二、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的实践措施。

第一,高职反思性教学的实施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标与学习的任务。数学教师应该在每节课将教学目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因此学生会在上课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目标上,尽量排除外界的干扰。

第二,高职数学教师应该创设反思性教学的情境。与传统的教学情境不同,反思性教学情境的设置需要数学教师将一种不协调与矛盾设置在情景之中,然后引起学生在认知观念上的不平衡状态,通过学习来解决这种观念上的不平衡状态,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知识不足以解决这种新问题的时候,学生就会认真努力的听讲,从而让自己的认知活动达到更高的水平,从而去解决这种不平衡的矛盾。

第三,高职数学教师应该将反思性教学的思维过程展现给学生。对于一些难懂比较深奥的题,数学教师应该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且将讲解的整个过程以及思维的步骤都详细地展现出来,根据学生的反应与思维做出及时的调整。比如,数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讲解中展现思维的过程,让学生比较与老师思维的不同,并且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还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小组学习可以取长补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第四,要注重对高职数学最后一个环节,即总结与反思。通过反思,不仅可以总结教学中的得失,还可以概括知识、升华与深化知识,并且对新一轮的教学产生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书玲.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研究与实践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

实践研究论文范文

摘要:

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因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还是呈现出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单一化状态。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采用批注式阅读教学,它可以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然而以往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重讲轻读,学生常常漫然而读,缺少思考,收效甚微。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所谓批注式阅读,就是要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所读、所思、所感以符号和文字的方式进行标注、书写,从而更好地促进对文本的理解。批注式阅读教学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批注的方式对文本展开阅读,从而达成预期阅读目标的教学方法。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法的意义。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符号和文字方式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批注,并通过批注增强与文本的对话。这种教学法的意义在于,首先,它充分发挥了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不仅要读,还要根据目标要求做好批注,进行思考,自主阅读效果会更好。其次,教师可以在学生批注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实现教师和文本、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有效互动,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感悟。最后,新《课标》强调语文阅读要珍视学生的体验,批注式阅读可以让学生和文本进行互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法的实践。

所谓批注,即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所进行的批评或注解,批注是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极为重要的形式,也是阅读中不可缺少的方法。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看,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很少批注,泛泛而读,效果不会很好。运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法,要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做好相应的批注,同时,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结合批注展开交流并给予相应的点拨,再结合所读文本进行总结归纳,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一)自读自悟,做好批注。

该环节是让学生直面文本,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在实践中,首先要明确读书的任务,利用批注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结合段落和层次进行阅读。在该环节,要求不宜过高,批注可针对词语、句子、段落、标点、课文题目、课文的结构、表达顺序、情感等进行。如《我与地坛》的阅读中,针对题目,就可做“人物”“地点”的批注,即“我”是主人公,“地坛”是地点,围绕人物和地点展开对课文的阅读。自读自悟环节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自己阅读。在该环节中,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教师的要求和任务阅读课文并做好批注。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批注。如《一个人的遭遇》的阅读中,有的学生就对“一个人”提出了质疑,思考“为什么是一个人的遭遇,文章所指向的是不是‘一个人’?”自读自悟,要求学生多读,在弄清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段落层次做好相应的批注,这样才能为相互交流奠定基础。

(二)交流批注,点拔深化。

经过阅读,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把握,接下来需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在该环节中,要充分发挥好小组的作用,一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展开阅读活动,做好批注。如《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的理解,在读中要引导学生对其动作、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做好相应的批注。二是要引导学生对批注进行交流。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学生在阅读环节就针对“不同”做了“不同之处在哪里”的批注,那么,过渡到讨论环节,就应该引导学生针对“不同”展开交流。教师在交流中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批注及讨论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避免学生盲目地讨论。如对《边城》中“祖孙情”的交流,教师要结合翠翠和爷爷在一起的动作、语言、心理等对学生进行指导。如“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中,“即刻”可见爷爷的敏捷,连声呼喊则可见其焦急,“哑”则可见爷爷的苍老及急促,在引导学生对上述字词批注交流的基础上,要归纳出老船夫对孙女真诚的爱护。

(三)再次批注,积累运用。

再次批注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结合交流情况,完善第一次的批注;二是要进行归纳和总结。如在《荷塘夜色》的阅读中,对作者的情感有了深入的感悟后,要梳理脉络并结合情感进行批注。

三、批注式阅读教学法实施中应关注的问题。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批注式阅读,这无论是对学生主体性的激发,还是对课文的理解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也要注意,在实践中一些学生不知道在何时、何处批注,批注方法的应用也不一定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相应的指导。

(一)何处、何时批注。

对于何处批注,大多学生是把批注重点放在词语和句子上,其实,题目、文章的开头、结尾、中心句等都可批注,应该说,凡是学生觉得可批注的地方都可做好相应的批注。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颇不宁静”就可批注为“文眼”,再结合讨论情况对“文眼”所涉及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补充。批注要关注两个点,一是学生的阅读收获,二是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在批注时间上,一是要课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进行批注,二是要结合课堂中的讨论进行批注,甚至是当自己有感悟时,随时批注。

(二)何种形式批注。

批注以符号和文字为主,批注形式可多种多样。如方式方法批注,即文章中采用了什么修辞,起到了什么作用,可做好相应的批注;如归纳式批注,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对伽西莫多形象的归纳,就可采用该种批注方式。此外如感受式批注、赏析式批注等,在阅读中要根据相应文章和学生的阅读情况引导学生批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和探究活动,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批注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感悟。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来看,在应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法的过程中,因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等多种因素,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依然不可或缺,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阅读和批注情况进行指导及点拨,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感悟,从而促进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海.批注式阅读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s1).

[2]张剑红.批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07).

[3]马春燕.高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b),(09).

实践研究论文范文

摘要:本文选取广东175家幼儿园、早教机构及36所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学校为调查对象,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就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幼儿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职教育;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建议。

1.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现状调查。

本文选取广东幼儿园、早教机构及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学校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24份,有效率82.4%。同时,还对175家幼儿园、早教机构和36所中职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对200名教师和500名毕业生进行了访谈,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状况的因素,进而为改善这一现状提供对策。

1.1幼儿园及早教机构的人才现状。

调研发现,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岗位以幼儿园及早教机构的教师和保育员为主。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要求其具备多元化的素质,按照重要程度依次为:职业理想(97%)、诚实守信(95%)、团队合作(93%)、身体素质(89%)、乐观开朗(87%)、沟通能力(86%)。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身心健康要求较高。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幼儿教育质量与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这导致许多幼儿园及早教机构不得不在招聘过程中,会对毕业生的文化知识要求有所抬高。有98%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应满足以下知识要求: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知识、幼儿保育知识、儿童发展心理知识、幼儿园游戏知识、幼儿阅读与指导知识。同时,用人单位还要求毕业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如幼儿绘画教育技能、幼儿音乐教育技能、幼儿心理发展指导技能以及婴幼儿护理技能等等。而在证书方面,用人单位比较重视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以及相关技能等级证书,对获奖证书与荣誉证书的重视程度较低。

1.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在过去几十年间,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为我国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的学前教师资源及保育员,本文主要从学生满意度、毕业生去向、职业适应水平四个方面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本文在36所中职学校选取500名学生样本对十个项目的满意度进行测评,其结果如图1所示。从某种程度上讲,中职学生满意度的高低关系到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从图1中可以看出,整体而言,中职学生满意度偏低,这一残酷现实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其中,中职学生在就业前景和实训条件方面的满意度最低,造成这一现状的因素,主要是当前中职学前教育缺乏职业生涯教育,使得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职业生涯发展和教育的关系,致使学生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就业前景缺乏正确的认识。同时,学校所提供的实训条件较差,没有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绝大部分都选择了教育及相关领域,仅有7.6%的毕业生选择非教育相关领域。其中,选择幼儿园(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毕业生比例高达50.6%,除此之外,毕业生都选择了早教机构。从图2中,我们还发现,选择公办幼儿园的毕业生仅有12.4%,而选择民办幼儿园的却有38.2%,是前者的三倍有余,造成这一现状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当前公办幼儿园教师福利待遇不如民办幼儿园。但与此同时,一些边远地区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需求量大,这就要求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率反映的是毕业生能够进入工作岗位的现实情况,但不能说明其是否真正喜欢这一职业,更不能说明其在就业后稳定地工作。而中职学生职业适应性,是指其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努力完成与岗位要求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角色转移。具有良好的职业适应性,有利于提升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进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本文主要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人际、职业心理、职业环境四个方面来分析其职业适应水平的现状。有65%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熟悉工作岗位要求的基本技能,仅有29.30%的毕业生能够适应职业环境,而在职业人际和职业心理上的适应也只有34.2%和48.8%。整体而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适应水平较低。

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2.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在办学过程中,校方不仅要考虑生源问题和学生就业问题,更要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关系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理想的树立以及职业情感的培养,进而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时,学校应当成立专门的部门对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负责,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措施。而教师作为中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因而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其业务素质和道德素养,进而打造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职业教师队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塑造学生,使其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能够正确对待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将会面临的成功与失败、名利诱惑。同时,还应对当前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提升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将幼儿园作为教学场地,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亲身参与教学过程,与幼儿面对面接触,体会并感悟教师职业道德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在实习和见习活动中,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衔接,让学生深入了解一线工作环境,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逐渐培养职业道德意识和敬业精神;在教学中,应当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逐步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标准。

2.2加强实训条件建设。

调研中发现,目前各中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标准参差不齐,校外实习和实训基地相关配置也较低,难以满足学生实训需求。而实训是连接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的重要桥梁,对于其能否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以及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具有积极的过渡作用,反复的实训联系有助于让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上手,减少用人单位的成本。因而,学校应当在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绘画手工教室、钢琴、幼儿保育教师等方面加强实训条件建设。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积极与其他具有办学资质、良好的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的公办、民办以及早教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见习机会,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领悟,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另一方面能够为这些合作单位输送优秀人才。

2.3提升职业适应性水平。

提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适应性,前提条件是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在毕业,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积极培养自身职业角色的适应能力和竞争意识,积极参加实训、实习活动及其他相关实践活动,为日后就业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基础。同时,学校还应加强职业教育的实效性,为毕业生职业适应性提供重要保障。在当前外部就业压力与内部学校改革双重力量的推动之下,中等职业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大革新。在这一背景,中等职业院校应当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多方面着手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适应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构建和拓展社会支持网络。各级政府可以尝试在政策上适当倾斜,为中等职业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和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尤其是要鼓励学生支援西部及边远地区的学前教育,并解决编制、福利待遇等问题。除此之外,用人待会还要重视新员工的生存环境与工作条件,尽可能为其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丰富其娱乐文化生活,进而增强其归属感,不断提升其事业适应水平。

3.结束语。

随着幼儿教育民办机构数量的快速提升,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对幼儿教师及保育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及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形式下,加强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有利于为幼儿教育输送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要求逐渐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缺乏、学校实训设施建设落后、毕业生职业适应性水平偏低,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实训条件建设,提升职业适应性水平。

参考文献:

[4]朱政.幼儿教师职业适应性的阶段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实践研究论文范文

幼儿歌曲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设置具有系统性特征,而学前教育与儿童歌曲教学在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学校中具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利用学前教育专业的优势,及时对没有条件的学校和地区进行师资培训,提升歌曲教学在儿童成长与学习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和实践意义。儿童歌曲,作为儿童在初期成长时的语言教育的一种,对于中国广袤地域中不同民族、地域而言,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选择适宜的歌曲,有利于儿童的成长。作为对一切事务都好奇、感兴趣的儿童,对于与动作、视频、音频相结合的儿歌感兴趣是必然的。这也是幼儿歌曲可以广泛作为幼儿园的语言艺术教育的一种形式的原因之一。因而,学前教育中的音乐教师,不仅需要运用自己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学,还承担着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重任。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教师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儿童的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能力,培养其良好的乐感和心理审美能力的重任。对于幼儿而言,这一阶段的艺术教育与心理教育,是教师应该承担的重任之一,因为它还是推进孩子们终身发展的最佳载体形式。幼儿歌曲教学,教师不仅需要进行不同内容的选择,也需要进行不同风格歌曲的选择,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应该编配的舞蹈动作、其他视频媒体的辅助运用以及互动参与性等因素。因而,不管是对幼儿来说还是教育者来说,幼儿歌曲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幼儿歌曲需要以语言的配合与节奏的模仿为基础,需要对儿歌歌词中的不同内容、描述的不同情景与道德规范、文学故事等价值进行发掘,起到教育幼儿的作用。

二、幼儿歌曲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

鉴于幼儿歌曲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对未来的教师们进行诗意儿童心理特征和发育特点的教学。首先,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应强调幼儿歌曲教学的立体特征,鼓励学习者从儿歌的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不同作用、不同节奏特点以及不同类型等出发,在课上课下都认真地分析儿歌中所蕴含的教育、审美功能特征,将不同的儿歌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比如可以划分为自然形态儿歌、社会形态儿歌、人生形态儿歌等几个不同的大类别,进行不同教学内容的设计,并且在实习课中不断的实践。其次,需要在分类的基础上结合着不同的文学故事、童话漫画以及视频载体等,对每一种不同类型的儿歌进行再次细分。不同歌曲针对不同性格、爱好、年龄的孩子,学前教育学生设计课程与备案后可以进行大量的实践性教学和不断尝试,对其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同教学结果进行及时总结。再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还需要针对不同时期的幼儿歌曲中的审美与价值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在所有幼儿歌曲中,人生形态儿歌在总数量中占很大比例,这些不同的内容构成了这一类儿童歌曲的价值观。此外,在游戏性质的儿歌中,教育者应该关注其倡导幼儿教育过程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观念,鼓励学生参与为主,通过这种方式,塑造学生的性格特点。尤其对于男孩或者是好动的学生而言,更应该注意运动游戏类型儿歌的实施过程与步骤,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授课方案。最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还应关注语言游戏型儿歌中的思维开发特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关注追求语言音律快感的同时,要尝试让幼儿通过活动进行初步的语言和思维训练,探索在游戏中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而且,教师还可以在实施音乐教学中,倡导幼儿利用正确的方法说话、演唱儿歌,将其作为儿童语言与肢体动作教学的一种综合性手段,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素质发展。因而,教师在上课之前对于幼儿歌曲中的审美、教育价值等应该下功夫发掘,备好课、做好具体实施方案、研究其具体特征,是上课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从幼儿教学的全局来看,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负有重要的责任,需要对儿歌中的多样性价值进行发掘,对传统教育教学观念进行适当的借鉴,促进幼儿歌曲教学教育现代观念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儿歌的“权威”特点,对传统思想进行传播和影响,同时也要结合现代社会和学校的具体课程特点,进行创新性发展,体现出向现实、现代化转向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3]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实践研究论文范文

摘要:在我国的学前语文教学工作研究中,教育研究工作者结合学前教育环境,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利用实践教学方法与理论研究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应对策略研究。这一研究的开展对于我国学前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语文教学;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对学前基础教育工作重视的加强,如何提升学前基础教育特别是语文教学的质量,成为了学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这一研究中,我们以现阶段学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研究切入点,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教学环境与内容,进行了工作策略的实践研究。这一研究的开展为我国学前英语语文教学以及整体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一、现阶段教师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在我国的学龄前教育工作中,语文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其依然存在着部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语文教学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影响。这些问题包括了以下内容。

(一)教学中文化特点不突出。

作为学前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语文教学开展中具有很鲜明的文化特点。但是在现阶段的学前语文教学中,这种特点并未有突出的表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内涵差。学前语文教学不是单纯的教学,其中含有大量的文化教育内容。但是在现阶段的学前语文教学中,这种文化性特点并不明显。二是缺乏文化教学的环境。在学前语文教学中,建立起学生为主导地位的教学环境,利用文化传输环境建立方式开展语文教学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也是这一教学工作的主要特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种环境教学模式一直没有建立,影响了教学工作开展的质量。

(二)学前教育的特点不明显。

在学前语文教学工作中,因其教育对象是学龄前的幼儿,这就使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必须根据学前教育特点,开展教育工作。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育实践中,这种特点并不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学习中的小学化教学特点明显。在现阶段的学前语文教学中,部分教育机构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受到社会环境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急于求成的情况。其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小学化特点明显。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学前口语教育的开展起到了“拔苗助长”的负面效果。二是教学中的心理特点没有受到重视。在学前教育中,结合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做好教学心理研究,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特点。但是在现阶段的学前语文教育中,各年龄段的学习心理研究没有受到重视,影响了口语教学的开展。

(三)语文教学内容单一。

在学前语文教学研究中,我们结合学前儿童的学习特点以及语文教学的特点进行了实践研究。研究的结果显示,虽然学前语文教学在教学课程安排中占据了一定比例,但是在现阶段的学前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呈现出了单一化特点。这种单一化特点主要表现在教学课程安排内容单一、专业教师缺乏创新精神等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学前语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整体的质量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语文教学实践应对策略研究。

为了提高学前语文教学质量,我们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实践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利用以下的工作策略可以很好地提高学前教育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利用情景教学法做好语文教学工作。

针对现阶段学前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育工作者以语文教育特点与学前儿童学习特点为研究出发点,开展了研究工作发现情景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工作,情景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文化环境优势明显。在情景教学法中,情景模拟的文化环境模拟的,较之课堂教学更加自然与灵活,是语言文化学习良好模式。二是更加符合学前儿童的特点。情景教学模式在模拟游戏过程中,具有极大的趣味性与游戏性,更加符合学前儿童的教学特点,这使得其在学前教育中更具有特殊的优势。下面我们结合一次口语教学情境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案例:一次语文情境教学课程课程目标:在元旦过后利用情景模拟教会学生节日祝福语言,以及元旦新年与春节的区别。模拟环境:两个小朋友在元旦过后春节前在街上相遇,互致节日问候。一个小朋友叫小彤,另一个小朋友叫小华模拟教学过程如下小彤:新年快乐!小华:春节不是还有几周时间呢吗?小彤:我说的是元旦,不是春节。小华:我也祝你新年快乐!经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两个学生在情景模式中通过模拟的口语交流中,掌握了节日问候的口语交流方式,同时清晰了元旦新年与春节区别,具有很好的实际作用。

(二)结合学前教育环境做好语文教学研究。

在实际的学前语文教学中,教学研究的开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实际环境做好以下的研究工作。一是学生学习的心理研究。在我国的学前语文教学中,部分儿童对于语文背诵具有畏惧感。这也是我们开展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育者做好学前儿童心理研究,利用引导的方式解决儿童心理问题,促进其背诵作业的进行。二是做好教材。现阶段的学前语文教学中,教材等学习资料欠缺专业性,这种情况的出现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开展。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做好学习资料研究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

三、结束语。

做好学前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工作,对于我国基础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在实际的学前语文教学实践研究中,做好其语文教育实践研究,是我们重要的研究内容。在实际工作环境下,我们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实践教学方法与理论研究结合的方式进行做好策略应对,提高学前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雷丽.学前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鸭绿江(下半月版),(04).

[2]刘义民.语文教学目标有效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