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防诈骗讲座新闻稿(实用19篇)

小编:书香墨

新闻报道是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让人们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最新动态。通过阅读这些范文,大家可以学习到一些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

大学生防诈骗教育新闻稿

11月9日,“平安创建我出力平安集美更美丽”20xx厦门集美地校平安大联盟走进华大宣传活动举行,形式多样的主题演出、互动体验……生动形象地宣传了集美的平安建设,提高学生群体对平安三率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打造更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诈骗类型,该如何预防受骗?华大学子自编自导自演了校园安全情景剧,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创意十足的剧情、贴近生活的台词和精彩生动的表演,演绎大学生在电信诈骗中“骗”与“被骗”的经历,上了一堂别样的“安全教育课”。

“您好,我是快递公司的.,您的快递在运送过程中不慎丢失,我们会给您双倍赔偿。”接到类似电话,你会怎么做?现场同学们扫码关注“平安集美”微信公众号,正确回答防诈骗相关问题,即可领到一张刮刮乐,刮开后纪念品一份,让青年学子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学习反诈骗知识。

现场还邀请到检察院、司法局、法院、文明办、交警大队等8家单位到场,结合各自业务特长,开展禁毒、扫黑、消防、普法、交通安全等主题宣传。值得一提的是,华侨大学学子也组成了特色防诈骗宣传小组,宣传反诈骗内容。

据介绍,华侨大学平安校园志愿服务队由27个学院的170名学生组成。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主要协助学校开展防诈骗、国家安全、网络安全、禁毒等方面的安全宣传教育以及“文明骑行劝导”“课间5分钟防诈小课堂”等品牌志愿活动。志愿队累计动员志愿者超过1000人次,开展校园高峰期文明骑行劝导,为优化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环境保驾护航;利用各班级课间时间,结合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按照“一个班级一周接受一次防诈骗教育”的形式,开展全覆盖、高频次、短平快的防诈骗宣传教育活动,累计开展超过450场次,覆盖师生超过18000人次,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不断营造校内师生防诈、识诈、反诈的安全氛围,提升师生的安全素养,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发率得到良好改善。

据了解,去年4月集美区14所院校、15万名师生共建共享平安“朋友圈”——去年,集美区委政法委牵头启动地校“平安大联盟”共建暨“爱党爱校爱平安,万人万家万里行”活动,辖区内14所院校签署“平安大联盟”共建协议书,实行校园轮值制度,通过发动多元力量,共建“平安集美”。一年多来,各大院校积极响应,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校园平安活动。同时,由轮值院校牵头召集会议,研究校际平安共建事项,共同探索平安创建新机制,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集美的同时,也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地校平安建设方面作出了新探索。

大学生防诈骗新闻稿

3月7日晚,财经商贸学院会计13班开展了主题为《防范电信诈骗》的班会,本次班会采用了幻灯片、视频案例和相关游戏等多种形式结合,生动有趣地向同学们普及了校园电信诈骗的多种出现形式,同时也针对性地提出了多种防范措施。

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及多样化,电信诈骗手段和形式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许多在校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跌入陷阱、蒙受损失。对此,学校领导、各学校团委、各班团组织高度重视,心系学生日常生活和个人财产安全。20级会计13班团支部积极响应学校和组织号召,精心地策划并组织了这次活动。

电信诈骗成功率高的原因,一是短信发送范围广。由于群发器发送短信的范围极广,一天可发几十万次,即使成功率极低,也有相当一部分群众难免上当。二是许多群众防骗意识不强,识骗能力不高。一是贪利心理,愿者上钩。消费者对财富的不正确态度是诈骗得手的最直接因素,多数的'行骗者均是以获得额外的收益作为诱饵,使部分消费者丧失最起码的警惕性。二是好奇心理,步步跟进。部分被骗的消费者并不是从最开始就相信犯罪分子的信息,但由于好奇心理,使他们一步一步地跟进犯罪分子所设。

定的陷阱中。三是粗心大意,难以自防。四是报警者少,难以群防。五是打击效果不佳,没有形成强大的威慑力。电信诈骗活动大多属于大范围、跨区域流窜作案,犯罪分子伪装性、隐蔽性强,犯罪手段智能化、科技化特点十分突出。犯罪分子不仅身份不明,而且他们使用的手机号码和银行帐号大多属于外省,公安机关不仅需要异地排摸,而且需要异地协作;不仅排摸费用大,办案成本高,而且工作周期长,追赃难度大。因此,公安机关主观上产生了厌倦烦燥的心态,客观上形成了“防不胜防,打不胜打”的被动局面。

大学生防诈骗新闻稿

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持续高发的势头,进一步增强大学师生识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能力。9月11日下午,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刑侦大队反诈中心联合大里派出所在唐山师范学院组织开展“防电信诈骗集中教育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民警们向参加活动人员发放了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等资料,结合发生在校园的真实案例,就电信网络诈骗常见类型、惯用手法、作案方式、发案特点、新型手段等以及防范技巧、应对措施等,向同学们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就兼职刷单类信息、大额投资返利回报、购买游戏装备、冒充购物客服、二维码、验证码、网页链接等诈骗常识进行了普及,希望同学们树立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并将防范知识向亲朋传递,提升全民防范意识,杜绝诈骗案件的`发生。

大学生防诈骗新闻稿

20xx年10月2日星期一中午十一点,我校学生会学宣部于第一食堂门口,举行了学院20xx年反欺诈、防校园贷宣传签名活动。

本次活动是本着“为营造崇尚节约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教育学生提高警惕防范不良校园贷”的活动理念,以“反欺诈,防校园贷“为主题,在学生会学习宣传部的领导下,积极准备,面向学院全体师生的宣传活动。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本次活动通过开展“树立正确消费观,远离不良校园贷”防诈骗主题签名活动,通过活动帮助同学们纠正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自觉抵制非法校园贷。本次签字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横幅上的签名是学生对于正确消费意识的确信,与对自己日常消费行为的约束,活动气氛十分和谐,在学生会的'宣传下,使得同学们对正确消费观有了新的理解,也为今后新闻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防电信诈骗讲座新闻稿

1—10月份,全市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案值巨大,犯罪手段主要表现为电话欠费、购物、中奖、冒充熟人、退税等名目的30余种。为坚决打击电信诈骗的犯罪,有效遏制此类案件的发案势头,确保首都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市公安局广泛动员各种力量,在全市开展为期100天的打击防范电信诈骗专项行动。并成立专项行动指挥部,对电信诈骗开展多警种、全方位的打击工作,整合各级刑侦专业力量,联系中国移动、网通、电信公司、通信管理局、及银行系统等相关单位,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全市打击电信诈骗专项行动,确保专项行动取得预效果。

“阻截”行动成果显著。在银行等部门的配合下,从11月6日开始,市公安局动员一切力量在全市范围开展防控电信诈骗“阻截”专项行动,最大可能的截断汇款转账的.金融交易渠道,使电信骗子的骗术落空。

此次“阻截”行动,主要是针对高发案地区内的银行金融网点的柜台和atm机,组织民警看管,一旦发现有可能上当受骗的群众进行金融交易时,及时进行询问甄别,确定是涉及电信诈骗交易的,予以劝阻,避免事主的财产损失。同时,现场民警还会把收集到的诈骗信息及银行帐号等,报告刑侦部门开展下一步工作。

截止到11月10日,5天时间银行驻守民警有效阻止了14起涉及电信诈骗的金融交易,避免事主经济损失共计80余万元,同时相关部门也将对涉嫌诈骗的银行帐号进行处理。

大学生防诈骗新闻稿

为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大学生辨别校园金融诈骗的能力,在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的'专业指导下,由中国青年报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金融工作委员会、新网银行联合主办的20xx“健康消费观·青春零负担”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日前在电子科技大学启动。

金融业迅速发展,很多在校大学生也参与到贷款、炒股、购买基金等金融活动之中。但由于大学生相对来说金融知识较为匮乏,金融风险意识更加淡薄,校园金融诈骗也多发。启动仪式上,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王江渝表示,近些年,人民银行高度重视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金融教育活动对于金融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学习金融知识培养广大学生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增加风险责任意识,提高金融意识,弘扬金融正能量,学好用好金融工具,不断提升个人金融素养,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亚金协创始秘书长、中银协原专职副会长、中国数字金融论坛主席杨再平表示,金融充满风险,对于还没走上社会、对金融复杂性还不了解的学生来说,一定要慎重,只有深入去了解金融、学习金融、懂金融,才能不被表象欺骗。

通过剖析一些诈骗案例,新网银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徐志华结合业务实践,阐述了银行如何守护客户金融资产安全。“金融诈骗看不到摸不着,却如影随形地跟在每一位年轻人的身旁。”那么如何有效防范诈骗,守护好自己的财富呢?徐志华认为,多听、多看、多学、多观察是第一要务。同时,要丰沛自身学识,提升金融素养。

防电信诈骗讲座新闻稿

为有效引导全体教职工树立防诈意识,汇聚起全民反诈的社会合力,推动形成强大的社会反诈氛围,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10月14日,长宁幼儿园举办了“防范电信诈骗”专题讲座。

讲座中,后勤主任黄小洁通过将江南街道派出所分享的生动鲜活的真实案例向全体教职工普及了诈骗分子常见的伎俩和手段,列举了“网络贷款诈骗”、“刷单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虚假平台投资理财诈骗”等电信网络诈骗类型,细致而系统讲解了“六个一律”“八个凡是”等识诈、防诈的应对方法,提醒老师们要保持警惕,不要随意泄露身份证件、银行卡等重要信息,做到“五不”:不怕、不信、不点、不贪、不转账,以免受到不法侵害。教职工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真正意识到了电信诈骗就在身边,学到了很多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希望今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长宁幼儿园将持续推进“除险保安百日攻坚”行动,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法制安全教育等工作,不断增强警校联合工作,构建平安校园,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文档为doc格式。

防诈骗讲座新闻稿

维护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提升老年人的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近日,铜沛街道西阁社区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预防养老诈骗知识讲座。

讲座中,社区志愿者向老年人重点介绍了网络诈骗常用的一些手段特点,教授了防骗、识骗的方法与技巧。并提醒老人时刻提高警惕,切记“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也谨记防人之心不可无。

现场聆听讲座的老年人纷纷表示:这样的'知识讲座对老年人来说太重要了,我们什么都不懂,遇到事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希望以后社区能给我们多开展普及这些知识,让我们提高防范意识的同时也能知道如何应对,家人也少操心。

讲座结束后西阁社区组织网格员及志愿者深入小区网格,向居民面对面发放《防网络诈骗》知识手册。

老年群体需要更多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关爱,下一步,西阁社区网格员将继续做好爱老、敬老、孝老、养老等宣传工作,也将持续开展防诈骗宣传工作,着力提升辖区居民防范、识别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营造人人反诈、人人参与、人人宣传的浓厚氛围。

防诈骗知识讲座新闻稿

现如今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许多老年人便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对象”。为有效遏制辖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态势,增强辖区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和能力,深入推进“三零”创建活动,20xx年7月14日下午,顺河区法学会曹门街道工作站在阳光社区活动室开展了防诈骗安全知识宣讲活动。

活动中,普法志愿者向居民介绍了"保健品”骗局、“免费赠送”骗局及“祛病消灾”骗局等多种典型诈骗类型,结合真实案例分析了诈骗分子的作案形式和特点,通过与老年人问答互动的形式,深入讲解了预防诈骗技巧,帮助老年人提高防诈识骗的能力,并提醒老年人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警惕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如遇到可疑情况时,可与亲属朋友进行商议或者拨打110报警电话,不给诈骗分子机会。

普法志愿者为老年人详细讲解防诈骗知识及养老政策内容,以实际行动守护好老年人的“养老钱”。

骗知识讲给家人朋友,努力使防范养老诈骗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大学生防诈骗活动新闻稿

为深入开展校园防诈宣传,提高新生同学们的防诈骗意识和能力,20xx年9月16日,我校邀请江宁高新区派出所社区中队长李琳警官在江宁校区体育场开展“擦亮‘火眼金睛’,远离电信诈骗”防诈骗主题宣讲。学工处、保卫处分管负责人、新生辅导员及20xx级全体新生共同参加活动。

讲座中,李警官从什么是网络电信诈骗、网络电信诈骗的现状和特点以及网络电信诈骗的.常见类型三个方面,全方位教育学生如何避免被诈骗。李警官结合实际案例,系统归纳犯罪分子常用的诈骗方式和手段,细致分析受害者上当受骗的原因,并仔细讲解各种防范对策及被骗后的补救措施,教育同学们在生活中做到不轻信、不转账、不上当,遇到类似诈骗要及时报警,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李警官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和反诈微信小程序,并说明其防诈骗功能的原理和实现方式,帮助大家进一步“擦亮双眼”,切实提升防诈骗能力。

防诈骗讲座的新闻稿

为加强师生法治教育,丰富师生法律知识,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能力。近日,平昌县望京小学邀请平昌县政协委员、反诈联席办主任,平昌县望京镇交警中队队长,平昌县镇龙派出所副所长来平昌县望京小学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安全知识讲座,让全体师生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公民。

学校邀请的三位警官采取以案说法、以案学法、以法论事,深入浅出地为师生们上了一堂印象深刻的法制安全教育课。通过向师生们讲解国家安全、毒品安全、交通安全、防电信诈骗等方面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最后,学校负责人也对学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让法律意识永驻心中。

活动结束时,工作人员还向全体同学发放了全民参与—平昌无诈电信诈骗、民法典、青少年法治教育等宣传手册,同时引导学生将今天所学知识与家长朋友分享,“小手拉大手”携手家人共同学法、守法、用法、护法。

防诈骗知识讲座新闻稿

为进一步增强辖区居民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认知度,降低诈骗案件发案率,10月10日上午,长安街道清福社区邀请长安派出所民警在清福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一场防范网络诈骗讲座。讲座针对近年来新型网络诈骗的趋势,介绍了受骗人的年龄分布,诈骗惯用的手段、途径,分析了诈骗人的心理活动和思维逻辑。告诫居民提高警惕,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账号等。对诈骗人的花言巧语、危言恐吓“不听信、不转账、不汇款”,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亲属、朋友沟通商议,及时拨打报警电话,谨防上当受骗。

讲座特别针对疫情期间冒充防疫人员实施电话诈骗的套路进行了讲解。居民就自己遇到的真实电信诈骗事件进行了分享,民警对居民提出的电信陷阱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切实增强了辖区居民的识骗、防骗能力。清福社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多次举行座谈式宣讲,结合居民亲身经历宣传反诈知识,逐步提升防诈常识覆盖率,以宣传宣讲影响带动居民,守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做到反诈宣传进社区,安全防护零距离。

防诈骗讲座的新闻稿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防诈骗意识,持续降低诈骗案件发案率,大桥社区联合泉口派出所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知识讲座。

讲座中,余继军警官围绕“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的常用套路、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三个方面开展了反诈知识讲座。

余警官通过讲述真实案例“以案释法”,向大家宣传识别新型电信诈骗技巧、防范诈骗知识,告知大家不要贪图小恩小惠,不要轻易将个人资料、银行卡号、存款密码等告知他人,一定要记住“不听、不信、不转账”,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从根本上增强防范意识。如遇到可疑情况时,多与亲属、朋友等沟通商议或拨打报警电话,以免遭受不法侵害。

“只有擦亮双眼,认清现实,才能远离各种陷阱和诱惑。”此次讲座使居民们充分了解了电信诈骗的多样性,切实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时刻警惕身边的诈骗陷阱,不信讹、不传讹、不贪利,不断提高自身防范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防诈骗讲座新闻稿

11月3日下午,温州萧江镇实验小学特邀萧江派出所警官柳上武走进校园,为全校师生讲授“反诈第一课”。

“叔叔,你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呀!”四(3)班的泮铄兴奋地说道,原来,萧江镇实验小学飞豹中队的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萧江派出所,并与警察同志约定邀请他们来校参观,再三考虑后,警察叔叔们决心为孩子们带来一节别开生面的`反诈宣传教育课。

活动现场,柳警官结合近年发生在辖区内的网络诈骗典型案件,通过讲解、问答等形式,介绍了常见的诈骗手段、识别方式和针对性防范措施,引导师生识别电信诈骗套路,提高警觉性,加强自我防范,筑牢坚实思想防线。“当你的好友突然在网络上向你借钱,你会怎么做?”柳警官提问到,“给他打电话,或者当面问他!”在最受欢迎的问答环节,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我校将继续积极开展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提升师生安全防护能力,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将预防诈骗知识传递给家长、朋友,形成小手拉大手,家园共防范的协作机制,为构建平安校园奠定坚实基础。”萧江镇实验小学副校长肖达科说。

防诈骗讲座新闻稿

近日,重庆两江新区金山街道奥园社区持续开展防养老诈骗系列宣传活动,让辖区老年人知法、懂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甄别养老诈骗行为。

奥园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老年大学这一平台,举办“三十分钟防诈课堂”。社区党委书记杨文华以视频、ppt等易于理解的形式给老年人讲解常见的诈骗类型,包括谎称代办社保、购买保健品、投资养老项目、冒充公检法人员等,提醒老年人不轻信、不转账、不汇款,在一个个生动又深刻的例子中,给原本防范意识薄弱的老年人逐渐竖起坚固的保护墙,增强他们的防诈骗意识和判断能力。

奥园社区广泛发动党员和志愿者,以“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深入宣传。工作人员们结合实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常见的养老诈骗类型以及防范措施,并现场指导群众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软件,细心教导群众如何使用来电预警以及网上报案等功能。特地针对常见养老诈骗方式准备了简单易懂的小册子,并对一些不识字及视力不好的老年群众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对群众遇到的一些诈骗行为进行一一解答,嘱咐老人们遇事多与子女沟通,守护好自己的“养老钱”。

接下来,奥园社区将持续扩大养老诈骗防范宣传范围,筑牢反诈骗“防火墙”,用实际行动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为除险保安工作添薪助火。

老年人防诈骗讲座新闻稿

5月24日上午,武汉经开区小军山社区邀请湖北游于艺律师事务所律师为社区老年人上了一堂生动有趣、印象深刻的防诈骗安全知识专题讲座。

讲座从老年人受骗的心理、常见的诈骗方式入手,结合身边发生的事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简单、实用、易懂的老年人防诈骗知识。同时,列举多个防诈骗事例,向老人们讲授了如何警惕生活中的'诈骗行为,老年人受骗后的对策、老年人怎样预防诈骗等知识。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台上台下有问有答,气氛非常活跃。

讲座结束,工作人员给现场老人发放防诈宣传单,提醒老人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谎言,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可能掉馅饼”

此次主题宣传活动,共组织20余名老年人参加,发放防诈骗宣传资料60余份,帮助老年人掌握常见的防诈骗知识,识别诈骗手段和活动,有效提高了老年人的法律知识和防诈骗意识。

预防诈骗讲座新闻稿

为切实做好校园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师生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保护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5月18日,滕州辅华高级中学特邀枣庄市公安局网络诈骗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姚雷、枣庄市公安局网络诈骗犯罪侦查支队张峰、滕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郭涛、东沙河派出所所长赵胜利、滕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李继彬等警官来校开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安全教育主题讲座。

枣庄市公安局网络诈骗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姚雷通过真实案例和多年从警的经验,围绕当前电诈发案形势及特点、常见电诈类型、防诈骗秘笈等方面展开科普教育,通过深入浅出的生动讲解,提醒广大师生要提高警惕,对于电信网络诈骗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同时告诫大家要做到不占不贪,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若遇到疑似诈骗要沉着冷静,正确寻求帮助,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最后,姚雷号召大家在同学、亲朋、邻居中广泛宣传反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增强他们识别和防范诈骗的能力。

学校执行校长彭伟代表辅华高级中学对警官们为师生带来的防诈骗安全讲座表示感谢。他说,安全重于泰山,通过本次讲座,学校全体教职工对电信网络诈骗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希望大家时时刻刻注意自身和周围人群的财产安全。并强调全体班主任要第一时间将讲座内容教授给学生,加强对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为平安校园做好保障。

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纷纷表示,讲座内容深入浅出、生动具体、受益匪浅。通过此次讲座,大家对电信诈骗的形式、手段、特点和危害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了识别电信网络诈骗的技巧,提高了自身防范诈骗的意识和能力,为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活动现场,滕州市公安局为辅华高中的师生们带来了制作精美的反诈宣传口罩和宣传资料,并带来了反诈宣传展板供师生和员工们学习观看。

防诈骗讲座新闻稿

为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增强老年群众的防范诈骗意识,连日来,黎川县日峰镇社工站工作人员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深入各村轮流开展“反诈防骗敬老助老”主题讲座。

讲座中,该镇社工站工作人员结合真实的`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人讲解当前常见诈骗手法及应对举措,提醒他们提高警戒心,以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同时教会老人合理使用自己“健康码”方便出行,为老人讲解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帮助他们有效避免各种网络诈骗的发生,也鼓励年轻人多多关爱老年人,利用节假日“常回家看看”。

下一步,该镇将不断扩大宣传范围,继续利用宣传小册子、微信公众号、工作交流群等多种渠道,发布反诈防骗科普信息,营造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实际行动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防诈骗知识讲座新闻稿

为广泛宣传防电信诈骗,提高校园师生对电信诈骗手法的识别和防范能力,院团委联合保卫处于3月18日在学院食堂门前开展了一场防电信诈骗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中,负责宣传的学生与特邀民警一同发放防电信诈骗宣传册,并就近来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件给学生讲解,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新型电信诈骗的严重危害性,熟知了比如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熟人、虚假中奖信息、贷款信息、网络购物等九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针对陌生电话、短信,民警和宣传人员告诫同学们千万不要贪图小利,要与家人多核实、沟通,必要时拨打公安机关110报警电话需求帮助。

此次宣传活动使广大师生增长了电信诈骗防范知识,提高了识骗和防骗的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