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成长教育随笔总结 幼儿园成长教师教育随笔(精选8篇)

小编:字海

通过学习总结,我们可以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

幼儿成长教育随笔总结篇一

在我们班级现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小a是个帅气的小男孩,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笑起来脸上还露出两个小酒窝,是个蛮可爱的'小男孩,但是他每一天中午吃饭就是个大难题啦不管我们怎样去哄他,说好话给他听就是无动于衷,每一天就是在耗时间,我每次看到他拿勺子时慢吞慢吞的把一粒一粒米饭放在嘴巴里,这几粒饭在嘴巴里可有好长时间好嚼呢;等过了一会儿他眼睛又开始东张西望等到其他小朋友吃的差不多时,他还是没有吃完。不仅仅有小a状况类似也有小b他先看到这天的菜是什么菜,看着菜合不合口,她每一天吃饭先是把饭吃完,然后看到不喜欢的菜就开始用勺子一点点的在抠,当老师说你赶快把这个菜吃下去时,她说老师呀我这个菜真地不喜欢吃可不能够不吃;在我们的鼓励下他开始慢慢的尝试,可过了没过多久,她又不动勺子。我每一天看着他们这样也真的很无奈有时和家长聊起,得知家里每一天要喂很长的时间。

从以上这两个孩子的身上发现有不同的点一个是吃饭慢,而另一个孩子是看菜是否对胃口。总之这他们都不爱动手吃饭,爱挑食,但家长在家又代替的太多,可每次他们又想在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能够愉快的进餐不要挑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予孩子肯定,不要因为做不好而一切代替。指南中还提出要引导幼儿学会一些自理的基本要求。但是在这两个事例中我也开始琢磨,找一些原因的存在。我开始反思我也有做的不足之处,有时看到他们实在是太慢太慢我只好帮忙开始喂了,可一喂他就大口大口的吃,这就表现出孩子的本性,其实他不是不会吃,也不是慢而是要等着老师来喂。这就证明了有些孩子在家时过于照顾,而导致孩子的懒惰。还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挑食我们想了一个办法,把爱挑食的孩子和不爱挑食的孩子座在一齐得到一些帮忙。

幼儿成长教育随笔总结篇二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随笔-我成长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每个人在成功的道路上都有苦、有累,有成功、也有失败,在这其中自然也有快乐、有幸福、有自豪。

1987年的我,刚初中毕业,满怀一腔热情投身于幼教事业,而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美好,上班第一天,一个孩子磕破了头,家长找到了校长,我从此以后对那个孩子有了看法,对孩子不理不睬,直到有一天,我感冒了,孩子给我倒了一杯水说:“老师,你喝点水吧,嗓子都哑了。”我感动地落下了泪。

是他,是他们——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让我懂得了:真心地付出,才有收获,爱是可以化人的。

在我刚参加工作时,可以说是一点幼教知识都没有,别说弹琴,我连见都没见过,是一次教师培训的机会,让我获取了知识,增加了信心,在学习期间,我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帮助,但我记忆最深的是张荣老师,她让我们一定要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核心,让自己的每节课都变成孩子欢乐的海洋,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我爱的阳光下自信的翱翔。同时,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我基础差,她一遍一遍的教,我一遍一遍的练,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我有了一定的幼教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业务水平。我暗下决心:决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从此,便以一颗爱孩子的心去工作,后来又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也算做出了不少成绩,曾两次被评为寿光市幼教先进教育工作者,多次被评为镇级先进教师。

20xx年我又参加了市、镇两级教委组织的教师培训,在此期间,我们十名学员上台合奏的《星光圆舞曲》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的是一种平凡的工作,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会继续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合格幼儿教师。

幼儿成长教育随笔总结篇三

随着陌生的老师和环境的改变,有部分幼儿表现得没有在家里那么活跃,变得腼腆起来。

归结原因:一是由于年龄特征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年龄相对小的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都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阶段,因此要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二是如今的家长忙于工作,每天和孩子交流、沟通,陪孩子一起游戏、看书和讲故事的`时间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从小带大,活动范围也就是自己家里,很少接触外界环境,对他们来说,外面的环境是那么的陌生。而进入幼儿园是他们出生以来所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所有这些都让面临“情感断乳”的孩子感到恐惧、不安。因此,孩子在家像小黄雀“唧唧喳喳”,一到幼儿园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一声不吭,一下子变得不爱说话了。

班里的高开源小朋友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高开源是一个比较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的孩子,一般不太主动跟人讲话,年龄也相对较小。教师就需要有足够的耐性和细心对待这样的幼儿。

一天早晨,户外体育锻炼结束后,小朋友们都感觉小身体热乎乎的,于是便开始脱起了衣服,并自觉地把脱下来的衣服叠整齐。当我正在为小朋友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较大进步而感到高兴时,却偶然发现只有高开源小朋友手里还拿着衣服不知所措。见此情景,我脑子里回忆起孩子们第一次学叠衣服的时候,高开源正好生病没来幼儿园,所以她也就没能学到“叠衣服”这个技能。看到其他小朋友利索地叠衣服的样子,此时的她显得是那么地无助,我正想帮助她,教她怎样叠衣服,但另一种想法突然从我脑子里冒了出来:既然大多数幼儿都已学会叠衣服了,何不就让他们做一次“小老师”,让他们体验一下帮助别人的快乐?说干就干!接下来,我就把“问题”抛给了幼儿,告诉他们高开源刚遇到的事情,请小朋友来帮助解决这件事。果然,话一出口,朱丁依小朋友就主动站起来说:“我来帮她叠。”随着她的话音刚落,其他小朋友都跟着说要帮高开源叠衣服了。这下可好,一下子冒出这么多,到底请哪个小朋友好呢?于是,我转而问高开源:“你来选一位小朋友帮你叠衣服好吗?”她点点头,有点害羞地挪着步子走到了张一纯面前,这样,我就请她来帮助高开源了。

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创造了一个相互认识并懂得互相帮助的机会,让高开源进一步接触到同伴,培养相互间的交往能力,同时使懂得帮助别人的幼儿体验了同伴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良好的教育是在家园合作中共同完成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就把她在园的情况和她妈妈作了一番沟通,高开源平时在家的脾气、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等,她妈妈都一一和我作了交流,双方达成一致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努力配合,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家人,最亲近的人应该就是老师了,因此,我们担当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平时,我经常抱抱她,亲亲她,有时在课上有意识地让腼腆的她多发言,将她喜欢的歌曲表演给大家看,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我把孩子近期的进步写进了家园联系册上,高开源的妈妈再把联系册上的话念给女儿听。前些天,她告诉我:“女儿回家常把在幼儿园的事告诉我们,我们能感觉她极大的成功感和满足感。女儿很在乎老师对她的夸奖,一个拥抱的动作,一颗红红的五角星等等。”

现在的高开源一天比一天活泼、勇敢、自信了。她正慢慢地改变着自己,展示并拥有着她那特有的个性呢!

幼儿成长教育随笔总结篇四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或许是农夫的写照。对于教师,特别是幼儿园教师,那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幼儿园小班教师要严格执行日常生活与教学制度,帮助幼儿形成好的生活能力与文明习惯。你是否在找“幼儿园教育叙事成长随笔反思”,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秉禄是个虎头虎脑、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九月刚转入我班的,老师、小朋友都很喜欢他。

早上入园时,他会牵着妈妈的手,主动跟老师打招呼:“老师你好”,当然他也会得到老师的赞赏:“秉禄真棒”。

上课了,秉禄会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椅子上,然后问老师:“老师,你看我棒不棒”,同样他会得到老师的夸奖“秉禄真棒”。

可是今天这个棒小孩却遇到了难题,因为他感冒了,妈妈把他中午吃的药带到了幼儿园。

午饭后,我喂他吃药,可是好话说了一大筐,他却总是闭着嘴巴一个劲的摇头,这时,不知哪个孩子喊了一句“秉禄加油”,于是大家一起喊着“秉禄加油!秉禄加油!”,小伙伴们的加油声让秉禄的抵触情绪产生了动摇,我趁机说“秉禄是个棒小孩,不怕苦、很勇敢对吗?”,“对”说完秉禄张大嘴巴一口将药水喝光了,还不忘问我“老师我棒不棒”,同样我用鼓励的的语气对她说“秉禄真棒”。

一句“秉禄真棒”,让我想了很多,孩子是需要鼓励的,作为老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对孩子的夸奖,多夸夸我们的孩子吧!因为他们要健康快乐的成长。

这天活动课后,孩子们陆续的上厕所小便,忽听一阵吆喝声:"老师,梦鑫的牙快要掉了","老师她的牙只剩下一小块"。我快速跑进厕所,见一群孩子围着梦鑫,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看到梦鑫的眼泪快要流出来,很害怕的样貌,我安慰她说:"梦鑫别害怕,不要紧,过几天就会长出个新牙的"。应对这状况,我脑海中有一种想法:此刻大班的孩子已到了换牙的年龄,尽管中班时接触过肤浅的牙知识,但有些孩子对换牙现象还是有些恐惧,很有必要大家再一齐学习。

我就和孩子开始互动起来:"平时老师经常见有些孩子的牙变黑,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老师是平时不刷牙造成的。""老师是吃糖太多了。""老师还有,奶喝的太多,也会造成牙齿不好,变黑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那掉牙的时候怎样办?"我继续问。"掉牙是要换牙了,我们不要害怕","掉的牙叫乳牙,长出的牙叫新牙,也叫恒牙,恒牙才结实。"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对换牙也有些了解。我夸奖说:"小朋友明白的还真多。"这时,我再看梦鑫时,她脸上露出了笑容。

抓住孩子的年龄阶段,适时教育孩子,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这节互动课,增强了孩子们对换牙知识的了解,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不会紧张害怕了。

我在带班时会经常抚摸孩子的头、翘翘大拇指、拥抱孩子,以此作为奖励孩子的方法,对他们的表现作出肯定的态度。

新学期开始,刚插班到我班的孩子情绪比较差,有的甚至又哭又闹,面对这样的场面,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有一天,晗晗哭得很利害,妈妈送她来园,她不肯进班级的门,嚷着叫着说要回家,我在哄她安慰她的同时,把她抱起来,对她说:“你看,老师抱着你,是不是也像妈妈一样?你不哭了,妈妈就早点接你回家的”。她抽泣着点点头,“对了,只有表现特别好的孩子老师才会抱她的,不是每个小朋友都能得到老师的拥抱的”。想不到这么几句话对她的影响那么大。

第二天,晗晗妈妈对我说:“晗晗回家跟我们说,老师也像妈妈,我明天去幼儿园不哭了。”所以今天她高兴地来幼儿园了,我看到这样的情景,我觉得很开心。

由此可见,孩子都是很喜欢表扬的,我们老师应给孩子多些鼓励,那怕是一小小的拥抱,孩子也能体验出她得到了老师的关心和爱,都觉得很开心的。

这天早上,我在打扫卫生时,李明小兄弟姐妹的母亲跑来对我说:“老师,你把李明领进来好吗?”我惊奇地问:“李明在哪?他怎样不进来?”母亲着急地说:“他这天早上不愿来幼儿园,此刻在幼儿园门口,就是不进来。”我放下手中的活跟着李明的母亲来到幼儿园门口,只见李明在车上边哭边喊:“我不上幼儿园,我不上幼儿园!”我过去问他:“你为什么哭?”他看了我一眼,更悲哀地哭了起来。

我好不容易、哄他来到活动室,让他坐下,等他母亲走后,我蹲下身子,抚摸着他的头说:“李明,你能不能悄悄地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哭吗?”他满眼泪水地说:“老师,我想跳舞,你能不能跟舞蹈老师说一声,让我跳舞吗?”我一听,最后明白了,原来舞蹈老师在排节目时,嫌他动作不到位,昨日把他裁了下来。我说:“咱们不跟舞蹈老师练舞蹈了,老师看你走的模特步很棒,那你就参加咱们班的节目吧!”他说:“老师,我能行吗?你会不会又不用我了?”我说:“不会的!”只见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趴在我的身上说:“老师你真好!”

从这件事上,咱们能够看出孩子们的自尊心是多么的强,那我期望各位老师在处理孩子们每件事情上,能多思考以下孩子们的感受!

孩子钟爱玩沙

咱们幼儿园地处农村,幼儿的户外活动场地很大,就在院子的一角有一块沙地,平日咱们都不太留意,但是最近课下活动时,我发现总有三三两两的幼儿蹲在沙地里玩沙子,有的还在堆沙子,有的不只在地上画什么,直到上课铃响,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这天户外活动时,本来是安排滑滑梯,但是泽乾却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咱们能不能玩沙子呀?”我想:何不借这次机会去看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呢!于是我领着孩子们来到沙地里,这时他们象一群放飞的小鸟,“飞”到沙地里忙了起来,一会儿工夫,子哲对我说:“老师你看我画的村庄。”有的在画树和小鸟,画得不好没有关联,用手一抹,重新开始,有的两人一伙在堆小山,瞧孩子们那股认真劲儿,没想到一块小小的沙地,却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透过这件事,我改变了以前的看法:总以为玩沙脏幼儿不钟爱。但是此刻我觉得孩子们在这块沙地里能够充分发挥自我的想象力,玩儿得十分尽兴。

幼儿成长教育随笔总结篇五

我想拉着你的手正文:

我曾经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去公园玩,我曾经拉着爷爷奶奶的手在小区散步,我曾经拉着同学的手,一齐做游戏,我曾经拉着老师的手一起登台参加艺术节的汇报演出。但是我最想拉着在遥远的.台湾居住的小朋友的手。台湾是我们祖国的一部份,那里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是祖国的宝岛,大陆和台湾相距遥远,中间隔着茫茫的大海,只能坐飞机或轮船才能到达宝岛,那里也有像我们一也有像我们一样天真活泼的小朋友。我相信他们也一直期盼着能够和我们手拉着手。我感觉到,我和台湾小朋友的心连在了一起。我期盼着,总有一天,我们会手拉着手,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一起做游戏。总有一天,我们会手拉着手,一齐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搜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幼儿成长教育随笔总结篇六

作为幼儿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幼儿关注、模仿,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给幼儿造成伤害。周一,我向往常一样在门口接待孩子们入园,也许是孩子们还没有从星期天的愉快心情中缓过神来,小薇哭哭啼啼的跟在妈妈身后,我看见后急忙问她怎么了,谁知我越问它的哭声越大,我随口说了一句,别哭了,你看你长得那么漂亮,但是哭起来多么难看啊!我对自己说的这句话也没有太在意。户外活动时,小薇笑嘻嘻的走到我的跟前,问我,老师,你看现在我漂亮吗?我说,很漂亮啊,你一直都是很漂亮啊,小薇忙说,不是!老师你忘了,今天早上你还说我不漂亮呢,我恍然大悟,噢…老师说的时你哭起来不漂亮啊,但是你笑起来真的是很漂亮的,小薇笑着跑开了。

通过这件事之后,明白了作为幼儿老师每天面对几十个孩子,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到孩子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你该谨言慎行,保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幼儿成长教育随笔总结篇七

我曾经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去公园玩,我曾经拉着爷爷奶奶的手在小区散步,我曾经拉着同学的手,一齐做游戏,我曾经拉着老师的手一起登台参加艺术节的汇报演出。但是我最想拉着在遥远的台湾居住的`小朋友的手。

台湾是我们祖国的一部份,那里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是祖国的宝岛,大陆和台湾相距遥远,中间隔着茫茫的大海,只能坐飞机或轮船才能到达宝岛,那里也有像我们一样天真活泼的小朋友。我相信他们也一直期盼着能够和我们手拉着手。我感觉到,我和台湾小朋友的心连在了一起。

我期盼着,总有一天,我们会手拉着手,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一起做游戏。总有一天,我们会手拉着手,一齐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幼儿成长教育随笔总结篇八

新形势下如何促进教研员专业化成长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教研室李曼

教研室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如何为学校和师生的内涵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是摆在各级教研室面前的现实问题。

教研室的工作职能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研究、指导、引领、服务。“研究”是基础,“指导”是形式,“引领”是方向,“服务”是目标。而教研工作怎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研究、指导、引领和服务的职能,全方位帮助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是教研室应该努力践行的现实问题。基层的学校需要尊重和激励,需要专业到位的指导和服务,需要个性化的帮助和助推,教研室要把自己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深入到课堂,更多地进行具体指导、创造条件、提供资讯,最大限度地引领基层学校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自主、和谐、持续的发展。

一、教研员的职业角色定位

教研员是学科教学的中坚骨干分子,是学科教研的当然带头人,是学科所有任课教师的指导教师,是将学科的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和关键人物。教研员一般是从优秀教师中选拔出来,主要从事学科教学研究和教师业务指导的专门力量。教研员职业角色的独特性主要在于其角色的复合性。

教研员首先是一名教师,他必须精通学科教学,熟谙教育之道,准确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但他又不能仅仅是一般的教师,而更应该高于一线教师。高在哪里?一是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丰富,对各类教育教学文件的理解和认识要深刻到位。二是教学经验丰富,有深刻的课堂教学底蕴,说话有理有据,不容置疑。三是专业知识功底深厚,专业技能精巧熟练,相关知识渊博,相关能力广而通之。四是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教研员应对一线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工作的要求、管理、指导和帮助,要为一线教学服务,为一线教师服务。通过指导一线任课教师,从而达到为所有学生服务的终极目标。

当然,对教研员要求还不止于此,新课程的有效推进更要求教研员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科思维“,更要有课程教学改革的“综合视野”,要有从社会发展的大局看教育的意识,要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局理解教育教学的真谛,在研究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能胜任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指导任务。

二、教研员应具有的基本能力

我认为现阶段教研员应具有的基本能力为:

1.观课议课能力

观课议课是教研员做好教研工作的前提和必备的重要条件之一。教研员只有经常深入课堂,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及时了解教学需要、教师需要、学生需要,获得第一手资料。“观课议课”与我们熟悉的“听课评课”有所不同。“听”偏重于声音,“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只有做到观课有目的、议课有中心、指导有方向、研究有成果,才能使教研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教到点子上,研到关键处。

2.编制试卷能力

试卷的编制和学科评价的设计是教研员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直接导向。根据新课程理念指导试卷编制,围绕课程标准,贴近教材,认真分析,精心安排测查内容,考虑梯度,努力使试卷既体现课程改革精神的同时又符合学生实际。

3.钻研科研课题能力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实施,教研员的角色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由原先的.同伴互助、协作反思、行政指导的角色不断向共同研究、专业引领转变。教研员作为学科带头人,如何有效带领学科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教研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课题研究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研员角色转变,是一条很好的提高教研工作效果的有效途径。

三、促进教研员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1.建立互动机制,促进教研员增强努力向上的积极性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一个教研员要想在专业上不断发展,要始终坚持在本市、本地区、本学科保持着引领者、排头兵和首席教师的地位,仅靠以前的经验、学识、素质是不够的。必须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堪当此任。而这一切,需要教研员始终保持不断进取的决心和毅力。教研员平时工作比较繁重,既有日常教研工作,又有各类培训工作,还有大量事务性工作。

2.建立学习机制,促进教研员增强持续学习的能力

持续学习的能力是教研员获得新知识,丰富、充实、提升自己的一种能力。新课改以来,面对着全新的教学理论、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研员和广大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教研员满足于一般学习,很可能被教师甩在后面,只有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教研员才能保持领跑的地位,才能在指导教师研究的时候底气更足,才更有力度,更有实效与权威。教研员的工作不是流水线的工作,不是程式化的工作,它要求教研员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适应变化,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胜任这份工作。为此,教研室坚持凭借每周一次的全体教职工会议时间,要求教研员定期进行学科展示、外出学习后汇报交流,要求教研员借助中心教研组成员的力量进行科研课题研究,通过中小学教研基地,为教研员指导、学习提供“实验田“等等,努力打造学习型的教研室,促使教研员增强持续学习的能力。

3.建立培训机制,促进教研员的专业化成长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研员除了自身的不断努力,还需要专家的辅导。我们还是真心希望教研员有不断学习提高的机会,尽量创造条件去亲耳聆听专家指导,从而提高教研员的教研水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毕竟不断向专家学习、向外界成功经验学习是教研员专业化成长的一条捷径。

总之,教研员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要取得成功,一方面,要通过教研员的研究、实践、反思等专业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教研室要加强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保障机制建设,制定有利于提高教研员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措施,充分肯定教研员的工作,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使教研员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