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元宵节社会领域教案中班 元宵节社会领域的教案(汇总8篇)

小编:梦幻泡

中班教案还包括评估和反思教学的内容,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总结,教师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想要更好地教授五年级语文课程吗?下面提供的范文或能帮到您。

元宵节社会领域教案中班篇一

1、让孩子了解元宵节的历史,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

2、让孩子们深刻感触到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3、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元宵节的快乐。

5、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知道元宵节的来历

一、教师设疑,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二、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问题

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

幼:玉帝要烧毁民间,所以人们得知消息后提前挂灯笼放烟火,免去了这一难。

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

幼:看花灯、吃汤圆等

教师总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以挂灯笼的形势,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欢庆一年的丰收,喜气洋洋、快乐融融。

三、让幼儿把元宵节的来历回家考考爸爸妈妈,给他们讲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的故事》是一个神话传说,传达的是一份浓浓的爱意,更是一份感恩的心情,为了感谢仙女救了人间的百姓,让孩子们感触到,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传承热爱、歌颂中国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社会领域教案中班篇二

1.知道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了解一些元宵习俗。

2.进行猜谜游戏,体验快乐。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1.花灯的图片。

2.谜语若干。

小朋友今天陈老师带来了很多花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1.什么时候我们看花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2.除了看花灯,元宵节还要干什么?——吃汤圆、猜灯谜、舞龙舞狮

3.教师讲解这些习俗的意义。

师:我们也来猜猜灯谜吧,看看谁最厉害!

师幼猜灯谜,猜对的奖励一个纸折的小兔灯笼!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小班孩子的印象中只有吃汤圆,为什么要吃汤圆?元宵节还有哪些习俗呢?我们的孩子很少接触,知之甚少。我们的传统节日正被大家所忽略,所以在本周周末活动开展了一个迟来的元宵节活动。根据小班孩子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我利用正月十五拍来的花灯照片和图片给孩子直接的感官冲击,并让他们在看一看、说一说中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并知道是“团团圆圆”“期盼来年顺利”的意义。

在猜灯谜的游戏中达到高潮,孩子们积极踊跃,因为猜对了可以得到一个兔子花灯,他们非常喜欢!通过本次活动相信孩子们对元宵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元宵节社会领域教案中班篇三

.1使学生了解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同时体会亲清、友情,使之更加热爱生活。

2.能带表情有节奏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节日的欢乐。

3.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这么多快乐的事都在一天了做,那么昨天一定是个特殊的节日,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元宵节》。(师板书课题)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走入情境感悟诵读

1.读一读,说一说,初步感知。

(1)同学们的'元宵节都过得这么快乐,丁丁和冬冬也不例外,他们还编了四句诗呢!你们想不想读一读?那就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带领,用你们的学习方法一起来读一读吧!

(2)小组汇报,读全诗,相互评价(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3)读完全诗,你在诗中知道了什么?(元宵节月亮是圆的;元宵节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等)

2.读一读,听一听,感知韵律。

师读。(按节拍范读)

(2)生练读。(按生读的情况而定,老师可借助拍手读来激起学生读的兴趣,提高学生读的质量。)

(3)全班学生齐读。(拍手读)

(4)小组读。

(5)指名读。(相机评价)

3.读一读,演一演,领悟情趣。

(1)同学们的“元宵节”都过得这么快乐,那谁愿意把你们家是怎样过元宵节的给同学们演一演?(准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标志牌,黑板上画上月亮,利用教室创设家庭过节环境)

(2)边演要边背诵出《元宵节》。

(3)全班齐背。

(在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听一听、演一演的整个学习活动中,体现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伴随着学生的活动,通过教师的适时调控,使学生的身心始终处于高度的兴奋和激励之中,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掌握较清楚。)

三、联系课文识记生字

1.拿出本课中要求认识的4个生字和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黑板出示)

2.小组同学在课本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一找这些字,并记住它们。

3.汇报识字方法。

4.丁丁和冬冬正急等着我们呢,想看看这些字同学们都认得怎么样了?开火车检字。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生字教学也要请学生成为主动参与者,由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忆的生字会更深刻,更易接受。)

丁丁和冬冬看到同学们的表现非常高兴,他们邀请同学们到他们家去玩,并一起找一找有关“元宵节”的其他知识。

元宵节社会领域教案中班篇四

1、能随音乐节奏,手、脚、眼协调的进行舞龙动作的表演。

2、掌握看龙珠指挥的提示进行表演的技巧,体验传统舞龙游戏的乐趣。

1、家长、师幼共同利用废旧物品材料制作的龙身。

2、舞龙扭秧歌用的节奏音带或大、小鼓、锣、钵、彩带、头饰等。

一、共同商量,探讨玩法

1、幼儿分小组自由讨论如何舞龙。

2、教师建议幼儿动手实践如何舞龙。

(1)3名幼儿舞龙,由于劲儿没往一处使,可怜的大龙扭曲成一团。

(2)启发幼儿想办法怎样才能让合作伙伴的力气都往一处用,使大龙舞起来。

3、共同讨论实践过程,总结合适的玩法。

4、幼儿齐喊节奏做动作。

二、乐器伴奏,合作舞龙

1、师幼协商推荐出鼓乐手,选择角色表演。

2、互相交流、评价舞龙的过程,教师强调手、眼、脚一定要按节奏做动作。

三、家园同乐,体验快乐

1、邀请教师、家长参与表演,与幼儿一起体验活动的.快乐。

2、幼儿畅所欲言交流与家长、老师一起舞龙的快乐心情。

元宵节社会领域教案中班篇五

1.了解灯笼的种类、形状,知道元宵节的由来。

2.能用折、粘、剪等方法独立制作灯笼,掌握灯笼的制作方法。

3.在做做玩玩中感受元宵节的快乐。

1.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龙。

2.课件(灯笼会),人手一件灯笼制作用具(废旧盒子、胶水、丝布、松紧带)

3.各种自制灯笼范例

1.播放课件,欣赏花灯,认识元宵节。

提问:灯会上都看到了什么灯?你能说出几种灯的名称吗?

小结:正月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人们对此加以庆祝,燃放烟花、猜灯谜、吃元宵等。

交流: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样的灯笼?

2.尝试制作灯笼

(1)出示各种灯笼的'范例,示范一种灯笼的做法。

(2)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及灯笼形状进行制作。

3.挂灯笼装扮教室

幼儿自由交流相互评价制作作品。

元宵节社会领域教案中班篇六

1、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趣。

2、发展幼儿完整地表述自己生活经验的能力。

3、引导幼儿畅谈元宵节中的一件最快乐的事情。

重点:能够连贯讲述一件最快乐的事情。

难点:讲述的内容完整有意义。

集体活动。

物质:图片、用花灯布置活动室,纸、笔、花灯。

一、导入

出示图片,上面有什么?知道什么节日才会挂花灯?教师讲述花灯的来历。

二、展开

2、幼儿间互相讲一讲。

3、请个别幼儿讲述。

启发引导幼儿讲述完整,有一定的内容。

4、教师也来讲一件高兴的事,启发幼儿完整的'讲述和记忆。

三、结束

请幼儿拿出纸和笔,将自己所见所想的高兴事画下来。

元宵节社会领域教案中班篇七

1、能随音乐自由大胆的表现小碎片自由飞舞的动作。

2、学习与同伴边唱歌边卷炮仗,并用象声词表现炮仗爆炸的过程,体验与同伴协作游戏的乐趣。

选一名幼儿当点炮仗的人,其余幼儿手拉手站成一排(或头尾不相连的.一个圆圈),带头人带领大家随音乐边唱边走成螺旋形。当歌曲结束时所有的幼儿蹲下静止不动。点炮仗的幼儿用手指“点燃”某个幼儿,同时发出“嘶”的声音。“嘶”声一停,被点的幼儿就跳起来发出第一声爆炸声“嘭”,紧接着其余幼儿一起跳起来发出第二声“啪”,并随音乐表现出“炮仗”爆炸后漫天飞舞的各种姿态。

1、当歌曲结束时,所有的幼儿要蹲下静止不动。

2、被点者在“嘶”声一停时立即说“嘭”,其他幼儿紧接着说“啪”,并跳起来表现炮仗爆炸后漫天飞舞的样子。

1、初学时,可由教师当带头人,带领幼儿玩游戏,熟练后可分成2—3组同时游戏。

2、鼓励幼儿大胆用身体动作表现小碎步自由自在放松飞舞的样子。创新玩法更换不同的`舞步进行游戏。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炮仗爆炸后漫天飞舞的样子。

元宵节社会领域教案中班篇八

1、喜欢和同伴一起念儿歌。

2、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和愉快情绪。

1、各种花灯若干。

2、图片

2、教师利用图片与幼儿共同回忆灯会的快乐情景,用儿歌中的句子进行归纳。

――过什么节玩灯?小朋友在干什么?

――玩的`是什么灯?

――小朋友心情怎样?

3、幼儿看图片学念儿歌。

儿歌学会后可将“飞机灯,飞得高,兔子灯,拉着跑”两句进行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