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勤俭节约的倡议书 高中生勤俭节约演讲稿(模板7篇)

小编:碧墨

高中勤俭节约的倡议书篇一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延安精神是什么?它的答案有很多?

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勤俭节约,不浪费、不挑食不就是一种延安精神吗?

首先要从思想上崇尚俭朴。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抛弃“家大业大,浪费点儿没啥”的思想。“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同样,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家庭也是不可取的。

在延安时期,毛主席的饭菜很简单:一小盒米饭,两菜一汤。毛主席总会把饭菜吃光,偶尔饭菜剩下时,他总会说:“给我留着,下顿热热再吃。”特别在1945年陕北遇到了大旱。毛主席与周总理、朱总司令等几位中央领导开完会,吃中午饭时,毛主席对警卫员说:“从明天起,我们几个人取消个人灶,听见摇铃就去食堂吃饭。”这就从中央领导开始事实节约了粮食。

大家看,毛主席是多么节约啊!说到延安,我们都会感到分外亲切,油然而生敬意。这不仅是因为延安是祖国的革命圣地,而且,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培育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延安精神,这可是我们的传*,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座的各位一定从小就会背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时候我们就知道要节省一粒米,农民伯伯太辛苦,我们吃的每一口粮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浇灌的。千百年来勤俭节约的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进步史中。古人有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即使在今天,人们越来越讲究吃穿,讲究档次,国家也鼓励消费。但我要说的是鼓励消费,更要严禁消费过程中的浪费,别忘了“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更别忘了“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勤俭节约至今仍然是我们应当树立的正确的荣辱观,人生观。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句口号,在当今时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被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和使命。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做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弘扬延安精神,继承“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五年级:李亚奚

高中勤俭节约的倡议书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成由勤俭败由奢》。

有一个民间传说:一位老人去世时,只留下一块写有“勤俭”二字的匾。兄弟俩把匾从中间锯开,哥哥要了“勤”,弟弟要了“俭”。哥哥每日辛勤耕作,但不知节俭,结果是两手空空;弟弟省吃俭用,却不知勤劳耕作,结果是坐吃山空。后来经过仔细琢磨,他们把匾合在一起,勤俭持家,终于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勤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大地上流传,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我们民族才能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勤俭是建立在“勤”与“俭”的结合上的,只有勤劳才能创造劳动成果,只有节约才能珍惜劳动成果,劳动成果才会越积越多,社会才能发展进步,反之,则是社会衰败、文明倒退,正如李商隐所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如今,我们都是家里的宝贝,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拼命赚钱,而我们有的同学大肆挥霍,不知道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还有一些同学太过于注重自己的服饰、打扮和享受,穿衣服要最新款式、要品牌。无限制地攀比,助长了一系列歪风邪气。痛定思痛,我们想到了统一穿校服,正好是遏制攀比之风的好办法。

外国人都说:中国的孩子最善长的就是花钱。当听到这些,我不知道你们是怎样的感受,我感觉到的是悲哀,是无奈。我无力去反驳,就连西方发达国家,也学到了勤俭,他们的学生少有攀比之风,他们的学校师生是统一穿校服的。

日本许多中小学统一校服、校鞋以及书包,避免了许多问题;

美国有研究发现,推广校服之后,校园犯罪率明显下降;

法国教育部部长德·罗宾发出呼吁,希望广大法国学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校服;

近年来,德国发生数起青少年“打劫”同学事件,正是因为犯罪青少年眼红同学的衣饰和鞋子。

同学们,人家发达了,尚且通过校服,促成勤俭美德,我们五千的传统能够丢吗?

当然,有很多同学也为我们做出了好的榜样,他们从不随意浪费食品,随时记得关灯关水,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穿上整齐且充满朝气的校服,为我们的校园增添了一份淡雅与朴素和一份青春的活力,为我们建设渝东教育高地添砖加瓦。

亲爱的同学们,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落后,家底还很簿,这就要求我们继续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能因为肚子饱了,有几个钱用了,就轻易丢掉勤俭的美德,我们要用心感受它,努力实践它,在劳动的同时更学会珍惜,在日常生活中,从穿上一身校服,节约一页纸张,节约一滴水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让我以《朱子家训》中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演讲: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

谢谢大家!

高中勤俭节约的倡议书篇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很高兴在这里演讲!我想告诉你一些关于节约用水。

正如我们所知,近75%的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着,但是大约97%的数量庞大的海水或盐水。人只能喝,用剩下的3%,不过大多数都被污染了。

为什么不知道如何拯救人民,直到我们已经失去了吗?为什么不怎么重要的确是的爱好艺术的确是的人知道这水是直到最后一滴眼泪水变成我们吗?让我们把水,给你,对我来说,以备将来之用。

你洗水再打扫厕所的果实。你再用水洗你的脸来擦地板和家具。你再洗米水浇花。我认为这是好的方式来节约用水。它不但节约用水,但也节省金钱。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高中勤俭节约的倡议书篇四

是一名来自于山区的留守儿童,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的陪伴,姐姐已经在读高二,姐妹俩成绩优秀,在校经常得到表扬,父母常年在浙江打工,并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姐妹两人,留守的生活让她深深的体会到贫穷的艰辛,深刻感受到父母各种不容易和辛酸,因此她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学习生活中,她更加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在学习方面,她勤俭节约地使用学习用具,不浪费纸张,不追求时尚学习用品,经常会看到她将用过的纸张用来当草稿纸,并感染着身边的同学,时常鼓励他们要勤俭节约。另外,她看到班级有些同学乱扔塑料瓶和废纸,她就将塑料瓶和废纸收集在教室的角落,筹集到一定的量送去废品站卖得的钱都充作班费,她的行为让班里的同学都受到感染。

在校生活中她经常主动关闭点灯、电扇,提醒同学接水的时候不要让饮水机漏水,主动关闭学校操场上的水龙头,节约水电资源。每次轮到她值日打扫卫生时她总是将洗过衣服的水留着冲洗厕所,帮助学校的绿化带浇水。

在校期间从来没有见过她吃零食、喝饮料,每次吃饭都会到食堂去吃,吃饭时,从来不会浪费粮食,不浪费一粒米,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对的起“天地粮心“。她从来不攀比不炫耀,在校期间从来都是一身校服,父母过节买的新衣服她总是舍不得穿,还一直让父母把给她买衣服的钱给爷爷奶奶买补品。开学时父母送她上学,因为长期见不到她,所以给的零花钱比较多一点,她一直都把零花钱存起来,说要做下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用。

在家生活期间,她总是在家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做好饭,等待务农的爷爷奶奶回家吃饭,只要一放假,家里的清洁打扫等家务都是她是和姐姐两人分担。她还利用空余时间收集废铁、废纸、塑料瓶子送去废品站,补贴家用。没到种菜的季节,她总是提着竹筐、收集粪球给自己的菜园子做肥料,既让周围的生活环境更美好,又可以让自己家的菜长得更好。

在学校见到的她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孩子,她成绩优秀,生活简朴,行为举止活泼可爱,艰苦的生活并没有让她变得沉默,反而她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的周围的一群人,让自己优异的品行闪光发亮。

高中勤俭节约的倡议书篇五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会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穿了20xx年,补了73次。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水果、鱼、肉。上世纪60年代,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结束,他留大家吃中午饭,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吃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人们作出了表率。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向毛泽东一样勤俭节约呢!

节约要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日常生活中时刻谨记勤俭、节约。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要将衣、食、住、行等方面制为节用之法。不奢侈,奢侈就是浪费。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多少年来,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都作为一种被社会普遍认同的传统美德、提到倡导,保持和发扬。这也是我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重要因素。

是啊!艰苦朴素的生活虽然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了,但我们仍应牢记:平日里节衣缩食,困难时才容易渡过难关;富足时将华奢侈,困难时将难以生存,所以说勤俭节约这一美德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勤俭节约的意思是勤劳而节俭,形容工作勤劳,生活节俭。出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历史上有许多名人都有关于勤俭节约的感人小故事。勤俭节约可以是,节约吃穿用度。下面是勤俭节约是美德作文3篇,请参考!

高中勤俭节约的倡议书篇六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勤俭节约历来被当作是修身之要、持家之宝、兴业之基、治国之道。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用以修身;朱子把“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做为家训;以“力行节俭,勤俭建国”为治国经验。可见,国家的富强、家庭的富裕,勤俭节约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也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生生不息,兴旺发达。

勤俭是建立在"勤"与"俭"的结合上的,只有勤奋才能创造劳动成果,只有节约才能珍惜劳动成果,两者相加,劳动者创造的成果才会越累越多,社会才能发展进步;反之,铺张浪费,则社会衰败。正如李商隐所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部分同学节俭意识也有所降低,把勤俭的美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现以铺张浪费为荣,艰苦朴素为耻的歪理。浪费的现象,在我们的学校里也屡见不鲜,例如:写过几行字就扔掉的纸片,水龙头中的长流水,教室里人去灯不熄,食堂里每顿倒掉的剩菜剩饭,校外小店用起钱来大手大脚,吃穿上面过度追求。还有的同学每逢节假日、生日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凡能找到一个“理由”,也总会大肆挥霍一番,花费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殊不知,如果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做作为支撑,那么我们就难以自立自强。

勤俭节约不是一时的,而是永恒的话题。勤俭节约是大事,也是小事。中国不管有多少耕地、多少水、多少资源,拿13亿一除,一个人还剩多少?所以,人人节约一点,集腋成裘,积沙成塔。节约一粒粮食,就是节约一片富饶的土地;节约一滴水,就是节约一畔清澈的湖泽;节约一度电,就是节约一座充盈的矿山;节约一张纸,就是节约一片美丽的森林。

做为一个有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的夷陵人,我们都应从思想上崇尚简朴,勤俭节约。要从我做起,担起一份责任,我们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推动社会前进一大步。

高中勤俭节约的倡议书篇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七(9)班的,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古人云:居安思危,戒奢从简,可见古人就有推崇勤俭节约的美好品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勤俭这个传统的美德却在一部分人的思想中正日渐淡化,甚至遗忘。取而代之的则是摆阔奢侈、铺张浪费,过去日子的观念已经淡化,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现象却有所抬头。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我们过去所说的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便慢慢退去。人们在过上优异生活的同时,或多或少将曾经“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优良品德渐渐忘却,就在发达国家的家庭为怎样节能而不懈努力时,我们的小康家庭却并不在意生活中浪费那一点一滴的资源,特别是对公家的财产,更是浪费的厉害。那么,我们现阶段的这些浪费现象就值得深思了。

现在,我国的水,电等资源是非常紧张的,所以国家也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而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我们做到了吗?我们能否让辛苦了一天的水龙头夜晚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节约每一度电,我们又做的怎样?不用的时候随手关电器,使用空调时,在不同的季节打高或打低一度都能够节约用电;节约每一张纸,使每一页纸都能够正反两面充分得到利用;节约每一粒米,我们是背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长大的,其中的道理必然很清楚,但关键是看我们能否做到。

且不说所有人都能够做到这些小事,但从现在开始做你我都能够做到这些小事,节约的将是我们的资源,得到的将远远不止我们节约的。而在我们七(9)班,就有许多勤俭节约的好榜样,如:,等。

让我们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营造“人人讲节约、事事讲节约”良好氛围,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滴油、每一分电话费做起,自觉争做勤俭节约的模范。

我们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应该像提倡奥运精神一样,“重在参与”,如果光说不做,那么一切将没有任何意义。

总之,我们要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铭记在心,时刻提醒自己,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都做到节俭,不浪费。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