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准则条例学习心得实用

小编:字海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准则条例学习心得篇一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不能把他们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想说就说,想打就打,孩子也有孩子的尊严。陶行知老先生有首诗写得好:“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作为父母,我们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欣赏孩子,维护孩子的尊严。所以,我们在孩子面前要慎言、慎行。

下面的话,说不得:

1、你怎么这么笨,快笨死了。你这孩子真让人生气,能把人给气死。

家长说出这样的话,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成长不但一点作用不起,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

2、必须按照我说的去做。

家长用这种口气和孩子说话,简直就是命令孩子“唯父母的话是从”,不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久而久之,孩子会对好多事情失去兴趣,畏手畏脚,没有主见。

3、我说你不行吧,你就不行。

这等于在给孩子的行为贴封条,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4、我整天为你吃苦受累,容易吗?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们吗?

家长这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要挟孩子,为孩子提供一个安稳、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是家长应尽的义务,可不能用来

作为激励孩子上进的条件。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笑话:妈妈:儿子啊,妈妈为了你把心都操碎了,头发全熬白了,你可得好好学习啊,要不然你可对不起妈妈。儿子:妈妈,您头发白不是为我操心操的,是您老了,咱们隔壁张大爷无儿无女,光棍儿一条,他可没为儿女操心吧,怎么头发也白啊。虽然是笑话,但我们应该注意到,教育孩子也应该与时俱进,以前的那种“苦痛教育”已经不适合我们现在的孩子了。

5、大人说话你别插嘴,你懂什么?

孩子人小心不小,他也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当他的想法和做法很可笑时,您不觉得那是孩子天真可爱吗?怎么能不让孩子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呢?

6、下次考试,你必须考进前多少名?

家长一气之下,给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孩子不但不会努力做到,反而会对家长的做法表示反感。

下面的事情,做不得:

1、在别人面前,提孩子的缺点。

这是在揭孩子的伤疤,俗话说:“大人大脸面,小人小脸面。”当着别人的面揭孩子的短,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在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2、孩子犯点错误,就大惊小怪,老账、新账一块儿算,孩子犯错误是常事儿,但是,家长不能啰嗦起来没完,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即使是经常犯的错误,也要犯一次说一次,不能给孩子记

账。

3、用悬赏的方式激励孩子做事情。

奖励本身没错,但完全用物质刺激孩子进步难免会让孩子陷入误区——成功是为了获得奖赏,这样会造成孩子被动努力,不会积极进取。

4、用拳头教育孩子

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信息,把家长分为三等:一等父母用眼光教育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教育孩子,三等父母用拳头教育孩子。我觉得很有道理。家长“以德治教,以爱治教”比“以暴治教”效果要好得多。

5、孩子希望父母陪他一起玩的时候,家长借故推托。

和孩子一起游戏,是和孩子交流的好机会,也是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因此家长应该珍惜。即使自己再忙,也要抽出时间。

6、指望孩子出人头地。

家长应该清楚一点:神童那只是凤毛麟角。自己的孩子就是普通人一个。爱吃、爱玩、爱犯小毛病,和别人家的孩子没什么两样,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其他的事情只要付出努力了,一切都顺其自然。

准则条例学习心得篇二

教师不仅要慎行也要慎言

文:九州狐

【新闻线索】

《北京青年报》11月2日报道: 10月30日,四川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五年级某班的10岁男孩军军(化名),在语文课本上留下“老师我做不到,跳楼时我好几次都缩回来了”的遗言后,从30层高的楼上跳下。事发前,语文老师曾因军军不遵守会场纪律批评了他。这起悲剧给所有人都带来伤痛。

【狐眼事评】

看到这条消息已有时日,内心一直在隐隐作痛,我们一直致力于培养不叛逆、听话、诚实的乖孩子,没想到太听话、太实诚的孩子也会因听话、实诚殒命,一直不想说的原因之一是在我们的周围以写检讨惩罚或者以夸张的重复抄写代罚的现象何其多,自己亦或是身边的人不乏有过或者依然存在这种现象,尤其是“体罚与变相体罚”成为触摸不得的高压线之后,写检讨、写反思常常成了游离于规避之外的处罚措施,或许这也是当下教师唯一觉得能做的,敢做的处罚。

孩子因为不遵守会场纪律受到老师适当的批评是很正常的教育行为,只是,让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写1000字的检讨显然过了,第一,虽说已经上五年级了,但是,年仅10岁,写作文也未必能写到1000字,再说,语文老师更应该知道检讨或者作文字数并不能决定什么;第二,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在会场不能保持长时间的专注聆听本身就是他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会场说话等一些违纪是下意识的行为,他能检讨什么?能上升到什么思想高度?可见该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简单、粗暴;第三,小学生会场纪律的不严肃与会议的内容、时间不无关系,小学生会议其间的不符合学校常规要求的举动不能全部归结给学生。

网上盛传“写不到1000字就去跳楼”的说法,在调查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不好妄加定论,只是,从孩子语文书封面的留言来看似乎有存在的可能,从中也可以看出孩子在做出惊天之举之前思想上曾经进行过激烈的挣扎,另有资料说孩子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佐证了好学生反而心里脆弱的特点,他们平时听到的多数是褒奖,好学生更愿意、更偏执的听老师的话,如果是一个平时自由散漫惯了的的学生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可见,优秀学生更应该加强挫折教育,这恰恰是被教育忽视的地方。

如果老师真的说过“写不到1000字就去跳楼”,我也只能相信这是老师拍脑袋且没心没肺的一句说词,可想而知,如果孩子真的写不到1000字,老师当真让他去跳楼?可能吗?只是,老师信口雌黄、没心没肺的一句话真的让一个“听话的”好学生用生命来践行了,这是老师没想到的,也是让全社会唏嘘不已的一个悲剧,让更多的老师反思自己的不当言行可能带来的后果有多么的严重,如果能因此起到诫勉教师言行的结果,善莫大焉,只是,代价太大了。

一时间,教师“逼死学生”,甚至“教育杀人”充斥整个网络,被质疑的不仅仅当事者以及当事者所在的学校,毫不夸张的说整个教育被牵扯其中,教育再次的被放在火上炙烤,丝毫不得申辩,伤口总是不见愈合,这是教育的痛。

我曾经听过有老师对学生说“作业做不好明天就不要来”,你说过类似的话吗?如果说过,你应该感谢你的学生,感谢你的学生没有那么的听话,没有那么的偏执,否则,被曝光的就是你。“老师逼孩子跳楼”,“还我儿来”,横幅挂在涉事学校的门口,醒目、刺眼,深深刺痛社会每一根神经,如何实施教育惩戒再次叩问每一个教育工作者。

“教师不仅要慎行,也要慎言”,我自己对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