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材料(热门18篇)

小编:雨中梧

情况汇报是向上级领导、团队成员或相关方面报告某一特定情况的一种书面形式,它能够帮助大家了解当前的进展情况。在这里,我们整理了一些情况汇报的关键要点,供大家阅读和学习。

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修好农村路,让农民兄弟走上沥青路和水泥路”,是**区委、区政府落实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一项重大举措。“十一五”期间,全区将完成通村公路建设投资2.3亿元,建成通村公路1150公里,今年将完成304公里。截止目前,已完成路面204公里、路基304公里,分别占年计划的67.3、100,累计完成通村公路建设投资5080万元。我们坚持以“回报农民、反哺农业、扶持农村”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政策作驱动,以规划为指导,靠科技抓质量,积极推进县际及农村公路建设,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政府支持,政策扶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爱民工程”实施。路网建设战线长、任务重、困难多,为了取得预期目标,我们把营造宽松环境作为必要前提来抓。

一是领导靠前指挥。省、市农村公路建设会议后,区委、区政府及时召开全区农村公路建设动员会,分析形势,宣传政策,部署任务。同时成立了**区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路网办),统一领导、协调、督办全区县际及农村公路建设。针对农村公路建设在推进、攻坚等不同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先后召开了两次现场会议,通报进度,研究措施,明确要求,对推进全区县际及农村公路建设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各乡、镇、办、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指挥机构和专班,使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形成了一个主管领导挂帅,部门配合,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的坚实组织体系。为确保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区政府采取了签订责任状、动员会上表硬态等形式,明确职责,落实奖惩条款,实行公开监督,形成了各方配合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机制。区四大家领导全员上阵,靠前指挥。区委书记袁善谋、区长胡超文等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农村公路建设现场,检查和指导,参与交通决策,为农村公路建设排忧解难,撑腰壮胆。区人大、区政协常委也先后对农村公路进行视察,专题听取农村公路建设报告,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政策重点倾斜。区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路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征地拆迁和路基工程施工实行乡镇属地负责制,通村油路路面由当地政府组织施工完成的,每公里奖励10万元;公路建设涉及到公安、土管、工商、劳动、水利、环保等职能部门的各种收费一律全免,各种税收实行先征后返的办法用于公路建设;乡、镇、办、场财政收入中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和通过“一事一议”收取的用于公路养建的资金,必须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强化交通事业的公益性地位,对按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管理的各项交通资金免征调控基金,用于公路建设。各乡镇也根据各自的实际,积极制订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和优惠政策。浮山办事处对在规划范围内已启动的通村公路,每公里补助4000元。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启动,使乡镇政府和农民修路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你追我赶的农村公路建设热潮在全区各乡镇全面展开。

三是宣传全面到位。干部群众蕴藏着巨大的修路热情,关键在于要引导好、调动好、组织好、保护好。我们借助省、市路网建设的`强劲东风,大张旗鼓进行宣传,做到以村组为主要阵地,以报纸、广播、电视、标语、横幅为主要手段,以省、市、区农村公路建设会议精神和有关的政策为主要内容,全面展开宣传攻势,使全区干部群众形成了“交通好、流通活、群众富”的共识,激发了干部群众建设公路的热情。为了修路,有的拆除世代居住的房屋;有的让出赖以生存的田地;有的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有的奔赴工地,义务投工投劳。

四是协调督办有力。公路建设千头万绪,为使各方步调一致,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协调督办专班,并从区委办、区政府各抽调一名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副主任专门负责路网建设的协调督办。区政府办副主任邓仁杰同志常驻公路建设现场,在征拆迁、“三杆”迁移、房屋主青苗补偿等问题上做了大量的协调,减轻了交通部门的外部压力,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2、精心组织,相互配合,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亲民工程”落实。农村公路建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资金投入大,仅靠交通部门一家难以顺利实施。为此,我们积极发挥乡镇和部门的力量,形成合力。

的贺袁公路改造,成为我区最长的一条通村等级油路。

二是全面调动部门的积极性,顾全大局,各司其职。各相关部门围绕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以大局为重,各尽其职,各尽其责,紧密配合,通力合作打总体战。交通公路部门作为全区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者,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精心组织施工,全力筹措资金,义无反顾地战斗在第一线,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计划部门积极制定全区路网建设总体规划,项目报批;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建设投资和资金监督;广播、电力、通讯等部门积极配合,组织专班,及时搬迁“三杆”;土地、城建、工商等职能部门改进服务方式,在公路建设占压面积拆迁、还建、土地征用等方面实行现场办公,做到优先照顾,特事特办;公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打击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强装强卸、强买强卖等违法行为,整治工程沿线治安环境;水利、环保、林业、税务等部门也积极予以配合,为公路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多轮驱动,多方筹资,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示范工程”建设。农村公路建设明确实行的是奖励补助政策。在上级政策补助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区委、区政府坚持“不搞强行摊派,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一切有生力量,多方并举,多轮驱动,广筹建设资金,形成了“政府牵头、社会参与、多方支持”的交通建设多元投资渠道。

一是狠抓项目,积极向上“拱”资金。我区把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作为交通建设的龙头,大力争取公路建设项目进入国家建设的笼子。为了交通项目建设,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带领计划局、交通局的同志上北京,跑武汉,争取国家以工代赈、国债资金投资和省、市补助资金。目前,已有3.97亿元投资项目已成功获省交通厅批准立项,另有1.76亿元投资项目预计可争取省交通厅立项,为我区“十一五”期间交通建设储备了充足的项目。

二是深挖潜力,各级向内“抠”资金。区委、区政府把交通建设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政府工程来抓,千方百计加大对交通的投入,加快路网建设步伐。区财政在十分吃紧的状态仍勒紧裤带挤出资金用于公路建养。同时通过采取将乡村公路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相结合,与农村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实行工程捆绑,同步规划,资金集中使用,一同建设,一步到位。各乡镇政府也积极投资,上半年全区各乡镇投入通村公路建设资金累计达130万元,其中贺胜桥镇政府一次性投入28万元建设贺滨公路。

三是广泛动员,引导社会“捐”资金。充分利用海外关系和**籍在外任职的领导、在外经商的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请求他们支持,为家乡公路建设捐资,同时发动全区干部职工勇跃捐款。桂花镇花园村在外经商人员何文中一次性捐款21万元资助家乡修路。大幕乡下岭村四组居民周有森是原市肉联厂一位退休职工,听说自己家门口的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要改建成油路,主动捐出了自己的退休金15586元。今年,全区企业老板和知名人士捐款达350万元,沿线群众和在外打工村民捐款达650万元,区直有关单位驻点乡镇对口扶贫助资40万元。

4、强化管理,建养结合,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长效工程”管理。保证公路路网建设的质量,发挥其效益,是公路路网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我们着重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

一是推行“五制”管理。严格推行“五制”管理,即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廉政建设制。对全区公路建设超过30万元的项目均实行招投标,杜绝暗箱操作,坚决制止在公路建设中出现腐败工程。同时明确项目法人,严格合同管理,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对公路建设进行监理,确保公路建设质量,并且对每个工程项目预留10的工程款,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工程竣工验收后拨付,如验收不合格的,待返工修复合格后拨付。

二是强化质量督查。我们把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理念引进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积极推行规范化、机械化施工。建立区路网办抽查、公路段巡查、施工单位自查、监理单位跟踪检查、村民义务督查五级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同时我们引入了新闻监督、纪检监督、群众监督等社会监督机制,让质量保证体系贯穿于农村公路建设的全过程。为进一步搞好工程监测验收,区交通局还投入40多万元购买了先进的检测设备,提高了工程验收检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由于有严格的监督体系,我区目前已完工的公路建设项目合格率达98,优良率达85以上。

三是强化技术指导。采取集中授课和现场示范等形式,组织各乡镇相关人员、村干部、质量监督员以及施工单位技术员100余人进行了技术培训和实践操作培训,提高了参建人员的工程建设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

四是严格资金监管。我区在路网建设中严格执行中央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建设资金的监督和审计,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和超范围使用项目资金。严格实行中央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只能用于县乡公路的路面和防护排水工程,路基工程所属乡镇投资投劳,区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对公路建设资金实行按项目设立专户,实行专户存储,单独建帐,单独核算,由区路网办审批,按工程进度拨付。

五是加强养护管理。我们将已完成的通村油(水泥)路交由区公路段养护,每年按1000元/公里的标准从区财政中拨付专项养护资金。同时参照国、省道管养模式,鼓励乡镇设立农村非列养公路的养护管理专班,落实养护人员和专项资金,彻底改变了过去农村公路只注重投入,不注重养护而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影响其发挥效益的局面。

的贺袁公路改造,成为我区最长的一条通村等级油路。

二是全面调动部门的积极性,顾全大局,各司其职。各相关部门围绕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以大局为重,各尽其职,各尽其责,紧密配合,通力合作打总体战。交通公路部门作为全区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者,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精心组织施工,全力筹措资金,义无反顾地战斗在第一线,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计划部门积极制定全区路网建设总体规划,项目报批;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建设投资和资金监督;广播、电力、通讯等部门积极配合,组织专班,及时搬迁“三杆”;土地、城建、工商等职能部门改进服务方式,在公路建设占压面积拆迁、还建、土地征用等方面实行现场办公,做到优先照顾,特事特办;公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打击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强装强卸、强买强卖等违法行为,整治工程沿线治安环境;水利、环保、林业、税务等部门也积极予以配合,为公路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多轮驱动,多方筹资,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示范工程”建设。20农村公路建设明确实行的是奖励补助政策。在上级政策补助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区委、区政府坚持“不搞强行摊派,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一切有生力量,多方并举,多轮驱动,广筹建设资金,形成了“政府牵头、社会参与、多方支持”的交通建设多元投资渠道。

一是狠抓项目,积极向上“拱”资金。我区把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作为交通建设的龙头,大力争取公路建设项目进入国家建设的笼子。为了交通项目建设,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带领计划局、交通局的同志上北京,跑武汉,争取国家以工代赈、国债资金投资和省、市补助资金。目前,已有3.97亿元投资项目已成功获省交通厅批准立项,另有1.76亿元投资项目预计可争取省交通厅立项,为我区“十一五”期间交通建设储备了充足的项目。

二是深挖潜力,各级向内“抠”资金。区委、区政府把交通建设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政府工程来抓,千方百计加大对交通的投入,加快路网建设步伐。区财政在十分吃紧的状态仍勒紧裤带挤出资金用于公路建养。同时通过采取将乡村公路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相结合,与农村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实行工程捆绑,同步规划,资金集中使用,一同建设,一步到位。各乡镇政府也积极投资,上半年全区各乡镇投入通村公路建设资金累计达130万元,其中贺胜桥镇政府一次性投入28万元建设贺滨公路。

三是广泛动员,引导社会“捐”资金。充分利用海外关系和**籍在外任职的领导、在外经商的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请求他们支持,为家乡公路建设捐资,同时发动全区干部职工勇跃捐款。桂花镇花园村在外经商人员何文中一次性捐款21万元资助家乡修路。大幕乡下岭村四组居民周有森是原市肉联厂一位退休职工,听说自己家门口的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要改建成油路,主动捐出了自己的退休金15586元。今年,全区企业老板和知名人士捐款达350万元,沿线群众和在外打工村民捐款达650万元,区直有关单位驻点乡镇对口扶贫助资40万元。

4、强化管理,建养结合,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长效工程”管理。保证公路路网建设的质量,发挥其效益,是公路路网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我们着重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

一是推行“五制”管理。严格推行“五制”管理,即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廉政建设制。对全区公路建设超过30万元的项目均实行招投标,杜绝暗箱操作,坚决制止在公路建设中出现腐败工程。同时明确项目法人,严格合同管理,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对公路建设进行监理,确保公路建设质量,并且对每个工程项目预留10的工程款,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工程竣工验收后拨付,如验收不合格的,待返工修复合格后拨付。

二是强化质量督查。我们把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理念引进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积极推行规范化、机械化施工。建立区路网办抽查、公路段巡查、施工单位自查、监理单位跟踪检查、村民义务督查五级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同时我们引入了新闻监督、纪检监督、群众监督等社会监督机制,让质量保证体系贯穿于农村公路建设的全过程。为进一步搞好工程监测验收,区交通局还投入40多万元购买了先进的检测设备,提高了工程验收检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由于有严格的监督体系,我区目前已完工的公路建设项目合格率达98,优良率达85以上。

三是强化技术指导。采取集中授课和现场示范等形式,组织各乡镇相关人员、村干部、质量监督员以及施工单位技术员100余人进行了技术培训和实践操作培训,提高了参建人员的工程建设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

四是严格资金监管。我区在路网建设中严格执行中央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建设资金的监督和审计,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和超范围使用项目资金。严格实行中央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只能用于县乡公路的路面和防护排水工程,路基工程所属乡镇投资投劳,区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对公路建设资金实行按项目设立专户,实行专户存储,单独建帐,单独核算,由区路网办审批,按工程进度拨付。

五是加强养护管理。我们将已完成的通村油(水泥)路交由区公路段养护,每年按1000元/公里的标准从区财政中拨付专项养护资金。同时参照国、省道管养模式,鼓励乡镇设立农村非列养公路的养护管理专班,落实养护人员和专项资金,彻底改变了过去农村公路只注重投入,不注重养护而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影响其发挥效益的局面。

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内容摘要:为推动**区农村公路建设,**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全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总结**区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度重视,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拓宽资金渠道,健全长效机制,发展农村客运和物流运输等促进农村公路建设提档升级的建议,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有效借鉴。

为推动**区农村公路建设提档升级,解决农村公路断头路、错车难等问题,近日,**区人大常委会组成4个调研组深入全区19个镇街,对全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把农村公路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多方争取资金,持续加大投入,全面实施“村村通”“撤并村通达”工程,率先在全市实现街镇通达率、通畅率,行政村通达率、通畅率“四百”目标,全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一)投入大建设快,农村公路基本实现湾湾通。自以来,**区农村公路建设累计投入资金67,963万元,其中市级补助38,150万元,区级配套15,810万元(其中银行贷款10,000万元),镇街和农民自筹14,003万元;累计建成农村公路约3,026公里,其中:乡道171公里,村道2,855公里;累计硬化农村公路2,710公里,硬化率89%,行政村、撤并行政村通达率均100%,全区大部分自然村落都修通了公路。

(二)实施畅通工程,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大幅改善。实施道路加宽改造工程。,**区交委通过项目申报的方式,争取市级补助资金,加宽改造农村公路710公里,其中主干村道212公里,基本满足了车辆在主干村道上的错车需求。实施错车道建设工程。今年区政府投入690万元,在全区重要村道规划建设错车道2300个,逐步缓解农村公路错车难问题。实施通农客工程。截止目前,**区223个行政村已有219个实现农客通,城区至镇街、镇街至行政村、行政村至行政村的农村客运干线网络已基本形成。实施安全防护工程。在农村客运通行线路的危险路段,安装了防撞护栏、减速带等安全设施,保障了车辆运行安全。

(三)出台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建管机制日趋完善。为规范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区政府先后出台《**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细则》,提出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区县扶持、以街镇为主,村民自愿,民主决策”的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思路,热门思想汇报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区为主、分类养护、依法管理”的农村公路管养责任体系,明确了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资金来源及管理方式,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进度,提升了农村公路管护质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经历“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大规模建设后,**区农村公路骨架网基本形成,但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差距。

(一)断头路、零星支路多,“最后一公里”连接不畅。一是路与路之间连接不通。因受益程度差异、线路选择不合理、土地纠纷矛盾等原因,部分位于镇、行政村、组交界处的连接道未能连通,增加了行车距离。二是地势阻隔形成断头路。一些山区道路因溪流、沟渠、陡坡等阻隔,需要架设桥梁、修建涵洞、挖山开路,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超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承受范围,在现有的条件下难以修通,形成了断头路。三是零星支路未修通。少数村组因村民在土地调整、资金筹集等方面的原因,未能列入前期建设计划,形成了一些未连通或硬化的支路。这些断头路和零星支路,很多都不足1公里,既争取不到上级补助资金(市交委在申报村道公路建设计划时要求单条路不少于1公里),村民又不愿意集资,导致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迟迟无法打通。初步统计,全区有需要修建的断头路和零星支路有220余条,涉及100余个行政村,总长度223公里,范文写作数量多,分布广。

(二)道路建设标准偏低,农民出行难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是农村公路路面较窄,会车难。前,国家补助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只有11万元/公里,由于财政配套和村民集资不足,大多数农村公路都降低了建设标准,按照3—3.5米的宽度修建,并省去错车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村道上运行的车辆日益增多,尤其是在春节、清明等节假日村道车辆猛增,经常出现堵车的情况,群众对此意见很大。二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滞后,车辆行驶安全隐患大。大多数农村公路是在原来的简易路基上硬化建成的,路面窄、坡度陡、弯道急,公路技术等级低,加上安全设施和路肩等配套不到位,车辆行驶安全隐患比较大。三是农村公路通农客进展缓慢,农民出行难。目前,**区72条农客线路中,城区到镇街(行政村)的客运线路47条,镇至镇、镇至行政村、行政村至行政村的客运线路25条,大多数村组是路通车不通,农民出行工具主要还是摩托车,不仅费用高,而且安全隐患大。由于村道公路建设标准低,加上农村客运存在运距短、运量不均、成本高、经营效益差、安全风险大等问题,农客线路开通难度大、进展缓慢,20以来全区仅增加7条农客线路,而且大部分都处于收不抵支状态,镇、村之间群众出行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农村公路建设改造任务重,资金缺口比较大。一是新建公路资金缺口大。个人简历从年起,全市村道公路建设市级补助资金为25—30万元/公里,**区农村公路修建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公里左右,边远地区成本在65万元/公里左右,即便**区财政按10万元/公里标准配套,仍然还有20万元左右的资金缺口。二是断头路建设资金缺口大。目前,各镇街申报需要打通的断头路约223公里,按照工程造价每公里60万元左右预估,预计投入资金13,365万元。由于不足1公里的农村公路未纳入市级补助范围,修建这部分断头路的资金,需要区镇两级财政和农民“一事一议”筹资解决。三是道路拓宽资金缺口大。据统计,全区现有3.5米宽村道2145公里,占村道总里程的70%,这部分农村公路无论是扩宽改造还是修建错车道,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从起,国家不再安排加宽改造和错车道方面的.资金补助,要对现有道路进行改造,只能依靠各地自筹资金解决。

(四)养护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农村公路养护难度大。一是管护资金落实不到位。**区农村养护资金实行市级补助、区级配套的政策,由于财政困难,**区政府未能予以配套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实际到位的管护资金只有市级补助的1000元/公里·年,农村公路养护费用明显不足。二是农村公路日常管理不到位。按照**区农村公路管理办法规定,农村公路实行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目前在镇村一级没有专门管理机构和人员,加上农村公路分布广、线路长,日常管理难度大,效果不好。三是损坏道路修补不及时。根据**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规定,农村道路损坏后由管养单位自行恢复。在目前镇财区管的模式下,镇级财力有限,群众不愿意出钱出力,如果申请上级资金补助,程序多,时间长,造成部分村道损坏后长时间得不到修复,影响道路畅通。

三、几点建议。

**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把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格局下,与全区交通建设统筹考虑、同步推进,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水平。

(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提档升级。一是做好时间规划。在摸清全区农村道路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全区农村公路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和项目库,范文参考网列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时间表,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农村公路硬化率100%,彻底解决断头路和错车难问题。二是做好空间规划。做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与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农民新村建设规划有机衔接,按照农村公路建设跟着产业走、人口走、资源走的思路,重点推进乡村旅游、农民聚集点、农业产业区、贫困村的村道建设;优先打通区与外区,镇与镇、村与村之间的连接线,形成农村环线公路。三是做好等级规划。根据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农村公路等级,逐步将车流大、物流量大的村道升级为乡道、县道,不断提高农村公路整体水平。四是做好配套规划。分批完善现有农村公路安保设施、路牌标识、停车场、公交站点等配套设施;新修建农村公路附属设施要与道路建设同步,并列入道路建设预算。

(二)加大投入,创新机制,拓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渠道。一是加大上级资金支持力度。做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与国家、市级政策对接工作,力争将断头路、道路扩宽、心得体会安全防护设施建设纳入上级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范围。二是建立稳定财政投入机制。每年从区级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债务中,安排一定数量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并足额配套市级补助资金;有效整合各部门分散的道路建设资金,统筹安排,打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逐步建立公共财政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稳定资金渠道。三是创新农村公路投融资模式。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政策优惠、贴息贷款、税费减免、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农业经营主体、农民集资投劳参与农村公路建设,扩大资金渠道,弥补财政投入不足的缺口。

(三)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健全农村公路建管长效机制。一是完善资金补助政策。根据地区差异和道路状况,对一些位置偏远、地形条件较差以及贫困地区的村道修建,给予资金上倾斜。综合财政收入、建设成本、经济发展等因素,适时调整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补助标准。二是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农村公路建设耕地占用补偿机制,化解土地纠纷矛盾;范文内容地图简化项目建设审批流程,降低农村公路建设行政管理成本,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效率;建立道路质量责任追究制,强化农村公路通行的安全监管。三是严格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区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和工作考核的力度,进一步落实管护的主体责任;区交通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推动管护资源向村道延伸;各街镇要加强管护机构和力量建设,建立一支稳定道路养护队伍。四是创新管护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农村公路养护机制,以签订养护合同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村民承包或专业公司)负责公路日常维护,并根据养护质量支付养护费用,提高养护管理质量。

(四)发展农村客运和物流运输,提高农村公路使用效益。一是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客运市场,通过财政补贴、税费减免、优化线路组合、片区运营等方式,支持有条件农村地区开通农村客运线路,方便群众出行。二是加快推进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干支衔接、循环畅通农村公路网络,缩短区域之间行车距离。三是依托场镇、村民聚居点、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特色农业基地,构建布局合理、节点联网、运营高效的农村公路站场体系,有序发展客货运输、农产品运输、工作总结小件快运、农资配送等农村物流新业态,有效发挥农村公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管理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农村扶贫管理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实践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着力解决好贫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根据全市农村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此方案。

一、目的意义。

开展农村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是深入贯彻党的三中全会、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精神,落实好民生导向、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现实需要。对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扶贫开发主战场及其主要对象,与时俱进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最大限度关注贫困,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真正建立起科学的动态扶贫开发机制和为“十二五”扶贫开发建立制度基础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以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数据系统中的扶贫对象人数为基数,以乡镇为单位维持总数不变,每年按20%的比例进行动态调整,对已实现脱贫致富的,经过民主评议和公示无意见后,停止相关到户扶贫开发政策,转为脱贫对象;对返贫的,重新按动态管理程序将其吸纳为扶贫对象。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广泛宣传,稳步推进的原则。要客观面对农村千差万别的情况,扎实做好广泛的宣传动员工作,确保扶贫对象评定稳步进行。二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民主评议与集中决策相结合,评估核定人均收入客观准确,对象确认公开、公平、公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真正的贫困户进入扶持范围。三是符合条件、自愿申请的原则。在群众自愿申请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程序,严格筛选认定扶贫对象。

三、工作范围。

开展农村扶贫对象动态调整的范围是:全县38个乡镇及278个行政村(社区)。

四、工作步骤。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我县农村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从年10月开始,至xx年12月上旬结束。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年10月20日前)。

1.认真学习市、县关于“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动态管理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成立领导小组,结合各乡镇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2.召开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的相关工作,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3.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充分运用广播、宣传栏、政务和村务公开栏等有效形式广泛宣传。

第二阶段:对象识别阶段(年11月30日前)。

1.自愿申请(10月25日前)。由符合条件的.户主填写《市农村低收入申请书》,向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提出申请。

2.入户调查(10月30日前)。村委会对申请的扶贫对象,按照扶贫对象识别指标,入户开展经济状况调查和劳动能力认定。

3.民主评议(11月10日前)。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核,并对审核结果进行公示后上报乡镇。

4.乡镇审核(11月20日前)。乡镇组织力量对上报名单进行审核,并对审核结果进行公示后报县扶贫办。

5.县级复审(11月30日前)。县扶贫办组织力量对各乡镇上报的审核结果进行抽查,就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乡镇进行整改,然后将复审结果报市扶贫办。

6.发文确认。市扶贫办抽查合格进行批复后,由县扶贫办对合格的乡镇进行批复,按规定程序发文确认对象。

第三阶段:信息采集阶段(年12月10日前)。

对象识别完毕后,各乡镇对确认的对象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组织工作人员将登记造册的对象信息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实行网络化管理。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年12月20日前)。

2.召开总结会议。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比。

五、关键环节。

(一)制定方案。各乡镇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二)对象规模。按市扶贫办下达我县的扶贫对象控制指标,以乡镇为单位维持总数不变,按20%的比例进行动态调整,具体由县扶贫办将扶贫对象人数测算到各乡镇。

(三)业务培训。要根据工作需要,抽调一批具有一定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的人员开展此项工作,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业务培训,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四)督促检查。县扶贫办组织力量对各乡镇工作情况和效果进行检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各乡镇年终扶贫考核内容。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领导机构。县上成立“县扶贫对象动态调整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扶贫办主任任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扶贫办,具体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监督各项政策执行情况,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

(二)落实工作责任。县扶贫办做好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的牵头工作,负责提出工作方案,确定识别扶贫对象的机制、制定扶贫对象的到户帮扶政策。县民政局配合县扶贫办做好扶贫对象评定工作。县财政局要提供资金支持,负责资金管理和监督。县统计局要及时提供贫困监测数据,参与制定扶贫对象识别的相关指标。县残联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核对残疾人有关情况,对残疾人中的扶贫对象提供重点帮扶。各乡镇要严格掌握扶贫标准和对象范围,严把入口关,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辖区内信访稳定工作。

(三)广泛宣传发动。各乡镇要通过召开会议、培训、办宣传专栏、开群众会等形式,宣传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动态管理的有关政策和要求,宣传口径要统一,不能出现偏差,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强督查督办。加强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动态管理工作的考核,加强跟踪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十五”期间,在交通部、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农村公路等级得到了大幅提高,农村公路硬化率由的10提高到底的46,到20底实现了96.2的乡(镇)通油(水泥)路、91.0的行政村通公路、52.5的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缓解了乡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得到了改善。现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市简介。

**市地处**中部偏西,位于赣江中游,罗霄山脉中段以东,属山地丘陵区,地势东、西、南三面环山,南高北低,南北长218公里,东西宽207公里,全市总面积25271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5.14,居全省设区市的第二位。全市辖13个县(市、区),213个乡镇,7个街道,3112个行政村,人口470万。**是历史名城,素有“江南望郡”、“文章节义之邦”、“金庐陵”的美称,人才辈出,名士荟萃,文化发达,名胜遍布,**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所在地,是红色旅游圣地。

到年底,**市农村公路总数达到13788公里,其中县道3198公里,乡道3343公里,村道7247公里,比“九五”末的6352公里增长117.2。

以来,部、厅下达给我市的中央补助农村油(水泥)路建设计划项目主要有县通乡国债、革命老区、通达工程、井冈山革命圣地、战备公路、商品粮基地、国家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等七类项目计962个5659.6公里,计划投资28.4亿元,其中:中央国债1.8亿元,车购税6.2亿元,地方国债0.5亿元,地方自筹19.9亿元。

截止6月底,完成路基4719.9公里,占计划里程5659.6公里的83.4,完成路面3414.4公里,占计划里程的60.3,完成投资19.7亿元;已建成项目540个3138.9公里,占计划项目个数962个的56.1,在建项目420个2493.7公里,未开工项目2个27.0公里;新增通油(水泥)路乡(镇)60个,新增通公路行政村176个,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402个。各类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1、县通乡国债项目:部、厅下达我市的县通乡国债计划项目69个1045.8公里,计划投资8.1亿元。截止6月底,完成路基1010.9公里,占计划里程的96.7,完成路面822.9公里,占计划里程的78.7,完成投资6.7亿元;已建成项目52个775.8公里,占计划项目个数的`75.4,在建项目17个270公里;新增通油(水泥)路乡(镇)53个。

2、革命老区项目:部、厅下达我市的革命老区计划项目有18个181.25公里,计划投资1.5亿元。截止6月底,已全面完工,完成投资1.1亿元,新增通油(水泥)路乡(镇)1个,新增通公路行政村2个,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19个。

3、通达工程:部、厅下达我市的通达工程计划项目有204个928.3公里,计划投资4.8亿元。截止6月底,完成路基862.9公里,占计划里程的93.0,完成路面862.9公里,占计划里程的93.0,完成投资3.5亿元;已建成项目200个862.9公里,占计划项目个数的97.6,在建项目2个38.4公里,未开工项目2个27.0公里;新增通油(水泥)路乡(镇)2个,新增通公路行政村26个,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176个。

4、井冈山革命圣地项目:部、厅下达我市革命圣地计划项目有387个2151.6公里,计划投资8.3亿元。截止6月底,完成路基2059.3公里,占计划里程的95.7,完成油(水泥)路面1236.8公里,占计划里程的57.5,完成投资6.5亿元;已建成项目215个1113.5公里,占计划项目个数的55.6,在建项目172个1038.1公里;新增通油(水泥)路乡(镇)4个,新增通公路行政村148个,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207个。

5、战备公路项目:部、厅下达我市战备公路计划项目1个9公里,计划投资1290万元。截止6月底,该项目已完工,完成投资1200万元。

6、商品粮基地项目:部、厅下达我市商品粮基地计划项目2个24公里,计划投资1739万元。截止6月底,完成路基24公里,占计划里程的100,完成水泥砼路面2公里,占计划里程的8.3,完成投资495万元。

1.3亿元;已建成项目54个196.4公里,占计划项目个数的19.2,在建项目227个1123.2公里。

三、建设成效。

“十五”期间是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最好时期,投资之多,里程增长之快,质量之高前所未有。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促进我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进一步得到了缓解。“十五”期间,我市新改建农村公路7672公里,其中:油(水泥)路4605公里,砂石路3067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8.6亿元。

到2005年底,全市213个乡(镇)有205个乡(镇)通了油(水泥)路,占乡(镇)总数的96.2;全市3112个行政村有2832个已通公路、1635个已通油(水泥)路,分别占行政村总数的91.0和52.5。

1、公路运输有了很大的发展。

公路建设的发展,给公路运输带来了发展的空间,促进了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九五”末的20,**市有营运客、货车9440辆,其中客车2590辆,49165客位,货车7350辆26852吨。到2005年,全市有营运客、货车11314辆,比“九五”末增长19.9;其中客车1663辆34923客位,由于京九铁路开通和运输结构的调整,客车和客位数比“九五”末分别有所减少;货车9651辆51876吨,比“九五”末分别增长31.3和93.2。

“九五”末的年,完成客运量3566万人,周转量168281万人公里,“十五”末的2005年完成客运量4285万人,周转量206173万人公里,分别增长22.2和22.5。

“九五”末的2000年完成货运量1951万吨,周转量167786万吨公里,“十五”末的2005年完成货运量2501万吨,周转量236094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8.2和40.7。

2、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农村的交通环境,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全市370万农民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快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产品流通,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优质粮油、草食畜禽、特种水产、林产化工等优质农产品一车车运往全国各地。山区的矿产、水电、森林资源得到了开发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便利的农村交通,加快了农业招商,吸引了一批批外商来农村办厂,很多农民农忙务农,农闲进厂,安置了大批农村富裕劳动力。农民收入大幅度地提高,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67元,比2000年增加1161元。

3、“红、绿、古”旅游火爆。

便捷的交通为我市旅游业带来了发展的空间和活力,2005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达664.7万人,全市的旅游收入达35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3.1倍和3.2倍。随着交通的发展和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红、绿、古”旅游将进一步升温,旅游兴市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十五”期间是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最好时期,投资之多,里程增长之快,质量之高前所未有。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促进我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进一步得到了缓解。“十五”期间,我市新改建农村公路7672公里,其中:油(水泥)路4605公里,砂石路3067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8.6亿元。

到2005年底,全市213个乡(镇)有205个乡(镇)通了油(水泥)路,占乡(镇)总数的96.2;全市3112个行政村有2832个已通公路、1635个已通油(水泥)路,分别占行政村总数的91.0和52.5。

1、公路运输有了很大的发展。

公路建设的发展,给公路运输带来了发展的空间,促进了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九五”末的2000年,**市有营运客、货车9440辆,其中客车2590辆,49165客位,货车7350辆26852吨。到2005年,全市有营运客、货车11314辆,比“九五”末增长19.9;其中客车1663辆34923客位,由于京九铁路开通和运输结构的调整,客车和客位数比“九五”末分别有所减少;货车9651辆51876吨,比“九五”末分别增长31.3和93.2。

“九五”末的2000年,完成客运量3566万人,周转量168281万人公里,“十五”末的2005年完成客运量4285万人,周转量206173万人公里,分别增长22.2和22.5。

“九五”末的2000年完成货运量1951万吨,周转量167786万吨公里,“十五”末的2005年完成货运量2501万吨,周转量236094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8.2和40.7。

2、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农村的交通环境,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全市370万农民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快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产品流通,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优质粮油、草食畜禽、特种水产、林产化工等优质农产品一车车运往全国各地。山区的矿产、水电、森林资源得到了开发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便利的农村交通,加快了农业招商,吸引了一批批外商来农村办厂,很多农民农忙务农,农闲进厂,安置了大批农村富裕劳动力。农民收入大幅度地提高,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67元,比2000年增加1161元。

3、“红、绿、古”旅游火爆。

便捷的交通为我市旅游业带来了发展的空间和活力,2005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达664.7万人,全市的旅游收入达35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3.1倍和3.2倍。随着交通的发展和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红、绿、古”旅游将进一步升温,旅游兴市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管理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农村公路是推动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实施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础条件。为切实解决好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扎实推进全县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安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了交通路网大提升、城乡交通一体化、安全运管全覆盖、养护管理常态化,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一、主要成效。

“十二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工作主要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一是争取项目资金多。共争取中省交通补助资金近9.9亿元,争取农村断头路项目72.4公里、安保设施项目138.6公里、重点乡镇联网路项目49.3公里。

二是建设投资力度大。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6.7亿元,县本级财政配套交通建设资金达14.6亿元,其中约3亿元用于通村水泥路建设。

三是公路建设里程长。共建设通村公路1013公里,改善县道220公里、乡道205公里,建设断头路72.4公里、联网路45.9公里,安装波形防护栏279.6公里。

四是道路管养机制新。明确了管理养护责任主体,制订了养护考核办法,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将公路管理养护一段、二段调整为财政核定收支、定额定项补助的事业单位。县财政将省、县、乡道公路日常管养补助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初步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乡村公路管养机制,实现了有人做事,有章办事,有钱干事。

五是人民群众受惠广。随着交通基础建设工程深入实施,把老百姓的“1号意见”变成了“1号工程”,人民群众在交通发展中更多地得益受惠。首先,通畅深度明显提高,新增236行政村通公路,实现100%行政建制村通达率实现100%,通畅率达90%。其次,通行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公路建设由“树状”路网提升为“网络型”路网,通村水泥路宽度由3.5米提升到4.5米,且安保、排水设施实现“三同时”,县域交通“毛细血管”微循环日益畅通,打造了九龙、乔家、石垭、中和、“111”产业大道等农村公路环线,有效缓解了出行难问题。第三,服务效益明显提升。农村公路不断延伸,既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区位优势也凸显出来,带动了全县产业迅速崛起。成功创建以九龙、朝阳、乔家、石垭为核心的复合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打造了安佛蜜柚、益民西瓜、同兴柑桔、粽粑花椒、兴隆核桃、石垭珍稀林木等现代农业新亮点,大力推进朝阳乔家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普安县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初步形成了翠湖假日酒店—乔家生态园—石垭玉屏湖乡村旅游环线。农村公路路网结构不断完善,同时为我县农村客运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十二五”期间,全县共发展农村片区客运6个,投放农村片区客运车辆176辆,让农民群众“出了家门上车门、下了车门进城门”,真正实现共建共享。

二、工作举措。

(一)健全机制强保障。

一是上下联动明责任。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交通运输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四大家”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分片联系责任区和乡镇。各乡镇和部门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了县级领导分片区督导、县级部门对口帮扶、交通行业具体实施、涉及乡镇配合协调、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为全县农村公路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审时度势作决策。先后出台了《岳池县“十二五”通村水泥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岳池县县乡道改造、整治工程实施意见》、《岳池县农村公路养护检查考核办法》等文件,对全县农村公路发展提供了规范的制度保障。

三是围绕目标严督查。将农村公路建设列为民生工程重要内容,并纳入全年目标任务考核,与各部门及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县人大、政协、督查办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进行督查通报,为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严格的纪律保障。

(二)升华理念转思路。

一是发展理念质的飞跃。从“加快发展公路建设”到“公路围绕产业建”到“建管养运安一体化”实现了三次升华。

二是建设思路不断创新。牢固树立了“修多不如修好、修好更要管好、整多不如改好”的思路。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建设为主向管养并重转变,由整治为主向改造为主转变。

三是发展重心全面调整。由“树状”路网向“网络”路网调整,由保障路通车通向提供安全、便捷出行环境调整,由解决群众出行难向帮助群众致富调整,由服务交通运输向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调整,着力推进县际公路提档升级、乡村公路联网闭环,村级公路深度拓展。

(三)科学布局促发展。

一是围绕大交通布局。结合国省干线路网调整,完成广高路升级改造和仪华路大中修,建成广岳大道岳池段,协助完成渝巴广高速岳池段、兰渝铁路岳池过境段、渠江广安港罗渡作业区建设,外出通道更加畅通。

二是围绕大产业布局。把农村公路规划和建设的着力点定位于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始终服务于“工业强县”的“主引擎”和“农民增收”的“主核心”,为全县产业发展强化基础,优化环境。随着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一个以县道为骨干、乡村道为基础的支干相连、紧贴农村群众需求,有效服务产业园区和现代农业的农村公路网初步形成。既助推了工业“一核两区“建设,又带动了农业”一体两翼“发展。

三是围绕大城市布局。结合“双60城市”战略目标,新建迎宾大道,黑化银城大道、滨河西路下段、滨河东路下段、安拱桥延伸段、工业园区路段基本形成,有力的助推了我县“城市东扩”及全市“同城化”战略实施,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四)积极争取促发展。

一是加强政策解读。始终坚持把争取项目资金作为推动我县交通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紧盯国家和省厅、市局出台的利好政策,密切关注涉及交通建设、投资政策新变化,牢牢把握上级交通建设项目走向、资金投向。

二是突出重点领域。把争取重点放在国省干线提档升级、县乡道改善、农村公路扶贫攻坚、渡改桥、客运站、精准扶贫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民生领域,有的放矢,牢牢跟进。

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加强同省、市主管部门的汇报衔接,争取各方面最大支持,力争上级项目早知晓、早了解、早获批。“十二五”期间,共争取中、省交通建设补助资金9.9亿元。

(五)加强监管保质量。

一是创新制度规范行权。创新实施分权管理制度,交通工程建设的方案制定、监督管理、收方计量、交工验收分别由不同的班子成员负责,不同的股室办理,建立相互制约、彼此监督的管理机制。所有工程内业资料的审查、送签都落实专人专送,实施“一站式服务”,形成办理人没有签字权、签字人不与服务对象见面的工作格局。

二是完善机构夯实基础。成立了岳池县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管理站,落实了编制、经费问题,引进了2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夯实了县级质量监管的机构、人员、技术基础,第一时间主动介入交通工程建设,实现建设项目全程监管。

三是突出重点加强监管。严格执行公开招标,采取抽签摇号方式确定农村公路建设的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制定落实了工程建设“七公开”制度和收方计量管理办法,每个交通建设项目的建设计划、补助政策、招投标、施工管理、质量监管、资金使用、工程验收等环节全面向社会公开,确保从建设计划到工程验收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法规、制度、合同执行,真正做到真实、公开、公正、廉洁。

四是健全质量监督体系。建立了“四级质量监督体系”,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业主第三方检测、市质监站行业检测四方面共同监管。落实了两名班子成员牵头负责,派驻了两名现场业主代表,实行“ab岗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都有现场业主代表监督,做到“层层检测、层层合格”。在县乡道改善工程中,我们还邀请了沿线乡镇参与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健全的监督体系使交通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六)完善体制强管养。

一是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出台了《岳池县政府关于加强省县乡村道公路管理养护的意见》(岳府办发[]28号),建立了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长期稳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渠道。按“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原则,明确了路政大队、养护段、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管养职责。制定了《岳池县省县乡道公路管理养护考核办法》(岳交领〔2012〕14号),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分路面、路基、桥涵、绿化、安全生产等七项指标,对全县县、乡、村道养护工作按季度、半年、全年的频率进行考核,努力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强化保障,规范资金。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村民投入和社会捐助为辅的公路养护资金渠道。县财政按县道7000元/公里、乡道3500元/公里、村道1500元/公里的标准将县、乡、村道养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按1000元/公里标准对村级公路大中修进行补助,每年投入940万元用于县、乡、村道养护。我局坚持“统筹安排、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的原则,优化养护整治方案,合理使用养护资金,严格把好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等关键环节。资金拨付直接与考核结果挂钩,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灵活方式,转变手段。根据我县农村道路交通量、路面类型、地形特点等实际情况,建立“常态化巡查、定期清扫维护、专案修复”的周期性作业制度,实施“春季防毁、夏季补修、秋季巡查、冬季恢复”的针对性养护模式。乡镇交管办和村民委员会一并参与乡、村道的路政管理,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与养护生产相结合,切实维护好路产路权,保障了农村公路安全、完好、畅通。筹建机械化保养护中心1个,逐步实现养护手段由人工化向机械化转变,常规化向专业化转变。

四是严格考核,逗硬奖惩。按照《岳池县省县乡道公路管理养护考核办法》,对县道管养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对乡道管养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村道管养情况每年进行一次考核。结合养护资金标准,科学运用考核结果,对完成养护管理任务突出的给予奖励;对管理不到位、未完成年度列养任务的,按比例扣拨年度养护补助资金,并进行通报批评,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确保乡村公路管养工作落实到位。

三、存在问题。

一是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低、畅通能力弱。“十二五”期间,交通部门修建的通村水泥路中,3.5米宽的有404公里,4.5米宽的有609公里。全县农村公路整体呈现上低等级公路比重大、技术标准不高等短板。

二是农村公路管养人员不足、手段落后。目前我县公路养护手段极其落后,仍然实行的是以扫帚、铁锹为主的人工清扫保洁传统模式。再加之近二十年来,县级公路养护人员基本是只出不进,大幅减少。据统计,自以来,两个养护段人员减少了170余人。目前的公路养护工作已经远远不适应新形势需要和上级要求。

三是群众养路护路意识淡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存在盲区。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农民群众养路、护路意识比较淡薄,在路面上堆放杂物、占道经营、打谷晒粮等现象随处可见。农村公路管理的责任主体在乡镇、村委会,但由于乡、村两级没有路政执法权,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还是空白,对沿路乱搭乱建、占道经营、损毁公路、超载车辆上路行驶等问题难以进行有效的制止。

四是外宣工作力度不够,政策宣传不到位。随着群众出行需求、出行方式的改变和脱贫攻坚的深入实施,全县群众修路愿望日益强烈。但根据省、市相关政策,乡村公路建设在国家补助扶持的基础上,也需要群众自己出劳出资。特别是村与村之间的新建联网路和通组入户路,应由农口、住建等部门统筹实施。但由于宣传解释不到位,致使一些群众对政策、规定了解不透彻,造成对交通工作的不理解。

四、下步打算。

“十三五”期间,我局将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总目标,把握省厅“农村公路三年攻坚”、“撤乡并村通达通畅”、“渡改公路桥”等专项工程机遇,以补齐贫困地区交通运输短板和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为主攻方向,以贫困地区、偏远地区为主战场,找短板、添措施、重实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为精准脱贫攻坚当好先行官。

一是做好全县“十三五”农村公路规划和争取工作。充分对接省交通运输厅“十三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吃透部省农村公路建设重点及投资政策,结合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及财力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围绕县、乡、村三级公路建设、村道窄路加宽、渡改桥、客运站、招呼站等领域,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增添发展后劲。

二是切实抓好农村公路精准脱贫攻坚。以全县280个贫困村为重点,完善并实施《岳池交通精准扶贫规划》,积极筹备县城北部4a景区公路规划编制工作,全力推进农村公路精准脱贫攻坚。20,新建北部山区干果产业大道21公里,完成白庙瞿家店村4.5公里主干道提档升级和新建8.6公里通村水泥路任务,完成19个未通硬化路贫困村通村水泥路建设工作,提前实现全县100%行政建制村通硬化路的托底性目标,为全县贫困村摘帽工作夯实交通基础。

三是大力推进“四大工程建设”。着力提升农村公路通行服务水平,大力推进畅通工程、县乡道改善工程、村道完善工程、渡改桥工程。年,预计完成交通建设总投资10亿元。畅通工程方面,新建通村水泥路100公里;县乡道改善工程方面,主要对部分县乡道进行路面改造,建设规模60公里;村道完善工程方面,重点对早期建成的3.5米宽的村道加宽改造,完成窄道加宽40公里;渡改桥工程方面,力争消除年均渡运量超过5万人次的一类、二类江河渡口安全隐患,在2017年10月初完成红星渡改桥建设。

四是着力强化农村公路管养。建立县有路政员、乡(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政管理体系和县有养护段乡(镇)有交通管理站、村有养护队的公路养护体系。完善农村公路保养护管理考核制度,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常态化。积极推进预防性养护、绿色养护、机械化养护。建成机械化养护中心1座,改造道班房2座,购置路面清扫车2辆、洒水车2辆、波形防护栏修复矫正机1台。

五是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扎实开展“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活动,打造100公里“四好农村路”示范公路和2个示范乡镇,力争在2017年将我县创建为全省第一批“四好农村路”建设示范县。

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管理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履行“产业振兴工程”牵头部门职责,研究谋划乡村产业发展,制定了《xxxx年度xx县农业农村工作要点》,全面分解了xxxx年度工作任务。制定了推进“产业振兴”工程实施方案,建立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各项工作推进有序。

(一)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与乡村产业振兴有效衔接。制定了《xxxx年xx县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大力实施“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民生工程。牵头拟定了《xxxx年度xx县巩固脱贫户产业发展到户项目奖补办法》(初稿),组织各乡镇对具备特色种养业条件、需要巩固产业扶贫成果的脱贫户进行摸底,目前部分乡镇已完成摸底上报。会同扶贫局指导各乡镇谋划实施到村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项目,进一步发挥衔接资金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上的作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截至目前,已批复实施到村农业产业项目x个、资金xxx万元。

(二)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实施茶产业和花卉苗木产业提升工程,出台了《xx县xxxx年做优做强茶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方案》,拟定了《xx县做优做强苗木花卉产业助推农民增收xxxx年度工作方案》,县财政各拨付xxx万元支持茶产业和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新增黄、万亩、万亩。印发了《xx县再生稻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落实再生稻种植面积x.x万亩。积极落实生猪保供政策。与牧原公司初步达成新建x个年出栏xx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合作意向,正在对接协调项目用地。加快xx百惠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x.x万头生猪项目建设,预计x月底建成投产。万头、%,万头、%。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稳步推进,xx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国家和省追溯平台注册登记并开展产品追溯。新增“三品一标”x个。

(三)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印发了《关于建立绿色食品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和《关于建立绿色食品产业链工作信息报送机制的通知》,推荐立宇食品作为xxxx年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重点项目”培育目标。一季度,全县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累计同比增长xx.x%,居全市第x位;产值累计占比x.x%,排名全市第四位。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共计xx家,较上月增加x家。x古南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x市白茅岭农场有限公司获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示范创建名单。一季度投资总额xxxx万元,总产值xxxx万元,销往沪苏浙地区xxxx万元。

(四)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一季度,伍员山水农业公园、大x养心谷、美迪花世界等田园综合体等项目累计完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投资xxxx万元。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成功申报了x个示范镇、x个示范村、x个示范点和x家网销超xxxx万元农村电商企业。一季度全县农村电商交易额xxxxx万元,同比增长xx.x%。

(五)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经营主体示范创建。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xx家。组织xx位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经营主体参加全市优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交流表彰活动。积极开展“四送一扶”集中走访活动。截止目前共走访xx家企业,为企业解决x个实际问题。组织x家龙头企业参加省厅“农业走出去”专题培训。

(六)大力推进创业创新。开展了农村产业带头人培育工作,结合省农担“春风行动”政策宣传,深入各乡镇举办农村产业带头人培育工作暨金融服务工作对接会x场,参加人数xxx人次。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一季度全县新引进农业招商引资项目x个,总投资额x亿元,其中引入沪苏浙地区项目x个;目前已开工项目x个,到位资金x.x亿元。

(七)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出台了《xxxx年度xx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xx个村新增发展项目xxx个,确定年度资金扶持村xx个。完成xxxx年度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回头看”。起草了《xx县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方案》,待上报省市批准实施,x-x月,全县农民建房新建申请xx个,新建审批xx个,翻建申请xx个,翻建xx个,查处涉及占耕地数量案件xx件。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强化工作调度。为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产业振兴工程各项目标任务,县农业农村局将始终紧盯目标任务,实行“月报送、季调度”机制,建立成员单位联络员制度,定时交流工作推进情况。

(二)推动工作落实。严格落实好《关于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实施意见》,强化特色产业长期培育,推进“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抓好防范致贫返贫监测预警机制、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明确推进乡村振兴的“时间表”“线路图”“施工图”。做大做优茶叶、特色水产、再生稻、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发展再生稻x.x万亩,万吨以上。力争生猪存栏x.x万头,出栏xx.x万头。加快伍员山景旅游度假区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新增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x家。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x家,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xx%以上。创建“xx黄茶”“古南丰黄酒”等区域公共品牌,新增“三品一标”x个。发展市级以上家庭农场xx家、专业合作社x家、产业化联合体x家。持续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链链长制工作。积极开展“双招双引”。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高标农田x万亩,万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力争每个乡镇都有x-x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xxxx年力争全县村经营性收入达xx万元以上的优村占比突破xx%,村经营性收入达xx万元以上的强村达xx个,整合各级扶持资金再确定xx个扶持村。选择x-x个试点村开展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试点改革。

(三)加大宣传引导。加强与新闻媒体和新媒体对接,持续开展对产业振兴工程提升行动成效的宣传,全面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确保乡村产业提升行动向纵深推进。

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管理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省检查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今年以来,按照省、市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指示精神,**市交通部门紧紧围绕省厅工作部署,精心组织,科学安排,通过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回头看”、农村公路路肩培护、平面交叉专项治理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好路杯”竞赛等活动,全市农村公路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一、工程建设年度计划完成情况:

省厅下达**市农村公路预安排计划建设项目88个建设总里程为299.6公里计划总投资15880万元(其中县乡道36个215.8公里通村公路52个83.8公里);危桥改造项目10座507延米计划总投资1516万元。截止目前已完工项目68个完工里程209.7公里完工率70%。在建项目8个54.96公里未开工项目12个34.94公里。危桥改造项目完工4座199延米在建6座308延米。

二、质量管理及质量年活动开展情况。

今年,我市所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已全部列入市质监站质量监督范围,并严格执行三阶段验收制度。全市所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质量监督都以设计文件、相应技术规范和质量检测评定标准为依据,突出质量检测重点部位,重点工序和检测频率,建立了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切实把好建筑材料进入关、施工工序关、工程监督关、现场管理关和工程检测关等“五个关口”,市、县区分别成立督导组,把质量监督落实到位,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并责令整改,问题严重的必须返工,有效地确保了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84.9%。

今年是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的最后一年,按照《**市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市交通局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进行具体安排布置。各县区均抽调业务骨干成立调查小组,参加质量调查,并加强宣传,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积极推进。对以来修建的工程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包括路面病害情况、路基及附属设施情况、桥梁病害情况,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病害情况认真细致地填写了调查表,做到实事求是、数据真实、不疏不漏、不编不造,真实地反映了我市农村公路的现状,为下一步农村公路建设和管养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对调查发现的质量缺陷无条件进行了整改。

三、工程试验室建设落实情况。

市、县两级农村公路部门一向注重试验室建设。今年我市进一步增强了试验室建设力度。目前,市处及两县三区都相继建立了较完备的中心试验室,共有试验检测人员52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15人,初级职称以上和获有试验检测证书的共27人,投入资金120余万元,购置了各种试验检测仪器150台/套,已能满足当前农村公路建设检测需要。

试验室为我市农村公路工程做了大量的试验检测工作。主要包括路基土石方工程试验、石灰稳定土试验、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试验,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等,不仅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试验数据,也为保证我市农村公路建设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一)市县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谢连章为组长的全市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市委书记靳克文十分关注农村公路建设,多次调研,听取汇报;市长祁金立先后数次到县区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农村公路建设;市人大、市政协非常关注农村公路建设,先后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关农村公路建、管、养所提的建议和议案办理情况进行督办;市、县区交通部门积极主动向市、县区政府作好汇报,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筹措建设资金,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工程进度快,质量控制好。如**区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及危桥改造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施工一线,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县实行县四大领导班子分包路段,及时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各乡镇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专门抓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具体对沿线取土、清障等项目开工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协调处理,确保施工环境宽松优良;**县坚持做到“五个到位”,即强化责任、领导到位;营造环境、宣传到位;多方筹措、资金到位;规范操作、管理到位;严格验收、督导到位,从而确保了工程进展顺利;**区、**区都把农村公路建设纳入政府承诺十件实事之一,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构筑起了区、乡、村三级联动的农村公路建设领导体系。

(二)交通部门精心组织农村公路建设和危桥改造。

一是抓好项目筹备和管理工作。**市紧抓当前国家加大基础建设的重大机遇,争取更大的项目支持和资金支持。在项目规划上,以打通断头路,实现“乡乡联,县县畅”为目标,加强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联络,形成公路经济圈,最大限度的发挥路网效益。在计划的安排和资金的投放上,我们打破过去按里程和地域面积平均分配的模式,按照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平衡,确保进一步向农村新型社区倾斜,进一步向移民新村倾斜,进一步向双汇产业化基地倾斜,进一步向各县区有影响的大型种植示范基地倾斜。在项目建设管理上,通过规范建设行为,加强施工的全过程监控。对项目建设的薄弱环节,采取超强措施,盯紧每个环节,步步跟踪落实,确保工程质量,建成群众满意的放心工程。二是制订办法,严格措施,规范管理。相继出台了《关于对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实行分片督导的通知》、《关于下达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基、基层顶面弯沉控制指标的通知》、《关于认真做好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从各个方面,不同层次,来强化、加强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工作,实现了农村公路建设规范化管理。

(三)积极筹措建设资金。

除国、省安排的补助资金外,我市已建立起了通村公路、县乡道、桥梁改建的配套资金方案。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通村公路每公里奖励2-3万元,对通乡公路,5米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每公里奖励5万元,7米宽的,每公里奖励7万元,县区也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通村项目建设。对危桥改造,除国家、省投入外,配套资金采取县区负担50%,市财政配套50%的办法解决。同时,出台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管理与监督办法。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必须按照规定金额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市县两级财政和市交通主管部门制定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完善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等各环节的工作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各级交通、发展改革、财政、审计、监察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其合理使用和安全。

(四)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管。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公路里程不断增加,质量问题已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我们在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会议上不断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使农村公路持续适应并满足新农村需要,长期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安全便捷出行。目前,在我市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是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最好体现。第一、坚持建设标准。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和充分论证,我市在县乡公路设计和建设上,坚持路面结构标准不降低,要求全部修耐久实用的水泥路,提高投资效益,提高群众和社会的满意度,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第二、加强过程控制。认真落实“政府监督、企业自检、社会监理、业主监管”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坚持推行工程质量三阶段验收制度,确保各工程项目的各个关键环节、关键部位全部达到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市交通局加强对招投标工作和施工过程的检查指导,市农村公路管理处加强与质检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共同做好全方位的质量监管工作。业主单位进一步强化建设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加强对强度、密度、厚度等主要指标的质量抽检,确保了主要技术指标一次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同时,市委、市政府督察室不定期对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进行督察,通报情况,实施政府监督。市人大、政协领导多次对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对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第三,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格质量责任追究。如**区交通部门严把工程质量关,切实采取旁站监理及三阶段验收制度,对在建的每座桥和每条路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区交通局整合人力资源,抽调业务精、素质高的人员组成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办、工程质量监督站,每天上路巡查工程质量及进度,分组包片,明确项目,明确负责人,实行目标管理,签订责任书,严格考核。第四,加强督导检查。近年来,**市形成了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督导制度,明确职责,分片督导,在每周一督导例会上,将工程进度、质量进行反馈。对好的做法进行总结,存在问题进行“会诊”,并及时上报市政府有关领导,反馈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同时,市交通部门主要领导不间断对农村公路质量、廉政进行明查暗访,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有举必查,有错必改、有报必回”,并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确保把好事办实办好。

存在的问题。

1、目前,由于受原材料涨价,**市汛期内涝等原因影响,部分项目进展较慢,部分项目尚未开工。

2、部分县乡公路主干道年久失修,通行能力降低,致使路网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3、**境内河流较多,县乡公路普遍存在“有路无桥”、“路宽桥窄”的'状况。一些桥梁当时修建标准是行人和通行畜力车辆。公路修通后,部分桥梁被列为危桥,限量限载通行,设计标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一、政府责任主体和资金落实情况。

按照《**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市、县区、乡镇都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到了年度目标管理,层层签订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并依据《方案》要求,市财政700万元,各县区411万元(占承诺330万元的125%),农村公路管养资金已全部纳入市、县区财政预算,并及时超额拨付到位。

我市20养护大修工程完工22公里,中修挖补罩面36112平方米。县道养护大修工程在养护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均采用5公分沥青混凝土面层或者水泥混凝土面层,有效地保证了养护大修工程建设质量,提高了道路的使用寿命。此外,所有符合招投标条件的养护大中修工程均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开展了招投标工作。大修工程和单项工程在100万元以上的中修工程均纳入到了市质监站三阶段监督检查范围。

文明示范路开展情况:按照《河南省农村公路(县乡道)“文明示范路”实施标准》要求,在保持原有文明示范路的基础上,我们深入开展了“文明示范路”创建工作。年全市共创建“文明示范路”64公里(其中**区鲍姬线13公里、**县石临线11公里、**区坡大线13公里、**区皇十线10公里、**县东大线+孟寨东环线共17公里)。

三、目标养护常态化和规范化落实情况。

按照“分级养护、建养并重、有路必养、养必有效、专群结合、确保长效”的原则,全市五个县区农村公路管理所相继建立了农村公路专业养护公司,49个拥有农村公路的乡镇全部建立起了乡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根据考核、评定,分别与764名农民签订了农村公路管养合同,市、县区、乡镇、村各级已切实负起了农村公路的管养责任,农村公路管养实现了日常养护常态化。按照专业养护和农民承包养护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推行“日常养护承包到人、中小修工程专业施工、大修水毁社会招标”的养护办法。为确保养护质量,县道的日常管护,由县区农管所择优选择专业养护公司进行捆绑承包,乡、村道路日常养护由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站就近承包给沿线群众,实现了日常养护规范化。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厅豫交【2010】29号文件精神,积极向市政府做好汇报,取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市农村公路路肩培护、平面交叉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漯政办[2010]101号),该方案要求各县区政府负责本次专项治理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以乡镇为单位,在逐项目排查的基础上确定工作量;明确目标和时限,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市县两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次活动的专业标准制定及活动过程中的专业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工作,确保该项活动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规范推进。

专项治理活动从2010年6月20日--12月底,利用6个多月的时间,彻底解决农村公路路肩培护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抗灾害能力。同时要求各县区在今年所有计划建设项目施工中,工程建设与路肩边坡培护和平面交叉同步进行,修建一段,培护一段,治理一段,对没有进行路肩边坡培护整修和平面交叉工作不到位的,视为该工程项目没有完工,不予竣工验收,按每公里2万元扣除建设资金作为路肩培护和平面交叉的专项资金。截至目前,我市农村公路共培护路肩729公里(其中**县培护路肩167公里,临颖县培护路肩162公里,**区培护路肩151公里,**区培护路肩126公里,**区培护路肩123公里),治理平面交叉113个。

五、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责任主体和资金落实是保障。

长期以来,农村公路普遍存在着管养主体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投入严重不足、养护机制缺乏活力、养护质量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公路的健康快速发展。如何管理好、养护好农村公路,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交通部门面前的严峻课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切实把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摆在了突出的工作位置。自《**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下发以来,市委书记靳克文多次调研农村公路建设与管养,听取汇报。在视察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情况时,靳克文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落实资金投放渠道和养护人员,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巩固和发展农村公路建设成果。祁金立市长、谢连章副市长多次到农村公路养护一线视察,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并明确提出:各县区政府和各级交通部门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以大胆改革的勇气和精神抓好农村公路管养责任的落实,实现我市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养必有效,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总体目标,要求县区作为责任主体抓好落实。市人大、市政协先后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农村公路进行视察,并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

管养资金直接决定管养成效。今年,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原拖养费)我们已安排了部分作为养护费用下拨到各县区;省厅的专项养护资金也已下拨;在市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市政府列支7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各县区政府也给予了全力支持,配套农村公路专项养护资金411万元,目前已拨付到位。各县区还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广泛宣传,吸引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出资、捐资用于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

为加强养护资金监管,市县两级财政和交通主管部门与建设资金一并纳入了管理范围。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监督管理方式。市交通局负责监督指导全市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管理,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的农村公路维修养护资金的使用管理。各县区对当年省、市安排和县预算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结合各自实际情况,于年初编制上报资金使用计划,经市县财政、交通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使用。省、市安排的养护资金,全部用于县乡公路养护,由市财政根据当年已批准计划及时下达各县区财政。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情况,市交通局纪检部门一季度一检查,市农村公路管理处定期进行内部审查,确保了养护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

创新举措是动力。

为保证农村公路管养效果,市交通运输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畅通杯”竞赛活动的通知》,在全市掀起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畅通杯”竞赛活动,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发展氛围。除对获得奖杯的县区进行奖励外,还对参赛路段中达到以下标准的另行补助:即对于沿线绿化、路肩边坡管护、管养公示牌和沿线设施均高标准、严要求地达到创建标准的,县道给予每公里1.5万元补助,乡道给予每公里1万元补助。各县区在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的模式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区每季度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现场观摩、现场点评,把考评结果纳入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考核内容。县级村道管养资金每年随着里程的增加而增加,由承诺的60万元增加到80万元。另外,**区制定了完善的养护管理规章制度和考评标准,组建了区、乡、村三级管理养护网络,区里设所、乡镇建站、村里成立养护协会,分片区、分路段,把里程分解到所、量化到站、落实到村、分包到人。政府督查科与区交通部门联合,采取明察暗访和月底考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地督导检查,开展了“先进管理示范站”、“优秀乡镇主管副职”和“先进领养员”评比活动。对在管养工作落实中成绩突出的乡镇奖励现金5000元-1万元,奖励全区领养员先进个人三轮车32辆、奖励全区乡镇管养站长电摩6辆。**区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创新工作思路,拿出了一套实用可行的措施。如在推进日常养护责任人制度时,采取了多种承包形式。有个人牵头成立农民道班整路承包的,有以家庭为单位成立家庭道班分段承包的,有专业养护公司集体承包的。对这些农民养护员来说,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为使这些平时忙于劳作的养护员尽快了解自己的职责,在进行岗前培训的过程中,**区编创了读来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养护员职责歌》。通过读背职责歌,养护员对自己的职责任务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区制定了《**区农民养护工暂行办法》。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出勤一天者在原有工资基础上每人每天奖励5元,不出勤者每人每天从当月工资中扣除5元”等规定,做到奖勤罚懒;**区交通部门与乡镇管养站每天多次上路查岗,加大日常管理力度。重点抓好路面清扫保洁及路肩边坡平整,改善路况。同时送“制度”上门,把《暂行办法》送到各乡镇养护站、村委会,组织农民养护工学习,提高他们的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向群众讲解爱路护路知识,增强责任感,营造良好氛围。目前,我市以政府主导、群专结合、覆盖全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网络和运行考核机制已初步建立,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已经由行业行为、部门行为转化为政府行为和全民行为。

拉高标杆出形象。

《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颁布实施,给我们农村公路建、管、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市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开展了集中宣传活动。除出动宣传车、散发《条例》手册、悬挂横幅、张帖标语宣传外,还在《**日报》全文转发,并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积极汇报,使社会各界尽快熟知《条例》内容,为今后农村公路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市县交通部门按照省厅和《条例》规定,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方面,坚持以注重文明示范路创建为载体,拉高标杆、树高目标,着力在养护工程中抓样板、抓亮点、抓精品,取得了显着成效。市交通运输局采取“以奖代补”办法,设立农村公路养护和“文明示范路”创建奖励专项资金,由市局牵头,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考核组,对各县区农村公路养护和文明示范路创建工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成绩给予奖励。各县区以农村公路绿化、美化、标准化为切入点,行道树种植采取高、中、低相结合的立体绿化,确保四季常青,致力打造农村公路绿色走廊,逐步实现“一路一品、一村一景”的农村公路美化目标。各县区在路肩培护上,起点高、动作快、效果明显,部分乡道路肩培护超标准实施,由80公分拓宽到1-3米,且边坡线型流畅。**县把新改建农村公路路肩培护工作纳入乡镇农村公路管养目标,多次召开乡镇主要领导参加的路肩培护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路肩培护工作。目前,全县已高标准完成了今年新修、改造、大修的农村公路路肩培护任务,共出动人员2.8万人次,培土50万方,栽植绿化树3.6万棵,施划标线85公里。同时,又对全县600多公里的乡、村道路进行了路肩杂草整修、路面堆积物清理和树木罩白。**区以创建农村公路文明示范路为载体,除保持县道后宋线文明示范路外,又创建了13公里文明示范路。创建中,他们按照创建标准,逐项、逐条、逐路段进行落实,对文明示范路段、路面进行了全面的挖补和整修;路基构造物的增设、维护,沿线设施和绿化得到进一步加强。**区、**区、**县在文明示范路创建中,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扎实推进。目前,**区、**县部分文明示范路创建路段已成为我市农村公路的样板工程,成为我市农村公路的“景观路”,有效地带动了全市农村公路健康发展。

存在的问题。

受地方环境、土源等因素制约,有些过村路段存在路肩培护不到位情况。特别是一些乡村的十字路口,如果治理平面交叉就意味着要拆迁,工程量大;一些乡道交叉路口周围都是深沟,如果治理需要大量土方。

最后,衷心祝愿检查组各位领导在**工作期间,工作顺利,心情愉快!

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管理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随着“普九”目标的基本实现,教育科研将被摆在学校工作的显著位置,毋庸质疑搞好教研工作,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笔者发现,农村小学在教研工作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一些教师素质低,业务不精。

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在日常接触的教师中发现,有的教师基本素质差,上课写错别字、出现知识差错;还有个别的抱着原有的文凭认为有些知识就够了。孰不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知识不断的更新,如不加强学习,就将成为一潭“死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长流水”,教师就得不断地研究、探索,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研工作重形式,不重实效。

许多学校在教研活动方面形式化的东西太多,教研计划、教研活动记录、业务学习笔记大多是应付性的东西,大部分学校有课题,但围绕课题进行的教研活动却寥寥无几;评议课也多为应付性的简单说两句,主题不明确,发言人不能完全投入,不是跑题就是不了了之,缺乏应有的争论,体现不出教研的气氛。这些形式化的教研活动收效甚微,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产生一种厌倦心理,也制约了教研活动的开展。

三.普遍教法陈旧,课堂效率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校听课中经常看到有一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如在教“象”时说:“大象的象,记住了吗?……”。填鸭式灌注式教学方法仍然使用,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个性被扼杀,课堂上教不会,课下搞题海战术,其结果使学生苦学厌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课堂效率低。

四.作业批改质量差,缺乏经验总结。

从学生的作业中看出,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作业都是由批无改,有日期无批语。昨夜使学生吸收知识、消化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批改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医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技能、技巧的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此教师还可以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批改作业的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发扬优点,纠正错误,提高质量。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一套自己成功的教学方法,但总结不出来或不总结,而只重视教,教学经验性的成型的东西特别少。一个教师课上的再好,如果不善于总结经验,不进行反思,那么它只能是一个“教书匠”而已。教研部门和学校也缺乏对教师教研成果的奖励措施。

XX县农村“六小”工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优化环境、加速发展”这个主题,强化民本意识,自我加压,团结奋进,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一是为民增收又创新纪录。通过不断拓宽用工市场、推行劳务派遣制度、为农民工缴纳养老、医疗保险等措施,全年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2580人,年可为农民增收余万元。二是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保险扩面和清欠为突破口,拓宽基金筹集渠道,一举实现了扭亏为盈。去年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266人,失业保险参保人员4920人,分别完成市达目标的145%和487%,分别位居全市第3位和第1位。清理回收历年企业欠费957万元,到目前为止全年社会保险基金结余总额达7411万元,位居全市首位,从而保证了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率、兑现率、及时率达到100%。三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深入人心,出台并落实了《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大病医疗救助办法(试行)》和《迁西县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办法(试行)》,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另外,研究起草了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障办法,应广大参保患者的要求,在县城增设了两家定点药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四是人事人才工作又有新突破,为津西集团、教育系统、县医院、中医院等单位引进各类人才150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1人,研究生2人,为我县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街道办、县财政局、县计生局、教育局、自来水公司等单位招聘了152名工作人员,在我县营造了正确的选人用人机制。先后被省劳动厅评为劳务输出试点先进县、“失业保险工作先进单位”、“农保档案管理先进县”,被市人事局评为人事工作先进单位和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二、存在问题急需解决,不容忽视。

20我局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离想民、为民、富民、安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从总量上看,还有很多下岗失业人员在千方百计寻找再就业机会,再就业工作相当艰巨;从政策落实情况看,落实四项再就业补贴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从再就业服务情况看,再就业培训项目和规模需进一步增多和扩大,岗位开发力度不大,影响了再就业工作的推进。二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务艰巨。社会保险法规政策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城镇个体、私营企业中深入推行社会保险举步为艰;社会保险清欠工作虽然力度较大,但是欠费数额仍处于不断攀升的势态;工伤保险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工作任务较为繁重;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障问题急需解决。三是企业劳动用工关系需进一步规范。非公有制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进展不快,用工随意性较大,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信访案件有增多形势。四是人才不能满足各类企业的需要。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还需要引进大量的专业性技术人才。

三、确定新思路制定新措施,再创佳绩。

(一)服务困难职工,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注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使用好再就业四项补贴,真正用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全年落实四项补贴25万元。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按照个人申请、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站推荐,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查,信用联社核贷的程序,为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提供强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加强再就业培训,以市场要求为导向,开展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班和业余班,提高他们再就业竞争力。全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200人,下大力促进“4050”人员再就业,深入开展再就业帮扶行动,落实帮扶措施,给予大龄下岗失业人员更多的关爱。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市场功能,增设服务窗口,为下岗职工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实行求职登记、职业介绍、档案管理、保障接续等一站式服务。全年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00人,将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

(二)实施富民工程,全力促进农民增收。

帮他们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推动我县劳务输出由体能型向技能型方向转变。千方百计扩大输出渠道,大胆走出去,努力开拓新的劳务市场,广泛搜集用工信息,提高迁西在外知名度,创迁西劳务品牌,使我县成为“京、津、唐”环渤海湾这个金三角地区的劳务输出基地。加强对外出务工致富典型的宣传,选择一批靠劳务输出致富、靠劳务输出创业和围绕某一行业一村多人外出致富的先进典型,加强宣传报道,引导广大农民敢于走出家门闯市场,外出务工挣大钱。达到“输出一人脱贫一家,输出一批致富一村”的目标。全年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人,当年实现为民增收2000万元。

(三)继续保持社会保障工作的良好势头。

一是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遵循“低基数、低门槛、边进入、边规范”的原则,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努力实现城镇各类企业养老、失业保险全覆盖。全年新增养老、失业保险参保职工各1800人。二是加快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进程,完善基本信息库,选择1-2个单位进行档案移交试点,并在全县全面推广试点经验,5月底前将企业退休人员档案全部移交各乡镇(街道)管理。同时指导各乡镇(街道)组织企业退休人员有计划的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和互助服务活动,保证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三是全面落实《工伤保险条例》,狠抓软硬件建设,规范业务管理,强化工伤保险费征缴,实现分散企业经营风险、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目标,为企业的正常生产、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环境。严格鉴定工伤等级,及时审核待遇支付。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以失地农民和向非农产业就地转移农民为重点,制定了我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方案,选择经济条件好、失地农民多的行政村进行试点,为我县进一步研究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积累经验。扭转农保工作停止不前的被动局面。五是建设便民服务大厅,本着“服务基层、方便群众”的原则,简化审批手续,合并工作环节,缩短办事周期,筹建一个集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五险合一的、高标准的社会保险业务服务大厅,提供社会保险登记、申报、核定、缴费、待遇支付等“一条龙”式服务。

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

市委政研室:

按照市委政策研究室关于协助搞好全市农村道路建设调查的函的部署和要求,现将我县农村道路建设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通乡通村公路现状。

我县现有各级公路90条1009.66公里,其中通乡路6条168.8公里,通村路65条407.9公里,专用公路两条26.2公里。全县共7个乡镇,98个行政村,十五期末,国家实施通县乡工程以来,我县加大了农村公路改建力度,成功地进行了克通公路建设,去年又成功地启动了商品粮基地克昌公路建设项目以及通村工程。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县农村公路质量和等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目前,我县通乡公路硬化总里程达155.1公里,硬化率92,硬化乡镇6个,硬化率85.7,通村公路硬化总里程27公里,硬化率6.6,硬化村8个,硬化率8.2。

二、“十一五”时期我县通乡村公路建设规划及资金安排。

为抢抓“十一五”我省将投入1000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我县计划建设通乡白色路1条13.7公里。建设通村白色路52条509.9公里,其中20建设13条线162.9公里,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计划建设22条200公里,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计划建设17条线147公里,实现29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到20末,基本上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到“十一五”末期,实现通村公路全部硬化,所有行政村晴雨通车,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幅射,以村屯为支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白色农村公路网络。

“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所需资金总额为1774.5万元,其中争取国家补贴资金为3809万元,地方匹配资金13331.5万元。由于我县财政拮据,所以说资金短缺问题是制约我县公路建设的瓶颈。面对缺口资金,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解决配套资金问题。一是县财政投一点。设立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户,按当年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将每公里6万元的地方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同时按照工农产品每吨2元的征收标准,加大地方养路费征收力度,扩充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农村道路转移支付资金足额投入。二是受益村屯筹一点。积极调动受益村屯农民群众积极性,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一事一议”采取出工出劳以资代劳等方式解决受益村屯每公里11万元资金匹配问题。三是动员社会捐一点。采取给外地的xx人写封信、打一个电话和为捐资助路的企业或个人树碑立传,实行公路贯名制等办法,鼓励受益企业或回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路。四是协调银行贷一点。建立探索商品路、贷款责任路建设模式,作为解决资金短缺的有效渠道,积极利用信贷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五是抓准政策争一点。抓住整合新农村建设试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政策机遇,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农村道路建设,确保足额投入。

三、年通乡村公路建设工作启动情况、主要措施、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通乡工程商品粮基地项目克昌公路启动情况及主要措施。

总投资3170万元的31.7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克昌公路建设于8月31日开工,为保证工程进度,该项目分五个工程标段同时施工,所以去年10月份工程所需10.5立方米,路基土方任务已全面完工。为保证今年该工程于5月中旬进行水泥混凝土铺筑,春节期间我们利用1个月的时间进行了集中备料,现工程所需的碎石、中粗砂和砂砾已全部进场,该工程所需2.3万吨水泥已与我县北疆水泥有限公路签订了购销合同,现已陆续进场。进入4月份以来,各施工标段对路基翻浆路段进行整修处理,经过近一个月的整修,路基翻浆处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待时机成熟做水泥稳定砂砾,为水泥混凝土铺筑工程做充分准备。

(二)通村工程启动情况及主要措施。

2006年我县通村公路计划162.9公里,总投资4020万元。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乡镇的有力配合下,在市通村办的指导下,我县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开局良好。目前,工程设计、招标工作全部完成,组织机构及人员已全部到位,“一事一议”各村承担的工作任务已基本落实,各施工单位已进驻各标段,备料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按照市政府和市通村办的部署和要求,xx县政府和交通部门把通村公路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摆上首位。纳入日程、强化领导、全力推进。一是为切实加强对通村公路建设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董颖秋、副县长吴昊、县助、财政局长邹德玉、交通局长范德强为正副指挥的'通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体系,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举全县之力,出台优惠政策,为通村公路建设创造条件。三是指挥部靠前指挥,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四月中下旬总指挥,县长董颖秋、副指挥、副县长吴昊、副指挥、交通局长范德强深入各乡、村和路段实地踏察,并与各乡村研究通村工作,指导各村“一事一议”,同时副指挥交通局长范德强带队分别深入各村自4月22起各施工单位开始陆续进入各标段,开始紧张的备料工作。目前,通村工程整体工作正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预计5月中旬,我县通村公路将破土动工。

(三)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今年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前段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上级计划下达晚,所以致使工程建设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期。二是由于我县财政拮据,在资金筹措上难度很大。三是工程技术力量馈乏。

为保证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在下步工作中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第一,抢前抓早,全力推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按照省市计划,31.7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162.9公里通村工程今年9月底必须全面完工,现在已经进入5月份,各项工程已全面启动,我们一定要强化时间观念,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抢前抓早、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迅速掀起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确保今年我县通乡、通村工程如期完工。

第二,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加强农村公路的监督管理。公路建设是百年大计,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由于我县今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重、战线长、时间紧,在一定程度上将给工程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工程质量做好首要目标和头等大事来抓。从严要求,从严把关,落实质量责任制度,健全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查处质量问题,要力争将每一条农村公路建设成“长寿工程”、“精品工程”。

第三,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农村公路建设扎实有序开展。加强组织领导是推进工作的可行保证,为此,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办公室一定要代表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搞好工程建设的综合协调和技术指导。各乡镇、各行政村都要成立由乡、村长负总责的领导组织,搞好农村公路建设的服务和监督。

第四,建立奖惩制度,调动各方公路建设积极性。有效的奖惩制度是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动力,为此,今年,县政府将把农村公路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同时将定期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评比表彰,对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表现突出,为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县政府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四、通乡、通村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

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启动过程中,由于工程建设指挥部在总指挥县长董颖秋的带领下,深入各乡村现场办公,动员沿线百姓为农村公路建设出力献策。通过“一事一议”受益村屯百姓主动投工、投劳,负责土方、基础砂、路肩等基础工程,同时各村积极响应县政府号召,纷纷为施工单位安置驻地,解决水电,提供服务,为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保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修建农村公路的积极性。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农村公路有序、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建养并重,管养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建设的长效机制,积极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四是加强技术指导,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机制,认真落实质量责任制,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

西充县交通局:

1.8公里,途径5个社,总投资250万元,其中村自筹资金6万元,群众集资64万元,以劳折资10万元,其它40万元,尚有缺口130万元。根据目前群众的出资情况和村委会筹资情况,已经向李桥乡党委政府书面申请开工日期,为了顺利完成我村的5公里村道路建设,特向贵局申请立项,望贵局查实后给予批准为盼。

特此申请。

XX县农村“六小”工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远程教育资源要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

远程教育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学科教学水平及教师能力提高为根本。

远程教育是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载体。

远程教育是促进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应用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

优质教育资源要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

现代远程教育是农民致富的金钥匙。

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实施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

实施远程教育功在当代,利及长远。

实施远程教育工程,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实施远程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别。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进程。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师推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我到交通局任职已经一年有余了,一多来的交通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交通工作无论怎样千头万绪,纷繁复杂,都必须明确主要任务,抓住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抓好农村公路建设,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前提条件。下面我就将今年我县新农村公路建设有关情况汇报如下,如有不当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我县现有各级公路90条,1009km,其中乡级公路18条456km,村级公路446km,专用公路二条26km。全县共有7个乡镇,98个行政村,十五末期,国家实施通县乡工程以来,我县加大了农村公路改建力度,成功地进行了克通公路建设,待克昌公路建成通车后,便可实现乡乡通水泥路。现在,全县已通水泥路村14个,已通白色路面147km。尽管近年来我县公路建设步伐逐年加快,公路质量逐年提高,但是由于我县公路建设基础薄弱,总体看,当前,我县的农村公路还是以砂石路为主,有很多地方还还是泥土路,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就目前而言,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和等级与我省发达县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县的公路状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标准要求,尚存在很大距离,所以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是任重而道远。

二、“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发展目标。

为抢抓“十一五”省将投入1000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我县计划建设通村白色公路52条479km。其中:计划建设13条线162.7km,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计划建设22条线200km,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计划建设17条线147km,实现29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到20末,基本上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到“十一五”末期实现通村公路全部硬化,所有行政村晴雨通车,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辐射,以村屯为支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白色农村公路网络,为我县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优良的交通发展环境。

今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有两项,一是商品粮食基地项目克昌公建设,二是通村公路建设。

(一)商品粮食基地项目克昌公建设工程进展情况。

总投资3170万元的31.7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克昌公路建设于208月31日开工,为保证工程进度,该项目分五个工程标段同时施工,所以去年10月份工程所需10.5立方米路基土方任务已全面完工。为保证今年该工程于5月中下旬进行水泥混凝土铺筑,春节期间我们利用1个月的时间进行了集中备料,现工程所需的碎石、中粗砂和砂砾已全部进场,工程所需2.3万吨水泥已与我县北疆水泥有限公路签订了购销合同,现已陆续进场。进入4月份以来,各施工标段对路基翻浆路段进行整修处理,经过近一个月的整修,路基翻浆处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待时机成熟做水泥稳定砂砾,为水泥混凝土铺筑工程做充分准备,预计9月末可全部完工交付使用。

今年我县通村公路计划162.7km,其中林场计划30km,预计总投资5532万元。其中:上级投入资金2,754万元,地方财政补贴资金800万元。通村公路途经我县4镇3乡34个行政村、三个林场,受益人口5.8万人。全县设置16个标段。目前,工程招投标已全部结束,通过“一事一议”,各村承担的部分工程任务已初步落实,施工单位与各村(场)对接已完成,施工单位已进驻各标段开始备料。截止5月13日,累计进场石料2.4万m3,中砂1.7万m3。县财政补贴资金到位500万元,市商行贷款到位196万元。5月13日,通村办在第14标段召开了我县通村公路现场推进会,以此为标志,年我县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

“十一五”时期,我县通村公路建设计划是400公里,按照县政府要求,这400公里五年通村公路建设计划要三年完成,如此庞大的通村公路建设工程,我们还是第一次偿试,通过半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发现,目前,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存在以下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是资金问题。“十一五“期间,根据省市计划,结合我县实际,通村公路水泥路面建设标准宽度为3.5米,每公里需要建设资金35万元,其中,国债资金每公里10万元;省投资金每公里7万元;县投资金每公里6万元;各乡镇村自行解决资金每公里11万元。按400公里计算:“十一五”期间我县财政需补贴2,400万元,农民出物出劳折算为4,400万元。这对财政拮据的县级财政,对还不富裕的农民来说都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困难、非常重的压力。财政拮据,需要我们全县上下付出艰辛和努力,由此,不难看出中,“十一五”期间,资金短缺问题是制约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瓶颈。其二是技术问题,公路建设是百年大计,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就必须有一支具备路桥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队伍,就目前我们刚刚成立的工程办的技术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农村公路建设中质量监督和技术指导的需要,技术力量关系到工程质量,就工程造价来看,我们没有能力招聘工程监理,主要依靠自己的队伍和每村派两名质量检验员来解决。而这些人大多缺乏专业知识,所以,我们将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使其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来保证工程质量。因此说,技术力量薄弱也是我县通村公路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三,工程价格与工程质量的问题。我们现在每公里瞀价格为34万元,而这34万元的实钱只有23万元。这23万元只能够打板钱。那么可以说施工已无利可图。可工程队都想挣钱,想挣钱就得危及工程质量,这里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解决的`问题。其四,“一事一议”问题。每公里11万元的乡村自筹资金,由乡村和农民出资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决定通过村民委员会“一事一议”采取村民出物、出劳的方式。目前,从工程启动工作看,虽然一部分乡村“一事一议”工作已经得到了落实,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乡村尚未召开村民大会,任务尚未落实,有的村还在观望,思想工作还没做通。上述这些问题有的明显显现,有的隐藏不露。但无论如何,我们将通过加倍的努力工作,认真对待、认真解决。从而保证我县“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如期完成。

今年我县公路建设任务之重,在我县公路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为保证今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任务,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关键环结,努力保证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稳步推进。

(一)抢前抓早,扎实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按照省市计划,31.7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162.7公里通村工程今年9月底必须全部完工。现在已经进入5月中旬,针对我县今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艰巨的实际,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强化时间观念,迅速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抢前抓早,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全面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工程早日开工,确保既定目标如期如实完成。

(二)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加强农村公路的监督管理。

公路建设是百年大计,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农村公路建设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和热点,由于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重、战线长、时间紧,加之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将给工程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因此,作为交通主管部门,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协调各乡镇把工程质量工作做为首要目标和头等大事来抓,从严要求,从严把关,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一要落实质量责任制度。要全面落实设计、施工、监督责任制。做到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同时要建立农村公路质量责任档案,将每条道路的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责任人的名字挂牌明示,并存入档案,实施工程质量终生追究制。二要健全质量监管体系。要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质量监督人员,必须身临一线,现场检查、跟踪督查,严格把握质量标准,力争将每一条通村公路建设成“长寿工程”、“精品工程”,经得起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放心工程”。三是要强化通村办作用,特别是强化通村办工程技术人员及协调督察员的培训,使其尽快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以适应工作需要。

(三)建立多元投入机制,进一步落实配套资金。

资金是投入公路建设的基本保障和决定因素。为此,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统筹安排,认真研究农村政策,积极推进多无化投资体制,千方百计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一是县财政划拨一点,将每公里6万元的地方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地方养路费征收力度,扩充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农村道路转移支付资金及时足额投入。二是受益村屯筹一点。积极调动受益村屯农民群众积极性,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一事一议”,采取出工、出劳、等形式,解决受益村屯每公里11万元资金匹配问题。三是动员社会捐一点,采取给外地的xx人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和为捐资助路的企业或个人树碑立传,实行公路贯名制等办法鼓励受益企业或回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路。四是协调银行贷一点。在今年乃至“十一五”期间我县应该建立探索商品路、贷款责任路建设模式作为解决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积极信贷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

今年,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规模大、投入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加大领导力度,狠抓措施落实。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是推进工作的可行保证,落实工作责任是推进工作的主要手段。为此,我认为,从县、乡到村应该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的通村公路建设组织领导体系,全力推进农村公路有序开展。二是要强化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工程建设中,我们认为,各有关部门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要应从在局出发,树立全县上下一盘棋的思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自觉地把部门工作与农村公路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五)克服困难,明确责任,认真做好通村公路建设的启动工作。

开工在即,时不我待。为了认真做好工程的启动工作工作,保证今年通村公路计划的全面完成,我们应该积极协调各乡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通村公路建设工作,建立健全领导组织,安排好质量监督人员,对尚未落实村民“一事一议”的村,立即组织其召开村委员会,抓紧落实“一事一议”筹工筹劳事宜,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工。各行政村应该以千丰福建村为标杆,在落实好“一事一议”的同时,积极主动与施工单位配合,帮助其解决好备料场地、用电、用水、住宿等相关事宜,千方百计为施工单位分忧解难,解决施工单位的后顾之忧。各施工单位要抓紧时间保证备料机械设备全部进场,并集中力量搞好工程备料,保证村屯路基土方完成后顺利开工。各相关部门应该按照县政府的要求,为通村公路在开方便之门,特别是各包乡村的部门和单位应从单位实际出发,要积极深入各村屯,帮助其解决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总之,我认为,公路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好公路建设工作是我们交通部门的神圣职责,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大力支持下,与各乡镇以及全县人民一道,克服困难,负重拼搏,扎实若干,圆满完成今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向县委、县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我县的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

阿勒泰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过去公路建设中欠帐较多,基础薄弱,公路发展相对缓慢。到xx年底,我区公路通车里程2985.5公里(不含兵团及林区道路),其中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212.85公里,全地区53个乡镇有2个不通油路,560个行政村有248个不通公路,不通公路行政村的比例高达44.28%。由于阿勒泰地区是典型的公路经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公路发展滞后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自xx年开始,交通厅做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决定,为阿勒泰地区的农村公路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xx年,阿勒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4268万元,建设里程81.397公里,分布在地区境内四县一市11个乡,工程当年基本完工,解决了8.59万农牧民的出行问题。xx年,阿勒泰地区农村公路总投资11651.6万元,建设里程723.12公里,其中重点农村公路配套工程总投资5611.6万元,建设里程119.12公里,分为六个合同段(即哈巴河—阿舍勒铜矿第一、二合同段,青河县—阿热勒乡乔夏第三合同段,富蕴县—吐尔洪乡第四合同段,哈巴河—克孜喀英第五合同段,福海县解特阿热勒乡—省道318线第****同段),根据设计评审和资金到位情况,地区交通局分别于4月8日和6月14日分两期组织进行招投标,以上工程除哈巴河—克孜喀英为跨年度工程,其余项目要求今年必须完工,目前已完成计划投资的95%。通达工程449公里,已完成计划投资的100%;通油工程155公里,已完成计划投资的100%。

xx年阿勒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超过了前农村公路投资的总和,公路建设覆盖全地区六县一市31个乡、121个行政村,沿线6万人口受益,这在阿勒泰地区公路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今年农村公路完工后,地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将增加到1661.85公里,全地区53个乡镇有43个行政村通油路,380个行政村通公路,不通公路行政村的比例降至32.2%。

二、精心组织,规范管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今年阿勒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量和投资额巨大,特别是第一年组织实施“通达”、“通油”工程,战线遍布全地区六县一市,施工组织难度大,建设管理任务艰巨。为落实自治区提出的“目标不变、任务不减、确保完成”的公路建设要求和公路局加快公路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地区交通局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健全责任机制,明确工作分工,全面加强各项管理工作。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xx县坚持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总体目标,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为根本,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突破口,以农村阵地建设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三软”。一是思想上疲软,一些干部尤其是乡镇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认识还不到位,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识还不够强,精神文明工作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落实起来不要,县、市“热”、乡镇“凉”、农民“冷”的现象仍然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考核上手软。在加快发展上,一切以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奖励标准,而精神文明建设则往往作为一项软性指标加以布置,有走过场的考核,而无激励措施,因此基层单位则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当作可有可无的软性指标来对待。三是经济上腿软,由于镇村财力匮乏,目前村一级已经没有可单独使用资金,而乡镇一级财政也仅仅保开门、保吃饭,不可能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2、“三旧”。一是形式旧。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接受教育的程度有了较大改善,农村常住人口主体大都为初中文化程度;同时,由于电视等现代设备的普及,群众能够欣赏到更加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因而欣赏水平有所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广大农村,仍然是几十年前一直延续下来的花船、小戏、狮舞、铜器等活动,对农民吸引力不强。不少农民把喝酒、打麻将当作休闲娱乐。还有一些农民则把焚香拜佛、求签许愿当作传统文化,农村封建迷信重新抬头。二是载体旧。除了文明乡镇、文明户、文明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得到了重视外,还缺乏更多更完美的活动载体,这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不能完全满足广大群众求知、求乐的愿望。三是内容旧。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够贴近群众要富求富的现实,不够贴近群众,需要克服“小胜即满”、“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的现实,不够贴近群众公民道德素质急需提高的现实,不够贴近纠正农村人口现状的现实,由于生产技术和现代化机械的广泛使用,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富余人员,为了生存,年富力强的男性青年走向城市,成为打工一族,农村社会成员构成发生变化,人口主体为妇女、儿童和老人,而被忽视的正是这一主体,因而群众参与度不高。

3、“三少”。一从业人员少。由于机构改革的深化,人员大量精减,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人员严重萎缩。而风光几十年的农村电影队、文艺宣传队等团体已成为散兵游勇。直接从情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工作的干部队伍人数减少、组织力度减弱。二是直接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人员投入的精力少。近几年来,县里把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一个主要条件,使直接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同志受到冷落,严重地影响了这一群体的积极性,导致了精神文明建设队伍业务上不专、经济上不富、政治上不红这一现状。三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阵地少。由于投入严重不足,教育阵地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大多数的文化大院活动经费未列入财政预算,影响了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1、制度创新。xx县精神文明建设各项管理规章形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己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表现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无规划,乡镇企业精神文明创建无规章,少数获得荣誉的单位,成绩到手,工作到头,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为适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发展,就必须适应形势,创新机制。20xx年,xx县制定了《xx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同时,制定了文明创建的各项规章制度和《xx县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细则》,成立了xx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县长任主任,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的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各乡镇也都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实现了文明创建的新突破。

2、内容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围绕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两个服务,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落实“三个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抓住一个建设,即和谐社会建设。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丰富活动内容,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基础和根本。20xx年,我们在农村开展了“五好家庭户”、“遵纪守法户”、“勤劳致富户”评选活动,20xx年开展了“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农民”评选活动,这对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很好作用。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广大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变化,这就要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要巩固传统,发展优势,又要适应形势,开拓创新。基于此,我们从“三贴近”入手,针对群众的“三盼”(盼科技致富、盼政策入户、盼文化活动丰富),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了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同时开展了党员干部入千家包万户活动,进行一对一帮扶工作,文明单位和农村结对文明创建帮扶“对子”。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我们开展了村文化大院和乡宣传文化中心建设,各村都建有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农民学校,成立了宣传队、狮舞队、铜器队。内容上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发展。

3、形式创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方式新颖、方法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更广泛地吸引群众参与。20xx年以来,我县大力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举办戏剧、歌曲擂台赛,直接参与群众x万人次以上,并已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展现先进文化的大舞台。组织农民书画爱好者,举办书画展,义写春联,到外地采风等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发展交流。开展了“好丈夫”、“好妻子”俱乐部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家务技能比赛和家庭文体活动等,增强了关爱家庭、夫妻和睦、共创美好生活的意识。这些新颖的形式极大地吸引了群众的注意力和参与的积极性。

4、机制创新。为使农村精神文明规范化,我们建立了精神文明建设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硬件建设机制和资金投入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对组织不力,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乡村进行处罚,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镇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县乡每年的财政预算都要有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规划,使精神文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1)建立完善目标责任制。

一是科学详细制订包括政治、法律、经济、行政、组织、教育、文化、舆论等各方面的措施,实行系统管理,使创建活动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落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

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守土有责。使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造福于人民的社会系统工程,切实承担起自己的任务。

三是强化目标意识,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个个项目来抓,积小胜为大胜,把各项目标任务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逐级考核。

(2)建立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牵动各个方面的全局性工作,它的工作性质要求既要多部门都来抓,又要有一个权威力量把这些工作统一起来。因此,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抓创建活动的局面,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3)强化奖励激励制度。

一是要按照经济考核办法,建立精神文明建设考核机制,对各级政府进行重奖,让基层感受到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

二是要建立文明村镇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单位的积极性。

三是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和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同等对待。

(1)加强阵地建设。建立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完善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等各类文体设施;建设村居群众文化设施,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农村书屋建设是我县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xx年建设农家书屋56个,20xx年建成139个,共投入390万元。195家农家书屋全部对外开放。为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每个农家书屋都配备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建立了借阅制度。白元乡夹河村农家书屋,面积40平方米,现藏书3500册,可容纳30个读者同时阅览。葛寨乡烟涧村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健全,选址得当,环境舒适,从7月份建成至今已接待读者600多人次,丰富了农民对科技文化知识的需求。

(2)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广泛组建民间文艺宣传队,在精神上给予鼓励,政策上给予照顾,资金上给予扶持,扩大他们的影响力。

二是充实电影放映队,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在机制上进一步放活,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三是充分调动各类专业人才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力求多出精品力作。

(3)加强启动基金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财政计划,并随着农村经济发展逐年增加,使精神文明建设拥有健康发育的沃土。在资金的投入上采取确立重点、合理统筹、集中使用的方式,促进资产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益。

(1)贴近农村人口现状的实际,突出三个主体。

一是突出学生这一群体。以学校为阵地,把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中心工作,广泛开展“道德进课堂”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教育素质。

二是突出老人这一群体。建立老人活动中心,组建各类健身娱乐队伍,让他们老有所乐;同时充分利用老年人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老有所为,发挥余热。

三是突出妇女这一社会群体。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宣传,提高农村妇女的道德素质;广泛开展好媳妇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农村女性典型;同时,充分发挥农村各类农民教育阵地作用,加强对妇女的技能培训,提高她们的致富能力,让她们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

(2)贴近群众生活需求实际,做到三结合。

一是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尚未摆脱贫困的村镇,从激活农户入手,集中力量抓好“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加快脱贫致富;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村镇,要制定规划,加快奔小康步伐。

二是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按照“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进行综合治理。

三是与农民群众排忧解难结合起来。要自觉主动、真心实意地解决农民个人、家庭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技术培训、提供致富信息、传播科学知识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农民群众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与改变村镇干部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村镇干部素质,密切干部群众联系;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推动建立全方位社会服务体系,形成村镇成龙配套的服务网络,为群众排忧解难,方便群众,减轻农民负担。

(3)贴近农村现阶段的实际,利用好三大资源。

一是学校这一资源。广泛开展“社会—学校—家庭手拉手”道德互助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了“道德进家庭”活动,让学生促家庭;学校采取校讯通、告学生家长书等形式,以学生、家长为主体,开展道德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努力实现农民素质整体提高。

二是充分利用民间文艺宣传队这资源。进村入户进行演出,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三是充分利用好农户墙面这一资源。广泛设立以村规民约与公民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墙”,让群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4)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以“五个一工程”(“五个一工程”即每个乡镇建设一条示范路、一条精品街、一个小城镇农贸市场、一个示范村、一个新型农村社区)为抓手,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集中整治活动,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我县各乡镇的路容路貌、小城镇经营管理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社区服务中心示范村建设进度得到进一步促进。截止目前县乡村共投入资金x亿元,出动劳动力x万余人次,投入车辆x万余台次,清运垃圾x万方,粉刷墙壁x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xx处、x万平方米,整治标语广告x万余条,修复残垣断壁x处,整治道路边沟x万余米,新垒景观墙x余米,栽植绿化树木x余棵,整修绿化带x米,新建、改建小城镇农贸市场x处,新建、改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x间,x平方米,取得了初步成效。

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

阿勒泰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过去公路建设中欠帐较多,基础薄弱,公路发展相对缓慢。到2002年底,我区公路通车里程2985.5公里(不含兵团及林区道路),其中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212.85公里,全地区53个乡镇有2个不通油路,560个行政村有248个不通公路,不通公路行政村的比例高达44.28%。由于阿勒泰地区是典型的公路经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公路发展滞后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自2002年开始,交通厅做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决定,为阿勒泰地区的农村公路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2003年,阿勒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4268万元,建设里程81.397公里,分布在地区境内四县一市11个乡,工程当年基本完工,解决了8.59万农牧民的出行问题。2004年,阿勒泰地区农村公路总投资11651.6万元,建设里程723.12公里,其中重点农村公路配套工程总投资5611.6万元,建设里程119.12公里,分为六个合同段(即哈巴河—阿舍勒铜矿第一、二合同段,青河县—阿热勒乡乔夏第三合同段,富蕴县—吐尔洪乡第四合同段,哈巴河—克孜喀英第五合同段,福海县解特阿热勒乡—省道318线第六合同段),根据设计评审和资金到位情况,地区交通局分别于4月8日和6月14日分两期组织进行招投标,以上工程除哈巴河—克孜喀英为跨年度工程,其余项目要求今年必须完工,目前已完成计划投资的95%。通达工程449公里,已完成计划投资的100%;通油工程155公里,已完成计划投资的100%。

2004年阿勒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超过了前20年农村公路投资的总和,公路建设覆盖全地区六县一市31个乡、121个行政村,沿线6万人口受益,这在阿勒泰地区公路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今年农村公路完工后,地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将增加到1661.85公里,全地区53个乡镇有43个行政村通油路,380个行政村通公路,不通公路行政村的比例降至32.2%。

二、精心组织,规范管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

今年阿勒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量和投资额巨大,特别是第一年组织实施“通达”、“通油”工程,战线遍布全地区六县一市,施工组织难度大,建设管理任务艰巨。为落实自治区提出的“目标不变、任务不减、确保完成”的公路建设要求和公路局加快公路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地区交通局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健全责任机制,明确工作分工,全面加强各项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地区交通局成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总揽全地区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根据项目分布情况,下设招投标办公室和两个项目执行办公室。局长对公路建设全盘负责,三位副局长分别对重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乡村“通达”、“通油”工程项目及工程廉政建设情况具体负责。制定了通达通油工程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实行重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和乡村“通达”、“通油”项目,以地区交通局执行办与各县市政府分工负责的形式进行协调管理。即由两个项目执行办分东西片区,负责所辖区域内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指导,各县市政府具体负责乡村“通达”、“通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各县市都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专门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机构,对全县公路建设实行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部署,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硬指标下达给各乡镇。各乡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亲自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成员带头冲锋陷阵,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在东部地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域观念逐步淡化,金融竞争开始延伸至广阔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在加入wto后,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大中城市遭遇到外资银行的强势竞争,其在增强竞争力、巩固大中城市市场份额的同时,开始转变经营战略,重新瞄准县域市场的优质项目,陆续回到农村地区拓展市场,与农村信用社争夺优质客户群。这一变化,对处于弱势竞争群体的农村信用社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做出新的战略选择,巩固和拓展优质客户群,就十分紧迫地摆在农村信用社各级经营管理者的面前。笔者以为,改变传统的经营观念,导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并实施严密的信贷营销战略,是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应对入世后农村地区新一轮金融竞争的必然选择。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农民自办文化是繁荣与发展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材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近日,按照部里统一要求,市文明办以“‘种’文化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为题,深入各县(市、区)的村屯,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市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种”文化作为我市发展农民自办文化的一种创新模式,得到了长足发展。各种文艺组织方兴未艾,乡土文化人才得以挖掘,特别是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同时,改变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有力地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文化阵地进一步加强。截止目前,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各级图书馆累计支援各类图书近100万册,建设各类文化(体育)广场、影剧院、小剧场达近百个。如,我们调研的宁江区农林村、乾安县君子村等村屯中,有的小剧场及活动室面积近3000㎡,规模和标准都很高,作用发挥的也很好,已成为丰富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农村文艺队伍不断壮大。举办农民文艺辅导(表演、乐器演奏、文学创作、民间手工艺制作、书画)短期培训辅导班200期,累计派出下乡辅导人员2500人次,培训农村文艺骨干7200人,培养剪纸、刺绣、根雕、泥塑等民间手工艺爱好者1000多人,文化热心人6000多人,二人转民间演员450多人,文艺表演爱好者20xx多人,业余文学创作者300多人,礼仪司仪250多人,文化户近3000个,拥有乡(镇)、村屯小剧团、秧歌队、文艺演出队、篮球队等各类农民自办文体组织941个,在走访调研的典型村屯,都有着一批较为专业的“草根”艺队伍和民间艺人队伍,有农民自发成立的小剧团,还有专门为小剧团创作剧本的土生土长的创作者。农民写农村事,农民演农村事,极大的激发了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成果丰硕,成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如,宁江区农林村筹拍了电影《笑春》,乾安县君子村的文艺表演登上了央视新闻。

——农民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举办农民艺术节、农民运动会、农民村晚等各级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百余场次,改编和创。

作文。

艺节目1280个,吸引农民累计约140万人次,一批民办鼓乐队、民办小剧团和民间工艺品等民间文化产业正在兴起。特别是在乾安县君子村等一些村屯,通过快板、二人转、拉场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意识地把党的大政方针和富民政策、农村好人好事、文明新风融入文艺表演中,寓教于乐,使广大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思想、新文化,促进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貌形成。如今,在全市广大农村,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成为最热闹、群众最向往的去处,通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使广大农村呈现了“三多三少”的可喜变化,即: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多了,参与打架斗殴的少了;学科技、学文化、学知识的多了,酗酒、赌博、搞迷信活动的少了;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谦让的多了,邻里纠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少了。在我们调研的典型村中,犯罪率、超生率几乎为零,崇尚科学、创业致富、尊老爱幼、和谐文明等良好社会风尚蔚然成风,在农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近年来,虽然通过在“种”上下功夫,我市的农民自办文化得到了繁荣和发展,取得良好效果,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但农民自办文化在很多地方对农村移风易俗、村容村貌改善作用不十分明显,农村的盗窃、赌博、打架斗殴,以及不孝顺父母,因经济利益造成兄弟反目、姐妹成仇等一些不道德、不文明现象大量存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活动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当前我市的农村自办文化主要是农民在农闲间的自娱自乐,内容选择以农民的喜好为主,没有把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现代文明规范以及科技、教育、扶贫、普法、计生等知识进行充分植入,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入不足,“以文化人”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如,在演出中,为了活跃气氛,荤段子、低俗的表演也屡见不鲜。二是活动形式比较单一,需要进一步拓展。目前全市广大农村农民自办文化多数以大秧歌为主,形式单一,没有特色,一些传统的快板、拉场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形式很少,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形式也比较少,农民自办文化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的需求还有差距,与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作用的要求还有距离。三是土生土长的乡土创作人才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讲的是群众身边的事,说的是农民自己的话,农民创作人才最重要。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村屯文艺人才和文艺骨干、特别是创作型人才非常缺乏,很难保证文化大院切实能发挥其文化阵地的作用,极大的制约了我市“种”文化的发展,制约了农民自办文化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如,宁江区农林村,在村里较强的集体经济的支持下,农家书屋、健身房等文体设施完善,篮球队、秧歌队伍等农民文体队伍齐全。但是,由于缺乏乡土创作人才,小剧场只能外请剧团来为农民演出,本村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是政府支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目前各文化大院的维护资金仅够开展一般性活动,多是农民自发参与,或是经济条件好的农民自己购置,资金的短缺制约了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同时,“三下乡”活动存在着与农民需求相脱离的情况。

可以说,当前我市农民自办文化处于初级阶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还不适应,特别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度不够,自办文化的层次和水平亟待进一步提升,已经到了一个发展的拐点,迫切需要在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拓展。

一是要不断丰富活动内容。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物质生活改善,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富、求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对农民自办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跳出娱乐型的“小文化”框框,引入科技、教育、扶贫、普法、计生等人文学科、构筑“大文化”框架,更多层面地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促进农村移风易俗。要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和农民的特点,以乡土为根基,以传统为依托,以时代为基调,大力挖掘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特别是把孝道内容突出出来、融入进去,倡导文明新风。要本着“宜居”、“宜业”的村落文化建设要求,结合各地不同文化资源优势和保护、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积极扶持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开展特色文化乡村建设,着力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文化县乡、特色文化村组、特色文化团体和特色文化企业,形成“一县一品”、“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防止各地农民自办文化单一化、同质化。同时,要通过规划引导,综合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做优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是要拓展活动形式。形式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是增强农村自办文化吸引力的主要抓手,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农村节庆日、农村农民农闲时机,把经常性、小型多样的文体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群众文体活动相结合,把“三下乡”与“常下乡”相结合,把传统节目与现代节目相结合,把民俗表演与政策形势宣传相结合,多开发举办一些农民运动会、农民艺术节、乡村篮球赛等符合实际、兼顾乡土气息与时代新风的活动载体,做到以娱乐型教育农民,以实用型引导农民,让农民在与中提升素质,提高文明程度。要依托乡镇文化综合站、农民书屋、农村文化大院等主要场所,积极开办“农民大讲堂”,以国家政策法规解读、道德宣讲、科技普及、文化宣传等为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要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断赋予文明村、文明户的创建内容,积极营造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

三是要着力打造农村本土文化创作人才队伍。扎根于农村的文化创作人才队伍,是农民自办文化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全市文化工作者的素质,经常组织文化工作者、文艺人员深入农村生产生活的第一线,从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积累、激发灵感,为广大农民群众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要发挥好村级文化组织员作用,以农民自办文化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通过加强培训和管理,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辅导和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作用。要大力发展群众文体队伍,规范和加强群众业余文体团队建设,培育和发展乡镇、社区、村以及基层单位的文体团队,努力提高基层群众业余文体团队的文化素养和水平。要保护和培养民间艺术人才,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要加大对农村业余创作者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利用表彰、奖励等形式,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乡土文学的创作,引导他们在弘扬传统美德、提倡文明新风上下功夫,进一步促进农民创作群体的健康发展,带动扎根于农村的民间创作人才的不断涌现,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要创新培训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逐步提高农村乡土文化人的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建立农村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网络,坚持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培训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文化技能、知识技能,全面提高文化人才的综合素质。通过乡村文化人的培养,为农民自办文化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扶持不仅是加快农民自办文化繁荣发展的有效手段,更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保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松原实际,研究制定全市关于发展自办文化、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扶持政策。鼓励具有较高水平的小剧团、小表演队面向市场,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资源,走专业化或综合发展的道路,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渐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资力度的同时,也应根据农民自办文化的开办情况、规模大小和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效,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使其步入良性循环与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对发展农民自办文化成绩突出的村、表现优秀的团队,要给予重点扶持,以此带动、提高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打造出一批贴近专业水准的品牌队伍。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表彰奖励机制。通过设立文化奖励基金,定期对在农村文化建设以及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个人、优秀文艺团队、示范性文化大院、文化带头人等进行表彰奖励。要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推动“三下乡”活动制度化和科学化,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在做好农民在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的需求调研基础上,探索实施菜单式“三下乡”模式,送农民现实需要的,送农民迫切想了解的,切实提高活动的实效性。通过政策扶持,推动建立农民自办文化发展常效机制,更好地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健康发展。

近年来,桂平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创建小康生态文明村和文明户活动,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积极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脏、乱、差的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

桂平市是个农业大市,辖区有26个乡镇,7个社区,425个村,全市人口170多万,农村的比例占城区的85%以上。随着近年来桂平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加快了城区建设的步伐,同时,城乡联动、共创文明的氛围也逐渐形成,据统计,全市有自治区级文明村6个,贵港市级文明村10多个,县市级文明村80多个,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市有文化活动室300多个、卫生室280个、体育健身场所250多个,农村通达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涌现出金田镇理村、中沙镇上国村、石咀镇小汶村等一批村级创建典型,农民的整体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

桂平市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的热情,农民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积极投身其中,认真搞好村庄规划,进行改水、改厕、改灶、改房、改路,绿化、美化村庄、庭院,硬化乡村道路和户间道路,积极配合做好村村通公路和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全市已建沼气池4万多个、卫生厕所约5万多个,初步实现了道路畅通、庭院净化、村庄绿化美化,取得了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新发展,带来了农村人居环境、群众精神面貌和党群干群关系的新变化,促进了城乡共同繁荣,经济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特色经济得到发展。在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中,桂平市积极发展农村生态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按照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绿色品牌,发展特色、无公害产品和"农家乐"特色旅游等,增加农民收入。如中沙镇上国村以企业为龙头,带动村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村级经济发展;金田镇理村利用傍山依水、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绿化、美化村庄,搞生态旅游,发展旅游经济,取得满意的效果;石咀镇小汶村搞生态农业示范园,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效益显著。

2、农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不断进步。首先,从总体上说,农民健康文明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已初步形成。随着近年来桂平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各类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优秀党员等这些主题突出,参与性强的创评活动入村入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人心,农民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其次,政策意识、科技意识、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由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广泛开展宣传政策法规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农民的政策、法制、科技意识不断增强,运用政策、法律、科技的自觉性不断提高。竞争意识、开放意识、风险意识在农民的思想观念中也日益增强。

3、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各乡镇、村、街道均建立和完善了包括党员活动室、文化站(室)、图书室、文化娱乐中心、录像室、音像电子信息馆、体育活动场所等农村文化设施,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开展农民文艺调演、卡拉ok比赛、象棋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赛、书画展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老少皆宜,趣味性强的文体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文化阵地。

4、农村村居环境有所改观。近年来,特别是在党的xx大精神鼓舞下,各村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分期实施"的要求和"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整治村容村貌,抓好村边环境、村内环境和农户家中环境建设,从农民反映强烈、生产生活急需解决也有条件解决,又最能凝聚民心的硬化道路、净化庭院、绿化村庄的"三化"入手,并以此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突破口。抓好村中道路硬化,修建水泥路、柏油路、沙石路甚至砖路,硬化连村公路及串户道路;净化庭院,治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等"二乱"现象。绿化村庄,在庭院和村道两侧植树,在各个角落种植经济林木,利用荒山荒坡、废弃地营造环村林带。经过努力,农村"三化"取得明显成效,如中沙镇上国村和金田镇理村成为桂平市文明村建设的两张靓丽的"名片"。

桂平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创建活动开展不平衡。部分乡镇领导认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分散精力,影响农业生产,影响农民经济收入,因此,对创建工作不够重视,走过场。二是整合社会力量不佳,齐抓共创力度需加大。创建工作涉及很多相关的部门,这些部门有的各自为政,对创建工作不是那么热心和尽力。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靠许多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创建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把创建活动引向深入,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齐抓共创的局面,不断探索新的创建形式。三是创建资金不足,硬件建设跟不上。创建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硬化村道,绿化、美化村庄,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但由于桂平市财政比较艰难,没能安排创建专项资金,致使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坚持以项目资金为依托,实行财政补贴一点,群众投资投劳出一点,社会各界捐资一点的多元投入方式,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模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我们要再接再厉,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xx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桂平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促进农村公路健康、持续发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投资的农村公路新建和改建工程的建设管理。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

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因地制宜、经济实用、注重环保、确保质量的原则。

第四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由地方政府负责。其中,乡道由所在乡(镇)政府负责建设;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村道由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组织建设。

第五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依据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分阶段建设重点,按照简便适用、切合实际的原则和国家规定的程序组织建设。

第六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保证质量,降低建设成本,节能降耗,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

第七条交通部负责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的行业管理。

省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

设区的市和县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和管理。

第二章标准与设计。

第八条各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确定农村公路的建设标准。

县道和乡道一般应当按照等级公路建设标准建设;村道的建设标准,特别是路基、路面宽度,应当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确定。

第九条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对于工程艰巨、地质复杂路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平纵指标可适当降低,路基宽度可适当减窄。

第十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或扩建。桥涵工程应当采用经济适用、施工方便的结构型式。路面应当选择能够就地取材、易于施工、有利于后期养护的结构。

第十一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重视排水和防护工程的设置,提高公路抗灾能力。在陡岩、急弯、沿河路段应当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提高行车安全性。

第十二条二级以上的公路或中型以上的桥梁、隧道工程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其他工程项目可以直接采用施工图一阶段设计。

第十三条四级以上农村公路工程和大桥、特大桥、隧道工程的设计,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其他农村公路工程的设计,可以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承担。

第十四条农村公路建设的工程设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县级以上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章建设资金与管理。

第十五条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入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

第十六条农村公路建设逐步实行政府投资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鼓励农村公路沿线受益单位捐助农村公路建设;鼓励利用冠名权、路边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方式筹集社会资金投资农村公路建设,鼓励企业和个人捐款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第十七条农村公路建设不得增加农民负担,不得损害农民利益,不得采用强制手段向单位和个人集资,不得强行让农民出工、备料。确需农民出资、投入劳动力的,应当由村民委员会征得农民同意。

第十八条中央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资金应当全部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并严格执行国家对农村公路补助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不得从中提取咨询、审查、管理、监督等费用。补助资金可以采用以奖代补的办法支付或者先预拨一部分,待工程验收合格后再全部支付。

地方政府安排的建设资金应当按时到位,并按照工程进度分期支付。

第十九条农村公路建设不得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不得拖欠征地拆迁款。

第二十条各级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应当接受审计、财政和上级财务部门审计检查。

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

第二十一条各级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向公路沿线乡(镇)、村定期进行公示,加强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

第四章建设组织与管理。

第二十二条农村公路建设用地依法应当列入农用地范围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农村公路建设需要拆迁的,应当按照当地政府确定的补偿标准给予补偿,补偿标准应当公开。

第二十四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符合法定招标条件的,应当依法进行招标。

含群众集资、农民投劳或利用扶贫资金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以及未达到法定招标条件的项目,可以不进行招标。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省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编制符合农村公路建设实际的.招标文件范本。

第二十六条对于规模较大、技术复杂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以及大桥、特大桥和隧道工程应当单独招标,其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可以在同一乡(镇)范围内多项目一并招标。

第二十七条县道建设项目的招标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乡道、村道建设项目的招标,可以由县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也可以在县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乡(镇)政府组织。

招标结果应当在当地进行公示。

第二十八条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桥梁、隧道等工程,应当选择持有国家规定的资质证书的专业队伍施工。路基改建和公路附属工程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条件下,可以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组织当地农民参加施工。

第二十九条二级以上公路或中型以上桥梁、隧道工程项目应当依法办理施工许可;其他列入年度建设计划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完成相应准备工作并经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认可的,即视同批准开工建设。

第三十条农村公路路面和桥梁、隧道工程应当主要采用机械化施工。

第三十一条农村公路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负管理责任。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负责。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依据职责,明确质量责任,落实质量保证措施,加强质量与技术管理。

第三十二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建立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三十三条铺筑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公路、大桥、特大桥及隧道工程应当设定质量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证金。质量缺陷责任期一般为1年,质量保证金一般为施工合同额的5%。

质量保证金由施工单位交付,由建设单位设立专户保管。质量缺陷责任期满、质量缺陷得到有效处置后,质量保证金应当返还施工单位。

第三十四条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发生工程质量或者安全事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不得隐瞒。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六条省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的指导。

设区的市级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委托所属的质量监督机构负责组织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监督工作。未设置质量监督机构的,可以成立专门小组负责组织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监督工作。

第三十七条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聘请技术专家或群众代表参与监督工作。

农村公路施工现场应当设立工程质量主要控制措施的告示牌,以便社会监督和质量问题举报。

第三十八条农村公路工程监理可以由县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以县为单位组建一个或几个监理组进行监理。有条件的,可通过招标方式,委托社会监理机构监理。

农村公路工程监理工作应当注重技术服务和指导,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加强现场质量抽检,确保质量,避免返工。

第五章工程验收。

第三十九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中的县道、大桥、特大桥、隧道工程完工后,由设区的市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其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由县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省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对农村公路工程验收工作进行抽查。

第四十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交工、竣工验收可以合并进行。

县道一般按项目验收;乡道和村道可以乡(镇)为单位,分批组织验收。

第四十一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开放交通,并按规定要求开通客运班车。

第四十二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验收合格后,应当落实养护责任和养护资金,加强养护管理,确保安全畅通。

第四十三条省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具体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验收办法与程序。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在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过程中,强制向单位和个人集资,强迫农民出工、备料的,由上一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本级政府对责任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对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不按时到位或者截留、挤占和挪用建设资金的,由上一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本级政府对责任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停止资金拨付,对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降低征地补偿标准,拖欠工程款、征地拆迁款和农民工工资的,由上一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本级政府对责任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对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验收或者质量鉴定不合格。

即开放交通的,由上一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改正。

第四十八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报告期限的,由上一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责任单位给予警告,对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九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未依法招标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处罚。

第五十条农村公路建设发生质量违法行为的,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等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处罚。

第七章附则。

第五十一条本办法自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