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简单的周期评课稿范文(15篇)

小编:ZS文王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参考范文中的一些优秀表达和句式,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评课稿

今天听了同课异构活动xx老师和葛老师做的《口算除法》一课,有很多的感触。两位老师上课语言亲切,简洁,各自展示了数学教学的魅力,符合新课标的理念,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好。

1、课前与学生的沟通方法不同,但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葛老师用“我很棒”,“我们都很棒”这样的鼓励语言,让学生充满自信开始今天的学习,而程老师是利用大家喜欢的动物,期待和一起学习的小动物,带着期盼,集中精神开始今天的学习。

2、教学中,两位老师都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对口算除法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进行小组互动,动手操作,教师演示等方法,让学生对口算除法的算理理解透彻。葛老师在小组自主活动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几种计算方法,并找到最优的一种,程老师利用小棒的平均分明白计算的算理,二位老师都将本课的重点突出,让学生掌握了算理。

3、教学中课堂练习环节设计多样、精炼。葛老师利用小试牛刀,男女比赛,火眼金睛会判断,生活中的数学等新式各异的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开展比赛,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而且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计算。程老师利用咱阳泉的旅游景点,带领学生旅游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家乡的教育。

4、两位老师都遵循新课标理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合作者、引导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快乐的学习,将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学效果良好。

改进建议:

1、小组活动组织有序,起到活动的作用。但活动规则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这样才能有序、有目的的活动,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动有效。

2、加强评价,运用激励评价的方法,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枯燥的计算教学。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今天听了冯老师的《混合运算》一课,下面谈谈我自己的看法,不足之处还希望各位老师指正。

“数学源于生活”。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本节课准备充分,教学思路清晰,在复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整理,复习练习设计有层次,整堂课中,师生之间始终保持着宽松,和谐的氛围,交流亲切,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课堂上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的知识点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这样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有效。通过课件出示各种练习题、例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从而提堂效率。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本节课,郑老师能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教学。教师的教学总体来说,是一节成功的有实效的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操作活动,分类比较,初步感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和相交,以及相交中的特殊情况——垂直。

(2)让学生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简单的抽象、归纳、比较的能力,激发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整节课,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训练,每个操作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汇报交流等活动来加深对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理解,突出重点难点的内容,整个教学详略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觉得这节课充分地体现了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在探讨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知识,获取学习方法。老师课堂中始终围绕着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课程理念,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整节课教师以分类为主线,设计了两次分类活动来初步感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和相交以及相交中的特殊情况——垂直。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位置关系的理解。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逐步归纳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今后学平面几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在教学中于老师特别注重分组活动,体现在设计两次分类活动时,要提前把自己的分类标准在小组内交流。这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的教学模式,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使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在小组探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着突出而到位的表现,她对小组里交流的要求说得明确而简要,我们可以明确地观察到,这对学生的交流,对整节课的展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避免了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的现象。

课堂上教师通过对学生所展示出来的强项智能的肯定,进一步激发和引导,可以带动和唤醒其他智能相应的发展,从而,有效的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我的认识水平。新课程,给我们更大的启示,要关注学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给一个合理的,恰当的,鼓励的评价。老师很好的注意到了这一点。整堂课,老师始终面带灿烂的微笑,对于学生漂亮的发言,总是,给予学生赞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比如当老师看到很多同学画出两支铅笔的位置关系时,她欣喜的说: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当学生对分类的标准提出质疑,教师说: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当学生的分类标准不适合时,老师总是耐心的加以启示,引导,点拨。让学生感受到回答不出或是回答错了也不要紧,让学生处处,时时感受到老师的温暖,班级大家庭的融洽,和谐。这也是我们教师努力改进的地方。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xx市第四小学牛晓飞说实话,我比较喜欢听天空有风的课,因为从马军花那儿经常能听到一些非常新的教学方法,开拓我的思路,今天也不例外,收获颇多,我把它记下来,和您一起交流,希望得到您的指导。

上课内容是新学期的第一课时--《方程》,她准备非常充分,没有利用现成的课件,自己精心设计了幻灯片,安排了四个环节,为这节课的成功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她打破课本中为他安排的例题,从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喜欢玩的跷跷板入手,两个学生体重不相等和相等的几种情况,大大吸引了孩子们,紧接着引入了书中的例1,如果想知道某个物体的重量就需要用到砝码,在老师的设计下,学生自己总结了算式:205020+30=50.,并独立完成了书中的例1。

x+50200。

50+50=100。

x+50=150。

2x=100。

老师让学生根据上面的算式特点进行分类,得出等式和不等式两类,然后又从等式中找出了方程和非方程,并由学生自己总结了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尝试用集合圈表示出来,运用了迁移的教学方法,效果较好。

通过练习巩固了今天的所学知识,学生掌握情况还是很不错的。

1、每一个知识点的引入都很巧妙,让两个例题的教学都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2、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己总结出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主体地位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3、教师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是比较到位的,关键时刻主导地位引领的也不错。

4、教师在课上和学生相当平等,“请”字始终挂到嘴上,课堂气氛很融洽。

最后感谢天空有风让我学到这么多,更是赞叹她对教育的执著,我要向她学习。

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评课稿

今天听了邓老师的一节计算教学课,深受启发,邓老师把枯燥的教学内容,赋予了生命力。

一、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教学新理念指出: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虽然每个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知识背景、数学活动经验、所处的文化环境、自身思维方式都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参与游戏。如何把握这一理念的指导,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而不再是定论式的学习数学知识。于是在开课前邓老师首先和学生玩了一个游戏:老师说喜欢干什么,学生接着说我也喜欢干什么。这个游戏的趣味性、层次性引得了学生的热情参与,调动了学生的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上课激情。接着老师创设了游乐场的情景,抓住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一开始便以一种愉悦的情绪进入学习情境,为能主动探究新知打下基础。课堂顺着一根主线:创设情境―自主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选择最优的计算方法―实际应用找出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迁移类推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成功的体验,从而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精心搭建平台,让学生经历算法形成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提倡算法多样化,感悟算法的最优化。

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去经历、去感受口算方法的形成,才能记得更深、理解得更透。邓老师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你还有什么算法?”提倡算法多样化,支持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张扬个性。但是在张扬个性的同时也让学生通过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比较,悟出最佳方法。在这节课中,邓老师首先用9人玩旋转木马需要多少元引入课题,这个问题学生可以用表内乘法解决,从而引出要是有10人玩需要多少钱?接着引出20×3等等,将学生置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既可增强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然后在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层层深入地进行质疑,乃至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把所要学的新知有效地进行分解、分散重难点,让学生既能够得着,又得跳一跳,最后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整个过程邓老师围绕着数的组成这个中心思想而展开,不仅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且让学生明白了口算乘法的算理,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计算方法、在计算方法中感悟口算的规律,深刻感知数的组成。于是学生交流算法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较好的进行算法最优化的渗透。大多数学生都自主的选择先把整十、整百数后面的0不看,转换成表内乘法,再看因数末尾分别有几个0就添写几个0,认为这种方法最简便,而且更适合自己,通过与同伴的比较,学生自己达到对算法的优化,这一过程是学生自己的优化,最佳方法的得到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在他们与同学的交流中、在自己的探究中感悟出来的,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类推的能力。

三、给学生一个跳跃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并有效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俗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节课的知识是很容易的事,但在如何体现新理念,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在后面的中奖游戏这个练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开放性、有序性、趣味性。在这个练习中不仅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灵活的进行了巩固,更为部分基础好的同学铺垫了展示的平台。很好的对本节课简单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进行了延伸。于是在学生学会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时,渗透了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得出可以用类推的方法进行口算,这也是数学中的一种学习的迁移方法。

今天,我听了邓老师上的《口算乘法》这一课后,有以下的想法:

1、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邓老师让学生自主的从主题图中寻找信息,并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邓老师让学生自己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从而引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继而让学生自己探索口算方法,然后在多种算法中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怎样算比较简便?”使算法得到了更优化,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探究口算算理时深入浅出,使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这可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邓老师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

3、口算练习的呈现方式多样,并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今天听了李老师执教的《最常见的数量关系》,受益颇深。李老师和蔼的教态,与学生搭起一条沟通的桥梁,课堂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效果很好。

李老师这节《最常见的数量关系》,课堂教学脉络分明,层层递进,首先以检查预习入手,课前学生的自学非常成功,明白了速度时间路程的实际意义,李老师对学生的自学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并对这三个概念进行了加深,接着引导学生在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找出速度时间路程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再引导找出其他两个关系,然后进行梯度不同的练习,在练习中明确速度单位的正确写法,强调在速度中单位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环环相扣,效果良好。

针对学生第一次接触速度的复合单位,李老师以两个数值相同,但是时间单位不同的速度相比,让学生比较中明白速度这样的复合单位中时间的重要,并知道比较速度必须是相同时间才行。

这节有关速度时间路程的课,有概念的理解,有数量关系的理解,李老师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让学生课前自学,理清思路,明确概念,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李老师这节课设计的`练习,紧密联系生活,有学生喜欢和关心的动物速度,有体育方面有关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数学的用处广大。特别是最后三个对比练习比较快慢的题,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相同看路程,都不相同要计算速度才能比较快慢,这样的题型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陈老师的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教学过程中,能自然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数学知识。对于角的概念,首先结合丰富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学习角的概念的实际必要性,并引入角的定义,并从静态和动态两种角度去认识角,并在图形中认识角、熟悉角的表示方法,并会使用了解角的度量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培养了学生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能力,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我认为本节课三大亮点:

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展开,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思维、发现、体验数学学习,课堂上,陈老师没有多少讲解,也没有多少集中点拨,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营造了师生互相交流、展示学生个性的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所提出的建议及讨论的问题,也是深刻的。师生是朋友、是合作者;学生们能够互相交流,每个人都有机会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改善了课堂提问的局限性,课堂上一直充满着和谐融洽的气围。

在教材处理时,陈老师并没有照搬教材上,而是充分得估计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体现了“用教材”的新教材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看上去是一节很简单的概念课,但是学生学习时往往就是不能准确地掌握好所学概念,他们不能很好地自己参于到概念的形成和分析中,当然是用不好概念。陈老师在这里先设计让学生“画角”到“拆角”到“组角”逐步形成角的概念。而在给出了角的概念之后,在黑板引导学生一同分析角的概念,讲解角的各个组成部分。配上文字判断题,图形判断题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剖析概念做的很实在。本节一共给学生介绍了三种角的表示方法,角的表示是今后学习几何常用到的知识。陈老师让学生自己学习后再集体学习,边题问边指导,体现了精讲导学的环节。通过变式题,整个数学的教学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和发展的乐趣,使数学学习过程变的主动、活泼和有趣,把学习变成是一种快乐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领会从“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最终达到“会做数学”的重要性,很好地体现了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几何图形是几何学的研究对象,对它的一般描述是按“几何模型——图形—文字—符号”这种程序进行的。图形是将几何模型第一次抽象后的产物,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文字语言是对图形的描述、解释与讨论。符号语言则是对文字语言的简化和再次抽象。在教学中陈老师重视这个过程,注意了“符号—文字—图形”的转化,通过练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较快适应,能够把几何图形与文字语句表示、符号书写很好的联系起来。角的动态定义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旋转得到的角的概念的掌握,对学生来说用语言不好描述,这里陈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片,启发学生分析角的形成,从而说出角的旋转的概念。这里分析的很清楚,学生理解平角和周角的概念也很到位。

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评课稿

今天听了韩老师的《口算乘法》,整节课都是围绕“计算教学”这个主题展开的。“计算教学”是个永恒而又经典的话题,如何上出扎实有效的计算课也就成了我们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接下来就结合韩老师上的《口算乘法》一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情境为载体,算用结合,算用互促。

计算教学原本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但如果结合实际情境,有了现实情境的支撑,学生的学习就变得有意义了。本课课首韩老师出示一个算式让学生编实际例子,寻找生活原型,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为课中的探究提供了现实起点。其次是课中新课探知部分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游乐园问题,逐渐增加人数,顺理成章循序渐进地探究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课末创设游乐园中算各种项目票价的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整个过程由解决问题贯穿始终,学生也兴致很高,让他们体验到计算不只是为了计算,还可以解决问题。

二、以旧引新,以新延伸,让学生在大体系中学习计算。

如果把本课知识比成一颗珍珠,那么整个乘法教学就是一串珍珠。只有把珍珠串起来,它才能散发出光芒。本课的知识在整个体系中并不是孤立的,前面有表内乘法,后面有乘法估算、笔算,还有更大数目的乘法口算。从韩老师这堂课我们可以感受这种联系。如:课前从2×9引入,先是口算,唤起学生对乘法口诀应用,接着是理解2×9的数学意义及现实意义,不仅复习了旧知,同时为后面的学习作好了孕伏,搭好脚手架。接下来是新课展开部分,让学生学习10×2,再20×2,从十乘几到几十乘几,再拓展到几百、几千乘几,由此逐步总结出口算方法,再通过一定的口算练习和应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并学会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了思维。整个学习过程是一气呵成的,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应该是求联求变的思想。

三、重视算理与算法的理解与疏通,寻求两者和谐统一。

计算教学的核心就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本课的算法是很简单的,就是看成几乘几,再在得数末尾添加同样多的0。但是学生解释为什么可以这样算时就不知道怎么表达了,因此理解算理是本课的难点。如何使这算法和看成几个十、百、千乘几再在得数末尾添上相应的0的算理联系沟通呢?从这堂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和思考。王老师在课首是以表内乘法9×2引出10×2、20×2让学生初步感知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法,没有很快就进行方法优化。而是在接下来的练习中逐步引导到看成几个十乘几得几个十。接着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让他们在这过程中逐步体会到可以看成几个百、几个千乘几得几个百或千,举一反三,最后通过观察这三种类型的口算,总结出计算方法是看成表内乘法来算,然后添加相应的0,从而优化概括出计算方法,促进新旧知的融合。这时我想学生的思想水平应该不是课前那种模糊混沌,应该是经历了一定的思考和体验,相信他们不只是会算了,而且还知道了为什么这样算。

听了这节课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本课的算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挺抽象的,我们在教学中有没有必要结合图示数形结合来帮助学生理解建立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的观念呢?其次是算理表述,老师在引导的时候该怎么引导的科学有效呢?这些我想还有待我们老师去思考、实践。

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评课稿

听了xx老师的这节课,收获很多。

1、本节课是口算教学课,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充分的挖掘教材,注重知识间的联系,落实学生的素质培养、注重学生的能力,面向全体、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真正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2、本节课体现了教师重视学生的口算教学和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教师注重培养学生从主题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针对数学问题自主探究规律,总结规律。能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学习,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小组合作学习。

4、课堂教学中体现算法多样化,并能引导学生选择优化算法,整节课教师比较重视口算算理,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5、小组活动有效,分工明确。

6、邓老师说了一个“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后面的让学生照样子说一说,这个很好,从后面的学习中可以看出,学生根据这个就能自行总结口算的类型。

7、练习应该也很精彩。

建议:

1、80÷20=4,邓老师说应用应该怎样写才完整呢,学生说加单位,邓老师应该在黑板上写出来。

2、每一类型的口算在学习过后应该及时巩固一下,我看到邓老师有设计,但应为时间问题没有呈现很可惜。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

今天,我在名师实录里听了《平均数》这节课,使我受益匪浅。“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在学生初步学会了看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掌握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我就对这节课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新课导入时,让学生根据踢毽子比赛中两个组的成绩,比一比哪组同学的成绩好,再讨论找出最合适的方法,引出平均数;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平均数的应用,了解男童、女童的平均身高,这些内容都是来自学生身边,与学生生活有紧密联系,学生很感兴趣,同时也结合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渗透了抽样调查的方法。

教学中教师以“移多补少”的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对求平均数的方法时,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并通过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发现计算的方法。如,你们还有其他方法来求出第五组的平均数吗?激发了学生的思促使学生探讨出多种方法。

总之,本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丰富,数学的生活味浓,教学效果较好。

四年级数学《加法运算律》评课稿

今天听了3节《加法运算律》的课,感受颇深。三位老师教学风格各具特色。

顾老师的课环环相扣,扎实有效。先引导学生探索加法交换律,通过提问列出算式,观察分析算式特点,从而提出猜想,举例验证。接着通过研学单,让学生探索加法结合律,得出加法结合律的特点。在整个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顾老师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让学生用不同的算式表示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为了清楚的展示加法结合律的特点,老师希望得出(28+17)+23和28+(17+23),可是,后面一个算式很少有学生会在17+23上加括号,只会把17+23放到前面去加,顾老师机智地说:“如果改变它们的位置,可以怎样写?”这样,一下就得到了28+(17+23)。整堂课,环环相扣,深入浅出,扎实有效。

马老师突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先教学加法结合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列出的算式,找出算式的特点,从而推出猜想:无论怎样交换三个数的位置,和不变。进而通过举例验证算式的特点,从而得出结论:三个数相加,无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为了让学生记住算式的这一规律,马老师还和学生做起了手指游戏,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记住加法结合律,另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到知识。整堂课,马老师关注学法的渗透:观察分析—推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加法交换律,也就水到渠成了。

袁老师的课,风趣,幽默,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具体表现在:

(1)上课起立,学生的凳子噼啪响,袁老师幽默地说:“没事,就当凳子在为我们鼓掌。”

(2)一位学生再举加法结合律的例子时,出现了小数7.65,可是这个孩子在读小数时,读成了七点六点五,其他孩子都在笑,孩子表现出了尴尬,但袁老师却幽默地说:“没事,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数字有用呢!”这样的一句话,不仅为这个孩子化解了尴尬,同时还鼓励了那些有想法但不太敢发言的同学,让他们明白,有想法大胆地说出来,就算说错也没有关系,老师会补充的。从而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孩子们是相当喜欢的。

其次,袁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得很到位:

(1)在举加法交换律的例子进行验证时,前两个孩子都举了整数的例子,袁老师想要让孩子举出分数、小数的例子,引导说:“这两个同学都和袁老师一样,举的是整数的例子,还有不一样的吗?”简单精炼的反问,让学生一下子想到了举分数或小数的例子。

(2)在讲到加法结合律时,让学生通过算一算,看圆圈里能否填上等号时,袁老师说:“怎么?不高兴算了?为什么?”一句反问,一下引导孩子找到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从而发现加法结合律的特点。

总之,三堂课各具特色,值得我去学习。

四年级数学《垂直与平行》评课稿

教学的艺术,不是传授而是激发和唤醒,所以老师要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材料,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在罗老师的《平行与垂直》一课中,从和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做起,道出关系不能单一的存在,提示学生数学中也有类似的关系,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变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罗老师这节课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先是让学生自己在教室里找平面,再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丰富的想象找出两条直线画在事先给他们准备好的白纸上。挑出比较有代表性的图,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一些关于本课的结论,再有老师引导,得出概念。非常注重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这点很是让我受益匪浅。非常值得我去学习。

本课的设计的可以说是言简意赅。很清晰明了的表达出了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后面练习设计也是紧扣本课主题。另外我感觉最主要的就是重点的概念都用了不同颜色的字,这样可以使学生看的更醒目,记得更牢固。

经过对罗老师这节课的仔细分析,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收获也很大,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加强学习,在实践中运用自己所学到的东西,争取进步。

数学四年级评课

本学期我们学校举行数学组优质课评比时,江老师教学的是《烙饼问题》这一课。在这堂课中江老师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使所用的时间最少?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充分应用教学教具,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整节课有以下特点:

课的开始时,江老师直奔主题,然后引入,“烙一张饼需要多少时间?烙两张饼呢?”当学生发现烙一张和两张都只需要6分钟,这时江老师问“为什么都只需要6分钟?”“两张饼怎样烙最省时?”江老师的问,问在点子上、问的恰当、问的精练,怎样烙最省时,是这节课的难点,重点。其实,这样的提问还很多,如烙三张饼时,江老师先让学生演示,一个学生烙四次,需要12分,另一个学生烙三次需要9分钟,江老师适时提出:为什么会节省3分钟?怎样才能最节省时间?这些点子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为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烙三张饼的方法,是本节课的突破点,江老师先让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说出烙饼的两种方法,引发矛盾问:12分钟和9分钟的区别在哪?为什么这样烙省时?学生在经历了观察后,使他们建立了在烙饼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出用交替烙法时间最省。教师并没有停留在这,接着又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形成烙饼的方案,从而达到方案的优化。烙3张饼的方法在这里是重点也是难点,把这个问题放给学生讨论、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再接着运用表格求4张、5张、……这些饼数的时间。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展开讨论普通烙法和快速烙法哪一种较方便?“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选取最优方案,最后总结出:饼数x一次所用的时间=所求饼数的时间,得出:奇数张运用交替烙法时间最省。

新课程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但并非是遇到问题就一定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江老师的这节课上运用的很适当,当烙饼遇到问题时采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而其他的一般问题都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或同桌交流,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了为突破重难点服务的作用。比如学生在烙6张饼时,提出了两次三饼最佳烙法时,老师及时提出小组合作操作试试,让学生自己发现还是用三次两饼烙法更为方便。

总之,本节课很好地突破了教材的教学难点,渗透了优化的思想,是一堂很成功的课,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功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植树问题》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今天我主评的课是查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的第一课时,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是向学生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利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植树问题是情况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查老师执教的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要向学生渗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数学思想。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平均分成若干段,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同,它们中间都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问题,不同的情况,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同。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理解和掌握在一条线段上植树问题的规律,并且会利用这一规律正确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是查老师执教的这一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查老师的这节课无论是在教材的驾驭上,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理念的更新上,及在教学模式的探讨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我在听课这么长的时间后仍选择主评这节课的主要原因。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听完这节课后的几点感受。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素材和依托,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目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植树问题可分为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直线上植树,二是在封闭图形上植树。直线上植树就有三种不同情况: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一端种一端不种,查老师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实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所有的学习材料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降低了学生认知的起点,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同时选定将两端都种的情况作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来完成,定位很准确,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起点,符合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一节课将直线上植树的三种情况一起来探究学习,必然会造成知识容量大,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教学效果也不如意的尴尬后果。

导入新课时,查老师让学生猜这样的一个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能写会算不说话。当学生猜出是“手”后,查老师让学生看自己的手掌,然后告诉学生,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都蕴藏着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张开小手,五个手指中间有四个间隔,在数学上把这个“4”叫“间隔数”,五个手指就表示五棵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有关植树问题的知识,从而很自然地导入到新课。这样的导入,既新颖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热情,又使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在实践应用环节中查老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类似于植树问题这样的现象,使学生再次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练习设计中,也是通过出示图片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如8个同学排队有几个间隔,6面彩旗有几个间隔,一件衬衫钉了8粒纽扣有几个间隔等内容,让学生利用所学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和掌握在一条线段上植树问题的规律,并且会利用这一规律正确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围绕着这一目标展开教学。首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交流,归纳、总结等方法,使学生发现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植树问题的“棵树=间隔数+1”,而且,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加上1,这个“1”表示的是什么,从而使学生明确这个“1”就是指末端的那棵树,明确了规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正确地运用这一规律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而植树问题的题型又是灵活多变的,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用植树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因此,查老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如练习这样一道题: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2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当学生独立解答汇报后,查老师不是就此结束了事,而是再让学生说说每道算式的意义,12÷2=6(个)表示有6个间隔,6+1=7(个)表示一共有7个车站,然后,再进一步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掌握植树问题的规律。相邻的两站距离在植树问题中表示什么?求一共有几个车站就是求什么?这道题的关键是必须要知道先求出什么?怎么求?在一问一答中,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对植树问题这一规律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把握,运用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数学的灵魂,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方法入手的思想。本节课的重点是发现、理解和掌握解决植树问题的规律,即植树问题的公式推导。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查老师首先出示的是这样的一道例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多少棵树苗?在学生自主探究独立解答完成这道题后,查老师为了能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索发现植树问题的规律,用课件出示线段图,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这样一个一个的出示,很麻烦,不利于渗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数学思想。于是,查老师就把刚才的例题中的100米的小路改成20米、25米、30米,在总长发生变化而间隔的长度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数一数,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再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使学生很快就能发现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间隔数总是比所栽的棵数少1,从而得出“间隔数+1=棵数”这一规律,并且还明确了为什么要加1,这个“1”表示的是什么的道理。通过教师的有效引领和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感受到在数学学习中,可以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来解决,从而有效地渗透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数学思想。

查老师是我们铜陵市的名师,名师自有名师的风范,查老师在课堂上极具亲和力,教学中,查老师用女性特有的细致和温柔启发和激励学生,既关注细节,又注重评价,使她的课堂激情洋溢,精彩纷呈,掌声不断,高潮迭起。

(1)、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节就是要关注学生课堂学中习中的每一个细枝末节。查老师在这堂课中,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如,学生在独立练习时,查老师首先让学生判断是否属于两端都栽的问题,并且提问你是从哪个地方看出来的,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当学生在练习时,查老师还不断地巡视,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就及时地提示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分析,给学生以解题方法的提示。另外,查老师还特别关注学生学习习惯方面的每一个细节,哪怕是与这节课教学内容无关的细节,查老师也十分关注。如,当学生回答问题语句不完整时,查老师要求学生要把一句话说完整;当学生板演算式忘记写单位名称时,查老师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算式的完整性;当学生板演不工整时,查老师又提醒学生书写时要注意规范工整;当学生口头答题忘记说答语时,查老师还是及时地提醒学生要注意答题的完整性。查老师对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如此地关注,无疑为我们在关注细节这方面做出了榜样。

(2)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在查老师的课堂上,始终洋溢着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特别是查老师敢于放下架子,站在与学生平等的高度,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积极创新,学习氛围浓郁。教学中,查老师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评价,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时刻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查老师就用激励性的语言从正面加以肯定;当学生回答问题精彩时,查老师就让全体学生用热烈的掌声给予鼓励;当学生回答问题非常完整时,查老师不仅用语言进行表扬,并且还投以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全面时,查老师先表扬其正确的部分,再委婉地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有效的维护了学生的自尊。

本节课练习设计紧扣中心,突出了知识的强化应用,把应用意识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贯穿始终,努力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植树问题的不同题型。在题型设计上也由易到难,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求棵树的,如: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2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有求总长的,如:园林工人在公路一侧栽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有求每段长度的,如: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5下,8秒钟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这些都较好地体现了思维的训练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值得商榷的是:

1、在探索植树问题的规律时,同学们探索的是在间隔的长度不变,而总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得出的“间隔数+1=棵数”的这一规律。可否再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在总长不变而间隔的长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得出植树问题的规律。如,设总长为20米,间隔的长度可分别为1米、2米、4米、5米、10米、20米,让学生多次从不同结果中发现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应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间隔数和棵树之间也存在着同样的规律,通过对不同条件的亲历探讨,从而使学生坚定了这一规律的正确性。

2、课堂教学的开放程度不够,例题可否设计为在20米长的小路一边种树,怎样种?需要几棵数?让学生设计植树的方案。使学生在老师提供的这一开放性的、富有挑战性的题目中,大胆设想,开放思维,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体验成功和快乐。

以上两点只是我个人一点不成熟的建议,如有不妥,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数学四年级评课

听了李老师教学的《烙饼问题》这节课,我颇有感触。

我认为李老师的教学有以下几个亮点,值得我学习:

一、情境引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揭示课题。

用日常生活的煮鸡蛋情景引入,煮一个鸡蛋5分钟,煮六个鸡蛋需要几分钟?学生有的说5x6=30(分钟),有的说是5分钟,这样就自然而然的引出了今天教学的重点,最优方案的选择。

二、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讲授烙饼问题时,李老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模拟烙饼过程,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和生活型,而且能帮助他们更好的选择最优方案。

三、充分发挥小组的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探究三张烙饼的最优方案时,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然后填写表格,最后组长汇报结果。一系列的活动,教师都放手放学生去进行,教师只是做必要的引导,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四、教师善于引导点拨学生。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表格,鼓励学生:“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有的学生一眼就发现“饼数增加1,分钟数增加3”这一规律,而没有学生得出如教学参考书上所讲的方法。教师及时引导点拨,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地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张2张地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这样做最节省时间”。

建议:

1.在小组汇报烙3张饼的问题时,由于要说清楚3张饼的正面和反面,教师不妨在黑板上稍加板书,便于学生下一步的理解。

2.在组长汇报时,教师应给学生充分表达思想的机会,让学生说完后,教师再做说明和引导,不应急于打断学生的思路。

3.四人小组活动时,我发现每组基本都是只有两个人参与,其余两个人并未参与其中,教师不妨采取两人一组进行活动,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明确烙3张饼后教师让同桌说说刚才的最优方案,我认为有点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应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4.教学时,我认为教师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最优方案的引导和点拨:“要烙几张饼—一共要烙几面—每次最多烙两面,至少烙几次—最后计算需要的分钟数”,这样一步一步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最后对于规律的'理解。

5.最后的规律呈现时,我认为“饼数x3=分钟数”这样的规律其实更简单,更直观、更符合他们的理解特点,把饼数分成单数和双数学生会无形之中感觉困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