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特征论文(热门18篇)

小编:HT书生

范文范本是我们学习的助推器,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和写作水平。范文范本是我们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素材,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范文范本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涵义与特征论文

何谓“反思”?概而言之,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所谓教学反思,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

(二)教学反思的特征。

总体来说,教学反思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是实践性。无论教学效果怎样,都可进行反复实验。且这种实验表现了一定的自觉性。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思想需要、成长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

二是反思性。“反”就是反反复复、正反结合。教师能立足自我之外,对自己实践情境和经验作多角度、多层面及正反两面的思考。也可打破常规进行反常思考、逆向思考。

三是超越性。教师要进行反思,就必须超越自我,敢于质疑自己,正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并寻找解决的良方,从而达到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目的。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可催人奋进。存在问题须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四是个性化。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或晨起望蓝天,或灯下静夜思,或课后寻不足,或掩卷研究时,这些教学反思活动都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它有助于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涵义与特征论文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某些自然资源在一定条件下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将日趋突出.与此同时,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也必然受到更多的'重视与关注.但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是否构成一个产业?尽管在某些出版物或管理机构的文件中,“再生资源产业”的字样已时有出现,但这种提法是否能够成立?对此,有关方面并不是十分清楚.甚至有一些实际工作者认为,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只是一个“行业”,而不是一个“产业”,因而必须推动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作者:吴解生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上海,00刊名:再生资源研究英文刊名:recyclingresearch年,卷(期):“”(5)分类号:f124关键词:

涵义与特征论文

摘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一批高增长行业的推动。不同时期工业高增长行业分布不同。高增长行业具有“成群”增长的特征。近年来,高增长行业数量有较大增加,同时其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有所提高。我国带动经济增长的部门向装备工业、重化工业转型的趋势明显,高增长行业的带动力在提高。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增长速度并不一定慢于服务业,在很多时间段内,制造业呈现出比服务业快许多的增长速度。

关键词:中国工业,高增长,重化工业,制造业。

构成国民经济的各行业的增长速度往往存在差异,有的行业增长速度较快,有的行业增长缓慢,还有的行业则处于衰退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接近10%的增长速度,这主要得益于一批高增长行业(主要是工业行业)对经济的推动,这些高增长行业的增长速度往往达到20%甚至30%。高增长行业的有无、多寡和增长情况不仅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且与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因此对高增长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工业整体与分行业增长情况。

利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1978年=100)计算了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从图一可以看到,工业增长速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波动较大,虽然1978~1990年间,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高于gdp0.7个百分点,但1981~1984年以及1990年的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速,从1995年、以来工业的增长速度才变得比较稳定。1978~间,gdp年均增长速度为9.6%,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1.5%,高于gdp近2个百分点。

中国工业整体上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一批高增长工业行业的推动。计算各工业行业的增长速度应使用全口径的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数据,但是工业行业的统计口径并非全部工业企业,在之前(不包括19)为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年以后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此外,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产业分类标准进行过三次调整,获得工业分行业的可比价格数据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分1993~1998年、~年两个时间段,利用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或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增加值数据,近似地对各工业行业的增长速度进行计算,并忽略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从客观的方面来看,时间段的划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1993年开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确立,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增长的阶段;而1998年开始,我国进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各行业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根据当年价格的工业总产值和1990年可比价格的工业总产值计算出工业各行业各年的价格指数,根据计算得到的价格指数与工业各行业的当年价格工业增加值,计算出工业各行业1990年可比价格的工业增加值,再根据1990年可比价格增加值数据计算出工业各行业在某时间段的平均增长速度。

1993~和1998~2005年工业行业的年均增长速度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到,1993~19间增长最快的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8.1%;其次为造纸及纸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1998~2005年间增长最快的是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5.64%;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家具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也超过20%。

二、高增长行业的特征。

我国工业高增长行业具有以下特征:。

(一)高增长行业的.转变。

与1993~1997年相比,1998~2005年的工业高增长行业出现了一些变化。一是高增长行业的增长速度加快。1998~2005年间,绝大多数工业行业的增长速度超过10%,高增长行业的增长速度多在20%以上;而1993~1997年间,许多工业行业的增长速度在10%以下,大多数高增长行业的增长速度略高于10%。二是重化工业增长速度加快。1993~1997年,重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虽然高于轻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但二者差距不大。1998~2005年,重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年均增长速度超过轻工业近5个百分点。与1993~1997年相比,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成为新的高增长行业,而饮料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退出了高增长行业之列。

(二)高增长行业的带动和制约作用。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可以定量地分析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一般说来,影响力系数较大的产业部门对社会生产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而感应度系数较大的产业部门对经济发展起着较大的制约作用。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两个维度对高增长行业进行划分。由于目前国内的投入产出表每五年公布一回,最近的两份投入产出表分别是1997年和的,而行业增长率数据是1993~1997年和1998~2005年两个时间段,用1993~1997年的增长率数据近似地衡量1997年前后的行业增长情况,为了更接近20的增长情况,重新计算了~2005年的行业增长率。2000~2005年以及1993~1997年的高增长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如图二、图三所示。

从图二、图三中可以看到,无论是1993~1997年还是2000~2005年的高增长行业,绝大部分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系数,对其他产业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同时大多数高增长行业的感应度系数也较大。与1993~1997年相比,2000~2005年影响力系数较大的高增长行业数量有较大增加,同时高增长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有所提高。这些特征变化表现出我国带动经济增长的部门向装备工业、重化工业转型的趋势,并且高增长行业的带动力在提高。

(三)高增长行业“成群”增长的特征。

我国的高增长行业表现出“成群”增长的特征。通过前述分析可以发现,我国1998年以来的高增长行业主要集中在食品、皮革、木材、家具、造纸、医药、金属冶炼加工、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电气、电子、仪器仪表、煤气生产、邮电通信、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等部门。这些行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的行业,包括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第二类是带有重化工业特征的行业,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这类产业的高速增长明显带动了我国重工业比重的提高,使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重新“重工业化”的特征。重化产业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原材料工业,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等;加工工业,包括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等行业。第三类是能够体现我国资源禀赋或者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主要包括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rca指数显示这些行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高增长行业的增长动力。

20世纪末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城镇化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成为推动与改善人民生活有关的行业以及相应的重化工业的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低成本的制造优势促进了与出口有关产业的高速增长。

第一,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力。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是影响产业增长速度从而产业结构变动的决定性因素。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社会消费结构将会由温饱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以不变价格美元计算,1990年我国人均gdp为392美元,达到1021美元,突破1000美元大关,进一步增加到1595美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衣、食、住、行以及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的需求提高,自行车、收录机等千元级消费品让位于电视、空调、电脑等万元级商品,汽车、住房等10万元级商品逐步进入家庭,从而推动与改善消费者生活的食品、家具、医疗、房地产、交通运输设备、电器电子等行业的高速增长。

第二,城镇化水平提高的推动力。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已从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的43.90%,特别是19以来,我国城市化率加快,城镇人口比重以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提高。由于城镇化率的快速提高以及人们对住房要求的提高,城镇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快速增长,从而带动房地产产业的发展,并带动钢铁、化工、机械等相关行业的高速增长。

第三,低成本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丰富、素质较高而且廉价的劳动力、较低的交易成本、完善的工业配套体系,不但使我国本土企业获得低成本优势,而且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使我国成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制造平台。而“中国制造”能够将我国的劳动力优势与重化工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不但顺应了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趋势,也有利于继续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从而推动了出口导向行业的快速增长。1998~年间,我国钢铁出口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3.2%,机械和运输设备(包括办公和通信设备、汽车产品等)出口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1.8%。而钢铁、机械和运输设备业恰恰是我国高增长的产业领域之一,机械和运输设备业也是外商直接投资最为集中的领域之一。

第四,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投资力度加大也是部分行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原材料工业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加工工业的高速增长所带动的。生活资料、加工工业以及住宅产业的增长带动了对矿产品和原材料需求的快速增加,导致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上游原材料行业普遍短缺,价格水平上涨较快。从图四可以看到,20以来,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和生活资料工业的价格有不断拉大的趋势。采掘、原材料的价格提升带动对钢铁、冶金、建材等领域的投资不断增长,迅速推动这些产业的产能扩张和增加值的提高。

四、工业高增长行业的影响。

工业高增长行业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增长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取决于该行业的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两方面因素。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的增长速度超过全部工业增长速度,1993~1997年和1998~重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7.91%和66.32%(见表2)。从具体的产业来看,1993~1997年增长速度超过全部工业增长速度的行业有15个,这些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61%;1998~2005年增长速度超过全部工业增长速度的行业增加到16个,由于这一时期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通用机械设备制造等经济规模较大的行业成为高增长行业,而且高增长行业的增长速度加快,高增长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60.19%。

表2:高增长工业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

(二)高增长行业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产业结构变化是行业增长速度差异的结果,高增长行业的增长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见表3)。1993~1997年高增长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等行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的快速提高,特别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从3.91%提高到7.41%。1998~2005年的高增长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的快速提高,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进一步从1998年的10.01%提高到16.00%。

表3:工业行业结构变化。

五、从高增长行业的国际比较看“重工业化道路”之争。

1998年以来,我国出现重化工业加速发展即“重新重工业化”的现象,1999~2005年,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构成中的比重从61%上升到69%。围绕我国需要不需要经过重化工业阶段或者说是否可以跳过重化工业阶段这一问题国内学术界进行了讨论。以吴敬琏为代表的一些国内学者认为,由于发展重化工业会引起土地不足、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以及水资源不足等问题,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鼓励创新、大力发展服务业,而不是过分依赖制造业尤其是重化工制造业。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发展重化工业是满足国内需求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要求,制造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阳。

在此,通过国际比较从各国高增长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表4可以看到,虽然美国、日本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制造业增长率大多数时期低于服务业增长速度,但是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美国在1980~1985年、1990~20间的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快于服务业,日本在1980~1990年、1995~20间的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快于服务业,而韩国自1970年以来的制造业年均增速均快于服务业。以往一些人认为,发达国家由于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因此制造业的增长速度一般要慢于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虽然美国、日本早已实现工业化并步入后工业化时代,韩国已经实现工业化,但事实上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并未进入缓慢增长的时期,相反,在某些时间段内,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呈现出比服务业以及gdp增速要高许多的增长速度。

表4:制造业与服务业增长速度的国际比较。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熊彼特在《商业周期》(1939)一书中接受了长约半个世纪左右的“康德拉季耶夫波”周期这一现象的事实,并提供了与康德拉季耶夫(1925)本人不同的新颖解释。熊彼特将这些波称之为“连续产业革命”,“连续产业革命”的基础是通过新技术实现经济的质的转变。20世纪50年代索洛等人提出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除资本、劳动之外,还有一个余值,索洛将该值定义为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表示的“技术进步”。在索洛模型中,技术进步是一个外生变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增长理论则进一步将知识和技术内生化。虽然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出现了一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部门,但是制造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将是技术创新最迅速、劳动生产率提升最快的产业领域。1990年以来开始的第五个康德拉季耶夫长波周期就是由于微电子学技术的推动,作为具有知识和技术比较优势的发达国家,最有能力发展这些技术创新最快的产业。无论是美国、日本、韩国,还是我国,计算机通信设备行业成为各国增长最快的领域。而且电子通信设备产业的发展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带动,推动了整个制造业高于服务业的增长。

一个国家的工业是否是高增长行业,不仅仅决定于该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或工业化水平,而且决定于技术的突破及其对各个产业部门的影响。工业化或者后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和重化工业也可能会出现快速的增长。

涵义与特征论文

网络经济就是指以internet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网络融入经济活动当中之后,所带来的高效率的经济运行态势。要认清网络经济作为一个经济形态的内涵就需要把网络时代的特征和前网络时代相区别,只有从这个比较当中才能发现网络经济的深刻含义。同时也需要认识到,任何经济态势的特征都是有其现实基础的,网络经济的特征也是以网络所具有的技术功能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网络经济的特征是由网络这种技术手段所具有的技术能力引发的经济特征,但是这种特征并不神秘。

任何事物都有表征它的相应信息,不论这些信息是外在的还是内含的,如果不经过整理和提炼,则以杂乱的方式存在着,并不利于人们认识和掌握。人们要获取事物的信息就需要总结、提炼和传递。在前网络时代,人们的信息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信息的获得与传输的成本很高,信息的处理能力不强。实际上这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在网络经济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飞跃,为改变这种情况提供了技术基础,技术迅速传播和对经济活动的全方位渗透使得人们的信息能力空前提高,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成本极大降低。这样就把我们的经济带入了充分信息状态。这种充分信息状态来源于:一是事物信息化,信息化过程就是表征事物的信息转化成可以通过计算机处理和网络传递的数字信息(模拟技术也曾经广为使用,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数字技术替代)。另一方面是信息的网络化传输(网络化生存),互联网的最基本意义是信息流的低成本交互传递。网络使得信息的传输方式发生了变革,信息从其它的低效率的载体转移到了网络上。随着网络的传输能力的提高,信息在网络上广泛传递,人们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信息瓶颈被突破。正是由于信息化的深入和网络化传输能力的不断提高让世界走向充分信息的状态,不受信息商品的价格约束和其他人为限制的情况下,信息的获取将变得越来越容易。在网络经济中事物的信息化和信息的网络化传输的发展步伐是并行的,而且是互相促动的。网络经济也可以理解为是世界的信息化和信息的网络化(传输)。

二网络经济是信息的累积、序化与整合。

充分信息是一种状态,是趋向于完全的信息的发掘和反映。但是信息的充分并不直接代表信息的有序组合,并不必然产生人们对信息利用效率的提高,并不必然对应着信息价值在经济活动中的实现。简单的信息堆积是没有意义的,要让网络中流淌的信息发挥作用,体现价值,就必须把网络上积聚的大量信息进行整合、排序,以便能够为生产生活有效服务,这样网络经济的生命力和意义才能体现出来。网络经济首先是不同信息主体提供的大量信息的积累,然后是信息的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也就是信息的序化和整合。信息的序化是通过各种信息工具来进行的。例如,网络中的搜索引擎,逐渐地具备对信息的整理和分辨的能力,可以帮助人们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寻到符合需要的信息。例如,网络商店的信息系统对消费者的购买活动留有记录,消费者下一次购买的时候,网络会根据消费群体以及个人的爱好,提供新的相关的商品或者是服务的信息,辅助消费者进行选择,其中有些信息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两个例子仅仅是众多网络信息工具中的点滴而已。

网络经济还处在发展的一个初级阶段,人们对网络的利用和驾御还没有达到游刃有余的程度,还有广阔的空间有待于开拓。随着网络经济的日益深入,人们对网络上的信息的利用能力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有效的信息工具将把网络上积累的大量信息进行排序、整理。表现在人们面前的.将不再是杂乱的信息,而是一个清晰、可达的电子风景图。这种信息的有序组合对物质生产的引导作用将比无序信息的作用高效许多,信息的价值将被放大,从信息的网络积累、联结和自序中将体现出信息对生产力提高的巨大作用。

三网络经济是“标准”与“规则”经济。

网络经济是不同信息主体的有序联合,各个主体之间要通过网络进行顺畅的信息传递与成功地联合协作,并且实现经济功能则要求:

第一,必须遵循统一的或者称为一致的技术标准。因为只有在统一的标准下,各个信息源所提供和发出的信息才能被网络所接纳,才能被其他网络主体所接收。而不符合统一的技术标准的信息就会被排斥在网络之外。网络经济的形成过程,从一个侧面来看就是网络中的标准和协议的形成和确立的过程。不同的国家和不同地区的网络之所以能够互联互通就是因为它们都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网络上的多个主体传递的不同信息能够顺畅地联结,网络因此具备了空前的容纳能力。

第二,遵循统一的信用规则。网络中信息传递上的统一标准是网络主体在技术上一致性的表现。在经济活动中,各主体的活动必须是一种符合统一信用规则的行为,这是网络主体在经济活动中一致性的表现。为了使得网络经济活动顺畅进行,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逐渐确立了网络经济中的制度和规则,这种规则的确立对于规范网络中的经济行为起到了关键作用。尽管这种经济规则是以网下世界的信用体系为基础的,但是因为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则对网络经济行为的信用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经济本身实际上就是人类信用制度的最高体现。网络经济中的信用制度体系的建立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

技术标准与高信用程度是网络经济与网下经济相比更为突出的要求,也是其更为突出的特征。

四网络经济是非排他的共享经济。

网络为信息的大量汇聚提供了一个平台,所以人们有可能把自己占有的信息资产上传到网络上。众多的信息源发出的信息汇聚到网络上就形成了巨大无比的信息库,在这里信息是所有的网络参与者共有的。网络对于信息共享所起的巨大作用可以从“网络苹果定理”中证明: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我们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条信息,我有一条信息,我们交换一下,我们每个人都有两条信息。扩展一下,一万人在一起,找不同的人互相交换苹果,最后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一万个人每个人拿一条信息在网络上相互交换,我们就发现每个人就有了一万条信息。网络就是让亿万个人交换“信息苹果”的场所。在这里信息与实物产品的差别清晰体现。一般的实物商品的使用的排他的,一个面包被甲吃掉了就不可能再被乙吃掉;对于公共物品,萨缪尔森曾指出消费时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这就是说只要有人提供了公共产品,不管该提供者是否愿意让其他人也消费该产品,但是在该公共产品的效应覆盖范围和区域内,任何人都能够“消费”该产品。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同一时刻上,同一场所上,公共物品的使用也是唯一的,一个公用电话边已经有一个打电话的人,别人就不能在用这个电话了,尽管这是公用电话。我们共同的道路,如果你在走,我只能走在你之后。(大海中的航标灯是特例中的特例)。与实物资源不同,信息就在很大的程度上摆脱实物经济中物质稀缺性、唯一性的束缚,人们会发现网络世界中的开放信息资源是属于每个使用者的,而且网络上的信息资源的使用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平等的,是信息的共享。而网络将这种共享性放大到最大。

施的容纳能力的增强,还有网络所形成的服务能力的增强(可以展望的远景),这一点正在实现。在网络设施还不够强大的时候,也会发生网路的拥挤,但是这种网络世界中的对别人使用的排斥度要大大小于现实的物质产品。

五网络经济是快节奏经济。

在前网络时代,因为信息传递的手段和条件的不同,信息接收者和信息发出者之间存在着时间滞后,这样必然让经济活动的速度变缓。即使是在技术能力上限的约束下,人们要选择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还要花费很大的成本。当网络融入经济生活中的时候,人们利用网络可以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传递信息,信息运行的时间耗费可以看做零,信息传递“零时滞”。应用网络的信息传递,时间的耗费不会发生在信息流的运动上,经济活动的时间耗费只会出现在物流的运动和人们在发出信息前的思考和决策上。另外,经济主体在经济决策上利用信息工具提高了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效率,也提高了决策的效率。可以说信息网络对经济运行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发生了作用,使得整个经济运行的节奏大大加快了。当然,网络对时间的节约不会明显地体现在某一个具体的产业和领域内,而是以一种渗透的方式进入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影响到众多的主体。但是,它对人类社会效率和效益的提高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因为时间是人类的终极财富。

六网络经济是互动经济。

互动就是指不同主体间之间根据对方发出的信息要求进行反馈。网络作为巨大的信息平台,含括了众多的主体。每个主体都是网络中的一个端点,每个端点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源,都在搜寻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发出表达自身要求的信息。因为信息主体之间为达成一定的经济契约而相互关联,所以这种信息传输会对其他主体的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信息主体之间依据对方的信息表达,进行反馈行动,这就形成互动。

网络出现前的信息传递总是从具有强大的信息能力的强信息主体发出信息开始。普通人所表达的信息(也就是自身的意愿),受到信息能力的局限,他们在这个世界中拥有的是极小的信息能力,是弱信息主体,更多的情况下仅仅只是一个信息的接收者。这是因为:第一,他们发出的信息只是一种简单的描述,因为信息复杂就难以传递了。第二,传递到预期的对象,需要很高的信息传递成本。在这种约束下,信息的传递是困难的。当网络出现之后,与以往的信息流动方式相比较,信息传递效率提高,信息传递成本下降,提供了可行的信息互通渠道,这样,每个信息主体都有能力表达自身的意愿。从信息的接收者来看,其处理信息和根据信息进行反馈的能力普遍增强。所以不同主体间开始有能力根据信息的接收进行反馈,这样形成了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互动特征。例如,你可以从中央电视台的央视国际网站()中,选择任何一个频道库中收藏的任何节目观看,而不是原来电视台放什么就得看什么。在不久的将来,在收看这个电视节目的时候,观众还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电视剧的下一步发展,你可以选择一个喜剧的圆满结局,也可以选择一个悲剧的伤感结局。这就是互动经济的魅力。互动经济是一种双向经济,一方要有表达自身意愿的能力,另一方要根据对方的信息来进行及时反馈,双方可以及时地进行信息交换并进行反应。在一对互动中,双方的要求都得到表达,都可能得到实现,这有利于动态地修正预先设定的目标与现实效果之间的偏差。

七网络经济是个性经济。

在前网络时代,由于没有有效的信息流的交互传递,顾客与商家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商家与商家之间存在着信息不畅通,服务的对象和服务提供者之间存在着信息鸿沟。对于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商家只能通过物流方式如市场调查等手段来获悉,这对于信息鸿沟的填补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提供的服务和商品仅能是标准化和单一式的。随着网络进入人们的生活,个人也可以实现大量、快速、准确的信息传递,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辨别、选择、整合消化、有效利用)得到极大的提升。每个人作为信息网络的一个端口被联络到了一起。在这种信息能力普遍提高的基础上,每个人都能够进行信息的交互传递,使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信息沟通渠道,商家可以以较低成本获得个性化的需求信息。这是网络为个性经济提供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网络经济为个性经济的实现提供了市场条件。经济学家汪丁丁在他的《网络经济的三个经济学原理》一文里曾对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生产方式所适用的三个经济原理进行了阐释,其中他谈到,由于信息在网络经济里传播的成本越来越低,使“大规模的量身订制(mass-customization)”成为可能。因为在传统经济里,为特定客户“量身订制”是很昂贵的,通常意味着特权价格(包含一部分}炫耀性消费}价格)和超额利润。但是网络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因为网络使得产品市场得以无限扩展,从而使企业能直接面对全球范围内的顾客,而且最重要的是集结这一全球市场所需要的费用正随着网络经济的飞速扩展而迅速下降。这样,对于产品的可选择性而言,顾客数量的极大扩展使得某类产品的可选择性与顾客群体数量之比率大大降低了,企业对某类产品的所有类型的个性化制造的成本因而能够极大降低。例如,对某种产品而言,可能共有几十种可选择的式样方式,这时如果只有一个顾客,那对企业来说,要完全满足他的所有需求(即为他生产几十种样式产品)的成本是很大的;而当顾客群体极大地扩大后,如果面临同样的产品的几十种选择,那么,企业分别满足所有顾客对产品的几十种要求的成本均分到每个顾客身上就很低了,这就是个性化的规模经济,这就是网络为个性经济提供的市场条件。

信息网络所提供的个性化服务的低成本的可能性,在前网络经济中是不可能做到的。生产者以网络为信息纽带,及时通过网络了解潜在的顾客个性化要求,通过网络获得消费者对产品的测评和建议,然后把生产要素按照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愿望进行个性化配置,有的放矢地、迅速、有效地改进相应的服务,提供个性化的商品。网络经济中生产者可以把服务具体细化到每个类群,甚至每个个人。这种垂直纵深的个性化服务是网络对传统生产和消费习惯的革命性冲击,深刻地体现了网络经济的力量。

八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

厂建在马来西亚还是墨西哥。都如同位于公司总部后面的楼里一样。不管这个工厂位于何处,它都可以从别的国家购进原材料和零部件。”

九网络经济是随时经济。

网络所提供的服务不受到一个生物人的工作和休息时间的约束,在每年的任何一个月,在每月的任何一个星期,在每星期的任何一天,在每天的任何一个时刻,网络都可以完成它所做的一切,会提供一种不间断的服务,随时对需求者的要求做出反映。在通过网络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中,网上商店总是开放的,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去逛,你的定单会在任何时刻传递到数据中心,消费者和网络商店之间的协议会在任何时间上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经济是随时经济。尽管是这样,对于物质商品而言,物流的传递还要受到自然时间的影响和约束,网络商店的货物配送还不可能随时进行。网络经济仅仅是信息意义上的随时经济,是交易协约的随时,而不是物流的随时,对于物质商品来说这是一种半随时经济。对于在网络经济中凸现的一种商品――数字商品来说则是完全的随时经济,对于一个数字商品来说,它可以进行网络化传输,所以商品的购买和交付可以在任何时刻进行。在这个意义上来看,网络经济就是完全意义上的随时经济。随着数字商品在商品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网络经济就越来越向随时经济趋近。

涵义与特征论文

写作技巧就是表现的技巧、方法,是作者为表情达意而采取有效艺术手段。写作技巧受限于作者的世界观、艺术观,同时又作用于他的写作实践,为写作活动服务。

二、特点。

有四个特点:

1、稳定性。是指技巧的成熟和稳固。

2、互渗性。文章写作中的技巧和方法,虽因文章门类和品种的不同有所差异,但在文章写作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技法又往往是相互参照、相互影响的,于是就形成了写作技巧的互渗性特点。

3、创新性。写作技巧如果仅有代代相承、墨守成规(解释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成规:现成的规矩、制度。指思想固执保守,守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而无创作发展,那么文章就会僵化、萎缩,乃至消亡。

4、审美性。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写作技巧,将不同时空、不同角度的材料组合成绚丽多姿的文章大厦,因而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

三,方法。

写作技巧在写作活动中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写作技巧是实现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作者的`写作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写作意图。所谓的写作意图,就是指作者打算在文章或作品中表达什么样的生活和思想内容,以及通过这种表达达到什么目的。而要使这一写作意图圆满实现,就必须依靠写作技巧。

第二,写作技巧是构成文学作品艺术性的内在因素。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即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或表达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完美程度。这种艺术性的取得,决定于作者的世界观、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在具体的作品中,艺术性表现在作家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意境我典型形象,从而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虽不同于形式美,但它更多地体现在与内容和谐统一的艺术形式之中,而艺术形式的完美创造,则依靠写作技巧。

那么什么是写作技巧的操作训练呢?

(一)师法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多采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关于写作形式与写作技巧的深刻启示。例如,巧合与悬念,往往是某些生活事件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固有形式或“手法”;对比与映衬,常常是构成大自然优美景观及“艺术”美感的重要因素和“手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人生和自然的规律中寓含着曲折美、变化美、节奏美;“蝉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常见的景象中包含着动与静相反相成的艺术辨证法则……因此,我们学习写作技巧,必须首先向生活学习。只有勤于观察生活,深入体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技巧真正得到提高。

(二)阅读、借鉴。

即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以及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凡优秀的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程度都较高,其写作技巧往往是娴熟而又富于创造性。多读优秀的文章,在注意思想内容的同时,注意其写作技巧,看作者是运用哪些来表现思想内容,实现写作意图的,并且分析这些写作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及其所取得的写作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实际(写作者自身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的实际与题材和表现对象的实际)进一步思考,看哪些手法可以“拿来”,经过改造为我所用。这样,久而久之,潜移默化,自己的写作技巧,自然会有所提高。

涵义与特征论文

摘要:现代林业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人林和谐。我们要从林业发展全局谋划入手,以科技创新为构建我国现代林业发展体系提供有力工具,坚持经济收益与生态平衡相结合,实现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发展。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平衡;生态发展。

目前,加快我国林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脚步,既是实现祖国繁荣富强的重要手段,也为促进我国农林业经济进入崭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在全面了解“现代林业”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以可持续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林业经济新结构,能够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开放、绿色的新思路,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现代特色林业的转型与升级,对提升现代林业管理与治理能力也有积极帮助。

假设句的语义特征探究论文

假设句的语义特征,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对比和可能世界与可能世界之间的对比。对比性来源于主观假定性。条件分句的指称性来源于假设句的论断性。

假设句表达的是假设性虚拟范畴,是在某一主观假定条件下所能产生的结果,因此假设句都具有主观假定性。主观假定性不等同于非真实性或非现实性。它比非真实性或非现实性的语义内涵更为丰富。“如果vp”的语义内涵不是“[非真实]vp”,也不是“[非现实]vp”。“如果我去”并不是“我没去”,也不是“我不去”,而是主观认定某一非现实或非真实情境为真实,即“以[非现实]vp为真实”或“以[非真实]vp为真实”。可以表示为“[主观性真实][非现实]vp”或“[主观性真实][非真实]vp”。“[主观性真实][非现实]vp”即可能假设,它的主观假定性低,“[非现实]vp”一般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主观性真实][非真实]vp”为违实假设,“[非真实]vp”与事实或事理违背,说话人主观认定其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由于[非真实]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非现实],我们可以用“[主观性真实][非现实]vp”来概括假设条件分句的语义特征。

有时候,假设句的条件分句可以是已知的事实,这时候,似乎不存在主观假定性。例如:

(1)甲:我决定明天不去公司了。

乙:如果你不去公司,那我们就去春游吧。

(2)甲:外面下雨了。

乙:如果下雨了,那我们就别出去了。

(3)甲:我昨天没去图书馆啊?

乙:如果你没去,那我看到的会是谁?

例(1)中,乙在甲已经告知其不去公司的情况下,仍然说“如果你不去”,似乎并没有主观假定性。但其实甲乙双方所谈论的是未来的事情,甲是否去公司并未成为既定事实,因此乙所说的话仍然是一种主观的推测,说的也是一种可能性。只不过这种可能性极有可能成为现实。这个句子具有较弱的主观假定性。例(2)谈论的虽然是当时的事情,但是很明显,乙并没有看到下雨的事实。如果乙已经看到了下雨的事实,那他绝不可能说出“如果下雨了”的话来。因此这个句子也具有主观假定性。例(3)谈论的是过去的事情,而且甲已经将其没有去过图书馆的事实告诉了乙,在这种情况下似乎不应该再有任何的主观假定性。但是,在这个对话中,其实乙对于甲所陈述的事实并不确定,“如果你没去”是一种姑且认定的假设。因此,此类句子仍然具有主观假定性,也是可能假设的一类。

假设句的另一个语义特征是对比性,这种对比性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对比和可能世界与可能世界之间的对比。假设句的对比性在排比形式的.对比句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例如:

(1)主尊贵之,则恭敬而僔;主信爱之,则谨慎而嗛;主专任之,则拘守而详;主安近之,则慎比而不邪;主疏远之,则全一而不倍:主损绌之,则恐惧而不怨。(荀·仲尼)。

(2)财利至,则善而不及也,必将尽辞让之义,然后受;福事至,则和而理;祸事至,则静而理。富则广施,贫则用节。(荀·仲尼)。

(3)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离娄上)。

(4)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离娄下)。

例(1)中,“主尊贵之、主信爱之、主专任之、主疏远之”等都是假设的情形。各个分句都在前句提出某种可能的假设,后句说明在此种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措施。这种句子由于采取了排比句的形式,其对比性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对比属于可能世界之间的对比。例(2)的“财利至、福事至、祸事至”及“富则…,贫则…”与此相仿。不论在现代汉语还是古代汉语中,这种排比形式的假设句都不乏其例。也许有人会说,这种对比性是由排比句式带来的,与假设句无关。但是,当假设句不采用排比形式的时候,很多假设句仍然存在着或隐或显的对比性。例如:

(1)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国·周语)。

(2)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左·僖23)。

(3)如果你下岗了,你将如何对待?

(4)我们认识到,对于这样的学生,拓展他们的知识领域非常重要,如果你再给他们教授更多的数学之类的课程,那么你就不是在培养管理人。

(5)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最想做什么?

“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是一种可能性,说话人将这种可能性与现实世界对比。“公子若反晋国”也是一种可能性,说话人将这种可能性与另一种可能性即不能返回晋国相对比,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一句之前加上“公子若不得反晋国,则不论也”之类的话。其余几例类似:“如果你下岗了”是与现在的未下岗相对比的;“再给他们教授更多的数学之类的课程”是与“拓展他们的知识领域”相对比;“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是与事实上的明天不可能是世界末日相对比。任意一个假设句都是对可能世界的一种虚拟。说话人之所以进行这样的虚拟,是为了说明在某种特定的虚拟的条件中会有怎样的结果,以此与现实世界或别的可能条件下的情况相对比。因此,假设句对比性的根源在于其虚拟性,而虚拟性是假设句的本质特征。如果一个句子没有虚拟性,那么它就不能纳入假设句的范畴。对比性也应看成是假设句的本质特征之一。

假设句前件的vp具有指称性。这一点。姚振武已经指出。他认为,“分句一般总是谓词性的,并且相当一部分同时也是陈述性的。但是,有些分句,例如,以“因为”、“假如”、“即使”、“为了”等连词引导的从句以及表时间的从句,往往是指称性的。如:

涵义与特征论文

摘要:职业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就业为导向,立足为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为地方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从整体认识、定位阐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论述了职业教育与行业、就业的关系,提出职业教育改革措施。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实践。

21世纪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服务对象和机制正由计划经济型向市场驱动型、需求满足型、就业导向型转变,由重知识轻技能、重课堂讲授轻现场实作、重理论考试轻技能考核向促进学生以知识为基础、以操作技能为核心、以优良品德为灵魂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谐发展转变。

一、对职业教育的整体认识。

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素质为根本、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观。

1.强调几个创新。

即创新职业教育的理念;创新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联系机制和校企合作模式;创新职业教育课程、教材和教法;创新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和学生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工具。

2.推进三个方面的提高。

即学校的管理水平、办学质量、社会声誉得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行业联系和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技能水平得到提高。

二、职业教育的定位。

职业教育应突出应用性的职教特色,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发展,职业内容日新月异,而人才的流动也日益频繁,传统的职业教育已不能满足人的一生需要,职业教育应以终身教育理念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这类人才的作用是将已成熟的技术或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或服务,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三、职业教育与行业的关系。

行业、企业的发展与职业教育紧密不可分,企业真正认识到职工素质对产业升级、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性作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目标非常明确,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场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不断调整办学方向;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企业的可靠保障,行业的参与为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推进校企联系、联合办学,逐渐形成校企互动双赢的合作机制。

四、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关系。

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着力促进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不是以大纲为依据,而是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教师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引领学生用一定的知识去获取技能。学生对自己的满意,不再是考试的分数,也不只是教师的褒誉,而是技能的日渐熟练、用人单位的看重。

五、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1.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岗位能力标准为教育和培训的'主线;形成产学研结合及弹性学习机制;建立专业基础、职业技能、素质教育平台;强调双师素质教师保障、现代教学管理体系的保障、最优化的课程体系保障、现代教学手段及教学设备的保障;狠抓课程开发与行业、企业需求结合、能力标准与证书体系相结合、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

2.职业院校要依托各行业建立行业协调委员会。

各个行业协调委员会在行业人力资源信息提供,为行业的培训需求、能力标准、职业学校的课程框架、课程结构、学习材料和评估鉴定方法提出建议,为职业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提出提高培养、培训质量、提高教师素质的策略,为职业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的师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设施和设备,在行业内宣传职业教育与培训,为政府提出本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与发展的建议等方面,开展大量的工作,为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教师参与行业联系。

广大教师应深切感受到行业联系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国外职教先进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应积极深入到行业搜集相关课程开发素材,使开发的教材更加适应岗位能力标准的需要。在与行业联系的同时,教师的行业协调能力和意识得到了迅速提高,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实施及鉴定更具行业岗位特色,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上更具职业教育特征。

4.以能力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

充分淡化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的界线,多层次设置教学(学习)目标,突出课程的实用性,明确课程的学习(教学)目标。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能力标准中,突出一个“会做”,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强调技能的掌握。规范检查提高教学实效性,对学习者学习结果的鉴定提出过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

六、结语。

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深刻认识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加强职业教育改革更具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高林,鲍洁.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涵义与特征论文

本文认为在研究中要采用单独的方法,法律在运用的时候有时是综合性的,这也可以看出,法律的涵义的实质就是法律的思维方式。

摘要:法律的概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是一个学科体系建立的逻辑起点。法律的含义强调了法律规范和程序的权威性,同时又灵活的对规则进行运用。

关键词:法律涵义法学概念法律解释。

一、法律概念的理论意义。

总的来说,一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的建构之间是有重要意义的。如果我们定义的得当,它在理论体系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当我们不能发现一个可以适合一个学科的核心概念的时候,就不能对其理论体系有一定的逻辑定义。所以现在我们仍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是因为我们对法律的研究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

至于这个存在的问题,可能是因为我们直接引进了西方法学的一些方法论,但是我们在理论研究的时候,却没有更进一步对法律的概念作进一步的细致的思考和反复的论证。因为一个学科体系在初级阶段的时候,是不能对其中的基本问题有很深入的研究的,此时我们还不是特别清楚这个学科的主要内容。就目前我们掌握的学科发展史可以看出:当面对一个学科出现的许多问题的时候,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时,我们才能对这个体系进行建构。但是是否是建构成熟的体系的机会是不是已经到来,我们还需要历史的检验。

在现在的社会中,许多人都希望得到“一劳永逸”的简明方法,都希望在掌握了某种技术之后,可以解决一道道难题。这其实具有一种“立法”的志趣。其实立法本身就是一种法制社会的治理方法和手段,立法的人首先就是要用完善的法律法规解决所有的事件,但是这个最后被证明是不可能的。

二、法律的涵义。

法律是一个有限的知识与理性的领域,它始终运用的都是制约问题,法学中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就是:法律的正当性问题。它重视逻辑,讲究模式,解决本体问题。法学不只是运用知识的活动,同时也是创造性的活动。就是说明法学已经超出了法律本身的概念。

法学的涵义原本就是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统一的运用到各自的独立的个案当中去,换言之,就是法学从一个实用学科的角度智慧的运用到了实在法当中。其实不仅是法律涵义容易引起误解,几乎所有的概念和涵义类都可能存在被误解的时候,这不能构成不被误解的原因。

在我国立法和司法领域,对法律的涵义的研究成果并无太大的关系,我国的法学理论来自西方,在实践的时候,存在一些不符合的问题,就使得法律在运用的过程中存在误解。就算存在误解,在法学中也叫做并无大碍。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层思考的话,就会发现,法律的方法论其实就是法学的方法论,一些法学家眼里法律是多元的法律,所有的'法律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法律的涵义。但是大陆的法学和国外的法学存在较大的差别。

实际上我们发法律和法学的方法视为法学的研究方法也不会有大的问题,但我国的存在的问题就是,一提到方法,就会联想到哲学上的方法,以及其它一些方法。其实越高的研究,就越容易出错,因为这是在法律涵义之外的研究,虽然说什么似乎都有道理。但是实际上,真正的法律研究是离不开法律涵义的讨论的。

三、法律究竟要做什么。

法律的运用不等用的对真理的判定。这之间存在着各种讨论规则与案件的关系,这个过程中,要遵守规范和技术,同时也要对法律的各种方法进行综合适用。司法的过程不是规范与技术的直接运用。除了法律的规范和程序,其中还参杂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虽然社会上出现有失公平的判断,但是良心的不安也会使人的心灵受挫。

规范的使用不是完全按照参照标准来实行的,因为如果二者有了依赖关系,那将是不可能事,如果遵循一种不能跟别人说出的标准,那么就没有方法使其从正确的中区别出来。对于法律的适用者来说,只要对任意的限制,判断出其不具有真理性,那么就不会有那些哲学家所说的最终标准。法律方法的核心是法律解释学,解释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误解的出现,也学这样对法律解释学定义不太符合,那是因为有关误解的定义其实就是假定了正确答案的存在。许多法律人对法制的解释并不是很符合要求,但是这在法治论看来是不能允许的。人们可以根据行为的意义来对待社会实践,因为在法哲学中,之所以涉及到误解的概念和法律解释学的一般特征相符合,是因为法律解释学者认为,独断性是法律解释最主要的特征。独断性要求法官等法律人所作出的解释必须是法律的已有意义,只是解释者自己的意志是不可以的。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会使法治得到实现。从整体上讲,法律解释学是为法治服务的。在法哲学中,这一传统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在法律解释方面,这使这些理论应用的很自然,甚至还有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在法的本质上对近期学者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舒国滢.法学方法论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2]陈兴良.刑法方法论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张掌然.问题的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4]保罗・法伊尔阿本德著.周昌忠译.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5]戚渊,郑永流,舒国滢,朱庆育.法律论证与法学方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6]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7]戴维・m・沃克著.李双元等译.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8]胡玉鸿.方法、技术与法学方法论.法学论坛.2005(1).

流行歌曲唱法的特征论文

好歌词不能只抒发个人情绪,应该更多关注人生情感中共性的东西。当下歌词多止于表现“小我”情感,而忽视了“大我”精神,富有精神感召力的作品越来越稀缺。有些歌词有“反诗性”,为了满足一些听众低俗的审美趣味,歌词呈现出苍白无力、无病呻吟、欲望化写作等现象。

歌词与诗歌一样会传达人对世间万物的看法,总体来看,我国当下流行歌曲的歌词多表达被人们认可的观念,比如珍惜时光、爱情、友情,追求美好的东西等。爱情是流行歌曲中的不老主题。方文山作的《千年之恋》歌词意象精美、意境凄美,前世的蓦然错过与今生的浪漫期待,执着而优雅。对真善美的追求给流行歌曲注入精神力量。同时,宇宙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使人更热衷于追求生活的快乐,比如感叹容颜易逝的伤感《落花》、感慨人世变换的流转《g大调的悲伤》、宇宙间不可知的宿命《杀破狼》等。忧伤的歌曲往往更易感染国人,美好事物的弥足珍贵也时时警醒人们享受现世。“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好的歌词也需要进入到人的心里、构成其流行性需要人的倾听和感受。

流行歌曲歌词的诗意化倾向还表现在歌词的节奏韵律、押韵、建筑美、画面感等多方面,好歌词应当吸取戏剧中“潜台词”之长,听之即懂,思之有味。借助于歌词的诗意化,不直接指明意象的内涵与意境的旨意倾向,可以任凭听者去自由猜测,这种方式符合诗意化的艺术欣赏规律,运用得当可以大大扩展词义的内涵,充分发挥歌词的社会效应并实现流行歌曲的流行目的。诗歌和歌词的结合拓展了诗歌的生存空间。流行歌曲对诗词的精华加以借鉴发扬,使之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精神食粮;诗词为现代流行歌曲的词作者提供了思路和借鉴,它将会是流行歌曲歌词创作中一条重要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磊,《和谐与断裂:一种文化现象的审视》,《社会科学论坛》,第5期,第52页.

[2]《歌词意象的选择和运用》,许自强,《词坛丛文》第37页.

[3]乔羽,《歌词短扎一则》,《词刊》,第6期.

[4]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1月,第411页.

流行歌曲唱法的特征论文

面对对人性化社会的21世纪,中国的通俗歌曲也以人性化为自己的目标,并已经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歌词内容的人性化。流行歌曲更加注重情感的真挚热烈与人性的美好崇高,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爱国情,都达到了动人心魄、荡人肺腑的程度。例如《小芳》,就表现了“知青情结”;《牵挂你的人是我》,表现了纯真的爱情;《朋友》表现了珍贵的友情;《男儿当自强》表现了英雄豪情;《我的中国心》,表现了伟大的爱国情。

2.曲作内蕴的人性化。从旋律到节奏,都与大众的审美习惯、审美情趣相一致,从而引起情感共鸣。

3.演唱风格的人性化。真正以听众为知己,尊重歌迷,注重与听众交流,实行与听众的双边互动、动作配合、气氛调节等,使歌手与听众浑然一体,真正完成由听众参与的艺术创造过程。

谈地方戏的艺术特征论文

从艺术发展的文脉来看,波普艺术与早期现代艺术中的达达主义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波普艺术中普遍采用“现成品”(ready-made)的手法,是受到达达主义尤其是杜尚现成品观念的启发。

如罗伯特劳森伯格的作品《积蓄》中,直接把现成品融入画中,这在一定意义上消除了艺术幻象与实物的界限、扩大了艺术形象的形式内涵和表现范围。

波普艺术的显著特征在于它的反叛性。波普艺术直接针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统领天下”,主导欧美画坛做出的回应与反叛。波普艺术家倾向运用艳丽的色彩如红、黄、蓝、紫等直接应用,给人以夸张的视觉效果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作品成为哗众取宠的流行艺术。有时通过把日常习见物品如汉堡包、汤匙、剥了皮的香蕉夸大比例、改变材质等手法制作成精致的公共雕塑,安放、耸立在城市广场中,从而改变了这些物品原有的内涵和意义,使之具有了纪念碑性质,让人以愉悦。

教材的主要特征的论文

课程从设计理念、思路、层次和环节展开探索,深化生理学教学改革,明确生理学课程目标,理清教学思路。

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医教协同模下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整合。

[关键词]。

医教协同;生理学;教学设计。

环节展开探索,从教学设计深化生理学教学改革,为医教协同模式下,中医院校医学基础课程的改革提供思路。

1生理学教学设计理念和思路。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重要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

从研究方法来说,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3]。

生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起到了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作用,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把握基本的理论、方法和基本技能,还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4]。

以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基于课程的特征和定位,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基于课程的目标,我们提出以知识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学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要环节,渗透科学素养和人文关怀的培养的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的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5]。

互动环节和自主学习资源,根据实施的过程设计评价方案,并且根据实施的情况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以及。

2生理学教学设计层次。

情感目标;而节层次的教学设计是基本环节也是主题环节,在节层次的教学设计中,以知识点为依托,在课程和章设计的布局和框架下,展开设计,所以3层次教学设计是整体规划,逐步实现,然后又回到整体把握。

3生理学教学设计主要环节。

以节知识为基本单元,展开教学设计,突出基础与临床结合,多元化方法的应用以及形成性评价。

3.1教学目标。

识的内容突出科学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习态度目标是结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能动性,而价值观目标主要在知识中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3.2内容分析。

根据知识目标阐明主要教学内容,并且对内容进行图注加工,明确思路和逻辑,介绍重点和难点,根据内容的加工和难点以及重点的分析,提出知识目标实现,重点把握以及难点突破的策略和措施。

3.3学情分析。

的方法以及能否主动地去学习,并且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预解决的方案。

张承志诗性小说的特征论文

从鲁迅的小说《故乡》《祝福》《伤逝》,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沈从文的《长河》《边城》,到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等,构成了一幅壮观的“诗性”小说场面。于是,在此背景下,小说的“诗性”问题便成为一个重要论题,研究者纷纷从不同视角来关注和论证小说的“诗性”特征及其内涵。但是,截至目前,研究者更多的是从文体层面,即从诗的形式特征入手来认识“诗性”小说,他们主要关注小说外在形式特征的诗意与诗化,如语言的诗化、结构的散文化、象征性意境的营造、艺术思维的意念化和抽象化等。认为“诗性”小说就是将诗的某些文体特征吸收、消融到小说的创作中来,将小说用诗和散文的笔法写成,使其具有诗的意境和韵味,体现出小说与诗歌、散文的相互渗透。这种仅停留于文体学层面对小说的“诗性”进行解读,必将使其陷入概念歧义和片面化的误区。

如张箭飞的观点颇具代表性,“诗化小说是现代小说的一种形式,即用诗歌的方式组织叙事,为了最大限度的逼近诗,削弱散文小说叙述结构的统一感和逻辑性,作者需要利用诗歌的特色手段来替换或转化散文性叙事的形式技巧———诸如强调关键词语,有意重复某个意象,富有暗示意义的细节、节奏等”[3]。我们应该认识到,“诗性”这一概念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深度都具有丰富的内涵,涉及到了文学、美学、哲学、宗教等各方面内容。它“并不取决于华丽的语言,韵律的整饬层面,而诗主要体现在其反应生命的‘内在深度’方面,对人的存在,人类的命运及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探寻”[4]。

因此,在当前对小说的“诗性”问题研究时,不能仅仅从“诗性”小说与传统小说的文本表层的外部特征进行区别与论证,而忽视对“诗性”内涵多元意义的解读,忽视对“诗性”小说的文学“主体性”精神的关照,将“诗性”内涵的两个层面分开解读,使各定义间相对独立或隔绝,特别是停留在文体形式层面只关注诗歌形式对文学的渗透,而忽略“诗性”本体论层面对人性、人生的探索。这最终会限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导致“诗性”概念的泛化和误读。

在文体学层面,“诗性”小说即对小说风格的诗化处理,指的是一篇小说作为完整的艺术世界所具有的诗的意境和情致。它与传统小说在语言的运用、结构的设置、叙述的方式及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追求目标和审美特征。在语言上,与传统小说相比,“诗性”小说作家将语言的诗化放在首要位置,语言具有明显的本位地位,语言的风格构成“诗性”小说风格的基础。其语言追求清新明丽,隽永含蓄及精炼自然,节奏感强,富有内在韵律,而且能构成抒情意象,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和音乐美。语言的“诗化”是“诗性”小说的最基本特征。在结构形态上,与传统小说相比,“诗性”小说不再讲究叙事的连贯性,情节的集中紧凑等特点,而采用了诗化、散文化的情调、情绪结构形态,不再讲究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严谨性,而是通过创造零碎的场景和强烈的主观抒情来淡化叙事情节,使小说结构趋于散文化,作者往往将“一种主情主义的美学意识带进小说当中”,以深层的内在意蕴将生活的片段、简单的故事情节以及复杂的情感思绪贯穿起来,呈现出开放性、多元性,体现出“诗性”小说形散而神不散之美。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诗性”小说不同于传统小说,它非常注重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在人物的肖像描写上往往不求精细,而是简单勾勒,甚至模糊不明。在人物的语言上也往往不求个性化,人物对话很少,甚至没有对话,却很重视对人物心理进行细致入微,感人至深的刻画。在叙事方式上,传统小说本来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为中心,而“诗性”小说却以意境的创造为中心。丰富深厚的象征意蕴是“诗性”小说的又一突出特征。人物、事件、环境不过是用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寄托作者的某种心情。这样人、情、景相互交融,构成诗的意境。从而与一般抒情小说区别开来。

在文学本体论层面,“诗性”是人性深层对人生本源性的追寻和共通性向往,是诗人在“失落于历史之中,通过语言中介去寻访表现诗意、信仰、爱、追求人生皈依等本体性问题,从而诗化人生”[5]。中国“诗性”小说是在五四时期“人的主体性精神觉醒”的历史语境中产生的,是对传统小说中“人的意识”的整体性缺失的补合。“五四”时期张扬“人性”、“人道主义精神”,使“为人生”的自觉、积极的诗性意义,成为小说的基本主题,使文学对传统形态下人性集体无意识进行自觉诉求。它实质上是潜伏在人意识深处的种种生命本能凭借着一种新的言说方式获得升华,从而完成人性的解放,其本质在于作家对理想人生方案的寄予和表达。

综上所述,对于“诗性”这样一个具有丰瞻性的概念,我们不仅要从语言的诗化、节奏的整饬等文体层面去界定,更要从其反映生命的“内在精神”方面,对人的存在、人类的命运及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探询等本体论层面去诠释。本文提出这一问题也就是意图引入一种较为全面、深刻的理解思路,突破对“诗性”小说概念化、形式化的研究,沟通现当代小说的形式研究与人文研究,以此深入地解释张承志作品艺术魅力常在的原因。这也有助于深化、提升“诗性”问题研究的对象,进而恢复“诗性”内涵的欲望、宗教、存在等意义。

在小说中采用诗歌的语言表现和散文的结构模式,用具有丰厚象征意蕴的意象营造一种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的象征性场景,把浓烈的情感融入小说的叙事中,对生活中的人、事、物做诗化处理,从而使其小说成为“诗性”小说。他的小说作品,几乎都是激荡着生命热情、蕴意深刻的诗篇。可以说,“诗性”小说不仅是他的一种创作追求,更是一种强烈的内心情感倾诉的需要。小说所蕴含的,是全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喷发出来的、充满牺牲精神的崇高诗情。对张承志小说的“诗性”研究,早在其作品刚刚发表的80年代就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兴趣与追求。一直以来,评论界也有着较为持续而热情的关注。但是,截至目前,笔者发现,对张承志“诗性”小说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文体层面,更多的是将其作为“小说体诗”来研读和分析,而没有从小说“诗性”的内在精神、生命强力等文学本体论层面进行准确而深刻的探析,没有用一种整合的思路从文体学、文学本体论两个层面相结合来研究张承志小说的“诗性”特征及其内涵。因此,本文将从张承志小说的“诗性”外在表现特征及其对生命与人生的探寻两个层面入手,坚持从形式向内在深度掘进,全面探究和认识他的小说创作的“诗性内涵与价值意义。”

张承志的小说是“诗”的。他的创作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叙述语言连同整篇小说的发想、结构,应该是一个美的叙述。小说应当是一首音乐,小说应当是一幅画,小说应当是一首诗,而且全部感受、目的、结构、音乐和图画,全部诗都要依仗语言的叙述来表达和表现,所以小说首先应当是一篇真正的美文。”[7]他的“诗性”小说作为小说与诗相结合的产物,在文体上打破了小说最基本的规范,呈现出一般小说所没有的诗的外在特征。其在文体层面的诗性表述体现在诗的语言、诗的结构、诗的色彩三个方面。

1.诗的语言。

对“诗性”小说来说,语言不仅仅具有形式上的意义,所履行的不仅是媒介的功能,它的某种审美的有序构成本身就是一种特定内容的揭示。对于“诗性”小说,我们首先从其语言中就能感受到诗的韵味。语言的诗化,正是“诗性”小说突出的文体特征。张承志对小说的语言高度重视,“我是一名从未向潮流投降的作家,我是一名至多两年就超越一次自己的文字作家。我是一名无法克制自己渴求创造的血性的作家。我用十年功夫磨练了自己的文字语言。”[8]由于特殊的人生阅历,张承志有幸领触了皇城根文化、北方游牧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等亚文化的恩泽,也由此而形成了他艺术创作中独特的诗的语言风格。在张承志的“诗性”小说中,小说的语言不仅是载体、是形式,而且是内容、是本体。这种语言是经作者创作过的新鲜的、有活力的、有表现力的语言,而且富有丰厚的底蕴与深味。在张承志的小说中,语言节奏时而短促紧迫,时而舒缓绵长,富有内在韵律;句式上长短相错、灵活多变;标点符号时有时无,这些都成为人物内心世界的律动和情感起伏变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如《危险的生命》中的一段景物描写:“笔直下滑的黑黑斜坡上,生着一颗颗垂直的树。叶子枯黄,沐着阳光,美丽的如黄金薄片。如厉鬼肩上的花一般,那金箔般的叶子给了我如镂如刻的印象。在漆黑而滑向无底深渊的斜壁上,这种美丽的金黄真不可思议;我不断的联想到生命的危险”[9]。

这几个整齐匀称的排比句,将主人公瞬间涌上心头种种复杂而强烈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节奏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激荡读者的心灵。由此可见,张承志“诗性”小说的语言,语句的长短、语速的徐疾随着情感的起伏跌宕而变化,长句舒缓,短句急促,长短有致,快慢徐疾交错变化,外在的语言节奏与主人公的情感的跌宕起伏相辅相成,使张承志的小说具有了独特的韵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2.诗的结构。

综观张承志的“诗性”小说不难发现,作者非常习惯于以诗的结构模式来构思小说。他的“诗性”小说打破了小说的传统模式,不再追求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连续性、完整性与严谨性,不再囿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而是采用了以大笔描绘客观世界与充分抒发主观情思相融合的符合传统民族审美趣味的主体构思。作者倾向走向内心、走向情感、走向主观的体悟,有感而发,而不是纯客观的叙述再现。以深层的内在意蕴将生活的片断、简单的故事情节以及复杂的情感思绪连缀贯串起来,呈现出开放性、多元性,体现出形散而神聚之美。在张承志的“诗性”小说创作中,首先,他摒弃了传统小说以故事矛盾冲突进行结构的单一模式,也摒弃了以意识流动来结构小说的极端的情节结构,而是借鉴诗歌“随物宛转,与心徘徊”的情绪流动的结构方式来组织心绪;通过人物内心世界发展的轨迹及情绪流动来组织结构,从而凸现出诗的抒情结构。比如:《黑骏马》的构架是白音宝力格与索米娅的爱情情感及索米娅艰难生活的命运。小说并没有对他们爱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做全面、详细的叙述与交待,作者只是用白音宝力格回忆的形式,作了粗线条的陈述,人物的外部特征和客观情境的描写也是粗疏的,但却把浓墨倾泼在主人公白音宝力格的内心感触上,重点刻画他在带着“缺憾、歉疚和内心创痛”重返草原,寻找他从前失掉的东西时,所留恋、所遗憾、所悔恨的沉重心理,更多把笔力投向人物的精神世界上。

小说中在“我”骑黑骏马返回草原的随想中,简单的故事情节被古老的草原牧歌《黑骏马》的曲律所分化和演进。主人公白音宝力格那反复不断的内心思索和反省,使小说从头至尾布满了种种的感触、思绪和联想,造成情绪的流动,形成情感的节奏。它们不仅充分揭示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人物有血有肉、有灵有情地站立在我们面前,而且加深了作品质的深度,扩大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其次,张承志的小说,大多选择了一个简单的线索与结构,但这种情节简单性的缺陷往往被诗的内在激情所弥补。事件的过程和情节往往被“诗化”掉了,但结构的开放之中仍然有紧凑感,放任之中仍然有内在的统一感。这种结构的统一感来自于弥漫整个作品的诗意。这使得作品不致成为一些随机片断的随意堆砌。如《北方的河》的简单故事是我为了报考研究生及立志考察北方河流的志愿。这种简单的情节,如果不以诗的激情和思想激情去充实,有可能就是一种空洞的结构。但张承志却在这种简单的构架中容纳了十分复杂的生命内涵,从而使艺术作品充满着一种内在的张力。总之,张承志在创作中自觉追求小说的诗化结构,不再以完整的故事来架构框架。没有死板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的明显的斧凿痕迹和故作惊人的悬念气氛。真正网络作品结构的,是作家的内心世界和特定激情在作品中的再现。

正如王蒙在评价张承志的《绿夜》时说“:没有开头,没有结尾,没有对任何人物和事件的来龙去脉的交代,没有静止的对于风景、环境、肖像、表情、服饰、道具的描写,不造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境的逼真感,不借助传统的那些久经考验、深入人心、约定俗成的办法:诸如性格的鲜明性、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戏剧性,结构的完整、悬念的造成、道德教训的严正……摆在你面前的,是真正的无始无终的思考悄绪的水流,抽刀也断不开的难解难分的水流。”[12]王蒙的这一评价不仅对《绿夜》,对张承志的其他小说也是比较贴切的。

3.诗的色彩。

张承志“诗性”小说中的色彩,是张承志对生命与人生的理解与显现,也是他特殊的情感体验在文学世界中的激情投射。对色彩的追求与迷恋,极大地增强了他小说的阅读美感。无论是读他的《北方的河》《黑骏马》《绿夜》,还是读《金草地》《心灵史》,我们都能在作者如歌如诉的描述中看到他向我们描绘的发射出强烈光彩的金黄的山川、一望无际的绿色的大草原、火红的太阳、高远蔚蓝的天空,感受到一种特有的悲壮、雄浑的力量。

比如在《黑骏马》中有一段描写:“……极远极远的、大概在几万里以外的、草原以东的大海边儿吧,耀眼的地平线上,有半轮鲜红欲滴的、不安地颤动的太阳露了出来。从我们头顶上方一直延伸东去的那块遮瞒长空的蓝黑色云层,在那儿被火红的朝阳烧毁了边缘。熊熊燃烧的,那红艳醉人的一道霞火,正在坦荡无垠的大地尽头蔓延和跳跃,势不可挡地在那遥远的东方截断了草原漫长的夜。”[13]这段景物描写,使人不禁联想到那波澜壮阔的草原静置于广袤无垠的天幕下的太阳雄壮与凝重。红、蓝、黑三种色彩的交相辉映,给人的视觉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除了视觉的享受,你还能感受到一种博大的情怀,它能带给你一个宽广的视野。在这样的地方呆上一阵,你更会觉得自然的伟大,人类的渺小。像这样美的画面在张承志的作品里还可以找到很多处。张承志对色彩的理解,也许是受到了梵高的影响。张承志在许多作品中都流露出了对这位艺术大师的崇敬和热爱。他作品中的色彩多少承袭了他的艺术风格。“梵高则让他懂得了线条与光泽的价值”[14]。

尤其是梵高的“我不是尽力想精确地复制眼前的东西,所以我可以更为武断地运用色彩,这是为了强有力地表现我自己”[15],这种色彩观念对张承志的影响更大。不是“精确的复制”,而是“为了强有力地表现”自己,这种表现就是作家内在的感受和一种包含个人底蕴的精神活动。在张承志的作品一次次浓墨重彩的描绘中,我们看到他醉心于对七色光彩的追求,善于依据各种色彩的象征意义所伴生的情感特征来选择和描绘景物,使之与人物的心境相契合。

从文学本体论来看,张承志的“诗性”小说是其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宗教追寻精神的激情表达,其作品通体激荡着高亢的生命旋律和生命意志,表现了人类追求精神家园的执着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孜孜以求,同时又对病态悲观的生命形态进行积极的反驳。与此同时,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宗教追寻的“诗性”素质,使张承志的“诗性”小说充满了奇特的艺术魅力。

1.崇高的生命意识。张承志的小说创作,几乎都是激荡着生命热情的、内蕴深刻的诗篇。他在作品中探讨生命的价值,寻找人生的'意义,讴歌青春的理想,讲述民族历史的重荷、苦难人生的轨迹、青春的启蒙、爱情的呼唤、男性的粗犷与深沉、女性的温柔与母爱的伟大、社会人性的复杂及其光明的前途。他的“诗性”小说作品,是一部关于人生与人性的富有生命激情的奏鸣曲。比如在《北方的河》这部小说中,作者以第三人称独特的笔触展开叙述,展示了一位在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大河哺育和娇惯下长大的青年主人公“他”对河流的热爱以及在“河流”中破风斩浪、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主人公“他”作为一个充满着青春活力和英雄气概的人物,在高速运转的生活节奏中,仍然有着一颗不向命运屈服的赤子之心,他拼命地追回被历史耽误而流逝的青春,以英雄的气概和热情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未来。朝着理想之路勇敢前进,成为“他”生活准则和生命的全部意义。河流的粗犷博大,养成了他自信、坚韧、不安分的性格。早在青春年少之时,他就无所畏惧地轻松横渡了黄河,并且把跟着的一位陕北老乡狠狠地甩在后面。当他青春流逝,再次面对黄河的时候,又不顾年轻女摄影记者的劝阻,再次畅游了这条正汹涌着大浪的喧嚣大河。虽然此时肉体背叛他开始衰老,但青春的理想依然存在。在专业方向的选择上,也显示出了他的执拗与自信。他本来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等生,本来有一份稳定的职业,但是,不听从众人的劝告,执意要考人文地理学研究生,而一旦主意已定,便不顾一切地着手准备。他下决心运用书本上的知识和实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去“轰炸”那张考卷,让导师对他刮目相看。他也曾遇到许多困难和障碍:没有钱去黑龙江考察,母亲病重住院,手臂疼痛难忍,报名遇到了麻烦,准考证没有着落……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挡他向既定的目标冲刺。他那种志在必得的自信和燃烧着的不可遏止的激情,使读者无不受到强烈的感染,而且深信他一定可以实现他的奋斗目标。这个永不放弃与生命搏斗的好汉子,他的身上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随时决心与命运“斗一场”。他相信青春,期待青春。他认为只要是青春就会是美丽的。他要奔跑着生活,以此来追回过去浪费掉了的宝贵青春,他的身体是累的,可是心里却是自由的、轻松的,充满了希望。由此,我们看到,这个被北方的河把勇敢和深沉、粗野和温柔、传统和文明灌注到血液中的年轻人,已经显示出了坚强的奋击者的性格,“他”从这些奔流不息、永不衰竭的河流中领悟到生命和青春的启示,“他”与辽阔苍茫、粗犷坦荡、深邃博大的北方大河精神容二为一。在这里,北方地貌河流无不成为人的生命激情的具象表现,成为整个民族精神的象征。

2.宗教追寻的“诗性”素质。张承志是一个有着虔诚信仰的作家。宗教信仰始终贯穿在他为文为人之中。这成为作家创作的“诗性”精神积淀。作为一个伊斯兰教哲合忍耶教徒,信仰已深深根植于其灵魂深处而无法回避。但要真正理解张承志的宗教,哲合忍耶却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他的宗教更多的则应是一种带有终极意味和具有超越性、普泛性的精神超越与价值意义,它贯穿于作家文章之中,形成一种无形且无边的诗意。张承志对宗教的追寻源于他对都市现实生活的清醒认识与反抗。“周围的时代变了,20岁的人没有青春,30岁便成熟为买办。人人姜缩成一具衣架,笑是假笑,只为钱哭。十面理伏中的我在他们看来是一只动物园里的猴,我在嘶讯时,他们打呵欠。”[16]美好的价值追求与现世的虚伪混浊,使得张承志变得愤怒和焦灼,为了寻找理想的人格模式,追寻纯真的人性,为了重建想象的净土和追寻“清洁的精神”,他选择了抛弃与流浪,抛弃那种世俗的龌龊的生活,在流浪中寻找自己“洁净”的精神世界。这种追求是对生命的强调和重新阐释:只有守卫好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消除今日主体认同的危机感,获得完整的生命感受。

理想主义的张承志在流浪中苦苦追寻着理想的净土,找寻精神的依托,于是他的三大小说系列,即草原小说系列、北方小说系列和回民小说系列告诉我们:在那无际无涯的草原,在那贫瘠穷苦的黄土高坡,那村庄的古老和农民的淳朴,绿色的原野和金色的牧场,这里是心灵的憩园、清洁精神的栖息地。他的《绿夜》《黑骏马》等草原小说,悲壮而感伤。这些小说带有苦难的幸福观,充满宗教的意味。额吉的博爱精神和宿命地对待人生苦难的态度,很接近佛教和基督教的观点,《金牧场》中的男性主人公对待人生积极进取、“九死不悔”的“朝圣精神”,又是和儒家文化吻合的。这时张承志还没有某一个明确的宗教信仰,宗教情感是基于个人现实阅历自然形成的,又由于张承志虽然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作家,但在汉文化环境中生长,所以这个时候他的宗教是复杂而丰富的,混杂了不同文化的因素。从《北方的河》开始,他的小说出现了一个父亲形象。他称黄河是“父亲河”,以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表现对父亲的感情,这种中国标准的祖先崇拜是最普遍的宗教主题之一。

但是,真正让张承志似乎找到了自己宗教追寻的终点,则是他的母族信仰。他高扬起生命意识,彻底的皈依宗教,当世人在的舞场和饭厅堕落和颓废时,张承志却选择远离都市灯红酒绿,远离世俗人群,走向了悲凉的哲合忍耶,在那里他看到了生命的坚韧,感受到了信仰的震撼。《黄泥小屋》中的苏尕三,17岁出门,背井离乡,千里迢迢地漂泊迁徙,下死力气,日复一日的挥锄舞镰,就是为了一个“黄泥小屋”的念想,这黄泥小屋那么神秘,那么令人悠然神往。

在这里,张承志用一个实体的黄泥小屋象征着一个抽象的念想,一种对净土的憧憬,一种对精神的渴望。在第八次从大西北回来之后,他凝结了全部心血写出了自己文学顶峰的作品《心灵史》。《心灵史》则用文学与宗教联姻的方式,通过对回族哲合忍耶教派发展历史全景式的描述,再一次集中反映了回回民族灵魂不灭的历史。作品通过对宗教神秘主义的描绘,去揭示超乎一般宗教意义上的更深层的内容,心灵魅力,提高人们参与拔河运动的意识。通过各种渠道去宣传拔河项目,或通过重大节日去拓展拔河运动,使之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方式之一,通过组织拔河赛事为主要手段,可带动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体育设施、器材如拔河用的麻绳、拔河鞋等各种各样体育产品消费活动的发展,带动拔河相关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本文作者:苏茜、马斌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经济论文的特征

在除水力发电以外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中,风力发电具备成本相对较低、技术已臻于成熟、利用效率较高等优点,是举世公认的目前最接近商业化的能大规模经济性开发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均呈现爆发式增长,其在能源供应中的作用日益彰显。

风力发电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资金需求大、建设期短、融资周期长的特点,运营初期的还贷资金主要来源于固定资产折旧,同时税收优惠政策、电价补贴以及cdm收入是其目前的主要利润来源,这些特征必将影响融资。

一、风电项目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规模大、成本高。

风力发电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项目初始投资规模巨大,投资成本过高一直是风电发展的软肋,与化石类能源如煤和天然气等相比处于劣势。目前风电单位千瓦投资一般在7000~8000元/kw,而火力发电单位千瓦投资额在3500~4000元/kw之间,其造价为火电的2倍。风电投资规模较大,融资规模也相应较大,从经济性的角度要求贷款期为左右。一个5万千瓦的风电项目约需资金3、5亿元以上,居我国前列的风电投资商年新增装机在150多万千瓦以上,有的高达300万千瓦,需增加投资百亿以上,甚至高达二、三百亿。另外,风电项目建设周期比较短,大多在一年左右建成投产,在建设期内几乎需投入90%左右的资金,融资准备期短,融资任务重。

由于融资额大,导致年度财务费用居高不下,是个长期的`沉重的财务负担。

(二)缺乏优惠信贷政策和财政政策支持。

在欧美发达,政府为鼓励风电产业的发展,通常会提供较长期限低息或优惠条件的政策性贷款,贷款期限可高达,有的甚至达到。而在我国,央行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一直未根据《可再生能源法》出台任何关于发展风电行业的信贷配套政策或指导意见,各商业银行对风电信贷政策也没有明确的贷款支持政策,有的银行总行甚至在内部政策上列入不鼓励、不支持贷款行业,更没有专门的优惠措施。目前风电项目贷款利率一般居于央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及以上,只有少数国有特大型能源企业和信用等级高的电力上市公司才能获得优惠利率的银行融资。

(三)融资结构简单、品种单一。

除少数风电投资商如龙源、大唐新能源、华能新能源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外,银行贷款是风电项目融资的主渠道。

融资结构简单,融资品种单一,不利于资金在时间、地域以及成本上的优化配置,难以完成融资任务,财务成本难以有效降低。

(四)项目资本金筹集难。

按照国务院相关规定,基本建设项目资本金比例应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20%。目前国内风电主要投资商所投资的项目资本金尚可据此比例出资,一些民营风电投资商存在资本金严重不足的状况。目前国内项目资本金的筹集渠道和方式限制较多,仅限于自有资金、吸引投资以及特殊贷款,而由于投资额大、发展迅猛,自有资金较少,远不能满足需求,资本金筹集普遍困难。

(五)缺乏优化的、适用的、具前瞻性的融资系统解决方案。

大多数风电投资商的风电项目筹资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没有制订系统可行的融资方案,也没有订立多渠道、多方式的融资行动方案;没有充分整合内部资源发挥自身所拥有的独特融资优势,如将处于风电产业的上游的风电整机及零部件制造业企业与处于下游的风电建设、运营企业组成融资的战略,联盟,加强联动和创新、优化融资方式,统一解决产业链特别是处于下游的风电项目融资。

二、风电项目融资的主要特征。

(一)项目公司是融资主体。

风电项目投资普遍采用有限责任模式的公司型结构,以符合流转税及企业所得税等税收按县域划分属地缴纳的要求,同时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程序简单、股权转让容易、限制条件较少并可灵活安排股权结构。在这种模式下,项目公司必然成为融资主体,项目的融资额、融资结构的设计均与项目本身的资产价值以及未来净现金流量紧密联系。

(二)主要是长期资金。

风电项目运营期普遍设计为25年,投资商投入的股本资金通过风电项目税后收益以及剩余索取权逐步回收,而不能中途撤资或抽逃出资,显然是由项目公司使用的长期资金。而除投资商投入的股本资金外,项目建设尚需债务融资,由于风电项目建设具有一次大额投入、分期收回的特点,债务融资属于固定资金贷款性质的资金,结合投资回收期测算,融资总期限应设定在以上,否则由于期限错配导致现金流断裂,难以按期还本付息的风险。

(三)风险共担以及信用结构多样化。

在设计风电项目融资体系时,所有与项目开发、建设有关的投资者、建设者、运营者、借款人甚至供货商、电网公司等各方参与人均应不同程度地承担风险。结合风电建设的特点,主要采用以下措施:一是在项目建设期,由投资者出具完工承诺函或提供信用担保,同时工程承包商向项目公司提交保证金或出具预付款保函、履约保函,设备供应商向项目公司出具质量保证金或其保函;二是项目建成投产后,转以项目电费收益权做质押或以发电资产抵押;三是债权人对项目现金流、重大决策等方面的控制和信息披露要求;四是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对工程和设备进行投保,应对意外损失。

三、融资来源及方式。

风电项目的资金来源按照收益与风险分为投入资本金和债务资金。而欲获得匹配和符合开发建设要求的融资,应该结合宏观环境、产业政策、融资机构要求、资本市场情况以及自身的发展程度、项目的现金流测算、内部决策和实际管理能力等内外部多种因素,制订系统可行的融资方案和多渠道、多方式的融资措施,做到期限适度、成本合理、风险可控。

(一)股本资金融资方式。

股本资金是设立项目公司的必要条件,是债务融资的保证,是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

经济基础,是政府监管市场的一种手段。而作为项目投资商,股本资金虽然承担风险,但按照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原则,可为其带来相应的投资收益。

1、内源融资。是公司经营产生的内部可动用资金,主要来源于投资商的留存收益和固定资产折旧,充分进行内部挖潜,督促子企业和参股企业及时分红,盘活不需用资产,处置非主业资产获得转让资金等,其优点是无需支付利息,审批简便,仅需内部决策即可实施,资金使用几乎没有限制。但其规模偏小。

巴林石雕的分类与特征论文

巴林石色彩丰富而高雅,色泽沉着而光泽足;且石质细润,通灵清亮,质地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巴林石温润的质地、迷人的色彩、抽象的纹理,也是激发创作者巧夺天工的魅力源泉。需要创作人员凭创作灵感,据色雕刀、随形取意雕琢而成,从而达到“石人合一”,编织石人佳话。巴林石的每一件雕刻作品都要经过严谨的艺术构思,设计者在创作前需要对一块料石进行揣摩。揣摩就是根据料石的大小、肌理纹路、色彩布局等综合考虑而进行创作设计前的构思;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这块料石,这个过程称为“相石”。相石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确定料石的优缺点,砂、钉、绺、裂的有无及准确位置,只有通过仔细的观察研究,在得到创作的灵感和启迪后,做到胸中有数,也就是意在笔先,才能创作出一件好的作品。

如果没有经过认真仔细地研究盲目下刀开工,创作设计出的作品一定会让人失望,甚至在作品没有完成时,料石就已经报废了。不论何种料石大都会存在不利于雕刻的缺陷,要因石而异地进行设计,扬长避短,选择恰当的造型形式,再使用特殊的刀法来掩盖料石中的各种缺陷,巧妙地加以刻画,才能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构思与创作中,要在不损坏料石主体美的前提下进行取舍。一块晶莹剔透的冻石,也不宜过多删料制作,因为这样的料石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本身就是很美的,雕刻有时会造成对上品冻石的破坏。如果必须雕刻,至多在表面上加工一些薄意,装饰一下就可以了,其主要欣赏的是石质也不一定是雕刻。

在创作设计中,应当把质地好、颜色好、透明度高的部分置于正面;而把质地颜色透明度相对较差的部分,当做基座或后衬。一些大部分石料很好而局部石质较差的石材,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特殊设计处理,利用较差的石质部分,进行雕刻,用以反衬主体石质的美妙。最重要的是要把质、形、色三个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大胆设计,大胆创新,出奇制胜。如果这几个方面发挥运用得当,那么制作的作品,就会令人拍案叫绝。

对印章的制作和印钮的雕刻应力图在布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凡属观赏用的方印章,高度一般不要低于9厘米,过小过矮,都不易于体现印材的那种美感。印钮的雕刻,一般不要超过印章高度的三分之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制作印章和印钮雕刻时,尽量打破方章呆板的传统布局,使其章形和印钮都活泼起来。如在古兽钮的雕刻设计上,把古兽设计成上山回头状,与印章形成一个小斜角,破除印纽下石章的呆板平台,整个印钮就活泼起来了。

现在许多人购买印章并不是为了治印,而是把它作为一种礼品馈赠亲友,或作为艺术品陈列。越来越多的人,也把印材石及印钮作为陈列品欣赏。巴林石的色彩变化万千,料石的肌理纹路与色彩相融更是造型各异,变化多端。对于纷繁的变化,设计者经过精心的思考,在其色彩和肌理变化上把所要表现内容尽可能地运用到极致,也是业内所说的“俏色”的运用。中国工艺美术的宝玉石精品不凡,多为“俏色”运用得极为恰到好处,而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品中的珍品。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雕刻历史,我们感悟到,只有融入文化内涵的石雕作品才能有生命力。作为一个优秀的雕刻艺术工作者,首先要做到“雕石先修人”,“艺外求艺”,刀外功是雕刻艺术工作者在石雕作品内性格、修养的再现。石雕艺术与任何艺术都是相互联系的,只有不断借鉴绘画、音乐、文学、诗歌等的灵动性、抽象性、可读性,才能完善巴林石雕的独特艺术。

教材的主要特征的论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以下简称“八下”)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以服从服务于学生成长的需求为基点,构建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尊重权利、维护权利、履行义务、追求公正作为基本价值目标,引导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八下”教材由“权利义务伴我行”“我们的人身权利”“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四个单元构成,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凸显更深层次的综合性。

综合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综合性指的是“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材不是仅从表层上体现综合(拼盘式),而是从道德、心理、法律的结合上,从道德、心理、法律等不同角度探讨同一问题,即从更深的层次有机整合道德、心理、法律等方面的学习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探讨我们应尽的义务时,教材相继设置了“我们的法定义务”和“我们的道德义务”两个目,其意图是帮助学生认识每个人既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又要积极承担体现更高思想境界的道德责任,以确保社会的和谐、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再如,在探讨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时,教材从道德的角度设置了“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目题,帮助学生认识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从心理的角度明确指出,不要因好奇而窥探人家的隐私、热衷于打听别人的私事。从法律的角度告诉学生,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与此同时还告诉学生,当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要依法予以维护。上述实例表明教材将道德、心理、法制教育紧紧结合在一起,多层次、多角度地引导学生树立尊重和维护隐私权的观念。

又如,在探讨如何解决继承中的争议问题时,教材从心理、道德、法律的结合的角度撰写了下面一段话。

在遗产继承中,要摒弃那种不顾别人、自己多占的心理。作为继承人的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相互宽容,而不要见利忘义、斤斤计较。对某些继承人来说,虽然会多少损失一点儿应该继承的财产,但获得的是继承人之间的和睦团结和整个家庭的稳定幸福,也有利于充分发挥被继承人遗留财产的效益。我们在遗产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

由此和以上所述不难发现,凸显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是“八下”教材的一大特征。

二、重视人性养育。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学科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三个维度的立体教学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目标,位于上述立体目标之首。依据上述目标和要求,“八下”教材十分重视人性养育,注意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具体地说,教材结合构建的内容着力引导和教育学生做到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尊重权利、尊重法律、热爱祖国、追求公正、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弘扬传统美德、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将其塑造成高素质的公民。

例如,在探讨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时,教材指出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教材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履行义务的道理之中。

再如,在探讨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时,教材告诉学生:“在我们这个不发达的大国办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很不容易,父母辛勤劳动供子女读书也不容易。为了自己的发展,更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我们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学习。”

又如,在探讨智力成果问题时教材中写道:“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公民创造智力成果没有年龄限制,享有知识产权当然也不受年龄限制。”用此鼓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勇于发明创造。

需要指出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意义重大。它是衡量人才的首要标准(其主要标准包括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条件(目前,国内外许多著名公司和企业选用人才既重视智商,更重视涵盖诚实守信、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等品德的情商,且往往更看重后者)。因此,教师要以《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为指南,使思想品德课堂不仅成为师生共同传播知识的殿堂,而且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多做贡献。

三、坚持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统一。

当代德育的发展趋势是由强调道德教育转向强调道德学习(即由“培养论”转向“学习论”)。由于教材是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的文本,所以要求教材内容必须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富有针对性。要求教材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材应通过创设的各种情境和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落实并创造新的教学活动),使内容的呈现与开展的活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收获,即内容活动化。实践证明,内容活动化是增强德育活力和实效性的有效形式。然而,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推进内容活动化的同时,决不可忽视活动内容化,决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否则就失去了内容活动化的意义。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德育教育的成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科学、正确的理论作支撑,取决于理论本身的说服力。所以既要实施内容活动化,又要注重活动内容化,要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思考、讨论达到明理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基于上述理念,“八下”教材坚持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统一。一方面创设了许多教与学的情境,设计了讨论、辩论、小品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为实现内容活动化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又注意夯实、扩展、提升经过学生思考、体验、感悟形成的理性认识,在其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导之以行。

例如,在探讨如何正确行使权利时,教材先后提供了四个情景、设置了若干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以实现内容活动化。其中的一个情景是:

中学生小宋家楼上姓冯的住户养了两只狗。这两只狗夜晚经常狂吠,扰得四邻不安。狗的主人在小区里遛狗,吓得一些妇女和儿童心惊肉跳。这两只狗有时还在楼道内便溺,气味特别难闻。邻居多次与冯某交涉,冯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现象。”小宋及父母找到有关部门,请求警方干预此事,结果冯某受到批评教育,并作出养狗不扰民的保证。

设置的问题是:

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形成“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的共识后,教材又对上述共识作了扩展性陈述,以实现活动内容化。其陈述如下:

法律所确认的权利是赋予每个公民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每个公民都有同样的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只有尊重他人的权利,承担自己对他人应负的法定义务和道德责任,才能更好地享有自己的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并不意味着失去自己的权利,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则是对自身权利的侵害。所以,我们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要。

再如,在探讨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时,教材既提供了战士徐洪刚勇斗持刀歹徒保护旅客人身财产安全的情境、设置了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又告诉学生做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这是坚持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之统一的又一例证。

四、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在规定性。这是因为思想品德不是纯粹的客观知识,而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对国家、社会、集体,对他人、对自己的理解,反映的是人们深层的内心世界,因而思想品德教育只能在实践中进行。由于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实践有助于巩固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所以应该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八下”教材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要求学生运用通过体验、感悟、思考、互动形成的理念,去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例如,教材帮助学生认识了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后,引导学生扮演法官角色,对设计的案件做出判决。其案情如下:

一天,小华和同学两手空空地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鸣叫起来,保安让小华再次通过报警装置,报警器仍然鸣叫。于是,保安人员将小华带到走廊询问,并强迫小华将衣服全部脱下检查。因没有发现任何物品,小华才得以回家。事后经查,小华的妈妈曾在这里给他买了一双旅游鞋,因商场消磁器出现故障,该旅游鞋没能消磁,使得穿着这双鞋的小华受到冤枉。

小华的家长认为商场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场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精神损失。

如果你是法官,你会作出什么样的判决?

再如,教材帮助学生了解了消费者的权利和维护权利的途径后,设计了有关情景和问题,请学生帮助解决。其情景和问题如下:

王先生从家具店购买了一套真皮沙发,一个月后,发现数十条蛀虫咬穿了沙发的真皮。王先生拆开沙发,发现木架已有多个虫孔,于是王先生找到家具店要求索赔。家具店负责人坚持说沙发售出已久,拒绝赔偿。

请给王先生出主意,如何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二,要求学生践行道德与法律,将行为要求付诸实施。

例如,教材帮助学生懂得了要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后,向其明确提出了应该做到:(1)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2)有病及时医治,尽快恢复健康;(3)当自身生命健康权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要勇于自卫、要主动求助法律保护三项行为要求。

再如,教材帮助学生明确了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后,要求学生做到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要中途辍学;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常言道,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思想品德》“八下”教材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必将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与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无形性特征的影响论文

道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从其关于宇宙生成演化的过程描述、对“反者道之动”及“周行而不殆”等几个重要命题的探讨,以及对“有无相生”的“道”的存在形式的分析,可以发现,老子是从过程性的角度来论述关于宇宙生成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这凸显出老子之“道”的超越性、内在性、普遍性和永恒性。老子道论的过程性思想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内圣外王”人生理想的开启、对中国人超越性人格的塑造、对中国历史上君主政治的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当今社会中人们反思生活、和谐身心以及促进民生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老子;道;过程性。

[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志码]a。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提出过著名的“轴心时代”说:公元前5左右,在中国、古印度、阿拉伯和古希腊,思想异常活跃,具有原创性的学说和各种思潮纷纷兴起,形成了人类文明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轴心时代”,为之后的人类历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文化资源。当时的中国正值“百家争鸣”时期,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学派,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集中体现在其道论中。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老子的哲学思想做过研究,论题多集中在老子与中国传统文化、道家与儒学和佛学的比较研究、《道德经》的文献学研究等方面。本文将从老子对宇宙生成演化过程的描述、道论若干重要命题和道的存在形式三方面来探讨道论的过程性思想,阐释老子道论的形而上学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期为老子道论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考点。

一、从老子关于宇宙生成演化过程的论述来看“道”的过程性《老子》一书中共出现“道”字73处,可见“道”在老子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其整个思想体系都是围绕着“道”来展开的。正确理解和把握老子的思想,不能仅从宇宙本源的意义上来理解“道”的含义,重要的是应将“道”理解为一个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道”对于宇宙万物的作用及对社会人生的意义。

首先,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源,万物均为“道”所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一章),“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第五十一章)。老子把“道生万物”看做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这一过程被具体化为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道”是宇宙本源、万物始基,具有一种独特的超越性,它先于任何东西而存在且没有时空的限制,作为万物之宗的“道”是永恒存在的,它是万物生成、发展的依据。其次,作为本体之“道”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它并不是离开万物而独自存在的,而是内在于万物并作为万物之所以“是”的原因和根据而存在于各具体事物之中。“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老子》第三十九章)詹剑峰把道与万物的关系归纳为“道物不二”:“所谓道物不二,即道不离物,物不离道,故道之于物,犹水之于波。盖老子认为宇宙乃运动不息的水流,流水在下,众波在上,每一波纹皆流水的表现,而流水亦不在众波之外。”[1]“道”是万物存在的依据,而万物又是体现“道”的载体。“道”在万物生死相继中“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第六章)。“道”具有无穷尽的生命力,宇宙万物不断地生长而又复归于“道”,继而又开始新的生成、变化、衰亡,整个宇宙最终表现为无尽的生成过程。

盾总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道”体本身就包含着阴阳二极。结合《老子》第十六章和第二十五章的'论述,我们对有关“道”体的过程性思想会有更为清楚的认识。

老子把“道”的运动过程性概括描述为“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第十四章)、“周行而不殆”(《老子》第二十五章),而过程的终点是要“复归于无物”(《老子》第十四章),“复归于朴”、“复归于无极”(《老子》二十八章)等。“尽管从表面上看老子的这些回归目标各不相同,但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即‘道之动’最终将回归于一切事物所由发生的‘根’、一切存在及其运动变化的根源,也就是返回到事物发生的初始状态。”[2](p177)万物遵循“道”而运动,运动的方向是要回归本源。一方面,万物来源于“道”并体现“道”,万物因为体现“道”而具有了互通的共性;另一方面,物之“道”性并不是“道”的全部,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老子将这种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老子》第五十二章)对于万物来讲,向着本源的重复回归实际上是一种复命的过程,也是它们的最终归宿。

老子的道论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中国哲学所讲的本体或本根,在老子那里就是“道”,它是天地万物形成和变化的根本依据,归纳起来“道”具有四大特性,即超越性、内在性、普遍性、永恒性。“道”是老子对宇宙万物进行抽象思维后的最终产物,是对宇宙万物运行变化的共同本质和一般规律进行思辨后的概括。作为形而上的本体,“道”在形态方面是观念性的存在,这样的存在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具有超越性。“道”是内在于万物之中的,不能独立于万物而存在,这是其内在性的体现。另外,“道”并非仅局限在部分事物或事物的一部分之中,而是存在于天地万物及其发展过程之始末,所以必然具有普遍意义。因为老子的“道”是“常道”或“恒道”,更是“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是作为天地万物之所以然的根本依据和永恒存在之“道”,不会随着具体事物的消灭而消亡。正是这些特性使得“道”在中国古代众多哲学概念中脱颖而出,具有了形而上之本体意义。

且在“有”与“无”的统一中体现出自身的存在和作用。

可以说,在老子的道论当中,“道”既是“有”,也是“无”,“有”和“无”都是“道”的别名。“道”自身所具有的非静止和循环运动特性决定了它不会停留在形而上的领域,而必须作用于现实的具体事物,并且在不断的运动当中显现本体。在老子那里,“有”与“无”是“道”的一体两面,用来回答和解释关于世界的存在问题,他们在老子道论学说当中是处在平等的位置上,或者说“有”与“无”是以对立统一的方式内在于“道”的运动变化之中。

四、老子道论的文化影响。

老子无疑是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作为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建构了完善的思想体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念,对其他学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道论旨在给我们勾勒人与万物、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一源同体共存共生的状态,开创了中国古代本体论思想的先河,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确立与发展有重要影响。

知柔’”,而“道家式的人生见解可谓匠心独具,为人生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指导:一方面,它使士人君子的生命更具韧性,增强了人们自我调节以适应社会变故的能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主动地后退一步,庶几可获得天宽地广、如释重负的感觉。另一方面,它不失为一种获胜的手段,人们通常只知从正面争强取胜,道家则提供了从反面入手的竞争方式,往往可获得奇效,‘守弱曰强’、‘不争而善胜’、‘后其身而身先’、‘无为而无不为’”。[7]总之,老子强调过程性的道论哲学千百年来对于启迪世人以超越的态度来体察社会人生,在塑造国人的超然性格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物质生活丰富、竞争压力巨大的当下对我们反思生活、和谐身心具有积极意义。

最后,老子道论过程性的政治意义在中国历史上和儒家思想一起成为君主政治的核心。老子认为天道是自然无为的,人道是天道在社会政治领域的落实,是对天道的效法,故而也应是自然无为的。“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要求统治者要做到少私寡欲、以民为本。这些思想在今天对于促进民生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很有启迪意义,如“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第六十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老子》第四十六章)等。

老子是中国形而上学的至圣,其强调过程性的道论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233。

[2]朱晓鹏。智者的沉思:老子哲学思想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77。

[3]何石彬。老子之“道”与“有”、“无”关系新探[j]。哲学研究,(7):39。

[4]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2卷)[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407。

[5]庄万寿。《大学》、《中庸》与黄老思想[c]//道家文化研究(第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34。

[6]左孝彰。老子归真[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71—72。

[7]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3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