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四篇)

小编:翰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篇一

“明白。”我嘴上答应,心里却犯起了嘀咕:自换型以来,便携式指挥通信装备通常作为备份“退居二线”,除平时组织操作训练外,很少在任务现场“一展身手”。如今,要用老装备应对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新战场,说实话,我心里也没底。又一想,作为一名配属人员,我本就不是这次演练的主角,加上考核组都是旅里的“自己人”,应该不会为难我。

夜幕降临,警报突然响起,全旅闻讯而动。我和上等兵粟涛迅速全副武装,带上装备飞奔发射四营。此时,发射四营官兵正在夜色中麻利地装载物资、调整车辆,我们赶紧把携带物资规整好,守在一旁等待命令。不一会,发射四营二连连长徐琳焱气喘吁吁地找到我:“田班长,快到会议室参加作战会。”

没听错吧,我要去开作战会?可以往都是营领导给我口头安排任务啊。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会议室,坐到“通信保障”席位上,我顿感责任重大。会上,我认真聆听了关于这次任务的背景、实施步骤和分工情况。散会时,营长赵阳还特别叮嘱我说:“田班长,这次通信保障就看你的了。”“是!”我抖擞精神回应道。

不久,梯队抵达目的地。不容迟疑,我们立即下车展开设备,搭建临时通信台站。演练现场,马达轰鸣,车辆交错,经验告诉我不能使用网线,要改用结实耐用的被复线连接设备。果然不出所料,刚铺设没多远,只见一辆装备车呼啸而过。一名考官立即前住查看,发现被碾压的被复线完好无损,默许地点了点头。

从放线接线到连接设备,我们二人默契配合,很快准备就绪。就在启动电源时,一台设备突然频闪“红灯”。我果断采取线路测试、重启设备等方式排查故障。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身后粟涛朝我大喊:“班长,网络转换器开始告警。”我一边加紧排查故障,一边在心里埋怨老装备无能无用,不觉热汗直淌。

“通信通了没?”“还需要多久?”时间分秒流逝,周围一个个急促的声音向我传来,恍惚感到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在我身上。

“倒收发,快!”紧急关头,对讲机里传来机房的指令。我如梦初醒,用颤抖的双手将两根电缆线颠倒重连,绿灯瞬间亮起,等待多时的值班参谋立即向旅基本指挥所报告作战情况。我如释重负,瘫坐在地,内心追悔莫及:许久没用过老装备,对一些棘手问题感到“手生”,如果真到了战场上,后果不堪设想。

演练结束,撤收装备,列队讲评。担任主考官的副参谋长王超告诉众人,这次演练既检验了发射四营的战备状态和操作能力,同时也检验了运用应急备份通信手段指挥作战的能力,只有做好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的准备,才能履行好职责使命。

说完,大家的目光再次聚到我身上。那一刻,我暗下决心,以后每一场演练,都要把自己当成一名“主角”。

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篇二

从小到大,假期我都是在爷爷奶奶家里度过。在平凡到一成不变的退休生活中,奶奶爱做各种滋补的羹汤,细心地享受于一个下午在厨房中慢慢熬制一锅热腾腾的黑米红枣莲子羹,最后加入细细的砂糖—--温润甜美。但在加糖之前,她习惯性地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碗乘一碗没加糖的,那是留给患糖尿病的爷爷的。每每乘这碗时她的眼中总流淌出无尽的温情以及淡淡的无奈,她会在里面多加些莲瓣——那是爷爷爱吃的,再埋一颗鲜艳的红枣——可能是给爷爷小小的惊喜,那满满一小碗沉甸甸安放着奶奶的关怀。

而每到傍晚,奶奶习惯于看完新闻后给爷爷测一次血糖,自爷爷多年前患病后这规矩从未打破过。而奶奶紧盯着血糖仪的那气势,似在威胁它立即报告爷爷身体安好,那种焦急的劲儿看似有趣令我发笑。现在想来,实则其中饱含太多的关切。

不知不觉,十几年光阴流逝,奶奶的习惯依旧不变。

而每每在假期归来,深夜睡前,总看见厨房中有微微的光亮,会听见开水流入保温杯的声音,然后,就看到爷爷清瘦的影子蹑手蹑脚走到奶奶床边,在床头放上一杯温开水,再轻轻回去睡觉,奶奶一直腰腿不便又有眼干口干的毛病,晚上起来喝水极为困难,所以爷爷习惯于给奶奶准备好,一杯温水中融入了爷爷多少的心思啊!

而早上的时候,爷爷习惯于给奶奶先做一碗燕麦片,并且煮得甚为软,入口即化。这也是考虑到奶奶的牙口不好,吃不得硬的东西。每天早上奶奶边满足地吃麦片边唠叨爷爷,时不时也回忆起年轻时爷爷的种种趣事,那时两人便相视一笑,仿佛又回到了曾经年轻时的唯美时光。

不知不觉中,十几年光阴流逝,爷爷的习惯依旧不变!

也许真情即是如此,并非花前月下的浪漫,轰轰烈烈的追求。而它却真切的深深扎根于平凡的生活琐事中,那种为彼此付出关怀,珍惜对方的行为已演变成了最平常也最温暖的习惯,这伴随着他们走过生命的点点滴滴,相濡以沫---融入彼此的平凡人生。

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篇三

我爱诗仙白哥的潇洒不羁,会痴迷地喊:“好帅哦!”;也喜欢杜牧之杜郎的风流多情,会挤眉弄眼:“好渣哦!”;柳先生自是不必多言;恕我直言,没爱过王维先生。

王摩诘,悄咪咪佛家弟子,“佛系诗人”,被后世尊称一声“诗佛”,古今公认艺术大师。

了解一下生平,我萌萌佛了,这也太“佛”了叭?生在乐音袅袅之家,爷爷是乐队领导,打小懂乐理,工书画,吟诗作对不在话下,还弹得一手好琵琶。22岁状元及第,重阳节一诗被众考生奉为纸上宾,“此物最相思”一曲相思更是响遍长安上流社会,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他是长安城里最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状元郎,更是岐王、宁王的府上常客。365度全方位无死角的成功啊,何以还要和我杜郎争一个风流?

可他不爱长安,长安太喧闹,配不起他的白衣清净。更不是一帆风顺的前半生,9岁父亲因病去世,家奴遣尽,家产变卖,日子艰辛冷暖自知。十五岁应试赴京,少年此行当风雨半生。十七岁的重阳,纵使千人手抄,孤独又不会离开。靡靡之音唱不尽相思,却唱走了心爱的小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此后的被陷害、被冷落、被贬官、被发配,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好不容易捱回了家,阖家团圆,初为人父的喜悦尚未燃尽,便被一盆水浇灭——妻子因难产而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中年丧妻,老年无子,此后三十年独居,终身未娶。

我难以像评判李贺和孟浩然那样判断王先生的人生鼎盛于何时,前半生的风流倜傥是杜郎可堪比拟的,后半生的清心寡欲却是杜郎遥望不可及的。

这个男人太静了,从他的诗里,总让我这个骄躁的人害怕——被窥破心事的无处可藏,一景一物,一情一感,都太静了。哪怕是“复长啸”,也都是空灵幽远的迸发。更莫提山月竹石水,连花都是寂寂地开。一切都是空灵寂静的,没有生的喜悦,也没有死的悲哀,然而一切又都是永恒不朽的,令人生死两忘,万念皆寂。

可他好迷人,不知是不是这夜太黑太深,我好像爱上了这个男人,短短一个小时,堪堪数千年。而已。

他是命中注定——“维摩诘,印度高僧,没有污垢,净”,那么那不断得到的前半生与不断失去的后半生都是注定,他不曾怨过什么,他选择隐,辋川别业捐了寺庙,761年,从容写信与友人们告别,然后平静地微笑着走了。

他也曾经历过人世间的大富大贵,可他却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这样的男人,不仅在长安,乃至整个唐代,上下五千年,都是长身玉立、安然静谧的男神。

他让我想起那只被偷猎者屠族的白血病猩猩,纵然那蓝色大海里沉过血腥与仇恨,可那仍然盛满了相信与期待。

亲身体会过不善良,仍相信善良;亲眼见过不美好,仍自身美好。

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篇四

午后

一束阳光印在她孤高的背上

将她的背影拉得老长

秋,总是寂静的

没有狂风暴雨的做作

也没有风扇工作的声响

走廊里,我和她,对望

淡淡的微笑扯开了她的愁容

有她,落叶也变得美好

秋,总是孤单的

没有鸟叫虫鸣的嘈杂

也没有人声鼎沸的烦躁

她,一个人

游走在葬满秋叶的鹅卵石道

软绵绵的咯吱作响

我,伫立在亭下远眺

闭目凝神的微笑

秋,总是收获的

没有春天的争奇斗艳

也没有夏天的碧叶连天

我和她注目对望

红了她的脸颊

得到了回眸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