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心得体会(优秀6篇)

小编:LZ文人

军训心得是对与他人相处和团队合作的体验和思考,通过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集体意识和集体力量的重要性。最后,以下是一些普通读者的读书心得,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平凡人的阅读感受和思考。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一

渭河正阳大桥项目人员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张学良公馆),公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大门开在北墙正中,四周筑砌青砖围墙,公馆整体布局分两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西排列的三座三层砖木结构灰色西式楼房(东楼、中楼、西楼),对面一排平房是张学良将军的生平陈列馆和史实陈列馆。

东楼是机关楼,是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叶剑英、李克龙、泰邦宪(博古)等爱国将领曾居住过的地方;中楼一楼是客厅、会议室,二楼是公馆机要秘书、公馆侍卫副官办公及卫士住所之地;西楼是张学良及其眷属居室;三栋大楼静静地矗立着,像是在守望着主人的归来,这种安详的氛围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西安事变,又被称为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逮捕了消极抗日、积极的蒋介石,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张,迫使国民政府放弃“攘外必先安内”基本国策,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以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亲日派的阴谋,促成国共合作,团结抗日。

通过此次参观教育大家深受教育,纷纷表示要以本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弘扬实事求是、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二

西安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

西安事变纪念馆馆址设在原张学良公馆。张学良公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69号,占地面积7703平方米。院内有三幢三层砖木结构小楼及20余间平房。布设有“西安事变史实陈列”、“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生平陈列”和张学良旧居复原陈列等内容。

三幢小楼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虽然小楼有三层,在外面看上去很大,但里面房间并不多,内部空间也较小,房屋设计的并不好。西楼还原了张学良将军当年同夫人赵一荻的生活场景。不过根据复原的布置来看,感觉少帅当年的生活很是单调,看介绍说,那个年代还没有自来水管道,用水要从后院的井里打,很不方便。

1936年12月11日张学良将军就是在西楼同爱国将领策划政变。西安事变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同时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我很崇敬那些为了国家奉献一生的人,我也希望未来的自己能为国家出力。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三

渭河正阳大桥项目人员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张学良公馆),公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大门开在北墙正中,四周筑砌青砖围墙,公馆整体布局分两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西排列的三座三层砖木结构灰色西式楼房(东楼、中楼、西楼),对面一排平房是张学良将军的生平陈列馆和史实陈列馆。

东楼是机关楼,是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叶剑英、李克龙、泰邦宪(博古)等爱国将领曾居住过的地方;中楼一楼是客厅、会议室,二楼是公馆机要秘书、公馆侍卫副官办公及卫士住所之地;西楼是张学良及其眷属居室;三栋大楼静静地矗立着,像是在守望着主人的归来,这种安详的氛围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西安事变,又被称为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逮捕了消极抗日、积极的蒋介石,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张,迫使国民政府放弃“攘外必先安内”基本国策,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以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亲日派的阴谋,促成国共合作,团结抗日。

通过此次参观教育大家深受教育,纷纷表示要以本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弘扬实事求是、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四

今天,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去重温了那一段峥嵘岁月,见识了老一辈革命将领的报国之志和敢于斗争的历史使命感,我受益颇多。张学良和杨武城将军不顾个人安危,在以文谏,泪谏,哭谏和苦谏无果的情况下,不得已发动兵谏,促成了国共合作,为全国统一战线共同抵御外敌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永远是我们当代军人的楷模和榜样,而我们同样需要在未来的道路上发扬并传承这种精神。

和精神值得我们去

学习

。作为一名国防生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他们的这种精神,我祖国奋斗终身.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五

渭河正阳大桥项目人员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张学良公馆),公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大门开在北墙正中,四周筑砌青砖围墙,公馆整体布局分两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西排列的三座三层砖木结构灰色西式楼房(东楼、中楼、西楼),对面一排平房是张学良将军的生平陈列馆和史实陈列馆。

东楼是机关楼,是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叶剑英、李克龙、泰邦宪(博古)等爱国将领曾居住过的地方;中楼一楼是客厅、会议室,二楼是公馆机要秘书、公馆侍卫副官办公及卫士住所之地;西楼是张学良及其眷属居室;三栋大楼静静地矗立着,像是在守望着主人的归来,这种安详的氛围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西安事变,又被称为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逮捕了消极抗日、积极的蒋介石,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张,迫使国民政府放弃“攘外必先安内”基本国策,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以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亲日派的阴谋,促成国共合作,团结抗日。

通过此次参观教育大家深受教育,纷纷表示要以本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弘扬实事求是、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六

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西安事变改变了中国历史,停止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抗日寇的侵略。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出于民族大义,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正确主张,却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在形势危急、别无他法的情况下于1936年12月12日毅然发动了兵谏,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

事变发生后举世震惊,全国一片口诛笔伐之声,南京国民政府受亲日派控制准备进攻西安,各地军阀也是蠢蠢欲动,而国际上更是一致反对强烈谴责,甚至连苏联也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背信弃义,只有中共为了维护团结顾全大局,主张通过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面对国内外的巨大压力和严峻的军事形势,张杨二位将军审时度势,提出了八项主张,并积极与中共方面联系,力求通过和平手段化解危机。最终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使中华民族摆脱了亡国灭种的危难,开创了团结抗日的新局面。

遗憾的是,张杨二人一被终身软禁,一被残酷杀害,没能实现征战沙场、收复失地的心愿。两位将军在危难关头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必将名垂千古、万世流芳,为后人所景仰!