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分数(大全12篇)

小编:飞雪

教师总结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下面是一些学生们写的学期总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进步和成长。

四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总结篇一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为青少年数学爱好者题词——“数学好玩”,勉励青少年学数学、爱数学,为中国成为世界数学大国、强国做出贡献。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约分和通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总结篇二

1、145×12=2、135×12=3、176×46=4、325×26=

5、237×83=6、36×254=7、83×217=8、43×129=

9、32×164=10、25×328=11、12×124=12、85×215=

13、28×153=14、322×35=15、54×145=

二、填空题。

1、最小的两位数与的三位数的积是()。

2、200个18是(),125的40倍是()。

3、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6小时可行()千米.

三、选择题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

a、不变b、扩大10倍c、缩小10倍

2、125×80的积的末尾有()个零。

a、2b、3c、4

3、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a、四位数b、五位数c、四位数或五位数

4、美园小区有五栋楼房,每栋有120户人家,小区共有()户人家。

a、600b、500c、125

四、应用题

1、一士多店平均每天售出饮料350支,这个月(按31天计算)共售出饮料多少支?

3、小华跑步的速度是5米/秒,他2分钟能跑多少米?

4、小芳每分钟大约打75个字,她打一篇文稿刚好用了40分钟,这篇文稿有多少字?

9、一头大象每天要吃302千克食物,九月份(30)天要吃多少千克食物?

四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总结篇三

课文理解及原文填空。

1、《桂林山水》一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的。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是居第一位的意思。

大海——波澜壮阔??西湖——水平如镜??泰山——峰峦雄伟??香山——红叶似火

作者用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这样的山指?奇、秀、险?的山,这样的水指?静、清、绿?的水。

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3、《中彩那天》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4、做人要做万年牢就是告诉我们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5、《尊严》一课使我明白:做人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6、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7、自然之道就是指大自然的规律,它告诉我们不能破坏大自然的规律。

8、人们由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从鲸的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流线型船体,这样的科学就叫仿生学。

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表现了中国孩子热爱和平的思相感情。

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10、读了《触摸春天》一文,我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11、《生命 生命》一文通过飞蛾求生、砖缝中的瓜苗、倾听自己的心跳三个事例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12、《花的勇气》,激励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1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让我明白了对权威要尊重,但不应该盲从,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

14、《全神贯注》,告诉我们无论学习或是做事都要有全神贯注的态度。

15、学习《鱼游到了纸上》,我明白了做事要勤奋专注、一丝不苟。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

16、《纪昌学射》寓意是: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入手,勤学苦练。

17、《扁鹊治病》寓意是:我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从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18、《渔夫的故事》告诉我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不可战胜的。

19、学了《“打扫”森林》,我明白了要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0、《乡下人家》一课使我了解到: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四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总结篇四

知识点: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四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总结篇五

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十万:10个一万;

一百万:10个十万;

一千万:10个一百万;

一亿:10个一千万;

2.数级

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

(1)四位分级法

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

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

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归类

一、交换律(带符号搬家法)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适用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二、结合律

(一)加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二)去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注:去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乘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将除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注:去掉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三、乘法分配律

1.分配法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例:45×(10+2)=45×10+45×2=450+90=540

2.提取公因式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35×78+22×35=35×(78+22)=35×100=3500这里35是相同因数。

3.注意构造,让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四、借来还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五、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

例:32×125×25=8×4×125×25=(8×125)×(4×25)=1000×100=100000125×88=125×(8×11)=125×8×11=1000×8=800036×25=9×4×25=9×(4×25)=9×100=900综上所述,要教好简便计算,使学生达到计算的时候又快又对,不仅正确无误,方法还很合理、样式灵活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熟知有关内容并绰绰有余,其次对教材还要像导演使用剧本一样,都有一个创造的过程,做探求教法的有心人。在练习设计上除了做到内容要精选,有层次,题形多样,还要有训练智力与非智力技能的价值。

四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总结篇六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约分和通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总结篇七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1、逻辑法:

逻辑是一切思考的基础。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逻辑思维,在解决逻辑推理问题时使用广泛。

2、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

3、分类法:

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叫做分类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依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将它们合为较大的类,又依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再分为较小的类。

分类即要注意大类与小类之间的不同层次,又要做到大类之中的各小类不重复、不遗漏、不交叉。

四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总结篇八

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四种时间。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4: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6:00

・・・・・・

半时:时针指1和2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1时半。1:30

时针指2和3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2时半。2:30

时针指3和4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3时半。3:30

时针指4和5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4时半。4:30

时针指5和6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5时半。5:30

时针指6和7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6时半。6:30

・・・・・

注意:半时的时候,分针一定指6,时针指在两数字中间,如如时针指的是一个数,则这个时刻是错误的。而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关于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四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总结篇九

1、重视课本的内容

书本知识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最根本的一部分了,小学生一定要重视书本上的知识点,不管是概念还是公式以及书本上的练习题,小学生一定要熟练掌握。小学生要想更熟练的掌握书本的知识点,可以将数学课本的每一章节,从头到尾的仔细阅读,这样可以增加自己对容易忽略的知识点的了解。有很多学生常常会忽略课本的习题,虽然课本的习题很简单,但是考察的知识点却特别有针对性,所以一定要引起学生的重视。

2、通过联系对比进行辨析

在数学知识中有不少是由同一基本概念和方法引申出来的种属及其他相关知识,或看来相同,实质不同的知识,学习这类知识的主要方法,是用找联系、抓对比进行辨析。如直线、射线、线段这些概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多做练习题

要想学好初中数学,必须多做练习,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不是搞“题海战术”。只做不思,不能起到巩固概念,拓宽思路的作用,而且有“副作用”:把已学过的知识搅得一塌糊涂,理不出头绪,浪费时间又收获不大,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是要大家在做了一道新颖的题目之后,多想一想:它究竟用到了哪些知识,是否可以多解,其结论是否还可以加强、推广等等。

4、课后总结和反思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总结篇十

(1)小数、分数、整数

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2)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4)第一级运算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5)第二级运算

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b+a)+c

加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

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a×b=b×a

四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总结篇十一

【知识点】:

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

【知识点】:

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改写的意义。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森林面积(求近似数)

【知识点】:

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四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总结篇十二

1、 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 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