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专业16篇)

小编:飞雪

它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某一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在这里,我们为您整理了一些调查报告的范文,希望能为您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在婚后3~5年,夫妻双方的幸福感、婚姻满意度都达到最低值。“七年之痒”已然提速为“五年之痒”。婚龄3~5年的调查者中有11.1%的人表示下辈子不要和对方在一起了,另外更有8.9%的人决定下辈子干脆不结婚。

不过,调查也显示,只要度过了这道坎,感情就会慢慢“回暖”。所以只要提前做好“五年之痒”的心理准备,“白首偕老”的誓言还是有可能实现。

调查显示,婚姻生活中丈夫与妻子对婚姻满意度的感受是存在差异的,总的来说丈夫的婚姻满意度高于妻子。而在有小孩儿的家庭,女性比男性更觉得自己婚姻不幸福,男女幸福满意度差值更高。

百合网婚恋研究院院长周小鹏认为,婚后的女性要操持家务、带孩子、买菜做饭、照顾老人、也要上班赚钱,自然“压力山大”。就带孩子而言,调查显示,在带孩子的问题上,以女方为主照顾孩子的占29%,而以男方为主的仅占2.1%,也就是说有三成的女性婚后需要投入更多心力在带孩子上,而传说中的“超级奶爸”却比大熊猫还要珍稀。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公布

“非主流”、“任性”、“奔放”等等,谈起90后的爱情,很多人会说“早熟”或“不负责任”,但此次调查发现,跟70后和80后相比,90后的爱情观其实很保守,而90后的奔放属于“伪奔放”。

在能接受闪婚的群体中,占比最大的不是90后,其中70后单身男女占比最大,男女占比分别达到63%和55%,90后同意闪婚的只有29%的单身男和18%的单身女。而对待性的态度,90后也是保守的群体。调查发现,年龄越大的男性对性的'态度越开放。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看法上,男女差异较大,男性赞成婚前性行为的比例普遍高于女性。

对此,情感专家张佳芮表示,90后的爱情观实际是保守的,90后是被标签化的群体,他们的任性表现在感情里是敢爱敢恨,但他们也有自己坚守的底线和原则。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在被调查对象中,初次性行为年龄集中在18岁~23岁。从地域维度来看,来自不同省份人群的第一次性行为年龄略有不同,其中港澳台地区较早,平均发生在19.24岁,北京、广州等发达区域性行为时间也较早。而山东省、辽宁省、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则都在22岁之后。从年龄划分,80前人群性行为发生年龄较晚,平均在22.17岁,80后为22.10岁,而90后第一次性行为时间则发生较早,平均是19.78岁,95后则更早,平均在17.71岁。

被调查对象中,本科学历以下发生第一次性行为的年龄较早,均在21岁之前,而大学本科在读和研究生在读者性行为年龄均比毕业生早,分别为19.76岁和21.34岁。但博士在读生却比博士毕业生略晚,分别为21.65岁和21.27岁。

被调查对象中,不同年代人群的第一次性行为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与年龄呈现负相关,70前人群避孕意识较低,仅20%的人采用避孕措施,85后、90后则在40%左右,而95后却有所下降,有35%的人采取避孕措施,可见较年轻者的避孕意识相对较高。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公布

在“女生最喜欢的男人”选项中,直爽、爱运动、会做饭的男性被封为“男神”,80%的女性喜欢性格直爽的男性,70%的女性希望另一半会做饭,80%的女性希望找重事业、重家庭,出外能赚高工资,进家能换尿不湿的完美男人,7%的女性希望找居家好男人。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一说到博士,总给人一种眼镜片厚如玻璃瓶底,奔命在实验室和论文堆之间的印象。但是,今年通过对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的恋爱经历调查发现,博士群体在恋爱中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从综合恋爱次数上来看,博士高居榜首。调查显示,博士的平均恋爱次数是6.87次,高居第一。从数据上来看,一个本科生谈一次恋爱的时候,博士已经谈完两次,正在酝酿第三次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博士中,常被人们调侃的女博士的恋爱次数更高,平均为7.12次,男博士居然在恋爱次数上拖了女博士的后腿。

相对应的,博士的平均幸福感也相对较高。调查显示,学历较高者的幸福感指数也相对高,博士达到6.68,仅次于研究生,高于其他学历人群。由此看来,博士并非是缺爱的“孤独患者”,而是爱并快乐着的“恋爱达人”。

中国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针对婚恋中所涉及的职业问题,不同职业背景也会影响着人们的恋爱经历。调查显示,上海用户中,那些与技术、金融打交道的从业者注册量占比超过一半以上。具体表现为,2016年,上海从事it的单身男女注册量最多,同比2015年增长了83.2%。此外,销售、证券/金融/投资/银行、财务/审计/税务、教育/培训紧随其后。

图:上海排名前五的'“单身高危职业”

一方面,“理工男女”由于自身职业关系,其人际圈子狭窄,恋爱经历普遍较少。另一方面,“理工男女”的学历普遍较高,而对于另一半受教育程度的要求要么与自己相当,要么高于自己,这为自身脱单带来了不小障碍。

此外,百合网通过调研结果发现,2016年,上海本科用户注册量占比最高,而增幅最高的前两名分别为博士后和博士,增幅分别高达170%和107%,着实令人意外。不过细想一下,也合情理:平时忙于工作和科研项目的高知识分子们无暇聚会和逛街,也只能在书中寻找黄金屋,在网上觅得颜如玉了。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公布

根据20xx年国家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结婚对数1347万对,离婚对数350万对,离婚对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20xx年的结婚对数低于20xx年,离婚人数却上升,其中80后最不善“修补婚姻”。

调查显示,80后对于工作压力以及日常家务琐事等方面的处理都特立独行,一些离婚理由也很雷人,比如女方不会做家务,男方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还有“闪婚”之后发现相互了解不够等等,而感情破裂、性格不合、第三者插足成为离婚的三大原因。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宅男”“宅女”是近几年流行的网络词汇,什么是“宅”?一般的解释是除了工作之外基本足不出户,生活圈子狭小。调查报告显示,“宅”正是近年来很多单身男女被剩下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大约五成的单身人士都是“周末爱宅族”,总的来看女性比男性更爱“宅”,单身女性喜欢周末“宅”在家的比例高达51%,男性为45%。调查还发现,年龄越大越不爱社交,学历越低、收入越低越爱“宅”,其中月收入在20xx元以下的单身男女“休息日宅在家”的比例分别高达53%和64%,而月收入在2万到5万的“宅在家”的比例男性只占36%,女性占44%。这也说明,社交是需要有经济基础的。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公布

根据调查数据,受访者初婚年龄在22岁~28岁之间,而离婚年龄在28岁~30岁之间。

“男人爱出轨,女人爱插足”,这已是大众对现在婚姻生态的普遍印象。但事实到底如何呢?今年的婚恋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婚姻破裂的家庭中,确实有超过一半是因为第三者插足。而在婚姻中出现第三者的情况中,男、女方占比相当,各占20%,而双方都有出轨的情况也不鲜见(近10%)。所以单方面指责男性出轨显然并不公平,女性出轨的情况也并不少。

被调查对象中,不同父母婚姻状态的家庭的孩子平均幸福感差距略大,分布在5~7之间,离异家庭及分居家庭结婚孩子幸福感指数较低。具体而言,分居家庭幸福感低至5.55,离异都未再婚家庭、离异且一方再婚家庭和离异双方再婚分别在5.81、5.96和5.99,而父母感情一般家庭也仅为5.99,丧偶家庭则在6.5左右,感情良好的家庭幸福指数最高,达到6.68,说明父母的感情状态对于子女的。幸福感影响很大。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公布

调查报告显示,有52%的男性喜欢直爽的异性,32%的男性喜欢个性安静的女孩,65%的男性希望配偶会做饭,64%期待女性在相处中是“主动型”,同时近50%的男性希望配偶是“有点小个性”的可爱女孩,49%的男性希望找“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完美妻子,28%的男性希望找温柔贤惠顾家的配偶,且收入越高越想找顾家的妻子,而对于能干、有魄力的女强人类型,多数男人表示“不喜欢”。

数据分析发现,大部分男性对于长相、身材的关注并没有预期中的高,婚姻里,颜值高不代表就是女神,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好的性格。

中国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90后、甚至95后开始成为当今社会的“宠儿”,他们的婚恋观是怎样的呢?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了《20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全国34省份地区初婚年龄都在27岁左右,其中,博士人群平均恋爱次数达到6.87次,而95后的年轻人第一次性行为发生时间平均为17岁,相比于80后的22岁提早了5年。

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有超过一半的人(51.09%)在18岁之前(含18岁)发生了人生中的初恋。不同年代人群的第一次恋爱年龄差异较大,且与年龄呈现正相关。1980~1985年出生的人,第一次恋爱年龄平均为18.54岁。而到了90后,特别是95后,第一次恋爱年龄提前很多,分别为15.18岁和12.67岁。从区域上看,各省份人群的第一次恋爱平均年龄在15到17岁左右。相对而言,内陆及欠发达地区的初恋年龄较早,其中陕西省最早,平均为15.08岁。

值得注意的是,从家庭背景方面来看,父母存在感情问题的家庭孩子初恋时间更早。具体而言,离异未再婚、离异且一方再婚、离异双方再婚、分居家庭孩子的初恋年龄都在16岁及其以下(分别发生在15.23岁、15.50岁、15.82岁和16岁)。而父母感情状态良好的家庭孩子第一次恋爱年龄都接近17岁,相对较晚。

数据为证!

“小三”不分男女。

根据调查数据,受访者初婚年龄在22岁~28岁之间,而离婚年龄在28岁~30岁之间。

“男人爱出轨,女人爱插足”,这已是大众对现在婚姻生态的普遍印象。但事实到底如何呢?今年的婚恋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婚姻破裂的家庭中,确实有超过一半是因为第三者插足。而在婚姻中出现第三者的情况中,男、女方占比相当,各占20%,而双方都有出轨的情况也不鲜见(近10%)。所以单方面指责男性出轨显然并不公平,女性出轨的情况也并不少。

被调查对象中,不同父母婚姻状态的家庭的孩子平均幸福感差距略大,分布在5~7之间,离异家庭及分居家庭结婚孩子幸福感指数较低。具体而言,分居家庭幸福感低至5.55,离异都未再婚家庭、离异且一方再婚家庭和离异双方再婚分别在5.81、5.96和5.99,而父母感情一般家庭也仅为5.99,丧偶家庭则在6.5左右,感情良好的家庭幸福指数最高,达到6.68,说明父母的感情状态对于子女的幸福感影响很大。

掉眼镜!女博士平均恋7.12次。

一说到博士,总给人一种眼镜片厚如玻璃瓶底,奔命在实验室和论文堆之间的印象。但是,今年通过对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的恋爱经历调查发现,博士群体在恋爱中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从综合恋爱次数上来看,博士高居榜首。调查显示,博士的平均恋爱次数是6.87次,高居第一。从数据上来看,一个本科生谈一次恋爱的时候,博士已经谈完两次,正在酝酿第三次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博士中,常被人们调侃的女博士的恋爱次数更高,平均为7.12次,男博士居然在恋爱次数上拖了女博士的后腿。

相对应的',博士的平均幸福感也相对较高。调查显示,学历较高者的幸福感指数也相对高,博士达到6.68,仅次于研究生,高于其他学历人群。由此看来,博士并非是缺爱的“孤独患者”,而是爱并快乐着的“恋爱达人”。

“超级奶爸”,那只是个传说!

不过,调查也显示,只要度过了这道坎,感情就会慢慢“回暖”。所以只要提前做好“五年之痒”的心理准备,“白首偕老”的誓言还是有可能实现。

调查显示,婚姻生活中丈夫与妻子对婚姻满意度的感受是存在差异的,总的来说丈夫的婚姻满意度高于妻子。而在有小孩儿的家庭,女性比男性更觉得自己婚姻不幸福,男女幸福满意度差值更高。

百合网婚恋研究院院长周小鹏认为,婚后的女性要操持家务、带孩子、买菜做饭、照顾老人、也要上班赚钱,自然“压力山大”。就带孩子而言,调查显示,在带孩子的问题上,以女方为主照顾孩子的占29%,而以男方为主的仅占2.1%,也就是说有三成的女性婚后需要投入更多心力在带孩子上,而传说中的“超级奶爸”却比大熊猫还要珍稀。

上海青年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人婚恋调查》一共设定11个题目,针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10万余份的收集调查。其中哈尔滨参与的人数共计1269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1.3%。11道题目中囊括了单身男女们对待恋爱和婚姻时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像“晚婚年龄”,民意的30岁和法定的25岁发生“pk”;单身男女面对家人逼婚时的各种方法;首次相亲花费的问题以及密友“挖墙脚”的问题。据介绍,此次调查对象中男性占总人数的68.1%,女性占总人数的31.9%。

2成男士对女友闺蜜动过心思。

如今网络上有一句话十分流行,那就是“防火防盗防闺蜜”。在这个问题的调查中,有超2成(23.4%)的单身人士身边发生过密友“挖墙脚”的事情。53.2%的单身人士认为男人容易对女友的闺蜜动心,其中女性比男性持此态度的人多19.8%。而18.8%的男性表示曾经对恋人的密友动过心,而女性仅有4.4%。

父母催婚咋应对?能躲就躲。

测试题目中有一项是父母逼婚的问题,在这则问题中,42.7%的哈尔滨单身男士没被父母逼过婚,而55.6%哈尔滨单身女士没被父母逼过婚。而在被逼婚的单身人士中,父母的逼婚多是:像唐僧一样不断地言语催促(33.3%女性和43.8%男性)。同时,20.8%的哈尔滨单身男士坦言单着很丢人。面对父母逼婚紧,哈尔滨女性相比男性更多是采取“吵”、“躲”的策略,同时,也有三成以上的单身男女选择降低择偶标准。哈市小王表示,“28岁以后,身边的朋友几乎都被家人‘逼’过婚。对于家里的逼婚我是能‘躲’就‘躲’,一般不和他们发生正面冲突。”

首次相亲花多少?平均一两百。

在首次相亲花费这个问题上,普遍认为首次相亲男性花费高是因为中意对方。如果第一次男士花费较少,男性更倾向认为“没有看上该女孩”;女性认为“这人很抠门”。该工作人员表示,哈尔滨人在首次相亲的花费平均在100元至200元,还算是比较平均的。

在结婚的费用上,哈尔滨的调查报告中显示,46.7%的女性希望结婚的费用由男方或男方家庭出,持此看法的男性仅为14.6%。同时,56.3%的男士希望双方家庭出,27.1%的男性希望小两口自己出。而在结婚的聘礼方面,超过4成(44.4%)的女性认为结婚时,男方必须给聘礼,持此看法的男性仅占11.5%。同时,也有15.6%的男性认为结婚男方不用给聘礼。

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联合百合网婚恋研究院发布了《20xx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下称“报告”),对20xx年各年龄层、各不同学历、地域等群体的恋爱、婚姻及性的行为、态度进行了调查。

《报告》披露,在初次性行为发生时间上,北京市为内地省市最早的,平均年龄为20.63岁;95后群体第一次恋爱的时间平均在12.67岁。《报告》也显示,女性在婚姻生活中压力越来越大,同时有外遇、找“小三儿”的女性比例提高,在婚姻生活中,“7年之痒”已经变成“5年之痒”,婚后3-5年出现危机的比例最多。

据报告的撰写机构介绍,该调研采用互联网线上和线下两种调查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历时2个月,获取的有效样本近8万份。调查对象覆盖31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

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初恋最早

数据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有超过一半的人(51.09%)在18岁之前已有过初恋。

父母离异家庭及分居家庭的孩子发生第一次恋爱的年龄较早,其中,离异未再婚的单亲抚养家庭成长的孩子,初恋时间最早,为xx.23岁。

《报告》显示,初恋年龄与年龄呈现正相关关系。70前人群第一次恋爱年龄最晚,平均在19.19岁。95后第一次恋爱年龄较早,为12.67岁。

此外,博士常常被看作不食人间烟火的学术一族,尤其是“女博士”更曾被许多网民调侃。但《报告》显示,拥有博士学历的人群恋爱次数是最多的,平均达6.87次,而大专和大学本科学历人群最少,次。

95后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低于18岁

《报告》从地域上调查显示,港澳台地区第一次性行为最早,平均为19.24岁,北京紧随其后,为内地最早的地区,为20.63岁。

被调查对象中,不同年代人群的第一次性行为年龄与年龄呈现正相关关系,80前人群性行为发生年龄较晚,平均在22.17岁,95后平均在17.71岁。

从不同学历来看,本科学历以下发生第一次性行为的年龄较早,均在21岁之前,研究生、博士生最晚,分别为22.55岁和21.65岁。同时,《报告》也显示,大学本科在读及以上学历避孕意识较高,避孕比例均在45%以上,特别是研究生在读,比例高达49%,但是大专及其以下学历则较低,小学及以下学历仅仅有18%的人采取避孕措施。

全民进入“晚婚”时代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初婚年龄主要集中在22岁-28岁,男性晚婚(25岁及以后)的人群占63.29%,女性(23岁及以后)晚婚人群占83.07%。

被调查对象中第一次同居主要集中在20岁-24岁。在被调查者中,有38%的人婚前同居,不过,仍然也有62%的人婚前未进行同居生活。

为何出现这样普遍的晚婚,参与报告撰写的一位专家表示,除了社会压力增大等外部原因外,年轻的结婚一代比起上一代来说,心智成熟的时间更晚。

女性压力大更觉不幸福

在婚后生活中,女性和男性究竟谁的压力更大?报告调查显示,由于要操持家务、带孩子、买菜做饭、照顾老人,同时还要上班赚钱,女性比男性更觉得自己的婚姻不幸福。这种压力和不幸福感更多出现在有小孩的家庭。

调查显示,孩子三岁之前主要由母亲照顾的占比29.04%,爸爸参与照顾的比例仅占2.1%。

《报告》显示,“第三者”现象并不只是发生在已婚男性身上,婚姻中出现第三者情况中,男方、女方占比相当,各占20%,而双方都有出轨的情况也不鲜见(近10%)。

“七年之痒”缩成“五年之痒”

《报告》显示,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七年之痒”都变成“五年之痒”了。调查显示,在婚后3年至5年,夫妻双方的幸福感、婚姻满意度都达到最低值。婚龄3-5年的调查者中,有11.1%的人表示下辈子不要和对方在一起,另外更有8.9%的人决定下辈子干脆不结婚。

百合网婚恋研究院院长周小鹏认为,“痒”说明夫妻双方在婚姻中需求增大,也说明在遇到婚姻问题时,寻找外遇以及离婚的成本越来越低,“更换”的解决方式取代了“修补”。

上海青年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今天(31)公布的“上海市单身青年婚恋调查报告”显示,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传统观念对现代青年人仍有较大的影响。

男性希望对方“年轻貌美”女性希望对方“能干多金”

此次调查对象为上海市18—40岁的单身男女青年,共调查了1000多人。

调查显示,男性恋爱中首先考虑的五要素依次是:外貌性格年龄生活习惯家庭背景;女性首先考虑的五要素依次是:性格外貌经济条件能力潜力生活习惯。

男人结婚考虑的五要素依次是:性格〉生活习惯〉家庭背景〉外貌〉年龄;女性结婚考虑的五要素依次为:性格〉经济条件〉生活习惯〉能力潜力〉外貌。

调查者分析,从以上对比图中不难发现,虽然性格合拍都是两性的婚恋首选,但男性重视对方的家庭背景和年龄,而女性重视对方的经济条件与能力潜力,这正是需求不同所导致的差异。不论是从重视对方的年龄,还是从对外貌的要求的角度来看,男性更关注女性作为一个物理人的属性,希望她是“年轻貌美”的;而女性更关注男性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属性,希望他是“能干多金”的。

但同时调查显示,90.87%的人认为“三观不一致”是导致离婚的主要因素。恋情冲突的重要原因中,兴趣爱好不同和沟通出现问题也占到了22.55%和68.45%的比例。

这份调查还显示,对于年龄的要求,70%的男性希望另一半与自己的年龄差不超过5岁,而半数以上的女性能接受5岁以上的差距。

近八成上海人希望找上海本地人。

在调查中,77.18%的被调查者表示在择偶过程中会考虑对方的出生地,并且在择偶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老乡找老乡”的心理。77.39%的上海人表示更希望找上海本地人,家乡在华东(除上海)、华南、西南、港澳台地区的人中,接近一半的人表示愿意找南方人,家乡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人则更愿意找北方人。

职业会影响恋爱经历。

此次调查发现,不同的职业背景也会影响着人们的`恋爱经历。那些需要和人打交道的职业,其人际圈子广,恋爱经历普遍比较丰富;而那些与工具技术打交道的职业,其人际圈子狭窄,恋爱经历普遍较少。

调查显示,技术/研发人员这一群体恋爱经历为1次及以下的占60.83%,其中15.83%表示自己目前还没有任何恋爱经历。而顾问/咨询这一群体中,80.96%的被调查这表示自己有2次以上的恋爱经历,其中有4次及以上恋爱经历的也占了14.29%。

近三成被访者18岁之前初恋。

年轻人的初恋时间一代比一代早。问卷样本中,近30%的被调查者表示其初恋时间在18岁以下,可见中学时期的懵懂情愫已经萌芽。

在18岁至40岁年龄段的单身青年中,年纪越轻“18岁之前初恋”的比重越大。

“剩女”是一个伪命题。

近年来,“剩女”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日益受到关注,与此相关的各类话题、活动也越来越多。但是,本次调查最终得出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剩女”是一个伪命题。

调查者介绍,本次调查线上发布是全公开的,而线下渠道面对的男女比例基本接近,但回收的问卷中男性只占29.96%,女性占70.04%,男女比例大致为3:7。调查者据此判断,男性对婚恋话题的关注远远低于女性,线下访问也同样表明,男性并不热衷于婚恋话题。

调查者分析,男女单身数量事实上基本相同或相近,由于女性对婚恋话题更加关注,因而女性单身问题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这是“剩女”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的原因之一。

这份调查报告由上海市妇女儿童指导服务中心(巾帼园)、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发布。

上海青年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联合百合网婚恋研究院发布了《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下称“报告”),对各年龄层、各不同学历、地域等群体的恋爱、婚姻及性的行为、态度进行了调查。

《报告》披露,在初次性行为发生时间上,北京市为内地省市最早的,平均年龄为20.63岁;95后群体第一次恋爱的时间平均在12.67岁。《报告》也显示,女性在婚姻生活中压力越来越大,同时有外遇、找“小三儿”的女性比例提高,在婚姻生活中,“7年之痒”已经变成“5年之痒”,婚后3-5年出现危机的比例最多。

据报告的撰写机构介绍,该调研采用互联网线上和线下两种调查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历时2个月,获取的有效样本近8万份。调查对象覆盖31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

【恋爱】。

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初恋最早。

数据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有超过一半的人(51.09%)在18岁之前已有过初恋。

父母离异家庭及分居家庭的孩子发生第一次恋爱的年龄较早,其中,离异未再婚的单亲抚养家庭成长的孩子,初恋时间最早,为15.23岁。

《报告》显示,初恋年龄与年龄呈现正相关关系。70前人群第一次恋爱年龄最晚,平均在19.19岁。95后第一次恋爱年龄较早,为12.67岁。

此外,博士常常被看作不食人间烟火的学术一族,尤其是“女博士”更曾被许多网民调侃。但《报告》显示,拥有博士学历的人群恋爱次数是最多的,平均达6.87次,而大专和大学本科学历人群最少,平均次数均为3.15次。

【性行为】。

95后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低于18岁。

《报告》从地域上调查显示,港澳台地区第一次性行为最早,平均为19.24岁,北京紧随其后,为内地最早的地区,为20.63岁。

被调查对象中,不同年代人群的第一次性行为年龄与年龄呈现正相关关系,80前人群性行为发生年龄较晚,平均在22.17岁,95后平均在17.71岁。

从不同学历来看,本科学历以下发生第一次性行为的年龄较早,均在21岁之前,研究生、博士生最晚,分别为22.55岁和21.65岁。同时,《报告》也显示,大学本科在读及以上学历避孕意识较高,避孕比例均在45%以上,特别是研究生在读,比例高达49%,但是大专及其以下学历则较低,小学及以下学历仅仅有18%的人采取避孕措施。

【婚龄】。

全民进入“晚婚”时代。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初婚年龄主要集中在22岁-28岁,男性晚婚(25岁及以后)的人群占63.29%,女性(23岁及以后)晚婚人群占83.07%。

被调查对象中第一次同居主要集中在20岁-24岁。在被调查者中,有38%的人婚前同居,不过,仍然也有62%的人婚前未进行同居生活。

为何出现这样普遍的晚婚,参与报告撰写的一位专家表示,除了社会压力增大等外部原因外,年轻的结婚一代比起上一代来说,心智成熟的时间更晚。

【婚姻生活】。

女性压力大更觉不幸福。

在婚后生活中,女性和男性究竟谁的压力更大?报告调查显示,由于要操持家务、带孩子、买菜做饭、照顾老人,同时还要上班赚钱,女性比男性更觉得自己的婚姻不幸福。这种压力和不幸福感更多出现在有小孩的家庭。

调查显示,孩子三岁之前主要由母亲照顾的占比29.04%,爸爸参与照顾的比例仅占2.1%。

《报告》显示,“第三者”现象并不只是发生在已婚男性身上,婚姻中出现第三者情况中,男方、女方占比相当,各占20%,而双方都有出轨的情况也不鲜见(近10%)。

“七年之痒”缩成“五年之痒”

《报告》显示,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七年之痒”都变成“五年之痒”了。调查显示,在婚后3年至5年,夫妻双方的幸福感、婚姻满意度都达到最低值。婚龄3-5年的调查者中,有11.1%的人表示下辈子不要和对方在一起,另外更有8.9%的人决定下辈子干脆不结婚。

百合网婚恋研究院院长周小鹏认为,“痒”说明夫妻双方在婚姻中需求增大,也说明在遇到婚姻问题时,寻找外遇以及离婚的成本越来越低,“更换”的解决方式取代了“修补”。

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日前,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等机构联合发布了《20xx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被调查对象的年龄介于19岁至61岁之间,平均年龄30.77岁。结果表明,年龄对男性而言没有人们想象的重要,只有不到三成的男性坚持要找比自己年龄小的异性为伴,这就意味着超过七成男性不排斥姐弟恋。

据调查,在与异性相处方面,35.1%的男性与23.2%的女性均表示,不知如何与对方相处。女性对于个人婚姻问题显得更加紧张。担心娶不到老婆的男性不足一成,而担心无法嫁人的女性却超过四成。相亲过程中,若隐约感觉对方对自己不满意,四成男性会努力表现得更好以扭转对方的看法,而这样做的女性仅为两成。

调查中,六成的单身人士表示会考虑接受隐婚,其中,四成人选择为了事业,包括怕被领导歧视、怕被同事冷落、应酬客户、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等,三成人认为结婚是个人隐私,没必要让别人知道。

同时,学历“女高男低”对于恋爱双方而言也已不是问题,八成人表示可以接受。“在我看来,婚姻中还是共同语言最重要,即便女性的学历稍高,也不会影响双方感情,至于年龄,只要男女相差不是过于悬殊,无论谁稍大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在某大学任教的刘小姐表示,她周围的很多好友也都有着同样的看法。

令人惊讶的是,年龄对男性而言没有人们想象的重要,只有不到三成的男性坚持要找比自己年龄小的异性为伴,超过一半的男性表示可以接受比自己大1岁至3岁的女性,近八成的女性接受比自己大2岁至10岁的异性。

近八成的单身人士表示自己周围可能有父母代子女征婚的现象存在,近一半的被访者认可父母代征婚。

此外,在“解决个人问题,你会更倾向于寻求谁的帮助?”这一问题中,近四成人认为“求人不如求己”,而选择朋友帮助、网络婚介帮助的各为两成。在多选题“你认为自己单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六成人选择社交圈子太窄,四成人选择自己不够积极主动,三成人选择感情受过伤害,认为自己要求太高、工作太忙或不知道如何与异性相处的各为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