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精神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7篇)

小编:雅蕊

心得体会是我们思考和反思的结果,它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现在为大家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规划具有很好的指引作用,能够让我们更加合理地安排工作和生活。其实相较于国家层面的“大规划”,我们每一个基层的党员干部也应有自己的“小规划”,以期促进自身的成长进步,不至于陷入手足无措的惶恐。所以笔者也想到了自己的“十四五规划”,那就是规划好自己的身体、学习以及工作。

规划好身体,那是前进的保障。7月,我迈入三十岁的人生阶段。三十而立,未来五年正值我人生的壮年,也可能在爱情事业上出现新的转机与不期而遇。但是也因为最近几年忙于工作,我无暇顾及锻炼,身体出现了亚健康的状态。如果身体搞不好,那么为人民服务、为企业创收这些也不过是镜花水月。身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还是要多多关注自己的健康,因为现在早已不是20多岁的年纪。在不远的“十四五”期间,我想应当合理膳食、多多健身、绿色出行,让自己以更健康的身体和心态去直面新的挑战,去面对更加未知的明天。

规划好学习,那是前进的动力。研究生毕业后,我时常陷入本领恐慌的状态,我最怕缺少了核心竞争力,以致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工作第一年,我就从设计类软件着手,学习多媒体知识的应用,最后学有所获并利用这些技能参与到公司和部门的宣传中去。随后的8月,因为工作内容的调动,使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现阶段能力还远远不够,这时候我有幸遇到共产党员网。我在共产党员网坚持锻炼自己的文笔,虽未成大器,但也有小小斩获。“十四五规划”中,我还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一方面是要学习党建知识和管理知识,另一方面则是把视野放得更长更远,以期得到新的提升、新的成长。

规划好职业,那是前进的方向。207月,通过党员代表大会选举我成为机关支部委员,由此我成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熟悉党务流程、了解党务知识、组织党员活动,我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因为在党务工作中的表现良好,并由此获得了一定的管理经验,207月我又走上了基层的行政管理岗位。在未来,“黑天鹅”与“灰犀牛”共舞,国内外形势将更加复杂多变,我们必将面临更多严峻的挑战。身为国企的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基层管理干部,我将继续前行,希冀能够深入一线工作岗位,了解其他不同职能口的工作内容,同时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助力公司的发展。

现在,我的“十四五规划”还是一张简简单单的草图,但是我愿意不断探索、不断描绘,以期促进自身的成长,实现人生的价值。我也要把我的“小规划”融入到国家的“大规划”之中,并与其他人的规划梦想一道汇聚成灿烂的星河,共同努力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为未来5年乃至中国发展擘画蓝图。作为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五中全会描绘了党和国家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将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强大信心!通过认真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增添了新的工作动力,坚定了踏实干事、助力教育事业腾飞的信心与决心。

一是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为我们坚定制度自信、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根本的遵循,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使广大教师队伍的爱国情绪更加浓厚,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理念信仰更加坚定。

二是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不仅提出了未来30年的总体目标,而且提出了13个必须坚持和完善的方面,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决心和自信心,证明中国有决心、更有能力去实现我们的伟大梦想。全会彰显了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探求国家事业发展,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一贯努力。作为一名教师党员,我认为一定要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把会议精神切切实实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深刻领会全会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教育工作的力量。

三是通过学习使我明确方向、干劲十足。历史的发展昭示我们:一个民族,只有在不断创新中,凝聚力才能不断增强;一个国家,只有在不断创新中,生机活力才能不断焕发。回顾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修正自我、不断的完善和前行,才取得了70年的辉煌,充分证明了中国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了中国更加完整、富强、有力、壮阔的大国气度。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通过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老师,我们要继续增强创新意识,立足当前学生工作建设,发扬斗争精神,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认为,作为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在感到光荣和自豪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感受到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实自我,和学生一道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要立足岗位,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加强平日的爱国主义教育、制度自信教育,引导学生勇担民族复兴的重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青春力量。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

每年寒暑假,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级研究生伊力尔江·哈力克都会争取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参与社区服务、前往山区支教、给家乡父老讲述生动真实的民族团结故事。

“我来自新疆,目睹了天山南北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我们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也要做新时代的建设者和贡献者。”伊力尔江·哈力克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要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年轻一代要从点滴做起,万众一心、不懈奋斗,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贡献青春力量。

梳理规划《建议》,“强国”是高频词。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钟毅平深感重任在肩:“我们要紧紧围绕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目标,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支持。”

1990年出生于山东的王冬,以王二冬为笔名,为快递小哥书写了系列诗歌。“用自己的亲身经验书写行业、为新时代的成就鼓与呼,这是我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参与文化强国建设的最好方式。”王冬说。

青年之于祖国的担当亘古不变。“到2035年,中国繁荣昌盛,我们风华正茂。我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者,在这场向着梦想的征程中,将以我之青春,共中国之荣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级博士生陈正勋说。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金秋时节,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纲领性文件。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并提出建议,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会通过的《建议》,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贯通,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提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实施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统筹谋划好重要领域的接续改革,必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次全会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系统观念,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们要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主要目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前进道路上,我国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经济社会发展依然有诸多有利条件,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新蓝图已经绘就,新征程即将开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充分肯定“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把握世界大势和发展规律,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学习贯彻这次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实践再次证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

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尤为重要的是,在“十三五”的实践中,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广大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斗争精神斗争本领得到锤炼,全国各族人民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有力政治保证和强大奋进力量。

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们党进入新世纪后,在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现在,“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全会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是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开拓进取、奋力前行,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描绘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发展蓝图,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这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这“五个坚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只有切实遵循“五个坚持”的重要原则,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披荆斩棘、奋勇前进,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主要目标。

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只有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才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才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只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只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才能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只有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才能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展现一幅气势恢宏的壮丽画卷,必将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强调的是,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经济不断解决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上取得重大突破,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实践充分表明,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作出工作部署,明确了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就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我们就一定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作出重大工作部署。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

从根本上说,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新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党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是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是有深厚的实践基础的。以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对我国加快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遭遇过很多外部风险冲击,最终都能化险为夷,靠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增长空间。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只要顺势而为、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条件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新竞争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正是要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要科学认识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还要认识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各地区要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率先探索有利于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也要把握工作着力点。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我们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五个坚持”的重要原则,这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其中的首要原则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这是我们党对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的进一步升华,是我们党对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从治国理政的实践来看,我们党通过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计划),把党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地转化为行动和现实,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预定目标,这充分诠释着中国制度和中国之治的独特魅力。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我国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条件和基础,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风险和挑战。要确保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就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这是坚持和完善党对经济社会发展领导的总的目标要求。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各项举措,都应当围绕这个目标要求来谋划、来实施。

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十九届五中全会围绕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进高质量发展等,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创新举措。这些战略举措对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决策机制、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最广大人民群众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提供人才支撑。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领导干部必须政治过硬,具备现代化领导能力。要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要注重培育现代化领导能力,特别是要突出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需要各级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学员管理部门作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和实施者,将担当起应有的职责,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对领导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方面的新要求、新特点,通过高质量的学员管理工作,为党校高质量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建议》深刻分析、准确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展望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时代新变化,符合时代新要求,反映人民新期待,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五中全会强调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对校(院)行政财务工作改革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三五”时期,校(院)领导对行政财务工作高度重视,亲自部署,靠前指挥,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各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经费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综合行政管理持续改进,民生建设成效明显。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新形势、新任务对校(院)行政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行政财务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在校(院)委会的领导下,坚持党校姓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实现“四个建成”发展目标,以高质量服务推动行政财务保障能力跃上新台阶。

一是着力提升基本建设服务能力。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顶层规划设计,着力解决教学设施功能老化、承载不足的问题,着力补齐功能设施分布不均、基础相对薄弱等短板,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重点突出的校(院)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着力提升财务管理服务能力。改进预算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绩效管理,优化支出结构,以明确事权和支出责任为重点,突出依法理财,确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的经费可持续保障,形成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约束有力、符合现代财政制度要求的财务管理全流程标准化体系。

三是着力提升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服务能力。制定校(院)资产配置标准。规范重要国有资产和政府采购活动,厘清不同层级、不同单位职责和权限,实行采管分离,将管控要求和程序固化,形成公开透明、规范有序、高效便捷的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机制。

四是着力提升行政综合服务能力。加快信息技术、智慧治理与综合行政服务深度融合。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提升行政效率、服务水平、解决矛盾等方面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形成协同高效、保障充分、服务规范的综合行政服务体系。

五是着力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在幼有所育、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让教职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__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这是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谋划的宏伟蓝图,预示着一个蕴藏着无限生机与活力的中国,即将昂首阔步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丽新征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重大问题,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指引承载着亿万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国号”巨轮,在世界激荡变革中乘风破浪,在民族复兴航程中行稳致远。

这是“因势而谋”的新方案。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准确体察中国国情、深刻把握发展大势,为“十四五”中国发展把脉定向。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惧“回头浪”、勇开“顶风船”,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展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这是“应势而动”的新指南。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团结奋斗、苦干实干中,“十三五”时期,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一个个高光时刻、精彩瞬间,标注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书写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力量,更为制定和实施“十四五”规划打下了扎实基础。

这是“乘势而上”的新蓝图。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展望新征程,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带着“十三五”留下的“财富”,我们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开好局、起好步。

治与世宜则有功。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展望“十四五”,我们已经在时间的坐标中书写了伟大的发展奇迹,也必将在未来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党员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归根结底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立场,进一步明确和重申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指向与诉求。

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作为发展的重心所在,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为奋斗的最高目标,让发展成果真正转化成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创新发展为了给人民群众创造更有质量的生活;协调发展为了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群众都能与国家发展大体同步;绿色发展是通过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开放发展让人民群众在更大范围内、更高水平上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在发展领域的展开,是为了真正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要求。

新发展理念致力于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体现了当代中国在从大国迈向强国的新发展阶段对发展规律的科学遵循,体现了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发展自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问题、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问题、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等等,都可看作是在新发展阶段对新发展理念的创造性坚持和创新性运用,是辩证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整体性,为我们在新阶段实现新发展确立了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持续增长。“十四五”时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应在以下方面加快补短板,让生态环境得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统筹资源、环境、生态协同发展,全面推进“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国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在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综合治理、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以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为例,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由的81立方米、52.8立方米降至60.8立方米、38.4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42提高到0.559。然而,当前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三大领域的协同作用尚未得到很好发挥。事实上,环境综合治理是生态保护修复的必然要求,只有将三大领域的战略规划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议》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各地应注重提高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在政策设计中的地位和占比,更加注重系统观念,统筹资源环境生态源头化治理,加快形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三者相互促进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拓宽生态系统功能,创新生态产品形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兼具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生态产品,是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途径。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人民对环境的更高要求和更多期许,需进一步提升生态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近年来,我国生态产品市场迅速扩大。一是绿色生态产品认证数量迅速增长。至20,仅以绿色食品为例,其获得认证产品总数从9728个增长到36345个,年均增长量达1901个;二是生态文化产品繁荣发展。以浙江安吉为例,其依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优势塑造的文旅一体化产业年总收入达388.24亿元;三是生态产权市场不断扩大。起,福建不断深化林权改革,如今已确定期限长达30年、月息0.6%以下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然而,我国经济产业对生态资源的利用与融合仍不完善,对生态系统的物质、文化、调节等功能均未充分利用,生态产品的创新开发潜力巨大。挖掘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功能,创新生态产品形式,要充分依托良好环境为产品注入“绿色生态”“特色”“文化”等内涵,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要积极探索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的有效途径。以森林碳汇交易为例,以森林碳排放量作为交易对象,加快设立碳资产管理部门,既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又使得生态资产得到保值增值,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

深化生态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强化生态产品市场化基础。尽管当前我国生态产品市场规范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一定约束。其一,生态产权边界不明晰:一是空气、水等自然资源的自身属性决定其产权无法准确界定,二是国有自然资源的收益群体存在争议,导致产权边界难以界定,由此阻碍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进而影响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其二,缺乏成熟统一市场体系:一是生态产品认证标准制度不完善,生态产品的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明显,二是由于难以统一制定生态产品价格标准,当前林权、水权、碳排放权等生态虚拟产权始终相互分离、自成体系,规范生态产品市场难度很大,市场体系化进程缓慢。为此,需完善生态资源的产权制度,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房所有权、林权、水权等自然资源产权进行确权和赋权,力求“山有界、树有权、地有证”,为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转化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需建立完善的生态产品认证标准体系,加强生态产品标志管理,指导和监管生态产品生产过程,助推生态产品品质提升;规范生态产品市场标准,维护生态产品标准化市场秩序,引导生态产品市场消费。

扩大生态补偿覆盖面,完善生态补偿标准。当前,我国生态补偿覆盖面有序增加,逐步由单一的天然林扩展到水域、山区、农田等区域。但生态补偿标准亟待统一,在补偿主体界定、补偿方式、补偿资金来源与数量等方面均缺乏科学界定与统一标准。因此,一要统一生态补偿受益主体标准,改变当前生态补偿受益方多停留在政府层面的现状,将居民纳入生态补偿受益群体。二要统一生态补偿方式标准,当前我国生态补偿方式以单一财政支付为主,如果生态补偿方式标准无法统一,将进一步增大社会资金进入生态补偿体系的风险,从而阻碍生态补偿方式有序创新,导致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单一的困境无法突破。三要统一生态补偿资金标准,加快构建生态系统生态价值核算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生态系统生态价值核算标准,减少补偿资金的随意性,增强生态补偿制度的公平性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生态补偿受益主体标准、生态补偿方式标准、生态补偿资金核算标准,在保障生态补偿资金的补贴性质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其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激励作用。

拓宽生态系统共建共享半径,激励公众绿色行为。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公共品,其建设维护及获益等各个环节应由全社会共担共建共享。“十四五”时期应着力探索社会参与生态系统共建共享的渠道,建立健全“绿水青山”的社会共建平台和“金山银山”的社会共享平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不断凝聚社会力量,才能将更多潜在的生态环境资源转化为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一老一小”牵动着亿万家庭,对全周期美好生活具有深刻影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可以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提供切实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工作。近年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制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适时修订,事关“一老一小”的法规政策日趋完善,服务体系不断建立健全,有力促进了老年人、儿童及其家庭的民生福祉。也应看到,在即将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我国养老托育服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愈加凸显。

一是地方政府职责不清晰,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有的地方热衷高端项目,招商引资引来的养老地产项目有养老之名、无服务之实,个别早教项目违背规律、揠苗助长。有的地方“一老一小”工作还停留在保障传统福利对象的层面,城乡特困老年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外的大量社会老人和儿童难以享受养老托育服务。

二是普惠性服务不足,供求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即,城乡居民家庭和老年人收入增长,却仍难以购买到安全有保障、价格可负担的服务。另一方面,养老托育市场潜在需求巨大,消费快速增长,但行业投资回报率依然偏低,大部分机构处于亏损状态。面向中等收入群体提供的服务短缺,“夹心层”问题突出。

三是传统政策效应式微,养老托育机构融资难。“一老一小”以地方事权为主,重视民生工作、财力雄厚的地方通常是养老托育服务发展较好的地方;片面追求gdp数字、公共财政底子弱的地区养老托育服务则普遍滞后。过去主要靠投资带动、靠贷款支持的政策方式效应在减弱,迫切需要探寻新的政策路径。

四是家庭能力弱化,主体责任履行面临困境。家庭本应是赡养老人、照料儿童的第一责任主体,但责任履行需要能力支撑,“上有老、下有小”的双职工家庭通常难以负荷。家庭规模小型化和能力弱化的趋势,客观上会增加家庭履职尽责不到位的风险。

五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服务方式不适应新要求。在严格防控下,养老机构的家属探视、志愿服务等活动一度按下暂停键,托育机构不得不暂停营业。下一步,亟待探索符合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的新型服务方式。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制定了回应社会热点、打通政策堵点的一系列新举措,为上述问题的妥善解决提供了新方案。当前,应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路径,为美好生活和新发展格局提供助力。

以服务清单为载体,明确政府职责。制定国家基本养老托育服务清单,作为各级政府在“一老一小”领域保基本、兜底线的基本职责。指导地方根据发展水平和公共财力,在国家“规定动作”基础上量力而行增加“自选动作”。基础条件较好、社会需求旺盛的地方,可以探索制定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清单,惠及更多老人和儿童。

以场地设施为重点,降低服务成本。充分挖掘土地、房屋、设施的供给潜能,利用大数据手段,集中梳理可用于养老托育服务的各类空间资源,特别是利用效率较低的地块、商业设施、社区用房、政策性住房等,并且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最大限度降低养老托育服务的硬件成本。

以中央投资为示范,强化融资支持。继续实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等专项行动,增强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支持力度,更加有效带动地方投入和社会资本进入。综合运用失业保险基金、稳岗和培训补贴等手段,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养老托育机构进行政策性救助。探索利用基金、贷款、债券等金融工具,拓宽养老托育机构常态化融资渠道。

以能力建设为支撑,帮助家庭尽责。把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作为巩固家庭养老育幼基础地位的重要抓手和实现途径,以专业照护能力为重点,依托城乡基层和互联网平台开展家庭指导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长期照护失能失智老年人和残疾儿童的家庭成员提供支持。

以业态创新为导向,发展新型服务。探索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养老托育产品中的深度应用,提供智慧化、智能化服务。推广养老机构互联网平台化发展等有益经验,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促进“一老一小”相关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彰显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将开放之门“越开越大”的决心和定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加快从数量型、规模型开放转向质量型、制度型开放成为新一轮扩大开放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缔造了后起大国工业化的增长奇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回溯40多年来走过的发展历程,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在于顺应历史前进的大方向、大逻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逐步释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制度红利,从而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注入了持久的动力和活力,带动中国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的全面提升。如今,中国经济已然牢牢嵌入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而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强动力之一,中国推出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和多样化的外溢效应,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宽阔的视野,积极探索对外开放新模式,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贡献。

进入新时代,我国扩大对外开放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国际形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化演进的动力机制由资本和成本驱动加快向知识和创新驱动切换,为我国到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了战略机遇。然而,现阶段新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创造效应”尚未充分显现,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长期来看,贸易投资自由化是全球化的主基调,但全球化的历史演进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疫情下,全球供应链出现局部断裂,国际分工体系和一体化生产网络暴露出其固有的脆弱性。

从国内发展条件来看,一方面,随着科技实力提升和资本快速积累,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货物贸易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方式不再局限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是凭借不断增强的国内配套能力、更加完善的产业体系和日益活跃的创新活动向全球价值链更高端环节攀升。在5g、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我国开始具备与发达国家同步竞争的能力,线上经济更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劳动力、能源、土地等要素价格攀升,我国传统比较优势有所弱化,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来自发达国家高附加值产品服务与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生产的双向竞争和“两端挤压”,出口对gdp的贡献明显下降,迫切需要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成本低、冲击小、相对比较容易凝聚共识的领域逐步开放到位,还有一些部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遭遇“玻璃门”“天花板”。“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就是要对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发起攻坚,对体制机制中的“痛点堵点”标本兼治,这不仅要有开放的新思路新模式,更需要改革与开放相互促动、协同推进。

中国经济韧性强劲,产业体系富有弹性,国内市场规模巨大,新兴业态充满活力,这些突出优势是我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维护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局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的突出优势。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样要在更加开放的制度环境下推进。

开放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迈向大国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着眼于实现到2035年“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的战略目标,“十四五”时期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机制,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瞄准市场需求热点,加大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网络服务、智慧物流等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引资引智力度,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和国内消费升级。针对现行国家储备体系的短板,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应急保障物资、数字医疗、高端机器人等相关领域,强化多渠道的技术、产能和人才储备。总结提炼自贸区建设经验,有效复制推广,不断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加紧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科学规划,广纳智慧,将海南建成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尽快形成新示范新带动。统筹国内开放与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扫除要素市场化配置障碍。以更加开放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应对气候变化、防控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等领域的全球治理,积极开展能源转型、生态环保、绿色发展、减灾扶贫、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国际协调,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推动wto改革为契机,倡导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贸易等议题谈判,共同主导数字时代贸易规则的创新和变革,引领亚太区域价值链重构,着力形成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国际共识和多边准则。

展望“十四五”,开拓开放发展新领域,打造对外开放新门户,搭建开放合作新平台,建立安全预警新机制,构筑全球治理新体系,要多管齐下,建立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从而以更大的开放力度、更宽的开放领域、更高的开放质量、更充分的开放包容、更完备的开放安全、开创互利共赢新格局,有力地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盛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更是一个举旗定向、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纲领性文件,拉开的是一幅壮丽的政治画卷。作为一名企业团干,要进一步凝聚广大青年力量,将本次会议精神迅速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立足自身岗位,提升政治能力和业务素质,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团结和引领公司青年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领跑者”。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这是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谋划的宏伟蓝图,预示着一个蕴藏着无限生机与活力的中国,即将昂首阔步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丽新征程。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重大问题,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指引承载着亿万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国号”巨轮,在世界激荡变革中乘风破浪,在民族复兴航程中行稳致远。

这是“因势而谋”的新方案。“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准确体察中国国情、深刻把握发展大势,为“十四五”中国发展把脉定向。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惧“回头浪”、勇开“顶风船”,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展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这是“应势而动”的新指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团结奋斗、苦干实干中,“十三五”时期,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一个个高光时刻、精彩瞬间,标注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书写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力量,更为制定和实施“十四五”规划打下了扎实基础。

这是“乘势而上”的新蓝图。“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展望新征程,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带着“十三五”留下的“财富”,我们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开好局、起好步。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展望“十四五”,我们已经在时间的坐标中书写了伟大的发展奇迹,也必将在未来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心得体会

在微博上,人民日报发起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话题阅读量超过2.5亿,大量文章从不同侧面总结了“十三五”成就,引发网民热议。新华社客户端统计了近期热词,其中就包括“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

“十三五”为什么如此受关注?网友“古涯”这样说:“‘十三五’即将收官,收获满满,中国取得了决定性成就。鼓舞人心!‘十四五’即将到来,充满期待,中国必将实现历史性跨越。扎实苦干!”

“十三五”成就斐然。不断跳动的数字、持续刷新的排名,见证了大国前进步伐,续写了中国发展传奇。

读完这篇长文,网民写下很多激昂的文字。网友“钝明”说:“高瞻远瞩、谋篇布局,勇立潮头、领航前行,中国发展跃上新台阶。为祖国点赞!”网友“清新的他”说:“一个个高光时刻、精彩瞬间,标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关键节点,肩负着不忘历史、放眼未来的光荣使命。”网友“又一天”说:“中国拥有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力量!”

10月27日,“半月谈”微信公众号发布《五大关键词致敬“十三五”》一文,文章用“高质量”“新动能”“中国造”“可持续”“获得感”5个关键词总结“十三五”成就。

10月27日,中国经济网发布《中国“十三五”对世界经济意味着什么?》一文。文章指出,中国“十三五”时期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十三五”期间,各行各业硕果累累。

“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称,回眸“十三五”,中国金融业开放步伐稳步推进,50多条金融开放举措集中释放。中国市场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国际化再进一步。

“国家税务总局”微信公众号发文指出,“十三五”期间,一个税制合理、税负稳定、结构优化、管理规范的中国现代税制体系初步建成,各项税制改革落地有声,迅速惠及市场主体,税收调节作用不断显现。205月1日,中国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当年便直接减税超过5000亿元。

“工信微报”微博发文指出,“十三五”期间,中国网络建设量质齐升,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98%,固定宽带和移动流量平均资费较5年前下降超过95%,已建成开通5g基站数量超过69万。

“国资小新”微信公众号发文介绍说,截至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63.4万亿元,比“十二五”末增加15.8万亿元,增长33.2%;净资产为22.2万亿元,比“十二五”末增加6.3万亿元,增长39.9%。

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粮食产量将连续6年超过1.3万亿斤,产能再上一个新台阶。水稻、小麦自给率保持在100%以上,玉米自给率超过95%。

“十三五”期间,中国为何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民日报撰文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5年砥砺奋进,“中国之治”之所以能够开辟新境界,最根本的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推动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

新华社发文指出,5年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谋篇布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决定性成就,实现历史性跨越。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归根结底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立场,进一步明确和重申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指向与诉求。

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作为发展的重心所在,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为奋斗的最高目标,让发展成果真正转化成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创新发展为了给人民群众创造更有质量的生活;协调发展为了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群众都能与国家发展大体同步;绿色发展是通过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开放发展让人民群众在更大范围内、更高水平上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在发展领域的展开,是为了真正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要求。

新发展理念致力于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体现了当代中国在从大国迈向强国的新发展阶段对发展规律的科学遵循,体现了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发展自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问题、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问题、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等等,都可看作是在新发展阶段对新发展理念的创造性坚持和创新性运用,是辩证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整体性,为我们在新阶段实现新发展确立了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心得体会

锚定“十四五”

在14亿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十三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在互联网上,网民纷纷展望“十四五”。网友“历历在目”说:“‘十四五’应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催生发展新动能。”网友“馨馨”表示,“应该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网友“好心情”建议,“进一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层面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技术层面要强化保护个人数据隐私的手段,互联网企业层面要培育尊重消费者隐私的文化。”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也成为网络热议话题。中国新闻网报道称,把2035年作为远景目标,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进行统一考虑,是极其有意义的。网友“惊涛拍岸”说:“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迈出坚实步伐!”

事实上,网民意见已经被吸收到了“十四五”规划编制中。今年8月,“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意见征求活动,听取全社会意见建议,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01.8万条。通过互联网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在中国五年规划编制史上是第一次。

“十四五”时期应该怎么干?

央视网“联播+”栏目发文指出:“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更加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多个重要会议,与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基层代表等进行座谈,听取大家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在交流中,习近平总书记为多个领域“十四五”发展锚定方向。

新华网评论指出,改革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激发新发展活力。随着中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中国经济网发文指出,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是大有作为的新发展阶段,亿万人民要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夯实基础、累积动能。育新机、开新局,新的中国史诗将上演在更加壮阔的时代舞台上。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回望“十三五”,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目前全国832个贫困县中仅有52个未摘帽,全国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人均收入从2015年3126元增加到2019年9808元,贫困残疾人数量从700多万减少到近50万人。

“人民的美好生活,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简短有力的话语催人奋进,让人热血沸腾,在这场与绝对贫困问题的历史性较量中,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只有增强信心、保持恒心、坚定初心共克时艰,拿出冲劲、韧劲、亲劲,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路上有主心骨,让党的__帜在脱贫攻坚第一线高高飘扬,才能兑现“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个庄严的承诺。

增强“决战决胜”的信心,拿出“一往无前”的冲劲。我国脱贫地区地域广、人数多、难度大,打好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打赢的,要想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需要有必胜的勇气和信心,从信念上树立自信,从实际工作中淬炼勇气。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为伟大理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需以自身作示范,坚定理想信念,点燃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不断夯实脱贫攻坚事业的群众基础,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坚定脱贫攻坚信心还需从实践的宝贵经验中汲取决胜的强大动力,以事实为依据、以实践为检验,精准提出脱贫对策,以较高的专业水准和为民务实的精神,全面掌握致贫原因,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取得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

保持“愚公移山”的恒心,拿出“一鼓作气”的韧劲。脱贫攻坚非一朝一夕之事,非一蹴而就之功,这是一场持久战,千千万万扶贫干部在基层默默奉献,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换得真心;舍小家顾大家,撇下年幼的孩子、生病的父母,毅然奔赴偏远山村,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当前,距离夺取脱贫攻坚最后胜利只有屈指可数的时间,越到决胜时刻,越是要慎终如始。坚决杜绝“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满足于前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躺在“功劳薄”上沾沾自喜,而是要始终踩着不变的步伐,循着不变的节拍,做到稳扎稳打、持续用力,在集中攻坚的同时,时常“回头看”,对已脱贫但仍处于临界状态的脱贫户加强动态监管理、积极关注,防止返贫,做到一抓到底、久久为功。

坚定“关心民瘼”的贴心,拿出“一以贯之”的亲劲。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脱贫攻坚唯有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肩并肩,坚持深入群众,亲近群众,才能让繁重复杂的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持续推进。与群众面对面,带着真情实感走村入户,自觉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到贫困群众家中看望,到田间地头走访,认真倾听群众“吐槽点”。与群众心贴心,真正从内心深处帮助贫困群众,了解他们最迫切的需求,从他们最需要帮的事帮起、最期望做的事做起,找出贫困“病根源”,进行精准帮扶指导。与群众肩并肩,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开出诊疗“土药方”,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竭尽全力做好帮扶工作,为群众办好惠民实事。

在2020年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我们还需要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秉持“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的蓬勃干劲,砥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鼓足“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使命,回望“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确保在扶贫路上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近日,中国移动召开党组扩大会,及时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举措。集团公司主要负责同志主持会议,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参加。

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纲领。

公司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确保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全集团传达到位、理解到位、落实到位。要原原本本学,认真学习《公报》原文,深刻理解把握其中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努力做到吃透要义,融会贯通,在学习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持续深入学,结合陆续公布的全会相关内容,通过中心组学习、专家辅导授课、“三会一课”、干部培训等多种方式,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结合实际学,结合公司改革发展党建工作实际,深刻把握《公报》重点内容,在学习中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会议强调,要把握重点要求、抓好工作结合,以实际行动推动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一是要研究制订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要对照全会精神和要求,不断丰富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内容,使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充分体现中央新精神新要求,发挥好战略的牵引、组织和推动作用,为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筑牢根基。二是要充分发挥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作用。加快推进以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5g+”计划,推进5g+aicde,加快数据中心和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智慧中台建设。要推动信息技术服务经济社会民生,重点落实好“四个三”要求:加快推动“三个转变”,积极拓展线上化、智能化、云化“三化”新领域,深入推进“三融”,持续激发“三力”,实现信息技术融入百业、服务大众,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要强化创新驱动,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抢占产业、技术、人才的制高点,培育发展新动能。三是要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要认真对照工作会和年中会的要求,抓好重点任务的落地实施,加快补齐短板、夯实基础,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四是要认真谋划明年重点工作。要按照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部署要求,围绕公司转型改革发展重大关键问题,谋划好明年的工作,确保“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发扬斗争精神,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奋勇前进。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时代进步的“春天故事”。

品读“精神密码”,斗争与时代偕行。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十三五取得的成绩、十四五的规划彰显着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理念。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时代导向,强化理论学习,汲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营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根基,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要时刻以新时代合格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把誓言刻在心中,时刻尝尝“信仰的味道”,保持共产党人的精气神。

畅享“奋斗密码”,斗争与拼搏共生。初心使命是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的“灵丹妙药”,是共产党人激发革命斗志、增强斗争本领的“动力源”。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惧“回头浪”、勇开“顶风船”,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展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要涵养一份“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修好斗争的“必备品质”和“必修课程”,以“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无畏气概,做敢于斗争的“战士”,勇于搬掉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浅尝“必胜密码”,斗争与群众同心。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团结在一起,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必胜密码”。要坚持群众路线这一“传家宝”,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来源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愚者争虚名,智者务其实。”要牢记党的宗旨使命,牢记人民的期待,主动担当、自我加压,用辛勤努力换来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员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后,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学习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尤其是对于地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吃透把准五中全会精神,需要全面领会全会精神,全面把握全会内容,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全面领会全会精神。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两个一百年”进入历史交汇点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在解读和领会五中全会精神时,要从新发展阶段去认识,要从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去领会。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全会精神的学习领会,精准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刻认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准确把握国内外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把全会精神作为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要认真学习全会公报,也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此作为开启新征程、迈向新目标、续写新篇章的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全面把握全会内容。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关键要在精准上发力,要把握关键。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决心。准确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阶段,开启新征程,迈出新步伐,必须要有对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判断,必须要有新发展格局的深刻洞悉。面对重要战略机遇期,要胸怀战略全局和百年变局,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勾画未来中国发展蓝图需要明确指导思想,坚持基本原则,锁定主要目标。要把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融合在一起。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要实现中国未来发展的中长期目标,要有科学的战略部署,要在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上做出具体安排,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再到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要扎实推进,抓好落实。要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在伟大实践中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必须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要在学习宣传上,在贯彻推进,在推动实践上抓好落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认真组织传达学习,面向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深入机关、企业、高校和基层开展宣讲,网上网下一体推进宣传解读,在全国上下营造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要紧扣实际谋划推动地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要全力冲刺做好今年收口工作,确保“十三五”胜利收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和地方实际,提前谋划明年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