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自闭症教学教案(案例18篇)

小编:FS文字使者

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可以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提高工作效率。这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教学步骤。

自闭症教学反思

自从迈入特殊教育行业,自己就与一些特殊的孩子们建立的不解之缘。以前工作十多年里的时间里,接触的都是聋生。现在班级里有4名自闭症孩子,数量多,且程度重。跟这些孩子接触将近一学期的时间了,让我对自闭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己在于他们的接触中也在不停的尝试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不断地尝试对自闭症孩子的教育教学方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是让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的前提。接触过自闭症儿童的人都知道,自闭症孩子对一些事物的接受只要成为习惯,就能够很好的保持下去。所以,培养自闭症孩子课堂上的良好学习习惯,可以让孩子更好的参与课堂教学。例如:简单点的,如老师叫到名字就起立或是到前面来;还有跟随老师读词语等等,哪怕只是机械性的重复也可以。时间长了,自闭症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配合完成学习内容,跟随老师适当地互动。这样就要求老师对自闭症学生“特殊关照”,不要觉得自闭症孩子没有参与学习,其实他们也在记忆课堂学习内容,老师每次课都适当的提问这些孩子,让他们把老师点名当成习惯,这样他们就也能跟随老师的教学来学习了。

与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感觉到孩子们都在或多或少地进步着。课堂上,有的孩子过去只要老师点到他的名字让他做最简单的重复,他都会大叫抵触,现在他能够站起来;有的孩子减少了在课堂走动的次数;还有的孩子不在课堂上自言自语了,能够回答简单的问题。有的孩子你我他不分,现在通过努力已经进步了很多。我相信,只要悉心培养,自闭症孩子也能够很好的参与课堂教学。

但是,每个自闭症儿童就像一个独立的小宇宙,独特、神秘需要探索的地方还有很多。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非常欠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和实践自闭症儿童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自闭症儿童数学教学

·齐心协力(张燕)。

两个人背靠背两手臂相挽夹着装有半瓶水的瓶子横着前进,一个人(就是当木桩子)站在对面,两人靠背部力量绕过那个人,不能掉,掉了从来,回来以后立刻给下一组队友,计时看用时长短,用时最短的胜利!

·终极进化(张燕)。

分为鸡蛋,鸡,凤凰,人四个等级。随机在人群里找人剪刀石头布,赢了进一个等级,输了退一个等级,一直输就一直是鸡蛋!(鸡蛋蹲着有鸭子步,鸡半蹲着飞,凤凰站着挥动手臂,人直立,要保持自己的动作),规定时间到了以后找到各自队伍,沦为鸡蛋的受惩罚!(当时做这个游戏的时候老师是想教会我们诚实做人)。

·心有灵犀(张燕)。

大家坐在地上,从后往前依次在前一位背上传递信息,最前面一位报出所获得的数字信息,暗号规定各组自己商定!

·疯狂猜词(计邹慧)。

你来表演我来猜,五个人一组,两个人猜三个人合作表演。

·(何智辉)。

同学们右手向上伸出拇指,左手向下伸出手掌顶住另一同学的拇指。主持人开始说话,规定好说到某个字时,同学的右手要迅速向下躲开别人的手,同时左手努力抓住另一同学的拇指。

·萝卜蹲(孙艺恒)。

将一个班分为六七个小组,每组人数一样多。每组手拉手站到一起,并且给自己的小组起名字,如“苹果”“萝卜”“橘子”等。主持人起头说“萝卜蹲”,名叫“萝卜”的小组所有成员一边蹲起一边说“萝卜蹲,萝卜蹲,萝卜蹲完xx蹲”。被点到的小组需要马上一边蹲一边说xx蹲xx蹲xx蹲完yy蹲。yy组继续。每个小组都不能再点前一次蹲过的小组。反应慢或者点名不齐的小组全组接受惩罚,可以是十个小兔蹦。例如:主持人:“萝卜蹲!”

萝卜组:“萝卜蹲,萝卜蹲,萝卜蹲完苹果蹲!”

苹果组:“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橘子蹲!”

(此时苹果组不能点名萝卜组)。

接下来橘子组继续。

·向圈内迈进(孙艺恒)。

所有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圈,主持人让所有人向前走一步,看谁站不稳。再向前一步,看谁会被挤出来。再向前一步,为了不被挤出来不摔倒,大家会紧紧拉着抱住彼此。视情况而定走几步。

·你画我猜折报纸(孙艺恒)。

一个人描述一个人猜,不能提到题板上的字。猜的人脚下才一张报纸,猜错就把报纸对折一次,直到站不住。

·

传话(孙艺恒)。

挑一段容易让人记住的话,让第一人看,然后把纸条撤掉,由第一人口头小声地传给第二人,第二人收到信息后告诉第三人,不能再回头问第一人。传话传到最后一个人,看看与第一人有什么不同。

·

松鼠枹树。

三人一组两人当松鼠,一人当树,松鼠两人手拉手围圈,树站中央。

主持人喊“松鼠换”,松鼠换组;喊“树换”,树换组;喊“地震了”,就都换组。

主持人以及多出来的人在换时抢位置,多的人表演。

·

教学教案

2、学生边看图边听课文的配乐朗读。

过渡: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

1.在水乡之旅中,我们还要认识一些朋友。(课件在文中出示要学的新字,测读学生读书后识字情况。)。

2.小组合作学习测读后剩余的生字。

3.汇报及指导:

(1)抽读卡片,测读出学习过程中问题较大的.生字。出示在黑板上。

(2)在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记,你愿意把记字的好办法告诉大家吗?指学生自主选择生字上台讲解。

(3)引导学生讲解后问:我的办法好吗?你有好办法告诉我吗?

2读完了课文吧,你觉得水乡怎么样?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板书:(水多,船多,歌也多)。

3..a.水乡的美景就像一幅画,我们该先画什么呢?(水)。

b.要想画好水,必须知道水是什么样的,自由读第一段。

4。你们觉得水乡的水怎样?请你来回答。(我觉得水是清的,绿的,多)。

5。很多?那能不能试一试、读一读,让你的同桌从你的读书声体会出水的多来呢?让大家来分享你动听的读书声?(指名读)。

6、我听得出水挺多的。老师想跟你比一比,欢迎吗?老师这回找到对手了。大家当评委,请听——(示范读)。

7、师:画草和画水,为什么要画草和水?这有草有水的地方叫“荡”;如果把草画成画成芦苇,这地方就是芦苇荡:同学们想想看,风轻轻吹过来,芦苇和水就怎么样啦?(学生认真思考)。

8、用你的手,用你的动作,比划比划。(学生伸出双手做“荡”的摆动样)。

9、把‘荡’字放进句子,你能读出来吗?(学生读“处处绿水荡清波”一句)。

10、我听出来了。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老师的表情,听听我的声音……(老师边做摆动的手势,边带学生读文中带“荡”的句子)。

11、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来到南湖边,太阳照在湖面上。风轻轻吹过湖面。你好像看到了什么?那你就带着这种感觉美美地读吧。

12、水乡的水真美呀。如果我们伴着音乐来到水乡,再读,相信我们读得更美了。(老师学生一起朗读第一节)。

(二)a.水乡到处是水,水乡人出门就一定离不开——船。

c.假如你在这艘船上,打得那么多的鱼,心情怎么样?你高兴你就想——(唱歌)。

d.你会唱什么歌?现在你就在这艘船上,唱给你的同桌听,唱吧!哪怕是唱“小雨沙沙沙”都行,唱吧!

e.真高兴呀!哎,一个人唱不行,大家都唱吧!(学生咿咿呀呀地唱起来了)师:大家真高兴啊,水乡人也很高兴。听,他们也唱起动听的歌。不信,你们读一读吧!(出示第3节文字及相关的画面)(学生齐读第3节)。

f.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箩是装鱼的,歌为什么说一箩一箩呢?)是呀,为什么歌能装箩?谁来说一说。

g.水乡那么多的鱼,高兴的时候,人们怎么唱?那表情怎样?哎,配音乐会读得更美,读吧!(学生随着音乐读最后一节)。

3.是呀,水乡的新生活,咱们通过品词品句感受出来了。水乡不仅水多、船多,河渠、池塘边上的稻田也特别多,水乡还有一个美名,叫“鱼米之乡”。我们现在从头读起吧,你可以站起来,也可以加上你的动作,读吧!(学生站起来读全文)。

教学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所表现的意境。

2、在情境中,用肢体语言大胆表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落叶、捡落叶。

2、配乐诗歌的光盘。

活动过程:

一、回忆捡秋叶。

师:前几天我们草坪上捡了许多树叶,想一想,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幼儿:黄的、红的、绿的。

师:地上这些树叶从哪里来的?幼儿:树上。

师:你们想知道树上的树叶是怎样落到地上的吗?

二、欣赏诗歌《秋叶》。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秋叶》一遍。

2、提问:诗歌的题目叫什么?

秋叶是跟着谁离开家门的?他们在干什么?

三、表演诗歌《秋叶》。

1、教师启发幼儿想象:“假如我是一片秋叶”用身体语言表现诗歌内容。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来扮演秋叶,想一想,做一做,“假如我是一片秋叶”

你怎么来表现呢?

2、教师朗诵诗歌《秋叶》幼儿自由想象创编动作。

3、教师请个别幼儿表演个别动作,拓展孩子们想象空间。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真不错,“转转转,转上天;摇摇摇,摇下地。”这句诗歌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

师:秋叶随着秋风飘来飘去,我们在这个教室里只要是空的地方都可以去,不过秋叶与秋叶之间不要相碰,保持一定的距离。

师:看一看,哪片秋叶转上天了,(用脚踮起来)哪片秋叶摇下地了,(蹲在地上)。

3、角色表演:教师扮演秋风,幼儿扮演秋叶,完整地进行诗歌表演。

四、活动小结。

诗歌:秋叶。

秋天的树叶。

秋风吹,树枝摇。

红叶黄叶往下掉。

片片飞来像蝴蝶。

教案教学

活动目标:

1、会用脚运球的各种技能,提高他们的运球能力。

2、体验和小朋友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用报纸卷成的小棍与学生人数相等。

2、刺猬胸饰一个,小旗2面,红,黄,蓝,绿丝带若干。

3、足球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秋游〉歌曲,与学生边唱边拉圆圈进入场地。“今天的天气真好,妈妈带宝宝一起出来玩吧。”

2、热身运动。下蹲运动――侧身运动―上肢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3、搓球动作。

二、学习用小棍运球“宝宝们真棒,今天妈妈给宝宝带来了许多小棍,请宝宝们用小棍把球运到家里去。”

1、教师示范用小棍运球动作。

2、学生自由练习。

三、新授用脚运球“刚才我们学会了用小棍运球,现在我们不用小棍了,请宝宝们自己动脑怎样把球运回家。”

1、学生自由探索运球。

2、请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来示范。

3、教师示范正确运球动作:用脚内侧轻轻地运球。

4、师幼一起学习脚内侧运球动作。

四、比赛“小刺猬运球”

1、学生分四队纵队站好。(红、黄、蓝、绿队)教师交代游戏规则。

2、示范讲解游戏玩法。规则是:学生必须用脚运球,不能用手。运到家后,跑回来拍后面一个学生手,继开始。

3、学生集体游戏2至3次。

4、给胜利的一组奖一面红旗。

5、放松运动后。结束活动。

教案教学

设计意图: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通过长期观察,我发现本班幼儿对“小动物”比较感兴趣,为了保持孩子这一兴趣,并为幼儿创造一个乐于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以此激发孩子表达的愿望,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教材分析:

《动物的雨伞》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它是我自行创编而成的。诗歌运用质朴的语言,分别描绘了小鸟、蚂蚁、青蛙、小鸡、乌龟、松鼠这些小动物在遇到下雨时,开动脑筋想出的各种躲雨的好办法,这些小动物恰似一群天真、活泼、好动的孩子,充满了无限的欢乐和生机,这样的内容无疑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在的创编诗歌过程中我汲取了经验丰富的老师的建议,使自编的诗歌表现出句式整齐、生动浅显,音韵和谐的特点。

学情分析:

我班幼儿通过一年的学,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加强,他们能够和同伴相互谈论自己喜欢的话题,语言课上也能展开积极的讨论,但个别幼儿一遇到具体问题就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很好的展现自己,为了使幼儿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特此借助本次活动来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学环境,以次来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看看、想想、做做、说说的过程中,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学会朗诵诗歌。

2、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尝试按诗歌的格式进行仿编。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加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鼓励幼儿遇到问题要勇于想办法解决。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小动物、动物的雨伞)、头饰、实物雨伞。

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学会朗读诗歌。

活动难点:学按诗歌的形式仿编诗歌。

活动过程:

一、热身。

二、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大家看看这张图片是什么意思?(下雨)。

大家听过下雨的声音吗?下雨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引出句子:“哗啦哗啦下雨了”并张贴)。

下雨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躲雨?(幼儿发言,引出雨伞)。

你们家里有雨伞吗?老师也有一把雨伞(出示贴有小动物的实物雨伞,并打开)。

呀,老师的雨伞上来了这么多的什么?(引出小动物)。

小动物为什么来到了老师的伞上吗?让老师来问问它们。

原来小动物说,它们也有雨伞,邀请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雨伞是什么样子。

三、逐句创编诗歌。

多媒体课件与图片有机结合,分段演示并创编。

(引子:春天来了,天气变得暖和起来了,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

1、引编诗歌第一句:

a、别着急,小鸟已经想出了好办法,我们看,小鸟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它飞到了大树下,它把大树当成了雨伞,那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伞呢?(大树伞)。

b、我们可以用一句话连起来说:小鸟飞到大树上,大树伞!

c、老师来做大树,你们做小鸟,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鸟飞到大树下避雨。(师生共同表演)。

2、引编诗歌第二句:

a.、小蚂蚁也在着急地找它的雨伞,猜猜看它会找什么做它的雨伞呢?

c、幼儿完整表述: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

e、幼儿分角色表演:谁愿意上来做蘑菇伞的?让我来看看,哪朵蘑菇伞最漂亮?其余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蚂蚁。

3、引编诗歌第三句:

a、我们再来看看,还有谁没有伞呢?它会去找什么伞呢?它是怎么到荷叶下避雨的?

b、个别幼儿完整表述:青蛙举起了荷叶,荷叶伞!

第二节:你们看谁又来了?(小鸡和瓢虫)小鸡跟着妈妈一起来找食物,找得正欢呢,突然也遇上了这场大雨。

4、引编诗歌第四句。

a、下雨了,如果你是小鸡,你会怎么办?

b、幼儿尝试用句式创编:小鸡钻进妈妈的翅膀,妈妈伞!

5、引编诗歌第五句。

a、如果你是瓢虫,你又会怎么躲雨呢?

b、请幼儿尝试用句式编,并在表演的过程中共同讨论给动物的雨伞起个有趣的名字。

四、完整学诗歌。

1、给诗歌取个名字。

2、根据上面的贴图,完整朗读诗歌。

五、延伸与拓展。

(原来是松鼠和小乌龟)2、你们看还有谁?

1、老师以乌龟的口气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小乌龟,你们猜猜我会怎样来避雨呢?”请幼儿说一说他想的是什么办法?用句式创编,并进行表演。

2、老师以松鼠的口气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小松鼠,你们猜猜我会怎样来避雨呢?”幼儿自由表述、说说理由并用句式创编。

3、引导小朋友以他们身体上的一部分作为雨伞。

(看来只要多动脑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小朋友也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希望你们也要像今天一样,勇于想办法解决。)。

六、完整表演。

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动物,来学学小动物躲雨吧,注意看清楚自己是什么小动物,找到适合自己的雨伞哦。(幼儿戴头饰表演)。

七、结束。

你们真是可爱的小动物,现在,我们一起去外面找找,看看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可以做小动物的伞呢?(走出活动室)。

自闭症认知教学阶梯[模版]

4,仿涂。位置的仿涂,颜色的仿涂。

二、绘画阶梯。

9,按要求绘画(口头要求,文字要求)10,命题画(美丽家园)11,创意画(想象能力)。

三、书写阶梯。

前三步同绘画一样。

1,大臂能够旋转,有一定力量,2,手腕能够旋转3,手指能协调活动常见问题:

四、剪纸阶梯。

1,练习撕纸(正确撕纸方式:左右拿纸前后撕)沿线撕纸2,会开合剪刀任意剪纸,练习握拳打开3,学会连续剪纸随意剪4,沿线剪纸(线条由粗到细,线由短到长,从直线到弧线到曲线到直角到半园)。

5,剪帖几何图形(从大到小)6,剪帖实物图形辅助注意事项:

1,双手协调,目光跟随剪刀2,撕纸要沿线撕纸左右拿前后撕3,正确拿剪刀。

7,目标明确,剪几条线休息告诉孩子8,及时辅助与强化。

五、拼板。

(一)、选择单块拼板。

5,让孩子双手同时放练习双手协调。

(二)、结合图形。

1,块数从少到多。

2,图案从简单到复杂如单个的圆,正方形。

(三)、按图案去拼配对练习。

(四)、按几何图形影。

六、穿珠子。

(一)、训练目的:双手协调,手眼协调。

(二)、阶段,1,硬线,孔按由大到中到小2,软线,孔同上。

(三)、教学方式1,局部仿穿,配对。

2,整体仿穿,包括颜色,形状,数量3,按要求穿。

4,按规律穿,如红黄蓝白。

七、搭积木。

1、局部仿搭(配对)你搭一块我搭一块,要区分你的我的。

2、整体仿搭。

3、记忆仿搭,训练视觉记忆。

4、按图仿搭,包括按1:1比例和缩小比例。

5、游戏,目的:轮流,等待你搭一块我搭一块注意事项:

1,积木放在孩子顺手的一边,2,方向保持一致。

3,开始最好用有颜色的积木4,不要一味垒搭,还要往两边搭。

八、泥工阶梯。

1,让孩子认识橡皮泥。软的用来玩的2,让孩子有玩泥的意愿。

8,压扁(用手掌去压)9,压坑(用物品或手指)。

10,捏尖,用大拇指,食指去捏11,用工具造型。

12,用一块泥塑简单造型(模仿和听指令)13,组合平面造型。

14,组合泥块完成立体造型。

九、纸阶折梯。

(一)、基础动作。

7,独立折简单造型。

(二)、完成动作步骤:1,把纸放好2,眼睛年着纸3,双手正确拿纸注意事项:

5,可以给出孩子先折出印。

十、撕纸:游戏目标:

1、锻炼宝宝双手的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新书、杂志、餐巾纸、容易撕的彩纸、胶水。游戏过程:

1、老师逐一出示不同颜色的纸张。

2、老师出示白纸纸,“这是白纸,可以撕,撕—撕—撕,大纸边小纸!”

3、老师和宝宝撕纸片,示范把小纸片放到盒子里,以免扔得满地都是。(小宝宝,撕彩纸,撕撕撕,大纸变小纸。)。

4、老师出示用五颜六色的小纸片贴成的太阳,“宝宝看,这是太阳,有很多小纸片,有红色的、有黄色的。”

5、老师和孩子一起撕太阳,贴在纸上(小宝宝,贴太阳,贴贴贴,小纸变太阳。)。

游戏延伸:

1、撕有规则的图案,如太阳、面条等;

2、在纸上画好图案,让宝宝沿着图案的边沿撕下各种可爱的动物图案。

注意事项:

1、为了宝宝的健康,不宜给宝宝撕一些受污染或脏的纸,如报纸,含铅量较高,加上这个月龄段的宝宝喜欢把东西放进嘴巴里,所以要尽量避免让宝宝接触这类纸张。

2、宝宝开始学会撕纸,是宝宝发育的一个里程碑,宝宝的精细动作有了巨大飞跃,妈妈不要制止,要给宝宝提供一些干净的纸张,并告诉宝宝哪些纸可以撕,哪些不可以撕,使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

自闭症儿童数学教学实例

昨天下午,作为阳光学警的成员,我有幸参加了大队开展的关爱自闭症儿童主题公益活动。从中午坐上车的那一刻起,我就觉得自己身上带着一份很重的责任,我必须得用心去与那些小朋友交流,而且得做得很好。整个下午我们都是在于这群小朋友做游戏,陪他们画画、捉迷藏等等。在那一刻,我看到了他们的天真、可爱的一面。他们和其他小朋友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偏向沉默了一点。尽管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们走得慢了一些,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而放弃他们,而应该给与他们更多的关爱和耐心指导。

为了能够很好地完成此次任务,我在活动前做了很多工作,让自己对“自闭症”有个系统的认识:“儿童自闭症”,又被称为“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自闭症患者的行为、症状及严重的程度,因人而异,基本上有三大共同的症状:

(1)薄弱的社会关系;

(2)语言及非语言方面的沟通障碍;(3)缺乏想象力。

1.无语言: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2.立即仿说:有变化的仿说被视为自闭症儿童表达沟通的意图,而没有弹性的仿说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3.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4.很少发问:除了强迫性的行为表现外,他们很少会提出问题来发问。

5.不会使用因果性的语言:如因为、所以、因此、如果等词汇。

而现实情况也是如此,他们有眼睛,却不愿和你眼神交流;他们有耳朵,却不愿听你说话;他们有嘴巴,却只愿自说自话;他们,是电影《雨人》里雷蒙德的真实版。

他们往往变现得很安静,但我却发现他们也有自己特别喜欢做的事,比如说画画。有一个孩子,很吵闹,但是当她拿到画笔时,她就安静起来了,而且专心致志地画,以至于一刻都不想停下来。我相信“上帝夺走了你一样东西,他必然会赠与你一样东西。”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他的天赋不是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能发觉到。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来指导他们走出自己的世界,从而融入大家的生活之中,比如:给自闭症儿童的奖励要远大于对正常儿童。这是由于自闭症儿童敏感、恐惧等特点所决定。每一个自闭症儿童都可能有一两种嗜好,诸如听音乐、迷恋某种物品等。而《马拉松》中的楚原则是迷恋斑马。对此教育者就可以针对其嗜好进行奖励,以鼓励他们配合。这些儿童配合不够时,可以停止奖励,以代批评。切不可认为他们能力欠佳、进行缓慢、言行僵硬而尖锐批评或强令终止。这不仅会使教育训练前功尽弃,也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给未来教育训练带来难以弥补的影响。除此以外,还可以使用“环境优化法”:即优化自闭症儿童喜爱的刺激和环境,在充分激发他们情感的基础上进行训练。自闭症儿童有着听觉适应能力差等特点,对超过其适应范围的各种声音刺激,其情绪易紧张。为此,保持安静的环境是教育他们的前提条件。自闭症儿童大多喜爱音乐,优美的曲调能使他们消除紧张、产生良好情感。教育者可先放一段录音,引起他们的注意,然后音量逐渐减小,再让他们完成任务。因此,充满音乐的环境是教育自闭症儿童又一良好环境。

尽管他们不善说话,但是他们十分的懂事,在我们即将结束我们此次活动时,许多小朋友特意来到门口跟我们摇手说“再见”,就在这一刻,突然有一种让我不舍得离开的感觉,我觉得他们不是在排斥我们这个世界,而是进入我们的世界比较慢而已。这次活动并不是很长时间,却让大家感到震撼和感动。感动于队员们耐心的陪伴,感动于孩子们童真的神情,感动于我们与孩子们之间的“爱”。在此,我呼吁社会上的好心人能一起参与进来,去关爱那些需要我们关爱的小朋友们,有了你们,他们会过得更快乐的,会更快地融入到我们这个世界中来,而不是沉浸于他们自己的小世界中!

自闭症教学反思范文优选

昨天下午,作为财经系学生会体育部的成员,我有幸参加了财经系团总支开展的“爱,让星空蓝起来,关爱自闭症儿童”的主题公益活动。

从昨天下午坐上车的那一刻起,我就觉得自己身上带着一份很重的责任,我必须得用心去与那些小朋友交流,而且得做得很好。整个下午我们都是在于这群小朋友玩,和他们打羽毛球、踢足球、赛跑、聊天等等,我看到了他们的天真、可爱的一面。虽然他们的行为会让我们感到不习惯,但我们知道他们很想和我们玩在一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会很配合的跟她们尽情的玩在一起。他们也十分的懂事,在我们即将结束我们此次活动时,有一个小朋友特意来到大门面前一直跟我们摇手说“再见”,而且还帮我们关上了大门,就在这一刻,突然有一种让我不舍得离开的感觉,我还想留下来跟他们继续玩下去。但是这一切终究还是得结束,我只希望自己下次还能再来。

也许,这就是我认为这次活动的根本意义——使自闭症儿童感到爱于关怀。

他们不是先天这样的,稍加观察,你会发现可能是应为童年缺少关爱,抑郁或有阴影。但他们是无辜的,他们幼小的心灵本不该承受太多。因此,也认识到了“关注下一代”的重要性。再此,我呼吁社会上的好心人能一起参与进来,去关爱那些需要我们关爱的小朋友们,有了你们,他们会过得更快乐的!

20122。

雷德贤年5月6号。

自闭症儿童个别化训练教案

自闭症也称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下面是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自闭症儿童个别化训练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动作模仿:配合简单动词或指令作出摸仿动作

(1)模仿使用物件作敲击动作

(2)模仿触摸身体的部位

(3)模仿拍手动作

(4)模仿简单的手部动作

(5)正确地模仿使用3种不同的发声器具

(6)模仿唇部动作

(8)模仿使用5种熟悉的物件

(9)模仿画简单的横线

(10)模仿2个简单的玩胶泥的动作

(11)模仿同时触摸身体2个不同部位的动作

(12)模仿上下腭及舌头活动

(13)模仿使用不同用途的物件

(14)通过玩洋娃娃,学习模仿一连串简单的动作

(15)模仿成人把手掌打开及握拳,把手放在膝上、头上及伸到背后的姿势

2、声音模仿

(1)模仿3种常见物件的发声

(2)模仿5种动物的声音

1、听知觉:增强听知觉辨别声音的能力

(1)能联系2种声音和2种动作,听到1种声音时,能预料到其相关的动作

(2)从不同的发声器具中,配对相同的声音

(3)辨别声音的次数并能模仿发出相同的次数

2、视知觉:继续培养视觉辨别

(1)从3个杯子中找出其中1个所盖着的物件

(2)蜜蜂排列5块积木

(3)将3种不同的图形卡分类:相同图形,不同颜色

(4)将多种不同的图形卡分类:形状及颜色相同,大小不同

(5)按颜色将8种不同的物件分类

1、手臂:增强手臂及手部的运用

(1)双手举起抛、接球

(2)不须协助能抓住滚动的球并将它推回去

(3)不须协助对墙推球并能接球

(4)将大球准确推出2米外的地方

(5)把斗袋扔进1米外的大盒子中

(6)手提(拿)沙袋行走,逐渐增加重量

(7)将球踢给别人

2、腿:增强腿部运用

(1)用脚尖站立10次,3秒/次

(2)跳器并接触悬挂的物件10次

3、身体平衡

(1)不须协助单脚站立5秒

(2)双脚蹲下-跳起20次

(3)滚动身体来回3米

(4)走10厘米宽的平衡木

(5)做前滚翻

1、抓握:增强手指力度

(1)从布袋里拿出指定物件

(2)将胶泥掰成小块

(3)用手掌及手指挤海棉球

2、操作:增强手指灵活性

(1)自行摺纸

(2)简单手指操:握拳并摇动大拇指、大拇指逐一触摸其他4指、数数

(3)将衣夹夹在盒子边缘

3、双手协调

(1)打开4种不同的容器,拿出奖励物

(2)剪纸条

1、控制:增强观察力和想象力

(1)按指定的模式穿珠子或搭积木

(2)将衣夹按图案排列的位置夹起来

(3)用3块积木组合成1件简单的玩具

简单拼图

2、绘画

(1)用笔在大圈范围内涂画

(2)连点画出横线

(3)连慊?黾虻サ耐夹?/p

1、语言指令:遵从简单指令

(1)无须协助能正确指出属于某个类别的物件

(2)能按要求交出正确的动物玩具

(3)能按要求交出指定颜色的积木

比较学习

(1)理解介词:里面、外面、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先、后

培养记忆能力 什么东西不见了?

2、配对:认识常见物件的名称

(1)能观看训练员手中的物件,在4项物件中选出相同的1件

(2)在多项物件中找出相同的物件

(3)能将5项简单的实物跟相应的图作配对

(4)能配对物件图片(物件的外形相似但不完全相同)

(5)能自行完成由4个简单形状的配对板

(6)能跟训练员轮流叠放相同颜色的.积木

3、分类:辨别学习

(1)将食物按[食用]、[饮用]的类别分类

(2)从3件物件中找出2件通常一起使用的物件:勺子和筷子、手表和钟

(3)按物件的功能分类:洗澡用、吃饭用

(4)将功用上有关的常用物件联系一起:碗和勺子、毛巾和肥皂

1、发声

(1)看见泡泡爆裂时,自行发出清楚的[卜]声

(2)重复及适当使用简单感叹句,理解声音与动作之间的关系:哎呀、哗

(3)自发地发出动物的叫声及周围物

件发出的声音

(4)跟成人一起唱歌,改变自己的声调:高低音、大小声

到海边或山上大声喊话,与人沟通

2、词句

(1)自行以手势或语言表示[再见]

(2)不须协助能正确使用简单的动词

(3)表达自己的需要:[要]、[不要]

(4)能使用简字表达自己的需要或意欲

(5)能从2件物价中,说出所选择的1件的名称

(6)能以[是]、[不是]回答[这是不是--?]的问题

(7)自行说出4种动物的名称

(8)在只要视觉提示下,能说出几件熟识物件的名称以回答问题

(9)以手势或语言表达大小/长短/高矮以回答有关问题

建立“数”的概念:数与物件的对应关系

3、表达

(1)能自行说出某物件属于哪人的,回答:这是谁的?

(2)用3个词或以上的简单句子说出图片的内容,

回答:他在做什么?/我们去哪里?/这是谁?/这是什么?

表达:我想要--(作出选择)/我看见--/我有一个—

4、对话

(1)能在对话中回答简单的问题及改善儿童的基本社交能力(例如:打电话等)

1、进食

(1)自行用勺子进食,大致保持清洁

(2)自行把饮料从水壶里到出来而不洒

用杯子喝水而不洒

用杯子叉子取食物

用塑料小刀切蛋糕

2、穿衣

脱裤子

脱外衣(扣子已解开)

穿裤子

3、梳洗

洗手、抹手

洗脸

洗脸刷牙(自行吐出水)

4、如厕 提示大小便

1、与别人交往的能力

(1)学习适当的社交反应:吻人、问好、正确表达意欲

(2)增强对别人需要的了解:记住3个小朋友的名字

培养排队等待、忍耐、与人分享等良好习惯

2、玩耍技能假想游戏能力参与简单规则的游戏

(1)安静地摇木、秋千、跷跷板2-3分钟

(2)与洋娃娃进行3-4个步骤的交往活动

(3)懂得[躲藏]的意思,自己躲在门后、椅子后、桌子下,找躲藏的人

(4)与训练员轮流搭积木:你一块、我一块,搭成一个高楼

(5)与别人来回推动小汽车

自闭症教学反思范文优选

关爱自闭症青年心得体会2016年11月22日,我有幸参与了一场关于关爱自闭症青年的公益活动,感触颇深。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他们和平常人一样追求美好,向往光明。他们的心里,一定都编织着一个色彩斑斓的梦。尽管上帝对他们有些残忍,但换个角度,他们对人生不需要透彻,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不被世事所扰,这是生活给予最好的安慰吧。

在地铁上,他们似乎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比如窗外茫茫飞雪,比如极速后退的铁轨……他们欢呼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到这一幕,我不禁被感动了,似乎有种强烈的情感牵动了我的神经。尽管地铁上其他乘客对他们投来惊异的目光,他们不为所动,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我们呢,生活中不论做什么都会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为什么我们的世界总是要受到他人的困扰呢?这是我从这些特殊朋友这里所学到的。我认为,如今的大学生应该多多参与这种公益活动。走出校门,踏入社会。首先要做的就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去关爱那些有需要的人,生活本不该那么功利,唯有爱是拯救人类唤醒人性的良药。

志愿者李佳暄。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拉拉手自闭症青年志愿活动,记得当我第一次看到他们的时候,其实内心非常紧张,担心他们会不理我们,担心他们会很敏感,担心会吓着他们……但是后来发现,他们并非那么难接触,总之他们比我们想象中要好很多。这次的地铁三号线活动更是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他们。其实他们也只是个孩子,有着孩童的猎奇心理,有着孩童纯真顽皮,看着他们那一张张可爱的脸庞,我不禁有些心疼。

他们就像一张白纸,犹如星星一般,一人一世界,独自闪烁。他们不盲,却视而不见,不聋,却充耳不闻,有语言却很难交流,有行为却总是与愿望相违。他们也和普通的孩子一样有着玩的特性,这次的雪地活动,他们也很开心的玩着,在雪上画画、写字……他们也有自己的脾气和烦恼,只是他们将所有的欢乐和痛楚都锁在心里,为自己构筑了一堵冷漠的墙,外人走不进,他们亦走不出。他们也很向往外面的世界,在地铁三号线xxx上天xxx的那一刻,看着窗外的雪景,他们笑了,我们都跟着笑了,因为他们很开心,所以每个人的心也为之而感动。

临别之际,我们送了他们每人一张卡片,上面有我们想对他们说的话,虽然很简单的几句话,制作也很简单,但寄托着我们对他们浓浓的感情。或许他们会不理解。

因为爱,所以我们在努力,因为爱的传递,所以构成了爱的世界。这群xxx星星的孩子xxx在自己的世界里依然光芒闪耀,他们和同龄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只是交流障碍,无法表达自己,使他们与同龄的孩子不太一样。然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也许这些是他们的天赋,也许是他们训练了很久的成果,我相信命运给这些xxx星星的孩子xxx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开启一扇窗,这些小天使们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志愿者李璐。

以前只是听过有关自闭症儿童的信息,但从未跟他们有过接触。这次志愿活动给了我一次直接接触这群孩子的机会,让我亲身感受到了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第一次跟他们接触,开始时还担心自己会和他们相处不来,怕吓着他们,接触了才发现,其实他们也只是个孩子,有着孩童的猎奇心理,有着孩童的纯真顽皮。看着他们那可爱的脸,()我不禁有些心疼。其实他们跟普通的孩子一样有着爱玩的特性,但他们却只将所有的欢乐和苦楚锁在自己的心中,他们为自己构筑了一堵冷漠的墙,外人走不进,他们亦走不出。原本美好灿烂的孩提时光因为自闭症而失了色。

很多孩子都是由家长陪伴来的,有个小女孩,只要我们一接近,她就立刻跑开,完全抗拒外人。还有个小男孩,他要玩秋千,他妈妈要帮他换,他不让,非得自己换,结果自己又不会,结果他妈被烦怒了,打了他一巴掌。但他并未像其他孩子一样嚎啕大哭,尽管眼泪湿了眼眶,他也只是轻轻抹去,继续他的玩耍,其实这样的孩子自尊心更强。他虽然不肯与人交流,但他也有着自己的倔强,自己的坚持。

这次志愿活动中,我相处的是一个自闭症相对较轻的孩子,他是由老师带来玩耍的,他不排斥与陌生人的接触。在玩的过程中,我不断露出甜甜的笑容来表达他心中的欢愉,期间我很多次主动逗他说话,问他叫什么名字,他都只是微笑,却不与我交流。或许长时间的自闭已经让他形成了不说话的习惯,作为一个志愿者,我觉得我们不仅应该要陪他们玩耍,更关键的是要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

这次志愿活动让我感触很深,我为他们心疼的同时,也在思考是什么造就他们的自闭?答案有很多,但我觉得父母为我们创设的环境很多时候对我们的影响很深,所以在对自闭症儿童教育的同时,更应开设对父母的教育课。特别不能像之前的那个母亲一样,一不耐心就打自己的孩子,而应不断给他们鼓励,因为鼓励对他们来说真的很重要。只有两者同心协力才能让他们走出自己的小世界,融入到大环境中来。

——信息学院2014级计算机3班周金龙。

今年暑假期间,作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宣传部的一名成员,我有幸参加信息科学技术学院xxx星星点灯xxx团队开展的关爱自闭症儿童服务活动。

当初选择爱弥尔,虽然不知道会遇到一群什么样的孩子,但是依然充满了期待和自信,格外地珍惜这一次与xxx星星的孩子xxx接触的机会。虽然这一次的活动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留在我的记忆中却很长很长。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很清楚地了解了那群可爱的孩子,也更了解了自己。或许在我们短短的这段时间里并没有留下什么,我们不敢奢求通过我们这一次的到来能彻底改变一个孩子,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的爱。这一次的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值得珍藏的的一份记忆。

经过几番周折,终于来到了湖南爱弥尔。爱弥儿的老师十分欢迎我们的到来,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这时我才了解到,原来爱弥儿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批志愿者过来帮忙,走了一批又来一批,就这样传承着他们的爱与责任,我希望我也能把这份爱与责任传承下去而且传承得很好很好。

随后,我们就进入了课堂一起和孩子们上课。我们上的第一堂课是游戏课,都说孩子是爱玩游戏的,可这群孩子却表现得不一样,没有表现出小孩子爱玩的天性,只是在老师和志愿者们地手把手的教导下才勉强将游戏xxx玩xxx下去。.在这个过程,有些家长因为孩子所谓的xxx表现不好xxx,打骂孩子。当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只是为他们感到心疼,心疼他们为什么受到老天如此不公平的待遇,哪怕连好好玩耍的权利都不给他们,我只是希望家长们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为他们打开属于自己的那一扇窗。

接下来一节是识字课,在这节课中我发现一个事实,其实在这些自闭症儿童中有许多孩子一点都不笨,他能听懂老师和家长说的话,能根据不同的问题识别出不同的汉字,只是不愿意用语言表达出他们的思想,可能他们需要的只是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相信只要有了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终究成为那一刻最耀眼的明星。

再在这里上完两节清洁课,我们就要离开了。刚才和上游戏课坐在我旁边的那一位小朋友看到了我,一直看着我——没有说话。我知道他还是记得我的,那一刻我的眼睛湿了,是感动,还是高兴,我清晰地感觉到这一次的活动真的没有白来,付出的爱得到了收获。

就要离开了,或许以后和这群孩子相见的几率很小,但他们依然存在于我的记忆深处,祝福他们,希望他们都好好的。没有过多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点点滴滴,我相信有了我们的关爱和期盼,他们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终有一天他们也会像正常孩子一样在蓝天下放着风筝、唱着歌。

自闭症行为教学

自闭症儿童适应性差,有明显的抗拒性行为,有的自闭症儿童伴有打人、抓人、咬人等攻击性行为,也有撕毁教科学、练习本、推翻桌椅凳等破坏性行为。

健童自闭症饮食疗法是结合国内外各大饮食科研的机构研究结论,在拥有悠久治疗历史的生酮饮食基础上创新的一套有效改善和康复自闭症的解决方案。在前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医学体检服务、营养师专业指导、健童饮食疗法特膳食品、医学专家指导、心理治疗师干预、特殊康复教育这六大体系所构成。

健童自闭症饮食疗法在中山医,福建协和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全国多家医院开展临床观察。据统计,2013年所使用健童饮食疗法治疗超过半年的110名自闭症孩子中,自闭症行为有改善(自闭症cars评分减少超过2分以上)的孩子人数占80.6%;明显改善(自闭症cars评分减少超过8分以上)的孩子人数占52.7%。

自闭症行为教学

杨静雪。

一、什么是社交。

社交就是建立社会或团体内共同认许的行为,及与别人相处的技巧。社交可以包括两方面:第一,能够建立正面的、社会接受的行为;第二,减少问题行为(即异常行为)的产生。

二、自闭症儿童社交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增进自闭症儿童与别人相处的技巧,包括学习认识自己、发展自主行为、处理人际关系等;提高自闭症儿童在其他学习范围中的能力;学习不应限于日常生活中的某段时间或某一节课,应在任何时间或进行任何活动时同时学习。

三、社交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作用。

儿童恰当的社交表现能为别人重视、接纳,由此可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质素。同时,社交技巧亦有助自闭症人士适应成人生活,如:独立能力、工作能力及表现出责任感。

四、社交训练情景设置。

(一).提高接纳亲近的程度。

1.与人接触:玩接触身体游戏,亲吻别人。

2.与物件接触:引导儿童把弄玩具。

3.逐渐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亲近:a)训练者观察自闭症儿童较容易与哪些人接触及接触身体的部位是哪些,然后让儿童慢慢适应,再逐渐接触不同的人及身体的不同部位。b)亦可观察儿童较容易接受什么物件,并由这些物件开始进行训练,当他完全接纳后,便逐渐让他接触至其他物体。

(二)建立自闭症儿童适当地运用物件及身体的技巧。

1.增强操作物件的技巧:摇木马、推车。

2.增强遵从简单的游戏规则的意识:轮候推车、叠积木、捉迷藏。

3.增强参与假想式游戏的能力:协助照顾洋娃娃的日常起居、假装手偶作对话、儿童自行扮演另一人物或物件(扮医生、扮树)或是演出简单的短剧。

4.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在指示下协助成人做简单的工作(丢废纸),进而按口头、标志或文字批示完成一连串工作(收拾玩具、抹桌子、摆放食具等)。

(三)引发自闭症儿童社交沟通的能力:

1.营造儿童喜欢的环境,引发他自行跟别人沟通:在[摇动游戏]中,当儿童玩得兴奋时突然停止,待他提出要求后才继续摇动。2.制造自闭症儿童需要别人协助的情景,引发他自行跟别人沟通:把儿童喜欢的食物放在很难拧开的瓶中,让他要求别人协助。3.在游戏中轮流进行某活动:轮流寻找躲藏的人。4.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他跟别人沟通的技巧:接听电话。

(四)建立适当的社交反应:

1.以动作回应别人的要求:注视别人、在要求下亲吻别人。2.用话语回应别人:能有礼地道谢。

3.明白别人的需要,并做出适当回应:知道别人感到寒冷便把衣服拿给他。

4.在游戏规则下回应别人:按规则轮候玩游戏。

5.能独立工作:a)在口头指示下,完成工作:按指示为他人丢废纸。b)在文字指示下,完成工作:按文字的指示完成某些项目,像[书屋]、[收拾玩具]等。c)在环境提示下,完成工作:下课时便抹桌子、进膳前便放食具。

(五)减少妨碍自闭症儿童发展的情形:

1.如果因为环境混乱以致自闭症儿童无法有效地学习,便须找出改善环境的方法,如:更清楚的视觉安排,让儿童明白环境对他的要求,以获得较佳学习效果。

2.如果改善了环境安排也不能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学习效果,便要观察儿童感觉统合是否有问题,可咨询职业治疗师,共同商讨改善儿童因未能组织感觉刺激而妨碍学习的方法。

3.如果儿童因行为问题而妨碍学习,可参阅[处理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或与心理学家商讨解决方法。

(六)减少因为环境转变而引起的问题:

1.可使用程序卡及时间表,让自闭症儿童清楚[看]到将会发生的事情或可预计的转变,以减少其不安。

2.如果儿童因为未能组织外界刺激而引起不安,便要先帮助自闭症儿童组织环境,当他明白环境的要求时,便能适应转变。

自闭症儿童数学教学实例

(1)模仿使用物件作敲击动作。

(2)模仿触摸身体的部位。

(3)模仿拍手动作。

(4)模仿简单的手部动作。

(5)正确地模仿使用3种不同的发声器具。

(6)模仿唇部动作。

(7)模仿日常生活的自理动作,对洋娃娃做梳头、洗脸、杯子喝水、勺子、吃饭、盖被子。

(8)模仿使用5种熟悉的物件。

(9)模仿画简单的横线。

(10)模仿2个简单的玩胶泥的动作。

(11)模仿同时触摸身体2个不同部位的动作。

(12)模仿上下腭及舌头活动。

(13)模仿使用不同用途的物件。

(14)通过玩洋娃娃,学习模仿一连串简单的动作。

(15)模仿成人把手掌打开及握拳,把手放在膝上、头上及伸到背后的姿势。

2、声音模仿。

(1)模仿3种常见物件的发声。

(2)模仿5种动物的声音。

二、知觉。

1、听知觉:增强听知觉辨别声音的能力。

(1)能联系2种声音和2种动作,听到1种声音时,能预料到其相关的动作。

(2)从不同的发声器具中,配对相同的声音。

(3)辨别声音的次数并能模仿发出相同的次数。

2、视知觉:继续培养视觉辨别。

(1)从3个杯子中找出其中1个所盖着的物件。

(2)蜜蜂排列5块积木。

(3)将3种不同的图形卡分类:相同图形,不同颜色。

(4)将多种不同的图形卡分类:形状及颜色相同,大小不同。

(5)按颜色将8种不同的物件分类。

三、大肌肉。

1、手臂:增强手臂及手部的运用。

(1)双手举起抛、接球。

(2)不须协助能抓住滚动的球并将它推回去。

(3)不须协助对墙推球并能接球。

(4)将大球准确推出2米外的地方。

(5)把斗袋扔进1米外的大盒子中。

(6)手提(拿)沙袋行走,逐渐增加重量。

(7)将球踢给别人。

2、腿:增强腿部运用。

(1)用脚尖站立10次,3秒/次。

(2)跳器并接触悬挂的物件10次。

3、身体平衡。

(1)不须协助单脚站立5秒。

(2)双脚蹲下-跳起20次。

(3)滚动身体来回3米。

(4)走10厘米宽的平衡木。

(5)做前滚翻。

四、小肌肉。

1、抓握:增强手指力度。

(1)从布袋里拿出指定物件。

(2)将胶泥掰成小块。

(3)用手掌及手指挤海棉球。

2、操作:增强手指灵活性。

(1)自行摺纸。

(2)简单手指操:握拳并摇动大拇指、大拇指逐一触摸其他4指、数数。

(3)将衣夹夹在盒子边缘。

3、双手协调。

(1)打开4种不同的容器,拿出奖励物。

(2)剪纸条。

五、手眼协调。

1、控制:增强观察力和想象力。

(1)按指定的模式穿珠子或搭积木。

(2)将衣夹按图案排列的位置夹起来。

(3)用3块积木组合成1件简单的玩具。

简单拼图。

2、绘画。

(1)用笔在大圈范围内涂画。

(2)连点画出横线。

(3)连点画出简单的图形。

六、认知(理解)。

1、语言指令:遵从简单指令。

(1)无须协助能正确指出属于某个类别的物件。

(2)能按要求交出正确的动物玩具。

(3)能按要求交出指定颜色的积木。

比较学习。

(1)理解介词:里面、外面、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先、后。

培养记忆能力什么东西不见了?

2、配对:认识常见物件的名称。

(1)能观看训练员手中的物件,在4项物件中选出相同的1件。

(2)在多项物件中找出相同的物件。

(3)能将5项简单的实物跟相应的图作配对。

(4)能配对物件图片(物件的外形相似但不完全相同)。

(5)能自行完成由4个简单形状的配对板。

(6)能跟训练员轮流叠放相同颜色的积木。

3、分类:辨别学习。

(1)将食物按[食用]、[饮用]的类别分类。

(2)从3件物件中找出2件通常一起使用的物件:勺子和筷子、手表和钟。

(3)按物件的功能分类:洗澡用、吃饭用。

(4)将功用上有关的常用物件联系一起:碗和勺子、毛巾和肥皂。

七、认知(表达)。

1、发声。

(1)看见泡泡爆裂时,自行发出清楚的[卜]声。

(2)重复及适当使用简单感叹句,理解声音与动作之间的关系:哎呀、哗。

(3)自发地发出动物的叫声及周围物。

件发出的声音。

(4)跟成人一起唱歌,改变自己的声调:高低音、大小声。

到海边或山上大声喊话,与人沟通。

2、词句。

(1)自行以手势或语言表示[再见]。

(2)不须协助能正确使用简单的动词。

(3)表达自己的需要:[要]、[不要]。

(4)能使用简字表达自己的需要或意欲。

(5)能从2件物价中,说出所选择的1件的名称。

(6)能以[是]、[不是]回答[这是不是--?]的问题。

(7)自行说出4种动物的名称。

(8)在只要视觉提示下,能说出几件熟识物件的名称以回答问题。

(9)以手势或语言表达大小/长短/高矮以回答有关问题。

建立“数”的概念:数与物件的对应关系。

3、表达。

(1)能自行说出某物件属于哪人的,回答:这是谁的?

表达:我想要--(作出选择)/我看见--/我有一个—。

4、对话。

(1)能在对话中回答简单的问题及改善儿童的基本社交能力。

八、自理。

1、进食。

(1)自行用勺子进食,大致保持清洁。

(2)自行把饮料从水壶里到出来而不洒。

用杯子喝水而不洒。

用杯子叉子取食物。

用塑料小刀切蛋糕。

2、穿衣。

脱裤子。

脱外衣(扣子已解开)。

穿裤子。

3、梳洗。

洗手、抹手。

洗脸。

洗脸刷牙(自行吐出水)。

4、如厕提示大小便。

九、社交。

1、与别人交往的能力。

(1)学习适当的社交反应:吻人、问好、正确表达意欲。

(2)增强对别人需要的了解:记住3个小朋友的名字。

培养排队等待、忍耐、与人分享等良好习惯。

2、玩耍技能假想游戏能力参与简单规则的游戏。

(1)安静地摇木、秋千、跷跷板2-3分钟。

(2)与洋娃娃进行3-4个步骤的交往活动。

(3)懂得[躲藏]的意思,自己躲在门后、椅子后、桌子下,找躲藏的人。

(4)与训练员轮流搭积木:你一块、我一块,搭成一个高楼。

(5)与别人来回推动小汽车。

自闭症教学反思范文优选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或者孤独性障碍,临床表现为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障碍,兴趣狭窄。自闭症的影响不分地理、种族或阶级,全球每20分钟就有一个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美国自1992年开始收集有关自闭症的数据,到2003年,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儿童人数猛增了800%,在美国每150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被诊断为自闭症,每94个男孩中就有一个患自闭症,而在1990年,每10万个儿童才有一个患自闭症。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与自闭症相关的基因,但造成自闭症的根本原因目前还不清楚。21世纪初自闭症患者人数上升的原因之一是诊断的加强。通过后天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可以得到一定的恢复。

这个暑期我有幸参加到河南科技大学关爱自闭症儿童三下乡暑假实践活动中,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到自闭症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

在与孩子们一同学习、玩耍的这段时间里,我发现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质——注意力不易集中,亦或是一旦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就对外界一切不予理睬。有的小朋友上课不停地看看这里看看那里,有时候也可以一直盯着一个小圆孔半个小时不动。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界。他们不善于跟别人沟通,缺乏与其他小朋友的情感接触,因此,往往是每个人自己玩自己的,但他们却能和睦相处,和谐的排队、做游戏,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就这样既矛盾又统一的发展着。三天我基本上都是和一个叫浅浅的小女孩呆在一起,她和另一个叫月月的女孩都患有唐氏综合症,她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性格都比较倔强,不喜欢其他小朋友接触自己的玩具,有时会喜欢争夺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大概因为性格相似,所以她们两个的关系基本上很不错,两个人都很可爱,每当其他人拍浅浅时,她都会摆出剪刀手。

我还发现,有的孩子会非常渴望更多的人陪她玩,比如我认识的小朋友依依,她很喜欢跳舞,而且喜欢大家和她一起跳舞,有志愿者和她一起玩,但她喜欢更多的人陪她,很多次当我在陪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她会把我和其他志愿者拉过去陪她一起跳舞我深深的感觉到他们这些特殊的群体需要更多的关爱。

同时我也感觉到他们的父母真的是非常伟大,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被社会所接受,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耗费极大的精力,付出全部的爱,来引导和陪伴他们成长,忍受着别人异样的眼光,依然不辞劳苦地坚持。我坚信他们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在其他时间我和队友去各大广场,校园内发送宣传单以及寻求路人填写调查问卷时,我发现社会上的成人和校园中的学生对于自闭症儿童都缺乏一定的了解,很多有些人自闭症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有些人对于我们想要解说一下自闭症的情况非常排斥,有些人看完宣传单又还给我们,有些人看都不愿意看,有些人听说有关自闭症就很快地走掉了,这让我感到很难过,不过让我欣喜的是也有人愿意主动了解有关自闭症儿童的情况,绝大多数的人都愿意在有能力的条件下提供帮助并且希望自闭症儿童康复并能够融入社会,但我觉得我们尽自己绵薄之力尚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很多人不知道自闭症,绝大部分人不了解自闭症,我们需要大家,需要社会,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去了解自闭症儿童,他们需要更多人的关爱,物质和精神上都需要,物质上需要爱心人士资助,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恢复训练场地,精神上需要关爱,需要鼓励,需要耐心,需要强大的师资力量,需要更多的人投身到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建设上,帮助自闭症儿童做恢复训练的老师们也很不容易,社会应该让他们看到希望从而有很多的动力去工作,去帮助孩子们,孩子的家长也很努力,很辛苦,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并帮助自闭症儿童,让“来自星星的他们”感受到全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平等对待他们,尊重他们,关爱而不同情,照顾他们敏感而自尊的心,关爱自闭症儿童,还需要我们和社会上的人更多的努力!

自闭症教学个人教学心得

孤独症儿童与结构化教学(一)。

1.1历史结构化教育是1970年由ericschople创建的,是一个个性化的教育训练项目。1972年美国北卡罗莱那州议会通过立法建立了孤独症和社交障碍儿童治疗教育部门该部门设在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医学院精神科,该教育称结构化教育。

目前,“teacch”已成为孤独症和社交障碍儿童治疗和教育的代名词。teacch项目是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的一个公共卫生项目,是一个以社区为基础,旨在改进孤独症和社交障碍儿童与家庭、亲人、社会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项目。经过三十年的研究,teacch已成为一项对孤独症儿童治疗和教育非常有效的综合性教育措施。据统计,经过teacch训练的孤独症儿童中有47%可回归社会。

该教育项目曾获得美国精神病学会的成就金奖,被认为是一种杰出的服务、训练和研究模式。

美国有45个州,全世界有20多个国家已开始进行结构化教育,包括美国、英国、丹麦、瑞典、法国、比利时、冰岛、巴西、新加坡、沙特、科威特、俄罗斯、波兰和我国的台湾、香港等。

通过三十年的应用和研究,teacch已得到世界的认可,被认为建立和推动了儿童发育疾病的研究,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1.2结构化教育的内容结构(structure)。

这个名词,最初是用于建筑学的,指将东西按一定的形式排列起来。

例如,一个园艺师在设计一个成功的花园时,必须采用结构化的概念,种子、植物必须以一定的组合形式来安排,既要考虑到各种植物对树荫、阳光和水的偏爱不同,又要系统地考虑彼此间的紧密关系。使用这种结构化的概念,既可使每种植物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又能弥补和避开各自的弱点。这样,植物就可长的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结构化的概念也可适用于教育,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强项,而弥补和避开其弱处。

结构化教育不同于感觉统合治疗或听觉统合治疗,它不是使用单一的技术或方法。teacch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孤独症患儿在长大成人时,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包括帮助他们理解周围世界,获得与人群交流的交往技巧,并教会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如何做出选择和决定。

teacch项目包括:诊断、评价、结构化教育、个体发育计划、社会技巧训练、职业训练、家庭和社区计划,以及父母训练和咨询。

个体发育计划必须根据孩子的成熟度、进步情况而不断修改。定期对个体的能力和潜力进行评价(注意不是评价缺陷)。

对孤独症患儿的评价称pep(psycho-educationalprofile),其实是心理教育剖面图,可以发现孤独症患儿的技能在哪个区域还没有达到,哪个区域已经达到。将这些评价结果融入到个体发育计划中去。

teacch在不断改进各种训练方法,挑战一些旧的观念和治疗方法,增加新的研究成果。

1.3teacch的特点。

1.3.1个性化原则是结构化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

个性化原则强调治疗中心是个体,在孤独症患儿现有的技能和兴趣上建立广泛的干预计划。用评价来了解孤独症患儿,不管其严重程度如何,功能高低,作为个体来对待,制定计划时因人而异。每人有适合自己的一套训练教育计划。

个性化原则非常重要,不是在评价患儿个人兴趣、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制定的干预计划,最后是不会成功的。

1.3.2父母参与式。

将孤独症患儿的父母作为治疗的合作者,参考他们对孩子的理解、看法,对父母进行咨询、培训,让父母也变为治疗者。

1.3.3覆盖面广。

teacch对任何型式的孤独症都可训练,从婴儿孤独症到成人孤独症,从低功能孤独症到高功能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

1.3.4适用性强。

不仅在美国适用,从三十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同样也广泛适用于其他国家,目前全世界已有20多个国家在使用。

1.3.5反应性好。

几乎所有参加训练的孤独症患儿都能很高兴地参与到训练中来,并能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能力。

2结构化教育的模式。

2.1结构化程序。

在应用结构化的概念去训练孤独症儿童以前,有必要对孤独症儿童的一些缺陷重新理解一下。过去对孤独症儿童的一些表现仅观察外表,并没有深刻理解导致这些表现的原因。随着越来越多的孤独症患者回归社会,许多患者将他们患病时的感受用文字叙述了出来,形成了西方所谓的“孤独文化”,从而为改进孤独症儿童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众所周知,语言接受困难和缺乏基本的交流语言是孤独症儿童的特点之一。由于孤独症儿童对语言不能理解,不能表达他们的基本要求,别人不知道他们是累了,热了,还是饿了,他们只能代之以发脾气或攻击行为。

他们的逻辑记忆很差,不能在头脑中将事物有序地排列起来,即使是他们熟悉的事物。

他们感到熟悉的动作和舒适,因而不愿意去学习新的动作和日常规范。这也是他们出现刻板行为和不愿意改变环境的原因之一。

多数患儿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理解和接受科学规律,导致别人的另眼相看和自身孤独,由于他们缺乏社交能力,使他们可能毫无理由地取悦别人或对表扬无反应,这些原因使孤独症患儿看上去对学习有抵触。

对感觉输入的高敏感也是孤独症患儿出现不安、暴燥等行为的原因之一,也妨碍了对学习技能的掌握。

因此如何针对学生的理解水平、接受水平来设置训练计划,如何应用结构化这一概念去安排课程,以期有效地训练孤独症儿童。根据他们对结构化教育的需求进行训练,是孤独症儿童成功获得学习经验的第一步。

结构化教育对于行为问题的发生不采取直接的干预措施,而是寻找其发生的原因,譬如焦虑,当训练孤独症患儿对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后,他们的焦虑就会减轻;训练了他们与人交往,对人理解,理解别人的要求,表达自己的要求时,许多行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结构化固然重要,但关键是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个体化,只具结构化和组织性,而无个体特征的教育是不能成功的。

2.1.1教学环境结构化。

教室的布局对孤独症患儿学习经验的获得至关重要。家具的排列,区域的划分合理与否,或帮助了患儿的独立功能和认识的发展,和对规则及限制的服从,或妨碍了患儿这些功能的发展。

教学环境的结构化让孤独症患儿从视觉感受上得到帮助,也帮助他们在学习时安静,减少情绪反应,理解教学的程序,独立完成学习目标,使训练更加有效。

教学环境结构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1.1.1教室的组织,家具、物品(教具)的布置教室的大小,与其他教室的毗邻关系,电源数与位置,洗手间的位置,灯光,墙画,家具的特征都是需要考虑的。

太小的教室或没有贮存间的教室会使患儿感到不舒服,洗手间不应离教室过远,这样可使教师将精力放在课堂内容和结构化学习上,而不必经常提醒学生洗手间的方向。学生的桌子最好面向白墙,以避免干扰,家具的尺寸最好与孩子的年龄相适应。

2.1.1.2环境区分。

明确划分各种活动区域。在游戏区,工作区,点心区,转换区都设出明确的界限,使患儿明确每个区域的功能。

工作区不要面对镜子或窗户,可用柜子围起来,使工作材料易于得到,也不要设计在门口,以减少视觉和声音的干扰。游戏区铺地毯,使患儿看到地毯就知道是玩耍的地方。

根据孤独症患儿功能的高低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好坏,来确定区域和界限的多少,以便更好地引导。

应注意要保证既有独自工作的场所,又有集体工作的区域。每个区域有明确的标志,使孩子能迅速找到。教师必须要能很容易观察到每个工作区域,物品摆放要接近工作区,游戏区要足够大,并远离出入口等等。

2.1.2作息时间结构化。

作息时间结构化也是结构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多数孤独症患儿不能很好地连续记忆和组织时间,语言理解障碍也使患儿不知该做什么。因此除了指导他们在每天一定时间内学习以外,作息时间表可以帮助他们组织时间,进而预先安排一天或一周的事务,也可以帮助患儿主动地由一项活动转向另一项活动,时间表让他们知道下来该到哪去,该做什么,对那些不愿离开的孩子,也可让他们知道下来的活动更有趣。

通常设计两种时间表,一种是整体的(集体的)作息时间表,一种是每一个学生的时间表。

集体作息时间表包括:学生到达时间,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吃饭时间,外出玩耍时间等。

2.1.2.1作息时间视觉化。

用视觉图卡来表示作息时间,如工作时间画上桌子,吃饭时间画上餐具等。

2.1.2.2作息时间个体化。

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理解力,控制力等等再具体化。

2.1.2.3注意一定要明确提示让孩子做何种工作用语言,也可以不用语言,但一定是在患儿理解的水平上。语言指示要用最简练的,如不要说:“我想让你把这些豆子放在瓶子里,如果你放进去了,你就可以去游戏区选择你喜欢的玩具玩耍”。而要说:“先把豆子放进去,然后去玩”。同时,语言指示一定要伴有手势,使孩子更好理解,这不一定要建立目光接触,有些孩子对姿势语言和声音反应良好。也可使用视觉卡片、图片或实物。

2.1.2.4明确指示做多少可以向患儿展示完成后的图片来说明要他们做到什么程度,做多少,了解完成的概念及教师的期望。卡片放在右侧,完成的顺序由左向右。卡片不能画得很复杂,要让孩子易于理解。要有完成工作袋,让孩子将完成的物品放入其中。

2.1.3工作组织结构化。

根据孤独症患儿各自的能力,安排一定的训练内容。

2.1.4视觉结构或视觉线索,要自始至终地出现在任何一个活动场所。

用视觉卡片标识活动区域,定作息时间表,告诉学生完成的工作,寻找信息等,这样可以使得训练工作更易进行,训练效果更好。

2.2梯层教育法。

2.2.1分为三层。

(3)第三梯层:更高一层的对话式活动,更有意义,参与后能获益的活动。

2.2.2具体步骤。

(1)教会他们怎样加入到小组中去,用摇铃的方式和其他人打招呼;。

(4)将歌词用图片展示出来。也有些孤独症患儿对字母和文字感兴趣;。

(5)使用视觉线索。每一首歌的呈现必须伴随实物、图片、字母卡或韵文;。

(7)第二梯层的活动继续进行,是在更好的语言水平上。小组可以根据需要分很多层次。助手随时将需要离开的孩子带到独立的工作区或其他结构化的活动中去。

注意:。

a.歌曲的趣味性,孩子喜欢,老师喜欢。

b.将小组活动的顺序列表挂出。如在一块长板上,挂上与歌曲内容相关的视觉线索,实物,图片、字卡。根据活动的进展情况,随时将挂件取下。

c.必须确定当小组活动将结束时,有显示下一个活动出现的线索,并保证孩子顺利进入下一个活动安排。

孤独症儿童与结构化教学(二)。

在探讨如何在教室使用结构,以安排一个成功的学习经验之前,先简短地谈一谈孤独症学生的学习缺陷,以及这些缺陷如何导致结构的需求将有所助益。

接受性语言的困难是孤独症学生的特征之一。常会发现学生不了解别人所说的话,但老师却认为他懂。于是发生攻击性行为,不然就是缺乏主动。除了发脾气或攻击行为外,他也许缺乏必需的语言进行适切的表达,所以老师不知道他是累了、饿了、做完了、热了或者无聊。

他的序列记忆也可能很差,所以记不住熟悉事件发生的顺序,或不能确定事件将在何时发生。他通常对熟悉的活动较为安心,且会抗拒学习新的事物或新的例行活动。他们常不能安排或控制自己的行为,且不了解或没有意识到社会规范,造成他们用不适当的方式来引起他人注意,或宁可自己一人独处。因为与社会缺乏关联,他很可能对取悦别人或赞美没有反应,结果似乎是在抗拒学习。对感官刺激的过分敏感,也常会引起困扰人的行为。容易分心以及时间意识与安排时间能力的缺乏,也常会妨碍学习。

依照学生的理解力来安排教室及其它学习环境,有助于这些问题和无效学习情境的减少与缓和。

这章节讨论结构化教学的特性,已经证明它对各种年龄的孤独症学生非常有用,这些特性包括空间环境的组织,时间的安排和教学方法。个别化是有效地利用这些特性的关键。除非个别学生的长处及需求在计划时就考虑进去,否则即使教室的空间与时间的安排都很好,学生也不一定受益。除非老师先评量学生的兴趣与学习型态,否则他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不能发挥功效,例如提示及增强。

下面讨论结构化教学法每一种特性的用法。

空间组织。

老师应该要先把教室教给孤独症学生,才能有效教导他们。

在规划孤独症学生的学习经验时,教室的空间设计是重要考量之一。即使教室家俱的摆设都可能有助于或有碍于学生的独立,以及对规则、限制的认知及遵守。要将孤独症学生的学习缺陷牢记在心,才能有效地组织与规划教室的空间环境。很多孤独症学生有组织能力上的问题,不知道要去哪里,也不知道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因为接受性语言的困难,他们常不了解规则或指令,结构化的环境提供他们视觉上的线索去了解规则与指令。有些孤独症学生容易因外界事物而分心,老师们需将环境结构化,让环境较不会令人分心。

在规划一个特定的空间环境前,老师应先思考一下一般性的教室环境。如果教室中有其它问题,好的空间结构也无法发挥预期效果。在学校,老师通常不能选择她的教室。但如果有选择权的话,应注意的教室特征有:教室的大小、附近的班级及学生、电源插座的数量及距离、最近厕所的位置、光线、会令人分心的墙壁及固定不动物体的特征。

有些不适切的教室特性可以忽视或加以调整,但某些情况是要改变的。有多重出口的教室(尤其是通到外面的出口)不适合会乱跑的学生。中学生教室也不应该安排在幼儿园里。因为不能提供学生社交互动的机会,且必然会对较大较长的学生贴上卷标。如果教室太小或没有足够的储藏空间,会令人不舒服;永远会有东西挡在路中间,不然做事时总是碍手碍脚。这样的环境无法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气氛。洗手间的位置是一个非常优先的考量。

一个正在训练学生如厕的老师,决不愿意每次如厕时长途跋涉。如果有其它选择的话,即使学生有独立如厕的能力,也不要把珍贵的时间浪费在来回洗手间上。一旦老师落脚在某间教室,他便准备好要依据教学重点与教学内容,来安排学习与训练区域。要有专门的区域让学生能学习特定的技能;要将区域画出清楚的界线;而且要让学生容易拿得到学习材料,这可以帮助学生知道应身处何处,应何处拿取学习材料。这样,老师便不需要一再提醒他们,也不需要一再重复指令,这可减少教室中的语言困惑。虽然如此,每个班级和学生需要的结构程度不同;功能较低的学生及自我控制较差的学生比高功能者需要更高度的结构、更多的规范限制、更多的界限和更多的线索。

幼小学生的老师则要安排游戏学习区、个别教学区、独立工作区、点心区和生活自理能力发展区。也许需要一个团体活动区或一个特定的区域来发展学生的职前能力。年纪较大学生的教室会有休闲区,工作区,家事技能区、生活自理区、清洁区,和个别教学区。很多教室需要用隔离区,可让某些学生离开令其分心及刺激他的地方,以再度取得部分的自我控制。所有的教室都需要一个可放学生自己东西的地方,可以是小格子、或可上锁的柜子、或特别的盒子。老师的书桌或工作区亦应有一席之地。

规划安排教室各个区域可从自然的摆设开始,例如:工作区域就不适合安排在会令学生分心的镜子或窗户旁,如果真的无法避免,可用窗帘或纸板贴在窗户上,以减少分心情形。此外,将工作区安排在书架或储藏柜旁,学生便能轻易拿到工作材料。工作区最好设立在嵌入式柜子旁,学生可以很容易拿到材料。空白墙壁周围也是设立工作区的好地方。学生的桌子面对空白的墙壁可以降低分心的程度。重要的是,教室桌椅应适合学生的年龄大小,让他们可以轻易地、舒服地完成工作。一些学生单独工作的地方最好是不要靠近出口,如游戏区或休闲区,老师们便不用担心学生会跑出教室。地毯、书架、隔间、贴在地上的胶带和桌椅都可以用来当清楚的界线。例如,地毯区可以用来当作休闲区,下课时间学生不能在其它区域玩。摆满材料的书架或二至三个长桌也可用来当作工作区的界线,当学生去拿工作区的材料时,便可以坐在那里工作。另外,老师将要丢掉的地毯铺在洗手台前,可让他们知道洗手或洗碗盘时该站在哪里。

用具及材料也应该要依照学生的理解水平来加以清楚地标示和安排。有些教具只有老师能够使用,有些则不能在游戏或休闲时使用。图片、颜色、数字等都能帮助学生标示,可协助学生拿取材料及归还。

当老师在规划安排教室空间结构时,考虑学生的个别需求是很重要的。可由教室中结构不同的三种工作区来说明个别化。在工作区域两边安置装满工作材料的架子,这样可以界定工作区的范围。在工作区内中间放一张桌子和数张椅子,让不受其它活动干扰的学生或有分心事物仍可学习的学生使用。第二张桌子则面向空白的墙壁,而且在地上贴上胶带,以标示工作时椅子应该放的位置。这是为较易分心且在没有工作时会游荡的学生设计的。第三种工作区是在两侧置隔物板,第三侧面对空白的墙壁。这是为易受他人活动影响且有干扰他人行为的学生设计的。每一个学生所需的结构都是经过个别评估与计划。当学生的表现越来越独立时,空间的结构便可一点一点地减少。

老师们在安排教室环境时应考量下列问题:

工作区域。

1有个人和团体的工作空间吗?

2工作区域安排在最不受干扰的地方吗?

3所有的工作区域都标示好了吗?学生都可以找得到自己的区域吗?

4有前后一贯的工作区域,让需要的学生来用吗?

5老师容易看到各工作区的活动吗?

有摆放学生已完成作品的地方吗?工作所需要的材料放置在中心地带且接近工作区域吗?

8学生能容易拿到材料,且能将他的材料标示清楚吗?

9游戏或休闲区是否尽可能地大?它们是否远离出口呢?

10这些区域是否远离学生在自由时间时不该去的区域和材料?

11这些区域的界线都很清楚吗?

12老师能够从教室中任何其它区域都看得到本区的情形吗?

13在游戏区或休闲区的架子上,夹杂着损坏或没人用的玩具吗?

时间表的安排。

一个老师必须要有一个教学架构,以便有效地教导孤独症学生。

两个学生与教师助理正在厨房从事烹饪活动。一个学生在休闲区的门闩上挂了一片地毯。另一个学生正在工作区独力地完成工作单上所列的活动,第五个学生则和老师一起做一些个别的数字作业。在他们的背后,一个定时器正在滴答滴答地计时,它的响声预示着有一场潜在的混乱要到来了,此时材料被拿走了、椅子移动了、老师的赞美与增强正在进行、指示学生、每个人都在动往新的区域,然后又要工作一段时间了。大家怎么知道要去那里,又要做些什么呢?老师们又怎么知道他负责的学生是谁呢?为什么一切都进行地那么顺利?毫无疑问地,这个教室的时间表是有目标的、清楚的、前后一致的,用以框出人、事、时、地的轮廓来。

时间表是孤独症学生所需要的教室结构之一。很多学生有序列记忆和组织时间的问题。接受性语言的困难也让这些学生很难了解他们该做些什么。除了在每天的固定时段给予学生说明与引导外,时间表也可以帮助学生组织和预测每天、每周的事件。这减少了因为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所带来的焦虑。除了可以用来知道某个时段会有什么活动外,时间表也可以帮助学生自己进行活动之间的转衔,因为时间表让他们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此外,主动性较差的学生从时间表上看到他们喜欢的活动就在后面,可能会较愿意完成较难或较害怕的工作。

通常教室中会同时使用两种类型的时间表。第一种是整体教室时间表,第二种是个别学生时间表。

整体时间表框出每天所有的事件,它并不规定学生要做些什么活动,但它告知整体性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等等。以下是一个中学教室典型的时间表:

8:30学生到达学校,放好私人东西,向人打招呼。

8:45工作1。

9:30工作2。

10:15休息。

10:30休闲、找朋友。

11:45准备午餐。

12:00午餐。

12:30户外游戏、体育。

1:00打扫自助餐厅桌椅和地板。

1:45工作3。

2:30放学。

这个时间表指出工作与非工作的时段。在工作时间时,学生和老师从事各式各样的活动,包括独立职前训练、个别的生活自理训练、其它学校工作。这些会反映在学生个别时间表中。除了校外教学、特别活动,或社区训练的安排外,整体时间表也可以当作一周的时间表。

整体时间表通常张贴在所有的人看得见并用得到的教室位置。通常会在学生刚到学校或在团体活动时,温习一遍时间表。这个时间表的型式可以是用写的,就像前面的例子。但不是每一个学生都看得懂文字时间表。所以,上例的时间表也可以用照片或图画来代表各项活动。例如:一张书桌或桌子的照片或图画可以用来取代「工作时间」这几个字。可以由上而下或由左至右将照片贴在一张大的海报纸上。

有了这个整体时间表,老师们就可以分配每天或每周的教学责任。用笔记板来夹时间表,老师就容易拿和也容易看。教师分配教学责任时,要考量:那些学生在小团体教学时表现较良好、那些学生较有独立的工作技巧、那些活动需要外来老师来带学生、那些学生有困难控制自己的行为。两个老师(以及也要用时间表的义工)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教学责任及负责的对象。

1.2历史。

结构化教育是1970年由ericschople创建的,是一个个性化的教育训练项目。1972年美国北卡罗莱那州议会通过立法建立了自闭症和社交障碍儿童治疗教育部门该部门设在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医学院精神科,该教育称结构化教育。

目前,“teacch”已成为自闭症和社交障碍儿童治疗和教育的代名词。teacch项目是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的一个公共卫生项目,是一个以社区为基础,旨在改进自闭症和社交障碍儿童与家庭、亲人、社会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项目。经过三十年的研究,teacch已成为一项对自闭症儿童治疗和教育非常有效的综合性教育措施。据统计,经过teacch训练的自闭症儿童中有47%可回归社会。

通过三十年的应用和研究,teacch已得到世界的认可,被认为建立和推动了儿童发育疾病的研究,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1.2结构化教育的内容结构(structure)。

这个名词,最初是用于建筑学的,指将东西按一定的形式排列起来。

例如,一个园艺师在设计一个成功的花园时,必须采用结构化的概念,种子、植物必须以一定的组合形式来安排,既要考虑到各种植物对树荫、阳光和水的偏爱不同,又要系统地考虑彼此间的紧密关系。使用这种结构化的概念,既可使每种植物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又能弥补和避开各自的弱点。这样,植物就可长的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结构化的概念也可适用于教育,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强项,而弥补和避开其弱处。

结构化教育不同于感觉统合治疗或听觉统合治疗,它不是使用单一的技术或方法。teacch的主要目标是帮助自闭症患儿在长大成人时,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包括帮助他们理解周围世界,获得与人群交流的交往技巧,并教会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如何做出选择和决定。

teacch项目包括:诊断、评价、结构化教育、个体发育计划、社会技巧训练、职业训练、家庭和社区计划,以及父母训练和咨询。

个体发育计划必须根据孩子的成熟度、进步情况而不断修改。定期对个体的能力和潜力进行评价(注意不是评价缺陷)。

对自闭症患儿的评价称pep(psycho-educationalprofile),其实是心理教育剖面图,可以发现自闭症患儿的技能在哪个区域还没有达到,哪个区域已经达到。将这些评价结果融入到个体发育计划中去。

teacch在不断改进各种训练方法,挑战一些旧的观念和治疗方法,增加新的研究成果。

2、结构化教育的模式2.1结构化程序。

在应用结构化的概念去训练自闭症儿童以前,有必要对自闭症儿童的一些缺陷重新理解一下。过去对自闭症儿童的一些表现仅观察外表,并没有深刻理解导致这些表现的原因。随着越来越多的自闭症患者回归社会,许多患者将他们患病时的感受用文字叙述了出来,形成了西方所谓的“自闭文化”,从而为改进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众所周知,语言接受困难和缺乏基本的交流语言是自闭症儿童的特点之一。由于自闭症儿童对语言不能理解,不能表达他们的基本要求,别人不知道他们是累了,热了,还是饿了,他们只能代之以发脾气或攻击行为。

他们的逻辑记忆很差,不能在头脑中将事物有序地排列起来,即使是他们熟悉的事物。

他们感到熟悉的动作和舒适,因而不愿意去学习新的动作和日常规范。这也是他们出现刻板行为和不愿意改变环境的原因之一。

多数患儿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理解和接受科学规律,导致别人的另眼相看和自身自闭,由于他们缺乏社交能力,使他们可能毫无理由地取悦别人或对表扬无反应,这些原因使自闭症患儿看上去对学习有抵触。

对感觉输入的高敏感也是自闭症患儿出现不安、暴燥等行为的原因之一,也妨碍了对学习技能的掌握。

因此如何针对学生的理解水平、接受水平来设置训练计划,如何应用结构化这一概念去安排课程,以期有效地训练自闭症儿童。根据他们对结构化教育的需求进行训练,是自闭症儿童成功获得学习经验的第一步。

结构化教育对于行为问题的发生不采取直接的干预措施,而是寻找其发生的原因,譬如焦虑,当训练自闭症患儿对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后,他们的焦虑就会减轻;训练了他们与人交往,对人理解,理解别人的要求,表达自己的要求时,许多行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结构化固然重要,但关键是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个体化,只具结构化和组织性,而无个体特征的教育是不能成功的。

2.1.1教学环境结构化。

教室的布局对自闭症患儿学习经验的获得至关重要。家具的排列,区域的划分合理与否,或帮助了患儿的独立功能和认识的发展,和对规则及限制的服从,或妨碍了患儿这些功能的发展。

教学环境的结构化让自闭症患儿从视觉感受上得到帮助,也帮助他们在学习时安静,减少情绪反应,理解教学的程序,独立完成学习目标,使训练更加有效。

教学环境结构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1.1.1教室的组织,家具、物品(教具)的布置教室的大小,与其他教室的毗邻关系,电源数与位置,洗手间的位置,灯光,墙画,家具的特征都是需要考虑的。

太小的教室或没有贮存间的教室会使患儿感到不舒服,洗手间不应离教室过远,这样可使教师将精力放在课堂内容和结构化学习上,而不必经常提醒学生洗手间的方向。学生的桌子最好面向白墙,以避免干扰,家具的尺寸最好与孩子的年龄相适应。

2.1.1.2环境区分。

明确划分各种活动区域。在游戏区,工作区,点心区,转换区都设出明确的界限,使患儿明确每个区域的功能。

工作区不要面对镜子或窗户,可用柜子围起来,使工作材料易于得到,也不要设计在门口,以减少视觉和声音的干扰。游戏区铺地毯,使患儿看到地毯就知道是玩耍的地方。

根据自闭症患儿功能的高低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好坏,来确定区域和界限的多少,以便更好地引导。

应注意要保证既有独自工作的场所,又有集体工作的区域。每个区域有明确的标志,使孩子能迅速找到。教师必须要能很容易观察到每个工作区域,物品摆放要接近工作区,游戏区要足够大,并远离出入口等等。

2.1.2作息时间结构化。

作息时间结构化也是结构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多数自闭症患儿不能很好地连续记忆和组织时间,语言理解障碍也使患儿不知该做什么。因此除了指导他们在每天一定时间内学习以外,作息时间表可以帮助他们组织时间,进而预先安排一天或一周的事务,也可以帮助患儿主动地由一项活动转向另一项活动,时间表让他们知道下来该到哪去,该做什么,对那些不愿离开的孩子,也可让他们知道下来的活动更有趣。

通常设计两种时间表,一种是整体的(集体的)作息时间表,一种是每一个学生的时间表。

集体作息时间表包括:学生到达时间,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吃饭时间,外出玩耍时间等。

2.1.2.1作息时间视觉化。

用视觉图卡来表示作息时间,如工作时间画上桌子,吃饭时间画上餐具等。

2.1.2.2作息时间个体化。

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理解力,控制力等等再具体化。

2.1.2.3注意一定要明确提示让孩子做何种工作用语言,也可以不用语言,但一定是在患儿理解的水平上。语言指示要用最简练的,如不要说:“我想让你把这些豆子放在瓶子里,如果你放进去了,你就可以去游戏区选择你喜欢的玩具玩耍”。而要说:“先把豆子放进去,然后去玩”。同时,语言指示一定要伴有手势,使孩子更好理解,这不一定要建立目光接触,有些孩子对姿势语言和声音反应良好。也可使用视觉卡片、图片或实物。

2.1.2.4明确指示做多少可以向患儿展示完成后的图片来说明要他们做到什么程度,做多少,了解完成的概念及教师的期望。卡片放在右侧,完成的顺序由左向右。卡片不能画得很复杂,要让孩子易于理解。要有完成工作袋,让孩子将完成的物品放入其中。

2.1.3工作组织结构化。

根据自闭症患儿各自的能力,安排一定的训练内容。

2.1.4视觉结构或视觉线索,要自始至终地出现在任何一个活动场所。

用视觉卡片标识活动区域,定作息时间表,告诉学生完成的工作,寻找信息等,这样可以使得训练工作更易进行,训练效果更好。

2.2梯层教育法。

2.2.1分为三层。

(3)第三梯层:更高一层的对话式活动,更有意义,参与后能获益的活动。

2.2.2具体步骤。

(1)教会他们怎样加入到小组中去,用摇铃的方式和其他人打招呼;。

(4)将歌词用图片展示出来。也有些自闭症患儿对字母和文字感兴趣;。

(5)使用视觉线索。每一首歌的呈现必须伴随实物、图片、字母卡或韵文;。

(7)第二梯层的活动继续进行,是在更好的语言水平上。小组可以根据需要分很多层次。助手随时将需要离开的孩子带到独立的工作区或其他结构化的活动中去。

注意:。

a.歌曲的趣味性,孩子喜欢,老师喜欢。

b.将小组活动的顺序列表挂出。如在一块长板上,挂上与歌曲内容相关的视觉线索,实物,图片、字卡。根据活动的进展情况,随时将挂件取下。

c.必须确定当小组活动将结束时,有显示下一个活动出现的线索,并保证孩子顺利进入下一个活动安排。

总之,teacch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训练项目,它需要专业人士、教师,以及社区的共同参与.

自闭症与结构化教学

1.1历史结构化教育是1970年由ericschople创建的,是一个个性化的教育训练项目。1972年美国北卡罗莱那州议会通过立法建立了孤独症和社交障碍儿童治疗教育部门该部门设在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医学院精神科,该教育称结构化教育。

目前,“teacch”已成为孤独症和社交障碍儿童治疗和教育的代名词。teacch项目是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的一个公共卫生项目,是一个以社区为基础,旨在改进孤独症和社交障碍儿童与家庭、亲人、社会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项目。经过三十年的研究,teacch已成为一项对孤独症儿童治疗和教育非常有效的综合性教育措施。据统计,经过teacch训练的孤独症儿童中有47%可回归社会。

该教育项目曾获得美国精神病学会的成就金奖,被认为是一种杰出的服务、训练和研究模式。

美国有45个州,全世界有20多个国家已开始进行结构化教育,包括美国、英国、丹麦、瑞典、法国、比利时、冰岛、巴西、新加坡、沙特、科威特、俄罗斯、波兰和我国的台湾、香港等。

通过三十年的应用和研究,teacch已得到世界的认可,被认为建立和推动了儿童发育疾病的研究,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1.2结构化教育的内容结构(structure)。

这个名词,最初是用于建筑学的,指将东西按一定的形式排列起来。

例如,一个园艺师在设计一个成功的花园时,必须采用结构化的概念,种子、植物必须以一定的组合形式来安排,既要考虑到各种植物对树荫、阳光和水的偏爱不同,又要系统地考虑彼此间的紧密关系。使用这种结构化的概念,既可使每种植物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又能弥补和避开各自的弱点。这样,植物就可长的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结构化的概念也可适用于教育,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强项,而弥补和避开其弱处。

结构化教育不同于感觉统合治疗或听觉统合治疗,它不是使用单一的技术或方法。teacch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孤独症患儿在长大成人时,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包括帮助他们理解周围世界,获得与人群交流的交往技巧,并教会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如何做出选择和决定。

teacch项目包括:诊断、评价、结构化教育、个体发育计划、社会技巧训练、职业训练、家庭和社区计划,以及父母训练和咨询。

个体发育计划必须根据孩子的成熟度、进步情况而不断修改。定期对个体的能力和潜力进行评价(注意不是评价缺陷)。

对孤独症患儿的评价称pep(psycho-educationalprofile),其实是心理教育剖面图,可以发现孤独症患儿的技能在哪个区域还没有达到,哪个区域已经达到。将这些评价结果融入到个体发育计划中去。

teacch在不断改进各种训练方法,挑战一些旧的观念和治疗方法,增加新的研究成果。

1.3teacch的特点。

1.3.1个性化原则是结构化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

个性化原则强调治疗中心是个体,在孤独症患儿现有的技能和兴趣上建立广泛的干预计划。用评价来了解孤独症患儿,不管其严重程度如何,功能高低,作为个体来对待,制定计划时因人而异。每人有适合自己的一套训练教育计划。

个性化原则非常重要,不是在评价患儿个人兴趣、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制定的干预计划,最后是不会成功的。

1.3.2父母参与式。

将孤独症患儿的父母作为治疗的合作者,参考他们对孩子的理解、看法,对父母进行咨询、培训,让父母也变为治疗者。

1.3.3覆盖面广。

teacch对任何型式的孤独症都可训练,从婴儿孤独症到成人孤独症,从低功能孤独症到高功能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

1.3.4适用性强。

不仅在美国适用,从三十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同样也广泛适用于其他国家,目前全世界已有20多个国家在使用。

1.3.5反应性好。

几乎所有参加训练的孤独症患儿都能很高兴地参与到训练中来,并能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能力。

在应用结构化的概念去训练孤独症儿童以前,有必要对孤独症儿童的一些缺陷重新理解一下。过去对孤独症儿童的一些表现仅观察外表,并没有深刻理解导致这些表现的原因。随着越来越多的孤独症患者回归社会,许多患者将他们患病时的感受用文字叙述了出来,形成了西方所谓的“孤独文化”,从而为改进孤独症儿童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众所周知,语言接受困难和缺乏基本的交流语言是孤独症儿童的特点之一。由于孤独症儿童对语言不能理解,不能表达他们的基本要求,别人不知道他们是累了,热了,还是饿了,他们只能代之以发脾气或攻击行为。

他们的逻辑记忆很差,不能在头脑中将事物有序地排列起来,即使是他们熟悉的事物。

他们感到熟悉的动作和舒适,因而不愿意去学习新的动作和日常规范。这也是他们出现刻板行为和不愿意改变环境的原因之一。

多数患儿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理解和接受科学规律,导致别人的另眼相看和自身孤独,由于他们缺乏社交能力,使他们可能毫无理由地取悦别人或对表扬无反应,这些原因使孤独症患儿看上去对学习有抵触。

对感觉输入的高敏感也是孤独症患儿出现不安、暴燥等行为的原因之一,也妨碍了对学习技能的掌握。

因此如何针对学生的理解水平、接受水平来设置训练计划,如何应用结构化这一概念去安排课程,以期有效地训练孤独症儿童。根据他们对结构化教育的需求进行训练,是孤独症儿童成功获得学习经验的第一步。

结构化教育对于行为问题的发生不采取直接的干预措施,而是寻找其发生的原因,譬如焦虑,当训练孤独症患儿对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后,他们的焦虑就会减轻;训练了他们与人交往,对人理解,理解别人的要求,表达自己的要求时,许多行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结构化固然重要,但关键是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个体化,只具结构化和组织性,而无个体特征的教育是不能成功的。

教室的布局对孤独症患儿学习经验的获得至关重要。家具的排列,区域的划分合理与否,或帮助了患儿的独立功能和认识的发展,和对规则及限制的服从,或妨碍了患儿这些功能的发展。

教学环境的结构化让孤独症患儿从视觉感受上得到帮助,也帮助他们在学习时安静,减少情绪反应,理解教学的程序,独立完成学习目标,使训练更加有效。

教学环境结构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1.1.1教室的组织,家具、物品(教具)的布置教室的大小,与其他教室的毗邻关系,电源数与位置,洗手间的位置,灯光,墙画,家具的特征都是需要考虑的。

太小的教室或没有贮存间的教室会使患儿感到不舒服,洗手间不应离教室过远,这样可使教师将精力放在课堂内容和结构化学习上,而不必经常提醒学生洗手间的方向。学生的桌子最好面向白墙,以避免干扰,家具的尺寸最好与孩子的年龄相适应。

2.1.1.2环境区分。

明确划分各种活动区域。在游戏区,工作区,点心区,转换区都设出明确的界限,使患儿明确每个区域的功能。

工作区不要面对镜子或窗户,可用柜子围起来,使工作材料易于得到,也不要设计在门口,以减少视觉和声音的干扰。游戏区铺地毯,使患儿看到地毯就知道是玩耍的地方。

根据孤独症患儿功能的高低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好坏,来确定区域和界限的多少,以便更好地引导。

应注意要保证既有独自工作的场所,又有集体工作的区域。每个区域有明确的标志,使孩子能迅速找到。教师必须要能很容易观察到每个工作区域,物品摆放要接近工作区,游戏区要足够大,并远离出入口等等。

作息时间结构化也是结构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多数孤独症患儿不能很好地连续记忆和组织时间,语言理解障碍也使患儿不知该做什么。因此除了指导他们在每天一定时间内学习以外,作息时间表可以帮助他们组织时间,进而预先安排一天或一周的事务,也可以帮助患儿主动地由一项活动转向另一项活动,时间表让他们知道下来该到哪去,该做什么,对那些不愿离开的孩子,也可让他们知道下来的活动更有趣。

通常设计两种时间表,一种是整体的(集体的)作息时间表,一种是每一个学生的时间表。

集体作息时间表包括:学生到达时间,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吃饭时间,外出玩耍时间等。

2.1.2.1作息时间视觉化。

用视觉图卡来表示作息时间,如工作时间画上桌子,吃饭时间画上餐具等。

2.1.2.2作息时间个体化。

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理解力,控制力等等再具体化。

2.1.2.3注意一定要明确提示让孩子做何种工作用语言,也可以不用语言,但一定是在患儿理解的水平上。语言指示要用最简练的,如不要说:“我想让你把这些豆子放在瓶子里,如果你放进去了,你就可以去游戏区选择你喜欢的玩具玩耍”。而要说:“先把豆子放进去,然后去玩”。同时,语言指示一定要伴有手势,使孩子更好理解,这不一定要建立目光接触,有些孩子对姿势语言和声音反应良好。也可使用视觉卡片、图片或实物。

2.1.2.4明确指示做多少可以向患儿展示完成后的图片来说明要他们做到什么程度,做多少,了解完成的概念及教师的期望。卡片放在右侧,完成的顺序由左向右。卡片不能画得很复杂,要让孩子易于理解。要有完成工作袋,让孩子将完成的物品放入其中。

2.1.3工作组织结构化。

根据孤独症患儿各自的能力,安排一定的训练内容。

2.1.4视觉结构或视觉线索,要自始至终地出现在任何一个活动场所。

用视觉卡片标识活动区域,定作息时间表,告诉学生完成的工作,寻找信息等,这样可以使得训练工作更易进行,训练效果更好。

2.2梯层教育法。

2.2.1分为三层。

(3)第三梯层:更高一层的对话式活动,更有意义,参与后能获益的活动。

2.2.2具体步骤。

(1)教会他们怎样加入到小组中去,用摇铃的方式和其他人打招呼;。

(4)将歌词用图片展示出来。也有些孤独症患儿对字母和文字感兴趣;。

(5)使用视觉线索。每一首歌的呈现必须伴随实物、图片、字母卡或韵文;。

(7)第二梯层的活动继续进行,是在更好的语言水平上。小组可以根据需要分很多层次。助手随时将需要离开的孩子带到独立的工作区或其他结构化的活动中去。

注意:。

a.歌曲的趣味性,孩子喜欢,老师喜欢。

b.将小组活动的顺序列表挂出。如在一块长板上,挂上与歌曲内容相关的视觉线索,实物,图片、字卡。根据活动的进展情况,随时将挂件取下。

c.必须确定当小组活动将结束时,有显示下一个活动出现的线索,并保证孩子顺利进入下一个活动安排。

在探讨如何在教室使用结构,以安排一个成功的学习经验之前,先简短地谈一谈孤独症学生的学习缺陷,以及这些缺陷如何导致结构的需求将有所助益。

接受性语言的困难是孤独症学生的特征之一。常会发现学生不了解别人所说的话,但老师却认为他懂。于是发生攻击性行为,不然就是缺乏主动。除了发脾气或攻击行为外,他也许缺乏必需的语言进行适切的表达,所以老师不知道他是累了、饿了、做完了、热了或者无聊。

他的序列记忆也可能很差,所以记不住熟悉事件发生的顺序,或不能确定事件将在何时发生。他通常对熟悉的活动较为安心,且会抗拒学习新的事物或新的例行活动。他们常不能安排或控制自己的行为,且不了解或没有意识到社会规范,造成他们用不适当的方式来引起他人注意,或宁可自己一人独处。因为与社会缺乏关联,他很可能对取悦别人或赞美没有反应,结果似乎是在抗拒学习。对感官刺激的过分敏感,也常会引起困扰人的行为。容易分心以及时间意识与安排时间能力的缺乏,也常会妨碍学习。

依照学生的理解力来安排教室及其它学习环境,有助于这些问题和无效学习情境的减少与缓和。

这章节讨论结构化教学的特性,已经证明它对各种年龄的孤独症学生非常有用,这些特性包括空间环境的组织,时间的安排和教学方法。个别化是有效地利用这些特性的关键。除非个别学生的长处及需求在计划时就考虑进去,否则即使教室的空间与时间的安排都很好,学生也不一定受益。除非老师先评量学生的兴趣与学习型态,否则他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不能发挥功效,例如提示及增强。

空间组织。

老师应该要先把教室教给孤独症学生,才能有效教导他们。

在规划孤独症学生的学习经验时,教室的空间设计是重要考量之一。即使教室家俱的摆设都可能有助于或有碍于学生的独立,以及对规则、限制的认知及遵守。要将孤独症学生的学习缺陷牢记在心,才能有效地组织与规划教室的空间环境。很多孤独症学生有组织能力上的问题,不知道要去哪里,也不知道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因为接受性语言的困难,他们常不了解规则或指令,结构化的环境提供他们视觉上的线索去了解规则与指令。有些孤独症学生容易因外界事物而分心,老师们需将环境结构化,让环境较不会令人分心。

在规划一个特定的空间环境前,老师应先思考一下一般性的教室环境。如果教室中有其它问题,好的空间结构也无法发挥预期效果。在学校,老师通常不能选择她的教室。但如果有选择权的话,应注意的教室特征有:教室的大小、附近的班级及学生、电源插座的数量及距离、最近厕所的位置、光线、会令人分心的墙壁及固定不动物体的特征。

有些不适切的教室特性可以忽视或加以调整,但某些情况是要改变的。有多重出口的教室(尤其是通到外面的出口)不适合会乱跑的学生。中学生教室也不应该安排在幼儿园里。因为不能提供学生社交互动的机会,且必然会对较大较长的学生贴上卷标。如果教室太小或没有足够的储藏空间,会令人不舒服;永远会有东西挡在路中间,不然做事时总是碍手碍脚。这样的环境无法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气氛。洗手间的位置是一个非常优先的考量。

一个正在训练学生如厕的老师,决不愿意每次如厕时长途跋涉。如果有其它选择的话,即使学生有独立如厕的能力,也不要把珍贵的时间浪费在来回洗手间上。一旦老师落脚在某间教室,他便准备好要依据教学重点与教学内容,来安排学习与训练区域。要有专门的区域让学生能学习特定的技能;要将区域画出清楚的界线;而且要让学生容易拿得到学习材料,这可以帮助学生知道应身处何处,应何处拿取学习材料。这样,老师便不需要一再提醒他们,也不需要一再重复指令,这可减少教室中的语言困惑。虽然如此,每个班级和学生需要的结构程度不同;功能较低的学生及自我控制较差的学生比高功能者需要更高度的结构、更多的规范限制、更多的界限和更多的线索。

幼小学生的老师则要安排游戏学习区、个别教学区、独立工作区、点心区和生活自理能力发展区。也许需要一个团体活动区或一个特定的区域来发展学生的职前能力。年纪较大学生的教室会有休闲区,工作区,家事技能区、生活自理区、清洁区,和个别教学区。很多教室需要用隔离区,可让某些学生离开令其分心及刺激他的地方,以再度取得部分的自我控制。所有的教室都需要一个可放学生自己东西的地方,可以是小格子、或可上锁的柜子、或特别的盒子。老师的书桌或工作区亦应有一席之地。

规划安排教室各个区域可从自然的摆设开始,例如:工作区域就不适合安排在会令学生分心的镜子或窗户旁,如果真的无法避免,可用窗帘或纸板贴在窗户上,以减少分心情形。此外,将工作区安排在书架或储藏柜旁,学生便能轻易拿到工作材料。工作区最好设立在嵌入式柜子旁,学生可以很容易拿到材料。空白墙壁周围也是设立工作区的好地方。学生的桌子面对空白的墙壁可以降低分心的程度。重要的是,教室桌椅应适合学生的年龄大小,让他们可以轻易地、舒服地完成工作。一些学生单独工作的地方最好是不要靠近出口,如游戏区或休闲区,老师们便不用担心学生会跑出教室。地毯、书架、隔间、贴在地上的胶带和桌椅都可以用来当清楚的界线。例如,地毯区可以用来当作休闲区,下课时间学生不能在其它区域玩。摆满材料的书架或二至三个长桌也可用来当作工作区的界线,当学生去拿工作区的材料时,便可以坐在那里工作。另外,老师将要丢掉的地毯铺在洗手台前,可让他们知道洗手或洗碗盘时该站在哪里。

用具及材料也应该要依照学生的理解水平来加以清楚地标示和安排。有些教具只有老师能够使用,有些则不能在游戏或休闲时使用。图片、颜色、数字等都能帮助学生标示,可协助学生拿取材料及归还。

当老师在规划安排教室空间结构时,考虑学生的个别需求是很重要的。可由教室中结构不同的三种工作区来说明个别化。在工作区域两边安置装满工作材料的架子,这样可以界定工作区的范围。在工作区内中间放一张桌子和数张椅子,让不受其它活动干扰的学生或有分心事物仍可学习的学生使用。第二张桌子则面向空白的墙壁,而且在地上贴上胶带,以标示工作时椅子应该放的位置。这是为较易分心且在没有工作时会游荡的学生设计的。第三种工作区是在两侧置隔物板,第三侧面对空白的墙壁。这是为易受他人活动影响且有干扰他人行为的学生设计的。每一个学生所需的结构都是经过个别评估与计划。当学生的表现越来越独立时,空间的结构便可一点一点地减少。

老师们在安排教室环境时应考量下列问题:

工作区域。

1有个人和团体的工作空间吗?

2工作区域安排在最不受干扰的地方吗?

3所有的工作区域都标示好了吗?学生都可以找得到自己的区域吗?

4有前后一贯的工作区域,让需要的学生来用吗?

5老师容易看到各工作区的活动吗?

有摆放学生已完成作品的地方吗?工作所需要的材料放置在中心地带且接近工作区域吗?

8学生能容易拿到材料,且能将他的材料标示清楚吗?

9游戏或休闲区是否尽可能地大?它们是否远离出口呢?

10这些区域是否远离学生在自由时间时不该去的区域和材料?

11这些区域的界线都很清楚吗?

12老师能够从教室中任何其它区域都看得到本区的情形吗?

13在游戏区或休闲区的架子上,夹杂着损坏或没人用的玩具吗?

时间表的安排。

一个老师必须要有一个教学架构,以便有效地教导孤独症学生。

两个学生与教师助理正在厨房从事烹饪活动。一个学生在休闲区的门闩上挂了一片地毯。另一个学生正在工作区独力地完成工作单上所列的活动,第五个学生则和老师一起做一些个别的数字作业。在他们的背后,一个定时器正在滴答滴答地计时,它的响声预示着有一场潜在的混乱要到来了,此时材料被拿走了、椅子移动了、老师的赞美与增强正在进行、指示学生、每个人都在动往新的区域,然后又要工作一段时间了。大家怎么知道要去那里,又要做些什么呢?老师们又怎么知道他负责的学生是谁呢?为什么一切都进行地那么顺利?毫无疑问地,这个教室的时间表是有目标的、清楚的、前后一致的,用以框出人、事、时、地的轮廓来。

时间表是孤独症学生所需要的教室结构之一。很多学生有序列记忆和组织时间的问题。接受性语言的困难也让这些学生很难了解他们该做些什么。除了在每天的固定时段给予学生说明与引导外,时间表也可以帮助学生组织和预测每天、每周的事件。这减少了因为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所带来的焦虑。除了可以用来知道某个时段会有什么活动外,时间表也可以帮助学生自己进行活动之间的转衔,因为时间表让他们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此外,主动性较差的学生从时间表上看到他们喜欢的活动就在后面,可能会较愿意完成较难或较害怕的工作。

通常教室中会同时使用两种类型的时间表。第一种是整体教室时间表,第二种是个别学生时间表。

整体时间表框出每天所有的事件,它并不规定学生要做些什么活动,但它告知整体性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等等。以下是一个中学教室典型的时间表:

8:30学生到达学校,放好私人东西,向人打招呼。

8:45工作1。

9:30工作2。

10:15休息。

10:30休闲、找朋友。

11:45准备午餐。

12:00午餐。

12:30户外游戏、体育。

1:00打扫自助餐厅桌椅和地板。

1:45工作3。

2:30放学。

这个时间表指出工作与非工作的时段。在工作时间时,学生和老师从事各式各样的活动,包括独立职前训练、个别的生活自理训练、其它学校工作。这些会反映在学生个别时间表中。除了校外教学、特别活动,或社区训练的安排外,整体时间表也可以当作一周的时间表。

整体时间表通常张贴在所有的人看得见并用得到的教室位置。通常会在学生刚到学校或在团体活动时,温习一遍时间表。这个时间表的型式可以是用写的,就像前面的例子。但不是每一个学生都看得懂文字时间表。所以,上例的时间表也可以用照片或图画来代表各项活动。例如:一张书桌或桌子的照片或图画可以用来取代「工作时间」这几个字。可以由上而下或由左至右将照片贴在一张大的海报纸上。

有了这个整体时间表,老师们就可以分配每天或每周的教学责任。用笔记板来夹时间表,老师就容易拿和也容易看。教师分配教学责任时,要考量:那些学生在小团体教学时表现较良好、那些学生较有独立的工作技巧、那些活动需要外来老师来带学生、那些学生有困难控制自己的行为。两个老师(以及也要用时间表的义工)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教学责任及负责的对象。

1.2历史。

结构化教育是1970年由ericschople创建的,是一个个性化的教育训练项目。1972年美国北卡罗莱那州议会通过立法建立了自闭症和社交障碍儿童治疗教育部门该部门设在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医学院精神科,该教育称结构化教育。

目前,“teacch”已成为自闭症和社交障碍儿童治疗和教育的代名词。teacch项目是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的一个公共卫生项目,是一个以社区为基础,旨在改进自闭症和社交障碍儿童与家庭、亲人、社会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项目。经过三十年的研究,teacch已成为一项对自闭症儿童治疗和教育非常有效的综合性教育措施。据统计,经过teacch训练的自闭症儿童中有47%可回归社会。

通过三十年的应用和研究,teacch已得到世界的认可,被认为建立和推动了儿童发育疾病的研究,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1.2结构化教育的内容结构(structure)。

这个名词,最初是用于建筑学的,指将东西按一定的形式排列起来。

例如,一个园艺师在设计一个成功的花园时,必须采用结构化的概念,种子、植物必须以一定的组合形式来安排,既要考虑到各种植物对树荫、阳光和水的偏爱不同,又要系统地考虑彼此间的紧密关系。使用这种结构化的概念,既可使每种植物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又能弥补和避开各自的弱点。这样,植物就可长的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结构化的概念也可适用于教育,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强项,而弥补和避开其弱处。

结构化教育不同于感觉统合治疗或听觉统合治疗,它不是使用单一的技术或方法。teacch的主要目标是帮助自闭症患儿在长大成人时,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包括帮助他们理解周围世界,获得与人群交流的交往技巧,并教会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如何做出选择和决定。

teacch项目包括:诊断、评价、结构化教育、个体发育计划、社会技巧训练、职业训练、家庭和社区计划,以及父母训练和咨询。

个体发育计划必须根据孩子的成熟度、进步情况而不断修改。定期对个体的能力和潜力进行评价(注意不是评价缺陷)。

对自闭症患儿的评价称pep(psycho-educationalprofile),其实是心理教育剖面图,可以发现自闭症患儿的技能在哪个区域还没有达到,哪个区域已经达到。将这些评价结果融入到个体发育计划中去。

teacch在不断改进各种训练方法,挑战一些旧的观念和治疗方法,增加新的研究成果。

2、结构化教育的模式2.1结构化程序。

在应用结构化的概念去训练自闭症儿童以前,有必要对自闭症儿童的一些缺陷重新理解一下。过去对自闭症儿童的一些表现仅观察外表,并没有深刻理解导致这些表现的原因。随着越来越多的自闭症患者回归社会,许多患者将他们患病时的感受用文字叙述了出来,形成了西方所谓的“自闭文化”,从而为改进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众所周知,语言接受困难和缺乏基本的交流语言是自闭症儿童的特点之一。由于自闭症儿童对语言不能理解,不能表达他们的基本要求,别人不知道他们是累了,热了,还是饿了,他们只能代之以发脾气或攻击行为。

他们的逻辑记忆很差,不能在头脑中将事物有序地排列起来,即使是他们熟悉的事物。

他们感到熟悉的动作和舒适,因而不愿意去学习新的动作和日常规范。这也是他们出现刻板行为和不愿意改变环境的原因之一。

多数患儿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理解和接受科学规律,导致别人的另眼相看和自身自闭,由于他们缺乏社交能力,使他们可能毫无理由地取悦别人或对表扬无反应,这些原因使自闭症患儿看上去对学习有抵触。

对感觉输入的高敏感也是自闭症患儿出现不安、暴燥等行为的原因之一,也妨碍了对学习技能的掌握。

因此如何针对学生的理解水平、接受水平来设置训练计划,如何应用结构化这一概念去安排课程,以期有效地训练自闭症儿童。根据他们对结构化教育的需求进行训练,是自闭症儿童成功获得学习经验的第一步。

结构化教育对于行为问题的发生不采取直接的干预措施,而是寻找其发生的原因,譬如焦虑,当训练自闭症患儿对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后,他们的焦虑就会减轻;训练了他们与人交往,对人理解,理解别人的要求,表达自己的要求时,许多行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结构化固然重要,但关键是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个体化,只具结构化和组织性,而无个体特征的教育是不能成功的。

教室的布局对自闭症患儿学习经验的获得至关重要。家具的排列,区域的划分合理与否,或帮助了患儿的独立功能和认识的发展,和对规则及限制的服从,或妨碍了患儿这些功能的发展。

教学环境的结构化让自闭症患儿从视觉感受上得到帮助,也帮助他们在学习时安静,减少情绪反应,理解教学的程序,独立完成学习目标,使训练更加有效。

教学环境结构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1.1.1教室的组织,家具、物品(教具)的布置教室的大小,与其他教室的毗邻关系,电源数与位置,洗手间的位置,灯光,墙画,家具的特征都是需要考虑的。

太小的教室或没有贮存间的教室会使患儿感到不舒服,洗手间不应离教室过远,这样可使教师将精力放在课堂内容和结构化学习上,而不必经常提醒学生洗手间的方向。学生的桌子最好面向白墙,以避免干扰,家具的尺寸最好与孩子的年龄相适应。

2.1.1.2环境区分。

明确划分各种活动区域。在游戏区,工作区,点心区,转换区都设出明确的界限,使患儿明确每个区域的功能。

工作区不要面对镜子或窗户,可用柜子围起来,使工作材料易于得到,也不要设计在门口,以减少视觉和声音的干扰。游戏区铺地毯,使患儿看到地毯就知道是玩耍的地方。

根据自闭症患儿功能的高低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好坏,来确定区域和界限的多少,以便更好地引导。

应注意要保证既有独自工作的场所,又有集体工作的区域。每个区域有明确的标志,使孩子能迅速找到。教师必须要能很容易观察到每个工作区域,物品摆放要接近工作区,游戏区要足够大,并远离出入口等等。

作息时间结构化也是结构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多数自闭症患儿不能很好地连续记忆和组织时间,语言理解障碍也使患儿不知该做什么。因此除了指导他们在每天一定时间内学习以外,作息时间表可以帮助他们组织时间,进而预先安排一天或一周的事务,也可以帮助患儿主动地由一项活动转向另一项活动,时间表让他们知道下来该到哪去,该做什么,对那些不愿离开的孩子,也可让他们知道下来的活动更有趣。

通常设计两种时间表,一种是整体的(集体的)作息时间表,一种是每一个学生的时间表。

集体作息时间表包括:学生到达时间,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吃饭时间,外出玩耍时间等。

2.1.2.1作息时间视觉化。

用视觉图卡来表示作息时间,如工作时间画上桌子,吃饭时间画上餐具等。

2.1.2.2作息时间个体化。

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理解力,控制力等等再具体化。

2.1.2.3注意一定要明确提示让孩子做何种工作用语言,也可以不用语言,但一定是在患儿理解的水平上。语言指示要用最简练的,如不要说:“我想让你把这些豆子放在瓶子里,如果你放进去了,你就可以去游戏区选择你喜欢的玩具玩耍”。而要说:“先把豆子放进去,然后去玩”。同时,语言指示一定要伴有手势,使孩子更好理解,这不一定要建立目光接触,有些孩子对姿势语言和声音反应良好。也可使用视觉卡片、图片或实物。

2.1.2.4明确指示做多少可以向患儿展示完成后的图片来说明要他们做到什么程度,做多少,了解完成的概念及教师的期望。卡片放在右侧,完成的顺序由左向右。卡片不能画得很复杂,要让孩子易于理解。要有完成工作袋,让孩子将完成的物品放入其中。

2.1.3工作组织结构化。

根据自闭症患儿各自的能力,安排一定的训练内容。

2.1.4视觉结构或视觉线索,要自始至终地出现在任何一个活动场所。

用视觉卡片标识活动区域,定作息时间表,告诉学生完成的工作,寻找信息等,这样可以使得训练工作更易进行,训练效果更好。

2.2梯层教育法。

2.2.1分为三层。

(3)第三梯层:更高一层的对话式活动,更有意义,参与后能获益的活动。

2.2.2具体步骤。

(1)教会他们怎样加入到小组中去,用摇铃的方式和其他人打招呼;。

(4)将歌词用图片展示出来。也有些自闭症患儿对字母和文字感兴趣;。

(5)使用视觉线索。每一首歌的呈现必须伴随实物、图片、字母卡或韵文;。

(7)第二梯层的活动继续进行,是在更好的语言水平上。小组可以根据需要分很多层次。助手随时将需要离开的孩子带到独立的工作区或其他结构化的活动中去。

注意:。

a.歌曲的趣味性,孩子喜欢,老师喜欢。

b.将小组活动的顺序列表挂出。如在一块长板上,挂上与歌曲内容相关的视觉线索,实物,图片、字卡。根据活动的进展情况,随时将挂件取下。

c.必须确定当小组活动将结束时,有显示下一个活动出现的线索,并保证孩子顺利进入下一个活动安排。

总之,teacch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训练项目,它需要专业人士、教师,以及社区的共同参与.

自闭症儿童教学活动方案

一、刻板、形式化,没有灵活的去运用aba、蒙氏、结构化,调动不起孩子的兴趣及情绪,自然孩子的注意力和配合都不好。故而,在此我建议家长多在自然环境中,在游戏中去给孩子做训练。

现在简单介绍给家长们,如何在游戏中加强对动物的认知,以供参考。

一、在游戏中学习动物的配对。

目的:

1、视觉寻视能力的培养;

2、在游戏中感受快乐;

3、理解能力的提高;

4、对动物的初步了解。

要求:在大环境中完成动物模具或卡片的配对(桌面、地面、墙面的转换)。

材料:动物大卡、小卡、挂图、地垫、模具。

aba分析:

1、动物模具配对——模具、卡片配对——大卡配对——小卡配对——大、小、挂配;

2、同一个平面配对——地面、墙面配对——桌面、墙面配对——桌面、地面配对等等。

游戏形式:在动态中个人/小组中进行。

游戏类型:“××、××碰一碰/亲一亲”、“我指你拿”、“送它回家”等等,根据不同孩子的程度来设置结构,设置环境,重点是家长或老师的方法及语言一定要灵活。

二、在游戏中按名称选择动物模具或挂图、卡片等。

目的:

1、视觉分解、观察能力的培养;

2、对动物名称的初步认知;

3、语音理解能力的提高;

4、视觉转换寻视能力的训练。

要求:在游戏中能从大环境中听指令按名称找到相应的物品。

材料:同配对游戏及动物头饰。

aba分析:选择动物模具——选择动物卡片——指认动物挂图(从少到多、由近至远、语言的变化)。

游戏形式:动态、静态平行游戏。

游戏类型:“小孩小孩真爱玩”、“跳格子”、“动物走秀”等,根据孩子的程度来决定你所用的语言方式,在此过程中学习对动物的认知及其他。

三、在游戏中促进孩子对动物名称的表达。

目的:

1、语言表达能力;

2、对动物名称的进一步认知;

3、互动、沟通意识的建立;

4、主动语言、情景语言的运用。

要求:能主动表达动物名称。

材料:同前面游戏所需。aba分析:模仿表达动物名称——提示下表达——主动表达——游戏中运用表达(根据孩子的程度来决定表达的方式)。

游戏形式:互动、协作、动静交替游戏。

游戏类型:在选择指认的基础上由仿说名称到主动表达过渡,另根据孩子语言及理解程度来决定你要用的语言。

四、理解动物的特征及其泛化。

目的:

1、理解能力、思维转换能力的训练;

2、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特征;

3、视觉观察、模仿能力的改善;

4、语言表达能力及主动沟通意识。

要求:随游戏要求适当做出相应反应。

材料:同前游戏所需。

aba分析:理解动物的叫声——理解动物的形态、属性——理解其相关泛化及思维转换。

游戏形式:音乐游戏贯穿始终。

游戏类型:“我爱我的小动物”、“动物走路”、“动物吃饭”、“找妈妈”等此类游戏,根据孩子各阶段的程度来决定游戏语言要求的变动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