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感悟(精选21篇)

小编:笔砚

优秀作文的结构严谨有序,每个段落都紧密衔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范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丰富自己的写作技巧。

端午节的心得感悟

“浓浓端午情,悠悠艾草香”。今天我们奇趣作文班的同学来到了富兰城堡欢庆端午节。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屈原就是在这一天投身汨罗江的,当时的百姓就在那一天坐着船往河里扔粽子,倒雄黄酒,据说是为了不让水里的蛟龙、鱼、虾等伤害屈原的真身,后来这些就演变成了端午节的习俗。

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习俗,接下来就该制作和佩戴香囊了。

妈妈从成堆的香囊里挑选一个绿色的香囊。绿色香囊象征着学习、生活谨慎细致,我想这绿色的香囊代表着妈妈对我的期望。妈妈精挑细选了艾叶、菖蒲、薄荷等香料,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在香囊里面。我看了妈妈一眼,只见她目不转睛的盯着香囊,非常熟练地把香料装进了香囊,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香囊做好后,妈妈郑重地把香囊戴到我的脖子上,并意味深长的望着我,眼里满是期望。

父母为我们佩戴好香囊,接下来就是我们为父母系上蓝丝带。蓝丝带代表着感恩、鼓励、关爱。

我精心的挑选了一条蓝丝带,默默地走到妈妈的身边,郑重其事地把这条蓝丝带系在了妈妈的手腕上。“妈妈,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怀。”我说。妈妈没有说什么,她的脸上露出了满足、幸福的笑容,我分明看到了妈妈眼角里的热泪。

系上蓝丝带后,就到了我们最喜欢的环节——快乐寻宝。徐老师宣布了一些规则,我们就如潮水般涌向了藏宝地。因为同学们冲得太猛了,一个个像脱了僵的野马,我落在了后面,但是我没有放弃。我仔细寻找每一个地方,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虽然这次活动我没有寻找到宝贝,但是我学到了很多有关端午节的知识,这个端午节我过得非常快乐。

年端午节心得与感悟

端午节的魅力是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在《天问》中,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求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对端午节的纪念。

人生当中,没有绝对的顺境,也没有绝对的逆境。顺境可以变成逆境,逆境也可以变成顺境。相比之下,反而有很多的重大成果,都是在逆境中产生。屈原如果继续在朝里做官,就接触不到老百姓,了解不到真实的情况,也没有那种愤世嫉俗的创作激情。所以司马迁也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唐代诗人殷尧藩在《端午日》一诗中说:“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后人纪念屈原,不是因为他的遭遇,也不是因为他的性格,而是因为他奋发向上的追求和坚定不移的爱国。

几千年的端午,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和精神宝库。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可以从这座宝库中找到力量,并在追寻和回味中获得快乐。

端午节的感悟感言

1、快乐的糯米,里面藏着代表甜蜜的馅,我用欢欣的粽子叶把这一切紧紧包在一起,系上幸福的红丝带,充满吉祥,捎去美好的祝福:端午节快乐!

2、万水千山粽是情,糖陷肉陷啥都行。糯米粘着红枣香,棕叶包着朋友情。鸡蛋伴着艾叶煮,平安健康永一生。祝端午节快乐!

3、端午节快乐!一句平淡如水的问候,很轻;一声平常如纸的祝福,很真;采一片清香的粽叶,包一颗香甜的粽子,装入真情的信息里,送给你:祝端午节快乐!

4、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祝您端午节快乐!

5、拿起香甜的粽子,诱人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竖起长长的艾叶,芳香的气息寄托美好的祝愿;划起快乐的龙舟,激昂的鼓声诉说无尽的思念。端午节到了,愿你快乐平安!

6、一年春事,桃花红了谁;一眼回眸,尘缘遇了谁;一句珍重,深情送了谁?又到端午,一见“粽”情,思了谁?是你!让我醉相思!祝:端午节快乐!

7、送你一个好运粽,里面包藏健康米,好运蛋,平安菇,快乐虾,长寿花,幸运栗,如果你收到将会好运连连。祝你端午节快乐。

8、端午节到了,愿粽子带给你好运!祝你:工作“粽”被领导夸,生活“粽”是多美梦,钱财“粽”是赚不完,朋友“粽”是很贴心,笑容“粽”是把你恋。

9、端午节了,送你只香甜粽子:以芬芳的祝福为叶,以宽厚的包容为米,以温柔的叮咛做馅,再用友情的丝线缠绕,愿你品尝出人生的美好和这五月五的情怀!

10、一声平淡如水的问候,很轻;一声平常如纸的祝福,很真;采一片清香的粽叶,包一颗香甜的粽子,装入真情的信息里,送给你:祝端午节快乐!

11、祝福“粽”动员,愿你笑开颜;薪水“粽”是上涨,干活“粽”是不忙,前途“粽”是辉煌,爱情“粽”是如糖,身体“粽”是健康!端午节快乐!

12、端午粽子莫要藏,群众眼光贼雪亮,粽子到哪哪飘香,送你粽子道声好:端午节,吃粽香,快快乐乐朋友莫忘。

13、端午节到了,我要送你一件外套:口袋叫温暖,领子叫关怀,袖子叫体贴,扣子叫思念;让这件外套紧紧伴着你度过每分每秒,祝端午节快乐!

14、踏上旅途,平安祥和;尽情舒展,一片祥和;随便乱说,轻松快活;搞点娱乐,跳舞唱歌;安全归家,还要工作。不论端午有什么活动,记得带上我的祝福哦!

15、端午的花盛放,端午的粽子香,端午的思念最悠长;端午的酒清香,端午的艾叶长,端午的缅怀在胸膛;端午的龙舟长,端午的梦悠扬,端午的传统不能忘。愿你端午时节快乐。

16、端午节又到,粽香又飘扬。糯米加红枣,穿上艾叶衣。扎个红腰带,漂亮又大方。洗个热水澡,清爽又宜人。端午送祝福,实惠又吉祥。端午节快乐!

17、端午节祝君:家庭像粽子一样圆满,生活同粽枣一样甜蜜,爱情似粽米一样粘恋,威名像粽叶一样芳香远扬,事业如赛龙舟一样突飞猛进。心情像抛粽祭屈原一样畅快。

18、端午节到了,送你几个粽子。祝你心情“粽”是好,工作“粽”是顺,财运“粽”是旺,友情“粽”是惬意,爱情“粽”是甜蜜,亲情“粽”是浓郁!

19、落日余辉,映着彩霞,迎着微风,向着天际。丝丝柔柔的微风,传去了节日的祝辞,飘向远方的你,愿你度过这美好的一切,祝你端午节快乐。

20、糯米是粘粘的思念,棕叶是清凉的装束,龙舟是吉祥的快递,香囊是快乐的包裹,端午炎热的天气,已被欢乐屏蔽,你当然乐不思“暑”!

端午节感悟的作文

吃着奶奶包的粽子,除了米香和奶香外,总是觉得还有无限的滋味。

小时候一两岁时,爸爸妈妈都要上班工作,根本就没有时间照顾我,于是,便把我放在奶奶家。记得那时每次睡醒午觉以后,奶奶和爷爷都要带我出去玩一会儿,爷爷的腿当时已经靠奶奶搀扶才能勉强走路,奶奶一个手扶着爷爷一个手牵着为我养的小狗,我做在小车里,爷爷推着我(正好小车可以给他当拐棍),我用手捧着塑料袋里的小鸡,小鸡用嘴轻轻地啄着我的手指肚,我发出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这一切都显得是那么得恬静安详。

到了做饭的时候,奶奶怕我在地上磕到碰到,就把我放到灶台上,我便蹲在上面看着奶奶洗菜、切菜、炒菜。我仰着小脸,瞅着奶奶那因劳累刻满皱纹,却和善的脸,“咯咯”不停地笑,奶奶也一遍一遍地回报我慈祥的微笑。

渐渐地我长大了,上学了,在奶奶家那种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似乎离我远去了。我经常是一个星期才去奶奶家一次,而爷爷奶奶也总是像欢迎贵宾一样招待我,他们会为我做出每次都不重样的美味佳肴,后来我才知道那些都是爷爷奶奶在电视上特意学会为我做的。吃完以后奶奶一定坚持把我送回家,其实我家和奶奶家是一个院的,离的很近。尽管我一再谢绝奶奶,可奶奶就是不放心她的大孙女,“呆呆”的我没办法也总是任奶奶粗糙却不乏温暖的手拉着我的手送我回家,送到后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家照顾爷爷,我笑着看着奶奶的背影,笑里藏着无限的感谢和丝丝愧疚。

端午节,奶奶又自己包好粽子亲自送到我家,来来回回往返十四层楼,从不叫苦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奉献她的爱。此时我再咬一口香香的粽子,只觉得粽子里包满了奶奶对我的爱,温暖包裹着我的心,暖融融的,我不仅闻到粽叶的清香,更闻到奶奶对我爱的芬芳。

喝雄黄酒是为了让蛇不来咬,就又有这个习俗了。这时妈妈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馅有肉、蛋黄、豆沙、枣子等多种。剥开绿油油的粽叶,里面就是香喷喷的粽子了!真像一个粽子精灵披着一件绿色的棉袄呢!我要开始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人陶醉了。我真喜欢粽子呀!可是当我一想起屈原便有一种辛酸。

这个端午节我知道了屈原为了国家不惜牺牲自己,我也要想像屈原一样,做一个爱国的人!将来未国家做贡献的人!真是一个令我难忘的端午节呀!

端午节的心得感悟

风中弥漫着粽子的香气,这沁人心脾的气味勾着我的心神。一年年过去了,时光匆匆却磨不尽人们对端午的向往。

端午习俗是非常令人着迷的。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烟没几垂名。人们往往会包上许多粽子来纪念爱国伟人屈原。

在端午节这天,大街小巷里,男女老少中,无不散发出一种清雅和谐的淡香。从清晨起,家家户户就陆陆续续地进入端午节的状态了。我在睡梦中隐约闻到一股幽香,我朦胧地眨了眨眼睛,视线渐渐清晰了。回想起那股幽香,应该是他指引我与太阳再见吧。我缓缓起身,忽然,我瞧见了正在我胸前滑落的香囊,原来,香味得飘来只因此啊。

随之,我又瞧见手腕上简约精致的五彩绳。原来妈妈早就为我系上了端午的一系列标志啊!穿好衣服,推开家门,呼吸着新鲜空气,一抬头便看见一扎艾草我家外门的上端。正当我感叹着一天之计在于晨的美好时,妈妈已经端着香喷喷的粽子来到餐桌前喊我:“宝贝啊,吃粽子了。”

只见,餐桌上摆了汇成商学院三盘的粽子。被五彩绳禁锢住自由的的粽叶此时早已张开臂膀,露珠晶莹饱满的糯米了。我迫不及待地含住一小块糯米尝在嘴里,黏黏软软的,香香糯糯的,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家人的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全家都流露出一股祥和的气氛。

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逝去,可那些幸福的记忆是永远褪不去、磨不尽的。

端午节心得与感悟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本站习俗却大同小异。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

岳阳汨罗市屈子祠镇屈子祠秭归县是屈原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端午节文化最为深厚的地方之一。在中国很多地方只过一个端午节,而秭归却有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为末端午。每到端午节,秭归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诗会吟屈原、赛龙舟纪念屈原、举行仪式公祭屈原,此外还有挂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每逢端午,华东的江浙一带,老百姓喜欢晚上划龙船,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而贵州的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

除祖国大陆在端午节有赛龙舟的风俗外,清朝乾隆年间,中国台湾也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中国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中国台湾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举行龙舟竞赛。而在香港、澳门等地,端午节龙舟竞渡的风俗。

端午节感悟的作文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在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说起端午,人们自然应该想到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草、戴香袋等,可不少人将端午节变成“送礼节”、“吃喝节”、“消费节”,原本充满诗意的节日少了些人文氛围。难怪有网民感叹:现在的人对民俗传统节日都已淡忘,而是对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趋之若鹜了。尤其是现在的端午节,几乎成了“吃粽子”节了,那些端午节的文化精髓几乎被抛弃了。

可喜的是,近年来社会上对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加强烈的声音。借助各个传统节日来举办相应的传统文化活动,不失为让更多国人了解和喜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形势。每年,包括屈原故里在内的各地都举行端午文化节活动,这必将对传播屈原精神、丰富端午节节日内容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一种多方面的、多层级的、难以言说的特殊感受。特别是那种身临其境的心灵震撼和感悟,是一个“人文化成”的过程。在这个端午节里,让更多的民众参与传统文化活动,走向传统活动现场,亲身体会并弘扬端午文化,大力传播屈原的爱国、为民、求真、向善的精神上来,让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在国人的心中更加牢固与神圣,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关键。

端午节感悟随笔

今日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这“端午节”有个来历,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屈原的伟大爱国诗人,因为反对妥协,主张联齐抗秦,受到楚国权臣的打击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顷襄王的贬谪和放逐。屈原离开郢都以后,沿长江东下,踽踽独行,颜色憔悴,披着长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不明白为什么世界会是这样黑白混淆,忠奸颠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内心的愤怒,一面大声呵斥吟诵,一面提起笔来,洋洋洒洒在石壁上写下一篇奇绝千古的《天问》。他深知自已无法同现实调和,最终自投于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

当地老百性都十分尊敬和爱戴屈原,生怕他的尸体被鱼吃掉,就投下一种用棕叶包米的东西—粽子喂鱼,好让鱼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来纪念屈原。

今日正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闻到浓浓的粽子清香,于是赶紧洗濑,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边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粽子。我想:为什么象屈原这样的忠臣要被放逐,还要遭到坏人的打击和陷害,那些奸臣为什么不会研究国家会不会被人家吞并掉,总有一天,国家肯定要栽在他们的手里,还有那个笨大王,怎样也不明白屈原是个忠臣呢,真是笨。虽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点不影响我吃粽子的好胃口。

我以后要学习屈原,必须要做一个能为祖国做贡献的人。

年端午节心得与感悟

吃,固然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如农历春节里的饺子,中秋佳节的月饼……这里面,不乏中国从农耕社会演变过来的饮食记忆,还有季节和自然中的特殊定格。不过,如果在端午这样的中国传统节日中,我们的参与热情仅仅是吃,的满足感只是来自于味蕾和胃,甚至连端午常识都只是来自于商家店招信息时,也就失去了端午节的“初心”。

端午节已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汨罗江边,诗人末路悲悯放歌,忠心一片慷慨赴死,只因爱这个国家爱的深沉。“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端午的诗被屈原写满,其蕴含的以爱国为主题的丰富内涵是我国巨大的精神财富,既有政治性、社会性,也有文化性,既纵贯古今,又跨越山河。

端午节的节俗更是“千姿百态”,传递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饮雄黄酒、佩香袋、悬艾草、插菖蒲、挂钟馗像等民俗活动,都与驱邪祛病、养生保健有关。进入盛夏各种疾病多发时段,利用雄黄、艾草、菖蒲等矿植物的药性来解毒、杀菌、去风寒,以达到健身和净化环境的目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更有龙舟竞渡、蓄兰沐浴、驱逐五毒等传统节目,反应了古人对生者生存健康状况的高度关注,体现了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节日中大量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生活意境如果只是被食物取代,被各种商业促销打断,不仅让人意兴阑珊,恐怕还会让我们大失所望吧。

端午节既代表过去,也代表未来,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民族凝聚力的典型象征。让民族节日传承下去,让民族文化代代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也是端午节应被赋予的含义。

端午节感悟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端午节感悟的作文

原来,端午节起源于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楚国王室贵族,可因为楚王身边遍布奸佞,屈原屡次被流放。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接到了楚都沦陷的消息,他万念俱灰,来到汨罗江边,跳江自尽。沿江的百姓知道这个噩耗,纷纷驾船来到江心,将一筒筒米倒进江里面喂鱼,以防鱼吃掉屈原的遗体。后来,划小舟演变为赛龙舟,竹筒倒米演变成包粽子。农历五月初五成了中国人民为纪念屈原而特定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可现在很多人更喜欢过外国的情人节、圣诞节,外国节日反倒比我们的传统节日过得更红火,真让人不舒服。我觉得中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那么深刻的含义,又有可口的美食解馋,我们还是应该让我们的传统节日越过越红火,让端午节的习俗一代一代流传下去。

端午节感悟的作文

那天下午,我还没从欢庆端午节活动的快乐中镇定下来,妈妈就问了我几个可爱的问题:“茁儿,你知道端午节的习俗吗?”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吃粽子、赛龙舟……呃,还有什么?”妈妈叹了口气:“唉,现在人把很多古老而又美丽的习俗都给遗忘了。我们小时候,端午节可是盛大的节日之一呢!”

我马上扑到妈妈身上,撒娇地说:“妈妈,给我讲讲嘛!”妈妈清了清嗓子,给我讲起了生动的故事:“小时候,端午节那天,太阳没出来的时候,小孩子就要去山上捡艾草。在山上,哥哥姐姐会告诉你艾草是什么样的,知道后,你马上就会发现,山野遍地都是艾草!随后,我们就把艾草上的`露珠当作宝贝了!”“露珠怎么可以当宝贝呀?露珠就是露珠!”我非常纳闷。

“我们把艾草上的露珠拍在眼睛上,就能看的更清楚,拍在嘴巴上,能说出更好听的话语,拍在耳朵上,能听的清清楚楚,拍在鼻子上,花香就会温暖你的世界。”妈妈一边说着,一边闭上眼睛,仿佛真看到了那些美好的往事,闻到了鲜花的清香。

我仿佛也看到了可爱的妈妈,那时候她和我一样小,两条小辫子在身后甩着,兴高采烈地把露珠拍上自己的五官和身体,嘻嘻地笑着,妈妈,真可爱!

“茁儿,当我们采完了艾草,就把它们挂在门上,那时候,大舅、大姨妈和我都不是很高,于是,我就爬到大舅肩上,大姨妈在下面拿着艾草,扶着我,我们便把门用艾草团团地装饰起来,任何一个角落都不放过,不过,一定要记住,要在太阳出来前完成哦!”

我又看到大舅扛着妈妈,大姨妈扶着妈妈,一心一意地装饰着大门的画面,大舅虽然很累,但是,你看,他笑的比谁都开心!

“妈妈,你不累吗?那么早起床?”我不解地问。“当然不累,我们早就盼望着端午节了呢!”妈妈朝我眨眨眼睛。

“接下来,我们抱着剩下的艾草,走进家里,姥姥就会给我们做美味的艾草煮鸡蛋,那鸡蛋有着艾草的香味,有着淡淡的青绿色,那是最美味的一顿早餐,不但有鸡蛋和艾草,还有飘香四溢的粽子呢!”我舔了舔嘴,真是垂涎欲滴了呢!

“那天晚上,当我们上床睡觉以后,姥姥和姥爷就用五彩线编成小手链,戴在我们的手上和脚上,因为端午节过后,各种各样的毒虫都开始活动,有了五彩线和艾草,就能避免各种颜色的毒虫了!”我开始向往妈妈小时候,好想过一个那样的真正的端午节呀!

我也好想回到妈妈生活的地方,放慢生活的节奏,去过一个有趣的端午节!

美梦成真了!

端午节感悟的作文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又一个承载着诗意的端午节来临。因为屈原,端午节与诗歌联系最亲密。在艾草和粽叶飘香里,古代文人以诗词纪念屈原,并在赞美屈原正直、崇高和爱国情怀时,更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激昂爱国情怀的诗词佳句流传千古。如果说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蒿等民俗活动让人们享受着丰盈物质生活,那么,众多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端午诗词,品来就浓郁、芬芳了爱国情怀。

位卑未敢忘忧国,千年古国,养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岁月如轮,总有一些东西积淀下来,且越积越厚。如:端午节彰显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中华文明的魅力。“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对诗人屈原的纪念让节日有了特殊而重要地位;“没有端午,何以中国”,表达端午蕴含着中华文化基因,塑造着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灵认同。

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爱国情怀始终富有丰富情感而激昂奋进的主旋律。从抱石沉江的屈原,到“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精忠报国的岳飞;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到“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抗日烈士吉鸿昌,无数仁人志士用生命捍卫祖国荣誉,用热血铺垫伟大复兴梦,这些彪炳史册的事迹浓缩为朗朗上口的诗歌,广为人们传唱,也让与诗韵融通的端午散发着浩然正气,展示端午节激昂的爱国情怀和恒久活力。

文化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信息时代正为诗韵端午提供了新的载体、赋予了新的内涵。端午节穿越千年仍然生机勃发,就在于浪漫诗情与激昂爱国的完美结合,既是崇高激励,又是纯真操守。“诗言志、歌咏言”,端午节最适宜以抒发情感来传承精神。如:过个网络读诗诵诗赛诗的端午,让屈子精神在传承中有了时代气质,获得更大张力。

诗歌是深层次文化交流的理想载体,让诗韵端午激昂爱国情怀。屈原作为中国人爱国主义教育和传承中的一盏明灯,需要铭于心、照于行。“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千年积淀,灿若星辰的华夏传承早已把端午节、诗词文化铸成爱国情怀融入中国人的血脉。“贾谊投文吊屈平,瑶琴能写此时情”。过端午节,我们正可打开社交网站、手机软件,无需高谈阔论,更不必豪言壮语,只要将点滴日常凝炼成行,押点韵,轻松互动,就能让浓郁的爱国心、爱国情在网络空间汇成磅礴的洪流,让端午节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感悟的作文

李隆基曾在《端午》中写道:“端午临仲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到了,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回到了奶奶家。奶奶带着我们一起包亲情飘香的粽子。

奶奶先给我做示范。奶奶熟练地把粽叶围城甜筒状。再把糯米放了进去,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粽子捆得紧紧的。一个穿着绿军装的小粽子就完成了,可爱极了。如此简单,我也赶紧动手包起来。第一步倒是很顺利,但第二步我可遇到了难题。糯米如同一个个晶莹闪烁的珍珠,从下面的洞漏了出来,又像是一个个调皮的孩子从大滑梯上滑下去接着跟我玩起了捉迷藏。我试好几次,可糯米们一次又一次的集体大逃亡。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去问奶奶。一边笑一边说:“你呀,动动脑子嘛。粽子里除了糯米还有花生呀,可以用花生米堵住那个洞啊!”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这方法果然管用。花生堵住洞口后,米就乖乖躺在里边啦,这让我欣喜若狂。可乐极生悲,在捆的过程中由于我用力过大,糯米跳出牢笼,蹦了我一身。没有想到,第一次包粽子竟然来了个“狗啃米”,把我弄成了“糯米鸡”。但是我没有放弃,继续包,,很快我也可以成功包好粽子了。

终于包好了粽子,等粽子熟了,我们就开吃啦!真香真甜,品味着带有亲情的甜粽子,心里甜甜的。吃着粽子,我想起了当初是为了纪念屈原,为了让鱼虾不吃掉屈原的身体,人们向江中投粽子才有了今天吃粽子的习俗。哦,对了!这枣粽也大有寓意呢,在古代,枣粽也是“早中”的意思,当人们去考功名时,早上都会吃一个,企盼自己能早早高中。

正因为粽子中充满了亲人对我们的爱和浓浓的甜蜜的期盼,粽子才会又甜又香。五月粽情飘满家乡。

端午节感悟作文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儿时的歌谣至今还记忆犹新,久久回味。小时候每过端午都非常兴奋因为爸爸妈妈一定会带我去买衣服,每个小孩子都会穿新衣服。孩童时在乡下农村的时候,每到端午节之前,每家每户都要开始为包粽子准备了,因为在我们那里,这个时候刚好也不是农忙季节,可以比较休闲地准备过节了,感觉就好象要过年一样,其实上我们在节日到来好多天前就已经有氛围了。煮棕叶、熬生米、切好猪肉和准备好咸蛋,然后一家人喜乐融融地在一起开始包粽子,那个年代,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是最快乐的一群人了!

在当时,乡下里过节包粽子喜庆欢乐的时候,很多人应该只是把节日当作一个简单的传统日子,但若要问到端午节的由来,有什么样的纪念意义,我想很多人都不一定回答得上来。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深最广,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传承许久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逢此节,过节的心情和感受都不一样,但一样的是,每一年单位都给每一个干部职工发送粽子、皮蛋和咸蛋,单位这样的人性化的节日关怀让大家感觉到一丝浓浓的温暖,很有人情味!这些年来,我们这代人,端午节的节日概念与氛围逐渐慢慢淡去,感觉到周围也没有太浓烈的节日氛围了。

中国有太多的节日,一个月至少有一个。比如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日,值得庆贺,于是有了元宵节;八月十五是一年中月亮最圆最亮的日子,于是就有了中秋节。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于是就有了女人节;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就有了女儿节,还有鬼节七月半....等。

中国节日有着它的文化内涵,并不是表面的吃喝与仪式,而是渗透在吃喝里面的每个节日意义和深厚的浓浓情。但也不外乎,中国人最注重吃,最盼望吃。因为,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是多灾荒多战乱,民不聊生,食不果腹,从而使得民以食为天,社会问题吃饭最大。发展到了近代,仍然是“三民主义,民生第一”,因此,街坊邻居见面打招呼第一句,就是关切地问候:“您吃了吗?”

中国这个实实在在的传统,也影响了关系密切的欧洲,只不过人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追求的层次更高,俄罗斯人见面说的是:“祝您胃口好!”,英国人见面就祝福“好肚!油肚!”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高楼饮美酒,几家流落在街头”,这是社会贫富悬殊的写照。然而到了节日,则是家家尽欢,无论贫富都要过节,也都能过节,就像王宝强的歌中唱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买不起红绒花的杨白劳,也要买上二尺红头绳,用王大婶送来的玉米面也要包一顿饺子。

端午节感悟的作文

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很多人有个疑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比赛划龙船呢?事情是这样来的。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爱国,为皇帝出谋划策,但有些红眼病者觉得屈原势力太大,多管闲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谎言,把屈原撤了职,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经常到汩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块大石跳河自杀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处波浪起伏,哪儿有屈原的什么痕迹。大伙很伤心,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也让江里的鱼虾、蛟龙、鱼。等动物饱了肚子,就不再伤害屈原的身体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办了,后来他们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的小船改为赛龙船。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感悟的作文

在一个又一个快乐而平淡的日子之后,端午节终于迎来了。这一天,街上挤满了来来往往的人和川流不息的汽车。人们从公共汽车上冲下来,争相购买粽子和菖蒲。小孩子脖子上挂着香包。阳光下,香包看起来闪闪发光,布满鳞片。

我和妈妈兴致勃勃地走着。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粽子摊。我和妈妈买了一些不同口味的粽子。他匆忙回家。我已经扑到桌子上了。妈妈真是个大方的人。我从左向右数。他们有三十个人。“你买这么多干嘛?”我对自己说。我现在不能照顾它。我不屑一顾,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不一会儿,赛龙舟成了我们家关注的焦点。我们全家围在电视机前,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划水的人精力充沛,一条金龙招展着,在河上缓缓漂浮。一幅壮观的景象映入眼帘。

啊!今天的端午节真的很有趣。希望下一届端午节也能像这一届一样充满活力和乐趣!

端午节感悟的作文

我最喜爱吃粽子了,连看到家门前的竹叶都会想到粽子。

粽子的做法很简单,先将竹叶洗干净然后晒干,将竹叶折成漏斗的形状,包上糯米、内馅,最后绑线的步骤最难,因为只要一个不小心,粽子就会变成奇形怪状。香菇口味是我最喜欢的,那种咬下去鲜嫩多汁热呼呼软又q的口感和着油饭粽叶香还有妈妈的爱心,真的是世界第一美味!

端午节时爸爸常带着我们全家去看龙舟比赛,边吃粽子边看龙舟的竞逐:选手们动作整齐划一,鼓手奋力击鼓,夺旗手则伸长了手臂卖力的准备抢夺旗子。现场锣鼓喧天,群众的加油声如雷鸣般,轰隆轰隆的传进我的耳里;各种不同特色的摊位飘来令人的香味,我的脖子上还挂着刚刚买回来的香包,用手摸着它,满足的呼吸空气中浓浓的端午气息。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的五月五日,正是炎热的夏天,各种病媒虫蚊滋生,百病也开始流行,因此上古人民为了驱邪躲避瘟疫,而有了端午节的划龙舟、喝雄黄酒、门口挂菖蒲及艾草、身配香包等风俗仪式,以祈求身心的健康平安。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演变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想了想突然觉得有一点感伤及矛盾,因为在这同时我们却开开心心的吃着粽子,不过屈原在天之灵,应该也会为我们快乐的过节感到高兴吧!

咦?是粽子的味道耶!帮我准备好粽子了,那此篇文章就告一个段落啰!我要去吃粽子了。

端午节感悟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五月五和6月6号同一天的日子。有人说,这个日子再次重现的'时间是168年。我们无法活到168年后的今天,但我真心的希望,这篇文字可以保存到那个时候。不需要人们记得我,只需要记得文字里面的女生。那个可怜的女孩子,那个如果活着大概和我一般大的女孩子。

我想,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很好奇,我所说的这个女生是谁吧好了,不让大家瞎猜了。她的名字叫刘思影。

或许,听到这个名字依然没有几个人记起这个人是吧毕竟,十年过去了,十年时间,忘记一个人亦或是让一个不相干的死人淡出自己的记忆是多么平常的事。

我想我已经改变了很多了,起码不会再为这些在常人看来正常不过的事情而抑郁无奈了。似乎我也变得无情了很多吧。

也行刘思影不值得让大家所记得,那么十年前******的自焚事件,大家还记得吗那场大火不但带走了一群愚昧无知的大人还带走了一个天真幼小的孩子啊,全身烧伤达40%。虽经北京积水潭医院全力抢救,终因伤势严重,于20xx年3月17日不幸身亡。

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孩就这么离开了人间,她去了什么地方,我们都无从获知。只是,能做到的,就是替她祈祷,下辈子可以幸福快乐的活下去。不会再有灾难,痛苦陪着她。

我一直觉得,每个人生活在世间,就有权利让世界、人们记住她——哪怕是像昙花那样的匆匆一现。我所庆幸的是我还记得她,过了十年的波折坎坷爱恨情仇。原来在我心里还记得这个女孩子,这个和我素昧平生的女生(和我一样大,我真无法定义给你的称谓了,姑且称你为女生吧)。

端午节感悟的作文

每每到了端午节,就一定会想起的一位诗人,那便是屈原。汨罗江畔,他无奈地脱去三闾大夫的衣胞,滔滔清浪重重碰撞着岸边,从此遥远而萧瑟的汨罗江边再也不见他犹豫凄凉、悲怆独绝的身影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了穿越千年时空的一段绝响,他用他的经历给我们展现了他的人生感悟。

历史不曾停辍,依旧向行进,屈原虽只展现一时的绚烂芳华,但也足够了,他所留下了的宝贵的人生感悟,早已经穿越千秋万代,点亮了如今每一个世人的心灯。

我们从来都不知道要如何前进,有时候是进也不能,退也不能。但是我们就是不能随便妥协,不能随便向恶势力妥协。这些恶势力可能是挫折,可能是不顺意,不过也不能随便去妥协,宁可舍弃生命也要达到彼岸的'这种精神应该无时不刻发挥作用。屈原那个时候只能以死警示后人,希望后人能够继承他的意志,继续奋斗下去。生活在现在的我们不用严重到为了某个意念要用生命来明志了。可是这种精神却必须时时刻刻警醒着我们自己,路还长,不用随便轻易放弃。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愿我们传承着这种精神,传承着他留给我们的人生感悟,更加风雨无阻地走下去。就算路途再遥远,早已经有一个人为我们做了榜样。

端午节感悟的作文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忆。

大概是四岁时吧,那时候家乡的河还能划船的。当我远远地听见锣鼓震天、呼喊撼地时,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里的婆婆出门看热闹去。作为保姆的婆婆总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亲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颤颤巍巍地往长堤那边走去。刚好,河上五彩缤纷的龙舟正威严地列成一排,气势汹汹地准备捕捉那一声令下。

发令枪响后,箭在弦上的龙舟真如一条条迅猛如雷的水龙,在水上飞窜。而船上的那些“驭龙者”更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特别是船两头正奋力击鼓的鼓手,划舟人的斗志似乎随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声而不断激涨。

这一幕真让少见世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家乡竟有如此激动人心的场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紧紧地攥着我的手,和蔼地笑着。继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头筹的选手们。每条船上的人都湿了,而在我这稚嫩的眼中,冠军不过是更加湿透了的人们。

兴高采烈的我又挽着婆婆的手回到家中。午饭时间到了,婆婆端出两只冒着热气的翠绿的三角体,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叶子。婆婆微笑着说,这些用荷叶包着香米的三角体就叫粽子,我还惊喜地发现米饭里面还有内涵丰富的肉馅。它们都是婆婆从乡下带来的,大家都会在划龙舟时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这喷着荷香的饭团,用力地咬下了一块。望着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无比的亲切与温馨。

婆婆在我上小学以后便回乡下颐养天年了,但我们家还是经常在端午节去探望她时带回几只粽子,来重温旧日的快乐与节日的喜悦。只是这几年来给我带来的是遗憾,端午节被韩国人注册了,家乡的的河脏得不能再划龙舟了,婆婆寿终正寝了。然而,端午节被外国人注册了,我们还能吃粽子;这条脏河总有变清的那一天,我们还能在水上划龙舟;但最让我伤感的是,我永远不能再牵着婆婆的手在长堤看比赛了。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但我更怀念的是那永远不再回来的童年和婆婆。端午杂思,思忆至此,足矣。

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因为放假,所以我起的比平时稍晚一点。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我的手上脚上都被带上了五彩线。五彩线是由红、粉、黄、绿、蓝五种颜色组成的,很鲜艳。妈妈告诉我说,端午节带上五彩线会给自己带来好运的。

洗完脸后,我就来到了餐桌前。满满的一桌,真丰富啊;有大大的三角形粽子,还有香喷的鸡蛋、鸭蛋、鹅蛋。看着这么多好吃的,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正准备开动时,爸爸发言了:“知道今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哪位“同学”知道请举手回答?”

这可难倒了我了,我就装作没听见,等待爸爸解释。爸爸告诉我说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真没想到一种食物也有故事。

爸爸讲完后,我已经迫不急待地想和他们做游戏了——顶鸡蛋。

我在盘里随手拿了一个个头较大的鸡蛋,先和爸爸来了一个对决。而我的力气太小了,一个回合下来,就输给了爸爸。但是心里却不服输。心想:“可不能这么算了。”我又去洗鹅蛋,想和妈妈较量一番。

只见妈妈在盘子中左挑右选的,好像里面藏了大将军。我好奇地问妈妈:“你在选什么?难道鹅蛋还会有什么不同吗?”听完后妈妈耐心地说:“你看这鹅蛋好像都一样,其实里面的学问大着呢!首先你要看蛋的形状,要选“小头”尖一点的,这样的蛋会比较有优势一些;其次要看鹅蛋的外壳,光滑、细腻、颜色匀,这样的蛋壳更硬一些。根据这些特点选,一定能获胜。”

我半信半疑地选了一个鹅蛋,就开始跟妈妈较量起来了。

我双手紧紧地握着鹅蛋,使上了浑身的力气,顶啊,顶啊,只听见叭的一声,我赶紧收手,紧张地看了一下手中的蛋,我手里的鹅蛋竟然没破,还是好好的,“原来是妈妈手里的蛋碎啦,太好了,我赢了!我赢了!”我兴奋地边喊边跳,爸爸也高兴的拍手表示祝贺,妈妈看着我高兴的样子也笑了。

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