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技能培训体系论文(热门17篇)

小编:飞雪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的思维和逻辑能力,让我们的文章更有说服力和表达力。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写作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论文

1.2.1农业监管不及时。

我国现阶段很少有农产品质量标准的检测,虽然政策管理条例都存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都在延缓实行甚至不施行,造成了一些卫生安全不达标的农产品流入了市场。而且对于此方面的相关条例不够完善,甚至空白缺失,比如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控制,以及农产品的等级分类标准的有关条例。国家的农业大多都是由农民支撑,并不是标准的集体化生产,所以造成的生产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没有统一的生产模式,就无法生产出相同的农产品,依旧很难规模化集体化,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1.2.2检测体系不完善。

如上所说,产品种植不统一,差别各异,给检测带来很多麻烦。而且对于大多数的检测机构,都是免费进行检测,公益性的机构。而且支撑整个机构只是国家财政的拨款,根本没有什么企业可以进行资金的支持,所以导致了检测设备,实验室设施,技术指导的相对的落后,以至于无法更好地进行产品检测。

1.2.3检测人员匮乏。

产品的检测是一项专业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不过目前可以进行上岗的专业人才较少,专业素质和个人素质都有待提高,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检测体系的不完善和落后。

信息安全技能培训体系论文

根据当前电力系统的发展状况分析,电力系统逐渐向着一体化设计方向发展。而在实现信息共享一体化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就需要积极构建安全防护系统。

一、电力系统一体化概述。

(一)系统特点分析。

电力系统一体化具体指的就是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自动化总称,主要有变电站、电能量剂量与电网调度以及配电网等等。而电力系统一体化所具备的特点十分明显,其可靠性与及时性突出,与此同时,系统本身的完整性与一致性优势也相对显著。

(二)有关电力系统一体化信息安全的阐释。

在电力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保证系统信息安全十分关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综合考量电力工业具体特点,在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有效地规避系统被入侵,对系统状况进行全面检测。一旦出现系统安全事件,应当在短时间内采取应对措施,而系统遭受破坏的情况下可以及时恢复。对于电力系统一体化自动化系统信息安全,则是要全面保护系统信息。针对没有授权系统计算机资源是不允许访问亦或是篡改的,同时要拒绝相应的服务攻击。除此之外,还需要避免系统受到病毒或者的入侵,尽可能防止操作不正确对系统带来的威胁。而电力系统一体化信息安全所具备的特点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信息安全的保密性较强,因而系统内部信息的泄露风险得以降低;其次,完整性明显。电力系统一体化的完整性特点可以有效地规避对系统内部软件以及数据等内容进行非法地删除以及破坏等;最后,信息有效性突出。落实电力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能够确保信息和系统资源更加有效。

(三)安全技术在电力系统一体化设计中的运用。

第一,防火墙技术。众所周知,防火墙属于网络安全构建,主要在企业网络以及不安全网络中合理地设置障碍,有效地规避信息资源被非法访问。而防火墙技术的应用能够避免公司网络中的专利信息非法输出。现阶段,所谓的.防火墙系统具体指的都是硬件防火墙,其具体的组成就是防火墙硬件卡与策略服务器软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服务器以及工作站中合理地安装好防火墙的硬件卡,而在服务器中则应当安装策略服务器软件,增强配置并管理网络系统防火墙的效果。通常情况下,防火墙比较适用在独立且和外部网络互联途径有限,服务种类集中的单一性网络当中,能够对局域网进行全面保护。第二,vpn技术。该技术具体指的就是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对公开网络数据传输的能力进行合理运用,并在安全技术的作用下,实时提供保密数据通信,是一种安全通道,具有明显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概括来讲,vpn传输信息的主要媒介就是对可靠性不强的公用互联网予以合理运用,并在附加安全隧道与访问控制以及用户认证等多种技术的作用下,具备相似于专用网络的安全性能,为传输重要信息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在电力系统中融入vpn技术,能够使电力网络生产投入不断降低,同样也可以从网络升级与维护工作中脱离出来。对于vpn技术的长期运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力网络可拓展性能,与此同时,还能够对电力系统内部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调整,确保关系的协调。在这种情况下,各个部门能够针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在网络大力支持之下,节省协调办公相关费用。对于vpn技术而言,隧道技术的作用不容小觑,这是在网络层协议基础上的规范,在两点间亦或是两端间的数据传输隧道构建与拆除中比较常用。而实现vpn的重要前提就是网络设备与固化在网络设备当中的控制软件。当前,vpn交换机是交换式vpn的重要设备,对隧道交换使用能够把访问引导至隧道的终端,以保证不同网络用户都可以进入到各种网段当中。第三,ids技术。ids也被称为入侵检测系统,通常被应用在可能对系统保密性以及完整性造成损害的行为检测当中,属于网络技术当中的一种,同样也是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领域。而ids技术在实时检测的基础上,可以对攻击模式、系统漏洞以及不完善版本与系统配置等模式予以全面检查,进而对相关活动的安全性进行有效监控。该系统的具体组成就是数据管理服务器以及网络探测代理。其中,网络探测代理主要是专门主机当中运行,能够对网络流过数据包进行监视,同时在发现出现攻击行为的情况下可以向数据管理服务器传送信息,并在服务器数据库当中对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充分考虑电力系统当中不同应用特点以及安全等级的具体要求,可以有效分组以实现系统安全性的提升。其中,针对不同系统的安全等级,安全分组主要包括三种。第一种分组,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scada、pas、dms三个部分,具有高实时性,而所对应的生产现场控制区主要是实时控制区。第二种分组,系统的功能主要是tmr,具有准实时性,其实际对应的生产现场控制区主要是非实时控制区。第三种分组,系统的功能主要是dmis部分,而具有非实时性,所对应的生产现场控制区主要是生产管理区。前两种分组之间可以设置硬防火墙的设备,进而规避同电网外部公共通信链路以及内部公共信息通道链路的连接。对mis系统的以太网出口进行考虑,则应当在第三种分组和前两种分组间有效设置物理隔离设备。与此同时,第三种分组当中的dmis一定不能够和电网外部公共通信链路以及内部公共信息通道链路实现连接。基于此,前两种分组确定为电力系统一体化的内部网络,而第三种分组为外部网络。

首先,应详细地指出计算机安全任务以及责任,同样要划分普通用户和管理人员间的权限。其中,系统的维护工作人员要承担维护系统与配置的责任,同时还应当对相关维护数据与图形进行合理编辑。另外,操作工作人员要对scada运行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普通用户只允许查看信息,但是没有操作亦或是控制系统的权利。其次,要想进入系统内的人员,一定要具备和系统配套的注册工具,通过对证书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在交换系统内部数据的基础上,确保操作的安全性。最后,重视系统安全的作用,及时备份系统内容。与此同时,需要在初始设置系统的时候,制定系统出现故障的恢复计划,以备不时之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系统诸多,必须要构建安全防护系统,充分考虑系统特点以合理设置安全等级,确保各自动化系统隔离的安全性,增强系统网络安全效果。

参考文献:

信息安全技能培训体系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生活已经无法与信息网络脱离关系,网络信息的安全性越来越凸显重要性,本文从网络信息安全的脆弱性,网络安全体系建设的原理,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构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逐步消除网络信息安全的隐患。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一、前言。

虽然计算机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我们使用的是一个面对全球完全开放的互联网,所以无论在全局或局部的信息安全领域我们都无法做到毫无漏洞,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是影响整个社会利益的重大问题。一旦网络安全出现问题,信息丢失或不能及时传播,或着被篡改、删除、销毁、盗用,将会带来巨大而不可弥补的损失。

(1)网络层的安全性。为了防止网络上危险信息的入侵,目标网站会分析每个来源,以确定这是否是一个合法的来源。如果不是授权用户,系统会自动拒绝并记录。

(2)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来至病毒和的威胁,现在网络病毒已经成为主流,如何在网络环境中防范越来越复杂的病毒,保护可能被入侵的病毒端口是当务之急。是指以通过互联网非法获取信息为主要目的的网络攻击者。

(3)用户的安全性。指用户访问或使用系统资源的授权。对于权限问题,我们可以使用老办法,用户可以分组,然后分组赋予权限。不同的权限只能访问权限内的资源。然后需要一个id认证来保护用户密码安全。

(4)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应用程序安全性不仅包括用户方面而且还包括数据方面。例如,在公司内部,上级可以访问下级,而下级不允许访问上级,对同一级别的访问也应受到限制。

(5)数据的安全性。主要针对的是信息数据的机密性,在将数据保存过程中,不但需要把数据信息存储在安全机密的空间中,还要加密数据。即使数据被盗,因为有加密程序,也不会导致数据泄露。

(1)网络安全系统的整体性原则。网络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系统整体性原则,应从多方面协调配合,不能单一独立分析。建立一个安全系统须有整体性的构架,需要整体性地去把握和分析现有理论知识和研究现状,还需要以内部网络系统的角度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外,有必要构建全面的网络安全防护计划,才能有效指导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建设。

(2)网络信息安全的动态性原则。网络信息安全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因此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需求的不断变化,外部网络环境的不断变化,网络信息安全也需要动态的发展变化。

(3)网络信息安全的分步实施原则。网络信息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影响范围也在扩大。因此,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构建不是一次性的事情,并且不能一劳永逸地维护其系统。另外在实施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中,还需要不断投入资金、人力和物力,所以体系建设过程中按照逐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开展。

(4)网络信息安全的多重防护原则。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不能仅依靠技术来保护网络安全。相反,应该根据系统网络保护能力的强与弱来构建多层次防护体系,这样即使网络内部的某一层次网络安全防护受到外界攻击,其他保护体系仍然可以发挥防护作用。

(5)网络信息安全的易操作性原则。在网络信息安全保护过程中需要人工干预。因此通过对操作系统的简单化设计达到方便人工操作便易性,来保证准确操作,从而更好地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的安全性。此外,操作应以不干扰的方式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手动操作。

(6)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支撑只是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有效组成要素,要达到目的还需要由对应的安全防护管理措施来确保实施。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的保障下,计算机技术可以如鱼得水地发挥本身优势。通过技术和管理的合作促进可以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抵御外界风险侵犯的能力。

(7)网络信息安全的安全评价与平衡性原则。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构建涉及各级信息安全。因此,在确保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有必要全面考虑安全要求和现有的安全风险。网络安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必要充分协调各种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评估指标。

(1)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指的是由计算机软件程序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信息网和外部信息网之间、专用信息网与公共信息网之间的外界面建立的保护隔离屏障。通过在信息网络边界上设立相应的网络信息监控系统来将内部和外部网络隔离开来,用来阻挡来自外部的网络非法入侵。

(2)vlan技术。vlan技术具有很多优点,第一可以提高网络整体安全性能,通过设置用户身份权限和mac地址控制广播组位置和大小,进而可以网络的安全性;第二,可以更加简单管理网络,通过该技术可以清楚地了解网络的`相关配置信息,不仅可以降低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还可以提升内部网络运行的效率;第三,该技术提供的安全机制可以有效地锁定网络地址,并从网络系统外部阻止未通过网络安全许可认证的用户,有效地保证了网络系统的安全。

(3)入侵检测技术。是指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而设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告警系统中未授权或出现异常现象的技术,可以用于监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对网络信息的传输过程进行有效检测。通过收集外部的相关数据信息,监控网络传输并自动检测和响应可疑的行为,在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截取和响应安全漏洞和内部误用,从而最大程度地为企业网络提供安全防护。

(4)防病毒技术。计算机病毒以网络服务器为传播媒介,种类繁多,性能各异,是威胁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来源,会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很大的破坏。防病毒技术应包括3个步骤:第一是病毒预防,利用防病毒软件对计算机内部或网络病毒进行判定,防止其在计算机内部进行破坏和传播威胁系统安全;第二是病毒检测,根据病毒表现出来字段、特征、传染方式进行检测,从而确定是否感染上病毒;第三是病毒查杀,利用防病毒软件的病毒清除程序,对病毒进行查杀,并恢复被病毒破坏的文件。

(5)vlan技术。vlan是虚拟局域网的英文缩写,可以根据不受网络用户的物理位置限制而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网络分段,划分多个具有逻辑性的子网而实现虚拟局域网内部信息交换,使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更加的方便灵活。

(6)信息加密技术。为了保证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加密技术已成为保证信息安全重要手段之一。加密技术不断适应各种形式的开发需求,根据自己设置的不同口令密码来选择不同的加密方案。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7)系统备份和恢复技术。无论计算机网络系统多么尽善尽美,都难免会出现一些漏洞或其他威胁。所以我们要以防万一做好计算机数据的备份工作。通过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来处理被不法程序损坏的文件,避免永久性的丢失文件信息给用户带来的严重影响。

参考文献。

[1]胡家铭.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分析及应对方案[d].长春:吉林大学,2014.

[2]衷奇.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应对策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

[3]李合国.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5):30.

信息安全技能培训体系论文

论文在简要分析当前信息安全技能培训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从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四方面入手,探讨了我国信息安全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路径,以期为我国信息安全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1引言。

新时期,结合信息安全技能培训现状,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明确技能培训目标,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改进人才考核方式,加强质量保障建设,有利于提高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提高信息安全人才队伍整体质量和水平,对保障国家信息安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信息安全技能培训体系论文

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对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它不仅是企业正常运营与发展的根本前提,而且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先决条件。但就现状来讲,我国信息安全人才技能培训还存在着认识度不高和人才短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信息安全的现代化建设步伐。

信息化时代。企业的业务和管理已经离不开互联网,这也决定了信息安全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据调查,有九成以上的企业完全或高度以来互联网开展业务,企业安全问题十分常见,大到企业商业机密,小到个人隐私信息。

但即便如此,大部分企业决策者依然没有充分意识到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要性,错误地认为一个杀毒软件、一道防火墙、一个it部门,就可以完全解除这种风险存在。可以说,信息化时代企业的“生产”安全指标通常是个未知数。

此外,信息安全人才短缺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当企业逐步意识到信息安全保障重要性,并开始着手进行体系构建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信息安全人才是异常短缺。

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人才始终是根本,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是为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一种时代催生的全新职业导向。当前,全球各国都急需业务能力过硬、综合素养较高的信息安全人才。

拿美国来讲,信息安全人才供需比为1:4,而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缺口更是惊人。据最新的权威数据调查显示,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缺口高达上百万。截止,我国高校设有信息安全专业的才仅仅103所,而硕士点和博士点更是少得可怜,总人数不到50个,而每年我国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的人才数量不足1万人。由此可见,人才供需存在着严重失衡。

但是,人才需求与人才数量是不能划等号的,信息安全教育因其专业独特性,企业在信息安全人才的引进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信息安全人才技能培训体系不健全,人才引进机制不合理,高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安全人员大部分都是“纸上谈兵”等。可以说,面对社会认识度不足和信息安全人才短缺等问题,信息安全人才培训体系的构建已迫在眉睫。

信息安全技能培训体系论文

新时期,结合信息安全技能培训现状,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明确技能培训目标,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改进人才考核方式,加强质量保障建设,有利于提高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提高信息安全人才队伍整体质量和水平,对保障国家信息安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信息安全技能培训体系论文

摘要:

为了能够落实电网信息共享自动化,最关键的就是要重视电力系统集成环境的有效建设。而信息的安全性同样关乎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此,文章将电力系统一体化作为研究重点,阐述了相关问题,并研究了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论文

监理人员是水利工程全过程参与的重要管理人员,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每一个建设项目单位和施工现场都要进行监理人员的安排和设置。监理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管理区域,对工程的具体建设情况要进行详细的检查记录工作,并且对工程合同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工程建设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监理人员的记录内容,是对工程建设的施工控制、合同赔偿和变更量确认的重要依据。在现场监理记录过程中,要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一些技术性的数据和实施工序要进行专业的核对,监理站还要对监理人员的记录进行检查和监督。

2.2监理现场记录。

监理现场记录工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涉及到的记录内容都是根据标准规定的,包括监理日志、工程量签证等。监理人员在进行记录内容的填写时,要根据记录内容和标准的规定填写,不能出现后期的删减和修改情况,当由于客观原因确实需要对记录内容进行修改和删减时,要经过监理站或其他监理部门的检查和批准。在进行监理工作大事记的记录工作时,要对记录内容进行编号处理,以便于记录材料的整理。

最终,在建立工作结束后,要对监理现场记录进行编订和归档。

信息录入的格式要进行统一的规定,监理部门要将检查审核过的监理台账进行备份,以免记录的丢失。由于要把日报信息录入到日报系统,所以要对台账中的日报进行筛选。在进行台账和日报录入时,要特别注意格式和方式的问题,这是监理信息管理规范化处理和保存的重要环节。个别地方的修改和调整要提前申报,以免信息录入出现混乱和管理不清的情况。在录入之前要做好信息的分类,录入时要依次录入。

3监理信息的来源和收集。

3.1工程项目开工前的信息。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理水平,监理人员要提前进入工程施工现场,根据工程实际规划的数据和图纸,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规模和布局进行充分的了解,对监理项目的原材料使用和技术实施要求、指标有初步的掌握。这样可以在工程开工后,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工作有更加全面成熟的了解。此外,监理工作不仅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工作的开展,监理人员要积极参与到水利工程招投标阶段和合同签订阶段的内容了解,对具体的工程建设条款和要求要心里有数。特别是对合同条款的了解,是保障工程建设符合建设指标和建设单位要求的重要依据,监理人员要进行仔细的.了解核实。

3.2工程施工阶段的信息。

工程施工阶段的信息来自于多个水利工程参与单位,包括业主提供的信息、施工企业提供的信息和监理部门提供的信息。水利工程建设的组织者就是业主,对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造价和技术标准等各个方面的具体规定都来自于业主的要求和看法,建立人员要加强对业主提供的信息的重视,对业主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详尽的记录。施工单位的信息是监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搜集的主要方向。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施工材料的采购和存放,施工进度的规定,施工设备的租用等等各个方面的信息都是监理人员进行建设工程监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工程质量进行合理控制的基础数据。监理部门的信息主要是监理部门就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检验、审查和工程款支付等向施工单位发出的通知和指示信息。

金控体系下信息安全防护网构建论文

本文分析了当前信息安全培训的体系结构和分类,重点以cisp培训为例研究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所需的基础、标准、法规、技术、管理和工程等领域的知识点和注册要求,最后给出了高校信息安全专业培训体系构建的相关建议。

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和关键,在信息安全保障的三大要素(人员、技术、管理)中,管理要素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安全威胁,不单在it技术领域,各行业的企业组织都越来越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但单纯依靠技术方案来并不能解决如何保护企业信息资产的问题,因此这对当前高校的信息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安全培训作为高校信息安全专业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主要用于解决学历教育和社会实践、社会认证培训的结合、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不规范等问题。现有培训主要可分为四类。

第一,安全意识培训:其面向机构一般员工、非技术人员以及所有信息系统的用户,目的是提高整个组织普遍的安全意识和人员安全防护能力,使组织员工充分了解既定的安全策略,并能够切实执行。

第二,安全技能培训:其面向机构网络和系统管理员、安全专职人员、技术开发人员等,目的是让其掌握基本的安全攻防技术,提升其安全技术操作水平,培养解决安全问题和杜绝安全隐患的技能。

第三,安全管理培训:其面向组织的管理职能和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目的是提升组织整体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和能力,帮助组织有效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第四,认证资质培训:其针对特殊岗位所需的职能人员,包括审核部门、监管部门、信息保障部门等。通过提供国际信息安全相关认证考试的辅导培训,可以帮助人员顺利通过考试获得各类信息安全资质认证培训。

前三类认证主要依托专业的培训机构或安全设备厂商进行。第四类培训是当前培训的主体。

二、信息安全相关资质认证培训情况。

资质认证类培训是针对资质认证特点和内容要求设计,依托专业机构进行的。一些认证的培训机构是由资质管理机构专门指定的。当前,信息安全相关资质认证主要分三类:

第一,国内以信息产业部,信息安全评测机构为代表的组织来管理实施的信息安全资格认证(或与国际组织联合颁发);这类的认证培训有:cisp培训、ncse培训、cism培训、inspc培训、ciw认证培训等。

第二,由国外软件、网络产品厂商自己组织管理的产品专家认证(侧重于厂商产品、技术认证);相关的认证培训有:微软microsoft认证培训、思科安全认证ccsp培训、趋势认证信息安全tcse培训等。

第三,国际权威信息安全组织、研究部门或培训机构组来管理组织的国际化专业资格认证。相关的认证培训有:信息系统安全认证cissp培训、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主任审核员iso27001培训、国际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认证cisa培训、国际it运营与服务管理资格认证itil培训等。

下面以cisp培训为例,分析其知识体系构建情况。

cisp即“注册信息安全专家”,是国家对信息安全人员资质的最高认可。其经由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实施国家认证。cisp认证和培训赋予如下专业资质和能力:有关信息安全企业、咨询服务机构、测评认证机构、授权测评机构和企事业有关信息系统建设、运行和应用管理的技术部门和标准化部门必备的专业岗位人员。

在整个cisp的知识体系结构中,共包括信息安全保障概述、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工程和信息安全标准法规这五个知识类。cisp知识体系以信息安全保障为主线,全面覆盖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所需的基础、标准、法规、技术、管理和工程等领域。cisp培训知识体系结构共包含五个知识类,分别为:(1)信息安全保障概述:介绍了信息安全保障的框架、基本原理和实践,它是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首先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2)信息安全技术:主要包括密码技术、访问控制、审计监控等安全技术机制,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基本安全原理和实践,以及信息安全攻防和软件安全开发相关的技术知识和实践。(3)信息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措施等相关的管理知识和实践。(4)信息安全工程: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相关的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5)信息安全标准法规: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相关的标准、法律法规、政策和道德规范,是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需要掌握的通用基础知识。

cisp的注册要求如下:

第一,教育与工作经历:硕士研究生以上,具有1年工作经历;或本科毕业,具有2年工作经历;或大专毕业,具有4年工作经历。

第二,专业工作经历:至少具备1年从事信息安全有关的工作经历。

第三,培训资格:在申请注册前,成功地完成了cnitsec或其授权培训机构组织的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培训课程相应资质所需的分类课程,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第四,通过由cnitsec举行的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考试。

1。构建完善的高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训体系。

技术层面的各项安全技能培训;管理层面的信息安全管理培训;专家级的资质认证培训。当然在培训体系里面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培训仍然是重点,为了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等新兴重点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的培训,可以参考思科安全认证ccsp培训的模式,对当前使用的.防火墙、侵入检测、vpn、身份验证和安全管理等主流网络安全防护装备进行系统性的专题培训。

2。建立逐级培训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训模式。

当前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的网络攻防形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对于信息安全专业人员的培训,仅靠一两次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连续、有针对性的接受相应岗位和层次的逐级培训,才能保证知识、能力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提高。在逐级培训过程中要明确不同职务、技术等级的不同要求,使得逐级培训过程级与级之间层次清晰又衔接有序。如果没有通过低级别的培训、认证,便不能参加后门高级别的培训。同时利用职业资格证、学历证书、执行证书等为牵引,通过多阶段培训、资格培训、升级培训使得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岗位需求同步发展,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才能晋升上岗,否则不予任用。

3。通过合理的认证标准来动态更新和完善培训体系的目标任务。

只有对培训成果进行合理判断,确定受训人员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幅度,才能了解培训项目是否达到原定的目标和要求,从而为进一步改进培训体系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对培训人员最终考评成绩的分析以及部队调研,培训学员信息反馈等方式,针对培训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听取意见,并及时调整,使得培训效果真正适应培训学员的实际需求,提高培训效果。这样才能在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对培训内容实施动态更新,不断完善。

金控体系下信息安全防护网构建论文

摘要:近年来,信息化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和融合逐渐深入,金融业也受其推动而获得了快速发展,但金融信息安全问题始终是金融行业发展的一个敏感和热点问题。

下面本文主要分析金融行业计算机信息存在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计算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金融行业计算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系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金融行业也不例外。

信息化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存在潜在的信息安全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与金融信息的私密性又具有直接的矛盾,金融行业信息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加强金融行业计算机信息保护,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金融行业计算机信息存在的风险。

(一)计算机数据被攻击窃取。

计算机病毒和木马依然是目前金融行业信息风险的主要因素。

计算机病毒和木马在计算机程序中潜伏,被激活后会对其他程序进行感染和破坏,轻者造成数据毁坏、丢失,严重者甚至可能使整个信息系统瘫痪,是破坏计算机数据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计算机面临的一个主要安全问题。

一旦金融计算机数据传输系统被破坏,就可能会导致数据被窃或者客户资料泄露,甚至导致客户资金或证券交易价值损失。

(二)系统设计维护的缺陷。

金融行业的各项信息系统设计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任何一个系统都具有固有的缺陷,这就为不法分子留下攻击的漏洞,并且无效的安全管理也是造成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将直接影响客户和银行的资金安全。

通常情况下,金融计算机系统都有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监视,若发现漏洞则应对其危险程度进行分析,并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

然而即使是维护过的系统,在软件更新或者升级后又可能会产生新的漏洞,依然会危及金融系统的安全。

为了确保金融行业计算机信息安全体系的有效运行,就必须要构建一个安全、有效的信息安全体系对其进行保护,从而在计算机技术内部形成有效的防火墙,并加强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以预防和阻止由于非法入侵、攻击、盗用等造成的信息遗失安全问题。

(一)推进金融科技标准化体系。

近几年,标准化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人民银行科技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为金融行业信息技术发展的做出了行业规范。

在实际发展中,金融行业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研发、维护和管理部门和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金融机构既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规划、开发、建设、维护等相关技术部门,也设立风险管理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

为了更好地推进金融科技标准化工作,各金融行业风险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安全风险进行监视,从组织监督检查的角度,由金融系统内部审计部门,对其业务流程及系统运作情况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将监视结果提供给其他相关部门;安全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管理制度、法规、安全细则等进行规定,并通过监督、指导、管理等使制度得到落实,从信息安全管理层面使金融信息安全体系的防范级别得到切实提高。

(二)加强计算机信息数据的保护。

金融行业服务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要求数据存储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只有完善的数据存储才能更好的保障其访问和交易过程的顺利进行。

若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会出现业务中断、客户流失,甚至资金链断裂等等诸多问题,会很多大程度影响客户体验和企业信誉度。

金融行业不仅要开发适合本机构的金融产品和完整有效的信息系统,更应该加强备用数据中心的建设,强化减灾容灾能力。

这样,在数据中心无法继续正常运行时,可以通过使用备用数据中心通道来维持系统的正常工作,从而更好的防范数据问题引起的服务事故,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强大的服务后盾。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是维持信息安全体系的关键,合理运用安全机制,积极探索和采用新型信息安全技术,可以保障系统的顺利运行和广大人民的资金财产安全。

一是要加强网络访问者身份认证。

金融行业要采用静态密码认证、动态密码认证、指纹识别、数字证书以及其它新型认证方式,做好客户身份认证工作,同时也要避免客户相关隐私信息被盗用。

二是加强网络病毒木马的实时监测。

坚持金融行业计算机网络安全以防护为主的原则,做好病毒防护系统升级工作,主动强化对病毒木马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病毒木马最新动态,制定合理的防护机制和预警机制,从而更好的对其进行防范;三是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软硬件管理、维护和升级工作。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以软硬件设备为基础的,其安全性设计和优化配置对于保障系统信息安全都尤为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既要积极解决信息系统安全设计、生产、测试、运营、维护等方面的问题,提高系统设备安全性,从而更好的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的顺利执行,也要做好系统的更新和升级工作,要把用户体验好,安全防护好各类新型金融信息产品投入运行。

三、结束语。

在信息化愈加普及的今天,金融机构更应重视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统的构建,不仅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的保护,同时还要建立完善、可靠的金融信息安全体系,以安全技术以及防护手段作为安全体系构建的支撑,确保信息体系的安全运行和实施,保障监视、评审信息安全,从而切实保障客户的个人信息安全,最终才能不断推动推动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2]袁晓冬.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安全存在问题及建议[j].金融科技时代,2013。

[3]邢敏.金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分析及防范[j].信息化建设,

数据信息安全体系构建论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行业都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全球化网络信息热潮。

将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仇势,缩城乡差距,全面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是势在必行。

1、农业信息化的概念。

农业信息化就是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并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使农业生产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简单的说,农业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普遍应用。

农业信息化至少具有两个基本标志。

一是政府有关部门或服务机构把对农业的管理决策建立在信息支持的基础之上,政府及其有关机构把对农民进行信息引导和提供信息服务作为重要职能;二是农民把信息作为一项生产要素来投入,以信息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依靠。

评价农业信息化发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一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通讯网络、计算机网络、宽带等。

二是农业信息技术装备情况,包括计算机的拥有量、网站数量等。

三是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农业数据库的种类和数量,农业信息资源获取量和网络等。

四是农业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如农业专家系统的种类和实际应用的普及率。

五是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

2、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农业信息对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

农业信息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依据,而这些信息的获得,离不开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和服务。

农业信息化对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各种专家系统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投入使用,给农业生产的带来巨大影响。

农业信息服务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卖难”和“难买”现象的同时存在,就是信息服务不及时造成的。

农村劳动力转移离不开信息化建设。

我市是一个农村劳动力资源和转移大县,云阳县可转移的劳动力就达30万以上,成功转移农村劳动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

农业系统办公自动化和政务公开的需要。

这是提高办事效率,节约办公成本和电子政务的要求。

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提高素质的需要。

信息网络已是科技人员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3、基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观念的制约。

近年来,基层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但建设进度仍然缓慢。

主要原因还是基层干部特别是一些行政领导干部对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

农民及基层工作人员的信息意识淡薄,与农村对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不相适应。

资金的制约。

农业信息化建设属社会公益性事业,其投资较大,基层县乡由于财政较穷,投入十分有限,因此区县农业信息化进程受到资金制约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

一些地方连工资发放都困难,更无暇顾及农业信息化建设。

基层微机多是单机作业,有的微机型号还很落后。

复合型人才缺乏。

农业信息服务涉及农业生物技术、气候、地理环境、农产品销售等多个领域及其相关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计算、传输等多个环节,这要求服务人员既要懂得农业科学技术,又要懂得信息技术,而这种人才在基层十分缺乏。

以云阳县为例,农业局系统县乡450余名科技人员中,仅有计算机专业的中专生2名。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正常信息需求不足。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两者是相互依赖的,农业产业化意味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必须产生对信息的大量需求及提高效率的强烈愿望。

而目前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使信息的利用率大大降低。

同时,信息资源的开发水平与农民对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实用性不相适应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据有关资料,全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占20%以上,这使得绝大部分农民对信息,尤其是对网上销售信息表现出漠然和无知,农产品流通基本上还是“养在屋前屋后,卖在村前村后”的状况,产品价格也是看邻里或道听途说。

信息的有效需求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信息服务的有效开展。

信息通道不多。

在信息传输上,缺乏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信息台等各种媒体之间的有机组合与协作,面对最终用户和信息传导梗阻现象显得办法不多,信息到农民手里“最后一公里”问题没有解决好。

4、当前基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应抓好的主要内容。

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的最重要的环节,是分析、处理以及快速传播各类信息的必备条件。

它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

其中硬件建设是当前基层首当其冲的任务,要大力提高计算机的普及率,尽量达到乡村能宽带上网。

这方面的建设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和社会各行业的共同参与及支持。

建立和完善区县农业信息网。

要依托重庆农业信息网、三峡农业科技网,以重庆市农业信息中心为技术支撑把区县农业信息网办成当地农业信息发布的总出口和为农服务的大窗口。

网站要面向农民,农业经营者,农业经济、技术推广者和领导服务。

第五是农业管理服务信息,如新的农业管理模式、服务方式及新的服务理念等;第六是农业教育及农业政策法规信息等,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以及政策法制意识;第七是劳务信息,要能提供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的信息。

重庆市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农民对市场信息需求量最大占总量的35.5%,其次是政策信息占22.2%。

建立以乡镇农业信息站为主体的信息服务机构,完善多种服务网络。

依照合理布局,发挥区域优势的要求,依托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建立基层公益性农业信息站,延伸服务网络。

基层信息站要达到“六个一”标准:即有一台电脑,一条上网电话线,一台打印机,有1名人专兼职信息工作人员,有一块信息发布专栏,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和服务制度。

乡镇信息站既是县级信息服务机构的下伸网络,又是区县的信息采集工作点。

信息服务站要将互联网站与传统媒体充分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展信息服务工作。

同时要建立并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中介机构。

农村信息服务中介机构是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信息入村入户的重要桥梁。

当前,重点是要面向广大农村发展龙头企业类、公司类、协会类、商会类等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业信息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要充分利用“信息入乡”、“三电合一”、“金农工程”等农业信息建设项目,扶优扶强,示范带动,逐步扩大覆盖面和完善多种服务网络。

建立农产品和农资市场价格采集发布体系。

在城区选择1一2个规模大、品种齐全、交易量大的农贸市场或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和农资市场价格城区采集点。

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个乡镇农贸市场,作为农产品市场价格乡镇采集点,定期采集市场价格,所得数据经过综合、分析、整理后在县级农业信息网公开发布,引导农业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为领导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

要以市场为中心一头连着生产者,一头连着消费者,提高信息的集散功能和辐射范围。

实现与国家和市级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的有效连接。

信息安全风险与信息安全体系论文

根据当前电力系统的发展状况分析,电力系统逐渐向着一体化设计方向发展。而在实现信息共享一体化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就需要积极构建安全防护系统。

一、电力系统一体化概述。

(一)系统特点分析。

电力系统一体化具体指的就是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自动化总称,主要有变电站、电能量剂量与电网调度以及配电网等等。而电力系统一体化所具备的特点十分明显,其可靠性与及时性突出,与此同时,系统本身的完整性与一致性优势也相对显著。

(二)有关电力系统一体化信息安全的阐释。

在电力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保证系统信息安全十分关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综合考量电力工业具体特点,在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有效地规避系统被入侵,对系统状况进行全面检测。一旦出现系统安全事件,应当在短时间内采取应对措施,而系统遭受破坏的情况下可以及时恢复。对于电力系统一体化自动化系统信息安全,则是要全面保护系统信息。针对没有授权系统计算机资源是不允许访问亦或是篡改的,同时要拒绝相应的服务攻击。除此之外,还需要避免系统受到病毒或者的入侵,尽可能防止操作不正确对系统带来的威胁。而电力系统一体化信息安全所具备的特点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信息安全的保密性较强,因而系统内部信息的泄露风险得以降低;其次,完整性明显。电力系统一体化的完整性特点可以有效地规避对系统内部软件以及数据等内容进行非法地删除以及破坏等;最后,信息有效性突出。落实电力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能够确保信息和系统资源更加有效。

(三)安全技术在电力系统一体化设计中的运用。

第一,防火墙技术。众所周知,防火墙属于网络安全构建,主要在企业网络以及不安全网络中合理地设置障碍,有效地规避信息资源被非法访问。而防火墙技术的应用能够避免公司网络中的专利信息非法输出。现阶段,所谓的.防火墙系统具体指的都是硬件防火墙,其具体的组成就是防火墙硬件卡与策略服务器软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服务器以及工作站中合理地安装好防火墙的硬件卡,而在服务器中则应当安装策略服务器软件,增强配置并管理网络系统防火墙的效果。通常情况下,防火墙比较适用在独立且和外部网络互联途径有限,服务种类集中的单一性网络当中,能够对局域网进行全面保护。第二,vpn技术。该技术具体指的就是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对公开网络数据传输的能力进行合理运用,并在安全技术的作用下,实时提供保密数据通信,是一种安全通道,具有明显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概括来讲,vpn传输信息的主要媒介就是对可靠性不强的公用互联网予以合理运用,并在附加安全隧道与访问控制以及用户认证等多种技术的作用下,具备相似于专用网络的安全性能,为传输重要信息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在电力系统中融入vpn技术,能够使电力网络生产投入不断降低,同样也可以从网络升级与维护工作中脱离出来。对于vpn技术的长期运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力网络可拓展性能,与此同时,还能够对电力系统内部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调整,确保关系的协调。在这种情况下,各个部门能够针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在网络大力支持之下,节省协调办公相关费用。对于vpn技术而言,隧道技术的作用不容小觑,这是在网络层协议基础上的规范,在两点间亦或是两端间的数据传输隧道构建与拆除中比较常用。而实现vpn的重要前提就是网络设备与固化在网络设备当中的控制软件。当前,vpn交换机是交换式vpn的重要设备,对隧道交换使用能够把访问引导至隧道的终端,以保证不同网络用户都可以进入到各种网段当中。第三,ids技术。ids也被称为入侵检测系统,通常被应用在可能对系统保密性以及完整性造成损害的行为检测当中,属于网络技术当中的一种,同样也是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领域。而ids技术在实时检测的基础上,可以对攻击模式、系统漏洞以及不完善版本与系统配置等模式予以全面检查,进而对相关活动的安全性进行有效监控。该系统的具体组成就是数据管理服务器以及网络探测代理。其中,网络探测代理主要是专门主机当中运行,能够对网络流过数据包进行监视,同时在发现出现攻击行为的情况下可以向数据管理服务器传送信息,并在服务器数据库当中对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二、电力系统一体化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设计与应用研究。

充分考虑电力系统当中不同应用特点以及安全等级的具体要求,可以有效分组以实现系统安全性的提升。其中,针对不同系统的安全等级,安全分组主要包括三种。第一种分组,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scada、pas、dms三个部分,具有高实时性,而所对应的生产现场控制区主要是实时控制区。第二种分组,系统的功能主要是tmr,具有准实时性,其实际对应的生产现场控制区主要是非实时控制区。第三种分组,系统的功能主要是dmis部分,而具有非实时性,所对应的生产现场控制区主要是生产管理区。前两种分组之间可以设置硬防火墙的设备,进而规避同电网外部公共通信链路以及内部公共信息通道链路的连接。对mis系统的以太网出口进行考虑,则应当在第三种分组和前两种分组间有效设置物理隔离设备。与此同时,第三种分组当中的dmis一定不能够和电网外部公共通信链路以及内部公共信息通道链路实现连接。基于此,前两种分组确定为电力系统一体化的内部网络,而第三种分组为外部网络。

首先,应详细地指出计算机安全任务以及责任,同样要划分普通用户和管理人员间的权限。其中,系统的维护工作人员要承担维护系统与配置的责任,同时还应当对相关维护数据与图形进行合理编辑。另外,操作工作人员要对scada运行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普通用户只允许查看信息,但是没有操作亦或是控制系统的权利。其次,要想进入系统内的人员,一定要具备和系统配套的注册工具,通过对证书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在交换系统内部数据的基础上,确保操作的安全性。最后,重视系统安全的作用,及时备份系统内容。与此同时,需要在初始设置系统的时候,制定系统出现故障的恢复计划,以备不时之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系统诸多,必须要构建安全防护系统,充分考虑系统特点以合理设置安全等级,确保各自动化系统隔离的安全性,增强系统网络安全效果。

参考文献:

文档为doc格式。

金控体系下信息安全防护网构建论文

信息安全体系隶属于风险管理范畴,其构建需要基于系统、全面、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估基础之上,是一个系统化、程序化、文件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在具体构建过程中选择科学合理的监控方式来保障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系统构建和维护,切实保障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需要全员的参与,要明确分工、正确部署,通过有效的部署来实现低成本控制下的高效信息保障体系构建,其具体构建步骤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过前期培训让员工们了解信息安全系统的相关知识和其构建的必要性,强化员工们的信息安全意识,并通过动态的、系统化的、制度化的预控信息安全管理模式来严格规范内部组织信息安全行为,要求员工们以高素质和高服务的心态及理念切实维护客户的私人信息安全,要与客户达成保密协议。

(2)组织内部事先做到信息安全的强化,通过对关键重要的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的保护,要求切实做到信息备案、信息保护、安全系统更新和维护、安全访问、风险评估和防控,并在信息资源受到侵害的时候及时进行补救,确保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保障业务的持续展开。

(3)要与客户建立起信息保密协议,获得客户的信任,并通过不断完善自身信息安全体系以获得相关标准认证,以此证明自身有较强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来不断获得客户的满意与信任,以及社会的认可。

金控体系下信息安全防护网构建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发电厂信息安全的相关问题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如今的发电厂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基本得到普及。但是,在信息系统普及的情况下,网络入侵、网络攻击等等问题,也为信息安全的问题埋下了隐患。本文采取理论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整理法及对比分析法等进行定性研究。为了对发电厂信息安全体系构建的问题进行完整地剖析,笔者查阅了大量关于发电厂信息安全体系构建方面的理论内容,掌握了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合理对发电厂信息安全体系构建问题进行研究的相关方法及运作方式,着力提升了本文的深度性。而通过文献分析法,笔者在查阅了相关人士对信息安全体系构建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期刊的基础上,利用归纳整理法,重点对参考文献进行了全面分析、整理,使本文更具理论性和指导性。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论文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监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网络的设置可以有效实现监理人员、施工单位、业主、监理部门等各个监理信息参与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高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水平。

可以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项目的规模和施工项目分配,建立统一的网络系统,并在具体项目负责部门建立子系统。这些网络系统的管理人员可以由专业的信息管理技术人才负责,监理人员在进行监理信息的记录和录入工作时,可以通过对信息管理人员管理工作的确认,实现对工程信息的录入。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对信息的储存、处理和分享是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信息管理人员和工程建设单位可以根据信息系统的数据传输和分享,对施工信息进行总结分析和初步的审核,对后期的施工工作提出一定的指导和修正意见。

4.2内部的信息系统。

信息除了要在外部进行彼此传递之外,内部信息系统区别于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外部信息传递和分享系统,主要是通过内部的信息管理,辅助现场监理的管理。比如各个处室要及时将收发的文件、施工之中验收的各种资料等录入到企业查询系统中以及进行验收台帐,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快捷的查询和调阅。

5结语。

针对我国的水能分布情况,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促进我国水能资源分布均衡,确保我国水能资源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安全供应的有效措施。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理工作,提高监理工作中的信息管理水平,在信息搜集、录入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上,要注意注意信息搜集的全面、录入的规范和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化,从而有效提高监理工作中信息管理对工程质量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论文【】

当前,我国部队在安全保险风险管理上有所提升,部队的风险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现在很多部队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保密体系,也将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纳入该体系当中,但是在管理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没有独立出来,没有专门的功能性部门和专业的评估人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风险管理的实效,导致部队信息泄密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整个运作过程中,也缺少配套的基础设施及技术支持,管理理念落后,风险评估能力较低,存在致险因子“盲点”。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我国部队的信息安全保密风险所产生的原因在于信息化条件下x客的攻击、信息不对称下的国之间的博弈、不可预期事件的发生等。在很大程度上,完善的信息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规避该风险的发生。然而,由于我国的信息安全体制尚处于初级及不断完善的阶段,信息安全保密销售管理技术还极为落户,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水平较低家。因此,优化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降低风险管理给部队造成的巨大信息安全保密损失,是当前部队及相关学术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2]。

2.1管理技术与管理理念落后。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使我国在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技术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很多部队由于技术成本及人才结构等方面的缺陷,使其在引入和应用先进管理技术上出现困境。基于技术的落后,部队在信息安全上缺少对保密风险的管理,严重制约了其部队信息的安全性及保密性,加大了部队及国家的安全风险。而且在落后的管理技术下,造成部队信息安全保密决策的失误,不仅不能有效防范和降低风险,而且还造成巨大的物力、人力的损失甚至是生命[3]。另外,很对部队在管理理念上也相对落后,只注重对人员的管理收益,忽视管理等软环境的建设,特备是下风险管理理念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部队在管理理念上重人力轻管理的意识形态,极大地制约了部队对信息安全保密管理体系的建构。

2.2缺失有效的风险动态评估机制。

信息安全保密风险虽然客观存在于部队的整体运作过程中,但是具有一定的不可见性、不可提前预知性和滞后性,因此,这就要求部队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科学地进行决策判断。但是,当前我国大多部队内部缺少对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的评估手段与机制,对风险的评价上相对落后,而且信息安全保密风险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对方部队的管理管理都会引发信息安全风险,面对这样的情况,部队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应对。但是,当前我国部队在评价风险时除了没有科学的、现金的评估预测方法还缺少一定的动态运作机制,导致部队信息安全保密风险评估能力的低下,造成了风险的频发,严重阻碍了其发展的规模及速度。

2.3信息安全保密风险意识淡薄,缺少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

由于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研究与应用在我国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善的发展规模体系,而且很多部队对其没有足够的了解,导致其内部成员信息安全保密风险意识淡薄,缺少相关管理人员。很多部队没有专门的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部门及管理团队,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方面的活动主要由部队的销售部门及财务部门来完成,缺少专业的人才,导致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队伍能力上的有限。这种现象致使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比较混乱,缺少管理力度,甚至是流于形式,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另外,很多部队将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置于内部管理体制之外,没有将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作为战略发展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没有相关的监督及考核机制,导致管理人员对此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部队风险管理的水平的提高[4]。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论文

iso/iec27001:200x标准的“建立isms”章节中,已明确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10项强制性要求和步骤。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遵照这些内容和步骤,建立自己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形成相应的体系文件。

5.1建立的步骤。

(1)结合企业实际,明确体系边界与范围,并编制体系范围文件。

(2)明确体系策略,构建目标框架、风险评价的准则等,形成方针文件。

(3)确定风险评估方法。

(4)识别信息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信息安全资产、责任、威胁以及造成的后果等。

(5)进行安全风险分析评价,编制评估报告,确定信息安全资产保护清单。

(6)明确安全保护措施,编制风险处理计划。

(7)制定工作目标、措施。

(8)管理者审核、批准所有残余风险。

(9)经管理层授权实施和运行安全体系。

(10)准备适用性声明。

文件作为体系的主要元素,必须与iso/iec27001:标准保持一致,同时也要结合企业实际,确保员工遵照要求严格执行。而且也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信息安全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员工应按照文件要求严格执行。

5.2.1体系文件类型主要涉及方针、程序与记录三类。方针类主要是指管理体系方针与信息安全方针,涵盖硬件、网络、软件、访问控制等;程序类主要是指“过程文件”,涉及输入、处理与输出三个环节,结果常以“记录”形式出现;记录类主要是记录程序文件结果,常以是表格形式出现。至于适用性声明文件,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参照iso/iec27001:200x标准的附录a,有选择性地作出声明,并形成声明文件。

5.2.2体系必须具备的文件。主要包括方针、风险评估、处理、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部审核、纠正与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性测量、管理评审与适用性声明等。

5.2.3任意性文件。企业可以针对自身业务、管理与信息系统等情况,制定自己独有的信息方针、程序类文件。

5.2.4文件的符合性。文件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iso/iec27001:2005标准以及企业实际要求,保证与企业其他体系文件协调一致,避免冲突,同时在文字描述准确且无二义。

6体系实施与运行。

主要包括策略控制措施、过程和程序,涉及制定和实施风险处理计划、选择控制措施与验证有效性、安全教育培训、运行管理、资源管理以及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等。

7体系的监视与评审。

主要指对照策略、目标与实际运行情况,监控与评审运行状态,主要涉及有效性评审、控制措施测试验证、风险评估、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环节,并根据评审结果编制与完善安全计划。

8体系的保持和改进。

主要是依据监视与评审结果,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主要包括改进措施、制定完善措施、整改总结等,同时需相关方进行沟通,确保达到预计改进标准。

9结语。

从上文不难看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四个主要环节就是建立、实施和运行、监视和评审以及保持和改进几个部分。但是,这不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全部。实际上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最核心和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把建立(p规划)、实施和运行(d实施)、监视和评审(c检查)以及保持和改进(a处置)四个重要环节形成pdca的动态闭环的管理流程,这种管理方法就是pdca循环,也称“戴明环”。只有按照p-d-c-a的顺序持续循环,体系才能高效运转与不断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才能不断提升。

同时信息安全管理也必须结合企业实际,不断尝试与使用新的信息安全技术,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现实严重脱节,慢慢失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