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钢琴论文题目(专业18篇)

小编:文锋

范文范本是我们学习写作的重要参考资料,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

钢琴即兴伴奏高职学前教育论文

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学习能力培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钢琴演奏者的专业基础水平,也体现了钢琴演奏者的天赋、表现力等特征,因此培养钢琴即兴演奏能力一直是钢琴演奏者提高演奏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基于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分析了钢琴即兴伴奏的价值和要求,就如何培养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作出了分析,以期对相关研究工作有所启示。

无论是在艺术表演还是在音乐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能力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传统钢琴教育不同,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强调即兴,鼓励尊重钢琴演奏者的个性特征,运用创新思维的能力,对于音乐教学而言,钢琴即兴伴奏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演奏内容,不仅实际而且常用,它将钢琴技巧、和声理论等知识相结合,对提高钢琴演奏者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即兴伴奏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在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立即进行钢琴伴奏,从而可以看出,钢琴即兴伴奏体现了钢琴伴奏者的综合素养及能力。本文认为,钢琴即兴伴奏是根据钢琴伴奏者自身的技巧和经验,根据演奏要求用最短的时间构思伴奏方案,并能使伴奏达到实践要求。因此对于钢琴即兴伴奏者而言,它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以及丰富的即兴伴奏经验等。提到钢琴即兴伴奏,很多人会把它和钢琴演奏拿来进行比较。虽然钢琴弹奏基础是钢琴即兴伴奏的前提以及必要条件,伴奏者钢琴基础的扎实与否也会对即兴伴奏能力产生重要影响。但是需要强调的是,钢琴演奏和钢琴即兴伴奏从本质上来讲有着很大差别,有些学生虽然钢琴演奏技巧很强,但却不具备很强的即兴伴奏能力,因为同钢琴演奏相比,钢琴即兴伴奏除了要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外,更强调创新能力,体现了一种更高素质的要求。一部分钢琴弹奏水平很高的人由于对钢琴即兴伴奏的疏忽,导致其在钢琴即兴伴奏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1、具备较强实用价值。

作为音乐类必修课,钢琴即兴伴奏具有非常显著的实用价值,一方面能够提高演奏者的表演能力,创造了更多的多样化表演方式,另一方面也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精神世界的需要与追求。与此同时,如果表演者能够具备良好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也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场合,灵活多变的顺利完成音乐表演,满足实际需要。另外,在声乐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钢琴伴奏的高音能够有效提高声乐的表现力,一方面能够将伴奏同演唱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还能营造出良好的氛围,起到情感升华的重要价值,实现音乐表演与观众之间的共鸣。除此之外,钢琴即兴伴奏还能应用到音乐教学或文艺活动中,运用钢琴进行即兴伴奏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增强教师的水平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2、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

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钢琴即兴伴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艺术价值。所谓艺术价值主要是特色和审美价值,伴奏者不仅要具备独特的审美观,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一定深度的思想境界,能够通过旋律来感染气氛,使音乐同观众形成共鸣,为观众带来独特的享受。通过音乐中的想象力和气氛的营造将审美价值体现出来,呈现出音乐艺术的较高价值。

结合钢琴即兴伴奏的内容特点来看,想要出色的完成钢琴即兴伴奏,对于钢琴即兴伴奏者的个人素质也提出了严格要求。这里讲到的钢琴伴奏者所具备的条件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1、扎实的专业基础扎实的基础功底是钢琴即兴伴奏者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这里所说的基础功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理论功底。理论知识是钢琴伴奏的前提,只有具备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才能更好的掌握伴奏的方法和精髓,进而提升伴奏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学无止境,不断的学习知识,丰富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为钢琴即兴伴奏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弹奏功底。所谓弹奏功底就是弹琴的技术,这是实现钢琴即兴伴奏的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条件要求伴奏者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必须要加大训练的力度,掌握并不断强化弹琴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还要加强对听觉记忆能力的锻炼,具备快速组织、整理旋律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并灵活的运用于实际演奏中。作为钢琴伴奏者,无论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夯实专业基础知识。

2、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钢琴即兴伴奏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础功底以外,还要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工作,只有把二者完美的结合到一起,才能弹奏出引人入胜的曲子,才能使伴奏同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伴奏者不能过于看重技巧,而是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配合工作,以提升即兴伴奏能力为根本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增强演奏的熟练程度,营造出更好的旋律意境。除此之外,伴奏者还要增强临场的应变能力,换言之就是即兴能力。因为即兴伴奏时会在临场遇到各种突发情况,而这也是对伴奏者最直接的检测,它要求伴奏者不仅要具备敏捷的思维,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更要通过创造性构思将作品完美的呈现出来,做到临危不乱,灵活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3、创新能力。

对于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除了一些关于钢琴专业素质的要求以外,想要真正提升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还对伴奏者的一些其它方面素质提出了要求。这些素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求学生或钢琴伴奏者具有灵活的头脑,要能够对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这是提升即兴伴奏能力的先决条件。如果钢琴伴奏者过于死板,墨守成规,缺乏灵活应变能力,难以实现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质的飞跃。其次,伴奏者或学生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这种创造性思维主要强调钢琴伴奏者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如果钢琴伴奏者缺乏创造性思维,那对于即兴伴奏能力的提升来说将会有巨大的阻碍。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创造性思维的获得不仅取决于先天条件,后天的培养训练同样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多听经典乐曲、通过广泛的实践获得并提升技巧等。

1、强化基础训练是钢琴即兴演奏能力培养的基础。

培养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即提高钢琴伴奏者的听辨能力、即兴能力,并与合作者之间形成默契,熟悉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各项技巧方法。这其中强化基础训练是提升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基础。首先,要强化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夯实弹奏功底,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音乐修养,陶冶精神世界,深化对音乐的感悟,提高音乐听辨能力。其次,要着重注意培养钢琴伴奏者的即兴能力。这一方面需要钢琴伴奏者反复练习,以即兴为出发点强化理论知识,提升音乐感受能力;另一方面,要提升钢琴伴奏者对作品的情感把握能力,通过大量的音乐活动创设实践机会,循序渐进的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即兴能力。

2、强化合作训练以培养默契能力。

钢琴即兴伴奏属于艺术的再创造活动,基于钢琴即兴伴奏的'特殊性,它不光要求钢琴即兴伴奏者自身具有较强的钢琴弹奏能力,还要能与合作者进行默契的配合,这样才能完美演绎音乐作品。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合作者之间所受到的节奏、速度、音色等多方面的影响,都是在长期训练中形成的。为此,强化合作训练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让钢琴伴奏者树立良好的合作与配合意识,乐于配合并主动配合;其次,要强化训练,通过合作训练寻找默契,彼此间明确分工,相互磨合,相互协调,争取达到心灵上的共鸣和默契。最后,要注意影响默契关系的相关因素,如节奏、速度、音色变化等,通过广泛的合作训练提升伴奏者默契能力。

3、掌握熟练的技巧和方法。

技巧和方法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以及实践中一点一滴的积累,这也是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对于钢琴伴奏而言,它所侧重的更多是旋律感和配合默契程度。因此,要提高演奏水平,就要掌握多项演奏技巧;要把握好节奏感及音乐速度,就应广泛聆听音乐;要强化音乐技巧,就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要熟练掌握技巧方法,就要多多训练,并在实践中不断经验。同时还应注意技巧和方法的科学性,在学习掌握技巧方法时,要学会分析总结优秀的伴奏方法,减少无意义的训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即兴演奏训练质的飞跃。

4、培养演奏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即兴伴奏能力中的即兴,可以理解为解放天性。想要从根本上提高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扎实的理论和基本功是基础,而想象力与创造力则是即兴伴奏的灵魂。演奏者本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为演奏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因此,在培养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时,需要从伴奏者的个体特性入手,解放其天性,为其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同时充分挖掘其天赋和潜能,注重演奏者的个人感受和精神世界,提升其审美能力,培养演奏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作品中的精髓,使钢琴伴奏者的能力迈向一个更高层次。

5、掌握不同风格作品的特色。

即兴伴奏弹奏不等于随意,更不等于盲目,伴奏者在对歌曲进行即兴伴奏时,首先就要对歌曲的内容题材、情感等内容进行了解分析,这样才能对作品进行完美的演绎。从中也不难看出,想要提升伴奏者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就要让伴奏者了解不同风格歌曲的伴奏织体,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即兴伴奏。例如,在对抒情歌曲进行伴奏时,要掌握这类歌曲旋律、节拍、结构和力度等方面相对自由的特点,在伴奏织体上多采用半分解和弦织体和琶音式织体,在高潮段落,还可以运用分解和弦带低音的和弦织体等。最后,作为钢琴伴奏者,要有虚心的态度,多听取他人意见,特别是演唱者的想法,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是演奏者音乐功底与综合素养的全面体现,而培养演奏者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则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对于钢琴学习者而言,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是钢琴教师还是钢琴学习者,都应该认识到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钢琴演奏水平和艺术修养,为钢琴即兴演奏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对于钢琴教师而言,要充分认识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培养策略使钢琴演奏者的即兴伴奏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学前教育论文题目

2、儿童数概念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3、幼儿问题意识概念的建构。

4、保护幼儿的学习生态。

5、对幼儿游戏规则的探讨--兼谈幼儿规则游戏。

6、幼教百年沉思录。

7、伴随幼儿教育30年的历程。

8、幼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之分析、表述方法。

9、儿童阅读障碍的生成与诊治研究综述。

10、上海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德育资源的调查与思考。

11、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

12、培养幼儿视觉--空间智能初探。

13、浅谈分享阅读的几种风格。

14、“不想像你那样做”

15、自制小沙锤(中班玩沙活动)。

16、好玩的沙子(中班科学活动)。

17、细细的沙(中班科学活动)。

18、细细的沙粒(中班主题教育活动)。

19、论信息时代幼儿教师的角色。

20、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21、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儿童。

23、以开放的心胸开发自我。

24、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

25、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26、“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研究”课题开题会隆重召开。

27、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从哪里来。

28、脑科学的新进展带给学前教育的启示。

29、让幼儿在宽广的语境中积累审美经验--一种看待幼儿园艺术综合教育的新视角。

30、这本书“女”一点。

31、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重新解读蒙太梭利教学法。

32、1889~1949中国学前儿童教育大事记。

33、辛勤耕耘六十载献身幼教半世情--访卢乐山教授。

34、我自豪--我的青春属于孩子们。

35、长得一模一样。

36、“我爱卡通”活动设计的思考--回归生活视野下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37、幼儿探究性活动特质的三维视界。

38、幼儿教师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应具备的能力。

39、儿童工作室的构建。

40、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谈幼儿阶段道德意识的培养。

41、解读儿童画。

42、好东西大家一起吃。

43、做好科学小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

44、如何使管理走向科学。

45、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办园质量。

46、关于“家园沟通”的调查与思考。

47、让家园沟通更加通畅。

48、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9、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

50、开展家园合作共育优化家长教育能力。

51、托班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绿色通道--“亲子乐园”系列活动。

52、3岁前儿童卫生保健工作初探。

53、幼儿园教师应善于“换位思考”

54、教育,要能够等待。

55、要重视小班幼儿的绘画语言。

56、一条长纱巾引发的安全教育。

57、认知理论的学前课程模式。

58、意大利瑞吉欧课程模式。

59、在教育中的科学研究。

60、透视光谱方案的设计思路。

61、解读儿童疑问中的哲学。

62、老师是不是孤儿。

63、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研究综述。

64、透过游戏的儿童审美能力培养。

65、关注生命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核心理念。

66、我的舌头太长了。

68、我国首所公立幼教机构创立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69、幼儿园表演游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学前教育专科论文题目

2、儿童数概念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3、幼儿问题意识概念的建构。

4、保护幼儿的学习生态。

5、对幼儿游戏规则的探讨--兼谈幼儿规则游戏。

6、幼教百年沉思录。

7、伴随幼儿教育30年的历程。

8、幼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之分析、表述方法。

9、儿童阅读障碍的生成与诊治研究综述。

10、上海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德育资源的调查与思考。

11、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

12、培养幼儿视觉--空间智能初探。

13、浅谈分享阅读的几种风格。

14、“不想像你那样做”

15、自制小沙锤(中班玩沙活动)。

16、好玩的沙子(中班科学活动)。

17、细细的沙(中班科学活动)。

18、细细的沙粒(中班主题教育)。

19、论信息时代幼儿教师的角色。

20、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21、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儿童。

22、关于幼儿艺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对话。

23、以开放的心胸开发自我。

24、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

25、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26、“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研究”课题开题会隆重召开。

27、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从哪里来。

28、脑科学的新进展带给学前教育的启示。

29、让幼儿在宽广的语境中积累审美经验--一种看待幼儿园艺术综合教育的新视角。

30、这本书“女”一点。

31、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重新解读蒙太梭利教学法。

32、1889~1949中国学前儿童教育大事记。

33、辛勤耕耘六十载献身幼教半世情--访卢乐山教授。

34、我自豪--我的青春属于孩子们。

35、长得一模一样。

36、“我爱卡通”活动设计的思考--回归生活视野下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37、幼儿探究性活动特质的三维视界。

38、幼儿教师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应具备的能力。

39、儿童工作室的构建。

40、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谈幼儿阶段道德意识的培养。

41、解读儿童画。

42、好东西大家一起吃。

43、做好科学小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

44、如何使管理走向科学。

45、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办园质量。

46、关于“家园沟通”的调查与思考。

47、让家园沟通更加通畅。

48、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9、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

50、开展家园合作共育优化家长教育能力。

51、托班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绿色通道--“亲子乐园”系列活动。

52、3岁前儿童卫生保健工作初探。

53、幼儿园教师应善于“换位思考”

54、教育,要能够等待。

55、要重视小班幼儿的绘画语言。

56、一条长纱巾引发的安全教育。

57、认知理论的学前课程模式。

58、意大利瑞吉欧课程模式。

60、透视光谱方案的设计思路。

61、解读儿童疑问中的哲学。

62、老师是不是孤儿。

63、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研究综述。

64、透过游戏的儿童审美能力培养。

65、关注生命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核心理念。

66、我的舌头太长了。

67、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幼儿教育--当前贯彻落实新《纲要》必须清楚的首要问题。

68、我国首所公立幼教机构创立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69、幼儿园表演游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70、“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简介。

学前教育论文题目

3、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大班数学活动中的有效利用。

4、微课题研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范式。

5、建构主义视野下“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

6、如何进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

7、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8、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翻转课堂之管窥。

9、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10、试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施。

11、高校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3、教育资源不公平配置对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影响--基于江西省r县的调查研究。

14、基于人性关怀视角下的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15、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17、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

18、在幼儿活动设计中创编游戏型课件的策略性研究。

19、在幼儿活动设计中如何创编幼儿游戏课件。

20、关于农村幼儿园教师远程培训的实践研究。

21、基于古斯基评估模式的教师网络培训分析。

22、放开营利性学校办学领域的取向与策略探析。

23、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音乐教学实践探索。

24、以“互联网+”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

25、学前教育远程师资培训系统建设的路向分析。

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携手韩国企业支持女童教育。

27、初构案例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28、浅析当下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29、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30、徐州市区学前教育信息化现状的调查研究。

31、学前高专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翻转课堂应用研究。

32、家庭功能弱化对学前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33、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34、刍议学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

35、处境不利儿童心理韧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36、浅析多媒体视域中的学前英语听力培养。

37、浅谈如何发挥多媒体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38、论培训机构在中国现在社会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39、基于良好行为习惯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

40、学生资助工作中德育缺位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41、我国幼儿教育软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3、微课在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中的应用。

44、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平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45、国营农场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有序移交。

46、广西民办幼儿教师规范化教学行为实施策略研究。

47、学前教育专业女生主观幸福感调查。

48、顶层设计理念下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49、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中的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

50、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

51、“五位一体”生态教育链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势科学视角。

52、特殊儿童团体游戏治疗的研究综述。

53、互联网技术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探析。

54、美国高宽课程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及其启示。

55、学前儿童观点采择训练的可行性分析及策略。

56、襄阳市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57、简谈学前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58、浅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59、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探讨。

60、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探析。

61、教育财政分权与基础教育公共支出结构偏向。

63、学前教育专业微型课程学习平台设计初探。

64、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手工课程微课教学设计制作方法探讨。

65、美国教育部发布保护学生在线隐私数据的服务指南。

66、切实推进国家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

67、信息化助推学前教育发展。

68、增强现实互动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应用。

69、我国义务教育年限的国际比较。

70、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网络资源的利用。

71、学前儿童良好情绪培养的研究。

72、我国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受教育状况考察。

73、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现状与远程培训的思考。

74、浅谈运用计算机音乐技术提高学前专业音乐课教学质量。

75、学前儿童在游戏和学习活动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教育启示。

76、北京市“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77、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教养环境干预。

78、加强教育资助专项资金的管理。

79、美国儿童教育信息化观察与探析。

80、浅谈城乡教育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81、试论义务教育的延伸方向。

82、美国大学生视野中的中国教育。

83、班级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影响研究。

84、近代西方传教士与福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嬗变。

85、浅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制作。

86、数字化聚合背景下对我市幼儿园教学方式调查分析与理性思考。

87、以档案资料碎片化推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88、网络环境下幼儿园园本教研资源建设的实践研究。

89、上海校外教育活动中幼儿的任性表现及其疏导。

90、新媒体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影响。

91、信息通信技术助力教育更好地惠及弱势群体。

9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幽默风格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94、基于词频分析和共词聚类的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热点分析。

95、对儿童朴素科学理论的认识及其对学前科学教育的意义。

96、微媒体语境下学前美术手工教育专业课程设计制作及运作模式研究。

98、信息技术推动幼儿教育的变革发展。

99、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幽默风格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100、微课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影响。

101、5~6岁幼儿社会退缩行为探究。

102、教师准入制度改革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应对策略。

104、管窥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05、面向学前儿童的移动媒体资源设计研究。

107、浅谈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对在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108、高职(幼专)学前教育职业化培养课程教学设计。

109、浅谈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重建。

110、师范院校男女比例失调对男生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

11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人格类型的关系。

112、浅淡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113、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114、优质幼教装备助力科学保教。

115、学前儿童自卑心理的成因及对策干预。

116、学前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

117、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的路径选择--基于辽宁省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的研究。

118、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女性化现象心理透视。

119、学龄前儿童焦虑情绪的产生及其指导性建议研究。

120、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122、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评价--教育视野与需求导向。

123、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

124、幼儿教育装备发展中的缺失。

125、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分担机制研究--基于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视角。

126、学前教育师范生焦虑抑郁及影响因素调查。

学前教育论文题目

2、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生物情境问题教学各因素分析。

3、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大班数学活动中的有效利用。

4、微课题研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范式。

5、建构主义视野下“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

6、如何进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

7、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8、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翻转课堂之管窥。

9、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10、试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施。

11、高校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3、教育资源不公平配置对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影响--基于江西省r县的调查研究。

14、基于人性关怀视角下的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15、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17、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

18、在幼儿活动设计中创编游戏型课件的策略性研究。

19、在幼儿活动设计中如何创编幼儿游戏课件。

20、关于农村幼儿园教师远程培训的实践研究。

21、基于古斯基评估模式的教师网络培训分析。

22、放开营利性学校办学领域的取向与策略探析。

23、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音乐教学实践探索。

24、以“互联网+”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

25、学前教育远程师资培训系统建设的路向分析。

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携手韩国企业支持女童教育。

27、初构案例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28、浅析当下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简析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从目前国内外的现状来看,关注低龄儿童学习钢琴方面的探究和理论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虽然有不少研究钢琴学前教育的成绩和成果,但是对于儿童学前学习钢琴的教学和方案的研究众有说词,绝大多数是从儿童的兴趣爱好抓起,以儿童游玩兴趣为主教学。

众所周知钢琴是乐器之王,是神圣的乐器,被人们称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钢琴也越来越被普通家庭认可和认知。然而钢琴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科,特别是幼儿学钢琴,现在许多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成才,从而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而有的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有音乐天赋而去学习钢琴,有的也是因为自己是音乐老师从小教育自己的孩子学音乐、学琴又或者因为弥补自己当年的遗憾,所以不惧辛苦,监督辅导自己的孩子上课,找好老师学琴。钢琴教育已经在社会、在教育有了一个决定性的存在,其中幼儿钢琴是具有特定性的意义,因为面对儿童的时候儿童的幼儿心理总是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钢琴教师必须要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全面培养孩子的各方面的德智美全面发展。

一、幼儿钢琴教育的历史发展。

钢琴的发展历史悠久,也是世界上最普及的乐器之一,它创始于意大利,但是在德国、奥地利和英国发展成长,传入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对于幼儿钢琴的教育程度也有了巨大的提升,这和我国改革开放和迅速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随着我国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人都学习钢琴来陶冶情操,提高自我音乐艺术修养。比如我国现代的青年钢琴家郎朗、李云迪等,被誉为世界国际钢琴家也慢慢被国人和世界认可。更多的我国作品被发掘而展现出来,辟如《彩云追云》《黄河协奏曲》。而这个时期正是幼儿钢琴的发展时期,所谓的钢琴“天才”都是童子功,从小抓起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加多才多艺。

二、幼儿钢琴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钢琴的好处问题。

1.幼儿学习钢琴的好处有很多,既能开发脑力又能增强身体的协调力。2.由于钢琴的识谱理解能力,要求身心合一,所以理解接受能力都要异于平常孩子。3.提高本身的艺术修养和自身的气质。4.加强孩子的耐心和信心。

(二)钢琴教师的广泛问题。

现在有近几百万的孩童在开始学习钢琴,很多不具备钢琴教师能力资格的“老师”也纷纷成了儿童学前钢琴教育的指导人,这样一来,小琴童得不到正规、科学的钢琴指导从而从小学琴的钢琴之路之后变得艰辛,故而放弃了钢琴这条路。所以家长更应该多关注现在钢琴教师的能力水平问题,别让小孩子盲目跟从所谓的教师,导致幼儿从小养成不好的学琴习惯。

(三)学琴的适龄期问题。

一般小孩子学琴前手指之间的运作协调更加有利于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帮助孩子们学琴期间能够更加聪明活泼,这也使许多家长对幼小的孩子提出了严格且又枯燥的学琴生活计划行动,而这又给幼儿钢琴教育上了一节教育课———适龄期教育。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和适应他们的教学方法选择来教学,更加有助于儿童学琴给自身带来的快乐和成长,这正是所有家长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儿童学琴教育问题。

调整做大人的心态,想想孩子们的年龄和意义,不是为了专业也不是为了拿奖,起点不能太高,能让孩子自己在音乐的世界中释放自己的心情并且愉悦成长,要重视儿童的兴趣发展,不要让孩子模范动作或者技巧并且达到一个境界。钢琴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心理现象身心发育的特点为主要核心,否则更多的只会做到揠苗助长,竹篮打水。讲述这个问题就是为了分析儿童学前的发育特点,家长必须调整好孩子的练琴时间可以和孩子商量妥协,该练琴的时候练琴,该玩耍的时候玩耍,养成良好的自觉习惯,从而发展成儿童自主适应练琴,有益于孩子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理解可以为:节奏、识谱、指法、触键的方式等以至于后面的情感处理,至此可以让孩童的听觉、视觉、记忆力、观察力、处理能力、智力有这很大的提升,使他们在以后的钢琴道路上情绪开朗培养出坚强的品质和敏锐的耐力、学习习惯等。

四、身为人师。

家长是儿童的辅导教师,那么教师则是儿童的主导师。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首先,教师在人的心目中是崇高而又严肃的,所以教师要用特殊的心态对待孩童,教育孩童不比成年人,更要从其现有的年龄阶段了解孩童的内心想法从而分析教育学生。

(一)启发幼儿内心的自信,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为了打开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教师应适当的采用鼓励,用诱导的方法试着和小朋友能够愉快的相处交谈,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儿童对钢琴的认识,也让小朋友和老师有了更深的感情。比如小朋友喜欢童话故事,作为教师可以把钢琴用童话故事的方式形象地诠释给小朋友理解,讲解乐曲、练习曲中的标志性的音符时,老师可以用童话演绎的方式给小朋友诠释。孩童都喜欢被称赞被表扬,课堂上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平时上课可以发小红花、小红旗的方式鼓励小朋友学琴,这样小朋友对钢琴的学期才能有逐渐的自信。通过以上这种方法孩子都会逐渐爱上钢琴,养成良好的自主练琴习惯,拥有良好的.自信心才能追求音乐艺术的道路。

(二)启发幼儿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现在有不少孩童学琴心不在焉,无法一心一意投入到钢琴的学习当中,至此导致上课的进步跨度不是很明显,然而有些年龄段的孩子因为身心的成长又重回到钢琴学习当中。其实学习钢琴的不仅仅在于钢琴本身,而是通过学习钢琴来开发幼儿的思维力和创造能力,在学习钢琴的运作当中,孩子们的身心、协调、智力都得到了很大的稳定,不仅对于孩子的智力、视力、关注力有巨大的提升,更为了孩子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有一门手艺。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启发幼儿的思维和创造能力不仅是对孩子本身全身心开发的一种,同时也提高了孩子对艺术的理解能力和智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德国著名的音乐学家奥尔夫所创造的奥尔夫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孩子的心理学和学习能力范围。奥尔夫的教学理念和体系让我们得到了很多启发,让学生自主“动起来”,它用一个人的器官来演绎旋律节奏,故而让人投入到脑洞开发当中,这就是奥尔夫原理的一个重要点。在幼儿教学当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重点,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即兴表演一段旋律或者节奏从而化成不同的演绎方式和动作,在幼儿钢琴中不能只教育学生按照钢琴谱死板的演绎,这样孩子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才能够充分的表达出来。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按照琴谱上弹奏,故而扼杀了孩子本身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只有启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才能让孩子更加的有兴趣爱上学琴,提高自己的音乐内涵。教师应该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达音乐的情绪和情感,让幼儿产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的行为,故而提高幼儿的思维力和创造能力,提高整体音乐修养。

五、结语。

幼儿学琴本身是一种艰难的过程,要家长的监督,教师的严格负责,这并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功的,其中需要儿童、家长、老师三个人的互相协作配合才能完成。因此,要以儿童本身为中心点,教师和家长为辅佐全力帮助孩童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愉快健康的成长。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望子成龙,体现了对艺术对音乐的一种热爱和憧憬,但是需要三个角色间的培养和协调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本身对艺术的热爱有一种追求,故而走进艺术的殿堂。

参考文献:

[1]张玉萍,苏彦捷.混龄编班对四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06).

作者:张劲单位: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简析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改革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有别于其他的师范专业,学前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学龄前的儿童。儿童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并且要做到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成果。本文针对于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究,并对如何更好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改革效率提出了合理化的意见,以供参考。

目前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一般是由缺乏专业知识背景的中专生和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组成的。中专院校和高等院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学生素质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这也使得学生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导致学前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钢琴教学亦是如此。近年来数码钢琴教学的形式被引入国内,并且被越来越多的院校所接受和应用。数码钢琴教学主要就是进行集体教学模式。集体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上课压力,但是这种模式只适合于大众教学,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很难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化,这种教学模式的普遍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学生钢琴能力的培养的。数码钢琴教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多演奏形式和演奏内容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但是学前教育的钢琴教学一般是对幼儿的儿歌进行伴奏,而不需要非常专业的演奏水平。因此,数码钢琴教学虽然提高了学前儿童的演奏能力但是忽略了对其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前教育的钢琴教学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选用合理的教材和练习曲目。

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授业的基础。没有适合教学需要的教材,无法培养优秀的学生,也无法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时要针对幼儿的基本特点和学前教师的自身素质进行合理的教材选择,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钢琴学习能力。在教材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练习曲目,让学生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练习曲目的选择不能一味地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在日后的工作中可以做到学以致用。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前学生的特点,给学生选择最适合的曲目,通过教材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曲目的练习,提高学生的钢琴学习能力。

2.增加钢琴欣赏内容。

钢琴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更是在钢琴学习中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音乐素养。在学前钢琴教学方面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不多,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在课堂中增加钢琴欣赏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欣赏优秀的钢琴曲目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并且可以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欣赏曲目进行乐曲创作,丰富自己的经验,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对钢琴音乐更深的了解。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的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导致学生的素质、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不能再进行传统的片面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能够让每位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的积极性,更能完善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有助于钢琴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前教学的钢琴教学主要是通过钢琴技巧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学前教育针对的是幼儿进行教学,幼儿教学区别于普通的学校教学。幼儿由于其自身特有的特点,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灵活的创新意识。在幼儿的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熟练的改编能力,以适应幼儿特殊的教学需要。这就需要教师要具备自主学习和主动创新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非连音奏法》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课前的自我讨论和实际的钢琴操作,让学生自我感知弹奏钢琴的姿势和重量弹法的要领,然后再进行这一课时具体内容的讲解。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课堂的参与能力,更好地适应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的教学需要。

三、结语。

在当今教育浪潮中,学前教育备受关注。提高学前音乐教育的师资能力,提高钢琴教学效果,对于学前钢琴教育至关重要。钢琴教学改革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更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师资力量。

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研究的分析论文

(一)钢琴集体课的教学设想。

钢琴集体课应该怎样上呢?我们要明白学前教育的钢琴集体课和钢琴培训是不一样的,无论是教学方向、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很大的差异。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适用于较少的人数,是少而精的,而相对于这种模式,集体课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是不是就像炒大锅菜一样一锅出呢?当然是不能这样的!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在集体课上可以很容易解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但是学生的个性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在集体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能让所有学生都弹一样的曲子,而是要将学生分组,不同的小组在教师的组织下用不同的形式来弹奏对于出现的个性问题,要在集体课上找典型,在全班范围内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集体课的人数应控制在三十五到五十人之间。每周为两个课时,每次的授课方向内容形式都应该由教师指定统一的计划。在授课时,教师应用一个课时来正式授课,另一个课时作为学生练习时间,教师可利用这个时间安排学生会课。在整个的上课过程中,教师都应该深入学生中间,主动与其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集体课当中,教师应该对学生上课的表现及平时作业的成绩进行点评,是学生从上课就将放在课堂上。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发展意愿将学生进行分组,即程度较好的小组、程序中等的小组、程度较差的小组。每次上课时针对不同的小组进行差别式教学,根据分组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指定自己的教学计划。

(二)钢琴集体课分层次教学模式构建。

1、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次。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教师就可以了把学生分组了,在编排分组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实际演奏能力来进行。可采用考核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选一个最能代表自己水平的作品来演奏,教师考核学生技能技巧、音乐的表现力、感受力等等掌握情况,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参考学生的平时表现、学习态度以及学生自己的发展意愿等,绝不能单纯的以考来进行分组。每组的人数要控制在十五到二十五人左右,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开展集体课的教学。教师应每过一个阶段,对学生从新进行考核,根据学生的成绩和表现,以“优升劣降”为原则,重新调整分组。如此一来,学生有了危机感和竞争性,能够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层次。

将学生分组之后,教师要根据每一组的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兼顾到学生的差异性和升学就业需求的.不一,灵活指定。程度较好的一组,学生的基础好,演奏水平高,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达到一定的认知、弹奏、听辨水平。在教学内容上,应多练习不同风格、难度稍大、篇幅稍长的曲目,可拓展学生的视野。程度中等的一组,学生的基础一般,应以“重应用、重实效”为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准确表现音乐内涵的基础演奏技能,曲目安排上应以中等难度的曲子为主,风格适中、加强和铉、八度、震音、颤音、指尖等基本功的训练。程度较差的一组,学生的基本功较差或是根本没有,应以重点训练基础、培养兴趣爱好为目标。掌握基础的识谱能力和演奏方法、技巧,曲目上应选择一些短小、简单、好听又有趣的曲子。教师在给这组学生上课时,要有更多的关心、爱心和耐心,多鼓励支持、多引导,培养他们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课堂教学分层次。

在授课时,可采用“分步骤、抓重点”的方法来进行,根据每一组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变动。

(1)理论讲解和技术示范:教师先讲曲子的理论背景、弹奏重点、难点讲清楚,然后演示实际运用的方法,示范弹奏难点。

(2)领会与练习:学生明白了曲目的要求与技能难点后,可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主动分析,同时积极联练习,通过练习进一步领会弹奏的技能与重点。

(3)检查与总结:练习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表演,以检查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情况,检查的请示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四手联弹、合奏、各类伴奏音型的创作练习等。最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弹奏情况做整体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正的办法,为学生点明学习的道路,使学生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集体课的会课,一直是困扰很多老师的问题,现在很多老师还是以挨个检查、单独纠正问题为主,这样做不仅教师的工作量大,而且不利于发展集体课的优势。所以在会课时要采用分层次集体会课的方法。集体会课可以采用齐奏、轮奏、独奏、接力等形式来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活跃课堂的气氛,增强了集体课的群体性效应。对于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抽取一个典型的案例,在全班进行讲解深化学生的印象。会课可以采用小型演奏会的形式,即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一次比较正式的表演。演奏的曲目是需要会课的曲目,每位同学弹一首曲子一个接一个不间断进行,每位同学即是演员又是观众,在学生弹奏的过程中教师不发言,等到全体你都弹完之后教师再根据每个人的弹奏给与指导。这种形式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时间和锻炼的舞台,丰富了他们的表演经验、段炼了胆量、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4、课下作业分层次。

教师要根据不同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与其能力相适应的作品,在布置时要把学生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做全面地预示,对较难的知识点讲解清楚,重点难点要正确地给学生示范。让学生确实明白他们在课下练习的是什么、应该怎么练、练成什么样,这样才能在会课时减少“共性”错误的发生,使每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效率。

5、学生评价分层次。

评价学生是,不应该仅看考试成绩,还应重点参考学生的平时成绩、上课表现、练琴情况,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进步幅度等。分层次评价体系要多元、发展、综合,其目的不是为了区分学生的优劣,或是贬低某些学生,而是旨在建立一个全面性、综合性的评价体系,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评价。这个体系应以激励和改进为目的,使生能够认清自己的优缺点,为日后的努力指明方向。在评价各组的学生时,也要有所侧重。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要多表扬肯定,增强它们的自信心,获得成功体验;对于程度的学生,要多以鼓励为主,指明努力的方向、使其积极奋进;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多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让学生有危机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二、结束语。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模式,不能局限于传统教学的框架当中。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根据学前教育领域的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从现在看来集体化教学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来教师当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研究的分析论文

如今,全球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以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为基础,合理的融入多媒体技术,可以加强音乐的画面感,从而有效的活跃钢琴课堂气氛。在钢琴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融入多媒体技术,这标志着我国高校在钢琴教学方面的一次重大改革。一种更加便捷且生动的教学方式由此产生。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的进步,多媒体技术逐渐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这对我国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起到了一定的冲击,由于大多数的高校中钢琴教学通常是大班授课,这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较强,而动手能力则相对较弱。在我国高校传统的钢琴教学当中,学生学习钢琴的方法仅仅通过听,这使得学生所学仅是一个表面,影响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对于教学方面,钢琴教师在课堂中应当起到一个指导作用。当然,在某些高校中也会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弹奏技能相结合充分教授学生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学校的教学成本,所以没有得到推广。这种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教师进行重复性工作,严重加大了钢琴教师的工作任务。对于学生来讲,因为无法与同学进行正常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无形中增加了自身的学习负担,导致钢琴的学习效果较低。

二、多媒体技术在我国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这里所提到的多媒体技术指的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其是计算机技术与视听技术的有机结合。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教育领域,其不仅使得学生在视觉上产生了冲击,同时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钢琴学习氛围。将多媒体技术充分应用到钢琴教学中,可以将每个学生的特点都充分的考虑到,可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一)有效提升学生的钢琴学习效率。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调整学生在钢琴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从而提升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得学生可以尽快的进入钢琴演奏的情感世界中。通过有效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钢琴教学相融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加深学生对钢琴的理解程度。

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视频与音乐,以及钢琴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学习的平台。这不但对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教学模式的改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有效的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尽快参与到钢琴学习中去,从而加快学生对钢琴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只有使得演奏者与钢琴学习产生共鸣,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有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将不同的情感思想通过钢琴演奏表达出来,学生可以通过体会练习钢琴从而体验钢琴学习过程中的美感,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将多媒体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到各大高校的钢琴教学之中去,有效的提高了我国高校学生的钢琴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将钢琴演奏的情感以及思想传授给学生,从而较大程度提高学生的钢琴学习效果。

目前,我国高校在钢琴教学方面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较多,并体现出阶段化与层次化的特点,但在我国目前的钢琴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对教学目标过于注重,并且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大多高校的学习目标由学校或者教师统一制定,没能针对不同同学的个体差异性来设定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这种情况使得学生对钢琴的学习兴趣降低,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发展。为了有效的满足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学校应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适合其发展的教学目标与方略,从而对其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行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在我国各个高校钢琴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发展趋势,通过与钢琴教材相结合,形成一套新型钢琴教学模式,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教师应当综合所用教材,不断提高自己的多媒体技术教学水平。学生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应当努力使得自己在钢琴方面的技能得以提高与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理念也应当逐渐的变化,新型的教学理念应当被应用于我国现代教学当中,通过展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特色,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钢琴的主动性与创造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我国各大高校中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合理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到我国高校钢琴教学中去,不仅可以合理有效的促进我国高校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也使得钢琴教学方式更加的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我国高校中的钢琴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学生所具备的不同特点,并结合实际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钢琴教学方法与模式,从而有效的实现钢琴教学多元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加强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多媒体技术与钢琴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体现出了许多的优势,例如,多元化、容量大,且功能较为丰富等。学生对于钢琴教学目标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特点来自行制定,从而可以有效的为提升我国钢琴教学水平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结合多媒体技术从而提高了我国高校钢琴的教学效率,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在对于学生在发展今后的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诉,随着我国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与进步,多媒体技术在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同时,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我国高校钢琴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使得钢琴教学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其有效的加强了我国钢琴教学的魅力,在钢琴教学中结合多媒体技术,这也为多媒体技术增添许多的了艺术色彩。在钢琴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可以针对每个同学自身不同的需求与实际情况,可以使得同时每一个学生应当得到教师充分的照顾。所以,我国各大高校的音乐教师应当合理的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钢琴学习空间与平台。

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研究的分析论文

近年来,为了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一些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教学观,这对于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同样具有指导意义。高师钢琴课程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主要专业课,包括钢琴教学、钢琴独奏、钢琴伴奏和音乐创作等多个方面,这些课程在高师毕业生未来的实际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综合不同专家学者对社会需求导向教学观的论述,笔者认为,高师钢琴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基础音乐教师为主。但是,受当前就业形势的影响,这些学生毕业后并不一定全部都会从事中小学的基础音乐教学,而是根据各自意愿和特长会有多个选项。因此,高师钢琴教师应在遵循学校统一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多和学生进行一一沟通,了解学生的就业意向,根据学生的天赋和就业意向,分别设定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大致上,对于希望继续考研深造的学生应该给予肯定和帮助,帮助学生对应考试要求进行钢琴训练,积极备考;对于想要成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学生,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应把握学生对于理解领会音乐基本知识、音乐理解力、音乐表现力等多层次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学生掌握一般的钢琴演奏技巧,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合格的音乐师资人才;而对于想要从事琴行教师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掌握音乐和钢琴教学的特点,重点培养音乐教学方法。总而言之,高师钢琴教学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做到博中有专,专博结合,发挥高等师范院校的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但也要考虑到当前的就业形势,尊重学生意愿,进行多样化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学以致用。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目前,高师院校对钢琴教学只有一个比较笼统的教学要求,以致不少钢琴教师对学科体系建设不重视,整个学期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也比较随意,很少对钢琴作品的音乐内涵和钢琴弹奏的表现技巧进行深入性的讲解,大多是先由教师讲解某一作品技术难点,然后由学生练习、教师指导。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作品没有详细的了解,对演奏技能的掌握也不太全面。

(二)课程结构不全面。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专业课自然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大多数高师院校在其课程体系中安排了大量的专业课。这样的课程结构违背了高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更忽视了社会对师范类毕业生的需求。此外,高师院校在对音乐专业学生钢琴学业的评价上,通常情况下也是重视学生的演奏能力而忽视学生的基本技能,这种导向也使得钢琴教师在安排课程时,倾向于重视学生演奏曲目的难度。

(三)教材选择不聚焦。钢琴伴奏课程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的需要。对于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毕业之后主要从事的是中小学的教学工作,课程内容如果和以后工作没太大联系,无法将所学东西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去,自然就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生素质不同步。高师院校音乐类学生在正式考入高校前,专业学习方面通常要有两项实践类特长,这两项特长可以任意搭配,钢琴弹奏并不一定是艺术类高考生必考项目。原以钢琴演奏作为主专业的学生,钢琴弹奏能力较强;而将钢琴演奏作副专业的学生则一般为中级钢琴弹奏能力;那些没有将钢琴演奏作为考试项目的学生则完全不会弹奏。

(五)考核体系不完善。目前,不少高师院校模仿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教学考核也根据教学活动的结果来评定,没有做到因人而异。考核内容上,侧重对学生演奏技巧,注重表面因素,忽视了学生内在的隐性因素。对于理论课进行考查时,只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考察。

(六)教师素质不整齐。应该说,大多数教师能适应形势要求,着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加自身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时刻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平时十分注重对自己进行再教育,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也有些教师不思进取,消极应对,缺乏敬业和奉献精神,不仅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质量,而且还在学生中树立了负面形象。

(一)修正教学目标。根据高师院校对钢琴教学的总体安排,在每学期开始都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学生的情况,修正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对于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做出明文规定。作为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钢琴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在课堂教学上应使学生具备基础的演奏技巧外,提高应用技能,最好能够做到即兴演奏。

(二)更新教学内容。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高师钢琴教学体系,重视钢琴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程,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合理设置并不定期更新教学内容。

(三)优化教材选择。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效果,因此,选择一本好的教材极其重要。而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由任课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来选择的,由于不同的老师来自不同的院校,不同院校又有着不同的培养方案,这就造成老师之间知识结构的差异,那么他们选择教材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进而导致学生获取知识的片面性。高师院校应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钢琴教学的预定目标,统一选定教材或划定明确的教材范围,并尽可能要融合支撑练习、断奏、非连奏等演弹奏基础,还要能够体现出协作能力方面的培养,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双手协调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同时,还可选用当前正使用的中小学音乐教材,进行相关曲目的伴奏训练。

(四)提升教学能力。对于高等师范院校而言,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是必然的。可采用分组练习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胆识、教态、语言组织能力、板书。另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给各小组安排相应的辅导老师,辅导学生的教案写作能力,教学设计的编写能力,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备课习惯。此外,各小组之间还要进行比赛,使学生相互借鉴优点,吸取教训,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五)改革考核方式。对于高师钢琴教学的考核,应打破以往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考查,还要注重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学习积极性、参与课堂讨论等方面的考查,更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鼓励学生参加比赛,通过比赛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舞台经验。将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督促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并以制度的形式清晰地罗列出来,做到有章可循。高等师范院校的性质决定了高师钢琴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有基本的遵循。但是,钢琴弹奏作为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对于他们走上社会后从事不同的职业,又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要将知识性、技能性、艺术性和实践性融为一体,并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要有不同的侧重,这样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高师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日后实际工作中的需要,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强的竞争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灵活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技能来学习更多的东西,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在不同职场的实际工作能力。钢琴教育工作者应本着这一教学改革方向,始终保持思维空间拓展性与创造性,不断打破固有模式,不断尝试补充新的方法,才能培育出具有实际操作力和创新能力的音乐专业毕业生。

钢琴即兴伴奏高职学前教育论文

要想把钢琴即兴伴奏这种能力掌握,必须具备钢琴弹奏基本的技巧、扎实的乐理知识,并掌握表现各种音乐形象的织体样式以及旋律分析的能力。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学习的体会和认识,仅供同行借鉴参考。

一、钢琴基础弹奏能力的培养——较扎实的钢琴基本弹奏技巧自然是必备的条件。

首先要养成正确的读谱习惯。必须认识到基本功训练不单纯是训练手指的弹奏技巧,正确地读谱也是准确演奏钢琴的前提之一。因为乐谱上的音符不是简单提示弹奏者音高,而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提示弹奏者注意些什么,比如旋律的走向和和声选择的走向。其次,进行严格而系统的手指训练,循序渐进地弹奏,要重在练习每个手指的灵活性与独立性,切勿盲目练习。笔者认为《哈农》是一本不错的专门练习手指灵活性与独立性的钢琴书。在练熟的情况下要慢慢地增加练习的难度,比如音阶以及琶音,只有这样才是最正规的练习方法,将对以后弹奏高难度的曲目做好足够的准备。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必须把二十四个大小调熟练地掌握,这样首先就避免了以后弹奏即兴伴奏时调不熟的难点。

和声是钢琴即兴伴奏的理论基础,和声程度的深浅、水平的高低同样对即兴伴奏的效果与表现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要运用好和声,首先要明确各个级数上的和弦在一个乐曲中所起的作用以及音响效果。在大部分西洋歌曲中有两种调式及大调和小调。我们就以一首c大调的歌曲为例,那么i级为135,ii级为246,iii级为357,iv级为461,v级为572,vi级为613,vii级为724,i级为主和弦,iv级为下属和弦,v级为属和弦,这三个和弦都是大三和,弦给人一种稳定的感觉。一般歌曲在运用和弦的时候都是由稳定走向不稳定,再在由不稳定的和弦解决到稳定的和弦,因此i-iv-v-i也是一首歌和弦的最基本走向。但是一首歌就用这三个和弦也会产生一种单调的感觉,所以就要运用到其他级数的和弦。ii、iii、vi级为小三和弦(vii级为减三和弦,比较少用,在这里就不过多地介绍),小三和弦给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音响比较柔和。

伴奏音型和织体也非常的重要,它是一种音乐的语言。伴奏音型有基本的三种形式,即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和分解和弦。柱式和弦伴奏织体,听起来深沉、庄重、热情、饱满。此类伴奏音型适合于如《五星红旗》之类的作品,也适合用于一些比较简单歌曲,给人一种打节拍的感觉,安静与稳重。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听起来抒情、柔和,这样的`伴奏音型适合于舒伯特的《小夜曲》之类的作品,也是在钢琴即兴伴奏中最常用的一种织体。半分解和弦的伴奏织体适合一些活泼欢快的歌曲,给人一种舞蹈的感觉,比如新疆歌曲《阿拉木汗》。

然而一首歌曲不可能从头到尾运用一种伴奏织体,这样会给人一种单调的感觉。要根据歌曲的旋律及意境做适当的改变。不同类型的歌曲适合用不同的伴奏音型来表现,在同一首歌曲中要运用不同的伴奏音型来衬托出主题。

四、旋律的准确分析——旋律分析能对钢琴即兴伴奏的设计产生更丰富的整体性效果。

我们知道,弹好一首钢琴即兴伴奏要具备好几方面的要素,那么旋律分析就像是一种纽带将几个要素连接起来,给人一种美得感受。如果以没有旋律分析的帮助,将一首歌曲以一个小节为单位甚至以几个音符为单位弹奏,那么也只能是和弦之间的拼凑、织体之间的乱搭,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毫无美感可言。那么,我们平时要怎么注意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呢?首先,伴奏是为歌唱而服务的,它要服从于歌唱的需要。因此,要调整好伴奏的音量,使其成为歌曲的背景,烘托歌曲的气氛,为歌唱者创造良好的歌唱氛围。特别是在前奏、间奏、后奏中要根据音乐的需要完全表现,以起到对歌唱者的引领、烘托及补充作用。同时,在伴奏中还要注意歌曲曲式结构与钢琴织体层次的关系。在为一首歌曲伴奏的时候,要用有限的时间内看清这首歌曲的题材以及作曲家想要表达的内容,然后带着感情唱一下这首歌曲的旋律,用最短的时间把握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然后就是分清这一首旋律的段落,看一下是几段体,哪里是开头、高潮部分以及结尾,将一首歌曲完整地表现出来,而不是单单研究哪一小节,确定在乐曲的开头运用什么样的和弦,高潮部分的前后怎么样对比才能更加突显出主题,以及结尾部分的终止感觉。

参考文献。

[1]赵晓声.钢琴演奏之道[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2]代百生.钢琴教学法[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3]刘聪.韩冬.钢琴即兴伴奏教程新编[z].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4]徐慧林.林棣华.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改革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有别于音乐院系培的钢琴专业人才,在钢琴教学中如何突出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学习钢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是钢琴教学核心问题。本人就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入手,结合教学对象及常见教学现象分析,试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的教学目的及教学改革,以期更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培养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那么钢琴课教学便是为以后幼儿教学服务。因此,钢琴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钢琴的基本弹奏知识进而运用钢琴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学。钢琴课教学要避免“一味的专业化”。

根据教学目的,学前教育钢琴教学应“注重基础训练,提高应用能力”。从培养学生全面的钢琴技能入手,着重培养其实用能力,包括演奏、即兴伴奏、以及自学的能力。

注重基础训练,就是要在教学中强调基础知识,如正确的演奏姿势、基本弹法、常用技术训练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选用教材,循序渐进教学,使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高应用能力,是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伴奏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钢琴伴奏能力,尤其是儿歌伴奏能力,可以说是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最为实用的内容之一。可以在教学中结合曲子讲解伴奏知识,并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讲授伴奏知识。结合当地幼儿园情况选取常用的儿歌进行伴奏学习,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一)学生现状近年来生源素质普遍下降,五年制的生源来自初中毕业生。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音乐教育,基本都是从零学起。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音乐感觉、音乐理解力等方面相当欠缺,且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较多,练琴时间较少,这就给钢琴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数码钢琴课教学数码钢琴课教学缓解了教师少的压力,但也给教师带来很大的挑战。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有别于传统钢琴一对一的教学,它是一门新兴的教学方式。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基本采用数码钢琴集体教学,使用传统的钢琴教材。在授课上大多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却忽视了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钢琴教学的内容要与其专业特点相统一,要更多地考虑其实用性。未来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学生弹奏钢琴是为幼儿教育工作服务的,而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学生能弹相当难度的乐曲,但在为一首儿歌伴奏时却无从下手了。

目前的钢琴教师大都受过良好的传统钢琴教育,基本没有接受过钢琴集体课的学习;对数码钢琴这一乐器,大多钢琴教师显得不屑一顾,更没有认真研究何谓“数码”,只是当做“通电的钢琴”使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开拓思想、不断学习掌握数码钢琴这一乐器,并积极研究集体课教学,以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必须明确目标,以适应新时期培养合格的幼教人才的需要。为实现培养目标,钢琴课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

学前教育钢琴教材的使用应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实用性,既要考虑整个教学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要突出实用性的特点,在此原则的基础上,对教材的选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基础技能训练,以趣味性的中小乐曲为主。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钢琴基础课的学习,掌握钢琴的基本演奏技能,为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已接近成人,思想基本成熟,想象力和理解力相当丰富。我们可以多选用一些趣味性乐曲,这样的乐曲一般都有明确的标题,音乐形象鲜明、内容生动,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为扩展学生音乐视野,曲目可选择不同时期更多作家的代表作品来了解音乐的不同风格及民族特色,丰富其音乐修养。例如:用车尔尼599、布格缪勒op100、巴赫初级等教材练习基础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兴趣。选用各个时期的优秀钢琴小品及中国作品来扩展学生的视野,以选用中小型乐曲为主,控制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争取让学生都有涉猎。

2.选用教材要涵盖各种常用技术。教材中的技巧训练尽量要求全面,突出常用技术。没有一定的技术做支撑,学生的应用便无从谈起。各种技术类型可按难易依次编排,根据学生的程度适当选用。每首练习曲有自己的技术训练目的,选用的乐曲可与练习曲相配合,这样在学习中可以强化巩固,并使学生学会分析使用。

3.教材要注重合作配合能力培养。钢琴是一件独奏性很强的乐器,因而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数码钢琴集体课上进行合奏重奏比传统钢琴更有优势。我们可以在钢琴教学内容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合作性曲目,如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双钢琴作品、数码钢琴的器乐重奏等等。通过合奏使学生的协作配合能力得到提高。

4.教材要注重伴奏能力培养。

(1)钢琴基础学习与伴奏实践相结合。在曲目的安排上即要照顾钢琴技能的进度也要照顾到伴奏学习的需要。结合所学的练习曲乐曲分析其伴奏音型、织体及和声进行等。使伴奏知识及时贯穿之中,为学生以后学习伴奏打下良好的基础。训练技术的的同时要考虑到实用伴奏,即选择与练习曲相匹配的少儿歌曲改变的钢琴曲。这类曲目要做详细的伴奏分析,使学生不仅会弹,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弹。我们可以举一反三的试弹一些类似的儿歌做为伴奏练习,以便学以致用。

(2)加入正谱伴奏练习。当学生有一定钢琴基础后即可选用一些正谱进行练习。要选一些旋律优美且学生较熟悉的歌曲,伴奏尽量涵盖常用音型,难度以适合学生程度为准。在合伴奏时对学生进行艺术指导,如:分析句子、情绪处理、、提示进入、前奏间奏的处理等等,使学生感受伴奏与人声共同表达塑造音乐的魅力。

(3)即兴伴奏专门训练。即兴伴奏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即兴伴奏就是根据歌曲的旋律在键盘上即兴弹奏,用琴声带动歌唱者投入到歌曲的情绪,让琴声与伴奏共同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即兴伴奏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涵盖了曲式、和声、键盘应用、音乐分析等知识,这就需要学生专门学习伴奏理论。如:基础和声、简单音乐分析、伴奏音型、伴奏织体,儿歌分类、及为旋律配和声等。幼儿歌曲的即兴伴奏应当着眼于简易,但简易并不是简单,而是力求简洁精练的表达出音乐内容。

对常用伴奏音型、和声进行要加大练习力度,尤其是i、iv、v级正三和弦的运用更为重要。

5.增加钢琴作品欣赏内容。钢琴学习不仅只是一个技术训练过程,应该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相关知识。对学生来说,钢琴经典作品也许不能一一弹奏,但我们可以通过对钢琴音乐的欣赏讲解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丰富其艺术底蕴。我们可利用多媒体设施使学生对作曲家有更多的了解;通过观看名家演奏来更好的理解作品。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有机组织和介绍,可以使学生们在某种程度上突破钢琴课程学时以及自身弹奏水平所带来的限制,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对钢琴音乐有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提高其整体的艺术素养。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均不尽相同,经过一段学习之后学生程度便显得参差不齐。感悟能力好的学生早就完成了学习内容,感悟能力差的学生却迟迟不能完成,可谓“好的吃不饱,差的走不了”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小组课为主,适当采取将小组课、个别课、大班课三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小组课,就是将程度相近的8—12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教学内容和进度大致相同。教学上针对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逐个分析,肯定优点,及时纠正不足,引导学生有对比性的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同一乐曲,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演奏出不同的效果,教师要善于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音乐要表达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想像,把自己置身于音乐当中。在小组课中,如果个别人出现了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必占用太多的时间,教师可在个别课中为其解决。

个别课,主要针对每个学生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门解决,每周可安排几节这样的小课,由教师根据小组课会课情况指定对某人进行个别辅导。对程度较高、悟性较好、学习刻苦的学生,为充分发挥其才能,可以上个别课,便于因材施教。

大班课,就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主要讲授钢琴基础演奏知识,伴奏理论、以及钢琴音乐欣赏等。

这些钢琴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在大课中一次讲述,省去了教师对每个学生讲授的无谓的重复。而且可讲授得更系统,更有条理;并可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其思维,形成互帮互学之风。

这三种授课方式相结合,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将各种教学方法相互交融,使学生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集体课的教学,增加了学生之间观摩,使学习的互动性提高,公开会课可刺激学生的自尊心和好胜心,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集体课教学使钢琴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但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数码钢琴是一个新的事物,目前的钢琴教师大多没有经历过钢琴集体课的学习,所以教学就靠自己摸索成长。教师可多查阅一些钢琴集体课的资料进行学习研究,教师之间应多交流,吸收优秀经验为我所用,共同把钢琴集体课教好。

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改革必须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探索经验,走出一条有专业特点的新路,为幼儿教育培养出合格的师资。

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研究的分析论文

高等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不是为了发现和培养钢琴演奏家,而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弹奏能力、具备一定的钢琴初、中等教学能力及较强即兴伴奏能力的综合素质型人才,所以强调学生技巧能力的培养是高师钢琴课教学的目标所在。

一、正确的演奏姿势及手型。

坐在琴凳的3份2处,肘部与手腕基本持平;手指弹奏的时侯能听到轻微的指甲声但乂看不见自己的指尖,除触键的手指外其它手指全部抬高的同时手指往里收而不能往外翘。当然,这是指初学阶段的基本手型,也是演奏钢琴必须掌握的手型;钢琴演奏手型还有很多种,不同的音型、不同的乐思有不同的手型比如:弹奏一些抒情的比较慢的乐段,就应该用低指贴键来演奏;还有,因为个性、身体、手型各异,不同的钢琴家有着不尽相同的触健喜好,如法国钢琴家理査德克莱德曼就喜欢多用平指贴键演奏。钢琴的演奏姿态、手指、手型以及触键力度、触键方式的变化多样性是其它乐器演奏表演所无法相比的,因为演奏其它乐器通常双手都要拿住乐器不能够腾出手来。钢琴演奏时产生的这种“花样”(或称“肢体语言”),这种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动作是“熟能生巧”生出来的,这个巧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熟练、快;二是指完成触键前后的“花样”。这种“花样”是能量的聚集和释放也包含对音乐的理解通过钢琴家的身体及手的运动弧线、轨迹、表现出来,有时候这种“花样”是在另一个层面上对音乐的诠释,这同时也是一种身体放松的表现,这种“花样”相当一部分是没有预先设计的,是下意识的,当学生的钢琴弹奏水平去到一个“比较高”的阶段,这种“花样”就会或多或少地自然流露出来。虽然音乐表演主要是用来听的但我觉得音乐会同时也是用来看的,不然,到音乐会剧场统计一下看有几个人是闭上眼睛只用耳朵听的,如果真这样,还不如坐在家里听。唱片又没有剧场那么多杂音。当然,这涉及到美学问题不在本文讨论范畴。看炫技型的钢琴家比如:郎朗、李云迪等演奏钢琴时好看、过瘾;而看只注重在声响的钢琴家如:霍洛维茨阿劳等演奏钢琴不好看,后者与前者相比缺少激情。所以,钢琴弹奏过程中应该整个手部及全身想怎样动就怎样动、想怎样调节就怎样调节,要做到无拘无束。

二、辅助手指操练习。

手指操里面应包括:“抓”(有点像老鹰抓小鸡),这个动作可以有效地活动手指的第一、第二、第三关节和手腕关节,使得动作迅捷有力;“甩”双手放松的快速活动,这个动作对消除钢琴练习时的紧张和疲劳很有好处;“撑”这个动作是撑手指之间的连接和拉手指、手腕的韧带,对手指的独立性有好处;“转手腕”这个动作可以使手腕灵活。“快速弹”这个动作是十个手指模仿弹钢琴时的姿态同时快速活动(这个动作是重点,应该多做)。练习手指操是手的肌能的技巧性练习,通过练习手指操可减少练习练习曲的数量和加快学琴进度的有效措施。因为它随时随地都可练习:看电视、看书等都可练习,有些练习曲很难练到的技巧通过练习手指操却给练到了。我们练杂技也好,练习体育运动也好,身体的肌肉,神经等在一定时间段内通过一定强度、一定数量的练习后,就会发生从“量变到质变”,从而使技巧提升一个高度。

三、练习时间、练习内容安排。

学习钢琴,老师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练习也很重要。一般来说:练习越多,进步就越快。所以学习钢琴每天都要尽量安排不少于2个小时的练习时间;最好安排:上午练习一个小时,下午练习一个小时,晚上练习一个小时;有些钢琴家一天练习8小时甚至一天练习10多个小时的,没有一个有成就的钢琴家不是经过苦练而轻松得来的,但是如果每天只是练15分钟或半小时,这样不但几十年后也不可能成为钢琴家,就连一些比较简单的经典作品也不可能演奏好。我们的中国女排多次夺得世界冠军这与她们平时高强度、大运动量的练习是分不开的。练习的时候先用起码半个小时练习音阶、三度、八度、琶音、哈农等纯手指练习。练习音阶、三度时一定要学会用高抬指快触键并且逐步把触键速度加快,慢练的时候抬指要抬到一寸的高度不要只抬一半,而当学生用高抬指快速练习弹奏音阶的时候,就会感觉已经、抬到顶了但如果用尺子去量的话实际只有半厘米或更低,这是正常现象是符合要求的。当学生的钢琴学习到了中、高级阶段除了要练习高抬指快触键外,还应该练习低指贴键练习。如果练习纯手指觉得枯燥乏味的时候,只要认识到练习高抬指等手指练习的重要性和通过纯手指练习能提高手指的独立能力、力度和灵敏度,从而提高钢琴弹奏技巧就能演奏更有深度更好的曲子,这样学生就有信心,练习的时候就不会觉得累,用我们中'国的一句俗语来说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四、多听音乐,提高审美水平。

我们很多同学的乐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都不是很好,有待提高。那么,学生可以先听先看我们要弹奏的、练习的曲子的钢琴家示范录音录像,然后有机会多观摩钢琴家音乐会现场演奏或看钢琴家演奏vcd、dvd录像等。我们要通过聆听和观看,学习钢琴演奏者对曲子的强弱处理、音色变化、乐句的划分、乐感的诠释、演奏的手型、指法、演奏的姿态、手部的运动轨迹、演奏的力度变化、演奏的表情等等。随着音乐欣赏的进一歩深入,在高师钢琴教学过程中要逐歩把音乐欣赏的曲目、范围扩大;学生不但要听钢琴的,还要听其它乐器的;不但要听独奏还要听重奏,还要听交响乐、还要听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等等。如果学生能够养成经常欣赏音乐的习惯,慢慢地你的乐感就有了,所谓“音乐细胞”是可以通过训练培养出来的。这样,学生就会进一步提高自己对音乐的欣赏水平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学生学习弹奏钢琴的过程也是鉴赏美,表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通过学习钢琴充实了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提高了我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的情趣。

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研究的分析论文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是学前教育的核心课程,但目前,许多高校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较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不符合当前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内在需求。若要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人才就必须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基本理念、内在规律做详细探究,不断地革新教学方法、完善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实践教学、充分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二、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主要是根据课程教学目的对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判断。在传统的评价模式下,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这门课程的评价多采用测验、考试等形式,这种评价手段不仅单一僵化,而且评价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因此,应当不断革新“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这门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采取更加客观、合理的评价手段,让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充分提高学生的保育能力,将基础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强评价的全面性。在期末考试的基础上,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曰常学习情况、课堂表现、自学情况、课堂考勤等方面综合考察,并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同时还要从学生的实习情况、实践计划、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考察。此外,在评价过程中除了教师评价,还应当引入用人单位评价、学生评价,让学生通过小组互评、自我评价增加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同时,还应当采用动态考核模式,根据小组互动、实训学习、师生互动、项目完成等情况进行互动能力考查,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够丰富考察手段,提高学生的保育能力。目前,随着各个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学前教育专业人数也在逐渐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专业学生到相关单位实习的难度,致使教学评价多停留在校园教学活动中,因此,若要增强“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评价的科学性,高校还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

三、注意加强情感教育。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和细心。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加强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幼儿保育工作较为繁琐和复杂,因此,需要从业人员具备充足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对幼儿的身心进行悉心呵护。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素质需要逐步培养,因此,在“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师德的重要性,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促使学生自觉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四、精选教学内容。

自觉调查和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除此之外,在“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基础理论教学中不应过于深入和拓展,实践教学方面则要增强实用性。比如,在教学内容选取和安排时,应如何指引学生自觉完成幼儿园需要的卫生保健实践项目,如何考核学生的学习结果等。再如,应当在这门课程学习将要结束时安排学生进行保育员实习,以增强基础理论和实践的衔接性。而在学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这部分内容之前,则要组织学生学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的基础知识。

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在“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在课前告知学生教学安排,比如,学生需要思考的具体问题,课前需要准备的材料,自主完成哪些实践项目,阅读哪些材料等。这些课前准备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认识学前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还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获取更多的时间,加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巧的讲解。只有让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才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尽可能地细化预习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阻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根据自主学习情况与教师沟通交流,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率。

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研究的分析论文

针对市场需求,高校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了钢琴这门必修课。由于学生毕业后主要是从事幼儿教学工作,课程的考核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钢琴的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即兴演奏即可。可是仍然有许多毕业生无法达到以上要求,高校也面临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困境。

(一)学生:钢琴基础差。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纷纷扩大招生,但疯狂扩招的背后带来了生源的素质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或训练,有的甚至是零基础。这样的学生通常不认识乐谱,不知道演奏乐器,对乐理知识的敏感度和理解力也相对不足。即便有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钢琴基础,教师也很难平衡彼此之间的差异,进行特殊教学。因此,生源复杂、基础不一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很多高校都有这样的现象:因为缺乏有关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研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能套用其他专业的教学方法,或者借鉴音乐学院的教学方式。可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从大体上对钢琴教学进行指导。毕竟钢琴教学有自身的特点,不同于文科专业重在理论,也不像理科需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更没有音乐专业学院的高技能要求。所以,这样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来说是不适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

(三)课程:实践机会少。

一般而言,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会从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开始讲述,等学生有了相应的理论可依,再循序渐进地进行实际的演奏技巧教学。可是,根据教学大纲安排的钢琴课程都比较少,有些学校一周只有两个课时。加上又没有足够的设备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后练习以弥补课堂的不足,这样下来,学生就更加难以熟练掌握演奏技巧了。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钢琴基础参差不齐是在招生时不可避免的,因为他们都是通过高考考试的普通高中生,没有经过特殊的艺术培训。因此,这里所进行的有关改革分析,不涉及进校前学生的.基础能力问题,主要是就招生之后的具体钢琴教学措施进行分析。

(一)明确教学目标。

很长一段时间,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都陷入了“专业化”的误区,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专业型人才。这样的教学目标下,或许有一部分学生的钢琴技能可以和专业音乐学院的高材生媲美。可是,幼师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只掌握基础的钢琴演奏技巧,但是要能够进行即兴演奏,并且懂得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可移调的伴奏,以及简单的词曲创作。有了明确的定位,就能够有的放矢地开设钢琴课程,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技能培训。比如,课堂上随机弹唱幼儿歌曲,适当地进行移调伴奏或简单编创方面的训练。

(二)丰富教学形式。

很大一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没有音乐基础,识谱和演奏能力也不强。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钢琴水平,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必须从整体出发,重视基础教学,同时兼顾个人差异,施以针对性教学。首先,教师要灵活地进行理论指导和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将其分为若干个小组,对基础较弱的小组进行集中指导和训练,并进行分阶段的理论和技能考核。其次,严格规范学生的演奏方法。幼师的服务对象是幼儿,所以为了给幼儿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在坐姿、指法等方面符合规范。再次,加强个人能力培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其进行即兴演奏或自由改编等训练,使其在幼儿园的音乐课堂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三)增加实践机会。

任何理论知识的普及都是为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为了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成为合格的幼师,高校必须增加实践的机会。这主要包括课堂中创新教学和课堂外的各种实践形式。课堂中的教学无疑是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演奏训练,相比之下,课堂外的实践形式就更为多样。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幼儿园进行实习或试讲,通过和幼儿面对面地接触,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总结出教学工作应当注意的各种事项,避免今后工作中出现同样的问题。要注意的是,实践场地也可以是除了幼儿园的任何公共场合,只要教师可以提供或创造相应的条件,给予他们学习观摩、当众演出的机会,相信实践得来的结论远比黑板上的文字总结要深刻得多。而如果不能提供给学生校外实践演出的机会,至少学校应该完善钢琴课程有关的教学设备,使学生能够自行在课后进行实践练习。

(四)用心挑选教材。

教材是否科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尤其是对于钢琴教学来说,没有结构合理、构思巧妙的教材作为依托,教师很难成为学生在课堂中关注的焦点。因此,高校应当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选择那些实用性、趣味性强的钢琴教材。实用性主要是要根据学生基础差的特点,尽量多补充基础性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钢琴结构、演奏旋律和调式等方面的内容。趣味性是通过对多元化的音乐文化的普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活跃度,也有利于摆脱传统教程中的固定化模式,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结语。

为了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培养幼儿的身心素质,我国对幼师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和高要求,高校必须进一步抓好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并对钢琴教学改革进行长期的探索:不断发现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

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研究的分析论文

2.1准确定位舞蹈教学的教学目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和综合素质型的幼儿教师和管理者,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准确定位舞蹈教学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中职学校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合理设置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教学目标,凸显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性和实用性,让学生系统的学习舞蹈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确保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对幼儿舞蹈教师的要求,以增强中职学前教育的竞争力[3]。

2.2建立强大的舞蹈教师队伍:舞蹈教师是学生学习舞蹈的引导者,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建立强大的舞蹈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中职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舞蹈教师的执教能力,以提高舞蹈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中职学校可以给舞蹈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让舞蹈教师根据幼儿舞蹈教学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以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

2.3合理设置舞蹈课程: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舞蹈基础和学习能力,因此,中职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舞蹈课程,以提高舞蹈教学的有效性。在学生入学之前,中职学校应该组织专业的舞蹈教师,检测和调查学生的舞蹈基础,以确保舞蹈教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中职学校应该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需要和特点,合理安排舞蹈教学时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舞蹈学习条件,丰富学生舞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

2.4选用科学的舞蹈教材:舞蹈教材是学生学习舞蹈的依据,因此,中职学校应该选用科学的舞蹈教材,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中职学校应该结合学前教育的特点和自身的办学特色,积极改革舞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幼教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以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4]。

3总结。

总而言之,舞蹈教学是中职学前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职学前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因此,中职学校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舞蹈教学的重要性,合理设置舞蹈教学课程,建立强大的舞蹈教学队伍,增加资金投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舞蹈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确保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4]田青.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

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研究的分析论文

钢琴的使用可以通过美丽的音符、优美的坐姿、修长的手指等方面对学生自身进行心灵上和身形上的陶冶和美化,在高校当中钢琴课程被喜爱程度也同样很高。目前,在高校的钢琴教育当中,我国的改革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新时期新局势下,想要让钢琴课程更好的发展,就要继续走改革和实践的道路。笔者接下来就针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改革和实践钢琴课程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阐述:

对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核心就是不断的提升教学质量,尽我们所能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学资源。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对钢琴这门课程给予的重视程度可能一直有所欠缺,因此现如今很多高校对于钢琴课程的教学和改革工作等还没有达到非常让人满意的效果。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要求人才是全方位发展的,掌握一门艺术对于学生的工作可能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做好钢琴教学的改革对于学校的整体建设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和推进钢琴教学的改革和实践。钢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不仅体现在学生身上,也同样包括老师在内。对于学生而言,钢琴学习不同于其他理论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定式,或者有确切的教学模式,而钢琴师一门艺术类课程,除了音乐知识理论外,更多的是个人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好钢琴对于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有显著效果。况且现在的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之才都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方位人才,钢琴的学习不仅能够为学生增加一门特长,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气质。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融入到钢琴学习的氛围当中,钢琴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对于高校老师来说,推进和加强高校钢琴的教学也存在着必然性。高校的学习模式和中学的教学模式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我国的中学教学一般都是灌入式的,而大学的教学一般都是引导式的。引导式教学看似简单,但其实这其中的度是很难把握的,老师既要做到引领学生进入课程,又要让学生们学会在自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加强和巩固知识以及学习能力,这就需要老师拥有着更高的教学水平。钢琴教学一般都是一对一式的指导,但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这种模式将来可能很难实现,这对于学生更好的掌握钢琴技能会产生挑战,同样也会对老师的教学能力造成压力。因此,在新时期下,对于老师而言,高校钢琴教学的改革也同样是必要的。

二、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识谱方法。

在钢琴的基础教学当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识谱训练。当老师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新的作品的时候,很多学生就是按照乐谱上的音符在钢琴上弹出来,但是在作品中的节奏、分句、演奏方法和指法等方面都存在问题,甚至有些同学连乐谱中的升降号也很难做到认真识别和弹奏,这样的识谱方法,对于作品本身的展现更是无从谈起。而正确的识谱方法首先是音的辨认。音的辨认准确是正确弹奏钢琴的第一步,在键盘上把音找准,线间的位置、调号、谱号、各种记号、音区等等都应认准,学生把这几种都掌握好后,再识谱时就不会因为马虎而认错音符了。通过听想、听奏等作品中的音高来检验。再有就是节奏的辨认。形成严格的节奏习惯是学习钢琴的重要环节之一。节奏是乐曲的骨干支架,节奏和音高基本可以构成一条旋律。节奏是个笼统的概念,在钢琴曲中,音符实际是有长有短的,有时需要休止、延长等等。休止符表示孕育着活力的静默,控制着音乐的起止。通过“静”酝酿,从而使“动”更加突出,具有爆发力;反之,通过“动”的渲染,从而使“静”更加直观。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体验休止符在作品中的表现作用。

(二)钢琴教学模式应该多种多样。

上文也提到过,我国的钢琴教学大多是一对一的教学,一对一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有利也有弊。对于自身钢琴觉悟比较高的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会取得较好的结果,他们的心态是为自身而学习,为爱好而学习,这样老师能够及时的给予他们在练习过程中的指导,他们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的进行练习和揣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这样的音乐觉悟,他们在一些教学环节更适应集体教学。比如,在讲述钢琴的理论知识时,就可以采用集体式的教学模式,在学习新的乐谱的时候也可让学生们结合组成小组进行学习,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可能更有助于他们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解和解读,在指法练习的时候再采取一对一的教学。这只是个简答的例子,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群体有很多不同的特点,老师们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模式上灵活多变,这样不仅能够活动课堂氛围,也能够提高学生们对于课程的兴趣,让更多的同学感觉到老师上课的用心,感觉到钢琴课程不再枯燥,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钢琴不是我国的传统乐器,是近代从西方引进来的,我们在学习钢琴的时候练习的较多的曲子基本都是西方的名曲,老师在音乐教学的时候也是以这些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而事实上,适当的丰富钢琴课程的教学内容可能也会带来很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我国的民族音乐以崭新的面貌走进我们的生活当中,一些音乐节目当中也有民族歌曲、民族乐器和钢琴合作的表演,这说明钢琴虽然不是我们的本土乐器,但并不代表它不能以它为媒介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在这方面做适当的尝试,可能会带来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的同时还能起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除此之外,老师在重视钢琴指法练习的同时也可以把教学重点向钢琴文化上进行些许的转移,因为学生如果对钢琴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练习弹钢琴的时候就更容易读懂原作的情感,而更容易融入思考和感情。

(四)应该提高钢琴教师的整体水平。

对任何课程而言,老师的重要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是钢琴这种充满了艺术气息的课程,老师对于钢琴文化的理解程度,老师的钢琴水平,老师的整体音乐素养都对学生起着直接作用。现在的学生大多不像过去那么死板,老师的教学水平如果还是停留在过去,很难满足90后学生的学习要求。所以,老师应该从自身的专业技能、专业素养、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综合提高自身的水平。

(五)钢琴教学应该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

传统的钢琴教学一般就是识谱、练习。现如今,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以及普及,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各高校已经非常普遍,钢琴教师也应该学会利用这个便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欣赏大家的作品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网络的支持下,老师获得教学资源就变得更加便利。钢琴老师们可以根据本校的师资水平、学生水平等建立适合自己学校的“钢琴曲库”,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很方便的直接打开需要的网络资源即可,也就是真正的实现钢琴教学的“无纸化”,加上现在的学生对网络教学有更大的兴趣,因此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社会的发展速度有时候我们是难以预料的,但是教育的宗旨是不会变的,那就是我们要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才,而栋梁之才也一定是全面发展的人才。钢琴虽然还属于比较小众的课程,但是我们仍然要做到让钢琴教学跟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根据教育水平的发展而不断的做出改变和调整,把改革的计划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真正的做到为学生提供有意义、有趣味、有效率、高效率、高质量的高效钢琴课程!

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研究的分析论文

学前教育在当前的教育行业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并且在未来的教育中也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学前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入学前儿童,年龄从3—6岁不等,教学目的是为了促进学前儿童全方面的发展,激发幼儿的智力,有利于孩子们的长远学习和发展。所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要跟进,以便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当前社会对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已经不仅仅体现发展幼儿的智力方面,还包括德育、体育、美育、饮食健康、身心健康成长等全方位的教育和保护。基于这个背景,社会上很多幼儿园教师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于幼教的要求,所以很多学校开设了有关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帮助学生学习学前教育相关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就业,更重要的也是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一个更专业的服务。那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需要在学校的学习中学到什么,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首先,学前教育的学生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学生以后都是要走向社会为孩子服务的,面对当前社会越来越功利化、商业化的形式,学生应该保持初衷,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教师来讲,教育生涯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学生,但是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讲,尤其是幼儿时期的孩子,这是他们接触的第一个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尤为深远,每一个孩子后面都是一个家庭,所以学前教育的学生首先需要具备的就是强烈的责任心,这是要排在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之前的。

学生强烈责任心的来源还是教师,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课堂之上时时刻刻提醒学生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进行思考和训练。锻炼学生的问题诸如假设有一个调皮的小朋友把另一个小朋友打哭了怎么办?如果孩子午休起来以后有一个小孩发烧了你该怎么办?教小朋友唱歌别的小朋友都会了,只有一个不会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并没有什么标准的答案,每一个学生都有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处理方式,这就可以让学生在下面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这样他们就能通过交流,发现自己考虑的欠缺在哪里,还有那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

其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专业知识素养。专业知识素养是学前教育的教师在工作过程当中使用最多的一项能力,这种专业素养包括的只是种类有很多,包括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幼儿的保育学知识、弹唱跳画和通识性知识,此外还包括环境创设和利用、日常生活常识、游戏的组织和领导、学生的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等等各个方面。所以学前教育的学生在知识方面的学习任务也是很重的,但是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很重要的一点,这些知识虽然种类繁多,覆盖面广泛,但是学生进入工作以后这些内容仍然是不够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授课的过程当中,多将课本内容与实际幼儿教学场景相联系,这样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游戏的组织和引导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首先要将组织引导幼儿活动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教授给学生,在学生掌握了以后,通过实例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一个组获得不同的课题任务,例如有的组的任务是组织和引导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一场拔河比赛,有的组的任务是组织幼儿园的孩子们演一场话剧,有的组的任务是组织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一次公园踏青等等。通过这种明确的任务,让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已经将自己置于一个实际的场景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在这种讨论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习到别人更有效的组织和引导手段。经过分组讨论以后,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方案,在课堂上就方案进行点评,另外进行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提问。这样的方式锻炼了学生对问题的实际处理能力。

最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学会和儿童进行沟通,同时也要学会和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即使在教学活动中保持时刻的警惕和高度的责任心,仍旧有可能在教学活动中发生各种小意外,比如孩子之间打闹嬉戏出现的碰撞擦伤,如果教师能在平时做好与家长的互动和沟通,及时汇报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那么在出现这种小意外的时候,家长就可以通过联系以前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充分理解这种情况。但是如果不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等出现问题再向家长反映,很可能出现家长一味的指责老师没有做好看管和保护的工作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如何与家长之间良好沟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二,及时与家长反映孩子的日常表现,特别是性格比较活泼,比较调皮的孩子。一方面,经常像家长反映孩子的表现会让家长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感,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获得了足够的关注,也让家长觉得教师很有责任。另一方面,一旦学生在学校出现磕磕碰碰或者打闹的问题的时候,家长也会理解这种情况,不会一味指责老师没有看管好孩子。

第三,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技巧。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家长在和老师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肯定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在表达的时候应该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再反映学生表现不佳的方面,态度上要诚恳,不要让家长觉得老师是在批评自己的孩子,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获得成长和进步。比如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性格比较自我,难与其他孩子相处。老师在向家长反映情况的时候,可以说:“孩子很聪明,学什么都很快,所以班里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欢他,但是一起玩的时候孩子总是把所有玩具自己玩,不让别的小朋友碰”。教师在描述的时候先表达对孩子的肯定,然后再把客观事实表述给家长,让家长自己分析利弊。并且教师在表述的时候尽量不要掺杂个人的主观推测,只描述客观存在的事实,让家长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就避免了家长觉得教师是在批评自己的孩子的情况。

综上所述,关于中职学前教育的教学应该着重向提高教师的全面教学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并学会与家长之间良好沟通这几个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