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题分析报告(精选20篇)

小编:笔舞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写报告来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提出问题和建议,这有助于组织的决策和改进。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主题的报告,帮助我们了解报告的写作特点和技巧。

山东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2018年高考语文命题立足于时代特征,着力于把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团结奋进、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精神有机融入命题。试题鲜明地体现出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意义,明确传达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增强考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考生树立远大理想,投身新时代建设伟业,在接力奋斗中追梦、圆梦。

1.1融会新思想,增强“四个自信”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文化积淀,同时融会新思想,将“四个自信”贯穿其中,并着力画龙点睛,在关键处破题,形成点面结合、精神深蕴的格局。

如全国i卷作文试题“世纪宝宝中国梦”,既选取新世纪以来中国在科技、民生以及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成就作为材料,又选取“2020”“2035”这两个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作为材料,充分发挥作文题的积极导向功能。通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这样饱含启迪、指明方向的引导语,启发考生强化自己的代际身份感、集体认同感,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引导考生从历史的纵深与未来的愿景中,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不断增强自身与同代人的获得感、荣誉感、责任感,使考生更切实地感受到“四个自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

1.2讲好改革故事,定位历史坐标。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世界。2018年高考语文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1.3唤起青春理想,奋起追梦圆梦。

2018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主要出生于2000年前后,是名副其实的“世纪宝宝”。2018年高考语文从这个特殊机缘切入,精心选材设题,直接唤起考生的身份意识和情感共鸣,激发他们接力奋斗、与祖国一起追梦圆梦的人生理想。

如全国i卷作文试题“世纪宝宝中国梦”直接面向考生发声,直接点明他们的独特身份,直接揭示他们与国家、时代之间的紧密关系,直接激发他们的青春梦想与奋斗豪情,引导考生深刻思考他们这一代人所面临的共同际遇与机缘,把追梦、圆梦的时代主潮落到实处。

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本次素质检测全乡四年级共有人参加考试,总分*分,平均分*分,及格率为*%,优秀率为*%。四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二、试题结构特点。

试卷共分三大部分:基础知识阅读习作。

试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本张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本色语文,绿色语文的特点。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通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学生答题情况。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基础知识”中的第一、二、三题,学生的得分情况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失分。第五题学生基本上能区分题型要求,就能很好但做题。第八题的回答不是很好,有些回答有些困难,这说明学生平时的词语积累不是很丰富,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让学生给老师写一条名人名言,学生的答卷情况不是很理想,对于一些课外拓展的题目,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来做题。有的同学没有认真读题,要么写的答案没有一个中心,比较散,因此被扣掉了一定的分数,今后应让学生认真审题然后再答题。

对于灵活性强的题,学生回答更差。如第五题阅读:很多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总是感到害怕,不敢去做这样的题目,因此他们不理解题意,尤其是对于理解性的题目,如:理解“顺序”的意思,学生根本不会去理解,有的学生知道意思但语言表达的不规范。

对于习作“写话”让学生根据提示写出母爱是什么?学生对于这样的作文写的很空,不能写清母爱像什么,把母爱比喻成什么,从中看出学生的习作能力很差,缺少童真、童趣。作文习作普遍很好,是一篇想象作文,但还有差错,今后应加强学生的习作训练,让学生能写出一篇文通字顺的文章。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稍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体现不够。可见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四、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素质检测,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也很好地反观了教师们的教学情况,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遗憾。为进一步加强下一学段的教学,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1、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熟背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会写。书本上的优秀片段、包括课外的,让他们多读,感悟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语言的熏陶,以致在语言中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写作水平。

2、潜心解读文本。文本文本,教学之本。在深刻、充分、多元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错别字的出现、标点运用的不当、词汇量的不足、语言的干瘪苍白,都是训练量的不足、训练法的不到位所致。由于理解与认识的偏颇,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其人文性,而对工具性有所削减,因此语文课堂仍须加强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准确性,在课堂上就多写多练。这一点教师要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加强易混淆字、词的区分、认识。

3、重视运用语言的训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小笔头的练习,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进入中年级后的习作训练,不仅要激励学生“乐于写”,引导学生“写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写得好”。平时让学生勤动笔写日记,不论水平如何,只要能坚持下来,同时教师要做榜样。从中也要运用激励措施,让学生愿意动笔写,找到写作的兴趣。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不光要从生活中选材,还要对写法及时指导。

4、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并多教“设身处地想”、“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授之以渔。

一个语文教师要承担的很多,引领学生感受中华上下五前年泱泱大国的语言魅力,我们所做的只是滴水之功,真正将学生领进文学宝殿,我们所做的还有很多,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我还感到自己必须善用时间,为自己充电,从而为学生当好引路人、铺路石。

7.产品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年语文高考试题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考生在展示语文学习成果的同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立德树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如全国i卷作文题“中国关键词”,引导考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认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在此基础上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让考生在写作中体味“月是故乡明”“风景这边独好”。命题在正面引领价值观的同时,也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空间,启发考生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

作文命题春风化雨,引导考生领会命题背后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如全国ii卷作文题“中华名句用用看”选取了6个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包含自强奋发、家国情怀、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敢于正视、勇于担当等丰富内涵。北京卷作文题“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以2049年共和国百年华诞为情境,要求考生通过拍照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夏兴的辉煌成就,小切口,大开掘,暗合“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有利于发挥想象,也激发了考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2.聚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全面彰显文化自信。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在选材上侧重于历代思想精华,展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情操,突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引导考生融通古今,以时代精神继承并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个人、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

试题材料选取着重于展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情操。名篇默写中,庄子《逍遥游》、荀子《劝学》、曹操《观沧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刘禹锡《陋室铭》、杜牧《阿房宫赋》呈现出了自我超越、自省好学、乐观进取、推己及人、洁身自好、责任担当等优良品质。文言文阅读中,浙江卷引用《论语》中孔子与子贡、颜渊的两段对话,引导考生品评古人平等善诱、好学勤勉、谦虚恭顺的良好品质;山东卷谢贞聪敏好学、孝敬父母、忠诚正直;江苏卷汪中专心学术、正直友善、笃于亲情;上海卷李大亮宽厚仁爱、智勇双全、忠于职守;天津卷王充恭顺仁爱、好学深思、廉洁清高;全国i卷谢弘微热爱知识、清廉正直、笃于亲情,全国ii卷赵憙忠于职守、耿直磊落、忠于国家、勤政爱民,全国iii卷许将为官有方、护国有节、勤政爱民,他们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楷模,在当下也是立德树人的榜样。

在试题材料主题规划方面着力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照进现实。如全国ii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青花瓷兴起”即为一例。郑和下西洋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而青花瓷崛起正是大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全球文明交融的硕果。在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展望中,引导考生了解古代的丝绸之路及其重大意义,进而对党中央“一带一路”的战略决策有更深入的了解。再如天津卷《中国人的时间制度》,考查中国古代的计时方式特点,涉及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来源。全国卷中的语言运用试题,有意识选取中国书法、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国诗词大会”等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带领考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活力依然,根源在于其思想精髓总是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到今天还能与我们当下的时代精神息息相通,而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完全可以说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所激发出的时代精神的结晶。全国ii卷作文将鲁迅、毛泽东与历代贤哲并列,即意在引导考生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关注,从古代的优秀文化一直延伸到近现代,一直延伸到当下,鼓励考生以时代精神继承并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与奋进者。

为了全面彰显文化自信,体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体现时代精神,体现高考的功能与价值,2017高考语文特意设计了古代科举与当代高考相呼应的试题。如全国i卷古代诗歌阅读选取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借以强调中国选拔人才历来德行为先的传统,试题要求考生赏析诗中“下笔春蚕食叶声”的精妙之处,表露出诗人对考生“如春蚕食叶而不断成长”的殷切期望与美好祝福。考试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不论是封建时期的科举制度,还是当前实施的高考制度,都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

展现高考改革成果,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为充分展现提出的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改革成果,2017年高考语文全力加强内涵建设,主要通过均匀分布考点、合理搭配难度、加大区分度、防止宿构套作等方式,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同时,为了适应高校对“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优秀人才的选拔需求,更加科学地规划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并重的命题构念,加强对信息筛选、逻辑推断、审美鉴赏等诸项能力的重点考查,以“核心价值”为引领,实现高考评价体系在“必备知识”基础上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全面覆盖。

可以预期,2017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将会对语文教育与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重视语文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构建均衡而合理的能力结构和素养体系,引领语文学科建设的方向,凸显母语教育在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中的基础性作用。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b。

2.a。

3.d。

4.c。

二、

5.a。

6.b。

7.a。

8.c。

9.

(1)清洁被污浊的东西,疏通被堵住的地方,补足缺漏的地方。

(2)当官不能清白的原因,大概是家里人喜欢奢侈才使得他这样的。

(3)假如为了子孙而做这件事的,子孙却不能拯救我。

三、10.(1)春江花月夜。

(2)第一首诗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露出诗人哀叹时光易逝、英雄业绩无继的感慨。第二首诗写的是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11.(1)荒忽兮远望。

(2)悟言一室之内。

(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四、12.发电供电。

13.c。

14.a。

五、

15、(名窑)碗;插叙。

16、反衬/衬托,烘托。以水声摇橹声语声雷声雨声衬托周围环境的宁静(静谧),渲染作者内心的不平静。

17、母亲安慰“我”,并感叹拥有和失去是人生的常态。母亲的最后一句话中有对这样人生的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也是经历了人世沧桑之后的超然与洒脱,所以说的很淡很轻,又是对我善意的提醒,对于这样的人生中的拥有和失去你应该做好一切心里准备。

18、“我”对家庭教师布置及修改的文章很不满不开心,此时想起老法师赠予我的名窑碗,感到安慰内心愉悦;出行前发现碗忘记放进箱笼里很不舍惦念不忘想回去拿,母亲不让去拿,陷入失望懊悔的情绪;船夫来送碗,内心舒畅愉快;碗不小心掉入水中,无尽的难过懊恼;母亲安慰我,我不知所措,现在想来,终于释怀。

六、

19、

材料一的意思是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方和圆不能合作。

材料二中“割”是分割的意思,“失”是误差,分割到不可分割,方和圆就可以合体而没有误差。意思是圆可以变成方,方也可以变成圆,方和圆是可以互相转化合作的。

20、诗歌语言美丽、纯粹,诗歌可以表达最高的理想,诗歌可以带你走向自由神秘的世界。而青春的我们跟诗歌一样清澈干净单纯,不复杂不世故,我们现在的精神状态跟诗歌的灵魂互相契合,所以青春的我们会被诗歌所吸引,跟它走入诗歌那个神圣又神奇的世界,青春的我们应该多读诗歌,是读诗的旺季,读诗最好的时候。

21、略。符合语境即可。

七、

22、立意一:大树面对飞禽走兽的拒绝,并不灰心丧气,而是自己想办法,自力更生。

立意二:梦想的实现要靠自己去努力争取。

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一生许国的科学家、一身许民的英雄、亿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努力着、奉献着。如鲁迅先生所言:“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结合材料内容,为参与建国中学学生会举办的“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主题座谈会,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

一、文学知识选择。(5分)。

1.武松这一形象出自()。

a.《水浒传》b.《隋唐演义》c.《西游记》d《封神演义》。

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描写的是()。

a.北京b.西安c.州d.成都。

3.下面不是三国故事的一项是()。,

a.官渡之战b.负荆请罪c.草船借箭d.三顾茅庐。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

a.李广b.蒙恬c.卫青d。霍去病。

5.下面不是词牌名的一项是()。

a.菩萨蛮b.卜算子c.忆江南d.长歌行。

二、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词语表达的意思填空。(6分)。

1.神()奕奕容光()发精神抖()。

这三个词都是形容人的精神风貌的,只是反映的角度不同。其中_______是从面部表情显示出人的精神旺盛;________是从人的面容光彩看出人的身体健康,精神振奋;______是从人的外貌、动作看出人的.精神振作,情绪高涨。

2.目不转()赏心()目眼花()乱。

这三个词都有“看”的意思,只是表达的意思不同。其中______表示看的东西多而混杂;________表示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________表示看得认真专心。

三、按要求写句子。(6分)。

1.从除去例句以外的大写英文字母中选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b是两颗联结在一起的心,是友谊。

2.下面的对联对得不工整,请做改动,使之符合对联的要求。

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绿千帆过。

放歌纵酒喜暧日融泥万木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年语文高考试题

(以100分为满分)。

作文题:

1.我学习了毛主席著作以后。

2.一位革命前辈的事迹鼓舞了我(任择一题)。

注意事项:

1.要分段、标点。

2.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

3.不要用诗歌的形式写。

(以100分为满分)。

把下面两段文言文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

1.江湖间唯畏大风冬月风作有渐船行可以为备唯盛夏风起于顾盼间往往罹难曾间江国贾人有一术可免此患大凡夏月风景须作于午后欲行船者五鼓初起视星月明洁四际至地皆无云气便可行至于巳时即止如此无复与暴风遇矣(50分)。

〔注〕巳时:上午九十点钟。

2.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短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短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50分)。

注意事项:

1.译文要标点,原文不必加标点。

2.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

作文评分标准说明:

1.以100分为满分。

2.评阅试卷时,应以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政治和艺术的统一为原则,全面考虑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考虑思想内容应以六条标准及党的方针政策为依据。

4.评阅试卷前,必须认真讨论评分标准,经过反复比较研究,定出各类标准卷。在评卷过程中,仍需比较研究,并且要进行认真的复查。

作文评分标准:

1.思想正确,切题,材料典型,中心思想明确。

2.语言简练、生动,段落分明,条理清楚,结构谨严。

1.思想正确,切题,材料具体,中心思想明确。

2.语言通顺,病句较少,段落分明,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1.思想基本正确,切题,有一定材料,有中心思想。

2.语言基本通顺,有些病句,条理尚清楚。

1.思想不够正确,离题较远,材料不够具体。

2.语言欠通顺,病句较多,条理不够清楚。

第五类49分以下。

1.思想有错误,离题甚远,材料很少。

2.病句甚多。

第六类通篇思想有严重错误的不给分。

标点、字迹、卷面等方面的扣分办法:

标点有错误的,酌扣1-5分。

错别字按其错误的程度和性质,酌扣1-5分。

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酌扣1-5分。(以上三项扣分总和不得超过10分。)。

翻译评分标准:

译文切合原文意思,能表达出原文的语气,文字通顺。

译文基本上切合原文意思,基本上能表达出原文的语气,文字通顺。

译文基本上切合原文意思,有个别句子与原文意思有出入,文字基本上通顺。

译文有些句子与原文意思有出入,文字欠通顺。

第五类49分以下。

译文与原文意思有较大的出入,文字不通顺。

标点、字迹、卷面三方面的扣分办法:

标点有错误的,酌扣1-5分。

错别字按其错误的程度和性质,酌扣1-5分。

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酌扣1-5分。

(以上三项扣分总和不得超过10分。)。

参考译文。

1.在江湖上旅行就是怕大风。冬天,风是逐渐刮起来的.,行船的时候可以做准备;只是夏天,一转眼风就刮起来了,往往遭到灾难。曾经听说在江湖上做买卖的人有一种办法,可以避免这种灾害。一般夏天起风的现象,在午后发生。想行船的人,一交五更就要起来,看见月亮星星光明洁净,四面一直到天边,一点云雾都没有,就可以出发;到了上午九十点钟就停船。这样,再不会碰到大风了。

在江湖上旅行就是怕大风。冬天起风慢,行船时可作准备;只是在夏天,一转眼风就起来了,往往遭到灾难。听说在水上做买卖的人,有一种避风险的经验。夏天起风,一般在午后。要行船的人,五更头就起来,看看月亮星星光明洁净,四面一直看到天边,一点云雾都没有,就可以开船;在中午以前得停船。这样,再不会遇上大风了。

2.接触了实际然后才知道真相,实地做了然后才晓得困难,哪有不实践就能够知道的呢?翻阅五岳的地图,以为了解山了,实际不如打柴的人上山走一趟;谈论大海的广阔,以为懂得海了,实际不如做买卖的人在海上望一眼;讲说各种珍品的食谱,以为知道美味了,实际不如厨师尝一口。接触实际才知道真相,经过实践才知道困难,哪有不实践就能获得真正知识的呢?翻看五岳的地图,就以为了解山了,实际还不如打柴的人上山走一趟;谈论大海的广阔,就以为懂得海了,实际还不如做买卖的人在海上望一眼;讲说各种山珍海味的食谱,就以为知道美味了,实际还不如厨师尝一口。

注:参考译文每段有两个。第一个字句上扣得较紧,力求准确、严密。第二个或增减文字,或变换句法、词汇,但仍切合原意。这里一并提出来供参考,意在说明评阅考生的译文,主要要求切合原意,文字可以适当灵活,不必过于苛求。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秦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都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因,欲救此患莫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廖刚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使者檄刚抚定檄:文告。

b.刚遣长子迟喻贼喻:开导。

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杜:制止。

a.b.。

c.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廖刚是南剑州人,任监察御史时正值蔡京当权。他敢于直言,秦事议论无所避忌。又很孝顺双亲,以亲老求往地方任职,父亲去世后又因母亲病辞任工部员外郎。

b.廖刚认为古代天子亲自率军,是为防备不测增强主威。当今也应精选亲兵,平时守卫,战时打仗。他又认为,当前国家危难,应率军往建康固守,防备金人入侵。

c.廖刚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如今储将率领部队布于江淮之间,人多粮少,因而要重耕战、行屯田,将校若即能打仗又能种田,应当给以优待。

d.廖刚敢于直言,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秦桧因此忌恨廖刚。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

文档为doc格式。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秦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都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因,欲救此患莫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廖刚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使者檄刚抚定檄:文告。

b.刚遣长子迟喻贼喻:开导。

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杜:制止。

a.b.。

c.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廖刚是南剑州人,任监察御史时正值蔡京当权。他敢于直言,秦事议论无所避忌。又很孝顺双亲,以亲老求往地方任职,父亲去世后又因母亲病辞任工部员外郎。

b.廖刚认为古代天子亲自率军,是为防备不测增强主威。当今也应精选亲兵,平时守卫,战时打仗。他又认为,当前国家危难,应率军往建康固守,防备金人入侵。

c.廖刚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如今储将率领部队布于江淮之间,人多粮少,因而要重耕战、行屯田,将校若即能打仗又能种田,应当给以优待。

d.廖刚敢于直言,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秦桧因此忌恨廖刚。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年语文高考试题

20高考今天正式拉开帷幕,全国共有940万考生走进考场。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年高考改革全面推进,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达到27个。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共有9套,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3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分省自主命制6套。

2017年的高考语文命题秉承立德树人“一堂课”、考试改革“一面旗”、社会时代“一扇窗”、为国选才“一把尺”的功能指向,紧密围绕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在“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三个关键问题上下足了功夫,增强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科学规划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并重的命题构念,既放眼时代主潮,又贴近民生现实与考生实际,全方位体现我国社会的新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语文科在培养和选拔“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优秀人才方面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凸显了语文科在高考科目体系中所独具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势功能。

七年级语文试题质量分析报告

本次考试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的幅度不大.究其原因,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观念淡薄,导致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语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好.、课外阅读不细等;二方面是因为学生平时学习时读死书,举一反三能力极差,所以对一些阅读分析中的变形题做的不好,比较阅读的能力差,因此学生的总体成绩提高的不快.虽然有如此诸多漏洞,但是:学生学习也有其另人欣慰的一面,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提高.阅读分析及写作能力提高幅度也较大.可见有些学生学习语文的悟性还是相当高的,而且能做到学以致用.

(1)基础知识部分

本题共10道小题,共30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词音形的正确书写及正确理解运用.还有仿句的修辞手法,对文学名著的相关知识的积累及对文言文、古代诗词的理解默写。

(2)阅读

1、文言文阅读

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实词理解、重点句翻译、对选文大意的概括及对作者思想情感的分析。.

2、课内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语段出自《社戏》.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小说的学习理解.

3.课外现代文阅读

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

4.习作部分

本题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所给作文提示,从提示中受到启发,围绕着“难以忘怀的一幕”话题,写一篇话题作文,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能写一篇任意文体的文章。

(一)取得成绩:

本次检测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取得的成绩,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幅度比上年较大,阅读分析能力也有所提高,古诗词的背诵准确率比较高。学生能灵活运用语言来抒写真情实感,而且所写文章条理清晰,中心突出,文学常识及文言诗文的默写也有一定进步。

(二)存在的问题:

1.别字辨析能力差。

2.对病句的修改不准确。

3.对课内阅读平时听课情况不好,识记不准确。

4.个别学生习作不认真,对话题作文中话题理解不透彻。

5.对课外阅读理解不透彻,内容概括能力较差。

6.对课外的知识涉猎太少,知识面窄。

7学生的书写习惯不好。

(1)取得成绩的原因:

本次检测学生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方面及写作都有很大的提高,其根本原因是:本学期在教学中大力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且注重了每天的课前五分钟的口语训练活动。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写作的`素材,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做到有话可说。而且作文课除了利用每周一节课进行习作外,每周都要布置一篇大作文,而且作文讲评时让学生互批,互改作文,对自己所批作文中所欣赏的作文进行删改并重新完成一篇仿文。因此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较快的提高,而且在平时能注重对学生文言诗文的诵读,默写,故检测时学生基础知识成绩也十分乐观。

(2)存在问题的原因

1.分析本次检测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平时教学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力度不够,还应再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广泛地去涉猎,文学作品及优秀作文,课外资料,知识多积累,扩大其视野。

2.也有一不分学生重理轻文思想严重,认为语文无需下功夫也能学会。

(3)教学工作的思考及改进教学的措施与教议。

通过以上分析,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应着力转变教学的理念,彻底转变角色,教学中竭力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注重文本对话,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皆语文”,加强各种语文能力训练,设计多角度多渠道的语文实践活动,从各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多方面的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本次试卷覆盖面较广,难易度适中,能从多方面考察学生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对今后语文教学及中考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但试题基础知识覆盖面不十分全面,缺少词义的理解应用,名言警句的积累。

山东高考语文试题题型

二试题特点。

1选择题评析:基础知识要求扎实,能力考察要求高。

非选择题中必考题以主干知识为依托,通过考查相关核心基础知识,对考生的理解、实证及逻辑推理能力进行考察。例如,第29题以实验为背景,考查对atp结构、dna复制的准确掌握,并据此获取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对推理能力要求高。第30、31题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知识掌握度,并且对信息获取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第32遗传题,是一道开放度较高的题,以扎实的遗传基础知识为依据,突出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应用能力,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

选修任选题知识模块分布与去年一致,但是今年题型设计更强调以实验为背景,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及综合应用能力。

总体分析,今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试题题型设计更突出能力考查,对考生能力要求高,考生可能会感觉到难度有所增加。

具体的试题分析:见附录。

三、学情分析。

1.这次试题的题型变化较大,以前学生丢一个空只丢1分或2分,今年的试卷三个空12分,所以学生很不适应,尤其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基本拿不到什么分数。

2.对多数学生来说,相关的知识能记住,程度好一些的学生会用这些知识,但是只有少数的学生才掌握这个知识是怎么来的,能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3.今年的生物改变了原来背一背就能拿个六七十分的局面,而这一改变对那些只是对知识死记硬背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四、教学反思。

这一年的高三教学有很多的收获,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有很多的遗憾,现总结如下:

(一)、一轮复习夯实基础,全面复习,狠抓落实。

高考中生物知识不可能面面俱到,往往比较偏,所考的知识未必是重点或者说是人们认为不太重要的。所以在一轮复习中做到夯实基础,全面复习,不管是课文还是旁栏思考题或是实验,都认真对待,引导学生认真理解。

(二)、复习中不搞题海战术。

通过做适量的精选的习题和考试狠抓落实,对错题不仅更正,还要学生做出书面分析,并建立纠错本。

(三)、教学中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我深信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双边活动,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向来钉是钉,铆是铆,从不“抹稀泥”。遇到疑惑的问题总是保持一颗亢奋并渴求的心态,有时为了一个名词查阅大量的书籍、报刊或借助网络或求助于经验丰富的教师,把问题搞定,并且抄写下来或打印出来留做资料。有了这种心态,我喜欢学生向我提出问题,提出质量高的问题。有时就是学生的某个问题或是想法,激励我不断地学习、积累,加深了我对知识的理解或是使我对问题有了新的理解。

(四)、关于实验复习的做法。

实验题目高考必考,对于实验设计专题复习。目前来讲还未发现原原本本的课本实验作为高考试题,而且高考是考实验不是动手做实验,因此,通过对课本实验读和讲,讲清原理和设计,讲清技能的要点,讲清方法和结果,总结中学生物实验的技能和方法。我精选了不同类型的高考实验题,让学生分析知识点,考的形式、角度,从而对高考试题没有陌生感和恐惧感。

(五)、二轮复习注重思维导图的构建,建立知识网络,复习策略适时改变。

在二轮复习中,精心设计专题复习计划,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建立知识网络。同时针对主干知识创设微专题,提高复习效率;并且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适时调整复习策略。如针对学生在细胞代谢中出现的问题比较多,所以适时改变复习策略,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强化复习。再如,对遗传定律这一难点内容,为了改变学生畏惧的心理,我们设计各种基础题型,由浅入深,增强了学生做遗传题的信心,又提高了能力,复习到最后,重点班的学生基本都能做遗传题,很多学生甚至都能拿到满分。

(六)、团结合作,加强学科间沟通。

在高三复习的后一阶段,就要进行理科综合训练,我们主动与物理、化学教师沟通,从题型训练,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调整。

(七)、教学中的一些遗憾。

第一、由于时间的原因,在最后阶段对一些考卷的利用上还不够充分,选题也不够精练,显得过多、过杂,使学生茫然。现在想想我觉得最后应做几套难度适中,比较基本的试题,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对考生考试的心态会有帮助,这是我们今后要注意的。

第二、虽然平时复习还是有问题教学的痕迹,如选修三的复习,我们就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系统复习这部分内容。但是平时考试的题型过于固定化,没有让学生接触到过多的新题型,总是选择题,填空题,没有设计简答题的试题试卷,对学生最后考场的应变能力没有很好去训练。这是教学中的一种遗憾。

第三、平时讲的太多,没有给学生充分的发挥自主学习的空间,另外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对知识的识记,对学生的能力的训练不足,反映在平时的考试试题上考查的都是那种对知识的记忆和对现有知识的运用,但是没有强调这些知识的根源,打个数学比方,就是只注重对公式的记忆和应用,而没有强调对此公式的推导,这也是教学中的一大遗憾。

第四、一轮复习占用时间过长,不能按照计划及时完成教学任务,最后造成二轮复习延后,以致于最终三轮复习匆匆结尾,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八)、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注重问题教学的研究和应用。2.改变试题出题模式,注重学生应考能力的培养。3.改变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附录: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b,该题考点:细胞结构,具体是考查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的成分、结构、功能以及真核细胞核原核细胞的区别。试题难度不大,学生基本都能正确答出此题。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答案】c,此题考点:物质跨膜方式。本题是一个给材料的试题,离子泵是教材之外的内容,但是考查的依然是课本上的例子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的内容,本题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较难。

【答案】c,本题考点:酶活力测定。具体是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中等难度。

【答案】b,此题考点:神经传导与传递过程以及细胞代谢中atp的产生消耗的部位等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中等难度。

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d,此题考点:遗传病、基因频率,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特点以及常染色体遗传病和伴性遗阅读参考学习!

年高考语文试题年高考语文作文题

仔细阅读下面这篇短文,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读后感。要求做到:

(1)观点正确,中心思想明确,紧扣原文发表感想,联系自己的`事例要具体、恰当。

(2)结构完整,段落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3)注意书写格式,每个字占稿纸一格,每标点也占一格。字数最多不得超过一千字,否则扣分。

(4)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否则扣分。注意:本题要求写读后感,如果根据原文改写或扩写,则不给分。用诗歌形式写也不给分。

画蛋。

达·芬奇(公元1452-1519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善地表现出来,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佛罗基奥还说:反复地练习画蛋,就是严格训练用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做到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都能得心应手了。后来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作文题:读《画蛋》有感。

年安徽高考语文试题

一、怎么去读。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二、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

(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

三、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

(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

(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

(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

(5)兼词:诸焉盍旃叵。

第二部分:如何答题。

一、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

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

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

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

1.b(a“宗教信仰”有误,“青春教”只是表达一种文学创作上追求。c梁启超不属于“五四”新文学作家。d“五四”文学的审美心理特征不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

2.b(引用徐志摩的诗句并没有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而只是引出了一个话题。)。

3.b(“中国封建时代的作家群以年长的士大夫为主体”无从推断,同时这也不是“李大钊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的原因,强加因果。)。

4.a(“一些不法分子扰乱市场秩序,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属于政府要防范和杜绝的现象,可能导致猪肉价格上涨,但并不是导致“紧平衡”的因素。)。

5.d(“因此只遵循正常的养殖周期和市场规律即可”不符合材料意思)。

6.作为现代化牧业集团,应该要做到(1)决避免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不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守法经商)(2)利用国家优惠政策,适当扩大生猪存栏规模。(利用社会资源)(3)配合相关部门帮扶小规模养殖户,发展规模化养殖。(合作共赢)(4)抓好疫情防控,减少病害对生产的影响。(医药保障)。

(6分。每点2分,写对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7.b(a二者的含义是不同的。c“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各种树的外在形态”错。d文中只是说《微物之神》那印度式的、细致绵长的笔调将一个位于印度南部的家族故事写得泪斑斑血淋淋,并未说“情节曲折”,而且“不忍卒读”常用于形容内容悲惨动人,不忍心读完,而不是“舍不得读完”。)。

8.(1)因为它们树形过于高大伟岸,容易让人感到自己的渺小。(2)因为这些树与宗教有关,具有佛教意义,充满了神秘感,让人敬畏。(3)因为它们远离故土,迁徙到非洲,都能在异乡的土地上生机勃勃地生长,令人心生敬意。(6分。每点2分。)。

9.内容上,通过描写还魂草为了生存,在恶劣环境中不懈抗争,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的过程来写印度人为了寻求生路而逃到非洲的血泪斑斑的历史。(2分)表达了作者对其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其顽强抗争的敬佩。(2分)。

结构上,承上启下,由植物的自我迁徙过渡到人类族群的迁徙。(2分)艺术上,丰富了文章内容,让读者对迁徙的理解更深入了,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1分)(6分。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10.b。

11.c(檄,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中一种下行文书的名称)。

12.b(傅祗没有中伤诋毁)。

13.(1)恰巧州刺史郭奕平素听说李含贤能,到任后便提拔李含为他的别驾,李含地位处在其他僚属之上。(“下车”“右”各1分。大意3分。参考评分点:“会”“素”、补主语“李含地位”。)。

(2)当时皇甫商又被司马乂相知并任用(任用赏识),皇甫商的哥哥皇甫重此时任秦州刺史,李含更加嫉恨皇甫商(疾恨皇甫商更加厉害),又和皇甫重产生了矛盾。(“任遇”“构隙”各1分。大意分3分,参考评分点:“时”“疾”“滋甚”。)。

【参考译文】。

李含字世容是陇西郡狄道县人。寄居在始平郡。年少时有才干,两郡同时举荐他为孝廉。安定人皇甫商是本地的少年,仗恃自己是豪族子弟,皇甫商想要和他结交,李含拒绝而不接受,皇甫商对李含怀恨在心。于是劝说州里用一封短书召李含去做门亭长。恰巧州刺史郭奕平素听说李含贤能,到任后便提拔李含为他的别驾,李含地位处在其他僚属之上。司徒选拔李含兼任始平郡中正。秦王司马柬去世,李含依照台省制定的仪规,等葬事完毕就脱去了丧服。尚书赵浚受到朝廷的宠爱,嫉恨李含不侍奉自己,就上奏说李含不应过早脱下丧服。本州大中正傅祗以名誉和道义贬了李含的官职。中丞傅咸上表为李含申辩说:秦王去世,悲恸感人,百官共同吊丧,实为有目共睹。而现在因李含迁就王制,说他居于尊荣之位而轻忘悲哀,夺去他中正的职位。皇朝如有丧事,葬毕而不脱去丧服;可藩国有了丧事,葬毕便脱去丧服。藩国如果也想同样不脱丧服,就应当指责他们引用尊者的制度作为卑者的准则,是不应宣扬的。现今朝廷告于上,想让藩国施行于下,这是抬高了藩国的规格,而降低了皇朝的礼仪。又有一种说法说对各位王公都要服满丧期,按理服丧要显示出他们的地位,我们强调丧制应该隆重,是力求敦厚凝重。惠帝没有听从,李含于是被贬,削退到五品。后来李含担任始平令。到了赵王司马伦篡位时,有人对孙秀说:“李含文武双全,不要让他帮助了别人。”孙秀任命他为东武阳令。河间王司马颙上表请求任李含为征西司马,李含很受信任。不久,转任长史。司马颙杀夏侯奭,把齐王司马冏的使者送到赵王司马伦处,派张方率众士兵投赴司马伦,都是李含的谋略。后来司马颙听说齐王、成都王兵力强盛,便加封李含为龙骧将军。当初,梁州刺史皇甫商被赵王司马伦任用,司马伦失败后,皇甫商离职到了司马颙身边,司马颙厚重地安慰抚慰他。李含劝谏司马颙说:“皇甫商是司马伦的宠幸之臣,因害怕治罪才投奔这里,不应频繁地与他相见。”皇甫商听说后便憎恨李含。当初,李含本来打算同时除掉司马乂、司马冏,使权力归于司马颙,李含也可以藉此实现自己长久以来的愿望。长沙王打败齐王后,司马颙、司马颖仍然各自守护着藩国,李含的愿望并未实现。司马颙上表请求任李含为河南尹。当时皇甫商又被司马乂相知并任用,皇甫商的哥哥皇甫重此时任秦州刺史,李含更加嫉恨皇甫商,又和皇甫重产生了矛盾。皇甫商劝司马乂说:“先前河间王的奏本,都是李含编造虚构的。如果不早些想办法,祸患即将临头了。况且河间王日前的举动,都出自李含的计谋。”司马乂便杀了李含。

14.b(“充满生机”不对,“荒园萧瑟”说明景物并无生机;诗人也没有游赏的兴致,反倒是“懒追随”。)。

15.(1)虚写(想象)。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暮春图,表达了思归之情。(2)用典。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写归隐之情,含蓄蕴藉,言近旨远。(3)以景结情(借景抒情)。借暮春田园美景抒发了诗人的思归之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4)对比,结尾想象的美景与前文荒园的现实萧瑟之景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无奈选择归隐的心境。(6分。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17.d(a“改革、革命、建设”语序不当,不合历史逻辑。b“改革、革命、建设”语序不当,不合历史逻辑;暗换主语,“全国各族人民”后无谓语。c“全国各族人民”后无谓语。)。

18.c(“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这里宜用“鞠躬尽瘁”。“翘楚”喻指秀美的林木,后比喻杰出人才或事物。“魁首”指首领,多用在同辈中才华居第一的人,这里宜用“翘楚”。“默默无闻”指做了好事不声张,不图名利。“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这里宜用“默默无闻”。“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择善而从”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这里宜用“见贤思齐”。)。

19.a(其一,内容上,先解说其荣誉级别,然后评价赞美,最后说作用。其二,结构上,“是……是……是……”是直接判断评价。)。

20.“就是”改为“视为”;“真是”改为“确实”;“时不时”改为“不定时”;“要是”改为“如果”;“丢了”改为“丢失”。(5分。每处找出并正确修改得1分。)。

21.但许多人对熬夜的危害不以为意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紊乱补觉绝不可能救治熬夜后的损伤(6分。每空2分。大意对即可。)。

22.参考20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本次仍然考查复合型材料的任务驱动作文,同学们要理解三则材料,并从中找出有机关联,结合引导提示语,从任务出发,按相应的文体格式要求完成写作。

解析:

我们从后往前看。

1.看主题:“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主题座谈会。座谈会的主题就是你的发言稿的主题。发言稿必须围绕这个主题写,否则发言稿跑题。注意“如何”,“如何”就是“怎么样”,那么你写“是什么”、“为什么”,是跑题的。

2.看导语:一生许国的科学家、一身许民的英雄、亿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努力着、奉献着。一一这句是对三则材料的总结、概括。

如鲁迅先生所言:“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一一这句话是对“努力着、奉献着”的具体阐述。

3.看材料:一科学家、工程师、大国工匠们努力创造。二英雄们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三像母亲一样的劳动人民创造中国历史。核心词是:创造。创造一个的特点就是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

材料的含意是: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创造就要努力、奉献,发热发光。即中心论点。

北京高考语文试题Word版

a、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

b、“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

c、“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

d、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

3、根本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

b、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c、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

d、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

北京高考语文试题Word版

自动驾驶汽车依靠的是人工智能“大脑”,它会从以往案例数据库中选取一个与当前情景较相似的案例,然后根据所选案例来实施本次决策。当遇到完全陌生的情景时,汽车仍然会进行搜索,即在“大脑”中迅速搜索与当前场景相似度大于某个固定值的过往场景,形成与之对应的决断。如果计算机搜索出来的场景相似度小于那个值,自动驾驶汽车将随机选择一种方式处理。

那么,如果自动驾驶汽车伤害了人类,谁来负责呢?有的学者认为不能将人工智能体作为行为主体对待。因为“主体”概念有一系列限定,譬如具有反思能力、主观判断能力以及情感和价值目标设定等。人工智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能”,它所表现出来智能以及对人类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和遵循,是基于大数据学习的结果,和人类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人工智能体不可以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以上述自动驾驶汽车为例,究竟由人工智能开发者负责,还是由汽车公司负责甚至任何的第三方负责,或者各方在何种情形下如何分担责任,应当在相关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制订商业合同进行约定。

人工智能在未来还可能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奇点(singularity)”。所谓“奇点”就是指机器智能有朝一日超越人类智能,那时机器将能够进行自我编程而变得更加智能,它们也将持续设计更加先进的机器,直到将人类远远甩开。尽管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有争议,但是不管“奇点”时刻能否真的到来,在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智能“异化”。在我们训练人工智能的同时,有可能也被人工智能“训练”了。我们的一举一动、生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智能在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还在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而骄傲的时候,也许已不知不觉地沦为了数据的囚徒。

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冲击,上世纪5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今天对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这三大定律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到人受伤害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归根结底,人是智能行为的总开关。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应该始终把对社会负责的原则,放在对技术进步的渴望之上。人类完全可以做到未雨绸缪,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威胁。

(取材于芮喆等人的文章)。

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一生许国的科学家、一身许民的英雄、亿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努力着、奉献着。如鲁迅先生所言:“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结合材料内容,为参与建国中学学生会举办的“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主题座谈会,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a“宗教信仰”有误,“青春教”只是表达一种文学创作上追求。c梁启超不属于“五四”新文学作家。d“五四”文学的审美心理特征不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

2.b(引用徐志摩的诗句并没有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而只是引出了一个话题。)。

3.b(“中国封建时代的作家群以年长的士大夫为主体”无从推断,同时这也不是“李大钊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的原因,强加因果。)。

4.a(“一些不法分子扰乱市场秩序,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属于政府要防范和杜绝的现象,可能导致猪肉价格上涨,但并不是导致“紧平衡”的因素。)。

5.d(“因此只遵循正常的养殖周期和市场规律即可”不符合材料意思)。

6.作为现代化牧业集团,应该要做到(1)决避免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不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守法经商)(2)利用国家优惠政策,适当扩大生猪存栏规模。(利用社会资源)(3)配合相关部门帮扶小规模养殖户,发展规模化养殖。(合作共赢)(4)抓好疫情防控,减少病害对生产的影响。(医药保障)。

(6分。每点2分,写对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7.b(a二者的含义是不同的。c“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各种树的外在形态”错。d文中只是说《微物之神》那印度式的、细致绵长的笔调将一个位于印度南部的家族故事写得泪斑斑血淋淋,并未说“情节曲折”,而且“不忍卒读”常用于形容内容悲惨动人,不忍心读完,而不是“舍不得读完”。)。

8.(1)因为它们树形过于高大伟岸,容易让人感到自己的渺小。(2)因为这些树与宗教有关,具有佛教意义,充满了神秘感,让人敬畏。(3)因为它们远离故土,迁徙到非洲,都能在异乡的土地上生机勃勃地生长,令人心生敬意。(6分。每点2分。)。

9.内容上,通过描写还魂草为了生存,在恶劣环境中不懈抗争,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的过程来写印度人为了寻求生路而逃到非洲的血泪斑斑的历史。(2分)表达了作者对其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其顽强抗争的敬佩。(2分)。

结构上,承上启下,由植物的自我迁徙过渡到人类族群的迁徙。(2分)艺术上,丰富了文章内容,让读者对迁徙的理解更深入了,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1分)(6分。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10.b。

11.c(檄,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中一种下行文书的名称)。

12.b(傅祗没有中伤诋毁)。

13.(1)恰巧州刺史郭奕平素听说李含贤能,到任后便提拔李含为他的别驾,李含地位处在其他僚属之上。(“下车”“右”各1分。大意3分。参考评分点:“会”“素”、补主语“李含地位”。)。

(2)当时皇甫商又被司马乂相知并任用(任用赏识),皇甫商的哥哥皇甫重此时任秦州刺史,李含更加嫉恨皇甫商(疾恨皇甫商更加厉害),又和皇甫重产生了矛盾。(“任遇”“构隙”各1分。大意分3分,参考评分点:“时”“疾”“滋甚”。)。

【参考译文】。

李含字世容是陇西郡狄道县人。寄居在始平郡。年少时有才干,两郡同时举荐他为孝廉。安定人皇甫商是本地的少年,仗恃自己是豪族子弟,皇甫商想要和他结交,李含拒绝而不接受,皇甫商对李含怀恨在心。于是劝说州里用一封短书召李含去做门亭长。恰巧州刺史郭奕平素听说李含贤能,到任后便提拔李含为他的别驾,李含地位处在其他僚属之上。司徒选拔李含兼任始平郡中正。秦王司马柬去世,李含依照台省制定的仪规,等葬事完毕就脱去了丧服。尚书赵浚受到朝廷的宠爱,嫉恨李含不侍奉自己,就上奏说李含不应过早脱下丧服。本州大中正傅祗以名誉和道义贬了李含的官职。中丞傅咸上表为李含申辩说:秦王去世,悲恸感人,百官共同吊丧,实为有目共睹。而现在因李含迁就王制,说他居于尊荣之位而轻忘悲哀,夺去他中正的职位。皇朝如有丧事,葬毕而不脱去丧服;可藩国有了丧事,葬毕便脱去丧服。藩国如果也想同样不脱丧服,就应当指责他们引用尊者的制度作为卑者的准则,是不应宣扬的。现今朝廷告于上,想让藩国施行于下,这是抬高了藩国的规格,而降低了皇朝的礼仪。又有一种说法说对各位王公都要服满丧期,按理服丧要显示出他们的地位,我们强调丧制应该隆重,是力求敦厚凝重。惠帝没有听从,李含于是被贬,削退到五品。后来李含担任始平令。到了赵王司马伦篡位时,有人对孙秀说:“李含文武双全,不要让他帮助了别人。”孙秀任命他为东武阳令。河间王司马颙上表请求任李含为征西司马,李含很受信任。不久,转任长史。司马颙杀夏侯奭,把齐王司马冏的使者送到赵王司马伦处,派张方率众士兵投赴司马伦,都是李含的谋略。后来司马颙听说齐王、成都王兵力强盛,便加封李含为龙骧将军。当初,梁州刺史皇甫商被赵王司马伦任用,司马伦失败后,皇甫商离职到了司马颙身边,司马颙厚重地安慰抚慰他。李含劝谏司马颙说:“皇甫商是司马伦的宠幸之臣,因害怕治罪才投奔这里,不应频繁地与他相见。”皇甫商听说后便憎恨李含。当初,李含本来打算同时除掉司马乂、司马冏,使权力归于司马颙,李含也可以藉此实现自己长久以来的愿望。长沙王打败齐王后,司马颙、司马颖仍然各自守护着藩国,李含的愿望并未实现。司马颙上表请求任李含为河南尹。当时皇甫商又被司马乂相知并任用,皇甫商的哥哥皇甫重此时任秦州刺史,李含更加嫉恨皇甫商,又和皇甫重产生了矛盾。皇甫商劝司马乂说:“先前河间王的奏本,都是李含编造虚构的。如果不早些想办法,祸患即将临头了。况且河间王日前的举动,都出自李含的计谋。”司马乂便杀了李含。

14.b(“充满生机”不对,“荒园萧瑟”说明景物并无生机;诗人也没有游赏的兴致,反倒是“懒追随”。)。

15.(1)虚写(想象)。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暮春图,表达了思归之情。(2)用典。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写归隐之情,含蓄蕴藉,言近旨远。(3)以景结情(借景抒情)。借暮春田园美景抒发了诗人的思归之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4)对比,结尾想象的美景与前文荒园的现实萧瑟之景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无奈选择归隐的心境。(6分。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17.d(a“改革、革命、建设”语序不当,不合历史逻辑。b“改革、革命、建设”语序不当,不合历史逻辑;暗换主语,“全国各族人民”后无谓语。c“全国各族人民”后无谓语。)。

18.c(“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这里宜用“鞠躬尽瘁”。“翘楚”喻指秀美的林木,后比喻杰出人才或事物。“魁首”指首领,多用在同辈中才华居第一的人,这里宜用“翘楚”。“默默无闻”指做了好事不声张,不图名利。“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这里宜用“默默无闻”。“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择善而从”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这里宜用“见贤思齐”。)。

19.a(其一,内容上,先解说其荣誉级别,然后评价赞美,最后说作用。其二,结构上,“是……是……是……”是直接判断评价。)。

20.“就是”改为“视为”;“真是”改为“确实”;“时不时”改为“不定时”;“要是”改为“如果”;“丢了”改为“丢失”。(5分。每处找出并正确修改得1分。)。

21.但许多人对熬夜的危害不以为意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紊乱补觉绝不可能救治熬夜后的损伤(6分。每空2分。大意对即可。)。

22.参考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本次仍然考查复合型材料的任务驱动作文,同学们要理解三则材料,并从中找出有机关联,结合引导提示语,从任务出发,按相应的文体格式要求完成写作。

解析:

我们从后往前看。

1.看主题:“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主题座谈会。座谈会的主题就是你的发言稿的主题。发言稿必须围绕这个主题写,否则发言稿跑题。注意“如何”,“如何”就是“怎么样”,那么你写“是什么”、“为什么”,是跑题的。

2.看导语:一生许国的科学家、一身许民的英雄、亿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努力着、奉献着。一一这句是对三则材料的总结、概括。

如鲁迅先生所言:“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一一这句话是对“努力着、奉献着”的具体阐述。

3.看材料:一科学家、工程师、大国工匠们努力创造。二英雄们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三像母亲一样的劳动人民创造中国历史。核心词是:创造。创造一个的特点就是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

材料的含意是: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创造就要努力、奉献,发热发光。即中心论点。

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解析

2007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在命题意向、内容和题型结构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和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精神,体现了对往年命题设计的承接和变革的统一。稳中有变,难度适中,注重能力考核;试卷结构有变化,但仍与新课标规定的学习领域相对应。总之,命题设计是比较成功的,不存在“超纲”问题。

具体而论,今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特点体现在:一是较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的语文素养,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对学生语文知识、能力考核的水平要求;二是试卷结构照顾到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增加了选做题型;三是突出地考查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突出了语文的探究能力、语文的`欣赏能力和语文的应用能力。

与近三年广东省自主命题以来的试题进行比较,今年高考语文试题难度适中。总体来看,考题难度较大的是选考题,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提问分别有3道小题,其中有的试题难度较大,如第17、第18、第19、第21小题。就评卷情况来看,这个判断是切合实际的。笔者认为,选考题加大一些难度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必须肯定的是,两个文类阅读题提问的难度相当,因而对于选考不同文类的考生来说也是公平的。

其他题目多数难度不大,题型也体现了继承性,如古诗文阅读中考核断句,这是2006年的考点。

有关“诗歌意象”的分析,也先后于2004年、2006年出现过两次;名句名篇补写的作品如《次北顾山下》,是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课标建议背诵的诗文;《琵琶行》等三篇都是高中新课标建议诵读的篇目。有的人对第10小题略有微词,认为不应选择一首一般中学生陌生的诗作作为分析对象,认为这样难度大。其实,虽然一些考生不熟悉此诗,但都可以读懂,没有明显的文字阅读障碍,且“意象分析”类的题型在2004年、2006年已先后出现过两次,对关键动词即“诗眼”的艺术效果的评析也多次考查过,所以不能说这一考题难度大,问题主要在于考生的分析能力偏低。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以“传递”为话题,颇出人意外,但社会舆论较为肯定。笔者认为,相对其他省市的作文命题而言,广东省高考作文题还是比较好的,有时代感,简洁明确,引导材料清楚,考生不易跑题。同时,可写的话题十分宽泛,比去年的作文题好写。但“好写”不等于能“写好”。就评卷情况来看,这一判断也是符合实际的。

当然,今年高考语文试题仍有可推敲与完善的地方,如阅读量如何设置更加适中,提问如何防止宽泛化,等等。

北京高考语文试题Word版

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为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个河蚌。

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酱汁四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很显然,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一方面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对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我从来没有在我家的水缸里看见童话的再现,去别人家揭别人家的水缸也一样,除了水,都没有蚌壳,更不见仙女。偶尔地我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河蚌,准备烧豆腐,我却对河蚌的归宿另有想法,我总是觉得应该把河蚌放到水缸里试验一下,我试过一次,由于河蚌在水里散发的腥味影响水质,试验很快被发现,家里人把河蚌从缸底捞出来扔了,说,水缸里怎么养河蚌?你看看,辛辛苦苦挑来的水,不能喝了,你这孩子,聪明面孔笨肚肠!

我同年时仅有的科学幻想都局限于各种飞行器,我渴望阅读,但是身边没有多少适合少年儿童的书,我想吃得好穿得光鲜,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我们家家都有水缸,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像一条鱼。孩子眼里的世界与孩子身体一样有待发育,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

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对于普通的成年人来说,好奇心是广袤天空中可有可无的一片云彩,这云彩有时灿烂明亮,有时阴郁发黑,有时则碎若游丝,残存在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变得功利而深奥,有的直接发展为知识和技术。对人事纠缠的好奇心导致了历史哲学等等人文科学,对物的无限好奇导致了无数科学学科和科技发明。而所谓的作家,他们的好奇心都化为了有用或无用的文字,被淘汰,或者被挽留。这是一个与现代文明若即若离的族群,他们阅读,多半是出于对别人的好奇,他们创作,多半是出于对自己的好奇。在好奇心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幸运也最蹊跷,似乎同时拥有幸运和不幸,他们的好奇心包罗万象,因为没有使用价值和具体方向而略显模糊,凭借一颗模糊的好奇心,却要对现实世界做出最锋利的解剖和说明,因此这职业有时让我觉得是宿命,是挑战,更是一个奇迹。

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了,时光流逝,带走了水缸,也带走了一部分奇迹。我从不喜欢过度美化童年的生活,也不愿意坐在回忆的大树上卖弄泛滥的情感,但我绝不忍心抛弃童年时代那水缸的记忆。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在写作生活中重复那个揭开水缸的动作,谁知道这是等待的动作还是追求的动作呢?从一只水缸看不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却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

(取材于苏儿的同名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