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师德师风座谈会发言提纲 师德师风专题教育研讨发言稿集锦(大全5篇)

小编:文轩

环保不仅仅是个别人或组织的责任,而是每个人都应承担起来的共同使命。着重突出自己在环保方面取得的成就和进步。以下是一些环保活动的宣传海报和口号,供大家借鉴和使用。

师德师风座谈会发言提纲篇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合格的教师不是终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师,今天不一定合格。只有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的学习、探索,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人民满意的教师。

一、热爱学生,要给学生以爱心。

爱生是教师的天性。教师爱自己的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基于这一点,教师更应该不断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以满腔的热情关爱学生。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爱和关心,需要教师像父母一样在生活上关怀备至,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爱每一个学生的多个方面。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学生,教师更要以心换心,与他们沟通情感,成为他们的好朋友。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观察、理解、感受,从学生的平凡处发现闪光点,给予恰如其分的点评、激励,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班上都能得到发展,树立起信心与理想。

其次,教师必须做到博学多才。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教学与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知识结构,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

最后,以人教人

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笑容便都带上了教育的符号。每当我们走在校园里,不经意地捡起一块垃圾;看到学生进步了,给予一个会心的微笑;说到不正之风的厉色声讨,见到正义之举的由衷赞叹……所有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构成了我们教师的生活状态,也构建了一幕幕的教育场景——这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这就是教师所表现的所谓的师德,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师德师风座谈会发言提纲篇二

尊敬的领导: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师德倾注教育,爱心追逐梦想》。

当老师是我童年的梦想。所以,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毅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师范学校的生活瞬间就过去了,我满怀热情,踏上了三尺讲台。一路上让我明白,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事业,师德是教育的光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如果把师德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对事业的忠诚就是它的根本。在《修德讲师》的氛围中,我身边的同事为我树立了榜样。青年教师满腔热忱地扎根于讲台,中年教师无怨无悔地扑在工作上,老教师默默地埋头苦干。领导们严谨的作风、同事们敬业的精神,使我暗下决心:不追名誉,但求工作进步;不追利益,但求今生无悔。

如果把师德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对学生的关爱就是它的树干。工作中的我总是充满活力,关心着每一个学生,我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在我班,有许多出色的留守生,孙璇能写一手漂亮的字,王家宝能画一幅美丽的画,陈培艺、张芙蓉能跳一支优美的舞……今年六月,在开城学区“庆六一·颂祖国”文艺汇演中,我班学生表演的《三月三·九月九》荣获一等奖。我和孩子们一同享受成功,收获快乐!我尤其关爱特殊家庭里的孩子:我班有一名学生,他的妈妈在__年春天离家出走,至今未归。由于缺少母爱,这个孩子行为古怪,不守纪律。面对他的缺点,我没有严厉批评,而是耐心劝导。我教育同学们不要疏远他,要帮助他。经过大家的努力,这个孩子逐渐变好,在今年的绘画比赛中,他还获了奖。对于这位学生的转变,我由衷地高兴。

如果把师德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对业务的精通就是它的果实。上个月,我有幸奔赴上海参加国培。十五天的培训,让我提高了理论水平,丰富了实践经验,结识到优秀的同行,领略到专家的风采。这半个月,我收获的不仅是丰厚的教学经验,还有可贵的教育精神。

居里夫人有句名言:“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我觉得教师就要做醉心于教育事业的梦想者——这种崇高的师德会奏出最美的乐章!最后,我把居里夫人的名言送给各位,让我们把师德倾注在教育上,用爱心去追逐教育的梦想!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师德师风座谈会发言提纲篇三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教师一生,与花相伴。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叶的事业,教师的一生,与花相伴。与花相伴的一生,富有诗意而美好。

如果说老师是一朵花,那十万百姓的送别就是一只生花的笔;如果说老师是一片绿叶,那她用生命和爱铸造的叶魂在千万人的心中都树立起了一座坚固的丰碑,成为了我们所有这些为人师者师德师风学习的楷模。让爱在教育事业中闪光吧。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才是合格的教师。

我来自一所再普通不过的乡镇学校——xx中学,但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绿树成荫,一尘不染,鸽子在操场上散步,燕子在天空飞翔。我们学校老师形成的教风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校如家,爱生如子”。

xx老师是我们学校德高望重的数学权威老师。他每天在学生上早自习的时候便到校了,坐在办公桌前,边写边算,头上的日光灯雪亮雪亮,他的鼻梁上架着深度老花眼镜,有时手里还拿着馒头啃着,有一回我看见他馒头上还有墨水。这一幕,印在了我的心中,也铭刻在了学生的心中。我和他教过一个班,学生在周记和作文里流露出了对他无尽的敬意和无限的爱戴,他是生活在花丛中的人。

学校有位女老师叫xx,她是两个初三班的语文老师,还兼任班主任,她的丈夫唐宗宾老师也在我们学校,他是一个初三出口班两个初一新生班的外语老师,在这学期开校的第一周,他们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时间回家吃饭,虽然从家到学校只有十分钟左右的路程。没有办法,他们只好把电饭堡搬到了办公室,并从家里带来了米,一日三餐就这样在食堂里打点菜凑合着,晚上十点左右才能回家。

学校罗容老师一天在下课聊天时说:“我们家大人都是班主任,孩子上学都是自己去的,早饭是一包牛奶一个面包,边走边吃,可能有时上学脸也没洗吧,老师都叫我们管管孩子的生活了。”我们心里都是一阵辛酸,也许保和镇中的孩子都是这样长大的。

这就是贫困中恪守信念的乡村教师,清寒中奋而思进的乡村教师!也许有人会笑我们傻,呵呵,也许我们是很傻,可我们问心无愧了!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在这群优秀老师的熏陶下,我由一个懵懂的青涩的校园学生逐渐变成了一个合格的青年教师。我微笑着走到学生中间,传道授业解惑,成为了学生最为知心的大朋友,在和其他老师团结协作下,我们班学生今年考上了20名中学。在毕业学生走的时候,他们跑到我的办公桌前,说:“老师,我们真舍不得你啊!”我心里真是酸甜苦辣味味俱全。教师节,我收到了学生寄来的贺卡,看到上面写道:“感谢您,我们最最温柔,最最美丽,最最文雅,最最高贵的大姐姐。”刹那间,我觉得自己成了世上最漂亮的人。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我感到自己是一个生活在花丛中的人。

师德师风座谈会发言提纲篇四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师爱来自何方?许多优秀教师的实践证明:师爱首先来自对祖国对未来的热爱。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高尚道德情操,是教师获得成功的基础,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但是,“光爱还不够,必须善于爱。”要学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愿望和需求;合理地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爱是学生的需要。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当这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人就会感到悲观,失望,心情郁闷,甚至会觉得活得没有意思。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这种爱的需要无疑会更迫切,更强烈,更具有自身的特点。它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特征。一个人来道人世间,首先得到的是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怀,爱使他们成长。但上学以后,他们有1/3的时间要在学校里度过,老师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这种现实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把爱的希望寄托在教师的身上。如果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学生对教师会产生一种依恋感,上学读书会被看作是一件乐事,在集体中生活也会有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总之,他们会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和生活。这是一个人身心能够健康发展的外在因素。学生从教师的爱中,可以感受到集体对他的评价、社会对他的期望,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进而产生一种自尊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教育实践一再证明,爱一个学生等于培养一个学生,讨厌一个学生,也就意味着将要毁坏一个学生。因此,“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

二、爱是教育的桥梁。

热爱学生是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基础。道理很简单,人都是有感情的。当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师爱的时候,是不会无动于衷的。一方面,他们会把自己的爱回报给教师。从感情上缩短彼此的距离:另一方面,师爱又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桥梁。也就是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愈是感受到教师的爱心就会愈加信任教师。教师的教导也就越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并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比如,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拉进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老师在一次上课时发现××不时的用手摸头她急忙走下讲台,轻轻的抚摸他的额头,发现好烫,他赶紧领他去校医室,让他得到了及时的医治,第二天他又精神饱满的出现在课堂上,从此以后这个孩子好象变了,从原来的不按时完成作业到后来的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主动完成作业。××老师当看到班上的××呕吐时也主动去为其清理呕吐物,用她的爱心感动了其他孩子,让他们知道当别人有了困难,要主动帮助是中国人的美德。就像这样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弯腰捡笔的动作在学生心中产生巨大的作用,使他更加喜欢你,亲近你,从而更加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师德师风讨论发言稿]

师德师风座谈会发言提纲篇五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具体体现。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把教师热爱学生视为教师劳动不可缺少的道德要求。热爱学生在教育发展史上就已提升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在今天看来,热爱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出发点——这一点是本人这次在看《师德启示录》后得到的最深感悟。

一个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按国家要求做到教书育人都是通过正确处理学生的关系来体现的,所以教师,应从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与社会责任心出发,全身心地热爱学生。

一、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有很多表现形式:

1、教师给学生以生活上的关心、爱护并随着交往的深入成为学生的朋友,甚至充当“父母兄弟”的角色,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有困难时竭尽全力帮助,有思想矛盾时循循善诱化解,从而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师爱的温暖。这种以人身关爱为起点的师爱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2、对学生个体存在的价值和个性发展愿望的肯定,也是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

3、教师要对学生的发展,对学生未来造就的可能性持有信赖与鼓励的态度,并在言行上表现出严格要求和有效支持,把“教”和“导”的作用传达给学生。

二、新世纪教育的主题是“学会关心”

要教育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国家与民族、关心我们的地球、关心真理、知识与学习等。那么,我们教师必须首先关心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教育。

1、在政治上关心学生。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时期,他们的思维敏捷,善于接收新事物。但由于他们的科学知识与社会经验不太丰富,分辩是非能力较差,抵制各种消极因素的能力不强。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上关心学生。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关心国家前途,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2、教师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关心学生。学生在校学习的总目标就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做人。因此,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

3、教师要在心理上关心学生。健康不仅是体魄的强健,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心理上主要有:正常的智力、愉快的心情、健康的意志、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的能力等较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关心心理健康发展。

三、热爱学生从另一角度来说还表现在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师要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民主、平等、无私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与自己地位完全平等的人,把他们看成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加以尊重。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他告诫我们不要因教师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时影响了人才的成长。教师尊重学生,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不抱有任何偏见,坚持客观、公正、发展地评价每个学生,就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不能抓住学生的缺点不放,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要敢于接受学生的正确意见,所以在任何肯况下都不允许教师讽刺、挖苦、歧视学生,更不允许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师的关心是一种师爱,是教师美好心灵的一种表现,这也是学生最现实的审美感受,使他们亲切地感受到教师心灵的美好,从而激起仿效的欲望。总之,这种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是我们教师工作的出发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