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的记忆作文素材 初二记忆作文600字记叙文(模板3篇)

小编:笔尘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初中时的记忆作文素材 初二记忆作文600字记叙文篇一

我多想把我们一起的小小时光珍藏好,小心翼翼的。——题记

总会有一件事让你刻苦铭心,总会有一个人让你永生难忘。亲爱的,你还记得吗?属于我们的小小时光,你还记得吗?我说我喜欢你微笑的样子,你还记得吗?我值得,我们始终回不去了。

永远记得,你跟我打钩钩的样子,是多么的幸福、天真。

在大雨的清洗下,这个古老的小镇似乎变得焕然一新。把属于我们的时光、小巷、快乐都冲洗掉了。那个角落,我们曾一起嬉闹过。那间奶茶店,我们总是喜欢在放学后光顾。那条百货街,残留着我们一起逛街时的影子。亲爱的,不要跟我说你忘记了。

我们在一起嬉闹时,别人罗国总是说我们是傻孩子。我们一起光顾奶茶店、逛街时,别人总是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我们,然后跟身旁的人悄悄地说:“嗳~你看,她们是不是双胞胎啊?长得好像哦~~”。后面的那个“哦”字总是拉长,里面带着些许的羡慕。我们听见后总是会不顾形象的哈哈大笑,直到把他她们逼得面红耳赤的逃走了。我们的确有很多地方很相似,不得不说。

渐渐地,我们都相互陌生了,甚至有些时候见面,也只是草草的打声招呼就走了。我不知道怎么了,为什么会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总是会不经意间想起了你,想起了我们一起时的小小时光。亲爱的xx,你现在过得好吗?是不是没有了我在你身边,包容我的任性,你也可以过得比我好?

其实,有些事是不能诉说给其他人听的,只能强忍在心里,然后淡忘。我多么想把那些过往制成一个影碟,然后放映,再然后,回忆和珍藏。回不去的酒精是小小时光,还是我们,还是......亲爱的xx,我想你了。

初中时的记忆作文素材 初二记忆作文600字记叙文篇二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棵柳树,在微风的吹拂下,摆动着她那婀娜的舞姿。

阳春三月,垂柳憋足了劲,贪婪的吸吮春天的甘露,不几天就从低垂墨绿的枝条上抽出几片嫩叶。又细又长的柳丝垂下来,轻轻的掠着小河的水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歌声飘呀飘,那么轻柔,那么素雅、悠远。

夜晚,一轮明月嵌在夜空中,月光腼腆的照耀着大地,大地仿佛被披上了一件纱衣,使人朦朦胧胧的。月光照在河面上,河面立刻映出柳的倒影,这个景象,好似一位女子在梳妆自己,河水也为之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从而发出流水流淌的声音,“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人们听到这优雅婉转的曲子,不由得进入了梦乡。

再过几天,洁白的柳絮就化作漫天飞舞的雪花随风而动。风儿轻轻吹,地上的柳絮也滚成球,轻盈盈的奔跑。我们笑着、追着好不容易扎住了一个,一伸手便又散了。绿油油的草的盖上一层薄薄的柳絮,那个美啊,是任何画家也画不出来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柳树有了新的认识,他不像别的树木,一味趾高气扬的茁壮向上,而是一面竭力长高,一面谦逊下垂。

也许是垂柳知道自己扎根泥土,吮吸泥土妈妈的乳汁,才长得婀娜多姿、秀丽迷人,因而时时迎风舞动谦虚的像泥土道谢!

初中时的记忆作文素材 初二记忆作文600字记叙文篇三

记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那里民风淳朴,人们生活悠闲而清静,没有都市的繁华与喧闹,也没有朝九晚五的匆忙,总透着一种自在悠闲的淡淡蕴味,却是古乡独有的味道。

如今,我记忆中的故乡变得萧条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农田里是蓬勃的野草。那一眼曾让我魂牵梦萦的清泉也只有汩汩细流。山坡上的核桃树、柿子树稀稀落落,成熟季节核桃遍地都是,而红艳艳的柿子总是挂在树上自生自灭。曾经茂密的竹林大多已枯死。我找不到当初的记忆了,只有父老乡亲的那份淳朴和热情依旧。

其实,难舍的是我记忆中的故乡。走在茫茫人海里,看着身旁的芸芸众生,我的思绪却总会飘回记忆中的悠悠故乡。

记得那时四面环山的故乡幽静秀美,一条大河清澈见底,犹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别有一种水云间的雅致,长满青苔的老瓦房见证着故乡依稀沧桑的岁月。故乡的美纯朴自然。蓝天,蓝得令人沉迷心醉;白云,白的让人没有杂念。赏晨光熹微是美,看暮霭四合是美;赏青山险峻是美,看河水奔腾是美……故乡的美隐藏在大山深处,需用心品读才可领略其中韵味。

记忆中我家的院子里有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清晨,林中和风习习,竹叶沙沙,淡淡的竹香随风弥漫而来,浸透肺腑;翠绿的竹叶缀满露珠,徐徐风中,滴落满地,如珍珠般晶莹剔透;薄雾梦幻般在林间飘绕,阳光温暖地泼洒在林中,使大片铺陈着竹叶的地面变得斑驳迷离,美丽如画;孩子们在竹林里追逐、嬉戏、捉迷藏;农家小院里炊烟袅袅升起,忙里忙外的大人们拖着长音呼唤着贪玩的孩子们……

竹林下那眼清泉流淌而过形成的一条幽静小河,里面生长着碧绿的水草,常常可以看见白鹅在戏水,鸭子在啄泥,鸡妈妈领着一群小鸡在岸边找虫子,大狼狗忠诚地在院前屋后巡逻,那是一幅“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乡村美丽生活画卷。

这条小河缓缓地流淌着,最后汇入贯穿故乡南北的那条大河——我们的母亲河,河两岸垂柳生机勃勃,柳枝依依轻拂河面。河水哗哗流淌,河流的多处潭大水深,清澈见底,鱼虾戏水,自由自在。夏天,女孩子们在河里洗衣服,男孩子们在河里玩耍,他们有时轻轻拿起河里的石头,下面就会有大大小小的螃蟹,抓回家,用油炸,就是一道美味佳肴。秋天里秋雨绵绵,河水暴涨,涛声如雷,站在岸边只见涛涛水、浩浩浪从上游汹涌而来,澎湃着滚滚向东流去,那雄伟气势让人内心震撼很深很深。

故乡那所唯一的小学是我记忆里曲径通幽的一处美景,仿佛贯穿生命的脉络一般清晰依旧,那满院怒放的向日葵花早已是我记忆深处永远挥之不去的依恋。还有那青石板小桥,是我们儿时上学的必经之路,承载了我们太多的童年记忆,我常常在想曾经坚硬粗糙的青石板,需要经过多少代人的踩踏、多少风风雨雨的冲刷,才有了那样的光洁温润?是啊,风为之呼啸,雨为之淋漓,才造就出如此浑朴凝重和底蕴深厚的青石板小桥!

记忆中的故乡也曾有过它一度的热闹。那时候,人们靠着无穷山珍和几亩薄田也可以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农忙时节,父老乡亲们常常吆着牛在犁地插秧,播种着生活的希望,收获着丰收的喜悦。农闲时节,淳朴的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农舍的瓦檐下,远眺着雾气弥漫的山峦,层林尽染的山坡,一边围着火盆,一边谈论着家长里短、红白喜事。红彤彤的火苗映红了他们古铜色的脸,也映红了他们红红火火的日子。香甜的烤红薯在人们手里传递着温暖和温馨。知足和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眉头和发梢。院子里的柿子树上像红灯笼一般的柿子正红艳艳地挂满枝头。两只喜鹊在树枝上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唧唧喳喳地传报着喜讯。

然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如今的故乡已留不住那些将要远行的步伐。但故乡就像一位慈祥宽厚的母亲,仍然从容安详地目送每个远行的孩子。就像我一样,每个从故乡走出去的人,都对故乡有着深深的依恋,不管走向何方,故乡的悠悠岁月却永远是游子们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

我思念故乡,更思念故乡的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