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案运动的快慢(热门17篇)

小编:翰墨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备课,提升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案例分析,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八年级物理教案运动的快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速度、平均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和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初步体会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二、教学重点:

速度概念的理解及速度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

速度单位换算及计算步骤的规范性。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2.操场上,进行百米赛跑时,又是怎样比较他们的快慢的?

(二)、合作探究:

学生:讨论回答---速度。

师:什么是速度?它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式中各字母的意义、单位又是什么?

学生:看书回答。

速度的定义:课本p15,倒数2行。

速度的公式:v=s/t。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m/s,交通运输中:km/h。

师:1.让学生说出单位的意义。

2.通过换算说明m/s和km/h之间的大小关系。

练习:换算下列单位:“桑美”台风的速度可达60m/s=km/h,一列火车的速度是144km/h=m/s.

师:怎样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例题。

师:简单分析课本例题1板演解法,(强调小标题的加法及单位的统一)。

例题1:解刘翔的速度:v1=s/t=110m/3600s=8.52m/s。

摩托车的速度:v2=30×1000m/3600s=8.3m/s。

因此,刘翔的速度比摩托车的速度快。

学生分析并板演例2,

师注意检查指导。

例题2:解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约为:

由v=s/t得:

t=s/v=1463km/104kms-1=14h。

学生练习:

小刚骑自行车以5m/s速度上学,经20min到达学校,小刚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

师:检查后矫正不足。

学生:阅读《想想议议》,师生共同总结。

3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课本p18。

(2)特点:速度的`大小不变;运动的方向不变。

师:实际生活中你见到的运动都有哪些?它们都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生:讨论并交流运动的分类。

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而直线运动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描述,粗略计算时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一样,即v=s/t.

(三)、整体感知。

1、匀速直线运动特点:快慢不变,即每时刻的速度一样。它的大小不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有关。

2、变速直线运动特点:快慢变化,用平均速度描述,但是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它的大小指的是那一段时间内或那一段路程内的速度。

(四)、达标反馈。

课本p192、5。

估计学生解题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点拨:时间求法、小标题加法及公式的应用。

(五)、知识拓展。

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前4s运动了20m,该物体的运动速度是。

m/s,第9秒的速度是m/s,第9秒通过的路程是m,前9秒通过的路程是m.

(六)、归纳总结。

1.学生交流困惑及体会。

2.总结学习方法。

八年级物理教案运动的快慢

一、情境导入:(5分钟)。

1、(出示图片)提问:图中的伙伴们在干什么?

2、猜一猜,谁移动得快?(引导学生说出不知道他们行进的距离和时间,无法判断出他们移动的快慢)。

教师讲述:同学们各抒己见,意见不统一。那么,有什么办法能比出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呢?(板书课题《运动的快慢》)。

学生说方法。

教师:也就是指定一段距离是吧?(板书:距离)。

教师:那么,你们还有其他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吗?

(学生思考,小声议论)。

教师讲述:同学们说出了不少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方法,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试试吧!

二、探究新授:

1、讲解“相同距离,比较时间的多少”。(5分钟)。

(1)讲述:刚才,同学们提出要指定一段距离,让他们进行比赛。下面,让我们来看一段比赛的录像。(播放刘翔比赛录像)。

(2)讨论:知道这是什么比赛吗?(110米栏)在决赛中,刘翔以12秒91获得了冠军。美国选手特拉梅尔获得亚军,他的成绩是13秒18;古巴选手加西亚第三名,他跑出了13秒20的成绩。那么,我们是通过什么来比较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呢?(时间的多少)。

(3)讨论:就是说,想要比较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4)小结:运动的快慢需要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判断,这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板书:运动速度)。

2、讲解“相同时间,比较距离的长短”(6分钟)。

(1)引入:(接上文)平时,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在我们的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快慢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选择你感兴趣的介绍几个物体的运动速度)。

(2)你们能给他们的运动速度排序吗?在书上30页完成。学生自己做;汇报结果。

(3)你们是怎么比出快慢的?

(4)那么,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还可能和什么情况有关?

(时间相同,距离的长短不同)。

3、测算运动的快慢与距离、时间的关系。(15分钟)。

(1)讲述:你平时走路的速度是怎样的?你想测算一下吗?那么,你想设计这样的活动吗?(小组讨论)。

(2)出示表格:你能读懂这张表格吗?(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

(3)讨论:

a、从表格中,知道用不同速度的步伐走同样的距离500厘米。

b、学生示范正常步伐与慢一些的步伐。

c、测量时间时,我们可以用秒表(出示),教学秒表的用法,学生试用。

d、怎样计算速度?(用距离除以时间)为了便于计算,可以借助计算器,结果保留整数。

e、测量距离时,我们可以使用卷尺。如果尺子刻度不够长,可以怎么办?(分两次测量)提醒大家,测量时要注意将尺子拉直,沿直线测量。

f、由于课堂时间关系,我们将同学们分成两大组。左边这几组进行测量活动1,右边的几组进行测量活动2。在室内,老师已经事先画好了一段5米的距离,做测量活动1的同学可以直接到那个场地测量。做测量活动2的小组,老师已经标好起点位置了。这样的活动你们会做吗?在小组内想想应该怎么做,以及如何分工(学生讨论)。

g、完成测量和记录后,请各小组根据表中的数据,交流一下,正常步伐的速度与慢一些步伐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4)分小组开始测量。

(5)汇报测量结果,得出结论。(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4、知道如何判断缓慢运动的物体。(3分钟)。

(1)引入:(出示图片)指甲在运动吗?你有办法测出它的生长速度吗?

5、总结:今天,我们讨论了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它离不开时间和距离这两个因素。

6、知道物体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3分钟)。

(1)(出示图片)这是一张气象卫星云图,是台风“卡努”运动走向图。(出示资料)。

(3)小结:物体的运动速度除了包括距离和时间这两个重要因素外,还包括物体运动的方向。(板书:方向)。

三、总结提升。(1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吗?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复习教案

我说课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教材》第一册,第九章“力和运动”中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设计理念。

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精神,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实现师生,生生积极互动,使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中接受新知,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一、教材分析:环节一,地位与作用。

地位: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如果我们把所有力学现象看作一座大厦,那么牛顿三大定律则是这个大厦的奠基石,牛顿第二定律又是在牛顿第一定律定义的惯性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在牛顿第一定律基础上。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是三大定律基础的基础,是否领会这一物理规律,不仅影响学生对这一章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整个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的学习。

作用: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又知道力学一些简单知识,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基于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和力学问题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节、本章的重点。环节一:学习状况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实验结果,部分外推假设、部分定义所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就其定义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但初二学生由于接触物理时间比较短,学生平均年龄比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因此在接受牛顿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形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这一概念的建立使其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理性认识则是本节的难点。

环节二、目标、重点、难点确定: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教材和大纲。

本节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理解,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确定本节教学目标、难点:了解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方法。

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德育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在大量经验事实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概括,推理总结出的一条规律。

(2)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了解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的方法。

牛顿第一定律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

3、情感目标:注意师生间沟通,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知识目标上针对本节特点对学生提出,了解、理解、知道三个层次,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清脉络,把握重点部分。以往教学实践中证明,物理规律是物理基础知识部分比较难学的部分,学生往往只注意背定义、记公式、做习题而忽视了对物理概念及规律的理解,以至于丰富的物理含义被形形色色的数学符号所淹没。面对这一现象在这一节教学中突破重点上我主要采取了如下方法。

(1)首先在引题上创设情境,以毛主席诗词“坐地是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为开端,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复习运动现象,故而知新,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便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中,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2)通过物理实验进行启发诱导/。

a:做课本中小车演示实验,让学生对此实验进行认真、仔细观察以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

每次实验前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使学生找出实验中哪些条件不变,变化的是什么条件,不变:同一小车、同一斜面、让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上滑下,变化: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再针对实验结果,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渗透比较,分析综合等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引导起变化的原因,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动脑筋思考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

b:其次通过上面的演示实验,简单介绍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得出的结论。突出他的理想化实验和推理方法,理想化实验虽然不能实现,但都有可靠的事实基础,因而推理是合理的。c:在此基础指出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总结出一条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一条真理,牛顿第一定律。

一、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错误)。

二、运动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正确)。

牛顿第一定律虽已建立,但学生对其建立过程仍比较生蔬,常不能予以接受因此造成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理解不深入,不透彻,形成难点针对此现象采取了,实验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使直观实验与抽象受力分析相结合的起来,这样做到了使其难点先简后繁,先定性,后定量;先具体后抽象;先特殊后一般的解决方法,使其难点被逐步得以解决,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这样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和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方法。

二程序安排。

本节课在程序安排上针对学生特点主要采取了如下程安排:

1、引题,创新情境,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形成新旧知识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2、重视物理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猜想,推导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3、重视各种变成恰当的应用,对其定律中学生不易接受的地方和关键词语进行解释,使牛顿第一定律得以巩固,理解定义、特定的含义。

4、在此引导说明,对其进行加深,从而形成深刻印象,通过不同层次联系,加强基础与习题的配备,能够及时反馈学生认知情况,从而调整教学加经改进,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5、归纳总结。由学生回忆本节学到了什么为主线,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更加清晰,明确、系统,从知识结构上把握新内容,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经过这一回顾,让学生会用科学方法去研究问题,从而进一步发展了思维能力设计。

6、定量作用: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进一步提高,学习困难的同学加深对本节特点及基础知识理解认识,为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行如下设计。

(1)明确目标,激发动机(在复习运动和力基础上)。

(2)新旧联系,指引注意。

(3)创设情境,提供感性材料(实物、小车实验)。

(4)讨论分析形成结论。如果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那么物体运动情况又会怎样呢?让学生思考,讲座得出结论,从而养成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

(5)反馈强化,通过对定律本身说明及习题配备,使定律得以巩固和深化。确定教学目标。

导入课题。

提供感性材料。

分析推理。

形成定律。

反馈强化。

巩固应用。

小结综合。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复习教案

难点: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

例:杯子对桌面有压强,杯子里的水对杯底和杯壁是否有压强?

演示实验:

图10-9(a)玻璃管底部橡皮膜鼓起,

图10-9(b)手指会受到力的作用。

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思考:液体内部有压强吗?

例:学生举例:(1)人在水里,感觉胸闷。

(2)图10-9(c)。

(3)。

液体内部压强的具体证明。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认识压强计的结构。

用手指轻压金属盒的橡皮膜,u形管两侧的液面发生什么变化?

如何来体现压强计是怎样显示压强大小的?

使用说明,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型管两侧的液面相平。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型管两侧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受到的压强越大时,高度差越大。

设计实验:

将金属盒放入水,u型管两侧的液面有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有压强。

(1)将金属盒放入水,使橡皮膜向着中各个方向,观察到u型管两侧的液面都(没有出现、出现)高度差。

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压强。(有、没有)。

(2)增加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观察到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变。(大、小)。

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无关),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减小)。

(3)把金属盒固定在水中某一深度不变,改变橡皮膜的方向,观察到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变、不变)。

说明:在液体内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不等)。

(4)把金属盒放在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观察到u型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相同、不同)。

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无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越小)。

总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在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等)。

(2)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只与、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说课稿。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节课所要讲授的运动的快慢是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既是对运动的描述的深化,又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它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速度的概念是中学物理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时,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运动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并建立起速度的概念及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来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

速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很全面具体的探讨。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教学梯度,注重基础教学,同时,尽量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

课件。

等使教学形象直观。每个知识点都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经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根据上述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进行速度单位间的换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求知欲。

1.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

2.理解和掌握速度的概念。

1.速度单位的换算。

2.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下面我重点讲一下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运动的视频资料。

这样,利用视频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的实例分析入手,来引出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易于学生轻松的融入到课堂气氛中去,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龟兔赛跑。

以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上的气氛,让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并互相讨论,充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分析、比较、讨论中得出结论,使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并能描述所观察现象有什么主要特征,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学生从交流讨论中找到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开始阶段兔子跑得快,是因为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跑的路程长。最后裁判认为乌龟赢得比赛,是因为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路程相同而乌龟花的时间少。

这样,采用边观察、边引导分析,层层设疑,步步深入的方法组织教学,通过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看”、“想”、“说”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物理教育的教学目标。

老师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激疑启思,采用启发式教学,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通过演练得出:可以比较他们在1秒内或1分钟内通过的路程,由此引出什么是单位时间,得出并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这样逐步的建立起速度的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慢慢的体会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根据速度的定义直接得出速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以及它们的符号含义,并能进行单位换算。

在讲解单位换算时,要引导学生根据时间单位和长度单位来逐步的推导出米/秒与千米/小时之间的换算关系,使学生慢慢的领会和理解单位之间是如何换算的,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物理注重的是理解,要学会理解的记忆,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利用多媒体展示例题:。

例题1:琼斯以10秒75的成绩获得女子100米短跑金牌,请运用知识计算出美国田径运动员琼斯百米短跑的速度.

解:v=s/t=100m/10.75s=9.30m/s。

答:美国田径运动员琼斯百米短跑的速度为9.30m/s。

已知:s=220km,v=55km/h。

求:t。

解:根据公式v=s/t得。

t=s/v。

=220km/55km/h。

=4h。

答:这辆汽车4小时后可以到达海口。

解:

利用公式v=s/t计算出刘翔的速度为。

v1=s/t=110m/12.88s=8.54m/s。

摩托车的速度为。

v2=30km/h=30/3.6m/s=8.3m/s。

所以,刘翔的速度比摩托车的大。

第一道题是公式v=s/t的直接应用,这道题比较简单易懂,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顺利的做出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二道题是根据五指山市本地的实际情况编写的,目的是懂得公式如何变形,学会变形公式的应用,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第三道题涉及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难度稍大一点,目的是让学生领会速度的物理意义。

通过这三道习题的讲解,让学生养成先分析题意,再规范解题的良好习惯。

匀速直线运动的引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想想议议的内容,使学生知道频闪摄影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两幅图中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不同,通过比较分析来引出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同时指出,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几乎见不到,因为它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我们有时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简化物理问题,会近似的把一些运动看做是匀速直线运动。

老师简单介绍变速运动、平均速度,使学生注意区分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

课堂小练习:

1、单位换算:

(1)21.6km/h=____m/s。

(2)5m/s=____km/h。

2、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1min通过了1800m的路程,汽车的速度是()。

a.1800m/sb.108m/sc.90m/sd.30m/s。

最后,再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把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养成先学习后总结的良好习惯,并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法:启发式教学、观察比较法、多媒体演示。

为了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就应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就决定了物理概念的教学,要重视直观性,即以直观为基础来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本节课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观察比较来理解速度的概念,以及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二是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觉认识,再结合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比较、分析、概括形成概念。

学法:观察实验讨论、对比归纳、练习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分析点拨和帮助下学生进行观察实验为主,老师的提问分析为辅进行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循序渐进的归纳出速度的概念。

首先,多媒体课件能较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行观察,分析现象。更能方便的进行对比、归纳,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练。通过练习,来学会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以及速度单位的换算。再次,通过动手做实验,来加深对速度的物理意义的领会。

为了体现我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容易理解,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2.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计算公式:

v=s/t。

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

换算关系:1m/s=3.6km/h。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公式:v=s/t。

1.1m/s=_____km/h。

72m/s=_____km/h。

10m/s=_____km/h。

15km/h=_____m/s。

3.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了2h,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km.

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人对着相距425米的高山喊一声,听到回声经过的时间是()。

a.1.25sb.0.625sc.0.8sd.2.5s。

八、效果评价:

通过这节课师生的共同学习和探讨,同学们基本能够掌握速度公式及其变形,能够运用速度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同学们也学会了从生活中发现物理问题,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类问题,使物理知识有效的运用到生活中去。

八年级物理《运动快慢》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物理《运动快慢》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教材的地位、作用、分析。

本节课所要讲授的运动的快慢是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既是对运动的描述的深化,又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它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速度的概念是中学物理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时,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运动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并建立起速度的概念及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来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

2、学情分析。

速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很全面具体的探讨。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教学梯度,注重基础教学,同时,尽量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等使教学形象直观。每个知识点都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经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根据上述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进行速度单位间的换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求知欲。

重点:

1、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

2、理解和掌握速度的概念。

难点:

1、速度单位的换算。

2、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下面我重点讲一下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运动的视频资料。

这样,利用视频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的实例分析入手,来引出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易于学生轻松的融入到课堂气氛中去,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故事激趣,观察比较,形成概念。

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龟兔赛跑。

以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上的气氛,让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并互相讨论,充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分析、比较、讨论中得出结论,使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并能描述所观察现象有什么主要特征,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学生从交流讨论中找到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开始阶段兔子跑得快,是因为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跑的路程长。最后裁判认为乌龟赢得比赛,是因为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路程相同而乌龟花的时间少。

这样,采用边观察、边引导分析,层层设疑,步步深入的方法组织教学,通过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看”、“想”、“说”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物理教育的教学目标。

老师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激疑启思,采用启发式教学,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通过演练得出:可以比较他们在1秒内或1分钟内通过的'路程,由此引出什么是单位时间,得出并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这样逐步的建立起速度的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慢慢的体会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根据速度的定义直接得出速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以及它们的符号含义,并能进行单位换算。

在讲解单位换算时,要引导学生根据时间单位和长度单位来逐步的推导出米/秒与千米/小时之间的换算关系,使学生慢慢的领会和理解单位之间是如何换算的,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物理注重的是理解,要学会理解的记忆,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3、应用新知,加强巩固,体验成功。

利用多媒体展示例题:

解:v=s/t=100m/10、75s=9、30m/s。

答:美国田径运动员琼斯百米短跑的速度为9、30m/s。

已知:s=220km,v=55km/h。

求:t。

解:根据公式v=s/t得。

t=s/v。

=220km/55km/h。

=4h。

答:这辆汽车4小时后可以到达海口。

解:

利用公式v=s/t计算出刘翔的速度为。

v1=s/t=110m/12、88s=8、54m/s。

摩托车的速度为。

v2=30km/h=30/3、6m/s=8、3m/s。

所以,刘翔的速度比摩托车的大。

第一道题是公式v=s/t的直接应用,这道题比较简单易懂,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顺利的做出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二道题是根据五指山市本地的实际情况编写的,目的是懂得公式如何变形,学会变形公式的应用,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第三道题涉及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难度稍大一点,目的是让学生领会速度的物理意义。

通过这三道习题的讲解,让学生养成先分析题意,再规范解题的良好习惯。

匀速直线运动的引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想想议议的内容,使学生知道频闪摄影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两幅图中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不同,通过比较分析来引出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同时指出,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几乎见不到,因为它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我们有时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简化物理问题,会近似的把一些运动看做是匀速直线运动。

老师简单介绍变速运动、平均速度,使学生注意区分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

八年级物理教案运动的快慢

3、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的电压.。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想象、类比、推理能力,搜集信息能力.

情感目标。

1、体会类比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2、培养学生学科知识联系实际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灯泡发光、电动机砖动”现象提出问题:灯泡发光、电动机转动,都需要电流,那么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引起学生思考.

学生在思考后得不出结论的情况下,需要教师的讲解点拨.电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教材用水流类比电流、阀门类比开关、涡轮类比电灯、抽水机类比电源、水位差类比电压.让学生体会用“水位差是形成水流的原因”类比“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用“抽水机是形成水位差的原因”类比“电源是形成电源的原因”;用“流动的水冲动水轮机转动”类比“流动的电荷使灯泡发光”.

在学生初步知道电源、电压、电流的作用后,介绍了电压有高低、电压的单位;介绍了生产、生活中的用电器的电压值,是学生感觉到“电压”就在我们身边.

电压概念的初步建立过程充分体现了“类比的科学方法”,把难懂的概念用通俗的方法说明使学生容易理解.

教法建议。

演示一个显示电路通电的实验(小灯泡发光),启发指出电路中有电流提问电流是怎样产生的'?若学生回答是因为电路中接有电源,则可进一步提问:有电源为什么就会有电流呢?学生的回答一般是不完全的,在指出它们的正确方面以后,就此引入新课.

1.用类比法讲解电流形成电流原因。

对初中学生可以采用类比方法,说明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首先作好课本图6-1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a、b两杯水面高度不同是形成水流冲动涡轮转动的原因,当水面相平后,水就停止了流动.要让水持续流动,就需要用抽水机把b杯中的水抽到a杯,使两杯水面再次形成液面差.接下来演示课本图6-2实验并用挂图与图6-1进行类比说明:

由以上类比,启发学生归纳出:水的流动是因为有水压,电荷作定向移动是因为有电压.因此可知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使提供电压的装置.

注意:讲授电压时,还需着重指明是那段电路两段的电压.常说的“电路上的电压”,指的是“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电压的高低和单位。

先从水压有大小引出电压也应有大小(高低),在做下面的实验:

(1)用1节、2节、3节干电池分别给同一个小灯泡通电(选用额定电压为3.8v的灯泡),小灯泡的亮度不一样.

(2)用手摇发电机给一个小灯泡通电,改变手摇的快慢,小灯泡的亮度不同.从小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不同电源产生的电压不同.

(3)介绍电压的单位:伏特(v).一接干电池电压1.5v,家庭电路电压220v.比伏大的单位有千伏(kv),高压输电线间的电压达几千伏甚至到几万伏.比伏小的单位友毫伏(mv)。

物理八年级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及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2)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知道摩擦力的利弊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有关摩擦现象。(2)经历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3)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4)学习设计表格、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摩擦力的概念及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工具。

木板、物理小车、棉布、手巾、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时,无论道路多么光滑,总会慢慢停下,为什么?(受地面摩擦力)讨论认识: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接触面间就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二.新课教学。

(一)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二)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接触、不光滑、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提问: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日常生活中知道:推箱子,箱子越重,用的推力越大。地面越粗糙,用的推力越大,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1)接触面所受的压力。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接触面面积的大小……可用下面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方法:控制变量法。原理:二力平衡条件:f=f(转换法)。

表格设计:

(三)图甲和图乙实验表明: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有关,并且,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图甲和图丙实验表明: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四)摩擦的利与弊:

利的方面:例如,鞋(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

弊的方面:例如,机器部件间的摩擦。

(五)增大摩擦的方法:

1.增大压力。

2.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六)、减小摩擦的方法:

1.减小压力。

2.加润滑油。

3.安装滚动轴承(滚代替动)。

4.压缩空气或电磁场使接触面分离(气垫船、磁悬浮列车)。

八年级物理教案

第八章第一节什么是力(1课时)。

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概念。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演示。

弹簧、钢锯条、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铁块。

学生。

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但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

人推车需要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力;马拉车需要用力。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伴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但在在大量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仍然有力存在,因为产生了和肌肉紧张相同的效果。大家看,用吸铁石吸引这些大头针,尽管没有肌肉紧张,不是也有力存在吗?(演示)。

请大家举出有力存在的实例。

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

教师: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吸引、拉、举等等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组物体是施力的,另一组物体是受力的。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现在请大家指出下列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汽车对拖车的拉力;推土机对土的推力;起重机向上吊起集装箱的力。

教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力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两点。这里所说的作用指的就是力。当有力出现时,应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尤其是注意认清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演示实验:吸铁石吸引大头针。

2.演示实验:铁块吸引小磁针的一个极。

四、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

教师:弹簧受到拉力时变长了。

(2)实验:手用力使锯条变弯曲。

教师: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教师: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由于汽车受到阻力,速度逐渐变小,最终停下来。可见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

五.小结,练习(略)。

八年级物理教案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

(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二)教学重点: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密度与物质鉴别。

(三)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教具。

4千克的铅球、水桶、体重计、纸风车、酒精灯、细线、圆底烧瓶、水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已知铁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铅的密度为11.3×103千克/米3,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引入新课。

1.密度与物质鉴别。

讨论的问题如下: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作答:先分别测量出铅球的质量和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它的密度,判断它是否是铅组成的。

又提问:如何利用家里能找到的器材,测出测量出铅球的质量和体积呢?

用体重计测出铅球的质量,可以用水桶做排水器材测出铅球排开水的质量,即可算出铅球的体积。

实验:

计算: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变的,如一瓶水用去一半,剩下一半水的质量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不变。

问题: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变吗?如果某物体的质量不变,而它的体积改变了呢?

实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介绍实验装置:圆底烧瓶上用带有注有一小段红墨水的玻璃管的橡皮塞密闭空气。先后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

现象:烧瓶放在热水中时,里面的红墨水向外移动,说明瓶内气体受热体积膨胀了。

而放在冷水中时,里面的红墨水向里移动,说明瓶内气体遇冷体积收缩了。

同学们回家可做类似实验:两个吹胀的气球分别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观察现象。

上面的实验说明最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

2.密度与温度。

自然现象中风的形成也是因为密度与温度有关形成的。

做风形成的实验:教材p22。

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思考:教材p24。

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暖气周围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空气密度大,下沉到暖气周围,又受热上升,利用这种冷热空气的对流,可以使整个屋子暖和起来。

人们很早就利用风力了,例如:利用风力来取水,灌溉、磨面,推动帆船、滑翔机等,近代大规模应用风力,主要在发电上。

温度可以改变物质的密度。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设问:难道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300多年前,人类就已知道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这一现象。在冰湖中作的测试表明,表面冻结的湖里,冰面以下的水体中密度从上至下递增(这是当然的事了,重在下,轻在上),温度也是由上至下递增,从表层水体的0℃至底层水体的4℃。正是因为这个特性,湖里的鱼类能够在严寒的冬天躲在底层水体中,不至于被冻成冰块。

水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在4℃以上是热胀冷缩。

水的反膨胀现象,给人们带来了好处,江河湖面的水结冰时,因为冰的体积膨胀,密度比水小,总是浮在水面上;而水到了4℃,密度最大,总是沉在下面。这样,冰块就成了一层天然的防寒屏障,使江河湖海不至于一冻到底,使大量的水下生物得以生存。

水的反常膨胀,给人类生活也带来不方便。北方的冬天,放在户外的自来水管将冻裂。所以对自来水管的保护显得尤其重要。

观看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其它应用的影片。

八年级物理教案

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的两种现象,与前面已讲的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四种现象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知识体系。尽管升华和凝华在我们南方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小学自然课本中也没有讲过;且气体不易看见,而难于直接观察到。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四种现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可用探究冰的熔化过程、水的汽化过程的方法来探究碘的升华过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何探究碘的升华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尝试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是本节的重点。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2).通过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欣赏色彩美的能力。

重点:认识升华、凝华现象,系统整理本章知识

难点:分析升华、凝华现象

实验探究法、分析讨论法。

实验探究法

教师:试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碘、樟脑丸、挂图、烧杯、热水、新、旧白炽电灯各一只、多媒体。

复习总结,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学习了有关自然界中物质状态及其变化的情况。下面来做一个简单的回忆和归纳。

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有哪些?

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变化过程分别叫什么?是吸热还是放热?

3、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熔化?哪些现象属于凝固?

4、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过程分别叫什么?是吸热还是放热?

5、汽化的两种方式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6、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转变呢?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分析以下自然现象:

1、北方冰冻的衣服在寒冬也会干

2、霜的形成

分析说明:固态与气态之间能转变。

新课教学

升华和凝华

演示碘的升华和凝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观察。

现象:

1、缓缓加热,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是直接变成了紫色的碘蒸气;

2、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冷却,碘蒸气没有液化,直接变成固态的碘。

由此总结出升华和凝华概念。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强调“直接变成”。

练: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早春的雨b、初夏的雾c、深秋的露d、冬初的霜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分析碘的升凝华实验

1、缓缓加热,碘才发生显著的升华现象。这说明物质升华要吸热。

2、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碘蒸气稍稍冷却,碘才凝华。这说明凝华要放热。

结论:物质升华时吸热,凝华时放热。

强调:吸热、放热既是现象,又是条件。

练:解释下列现象

1、霜的形成;

2、放在衣橱中的卫生球越来越小;

3、天气寒冷时,教室玻璃内表面出现的“窗花”;

4、用久了的灯泡壁会变黑;

5、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参见课本);

6、冬天,始终冰冻的湿衣服也会干。

课堂小结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时要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时要放热。

2、用物态变化三角形总结各种物态变化

巩固练习(利用多媒体展示)

(1)、灯泡中的钨丝用久了会变细,这是由于钨丝在高温下会产生_____现象,玻璃泡发黑则是由于钨蒸气遇冷时______的结果。

(2)、北方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房屋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现在窗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b.出现在窗内侧,由水凝华而成

c.出现在窗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d.出现在窗外侧,由水凝华而成

(3)、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可以灭火,其主要原因是它遇热____时要_______大量的热,使可燃物周围的温度降低,不能达到着火点,同时密度较大的二氧化碳又隔绝了空气,使可燃物不易燃烧。

5、布置作业

(1)阅读p43生活

八年级物理教案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城市内种树,修隔音墙等.

(3)在人耳处减弱.如戴上防噪声耳塞,用双手捂住耳孔等.

5.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

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为20hz---0hz。

6.超声波。

(1)定义: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2)性质: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传播距离远.

(3)用途:超声波的声呐测距、超声成像、超声测速(多普勒效应)、超声清洗、超声焊接及超声碎石.

7.次声波。

(1)定义: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用途:可用来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8.课堂练习:。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声源做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以及人们在某些场合___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人们把_____________称作“隐形杀手”,这是因为它影响人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外,还会损害人的______________,使人产生头痛,____________力哀退等神经哀弱症状,噪声还是诱发__________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3)现代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城市_______________的主要项目之一。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针对不同环境的__________。

(4)对噪声污染的治理,主要是消除或减弱噪声,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分别是控制___________,阻断_________,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

(5)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会致人伤害b在家里,几位同学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不是噪声。

c与环境需要不相符合的声音都是噪声d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

(6)下列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a音乐会里的钢琴声b节目的焰火鞭炮声。

c指甲在钢板上划过的声音d郊游时,树林里的鸟鸣声。

(7)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装在城市高架道路两侧的透明板墙。

c在人耳处戴上助听器d在声音传播途中植树造林。

(8)声音频率__________________的声波叫超声波,低于____________的声音叫次声波。

(9)利用声呐测距时,需要知道__________________,需测出______________,从而测算出该物体所处的位置。

四.布置作业。

一份练习。

八年级物理教案

1、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2、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1)会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2)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使用前要先调零。

(3)会正确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和使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材首先通过项羽与文弱书生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引出“我们就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本节主要讲述力的单位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教材首先通过文字和插图说明力是有大小的,因此需要进行测量,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测量力的大小。对于力的单位,课本中只讲了牛顿,因为这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也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由于初中无法讲解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课本中只是给出了单位的名称、符号,并通过例子使学生认识1n的力有多大。

教材简单介绍了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并通过几个插图说明弹簧秤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教材重点讲解了学生实验——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有关“弹簧测力计”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把弹簧测力计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弹簧测力计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钢制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对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可作简单的说明: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加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即力增大几倍,伸长也增大几倍。讲刻度时应该明确单位、零刻度线、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数以及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要强调测量时不得超过量程。教师可带领学生读出几个演示的数据。

最后向学生简单介绍其他的测力计,指出弹簧测力计只是测力计的一种。

有关“力的单位”教学建议。

教师可向学生直接说明国际上力的通用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要学生记住。并通过举例使学生对1n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除了课本中的例子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学生常见的例子,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对手的压力大约是1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还可以让学生拿起两个鸡蛋,感受一下1n的力有多大。至于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就不必讲了。

有关课堂实验的教学建议。

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再按实验步骤去做。2、3、4、5步都是为了让学生多使用几次弹簧测力计。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读数,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在做第3、第4步时,要向学生说明匀速的要求。对于程度好的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可让他们思考为什么第3、第4步两次拉力大小不同,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把测出的自己头发拉断时的力跟课本中给出的各年龄组的头发的数据比较,以提高兴趣。

本节后面的“想想议议”问题,可在学生开始实验前讨论,来回拉动几次挂钩,可以避免弹簧破壳子卡住。如果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不指在零位置,应进行校正。对程度好的学生可以提出:除调零外,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提示:可以作零点误差的调整。)。

有关新课引入的教学建议。

测量是由力有大小引入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不难懂得力有大小。教师可以准备一个拉力器,请男女学生各一名分别拉,大家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弹簧伸长程度是不同的,引出力有大小的区别。为了准确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进行力的测量。并指出在物理学中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组织学生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会正确读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弹簧秤、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拉力器。

测量是由力的大小引入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不难懂得力有大小。为了直观,可以准备一个拉力器,请男女学生各一名分别拉,大家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由为什么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引出力有大小的区别。为了准确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进行力的测量。并指出在物理学中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主要是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1、力的单位。

教师可直接向学生说明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要学生记住。教师可以准备两个普通鸡蛋,使学生对1n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除了课本中的例子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学生常见的例子,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对手的压力大约是1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至于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就不必讲了。

2、弹簧测力计。

有了力的单位还不够,要测量力的大小还需要有测量工具。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1)弹簧秤的原理。

教师可准备一个弹簧,找学生用不同的力去拉弹簧。

教师讲解:我们知道,弹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弹簧秤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弹簧秤的构造。

教师可把弹簧测力计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弹簧测力计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钢制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讲刻度时应该明确单位、零刻度线、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数以及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要强调测量时不得超过量程。教师可带领学生读出几个演示的数据。

(3)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秤。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实验部分,然后按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实验中教师巡回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弹簧秤的量程:

最小分度:

水平拉木块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块的力:

拉断头发的力:

教师在总结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同一个木块在空中静止和匀速直线上升时,拉力大小相等。拉着木块在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所需要的力远比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的拉力小得多。正因为这个道理,很多沉的东西我们搬不动,但是可把它推动。人的头发的强度随人的年龄大小而变,成年人的头发强度大,小孩和老人的头发强度小。

最后向学生简单介绍其他的测力计,指出弹簧测力计只是测力计的一种。

可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科学家胡克和牛顿的生平,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探究活动。

测力计的发展。

【课题】测力计的发展。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

利用网络查找相关信息;调查市场上测量力的工具和其使用情况。总结测力计的发展概况。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体验力的大小。

【课题】体验力不同大小的感觉。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

用测力计等工具体验不同力的大小的感觉;调查市场上测量力的工具和其使用情况。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八年级物理教案

知识与技能:知道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能说明有关问题并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会用不同的方法判断做功的快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调查了解常用机械的铭牌,了解机械功率。教学重、难点:

1、功率的概念及单位。

2、功率的计算。

比较法、观察法、讨论法。

ppt课件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2、怎样计算功?功的国际单位是什么?

无论是人做功,还是利用机械做功,都有做功快慢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物体做功的快慢。

1、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将12块砖搬到二楼,每块砖重为10n,楼高为3m,在6min的时间里,甲搬12块砖,乙搬6块砖。

分析可得:在相同的时间里,比较物体做功的多少,做功多则做功快。

如果同样搬12块砖,甲用了6 min、乙用了12min

分析可得: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短则做功快。

通过总结归纳得出:

(1)在相同的时间里,比较做功的多少。

(2)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若做功和时间都不相同,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呢?

2、功率与测算功率的方法

为了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了功率这个物理量,功率如何定义?

这样就引导学生提出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也符合学生的思维,这为后面推翻这种理论打下了基础,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接着教师展示“关闭了发动机的火车,虽然继续运行,但是最后也将停下来。火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呢?”的火车动态图片得出“假如没有摩擦力的作用那火车的运动状态又会有什么变化呢?”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让学生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表示怀疑。培养其质疑能力。同时指出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一提出,另一位科学家针锋相对的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来维持。他就是伽利略.为了验证他观点的正确性,并用接着以flash的形式演示,伽利略理想实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两个似乎都正确的矛盾观点。

2、穿越时空,感受物理发展的历程

因为质疑是一切探索的开始。所以我用画面假想了一场伽俐略挑战亚里斯多德的辩论赛,并展示出正、反两大观点,让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来担当评判主席,并播放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实验录像,通过所设计的几个问题:“我们能使玻璃罩内达到绝对真空吗?我们又是怎样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的?该实验的实验理念是什么?”让学生得出验证伽利略理论正确性实验的设计理念,“从有摩擦力的实际实验”到“无摩擦力的理想实验”

引导学生完成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再设计斜面小车实验,为接下来的自主探究做好铺垫。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3、合作探究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根据刚才的引导,猜想,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大胆放手让学生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恰恰是因为有摩擦力,小车的不能继续运动,也就是运动无法维持,从而理解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知识重点,为了突破了科学想象和科学推理的难点。我设计了几组动画和这样的问题:小车在表面光滑的木板上为什么比表面粗糙的木板上运动得远;让学生观看flash演示,总结:水平面越来越光滑,摩擦力越来越小,圆柱体运动的越来越远。让学生推理得出:在一块绝对光滑没有摩擦力的表面上,小车将以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并用气垫导轨录像让学生感受物体在摩擦力极小的情况下的运动状态,从而验证学生推理的正确性,这样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想象和推理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4、理性感知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分析伽利略和笛卡尔等人观点的局限性,分析得出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力和运动关系的第一条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教师强调内容中的重要知识要点,让学生正确认识到科学是严密的,来不得半点马虎,更突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是本节最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客观地认识了世界。

5、感受身边的惯性现象,联系实际,画龙点睛。

在讲授惯性知识点时,我先以开车撞墙的趣图,冰上运动的力与美的展示,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勾起了他们急于探索的渴望心理。接着我又设计了简易又有趣的两组惯性实验:惯性鸡蛋实验及惯性小车实验,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物理,通过几个问题的设计得出了惯性的定义,并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也具有惯性的录像的播放,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这一教学难点。

6、强化惯性利弊的对比,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最后组织学生观看惯性的利用与防止动画、录像,讨论:生产生活中哪些是惯性带来的方便,哪些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教师提示: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完成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过程。让学生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并会应用知识指导实际的生产生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画龙点睛效果。

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惯性实验的成败与实验者操作的速度有关,以及讲到汽车要限速,以免惯性带来危害时,容易让学生误认为惯性与速度有关。当教学中如果有学生提及惯性大小,或问到惯性与什么有关时,教师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举例说明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因为及时解惑是教师的职责。

八年级物理教案

1、知识目标:

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力的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质疑精神,提高科学素质。

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列举大量事例,精心设计实验,使学生对难点问题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力”字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主要研究自然、生活、生产中的力的现象。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力的知识。

二、力是什么?

1、请学生列举自然、生活、生产中有关力的事例。

我们日常生活中做什么事的时候需要用力?

其它物体之间是否也产生力的作用呢?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也存在力的作用呢?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2、分析上述事例,得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二、在上述事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1、教师演示力的作用效果

2、学生上台演示力的作用效果

3、学生谈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

归纳: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演示实验:磁铁吸引铁块,铁块吸引磁铁。

2、请两名学生上台演示实验:拉弹簧

3、请同学们用手拍桌子。

4、请同学们谈日常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的.例子。船离岸时竹篙点岸;手拉橡皮筋;

归纳: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初步学习了有关力的知识,知道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知道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八年级物理教案

1、了解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

2、通过实验,探究并验证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

与弹力有关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见到,弹簧伸长与外力的关系又是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是进一步学习重力、浮力、简单机械等知识的必备技能。对弹力的概念只要求了解它是怎样产生的,不必分析它的.三要素,重点放在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让学生边探索边思考边试着应用,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遇到新器材,需要探索其使用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力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对弹力的感性认识较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弹簧随处可见,弹力的应用也很多,因此能很自然地通过实验或实例引入弹力的教学。

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挖掘,体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成生动形象的认知对象,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测量力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探究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引导得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从而自己制作弹簧测力计。

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说明书、观察构造、练习使用、交流总结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弹簧、弹簧测力计、橡皮筋、橡皮泥、钢尺、头发等。

八年级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

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难点:

焦点、焦距的定义。

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教学器材:

激光源、各种透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完成光路图:

空气 玻璃

水 空气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我们经常用到一些玻璃器件。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用?

进行新课:

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图3.1-1示)

2、透镜的做法:

主光轴:连接圆心的直线

光心:透镜的中心 光心在主光轴上。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

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几个?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单位是什么?

5、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6、两种透镜上能画三条特殊的光线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透镜。

教学后记:对光心、主光轴的知识进行补充。会聚、发散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