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总结(精选15篇)

小编:字海

一个月的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的体现,只有通过总结才能不断进步,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用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参考。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总结

1、挪穷窝建新业。经过前后五次对搬迁对象的甄别和现场踏勘安置点选址,最终确定搬迁总规模522户1729人,投入资金9896.8万元。其中集中安置点建设项目18个,安置309户1029人,分散安置213户700人。按照分年度实施方式,分别于2020年搬迁入住308户970人,2020年搬迁入住204户726人,2020年10月搬迁入住10户33人。同时,按照“一长两短,长短结合”的要求,实现“户均一人外出务工就业稳收入、人均两亩以上高效经济林保增长”的目标。据统计,我乡易迁对象发展茶叶1263亩,经济林及用材林6537亩,商品马铃薯489亩,中药材333亩,能繁母猪83头,生猪985头,土鸡4160羽,中蜂464群。长期外出务工496人,短期务工157人,个体经营19人,公益岗位服务4人。

2、除隐患保安全。2020年以来,严格c、d级危房标准和非贫困户“八不改”政策,贫困户累计实施危房改造999户,补助资金1200.24万元。2020年非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23户,补助资金21.4万元。实现农村居民住房安全保障100%达标。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总结

1、严格程序精准甄别。通过召开村组会、逐户走访、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深入宣传解读国家扶贫政策。严格贫困人口识别“四议两公开一比对”程序,定期开展贫困数据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卡内无硬伤,卡外无真贫”。同时,严格遵照“一有两不愁三保障”的国家脱贫标准,不拔高脱贫标准,不吊群众高胃口。依托审计和大数据核查,收集齐全存疑户、边缘户等重点户的佐证资料。

2、注重实效精准施策。坚持精准扶贫不落一户、政策落实不落一人的原则,按照恩施州“八个到村到户”的要求,分村建立“三七台账”(七到村、七到户、七到人),即主导产业到村,企业引进到村,集体经济到村,公共服务到村,垃圾处理到村,通讯保障到村,道路建设到村;政策宣传落实到户,增收脱贫产业要到户,住房安全保障到户,人居环境改善到户,安全饮水覆盖到户,供电配套保障到户,佐证资料备查到户;就业创业培训到人,教育助学政策到人,医疗救助政策到人,五保低保政策到人,重残对象补贴政策到人,留守对象关爱到人,情绪梳理化解到人,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实效。

3、凝聚合力精准帮扶。企业帮扶方面:依托本土龙头企业,建设有机茶基地、特色农产品原料基地、生态林业产业基地超过3万余亩,带动贫困户2100余户发展产业增收。借助骑龙、金阳电商销售平台,免费为农户销售特色农副产品,五年来,为农户直接增收近1000万元。群团帮扶方面:工会、团委、妇联等社会团体开展“三下乡”帮扶活动37次,加大对群众的精神鼓励和致富引路。社会帮扶方面: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借助中国扶贫网搭台,自去年以来,注册贫困户2315户,注册爱心人士4800多人,发布资助申请200条,接爱捐赠物资上百万元,建立起千万网络扶贫大军,搭建起贫困户多元需求和社会爱心精准对接。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xx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一年来,我们以“村情民意直通车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紧扣“基础设施、产业扶持、民生保障”三项重点,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多方筹措帮扶资金,建立健全扶贫机制,强化落实扶贫责任,走出一条脱贫攻坚新路子。

xx镇位于玉山县西大门,距县城5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10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534户,人口32800人,经评议、两次公示、镇村再次审核,国家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710户2236人,其中脱贫44户208人;上饶市大数据采集系统666户2028人,其中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人员4户6人,贫困发生率6.18%。按贫困属性,扶贫开发户245户799人,扶贫低保户276户964人,纯低保户75户183人,五保户70户82人。按贫困成因分,因灾、因病、因残致贫占72%,因学致贫4%,因缺资金、技术、产业致贫占24%。其中莲湖、乌鹰、毛塘、珠湖等村贫困户基数较大。

贫”问题。在贫困户识别上,我们重点把好了“四道关口”:一是严把政策宣传关。通过镇村政务栏、村情民意微信群、群众代表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确保群众知晓率;二是严把培训指导关。加强对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组成员、支部书记、主任在工作要求、民主评议、识别认定、公告公示等关键环节的业务指导;三是严把公示公开关。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初选对象对次公示,并记录在案,接受群众监督;四是严把核查验收关。由第一书记、支部书记、镇扶贫工作站成员层层把关,重点核查贫困对象是否经过民主评议、是否公示公告、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违规的现象,确保扶贫对象的精准性。目前,全镇扶贫对象596户1725人已全部精准识别到户,并建立了贫困户档案,录入上饶大数据系统。

(二)破解“三大难题”,民心工程到户。

一是实施道路硬质化工程,解决出行难问题。投资600余万元对乌鹰、毛塘、六亩、姜宅等村组实施道路硬化,全长16.6千米,以往的狭窄泥洼路变成干净康庄道,直接受益贫困群众199户568人;二是实施小农水工程,解决灌溉难问题。投资60余万元完成莲湖村小水机排灌工程;投资65万元对毛塘、珠湖、金桥三个村灌溉渠进行提升改造;投资120余万元对枫树湾、三叉坞、杨梅弄小型水库进行维修加固,彻底解决下游农田在旱期灌溉得不到满足,影响农作物收成问题,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纠纷,直接受益贫困群众312户873人;三是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饮水难问题。投资600余万元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主管道已全面铺设,预计年底可入户投入使用,实现自来水户户通,让群众都能喝上放心水。

(三)推行“二大模式“,产业扶持到户。

一是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姜宅、六亩、乌鹰等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蔗糖基地、苗木基地、马家柚,规模均达500亩以上。其中,姜宅村红砂糖、红芽芋、菜籽油种植面积已达1200亩,土蜂养殖户28户,年产值达2720万元,带动周边140户贫困户。二是互联网+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今年,全镇成立了7家农村淘宝店并投入运行,打通了农副产品线上销售渠道,其中姜宅村电商服务占线上交易额已达200余万元。

(四)打造“一个平台“,社会帮扶到户。

按照镇党委、政府统一部署,以“村情民意直通车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为抓手,全镇13个村党支部牵头创建“微党建”服务平台——村民互动微信群,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全员参与到精准扶贫行列。其中乌鹰村党支部成立的微信平台——“乌鹰乡情群”,自组建以来,已收到捐赠资金、物资总计价值人民币18万元,惠及贫困学生家庭50余户。

(一)贫困户素质偏低。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

(二)贫困户发展“三缺“。通过建档立卡发现,大部分贫困家庭发展都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问题,金融扶贫可以解决当前发展缺资金问题,但缺劳力和缺技术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很难马上解决的问题。

(三)贫困户因灾因病返贫。贫困户中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

牢固树立扶贫先扶志的工作理念,切实增强贫困户增收脱贫的信心和决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保障扶贫和社会扶贫“五大工程”,继续以“村情民意直通车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为抓手,全面建立“核定对象、因户施策、责任帮扶、限期摘帽”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通过各项帮扶措施的落实,力争20xx年脱贫400人。

(一)大力实施基础扶贫,打造“造血式”大环境。结合实际,着力谋划“十三五”扶贫和移民规划,在20xx年有计划有步骤实施20个民生项目。一是实施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改善贫困家庭居住条件,力争惠及100户贫困对象;二是实施村庄整治建设,对贫困比重大的村优先安排新农村建设村点,同时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力度,扎实开展村居环境整治;三是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入户安装工程,力争实现自来水户户通;四是加大对交通不便、贫困发生率高的村组在水利、电网、路网等方面的提升改造力度。

(二)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培育增收内生动力。一是围绕我镇已初具产业特色和规模的红芽芋、土榨红糖、果蔬、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结合村情和贫困家庭人口资源、技能、贫困原因和产业发展意愿,大力支持、鼓励、引导贫困户加入到富民产业中来,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体系;二是建立产业发展合作组织,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市场+农户”等模式,提高贫困户的参与度和受益度,鼓励贫困农户以土(林)地承包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参与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力争2—3年覆盖带动当地农户1000余户;三是积极对接县信用联社,实施“产业扶贫信贷通“。摸实摸清建档立卡对象自主创业意愿,帮助贫困对象争取产业贷款项目,切实解决贫困农户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困难。

(三)大力实施科技扶贫,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充分发挥毗邻县经济开发区区位优势,对接县就业局等培训机构,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等培训工程,实施“订单式”培训,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都能掌握1—2项就业创业技能,积极为扶贫对象提供职业指导、就业信息等就业服务,让在“家门口”就业成为现实。

(四)大力实施保障扶贫,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加强特困扶贫对象救助,实施精准特惠救助扶贫。一是建立长效的助学计划,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学;二是积极争取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达标建设项目,及时提供大病救助、大病保险等医疗政策;三是加大应急救灾力度,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它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其它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及时给予救助;四是实施民政托底保障,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民政托底,实现“应保尽保”,确保贫困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有房住、有医疗”。

(五)大力实施社会扶贫,合力推进扶贫攻坚。充分发挥“10。17中国扶贫日“平台作用,一是充分发挥“微党建”服务平台——村民互动微信群,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扶贫开发;二是搭建社会志愿者互动平台,适时成立志愿者协会,引导和鼓励在外创业文成籍成功人士关心、关注家乡发展,关爱、帮扶贫困家庭走脱贫奔小康路,激发社会潜在扶贫资源向贫困群众有效直接供给,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全力推进我镇脱贫攻坚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

(一)强化组织保障,落实主体责任。高位推进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镇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组织学习中央、省、市有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6月8日对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作重要批示精神及扶贫思想等,领会其精神实质,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工作职责,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坚决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镇头等大事,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明确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逐级落实脱贫攻坚任务。

(二)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我镇先后于3月27日、4月9日、5月11日、6月19日、7月3日、8月7日、8月14日、9月20日召集11个省定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议,针对扶贫开发资金使用率低、长效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户档资料收集、数据清洗等问题提出整改措施,部署做好扶贫领域专项巡察、督查等各项工作。

(三)稳步推进“两不愁、三保障”等各项政策的落实。一是教育扶贫方面:镇扶贫办积极协助教育行业部门做好教育扶贫工作,及时向教育行业部门提供“一户一档”贫困户学生名册和帮扶手册。我镇全部应享受教育补助学生有515人,已解决教育保障人数有515,人其中2020年预脱贫人口应享受教育补助学生有114人,已解决教育保障人数114人,完成率达到100%;二是住房保障方面:2020年度,有98户贫困户属于危房改造指标对象,开工率100%,其中有68户已竣工。三是医疗保障方面:按照政策兜底要求,由政府部门兜底帮新时期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基本医疗保险,并将其纳入大病救助对象,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看病医疗报销比例达到75%以上。四是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兜底方面:对未纳入低保、五保无劳力的贫困户有104户共165人已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金范围。五是就业扶贫方面:我镇积极组织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招聘会和技能培训。协助上级部门积极开展每年的春季和秋季精准扶贫招聘会,掌握全镇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和就业意愿情况。组织开展贫困户技能培训,2020年度开展培训班共有215人报班,参加培训144人,参加考试131人,合格128人,合格率达到97.7%。2020年度,开展油茶培训班共有135人报班,育婴员培训班共有78人报班。

(四)狠抓2020年预脱贫户“八有”落实。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预脱贫户“八有”落实工作,多次组织镇干部、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实地调查核实情况,针对上级有关部门、贫困户提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在限定期限落实整改。安全住房落实方面,2020年预脱贫人口433人已解决安全住房人数,完成率88.73%;安全饮水落实方面,488人已解决安全饮水;安全用电方面,488人已解决安全用电;电视信号覆盖方面,488人已解决电视信号覆盖问题;网路信号覆盖方面,488人已解决网络信号覆盖问题;教育保障方面,114人贫困户学生已解决教育保障问题,完成率100%;医疗保障方面,488人已解决落实医疗保障;稳定收入来源或最低生活保障落实情况方面,279人已解决稳定收入来源或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完成率达到57%。

(五)切实抓好长效脱贫产业项目的推进工作。

截止2020年10月19日,第一、二、三、四批人均14500元的扶贫资金实际使用率已经达到83.3%,主要投入到潭岭电厂技改、澳洲龙虾养殖、亨源基地生态种植、山地鸡饲养、xx红葱、小黄姜种植等特色农业种养项目,以及光伏扶贫项目等。

一是顺利完成潭岭电厂技改扶贫项目。为了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稳定的收益,积极动员宣传,我镇共有2366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加入到潭岭电厂技改扶贫项目,按照人均4000元的金额,共投入人头费资金946.4万元。

二是稳步推进xx市亨源现代农业创新扶贫项目。为了利用xx镇所在的产品资源优势,旨在打造具有产地标签的红葱头等特色农产品,建立可持续、规模化、标准化的生态循环农业基地,以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稳定有效地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我镇10个省定贫困村的广州市荔湾区引导资金350万元人民币和10个分散贫困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扶贫资金人头费合计共700万人民币投资到xx市亨源现代农业创新扶贫项目。从今年3月开始建设,目前项目进度已完成50%。

三是引进澳洲淡水龙虾扶贫项目。为扎实推进xx省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引进以澳洲淡水龙虾特色养殖为农业特色主导产业,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发展壮大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参与的村有赤塘、马水、沈家、清江等村。

(六)强化组织实施,完成“回头看”及相关督查工作。

一是抓好“回头看”工作落实。2020年6-7月,镇党委、政府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回头看”专项工作,根据工作责任清单和实施方案,组织镇驻村干部、帮扶单位进村入户,针对2020年纳入的贫困户识别不精准、信访投诉反映多和未纳入建档立卡的其他低收入农户进行入户核查,共清退出2020年精准识别不精准的贫困户96户256人,新增贫困户21户共54人。

二是查漏补缺建档立卡信息。针对户档资料缺漏情况,组织镇驻村干部、帮扶干部、村委干部入户收集,完善户档资料,及时在xx省新时期精准扶贫信息系统中录入;针对上级部门数据清洗反馈的2020年度数据存在的基础信息不精准、逻辑关系相互矛盾等问题,逐村逐户进行梳理,及时整改,整改完成数2640个。

三是做好大数据审计核查工作。根据《清民救(2020)51号转发xx省审计专项审计调查报告(xx市2020年2020年6月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的通知》,其中xx镇有6人,组织工作人员通过入户、电话问询、旁调等方式对邓世合等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情况进行了核查。另外根据xx市大数据反馈的关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户籍信息、工商登记信息、不动产登记、机动车辆等信息,镇扶贫办组织工作人员入户核查,针对核实的情况,清退出贫困户2户共10人。

(七)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培育多元化的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走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道路。11个省定贫困村20户以上自然村共84个,已有54个自然村开工,投入2718.15万元,开工率64.2%。其中,1个自然村顺利通过特色村验收,7个自然村通过整洁村验收,现有28个整洁村升级为示范村,项目正在进行中。

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

(一)夯实脱贫攻坚责任。继续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镇各部门责任、各帮扶单位帮扶责任及有关人员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加强驻村工作队伍管理和业务培训。

(二)促进相对贫困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加强与中标公司的工作对接,扎实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工作,继续抓好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推进自然村保洁工作外包,扎实推进全镇贫困村建成新农村示范村,20户以上自然村完成村道路硬底化,自然村基本完成环境整治任务。

(三)推动帮扶项目落地,提升资金使用率。充分利用帮扶单位资源优势,结合当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长效稳定的农业帮扶项目,为贫困户脱贫增收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加快产业扶贫项目的申报及实施,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率,发挥资金效益。

(四)加强预脱贫户“八有”指标监测。按照贫困户预脱贫“八有”指标,建立预脱贫户台账,对今年预脱贫户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监测,跟踪落实预脱贫户“八有”指标。

(五)加大扶贫宣传力度。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扶贫思想,宣传各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策部署,总结推广扶贫开发创新举措和成效。

(六)深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加大惩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力度的方案》的要求,明确扶贫领域各项工作各环节的责任,突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惩治重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治,坚决杜绝我镇扶贫领域不正之风。

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

(一)部分村的长效脱贫措施仍然比较薄弱。部分贫困村经济发展基础较差,经济结构单一,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市场信息不灵敏,运输成本高,持续增收能力不强。

(二)扶贫项目选取不够精准,帮扶方式较为单一。对分散贫困人口缺乏精准到人的具体细致规划,帮扶措施不够精准。部分驻村干部重资产性帮扶项目、轻长效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发展,缺乏长期的项目规划,发展产业的办法不多。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推进缓慢,投入不足。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量大、投入大、难度大,由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资金缺乏,部分干部群众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主体意识模糊,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的多,工作较被动,有的存在观、靠、等的思想,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总结

1、强化环境整治。一是按照“组保洁、村收集、乡运转”的模式,对农村各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和转运集中处理,清除私搭乱建和乱贴、乱画,有效解决了垃圾围村、围田、围路、围河问题。二是按照“扫干净、摆整齐、保畅通”的要求,聘请环卫工全天保洁、组织义务监督员日常巡查,开展乡村集镇容貌整治。三是规范农村畜禽养殖管理,对畜禽养殖严格进行审批,积极推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2、创建文明乡村。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县和“全域有机之乡”为契机,大力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建设美丽乡村。目前新建改造农村卫生厕所360户,建成农村公厕1所,集镇公厕1所;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新建垃圾中转站1座。集镇污水处理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厂房建设及管网填埋将在10月底完成;新建集镇垃圾中转站及公厕项目已动工建设,计划11月底投入使用。

3、建立长效监管。一是抓队伍建设。全乡17个村(社区),均成立了“环境卫生整治”协会,负责村容村貌常态化管理,定期组织村民开展村组道路、庭院卫生大扫除。二是抓机制建设。制定了清洁卫生评比办法,实行月评选公示制度。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总结

1、五保特困兜底。认真落实特困人员供养政策,将原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城市“三无”人员103人统一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集中供养和农村分散供养分别按照700元/人/月和600元/人/月的标准进行救助,做到应养尽养。

2、低保兜底落实。有序推进农村低保与精准扶贫逐步衔接,逐步实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与生活物价水平变化衔接,实现分类施保和动态管理。其中:2020年兜底保障36户44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2.7万元;2020年兜底保障12户18人,全年发放低保金5.5万元;2020年兜底保障14户16人,全年发放低保金5.6万元;2020年兜底保障122户125人(含重度残疾人、精神病、艾滋病),月发放低保金4.3万元。

3、残疾两项补贴。严格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和护理补贴制度,重点保障重度残疾人员基本生活。全乡共有持证残疾人636人,其中重度残疾人240人。全乡残疾人两项补贴月发放419人次,3.09万元,其中建档立卡残疾人月发放人次353人次,2.5万元。

扶贫脱贫工作总结

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全区脱贫攻坚战线收缩至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时,摆在面前的困难也愈加突出。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既要有爬坡过坎的决心和勇气,更要掌握精细做活的方法和技巧。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指明的脱贫攻坚工作重点之一——主攻深度贫困地区,就与下一个阶段自治区脱贫工作重点不谋而合,而如何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成为摆在当下的关键问题。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在基层脱贫攻坚实践中,众多基层干部、驻村干部、党员模范是推动一线脱贫的最直接、最重要力量。从政策、资金、人才、项目等诸多要素来看,政府脱贫力量的投入,都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数据显示,全区近年来安排下达到南疆四地州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占到全区资金总规模的80%以上,安排下达深度贫困县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占到南疆四地州资金总规模的85%以上。在此背景下,20xx年,南疆四地州共有48.69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占到脱贫总人数的九成。

由于政府在脱贫攻坚中占据主导地位,很多人会有疑问,打赢脱贫攻坚战,只靠政府行不行?当然不行,政府拿钱“输血”容易,但想实现由外界“输血”到自身“造血”的转变却很难。这个时候,引入更熟悉市场规则的社会力量,让各类资源通过市场与脱贫工作有机融合,才能形成良性互动和循环。

在南疆四地州深度脱贫实践中,无论是生产企业扩大招工规模吸纳富余劳动力、农业企业助力滞销农产品加工销售,还是因势利导推动产业扶贫、旅游扶贫,背后都是善于借用市场力量的思路。

“扶贫先扶志。”对于深度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来说,在物质扶贫的基础上,有效推动精神扶贫意义更为长远。一方面,单纯的物质帮扶会一定程度地助长“懒汉”思维;另一方面,一些人由于长期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对改变贫困生活缺乏预期和动力。在此背景下,点亮贫困群众的希望之火,远比物质帮扶更加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贫困地区营造你追我赶的脱贫氛围,是推动长久脱贫的关键一招。

20xx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其含义不仅在于“摘穷帽拔穷根”,更在于“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只要善用多方合力,我们相信,自治区今年的脱贫攻坚战定能取得更亮眼的成绩。

精准脱贫扶贫心得体会

精准扶贫是当今中国社会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做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我深有体会,认为要精准扶贫就必须结合实际,贴近群众,铤而走险,扎扎实实地做好相关工作,下面,我将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阐述我对于“精准脱贫扶贫”的心得和体会。

精准脱贫扶贫的要义之一就是因地制宜,这意味着精准的工作方式必须充分考虑到地域、地理、生态、民族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必须按照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贫困程度,制定相应的扶贫措施。比如,如果是一些山区,就可以通过山地旅游以及发展民族文化等方面着手解决贫困问题。

许多贫困地区的贫困原因是固化的,比如陋狭的道路、缺乏流通渠道、落后的基础设施等,针对这些问题,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要注意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解决贫困的根源。在建设基础设施方面,应该注重先治理路,其次治理水、治理电、治理通信等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从基本的方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第三段:发挥产业扶贫的作用。

扶贫工作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在开展精准脱贫扶贫的工作时,必须要发挥产业扶贫的作用,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使产业逐步地朝着多元化、高度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有利于发展贫困地区的产业链,从而对农民的生活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在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种养业、旅游业等经济,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

第四段:打造精准扶贫的机制。

精准扶贫要想具有长远的效果,就必须要有可持续的机制来保障。为此,我们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应该加强组织建设,建立起相应的经济、政策、社会等扶贫机制,确保设施与资金的长期衔接,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以利于贫困地区的发展和改善。

第五段:总结。

总之,精准扶贫在如今贫困地区脱贫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紧迫性,深入了解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开展相关工作,建设完善精准扶贫的机制,不断加大扶贫力度,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把美好的未来留给所有的人。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总结

1、确保茶叶有机转换全覆盖。加强有机茶基地的长效监管,引导农户加强转换面积的投入保障,同时加快老茶园改造步伐,真正实现茶叶产业全域有机。

2、推动其他有机产业发展。加强野生油茶、柑橘、核桃等有机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努力建成高效示范基地;启动相关产业有机认证,确保有机产业多元化。

3、力促市场主体逐渐壮大。大力支持骑龙、金阳、忠翔公司三家规模企业的逐渐壮大,积极培育一家新进规企业,加强小微企业繁育,使企业成为全域有机打造的主力军。

4、实现产品销售多元化。做精专卖店,大力发挥杭州、武汉等大中城市专卖店作用,充分展示有机产品形象,扩大影响力。做响网上店,充分发挥网络销售优势,大力宣传、推介有机产品影响力。做实展销会,积极参加各个层面展销活动,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

扶贫脱贫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以县精准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为契机,鼓足干劲,再添措施,与驻村工作队一道实地调研,找准路子。狠抓工作落实。

一是明晰责任。1.成立了精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吴文斌担任,副组长由副镇长徐兵团担任,由2名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全部已上墙。2.先后12次召开镇村干部会议,安排部署精准扶贫工作,制定了《**镇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与各村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近几年脱贫攻坚规划。3.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新进行了核查确认,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明白卡全部填写发放到户。4.对20xx年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并落实到每个贫困户,制定了详细的脱贫计划,明确了帮扶责任人,并上墙进行了公示。5.明确了20xx年财政扶贫资金产业发展项目,及时进行了申报对接。

二是强化培训。邀请县农发办、农林局、科协等专家对贫困户进行教育培训,加强技术指导,实现思想脱贫、致富脱贫。同时加大与市直帮扶部门、县级包扶单位、县农发办联系,争资金跑项目,明确定位,带领贫困户增收致富。

三是抓产业促发展。继续以产业扶持为引领,在种植业方面,确立了以黄桃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向,在焦胡等7村发展黄桃800余亩。新栽猕猴桃280亩。发展林下养殖肉鸡3万只。镇西村为贫困户每户发放4只奶山羊。东坡村种植黑枸杞10亩。

四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岗子、焦胡、镇北总投资40万元,硬化街道共计1000米。

存在问题:一是非重点村缺少帮扶资金,群众发展产业积极性不高;二是缺少技术方面的指导。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总结

1、“一村一企”建立村级特色产业基地。按照州脱贫攻坚指挥部要求,落实龙头企业和村级合作社到村帮带发展特色有机产业,实现乡内骑龙、金阳、忠翔三家龙企业对接17个村(社区)全覆盖,每村两个产业专业合作社发挥产业发展帮带实效。例如骑龙、金阳、忠翔三家公司和其他茶叶专业合作社在全乡发展有机茶叶基地2万余亩;田土王食品有限公司在高峰、龚家垭、百鸟等村发展有机黄豆和黑豆1100亩、二黄玉米1200亩;锦隆专业合作社开发杉树村现有的3000亩野生油茶资源,并在栗子、杉树、斑竹、高峰、三园等村发展有机马铃薯1500亩;浩海蔬菜专业合作社在云雾村、高峰村、金鸡口村发展蔬菜500亩;佐朝蜂业在杉树、凤凰等村发展中蜂600余群。

2、“一点一策”重点推进搬迁产业配套。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确保各集中安置点贫困户实现产业到户、就业到人,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例如石龙寨村社堂坪安置点,安置对象106户,是全乡乃至全县范围内的最大的安置点之一,为有效解决该点的产业就业发展,采取外出务工稳定就业脱贫一批(78户114人长期在外务工且收入相对稳定,人年均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巩固原有产业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可利用原有生产资料发展产业21户)、企业主体用工就业脱贫一批(丰民有机茶管理服务公司提供有机茶园管理岗位50个;繁星公司有机肥生产车间提供长期就业岗位20个;金阳公司牵头建立中蜂养殖企业托管、代养分红模式,确保安置点中蜂养殖规模在300群以上,为贫困户户均提供现金收入3000元以上)、合理利用安置点资源开发电商平台及公益性岗位带动就业一批(充分利用一楼的门面资源;开发公益性岗位,引导搬迁户推选楼栋中心服务员,抓好楼栋小区内社会管理、环境卫生和就业信息收集与发布;组建安置点电商服务站点,引导贫困户从事商业服务,饮食等服务业脱贫;进一步完善水、电等相关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力度,鼓励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入住“就业车间”从事生产加工,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

3、“一户一业”夯实脱贫致富底气。立足全域有机发展优势,逐户逐人落实“一长两短”产业发展。各村因地制宜,围绕中锋、二黄玉米、蔬菜、大豆、野生油茶等,发展各具优势的特色产业,除去112户兜底对象外和部分全家外出务工对象,其余2100余户“一长两短”产业发展实现全覆盖。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总结

坚持党建统领,自治管理、法治引领、德治教化,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1、提高法律素养。扶贫先扶智,把贫困户纳入“法律明白人”培训计划。提高贫困户法律文化素质,通过进村开展精神扶贫大宣讲、集中上法治课、发放法治教育学习资料、组织普法考试等让贫困户争当“法律明白人”。

2、提升道德水平。通过德治教化,强化榜样的引领作用。用爱心温暖着高寒学校儿童的最美乡村教师邓丽;全国最美家庭朱永翠成立公司发展产业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全县最美家庭冯学权为国家建设失去双手,不向命运低头,不向政府伸手,把低保让给他人,帮助周边农户脱贫致富;贫困户蔡红召,勤劳肯干,通过转换10亩有机茶实现致富梦,成为产业脱贫的领路人等最美典型,用自己的故事感召贫困户自立自强,不等不靠。

3、提高自治能力。让自治组织中的“团”“队”“会”在社会治理中担当主力军。“乡贤道德评判团”弘扬正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家教;“村民议事团”让群众参与议定村级扶贫项目建设,实行民主监督;“雷锋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整体联动作用,捐款捐物,扶弱济贫;“五老协会”余热喷发,同村支两委一道抓党务、抓村务,帮群众解心结;“生态环保·全域有机协会”在全乡有机产业的打造中,扮“包公”唱“黑脸”,严格监督监管。

4、提升管理水平。探索建立易地搬迁安置点“五个一”的管理模式,即:选好一名中心户长(或楼栋长);每户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订立一套安置点管理制度;上好一堂法治教育课;安装一套视频监控系统。让搬迁户通过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行为习惯的规范,成为新时代的高素质农民。

扶贫脱贫工作总结

20xx-2013年度省委驻滨帮扶工作队赴镇区开展调研的预备通知。

一、时间安排

3月8号开始,每镇区或部门半天时间

二、调研方式

实地考察脱贫攻坚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带动类型、增收效果,听取镇区党委书记和部门负责人及相关负责人和村(居)党组织书记的情况汇报(主要包括:实施脱贫攻坚的做法、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举措和建议)

三、有关准备

请各镇区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努力做到现场调研有典型性、说服力,会议室谈有数据、实例、有思考、有见地并形成书面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