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调查报告(通用15篇)

小编:MJ笔神

调查报告是一种基于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书面材料,它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信息,对某个问题或主题进行全面深入的解析和说明。调查报告具有客观准确、结构清晰、论据有力等特点,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问题的真相,作出明智的决策。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调查报告了吧。如果你正准备写一份调查报告,不妨参考一下以下案例,它们能够为你提供一些有用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蔬菜批发市场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随着全国范围内农业结构的调整,各类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与产量迅速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销售问题也日见突出。为了探索新形势下临淄蔬菜销售的新路子,由区政协、蔬菜局有关人员组成的考察组于4月12日—18日对上海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了深入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上海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固定人口1600万,流动人口400万,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由于上海市蔬菜生产能力有限,其蔬菜需求总量的95%是从外省市调运过来的,高、中、低档蔬菜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一年四季都有固定的消费结构。据调查,上海市冬春两季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品种是甜椒、西红柿、西葫芦、芸豆、甘兰等,夏秋两季需求量较大的品种是西红柿、甘兰、萝卜、白菜等,我区蔬菜品种结构与上海的消费需求是一种互补。上海市蔬菜需求量每年约为160万吨,这些蔬菜绝大部分是通过市场进入消费领域的。上海市有各类蔬菜批发市场几十家,比较知名的有真如蔬菜批发市场、曹安蔬菜批发市场、闸北蔬菜批发市场、中山西路蔬菜批发市场等。这些市场的交易量、交易时间、管理方式等也不尽相同。根据上海蔬菜批发市场的总体规划,未来的发展框架将是以东西为主,南北为辅,东部重点发展浦东蔬菜批发市场,而西部重点发展真如蔬菜批发市场。目前,临淄蔬菜在上海的销售主要集中在真如蔬菜批发市场。因此,我们将该市场作为重点调查对象。

真如蔬菜批发市场位于上海西部,是上海蔬菜集团的龙头企业、骨干市场,其成交量、交易额在沪各蔬菜批发市场中均位于首位。该市场占地8000平方米,已有四十年的历史,发展势头强劲。据统计,1994年,销售量只有8万吨,销售收入417万元,之后逐年递增,20xx年,销售量达到23万吨,销售收入达1800万元。目前,该市场四季发展较均衡,日交易量稳定在800吨左右,最高可超过千吨。当前主要交易品种是甜椒、西红柿、黄瓜、芸豆等。该市场走势好的重要原因是,内部有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完善的管理机制,良好的市场交易秩序,杜绝了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现象,使买卖双方都能在公平和谐的环境中交易。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吞吐量,该市场计划投资2300万元,在江桥新建占地130亩,集蔬菜、副食、林果、冷藏、配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批发市场,计划今年8月底峻工,建成后的江桥市场吞吐量是真如市场的4~5倍,发展潜力巨大。除了以市场为中介进入消费领域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直销进入超市。上海有超市近千家,新鲜蔬菜的销售量每天约在100吨,在同一时间其销售价格是临淄蔬菜批发市场的1~2倍,这些蔬菜除包装精美外,其品质还不及临淄蔬菜。目前,我们的蔬菜尚未进入超市,因此,通过直销或其他中介进入超市,开拓此领域前景广阔。

我区有年蔬菜运销能力在100万公斤以上的组织或大户50多家,但是往上海方向运销的并不多,外市地的上海运销户虽然不少,但是却没装我们临淄的蔬菜。目前,我区只有以齐都镇长胡村徐安贞为主的蔬菜运销队伍,长期从事运销工作,每年运到上海的蔬菜约在1000吨。其运销品种随季节的更替而变化,在旺季,日最高销售量可达50吨。徐安贞凭着质优价廉的货源、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广大上海客商的青睐,在真如蔬菜批发市场牢固地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通过运销蔬菜,不仅给产销两地带来了社会效益,而且带来了经济效益。在上海销菜,利益也是可观的。据4月12日调查统计,上海真如市场批发价格为:辣椒2.8元/斤,甜椒2.8元/斤,西红柿1.3元/斤,西葫芦0.9元/斤,而当日临淄王齐市场上的批发价格为:辣椒2.6元/斤,甜椒2.5元/斤,西红柿1.1元/斤,西葫芦0.7元/斤。既然有市场需求,有差价,而临淄蔬菜却很少进入上海市场,究其原因:一是临淄运销户对上海市场了解不深,把握不准市场行情和动态,没有长远立足上海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大批苍山运销户长期霸占市场,明争暗斗,使新到运销户很难立足。三是运销户缺少整体观念,缺少协作精神和商标意识等因素进一步制约着运销队伍的扩大。四是收费标准偏高。5~7%的市场管理费均比其他省市蔬菜批发市场的高,费用的提高无疑加大了蔬菜运销风险。但从徐安贞立足上海十年长胜不衰的事实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开拓上海市场其实并不难,关键是看有没有信心和胆识。

(一)设立临淄蔬菜驻沪销售联络处。

目前,我区大多数运销户对上海市场了解不深。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政府介入并且从中做大量协调工作,通过设立临淄蔬菜销售联络处,可以把上海各蔬菜批发市场的需求、行情、动态等信息及时快速准确地反馈给产地运销户,使他们能够了解市场,把握行情。协调我区运销户与上海客商及市场管理人员的关系,同时协调当地公安、工商等关系,创造公平和谐的市场交易环境,使临淄蔬菜顺利成交。不仅如此,通过联络处掌握上海市周年市场需求动态和行情变化这后,可以采取订单的形式,在临淄开辟专门生产基地,为上海市场提供周年蔬菜供应,这样可以加强产销两地的紧密联系,为农业产销一体化进行积极的有益的探索。

(二)加强对临淄蔬菜的宣传。

虽然临淄蔬菜有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而且已经注册了“绿帝”等系列商标,但是它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是不高的,还没有真正树立品牌意识,与临淄产菜大区还不能相称,建议今后应专列临淄蔬菜宣传资金,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临淄蔬菜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三)发展壮大临淄蔬菜运销队伍。

尽管临淄蔬菜在上海有了一定市场份额,而且赢得了良好的信誉。但仅凭徐安贞个人的力量,很难进一步扩大运输规模,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临淄蔬菜的销售问题。因此,帮助以徐安贞为中心组建运销队伍,逐步增加其运输规模与能力,是增加临淄蔬菜在上海市场上占有份额的重要途径,也是搞好临淄蔬菜外销工作的重要一环。采取股份制、协会、合作社等形式,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蔬菜运销联合体,可以降低蔬菜运销成本,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统一使用“绿帝”商标,统一包装,以徐安贞为“窗口”统一对外,只有这样,临淄蔬菜在沪的销售工作才会逐渐走向良性循环。

对蔬菜种植业的调查报告

我市自11月至年3月底连续150余天总雨量仅20-38mm,比历年同期偏少6-7成;1月中旬至3月中旬日平均气温9.3-10.0℃,比历年同期均值偏高1.8~2.2℃;到1月28日旱地耕作层土壤相对湿度普遍小于60%的干旱标准,高台地旱情更甚,土壤相对湿度接近40%的严重干旱标准。由于降雨持续偏少,气温回升较快,土壤墒情越发不足,对蔬菜种植收获影响较大,同等种植方式下均有不同程度减产或病虫害出现。4月3日降雨后旱地墒情得到缓解,土壤湿度明显改善,有效缓解前期因旱情影响的播种、生长进度,农户抓住时期抢收抢种。6月28日以来,部分县(市、区)先后经历了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导致部分镇乡遭受了较大洪涝灾害,给蔬菜生产、收获造成了一定影响。11月上旬,正是我市秋季作物播种的最佳季节,但连绵阴雨不断,两季田和低台位土壤含水量明显偏高,极大的影响了蔬菜播种进度和田间管理。

二、2013年蔬菜生产、收益情况。

今年蔬菜生产种植受极端天气影响较大,部分调查品种产量大幅下降,销售价格也随天气变化而起伏。

(一)生产成本。

蔬菜生产成本连年攀升,5个品种生产成本在2083.43―3847.87元/亩之间,较20增加161.88―586.61元/亩,增幅8.43-17.99%。

2013年蔬菜作物生产成本表。

单位:元/亩。

项目种子费化肥费农药费农膜费租赁。

作业费销售费人工。

成本土地。

106.15262.461390.40157.41影响成本的因素主要有:

1、人工成本大增。人工成本在蔬菜种植成本中占很大比重,在50.72-62.04%之间。一方面蔬菜由于种植特点,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机械化程度很低,相对于粮食种植投入的人工成倍增长;另一方面,农村目前缺乏青壮劳动力,雇工因劳动力工价上涨而增大了投入。因此,人工成本成为影响蔬菜生产成本的最主要因素。

2、农资成本上涨。农资成本占总成本的16.12%―33.53%左右。一是种子价格不断上涨;二是农民为追求效益为加大化肥使用量,并针对不同品种使用多种复合肥,农户在种子、化肥等费用上的支出不断增大。因此,农资成本是影响蔬菜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

4、土地成本上升。土地成本约占总成本的4.16-8.58%左右。比例虽不大,但由于近年来各地的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家种粮补贴逐年提高,农村土地价格呈持续上升态势,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

蔬菜批发市场调查报告

我区有年蔬菜运销能力在100万公斤以上的组织或大户50多家,但是往xx方向运销的并不多,外市地的xx运销户虽然不少,但是却没装我们xx的蔬菜。目前,我区只有以齐都镇长胡村徐安贞为主的蔬菜运销队伍,长期从事运销工作,每年运到xx的蔬菜约在1000吨。其运销品种随季节的更替而变化,在旺季,日最高销售量可达50吨。徐安贞凭着质优价廉的货源、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广大xx客商的青睐,在真如蔬菜批发市场牢固地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通过运销蔬菜,不仅给产销两地带来了社会效益,而且带来了经济效益。在xx销菜,利益也是可观的。据4月12日调查统计,xx真如市场批发价格为:辣椒2.8元/斤,甜椒2.8元/斤,西红柿1.3元/斤,西葫芦0.9元/斤,而当日xx王齐市场上的批发价格为:辣椒2.6元/斤,甜椒2.5元/斤,西红柿1.1元/斤,西葫芦0.7元/斤。既然有市场需求,有差价,而xx蔬菜却很少进入xx市场,究其原因:一是xx运销户对xx市场了解不深,把握不准市场行情和动态,没有长远立足xx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大批苍山运销户长期霸占市场,明争暗斗,使新到运销户很难立足。三是运销户缺少整体观念,缺少协作精神和商标意识等因素进一步制约着运销队伍的扩大。四是收费标准偏高。5-7%的市场管理费均比其他省市蔬菜批发市场的高,费用的提高无疑加大了蔬菜运销风险。但从徐安贞立足xx十年长胜不衰的事实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开拓xx市场其实并不难,关键是看有没有信心和胆识。

调查报告蔬菜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蔬菜调查报告)

南门(神仙树南路)调查情况:

早上九点左右,正是人们购买蔬菜的高峰期,此处共有一个蔬菜售卖集中区,这里的共计有5个蔬菜店,里面的蔬菜都是传统式的售卖方式,没有标价牌,人们要寻价也很不易;所以,大部分人不寻价,直接购买。

这里的价格与平日里的价格相当,没有太大的区别;

金鹏路蔬菜店的调查结果

这里的蔬菜只有一个特色:新鲜,只是运营蔬菜而已,谈不上什么服务,甚至可以与顾客吵架,但这却丝毫影响不到其他顾客对蔬菜的购买。

从早上十点到十二点,我们无意地呆在四条街的其中一条,计算从这里通过的购买蔬菜的人群; 观察点地理特点:这条街的两旁分别都有一个小区,人口比较密集。

160人中,男性消费者共计34人,占比21%;其中年轻人的共计26人,占比为16%,其余为老年男性。

此外,在金鹏路,有一家商店,是专门销售堡汤材料的.,有鸡、鸭等,还有高等的堡汤药材;凡购买了他们的禽肉,即可免费堡汤,每天的堡汤量不超过4个,此店已开张近两年,即说明这里的人群是有堡汤需求的,这也可作为我们服务内容之一。

我认为这里应该是一个比较适宜的选择地点,具体原由见以上调查数据;

但这里的空铺面没有,不过,据观察,这里张了好几个服装店,而这些店的生意都很惨淡,有好几个都大门紧锁,所以,我认为可以先把我们要租铺面的信息发出去,而且密切关注这些铺面的动向,甚至可以驻点观察,并游说老板,如果不同意甚至可以与之谈谈合作的意向。

我认为,好铺面转瞬即逝,如果不早早将信息放出去,等到我们得到消息时已没有任何可以回转的余地了。

特点体现出来:高品质、高服务、高管理,价格可以有所体现,但不一定与伊腾相较,如此,我们的风险可较大幅度的降低,而且可以体现我们自己的管理风格和运营风格。等脚跟站稳后,再调整也是有较大空间的。

以上,是我的想法

明天我们将去茶店子调查一下具体情况。

蔬菜批发市场调查报告

目前,我区大多数运销户对xx市场了解不深。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政府介入并且从中做大量协调工作,通过设立xx蔬菜销售联络处,可以把xx各蔬菜批发市场的需求、行情、动态等信息及时快速准确地反馈给产地运销户,使他们能够了解市场,把握行情。协调我区运销户与xx客商及市场管理人员的关系,同时协调当地公安、工商等关系,创造公平和谐的市场交易环境,使xx蔬菜顺利成交。不仅如此,通过联络处掌握xx市周年市场需求动态和行情变化这后,可以采取订单的形式,在xx开辟专门生产基地,为xx市场提供周年蔬菜供应,这样可以加强产销两地的紧密联系,为农业产销一体化进行积极的有益的探索。

虽然xx蔬菜有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而且已经注册了“绿帝”等系列商标,但是它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是不高的,还没有真正树立品牌意识,与xx产菜大区还不能相称,建议今后应专列xx蔬菜宣传资金,加大宣传力度,提高xx蔬菜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尽管xx蔬菜在xx有了一定市场份额,而且赢得了良好的信誉。但仅凭徐安贞个人的力量,很难进一步扩大运输规模,很难从根本上解决xx蔬菜的销售问题。因此,帮助以徐安贞为中心组建运销队伍,逐步增加其运输规模与能力,是增加xx蔬菜在xx市场上占有份额的重要途径,也是搞好xx蔬菜外销工作的重要一环。采取股份制、协会、合作社等形式,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蔬菜运销联合体,可以降低蔬菜运销成本,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统一使用“绿帝”商标,统一包装,以徐安贞为“窗口”统一对外,只有这样,xx蔬菜在沪的销售工作才会逐渐走向良性循环。

蔬菜批发市场的调查报告

区政府:

贯穿xxx的鑫中路是连接省农科院、电线厂等的主要干道,同时也是43路、215路等公交车的必经路线,因此必须保证交通道路的通畅及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性。但长期以来,各地菜贩自发在凌晨聚集主干道路段上摆摊设点,形成了早间蔬菜批发市场。现将早市情况报告如下:

xxx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因此当地菜贩较多。每日凌晨1时至5时,以辖区内xxx、xxx等当地菜农为主,包括xxx等的各地菜农就在鑫中路中段的金山路十字路口(皂角树)至电线厂交叉口300多米长的马路上摆摊设点,自发形成了早间蔬菜批发市场。经调查,每天市场内的设摊户共名,难位个。

早市地段位于城郊结合部。这里交通便利,蔬菜卖价便宜,因此不少其他地区的二手菜贩子和超市采购人员纷纷前来这里批发、购买。虽然xxx集贸市场离自发早市相距不远,但场地范围较小,而自发早市规模较大,并已形成多年。所以既便集贸市场内蔬菜区还有数十个摊位,但菜农们宁愿选择不收租金、人流量较大、装卸货物更方便、生意更好的马路市场,不愿迁到集贸市场内销售。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长达数百米的大型路边菜市。

1、噪音的产生:凌晨一点至五点的早市产生的噪音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由于菜农和菜贩子把这段路当成了交易市场,运输车辆及整筐的蔬菜销售摊位占领了整条马路。来往的微型车见缝插针勉强还能通过,大一点的车辆根本无法通行,只好拼命按喇叭,经常把睡梦中的居民惊醒,住在该路段两边的居民群众苦不堪言。现场交易中,商贩讨价还价、叫卖声及农用车的喇叭声不绝于耳。并且为了抢占有利地形,商贩们在凌晨一点钟左右就会出摊,搬货,讨价还价、争夺地盘的吵闹声此起彼伏。自发的早间蔬菜批发市场不仅影响市容市貌,也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休息。

2、交通安全隐患的产生:自发形成的早间蔬菜批发市场严重阻塞了交通,给过往车辆及行人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熙熙攘攘的菜贩群、菜摊占据了马路的一半路面。板车、三轮车、农用车等运输工具随意停靠,有的甚至横停在道路中央。致使过往车辆排成长龙,水泄不通,群众、车辆行路艰难。

3、早市还对辖区内的卫生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摊贩一旦收摊,道路两旁塑料袋、烂菜叶、瓜果皮等垃圾随处可见。

由于自发形成的早间蔬菜批发市场不仅侵占了人行道,阻塞交通,同时也污染环境,严重影响了周围群众正常生活。根据区政府的工作部署,xx社区办事处以创建工作为契机,已将早间蔬菜批发市场政治行动列为金竹社区创建工作中需重点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办事处领导高度重视,通过认真细致调研,根据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办事处联合区城管大队,在早市涉及到的xx社区居委会、xx村村委会的共同参与下,拉开整治行动的帷幕。

一、由xx社区办事处牵头,联合区城管大队、xx社区居委会与xx村村委工作人员组成早间蔬菜批发市场整治行动小组,制定详细的整治行动方案。由办事处分管领导担任主要负责人。整治小组针对市场进行规范整顿、推行规范化管理、进行合理疏散、杜绝菜贩在道路上乱摆乱放、占道经营、垃圾乱扔等现象。整治小组将对该路段进行专项整治。对于少数在路中间拒绝搬离的菜摊,整治小组将强制予以搬离。

二、由于该地段地理位置特殊,运输车辆较多,为了消除交通安全隐患,保护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xx社区办事处出资在金山路至电线厂路段两侧安装照明灯。区城管大队也会在该路段建立双向减速带,及相关交通标志警示牌。

三、xx社区办事处将从早市形成的人为根源着手,加大社区“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工作的宣传力度。将创建工作落实到村,宣传到户,使创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增加群众对创建工作的参与性与积极性。通过耐心宣传教育,劝导菜农主动将蔬菜搬离机动车道。

四、xx社区办事处还将对自发早市配备卫生管理清洁队伍。对该路段卫生环境做到时时清洁,常常保洁,避免对xx社区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产生不良影响。

蔬菜市场调查报告

蔬菜是新绛县农业生产中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这些年,县委县政府依靠技术进步,积极改进蔬菜种植方式,使之由过去季节性生产,发展到“大田―拱棚―日光温室”三结合的周年生产,其质量也由普通蔬菜上升到无公害蔬菜,温室、拱棚高效设施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全县现有面积2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6万亩,拱棚8万亩,大田菜9万亩。种植的蔬菜品种主要有西红柿、黄瓜、茄子、茴子白、西葫芦、冬瓜、韭菜、芹菜等十余个。分布在8个乡镇的143个村庄,占全县农村总数的65%;有3xx个农户从事蔬菜生产,占农户总数的42%;蔬菜提供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7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蔬菜总产量90万吨,总产值10亿元左右,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3.75%。在蔬菜生产户中,人均收入超万元的达3000多户,人均收入5000元到近万元的达4000余户,人均收入3000元到近5000元的上万户。

全县拥有6个各具特色的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即以三泉、古交、北张、泽掌、泉掌为主的万亩无公害反季节双茬西红柿基地,以横桥、龙兴为主的万亩甘兰生产基地,以古交南片为主的万亩无公害茄子生产基地,以万安、北张为主的万亩黄瓜生产基地,以龙兴、横桥为主的万亩西葫芦生产基地,以鼓水流域为主的千亩莲菜生产基地。

无公害蔬菜的规模化发展,带动了市场建设。全县目前运营着西曲、南李村、刘建、王守、北行庄5个专业性产地蔬菜批发市场。

西曲蔬菜批发市场是最早建设而且的市场。占地120亩,建筑面积10600平方米,场地硬化6万平方米,交易棚面积3500多平方米。市场日客流量达到3000人次,车流量1000多车次,日平均交易130万公斤,旺季可达300万公斤,xx年蔬菜产品远销内蒙、甘肃、陕西、河南、北京等21个省市的200多个县市,并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交易量8.6亿公斤,交易额8.2亿元,实现利税656万元,是华北、西北、东北地区较大的集蔬菜、瓜果批发、装卸配货、冷藏储存、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市场先后被确定为“全国50家鲜活农副产品定点市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业部农产品信息网信息采集点”以及省政府“1311”调产工程项目。

新绛县绛州绿蔬菜有限公司是一个集全县蔬菜生产、组织、管理、销售于一身的股份制企业。公司位于县城龙兴街125号,现有办公用房1200平方米,注册资金150万元,总资产5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公司技术力量雄厚,238名职工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就达15人之多。

公司下属“一园四站四市场”。“一园”即南李村科技示范园。占地60亩,主要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四站”即古交、泽掌、泉掌、北张四个服务站。四个服务站涵盖了全县90%以上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区域。在优良种子、生产物资供应等方面,为蔬菜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四市场”即古交镇南李村、泉掌镇刘建、泉掌镇王守、北张镇北行庄四个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古交镇南李村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108国道南侧,占地35亩;泉掌镇刘建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西侧,占地42亩;泉掌镇王守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南侧,占地31亩;北张镇北行庄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北侧。

四个市场覆盖了全县百分之七十的蔬菜生产区,年交易量63万吨,交易额7亿元。公司营销的无公害精品菜远销陕西、河南、湖北、内蒙古、江苏等十几个省市,建立了较为宽广的销售网络。

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建立了科技依托关系,聘请张志斌等专家为蔬菜生产技术顾问,负责全县蔬菜生产的技术指导。公司与全县2xx多农户建立了协作关系,实行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实验和示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升了全县蔬菜生产的标准和质量。

公司组织牵头对联系的保护地蔬菜进行了无公害质量认证,无公害蔬菜认证面积达到20万亩,认证无公害蔬菜品种6个,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量达到42.5万吨。

公司在品牌建设上取得可喜成绩,绛州绿商标被评为“山西省商标”,绛州绿品牌被认定为“山西省产品”。公司先后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商贸先进企业”,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质量信誉aa级企业”。

现在,新绛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先后被确定为北京市“场地挂钩”外埠蔬菜生产基地、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中国绿色食品总公司蔬菜生产基地、中国果菜十强县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蔬菜市场调查报告

近年来黄梅县在蔬菜产业的发展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巩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成果,进一步推进我县蔬菜产业的发展,提高蔬菜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保证蔬菜总量的供应均,发挥蔬菜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主导作用,增加菜农收入。在结合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以及上级的要求下,展开了此次调研活动。主要以参观考察典型,相关经验,探索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力求蔬菜产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争取使我县蔬菜发展更加提升一个档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城区蔬菜稳定供应为目的,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突出抓好蔬菜布局区域化,蔬菜生产标准化、产品质量安全化、蔬菜产业企业化四大工作重点,促进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快我县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二、发展目标。

1、在巩固完善上一年的蔬菜生产基地的同时按照县政府要求黄梅镇即周边乡镇,新建无公害蔬菜基地5000亩,其中发展设施蔬菜2000亩,产量增加13万吨,为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60元。

2、每个乡镇新建一个100亩连片的蔬菜基地有,大力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社并支持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增强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提高蔬菜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3、依托小池(国际)物流港蔬菜批发大市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及交通便利的优势,重点抓好黄梅镇、孔垅、小池、分路、刘佐等5个乡镇蔬菜基地建设,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探索新模式,培育一批重点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和蔬菜生产大户,引导大户发展订单生产和规模生产,创建自己的品牌。

调研内容。

主要以走访调查、下乡考察以及数据汇报的方式开展此次的调研活动,现结合调查情况和数据说明总结如下:

1、黄梅镇在程白马村新流转蔬菜基地500亩(其中50亩设施)及育良与现代经典合作社加强设施建设300亩,黄梅镇将许铺和苗咀村新增400亩蔬菜基地(程白马村,成立千禾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亩种植露地蔬菜,其中有40亩大棚西瓜,新增蔬菜基地已部分完成,预计今年底达到预期目标)。该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势条件,当地菜农有较大的'积极性,结合我县蔬菜产业政策与方针,蔬菜产业发展前景相当不错,在全县具有典型性。

2、独山镇在高岭村新建500亩基地(其中设施100亩,水生蔬菜200亩)。将新增100亩蔬菜基地(独山高岭村流转200亩土地种植白参),发展现状非常良好,但因其地域面积、蔬菜种植农户分散、经济条件受限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以稳定现有基础为主要目标,进一步再将重点转移,进入产业化发展。

3、杉木乡流转土地500亩,已新增100蔬菜基地,完成了预期计划。下新镇流转土地500亩(其中水生蔬菜400亩)。下新镇将新增400亩水生蔬菜基地,已基本达到三至四季度的计划目标。发展情况稳定,在种植技术上有了一定的改进,在已有种植经验上不断总结和摸索,引进先进栽培方法和管理方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大河镇新流转土地500亩(戢畈村150亩,赵畈200亩),今年下半年已新增200亩蔬菜基地(赵畈村,广文冲村各流转土地100亩)。苦竹乡流转土地800亩(其中高山菜基地600亩),苦竹乡已新增200亩蔬菜基地,11月份完成预期计划。以上两个乡镇具有一定的蔬菜产业化发展潜力,目前正大力倡导和推广蔬菜产业化,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快速成长。在种植技术指导和基础设施建设上需要改进,今年下半年计划已基本完成,共待下一步发展。

5、黄梅镇、孔垅、小池、分路、刘佐等几个个乡镇蔬菜基地建设(黄梅镇蔬菜基地建设情况在前面已作描述)为全县重点发展对象,相对于黄梅镇周边其它乡镇蔬菜基地建设发展情况,孔垅、小池、分路、蔡山、刘佐、新开等六个乡镇有一定的蔬菜发展基础。在乡镇面积、技术、交通等方面优势,另外设施蔬菜大棚骨架由传统的竹架大棚部分变为钢架大棚,灌溉方式普遍采用喷灌,管理模式得到一定改进。蔬菜基地面积并未有太大变化,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萝卜、胡萝卜、番茄、辣椒、红茄、苦瓜、冬瓜、豇豆、苋菜、西葫芦等为主的时令蔬菜种植,目前部分规划已在进行中,但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目标。

6、濯港、五祖、停前、柳林等乡镇由于地势、交通等综合因素限制,蔬菜基地建设未有大规模发展,在已单独农户蔬菜种植为基础的模式下,建设了部分蔬菜基地。在经过详细调查以及科学考察后,进一步规划已完成,结合当地特色和实际情况发展,针对性的统筹规划将会在今后起建设性作用。

建设规划。

1、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小规模农户“模式,发展”外销+内保“的市场空间,形成”时鲜+加工“产业链。提升蔬菜产业的经济比重。

2、依托小池、分路、孔垄、新开、蔡山、刘佐等乡镇面积、技术、交通等方面优势,建成县级外销蔬菜商品规划区。依托黄梅镇、下新、杉木、大河、独山、苦竹等城乡结合部区位优势。新建城区内供蔬菜规划区5000亩,以本地蔬菜市场为目标,大力发展辣椒、番茄、瓜果类、根茎类、水生菜、姜、葱、蒜等常规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满足本县人们需求。将濯港、五祖、停前、柳林等乡镇列为常规蔬菜规划区,在主要公路沿线建设示范基地,发展常规蔬菜品种的种植,五祖镇重点开发高山蔬菜的种植。

3、突出区域特色,调整蔬菜生产区域、品种布局,将五祖、苦竹、柳林、大河等乡镇的山区作为雨花菜、野竹笋等野生蔬菜重点生产基地,培育重点野生菜生产专业大户,发展绿色蔬菜品牌。

4、完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设施、设备,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和农产品超市、交易市场和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

方案措施。

1、以土地流转承包促规模效应。

发展农业产业土地流转是瓶颈。各乡镇要把发展以蔬菜为主的产业农业的土地流转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采取转包、转让、置换、出租、股份等合作方式,规划好一个百亩以上钢构大棚或千亩以上连片的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

2、以基础设施建设促产业发展。

主要解决规划区内的通路、通电、通水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地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发展现代节级、环保、循环型蔬菜生产能力。

3、以项目资金投入促规划实施。

县政府将继续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扶持新增蔬菜大户和规模蔬菜基地,发展大棚建设和蔬菜病虫绿色防控等设施(亩平1200元、且钢构大棚连片50亩以上),共安排补贴资金150万元。

4、以蔬菜产品物流促产业增效。

在农产品交易市场开辟小农户蔬菜绿色通道直销区的同时。在批发物流市场建立农残检测室和蔬菜冷藏系统、市场信息网络以及电子交易系统,实现蔬菜销售的电子化、信息化和物流化。

5、以优质技术服务促品牌建设。

一是县农业局成立一支技术服务队伍,负责蔬菜生产中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服务。

二是编制一套技术推广资料,结合我县气候、土壤、季节、病虫害等因素,适时编制生产技术资料,指导菜农的生产。

三是上好系列技术课程。依托农民阳光培训工程和有关农民培训项目,聘请和邀请县内外专家,学者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为蔬菜种植户传经授道、解惑答疑,提高农民蔬菜种植技术。

四是重点培育野生菜、地方菜等蔬菜体系的深加工产业链,充分发挥我县蔬菜资源优势,增强蔬菜产业后劲。

6、以目标管理考核促持续发展。

建立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奖励基金3万元)。评选3个蔬菜生产目标管理综合考核先进单位(重点考核乡镇完成目标任务面积、产量、新增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情况,以统计表数据为准,分别给予15万、1万、5万元的奖励)。

蔬菜调查报告

######蔬菜交易区做了一次蔬菜的采购。得出的调查报告如下:

2.调查对象:

5.调查人员及分工:###(询问记录菜价)。

##(与食堂老师交流)###(拍摄采购照片)最后共同撰写调查报告。

6.调查内容:市场上的菜价、食堂老师是怎样选择采购的蔬菜;

7.调查结果:由于云南近几个月干旱,蔬菜的价格普遍都有。

上升,食堂老师在选购菜时,都是选价格可接受较为新鲜的蔬菜;

8.调查体会:采购蔬菜并不是容易的事。相对食堂来说,选购蔬菜既要看重价格又要看是否新鲜,这需要不停的走动,同种蔬菜,通常要看三四家询问价格,最终才确定购买。9.调查总体概述:平常我们在学校食堂就餐,觉得食堂的菜价都偏高,但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学校食堂部的老师在选购蔬菜时,都是选择一些新鲜的,利于学生的健康。同时,由于学校食堂并非盈利性事业,在选购蔬菜时,并不会选择价格过高的,这我们也是能够理解的。

通过这次与食堂老师采购的合作,与食堂部更好的交流,相信以后我们生活部更能有效的传达同学们和食堂部之间的信息以及同学们对食堂的意见和建议。

对蔬菜种植业的调查报告

为加快我市蔬菜产业化步伐,最近,我们专门深入到新洲、白衣等乡镇街道进行调查,并就如何推进蔬菜产业化建设进行了认真思考。

一、发展的优势。

1、有成熟的种植技术。我市阳由垸历年来有种植蔬菜的传统,早在六十年代,就是闻名全省的蔬菜种植基地,当地的农民大多是种植蔬菜的行家里手。近几年,在发展传统蔬菜的基础上,还大面积种植了反季节蔬菜。出产的蔬菜以其色美、鲜嫩、质优、产量高、品种多等特点闻名于湘鄂,产品不仅供应本市城区,还远销全国各地。白衣、保河堤等地种植藠果历史悠久,也掌握了成熟的种植技术。

2、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种植蔬菜与稻谷比,有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从两者的成本核算来看,稻谷每亩的生产成本400元,露地蔬菜800元;每亩稻谷净收入250元,蔬菜2200元。露地蔬菜是稻谷的近9倍;如果反季节种植,则会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如我市澧阳社区菜农宋进宜,一年种蔬菜3亩,年收入就有1万多元。种植蔬菜的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二、取得的成绩。

2、蔬菜加工初具规模,出口创汇初现端倪。近年来,我们通过探索蔬菜产业发展新途径,大力发展蔬菜加工项目,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截止去年底,全市共引进发展了绿康食品、大沥环球食品、丰莲食品、金宏菜业、金达食品、蓝筹食品、平和食品、广源蔬菜等蔬菜加工企业,年消化鲜菜6万吨,年加工产品1、1万吨,出口产品0、4万吨,出口创汇达100万美元。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干部观念落后。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干部群众不断拓宽发展思路,善于把握市场机遇,着力建基地、抓生产、拓市场、促销售,使蔬菜产业逐年稳步发展。但有的同志、特别是部分干部对发展蔬菜产业缺乏足够认识,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认为发展蔬菜产业是农民自己的事,政府缺乏应有的引导和服务,导致蔬菜产业发展不快,曾一度为湘西北最大的蔬菜生产、批发集散地的光环随之消失。

2、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一方面,蔬菜生产主要靠农户自身投入,基地到主公路的交通条件落后,田间便道路况更差,菜农无力投入改造,天晴一把刀,下雨乱糟糟成为蔬菜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另一方面,排灌设施差,受天气影响变化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蔬菜生产基本处于粗放经营状态,直接影响到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3、企业加工环节滞后。近年来,我市蔬菜加工企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产量直线上升。但因加工企业技术落后,加工档次低,精、深加工极少;企业规模小,加工产品单一,加工链条不长;加工龙头企业少,加工率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导致****的多为时鲜产品,延伸增值能力低,生产效益不高。

4、市场集约化程度低。一方面,我市蔬菜生产仍以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为主,缺乏必要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检测,各家各户的蔬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难以保证市场上蔬菜商品的一致性,也难以创名牌产品。另一方面,菜农卖菜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使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不易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四、几点建议。

1、要切实重视蔬菜产业发展。一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当前,关键的是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思想意识,清除因循守旧、停滞不前等思想障碍,把发展蔬菜产业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市委、政府要成立发展蔬菜产业的专门工作机构,把重点生产基地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部署;要大力宣传蔬菜产业发展中的好典型、好经验,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发展合力,切实推动蔬菜产业化。二是抢抓机遇,因势利导。发展蔬菜产业,关系到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原则。既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又要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既不能在市场商机面前犹豫不决,丧失机遇,也不能在一些必要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一哄而上。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把发展蔬菜产业的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真正形成蔬菜产业化。

2、要加大蔬菜基地投入力度。一是加大资金投入。要抓住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加大投入的时机,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力度,加大对蔬菜基地水利、交通等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要大力提倡蔬菜生产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并对水利等设施实行有偿使用,调动全社会投资兴建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二是加大帮扶力度。财政、科技等相关单位要从促进蔬菜产业发展角度,对生产大户、新品种应用、科技推广给予一定资金扶持。金融部门对积极从事蔬菜生产、加工、营销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放宽抵押贷款条件,支持蔬菜产业的发展。保险机构要根据国家对农业的产业保险政策,做好保险工作,解除农民发展蔬菜产业的后顾之忧,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3、要培育蔬菜产业龙头企业。一是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要尽快组织有关部门研究蔬菜龙头企业的发展问题,出台支持蔬菜加工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对龙头企业在项目的申报、融资等方面优先考虑。对于国家和市里支持的政策性资金,要向龙头企业倾斜。要大力搞好招商引资,创办更多蔬菜加工企业。二是建立完善利益机制。按照公司+农户的方式,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要指导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行之有效的`利益分配方式,密切与农户的经济联系,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4、要提高蔬菜产品质量档次。一是大力推广新品种。认真抓好种苗和良种选育,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注重培养科技骨干,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搞好协作,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和蔬菜发展动态,积极进行蔬菜新品种的研究和试验推广工作,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的蔬菜,着力建设好1万亩根茎菜、1万亩菌类蔬菜、1万亩多年生蔬菜三大特色基地,下大力气培育一批名优蔬菜品种,使我市的蔬菜种植由特色产品向优质产品、相对集中向区域化转变。二是大力引进新技术。在巩固现有大棚、拱棚、地膜覆盖等技术的同时,着力发展温室栽培、无土栽培等技术。大力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的蔬菜生产新技术、新材料、新农药、新肥料,提升蔬菜产量、质量和档次。三是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要在蔬菜生产环节堵住农药残留。向农民推荐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推广杀虫灯、遮阳网、防虫网、生物肥料等无公害控制性设施,从源头上保证蔬菜的质量。要建立完善监测体系。蔬菜市场要建立检测检验机构,配备一定的人员和必要的检验设备,对进入市场的蔬菜加强检测,避免有毒蔬菜混入市场,逐步推行市场准入制度。要对农民种植的蔬菜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期进行抽查。继续完善无公害蔬菜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进一步强化对无公害蔬菜知识的宣传,组织技术人员对农民开展无公害知识培训教育。加大蔬菜产品注册商标、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认定工作力度。

5、要完善蔬菜产业服务体系。一是积极发展中介组织。要指导建立蔬菜行业协会、蔬菜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与外地销售网络接轨的专业组织,在信息咨询、规范经营、协调价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要充分发挥强村、强企、能人的作用,创办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工商部门要及时审批颁发营业执照,在收费上给予适当的照顾;税务部门对新办的中介组织要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要选拔一批头脑灵活、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农民担当蔬菜销售经纪人,对他们进行市场营销知识培训,指导他们制定有效的销售策略,逐步建立起由农民组成的销售网络。二是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充分利用蔬菜营销协会,设立蔬菜信息中心,做好蔬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反馈国内主要产地的生产状况和主要蔬菜批发市场的品种、数量、价格,以及国外市场的需求信息,逐步实现与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联网。

各蔬菜基地要在产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建立信息发布点。通过建立比较完整的信息网络,使蔬菜生产、经营、加工、销售等各环节能够做到有效衔接。三是加快市场建设步伐。建设一个集蔬菜展销、检验检疫、储存配送和信息发布中心为一体的蔬菜综合批发市场。同时,进一步配套和完善各地农贸市场,逐步形成一个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产地交易市场为基础,以农民产销组织为补充的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促进我市蔬菜产业发展壮大。

蔬菜调查报告

2)为蔬菜市场的管理者提供参考资料。

3)掌握蔬菜销售走向和供求现象为蔬菜种植后的销售做准备。

4)分析蔬菜市场的整个价格走向及蔬菜的流通渠道,为蔬菜生产、流通、销售能形成一个。

完整的体系提供一些数据。

(五)蔬菜的消费趋势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特别是农民蔬菜消费行为的巨大变化,即由过去供应城市蔬菜到今天的蔬菜靠城市供应的变化,城市蔬菜的消费量连续在扩大。另外膳食结构的改善人均蔬菜的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据有关资料反映全国人均蔬菜的消费量已达到300斤。同时人们对蔬菜的质量、品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应运而生的超市洗净菜,绿色无公害蔬菜、农超对接、产地直销的蔬菜不断被人们看好。

三.问题的分析。

(一)蔬菜市场存在的问题。

蔬菜市场调查报告

蔬菜是新绛县农业生产中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这些年,县委县政府依靠技术进步,积极改进蔬菜种植方式,使之由过去季节性生产,发展到“大田—拱棚—日光温室”三结合的周年生产,其质量也由普通蔬菜上升到无公害蔬菜,温室、拱棚高效设施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全县现有面积2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6万亩,拱棚8万亩,大田菜9万亩。种植的蔬菜品种主要有西红柿、黄瓜、茄子、茴子白、西葫芦、冬瓜、韭菜、芹菜等十余个。分布在8个乡镇的143个村庄,占全县农村总数的65%;有3xx个农户从事蔬菜生产,占农户总数的42%;蔬菜提供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7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蔬菜总产量90万吨,总产值10亿元左右,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3.75%。在蔬菜生产户中,人均收入超万元的达3000多户,人均收入5000元到近万元的达4000余户,人均收入3000元到近5000元的上万户。

全县拥有6个各具特色的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即以三泉、古交、北张、泽掌、泉掌为主的万亩无公害反季节双茬西红柿基地,以横桥、龙兴为主的万亩甘兰生产基地,以古交南片为主的万亩无公害茄子生产基地,以万安、北张为主的万亩黄瓜生产基地,以龙兴、横桥为主的万亩西葫芦生产基地,以鼓水流域为主的千亩莲菜生产基地。

无公害蔬菜的规模化发展,带动了市场建设。全县目前运营着西曲、南李村、刘建、王守、北行庄5个专业性产地蔬菜批发市场。

西曲蔬菜批发市场是最早建设而且最大的市场。占地120亩,建筑面积10600平方米,场地硬化6万平方米,交易棚面积3500多平方米。市场日客流量达到3000人次,车流量1000多车次,日平均交易130万公斤,旺季可达300万公斤,xx年蔬菜产品远销内蒙、甘肃、陕西、河南、北京等21个省市的200多个县市,并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交易量8.6亿公斤,交易额8.2亿元,实现利税656万元,是华北、西北、东北地区较大的集蔬菜、瓜果批发、装卸配货、冷藏储存、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市场先后被确定为“全国50家鲜活农副产品定点市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业部农产品信息网信息采集点”以及省政府“1311”调产工程项目。

新绛县绛州绿蔬菜有限公司是一个集全县蔬菜生产、组织、管理、销售于一身的股份制企业。公司位于县城龙兴街125号,现有办公用房1200平方米,注册资金150万元,总资产5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公司技术力量雄厚,238名职工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就达15人之多。

公司下属“一园四站四市场”。“一园”即南李村科技示范园。占地60亩,主要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四站”即古交、泽掌、泉掌、北张四个服务站。四个服务站涵盖了全县90%以上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区域。在优良种子、生产物资供应等方面,为蔬菜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四市场”即古交镇南李村、泉掌镇刘建、泉掌镇王守、北张镇北行庄四个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古交镇南李村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108国道南侧,占地35亩;泉掌镇刘建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西侧,占地42亩;泉掌镇王守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南侧,占地31亩;北张镇北行庄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北侧。

四个市场覆盖了全县百分之七十的蔬菜生产区,年交易量63万吨,交易额7亿元。公司营销的无公害精品菜远销陕西、河南、湖北、内蒙古、江苏等十几个省市,建立了较为宽广的销售网络。

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建立了科技依托关系,聘请张志斌等专家为蔬菜生产技术顾问,负责全县蔬菜生产的技术指导。公司与全县2xx多农户建立了协作关系,实行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实验和示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升了全县蔬菜生产的标准和质量。

公司组织牵头对联系的保护地蔬菜进行了无公害质量认证,无公害蔬菜认证面积达到20万亩,认证无公害蔬菜品种6个,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量达到42.5万吨。

公司在品牌建设上取得可喜成绩,绛州绿商标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绛州绿品牌被认定为“山西省名牌产品”。公司先后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商贸先进企业”,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质量信誉aa级企业”。

现在,新绛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先后被确定为北京市“场地挂钩”外埠蔬菜生产基地、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中国绿色食品总公司蔬菜生产基地、中国果菜十强县和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蔬菜调查报告

我市自20xx年11月至20xx年3月底连续150余天总雨量仅20-38mm,比历年同期偏少6-7成;1月中旬至3月中旬日平均气温9.3-10.0℃,比历年同期均值偏高1.8~2.2℃;到1月28日旱地耕作层土壤相对湿度普遍小于60%的干旱标准,高台地旱情更甚,土壤相对湿度接近40%的严重干旱标准。由于降雨持续偏少,气温回升较快,土壤墒情越发不足,对蔬菜种植收获影响较大,同等种植方式下均有不同程度减产或病虫害出现。4月3日降雨后旱地墒情得到缓解,土壤湿度明显改善,有效缓解前期因旱情影响的播种、生长进度,农户抓住时期抢收抢种。6月28日以来,部分县(市、区)先后经历了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导致部分镇乡遭受了较大洪涝灾害,给蔬菜生产、收获造成了一定影响。11月上旬,正是我市秋季作物播种的最佳季节,但连绵阴雨不断,两季田和低台位土壤含水量明显偏高,极大的影响了蔬菜播种进度和田间管理。

今年蔬菜生产种植受极端天气影响较大,部分调查品种产量大幅下降,销售价格也随天气变化而起伏。

蔬菜生产成本连年攀升,5个品种生产成本在20xx.43—3847.87元/亩之间,较20xx年增加161.88—586.61元/亩,增幅8.43-17.99%。

1、人工成本大增。人工成本在蔬菜种植成本中占很大比重,在50.72-62.04%之间。一方面蔬菜由于种植特点,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机械化程度很低,相对于粮食种植投入的人工成倍增长;另一方面,农村目前缺乏青壮劳动力,雇工因劳动力工价上涨而增大了投入。因此,人工成本成为影响蔬菜生产成本的最主要因素。

2、农资成本上涨。%—33.53%左右。一是种子价格不断上涨;二是农民为追求效益为加大化肥使用量,并针对不同品种使用多种复合肥,农户在种子、化肥等费用上的支出不断增大。因此,农资成本是影响蔬菜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

4、土地成本上升。土地成本约占总成本的4.16-8.58%左右。比例虽不大,但由于近年来各地的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家种粮补贴逐年提高,农村土地价格呈持续上升态势,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

蔬菜属产出大,收益高的种植项目。今年蔬菜价格坚挺,同时蔬菜产量大幅增加,使得蔬菜生产效益增幅大,明显高于粮食种植收益。

一是蔬菜价格高,成本利润率提高。虽然种植成本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整体市场价格形势平稳增长,蔬菜销售价格高企,纯收益显著增长。黄瓜、菜椒、萝卜由于产量、市场价格的上涨,成本利润率均在100%以上,远高于粮食种植。

二是优化种植技术,提升蔬菜产量。种植方式的不同与蔬菜产量的大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市雁江区露地茄子,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改进,蔬菜种植户对种植方式不断进行改善,推广新的施肥方式,由原来的撒播改为挖沟埋肥。这种方式增大了肥效,同时选用高效钾肥、专用复合肥等,使产量增长明显,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1、我市开展蔬菜成本调查三年,从三年数据的横向比较来看,蔬菜产销跟随价格变化调整。

2、销售价格对收益的影响加大,而成本、产量的影响相对减小了;若价格、产量同时涨跌,其对收益的影响形成叠加。20xx年,黄瓜产量上升5.52%,%,净利润下降21.72%;萝卜产量上升14.11%,价格上涨282.76,净利润上涨1506.44%;20xx年菜椒产量下降xx.51%,销售价格上涨了21.79%,其净利润依旧上涨6.15%。

3、各蔬菜品种收益差距大。从三年的调查数据看,五个调查品种的收益率各不相同,且每年都有较大变化。这些差距和变化,结合农户自己的经验判断,决定着每年蔬菜种植的品种和面积,从而导致各种蔬菜种植面积波动较大。

4、蔬菜销售“大市场”,各地价格相互影响。由于物流的高速发展,蔬菜在各蔬菜基地与销售市场之间快速调运,价格也相互影响。我市约70%以上的蔬菜供应依靠外地调运,本地供应量仅占15—20%,也有部分销往外地。在应季蔬菜上市旺季,本地产蔬菜占市场销量的比重最高约40%。因此,蔬菜价格除气候影响外,更多的是受全国大市场价格的影响。

虽然蔬菜种植效益好,但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

蔬菜市场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

(二)、调查时间。

(三)、调查地点。

(四)、调查内容。

(五)、调查方法。

三、调查内容状况。

四、调查内容分析。

五、建议。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从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在社会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就必须出台一系列对策。大学生创业就出现在目前社会中,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定相关政策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是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时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进行反思的结果。针对大学生创业不仅要实施教育教学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国家、政府、社会开始重视,并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以适应并促进大学生创业开展。调查的相关事项1、调查目的:。

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了解程度,关注程度及在自主创业遇到的困难。

2、调查时间:20xx年7月20日-20xx年8月20日。

3、调查地点:广州。

4、调查内容:。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想法的比重及对风险问题的考虑,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困难及愿意从事的行业。

5、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分两个部分进行。

问卷部分:本次调研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回收89份有效问卷有效率89%,主要选取大学三,四年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问卷涉及大学生对的创业动机,创业困难,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等。

访谈部分:结合对问卷的分析,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学生对学校在当前情况下采取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的评价,以及学生对大学生创业的建议和要求等多个问题。

三、调查内容状况。

经济类专业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

(一)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

在调查中发现7.8%的人对创业概念的理解为:开办一个企业(公司),75%的人对创业概念的理解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就可以叫创业。可见狭义的创业就是办一个公司,广义的创业则是获取一定的资源来实现一种创新的想法,最后使它成为一种服务。

1、地域选择。

选择自己家乡的比例占45%,选择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占18%。

2、创业动机。

"您创业的最大动力是什么"问项中,选择赚更多的钱的比例占41%,选择想自己当老板的比例占29%,选择解决就业的比例占18%,少数同学选择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要解决生存生活需要。

(二)大学生创业的现状。自20xx年,自主创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大学生创业在全国迅速蔓延开来。20xx年,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机关,税务部门以及各个高校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到了更高的高度,给予了很多的优惠条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一时起,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热情高涨,但是,真正加入自主创业行列的人却很少。在"您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选项中,选择认同,是实现理想的一个途径的比例占41%;选择应该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的的比例占53%,选择反对的只有2%。可见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热情高涨,但参与者为少数,自主创业的实际人数不多,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不大,创业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一个过程。那么大学生对创业为什么有热情没有行动呢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障碍。

四、调查内容分析。

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困难。

(二)资金困难。本次调查显示,有三成的大学生认为"资金是创业的最大困难"。因此,资金是大学生创业要翻越的一座山,大学生要开拓思路,多渠道融资,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等传统途径外,还可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

(三)项目选择困难。用智力换资本,这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之路。因此,打算在技术领域创业的大学生,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具特色的产品,打开市场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调查显示大多数同学处于迷茫状态,信心不足。在"您认为在创业过程的时候,您的困惑是什么"选择找不到方向的比例占49%,选择没到合适的时候的比例占27%。

(四)能力困难。大学生不熟悉经营"游戏规则",技术上出类拔萃,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要想创业获得成功,创业者必须技术,经营两手抓。

(五)心理困难。拥有良好的心态,尤其是对创业风险具有清醒的认识,并充分拥有应对风险的心理准备,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大学生受年龄及阅历等方面的限制,未必对创业风险有清醒的认识,缺乏对可能遭遇到风险和失败的必要准备。

五、建议。

(一)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帮助。

1、构建不同形式的创业模式,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

一是校企合作模式。即学校和企业共建创业基地,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二是院企合作模式。创业需要依托学院专业教师的技术力量,学院与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孵化学生,从而降低创业失败的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努力实现三赢。三是个人加企业模式。企业利用现代化资源和先进管理模式,积极地吸纳有创业热情的同学走上创业之路。四是自主创业模式。由个人或几个人组成创业团队白手起家,在管理上主要是采取自我雇佣的业主组织形式,产权关系上以个人独资或合伙投资经营为主。

2、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内容和形式。

大学生们表示,走自主创业之路希望得到学校和专业教师的更多指导和帮助,问卷显示有82%的同学希望开设创业指导课程,因此把创业指导纳入就业指导势在必行,也可以将创业指导纳入必修科目,贯穿四年,学校可在创业课程设置上动点脑子。

3、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创业做准备。

高校可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让他们在社会实践等活动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创业经验。目前高校举办的创业大赛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可以提升自主创业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有一定影响,但由于参与面小,导致这些创业大赛没有太大影响,和一般学生活动无差别。因此,大学生创业前要做的准备工作很多,可以把第二课堂延伸到企业等场所,去企业打工或实习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也可以举办创业培训,让学生接受专业指导,积累创业知识,从而提高创业成功率。

4、倡导创业精神,加强创业教育。

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要大力加强对创业人物及其创业事迹的宣传,发挥媒体的作用,在全社会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营造创业氛围,树立典型,倡导创业精神。激励大学生在创业中就业,在就业中创业。因而高校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帮助。

在"您认为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是什么"的问项中,选择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的比例占39%,选择得到社会化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的比例占57%,选择社会提供的各类创业培育和服务的比例占16%,可见大学生创业呼唤社会的支持。政府可从行政手段,资金手段,法律手段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1、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项目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后盾。

大学生刚步入社会,自有储蓄少,资金问题一直是限制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瓶颈之一,可以设立创业专项基金,让学生立项,申请,弥补为其提供小额创业贷款的不足,并在贷款利率方面给予适当的国家补贴。还可设立风险基金,允许大学生创业失败并把失败的损失降到最小。

2、政策上细化措施,落实扶持政策。

目前国家以及各地方已经出台了许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措施,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光有这些好的政策还不够,还要通过各种高效,有力的渠道将这些优惠措施落实下去,使他们真正感觉到国家对于他们创业将给予极大的扶持力度。在努力落实现有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建议根据大学生创业实践出台符合当地的创业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奠定良好的政策基础。

3、理顺人事劳动保障关系,解除后顾之忧。

对于高校毕业生以从事自由职业,短期职业,个体经营等方式灵活就业的,各级政府都要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要提供保障,消除灵活就业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在法律方面,简化企业注册登记的程序,贷款程序。

4、重视创业培训。

各地政府已把建立孵化基地,开办创业园区,开展创业实训等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但还不够深入,许多学生觉得创业无门,建议政府开通创业指导咨询热线,为其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注册登记,税务核算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快速解决通道。一定要把大学生创业培训与下岗工人返乡农民工培训区别开,成立大学生创业的专门管理服务机构,为大学生贷款和创业培训提供快捷服务。

蔬菜调查报告

本文目录。

为加快我市蔬菜产业化步伐,最近,我们专门深入到新洲、白衣等乡镇街道进行调查,并就如何推进蔬菜产业化建设进行了认真思考。

1、有成熟的种植技术。我市阳由垸历年来有种植蔬菜的传统,早在六十年代,就是闻名全省的蔬菜种植基地,当地的农民大多是种植蔬菜的行家里手。近几年,在发展传统蔬菜的基础上,还大面积种植了反季节蔬菜。出产的蔬菜以其色美、鲜嫩、质优、产量高、品种多等特点闻名于湘鄂,产品不仅供应本市城区,还远销全国各地。白衣、保河堤等地种植藠果历史悠久,也掌握了成熟的种植技术。

2、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种植蔬菜与稻谷比,有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从两者的成本核算来看,稻谷每亩的生产成本400元,露地蔬菜800元;每亩稻谷净收入250元,蔬菜2200元。露地蔬菜是稻谷的近9倍;如果反季节种植,则会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如我市澧阳社区菜农宋进宜,一年种蔬菜3亩,年收入就有1万多元。种植蔬菜的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1、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品种体系逐渐优化。当前,蔬菜设施栽培、无公害病虫防治、配方施肥、食用菌液体栽培、破季蔬菜栽培等7项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瓜果蔬菜嫁接、组织无土培育、野生蔬菜立体栽培等新技术示范成功。从xx年起,先后引进、推广了春帅丝瓜、以色列硬果蕃茄、蜜本南瓜等蔬菜品种40多个;50%以上的蔬菜品种实现了升级换代,蔬菜良种普及率达80%以上,品种体系逐渐优化。同时,我市现已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5000亩,通过验收的达到了xx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逐步发展壮大,不仅提高了蔬菜产品的档次,而且增强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2、蔬菜加工初具规模,出口创汇初现端倪。近年来,我们通过探索蔬菜产业发展新途径,大力发展蔬菜加工项目,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截止去年底,全市共引进发展了绿康食品、大沥环球食品、丰莲食品、金宏菜业、金达食品、蓝筹食品、平和食品、广源蔬菜等蔬菜加工企业,年消化鲜菜6万吨,年加工产品1、1万吨,出口产品0、4万吨,出口创汇达100万美元。

1、部分干部观念落后。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干部群众不断拓宽发展思路,善于把握市场机遇,着力建基地、抓生产、拓市场、促销售,使蔬菜产业逐年稳步发展。但有的同志、特别是部分干部对发展蔬菜产业缺乏足够认识,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认为发展蔬菜产业是农民自己的事,政府缺乏应有的引导和服务,导致蔬菜产业发展不快,曾一度为湘西北最大的蔬菜生产、批发集散地的光环随之消失。

2、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一方面,蔬菜生产主要靠农户自身投入,基地到主公路的交通条件落后,田间便道路况更差,菜农无力投入改造,“天晴一把刀,下雨乱糟糟”成为蔬菜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另一方面,排灌设施差,受天气影响变化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蔬菜生产基本处于粗放经营状态,直接影响到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3、企业加工环节滞后。近年来,我市蔬菜加工企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产量直线上升。但因加工企业技术落后,加工档次低,精、深加工极少;企业规模小,加工产品单一,加工链条不长;加工龙头企业少,加工率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导致多为时鲜产品,延伸增值能力低,生产效益不高。

4、市场集约化程度低。一方面,我市蔬菜生产仍以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为主,缺乏必要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检测,各家各户的蔬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难以保证市场上蔬菜商品的一致性,也难以创名牌产品。另一方面,菜农卖菜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使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不易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1、要切实重视蔬菜产业发展。一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当前,关键的是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思想意识,清除因循守旧、停滞不前等思想障碍,把发展蔬菜产业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市委、政府要成立发展蔬菜产业的专门工作机构,把重点生产基地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部署;要大力宣传蔬菜产业发展中的好典型、好经验,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发展合力,切实推动蔬菜产业化。二是抢抓机遇,因势利导。发展蔬菜产业,关系到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原则。既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又要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既不能在市场商机面前犹豫不决,丧失机遇,也不能在一些必要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一哄而上。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把发展蔬菜产业的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真正形成蔬菜产业化。

2、要加大蔬菜基地投入力度。一是加大资金投入。要抓住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加大投入的时机,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力度,加大对蔬菜基地水利、交通等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要大力提倡蔬菜生产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并对水利等设施实行有偿使用,调动全社会投资兴建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二是加大帮扶力度。财政、科技等相关单位要从促进蔬菜产业发展角度,对生产大户、新品种应用、科技推广给予一定资金扶持。金融部门对积极从事蔬菜生产、加工、营销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放宽抵押贷款条件,支持蔬菜产业的发展。保险机构要根据国家对农业的产业保险政策,做好保险工作,解除农民发展蔬菜产业的后顾之忧,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3、要培育蔬菜产业龙头企业。一是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要尽快组织有关部门研究蔬菜龙头企业的发展问题,出台支持蔬菜加工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对龙头企业在项目的申报、融资等方面优先考虑。对于国家和市里支持的政策性资金,要向龙头企业倾斜。要大力搞好招商引资,创办更多蔬菜加工企业。二是建立完善利益机制。按照“公司+农户”的方式,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要指导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行之有效的利益分配方式,密切与农户的经济联系,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5、要完善蔬菜产业服务体系。一是积极发展中介组织。要指导建立蔬菜行业协会、蔬菜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与外地销售网络接轨的专业组织,在信息咨询、规范经营、协调价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要充分发挥强村、强企、能人的作用,创办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工商部门要及时审批颁发营业执照,在收费上给予适当的照顾;税务部门对新办的中介组织要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要选拔一批头脑灵活、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农民担当蔬菜销售经纪人,对他们进行市场营销知识培训,指导他们制定有效的销售策略,逐步建立起由农民组成的销售网络。二是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充分利用蔬菜营销协会,设立蔬菜信息中心,做好蔬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反馈国内主要产地的生产状况和主要蔬菜批发市场的品种、数量、价格,以及国外市场的需求信息,逐步实现与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联网。各蔬菜基地要在产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建立信息发布点。通过建立比较完整的信息网络,使蔬菜生产、经营、加工、销售等各环节能够做到有效衔接。三是加快市场建设步伐。建设一个集蔬菜展销、检验检疫、储存配送和信息发布中心为一体的蔬菜综合批发市场。同时,进一步配套和完善各地农贸市场,逐步形成一个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产地交易市场为基础,以农民产销组织为补充的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促进我市蔬菜产业发展壮大。

返回目录。

蔬菜是新绛县农业生产中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这些年,县委县政府依靠技术进步,积极改进蔬菜种植方式,使之由过去季节性生产,发展到“大田—拱棚—日光温室”三结合的周年生产,其质量也由普通蔬菜上升到无公害蔬菜,温室、拱棚高效设施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全县现有面积2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6万亩,拱棚8万亩,大田菜9万亩。种植的蔬菜品种主要有西红柿、黄瓜、茄子、茴子白、西葫芦、冬瓜、韭菜、芹菜等十余个。分布在8个乡镇的143个村庄,占全县农村总数的65%;有3xx个农户从事蔬菜生产,占农户总数的42%;蔬菜提供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7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蔬菜总产量90万吨,总产值10亿元左右,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3.75%。在蔬菜生产户中,人均收入超万元的达3000多户,人均收入5000元到近万元的达4000余户,人均收入3000元到近5000元的上万户。

全县拥有6个各具特色的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即以三泉、古交、北张、泽掌、泉掌为主的万亩无公害反季节双茬西红柿基地,以横桥、龙兴为主的万亩甘兰生产基地,以古交南片为主的万亩无公害茄子生产基地,以万安、北张为主的万亩黄瓜生产基地,以龙兴、横桥为主的万亩西葫芦生产基地,以鼓水流域为主的千亩莲菜生产基地。

无公害蔬菜的规模化发展,带动了市场建设。全县目前运营着西曲、南李村、刘建、王守、北行庄5个专业性产地蔬菜批发市场。

西曲蔬菜批发市场是最早建设而且最大的市场。占地120亩,建筑面积10600平方米,场地硬化6万平方米,交易棚面积3500多平方米。市场日客流量达到3000人次,车流量1000多车次,日平均交易130万公斤,旺季可达300万公斤,xx年蔬菜产品远销内蒙、甘肃、陕西、河南、北京等21个省市的200多个县市,并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交易量8.6亿公斤,交易额8.2亿元,实现利税656万元,是华北、西北、东北地区较大的集蔬菜、瓜果批发、装卸配货、冷藏储存、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市场先后被确定为“全国50家鲜活农副产品定点市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业部农产品信息网信息采集点”以及省政府“1311”调产工程项目。

新绛县绛州绿蔬菜有限公司是一个集全县蔬菜生产、组织、管理、销售于一身的股份制企业。公司位于县城龙兴街125号,现有办公用房1200平方米,注册资金150万元,总资产5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公司技术力量雄厚,238名职工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就达15人之多。

公司下属“一园四站四市场”。“一园”即南李村科技示范园。占地60亩,主要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四站”即古交、泽掌、泉掌、北张四个服务站。四个服务站涵盖了全县90%以上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区域。在优良种子、生产物资供应等方面,为蔬菜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四市场”即古交镇南李村、泉掌镇刘建、泉掌镇王守、北张镇北行庄四个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古交镇南李村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108国道南侧,占地35亩;泉掌镇刘建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西侧,占地42亩;泉掌镇王守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南侧,占地31亩;北张镇北行庄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北侧。

四个市场覆盖了全县百分之七十的蔬菜生产区,年交易量63万吨,交易额7亿元。公司营销的无公害精品菜远销陕西、河南、湖北、内蒙古、江苏等十几个省市,建立了较为宽广的销售网络。

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建立了科技依托关系,聘请张志斌等专家为蔬菜生产技术顾问,负责全县蔬菜生产的技术指导。公司与全县2xx多农户建立了协作关系,实行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实验和示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升了全县蔬菜生产的标准和质量。

公司组织牵头。

对联。

系的保护地蔬菜进行了无公害质量认证,无公害蔬菜认证面积达到20万亩,认证无公害蔬菜品种6个,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量达到42.5万吨。

公司在品牌建设上取得可喜成绩,绛州绿商标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绛州绿品牌被认定为“山西省名牌产品”。公司先后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商贸先进企业”,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质量信誉aa级企业”。

现在,新绛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先后被确定为北京市“场地挂钩”外埠蔬菜生产基地、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中国绿色食品总公司蔬菜生产基地、中国果菜十强县和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返回目录。

蔬菜是新绛县农业生产中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这些年,县委县政府依靠技术进步,积极改进蔬菜种植方式,使之由过去季节性生产,发展到“大田—拱棚—日光温室”三结合的周年生产,其质量也由普通蔬菜上升到无公害蔬菜,温室、拱棚高效设施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全县现有面积2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6万亩,拱棚8万亩,大田菜9万亩。种植的蔬菜品种主要有西红柿、黄瓜、茄子、茴子白、西葫芦、冬瓜、韭菜、芹菜等十余个。分布在8个乡镇的143个村庄,占全县农村总数的65%;有3xx个农户从事蔬菜生产,占农户总数的42%;蔬菜提供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7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蔬菜总产量90万吨,总产值10亿元左右,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3.75%。在蔬菜生产户中,人均收入超万元的达3000多户,人均收入5000元到近万元的达4000余户,人均收入3000元到近5000元的上万户。

全县拥有6个各具特色的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即以三泉、古交、北张、泽掌、泉掌为主的万亩无公害反季节双茬西红柿基地,以横桥、龙兴为主的万亩甘兰生产基地,以古交南片为主的万亩无公害茄子生产基地,以万安、北张为主的万亩黄瓜生产基地,以龙兴、横桥为主的万亩西葫芦生产基地,以鼓水流域为主的千亩莲菜生产基地。

无公害蔬菜的规模化发展,带动了市场建设。全县目前运营着西曲、南李村、刘建、王守、北行庄5个专业性产地蔬菜批发市场。

西曲蔬菜批发市场是最早建设而且最大的市场。占地120亩,建筑面积10600平方米,场地硬化6万平方米,交易棚面积3500多平方米。市场日客流量达到3000人次,车流量1000多车次,日平均交易130万公斤,旺季可达300万公斤,xx年蔬菜产品远销内蒙、甘肃、陕西、河南、北京等21个省市的200多个县市,并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交易量8.6亿公斤,交易额8.2亿元,实现利税656万元,是华北、西北、东北地区较大的集蔬菜、瓜果批发、装卸配货、冷藏储存、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市场先后被确定为“全国50家鲜活农副产品定点市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业部农产品信息网信息采集点”以及省政府“1311”调产工程项目。

新绛县绛州绿蔬菜有限公司是一个集全县蔬菜生产、组织、管理、销售于一身的股份制企业。公司位于县城龙兴街125号,现有办公用房1200平方米,注册资金150万元,总资产5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公司技术力量雄厚,238名职工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就达15人之多。

公司下属“一园四站四市场”。“一园”即南李村科技示范园。占地60亩,主要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四站”即古交、泽掌、泉掌、北张四个服务站。四个服务站涵盖了全县90%以上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区域。在优良种子、生产物资供应等方面,为蔬菜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四市场”即古交镇南李村、泉掌镇刘建、泉掌镇王守、北张镇北行庄四个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古交镇南李村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108国道南侧,占地35亩;泉掌镇刘建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西侧,占地42亩;泉掌镇王守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南侧,占地31亩;北张镇北行庄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北侧。

四个市场覆盖了全县百分之七十的蔬菜生产区,年交易量63万吨,交易额7亿元。公司营销的无公害精品菜远销陕西、河南、湖北、内蒙古、江苏等十几个省市,建立了较为宽广的销售网络。

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建立了科技依托关系,聘请张志斌等专家为蔬菜生产技术顾问,负责全县蔬菜生产的技术指导。公司与全县2xx多农户建立了协作关系,实行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实验和示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升了全县蔬菜生产的标准和质量。

公司组织牵头对联系的保护地蔬菜进行了无公害质量认证,无公害蔬菜认证面积达到20万亩,认证无公害蔬菜品种6个,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量达到42.5万吨。

公司在品牌建设上取得可喜成绩,绛州绿商标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绛州绿品牌被认定为“山西省名牌产品”。公司先后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商贸先进企业”,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质量信誉aa级企业”。

现在,新绛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先后被确定为北京市“场地挂钩”外埠蔬菜生产基地、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中国绿色食品总公司蔬菜生产基地、中国果菜十强县和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